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烟叶复烤企业 精益理念 财务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复烤企业重组整合,产能压缩,对于复烤行业来说竞争更加激烈,也可以说“冬天”已经来临,复烤企业的精益管理成为重中之重,做好精益财务管理,是行业抵御寒冬的必备技能。本文从企业特点、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管理方法四个方面出发对精益财务理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为了适应经营管理精益化活动过程,企业必须采用精益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做好精益财务管理,对于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实现企业转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烟叶复烤企业的特点及精益财务理念应用的可行性
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内部受制于国家计划,外部受制于国际烟草源框架公约,特别是在有限市场条件下,作为卷烟生产源头的企业复烤厂,大多依托烟叶生产基地建设,属季节性生产企业,企业的原烟加工量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由于烟叶复烤加工的季节性生产特点,造成年度预算的不确定性,成本费用很难控制。例如,每个烤季生产的天数都不同,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人员工资也很难控制,而且由于工艺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成本的控制。
精益化理念的精髓“精”――就是减法,减少浪费;避免大批量的生产和不必要的消耗,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益”――就是加法,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以最少的消耗和损耗生产出最大的利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精益财务管理就是让财务管理精益化,精益模式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现今形势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求,精益模式的思想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的成本,不断消除没有为客户增值的作业,从而使竞争力不断加强。打叶复烤企业为客户提供加工服务,核心是服务,体现在过程。要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加工服务,就要用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开展企业内部管理。精益财务理念就是这样的现代管理理念。
二、精益财务理念在烟叶复烤企业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湘西鹤盛原烟公司为例,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推进企业精益管理的意见,按照《湖南中烟推进精益管理实施方案》,围绕“改善、创新、发展”创建精益管理平台,不断夯实基础,稳步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绩效,持续推动公司健康发展的要求,我们财务审计部制定了精益财务管理方案,对定额预算的管理进行分类管理。例如,成本费用分三类三级管理:首先,制定出公司的一级目标。其次,制定出公司的二级目标。最后,制定出公司的三级目标。目前,烟叶复烤企业应用的现状:
(1)在应用制度上:虽然每年都在进行修改完善,但是制度特别的不规范,没有按照标准化进行规范,很多制度表现为:职责不清、制度规定重复、格式不规范,影响了精益财务理念的执行。
(2)在应用方法上:我们的精益财务管理仅仅只涉及定额预算的完善,理解较为狭窄,精益财务管理应该在财务的各个领域。例如,在财务管理制度、供应链管理、财务流程、成本控制管理、财务信息化、定额预算管理体系、业绩评估考核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精益管理。
(3)在应用效果上: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方法应用上单一,思考问题不太系统,在推行过程中未注意过程资料的收集、工具的运行,没做好课题实施效果的前后对比,造成应用效果不显著。
三、影响精益财务理念在烟叶复烤企业应用的因素分析
(1)企业特点。打叶复烤属季节性生产企业,大多依托烟叶生产基地建设。企业的原烟加工量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由于烟叶复烤加工的季节性生产特点,造成年度预算的不确定性,成本费用很难控制。例如,每个烤季生产的天数都不同,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人员工资也很难控制,而且由于工艺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成本的控制。出于区域性保护,烟叶一般就地加工,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因此基础管理较为薄弱,成本费用偏高,盈利水平较低。精益财务管理对于复烤企业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
(2)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建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对员工管理的好与坏。好的管理制度,能使人奋发向上,使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好。不好的管理制度会使员工的冲劲与干劲都不足,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员工没有归属感,容易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精益财务管理需要从制度上创新,“以规矩成方圆”。这个规矩和方圆就是我们的制度和标准,目前公司的制度正在进行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制度标准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的缺陷影响到精益财务管理的效果。
(3)人员素质。“员工的素质就是领导的素质”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学会从员工的身上反思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给员工正确的引导,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体现我们的管理水平。目前公司的人员素质不是很高,财务人员素质及精细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是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在培训方面要加大力度,全面分析员工与岗位的匹配度,识别出员工岗位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精益管理手段最有效手段之一。
(4)管理方法。在方法上,目前公司已着手TPM、6S基础管理,但真正要实现设备平稳运行,追求零故障,节能降耗,还需要掌握其TPM、6S的精髓,我公司以前预算采用手工操作,既繁杂,工作量又很大,目前公司通过搭建预算软件信息化平台,信息互通透明,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虽然有了信息集成框架,共享数据库的作用,但在更多的方面,还需要更深刻的改进,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定额预算系统。
四、改善精益财务理念在烟叶复烤企业应用效果的对策
(1)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根据复烤企业的特点,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应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精益成本费用控制以“细”为出发点,对每一岗位、每一业务环节的具体成本费用支出,均建立相应的目标成本考核标准,以实现成本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也可根据工艺流程将其分为摆把段、润叶段、打叶段、复烤段、打包段,每一工段设置一个成本监控点,通过监控点的指标异动与投入产出的关系。例如,润叶段的水分每高一个点影响出片率0.1%,那么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有原烟来料水分和工艺要求水分,原烟来料水分与入库水分和仓储保管相关,工艺要求水分与操作工的操作和设备的性能稳定相关,通过多次测量后我们可以对相关数据定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将各部门各项成本细化到最末端,然后在总量控制上,将各成本项目考核指标落实到责任人进行考核。
(2)推行“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从复烤企业的现状出发,系统地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三大体系”的贯标和认证,深入研究“三大体系”的针对性和互补性,增强体系的适用性。其次,要以“三大体系”为基础,建立企业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再次,在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管理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及长效机制,理顺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要求,通过运用6S现场管理、目标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标管理、预算管理等管理工具,精准生产组织,优化人员配置,深化管理工作,使之实现标准化、精准化。我们认为企业推行精益管理过程中,要结合标准化工作,使二者互相促进,以提高管理体系运转效能。推行标准化建设和精益化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二者并重推行将使企业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标准化能巩固精益管理的成果,而精益化让标准化有了灵魂。
(3)注重开发人力资源。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素,也是企业可行竞争力所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复烤企业中更是重中之重。为此,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储备合理的人才资本。首先,要重视抓好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为各类优秀人才搭建公平竞争的舞台,给员工各显其能。其次,要适时引进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还要建立员工个人信息库,系统分析个体特性,预先储备公司的各梯队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尽量把企业内的人员包袱变成坚实的人力资本。财务人员应立足本职,结合实际,围绕财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探索财务管理的创新之路,推进财务工作向精益化发展。以打造学习型企业为目标,营造人人争先创优、不断追求卓越的学习氛围,构建企业长期发展进步的智力资本。
(4)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将引领新的工业革命迈入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由会计电算化逐渐向财务信息化转变,在信息时代,降低成本的思路和方法将建立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上。搭建资金运营平台,促进财务人员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和“战略会计”转型,因此,从优化复烤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角度出发,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建设系统集成、先进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信息化的软实力,进行专项培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例如,利用网上采购,特别是办公用品类的网购,解决部分零散小货物采购问题;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系统的有机管理和控制;利用国际互联网收集和信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结论
本文阐述了精益财务理念在烟叶复烤企业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特点、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管理方法上分析了原因,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精益财务理念在烟叶复烤企业应用效果的对策。实施精益财务管理,需要将财务工作的职能提升到经营管理层次上;实施精益财务管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软硬件设施,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通过不断深化财务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优化流程,深化管理工作,使之实现标准化、精准化,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实现转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单位为湘西鹤盛原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宋昀.浅析烟草行业的企业精益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思考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4(12):47-49.
[2] 李森柏.企业精益化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95.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数据集成平台
随着我们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计算机网络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当前的教育体制格局在无形之中地发生些许的改变。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事态逐年攀升呈现一片大好趋势,高校中的财务也开始重视信息化管理。当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相比过去传统的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高、效率高效,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对于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保证财务的安全性有着不可取代作用,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数字化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教育部门中领导层级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国当前的数字化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数字化高校也必须紧紧跟随上国家经济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的前进步伐,不断进行大胆科学的创新,从根本上转变财务管理的方法,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已经凸显出了许多严重性质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解决,规避对于整个管理系统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极大的阻碍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一)对于信息化认识存在问题
对于当代数字化发展的高校来说,如何才能够充分发挥校园内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了目前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一项最为之重要的事务议题。而在实际发展信息化的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其定义认知有错误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有一部分人认为,大力建设高校财务的信息管理化系统与传统的系统化建设方法基本一致,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建设这一项管理系统。第二种:人们认知观点具有片面性,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活动没能够拥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认为只要有了管理的软件以及相关的网站管理,定期更新换代财务管理流程就算是完成了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还有一小部分的人强制性的将财务信息化管理从数字化高校中划分出来使其分离,将其作为单独的一部分来进行管理,自主认为高校数字化建设与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各自独立进行管理,财务部门没必要依靠高校整体的建设系统。以上两种错误认知对于数字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理解认知程度都比较片面,并且全部只是过分看重了短期内利益回报而没有真正考虑到校园后续建设的持续发展。
(二)没有完全发挥出计算机应用实际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也随之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当前许多高科技术、实际管理、持续生产都已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其中。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充分的发挥出计算机网络实际全部技术,也因此导致了高校内财务信息化体系不完善,不科学,不全面。高校内在进行构建财务信息网络的平台时,由于对于计算机设置技巧等方面存在着问题,最终造成高校内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及时的精准地了解认识财务的种种信息。
(三)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我国目前现有的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应该重视并加强对于文档类文本的电子化以及管理的自动化活动建设。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数字化高校在进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没有确立精准的建设目标和工作流程,严重缺乏整体化管理的理念,造成了高校内财务数据以及相关的业务等工作的人员之间沟通不及时,极大的促成了工作标准的不一致,工作也无从下手的局面。
二、建设数字化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具体实施方案
(一)营建和谐安全的环境,不断改进优化数字化校园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
高校管理层级相关领导应该自主树立全局关键,积极响应与之相关的各个部门之间团结配合,用以保证整体校园中的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与安全稳定性,努力建设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最终实现数据的全部资源的共享性。专业人员在进行专业的整理数据分析时,相关部门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注意避免出现部分数据严重重复的现象,与此同时为了彻底保证高校内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还需要安装部分杀毒软件以及检测电脑各项性能的软件用以保证正常的电脑运行。
(二)不断转变观念,充分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第一步,高校内的管理层级中的领导需要不断要强化自身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带动校园内的相关人员来不断进行优化数字校园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目标,合规合法的建设制度。第二步,需要高校内部分领导充分出发挥自己的实力,全方位调动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工作,合理的分配工作,尽量避免建设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进行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一些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从而造成资金方面的超额支出现象,为此,在高校进行建设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所有从事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性,提高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使其深刻理解到安全保护管理对于高校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对于风险存在意识以及安全防控管理意识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也将大力推动建设系统的开展进度。
三、结束语
不断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力度是高校内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当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深入优化校园内的财务信息化制度,充分利用财务信息资源用以促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华红.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6:80-81+74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逐渐强化,会计基础规范化的作用也日渐突出。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经营管理的效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会计;管理;规范;改进;新环境
1管理目标描述
1.1管理理念或策略近年来,国网公司大力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公司体制机制、组织体系、业务流程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自2013年洛阳所辖九家县公司实现划转以来,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地位更加重要、对其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缺陷也逐渐暴露,比如业务需求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经营目标与检查风险之间的矛盾,使县级供电企业在追求规模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基础工作不扎实、业务单位难以规范、全面风险难以管控等现实困境。
1.2管理范围和目标洛阳供电公司以集约化考评为抓手、以规范化管理为路径,持续、动态、闭环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规范化工作,促使其与业务协同、内外部检查、财务稽核、内部控制等关键因素有机融合,最终达到优化机制、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使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可靠,实现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共同发展。
1.3管理指标体系及目标值围绕既定的管理目标,公司设定了一系列管理控制指标体系,从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力集约化评价、审计检查问题整改、财务稽核等方面建立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管理体系,以期将宏观管理模型转化为可以量化考核的微观管理手段。
2主要管理做法
2.1管理工作流程图
2.2主要流程说明
2.2.1借力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培育健康稳固的财务内环境洛阳公司以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创优活动为契机,详细排查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自查、整改、机制建设为重点,弥补管理短板,强化管控措施,规范经营管理,全面提高公司依法治企水平。①组织县级供电企业应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创优的重要意义,把会计基础工作创优当作对公司现有会计基础管理进行诊疗的一次绝佳机会,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创优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进程一丝不苟的开展自查自纠工作。②将会计基础工作指标评分体系中提出的每项评价标准落实到岗到人,从细节入手,由点到面,对公司的凭证、账本、单据、档案等各类工作资料逐月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创优工作的全面、有效。③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整改。县级供电企业应由财务、审计等部门自身力量针对基础工作合理合规性检查,提高创优工作质量。(1)在岗位管理与监督控制方面从会计岗位管理要求、人员管理要求、安全和风险控制要求等入手,结合县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需求的特点,实现市县岗位相融合,补充关于岗位定期轮换、月度常态工作机制建设等个性化内容,做到县公司财务人员管理和监督手段的政策切实有效,促进高素质财务人员的梯队建设。(2)在核算管理方面从原始凭证合规性、账务处理规范性、主数据质量管理、财务与业务融合度、集成业务数据质量、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实施情况等角度直接切入会计业务处理环节,从法规制度贴合度、引导前端业务规范化、集成化,重点加强资金安全与使用效率的管理。(3)在财务报告方面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信息披露合规性等方面,通过提高财务数据质量,增强会计信息与公司经营决策的关联度,提升会计信息的含金量,强化其他业务生态单体对财务生态单体的数据交换依存度。比如把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力集约化分析、经济分析、运营监控等报告材料进行数据关联,既监控县公司年度经营指标的实现,又了解指标反映的对标管理漏洞。(4)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着重加强档案归档及时性、管理合规性和档案安全性等,重新设计适合县公司的会计档案构架,充实档案内容,在原有会计凭证、账簿、报告传统档案管理的基础上,自行完善了工程财务档案、银行票据档案、印章管理档案、检查整改档案等业务细分档案,加强分支业务档案的逻辑关联性。
2.2.2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业务素质(1)深化会计信息化应用,提高基础工作质量。聘请专家来对县级供电企业基础工作开展培训,特别是财务管控ERP等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2)开展实地帮扶,从根源上提升会计基础工作。针对一些财务基础工作较差的单位供电所会计人员,组织会计业务纯熟、责任心很强的会计人员担任“辅导员”,分头下到县公司、供电所,从如何建账、记账、算账到如何报账、理账、查账,进行现场示范,全程指导,面对面的讲,手把手地教,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从根源上提升会计基础工作。(3)通过通用制度学习,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以国网公司财务人员适岗能力普考为契机,以考促学,切实提升人员履职能力。自2015年6月起,公司财务部根据国网公司下发的财务通用管理制度,制定了详细、系统的培训计划,将每周五下午定为部门集中学习日,组织人员对制度中的各项要求进行学习,并于对学习情况进行闭卷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县公司月度绩效考核,在财务人员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会计基础工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
2.2.3建立县公司之间交互渠道洛阳公司九家县公司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针对此情况:①建立沟通交流平台,通过“飞秋群”对增强县公司之间的沟通交流;②要求县公司每周反馈工作进度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由市公司专责进行分解并与相关部门协商出统一的事项解决方式,降低县公司自行处置的风险;③建立风险提示媒介,针对县公司检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市公司为媒介问题种类、整改办法、相关依据。逐渐形成县公司之间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交互渠道。
2.3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为有效组织县公司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建立由洛阳公司总会计师任组长,市公司财务主任、农电管理专责及各县公司总会计师为成员的2015年度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县公司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
2.4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绩效考核与控制手段
2.4.1绩效评价与考核管理洛阳公司将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情况纳入农电财力集约化管理工作,订立实施方案并将月度及年度执行结果折算为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财务指标分数予以奖惩兑现,同时将其作为同业对标、财务评先的最主要依据以持续推进财力集约化管理,助推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纵向深化、横向协调,提高公司运营质效。
2.4.2配套标准及制度为促进县公司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制定了《洛阳供电公司2015年度农电财力集约化管理工作方案》、《洛阳供电公司关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评估的工作要求》、《洛阳供电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实施方案》、《洛阳供电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资金支出签批办法》、《洛阳供电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定》等相关规范。
2.4.3专业管理信息支持系统洛阳供电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基于SGERP、营销MIS、生产MIS、财务管控、经济法律系统、协同办公等专业管理信息支持系统作为业务平台。所有会计业务办理、财务在线稽核、内控缺陷处理、合同及公文流转、系统信息交换均在上述专业管理支持系统中办理,特别是成本核算和资金管理通过ERP和管控系统实现了集成处理。
3评估与改进
3.1管理评估方法(1)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形式。(2)评估内容: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执行情况。(3)评估步骤和衡量标准。公司主要领导及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召开专门会议对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涉及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审批程序的合规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项目实施的及时性。分析方法兼顾定性和定量。(4)评估结论评审人员在对县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规范化评估后一致认为所,所辖县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较实施前有较大提升、各类业务流程更加规范、高效,业务集成度显著提高,内外部检查提出的问题明显减少,整体管理思路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3.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县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持续实践和总结,按照PDCA循环理论,公司的该县工作尚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在P(PLAN)———计划阶段县公司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提升工作中,计划阶段出现了市、县公司之间、县公司之间、县公司各部门及基层单位之间信息传递不对等、标准不统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标准、不规范,影响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提升工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执行平台,同时打破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专业壁垒,将“规范”落到实处。
3.2.2在D(Do)———执行阶段围绕前述目标,我们在计划阶段设计了问题提报制度,把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评估指标体系中发现的问题按业务流程进行分解、归类,从问题指标结果追溯到业务直接操作部门,把问题的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定期提报给对应的业务部门和相应的县公司领导。在部分业务流程中接入专业监督力量,例如,印发各类报销业务附件标准、财务工作流程说明等资料下发至格业务部门,要求样执行,保证后续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3.2.3在C(CHECK)———检查阶段问题提报制度和问题分析联席会制度大大增强了县级供电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提升效率,解决了评估计划阶段遇到的现实困惑,但并未解决县公司在业务协同、人员素质差异等方面存在的所有问题。
3.2.4在A(Action)———行动阶段根据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PDCA循环理论,县级供电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提升工作本身也遵循螺旋上升的基本规律,对于提升过程中出现的业务标准冲突,管理目标差异等新问题,我们将在系统运维实践中不断探索,将问题放在系统自身的适应性调整过程中消化解决。
3.3今后改进的方向
3.3.1巩固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并进行动态调整今后应针对PDCA循环未解的遗留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寻找各专业业务标准的契合点,引导各业务流程之间的相互制约,进一步巩固县公司抗风险能力。此外,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的不断深入,县级供电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将更加剧烈,县级供电企业必须动态调整自身的运转轨道,以适应内外部管理因数的变化。
关键词:EVA 成本中心 价值管理 业财融合 工作模式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0年国资委宣布在全体中央企业推行EVA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以来,经济增加值取代净资产收益率等传统会计利润类指标成为中央企业业绩评价主要考核指标之一,其权重和考核办法也不断得到提升和修订。以大型供电企业业绩对标指标体系为代表的国家电网公司业绩评价模式也更加注重财务考核与非财务考核指标的融合、更加注重短期成本收益水平与长期价值管理的平衡,也更加注重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切入点的企业投资成本与价值管理,价值管理经营效益管理思想深入各考核体系和工作落实中。
但是,EVA价值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只是简单的表层考核方式,更应是一种业务活动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促使企业以价值管理思想和目标改变传统财务与业务计划分离、目标相背的业务可行性决策方式和管理方式,考虑资本成本,体现股东、经营者目标的多元化,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尽量平衡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因此,如何深入开展业务与财务活动的融合使得财务活动引领企业价值创造、业务活动符合企业长期价值管理目标是企业在落实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适应考核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价值管理与经济增加值
1、价值管理
国外学者Anne Ameeles(2002)指出“价值管理是指导企业资源分配的全过程,它整合企业的全部资源,然后通过企业各种管理和流程环节,形成价值流系统。通过识别各种投资机会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将企业的资源分配到产出比率最高的环节和流程,从而最大化股东财富”。
汪平在《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2005)一文中认为,价值管理是现代企业在整个世界宏观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必然,它来源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通过现金流贴现模型来实现,它汇聚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运营流程、各个支撑和决策系统的关键角色,又将预算、考核、激励等融为一个闭环的流程。
从以上两种观点均可看出,尽管对价值管理的概念描述视角不同,但他们一致认为价值管理是融合企业财务与业务各部门各项管理资源和活动的管理决策支持流程。
2、经济增加值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中描述,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从上述计算公式及各计算调整项可以明显看出,经济增加值考核理念一是关注资本使用成本和资产管理质量,二是注重企业长期价值管理,它是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一种运营成本最低、投资成本最省、价值链条最优的资本管理模式。
3、成本中心及其考核
企业内部一个责任中心如果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这类责任中心称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中产出物不能明确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的或者投入和产出之间没有密切管理的单位成为费用中心。由于费用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很难量化,只有把其对应业务部门的责任目标与企业价值目标协同一致,才能防止部门利益伤害企业整体利益。
对于内部单位基本为没有供货来源、市场选择、价格制定等短期经营决策权和投资规模、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的成本中心的市级供电企业来说,财务、业务部门协同致力于企业价值目标工作模式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二、“三对”促“三协”业财协同目标描述
(一)“三对”促“三协”业财协同概念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五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及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的工作部署,A公司推出“三对”促“三协”财务业务协同整体实施方案,即通过“业务对口,流程对接、管理对标”,促进“过程协调、攻坚协助、目标协力”,推动财务管理职能向价值管理型和决策支持型转变,促进财务与业务高度协同,最终实现财务业务有效衔接、高度协同,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深入应用和常态运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为公司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二)“三对”促“三协”业财协同指导思想
A公司通过建立 EVA 管理“PDCA 循环”,将价值创造过程划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Plan(规划与计划)、Do(执行与落实)、Check(检查和控制)、Action(处理和改进),建立起各环节互动闭环的EVA 价值管理循环,对价值创造全程进行过程管控。
P(规划与计划):该环节主要是分析公司生产经营现状,结合上级考核和公司管理、发展需求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公司价值管理提升着力点和关键点,梳理流程、建立长效机制,以价值管理理念引导公司可持续发展。
D(执行和落实):该环节主要是利用“一根链条,两张网”锁定“五个重点”。即以全业务链过程管控为依据,以全面预算、综合计划为手段,锁定“全面预算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监控防范、会计基础管理、资金效能提升”五个方面,重点展开财务业务协同推进工作。采取“打基础、理流程、建机制”的工作方式,细化明确职责分工,重新梳理流程,夯实管理基础,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C(检查和控制):该环节主要是对计划的前瞻性、纵向层次性、横向协作性和执行落实与计划目标的差异点、过程风险点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暴露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制定改进措施。
A(处理和改进):该环节主要是对执行落实结果进行评价、考核兑现,并通过检查和控制分析对规划和计划进行选择性调整、对执行和落实流程进行优化并健全检查和控制方法、频度。
(三)“三对”促“三协”财务业务协同的目标
由于“三集五大”企业管理新机制、新要求的建立和提出以及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与业务工作模块条块分割、业务流程信息传递不及时、纵向职责界面不清、横向集成融合困难的现象仍然存在,“三对”促“三协”财务业务协同模式就是要打破这种“管理分散、流程割裂、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全业务链的过程管控。要实现财务与业务高度协同的工作局面主要要实现以下“四变”:
一是改变目前财务、业务条块分割的现状,扭转财务集约化“管理集成难、工作常态难、流程优化难”的局面;
二是改变思想认识不完全到位、对深化财务集约化实施方案理解不深、研究不透、实际工作中“自转”的现象;
三是改变由于历史沿革、企业机制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纵向职责界面不清、横向集成融合难的局面;
四是改变自身长期管理基础不扎实的状况,特别是传统会计利润类指标考核方式下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带来的惯性思维问题。
A公司通过以上“四变”最终达到协同意识显著增强、协同流程深度融合、协同主体高度一致、协同效能全面提升的业财融合工作模式,为企业以价值创造、价值管理、价值提升为核心的EVA业绩评价模式的推行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三对”促“三协”业财协同工作内容
(一)“三对”促“三协”管理工作流程图
(二)“三对”促“三协”管理工作流程说明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模式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强调了企业外部评价指标与内部评价指标、成果评价指标和导致成果出现的驱动因素评价指标、财务评价指标与非财务评价指标、短期财务指标和长期财务指标的平衡。一个有效的平衡计分卡应是围绕企业战略所建立的各指标的因果关系链。“三对”促“三协”管理工作流程就是通过沟通与联系阐明企业愿景或达成具体业务共识、制定工作目标值并协调战略行动方案和分配资源、反馈与学习再改进并最终确保各指标因果关系链完整有效这样一种工作模式。
1、业务对口
(1)以定期的对接会为主要业务对口形式
“三对”促“三协”整体实施方案首先通过建立财务、业务定期召开工作对接会议的机制,全方位、深入地实现业务对口。目前A公司对接会主要在财务与营销、生产、基建等主要业务部门之间进行,采用按季度定期召开、遇到特殊事宜不定期召开的形式。
(2)划分对口工作的管理层次
A公司将财务与业务对口工作按三个管理层次划分,即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与分管财务的总会计师公司领导层面、财务与业务部门主任的中层管理层面、负责具体业务的专责层面。
(3)各管理层设定对口工作目标
对三个管理层面提出“7-2-1”的管理目标,要求专责层面对口完成70%的常态工作,中层管理层面及时完成20%的协调工作,公司领导层面重点关注10%的职责分配、历史遗留等难点问题。各层次责任明确使得对口工作针对性强,各层次衔接紧密、交流通畅、措施得力。
(4)业务对口会议的三个保障
一是在会前,财务与业务做足功课,将所有需要协调的问题先逐一核实、沟通意见,达成初步共识,确保对接会的工作目标一致,避免会上出现职责界定不清的现象;二是在会上,财务、业务针对具体问题讨论解决措施,制定切实方案;三是在会后及时出台会议纪要,明确职责,按时点要求落实会议部署,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对接工作实现有效推进。
2、流程对接
(1)将全业务链过程作为业务流程对接的“一根链条”
业务流程对接中,以前端业务为起点,到流程的终点,对涉及的所有流程点重新梳理,同时将现有流程与标准流程对照,寻找差距,不断优化。同时逐步拓宽流程对接范围,围绕工作重点难点,在多个方面展开财务与业务的对接。
(2)全面预算、综合计划,作为业务流程覆盖的“两张网”
利用公司年度综合计划把握项目进度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把握资金进度实现对公司业务全貌的覆盖,并结合综合计划、全面预算重点对经营指标的业务量变动进行跟踪及管控,实现财务指标紧跟业务实绩。
(3)注重流程时间节点、环节的衔接落实
为落实流程对接具体措施,在时序上按照全业务链的时间进度,明确各业务流程环节上的职责分工、完成时间、配合方式,每一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布置到位,工作目标下达到人,保障财务、业务各部门在复杂工作流程中的有机衔接。
以项目转资为例,建立定期转资例会的对接机制,每次例会前财务即联系生产、基建、物资部门,梳理转资项目,掌握转资工作现况。例会时各部门协商明确现一阶段转资任务,制定量化的目标时间进度,转资各环节的工作安排按时间进度落实到人,下一次例会时将对照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跟进,以保证工作任务的衔接与推进。
(4)强调流程对接成果的固化
在业务流程对接过程中,针对具体业务流程制定不同的固化措施,对一般性的流程,采用会议纪要的形式予以确定,并在以后的会议中回顾、监控执行情况;对重要的流程变更,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文件,将管理要求固化为长期规范。
3、管理对标
在业务对口及流程对接过程中,管理各层面的标准对照统一即管理对标,既是对接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依据,也是“三对”促“三协”业务协同的工作目标,具体包括财务业务管理流程的整改规范、管理文件的解读落实、各标准的融通等。
(1)财务业务管理流程的整改规范
在财务、业务紧密相连又独立的管理流程中,需要统一性的标准。对照财务督查、审计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从业务源头开始,直到财务末端,梳理整改整个业务链条上的不足与问题,糅合财务、业务管理要求,形成整体流程的整改规范。
(2)财务业务管理文件的解读及落实
对照新出台的国网公司统一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财务业务共同完成有关文件的解读,对比新标准,将差异点、变化点宣贯到参与对接各部门,并落实制度到位。
(3)财务业务管理标准的融会贯通
对接工作中,财务在宣贯财务管理标准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业务部门的管理需要和标准,通过将财务、业务二者的管理标准的深入分析和掌握,进一步融会贯通,同步提升二者间的管理水平及融合程度,实现标准的统一。
4、过程协调、攻坚协助、目标协力
通过“业务对口”、“流程对接”、“管理对标”的全面实施,实现财务、业务管理流程的协调配合一致,面对工作任务和困难相互协助攻坚,统一财务业务目标以共同协力完成。
(三)“三对”促“三协”财务业务协同的组织机构设置及运行
为保障财务业务协同的机制运行,公司成立财务业务协同工作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及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及副组长,成员包括了营销、基建、生产、财务等主要参与部门的负责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财务资产部牵头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同时,采用财务业务协同管理意见、控制报告、评价报告等工作载体,规范机制运行,并强化协同方案的落实,及时反馈及考核工作开展情况。
四、“三对”促“三协”业财协同工作成效
“三对”促“三协”财务业务协同方案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以来,公司财务管控的宽度、高度、深度和细度明显提升。在宏观上,EVA方法不是单纯的业绩评价指标,而是作为财务管理体系基础和企业业绩评价方式、激励手段、经营理念的思想得到各业务部门的广泛理解和认同,通过EVA把企业资本预算、战略规划、业绩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防止部门利益伤害企业整体利益;在微观上,财务协同业务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监控防范、会计基础管理、资金效能提升这五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对接取得显著成效,不仅解决了长期积压的管理难题,如往来挂账数量巨大、工程决算及转资滞后、预算执行不到位、前端业务源头存在风险隐患等,还通过财务业务的协同推进,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全业务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全面预算管理
一是将价值管理思想融入到项目预算编制中,大力推行项目可研经济性和投资可行性审查;二是完善了业务预算编制,细化了预算项目,改变了以往业务预算编制缺乏依据、内容粗放、无法有效预算管控的状况,通过精细科学的28张预算表单,实现所有费用项目纳入预算管理;三是从预算编制开始加入风险防范要素,发挥了预算的事前风险控制功能。
(二)工程项目管理
一是大大加快工程竣工决算速度,实现工程投运即完成80%以上入账结算工作,决算可在批复后2周内完成;二是理顺工程项目转资流程,明确分工职责,彻底扭转转资滞后现象。
(三)风险监控防范成效
以各项财务专项检查、审计为契机,以检查结果为依据,通过开展全方位的财务业务对接,共同完成整改,实现财务、业务风险全面防控。
(四)会计基础管理
一是清理完成历史遗留1年以上未达账项,建立机制彻底消除未达账项跨月问题;二是有效清理业务费等不明款项,并建立长效的业务财务对接机制从源头保证了月度不明款挂账零发生;三是清理了大量历史遗留工程预留款,3年以上预留款项全部清理完毕;四是完成所有临时接电费合同的清理,及时结转超期接电费。
(五)资金效能管理
公司现金预算执行率由95%提高到100%,为企业合理安排筹资、投资规划,降低资本成本奠定了基础。
五、结束语
EVA作为目前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财富最大化”最佳的考核工具,实现了股东、管理者、员工三方利益的平衡,促使企业转变投资经营理念、有助于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科学配置资源和促使企业自觉调整过剩产能,但其理念的推进和价值创造过程离不开企业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与目标匹配。A公司通过“三对”促“三协”财务业务协同工作模式的构建,解决了内部成本中心单位责任目标与企业价值目标的冲突问题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资金效能管理等业务管理流程与EVA价值管理的衔接问题,是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探索,对于促进企业经济价值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30号.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12
[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2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9
[3]Value Based Management Control Processed to Create Value Through Integration:A Literature Review,Vlerick Leuven Gent Management School,2002
根据关于印发《开展“以作风促跨越、以实干出成效”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经研究,在全局开展“以作风促跨越、以实干出成效”为主题的审计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围绕建设审计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贯彻意见,着力在反对、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党八股、铺张浪费和腐化堕落等“六个反对”上狠下功夫,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效率型”机关为切入点,切实解决当前审计干部队伍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努力打造一流审计干部队伍,为推动跨越发展、建设新兴工贸港口城市营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按照“重在实干,重在实效”的原则,以改进作风、优化环境、维护民生为落脚点,从以下三点出发:
1、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意识,引导全体审计干部发扬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的精神,以推动跨越发展为着力点,提升精神品味,大兴创先争优之风;增进群众感情,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增强服务意识,大兴重事兴业之风;深化治庸问责,大兴奖优罚劣之风;落实“三短一简”,大兴政务清新之风。
2、狠抓工作落实。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形成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树立狠抓落实的工作气魄;提升能力、勤政廉政,增强狠抓落实的工作本领。以目标责任制管理为抓手,按照“要干事,快办事,干成事”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工作推进机制、严格的责任落实机制、健全的督查问责机制,确保工作的有效落实。
3、促进跨越发展。引导全体审计干部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勇挑重担,在促进审计事业跨越发展中献计献策,凝心聚力,创先争优。
三、工作措施
(一)落实“八项规定”、促进作风转变。(1)开展专题教育。结合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审计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以身作则,带头做好表率。(2)严格落实规定。在“六个反对”上狠下功夫,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注重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倡导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严格落实厉行节约有关规定,控制行政经费支出。(3)抓好自查自纠。把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贯彻意见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及时修订完善配套制度,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自查,结合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报告进行对照检查。
(二)开展纠风评议、维护群众利益。(1)开展“政风行风人民评”专题评议活动,促进政风行风建设。(2)发挥纠风投诉载体的优势,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3)完善“分级防控、目标管理”纠风专项治理机制,重点纠正部门行业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4)协助配合解决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发展保障。(1)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主动跟进对“五大战役”、重大项目推进、“八项规定”等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2)深入推进“三全一重”廉政风险防控,逐步形成覆盖全面、风险清晰、制度管用、运作规范的防控管理体系,促进项目高效、资金安全、审计干部清廉。(3)持续推进以阳光网为主平台的科技反腐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办事公开,促进权力透明运行。
(四)提高履职能力、加强自身建设。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推进自身建设,领导审计干部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带头遵守廉政准则。结合本局实际,建立健全和完善以下各种管理制度:机关政治学习制度、机关干职工业务培训制度、值班制度、请休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会议制度、来电来信来访制度、廉洁自律制度。充分做到以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规范管理,树立党员审计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经局务会议研究,成立“以作风促跨越、以实干出成效”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水任组长,副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陈永兼任办公室主任,为联络员。精心组织、周密布署、科学安排本次作风建设活动,做到作风建设与促进工作两不误、两加强。
关键词:“医联体”;财务管理模式;广西
引言
医疗联合体是指在同一区域内将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通过纵向或者横向的方式连接,使得相关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所形成的医疗联合组织。医疗联合体对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高效、协同、连续的医疗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当下的医疗改革和“医联体”建设的背景下,广西将如何保障“医联体”这一新的医疗共享机制有效落地并发挥作用,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形成高效、协同、连续的医疗体系是当下医疗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广西“医联体”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现状调查
本文从参与形式、财务管理、激励机制、业务开展和遇到的问题5个指标,对广西区内14个地级市的44家“医联体”建设核心公立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广西区内“医联体”建设主要以对口支援和“三二医联体”为主,其中在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与整合上有较大的不足,没有形成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在激励机制上,不同形式“医联体”的做法存在差异,绩效分配等问题没有厘清,使得“医联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广西“医联体”当下面临的问题
1.广西基层医院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执行力不强。从广西开展“医联体”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主体过多,财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完善或欠缺,财务人员参与业务工作的观念不强,学习能力有待提高。2.缺乏“三医联动”政策。目前各个“医联体”建设单位的协议仅为医院双方协议,各地市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机制不畅,新增或调整的医疗收费项目政策执行滞后。新的价格调整后,医保机构未及时将其纳入社保报销范畴,往往需要患者自费承担,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西“医联体”的建设。3.缺乏地方资金配套支持。广西各个地市财政由于自身发展等客观原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对参与“医联体”建设的基层医疗机构亦无资金支持,导致“医联体”的上下联动功能受阻。4.基层医院运营成本较高,活力不足。一是基层医院运营机制结构不合理,运营成本相对较高,造成结余资金较少或负结余,导致了医护人员总体绩效较低,活力不足,科室引进人才的愿望不强,一线医护人员严重缺乏;二是上级医院派驻人员的绩效差额不能得到补偿,派驻人员前往基层医院的积极性较低。5.基层文化和制度的“同质化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基层医院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不足,在重大发展问题的联动决策机制方面有待强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和临床经营模式复制改革等工作推动较为缓慢。
二、广西“医联体”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分析
(一)广西“医联体”财务管理现状统计分析
在我们调查的44家“医联体”建设医院中,只有4家医院建立了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占调查样本的9%;在财务管理上下级医院的相互联动上,也只有少数的医院会派出财务人员帮助进行业务指导,在财务人员统一培训与定期检查监督方面做得不到位。
(二)运用SWOT分析方法寻找加强广西医疗联合体财务管理的路径
1.优势(strengths)分析。广西区位优势明显,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将卫生健康发展摆在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加快和引进高级卫生人才在广西落户,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不断推动区域中医药保健、养老产业、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用较短时间组织并完善了全民基本医保网络,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为全区人民实现“病有所医”提供制度保障。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也在同时稳步推进,为“医联体”在广西区的落地及发展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劣势(weaknesses)分析。一是广西公立医院缺乏运营发展战略的管理人才。医院对管理人才重视不够,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无法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二是医院的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对“医联体”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医院下达的工作任务不重视,管理工作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三是广西区内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滞后。医院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获取信息时间长,准确率低,制约了“医联体”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一是政策支持。报告提出“实施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将人民的健康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的目标,不仅为广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医联体”建设提供了基础。二是资金支持。广西医保、财政等部门加快推进付费方式改革,加大医疗成本控制力度,规范诊疗行为,通过购买服务对医疗机构给予合理补偿。三是制度保障。自治区卫健委紧紧围绕医改,制定了一系列医改资金补偿、项目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了医保资金补偿机制和管理机制,为“医联体”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4.威胁(threats)分析。一是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整的变化。随着公立医院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公立医院购置成本、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等等。二是医疗卫生需求日益增加。人民群众日益富足的生活条件激发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而自治区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短缺、结构分配不合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远未得到满足。三是自治区的“三名工程”建设有待加强。各专科、学科领军人物不凸显,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数量不多,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亟待加强。
(三)广西“医联体”财务管理模式设计
1.构建广西“医联体”财务管理模式的目的。财务管理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进一步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办发[2019]84号)精神,通过设计研究来探究一套适合广西区“医联体”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医联体”建设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更好地为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服务。2.广西“医联体”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原则。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集中管控作用,依照集中管理,分级分层负责的原则,按照“医联体”框架协议,以核心单位为龙头,各单位密切合作,努力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率,保证资产的完好率,为广西“医联体”事业添砖加瓦。
三、广西“医联体”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提供政策制度保证
政策制度的制定是推进医疗联合体工作的根本保障。为了全面开展和推进医疗联合体工作,国家及自治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联合体政策体系,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广西常见疾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指南(试行)》,旨在推动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工作的开展。
(二)广西医疗联合体财务管理框架的建立
1.财务管理制度集中。统一“医联体”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按照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医联体”单位之间签订发展战略协议,共同发展。各“医联体”单位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并结合协议要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统一遵照执行,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和考核,协同发展。2.全面预算统一。由“医联体”核心医院牵头,编制短期和中长期预算,实行“垂直式”预算管理,预算指标的下达采取“自上而下”方式,便于“医联体”建设单位有序推进各项工作。3.物资管理统一,逐步实现经济运行精细化。各“医联体”共建单位在战略协议的框架下,结合各个医院的发展需求,统一物资管理制度和流程,将基层医院的物资管理纳入整个“医联体”的管理中来,从而保证了财务核算的完整、准确,提高其管理水平,达到数据、利益共享。4.财务分析集中。由“医联体”核心单位财务部门对框架协议内医疗机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编写分析报告,对“医联体”单位相关运营指标进行梳理,实行动态管控,各级医院相互沟通,提出改进业务与运营工作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推动广西“医联体”工作的有效运行。5.信息系统集中。整合完善“医联体”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医联体”内部实施动态监管。建立“三级医院—基层医院—专科”三级信息管理平台,按照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的要求,让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实时、动态、精确控制,运用大数据,实现各“医联体”相关单位财务管理过程的动态监管。6.激励政策统一。突出绩效指标可操作性,一是运用财务指标对“医联体”各单位分层管理,依据紧密程度建立分级次的财务管理责任制;二是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以进一步推进医院财务核算的精细化,促进“医联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广西的整体医疗水平。
(三)优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医联体”按照战略协议内容,相互沟通和协调,加强医疗联合体的财务管控。一是利用预算管理手段,将“医联体”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把“医联体”的日常活动都纳入进来,进而提高自治区各级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二是由上级医院下派具有高级职称的财务管理人员到基层医疗单位出任总会计师,全面指导下级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三是从广西“三二医联体”形式的财务管理进行探索,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的优化模式。运用战略执行理论———平衡计分卡,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优化过程进行评价管控。
(四)广西“医联体”的综合绩效评价
为了让广西“医联体”财务管理模式平稳落地,建立健全“医联体”单位的绩效综合评价是“医联体”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参与度、工作岗位性质、工作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按照各单位贡献程度,在“医联体”内部建立起按量取酬、按业绩取酬和按影响力取酬的综合绩效评价机制。利用综合评价机制对参与到“医联体”工作的人员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既是三级公立医院能否被上级主管部门及职工认可的主要形式,又是激励和引导“医联体”工作有效推进,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的有效手段。建立参与“医联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绩效具体评价指标将从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率等几个方面来设置。一是服务效率指标,按参与人员在其服务期内,门诊、住院等业务量的增长比、上下转诊人次等指标;二是服务质量指标,根据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次数、基层医院投资收益率、专科影响率、治疗有效率等指标;三是经济效益指标,首先按预算和实际发生费用来评价,设置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收支结余率等指标来评价;四是医德医风考核指标,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专科医院的患者进行不定期的反馈调查,结合医生服务质量的评价保证医生的医风医德建设顺利开展。
结语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为指导,以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价廉、方便、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创建目标
创建活动从20*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到2008年全省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水平:实现基本设施齐全、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重点加强预防保健、急救、产科和中医科建设。
三、创建内容
(一)建设规模
乡(镇)卫生院根据乡(镇)行政区划和当地卫生服务需求设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建设和基本装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
1、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按其功能划分为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按照床位规模,可划分为0-10床、11-29床和30床以上三种类型,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一般不宜超过50床。建设标准按照《国债项目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执行。乡(镇)卫生院功能分区合理,环境整洁、安静、绿化、美化、净化;对医疗污水、污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卫生学标准;住院、手术、功能检查等用房环境安静;业务用房符合国家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的相关要求。
2、设备配置标准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器械装备,应根据其不同功能定位及业务技术项目,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器械装备水平,应与其医疗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开展的业务项目及工作量相适应。设备配置标准按照《国债项目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执行。
(二)科室设置
乡(镇)卫生院的科室设置应与其承担的功能、任务和工作需要相适应。
1、一般卫生院的科室设置
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抢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设有独立的防保科;有条件的可设置五官/口腔科;
②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放射科、功能检查室、观察治疗室、注射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信息统计室;有条件的可设置手术室、产房、理疗室、中药炮制室、煎药室;
③其他科室可根据需要设置。
2、中心卫生院的科室设置
在一般卫生院科室设置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五官/口腔科、手术室、产房、理疗室。
(三)人员配备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含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医技及管理、工勤等所有在编人员)配备合理,与其承担的功能、任务、服务人口和工作需要相适应,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非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
1、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不低于全院职工总数的85%;
2、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要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3、配备专职防保人员3-4名;
4、护士配备应符合临床和社区护理需要;
5、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和中医执业医师占提供临床医疗服务人员的8%—12%;
(四)体制与运行机制
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择优选聘作风好、懂业务、善管理,具有中级及以上卫生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乡(镇)卫生院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起多劳多得、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
(五)功能与任务
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康复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责,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1、预防保健服务:
①承担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传染病疫情、疾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任务,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认真做好传染病监测、登记、报告工作。
②负责辖区内预防接种工作。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计划免疫接种规范安全,接种卡、表、证齐全,填写真实完整。
③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筛查和行为干预,以及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④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开展妇幼保健、老年保健、精神卫生、康复医疗等工作的健康指导。
⑤做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0%,孕产妇、儿童保健手册和登记表填写完整。建立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制度,上报及时。
2、基本医疗服务
①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②提供急救服务,做到24小时应诊,对急、危、重症病人能进行维持生命体征的抢救,对无条件诊治的应及时转诊,对情况紧急不能转诊的,应及时向有抢救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求助;
③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医疗器械的正确操作、徒手心肺复苏等抢救技术;
④设产科的乡(镇)卫生院能提供正常产服务;
⑤提供出诊、转诊和巡回医疗服务,出诊随叫随到;
⑥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进行社区卫生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3、健康教育工作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开展健康指导,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农村广大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计划生育技术及康复服务
①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
②提供康复服务。
5、其他工作
①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
②负责对村级卫生机构的管理、技术指导及乡村医生培训等工作;
③负责辖区内卫生工作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填写规范、数据准确、上报及时;
④负责对本辖区环境卫生治理、除四害、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⑤根据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提供其他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
(六)乡(镇)卫生院管理
1、乡(镇)卫生院命名规范;
2、认真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3、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4、管理体系健全,各项工作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
5、加强门、急诊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6、医疗服务规范,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7、门诊登记、手册,处方,住院病历、护理记录等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8、急救器械完好、药品齐全,无假劣药品,毒、麻、精神类药品管理符合规定要求;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防院内感染发生;
10、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规范;
11、加强人员培训、考核,建立卫生技术人员技术档案;
12、建立公示制度,设立公开栏,公开各种收费及常用药品价格;
13、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医疗收费价格,监督审计制度健全;
14、防保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落实;
15、健全医疗事故防范措施,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16、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认真执行。如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记、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卫生工作登记、统计、报告制度,医疗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等;
17、乡(镇)卫生院无经营性亏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七)医德医风
乡(镇)卫生院实行医德规范、职业纪律、收费项目、药品价格公开,就医秩序良好,有便民、利民措施。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等形式征求患者意见。医务人员佩戴胸卡上岗,着装整齐、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服务热情、廉洁行医,门诊、住院病人满意度达到97%以上。建立医德医风教育考评和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四、实施办法与步骤
(一)创建活动以市为单位开展,按照省卫生厅下达的《河北省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施规划》,分年度实施。20*年全省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达到30%,2007年达到60%,2008年达到80%。
(二)20*年3月底以前,省卫生厅制定下发《河北省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考核评估标准》。各市卫生局根据省卫生厅制定下发的《河北省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和《河北省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施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规划并报省卫生厅备案。
(三)20*年4月1日开始,各市正式启动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活动。
(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的考核评估,采取逐级申报的方法进行。每年10月底以前,各市卫生局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的基础上,对辖区内申报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按照《河北省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考核评估标准》,逐一进行考核评估。于11月10日前上报评估结果,并向省厅提出复核评估的书面申请,由省厅组织抽查复核评估。省厅复核后由各市卫生局进行命名表彰。省厅每年将在命名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中择优评定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并进行命名表彰。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活动,对于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为确保创建工作的开展,省卫生厅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市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创建活动。
(二)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各市卫生局要根据《河北省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和《河北省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施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创建实施规划、工作计划、保证措施和检查考核制度。要扎实工作,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西南分公司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以“2335”工作思路统领全局,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快速夯实安全基础,网络开发稳步推进,两种资源协调发展,安全生产平稳运行,三基工作扎实开展,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累计销售液化气XXX万吨,完成年度预算的60%;终端销量XXX万吨,完成年度预算的67%;累计销售天然气XXX万方,完成年度预算的66%。实现销售收入XXX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6%;实现考核利润XXX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1%。各项费用指标均控制在预算进度内。
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适时调整策略,提升营销能力
强化资源衔接,创造和谐发展环境。理顺了沟通机制,加强与上游资源单位的沟通协调,领导定期拜访,部门每日对接,确保资源稳定供应;重点细化了月度计划,坚持月安排、周计划、日落实的工作流程,做到均衡发运,使资源流向、流量可控,资源兑现率不断提升;特别是在节假日或油田、炼厂憋罐时,加强衔接,顾全大局,及时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上游生产后路畅通。
加强市场分析,提高市场掌控能力。通过综合市场信息分析,科学决策资源投放总量和投放进度,实现不同区域价格联动。密切关注国际原油、进口液化气成本走势及cp价格变化,结合库存、在途资源情况,根据价格变化,控制销售节奏;特别在今冬明春及“两会”期间,采取多种措施提前降库,保持库存低位,实现了“保畅通、保安全、保供应”,得到了总部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同时加大与中油运输公司协调力度,通过物流规范市场,避免内部无序竞争,掌控资源流向,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内部单位梯次定价,实现资源有序分流;外部单位共同推价,提高液化气价格水平。
开展营销攻坚,确保完成年度指标。面对二季度经济形势下滑,经营效果不佳的局面,公司在7月份开展了“营销攻坚月”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各单位积极响应、细化指标、压力逐级传递,抓住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采用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科学定价、平衡资源、把握节奏,实现销量XXX万吨,利润XXX万元,日毛利最高达到XXX万元。其中广西分公司在价格策略和优化客户结构上大做文章,根据销售结构主动调整价格,不断优化资源流向,加大工业用户销售,量效成果显著;南充分公司通过购进成本和配送盈利能力的对比分析,合理调整自提、配送比例,加大南充炼厂自提销售,增效明显;重庆分公司拓展贵州销售网络,销量上了新台阶;云南分公司、成都公司加紧置换高价资源,加大自有库站终端销售,有效提高自有库周转速度;海南分公司、西南驻油气田分公司根据液化气品质和需求分析,实现优质优价,量效水平不断提高。
多项措施并举,千方百计扭亏为盈。认真研究成都公司亏损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扭转亏损局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公司领导班子调整,由公司主要领导兼任成都公司董事长,充实调整经营班子,对其所属11个液化气站逐一梳理,限时整改问题;实施差异化营销定价,开展点对点竞争;开展零售上量奖励,扩大终端盈利能力,最高单日零售量达到XXX吨以上;改进零瓶批发销售定价,重新制定客户分类定价政策,零瓶批发销售价格环比上涨XXX元/吨;建立零瓶配套服务,规范气瓶充装管理;加强液化气安全使用常识宣传,引导客户理念,打造品牌形象。5-7月份共减亏XXX万元,8月份实现扭亏为盈,成都公司正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二)加大市场开发,提高投资回报
完善网络规划,明确公司整体发展目标。修订完善《“十二五”业务发展规划》、《2012-2015年液化气专项规划》以及《天然气业务发展规划》,明确了二级网络重点项目,制定了三级网络发展规划;制定了市场开发新项目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执行有力。
突出重点开发,推进重大项目的硬落地。为“实现自有库站建设新突破”,分路加快推进贵阳气库项目,已取得项目可研批复,完成项目初设;开展气库项目铁路行政许可办理,完成“项目运输通道论证”;各项前期手续办理稳步推进,为项目年内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两气并举”,着力开拓天然气市场。为“实现天然气项目开发新突破”,加大天然气项目开发,实现了梧州再生铜过渡气源项目顺利投产;开发了梧州监狱小区天然气项目,实现天然气扩销增量;通过对辖区内新建规划区域、大型能耗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主攻目标,南宁、桂林、柳州CNG项目及藤县和横县六景工业园项目开发相关资料已上报昆仑燃气,天然气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突出投资收益,加大工业项目开发力度。为“实现工业项目开发新突破”,针对工业项目用量大、供给平稳、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通过市场调研,重点对广西瑞阳液化气综合利用、广州天恒、四川中腾和南充石达化工液化气深加工四个工业项目进行开发,与工业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掌握项目工艺、原料需求量等信息,专人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做好资源协调,为实现项目落地、获得投资回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安全环保,确保平稳运行
强化安全环保责任,构建安全环保责任体系。全员逐级签订《员工安全生产合同书》、《员工安全承诺书》《安全环保责任书》、《驾驶员安全承诺书》634份;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安委会,及时总结并安排部署各个时期安全工作;及时调整安委会成员和领导安全挂点要害部位,明确领导安全承包挂点职责和义务。
扎实开展“六化一配套”,提高库站硬件水平。将“六化一配套”建设持续推向深入,针对成都、重庆、梨树湾两库一站重点开展安全隐患治理,进一步完善应急设施。为保障库站安全运行,重新修订了各地区分公司、控股公司“六化一配套”建设方案,在彻底整改和消除库站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硬件水平。
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实行“四级安全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安全大检查,库站月检查,安全员周检查,班组日检查,特别加强节假日和重大政治活动期间的安全专项检查,1-7月公司对基层单位进行安全大检查和不定期抽检17次,查处各类问题及隐患407个,并限时加以整改。
大力推进HSE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综合水平。将HSE管理贯穿到储运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到作业指导书、HSE检查表科学、全面、实用、操作性强,实现管理有依据、检查有标准、操作有规程;通过委托专业咨询单位配合开展HSE体系内审,4月份完成了第一次内审工作。
加强车辆交通管理,确保行车安全。严格执行内部准驾证制度,定期举办交通安全培训;狠抓车辆车况管理,指定专人定期开展例行检查,杜绝车辆带病行驶;坚持长途车审批制度和专职司机驾车制度,禁止私自长途行车,保障行车安全。
(四)突出“三基”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平稳高效完成昆仑利用重组工作。按照昆仑燃气对昆仑利用重组整合工作的整体部署,公司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奔赴广西开展工作,通过对昆仑利用广西分公司的管理制度、管理现状、组织机构、人员岗位、薪酬待遇等情况及7个项目的实地摸底、对接和调研,顺利完成了昆仑利用广西分公司重组工作和37名员工的平稳划转,并及时建立文件、通讯等日常管理机制,及时向昆仑燃气提报了昆仑利用广西天然气项目推进情况,提出了清晰明了的项目实施意见,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
强化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按照“利润换费用”的原则,核定各单位月度费用预算,确保业绩指标的完成;通过严格审批环节,强化四项费用的管控,1-7月发生四项费用XXX万元,比预算进度节约138.34万元;组织开展公司内控自测和年度财务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分析原因并限期整改;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管理,制定考评细则,对基层单位财务工作每月考评并通报。
加强人事及员工综合素质提升。进一步强化三级培训,1-7月共举办各级培训61期,培训625人次,其中操作员工218人次;各单位定期开展“小培训”,推行一日一题、一周一课、一月一考、一季一赛、一年一评的“五个一”岗位练兵活动,建立岗位练兵台,加强应知应会学习,强化操作标准和规范;6月份举办了公司首届操作工技术比武,达到了以赛带练、以赛促学、以赛检验培训效果的目的;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责任区建设工作;通过“每周一品”、“书香西南”活动,提升员工文化内涵。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了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二次业绩考核实施细则,新增机关各部门、基层各单位的二次分配权,加大了部门负责人、基层领导对员工的直接管理权;通过月考核、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业绩考核指标、管理效率评分等严格考核,对连续3个月保持前三名和位于后三名的部门或单位,分别给予适度奖励和惩罚,有效发挥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规范股权及合同管理。组织召开了所属六家控股公司年度“三会”,实现了规范行权;开展了股权管理系统操作和应用培训,建立了公司股权系统维护机制。严格执行合同系统三项审查制度,规范合同报送和归档管理;坚持“一事一授”原则,规范了公司授权管理。
着力开展审计监察。实行招投标和物资采购集中统一管理。编制完成了2012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和合同签约前标底审计、2012年工程建设项目结算和竣工决算审计、对公司所属单位液化气损耗效能监察、财务管理效能监察等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监察的目的、范围、审计内容及重点;以有效控制成本,降低投资管理风险为目的,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签定、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结算审查和规定执行进行核查,有效防控投资管理风险。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度。成立调控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对各库站生产运行、危险作业、维抢修24小时监控和应急响应工作;完成了SCADA生产指挥系统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对公司门户网站进行改版设计,增强了网站的导向性、生动性和实用性,及时企业动态,充分展示员工风采。
(五)深化党建工作,确保和谐稳定
完善机制,增强了领导班子凝聚力。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解决基层和职工群众的实际问题;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防范决策风险,严格决策执行,强化决策监督,提高了公司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能力。
注重实效,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五型”班组建设,建立健全了“五型”班组年度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编制了“五型”班组应知应会系列丛书,应知应会100问卡片,员工知识题库,制作了应急处置卡;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把HSE管理体系各项制度要求细化到班组、明确到个人;把生产经营中的节能降耗、挖潜增效活动与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结合起来,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营造班组员工互相帮助、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
齐心协力,确保了“两会”圆满召开。7月份,公司机关和成都气库紧密配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困难,在做好气库标准化完善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应知应会等软实力建设,赵总在报告中提出“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期间,廖永远副总经理等领导检阅了成都气库,对公司‘六化一配套’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经过公司上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力协作,既圆满完成了昆仑燃气2012年领导干部会议承办工作,又充分展示了公司整体形象和员工精神风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服务中心,发挥了工团组织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根据员工不同年龄结构、不同业余爱好,成立文体兴趣活动小组;组织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员工健身活动,举办了羽毛球比赛等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同志们,1-7月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昆仑燃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游及兄弟单位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体干部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公司和公司党委向全体干部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对公司贯彻落实昆仑燃气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提出了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正确把握。
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呈现,欧债危机恶化蔓延,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际油价剧烈震荡,高位波动后大幅下挫。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GDP增速连续回落,今年上半年为7.8%,三年来首次跌破8%,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齐减速。中央企业经营形势严峻,效益出现明显下滑,油气消费市场需求减缓。
一、稳价增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上半年,我分公司克服了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国家政策导向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努力做到了市场秩序较好、价格基本平稳、库存基本合理、重点品牌状况良好、零售户经营信心较高,各项经济运行指标按序时进度完成。
(一)加强市场调控能力。一是坚持“总量控制、稍紧平衡”原则,对上半年两个季度的销售计划进行了科学安排,分解到月及个人,灵活调整服务营销策略。在上半年的三四五类烟的销售中,我分公司较好地完成了营销中心下达的计划目标,确保了上半年销售计划按时完成。二是完善现代零售终端信息采集网络,重点监测社会消费变化趋势、消费需求变化以及各档次、品牌规格卷烟的市场表现,努力提升需求分析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率。认真分析零售终端客户除了对货源、盈利等直接诉求外,在情感、个人成功、安全等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步挖掘和满足零售终端的潜在需求并予以重点关注。三是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全面掌握市场动态。为准确、及时地掌握卷烟市场情况,按照市公司卷烟营销工作的要求,围绕“客户、市场、消费”三个方面抓好了卷烟市场调研工作,每月积极开展市场、客户、消费信息统计调查工作,并做好了统计上报工作。
(二)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一是努力打造品牌推广营销的有效载体。今年以来,继续巩固打造了以标准店为点、现代终端示范街为线、统一柜台客户为面的零售终端建设,从而形成了25个样本扫码现代终端客户为第一层次,70个标准店户、80个扫码客户为第二层次,700多个现代终端柜台客户为第三层次的品牌培育平台,使品牌宣传推广有了更为有效的市场载体。二是持续开展品牌培育建功立业活动。首先以动销率为依托,开展区域性品牌培育活动。本区域市场重点负责长白山(硬神韵)、七匹狼(硬白)两个全国重点品规的市场培育,有效提高了两品规的动销率,并以点带面,促进了各重点培育品规在本区域的落地生根,上半年诸如黄金叶、苏烟等品牌的销售在本区域也出现了较大增幅。其次以铺货率为依托,开展新品为主的全国重点骨干品牌及外烟的培育活动。市公司对当前经销新品为主的全国重点骨干品牌及外烟布置了半年铺货率目标。我们根据区域市场内品规的铺市情况,认真分析本区域市场,进一步提高铺货率,提高了品牌培育的效果。三是深化工商协同,以积极推进重点品牌培育为切入点,从发展方向、成长环境、市场表现、营销服务、货源供应、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加大与工业企业的协同力度,不断提升品牌培育能力。
(三)加快现代终端建设。一是按照“四同”的要求和“四个一流”的目标,进一步加快终端建设进度,不断拓展优质终端功能。上半年进一步优化了25户样本扫码终端客户,对其进行优胜劣汰,建立了动态变更机制,始终保持样本客户的优良性。同时制定了针对不同类别零售终端客户的服务内容和标准,进一步充实了客户服务的内涵。二是以客户提升为目标,继续实施现代终端“六好”标准,推广“美丽店堂五步法”,继续开展“终端示范一条街”和“美丽店堂”评比活动,使现代终端店成为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场所,零售客户诚信经营的标杆。三是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客户经理移动工具,运用客户拜访服务“八步法”,通过站柜示范、提供《客户经营建议书》等方式,形成了线上、线下立体协调的互动营销服务体系。期间,我分公司进行了市场走访弹性拜访的课题探讨,改变固定的客户拜访形式,让客户经理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实施重点走访、差异走访,此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客户经理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效率。
(四)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一是认真开展“严管理、精流程、控成本、促规范、强队伍”五项工作,继续深化落实“精益物流”工作方案,推行物流定额管理,完善物流费用精细化核算规程,不断提升精益物流管理水平。二是抓好“预算、核算、定额管理”三个重要环节,进一步优化配送线路,切实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送货效率,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三是围绕“安全、人员、流程”三个核心,全面抓好安全管理,积极打造“学习型物流团队”,修订完善“流程监督管理机制”,牢牢夯实物流管理基础。四是继续完善规章制度、考核机制、TMS运用、服务体系四个重点方面,着力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完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升科学分析水平,确保按要求完成物流对标数据。
二、内外兼治,专卖管理卓有成效。
2014年上半年,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卷烟打假和市场监管,强化内部监管和证件管理,积极开展队伍建设和基层创优活动,专卖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1-5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2200人次,查获各类涉烟违法案件116起,其中万元以上案件24起,5万元以上案件3起;查获各类违法卷烟5056.1条,上缴罚没款6.15万元。
(一)卷烟打假工作有力推进。一是夯实责任。召开了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会议,确定了“年内破获一起符合国标的网络案件”这一工作重点,明确了全年打假工作的基础和责任。出台了《关于加强年度综合绩效考评的实施方案》,将指标完成情况与部门负责人、稽查中队负责人和稽查员的年度绩效挂钩。二是明确重点。把打假破网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巩固“有假烟必有网络,有网络必有大要案”的工作理念,一方面加强协作,主动出击,定期同公安部门协调联系,形成市场管理合力;另一方面在发展线人及拓宽案件信息渠道上下足功夫,对有价值线索派专人蹲点守候,全面形成“以网治网”的打假新格局。三是查处案件。以打击制售假烟网络工作为首要任务,以打击无证运输卷烟为主要落脚点,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5月22日16时,我局接举报,在江阴大桥公安局民警配合下,在江阴大桥收费站依法对车牌号为苏MKG585的黑色福克斯轿车进行检查,在该车车厢内查获涉嫌违法运输的卷烟的:共12个品种,合计569条卷烟,案值18.32万元。目前此案已移动公安机关侦查。上半年共查获3起案值超过5万元案件,其中无证运输案件1起。四是加强宣传。在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中,我局通过设立咨询点、制作宣传展板、散发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开展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假冒烟识别、“12313”投诉举报电话宣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市场秩序不断得到改善。拓宽市场监管手段,加强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为提升辖区市场卷烟净化率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有针对性地强化日常监管水平,对辖区的重点区域以及重点市场提高检查的频次、走访的次数。严格按照“APCD”工作法的要求,“带着问题上市场,带着准备上市场”,建立违规户、无证户、销售大户等重点对象信息库,将这类经营户作为重点监管的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日常监管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卷烟市场整治活动,集中解决市场管理的疑难问题。与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协作,相续开展了“冬季会战”、“闪电”15号两次卷烟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酒店、茶楼、娱乐场所、货运部等违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无证户、不法烟贩、违法大户的嚣张气焰,市场净化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三是充分发挥12313投诉举报电话的功能,接听处理投诉,严格按照程序及时进行了市场调查,并作了相应的调查处理和解答,达到了举报人和咨询人的满意。
(三)内部监管工作扎实开展。一是抓好教育培训。在各部门建立了内管联络员队伍,上半年对国家局《工作规范》进行了深入学习,近期又对上级局密集下发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认定真烟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通知》、《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对山东省局(公司)严肃查处东营市局(公司)违规经营问题的通报》和《市局(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卷烟零售客户信息变更管理的通知》三份内管文件进行了传达贯彻,进一步提高了全员对内管工作的认识,确保了《工作规范》落实执行到位。二是抓好日常监管。坚持“三员反馈”制度,对稽查员、客户经理、送货员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汇总核实。进一步强化稽查中队内管职能和市场走访工作制度,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积极介入许可证后续监管工作,通过跟车查、“千条查”、“排名查”、“零订货查”等形式,对违规使用许可证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管,1-5月份共建议专卖部门对查实的85份许可证予以暂停供货处理,对其中申请开通的6份许可证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并进行了“回头看”。三是严格网上监管。按照预警程序处理的要求,及时准确处理预警,1-5月份内管信息系统共产生预警380条,全部进行了处理,预警处理率达到了100%;查获5万元以上真烟案件3起,对卷烟喷码进行了逐条登记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四是继续运行大内管模式。坚持将行政执法监督、执法满意度测评和“12313”打假举报电话知晓率检查纳入日常工作的范畴,与月度考核同步开展。在法规科的指导下,每月对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案卷进行检查,确保执法案卷无差错、无疏漏。经过努力,执法满意度达到了100%。五是加强部门沟通。每季度组织召开内管联席会议,对季度内管工作开展情况和抽查情况进行通报反馈,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下一步内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四)基层创优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制定了《市烟草专卖局优秀县级局创建活动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工作步骤和工作目标。每月开展定期检查,采取“回头看”的方式合理安排创建对标自查工作,同时积极信息报道,为深入推进创建优秀县级局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按照创建优秀县级局考核验收评分标准制定了创建活动计划表,将具体的创建内容责任到人,用工作流程和创建工作验收表指导工作。将创建工作纳入考核,不仅与年度目标考核挂钩,还与部门负责人的工作业绩挂钩,努力实现优秀县级局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五)许可证管理工作不断取得进步。许可证准入方面,一是严把证件办理的信息关,做到对客户了如指掌,详细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二是严把证件的准入审批关,有效杜绝了零售许可证管理不到位现象,树立了客户持证经营、亮证经营、规范经营的意识。三是严格执行《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公开、公正行政许可程序,突出事前审批、事中完善、事后监督,严格、高效、规范地做好行政许可及许可证管理工作。1-5月份共新办许可证83份,延续17份,切实做到了“程序合法,公正便民”。许可证退出方面,在2013年许可证退出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对辖区内存在登记事项发生变化、不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丧失主体经营资格、不符合延续条件、违法办理的许可证等五个方面问题的许可证,采取自愿退出、说服退出与依职权退出相结合的方法予以退出。1-5月份共对16份许可证实施了退出,其中登记类事项发生改变9份,有效期届满未延续2份,主动申请歇业5份;目前正在对停业超过一年的105份许可证进行公告注销并将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处于停业状态的许可证为275份,年末许可证总数将进一步下降。
三、严格规范,企业管理规范有序。
按照省局提出的“规范是生命线、创新是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的工作主线,上半年,我局(分公司)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努力贯彻规范主线,提升规范水平。
(一)切实加强规范建设。一是组织干部员工学习领会董局长在省局党组扩大会及在调研时讲话精神,引导员工深刻领会“规范、创新、发展”的丰富内涵,从思想层面加强规范意识。二是继续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规范管理的各类制度文件的补充、修订和完善,不断提高制度的匹配度和适用性。三是按照省、市局提出的构建“大监督”格局的思路,积极思考和谋划,充分发挥纪检、法规、内管、办公室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全方位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四是突出抓好“两项工作”,充分运用好公示栏、门户网站等平台,不断完善办事程序、创新公开形式、扩大民主参与,今年以来,公开事项共8条;以贯彻采购管理规定为抓手,严格执行“应招尽招”、“真招实招”的要求,保证了所有采购项目规范操作,公开公正。
(二)重点抓好财务管理。加强财务基础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按照市公司“规范有关核算问题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口径,明确归口责任,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精打细算的基础上用好每一项费用,加大对重点费用的预算执行控制,严格执行《省烟草公司市公司差旅费管理规定》,加强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和办公费的规范使用;加强对每月费用的分析,注重费用支出的均衡性和系统内的可比性;强化对资产的管理,对资产的购置做到先有预算再采购,资产的处置流程合规合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不断推进精益管理。以推进精益管理为着力点,充分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努力消除各种浪费,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企业经营效益、运行效率和管理效果。重点抓好“精益预算、精益采购、精益质量、精益物流、精益营销、精益管控、精益安全”等多项重点工作,建立了责任明确、分工协调、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精益管理工作机制。
(四)大力开展创新工作。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围绕董局长提出的“以课题创新为重点,推进创新发展”的要求,在市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召开了“三创”工作动员会,以点带面、层层发动,努力营造创新氛围。二是关注“微创新”。营销工作创新方面,积极对“新形势下客户经理职能发挥”课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迅速成立专题小组对试点课题进行了专门布置、专项落实,并出台了《推进客户经理职能发挥的实施方案》,优化完善了相关工作流程。专卖工作创新方面,经过前期大量的研究讨论,确定了“以管手段促进许可证后续监管规范化”课题,修订了《深入落实许可证退出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时,扎实推进项目进程,分阶段对有关工作进行了检查回顾和要求部署。
四、人才强企,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貌。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个人自学、上党课、支部讨论、观看廉政教育片、重温焦裕禄精神等多种形式,促使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了群众观点、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二是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解三促”活动,党组成员深入多个基层联系点,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基层员工与零售客户的意见,并对征集到的意见和问题及时作出了回应与整改,做到了立查立改、边查边改。三是按照“六个对照”和“六查”要求,围绕“务实、服务、节俭、清廉”八字意识,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全体班子成员积极剖析了自身在“”方面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一是提升队伍素质。以技能鉴定考试为抓手,以《关于加强技能鉴定工作考核的有关规定》为标准,及时召开了专卖技能鉴定考前动员会和培训会,并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规定学习时间、检查学习笔记、定期检验学习效果等多项措施,着力提升专卖人员的业务技能。二是狠抓工作作风。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重点整治了“慵、懒、散、慢”等机关作风顽疾,引导干部员工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三是严格人员考核。围绕各部门的年度任务与计划,全面分析对标指标,进一步修订了年度重点目标考核办法,将重点任务细致分解到各岗位,并每月、每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指标测算和通报排名,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充分营造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