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制度建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民营企业类似的违规个案很多,除去违反法律的案例,还有一些是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灵而招致败局的情形。这说明民企制度的失灵与残缺比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的短缺更具杀伤力。严格制度约束、规范的财务行为、充分的信息披露、照章纳税、健全的内控乃企业长期发展之根本。
一、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充分信息披露是公司外部治理制度底线
首先,且不说在理论上如何展开是否存在“原罪”的争论,但现实的分析“原罪”问题在较长时间还是民企难以回避和解开的“结”。比如案例二中周伟彬的两套账发生在1998年4月~2001年7月间,法律上的处罚是在2006年,追溯时间跨度将近10年。第二,民营企业始终面临着比国有企业更加苛刻、严峻的法律制约。以境内A股上市公司为例,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虚假信息披露、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乱担保等案例屡禁不止,其中既有国企上市公司也有民营上市公司,但对后者严肃处理或追究法律责任的更多。第三,对于企业的经营亏损、资金链断裂等盈利预期和流动性风险,股东可能实施“用脚投票”或实施“用手投票”让经营者“下课”,但股东们不能启动法律程序将经营者变成被告,送进牢房。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和周伟彬的遭遇,并不是因为很差的财务绩效所致,而是因为违反了法律。第四,企业比较容易应对、化解财务亏损和人才流失这些“硬伤”风险,但对违法违规这类“软伤”风险就难以承载、无法化解了。如果金龙油墨化工有限公司是在经营上亏损1500多万元,对于数亿元身家的周伟彬来说,承担和消化这类“硬伤”没有任何问题;但偷逃税款1500多万元,就变成了违法犯罪,这种“软伤”对公司、经营者造成的破坏就会相当严重。
对于违法违规问题,民企经营者有两种不恰当的心理预期:一是不少人总是强调“我过去就是这样过来的”。的确,不同程度的账目不清、两套账、小金库、行贿、偷漏税等曾伴随着中国民营企业出生和成长。二是法不责众或从众心理。诸如“现在大家都这样”、“有几个公司没两本账的”、“现在这个社会不行贿、不打点谁能办成事”。这些说法,凸显一些民企对于国家的法制和政策规定还抱有侥幸心理,总是对“利用政策寻租”、“打球”的事情乐此不疲。不可否认打制度上、政策上的球会有“政策收益”,但其机会成本也是很高的,而且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完善,即使有些企业目前还没有踩上“地雷”,但不可能永远是幸运的。
二、规范的内部治理和内控体系是公司制度建设的战略任务
从外部治理来看,企业只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的义务,但聚焦内部治理与内控体系等制度问题,却有“建设”与“遵守”双重任务。
(一)规范公司内部治理
从制度建设的实用主义角度,应该区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公司内部治理中的制度底线,即必须遵守的治理规则制度,这类制度是普遍的、明确的、强制的,主要体现为《公司法》等;二是公司内部治理中依据公司具体情况择机决策的制度安排,这类制度具有个体性和弹性,主要体现在《公司章程》的具体条款中。第一类制度是治理问题的基础,第二类制度是第一类制度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故此,每个民企治理制度的建设应该:第一,防范“流行病”。总结历年违规情况,民企在股东权责与公司法人权责模糊、资本金不到位或抽逃注册资本、关联交易与转移资金、拖欠银行贷款等方面最容易“触雷”,防范这些“流行病”应该是治理制度的重中之重。第二,高度重视个性化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审批。《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内部宪法”,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制度和游戏规则。但很多民企对此项制度的形成和决定非常草率,一些民企的《公司章程》完全是为了应付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公司注册登记时的需要而草率请人撰写或简单照抄其他企业的章程文本而完成的。第三,把握公司治理制度的形式与实质。从形式上看公司治理就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这套机构,形式上的存在是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实质上长期发挥机制功能就决非易事。民营公司治理的关键三件事是:适当隔离CEO和大股东身份;逐步明晰“运动员、领队、裁判员、教员”身份;健全公司内部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第四,严格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治理上的法律要求更加苛刻,比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必须的,非上市民企是否需要独董就是自发的。而且在当今处于转型经济下的中国,证券监管对公司治理的制度冲击和要求呈现很强的动态性。那么,民企如何“低成本高效率”构架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呢?也许股东们集中学习《公司法》,结合公司实情加以简单化、具体化、数字化来构建自身治理规则,并落实于《公司章程》,是一条捷径。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要强调复制和放大企业会计业务中“钱账分管制度”原则,即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内部牵制的作用。即使公司有了完备的“钱账分管制度”,仍需要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的持续监督检查。这种制度安排中隐含着不少不可忽视的“理论假设”:比如:①企业每位员工包括经营者都是理性经济人;②在企业中追求工作效率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制度和流程的到位;③制度建设是过程导向为主体的,尽管不排斥对财务结果的考察。这三条正是典型的、标准化的会计控制思维。本文强调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必须遵照这种思维路径,尤其是公司的采购、销售、投资、重大费用开支等业务必须强化“钱账分管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因为这些方面的内部控制和流程制度,始终是民企的最长“短板”。
这里推荐两条简便、高效的内控制度建设路径供民企参考:一是学习领会政府相关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再具体细化补充成为公司自身的内控制度。如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国资委下发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条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条例》、《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这些内控制度适合于国企,制度条文的原则性和概括性很强,关注了内控中普遍性的问题,充分反应了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导向。民营企业可以根据上述制度,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制定出适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条就是以西方同行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标本直接借鉴使用。西方一批大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十分成熟,其可操作性、针对性、系统化、精细化等方面很值得我们企业尤其是民企直接“引用”学习。在公司内部清晰的授权制度、严格的职责分离、细化的预算管理、固化的IT系统和信息管理、苛刻的审计监督、明确的业绩合同与绩效问责等制度建设方面,企业不需要谈创新,只需标杆学习和简单模仿。
另外,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应该同时包括COSO报告中的“为了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就业务层次的内控而言,不少企业设计的内控目标主要囿于财务报告可靠性而忽略运营效果(效率)和合规性目标,这不仅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仅仅限制在财务会计部门,成为一种纯粹的会计控制,也使治理和内控制度无法延伸到整个企业的各个流程和全体成员尤其是董(事)监(事)高(管),难以把公司制度演变为一种管理文化。
三、制度的执行力最为关键
很多企业都不乏健全的制度条文,难的是制度实施中的偏离甚至失灵,偏离或失灵的根源是缺乏制度的执行力、缺少执行者对制度的敬畏和呵护。理论上讲,治理和内控更为关键的就是要强调制度对公司上下包括公司经营者在内的每位成员的威慑力,强调公司每位成员对制度的敬畏和遵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华联集团主席傅军曾经感慨:“在中国做企业比较艰难,为什么呢?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法制还不够健全,诚信体系也有些问题。所以,越是这样的情况,越要强调制度的建立,强调游戏规则的建立。建立的制度能不能执行,这是最关键的。在新华联,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制度是高压线,谁触电谁倒霉。’我们副总裁一级的干部中有当过常务副市长的,有当过厅局级干部的,但我前前后后开除、辞退了5个。你不动真格,就没有办法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联想集团柳传志也说过:“我不能绝对保证我们的管理人员不犯法违规,但是我们联想已有防范违规违法的制度机制,一旦有谁触犯制度肯定付出极高的违规代价。”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同样也需要“付出极高的违规代价”的制度安排。
四、公司掌门人的表现与态度是培植制度威慑力的首要决定因素
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掌门人需要扮演不同角色:企业掌门人要事必亲躬、冲锋陷阵;企业发展到成长和成熟期,掌门人要定位在重大战略的决策者和制度的构建者,完成公司重大战略决策,建立管理结构和管理体系,致力淡化公司的内部运作和流程上个人的痕迹,转靠固化的公司制度系统来运作。随着制度与流程的力量越来越强,公司掌门人也就可以甩手成为“精神贵族”。总之,企业在有些阶段需要人管人,更多的时候需要制度管人,包括制度管掌门人自己。
我自2月7日来分公司报到,至今已有接近1年的分公司工作经历,在这不到1年的时间里,我从领导及各位老同事身上学到了很多,学到的经验不仅是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工作的热情主动和敬业的工作状态,他们加班加点,不辞辛苦为分公司奋斗着,我觉得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分公司是以矿山开采为主业,作为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行业,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有所了解,看似经过接近1年的时间对矿山行业有了认识,但实际上要学习的,要做到的还有很多,下面是我对近1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事务员工作总结
(一)手续办理
最初来分公司,我的岗位是事务员,主要负责矿山开采前期手续的办理。在领导的指导下,在同事的互相帮助下,完成了在发改局立项、环保局环评等相关手续,顺利取得矿山开采许可证,为矿山开采工作奠定基础。
(二)产品深加工推进
在事务员期间,参与了收购当地环保窑的准备工作,包括起草收购的意向协议,咨询临朐县环保局关于回转窑环评批复手续,咨询工商局收购的相关流程,同时联系厂家,咨询对回转窑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方面的费用及市场前景,为收购做好准备工作。
二、安全员工作总结
自4月1日岗位调整为安全员,以前从未涉及安全管理工作,更何况是矿山安全,对我来说是个学习成长的好机会,也是个自我挑战的好机遇,现对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度建设方面
前期参考其他单位,结合分公司实际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草稿,并根据目前分公司施工作业情况,对涉及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发文,作为管理目前施工阶段的保障;由于分公司目前未对主矿区进行开采,故应急预案方面涉及的是一些简单的办公场所的现场处置方案。
(二)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情况
按照法律法规,分公司全员要进行岗前72学时的培训。我在领导及同事的帮助下,参与了对分公司全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包括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夏季消防演练、冬季防寒过冬等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对上级单位的安全文件进行学习。
(三)安全例会
依照法律法规、上级单位及分公司制度要求,定期组织召开分公司安全例会,安全人员对上月工作总结,领导对下月计划进行部署。
(四)安全检查
1.内部检查
组织对分公司办公区域、食堂等进行消防、用电安全检查。
2.外部检查
对各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盯靠,检查施工安全。对施工各方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作为对各施工单位检查的依据,牢牢把握现场安全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稳定有序。
(五)台账建设
按照上级单位要求,对分公司安全台账进行整理完善,按照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对分公司台账分类整理。年底上级单位也对台账进行了检查,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根据检查要求,领导安排,对台账问题进行梳理整改。这次台账整理工作,对我帮助很大,对安全标准化体系有了初步认识,对分公司安全工作有了系统了解,这次暴露的问题同时也是指导我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
(六)安全设施管理
完善分公司应急设备,购买医药箱、防毒面具,对过期灭火器进行充装;施工单位现场,完善安全警示牌的制作安装,确保现场安全工作尽职到位。
(七)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自分配到系统账号,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分公司安全信息的录入工作。
三、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一)矿山安全管理经验不足。作为矿山行业,虽然有了初步认识,对矿山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但是在管理经验上存在欠缺,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积极向老同事学习,借助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的力量,学习安全管理经验,不断充实自我,根据现场施工实际结合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积累个人安全管理经验。
(二)现场安全意识薄弱,发现问题能力欠缺。在现场盯靠中,由于自身矿山技术知识少,对现场出现的问题把握不准,存在侥幸心理,以为问题不大,这种麻痹思想一定得戒除,在以后工作中必须强化个人的安全意识,不断学习安全知识,对施工现场各个方位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三)台账梳理有粗心现象。轨道集团这次台账检查给我敲响了警钟,安全工作一定要细心,不懂的地方一定及时请教,在以后工作中台账整理依然是工作重点,我必须吸取检查的教训,对整改的地方注意,确保台账建设的完整有序。
(四)安全制度、预案及操作规程建设不完善。在以后的安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制度等进行梳理完善,对不符合实际的一定及时修正完善,做好制度建设工作。
四、小结
人事行政工作复杂,目前部门已配备了各种管理表,有员工纪律跟踪表、各组组员项目分配表、奖金分配表、月份就诊表、转正试题表、员工面试、入职、转正、离职表、从人员招聘至任用,根据各组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员工,配备到各岗位,人事行政人员年终工作总结。较好完成各组人员的入职、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规范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作出补齐;确定员工劳动合同签定人数,配合人事部工作事宜。对办公室日常纪律管理,不定期通知宣传消防知识并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对办公室清洁卫生,安全进行巡查;跟踪后勤安排员工人住宿,关注员工宿舍卫生安全等情况;排解员工之间的人和事矛盾。
对优化部门就诊各数据分析:在优化就诊表优化效果统计表进行跟踪发现问题进行周与周的对比和本月与上个月的对比从中找出原因,并进行跟优化工程师对接一起分析问题的所在处。
做好每个周的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的统计以极新闻源的就诊对比,从中检查看那个平台就诊人数比较多,积极告诉他们作出改整。
对于2013年需加强的方面:负责部门的人事行政工作、协调方面还有所的欠缺,对部门工作情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待提高;积极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的建设;
建议,员工培训机制的待完善和加强;应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渡;我将在2013年继续完善公司制度,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管理制度的培训,便于在实际工作的正常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效果;协助各部门工作,加强与员工沟通,加强团结,迅速营造良好办公环境;
加强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2009年上半年行政部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人事管理方面
1、根据各市场部人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一批员工,配备到各岗位。目前,已在重点市场广东、云南、某、成都、武汉、南京等地招聘员工共计90余人,已转正员工50多人。
2、较好完成各市场部人员的入职、转正、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并即时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3、规范了各部门的人员档案并建立电子档案,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
4、强化内部管理与考核:完善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为每个员工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管理档案;
5、岗位职责:对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编写了公司员工职位说明书,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6、与集团总部沟通,确定员工劳动合同签定及社保办理事宜。二、行政工作方面
1、成功组织营销中心开业庆典:根据工作情况的需要,营销中心拟订将于12月底开业。行政部打好提前战,打扫新办公区卫生,开通新办公区的电脑、电话、网线,采购办公用品等,使营销中心顺利开业。
2、证照办理工作:集团公司驻广州办事处证照的办理如期完成,保证营销中心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与各市场部沟通协调,各市场的证照办理工作正在进行。
3、和相关职能机关如工商做好沟通工作,以使公司对外工作通畅。
4、对内严格审查各部门的办公用品的使用情况,并做好物品领用登记,合理地采购办公用品。
5、严格控制各项办公费用开支,以节约降低成本为第一原则。
6、做好公司各部门后勤管理保障工作:机车票预定、食宿安排等,及时、主动的完成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三、公司管理运作方面
1、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及结合集团公司相关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寻,为强化内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行政部出台了《行政部管理手册》,内含《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公用品管理办法》、《传真收发管理》、《电子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打印复印管理》等,并制定《公司假日值班制度》、《卫生轮值制》等多项规章制度,通过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
2.、逐步完善公司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力度。
3、充分引导员工勇于承担责任。逐步理清各部门工作职责,并要求各人主动承担责任。
4、加强对全国各市场部的管理:统一实施各项制度管理制度,统一使用日常工作表格,要求各市场部每月上报有关统计数据。
2009年上半年工作尚存不足之处:
1、作为公司的综合管理部门,在对各市场部的管理、协调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对各市场部工作情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还不够;
2、对公司内部的监督、管理如环境、卫生的检查等不力;
3、缺乏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的建设;
4、员工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和加强;
5、人事工作还处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应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下半年,行政部的工作重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继续完善公司制度建设。
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劳动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2、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目前公司各市场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尤其是各市场部负责人,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效果。
3、协助各市场工作,加强与员工沟通,加强团结,迅速营造良好办公环境
4、加强公司档案的管理,强化保密管理工作。
行政部将着重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对档案进行计算机管理,争取早日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强化保密文件管理工作,加强机要文件的取送、传阅和保管工作。
5、加强劳动人事管理工作:
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6、推行网络,提高公司办公效率水平,逐步向无纸化办公目标迈进。
7、组织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让员工对企业有良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事行政工作复杂, 目前部门已配备了各种管理表,有员工纪律跟踪表、各组组员项目分配表、奖金分配表、月份就诊表、 转正试题表、员工面试、 入职、 转正、 离职表、
从人员招聘至任用,根据各组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员工,配备到各岗位。较好完成各组人员的入职、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规范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作出补齐;确定员工劳动合同签定人数,配合人事部工作事宜。对办公室日常纪律管理,不定期通知宣传消防知识并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对办公室清洁卫生,安全进行巡查;跟踪后勤安排员工人住宿,关注员工宿舍卫生安全等情况;排解员工之间的人和事矛盾.
对优化部门就诊各数据分析:在优化就诊表优化效果统计表进行跟踪发现问题进行周与周的对比和本月与上个月的对比从中找出原因,并进行跟优化工程师对接一起分析问题的所在处。
做好每个周的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的统计以极新闻源的就诊对比,从中检查看那个平台就诊人数比较多,积极告诉他们作出改整。
对于xx年需加强的方面:负责部门的人事行政工作、协调方面还有所的欠缺,对部门工作情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待提高;积极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的建设;
建议,员工培训机制的待完善和加强;应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渡;我将在xx年继续完善公司制度,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管理制度的培训,便于在实际工作的正常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效果;协助各部门工作,加强与员工沟通,加强团结,迅速营造良好办公环境;加强劳动人事管理工作
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xx年6月质量工作总结
一、质量意识增强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有序
进入xx年公司更加认识到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部门工作管理规定、质量信息管理规定、过程质量控制纪录等,这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xx月份公司共召开了5次较大范围的专题质量会议并自xx月份起形成了质量例会制度,通过阶段性的总结使质量工作更加扎实巩固。上半年公司还通过质量通报的形式处罚和教育员工累计下发9份质量通报、处罚了29人次,有效地制止了质量波动。根据批量生产的特点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批量订货和重要技术更改进行控制,避免了重大质量损失的发生。另外,公司组织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培训并实施了技术文件整改使公司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了彻底解决过去遗留的质量隐患,公司于本月实施了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对xx年生产的18台sq5sb2t产品进行了技术加固,该措施动用4名技术熟练工人历时近一个月覆盖三省七个地区、这一决定显示了公司对提高产品质量的决心和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希望这一行动能深刻触动和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二、上半年质量统计
1-xx月份公司出厂的93台产品中因故障派出维修共6台次、返修率6.45%,产品合格率93.55%
、在交货时存在问题9台次,交货合格率90.32%
、合计计算产品出厂合格率83.87%
,反映出我们制造质量和出厂成品控制不足。
上半年维修材料费用39779.58+1xx计51779.58元、维修差旅费用14252.5+16300=30552.5元、合同损失费用计48000元,共计损失130332.08元。
不合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1.调试检验不够严格如钢丝绳破股变形、部件砂眼漏油未发现等。
2.与用户沟通不够未能够充分理解和满足用户要求如安全标识缺项、卷扬钢丝绳定长不确定、回转死点不明确、油管长度不合适等。
3.生产不平衡、交货信息不明确出现交货仓促造成错、漏发件现象。
4.公告出现错误造成合同损失.
5.产品设计有重大缺陷.
1-xx月份共接到质量信息218条,其中设计原因80条占36.70%,供方原因114条占52.30%,其余为制造原因6条占2.75%、采购9条4.13%。
从以上数据看出下半年质量工作重点要放在对设计开发过程、采购过程、制造过程的管理控制。除公司及质量部将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对上述过程进行全面梳理、规整、控制外,各主管部门更要积极主动进行管理。各部门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责在部门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完善制度、通过信息跟踪、通过培训教育甚至必要的处罚手段等积极在本部门举一反三开展纠正和预防措施活动使各过程能够流畅有序、安全高效的运行以逐步建立起自我改进、持续改进的机制。
三、员工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公司发展迅猛对公司各项制度和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公司制度建设工作和员工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使得员工工作质量显得相对较低。上半年发生了一些员工工作失误如因公告管理错误导致销售合同损失累计4.8万元。尽管这些损失有客观因素存在但员工个人工作意识的欠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下半年,我们将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和理顺采购、设计、公告管理等工作流程,坚决执行既定工作制度、通过提高工作执行力度来确保工作质量的提升。上半年由于工作任务较重,我们忽视了员工质量意识和工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下半年将重点加强员工对各项工作流程规定的培训理解以提高效率降低工作失误。
2010年终工作总结:
行政部是公司关键部门之一,对内管理水平的要求应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政府机关单位的各项政策做到及时了解及时撑握.行政工作是繁琐的,小到复印、扫描、传真、订阅报刊杂志、文件的保管、大到接待、会议,评估验厂等活动,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如何化繁为简而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高的效率,这已经不单纯是对现代企业从事业务工作人员的要求了,对行政工作人员也同时适用。行政部人员虽然少,但在这几个月里竭尽全力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经过几个月的磨练与洗礼,行政部的综合能力相比之前又迈进了一步。
2010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行政部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注重发挥行政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中心枢纽作用,为公司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为了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同时也克服存在的不足,现将2010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不足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人事管理方面
根据公司部门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一批员工,以配备各岗位。规范了各部门的人员档案并建立了档案,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同时要加强内部的培训管理工作。
二、行政事务工作方面
1.本年度进行了两次验厂活动,主要出现在目前公司厂地面积窄小和现场员工访谈的培训不够使得验厂结果要求改进。
2.搞好ISO再认证工作,确保ISO认证通过,通过这次ISO在认证,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ISO的覆盖不全面,来年行政部需加强各部门ISO管理体系的培训于学习。
3.对后勤保障工作做到让员工用上健康、卫生的食品。
三、公司管理运作方面
1.顺应市场的发展,依照公司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现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和公司各个部门沟通
2.逐步完善公司监督机制。有一句话说得好:员工不会做你要求做的事情,只会做你监督要做的事情。基于这个原因,本年度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力度。
3.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公司新形象。
4.搞好明年的高质量、高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5.充分引导员工勇于承担责任了解职责。要逐步理清各部门工作职责,并要求各人主动承担责任。
四、工作中的收获
懂得事情轻重缓急,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做到了“上传下达”。与同事相处融洽,能够积极配合及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工作;工作适应力逐步增强,对后期工作垒积了许多经验。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过去的一年,在得到公司领导的指导和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行政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行政部工作常常事无巨细,每项工作我们主观上都希望能完成得最好,但由于人力和精力有限,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2、对公司各部门有些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入,对存在的问题掌握真实情况不够全面,从而对领导决策应起到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够。
3、抓制度落实不够,公司事物繁杂,基本检查不到位,因而存在一定的重制度建设,轻制度落实现象。
4、对公司其他专业业务学习抓得不够。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工作细心度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虽有所提高,感觉有时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并非是最快的!接下来的个人工作计划中会根据以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自我工作意识及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总的来说2010年的工作是尽职尽责的,虽然亦存在着些许多的不足,但这一切的一切相信也会随着2011年的到来而逝去。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在下一年,我会在行政主管这个岗位上会做得更好,发挥得更加出色!望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对我工作上监督。
2011年工作计划:
搞好明年开工的人力资源的策划和招聘工作,作为行政部负责人,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使公司各项工作正常进行。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决心再接再厉,迎接新的挑战。2011年行政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搞好新厂的基础建设和规划布局。
2完善公司制度,向实现管理规范化进军。
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源于优异、完善的制度。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搞好公司管理制度无疑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建立一套健全、合理、科学、结合实际并适合智腾公司的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2011年行政部的工作将以此为中心。
3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目前公司各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尤其是部门负责人,我们身肩重责。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进行ISO体系管理及有效应用落实,从真正意义上为他们带来帮助。
4协助部门工作,加强团队建设。
糟糕的事情都是怎么发生的?
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是硅谷的强硬派,她说话有时口无遮拦。她对中国合作伙伴马云很不满意,因为雅虎在中国的事业搞得一塌糊涂。雅虎又拥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
之后当华尔街的媒体问马云:“是你偷走了支付宝吗?”马云回答:“这不可能发生,谁还能‘偷’走什么东西……董事会为此事已经讨论了三年,但你要知道,这就像联合国的谈判。”
几个月后,雅虎的董事会在电话中解雇了巴茨,并且这家日渐衰落的公司可能会被阿里巴巴领衔的财团收购。雷曼兄弟、摩托罗拉、雅虎,一些巨人在倒下。马云和雅虎就支付宝也达成了和解,看起来他是个胜利者。
但别忘了危险信号。阿里巴巴的董事会显得问题重重,至少是沟通不畅――成员之一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类似的情况一般都会给公司带来麻烦。而马云的做法挑战了游戏规则,他在没有得到董事会正式授权情况下转移了公司资产,他的这一举动令商业界和投资者感到震惊不已。
上一次我们评论失意大公司榜单时,强调了商业伦理的重要性。大公司不该在这方面出错,健康的企业精神是最基本的,但事实上这次情况并无改善,阿里巴巴只是其中之一。
2010年时中国概念还是华尔街的宠儿,一共有41家公司赴美上市,优酷首日上涨161%。年初时安永预计2011年的情况会更加乐观,但最终结果是IPO数量要减少2/3,一些公司取消了上市计划,盛大打算私有化,人人和土豆网的股价从最高点下跌了60%以上。其中部分原因是做空机构认为中国公司并不诚实。
一切似乎又重回阴影之中。之前关于全球经济已步入复苏的判断被了,美国债务评级下调,年轻人走上华尔街抗议。欧债危机的波及范围在继续扩大,《经济学人》担心欧元的末日是否就要到来。还有日本大地震,许多大公司损失惨重。
对中国来说,它需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但通胀情况十分严重,为此不得不采取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和货币紧缩政策,这与增长形成一股相反的力量。对于公司来说,它们普遍缺少资金,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无限制的扩张变得不再可能,制造型小企业纷纷倒闭。
中国股市在这一年下跌了22%。
是的,情况有所不同。2010年时市场环境还算不错,但2011年由于政策等各方面影响市场告别飞速发展,这种变化极其容易暴露一些隐藏的问题。巴菲特说: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2011年我们依然找出20家失意大公司,它们在过去一年过得不怎么样。2010年我们从公司身上总结了几大失利原因,例如缺乏足够的领导远见会让企业错失发展机会或积累管理问题,利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等。2011年我们会更多从市场变化角度出发,看看错误都是从何而来的。
市场变化了,有人在裸泳经济、政策、消费者和技术环境都在变,缺乏应变力的大公司成了沙滩上的裸泳者。
一共有4家公司――国美、比亚迪、李宁和雅芳――再度人榜,它们的日子依旧不太好过。国美的动荡体现在这家公司因高层夺权而频繁变动经营战略,但在重回扩张后,它发现被超越的优势难以弥补,苏宁2011年前三季度的利润又是国美的两倍,在电子商务领域表现也更积极,国美丧失了时间。
雅芳也是在战略上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公司,在做出恢复传统以拯救局面的决定时,它并未意识到市场格局的剧烈变化和直销模式本身就已走向没落的事实。雅芳中国区的业绩一直十分糟糕,直销员数量比2009年高峰时减少25%。公司正在物色新人选,取代现任全球CEO钟彬娴。
一年销售50万辆汽车的比亚迪公司拥有一个近4000人的销售团队是不可思议的,这几乎是大众品牌销售体系的8至10倍。2011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下滑23%,利润跌去90%,它不得不着手精简其庞大的销售机构。
股价显示了投资者正对公司价值进行重新评估,比亚迪和李宁都有类似遭遇。在激烈的品牌转型和渠道变革过程中,李宁市值蒸发Y60%,并丢掉了自己本土第一体育品牌的地位。
一些公司的问题本来隐藏在中国速度背后难以被发现。北车集团召回存在质量缺陷的54组京沪高铁动车,绿城和无锡尚德则陷入破产传闻:绿城是中国负债率最高的大型房地产商;无锡尚德所处的光伏行业走出了黄金年代一这类公司常常作风大胆激进。
这引出了第一个问题。许多今天失意的公司往往曾表现出高速成长的能力,或者说,它们是适合高速发展的市场的公司。李宁所处的行业十年来平均增长率超过20%;绿城在2009年初也曾处境艰难,但到当年底已跃升为销售额仅次于万科的地产公司;比亚迪在2009年销售了45万辆汽车,而为自己设定的下一年目标就是雄心勃勃的80万辆。
如果我们重温一下《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关于公司衰败的五个阶段的理论,可以看到“缺乏自律,盲目扩张”是第二阶段,排在“无视危机,轻视风险”之前。在快速发展时期,比亚迪每年从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数以千计毕业生,以严酷的商务政策和疯狂扩张网络来获得业绩增长。
有话直说:“以增量掩盖存量问题”可以在市场发展快速的时候奏效但慢下来时就问题尽现了的打法不会永远奏效。最好在市场发现以前补齐短板
完善的公司制度建设能够提升应变能力。
市场快速发展,公司容易忽略一系列问题。无锡尚德是中国以低成本方式进行全球竞争的例子,而成本领先战略的主要风险之・就来自于后来者的模仿――意味着市场将涌人过多的产能。2010年时情还十分乐观,但2011年不断蔓延的欧债危机使欧洲银行收紧了对太阳能行业的贷款,情况就直转而下,面对潜在的巨额亏损公司甚至只能采用提前终止大型合约的办法应对。
战略偏差,错误地估计未来,这成为大公司失意的一大原因。绿城与万科的区别在于,后者能够在一个政策强势的市场里及时做出应变,例如调整组织架构、投入保障房建设、开发小户型住宅,这保证万科在2011年最糟糕的环境里继续保持业绩增长。绿城一向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高端住宅,在宏观调控前就成为最为被动的受害者,它的高负债率模式本身也具有很大风险。
比亚迪忽视了合资汽车品牌向中低端市场进军的信号,而本田也错失了这一轮机会,它们都反应不足。
更为特殊一些的例子是社交网络的流行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这可能令那些反应迟缓的公司大吃一惊。西门子本不应该让一个消费者投诉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局面,但现实却是CEO出面道歉后,“冰箱门”给这家德国企业带来的恶劣影响还远未结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North)推广了路径依赖理论,即无论是技术演进还是制度变迁都会受到惯性力量影响,从而不断自我强化而难以自拔,从公司角度来说也是如此:销售型公司集中精力于如何
卖出更多产品,于是难以顾及其它方面的公司建设,垄断型企业沉迷于自我优势而不断在同一个地方犯错。
2010年时中铁建在沙特的一个项目中亏掉了半年利润,2011年中国中铁搞砸了它进军欧洲的第一个项目。央企往往抱着相同思维,先以极低价格获得合同,寄望于日后能寻找机会提高价格,但事实上合同签订得十分轻率,没有尽职调查甚至可能连合同翻译都从未完成。
顺利成为全球PC业第二名的联想被我们列入失意大公司并不是意外。这家公司的目标在于以价格和渠道优势――它的核心竞争力――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收购德国和日本PC企业帮助它提前完成这一点,但它缺乏“用一种高瞻远瞩的产品打人市场”的创新能力。这种情况并未明显改变,并且在移动互联领域它浪费了一些时间,这是它人选的原因。
企业成功的路径应当是差异化战略,从这一点上来说联想在未来可能将遇到李宁式的困境。李宁如今正主动寻求变化,但这种转型显然十分痛苦。
联想掌门人杨元庆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苹果的流行大多来自于冲动消费,而联想认为市场最终会发生变化。这一观点体现联想实际上保持了其惯性思维,这种思维将在消费者或技术发生变化时让公司无以应对。
另一大原因是管理,规模迅速扩大的企业容易在这方面犯错。杰克・韦尔奇在挑选杰夫・伊梅尔特成为GE接班人时,后者问韦尔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如何控制这家公司?控制和管理是公司建设至关重要的方面。
沃尔玛在2005年进入重庆后开出了13家分店,因为假冒绿色猪肉事件而被重罚――停业整顿15天和罚款269万元,这反映沃尔玛在采购分权等管理变革和业绩压力发生时显然无法做好有效的控制。双汇也是同样问题,尽管它拥有完备的制度来保证食品安全,但从现实来看这并不起作用。
阿里巴巴并未料到局面会失控。它在大幅提高淘宝商城经营门槛这件事上低估了政策实行的难度,遭遇到激烈对抗,而它也并不是第一次在处理类似争情时出错。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忽视了公司建设的结果。有话直说:天才也要大量练习,公司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捷径。公司制度建设,竞争力养成并非某个优势项目所能弥补,短板决定一切。
规则挑战者最终挑战了自己
因为有更好的收益,而试图挑战商业规则……
最后需要强调的仍是诚信问题。杰克・韦尔奇说,诚信不仅仅是法律术语,更是广泛的原则,它是指导我们行为的一套价值观,指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合法的事隋。
这应当是一项规则。所以,挑战规则被我们认为是最严重的问题。2010年的榜单中,有1/3上榜公司的失意或多或少与商业道德和伦理相关,这个结果令人费解,但2011年结果惊人相似。伟大的公司都具备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这一角度来说,许多公司仍不具备成为伟大公司的条件。
支付宝事件提示了阿里巴巴对契约精神的漠视,而分众传媒被指控诈骗。华尔街做空机构浑水的报告猎杀了一连串中国概念股公司,这些公司或股价暴跌或面临退市,它对分众的指责包括虚报液晶屏数量、不正常的高溢价收购、收购中的关联交易等多个方面,认为内部人士从这家公司“捞走”了17亿美元。
闲暇时品茶,阅历史,读经管类书籍,偶约三五亲朋好友前往贵阳市区西北的黔灵山,远离城市之喧嚣,悟人生之感悟――此人就是陈万勋,贵州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总经理。
2005年11月,贵州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换了领导班子,陈万勋从贵州电建一公司调来二公司任经理。当时职工纷纷猜测,不知新的领导班子将把二公司领向何方?
陈万勋则审时度势,站在企业“长治久安”的高度上,提出“以‘强本’为目标,面向市场进行改革”的战略方针。在他的强力推动下,电建二公司不断改革创新,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职工对接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考证蔚然成风,为适应市场竞争夯实了基础。
《经济》:您是2005年进入电建二公司的,当时公司处在变革时期,有哪些事情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陈万勋:印象最深的是推行集约管理,比如物资集中管理。当时推行物资集中管理的阻力非常大,各种反映也比较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人员安排和系统安排做了很大的调整。就某种意义上来说,物资集中管理就如同削足适履。虽然阻力大,但公司班子成员依旧坚决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经济》:贵公司名片背面印有三个词:“强本、创新、领先”,能谈谈具体内容吗?
陈万勋:强本,主要指管理和规范两方面,也是南方电网的精神所在。虽为内部管理,我们不求大,但求强。当时的经营令和安全令,贯穿整个南方电网的内部管理。而管理体制的改变,也是为了强本。
创新,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如果墨守陈规,无疑将自己逼人死胡同。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企业才能充满活力。
领先,是公司追求的目标。公司希望能够在本行业内脱颖而出,使业主满意。
《经济》:公司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何成就?
陈万勋:“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公司在工程中研究并应用了1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仅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品位,也为工期的缩短创造了条件。
公司成功实施了几项先进工艺:国产30万千瓦汽轮机首台无垫铁施工工艺,该工艺能使汽轮机静态和动态负荷均匀地传递给混凝土基础,从而减少汽轮机振动,保持其平稳运行;高合金马氏耐热钢SA335―P91大管焊接工艺,不仅在贵州,“其方法在全国也是首创”;汽机油循环特殊控制工艺,使油循环时间大为缩短,清洁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摩根二级标准;在国内山沙地区首次应用镜面混凝土工艺施工煤仓间框架结构,使其砼表面平整、光滑,内实外光,如大理石贴面,无须二次装修,便于电厂维护。另外,在60万机组安装中研究与应用的三维仿真技术、全自动拌合系统、变频多功能电梯、自动埋弧焊机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有的填补了贵州乃至全国电建工艺史上的空白。
在30余年来的自主创新活动中,公司多次获得“全国工业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电力优秀QC小组”等称号。
《经济》:您如何看待公司的发展历程?
陈万勋:公司从2000年“西电东送”开始进入发展高峰期。2005年年底,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整个电力市场发生变化。从2005年开始,公司业绩开始下滑,公司只能完全走向市场,与其它企业公平竞争。
《经济》:您如何诠释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
陈万勋:我们是南方电网的下属公司,南方电网的品牌方针,自然是始终贯穿整个企业文化之中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自己也提出了“纳全国电建之优秀,创贵州电建之品牌”的口号。看起来很宽泛,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市场上相互学习、不断提升、完善自己,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
《经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有何成效?
陈万勋:贵州电建二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党委在文化层面的高度概括,以核心理念、专业理念以及子文化系统为主要内涵,以“负责任、讲诚信、谋发展、促和谐”为企业形象。现已将此理念融入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各领域中,渗透到管理实践和制度建设里。
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在贵州电建二公司企业文化的孕育和熏陶下,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公司曾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荣誉。《黔电二公司报》两次获贵州电力行业“优秀报刊”称号。
《经济》:金融危机对公司有何影响?
陈万勋: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吧。虽有一些影响,但因为整个市场材料价格下降,我们的EPC项目占有优势;同时,国家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对于基础电网建设和民用建筑方面都有帮助。公司今年突破三个亿,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经济》:您如何总结公司2009年的工作?
陈万勋:一是着重抓好思想作风建设,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二是着重抓好建设项目,确保在建工程高质、如期完成;三是着重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扎实、稳健推进;四是着重抓好质量管理工作稳步前进,更上台阶;五是着重抓好成本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水平;六是着重抓好市场开拓,竞争意识得以加强,员工队伍得到锻炼;七是着重抓好基础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八是着重抓好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职能。
《经济》:公司现阶段的发展状态、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呢?
陈万勋: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只能选择去适应。由于长期在上级公司的保护下形成分公司制,实行管理之后,上级公司的思路做了很大调整,即把企业分公司制管理模式转向集中式、集约式管理,集中统一标准。
在南方电网的管理思路下,我们对企业管理也做了很大调整,从分公司制调整成集中制,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集约化管理集中了公司总部的很多权利,比如物资管理系统对整个物资管理进行统筹、全部信息化、全程跟踪等。
为了加强对市场的了解,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市场部,在北京、广州设立办事处,增强对外界信息的搜集能力。这就基本解决了物质全部失控、资金全部失控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失控的问题,这其中我们也提出了很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