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对口支援帮扶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口支援帮扶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口支援帮扶计划

第1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4年,我区对口支援工作紧紧围绕“移民安稳致富”总目标,从项目建设、经贸合作、机制创新、机关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援助资金稳步增长。全年计划争取无偿援助资金6000万元,其中由区办负责落实的对口支援资金计划4300万元,总共安排项目30个,已落实对口支援资金计划4343万元。其中上海援助资金计划3513万元,安排对口支援项目17个;青岛市援助资金计划500万元,安排对口支援项目4个;黑龙江省援助资金计划150万元,安排对口支援项目5个;孝感市、鄂州市、天门市、市、武汉大学、华中电网等省内单位援助资金计划180万元,安排对口支援项目4个。集团总公司援助资金1700万元,安排对口支援项目10个。截止12月底,实际到位资金4502万元。余下的部分正在到位中。同时,我区对口支援新疆30万元,支援五峰80万元。

2、高层互访频繁高效。3-11月,上海市政协主席、分管副市长、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省办主任、青岛市经合办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等5个部级、13个厅级领导先后到我区考察了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地各单位将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化交流合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率领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自贸区考察交流,先后考察了均瑶集团、欧莱雅(中国区)总部、上海华谊集团等知名企业,商定了进一步合作事宜。

3、项目建管井然有序。一是2014年共安排对口支援项目30个,其中上海市安排对口支援项目17个(其中1个由市工委组织实施),截止12月底,已完工了9个(非固定资产投资类5个、固定资产投资类4个),还有7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青岛市安排对口支援项目4个,已经完成项目3个,还有1个项目正在建设中;黑龙江省安排对口支援项目5个,已经完成项目2个,其他3个项目正在实施中;省内的对口支援项目4个正实施中。二是根据《上海市对口支援市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区情实际与上海方共同讨论起草了《上海市对口支援市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细化了项目遴选、申报、监管、验收及归档机制,部分要求已进入实际操作程序。

4、经济协作富有成效。在上海举办了对口支援地区暨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在区成功召开了沪万夷对口支援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邀请支援地区客商参加了中国第四届茶文化艺术节,以节会为载体,达成了我区农特产品开拓支援方市场的框架协议。在青岛举办了·(青岛)经贸合作洽谈会,与青岛商会签订了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配合招商部门,与海尔集团签订了总投资10亿元的海尔()虚实网服务园合作项目在我区落地。

5、交流培训不断深化。全年共办培训8次,培训人员1000人次。先后在青岛、上海举办城乡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等培训班4期,培训各类人才200人次,提升了党政干部业务能力,开拓了视野。为节约培训资源,扩宽受益范围,加大了本地培训工作力度,先后邀请支援地区专家、学者赴夷授课4次,培训学员600多人次,静安区委孙建平书记的“城市更新和危机管理”的辅导报告,得到党政领导干部的好评;同时充分利用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培训资源,举办了叉车技术、农家乐、食品加工、创业培训等4期培训班,培训移民400人次,促进移民就业增收技能。

6、机关管理规范有序。一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根据重要“八项规定”要求,重新修订完善了系列基础资料等,规范了机关管理。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告制度,落实“两个责任”监管体系,增强了机关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三是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深入开展“采茶”、“惠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采橘”等系列扶贫帮困等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4户,发放慰问物资1.5万元,落实联系村帮扶资金20万元。四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三个阶段,认真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能效。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区多年来的援建项目缺乏统一规划,项目多为小、散、杂项目,综合效益不明显;二是产业帮扶成效不显著,造血机能不突出;三是少数项目因客观因素,当年实施难度大,影响项目的年度验收和考核。

三、2015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紧扣一个目标、对接两大规划、实施三类项目、做到四个并重(简称“1234”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我区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力争将我区打造成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的示范区。“1”,即紧扣合作共赢这一总目标;“2”,即全面对接《全国对口支援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省对口支援移民工作规划(2014-2020)》;“3”,即项目安排聚焦大项目、新项目、产业项目;“4”,即坚持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建设与管理、经济合作与主题活动并重。

(二)工作目标:2014年,区办将以深化对口支援及经协工作为抓手,抢抓机遇,力求争取对口支援资金6000万元以上,援建项目30个以上,全年引进经济合作类项目1个以上,培训各类人才400人次以上,开展经贸推介活动3次以上。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1、着力实施规划编制对接。根据全国对口支援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重点支持项目的方向和范围,科学编制我区受援规划。全面宣传贯彻新一轮对口支援规划,科学把握,合理利用,积极调整我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心和方向,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市、区规划对接,突出产业帮扶,实现合作共赢。

2、着力释放高层互访成效。巩固高层对接成效,加强与上海、青岛和省内对口支援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落实和深化静安区党政代表团来考察商定事宜。在规划的编制上,加大与上海方沟通力度,争取上海方的指导、支持;在招商引资方面,助推两地招商引资同频共振,同步招商。

3、着力健全工作对接机制。一是建立我区内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机制,畅通信息、整合资源,聚焦项目和项目资金。二是进一步扩大我区与支援地城市和地区的对接力度。深化对接内容,探索建立街道、乡镇、社区、社会组织等结对联谊机制,拓展部门深度对接机制,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结对帮扶体系。

4、着力开展经济协作交流。一是科教领域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市、青岛市对口支援资源,深化产业合作;充分发掘省内高等院校对口支援优势,寻求在科教、产业、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合作。二是广泛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对口支援工作。发挥对口支援地区产业、资源、市场的带动辐射作用,积极推动两地经贸合作,大力促成支援方企业、社会组织走进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考察。三是认真开展年度主题活动。筹备16省市对口支援移民工作座谈会,积极参与国务院办、上海市、静安区及省办、省经协办组织的各类年度主题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5、着力推进优质产业帮扶。一是在工业发展上,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动“上海静安产业园”项目,助推青岛工业园、乐天溪生态工业园区功能配套,搭建平台帮助吸引有意愿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来投资兴业。二是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积极助推特色优势生态产业培育,进一步搭建农副产品在支援地的销售平台,协调推动农副产品与支援地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对接。三是在第三产业上,推动文化和旅游在两地之间宣传推介与互动,积极推动我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提档升级。

6、着力提升项目建管水平。一是开展全区对口支援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申报前的论证和调研力度,规范项目入库的遴选、申报程序,确保入库申报项目质量和效益。二是规范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对口支援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健全项目监管、项目验收及项目档案管理机制,配合上海方做好项目的跟踪协调、预防监督和考核评估工作,提高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7、着力推进人力资源培训。一是主体班培训。继续在上海、青岛举办主体班专题培训。二是技能培训。深化人才培训工作,重点推进我区专业技术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新型移民等方面的培训。三是挂职交流。创新培训方式,争取我区青年干部到上海市挂职锻炼,争取对方优秀教师、医生到支教、坐诊,为我区教育、医疗等行业提供交流合作空间。

8、着力规范机关内部建设。进一步强化机关管理,建立健全机关各项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切实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解决机关干部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塑造机关形象,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氛围和谐的干部队伍。

(四)2015年将推进的10项重点工作:

1、科学编制区对口支援工作“十三五”规划。

2、筹备2015年16省市对口支援移民工作座谈会。

3、全面启动我区上海市对口支援项目库建设,完成区和静安区、上海市合作交流办的项目库联网工作,三斗坪镇、乐天溪镇、太平溪镇及小溪塔街办和区办的项目库联网工作。

4、加强2015年项目管理和督办检查,完善对口支援项目申报、管理、实施、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

5、全面推进上海市政府和静安区党政代表团来考察商定事宜。

6、积极争取青岛市党政代表团来夷考察,创新青岛、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和模式,深化两地交流合作。

7、启动2015年×静安“结亲年”活动。完成4个乡镇与静安4个街道的“结对”,推进8-10家区直部门与静安区对口部门进行“结对”。

8、积极推进谭家榜城镇移民安置小区、许家冲村移民安稳致富示范点建设。

第2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加快提升贫困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根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河南省扶贫办关于印发贫困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镇平县卫生计生委、镇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镇平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实施方案》,现就开展“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县卫计委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卫计委主任为组长,业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镇平县卫生计生委、镇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镇平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团结协作,勤奋工作

依据方案计划,2018年7月—2019年7月县卫计委安排4家县直医疗机构向6家乡镇卫生院下派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受援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的医疗、管理、医技等业务骨干人员 12人。派驻医务人员在6家乡镇卫生院内开展临床查房、临床教学、会诊、技术培训、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指导6家乡镇卫生院医师开展疑难危重病症诊疗。

根据6家乡镇卫生院的医院管理和临床实际工作需要,选择12名医护人员上派到县直4家医疗机构进行学习实践。对6家乡镇卫生院的上派人员,采取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以临床实践为主的方式,重点培训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操作规范等业务技能。

三、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通过“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我县县直医疗单位与6家乡镇卫生院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6家乡镇卫生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累计诊治门诊病人15229人,收治住院病人1552人,开展或参与外科手术173台,主持或参与病案讨论197次,开展或参加讲座及培训208次,帮建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3个,从而大大提高了6家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水平。

第3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和兵团十四师,坚持“首善标准”和科学、全面、真情援疆原则,大力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2.9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256个。引入京企39家,实际完成投资24亿元,30多个产业援建项目相继投产,带动近万人就业致富。开垦3.1万亩沙漠戈壁荒滩建成洛浦北京农业科技示范园。促成和田特色农产品进京展销。援建《人民日报》南疆分印点。北京市30多个单位与受援地相关单位结对帮扶。完成受援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免费婚检、妇女“两癌筛查”等额外援助项目使数万名群众受益。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超过2.4亿元。

天津市

天津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策勒、于田、民丰三县,坚持“高起步、高标准、高效益”,全面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3.1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77个。实施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使超千户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实施的手工编织和地毯织架援助项目,促进5万多名妇女就业,上万家庭增收。引进产业援疆项目68个,其中2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1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实际到位资金50.7亿元。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6000余万元。

河北省

河北省对口支援巴州和兵团二师,突出抓好援疆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产业合作,强化干部人才智力支撑。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9.9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29个。与受援地签订重大产业合作协议63项,已开工建设项目20个,10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涌现出了“最美援疆医生”余文丽等一批先进典型。完成了三批受援地迫切需要办理的“10件实事”。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6000多万元。

山西省

山西省对口支援昌吉州阜康市和兵团六师,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山西特色,全面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37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19个。积极搭建平台,吸引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阜康。两年多来,山西籍企业仅在阜康市的投资就达95亿元。立足文化优势,举办了专题文化讲座和书画展示,促进交流交往交融。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近千万元。

辽宁省

辽宁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及兵团八师、九师。坚持围绕“产业合作、规划实施和智力援疆”三条主线开展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9.92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116个。依托巴克图口岸,打造产业援疆平台――辽塔新区,组织“辽宁塔城月”等招商引资活动,促成签约项目114个;为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万余人次,柔性引才400多人,涌现出“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丹东援疆医生李兆奎,辽宁省党代表、营口畜牧专家孙书等优秀援疆干部典型。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4000多万元。

吉林省

吉林省对口援助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吉木乃县,坚持“民生民利、科技‘造血’、生态主线”的援疆理念,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3亿元,实施援助项目83个。实施“长白计划”培训三批971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613名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实施“灯塔计划”支持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受援地发展生态农牧业,建设现代农牧业引育科技示范基地,将哈萨克医药产业纳入《吉林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给予积极支持。积极推动喀纳斯与长白山生态旅游互动发展。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近5000万元。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富蕴县、福海县及兵团十师,坚持“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用党的好政策援疆”的理念,开展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2.6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71个。超额完成自治区确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计划”、县乡村三级干部轮训、“科技英才培养计划”等培训任务,组织开展了“传帮带、共提高”活动和柔性引才工作,为受援地培训干部人才超过1.6万人次。注重实效,认真做好产业援疆工作,工业园区实现全覆盖“一对一”结对,一批产业项目和科技项目落地实施。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2.7亿元。

上海市

上海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巴楚县,按照“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支撑”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3.8亿元,实施援助项目204个。支持54万农牧民改善了住房条件;全面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援疆工作,加大设备与技术支持。协调21所上海高校定向在喀什招生,在沪学习、培训的新疆学员超过1万人。累计培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县乡村三级干部等2.3万余人次。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累计30万人次两地市民观看演出和展览。促成上海企业与受援地签订经济合作项目162个。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超过4亿元。

江苏省

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直和兵团四师、七师工作按照“科学援疆、真情援疆、持续援疆”的要求扎实推进。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20.6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405个。组织实施172个干部人才培训项目,为伊犁州直培训干部人才16万余人次;组织3389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江苏培养。实施“百企千亿”产业援疆活动,共签约和对接在谈项目219个,已开工项目154个。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一区三园城市发展规划和合作中心产业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已有69个项目与开发区签订入驻协议,其中15个项目已入驻,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1.3亿元。

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合奇县工作以“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为目标,积极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7.1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01个。为克州培训干部人才70批近万人次,柔性引才269人。进一步完善“合作共建”工作机制,搭建产业合作平台,签约项目30多个,已落地建设项目8个。实施的创业引导工程类项目征集创业项目26个,43人获得创业专题培训证书。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5000多万元。

浙江省

浙江省对口援助阿克苏地区及兵团一师阿拉尔市,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亮点、以促进受援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落脚点”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3.7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256个。浙江企业与受援地签约产业合作项目98个,已到位资金84.2亿元。推动中国浙江省分行、浦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宁波分行等金融机构与受援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计授信350亿元。为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8万余人。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2.8亿元。

安徽省

安徽省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皮山县,坚持“紧扣一个目标、围绕两大任务、实施五大工程、实现五个翻番”的工作目标和思路,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5.4亿元,实施援助项目50个。已累计建成安居富民和牧民定居房1万多户,解决高山地区1万多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产业援疆签约项目累计超过50个,已有30多家安徽籍企业入驻皮山开发区,改造建设了1万多亩高效节水示范农业、沙漠治理、生态林及制种基地建设。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超过2000万元。

福建省

福建省对口支援昌吉州昌吉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突出民生建设、产业对接、智力援助三大重点,全面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9.1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01个。引进产业援疆项目92个,已到位资金111.8亿元,项目履约率100%。培训受援地干部人才6000余人,援疆医生累计诊疗受援地群众超过20万人次,开展手术超过2.5万台,帮助昌吉州24家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重点学科建设。福建省20多个单位与昌吉州相关单位建立结对共建关系。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7000万元。

江西省

江西省对口支援克州阿克陶县,按照“民生为本、产业为重、就业为先、规划为纲、人才为要”的思路,做到“三超前三突出三明显”,积极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6亿元,实施援助项目26个。完成县城总规、控规、近期规划、7个专项规划、55个村级规划、8个两居示范点规划编制。引进产业援疆项目22个,已到位资金34.5亿元。为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6000多人。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1000多万元。

山东省

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疏勒县、岳普湖县、英吉沙县,贯彻“以政府资金保民生、以社会资金促产业”的援疆理念,大力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9.5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64个。推动落地产业援疆项目240个,已投产项目133个,完成投资101亿元,新增就业1万多人。从山东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72人次,组织受援地各类干部人才3200多人次到山东考察和培训,结对培训受援地急需人才2600多人次。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7700多万元。

河南省

河南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及兵团十三师,坚持“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务实援疆”的理念,扎实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1.2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120个。促成产业援疆项目62个。协调中行河南分行与哈密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100亿元。全面推进“市―县―乡”、“市―团”全覆盖对口帮扶机制。开展“中原院士专家哈密行”活动,成立“中原院士专家哈密工作站”。组织开展“河南万人游哈密”活动,开行旅游援疆专列6列、旅游援疆专厢210个,3.3万余名游客赴新疆旅游。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3600多万元。

湖北省

湖北省对口支援博州及兵团五师,全力推进“双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互动共赢”的援疆机制和模式,形成“省对州(师)、市对县(团)、县(区)对乡镇(连队、街道)、园区对园区、部门对部门、学校对学校、医院对医院”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对口支援格局。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1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55个。引进产业合作项目36个,已投产6个,试产3个,开工建设8个,注册9个。组织培训受援地各类干部人才近万人次。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2.6亿元。

湖南省

湖南省对口支援吐鲁番地区,秉承“科学援疆、务实援疆、真情援疆”的理念,全面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6.5亿元,实施援助项目59个。提前完成县乡村干部轮训任务,为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1.5万多人次。文化援疆亮点纷呈,推动衡阳“湘水明珠”讲坛落户鄯善县,积极动员湖南省属高校面向吐鲁番地区对口招生。促成湖南企业与受援地签约产业项目56个。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超过1.1亿元。

广东省

广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及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构建以民生援建为龙头,以产业援疆、智力援疆为两翼的“一个龙头、两翼齐飞”的援疆工作新格局。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4.7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95个。引荐800多家企业到受援地考察,签约项目262个,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带动就业9.8万人。通过多种方式在疆外和喀什培养当地干部和人才总数达2万多人次。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8300多万元。

深圳市

第4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 城乡医院;对口帮扶;角色定位

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县级医院既是城市医院结对帮扶的受扶方,又是帮扶乡村医疗机构的施扶方,扮演着“受人帮扶”与“帮扶别人”的“双重”角色。如何使县级医院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找准定位,抢占先机,进而在受扶中强壮筋骨,在施扶中助推发展,已成为摆在县级医院管理者面前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近年来,灌云县人民医院针对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医疗设施相对落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特色专科层次不高、亮度不够等实际,抓住大医院对口帮扶我院和我院对口帮扶贫困卫生院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共谋发展,较好地缓解了我院发展瓶颈。2012年5月,一座占地108亩、拥有床位1000张、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的新院区已竣工并即将投入使用,科技化、人文化、智能化程度有了质的跃升;一批医技高、医德纯、医风正、群众满意的医疗骨干队伍正在形成,其中24人被列为省“333”工程、市“521”工程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和市、县科技拔尖人才;一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其中《GPBB、CTNI、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等4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一批特色专科正在发挥优势,其中麻醉科、神经内科被确定为市重点学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1 扮好受扶方角色,合力寻求援助,在跟班实习中培养人才

我院抓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这一难得机遇,结合院情实际,认真排查薄弱点,找准困难点,分析增长点,借助帮扶单位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跟班实习,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1.1 开展临床示教 运用典型病例、特殊病例开展临床示教,是当今医学条件下一项既实际又实用又实效的好办法。在得知通大附院医学博士来院指导的消息后,院方迅速成立课题攻关组,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跟班学习,与医学博士一起查房,一起分析讨论病情,一同制订手术方案。遇到特殊病例时,院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病情分析会,邀请医学博士讲授疾病机理和诊断标准。在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复杂性肝内胆管取石术时,医学博士除上台主刀外,还向课题组人员详解操作要领和工作流程,手把手地指导医务人员手术。受援期间,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共开展和指导开展眼外伤修补、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口腔粘膜病中西医治疗及胶质瘤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适宜技术56项,参与抢救急危重病人200余例,有力地推动了全院医疗工作的开展。

1.2 创办特色专科 针对我院特色专科不明显的实际,通大附院派驻人员群策群力,热情支持,与我院医务人员反复讨论,认真选题,扎实制定创建计划。在创办心血管病专科过程中,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精诚合作,就心血管病专科创建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合力攻关。目前,已成功开展二尖瓣球囊扩张术10例、心脏起搏术60余例。

1.3 申报科研课题 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从普及实用知识与实用技术出发,利用幻灯、电教片、图板教学等形式,定期举办医学讲座,面对面地解答问题。先后举办《乳腺癌保乳术的研究和进展》、《胃癌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探讨》等专题讲座60场次。在此基础上,积极指导和帮助我院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先后与我院副主任医师赵建中合作完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及细胞内杀菌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与主管检验师王绪山合作完成《GPBB、CTNI、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等一批科研课题。

2 扮好施扶方角色,全力实施援助,在带徒送教中磨练人才

在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中,我院注重发挥全县医疗行业的龙头作用,贯彻“扶贫在扶智,输血更造血”的育人理念,着眼于提高基层卫生院素质,大力实施帮带工程。

2.1 履行带教职责 根据卫校教学需要,每年挑选10余名中高级医技专家、骨干,担任临床课、基础课教学老师。同时,利用卫校这一培训基地,常年为全县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培训实用人才。年举办乡医培训班、轮训班15期,培训乡村医生1000余人次。每逢乡镇卫生院遇到诊疗难题时,我院总在第一时间派出相关专家前往会诊,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应对能力,减少了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2.2 普及实用技术 针对乡镇卫生院工作实际,我院精心组织晋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到最偏僻的乡镇卫生院去,到最缺医少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普及实用技术,指导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共同探索疑难病防治途径。支农期间,院方派驻人员共为基层卫生院授课40余次,开展示范查房、示范病历、示范手术180余次。

2.3 倡导健康行为 借助《今日灌云》,每两周举办一期健康知识宣传,现已举办100余期。与电视合开办50余期《健康之友》栏目,就季节性卫生保健常识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解难释疑。每逢元旦、5.8世界红十字日、5.12护士节、国庆等节假日,我院还组织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上街咨询,开展义诊活动。先后20余次到扶贫点—龙苴镇嵇岭村,东王集乡元邦村、韩圩村,伊山镇张湾村开展送医送药活动,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万余份,免费赠送药品30万余元。

3 扮好主办方角色,倾力保障援助,在优化环境中激活人才

在城乡对口帮扶工作中,我院始终以主人翁姿态,全力扮好主办方角色,确保帮扶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3.1 强化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政工领导任副组长,党办、院办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分工一名业务院长专抓专管。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扎实制订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3.2 搭设智力平台 坚持以学习力提升服务力,围绕争做学习型干部,争当学习型医疗专家要求,院领导先后选派5批、20多名中青年医疗骨干到通大、苏大附院进修学习。2006年8月至今,还先后将12名护士长、50名骨干护士送到附院相关科室跟班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第5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人才培训思路和重点。把人才培训工作纳入卫生系统总体布局,做到思想认识上有位子,工作方法上有路子。首先明确了人才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制定并印发了卫生系统党员教育培训、干部轮训、及部门交流培训、信息宣传员培训及各项业务培训等一系列学习教育培训计划,为做好全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重视理论教育,狠抓业务培训。年初制定卫生系统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多种形式加大卫生系统人才的培训力度。年初制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多种形式加大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今年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21期,培训2584人次。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辅导培训与实践带教培训相结合。

三是立足岗位实际,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引导和组织广大党员、团员、医务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成为岗位能手,在工作内容上实现单一性岗位能手向多样性岗位能手转变,提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理念,举行了卫生系统医务人员“三基”大测试、卫生系统护理技能大比武、“甘家湖牧场十大护理能手操作之星”评选等活动。

第6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五年前,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开启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大幕。作为援疆19个省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深圳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

南海之滨的经济特区和古丝绸之路上的西部明珠,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心手相连,向着共同的理想进发。

整个“十二五”期间,深圳实际投入援疆资金38 5亿元,超额完成深圳“十二五”援疆综合规划确定的投入33.5亿元的目标任务。

产业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文化援疆、社会建设援疆……在深圳对口支援新疆喀什“一市一县”五周年之际,记者踏上喀什的土地时发现,“深情”援疆、“立体帮扶”,正推动着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祖围西部冉冉升起。

产业引领:“一城一园一校”促进产业就业援疆良性循环

深圳援建,给喀什带来了什么?深圳援建,将给喀什留下什么?这是喀什当地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深圳援疆干部不断思考的问题。

开车行驶在深喀大道上,看看两侧现代化和民族气息相得益彰的住宅、商业区、图书馆,傲然挺立的塔吊,还有一块块巨大的项目建设效果图,很多人心中便有了答案。

这条由深圳援建的城市主干道,双向8车道、长近10公里,中间绿化带宽15米,贯穿喀什新城、连接喀什老城,2012年初开工建设,只用了1年就实现了全线贯通。

更为令人瞩目的是,就像当年深圳沿着深南大道不断“前行”一般,在深圳对口援助喀什的这五年间,随着建设项目的推进,在原来的戈壁滩上,新城、产业园、大学正在崛起。

在这新春天的故事的乐章中,深圳援疆人把这最响亮的音符叫做“一城一园一校”,即深圳城、深圳产业园和喀什大学。

要“输血”,更要“造血”,深圳市委、市政府将“一城一园一校”建设确定为对口援疆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

着力打造体现“深圳质最”、展示“深圳标准”的标杆项目和精品工程,促进产业援疆和就业援疆形成良性循环。

五年间,深圳援疆人打破了严冬无法丌工的惯例;五年间,深圳援疆人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喀速度”创造了当地的经济标杆。

如今,深圳城一期工程基本完成,2.7万平方米商业中心及1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已部分投入使用,成为了喀什东部新城第一个具备商业及办公条件的区域。

深圳产业园一期14.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产业综合服务中心、食堂、配套人才公寓和7.3公里园区道路已投入使用,水电气暖等管网工程同步配套建设完成。2.5万平方米的深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已投入实质性运作,可同时孵化企业200家。

“一城一园”的快速建设、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喀什聚人气、聚商气的速度。来自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一城一园”入驻企业29家,投资总额137.2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77亿元,已带动就业1500人。

此外,由深圳安排10亿元资金支持建设的喀什大学,学科楼、行政楼、会堂、学术交流中心等16个单体建筑建设进展已于2 015年3月初开始桩基处理。经教育部批准,下个月,喀什大学将挂牌成立。

在祖困边陲的一片戈壁之上,一座基础设施配备完善、汇聚现代高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正在引领整个南疆地区蓬勃发展。

民生为本:近八成援疆资金用于民生

走进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路的市第十八小学校园,左侧的小花园内,草木青青,旁边运动场内,学生们在跳绳、踢毽子……

谁能想到,在五年前,这还是一所没有运动场地和教学功能区、学生要轮流做操和上厕所的旧学校。

类似的变化还发生在塔县。

五年前,塔县老医院整个医院甚全没有洗手间,塔县老百姓得了大病就要往300公里外的喀什市跑。

如今,按照二甲标准新建的塔县人民医院,CT等大型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新增床位100张,塔吉克族同胞从此大病不出县,就能够全面享受现代医疗保障。

五年间,因为深圳援疆,喀什十八小和塔县医院发生巨变。

五年间,深圳围绕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民生问题精准发力,使援疆成果直接惠及百姓,援疆资金用于民生的比例超过接近80%。

在教育方面,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深喀教育园区南北校区两所寄宿制中学,为喀什市解决8000个中小学学位,“九年一贯制”深喀实验学校正在抓紧建设,喀什大学建成后将成为喀什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也将由此形成从小学到大学全阶段的深圳教育援疆体系。

医疗方面,除塔县人民医院外,深圳还投入援疆资金2500万元,为喀什市人民医院购置了一批急需的高科技医疗设备,集中深圳市各重点医院分别对口支援喀什市人民医院的秉点科室,大大提升了受援医院医疗水平,帮助其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

住房方面,累计安排援疆资金4 33亿元,支持建设安居富民、牧民定居房屋30076套,完善一批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一大批民族同胞从低矮破旧的十坯房搬进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配套齐全的新居,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

“亚克西!”新疆民族同胞用最质朴的话语,为凝聚着深圳援疆人心血和智慧的一件件民生实事“点赞”。

社会援疆:首创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形成援疆强大合力

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大门口,“深圳对口支援(喀什)社会工作站”的牌匾并不起眼,却格外引入注目。

作为困内最早引入社工机构的城市,对口支援喀什五年间,深圳把在社会建设上的优势,也引入对口援疆工作大局,在政府主导的援建项目之外,首创社会组织合作模式,撬动社会力量参与援疆建设。

2011年,喀什社工站和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共同开展了“小母羊”农村社区发展项目。项目为每个贫困农户购买5只母羊,两年内母羊和产下的羊羔归农户所有,两年后,得到帮助的农户要将当初得到的启动资金“传递”给下一个需要帮助的农户。

王彦柳是深圳知名家政服务公司“巾帼家政”的创始人。作为深圳社会援疆的一支力量,2011年5月,她把“巾帼家政”开到了喀什。从一开始因为语言障碍根本无法和学员沟通,到如今在喀什开设了16家分公司,在这五年间,“巾帼家政”培训的学员涵盖保姆、月嫂、护工、保洁等多个专业。

深圳还广泛搭建公益援疆平台,引进“壹基金”、“海惠基金”、“松禾成长关爱基金”等公益机构参与援疆。

部分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社工来解决,把民生实惠带给当地百姓。

“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这是喀什随处可见的标语。

第7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关 键 词】 名校;帮扶;均衡;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名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教委的相关要求,重庆市第八中学积极开展了对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忠县白石镇中学、巫溪西宁初中等学校的系列帮扶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八色的帮扶之路。

一、以科学的理念引领帮扶工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带动一大批学校成为优质学校,才能将基础教育做大做强,这是名校的责任所在。同时,“合作双赢,共同进步”既是帮扶的愿景,也是帮扶的理念。重庆八中坚持把帮扶工作作为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突破口,并以此为契机,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为实现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重庆八中很早就开始探索结对帮扶之路,帮扶的主要对象有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重庆大学城一中、奉节夔门高中、忠县白石镇中学、开县西街中学、巫溪县白马中学和西宁初中等。从1998年到现在,历时时间长;从主城到区县,辐射范围广;从“捆绑发展”到“领雁工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名校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八中人一直在努力、探索、实践。

二、以真诚的心态开展帮扶工作

真诚的心态是保证帮扶工作高水准和持久性的关键。15年来,重庆八中一直以默默的奉献坚守着帮扶的诺言,担当着名校的责任。在工作中,学校坚持“以扶促立”的原则、“用心面对”的态度,本着“求真务实”的作风、“情同手足”的情谊,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帮扶工作。在工作中,学校提出做到“四心”的要求,“四心”就是诚心接受任务、热心给予帮助、全心做好服务、精心组织实施。

15年牵手天星桥中学,历经三任领导,帮扶从未间断;派出副校长到大学城一中担任执行校长,具体指导执行帮扶工作;派出研究员、特级教师到忠县白石镇中学支教,三年为奉节夔门中学培训教师46名……重庆八中始终如一地探索着结对帮扶之路。

三、以完善的机制保障帮扶工作

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帮扶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学校校长担任组长负责规划指导,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对外帮扶工作,相关的部门、年级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

为确保工作的高质量,学校提出帮扶工作“四有”的要求。“四有”就是工作开展有领导、工作安排有任务、工作实施有方案、工作过程有督导。自接到工作任务以来,对口帮扶两校召开办公会议,多次沟通,反复磋商,最终结合学校实际,拟定科学缜密的合作帮扶计划,出台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构建切实可行的联动机制。

四、以扎实的投入成就帮扶工作

为了帮扶工作的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学校所在的区县政府、教委加大了物质方面的投入,重庆八中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被帮扶学校物质帮助,尤其重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帮扶学校文化层面的引领,加大对帮扶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软实力的投入。为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学校提出“四互”(物质互助、资源互享、教师互学、学生互动)工作方针,具体从四方面加强帮扶,实现“行动成就帮扶”的诺言。

一是物质互助。在对巫溪县西宁初级中学调研的过程中,看到操场破败不堪、黄土飞扬的现状,重庆八中立即拨付30万元,帮助西宁初中进行操场硬化建设;看到学生运动器材缺乏,学校立即捐赠乒乓球台20套;看到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匮乏,学校立即购买投影仪2套、电脑6台,解决西宁初中的燃眉之急。除此以外,学校还先后出资购买图书数千册送给开县西街中学,捐款给忠县白石镇中整修食堂,以解决食堂破烂狭小就餐难的问题。

二是资源互享。重庆八中免费开放教育资源,供被帮扶学校使用,如免费开放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库,定期提供半期、期末试卷等;邀请被帮扶学校师生参加大型教育教学活动,如专家讲座、主题班会大赛、“我的教育故事演讲及答辩比赛”等;安排被帮扶学校代表参加学校组织的“清华大学重庆八中干部暑期培训班”“北京大学重庆八中教师暑期培训班”的培训,加强交流,深入沟通,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是教师互学。帮扶双方通过行政干部长期交流、部门年级教研组长期合作、教师教育教学科研长期互动等方式,加强交流,深度合作。

重庆八中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双边教师交流活动。学校先后派出“重庆市首届名师奖”陶兴模、研究员特级教师李森林等多名教师到奉节夔门高中、忠县白石镇中等学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指导;学校先后组织校级干部、专家教师到对口学校举办讲座10余场,交流指导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经验与实践;先后组织10余批次30余人在全国、全市获奖的教师到帮扶学校上精品示范课,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同时学校先后接待被帮扶学校10余批次100余人到校,参与部门行政办公,参与学生教育活动,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全面交流,成效显然。

四是学生互动。在学生处、团委的组织下,依托校学生会,重庆八中发动学生积极开展与被对口学校的“学生交流”。学校组织策划了“情暖冬日”爱心活动,在寒冷的冬天为贫困学生送去衣物,送去温暖;学校发起“书籍伴我们成长”活动,筹集书籍给同龄学生,鼓励阅读,拓宽视野;学校组织100余名学生开展“手拉手,共进步,同成长”活动,让他们体味山区学生的艰辛,尤其让他们去感知这些学生身上积极向上、不惧困难、勤奋学习、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对口帮扶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能力等诸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昔日还是薄弱学校的天星桥中学,如今已成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大学城一中也于2013年底顺利完成了沙坪坝区政府“用三年时间把大一中创办成市级重点中学”的工作目标。

今后,重庆八中将一如既往,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城乡对口帮扶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发挥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的辐射带动作用,学校将在此项工作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学校从对口帮扶工作的参与者向示范者转变;二是对口支援学校从基础教育的被扶持者向教育优质学校转变;三是帮扶政策从被动开展向主动创新转变。总之,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重庆八中将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帮扶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长期性、高水准,切实推动重庆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良元. 教育均衡发展中名校的引领作用[J]. 理论建设,2007(1).

第8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资委的要求。2008年1月4日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八个方面的内容,即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自主创新和技术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以“建设三峡、开发长江”为使命,以打造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为目标,始终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上述八个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表率。

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和思路

金沙江水电开发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能源战略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2D02年,国务院授权中国三峡集团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巨型水电站。2003年初,中国三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了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序幕,社会责任的触角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延伸到了金沙江畔,对促四川、云南两省沿江经济发展和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2003年到2011年的9年间,中国三峡集团在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建设中,结合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同步启动并持续开展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一四三四十”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指导,贯彻“四个一”理念,倡导“三共”思路,拓展“四个”渠道,夯实“十个”着力点。

“一个”指导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

“四个一”理念是指“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

“三共”思路是指“共铸理想、共建和谐、共享成果”的工作思路。

“四个”渠道是指:资金扶持、智力帮扶、项目援建、联合开发。

“十个”着力点是指:通过巨额投资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上缴税费和采购物资设备;改善坝、库区基础设施;吸收移民群众就业和实施移民子女定向培养,支持大学生实习;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资源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联合开发地方优势资源;实施项目扶持带动移民增收致富;发挥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巨大综合效益。

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和机制

在金沙江水电开发中,中国三峡集团建立了履行社会责任工作的体制、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正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迈。

制定社会责任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制度建设。2009年,中国三峡集团制定了《中国三峡总公司履行社会责任项目管理办法》,用以指导整个集团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开展,并且由金沙江筹建处牵头,制定了《金沙江水电开发社会责任项目管理办法》。根据管理办法,每年制订金沙江水电开发社会责任项目实施方案,并予以组织实施。

健全社会责任工作的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2008年,中国三峡集团成立了金沙江水电开发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由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樊启祥担任组长,溪洛渡工程建设部、向家坝工程建设部、移民工作局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在集团公司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协调、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金沙江下游库区的社会责任项目,负责建立制度、项目审批、资金划分、检查监督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金沙江各单位综合管理部主任或坝区管理部主任等担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金沙江各单位也都分别成立了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小组,在金沙江水电开发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部门社会责任项目的选定、立项、实施、监管、验收等。

建立社会责任工作的实施原则,理清工作目标。社会责任工作以贯彻集团公司“四个一”理念为主导,倡导“三共”思路为主线,努力做到“三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促富相结合、支援与开发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确定中国三峡集团金沙江社会责任项目对外统一名称为:共铸理想、共建和谐、共享成果――中国三峡集团公司金沙江爱心行动。纳入对口支援范围的有溪洛渡、向家坝库区雷波、永善、宜宾、屏山、水富、绥江等县市,西昌、孟连等有关移民接收安置县和成都市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对口支援区域行了明确划分:溪洛渡工程建设部负责对口支援雷波、永善两县,向家坝工程建设部负责对口支援宜宾,水富、屏山、绥江四县(后调整为宜宾、水富二县),移民工作局负责对口支援有关移民接收安置县(后增加屏山、绥江二县),金沙江筹建处负责对口支援成都市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等。

明确选择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妇女发展、孤残救助、职业培训等在地方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具有良好口碑和较大社会影响的项目,作为金沙江水电开发社会责任项目,并且要充分利用地方原有的社会资源和工作平台,扩大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影响。

规范社会责任工作的实施程序,明确工作环节。社会责任项目组织实施由金沙江筹建处、溪洛渡工程建设部、向家坝工程建设部、移民工作局四家责任部门为主负责申报和实施,严格按照下列七个程序行:

项目申请:根据集团公司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意见,金沙江各责任部门主动与所负责对口支援地党委、政府联系和商议,由地方提出该年度社会责任项目申请。

项目选定:对各个对口支援地申请的社会责任项目行分析汇总和评估筛选,选定符合要求,切实可行的社会责任项目。

项目立项:项目选定后,督促地方政府制定本年度社会责任项目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金沙江各责任部门制定本年度社会责任项目工作方案,上报金沙江水电开发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立项。

项目审批:金沙江水电开发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对各责任部门上报的项目行汇总、审定后,形成本年度金沙江水电开发社会责任项目工作计划,报集团公司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审批。

项目实施:金沙江水电开发社会责任项目工作方案经中国三峡集团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各责任部门分别组织实施。项目实施以地方政府为主体行,各责任部门与地方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履行项目管理职责。

项目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责任部门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小组及时了解、跟踪项目的建设运行情况,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行检查、指导和

监督。金沙江水电开发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行检查,对项目质量、资金安全、资金效益行跟踪评价。

项目验收:社会责任项目实施完结后,组织专家行验收,并向金沙江水电开发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和集团公司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提交验收报告和总结材料。

加强社会责任工作的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为防止社会责任项目资金被挪用和滥用,加强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如要求受援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设立专门的履行社会责任项目资金专用账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严禁挪用。资金使用采取报账制,中国三峡集团社会责任项目资金打入该账户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计划和项目实施度,定期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报地方政府项目管理机构批准后,由地方财政部门划拨资金。通过对资金使用情况行严格监管,保障了资金安全,实现了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社会责任项目更好地实施。

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和成效

中国三峡集团把企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对库区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和亲切关怀融入到金沙江爱心行动中,在金沙江水电开发中率先扛起社会责任的大旗,受到了地方政府、移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通过巨额投资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可以直接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截至2011年4月,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总共已投入了543.04亿元用于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巨额投资对拉动四川、云南省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因此给当地基础设施改善、企事业发展、群众创业就业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机会。

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央企业,中国三峡集团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定点扶贫、对口支援项目投入金额有计划地逐年加大。在每年的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上,将智力帮扶与项目帮扶相结合,人才帮扶、教育帮扶与送温暖相结合,针对贫困县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切实帮助贫困县解决实际困难。

2008年12月3月,中国三峡集团在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举行的“共铸理想、共建和谐、共享发展”中国三峡集团公司金沙江爱心行动启动仪式。从2D08年到2010年的三年间,金沙江爱心行动共实施了90个社会责任项目,总金额3440万元。用于支援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坝库区雷波、永善、宜宾、水富、屏山、绥江6县以及西昌、孟连等移民接收安置地的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妇女发展、孤残救助、职业培训。据初步统讫从2D03年到20n年的九年间,上述方面投入的资金已达上亿元。

2011年5月,金沙江水电开发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赴库区屏山和绥江实地检查了有关社会责任项目实施情况。在向家坝工地,集团公司向来自水富、宜宾的2D0多名学生捐赠书包,并带他们参观向家坝水电站工地和金沙江珍稀鱼类增殖放流站。

积极上缴税费和采购物资设备,支持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联合征管、共享税收”机制,积极上缴税费,提高工程所在地的西部贫困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截至2011年4月底,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累计向地方上缴营业税及附加、耕地占用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个人所得税等税费19.34亿元,为工程所在地的西部贫困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取消农业税的情况下,仍取得较高的平均增长速度,对这些地区GDP增长速度高于全国GDP的平均增长水平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物资采购优先选择川滇企业,支持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在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法的原则上,中国三峡集团在选择施工承包单位、行设备物资采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川滇两省的企事业单位中标。向家坝工程建设所需工程建筑材料大多在工程所在地――四川、云南两省境内采购,如水泥采购自宜宾双马水泥厂和昭通华新水泥厂,粉煤灰主要采购自宜宾发电总厂,而昆明钢铁厂是工程所需钢材主要供应厂家。

据初步统计,截至2D09年10月底,中国三峡集团与四川、云南两省企业签订合同1250项,合同金额470.85亿元,累计结算173.73亿元,有力地支持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积极改善坝、库区基础设施,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国三峡集团为支持地方长期稳定和发展,在溪洛渡、向家坝工程建设中,一是坚持公共资源共享与和谐发展,如把作为工程施工用的对外专用公路和金沙江大桥免费对坝、库区群众开放,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建设供水供电设施,改善坝、库区交通环境和和居民出行条件,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尤其是通过工程概算外筹集资金为地方扩建、改建交通公路,以及利用工程建设之便,义务帮助地方修路。

据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4月底,溪洛渡、向家坝工程建设部累计为地方道路改扩建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扶资金约2.6亿元,切实帮助贫困县解决了实际困难。

积极吸收移民群众就业,实施移民子女定向培养。帮助移民解决劳动就业是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经与地方政府沟通,接收了大量经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四川、云南两省移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仅2008年1至10月,参加向家坝工程建设的四川、云南籍农民工达13D0多人。据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4月底,溪洛渡、向家坝工程建设累计直接或间接使用地方及移民劳动力4万多人。

培养一个子弟,带动―户家庭。按照中国三峡集团与四川、云南两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协议,集团公司控股公司长江电力股份公司从2007年开始有计划、分年度地从四川、云南两省等相关高等院校中优先招收金沙江水电开发所在库区学生,从事工程建设与电力生产管理工作。据统计,截至2010年已在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累计招收“三峡班”大学生366人。

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三峡集团在组织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了金沙江下游河段环境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立了涵盖金沙江下游河段以及影响区域的水文气象、水库泥沙、干流水质水环境等监测系统,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在工程设计概算中专门列出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保证资金足额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据初步统计截至2D09年10月底,金沙江水电开发累计完成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投资12.95亿元。

在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持工作中,中国三峡集团坚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三同时”原则,即同时规划设计、同时开展施工、同时检查验

收,通过“实施计划、招标设计、施工组织、环境监测与监理、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等六个环节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将相关环保工程措施细化落实到工程设计、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图纸和施工组织之中,并加强了环保、水保工程项目的验收管理和设施运行状况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了环境工程监理和环境监测等工作。监测结果表明,金沙江水电开发工程施工区两岸水、气、声环境各要素基本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良好。

采取优化枢纽工程结构与水库调度、合理调整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开展鱼类研究和人工增殖放流等综合措施行补救补偿,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2008年2月25日,集团公司在向家坝投资3500万建设珍稀鱼类增殖放流站,并于当年6月21日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主要开展金沙江、岷江下游和长江上游白鲟、达氏鲟、胭脂鱼、厚颌鲂、长薄鳅、圆口铜鱼、岩原鲤、白甲鱼等珍稀特有鱼类的救护培育、人工繁殖、人工放流工作。该站可蓄养各种珍稀特有鱼类亲鱼2000尾以上,可年产5~10厘米规格的各种珍稀特有鱼种60万尾~80万尾。

该站自建成以来的四年间,已分别于2008年12月、2009年9月、2010年4月、2010年9月、2011年4月开展了五次大型放流活动,共向金沙江放流了达氏鲟、胭脂鱼、厚颌鲂、岩原鲤、长薄鳅等珍稀特有鱼苗25万多尾,为恢复长江上游的水生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站放流工作初步确定为每年春秋两次。

建立国内最大的水库地震监测系统确保库区安全。金沙江下游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该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地质。构造不稳定活动性强,高强度地震活动频繁。为保证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安全及维护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05年8月,中国三峡集团斥资近2亿元,计划用17年时间完成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库地震监测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工作。

在水文气象系统建设、水文气象预报、测报方面服务地方。为满足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施工期水情报汛、预报和永久运行积累资料的需要,金沙江水文气象中心从2003年5月迅速开展了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水电站施工期水文气象保障系统建设,负责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溪洛渡和向家坝坝区的水情气象观测、报汛和预报服务;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干支流未控流域水文站网建设;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文泥沙监测与研究的实施;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气候环境监测;为防汛渡汛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依据等技术工作。

在金沙江水文气象系统建设运行过程中,多次利用自动测报系统成功地为地方防灾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

联合开发地方优势资源,实现企地双赢。2009年7月18日,中国三峡集团与云南煤化工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了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了集团公司全面军云南清洁能源项目开发。这是根据中国三峡集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以及云南煤化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共将投资10亿元军云南煤化工领域,参与开发云南丰富的褐煤资源,生产新型能源。这势必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发展,促当地大量群众就业。

实施项目扶持,带动移民群众增收致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07年,中国三峡集团出资120万元,由全国妇联牵头组织,四川、云南两省妇联具体实施,共同在向家坝、溪洛渡库区永善、绥江、水富、雷波、屏山、宜宾6个县实施移民妇女发展循环经济项目,通过创建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带动移民妇女增收致富。

2D09年,屏山县妇联牵头,中国三峡集团资金支援,开展了妇女獭兔养殖致富项目,当年底,就涌现出了5个养殖大户,每年产兔1000只,创造产值十多万元。

20n年4月29日,中国三峡集团与四川省政府签订了《加强能源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并在向家坝工地举行向家坝灌区引水隧洞开工仪式,全力支持四川省政府开展向家坝灌区工程建设,集团公司预计出资8.73亿元帮助打通15公里的引水隧洞。向家坝灌区工程以灌溉为主,兼顾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四川水利建设史上灌溉面积仅次于都江堰灌区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被喻为当代四川最大的水利民生工程。工程设有南北两条总干渠,惠及四川省宜宾、泸州、自贡、内江4市21个县(区)和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规划设计灌溉面积约350万亩(1950年都江堰灌溉面积360万亩)。可保障灌区143个城镇(其中8座县城)5DO余万人口生活用水问题。

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考和展望

一步以人为本,扩大金沙江社会责任工作的社会影响。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四个一”的水电开发理念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好评。中国三峡集团随后又一步提出了“长期合作、融入当地、平衡兼顾、互利共赢”的十六字原则。

“四个一”水电建设理念和十六字原则,系统回答了电站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移民群众利益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认真践行“四个一”的理念,处理好工程建设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群众的关系。协同各级政府认真做好移民工作,一步关心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让库区移民分享水电建设成果。

要利用中国三峡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借鉴“光彩事业三峡库区行、中华扶贫基金、希望工程、中华母亲水窖”等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和慈善事业,推动实施国家层面的富民利民项目。

制定金沙江水电开发社会责任中长期规划。金沙江水电开发中履行社会责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缺乏一个中长期的规划,需认真研究,形成有目标、有规划、有组织、可操作的总体实施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并且要一步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形成从战略到执行,从流程到运行,从决策到实施,从目标任务到考核评价,从基础工作到社会责任报告(2011年集团公司已经了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和谐协调发展。

第9篇:对口支援帮扶计划范文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杨峰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重大卫生抢救紧急预案,开启“绿色急救通道”,实行“接诊、救治一人负责制”,紧急腾空重症监护室11张床位和专用病床50张,和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医护工作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抢救伤员的行动中。救援行动共出动救护车16车次,赶赴现场的救护人员达90余人次,接治伤员41人,留院治疗39人。经过精心救治,入院伤员无一例死亡,得到省、州相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

2009年以来,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以“竞争意识、特色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为指导,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开展,医院年收益由千万元迈向亿元大关,2013年营业收入更是超过2.1亿元。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崛起,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更多医疗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提供更高医疗保障

翻开发展新篇章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前身――中国人民第三二医院成立于1970年国防大三线建设时期,1984年,其被划归国家电子工业部,随后改名为电子工业部四一四职工医院。2002年,被划归贵州省省卫生厅直管,更名为贵州省四一四医院。2008年12月,又划归贵阳医学院,成为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2009年7月,40岁的杨峰因其精湛的医术和独到的管理理念成为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院长,挑起率领医院改革发展的重担,当年医院营业收入仅有4700多万元。杨峰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在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要从事普外科、心、胸外科方面的研究,尤其以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胰、胃肠疾病为专长,他亲自主刀的腹腔镜微创治疗技术,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花钱少、治愈率高,深得广大患者的赞誉。在他的带领下,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在腔镜甲状腺切除,腹腔镜下胃、结直肠、小儿疝气手术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在杨峰的带领下,2012年4月,医院经过省卫生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专家组层层督导和严格检查,顺利通过贵州省三甲医院评审,为少数民族地区同胞享受更高医疗服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级甲等医院的成功创建是医院跨越性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从此翻开了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发展的新篇章。

现在,医院设有沙坝和平桥院区,总占地面积84501.46平方米;床位总编制850张,实际开放床位800张;现有医技护人员631人,行政人员181人,副高职称以上有42人,中级职称130人,初级职称459人。

杨峰说,今年医院将按照发展规划和增长计划,继续保持医疗服务业务量30%的增长比例,力争达到40%。同时,完成10项科研成果与立项,争取理论课教学有所突破。

学科建设有条理

科研成果暖人心

2009年以来,医院先后增设普外科Ⅱ病区、骨科Ⅱ病区,黔南州传染病院分设血液消化病区和呼吸道病区;成立老年康复科,让老人能够得到更周到、更专业的医疗护理;进一步分化妇产科和消化内分泌科,独立出妇科、产科、消化内科和内分泌科,让前来就医的群众看病更方便;成立了五官科、中医科和皮肤综合科,将部分门诊科室由门诊模式和零散的住院模式向规范化门诊、住院模式转变。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医院将急诊科搬迁至沙坝院区,在平桥院区设立急救室;儿科发展为小儿及新生儿专科,新增业务用房面积508平方米,床位从原来的45张新增到110张,分别成立了小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NICU),开展全程优质服务试点病区工程,医院职工在科室建设中始终谨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力求给前来就诊的患者创造一个准确、科学、系统的科室环境。

2011年,医院成功申报了4项黔南州科研立项,即《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壳聚糖纳米载体基因修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成骨不全小鼠研究》、《ERCP对胆总管扩张的应用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阿尔茨海梅病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年,医院职工共57篇,其中4篇刊登在核心期刊;成功申报学院、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4项,黔南州科研立项6项,院内科研立项3项;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万元,成立动物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实验室。

2013年,医院又成功申报了黔南州推动科技进步先进集体1项、黔南州优秀科技人才推荐申报1项;在黔南州“3・18”科技活动日大会上,医院荣获黔南州科技进步先进集体。不断增强的科研实力,极大地促进了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带来了高质量、“低价格”的医护服务,受到广大群众赞誉。

大爱无疆负责任

不计得失去帮扶

为让县城群众也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2012年5月,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按照《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举办“四帮四促在行动,万名医师下基层”出征仪式的通知》要求,分别选派了15名业务骨干前往罗甸、三都、岑巩三家县医院进行对口支援,特别是在经济上给予帮扶医院大力支持。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医院挤出3万多元对口帮扶资金给帮扶医院,并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帮扶,帮助他们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同时,根据省卫生厅农卫处文件精神,选派9名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组成三个医疗小分队,分别深入荔波县佳荣镇卫生院、播荛乡卫生院、瑶山乡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帮助乡镇卫生院发展,更好服务山区群众,成为医院践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延伸。

救死扶伤不知倦

一视同仁暖人心

“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准则早已铭刻在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内心深处,“一切为了病人,真心实意为病人服务”成为他们一直追求的境界。2009年,甲型流感肆虐,杨峰带领全院职工不分昼夜的工作,从设施、设备配置和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完善黔南州传染病院建设工作,为群众提供了可靠的传染病防治保障。2009年以来,医院共收治各种法定传染病3万多例,门诊病人10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医院完成儿童计划免疫、麻疹强化免疫、乙肝扩大计免、甲型流感预防免疫等任务;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抗灾义诊,文化、科技、医疗三下乡服务的工作。2009年以来,共参加各种义诊60余次,义诊人员8万多人,免费发放各种常用药品价值20万多元。

以生命呵护生命,以心灵温暖心灵。为保证在押犯人的生命安全,根据贵州省公安厅、贵州省卫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安监管场所医疗卫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医院与都匀市公安局共同建立了监管医疗“绿色通道”协作机制,签订了共建绿色通道协作机制协议书。

2012年11月末,“黔南微笑行动”在都匀市开展,医院组织力量协助杭州微笑行动慈善医院,共同为78名唇腭裂孩子进行了免费整形修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