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武术套路;女子竞技武术;后备人才
中图分类号: G 8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18-03文献标志码: A
河南作为武术大省,拥有少林拳、太极拳等多个优秀拳种,武术馆校星罗棋布,武术社团遍布各地,群众基础非常雄厚;但是,随着其他武术强省的快速发展,其竞技武术不断受到冲击,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全国缺乏明显的优势。继九运会培养出女子冠军赵阳阳之后,连续2届运动会都无人问鼎;因此,本文从河南省十运会、十一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对比分析入手,发现目前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河南省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河南省竞技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0年河南省十运会、十一运会武术套路比赛获得团体总分前8名的运动员及代表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收集有关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后备人才培养情况研究的书籍、报刊等文献资料,以及河南省十运会、十一运会比赛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生源萎缩
河南省运动会武术比赛不仅能够体现各地市青少年的竞技武术水平,也是对竞技武术后备队伍的一次检阅,因而竞争十分激烈。省十运会17个地市代表队共191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参加甲组集体基本功比赛的有6支代表队,乙组集体基本功比赛的有9支代表队,女运动员仅63人,占参赛总人数的32.9%。参赛的女运动员主要来自于各地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只有11%来源于武术馆校。为了增加运动员的参赛比例,提升女子后备人才的储备,省十一运会武术套路比赛规定每个代表队的参赛人数由十运会时的14人增加到了20人,并要求甲、乙组男、女运动员各报5人;然而,与省十运会相比,参赛队和参赛运动员的比例却分别下降了17.7%和11.6%,有14个地市组队共169名运动员参赛,参加集体基本功的甲、乙组代表队也分别降到4支和5支。女运动员人数虽略有上升,达到66人,其中来源于武术馆校的女运动员比例也提升到了14%;但是作为能够承担下届运动会主要成员的女子乙组参赛人数却下降了23.1%;而且,只有郑州、洛阳、焦作3个省辖市代表队按照比赛要求报满了女子组别的参赛名额,漯河、南阳、许昌、信阳、平顶山5个代表队都仅派出1名女运动员参赛,而新乡市则没有女运动员参赛。2届省运会参加武术套路比赛的女运动员数量都明显不足,这与河南武术大省的称号极不相符,也反映出各地市女子竞技武术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匮乏现象。
后备人才不足,尤其女子竞技武术套路生源紧缺是困扰各地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发展的一大难题[1]。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作为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为河南省竞技武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曾获得全国武术冠军的刘海波、赵昆、赵阳阳都是得益于各地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培养和输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少体校受到了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前所未有的冲击[2-3]。由于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培养目标的单一性、培养学生的成才率低、运动员出路难等问题,导致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生源日益萎缩甚至关闭和停办。鹤壁、济源、驻马店等地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都曾组队征战十运会赛场,如今却无法在赛场上觅其踪影。竞技武术要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后备人才资源[4];因此,帮助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走出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不容忽视的问题[5]。
2.2后备人才格局发展不均衡,强、弱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奖牌数量的多少不仅能够反映各地市代表队运动员的总体水平,也能够反映各代表队的综合实力[6]。省十运会女子甲组和乙组的奖牌分布主要集中在郑州、焦作、平顶山、安阳、洛阳等地市;省十一运会奖牌榜上,位列前5名的郑州、洛阳、焦作、安阳、开封队5个代表队取得了34枚金牌中的29枚,34枚银牌中的26枚,34枚铜牌中的30枚,102枚奖牌中的85枚,分别占金牌、银牌、铜牌和奖牌的85.2%、76.4%、88.2%和73%。从女子甲组和乙组的奖牌分布(见表1)上,除信阳代表队获得1枚金牌之外,全部被郑州、洛阳、焦作、安阳、开封5个代表队获取,奖牌分布更趋于集中。
通过2届省运会奖牌榜名次的更迭变化,可以看出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发展不均衡,呈两极分化之势,强队之间的整体实力差异日趋缩小,弱队实力逐渐下滑,而强、弱队之间的差距则越来越大。强队的进步固然值得高兴,可也不免为河南竞技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丝担忧。如果河南竞技武术仅依靠个别队伍的强大,而更多地市根本没有夺取奖牌的机会,那么这种格局的分布不仅影响弱队参赛积极性,还关系到后备人才的储备问题,甚至是地市代表队的生存。值得一提的是平顶山队在十运会时曾获得3枚金牌、4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3位,而十一运会女子项目颗粒无收,跌出奖牌榜前8位。昔日的强队尚能因为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从此一蹶不振,更何况那些运动成绩不佳的运动队,教练员工作得不到肯定,失去主管领导的认可,其后备队伍的储备、政策的支持以及资金投入就更无从谈起。一旦形成个别队伍的一花独放,势必会影响到竞技武术在河南省的蓬勃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河南省各地市后备人才的交流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弱队的政策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形成百花齐放的后备人才培养格局,对推动竞技武术的健康发展会起到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7-8]。
2.3后备人才项目布局各具特色,优势资源未充分挖掘
郑州队依然延续着省十运会的辉煌,不仅以绝对实力获得少林拳的金银牌,在棍术、刀术也显示其强大的实力。少林拳作为郑州市中小学体育课的必选课程,广泛的普及程度为竞技武术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才资源。其次,少林拳作为各武术馆校的代表项目,在塔沟、鹅坡、释小龙等众多武术馆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为郑州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在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没有设置少林拳的比赛项目,因此,在保持少林拳特色项目的基础上,应集中郑州的优势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发展其他竞赛项目。安阳队始终保持南拳项目上的优势,在省十一运会比赛中获得女子甲组的南拳冠、亚军。洛阳队在剑术、枪术项目上具有较强优势,同时在乙组南拳前三甲也占有二席。一直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训练为主导的焦作队,正确的指导方针使其在2届省运会中收获颇丰,在长拳、刀术、棍术、剑术获得4枚金牌的基础上,还收获了4枚银牌。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焦作拥有丰富的太极拳人力资源,浓厚的习练太极拳氛围,特别是每2年举办的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在获得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宣传和推广太极拳以及发现和选拔太极拳人才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然而焦作代表队却没能在太极拳项目获得一枚奖牌。
纵观河南省运动员在全运会的表现,继赵阳阳获得九运会剑、枪小全能冠军和十运会剑、枪小全能亚军之后,仅有马岚的长拳获得十运会、十一运会季军,具备冲击冠军的实力。而河南省的女子太极拳运动员却从未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取奖牌,太极拳的优势一直以来都被广东、福建队所垄断。十一届全运会后,外省一些优秀的女子太极拳选手先后退役,对河南省女子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方面,河南省曾培养出王二平、丁杰等优秀的男子太极拳运动员,现役的马建超也获得过全国武术锦标赛男子太极拳冠军,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作为太极拳发源地,还可以将潜在的太极拳人口优势得以开发和利用成为人才优势:因此,建议集河南省之力,集中优势资源,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在保持长拳、剑、枪等优势项目的前提下,以女子太极拳项目作为突破口,带动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套路的快速发展。
2.4后备人才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动作质量有待提高
女子甲组的运动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获9.0分以上的运动员24人次,特别是剑术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均在9分以上,无论从演练技巧、还是难度动作的分值都远远高于省十运会女子甲组的成绩,显示了在剑术项目上的整体优势(见表2)。太极拳、刀术、棍术项目成绩虽然较上届运动会有所提高;但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棍术第7名仅为6.76分,与第1名9.35分相差2.59分,足以说明棍术水平整体实力还有待提升。省十一运会在甲组增添了对练项目,仅有5对上场比赛,整体缺乏亮点。
女子乙组运动员获得9.0分以上有13人次,在棍术、枪术、长拳、太极拳项目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见表3)。女子长拳和太极拳显示了较强的竞争力,前8名成绩之间差异较小,而无论难度分还是演练分都有较大提高。剑术与省十运会相比,虽然成绩有进步,但是参赛人数明显萎缩,而且第5名成绩仅为7.97分,突出的优秀后备人才不多,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与甲组相同的是乙组南拳项目也是河南省的弱项,且是唯一一个运动成绩没有提高反而降低的运动项目,而且参赛人数也低于省十运会的人数,表明南拳项目的整体水平较为欠缺。
从2届运动会运动成绩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除南拳项目以外,各组别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获高分人数增多;但是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难度动作和演练技巧分值的增加,而在动作质量方面的表现却不甚理想,扣分点较多,主要涉及动作步型、腿法以及跳跃动作等方面,显示动作不够细腻和规范,基本功不够扎实。河南省青少年长拳和太极拳有着长足的进步和优势,剑术和枪术虽然技术整体都有提升,但是参赛人数出现了不同程度萎缩。尤其是作为下届运动会中坚力量的乙组运动员在优势项目上的人员萎缩更让人担忧,后备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力量不足,各地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仍然是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要基地。多元化发展趋势应是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2)从单项成绩和奖牌分布情况看,河南省各地市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力量发展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焦作、安阳、开封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女子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布局各有特色,资源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利用。剑术和长拳项目具有一定的优势,南拳整体实力较弱。
3)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力量在动作难度和演练技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运动员动作质量表现不够细腻和规范,扣分点较多。
3.2建议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微生物学实验;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131-04
Abstract:Microbiology is a basic course of biology,food,pharmaceutical and so on. It has a strong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so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course is very important. At present,local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are changing to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school model,so the various professional courses under the training system are in the fruitful refor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o chang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this paper takes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micro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he teaching system ofmicrobiologyexperiment course has been reformed and practiced,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Local application undergraduate;Microbiology experiment;Reformpractice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2014年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全国众多地方性本科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由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模式向技术型、实用型转变,明确自身的定位,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合肥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为了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近年来,在所属的各个学院对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进都进行了深有成效的改革。微生物学是生物制药、发酵工程、食品、农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因此微生物学实验在其中地位尤为重要[2]。在新的历史时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应适应学科和时展的需求,坚持教学改革,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由于合肥师范学院是从成人教育发展为本科院校,各方面底子薄,虽然各个领域发展迅速,但在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本人是合肥师范学院的一名微生物学实验教师,具有8a的微生物学实验授课经验,通过对微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后,发现以往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在多方面不能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 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以往的办学模式下,我校的微生物教学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对于微生物学实验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实验开设的多是验证理论的经典实验,主要内容是细菌、真菌的形态观察、染色,培养基配制及消毒灭菌,微生物生理生化等。实验项目过于简单陈旧,严重束缚教师手脚、学生思维,以至于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兴趣不高,分析问题能力低下。
1.2 实验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我校升为本科院校时间不长,高水平的师资比较缺乏,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得不到输送;相应的微生物学实验器材也较为缺乏,已有实验仪器比较陈旧,实验的效果较差,使用成本也较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的上课动力。由于实验仪器人台数不足,导致学生都得不到亲自操作实验仪器的机会,动手能力较差,进入企业实践操作能力也得不到认可。
1.3 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陈旧 微生物学实验只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项目,对于一些较新实验项目以及综合性的实验均没有设置,致使一些学生无法单独去完成微生物学实验的整个流程。由于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的不足,导致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捉襟见肘,不能开设一些时下较新的实验项目,不能让学生了解有关微生物实验的最新动态,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课堂上的教学依然沿用老师板书的形式进行讲解,没有其他更为先进的教学方式,更没有先进的教学工具。由于微生物是种肉眼看不见的生物体,学生光靠耳朵听就显得很抽象,不利于理解。
1.4 考核模式不合理 在不同专业的微生物教学中,实验实训都作为课内实验,在整个课程中占比较小,在考核中也不作为单独的考试内容,平时的实验操作也不作为考核项目,导致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好学坏都一样,致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授课积极性。
1.5 与市场衔接不够 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走向市场,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能否被市场所接受,要求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高超的实践技能。以往的人才培养一直强调理论知识,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部分都高分低能,不能很好的融入市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就更高,而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的合肥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方面就显得不足。学生在学校时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较少,接触到时下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流程的机会就更少,毕业以后进入企业往往不被认可,影响学生职业前景与学校的声誉。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毕业去向很多是食品检验、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等岗位,这些领域对微生物学的动力能力较高,由于缺少相应的校企合作机制,致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走不出去,就更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都不足,毕业生进入相关的企业实习,也不能完成较为简单的微生物的检测、鉴别等工作,导致学生与学校的口碑较差。由于国家实施教育转型的外在压力与我校内在改革的迫切需求,我校的生物科学学院对微生物学课程以及培养模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与实践。
2 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应对措施
2.1 微生物实验教学课程的修改及实验内容的调整 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目前下设3个专业,分别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针对专业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以理论知识点为主,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加入一些综合性实验,如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生物技术专业加大实践实训的比重,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食用菌栽培技的学习;而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一门独立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
24学时\&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染色、细菌数目的测定\&微生物学实验,24学时;食用菌栽培,16学时\&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微生物数目确定;食用菌株的分离,菌床的制备,子实体的培养\&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实验,24学时;微生物工程,24学时\&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微生物数目确定;淀粉酶产生菌分离纯化,酒酿制作,发酵罐的使用\&食品质量与安全\&微生物学实验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56学时\&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乳制品与调味品的微生物检验,大肠菌群与金黄色葡萄球的检测\&]
为适应学校转型,应用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微生物实验实训需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实验教学的应用性需要[3]。减少原来的验证性实验,如微生物形态观察、培养基的配制等,将其纳入到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这个综合性试验中。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从土壤原液的制备、不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以及种类的鉴别,基本上包含了微生物常规实验的整个流程。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加入,使学生掌握了微生物样品的采取、分离培养基的获得、不同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不同微生物的染色方法以及显微镜中油镜的使用方法诸多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此外,还根据学生兴趣,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去设计实验思路、选择实验内容,组织材料进行实验,自己去环境中筛选有益的菌株,巩固课堂所学。通过以上改变,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更加娴熟,为后期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作了充分的准备,思路更加开阔。对不同专业的微生物实验课程的重新设置,既突出了专业特色,又在教学中为学生补充潜在知识与技能。
2.2 拓宽实验教学手段 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很难看见,凭老师口述很难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以及生理特性,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填鸭式的讲授、实验进行教学,学生认为微生物学课堂枯燥无味,逐渐失去W习兴趣。因此,微生物学实验教师要拓宽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4]。例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食物为什么会变质,是由哪些微生物引起的变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照片与影音的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与功能;让学生利用一些微生物自己去制备一些发酵产品,如酸奶、葡萄酒等。通过教学手段的增加,不仅避免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而且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获取知识,增加了学习主动性,巩固了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3 改进考核模式,重视实践教学 针对生命科学学院下设3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了微生物学实验在其专业中的毕生与考核模式。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微生物学实验学时占微生物学课程总学时的1/3,在期末考试中实验成绩也占有30%,且实验操作单独考试;由于微生物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的重要性,因此单独开设了一门课程,即微生物学实验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总学时达到56个,独立考试。通过以上考核模式的改进,增大了微生物实验在其教学中的比重,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此外,在制订培养计划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一些课程必须的实验教学外,还要安排劳动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训练、科学研究训练等,以满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的需要。为了加强微生物实践教学环节,除建立了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室外,还要重点建立蓝莓研究中心,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制备各种果酒,学生可以自主进入中心去实习,独立去酿制果酒了。校内的食用菌栽培基地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实习,使学生学型真菌的栽培技术,较好地保证学生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顺利完成。
2.4 实施深度校企融合 近年来我院与多个生产教学实习基地开展校企融合式的培养模式。教师、学生进企业,在生产一线建立实训基地,在企业现场授课,企业教师与我院教师交替授课,有利于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结合,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结合[5]。作为人才培养与生产一线“零距离”的产学结合形式,这样的合作目的明确,一切围绕教学过程与实施进行,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这些企业掌握生物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在企业管理、技术力量、设备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实施校企融合的培养中,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点入手:
2.4.1 深入了解企业需要,共同完善课程建设 企业中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是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的依据。通过平时对企业调研获取信息,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课程内容,聘请企业人员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标准,必要时采用“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使所教、所学、所用三者对接,培养企业适用的人才。
2.4.2 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企业不仅具有许多学校没有的设备、技术,更具有教学上难以模拟的工作环境。因此,学生到企业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维系和深化校企关系的重要环节。学生实习可以有认知性的参观、体验式的短期实习及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无论哪一种形式,走出校门、走入企业,对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了解工作环境、适应岗位要求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有机会挑选所需人才,这也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
2.4.3 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努力培养师资队伍 教师走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是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一线的科技人才,如果教师对企业的情况知之甚少,实践动手能力、分析排除故障能力不足的话,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所以要让教师了解企业、了解产品、参与生产,全面培养生产实践能力。教师上课给学生讲企业、讲产品、讲市场,只有把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应用型人才。
2.4.4 体现地域特色 根据安徽省的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食品、农业与医药已成为本省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持本省的经济发展,要结合本省特点,增加了微生物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与生物制药专业。此外,我校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优势,与安科生物药业、马鞍山蒙牛乳业、伊利(合肥)集团、合肥徽王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生物应用型企业开展产学合作。
3 结语
通过对生物核心课程微生物学实验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改革,使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大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也有显著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授课动力;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了资源的节约化利用,并且使课堂知识与市场需求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了学生就业率与企业的用人满意度。因此,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课程改革措施,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改革教学与考核方式,与企业优势互补,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并结合目前就业形势与地方经济特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进一步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邱成书,冯媛媛,陈文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等教育,2016,06:105-106.
[2]苏海佳,刘长霞,谭夭伟.生物工程专业“研究型”本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12):56-59.
[3]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55-58.
[关键词]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应用
中图分类号:TG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45-01
0.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为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和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一种高新生产技术,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对制药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不断加强制药工艺的应用和创新是实现制药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目前虽然我国微生物药物制造工艺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其生产工艺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微生物药物
1.1 微生物药物概述
微生物药物是天然药物,包括传统的非抗菌的生理活性物质和抗生素,经过微生物转换或合成对临床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微生物制药技术就是微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对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新药物的研发,是微生物药物研究的两个关键。在工业微生物技术中,微生物制药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对菌株生产、发酵、提取工艺进行完善和优化。
1.2 微生物药物审查的过程
首先在对有效菌株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化学修饰,得到新的活性化合物,然后进行结构的确定和专利的申请及获得并进行临床试验(动物实验)对菌种的优化以及其他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确定其副作用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试验,当取得较好成效时便可进行药品的注册和上市。
1.3 微生物药物研究的进展
1.3.1 微生物来源拓宽
在现有的已经发现的微生物来看与自然固有的微生物相比数量不多,对微生物药物的研究,离不开对微生物不同的种类进行区别和分离,也是微生物药物研制的必经之路。目前的药物制造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是土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知及经验的拓展,在各类生理活性物质的分离中对海洋微生物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且已经有成功的案例。微生物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对土壤、海洋微生物的不断深入分析和研究使得各类新型微生物不断被发现,对新型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创造了基础[1]。
1.3.2 新型微生物Y选模型的建立
在目前的研究报道中,已经面世的关于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式大量出现,在此类筛选模式的建立中,大多是以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基础的,在不断的发展中结合同位素标记法和反射免疫学等,实现筛选模式的不断建立、完善和创新。各类筛选模式的不断建立离不开药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等专业人才的共同合作。
2.生产工艺在微生物药物生产中应用的现状
2.1 基因工程技术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微生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和新型抗生素的产生提供了应用技术。随着各类受体和酶的筛选模型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基因重组技术在筛选中可以将数量少、筛选难度大的受体和酶从大量的微生物中变大出来,促进筛选的效率和降低筛选的难度。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技术改造等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药物来源,在微生物药物的筛选时,利用调控机理和定向生物合成等新型发酵技术,为新的衍生物等提供了新的来源。
2.2 菌种的改良
2.2.1 基因重组技术
在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中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微生物基因研究的基础上,将基因的DNA序列进行确定、分析、设计、合成,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得到的样品进行扫描得出需要的理论数据。该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者能够对生物细胞进行综合的研究,通过对生物细胞生理状态的分析,进行临床微生物研究,研发新的微生物药物[2]。
2.2.2 修饰技术的发展
在现有的修饰技术中,RNA聚合酶得到官方的应用。要实现基因的表达,就必须先实现遗传信息的转录,在转录的过程中,RNA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的转录,RNA聚合酶和抗生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对RNA聚合酶的功能进行修饰能够实现对抗生素的有效合成,提供合成的水平。
2.2.3 菌种的改良
对菌种的选用和培育是微生物药物生产的重要技术,通过对微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分析,研究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微生物学的理论为基础,旨在不断开发微生物的品种和实现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优化,通过基因重组对菌株进行筛选和识别,实现微生物的优良筛选。随着青霉素的研发,微生物菌种的开发和研究逐渐发展,为微生物药物生产的菌种筛选和培育奠定了基础;随着科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重组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抗生素产量的提高以及新型活性物质的提取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基因工程对菌种改良的发展。
3.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的创新措施
3.1 菌株的生产
3.1.1 菌种来源
微生物菌种的质量是微生物药物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进行微生物药物制造的时候偶,应该对菌株的性能进行优化,为发酵工艺提供基础;同时应该对菌种的来源和选育的过程及方式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及生产价值坚定资料,为后期的申报提供有力的数据,确保菌种来源的可靠度和菌种质量。通过对菌种生产价值的鉴定,能够对菌种的形态、代谢、抗原的进行全面的了解,其中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对菌种的分类鉴定中,核酸得到广泛的应用。
3.1.2 菌种库的建立及保存
菌种库的建立,可以为微生物药物制造提供性能稳定、质量合格的菌种。将原始菌种培养获得的包子悬液定量分装于冻存管,要注意的是,孢子悬液均一且同质。在进行申报时,应该提供全面的资料,具体包括:建立过程中的参数;建立的日期、方法、传代数;菌种库质量标准;建立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检测方法等[3]。
3.2 发酵工艺
微生物的发酵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孢子、种子制备和发酵。
3.2.1 孢子制备
孢子制备是发酵的基础,将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后进行前期保存的孢子的接种,进行培养后用进行灭菌处理,制作孢子悬液待用。在此过程中,制作的菌种应该无外部污染,保持孢子的均匀和丰满性性,在制备的过程中,培养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对孢子的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该对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孢子制备的质量。
3.2.2 种子制备
作为发酵的关键,种子的制备通过对孢子或者菌体的转入培养使得菌丝数量扩大,一边后期将近似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此过程中对罐中的压力、空气流量、温度以及培养的时间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抽样试验的方式对菌丝的变化进行观察,确保种子的质量;除此之外种子的质量与培养基、孢子质量、接种等得影响较大。
3.2.3 发酵
通过发酵能够让微生物产生大量所需的产物,在微生物药物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孢子的不同性质应该选用不同的培养基,对相同性质的孢子,在培B的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一般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过程中不受其他病毒的感染;在接种的过程中应该对运行参数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微生物的生产力。
3.3 提取工艺的改进
提取工艺主要是对发酵液的处理,由于发酵液中杂质含量较高且其中菌体细胞以及各类细胞代谢物较多,进一步加大了提取的难度。因此提取工艺是常培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发酵液预处理、目标物的分离、目标物的精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微生物药物生产的工艺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良好的生产工艺是微生物药物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微生物药物生产的复杂性,对生产工艺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在药物制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菌种的选择、发酵、提取环节的控制,根据不同菌种的特点,选用适应的工艺进行药物的生产,促进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佳新.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
[2] 李国亮,郑昆,陈代杰,王华,邵雷.革兰阴性菌中脂质A修饰造成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6(06).
[3] 陈代杰.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增效剂开发[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 [Q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34-1
在近年来的微生物发酵历程中,农业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农业中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能够收集菌体或者相关的代谢产物,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除此之外,微生物的发酵应用还在农业防病方面有显著的成效。微生物发酵对于生产而言有很好的增产作用,但是不同的微生物有自身的菌种特性,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发酵条件,其中包括PH值、温度、溶氧量等,都属于微生物发酵条件的重要内容。发酵工艺的优化能够提高发酵生产的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将微生物发酵发展成高效、节资的产业。
1 微生物发酵影响因素的分析
培养基对于发酵而言,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微生物在进行代谢产物合成或者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直接影响了菌体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并且对生物的合成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微生物发酵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微生物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以及发酵工艺都有明显的差异。培养基的主要材料是氮源、碳源、微量元素和无机盐,这四种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培养基的质量。
除了碳源以外,无机盐对培养基而言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发酵过程中,无机盐影响了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对代谢产物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很多金属离子在浓度较低时能够对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在无机盐当中,磷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活动所需的重要元素,参与了微生物很多重要的生长活动,例如磷脂、核酸、辅酶的构成,都需要磷元素的加入。磷在微生物的代谢和调节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导微生物进行正常的生长和代谢。正二价的钙离子参与的是细胞生理状态的调节,并且能够增加发酵的菌量,提高微生物发酵的效率。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需要其他的构成成分,通过这些成分对微生物发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培养基对微生物发酵的效果。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安排必须要满足相应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为其产物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营养,并且还要保证物理性状适合微生物发酵的进行。在材料的选用上还需要考虑到价格因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较为便宜的原料,并且原料的来源必须充足,以便微生物发酵工程的长期发展。
2 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的方法
在如今的微生物发酵中,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开始关注发酵工艺的优化问题,如何有效的开展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的实验成为目前关注度最高的话题。该方面工艺的提高能够高效、系统的获得所需的微生物产物,将微生物发酵的效率进行显著的提高,并且在成本上还能够做到有效的控制。经过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优化方法主要是正交试验设计法、响应面设计法、Plackett-Burman设计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是一种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是通过正交表来进行多因素问题的分析,在研究得出结论以后可以通过直观分析或者是直接对比来确定微生物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该设计法在使用中具有工作量小、方法简单、效果好、效率高等特点,因此正交试验设计法是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的最常用方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并且在其他科研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设计法曾被多名生物学家进行实际的优化应用,例如利用正交设计法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进行优化,从而使发酵后杆菌的产量大大提高。
响应面设计法是一种统计方法,主要结合数学建模、统计分析、实验技术等方法经过试验设计进行数据的分析,并且通过多元二次回归方程进行函数关系的拟合,从而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该方法对于变量因素较多的微生物发酵有很好的参数优化效果,能够将各方面所需材料、发酵因素等进行准确的定量,从而保证微生物催化的顺利进行。响应面设计法的适用面较广,目前除了微生物发酵领域以外还遍布于生物学、医学、制药等多个方面,成为使用最广的微生物发酵优化工艺。
微生物发酵工艺对生物技术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该技术在工业和农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微生物发酵能够解决很多正常生产无法解决的问题。合理的运用微生物发酵并且不断进行工艺的优化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推动发酵工程技术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在技术纯熟以后还可以广泛运用于医药、卫生、工业等多个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1] 候美玲,辛媛媛,郝志敏,董金皋.玉米内生细菌YY1菌株高产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优化[J].玉米科学,2012(03).
关键词:高职;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32-02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是高职院校生物食品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基础微生物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于一体的课程。2010年,我院生物类专业实现了大类招生,统一了生物类各专业的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同时面向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制药三大专业的全体学生,旨在为学生对农产品、食品及药品检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考取食品、药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为从事食品药品生产、检验等岗位工作及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该课程现有的教材体系都是按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编排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离,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操作技能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因此,如何使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社会的职业需求建立起有机联系,开展与实际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行动导向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成为该门课程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笔者拟主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从《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以期使所培养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微生物检测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将整体化的职业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培养体系。根据毕业生反馈和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微生物检测岗位进行分析,确定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明确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行动导向完成课程内容的整体项目化设计。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和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教材《微生物学》的章节界限,整合实用性教学内容,将技能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组成教学单元,将需要的每部分理论知识点和技能加以组合,以微生物培养和检验技能为主线,将《微生物学》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融入微生物的各项操作任务之中,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实训项目。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掌握微生物检验的技巧与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参照食品、药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要求和学生将来从事食品药品生产、检验等岗位工作的行业规范标准要求,实现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具体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如表1所示。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整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增强学生的职业观念,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职业岗位(群)技能。结合认知规律,每个教学项目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项目的安排要具有代表性、覆盖性、典型性。第一个项目主要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后面三个项目主要根据企业微生物检验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以某一类食品为项目载体,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常检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熟悉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微生物检验技能和职业素质。具体的教学项目设计如表2所示。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一体化教学,以能力训练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积极推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对原有教材体系中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摒弃,探索项目课程设计教案,以能力训练方式将要用到的学科理论知识融入学习项目中,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测岗位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通过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生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每个项目均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教学实施,具体如表3所示。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微生物检测岗位的职能要求选择和设计教学实训项目,对传统教学中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割裂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微生物培养特性需要连续几天才能完成某个微生物指标的检验,这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注意根据课程的要求安排教学进程。另外,因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操作指导上不能同时兼顾所有的学生,因此,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所培养的学生能正确掌握微生物的操作技能和检验技术。
参考文献:
[1]包永华,叶素丹.高职《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设计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5):35-36.
[2]陈珊.高职《发酵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5):81-81.
[3]秦春娥,杨辉德.高职微生物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3):27-28.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Studies and practice for reforms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in teaching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He Xiaoqing, Li Zhiru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describe a series of reforms and tries in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on the course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s for students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The overview of reforms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cluding course contents, teaching approaches, open experiments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s.
Key words: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approaches; reforms
微生物学实验不仅是高等院校微生物学或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也是生命科学、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1]。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的场所,对整个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学科高速发展需要现代技术;另一方面,即使基因水平的研究,也离不开微生物学的基础实验方法。自从列文虎克发现细菌以来,认识和研究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包括经典与现代的、个体水平与分子水平的、微生物体内与体外的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和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与方法。不同的学科领域和院校所选择的实验内容不尽相同,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我们在近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并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重组探索。
1 实验内容的合理设置
微生物学实验是基础课程,实验内容以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与技术为主。微生物实验基础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如接种、培养等)与无菌概念的建立,这是微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几大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与个体特征、微生物的基本染色方法、微生物的稀释涂布技术及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等。这些基础的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在进行这些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介绍各种方法与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启发学生创新。只有了解基础才知道“何为新”,只有掌握了基础才明确“怎样创”。近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尽管微生物的广泛存在性作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已有一定的概念,但还不深刻。在微生物学实验中,让学生自己检测实验室、学生宿舍、人体表面与体内气流、不同的水体、食品或饮用品中的微生物。一旦学生在平板上看到各种不同的菌落时,会大吃一惊,这样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技术
将微生物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基础,包括不同的接种工具、接种方法。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方法应掌握熟练,特别要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与无菌概念。
1.3 微生物种类的识别
区分不同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培养特征(液体与固体培养基)、生长特征(斜体、半固体等)、个体特征(显微镜下观察)以及生理生化特性。通过菌落特征识别细菌、放线菌和霉菌三大类群,个体特征主要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细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杆菌、球菌、弧菌和螺旋菌、产鞭毛细菌等)、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及其相关的染色方法。例如革兰氏染色法、美兰染色法、死活菌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孢染色法等,并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重在了解不同微生物在代谢上的差异,用以进行微生物的鉴定。
1.4 微生物的生长与测定
微生物生长曲线、数量与大小的测定。生长曲线测定中平板活菌计数和光电比色法是学生应掌握的方法。
1.5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这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物理化学与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根据重基础的原则,同时也考虑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法与技术每年进行更新约25%,开放实验和综合实验分别占学时的12.5 %左右,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 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2.1 更新实验内容,实验教学与理论学习有效结合
关键词:微生物清防蜡;菌种生长曲线;陆梁油田;乳化性能试验;界面张力变化;矿化度
中图分类号:TE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092-02
微生物清防蜡作为近年来新兴的防蜡技术,因其具有的环保、低投入、效果持续时问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在陆梁油田的应用始于2003年前后,目前已推广至150口井左右,从使用效果来看,有效率在98%以上,应用前景良好。
一、微生物菌种的筛选
陆梁油田原油20℃条件下平均密度为0.856g/cm3,平均含蜡量8.2%,平均胶质含量3.57%,沥青质含量1.45%属含蜡、含胶中质原油,各层位的油层温度在42℃~66℃之间。对于通过代谢产物生成表面活性物质,从而改变原油流变性达到清防蜡目的的菌种,理想的原油乳化效果必不可少。同时还要考虑在采出液中矿化度、pH值和井下温度条件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一)菌种生长曲线测定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代表了微生物生长繁殖至衰老死亡的动态过程,分为停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可以反映出特定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繁殖能力。我们收集了几种具有清防蜡作用的微生物菌种,模拟井下条件用比浊法测定其生长曲线,见图1:
从图1曲线的走势来看,还是明显能够看出各种微生物的停滞期、对数期和稳定期(考虑到培养时间过长对会出现杂菌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没有对衰减期进行确定)。W、Bx、Bg、S2、A2的繁殖特性接近,在5小时左右进入微生物繁殖增长期(对数期),说明这几种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较强,在70小时左右进入微生物繁殖的稳定期。S2和A2由于对试验条件下环境体系的不适应,过早的进入了衰减期。
(二)乳化性能试验
传统的微生物清防蜡理论认为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低气分子气体,有机酸,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并通过它们发挥作用,起到清防蜡的目的。基于此我们室内可以通过微生物原油乳化试验来评价微生物的清防蜡效果。取陆梁油田不同层位单井原油作微生物乳化性能评价,各单井的原油物性参数如下表:
根据生长曲线和平皿试验结果,选择W、Bx、A1、Bg四种菌液作为原油乳化试验用微生物。试验中分别将lOmL和20mL菌液接种到含5克原油的液体培养基中,在50℃恒温摇床上培养72h后观察乳化结果。从实验结果看出,微生物乳化性能的优劣主要和选择的菌种有关。如Bx菌液对不同层位的陆梁原油都具有良好的乳化效果,而A1和W的对各层位原油乳化效果都不甚理想。同时结合表2还可以看出,所选微生物的乳化效果与原油物性也有一定关系,含蜡量高则乳化效果好,低则乳化效果不明显。在此实验基础上,选择LU8166和LUl 147井原油用乳化效果较理想的Bx和Bg菌种作不同培养时间对乳化效果的影响。试验条件同前,在不同培养时间后观察乳化结果。培养72小时以后,两种菌液的乳化效果基本不变。这和两菌种生长曲线达到稳定期的时间基本吻合。
(三)乳化后油水两相物性分析
通过微生物乳化试验后原油粘度的变化,可以印证乳化试验结果与清防蜡效果之间的联系。选择乳化试验中效果最好的LUl 147井经过Bx菌液乳化的原油作粘温曲线,测定结果见图2。微生物乳化和原油的粘度明显降低,说明乳化效果理想的菌液确实能降低原油在金属管壁的粘附力,达到清防蜡的目的。同时也说明原油乳化试验对评价微生物的清防蜡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界面张力变化分析方法
原油经过微生物乳化前后界面张力的变化,可以为适用于现场的菌种确定提供可靠依据。选择陆梁现场油样,室内用XZD-3型界面张力仪测定原油微生物作用前后界面张力变化,结果表明陆梁原油经Bx菌乳化后界面张力明显降低,降低率平均达到70%以上。
从生长曲线测定、乳化实验和界面张力测定结果来看,Bx菌对陆梁原油的清防蜡效果较好,作为现场应用时菌种。在确定合适菌种后还应考虑现场特定条件对菌种生长的影响,下文讨论温度等对微生物的影响。
二、温度、pH值和矿化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将W、Bx、Bg和A1菌样按1:4的比例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中,置于35℃、40℃、50℃、60℃、70℃下,分别测定72h后菌液浓度(涂抹平板计数法),以温度为横坐标,以菌液浓度的对数为纵坐标,作60h时温度与菌液浓度对数图。试验结果见图3;
从图4温度对微生物生长情况影响趋势可以看出,在40℃~60℃的范围内,微生物的生长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温度超过60℃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菌种生长能力受到抑制;到70℃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已经收到较大的抑制。
将菌样按1:4的比例接种于调节pH值至5、6、7、8、9的营养培养基中,置于50℃的振荡器培养72h,以平皿计数法测定总菌含量,以pH值为横坐标,以菌液浓度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5,从结果可知,微生物适宜的生长pH值在6~8之间。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受环境影响很大,研究矿化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可以为现场选井提供合理依据。室内通过配盐来模拟现场油井采出液,同时加入营养物质,在50℃恒温摇床上培养72小时后用平皿法测定总菌含量。根据陆梁油田采出液矿化度范围,室内用钙、镁、钾、钠、氯根等配置成矿化度5000、8000、10000、15000的模拟水样。测定结果见图5:
图5曲线说明,在提供充足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矿化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影响不大。但矿化度达到10000ppm以后,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基于此,在选择微生物清防蜡措施井时应考虑采出液矿化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三、现场应用情况
根据室内确定的选井依据,我们在陆梁油田选择了150口抽油井作为微生物清防蜡实施井,从实施效果来看,每年因为结蜡而导致修井基本在1-2口左右,有效率98%以上。部分油井因结蜡检泵时间由原来未采取措施的50天左右,延长到300天以上,防蜡效果明显。需要提醒读者的是,微生物清防蜡现场实施效果的好坏,不仅同所选菌种的清防蜡效果有关,还与合理的选井、优化的现场施工方案密不可分。对于选井条件,上文已做阐述。而现场施工方案,由于和菌种清防蜡作用机理、油井结蜡状况等密切相关,不同油田差异较大,本文在此就不专门叙述了。
四、结论
1.通过室内筛选评价,确定了适用于陆梁油田的微生物清防蜡菌种。
2.探讨了温度、pH值和矿化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确认现场合适的选井条件。井下适宜温度在40℃-60℃范围、采出水的pH值在6-8之间、矿化度低于10000ppm为最佳微生物清防蜡选井依据。
关键词:民族院校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46-01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建设好《微生物学》课程,对于提高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一方面由于微生物本身个体极其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其生命活动规律不易被人们所知;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学领域中的内容日益丰富,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样的客观情况势必给《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民族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创建精品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的重要依据[1]。因此,正确选用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任务的重要保障。国外有关微生物学相关的教材层出不穷,但当前出版周期最快的要数美国的L.M. Prescott编著的《Microbiology》,先后经哈佛、耶鲁、伯克利等著名大学100多位教授、专家进行校审,以它的新颖、先进、丰富而被广大微生物研究学者认可。此外,充分发挥利用“外国生命科学教材中心”平台,对国外优秀教材进行研究、剖析、比较,这不仅是紧跟国际先进水平,取人之长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扩展思路、站高看远的重要途径。
课程内容是决定或影响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2]。20世纪后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生命科学都推进到分子水平上来,促进了微生物转录组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微生物分子进化学、微生物结构生物学等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目前DNA测序和宏基因组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建立了一套从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中提取、纯化DNA,并进行测序与宏基因组学分析的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在“种”的水平上鉴别出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的微生物,为相关的公共医学、城市规划和雾霾治理等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因此,教师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将科技前沿信息贯穿于基础知识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且《微生物学》课程中涉及的有些概念或理论过于抽象,采用传统方式授课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原理和技术方法时会觉得抽象、乏味。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声图并茂的方式,将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自由传播,不仅丰富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还能克服书本知识的教条与乏味,把晦涩难懂、抽象性、阐述性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果[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限于学时无法在课堂上完整播放的微生物学教学录象,如“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等放在网站上,使学生能随时在线或下载后观看,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调整教学程序,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先讲、后看、再操作,最后进行集体讨论的教学程序,充分做到学中教,教中学。而就目前来看,普通高校微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都是独立开课,通常是先上理论课再上实验课,然而实验教学往往滞后于理论知识,没有及时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进行实验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势必会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3 建设创新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微生物学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生命科学,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食用菌生产、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抗生素生产以及制药工程、生态和环保等领域。因此,鼓励大学生以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为科研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和实施学分认证、学分替代和学分奖励等有效机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成才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环节的热情和潜能。
此外,校企双方可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学生在课余时间赴微生物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与国际生物技术资深科学家共同工作;促进校企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企业创新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市立项课题。
4 结语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学科,其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内容上,要适应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上,要发挥多媒体优势,通过教学模式的调整,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上,建设创新平台,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探索,结合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体系,使《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真正跟进本学科的发展,真正适应民族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秦秀丽,孙佳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79-81.
【论文摘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本人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绪论部分的教学,(2)加大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授,(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加强实验教学。做到以上几点,将极大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出该领域的优秀人才。
微生物技术是现代高技术之一,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以低耗高效、副产物和副作用小、安全性好,而在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技术的交叉渗透过程中,将微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到环境工程中,为微生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解决目前人类所遇到的人口、能源、废物处理等环境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显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国内许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并将课程的重点放在了介绍微生物的生态与微生物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应用上。但同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内容与研究方法上和环境工程的其它课程又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该课程的教学有它的独特性。
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开始招环境工程本科生以来,一直把《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目前,我有幸成为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如何对待该课程的教学? 如何使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紧跟学科发展步伐,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与提高环境质量的微生物学原理、技术和方法?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工作,感受颇多,特将我对讲授这门课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请批评指正。
1 加强绪论部分的教学
有些人认为绪论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在教学上可有可无,有些老师往往是让学生们自学绪论部分。但实际上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序曲,又是一门课程的缩影和向导。在绪论的讲授中,授课教师应该介绍微生物的发现及其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对于我们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介绍微生物学的奠基、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是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介绍显微镜的发明者列文虎克、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等为微生物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启迪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1];介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和实践,努力使抽象深奥的内容变得具体简单。例如,在讲授微生物发酵时,联系酸奶的制作,告诉学生各厂家生产的酸奶呈现不同的风味就是因为不同厂家选用的菌种不同,因而发酵产物不同所致,使学生深刻了解了发酵的不同类型。
2 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授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随着生物学、微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内容。特别是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渗透到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与微生物学关系密切,这更加促进了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为了紧跟时代和学科发展的步伐,培养高质量人才,教师需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变化的动态,将新的知识和新技术及时增加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学科前沿性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为他们将来深入开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以讲解有关DNA重组技术、基因扩增技术、DNA测序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2,3],为学生将来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可以把一些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知识,例如ADIS的传播及预防,SARS、禽流感的爆发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等等,以科普形式介绍给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另外,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引入教学中,也可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动机,帮助学生认识发现真理的过程,培养其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勇气。
3 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驱力,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只有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参与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在通常情况下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其教学内容是一些微观的、抽象的、阐述性的内容,并且涉及到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前沿学科,具有较强的广度与深度。如果不能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这些繁杂的内容就会使学生感到味如嚼蜡,毫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如果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就会增加学生课后查找、阅读参考资料的主动性,这对学生后续内容的学习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主要学习了数学、物理和基础化学等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尚未展开,所以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学习微生物目的缺乏认识,在他们思想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即解决环境问题必须用物理化学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工程实践中一些有影响的或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实例,如:一般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等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白微生物在处理环境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还有,《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前几个章节主要讲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化过程,具有概念多、微生物种类多且形态多变的特点,而且由于微生物形体小,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直观的印象,学生普遍感到“看不见,摸不着”。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利用一些典型微生物的图片或三维动画形式,描述其形态与生长发育过程,这样既方便讲解又生动活泼,利于学生理解,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采集微生物,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自己去观察体会,并通过查资料,关注学科进展,采取互动形式,增加学生从课外获得相关知识的能力。
4 加强实验教学
微生物学是来源于实验的科学,所以我们应着重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原理性、概念性、实践性、操作性难度较大的课程。比如显微镜技术、制片和染色技术、培养基的制备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纯种分离培养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大气及水中微生物监测技术等。这些都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独立的训练,如果没有足够的课时及仪器支持,掌握其中的操作技术是很困难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精细和繁琐的工作,工作量大,连续性强,即使是微小的疏忽也可能造成实验的失败。在做实验准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才能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这就对实验室老师的素质和教学态度提出严峻的考验。
还有,实验操作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最好的过程。实验中,我们应该采取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大胆探索,教师积极引导、注重启发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做“细菌革兰氏染色”实验时,我们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完成3个不同类别典型细菌的正确鉴别染色片,从挑取菌种、涂片、固定、染色、调试显微镜,直到观察到染色的微生物形态,鉴别出正确的菌种为止,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操作,而且实验的每一步都要非常认真仔细,稍不注意就得不到正确结果[4]。实验中,学生对涂片后固定细菌时的温度高低、洗片环节、酒精脱色的时间等精心分析,反复实验摸索,并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出问题症结,直到得出满意的结果为止。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应对学生操作时的习惯性问题和错误作重点提示和讲解,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指导纠正动作,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实验课的讲授过程中,我们还应尽可能地开一些综合性地实验。综合实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是过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实验过程印象不深,理论掌握不牢,动手能力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验课题,如水、室内空气、土壤和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应用于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由指导老师指导和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激发了学习兴趣,巩固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微生物学博大精深,微生物在处理环境问题时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何使环境工程专业的微生物教学进行得更合理,如何使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微生物学综合素质,相信通过对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改革,通过主讲老师地不断学习提高,最终能够使《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适应时展要求,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环境科学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洪勋,王晓谊,齐鸿雁.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J].生态学报,2003,23(5): 98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