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文学素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42―01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语文素养是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是现代人开始系统和正规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小学生而言,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提升小学生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
一、引导小学生善听语文
培养小学生会听、善听的能力非常重要。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人起码的尊重。就语文学习本身而言,通过倾听,才能掌握生字生词和相关的语文知识,才能体会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才能在教师声情并茂的领读或范读中感受语文之美。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首先要创建适合倾听的氛围。教师要教给学生哪些情况下用耳朵,哪些情况下用嘴巴,哪些情况下耳朵和嘴巴并用;其次要通过训练提升听的能力。可以进行听写训练,先选择一些字数少、意思浅显的词句进行听写训练,而后逐渐增加难度。也可以进行听说训练,先把课文内容转变成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完故事后让学生来复述;最后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课堂中教师可以随时提醒“走神”的学生,也可以直接示意小学生注意倾听某一个知识点。另外,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可运用组内学生相互提醒的方法,使小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二、引导小学生能说语文
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说的能力,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定的时间、任务、环境和标准。首先要引导学生会说。“话有三说,巧者为妙”,应该教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说话技巧,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巧说之妙。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说。在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现行语文教材插图较多,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然后讲讲插图中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利用插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说话的意愿。再次,要引导学生敢说。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他们,使他们有敢于说话的成就感,体会到说话的乐趣。小学生初练口语表达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无论他们怎么说,教师都要耐心引导,鼓励他们说出来,这样学生才会慢慢养成踊跃发言的习惯,课堂也会日趋活跃。
三、引导小学生勤读语文
多读书、读好书,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首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对小学生读书提出一些基本的常规化要求,让他们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等时,进行摘抄或者裁剪粘贴,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再次,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最后,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
关键词:语文素养;环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21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而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表现为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语文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根据素质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
追根溯源,城乡结合部学生语文素养偏低的原因,我有以下认识:
1.社区文化基础薄弱;2.阅读量太少;3.普通话不标准;4.书写不规范;5.语文实践活动质量不高;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阅读量太低。
如何快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营造浓厚的学校语文学习环境
首先,作为语文老师,要在班级内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环境。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将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如每节课前的成语故事会,或者古诗背诵;每周有固定的课外阅读交流;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方法。每节语文课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经典名篇,每周有一节固定的课外阅读交流课,每周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
其次,学校也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环境。学校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让语文学习成为每天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另外,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让经典随处可见;
二、注重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培养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有两条原则需要遵循:1、低段学生刚开始阅读,不宜规定太多、限制太多,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会造成压力,影响阅读兴趣,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随便翻翻中爱上书。2、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对他们稍微好点的行为、有进步的地方都要善于发现、善于表扬,多些表扬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孩子们觉得不读书是不对的,应该爱读书,从而保护少数爱书者的阅读自尊心,扩大他们的队伍。
三、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语感培养的方法有:1、联系生活,获得语感。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学生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中的语言 材料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生活经历,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有关联想和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准确的语感。2、诵读体味,形成语感。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的习惯。要在充分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今语言学习缺乏充分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多读典范课文,对精彩段落,精粹诗文一定要熟读成诵,潜心揣摩。要把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熟读成诵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良好的言语习惯养成了,语言修养加强了,语感也就具备了。
四、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书籍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内容芜杂。有些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出于猎奇,或同看热闹,不会动脑,不善积累。怎样在茫茫书海中更多更快更有效地捕捉吸收自己需要的营养?读书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课上,我们应指导学生掌握如下读书方法:1、三读书,即浏览性的泛读,探求性的速读,品味性的精读。所谓“泛读”,就是快速大致扫视文字,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内容;所谓“速读”,就是带着自己的问题、疑问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所谓“精读”,就是要细读,抓住重点句段,逐字逐句地读,咀嚼词语,品味感情,读出方法,读出情感,首先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再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最后体会思想感情。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会圈点勾画、批注,掌握摘抄、编提纲、写体会、进行再创造等形式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年级不同,要求应体现差异。3、边读书边思考的方法,学会分析、概括、综合、联想,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地。指导后,应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尝试实践,在实践中加深认识,掌握方法,锻炼技能。而后,可让学生结合尝试体验,谈收获,谈体会,以互相启迪,共同提高。
五、尽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学校首先开设大量的语文活动课,尽量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的读书时间,力求给全校师生一种信息、一种观念:读书是重要的,我们要抓紧时间读一切好书。其次,要求各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提上日程,让学生回家每天读点书,可先强制实施,再力求习惯成自然,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保证学2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六、读写结合,内化读书效果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挂在师生嘴边的一句话,但对于怎样动笔墨有些学生甚至教师却没有意识到,更谈不上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探索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谈到写读书笔记,似乎就是摘抄佳词佳句佳段或写读后感。当然写读后感是阅读的再创造工作。其实我们还可以在摘抄方面做一些尝试。我曾经试着让学生这样分层做读书笔记:先记录文章的题目、主人公名字,再抄记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句子,然后简单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写出感受体会,感受深多写、写透,感受浅可简写,这样记读书笔记省时省力高效,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为学生提供了读书的条件,创造了读书的环境,还要促进读书的发展。一方面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活动,如举办书法、朗读、墙报、名作欣赏等兴趣活动;有时组织校内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是开展各项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竞赛活动,如举办读书汇报会、故事会、新闻会、读书笔记与手抄小报展评,开展普通话朗读、演讲、抽签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比赛等。让学生的读书收获在活动中得到检验与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促使读书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七、家校互动,共同关注
学生除了在学校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中,因此,老师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取得支持。而城乡结合部的家长或者财力雄厚,或者居无定所,但文化素养往往都不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家长努力为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不但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阅读书籍,而且要从自身做起,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为孩子营造阅读的家庭氛围,这样才会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助力。
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现状,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与运用的环境,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综合素养都会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一、以情阅文,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中职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深入阅读这些教材,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影响,从而让中职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素养的劳动者。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材内容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深入挖掘这些教材的精神价值取向,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当然,在阅读这些教材时,我们不但让中职学生学会怎样去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从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
1.要做到娱目感人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取一些文学精品来娱乐学生耳目,在阅读学习中,带领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作品所要描述的优美意境,体会这些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无限意蕴。比如,我们在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那最感动人的就应是母亲在除夕之夜送“我”返校的情景。“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时,母亲“笑”了。仅仅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回味无穷。
2.要做到以情感人
教师要努力运用课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去叩开学生的心房,在对情感人物的体验中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文学感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丰富中职学生文化内涵奠定基础。
3.要做到激励思考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和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出发,结合好文章精要之处,不断点燃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不断激发他们生疑、质疑,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索人生的要义和真谛,以提高文学素养。
4.要做到励志进取
语文教师要做个育人的有心人,要注意发挥语文教材中卓有建树的人物的思想言行,通过对这些言行的记忆与思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激励他们树立高远理想,启迪他们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同时,提高文学素养。
5.要注意形象感受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采取课件、音乐、图片、影视剧等较直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从而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拓宽视野,努力开拓课外阅读园地
人们常常以为上了几年语文课,学了几篇课文,就能提高文学素养了,这样的想法是大错而特错的。学习课文只是教会了学生阅读的方法。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脱离老师的“羽翼”,成为独立的阅读者。有了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去钻研文本,理解文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过程中要是碰到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要敢于向老师提问,依靠老师的帮助去解开心中的疑惑。
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学素养,仅凭教材上的阅读量和课堂传授是不行的。大凡文学修养高的学生,都有课外自主阅读的习惯。大部分中职学生对阅读的目的比较模糊,对阅读内容、篇目没有什么周密的计划,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对于学生所阅读的课外内容,语文老师要严格把关,不能放任自流,要给学生挑选内容健康、格调高雅、能鼓舞人心的作品。作品的种类和类型要做到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之后,老师可以把学生集中起来,召开一个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谈谈阅读收获,逐渐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文学观,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为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高素质劳动者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阅读不是短期行为,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读书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是难以收到好的阅读效果的。由于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的基础不好,我们一定要加强教育,让学生养成每天不读书就觉得生活中缺少什么,使读书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一件大事。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文学修养就会有所提高。
三、提高能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掌握好学习语文的规律,让学生参加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以便更好地提高文学素养。
对于一些好的课文,笔者有时会选择班上一个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由他负责将这篇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要求对此有兴趣的同学,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挑选一个与自己适合的角色。同学们一看要演话剧,积极性都会很高,写好剧本经过排练之后,让同学们进行演出。这样的活动不仅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讲故事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班上举办故事会,让学生行动起来,做到题材不限,让学生讲各种各样的哲理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比如我们在学习了《红楼梦》有关内容时,可以询问学生谁通读过《红楼梦》,让学生讲一下《红楼梦》中其他章节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在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出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不断去阅读《红楼梦》,教师也可以为熟读的学生提供一些鉴赏文章,来提高学生对该作品的理解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不一样,没有规定的课题作为参照目标,活动的开始、过程和结果,这些都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因此学生在完成活动时,肯定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走向成功的。老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某次失败而批评他们,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文学教育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院校的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有较大的不同,中职学生不再面临升学压力,教师将学生能力及实用性方面的培养工作当作教学重点,对文学教育有所忽视。下面对中职语文文学教育方面的工作进行分析。
1中职语文文学教育中的现存问题
通过文学教育,中职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以及文学素养进行培养,但是教师及学生却未能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足够重视,偏向于实用教学是中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现状。教师及学生对就业方面的问题更加关注,专业技能相关课程占据的课时比例较大,甚至在语文课堂中仅对学生就业相关的应用文写作当作教学重点,文学教育的真正目的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此外,中职院校生源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语文基础各不相同,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将教学工作的难度下调,对学生进行基础方面的教学。教师对语文工具性价值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较高,但是未能对其文学价值产生更多认识,教师及学生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观点: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便是让学生掌握某种技术,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就业,文学教育是无关紧要的内容,导致文学教育被教师及学生所忽视。
2提高文学教育的策略
2.1隐性课程的增设
通过文学教育可以对学生的人文情怀、意志等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为了使文学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中职院校及教师可以增设一些隐性课程,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和方法,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作用,为学生播放一些文学教育内容相关的广播或影视节目,一方面学生对此类文学教育内容的接受度较高,能够对文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更多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组织开展各项文学讲座活动给教师带来的负担。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为例,教师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要求学生事先完成课文内容的预习和阅读,然后在课堂中播放《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片段,要求学生将教材中的内容和电影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并对二者异同点进行说明。此类教育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电影经典片段的观看,学生对这部文学作品产生更多兴趣,进而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和阅读,其文学素养得到提升,文学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2增加文学教育课程的课时
中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对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较为重视,为其安排较多的课时,而语文学科的课时安排较少,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师仅能将教材中的某些文章进行讲解,教学工作的系统性较差,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对文学课的课时进行适当增加,教师便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融入更多人文元素,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文学教育,发挥语文学科育人方面的功能。此外在对中职语文教材进行编写时,可以增加更多的名家名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对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学品味进行提升,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设计
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可以被认为是文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文学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设计,对教学方法、模式等进行丰富。以《雷雨》一课为例,教师将本班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中的话剧片段进行表演。每组学生分别扮演“周朴园”、“繁漪”等角色,分别到讲台前进行表演,待所有小组的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对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选出表现最佳的一组,并予以该小组学生一定的奖励。通过该方法教师可以使语文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思维极度活跃,同时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激发师生之间的共鸣,对学生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调动学生对文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4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若想使文学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对文学教育的评价体系进行建设完善。教师可以将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过程的评价上,传统终结性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学教育的效果,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片面性,过程性评价能够对此缺陷进行弥补,对学生文学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文学教育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教师可以对评价方式及主体进行丰富,通过多元评价法对文学教育工作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能力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教师便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文学教育工作进行适当调整,改善文学教育效果,学生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己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教师可以将学生背诵情况、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纳入语文学科考评范围,进而使学生对这些方面的文学学习产生更多重视。其二,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工作中,将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结果进行综合,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进而对文学教育工作进行正确指导。
3结束语
文学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文学教育中职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文学素养、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升。上文已经对提高文学教育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文学教育相关工作进行说明,希望能够为中职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彩平.文学作品“魂”在审美——浅谈中职语文文学教育视野中的审美观[J].考试周刊,2013,(62):27-28.
[2]张敬梅.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2,(10):117.
[3]邬敏.文学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6,(24):136.
构建播音主持人语言的艺术美感
主持人这个职业既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同时具有人际传播的色彩。在这种传播过程中,主持人语言传播的影响力仍然是居于首位的,富有艺术美感的语言风格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传播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文化素养可以帮助主持人实现这一要求。一方面,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要提前对于新闻稿件进行深入理解,结合自己掌握的文化内涵进行“再创作”。另一方面,如果主持人的文化知识贮备都是来自于书本,或者是来自于间接的实践,那么主持人在空余时间就要更多地与实践相结合。让播音主持的语言蕴含适当的生活气息,从而突出播音主持的温馨、恬静、亲切特色,让受众在平和之中感悟到主持的生活自然艺术之美。
转变高校播音主持的培养思路
综合英语,也就是精读,是大学前两年开设的专业技能课,主要授课对象是英语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界定,综合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对不同题材、体裁文章的赏析,了解写作风格,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言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英语却经常被定位为“工具性、技能型”的课程,高校教师主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语言本身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再加上综合英语课文中多长句子,使得学生陷入单词及其句法分析的海洋中不可自拔,对英语的学习逐渐转变为对单词的背诵及其对句法的分析。据调查,很多学生认为,综合英语课开设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专业英语四级准备充足的词汇量。
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社会要求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但要熟练掌握英语应用语言,而且要熟悉相关国家的文化、习俗、宗教、哲学等。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其专业是什么,都应对人生有一个清晰的看法,其看法的形成,要以历史、文学、哲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为基础。”[1]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文学素养又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正如方智范所说:“21世纪,我们需要新的人才观,新型的人才培养里面应该包含人才的文学素养。而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2]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势在必行。
2综合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可行性
2.1综合英语教材为文学素质培养提供了土壤
杨立民主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大学英语》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综合英语课所用教材。虽综合英语是为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技能课,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其教材大幅度增加了文学性篇目。
《现代大学英语》四册教材,课文全部选自英语原文,几乎半数课程都是文学性篇目。教材文体多样,其中每册课文都选有感人至深的情感类小说,层层入理的侦探推理故事,引人入胜的电影文本和矛盾迭起的戏剧剧本,而且每单元后面都附一首与本单元讲授内容相关的诗歌。在对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西方哲学知识,如《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十课DiogenesandAlexander(《戴奥真尼斯与亚历山大》)中的“犬儒主义”,还可以领略到西方法律知识,如第三册第五课和第六课TwelveAngryMen(《十二怒汉》)中美国的审判制度,同时更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学体裁的魅力,如第三册第七课TheRivals(《竞争对手》)中的英国式幽默,第四册第九课TheMostDangerousGame(《最危险的猎物》中的哥特式恐怖和第四册第五课ManoftheMomen(t《当红明星》)中的黑色幽默。如此丰富的文学性内容不但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更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了土壤。通过阅读这些文学性作品,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得以提高。
2.2新的教学方法为文学素质培养提供了空间
在综合英语传统教学中,可能也有极个别老师注重对文学知识的介绍。但由于综合英语课文较长,生单词又较多(有时多达三四页),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单词和分析课文,因此只能零星地介绍些文学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很难达到提高文学素质的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英语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就使教学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使综合英语的课堂从传统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一言堂”模式改变为以欣赏活动和引导探究为主“互动探究”模式。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大多都会采用任务式教学,通过任务引导学生的参与、实践与思考。另外,目前很多院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教学电台等教学设施,这不但延展了教学空间,而且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和设备,老师对文学知识的介绍形式灵活多变,枯燥的文学知识可以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但拉近了老师、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而且加深了对学生对文学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文学素质培养提供了可能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对词汇的掌握上。目前我国对英语学习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家教育部将英语教育划分很多等级,且每个等级都有了明确的课程标准。
据了解,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今后学生的英语能力分为9个等级,高中毕业最少达到7等,而高考要求学生达到8等,同时要求掌握3500至4000个词汇,词汇的要求将比现在的2000个翻一番。高中毕业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将相当于现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四、六级的水平。虽然现在这一目标还未完全实现,但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极其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这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表现在对各种学习资源的使用上。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大量收集资料。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配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些高校还设有专门的外文图书馆,有的高校甚至还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免费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这些都可作为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的文学素质培养提供了可能。
3寓文学素质培养于综合英语教学的设想
3.1寓文学素质培养于语言教学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虽然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过分关注语言教学而达不到预想目的,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忽视语言教学,恰恰相反,寓文学素质培养于语言教学是综合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根本。辞海中给出文学的定义就是:“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3]
因此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
#p#分页标题#e# 现实生活是一个多面贯通、交相呼应的立体。作家在认识、反映生活的时候,必然多面透视,层层着墨,以求全面、完整地再现生活。在具体语言上表现为,正面描写与未着墨的侧面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应该抓住这些立体感很强的语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与敏锐的感悟能力。如《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九课ADillPickle(《莳萝泡菜》)中的第一句话“Andthen,af-tersixyears,shesawhimagain.”首先“Andthen”把读者直接置于故事的中心部分,让读者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错过了故事的开头,稍感遗憾的同时,也在心中埋下了悬念。而紧接着的“aftersixyears”则直接跨度到六年后,不禁让读者去联想六年前发生了什么,六年里又发生了什么。“shesawhimagain”让读者终于明白这是一个关于“她”和“他”的故事,那么读者紧接着会问一系列的问题:如他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她“再次”看到了他?是不是六年也是她首先看到了他?谁先看到谁很重要么?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有很强的张力,可以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文学语言是语言大师经过提炼加工后的语言,具有形象生动、精美凝练、典雅深邃等艺术特点。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讽刺、双关、悖论等大量修辞手法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的运用,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英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提高对英语的领悟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3.2寓文学素质培养于文化教学
文学也是人学,是对人生体验的表述。文学是人类文化中最璀璨的珍宝,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总隐含着对生活的思考、对价值的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因此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由此接触到西方文化的内涵。许多现代语言学家都意识到了文学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由于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所以不同时期的英美文学作品都是那个时期西方现实社会的缩影,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GillianLazar曾详细阐述了文学对文化习得的作用:“一方面,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它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具体而多角度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社会制度和哲学思想等。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将有机会获得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4]我国的语言教育学家胡文仲教授也曾指出:“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的有血有肉的了解。”[5]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应注重文化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3.3寓文学素质培养于欣赏能力培养
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以作品文本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因此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课题。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的能力,这也是精读课,即综合英语课开设的目的。阅读文学作品不但要知道文字的表面意思,同时也要了解其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因此没有对文本细致入微的阅读就无所谓对文章的欣赏。其次要培养学生对作品感性情感信息的感受能力和再现作品形象的联想、想象能力。文学作品可以从情感上打动、感染学生,让他们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但对于一个没有欣赏能力的学生来说,哪怕是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复杂多变、场面描述波澜壮阔的文学名篇佳作也仅仅是一行行枯燥的文字。不少学生曾抱怨综合英语课文“没意思”,如《现代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七课SpringSowing(《春播》)。学生欣赏不了这篇文章可能一方面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但主要是缺乏一定的想象力。高尔基曾说过“艺术的思维是凭借形象的思维”。想象可以使语言符号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而创作主体的形象思维特质决定了欣赏主体也必须与其采用同一步调。在阅读《春播》这篇文章时,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理解,在马丁·德莱尼和玛丽这对年轻夫妇新婚后第一场春播的头一天里他们的喜悦与焦虑、渴望与纠结,才能体会到他们细腻的情感波动,并引起共鸣。最后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本,从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意义、语言风格等各个角度欣赏文章的美。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高效方法
教育主要凭借教材发挥作用,教材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能力,为教学进程起到帮扶的作用。面对如今教育改革的局面,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仍然没有摆脱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仍然是一个难点。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力。所以,语文老师必须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文言文教学,进而达到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提高文学素养。
一、兴趣的培养
从心理学方面而言,心理成分主要由学习动力和学习爱好组成,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渴望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欣赏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案多种多样,为了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使学生更加重视文言文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置身于文言文背景下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使学生了解文言文学习的作用和意义,老师对学生的背诵进行指导的时候,必须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结合学生的独特性,杜绝文言文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老师要调动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的自主性,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加有把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不仅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学。在文言文教学的开端,只要老师正确指导学生,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老师起到了帮助作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语文老师不仅要详细研究文言文的每个字词、每句话的含义,也要分析语法,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文言文的深刻,也能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老师可以采取使学生吟诵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素养。总而言之,老师必须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使文言文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都自主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从而强化教育的效果。
二、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氛围
教学的主要基地就在课堂,文言文教育一直是人们不愿意逾越的鸿沟。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尽可能强化课堂的功能。老师必须对自己进行释放,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处于主动的状态。文言文教学进程中,老师要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自主思索,自行寻找处理难题的方法,使学生结合想象和情绪并且能够置身于文言文内容之中,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用文言文中的人物体会文言文表达的情感。老师在教授文言文涉及历史故事的时候,适当结合幽默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感到更加亲和,对文章阐述的道理理解更加深刻,最终达到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目的。老师在教学复习的时候与学生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适应变化多端的考试题型。
三、阅读的重要性
俗语道:“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现在的文言文学习基本上脱离了置身情境之中的方法,使文言文学习遇到了很多难题。所以,在平常的文言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强化。使学生能够形成优良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并且具有语言学习的能力,老师可以结合熟读的手段进行教学:老师将学生引进一个特定的环境,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一定的指导和激励。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主要借助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文言文朗读和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怀有疑问地朗读文言文,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文言文的知识点,也能使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老师带领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研究、概述和总结,使文章内容饱满、丰富,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显著提升。调动学生朗读文言文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中心内容,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价值观,也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发展,使学生面对生活更加积极、热情。朗朗上口的诵读、生动有趣的故事、曲折的作者遭遇都能使学生置身于文言文的情境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在老师的管理和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学习条件,对学习目的进行科学选择,主动学习文言文,结合作文或者其他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适当且多样的阅读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
四、结语
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必须细心研究,勇于创新,沿袭以往优秀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必须致力于突破文言文教学死气沉沉的现状,不断改革以寻找一种最高效的教学手段,最终大力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艳丽.怎样培养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2012(8)
一要以点带面,由浅入深。阅读的前提是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诗歌类的课文多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散文类的课文多采用朗读法和默读法,在朗读中享受语言的优美。说明文,可采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主要了解事物的性质、特点等。迁移到课外经典作品的阅读,对小说可以选用精读法、跳读法;对诗歌、散文则要注重朗读,畅谈心理感受;对知识性文章则要采用记笔记谈感受的方式。
二要以小见大,重在领悟。文学作品能表现很多东西。有些不适合明说,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过诗词却能表达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离不开古诗的教学。另外文学作品中包含的能引起听者强烈共鸣的情感因素,也是纯教育性语言望尘莫及的。我们引用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句子,就能起到不让学生自暴自弃的教育效果。
二、扩大范围,丰富课外阅读
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确定的量化任务,仅仅进行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再好的语文教学也需要课外的充实与完善。因此,必须重视课外阅读。
一是课外阅读要广泛丰富。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博览群书,能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目前,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很多,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草房子》,以及其他中国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文学名著等,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有效引导学生阅读。
二是课外阅读要注重联想。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还可结合课内。学了《草船借箭》,引导学生阅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学了《争吵》,指导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吹泡泡》,指导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橘灯》等。这样,学生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大量汲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积淀文学素养。
三是课外阅读要活动随行。对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注重细节和引导。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彰显文学的活力。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交流性的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比赛性的读书知识赛、辩论赛;评比性的课外阅读小明星、阅读小能手评比等。另外,还要积极创造阅读氛围,在班里可组织图书角,让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三、注重积累,加强课堂训练
关键词:文学修养 秘书工作 价值
人们可以通过文学,了解社会、感受生活;通过文学,享受美的体验,心灵得到充实和净化。文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文学修养对于秘书工作又有怎样的价值呢?
一.加强文学修养有助于拓展秘书的知识结构
秘书被称为“杂家”,工作综合性极强,秘书要胜任这份工作就要求秘书的知识结构必须是“见多识广”的。根据文学修养的认识功能,即“文学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文化与心理,扩展人们的自然和人文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那么,在秘书知识结构构建中文学修养将起到很大作用。
首先,文学作品帮助秘书扩充社会知识。文学不仅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也教育人们应当如何生活。如《子夜》,可以帮助秘书认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征;《孔雀东南飞》男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故事让秘书感受到了古代青年反抗封建婚姻的光明力量;《红楼梦》,可帮助秘书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萌发。
其次,文学作品利于秘书积累其他知识的积累。因为文学作品当中的艺术形象在秘书品读时,就无形中渗透在秘书的脑海中,秘书的知识面无形中也得到了扩展。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惊天地、泣鬼魂的语言就能让秘书看到当时国难当头、人民置身苦海的现实生活,从而可以感受到一个中国人为自由而战、舍己为人的宽广胸襟和亲情、爱情与爱国情三者冲突中的痛苦抉择;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衣食住行等等,秘书在阅读时就能从作者对封建社会的荒、及罪恶的批判,深深领悟到中国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还可扩充到民俗、饮食、医药、管理、诗词等多种知识;英国作家霍金的《我们的宇宙图像》就能给秘书提供丰富的科普知识。
秘书的工作角色决定了秘书需要广泛了解社会和人生,而文学作品又是各种知识的重要载体,是秘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一条特殊而重要的途径。总之,秘书要想使自己的秘书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加强文学修养有利于秘书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今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秘书的工作中,为领导提供超前服务、在工作中体现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思维,是时代对秘书提出的要求。而加强文学修养有利于秘书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是文学作品的欣赏有助于秘书的创新意识的养成。因为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培养人们创新意识的作用。秘书人员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感悟个时代优秀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奋发向上精神,鞭策自己提高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
二是阅读文学作品是提高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因为一旦缺乏想象力,工作就会教条刻板,起草文件就会缺乏高度和深度。而文学创作不乏大量的创造性思维,秘书品读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在和优秀的心灵沟通,思想得到陶冶和洗涤,想象力自然而然得到锻炼,创造思维也就得到提高。比如从马致远《天净沙》“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这12字6意象构造出的意境中,秘书就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作者寂寞凄悲的心情。《孙子兵法》作为兵家谋略名著,就可以帮助秘书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著作中的谋略精髓移植到现代管理中来。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分不开的,相互不可缺。各领域相融合的的现代社会,秘书的工作已从简单事务发展为多职能、多身份,从“机械型”发展为“智能型”,其中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成为秘书工作的要求之一,也就是要求秘书要有前瞻性和发散性思维,要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未想,创新工作方法;要开阔思路,谋新策、出新招、创新意,提高工作效率;要多留心,多借鉴,多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秘书在处理事务时缺乏前瞻性和发散性思维,就不能充分、全面地领会领导意图,那么处理事务将无法做到灵活、周全。那么,阅读文学作品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秘书工作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来培养。
三.加强文学素养有利于秘书写作水平的提升
写作能力是秘书人员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而文学素养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1.文学素养决定着秘书人员写作的深度和感染力。
秘书的文学素养,即秘书的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秘书认识事物的深度受到其文学修养水平的影响,而认识事物的深度则会影响其具体的文字操作能力的高低,影响写作质量。例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来进行文字表述,即使事件是相同的,但不同的人对事件本身的理解力、对事件性质的穿透力、感染力一定是不同的。有的抓住关键,一针见血,详略得当,一目了然;有的则如蜻蜓点水,避重就轻,误导读者;有的甚至语言表述错误,造成事实偏差。这些都是文学素养水平差别所致。
2.文学素养的高低反映文书写作审美意识的强弱。
公文写作要求基本的深刻、到位外,写得规范、精彩也是必须的。也就是说,秘书公文要写得好必须要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而要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又是分不开的。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秘书人员就能较全面把握公文内容、较深刻理解公文精神, 从而有利于秘书写出具有较高审美效果的公文。如果一位秘书驾驭语言的能力、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十分欠缺,那么所写出的公文将是无法恭维的。在实践中,简练、明了、恰当、严谨等是秘书在写作中要形成的审美标准,而这些无不源于公文写作者的文学修养。
3.文学修养影响着写作效率。
秘书每天都离不开大量的文字工作,离不开写作,小到电话记录、请示、工作反馈,大到年度工作总结、来年工作计划等,起草写作无时不在。所以写作对于秘书来说是“家常菜”。如果缺乏较高的写作能力,要么写起来要么内容空洞、平淡无味,要么语句不通、表达不畅,这道“家常菜”都无法出锅或尴尬出锅,那影响工作效率则是自然不过了。
例如:清政府曾向德国借款修筑胶济铁路,条约中有一款:“沿铁路线左右三十里内煤铁等矿,德国有权开采。”清政府的原意是:沿线左右加起来共三十里。文中的“左右三十里内”与“沿线左右加起来共三十里”的差别,使清政府白白地丢失了一倍土地的矿产开采权。
由此可见,秘书的工作依赖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文学修养的提升,这对于一个秘书而言实在是重中之重。如果将秘书写作比作大海中的冰山,那么隐入水下面的就是文学修养,露出水面的就是秘书写作能力,下面的积蕴越深厚,上面表现的现象和内容才能越久远、越丰富。
四.加强文学修养有利于提高秘书说话艺术
秘书的工作又具有上传下达的特点,起着桥梁式的沟通作用,说话艺术的提高自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例如秘书在与人沟通时,就要懂得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言语措辞,懂得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懂得根据不同的沟通内容来确定不同的沟通形式,如委婉式、直截了当式、赞誉式、迂回式等。
而文学作品的熏陶和积淀, 会在表达时自然地流露出来,表现出说话是有条理有文采的,还是思维混乱的;表达是幽默含蓄的,还是直截了当的;谈吐是优雅的,还是尖酸刻薄的;是具有亲和力的,还是态度冷漠拒人千里之外的;是团结合作的,还是自私小气的;等等。所以秘书必须重视“腹有诗书气自华”所指,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对性格、气质以及处事的态度的影响是不能小看甚至不能忽略的。加强文学修养,秘书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才能更好地提高说话艺术。
五.加强文学修养有利于秘书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
秘书是上级和下级、外部和内部工作之间的一个枢纽和桥梁,因而秘书人际关系的好坏将极大影响着秘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文学修养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较强的文学修养有利于秘书更好地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工作氛围更融洽愉悦,工作效率提高。
另一方面,较强的文学素养有利于秘书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能做到有礼、平和、诚信、大度,在人际相处中更懂得运用倾听、赞美等表达技巧,更能善解人意、勇担责任。
《三国演义》杨修才华横溢,却始终不受曹操重用,最终还被杀死,给历史留下了“食之无味,弃之有味”的“鸡肋”典故。秘书从这一典故中就要领悟到做人要懂得摆正位置,办事要懂得掌握分寸的道理,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秘书的工作角色。在秘书与领导的微妙交际中,既要尊重领导,服从安排,又不唯命是从,还要在听从安排时多一个心眼帮领导检查错误,防止领导出现错漏;或者秘书在面对多位领导时,既不能有亲近谁,漠视谁,服从谁,不服从谁的表现,又要在多为领导有分歧时,懂得如何灵活、巧妙地劝解、化解矛盾。这时候,秘书的高文学修养就能发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