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

第1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业正在遭受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甚至现在有人质疑电视业是否已经走向穷途末路。然而近日,美国有线电视大亨康卡斯特(Comcast)推出的新项目――包月15美元互联网流媒体电视服务引起了大众不少关注。据称, 此服务可将HBO、PBS等主要电视网的直播内容直接接入电视。《纽约时报》认为,康卡斯特的转型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行业运营者将来会根据市场需求做改变,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传统电视行业都已经走上了新型转型道路。《卫报》也表示,如果说传统电视行业已面临冰山考验,那互联网媒体电视服务的推出无疑有破冰作用。

美国宏桥信托投资集团分析师里奇・格林菲尔德(Rich Greenfield)认为此举会对传统电视业带来很大的震动。“这项服务如此优惠,美国2亿家庭为何不接受呢?”他认为这项服务会保证康卡斯特的用户数量,美国至少几百万家庭会因价格优惠而选择这项新服务。目前,美国的大部分有线电视服务商不但不提供网络服务,收费标准更是出奇的高,ESPN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究其主要原因,多半是因为用户要承担高昂的联属营销费用(在美国发展很多年的网站间为互相推广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网络营销模式)。据调研公司SNL Kagan显示,美国电视行业内联属营销费用为平均每户每月25美分,而ESPN在其全国100万用户身上每户每月均摊到6.55美元。因此,互联网流媒体电视服务的价格优惠无疑对广大电视用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目前美国开始提供或准备推出流媒体服务的公司包括本周一股票价格上涨到每股700美元的Netflix、Amazon Prime、Google Fiber、Apple TV和Hulu。Netflix目前在美国有4030万用户,全球范围内用户达到6200万。康卡斯特虽不是第一个开创流媒体服务的运营商,不过相比Netflix和Hulu却有新的卖点――节目短暂保存服务。这项服务可以让用户存储长达20小时的电视节目视频。

美国电视行业目前对于流媒体市场这一块仍持保守态度,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行业间出现自相残伤的现象。不过格林菲尔德认为,流媒体服务好处多多,服务商不但可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相应的节目,而且整个播放过程也更加流畅,因此最终电视行业该如何发展恐怕还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而定。

第2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曾有人预言,2005年是“并购与兼并的一年,对通信而言,则是在其深层次原因的推动下,实现重组。”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个预言,时间刚刚踏入2005,关于电信重组的传闻就漫天飞舞。传闻中,有关“联通将被分拆,分别并入中国电信与网通”的说辞尤其盛行,让中国联通内部人心惶惶,股票更是一泻千里。

3月,国资委停止与发改委“踢皮球”,出面辟谣,指出“电信改革目前尚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坊间说辞均为谣传。”紧急辟谣的行动,透露着国家主管部门这个改革者对电信重组的慎重。

然而,仿佛圣旨一般,辟谣的说明却给“电信重组”的猜测盖上了肯定的印章,种种可能方案更把联通推上了风头浪尖。

为此,《IT时代周刊》采访了几位业界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其言论虽无法成为预测之文,但豪放的风格却显露出他们对电信改革的关注与焦点。

阚凯力:分拆联通就是倒退!

联通要分拆?!

业界被突然的新闻炸开了锅,一向说话“大声”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首当其冲的成为众多记者的采访对象。

然而,阚教授却一改以前的“大炮”形象,表示并不愿意就此事发表意见。在《IT时代周刊》记者的追问下,阚凯力还是没能避免其一贯性格,一上来就否定了这个重组方案。

“如果按照这种方案重组电信业,无疑是使电信改革走上了回头路!为什么当年国家要把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拆出来,就是因为全业务运营商凭借掌握着市话网,具有‘天然垄断’的优势,而拆分联通方案显然不利于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因为把联通的移动通信业务并入电信和网通后,两大固网运营商就成为了全业务的运营商。”

说到具体的重组方案,阚凯力教授认为,如果中国联通自主将其GSM和CDMA两张网拆分成两家独立的运营商各自运作,不与其他运营商合并,未尝不是一个利于竞争的好方法。

对于目前众多重组方案并存的局面,阚凯力教授表示,在互联互通等问题都有待解决的情况下,再度将拆分后的内地电信市场重组,也将面临更大的整合难题。

各种方案的流传,大多是企业内部研究人员,或专家学者的一些观点探讨,并非政府的考虑。媒体就此报道,并没有具体的根据,甚至不排除个别企业或利益集团在借媒体“吹风造势”。

王煜全:明确反对简单分拆!

相比阚凯力教授,电信业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总经理王煜全的学术味道淡了些,而言语更加现实。

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王煜全表示,“现在电信业已经到了一个转折期。对于融合的方向,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但如何做,还处于一个‘无解’状态”。

说到时下人们热炒的“联通分拆”,王煜全的态度十分坚决:“为什么认定联通会被拆分呢?拆分造成增值还是贬值的后果谁来负责?我现在看不清分拆背后的规则。”

“如果采取行政干预,以网通重组的经验看,新运营商将必须经历半年到1年的时间,以进行被合并公司的人员安置,业务整合,架构重组,企业文化融合等诸多问题,而公司的决策权和主导权更加成为重组中的难题。我个人明确反对简单的分拆或者合并!”

第3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2010年3月23日,第18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馆隆重开幕,会上不仅有众多新产品展出,同时也有来自行业内部最新的声音与见解。作为国内最大的互动平台架构师与集成商,宏天科技的“分众是传媒,互动是趋势”这一论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为此卫视传媒在CCBN展会上也对宏天科技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陈震先生进行了现场专访。

在互动业务方面的耕耘

宏天科技把自己定位于互动电视领域资深架构师,并以提供解决方案见长。多年以来,宏天科技一直致力于互动电视业务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在2009年,宏天科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自主研发的互动电视相关系统已应用于江苏省网、北京歌华、内蒙省网、昆明市网等,其中江苏在线互动用户已达到40万,在内蒙也开始了二期铺设工作。并在江苏和昆明,杭州华数和番禺之间开拓了跨区域、跨平台合作运营的先例。

以江苏和昆明之间跨平台合作为例,这个项目是宏天科技在去年6月份做的,它是一个同构的平台,我们把应用服务从江苏传送到昆明。另外是华数到番禺,我们认为是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不但从杭州到广东省番禺跨了区域,而且两个平台是完全不同的,中间实现了服务的传送,而不仅仅是一个内容的传送。宏天科技要提供一层服务平台来对接不同的平台,为此宏天科技而且还要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前端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完成业务的分发与传输,最后在番禺进行对接。此外,宏天提供的平台是完全开放的,思科、摩托罗拉、哈雷等厂商会为运营商提供多种选择;这种跨平台合作运营还具备很强的安全保障能力,江苏审查过的节目,番禺就不必再次审查,整个节目会以打包的方式传输,平台里的用户身份会被系统识别,不可仿冒。这种服务能力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认为,跨区域、跨平台这种合作也应该是以后的一个大趋势。

陈震先生表示:这样的经验对企业的发展很有好处。而且这种推广属于同一体系,如果在未来时机合适的话,将会以这种方式与电信进行合作。

虽然目前国内倡导互动概念的运营商有不少,但真正具备一定能力的却寥寥无几。宏天科技以自身成熟的解决方案,配合硬件厂商的产品与技术,形成了比较完美的搭配。就在3月23日,宏天科技刚刚携手思科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思科的VVI(Visual Video Infrastructure)架构下,通过思科的Medianet交互平台上展开深层次的合作。譬如刚才提到的华数-番禺之间的对接,其中也有思科的功劳。

对此,陈震副总裁也表示:宏天科技主要关注解决方案的量身定制,而思科则致力于产品和技术的严谨,宏天科技的解决方案与思科VVI所提供的技术能力结合之后,形成的合力不容小觑。

宏天科技对互动业务的见解

随后,我们又请陈震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宏天科技对于互动业务的看法。陈先生讲到,虽然目前电脑、手机都分流了很多用户群,但作为家庭的媒体中心,电视依然拥有最高的公信力,因此电视的用户群会稳定的存在。这也是宏天科技坚持的“分众是必然,互动是趋势”这一战略的前提。分众就是细分了用户的市场,某个应用在前端提供下去可能只有10个用户,但如果我们的平台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应用,吸引更多的人在广电网络上接受服务,无论每个用户群的人数是多是少,最终将成为非常大的用户群体,这就是聚小众为大众,聚大众为全众,涵盖所有用户的需求。这就是我们理解为聚大众为全众。这个聚众的过程应该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价值链,以往我们网络公司只收一个落地费,再收用户10块钱、20块钱的月费,有的时候为了涨10块钱、20块钱还要引出很多不满。现在做了互动业务,我们可以通过吸引广告主来获得收入,我们可以让不同类型的用户看到不同的广告,这就是细分了用户。网络公司可以放弃容易引起纷争的月费,改变原来的传输网络的定位。如果能够以分众运营为目标,在聚众的过程中就能把自己原来的地位加以改变,互动就是实现分众运营的基石和承载平台。

对于现在炙手可热的三网融合,陈震先生也表示: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三个产业各自起点不同,在融合的过程当中,手机可以作为纽带,连接起三个产业。对于三屏互动,则应以高质量的视频为特点吸引用户。而NGB的发展本身是非常好的方向,它保证了多应用向下传送和控制源头的效果,是一个最好的封闭网络。三网融合则保证了这些应用通过NGB有一个更广泛的用户群,能拓宽我们广电网络的用户群,这两个我们认为应该是一个连接的,中间的承载就是用的全媒体业务管理平台承载。这个全媒体业务管理平台汇聚多业务,能够业务统一准入,统一管理,能够让网络运营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变,提供标准的接口,引入海量的业务,形成全网即插即用的互动标准,最终打造成一个开放的产业链。如果能够这样的话,我们广电网络就真正能把分众的运营做下去,能够聚起小众。

对企业的未来定位及规划

陈震先生表示:未来希望宏天科技能够帮助广电网络公司走到分众运营,协助网络公司建立新思路,将自身定位于架构商,能够用全媒体的业务平台承载多业务,能够让终端支持即插即用,保证分众运营在终端上的实现。能够靠安全技术来保障从业务到传输到终端的安全,这样整个的系统最终能够保障网络公司走到分众运营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如果走到了分众运营,确实能够帮助广电网络公司在三网融合下找到一个新的定位,有一个新的盈利模式和新的价值链。

对于未来,陈总也表示:宏天科技目前的定位是解决方案提供者,但在未来或将在运营层面有所突破。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各方面的制度都很严格,但有可能朝着这方面进一步发展。

【关于宏天科技】

第4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对于企业来说,新浪和腾讯的竞争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竞争才有发展,才有更适合用户包括企业使用的平台出现。不管是新浪微博还是腾讯微博,既然微博用户有这么大的规模,企业要想更好的扩大知名度和赢得更多的客户,微博将是不得不利用的资源。微博的特点有:立体化的信息传播,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手段;高速度;便捷性;广泛性。有了这些特点,也就为微博的易传播性提供了条件。

微博平台就像一个大社会,而每个企业微博就像一个舞台,粉丝就像来看表演的观众,如果表演大厅里聚集了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人,这时候企业“表演的节目”就会被这些人看到,这里的“表演的节目”可以是企业的产品信息,可以是企业的文化,也可以是企业的新闻等。如果这里的一部分观众变成了客户,企业将会获得非常可观的利润。与传统的企业和产品宣传相比,网络宣传不会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于微博营销来说,会花费的更少,这样低投入高产出的方式,哪个企业不喜欢?

网络时代已经开始很久了,对于企业来说,网路营销也不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微博营销才刚刚起步。新浪和腾讯也都看到了微博以后必然会成为企业营销的一种重要方式,也都在为给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营销平台而努力着。新浪6月份推出内测版微博企业版,又相继推出微游戏、微币、微号还有微商城。京东商城、淘宝商城、凡客诚品等企业也相继开通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企业版“微空间”也在8月正式上线,已有耐克、通用、可口可乐等品牌开通微空间。这些都说明一部分企业渐渐看到了微博的发展趋势。

第5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尽管各种零售端始终都在强调和推动去中间化,试图与品牌商形成直营合作,取消商。但是,在市场缺乏规范化专业化分工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大环境下,零售端自身的管理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中国的家电商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供应链重要的参与者。

家电商的专业化分类

中国的家电商是从最初的家电批发商转型而来。随着中国零售市场的变化,家电的商群体也在不断地增加。目前商按照渠道可以分为线上运营的商和负责线下传统渠道运营的商,也有传统线下商增加线上业务兼顾线上线下,整合更多资源。

在线上,商家正在以两种类型与品牌商合作,一类是代替品牌负责线上某一平台或者店铺运营的TP代运营商。代运营商一般是按照销售总额提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另外一种是打款进货负责某一平台的业务,严格讲,后者这类商户才属于商。目前,代运营商的数量越来越少,更多的线上运营商都已经属于商范畴。

当然,很多传统家电商近几年也增加了线上的业务。或者在天猫平台开设店铺,或者作为品牌商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的供货商。在线上线下同时运营的过程中,线上的业务增速更快,销售占比很快超过了线下。有的传统商甚至因此而全面停止了线下的业务。

在线下传统渠道,商的运营也因为渠道做了更多的细分。除了3C和KA两大主要渠道以外,百货、礼品和电视购物也都有专业的商做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个渠道和平台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相互之间的融合正在增加。

组织模式转型的顺势而为

目前,单品牌单一区域的商较少。多品牌、多区域、多平台运营的商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品牌的增加,渠道的细分,商正在通过内部组织模式的改变,提高团队的积极性和整体的运营效率。而项目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并成为越来越多商尝试的新模式。

在以往的模式中,商内部的运营多以渠道或者区域来划分业务单元和团队。例如,传统业务中,公司负责国美系统的团队,要负责公司所有品牌与该系统的全部对接工作,从品牌的相关部门沟通到系统的谈判、费用、推广组织等,几乎涉及销售链环节所有的工作。这一模式的好处在于便于商内部的考核。即某一系统年度的销售规模涨跌与该系统所有的品牌都有关系,团队熟悉该系统的所有环节。劣势在于,因为品牌多,资源投入不均衡使得品牌商多有不满。商与品牌的合作越紧密,品牌商考核的项目越多,这种模式所反映出的问题就越多。

在团队年轻化的同时,商公司正在结合转型升级,借鉴互联网公司的合伙人制等形式,在公司内部尝试更多激励方式。以合伙人为例,商内部首先以品牌为业务单元的划分标准依据,同时引进合伙人机制,使得项目负责人为首的团队负责该品牌在公司内的所有运营管理工作,从与品牌的合作规划到区域内各系统和渠道市场的分销,再到营销推广等所有环节,项目负责人从原来的运营者转变为经营者之后,除了营销推广以外,还要结合成本与毛利等因素通盘规划。

总体看,商公司目前所做的组织模式改革既有社会大环境的背景需求,也是行业形势严峻保证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如果说公司内部流程管理的提升是外部因素,那么组织模式的变革才是商蜕变的内生因素。

高效运营与精细化管理

商运营管理既有行业属性的环节,也有一般商贸型企业的共性环节。行业属性环节做的好,体现的是商的专业度,大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体现;共性环节做的好,多是在内部管理,体现的是商的管理水平。而将二者优化之后,即高效的对外运营+精细的内部管理,是商然软实力的体现,为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充要条件。

商的软实力包括推广能力、客情、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五个维度。推广能力包括新品牌培育和新产品推广。不管品牌出了什么新的产品,你都能够在本区域内推广得风生水起,这才是商推广能力的真实表现。而这个能力需要打造一支团队,打造一个体系,用比较长时间才能做到。客情包括卖场关系和社会资源;内部管理包括公司的组织、规划、运营、控制和协调。到底是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还是具备精细化的管理能力,都是靠软实力;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控制约束机制。管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内部的机制来解决;人力资源包括领导力、人才梯队和培训与培养。这些软实力都是内在的,要通过外在的表象来体现。

例如,在产品方面,商所做的是区域终端品类管理;在推广方面,商则偏重于品牌终端策略的执行;在资金方面,商则侧重于渠道资金风险,收益要与风险相匹配;在物流方面,商需要把产品从自己的仓库配送到终端再到消费者手中;在客情方面,商则与区域和门店的管理人员沟通。

服务商的品牌化与社会化

服务商也是品牌商的合作伙伴,也是商的组成之一。有的商本身就有服务项目。

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正在催生服务业务和服务商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以销售为主的安装类产品商正在通过增加对服务部门的各种投入,借助自媒体等工具,试图通过服务和服务营销,改变服务业务原有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服务的社会化平台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正在改变着家电服务的生态链。原来,品牌的服务系统和专业服务公司是中国家电服务市场的两大主力军。搭载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服务平台,正在以互联网的营销手法+专业服务产品+服务人员个体向消费者渗透。服务有本地化的属性,传统服务商很难做横向的跨区域发展。但借助移动互联技术,本地化服务+互联网式营销管理,已经使得服务商突破了地域性的障碍,快速整合更多上下游资源,并吸引了更多的家电中人和社会资本。更为关键的是,上门服务与当地的服务资源的充分结合方面,移动互联平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移动互联开发应用的互动功能,不但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也提高了服务的品质。而这正是服务商以前看来最难以攻克的两个管理难题。

平台化的服务商也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持续的营销活动,如免费清洗等获得初期的流量。再通过其他服务项目和实体产品的推广,增加客户的粘性,销售更多的服务产品,获取规模。这种服务商也是最接近互联网模式的服务平台。此类服务平台未来的难点在于线下客户粘性的持久性。

另一类平台化服务商则以获得电商平台的服务订单为业务来源。原则上看,这类服务商的属性更加接近传统的服务商。即合作的品牌越多,线上的订单数量就越多。此类商家未来需要加强是将原有电商平台获得的订单客户转化为具有一定粘性的客户。

第6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目前主要在深圳科技园附近送菜的“小农女送菜”提供的也是半成品(初步清洗处理的净菜),而它特别的地方在于用微信卖菜。在用户前一晚用微信预订后,团队会在早上5点采购菜品,并在3点多以前完成对食材的装配,通过自建物流完成下午4—6点的配送。而用户这边则可以在下班前收到送来办公室(或家里)的新鲜菜品,到点回家就能做饭。

试水微信卖菜,优劣都分明

在渠道上首先采用微信,是“小农女送菜”和其他同行不同的策略。联合创始人陈喆说,他们会在一段时期内都采用微信为主的方式去卖菜。在陈喆看来,微信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快速地通过社会化增加粉丝,而且交流更亲切,还可以每天提醒用户下单。

而从他们现实推广的结果来看,微信公共账号带来的转化率也要更高。当印有“微信卖菜”的传单到手,用户会因为好奇,更自然地扫个二维码关注一下账号。

此外,从用户行为来看,通过手机下单更符合用户平时对设备的使用。用户通常会在晚上吃完饭以后开始考虑第二天的菜品。到晚上私人时间,没有太多人会依旧坐在电脑前,但玩手机却是常有的事(移动化趋势明显)。

能够做到圈用户也是他们在微信上卖菜的一个优势。在账号的运营上,“小农女”正想办法让他们的每日推送看着不像广告。他们发给用户的消息并不只是今天菜品的广告,还会发一些有关饮食人文、创业想法的交流。

在他看来,关注了账号的人可能只有三四成是真的有买菜需求的,但也要想办法把他们留住。当“小农女”送的不只是菜,还做水果零食的生意,这些用户总会存在购买的人群。

但微信也有不完美的地方,目前通过微信送菜,“小农女送菜”只能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结账,过程不够简练。他们计划建立web网站的一部分原因,也是移动端的支付体验还没有web端做得这么好,在网站上可以轻松办到预充值的业务。

用游戏的运营思路卖菜

陈喆介绍,“小农女送菜”这个项目实际上在2013年5月份就开始筹备内测了,当时他和另外一位合伙人还在腾讯工作。为了让生鲜从0到1做起来,都做过微信游戏、了解社区产品策划运营的两人想到用游戏的运营思路,通过内测——试运营——上线的思路做产品、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化。

他们首先面向腾讯人开始内测的生意,一开始用每天固定30单、每单亏10块的方式去做生鲜的尝试,整个过程都与宣传打通。因为是限量的,用户需要将公众账号推送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才有机会买到9块9的菜。这给他们后期带来了不少好处:因为单量有限,问题的影响可以控制,而且可以优化;而因为内测的都是腾讯人,他们很理解内测阶段产品的不足,愿意积极提意见;内测期间积累了用户基数,不至于开门做生意时因为没有用户而感到低落(最初的信心很重要)。

而到内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优化进入试运营阶段的时候,他们开始不限单量做测试,借此预估团队开门营业以后能够承受的单数。在这个测试阶段,社会化的营销推广也是一直进行的。

当初很多想法不切实际

对生鲜的想象和生鲜的落地有明显的落差,这个看起来被认为有强需求的产品有时并不是想象的样子。

在最开始的时候,为了不分散采购能力,他们做的是每天提供用户8个菜,就像国外的一些午餐递送服务那样。但在运营的时候他们发现,用户做饭的差异化还是挺大的,8个菜根本无法满足。到现在他们已经有60—70个菜品供用户选择。而这样的转变其实并没有太影响采购,因为很多菜其实是不同食材的排列组合。

让陈喆深刻意识到的,还有强需求的表象下,很多人买菜的习惯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觉得从0开始做生鲜,两个月能做到100单,那你就太乐观了,没做过生鲜的人可能感受不到。”到目前为止,物流是他们认为最为困难的事情,生鲜对物流的及时性要求让他们在前期只能慎重再慎重地去选择配送范围和区域。所以目前他们仍只面向写字楼白领。

第7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媒体是指用来转移和运输某种事物的手段和工具,移动是相对于固定而言的,移动媒体是相对于固定媒体来说的。对于移动媒体的概念,人们众说纷纭,角度不一。概言之,移动媒体是通过整合和稳定现代传播资源以实现媒体最大化的传播,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上还可以覆盖传统的媒体以促进传统的媒体传播的力度。

1.移动媒体的主要特点

首先,移动媒体具有便捷或者移动的特点。数字化的特点就是集图文、音像、传播时间和空间于一体,例如手机媒体的应用、数字化的发展使得移动媒体拥有移动的特点。其次,移动媒体使媒体与观众有高度的交互性。移动媒体的应用使得选择权和控制权都在观众手里,如果将媒体与观众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传播更多的信息。最后,能够提高海量的信息传播。移动媒体可以通过庞大的客流量使得内容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虽然内容是单向的,但观众是流动的,这就使得传播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虽然有的信息是重复的,但通过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这些信息传播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2.移动媒体的发展现状

先看以公交媒体移动电视为主的交通媒体方面。根据运营模式将之分为广电系统融资经营模式与社会资本合资经营模式。广电系统融资经营模式是各地区设立的控制移动电视的运营机构,各地区的观众通过设立的运营机构知道移动节目的主要内容;社会资本合资经营模式是以资金融合的形式达到对市场移动电视控制的运营机构。各地电视节目信号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传输质量不理想,加之地铁网覆盖率相比公交和列车网的覆盖率要低,使得社会资本合资经营模式的移动媒体的发展显得比较薄弱。再看以手机为主的私人移动媒体方面。手机短信与彩信业务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而且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移动媒体也在不断发展。反观WAP业务,前几年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手机与手机、手机与个人电脑之间的传送共享更为方便快捷,且信息内容量远远不及Web丰富,所以总体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小。

二、移动媒体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1.大学语文教学中移动媒体的内涵

语文是一门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设备进行科学验证的基础性学科,它是根据自然的情况总结出来的具有人文特性的学科,因此,语文的教育媒体具有多样性。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是语文教师将教材上的信息知识通过板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不仅刻板而且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与此相比,移动媒体是通过使用如幻灯机、投影仪、电视、互联网等现代移动媒体技术,再辅之以文字信息,不仅能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2.移动媒体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移动媒体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5点。

(1)应用移动媒体能够增加教学的容量。使用移动媒体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板书耗时、不利于教师和学生沟通等问题,还能够增加课堂的容量,从而优化教学的过程。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投影仪、计算机等方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知识的传播量,还可以通过文本进行设计,以突出学习的重难点。

(2)应用移动媒体能够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感悟。移动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优势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通过创设的情境,能打破时空限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境地,促使学生与作者一起思考和感悟,以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3)应用移动媒体能够化抽象为具体。采用移动媒体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化抽象难懂的事物为具体的情境,这样即使学生不能实地考察、观察实物或观察过程,也能通过移动媒体的设置感受到,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通过移动媒体,能把课堂上抽象的听说读写转化为形象的视、听、诵及主动的想、做、说。

(4)应用移动媒体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媒体只是为了应付学生的考试,没有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移动媒体是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声、色于一体,以其直观而生动的形象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直接的视听接触,能够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探索与课文有关的各种知识,使他们对于语文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

(5)应用移动媒体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自主学习。移动媒体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通过设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信息,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有好处。

三、移动媒体在使用时应遵循的原则

使用移动媒体,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传统的媒体教学方法,而是把两者相结合,使得既不脱离传统,又能够创新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在使用移动媒体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适度性原则。在应用移动媒体时,需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符合教学内容,又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方式,使得移动媒体能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容。这就需要做到恰到好处。

(2)信度和效度原则。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移动媒体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知识,因此移动媒体的内容以补充说明为主,再结合教学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可控制性原则。在设计移动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移动媒体的基本特性,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移动媒体的演示。

(4)互动性原则。移动媒体在使用过程中需体现以人为主体的特性,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于玲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刚.新媒体对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影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高林清.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浅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6).

[3]蒯治任.移动媒体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J].语文建设,2013(09).

[4]李本军.论语文多媒体教学优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于海英.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5(26).

[6]林小云,张志坚.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从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视角[J].宜春学院学报,2014(07).

[7]吐尼沙•艾沙.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赤子(中旬),2013(12).

[8]陈辛欣.移动技术促进语文教学与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J].语文建设,2015(15).

[9]林小云,张志坚.移动媒体时代中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探——基于移动学习理念[J].学理论,2014(17).

[10]杨辉.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思考[D].扬州:扬州大学,2012.

[11]张蔚蔚.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5.

第8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3月2日,顺丰控股在连续5个涨停后迎来下跌,虽然盘中跌幅一度超过了6.91%,收盘时股价跌至76.91元 / 股,但其总市值依旧达到 2841亿元。以约 64% 的持股比例计算,顺丰创始人王卫身价也水涨船高,至1818 亿元人民币。虽然只是一度超越马云,但王卫的身家已经确定超过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跻身中国富豪榜前三位。

显然,顺丰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但打乱了中国财富排行榜,也重新定义了中国仓储物流业的江湖格局。

从昔日默默无闻的快递公司小老板到新兴行业的老大,王卫和顺丰创造了新的财富传奇。

从“不圈钱不上市”到拥抱资本

2月24日,伴随一声钟响,带着公司的客服妹子和此前被打的快递小哥,一向低调的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现身深交所上市仪式高调了一把。

敲钟后,“惯例”没有接受媒体采访的王卫匆匆离开了现场。但是,关于他的新闻依然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和头条位置。

与一些有着“光辉经历”的创始人相比,王卫并没有那种典型的人生赢家的履历背书。

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7岁便和家人迁往香港。父母在内地都是大学教授,但在香港内地学历不被承认,他们只能去做工人,整个家庭收入微薄。

因为家境贫穷,王卫只念到高中便不再读书。毕业后,一直在香港叔叔的小工厂里帮忙做印染小工。

王卫自己在演讲时曾回忆过那段艰苦的日子,他说那时经常因为“贫穷”被人歧视,养成了他内敛的性格。他为人特别低调,创业多年,不但从未接受过采访,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也很少出现他的照片。香港狗仔队为了拍他,潜伏一天也只拍到了背影和很模糊的侧面照。

对于上市,王卫曾经非常抵触。当时他明确地表态称:“上市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就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但是,最终王卫还是没能拒绝资本的诱惑,2016年5月30日,停牌一个多月的鼎泰新材公告,顺丰控股拟借壳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成功后,王卫给员工们派发了红包,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中,许多顺丰员工晒出了自己的红包,王卫给员工们的红包从1888元起,最高超过1万元。

接连涨停身家升至国内前三

“借壳上市的好处是上市成本低、速度快。丰无疑抓住了机会,敲开了一扇大门,同时也意味着已经有5家以上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力量改变了行业格局和发展态势。”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

令人吃惊的是,资本市场反应非常激烈。

按照2月24日开盘价粗略计算,王卫个人身家为1442亿元,超过此前的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成行业首富。3月2日顺丰控股经历5个涨停后下跌2.99%,股价报67.91元,总市值达2841亿元,为深交所第一。

媒体统计后发现,2016年初的中国富豪榜里还不见踪影的王卫,一下子闯入2017中国富豪榜前三名。前面是大连万达的王健林、阿里巴巴的马云,超过了腾讯的马化腾,和网易的丁磊、正威的王文银、百度的李彦宏、恒大的许家印等。

虽然不排除资本市场吹泡泡的惯例,但是顺丰总市值已经超过了“三通一达”(圆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2437亿的最新总市值。

对此,国金证券最新分析报告指出,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标杆企业,顺丰精准定位中高端市场,已连续9年位居“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榜首,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支撑了其较高的业务单价。综合考虑公司规模、运营模式、品牌口碑、发展趋势,顺丰是最有可能崛起为世界级巨头的中国快递企业。

物流专家、运联传媒总编辑王阳表示,顺丰控股完成上市,也造就了民营快递“五巨头”开始逐步脱离早期圈地为目的的竞争阶段,开始进入建造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新阶段。

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快递行业延续强劲增长态势,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 亿件,同比增长51.3%;业务收入近4000 亿元,同比增长43.5%。未来在消费碎片化、农村网购渗透率提升以及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下,预计未来3年快递行业仍将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显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

从2016年至今,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我国主要民营快递企业纷纷上市。圆通快递借壳大杨创世、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韵达快递借壳新海股份,中通快递更是选择赴美IPO,民营快递借助资本市场完成第一轮转型。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感慨:“顺丰的上市具有行业里程碑的意义。中国的消费者是最幸运的,因为目前中国消费者享受的快递服务是全世界最快速、价格最低的。”

上市之后还能否顺风顺水?

公开媒体信息显示,1993年就创立的顺丰速运,已经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及服务网络。截至2015年7月,顺丰已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台运输车辆,19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海内外的12260多个营业网点。

但是,顺丰发展的瓶颈也不少。

例如,与诸多巨头一样,近年来顺丰也在全领域布局,先后跨界商业、金融等板块。但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在这些领域并不像在快递物流行业一样出色。它旗下的顺丰优选和嘿客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记者了解到,即使在顺丰上市后,王卫依旧在朋友圈表示,有些担忧顺丰的冷链运营。

“中国快递业发展目前有四大瓶颈,最棘手的是快递发展开始呈现出微利化、无利化、亏损化的倾向。”徐勇表示。

徐勇认为,目前几乎所有快递企业的瓶颈,一是对电商的依赖度极高,占到业务量75%左右,电商利用自己的货源优势打压快递价格,用所谓的互联网“流量”思维压榨快递费用;二是加盟制快递企业的产品单一,容易引发同质化竞争,其必然结果就是价格战;三是我国快递品牌集中度较高,市场集中度极低;四是本地户籍从业人员比例极低,一线城市、发达的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来自异地的快递从业人员占比达到85%至98%。

同样,物流专家、运联传媒总编辑王阳也认为顺丰虽然用“供应链+”整合产业生态,构建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开放生态系统,但也面临着如何依托强大的干线运输能力,打通物流全产业链,融合仓配、重货运输、供应链金融等问题。如何布局O2O,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的战略发展,顺丰还需自己探索。

一些券商分析师认为,快递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出足了风头,却依旧难掩快递业频发的乱象。近期,快递行业内快件积压、网点关闭等负面消息不断,尽管各家都对此迅速澄清,但仍难以抵消资本市场对快递类上市公司的疑虑。因此,对顺丰的股价,不可抱过高的期待。

王卫的头脑非常清醒,他公开表示:“上市不是上岸!”

对顺丰而言,目前的态势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

一方面,从顺丰控股披露的数据来看,2013年至2015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连年升高。2015年度的负债率达到了60.2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第9篇:做新媒体运营的好处范文

在新兴的融合通信市场中,不可不提的当然是对融合通信最先推崇、最早追捧,并一直致力于推动其实现的通信设备厂商们。它们对“融合通信”概念的理解,对其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的搭建,无疑是实现融合通信目标的最原始驱动力量。

网络演进的理想

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ISDN、80年代的ATM,再到90年代的IP,网络的每一步演进都被人们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期望网络最终可以实现融合。

一位网络通信业的资深人士曾经这样对媒体回忆:“我记得在15年前给客户做示范,展示如何从一个分机把电话转到另外一个分机上时,客户就觉得那已经是很好的技术了。”的确,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最早的PBX年代通信是基于各种硬件和一些专用技术,功能也极为简单,拿起电话、拨号、说话,仅此而已。而从2000年年初开始,则出现了把数据网和话音网融合的趋势。未来网络融合还将包括移动性、视频。正如北电亚洲区总裁Michael Pangia所说:“‘融合通信’的目标,是打破当前以设备和网络为中心的通信方式,在所有通信工具和应用上为用户提供一个唯一的身份。而无论企业内网或外网的接入是通过传统电话、手机、笔记本电脑软电话、PDA或其他终端设备,对于最终客户而言,集成都是简单且无缝的。”

从融合通信对运营商和普通用户所产生的显著却又不同的影响看,中兴通讯认为,在运营商的角度,网络融合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仍是“一种业务/服务一张网络”。例如PSTN网主要是用来打电话,CATV网络用来看电视,而数据网络主要是进行数据通信。多种业务、多个网络,需要的是不同的技术体制、产品和不同的运维人员。中兴通讯认为,对运营商而言,网络融合的核心问题在于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即所谓的CAPEX和OPEX。而对普通用户而言,我们已经经历了电报网络(可能许多人没有到邮电局去拍电报的经验)、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数据网络和电视网络。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和印象:家里有电话线、有线电视线、数据线/光纤入户,每种网络都有专业的设备,如电话机、电视机和电脑等。如果实现了网络融合,则无疑将在费用(如初装费、使用费)、易于使用等方面,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好处。

作为资深移动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爱立信则如此理解“融合通信”:“融合的产业为动力,融合的网络为基础,融合的用户体验是关键,融合的业务则是最终梦想。”的确,企业梦想下一代技术能够帮助它们提高竞争力。它们希望商业应用能够简单无缝地与电话系统集成,以减少网络的复杂性和运营成本,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传统上,只有大企业才可能享用的先进企业通信系统如今已经出现了转向中小企业的新趋势,也就是将VoIP、无线局域网、安全性和融合语音及数据服务的优势带给3~250名员工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简化了网络架构,中小企业可以大幅削减资本和运营成本,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供难以估量的好处。融合通信在造福更多企业的同时,也必然为服务提供商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移动性至关重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与他人共享自己拍摄或从网上下载的视频剪辑、电影短片,手机视频的爆炸性发展推动了大众对4G的兴趣。WiMAX、HSDPA的长期演进(LTE)以及CDMA 1xEV-DO版本C等技术将提供真正的移动宽带,并推动4G迈向成功。4G的实现则将完成便携式游戏系统、数码相机和摄像机、DVD和MP3播放器、医疗诊断设备和导航系统等终端设备顺畅地无线连接到互联网上。

把视频从任意网络无缝传输到任何无线终端设备上需要融合技术,IP多媒体子系统(IMS)则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IMS将智能网络转变为一个直观的网络(对终端、应用和接入方式都很敏感),提供了固网和移动网络间的增强型IP骨干网互连,并将多媒体服务的安全性、移动性和个性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产业链携手并进

除了IMS、WiMAX等技术的发展支撑着“融合通信”理念走向实现外,中兴通讯认为,“融合通信”涉及的几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也正在走向融合。这其中,包括传统的IT技术厂商,如软件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电信设备和数据设备厂商,它们提供基础的网络设备,如PBX、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还包括其他各类专业厂商。由于各自领域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各方厂商在产品、技术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以各种方式寻求优势互补,在“融合通信”平台上互相促进,正在推动融合通信的现实化进程。

当然,在“融合通信”的实现过程中,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转型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网络转型缘于电信竞争格局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业务的需求。随着电信业务的相互渗透以及全业务运营的实现,固定移动融合(FMC)成为大势所趋。围绕网络转型和网络融合,运营商和供应商不断进行各种新技术的尝试。国内NGN、网络智能化、移动NGN正处于大规模实施阶段,而围绕FMC和IMS的深入讨论与试验是目前业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3G的部署,全业务运营与同质竞争将很快到来。在3G牌照发放前不长的时间内,如何巩固自身传统业务领域的优势,优化网络与业务结构,多方面做好全业务运营的准备,是运营商目前的工作重点。固网运营商关心的是如何将其在固定接入(包含语音和宽带)上的优势转化为全业务运营的优势,而移动运营商更多表现在如何争取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

融合通信的前景

融合是综合的、复杂的,它涉及网络、业务等多个方面。从网络架构来看,融合可以发生在网络的不同层面;从服务的角度来看,融合主要表现为更加丰富多彩的综合电信业务;从接入方式的角度来看,融合在网络上体现为多种接入方式共用某些网络的功能实体或设备;在终端上,融合体现为各种多频多模的终端;从用户的角度看,融合意味着相同的业务体验。

在2006年之前,很多企业都把关注重点放在IP网的服务质量以及系统稳定性和成本节省方面。Avaya中国总经理Dinesh Malkani曾经谈到:“到了2007年,我相信会有一些新的趋势出来:比方说会有更多的客户要求移动性。当客户需要视频解决方案或者移动性解决方案时,其操作应该能够和以前语音通信解决方案一样简单便捷,而不是更为复杂,这样客户才会比较喜欢。”

与Dinesh Malkani“所见略同”的还有北电亚洲区总裁Michael Pangia,他也认为“移动性”应被给予更多关注。“如今移动性已经取得了其他技术创新所未有的进步,从而对电信的发展远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亚洲的大多数国家,移动用户已经超过了固网用户的数量,而未来的趋势是在速度和宽带上将移动性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除了“移动性”占据通信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外,另外一个明显的客户要求是用户划分,以提高差异化服务――即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基于这一点,Dinesh Malkani认为:“在2007年,整个趋势将会从过去的以硬件为重点、以服务质量为重点转移到以企业应用为重点。”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已经曙光初现,机顶盒、IPTV等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切实的好处。

在应用方面,相对运营商和用户可以通过雇用专业人员进行支持外,另一个市场――企业客户市场的网络融合解决方案则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这个市场一般都涉及到PBX和数据网络。而对于中大型企业客户,其网络就更为复杂,比如其内部还可能部署了会议电视系统、VoIP系统,甚至还部署有移动网络。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没有专业的IT人员支持,因此融合通信产品将对他们有充分的吸引力,并在成本和使用费用的降低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整合,融合通信可以为企业引入新的应用功能,带来更多的效益。

当然,可以预期的是,由于监管、行业分割,以及技术的限制、成本、竞争等众多的因素,网络融合还将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目前,融合通信市场仍面临着源于现行数据网络架构的最大障碍,安全、标准、关键性应用等问题也一定程度地困扰着其发展脚步。但“融合通信”已是市场大势所趋,相信随着更多新型应用与解决方案的涌现,融合通信市场会越走越好。

Avaya中国区总栽麦凯杰:2006年是企业通信迈向智能化综合应用的重要时间拐点。

观 点:应用引领智能通信

2006年是企业通信应用从传统的话音业务发展到语音数据融合业务、进而迈向智能化综合应用的重要时间拐点。根据Avaya等业界领先厂商的观点,今后企业对于通信应用的需求,将不再是沟通信息、通过IP通信系统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那么简单,而将升级为将各种业务灵活地嵌入智能通信系统,从而实现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这种市场走势已经给Avaya之类的厂商带来了惊喜。2006年,这家公司连续第三年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利润的增长,并且保持了零负债和数以亿计的强大现金流。Avaya中国区总裁麦凯杰(Dinesh Malkani)告诉记者,仅2006年第三季度,Avaya发货的IP线路就达到了创纪录的130万线。

放眼2007年,人们又将在迅猛发展的企业通信市场看到哪些精彩的新故事?

应用担纲

在2006年以及之前的很多年,大多数企业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IP网本身的服务质量,以及系统的稳定性方面;随着IP技术的发展成熟,人们渐渐打消了这方面的顾虑,这时新型IP通信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省又成为企业用户新的关注目标。到了2007年,这一情况也许将发生改变。

“我相信会有一些新的趋势出现,比方说会有更多的客户要求移动性应用,在移动性方面会有更多的产品出来。现在很多公司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他们会经常在全球各个地方出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提供移动性的解决方案,比方说通过视频会议或者电话会议使这些人和公司随时保持联系。这是客户的一个需要。”麦凯杰告诉记者。

麦凯杰特别强调了这些新型解决方案必须具备易用性,使用户使用时感觉和以前打电话同样容易、方便,而不是更为复杂,因为这样客户才会喜欢。

另外,客户希望能够有一种技术来实现对其用户的划分,并且相应地提供差异化服务。

“从整个趋势来看,将会从过去以硬件为重点、以服务质量为重点,转移到以企业应用为重点,这是2007年将会出现的比较大的市场变化。”

麦凯杰认为,围绕近两年讨论比较多的技术,比如SOA、VoIP、SIP等,2007年会开发出大量新的应用。

针对市场的这一趋势,Avaya正着手加强其应用开发团队。另外,该公司目前在全球90%以上的研发投资都投在软件与服务上,以此保证开发出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执行力制胜

随着企业融合通信市场的启动,市场上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很多厂商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概念、产品和市场战略。Avaya是如何在这个市场上脱颖而出、取得骄人成绩的呢?

“建立战略是一回事,能不能切实执行这个战略、执行力如何是另外一回事。” 麦凯杰认为。

以企业应用的开发为例,Avaya做了很多事情来推动企业应用的开发进程,专门针对企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团队的人数在3个月之内就翻了几番。

另外,Avaya还通过在大连建立服务中心等方式,来保证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咨询,帮助客户比较有效地使用产品,切实地从产品中受益,或者得到更多的价值。

此外,Avaya还非常重视解决方案的定制化,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专门定制一些解决方案。据介绍,2007年Avaya将进一步针对医院、电力、政府、烟草、制造等行业进行投入,推进企业智能通信应用在更广阔领域里开花。

“就是说,我们建立了战略,同时我们也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来执行这样一个战略。”麦凯杰这样概括Avaya公司在企业通信市场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链接一:“融合通信”、“智能通信”、“统一通信”概念溯源

2004年,在Avaya首届中国用户大会上,Avaya全球策略营销及产品管理副总裁Jorge Blanco提出要把中国用户带到新的融合大潮之中。Avaya对“智能通信”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5月举行的“Avaya IP语音通信最佳实践研讨会”上, Avaya公司对外宣布了“帮助企业迁移到智能通信新时代”的战略发展目标。“智能通信”就是通过开放平台将通信应用和企业应用无缝结合。并且能够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恰当的通信媒介,将员工、客户和业务流程连接到恰当的人员。

思科“统一通信”概念的提出,是在2006年7月25日“思科统一通信高峰会”上,由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林正刚正式提出。所谓“统一通信”,是思科为满足企业用户全方位的通信需求而推出的一套“四网合一”的通信解决方案,基于思科服务导向网络架构而构建。通俗而言,即在系统中无缝集成了语音、视频、即时通信、数据等一系列应用,通过IP网络架构来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的通信环境。

宝利通“融合通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宝利通于2004年提出,称为“统一协作通讯(UCC)”,并逐步得到Yankee Group在内的第三方研究机构的认同。UCC即指将语音、视频、网络或数据会议实现全面整合,除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外,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使人们更聪明地工作,加快决策进度。

链接二:迎接融合通信的几种战略

融合通信的大方向已经得到了整个网络通信业的广泛认可,设备提供商和企业用户均已开始着手向这种新架构进行迁移。不同设备商对于融合通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