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英语一和二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整体语言教学 大学英语阅读 教学实践
一、引言
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四级考试(TEM4)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CET-4)四级考试,阅读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得分大项。专业四级的阅读分值为25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CET-4)四级考试阅读部分分值更是占到了总分的35%,所以,不少教师都认为“得阅读者则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没夸张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近年来外语考试的阅读要求也提高了,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为例,它要求考生以每分钟100个单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人物传记、故事、科普短文等,理解正确率达到70%;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或难度相当于美国Times或New York Times的社论和政论文章;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结构和文体风格。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40―18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5%。
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阅读课效率并不高,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注重语法和课文中词汇的讲解,我认为这种支离破碎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法是我国大学外语阅读耗时低能的根源,如果要改变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程落后的现状,只有推广语言学界最近流行的“整体阅读法”。我在本研究中将理论联系实践,希望能将整体阅读法推广于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堂教学。
二、“整体阅读法”的理论基础
1.整体语言教学法
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最初开创该教学方法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它主要应用在美国中学和小学母语的教学过程中。它强调语言学习是一个统一和综合的过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该理论被西方语言学界主要应用在第二语言教学方面,尤其是阅读和听力。在中国,整体语言教学起步较晚,我国主要是从西方直接引进成果,因而在实践上,我国的外语阅读教学不可能改变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中心论的影响。
其实,整体语言教学法的观念与以往有很大的区别。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者们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不能割裂开来(Weaver,1988)。整体语言教学,其目的是通过运用系统论“联系的观点”融语言、词汇、语法和句型知识于课文整体教学之中,使学生见林亦见树,同时为理解、消化、巩固和运用课文材断服务,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使其能够主动地、有意义地、待久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阅读法
整体阅读法是整体语言教学法理论系统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是指将被阅读的文字以组或行、块为单位进行大小不一的整体阅读,而“组”或“块”内所包含的往往可能是词组、半行、一行、多行甚至整页内容,它是一种让我们能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信息的一种阅读法。我认为,整体阅读法其实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文章从整体上加以快速理解的阅读方法。这种程序是根据文体的特点并结合阅读目的而设计的一套阅读步骤运用整体阅读法,可以有步骤地对信息进行筛选。整体阅读法的程序就是筛选有用信息的程序。运用整体阅读法,就能使阅读的过程变得井然有序,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三、“整体阅读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下面,我以2006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Unit 1 “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为例,来论述“整体阅读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模式。实际上,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模式。从时间上来看,又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步骤,乍一看,它似乎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没有很大区别,其实本研究的案例融入了很多整体因素。
1.阅读前的引导
有些教学参考书也称之为起始工作,是英语阅读中不可缺少的预热活动。以“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这篇课文为例子,可以用以下引导方式:
1)创设情景法,引出话题。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应该如何学好英语。
2)直观导入法。可利用图片、幻灯片、实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事件或故事导入法。“题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是大学英语阅读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可以从此入手,利用学生关心或熟悉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实用感。
此外,还有情景导入法、表演导入法、背景导入法、复习导入法、音乐导入法、图示导入法,单词、短语或句子导入法等。可以说“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灵活的导入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精心创设情境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由此可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2.阅读过程中的教学
(1)浅层阅读。这一步主要采用泛读或略读(Extensive reading)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中心思想,让学生“见之森林”,知其概貌,形成整体印象。之后,可设计练习检测阅读效果,帮助学生捕获信息,练习可采用判断正误、排序和选择填空等难度较低的形式。
(2)深层阅读。这一步的教学是整个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步骤,我们把这个过程成为精读(intensive reading),在浅层阅读中,我们主要是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大意,而不涉及深层次的东西。而这部分除了传统的语言点讲解外,还包括长难句子分析,文章的框架、修辞、风格、写作方法等。
这部分除了教师的讲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融入整个阅读的过程,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如教授“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中,我首先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阅读选择题,然后又让学生对课文分段,概括出段落大意。接下来是语言点讲解与长难句分析。最后一步是我的特色教学,即设计相关的听力和口语来加深课文的阅读,这又体现了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优势。
3.阅读后的教学
(1)课文复述。课文复述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在复述中加入重要的词汇或句式作为提示词不仅可以降低复述的难度,使更多的学生敢于尝试,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2)就课文内容进行小组采访、讨论、竞赛或辩论等方式。
(3)利用课后作业、写摘要或对课文部分段落的翻译来巩固阅读知识点。
(4)对情节性强的记叙文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课文内容。
四、结语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纬度。阅读过程既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等多种能力;同时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一个有效阅读者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系统的语法知识、大量的词汇、丰富的阅历(背景知识)、语言翻译技巧(语言感悟力)及有效的阅读策略。
因此阅读教学应采用整体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完整理解课文大意、语言形式、篇章结构和修辞方法,在处理各个部分时达到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其教学模式是:整体―部分―整体,这样,原本居主导地位的,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法,即只停留在字词层面,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的传统教学法因为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而将被逐步替代,位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虽然阅读教学无定法,但把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确实具有的可行性和优势。
参考文献:
[1]Cortazzi,M.&Lixian Jin.State of Art Article: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M].Lenguage Teaching,1996,(29):61-80.
[2]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83.
[3]唐力行,叶华年.关于我国英语教师对整体语言教学的意见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1998,(4).
【关键词】医学生 英语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14-03
教育是不断发展的,外语教学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很多高等院校开始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逐步建立了基于网络技术多样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2004年湖北省很多高校也相继开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旨在通过改革实践,探索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如何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的主题。很多学者认为,学生对语言学习持有的观念可能影响他们具体使用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Wenden等人在研究中发现,认为学习语言规则重要的学生倾向于使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具体语言项目的认知策略,学生所用的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观念的影响,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念有助于学生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大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念进行过探讨,如戴炜栋等,他们发现,学习者错误的语言学习观念很可能会使他们的行动带有盲目性,从而导致低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时代,通过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是教学的趋势。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对其学习的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从人才发展的长远目标看,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的时代,地理的界限已经被网络打破,新知识正在以指数函数的速度呈“爆炸式”增长,校内短时间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和生活的需求,因此“终生学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适应这种趋势,就必须接触更多、更广阔范围的信息,外语成为信息解读的必备工具。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学会如何自主学习英语,通过学习策略的培养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具备的外语能力。为此,我们需要探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观念,在反思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成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能力的培养者,通过一定的教学监控、激励和评估措施,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终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以网络学习环境的建构为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学生会面临信息过量、无从选择的问题,还有对学生自控能力的信任度等问题。这就意味着教学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更多地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改革才有现实的价值。西方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一定的人际互动和合作来实现的。社会传播学认为,人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获得对自我的认识,并决定自我的行为。外语教学的新模式就是通过课堂内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课堂外构建逼真的英语社会情境,让学生真正实现英语交流的目的,并得到有效的语言锻炼,最终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
一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
1.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湖北医药学院是一所省属医学本科高等学校。从2008年开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至今,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学生通过分级测试进入不同级别的班级。视听说课程实行三个级别小班教学,每学期68学时,其中面授课堂34学时,主要以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主,另有34课时的自主学习时间。除视听说课程外,大一和大二学生还必须学学英语读写译课程,每学期28~32课时。学院还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多门公共英语选修课,如英语演讲与口才、英语影视欣赏、实用英语写作等。在视听说课程课堂上,设置了一整套分级评估学生学习状态的“形成性评价系统”,其中包括教师测评和同学互评,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期末评估体系;课堂外,为学生提供自主上机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两学时,让学生利用网络练习听力和口语,并保存学习并记录,也作为期末评估的参考。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英语知识讲授者,而是承担类似于“导师”的角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完成各种交际场景的模拟再现,开拓学生的思路,纠正学生的错误,评点学生的表现,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读写译课程课堂则是一个“主题讲解”和“开放讨论”的大讲堂,教师如同一个讲解者和启发者,传播权威的信息,提出讨论的话题,汇聚众人的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更像是一个督促者,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记录定期核查并测评,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通过这种课内外的配合,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有效信息的输入量大大增加,对信息的解读能力也不断提高,在思考中进步,最终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效率。
2.自主学习中心使用现状
湖北医药学院的英语语言学习中心已获得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中心设有10间自主学习室,每间配置40台计算机;1间卫星接收与媒体课件制作工作室;1间有独立隔断可容纳45人的影视观摩室;8间配有多媒体和电子白板设备的视听讨论教室和1间教师备课与学生辅导室。中心全部接入校园网、因特网,安装有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可限制学生浏览校园网以外的其他网页,能够满足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的教学、自学、口试、录音、备课、作业、管理多项功能。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时间每学期不少于30学时,完成任课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后可自由上机学习。自主学习中心开放近三年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后,湖北医药学院学生年平均四六级通过率与改革前相比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最近两年一直稳定在85%左右,鉴于湖北医药学院的生源情况,这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的有力证明。
3.教学改革后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我校目前采用的分级教学,教学模式为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自主学习这两种方式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使优化的组合服务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非常重要。课堂面授是一种信息由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学生常常是边听边说,听说结合。湖北医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初衷是让学生不再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让医学生认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价值。医学生在工作后常常需要阅读医学文献资料和学术论文,国外医学发达,很多临床最新的研究资料往往是英语原文,因此医学生对英语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虽然医学生大三会学习医学专业英语,但时间较短,课时也非常有限。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能力仍是由大一、大二学学英语阶段打下的基础决定的。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医学生由考试型学习者转变为实用型学习者。通过口语课堂改革营造主动的英语交流社会情境,了解英语学习的实用性;通过网络学习课堂的设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读写课堂的改革,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语言训练。多管齐下,全方面多维度地开展英语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不仅如此,对考试系统我们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不再以一门试卷决定学生的大学英语成绩。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课堂参与度和课堂表现测评、自主学习测评和期末卷面(含翻译写作)测评,实现以评代考,以评促学。
作为地方医学院校,湖北医药学院生源地多为西北、西南偏远地区。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能力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下游,多年来四六级通过率一直不高。学生在学习中挫折感严重,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们。我们不能通过简单地增加学时的方式来迫使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因为医学生本就课业繁重,如果加重其学习负担只会适得其反,让其对英语更加厌恶。如何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一直是教学改革探索的首要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策略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学生保留个性,锻炼并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当代素质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限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传授最全面的知识。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树立英语学习的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课堂教学侧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渗透英语社会文化,而课外自主学习则如同异域旅行,让学生自由遨游在英语的知识海洋中。只有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进而形成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体系,才能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并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 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1.营造开放积极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一名成功的教师要懂得用期待的心情与学生交流。现行教材中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极为丰富,加入了大量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话题和课文,运用这些材料优势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上课时自始至终能保持较高的激情和参与度,又能引起学生的反思,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学生在学语言的过程中,心理方面也得到很好的调适,学习的潜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的社会价值观念。在情感的相互感染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从思想上长远地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这种双边的互动关系才能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教学的实质是利用有效的语言学习条件和环境,为学生主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便利,而不是向学生机械地传授语言本身的规律。教学必须着重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通过探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直接的效果就是能更好地利用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的资源,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长远来看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高低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制约着教学的水平。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学习教学法知识、教学监控技巧等,来提高教学水平,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的职业是授业、解惑,在改革的形势下,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还应具备更深的内涵,尊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一名出色的大学英语教师需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从崭新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掌握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注重和分析学生语言学习的方法。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才能够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才能够得以逐步完善。
教学改革后,湖北医药学院外语课部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总结出该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效果差异,修正原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帮助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语言学习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通过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3.跟踪调查,教学相长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后进行自觉的反思与修正,在理性的指导下提高教学能力。湖北医药学院外语课部课题组通过对长期的教学反馈调查,总结出该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效果差异,修正原有的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从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与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教学背景和教学任务。各年级组教师们致力于团队合作,集思广益,不断地探索最新的课堂教学角度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同年级的教师常常根据教学单元内容共同确定课堂评估内容,让学生分组完成如演讲、讲座、模拟对话、情景表演等多种作业,再综合学生的表现及时地沟通,调整自主学习任务,这样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交际活动,课外的自主学习也更有针对性。学生之间也加强了联系,英语学习更有现实感。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的过程。教师鼓励学生并观察学生的表现,再反思教学的效果。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也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补足教学中的“短板”,改进教学训练方法和技巧,给学生更多选择,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和对学生反馈的分析,丰富和提升教师能力的同时,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综合学习素质也得到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设计、构建多维与开放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建立互相尊重、信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启发诱导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在教学中,教师们甚至要探讨更细化的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如加强语言学习技巧的训练,挖掘情感因素等,使学生的外语学习更加自发和愉快。只有在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才会更高,才会敢想、敢说、敢问,才能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校英语课部教师们试图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强调交流与合作,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形式,表现出灵活性和艺术性;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三 结束语
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否提高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大学英语改革后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不断探索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起到了引导和解惑的作用,结合医学本科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适合学生的培养模式是完全可行的。通过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方面对湖北医药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希望能全面理解医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最终探索出适合医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戴炜栋、王栋.一项有关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2(5)
[2]谭晓瑛、魏立明.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J].外语界,2002(6):19~26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21
[5]岳好平、施卓廷.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元认知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09(4):63~67
关键词 知识结构输入 英语教学 细化 具体化 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Knowledge Structure Input Research in English Teaching
SUN Y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2001 to 2011 on the domestic foreign language knowledge of the core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journal articles, and other periodicals input on this topic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rticles in the literature search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nput current knowledge of English studies basic trends in basic and higher English education problems, concludes in English teaching, how to mak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detailed, specific and systematic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Key words knowledge structure input; English teaching; detailed; specific; systematic
0 引言
人类的英语语言知识怎样变为学生个体的英语知识,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通过教学将英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英语认知结构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就是要掌握另外一种完全区别于汉语的语言系统,而判断能否掌握这种语言的标志是能否具有对英语知识结构“内化”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曾提出,语言包括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两大方面。语言能力是指操某种语言的人有把这种语言的语法“内化”的能力。它是关于某种语言的规则系统,说话人可以根据该系统说出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识别语法错误和歧义。语言运用则是指具体的语段,运用语言能力说出来的具体的话语,也就是个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内化”的过程有两个方面: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就英语而言,“学习”是指对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各个层次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习得”是指在英语环境和英语交际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英语的全过程。要真正学好英语、教好英语,首先应该深入理解这一系列概念。
1 英语知识结构的概述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可见知识结构在学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懂得了知识结构,有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回忆。记忆规律表明,如果把所学的知识纳入一个结构,就不容易忘记。相反,若仅强调各单项知识的记忆,时过境迁,很快就会忘记。所以布鲁纳指出:“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认知心理学认为,各种知识都是对于按一定的关系和一定的模式构成的事物结构的认识。因此,每门学科也就是与某一种“事物结构”相应的知识结构。而人们去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时,总是要通过包括感知、理解、推理等一系列的认知的活动,在这个认知活动中,人们就会形成一定的认知模式,即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存在于人体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英语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英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英语认知结构的过程。英语的知识结构作为便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它以教学大纲、教科书即教材的形式出现。英语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按一定的顺序编成的知识结构,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确定无误的科学性。我国英语教育的英语知识结构主要涉及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两个大方面:语言知识方面又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包括词汇量、各种词类的学习和构词法;句法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虚拟语气、主谓一致、倒装、强调、省略等。语言运用则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大方面。
2 英语知识结构输入研究的基本趋势
本文将2001年到2011年发表在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有关英语知识结构输入的文章以及其他期刊上有关这一主题的代表性文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对英语知识结构输入的专题研究非常有限,研究大都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法、教材和大纲等领域。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才逐渐转向关注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以及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研究成果多是论述外语教学理论及外语教学技能或是对外语教师应该具有的知识和技能等专业素质的罗列。但是,并未对外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恰当地进行知识结构输入做出深入的研究。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多的暴露出由于知识结构输入不合理而造成的问题。
2.1 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原有的课程标准已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几年来,国家对现行教材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科目为3+X,英语是重点科目之一,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学科都非常重视。然而,英语这门学科有其独特性:零散的知识点特别多。这些零散的考点就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有的学生在单独学习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掌握,但一旦把众多的知识点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显得很茫然,拿不定主意了。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虽然每日刻苦攻读,勤于记忆,也确实记住了不少东西,但到了具体应用的时候,往往失去条理,身临考场,常常不知所措,在答卷中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基础教育的英语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尽管我国教育界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学生最终面对的还是高考。高考录取是按照分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所以,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如何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内容,是每一位英语老师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学生能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将已获得的零散的英语知识,通过分析、归类、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教师在此基础上将知识的传授转化成能力的培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因此,知识结构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其重要。一旦学生懂得了知识结构,就会有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如果把所学的知识纳入一个结构,就不容易忘记了。相反,若仅强调各单项知识的记忆,时过境迁,很快就会忘记。重视知识结构的教学,学生便能学到完整的知识,教学效果相对来说就会好很多;反之,忽视知识结构的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支离破碎,教学效果就差。
2.2 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教育部颁布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随后,全国180所高校从2004年2月启动为期1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从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思想相对滞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陈旧,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与中小学教学相对脱节,应试教学倾向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有关。Shulman(2002:250)论述“高校的教师必须拥有胜任特征并展示在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方面,学科知识指的是掌握概念和概念的主要结构,教学知识指的是指导、管理、评估和与学生交流的技能,学科教学知识指的是通过多种教学模式传授学科知识以提高学生理解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就的能力。”Bartels(2003:738)认为:“教师的学术知识包涵语言学知识、经验知识、了解应用语言学知识和研究、统计学知识、懂二语习得理论、整合和运用知识能力、丰富个人知识库能力。”国内学者林崇德、申继亮等认为,一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笔者通过对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现状及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现今高校英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构建学生多元化的专业知识结构,而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会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影响这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形成。因此需要高校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构建合理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而高校英语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学科知识结构尚不够合理,跨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很难进行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教育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对教育科学相关理论、教材教法及教育科研等诸多相关理论认识肤浅;(3)缺乏外语教学中本应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
3 对英语知识结构输入研究未来的展望
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只重视知识点摄取,而不注重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总结,使其细化、条理化、系统化,那么获取的知识就会杂乱无章,这样记忆的知识也是零散的、无条理的,不利于使用时的灵活提取。由此可见,对英语知识结构输入的研究已成为现今我国外语教育界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如何合理的进行英语知识结构的输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知识结构更加细化、具体化和系统化以及教师应该如何提升个人的知识结构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发展的教育对于创新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将会成为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这必将推动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前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 王文斌.学科渗透与语言学研究的创新意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
[5]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6]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关键词】推理;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当代社会中一项最为基本的技能。我们接受外界的知识和信息,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阅读文字材料,从中提取意义。休伊(Edmond)在《阅读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强调,阅读就是获取意义,而不是辨别字词或短语。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却很难实现这种意义。有些学生经常抱怨:“我知道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就是不懂它到底讲什么,以致在考试中常常选择错误的答案,为什么?”我想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理解的是字词,即用法(usage),而不是应用(use)。
H.G.Widdowson在《语言教学交际法》一书中指出“就功能来看,我们可以将阅读理解问题分为两大类:用法指称问题(usage reference questions)和应用推理问题(useinferencequestions)。前者需要读者应用他已有的阅读技能(skill)和语法知识,而后者要求读者展示他的理解能力(ability),要求读者从语境的角度推导出意义,将文章看成一个语篇整体而不只是词句的堆积。下面借助Widdowson曾用过的事例进一步说明:
Pliny the elder in his highly unreliable Natural History gives directions for distinguishing a genuine diamond.It should be put,he says,on a blacksmith’s anvil and smitten with a heavy hammar as hard as possible:if it breaks it is not a true diamond.It is likely that a good many valuable stones were destroyed in this way because Pliny was muddling up hardness and toughness.Diamond is the hardest of all substances,but it is quite brittle,so that,even if one could get it cheaply in large pieces it would not be a very useful structural substance.
问题(1):Why were a good many valuable stones destroyed in that way?
问题(2):What is the writer doing?
问题(1)属于典型的用法指称问题,读者只需浏览全文,寻找文中与问题意义相同的句子就可得到正确答案,无需从语篇意义理解全文;读者甚至不需理解语句意义,只要准确判断语句结构关系,弄懂词语意义和句法意义即可。问题(2)属于典型的使用推理意义,读者仅仅理解字面意义是不够的,他必须立足上下文,揣测作者的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 acts),也就是说,出题人的意图在于测试读者在语篇中应用语言的能力。要理解这类问题,读者必须理解句与句之间是如何连贯,彼此衔接的,必须辨别指代词的确切指称以及连接词的场境意义。因此问题(2)才是透彻理解全文的关键,也是导致很多读者在阅读中失败的原因。
调查:为了证实上述判断,我进行了以下试卷分析。我从两个班抽取了三十个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这两个班的学生都是理工科二年级学生,授课老师相同,使用的教材是《大学核心英语》第三册。试卷由一个长期从事四、六级教学且经验丰富的老师设计,全年级同时同卷考试,统一阅卷。具体内容如下:
Part Item Score Time
P1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20
P2 Reading comprehension 40% 35
P3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 15
P4 Close 10% 20
P5 Writing 15% 30
阅读理解结果分析如下:
Item Total score M S.D
Total Reading score 40 25.9 5.76
Usage reference question 26 21.53 2.66
Use inference question 14 5.33 2.59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使用推理问题的平均得分非常低,说明学生易于回答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的用法问题,而需要推理方能回答的问题却一筹莫展,这种普遍现象反映学生理解能力的不足和阅读水平的低下。
分析:用法和应用的区别就象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也如同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能力指的是所有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并且说出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指的是掌握构成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能力。语言行为指的是这种语言能力的实际应用,即将语言使用者的具体语言知识付诸实践。
通常情况下,语言行为既展示了语言使用者所掌握的语言用法知识,又体现了他的交际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过程就是读者展示语言用法知识和交际应用能力的过程。意义并不是现成的,语言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我们推导挖掘出来的。许多文章,特别是那些优秀的篇章,除了字面传递的信息外,还有非常丰富、更为重要的内涵,如果仅理解表层的字面意义而不涉及其他,那些“言外之义”和“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无法真正理解。因此,阅读时就需要吸取(assimilation)与辨别(discrimilation)并举,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
人们常常认为阅读理解的过程是吸取的过程,吸取字面意义、句法意义、言外之意,进而领会作者的意图。其实这只是实现理解的部分功能。正如Widdowson所说:阅读是一个吸取与辨别的过程(a matter of discrimination as well as assimilation)。阅读中,我们在吸取信息的同时,也应辨别文章的重要内容,并弄清楚解释说明作用。正是依靠这种识别能力,使得我们可以透彻理解全文。仍以上面的段落为例来说明识别能力的重要性。仍然问两个问题:(1)这段文章讲的是什么?(2)作者的意图是什么?问题(1)的答案可能是:这篇文章有关Pliny以及他的试验:如何判断一块石头是否是钻石?从前两句来看,这个答案无疑是对的,但第三句话锋一转,接下来阐述的是钻石的属性。实际上第一、二句只是一个引言,起一个铺垫作用,真正主题落在后半部,有关钻石的硬度和韧性,以及结构用途。
同样,我们可以认为句一和句二是Pliny的叙述,句三是这个叙述的评论,那么问题二的答案可能就是作者旨在阐述和评论Pliny的发现。但是,就象我前面提到的一样,从语篇整体来看,句一、句二是引言,句三承上启下,这样一分析就很清楚,作者意在区分钻石的硬度和韧性,解释其结构用途,前面的叙述和评论只是为这种交际用途服务。因此,这段文章的纲要也只能是:The author explains why diamonds are not useful structural material by pointing out that although they are hard they are not tough.这也是我们阅读此文所要吸取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吸取取决于语句关系的正确判断与推理。
读者和课文不是一种静态的物体,而是产生阅读理解的动态潜力。读者不是单纯、被动地追求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而是能动地、创造性地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义。学生能作到这一点,在阅读中不仅能成功地吸取信息,而且能排除干扰,达到于作者一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G Widdowson,1996,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胡壮麟,刘润清.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自主性学习开辟了新的天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将网络环境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的地位,转而将学习者置于学习的中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方式,调整学习策略。但同时,网络也使对外汉语教学变得更加复杂,难以控制,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孔子学院是由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汉语教育类综合网站,在师资、教学资源、资金、吸引学员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权威性。据“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2010年度报告”统计,其网络注册用户已达10万人。而Chinesepod网是全球范围内大型的汉语学习网站,是iTunes播客中人气最高的语言教学产品,订阅量达到数百万,注册用户数量超过80万人,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网络孔子学院和Chinesepod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自主性学习视角下的在线对外汉语教学。
有意识地对自我学习状况进行评估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批判性反思与评估也有助于学习者成为有目的、有目标的自主学习者(肖武云,2011)。因此,对在线测试的研究是提升自主性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学习资源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张林衡,2014)。虚拟社区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提倡教师与学习者共同参与,对资源做出一个有效性的评价,为其它学习成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张林衡,2014)。同时,虚拟社区与传统学习相比,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是缺乏情感交流(毛波、尤雯雯,2006)。情感交流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明确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反之,则会削弱学习意志,降低学习兴趣,不利于自主性学习。可见,在线测试和虚拟社区是网站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本文拟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汉语学习网站中在线测试及虚拟社区建设进行调查。
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我们发现,目前将自主性学习与在线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还很少,存在较大的补充空间。另外,网站需要取长补短,不断优化建设。因此,本文通过数据统计,概括出两所网站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为网站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二、自主性学习研究概况
“自主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就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评估学习效果等(Holec,1981)。Benson(1997)认为,语言学习的自主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行为和技能;第二,自主学习是一种指导自己学习的内在的心理功能;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对自己学习内容的控制。由此可见,自主性的学习者面对学习的态度和目标是积极的,他们主动地接受知识并且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寻求知识。
调查发现,国内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虽多,但主要还是集中于几个方面的探讨:(1)影响自主性学习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文化因素及个人心理行为等(徐锦芬、占小海,2004;吴晓尉,2013);(2)如何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分别为:通过协作学习促进学习者自主、通过策略训练培养能力、通过网络多媒体辅助自主性学习以及确立“学习者中心”促进自主(肖飞,2002;郭继荣、戴炜栋,2011);(3)对学习策略及策略训练的研究,主要是以元认知策略训练为主的一些实证研究,探讨策略训练与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外语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培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成绩(石进芳,2010;肖武云等,2011;王轲,2006);(4)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研究,将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与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其中不乏将网络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课堂相对比的研究,证明网络多媒体的应用确实能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王建梅,2006;傅玲芳、杨坚定,2007)。
目前将自主性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网络三者相联系起来的研究还很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阐述了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教师在其中的作用(连吉娥,2014)以及探讨高校对外汉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戴、张曦,2015)。事实上,由于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网络学习成为许多人学习汉语的唯一途径,这时完善网站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网站的涌入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这些网站总体质量上良莠不齐,建设非常成功的只占少数。另外,国内从自主性学习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汉语网站建设的研究也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将针对网络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在网站建设方面提出要求,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
三、研究设计
诸多对外汉语教学网站中存在官办和民营的区别,不同办学性质的网站在自主性学习的侧重方面是有差异的。同时,以网络孔子学院为代表的官方汉语教学机构与以Chinesepod为代表的民营教学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在线对外汉语的总体发展情况。因此,本文从自主性学习角度出发,将两所网站的在线测试以及虚拟社区建设作出对比,我们拟探讨导致这两个网站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
网络孔子学院()的“在线测试”板块提供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口语考试(HSK)、新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和商务汉语考试(YCT),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颁发成绩报告。据网络孔子学院统计,其论坛会员目前有121793人,“论坛”开设“找语伴”、“教材资料”、“沟通答疑”、“中国文化”、“快乐汉语”五大板块。
Chinesepod()的“等级测试”根据学习者汉语水平划分五个等级,分别为:入门、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另外,也有搭配课堂的“课后练习”版块。虚拟社区作为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处可见针对时下热门话题的激烈讨论。Chinesepod网站在对外汉语市场中占有率高、影响力大,受到众多汉语学习者的热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营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发展的最新趋势。因此,本文选用Chinesepod与官方汉语教学网站――网络孔子学院进行对比。
(二)研究方法
本文由两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是在线测试对比。本文将在线测试中题库的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题库建设能否满足自主性学习对自我评价与反馈的要求。第二部分是虚拟社区建设情况对比。我们按照时间先后对两所网站论坛的前200个话题进行排序、整理,并归纳为学业问题讨论与非学业问题讨论两大方面。学业问题讨论情况代表的是学生在社区获得每一类型学习资源的便利程度,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参与度。非学业问题比较旨在分析两个网站的论坛建设能否满足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情感交流需求。这两个方面的比较都是以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为目标,考察汉语教学网站的在线测试和虚拟社区建设情况。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在线测试对比
从测试类型来看,Chinesepod比网络孔子学院更丰富。Chinesepod“课后练习”版块是紧跟当堂课学习内容的练习,学习者通常会根据当前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测试,成绩测试部分的内容如果紧跟教材就能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总题量上来看,Chinesepod“课后练习”这一特殊测试形式题量最大。除此之外,Chinesepod在其他测试类型的题量上也略优于网络孔子学院。由于每套试题的难度不一,学习者只能根据自身汉语学习情况选择试卷,因此造成具体到每一级别的试题不足。以网络孔子学院“模拟测试”为例,初学者进行自我测试,有“HSK模拟测试(一级)完整版”以及“HSK练习(一级)精简版”两套试题可供选择,共50题,具体到“听力”和“阅读”的自我训练只有各25题,这样的题量训练显然是不够的,不利于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反观Chinesepod“等级测试”版块,其作用与网络孔子学院的“模拟测试”类似,均为学习者的阶段性自测练习。同样以初学者为例,Chinesepod可自主选择较长练习、中等练习以及较少练习三类,共140题。虽然题量多于网络孔子学院,但供学习者选择的余地仍较少,达不到自我测试的要求,同样不利于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从两个网站的自我测评和水平测试版块来看,版块作用虽然相同,但网络孔子学院以过关的形式对学习者进行测试,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测试。而Chinesepod没有根据难度分类,只有题量大小之分,一般来说,题量较小的试卷试题难度也相对简单,反之亦然。因此,网络孔子学院等级分类更加清晰、明确。
从测试类型的难度分类情况来看,网络孔子学院的测试目的性更明显,是针对HSK/YCT等考试的。网络孔子学院的官办性质使得其片面注重对HSK等官方考试的训练而忽视了非应试性学员的自我检测需求。Chinesepod则按学习者水平进行分级并且做到了与授课等级相对应,学习者当前学习课程等级与测试等级相对应,快捷方便。
题型是两个网站的通病,都过于单一且多媒体的融入太少,没有实质性作用。网络区别于现实课堂的优势之一就是它可以在枯燥的学习中融入生动的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者兴趣,从而提升学习者积极性。因此,两个网站不仅需要在多媒体方面进行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它们都需要对题型作进一步丰富。
(二)虚拟社区对比
1.学业交流情况
表2 学业交流情况对照表
字句语法及发音等基础知识 学习语伴 HSK/YCT等资格考试
对比网站 网络孔子学院 Chinesepod 网络孔子学院 Chinesepod 网络孔子学院 Chinesepod
话题发起人总数 36 84 33 13 37 4
总评论量 54 305 7 52 27 31
评论构成成分(%) 学生间交流、解答 61.1% 69.8% 71.4% 61.5% 40.8% 100%
网站老师解答 33.3% 28.1% 0 38.5% 29.6% 0
与话题无关评论 5.6% 2.1% 28.6% 0 29.6% 0
从对字、句、语法、发音等基础知识的讨论情况来看,首先,Chinesepod论坛学生对基础知识问题的互动热情较高。另外,论坛内学生间的交流、解答分别占到61.1%和69.8%,老师解答分别占到33.3%和28.1%,这表明两所网站都以学生交流为主,老师答疑为辅。既满足学生充分思考的过程也保证答案的精准性,特别是针对基础知识的讨论,老师及时、正确的指导能够避免错误答案的传播,有利于促进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从学习语伴上来看,网络孔子学院有33人发起,多于Chinesepod。但是前者仅7人评论,后者却有52人评论,这表明网络孔子学院语伴的需求大,但回应者少。另外,网络孔子学院的无关言论占到28.6%,与Chinesepod的零无关评论形成鲜明对比。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办学性质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网络孔子学院是官办的非营利性机构,对全世界的汉语学习者免费开放,同时吸引了国内外语学习者对学习语伴的需求,其中不乏汉语为母语的一些网友。经调查,学习语伴的33名话题发起人中,汉语学习者仅占到6.7%,中国人占到93.3%。也就是说,网络孔子学院的“学习语伴”版块主要是中国人寻找外国语伴。与此同时,Chinesepod作为营利性的民营机构,学生必须购买会员才能加入论坛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入论坛的门槛。在调查的13个Chinesepod学习语伴发起人中,汉语学习者达到100%,说明Chinesepod主要是中文学习者之间寻找语伴。
参考文献:
[1]Benson,P.&P.Voller.Introduction: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In P.Benson & P.Voller (eds.).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pp.1-12)[C].London:Longman,1997.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张林衡.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4]毛波,尤雯雯.虚拟社区成员分类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5]傅玲芳,杨坚定.基于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6]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4,(04).
[7]吴晓尉.网络环境下影响自主性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09)
[8]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自主性[J].外语界,2002,(06).
[9]郭继荣,戴炜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06).
[10]石进芳.网络环境下理工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一项基于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10,(02).
[11]肖武云,王晓萍,曹群英.培训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绩――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11,(02).
[12]王轲.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13]王建梅.学习自主性――计算机网络辅助外语教学成败之关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6).
[14]连吉娥.新疆高校预科汉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语言与翻译,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