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存在的财务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财务公司;管理模式;资本运营
一、财务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公司是大型企业集团投资成立、为本集团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依法具有融资、投资和中介服务功能。财务公司在我国发展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史,从1987年第一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到现在已经发展为上百家财务公司。在发展和运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是:
(一)资金的规模小、来源少,制约了财务公司的发展和运营
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集团公司内部各个单位的长期、短期存款和委托存款,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少,而且资金规模偏小,多数财务公司注册资金只有几亿元。于是财务公司的运营活动必然受到集团公司的行政干预;由于资金规模比较小,金融职能有限、运营能力比较低,业务量少,收益必然比较少。同时,还存在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财务风险。因此,使财务公司运营的发展受到限制。
(二)管理模式的不足影响了财务决策的制定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团公司内部各个分公司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隐瞒货币资金的存量,将分公司的现金存入财务公司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以获取高额利息。从而削弱了财务公司的运营能力和资金监督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是央行对财务公司在经营的地域和项目上都控制得比较严格,比如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就很严,使财务公司无力对跨地域的资金进行运作,因而,对外营施工项目的资金缺乏监督和管理,影响了财务公司的财务战略决策。在这方面我们和国际还没有完全接轨,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三)产品同质化及金融产品的短缺给财务公司的盈利带来了极大地压力
财务公司与各个大的金融机构相比,其产品无非是对集团公司内部的结算、存款、贷款等服务,这些业务范围与各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具有同质化特点,缺乏创新性和竞争力。各个大的金融机构将政策的优惠措施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财务公司在产品开发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这样一来更加限制了财务公司的运作规模,财务公司如果靠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来维持运营规模,必然会使财务公司自身的成本加大,盈利空间变小。
(四)财务公司的人员素质比较差,难以对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做出卓越贡献
由于财务公司的人员大多数是从会计部门转入的,对理财规划比较陌生,而且服务意识和营销理念比较落后。另外,人员受教育水平也不高。根据网上的资料计算,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占全部人员比例的6%,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也只有4%,所以,这样一支业务队伍很难为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做出卓越的贡献。而在这方面商业银行和国际财务公司则正在卓越地开展运营工作。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财务公司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比如中国第一家被摘牌的财务公司――华诚财务公司就是因为狂炒房地产、高额揽存款、高额拆借、盲目投资、高利放贷款等走上不归路的。其亏损已经超过注册资本的30%,连续三年超过10%了。
二、搞好财务公司运营的基本对策
(一)我国财务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应该借鉴国际的经验
应该和国际接轨给财务公司更大的经营自,在筹集资金和投资方面要允许财务公司进行良性的“多种经营”。比如办理成员单位和社会其他单位的财务融资顾问、咨询业务;保险业务;贷款和融资租赁;发行企业债券;同业拆借等。另外要加强“行业自律意识”,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督和管理,把违法苗头消灭在萌芽中。
(二)要协调好以下两个关系
1. 集团公司和财务公司的关系。集团公司要重视、支持财务公司的发展,给财务公司一定的自利;财务公司要关注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依托于集团也要服务于集团。以实现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理财目标,要坚持运营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原则。
2. 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财务公司要既为各个成员单位服务,又要监督成员单位执行集团公司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情况。
(三)坚持四项基本功能
这基本功能是结算功能、融资功能、资本运作功能和咨询服务功能。在这方面,一拖福赛特集团公司做的比较好,在2006年为企业融资6亿元,收效很大。要发挥好这个功能,企业必须有一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要用制度保证各个成员单位以大局利益为重。便于企业整体资金的运作。
(四)财务公司应该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新产品新服务项目的开发
新的服务和产品要有突出的特点,要具有创新性。比如可以开展社会上其他企业和个人理财咨询业务等。
(五)要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大力提高财务公司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古人云:概有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之人。21世纪的金融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高附加值产业,财务公司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金融员工队伍。人才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财务公司应该:
1. 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分批选派知识面广、年轻有为的员工进行二次学习深造,建立良好的激励和教育培训机制,培养一批懂金融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和国际金融法规及国际惯例、熟练运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2. 还要加大人事改革力度,把那些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懂经营和管理的同志尽快提拔上来,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用人模式;
3. 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一些亟需紧缺的专业人才,提供优惠的待遇将他们吸引过来,以达到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增强竞争活力的目的;
4. 要加大人才开发力度,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开发与有效配置这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人才的规划、培训、考核、成长、奖惩机制。只有这样,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财务公司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六)完善财务公司基础设施建设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日益呈现出服务电子化、管理数字化、业务流程无纸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出现引起了银行业经营手段与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成为银行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关键。目前财务公司电子化建设不仅与国内其他金融机构的差距明显,更谈不上与国外同行相比,而且各财务公司基本上自成一体,相互间的差别甚大。对此,各财务公司要高度重视自身的电子化建设,这是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必经之路。因为它既能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还可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据有关专家测算,目前网络银行的交易成本只是传统交易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交易速度和准确性大为提高。另外,随着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一些新兴金融业务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实现高附加值的业务所占比例的上升,从而提升财务公司的盈利能力。
(七)努力提高财务公司综合经营实力
打铁还在自身硬,竞争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各自实力的较量。尽快壮大财务公司经营实力迫在眉睫,其主要工作有两方面:
1. 积极推行财务公司间重组联合,尤其是一些由国家部委改制成的行业性集团公司如电力、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等内部财务公司的合并重组势在必行,以适应国家产业发展和行业体制改革的需要;
2.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改进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根据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方向,调整经营理念和财务公司发展战略,以确保我国财务公司在未来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加快我国财务公司跨国业务的步伐,扩大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放开对财务公司的种种限制,使财务公司有可能加强对外合作寻求社会化服务,做到融资有道、经营有路,才能发展有望。才能促进集团公司的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后春,等.《金融风险及防范》.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年1月.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 预算管理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企业管理为主的一、二级母公司融资能力较差,集团整体税负较高
集团公司一般以母子公司形成资本纽带关系。母子公司架构的优点是产权关系明确、业务板块划分清晰;缺点是集团本部和二级管理公司本部没有经营性资产,无营业收入,不产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造成信贷条件较差,融资能力较弱,不能做为独立的承贷主体。作为承担主要生产任务的三级公司所需资金经常通过二级公司由集团公司注入,集团公司面临较大融资压力。同时由于没有经营现金流支持,各二级公司担保能力较弱,所有担保均由集团公司提供,导致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不断聚集。另外,由于没有营业收入,大量期间费用支出不能税前抵扣,集团公司整体税负较重。
(二)资金管理松散
成员企业多头开户,集团对下属企业资金行为缺乏有效监控手段,不规范的资金流动现象难以有效杜绝。部分下属企业发展平稳,富余资金形成大量低收益存款;部分下属企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资金缺口严重形成大量高成本贷款;集团整体出现存贷双高。各成员企业分散融资,信用低,融资困难;融入资金各自投资,不能有效综合利用,集团重大战略投资缺乏资金保障。从集团整体上看,决策层难以有效掌握全集团资金的存量、流量和流向,整体资金运营效率和效益普遍偏低。
(三)预算管理与考核机制难以有效结合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所属公司不能维护预算指标的刚性,出现不能完成预算指标时,多是强调客观原因对经营目标的影响,回避主观方面造成的原因,导致所属公司调整预算情况较普遍,考核指标体系形同虚设。
(四)集团财务管理监控力度及有效性不足
集团日常工作更多的是要求下属企业上报相关财务管理信息,根据分析国家政策、集团制度规范、发展战略规划等进行批复、指导或制定新的管理制度等。集团基本上处于整体管理和业务流程之外,无法有效参与到管理和业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流程中。由于不同下属企业执行集团管理规范的严格程度和报送手段的差异,即便事后上报的信息也很难做到及时、规范和准确,导致集团对下属企业监控的力度和有效性不足。
(五)财务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不高
准确的集团财务信息应当是依据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财务政策、统一的时间节点,由下属企业按专业方法编制而成的。所属企业众多,虽各自都已实现电算化,但各自为政,一些会计政策不统一,报表格式不统一,造成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不高,而且由于各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信息报送手段存在差异,也难以做到财务信息的准确与及时。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设立生产性的下级分公司,提高各级母公司融资能力
针对母公司融资能力差、成本费用不能抵扣税金的问题,提倡集团公司在设立二级公司时,部分考虑以分公司的方式设立,同样二级公司也设立一些三级分公司,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整体税负,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做实二级公司的经营性资产,提高二级公司担保能力及融资能力,充分调动二级公司自主经营积极性,解决其独立融资和担保问题。
(二)建立统一资金管理平台,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提高集团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的主要措施有:
1、利用统一的融资平台和内部各成员单位的资金形成集团资金池并进行统一管理使用;
2、挖掘集团和成员企业的沉淀资金,降低资金的占用和使用成本,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成员企业资金收益;
3、统筹规划集团和成员企业的投融资计划,平衡资金需求和调剂资金;降低集团整体的融资成本,减少成员单位各自独立对外融资,借助集团内部形成的资金规模优势、发挥资金池的效益;
4、借助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由集团公司统一对外融资,提供充足的资金流保障集团的长期发展需要,并确保各成员单位的及时用款需求;
5、建立集团全资及控股企业的资金监控系统,时时掌握集团的成员企业的流量、流向、和存量。
(三)积极建立集团公司财务系统信息化体系
积极建立集团公司财务系统信息化体系,使之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集团统一的会计制度、报告制度。
2、实现全系统会计报表的自动分级汇总上报功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领导决策分析提供数据保障。
3、实现快速准确的完成内部交易协同确认、内部交易的核算、对帐。
4、实现对各单位财务信息的实时查询和监控。
通过信息化建设,创建统一的集团化财务管理平台后,使公司的核算系统、预算系统、资金系统实现相互衔接,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实时反映和监督集团公司财务状况,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实时、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四)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新体系,形成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新机制
我们可以根据各成员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行业特点、管理方式等方面考虑,制定适合于各成员企业行业特点的预算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要体现集团公司重点管理成员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和财务指标,又要考虑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预算的编制要客观、准确、一年一定、一定管一年,使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互有效衔接,并使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规划相结合,提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
[1]王淑敏.《财务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 /2012—03—01/人民邮电出版社.
关键词:财务报告;现状及问题;产生原因;建议及对策
在当代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财务会计已经成为一个闪亮而活跃的角色,它不仅仅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经济行为到了须臾不可分离的地步,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积极姿态和重要影响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如今“不懂得会计和财务工作的经营者,就好比是球场上一个不能得分的球员、不懂规则的教练”。同样地,对于那些看不懂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的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恐怕他们在历史车轮的进程中留下更多的失败的经验而不是成功的足迹。
财务报告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外界各种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观察和透视的一个“窗口”。在现代资本市场上,财务报告是受人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可以看成是上市公司之外,在市场上公开获取上市公司经营信息的唯一“正规”渠道。从理论上讲,财务报告作为会计的作品,既融合了会计技术手法、社会公共合约以及资本市场游戏规则于一体,又具有有极其复杂关系背景的规范性框架。从应用上讲,它是通用的“商业语言”,其主要使命就在于面向社会,向外部使用者尽可能“深入浅出”的讲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发展境遇等。
综上所述,财务报告对于企业、投资者亦或是政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的情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力、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以及上市公司相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上市财务报仍然不甚完善的背景下,通过理论方法分析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试图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现状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具体包括会计报表主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至少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以及附注。如上面分析所示,上市公司及时、公允、完整的定期编制企业的财务报告对于保护相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整个资本市场的秩序、实现市场中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性内容不合理,不能充分披露企业相关会计信息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量超载的问题屡次被提及,所谓财务信息超载是指企业所披露的财务报告内容过于复杂、无序,使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就造成理论界的一种困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只有披露越来越多的信息,囊括丰富的表内信息和大量的表外信息,这样才能使信息更加全面,但是这样一来带来的问题就是如此多的会计信息和难懂的专业术语给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甄别带来了困难,使其难以根据现有的信息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这种矛盾在我国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体现明显,企业为了保持良好的形象,会仅仅披露该公司各关联方的基本情况,却不披露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交易的重要信息;再诸如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信息以及上市公司预测信息等层面的东西,在财务报告中却体现很少,因此造成现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量很大,有用信息却十分有限,内容显得很丰富,但真正能读懂用上的信息却少之又少。
2.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多是静态的,对于动态信息缺少相应的披露
现在会计理论上会计分期是一个基本假设,是对于会计活动在时间上的一个基本限定,它将企业的存续作为基础,按人为划分的期间来计量费用收入等,这样的基本假设下,企业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是企业财务方面的历史信息,对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历史价值固然是重要的,但对于未来生产经营的预测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信息使用者最关心的,但是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下,使得上市公司等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从根本上缺少相应的时效性,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3.在我国上市公司当中,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口径不甚相同
在我国颁布的会计准则中,涉及很多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各类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样就导致在很多经济事项中,不同企业的处理结果产生差异,尽管在企业的财务报表附注中企业会给予详尽的解释,但正如上文中提到的信息超载现象一样,繁琐冗杂的信息会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很多误读,导致财务信息出现市场反应不一致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企业面巨大的信任风险。
4.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信息不充分、不完整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与企业交易活动不直接相关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等类无形资产在财务报表上未得到反映;其次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对于企业的相关非财务信息缺乏相应的披露;再次现行上市公司的会计报告重点关注企业的物质资产和物理资产,忽视了企业相关智力资产、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本等信息的披露;第四是缺乏对于企业未来经营信息的预测性披露;最后对于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
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时效性差,明显滞后于企业的现实状况
从财务报告本身来看,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会计历史信息的汇总表,是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年度报告已明显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而伴随着企业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等产品的使用,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 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的改变,企业的信息使用者在信息的时效性上要求是很高的,这样才能帮助其及时抓住商机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保护信息使用者自身的利益。显然,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时间与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是不相符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上市公司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必要且恰当地改革。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剖析
上面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既有微观层面的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整个宏观环境中的深层次原因,笔者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内部成因
(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问题最直接原因是由于利益的驱使。首先,制造有利于企业的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信息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益;其次监管部门制定的处罚措施有限,使得对于企业造价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企业会顶风作案;最后对于企业行为的监管不严还来自于地方发展、税收、就业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的考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甚至存在个别地方政府采用各种保护手段和措施纵容上市公司造假。
(2)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取得的效应之间的矛盾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上市公司固有的机制,企业管理当局把披露信息作为降低经营成本的手段,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只有在信息披露行为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其所付出的成本时,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才会付出更高的成本在披露本公司的财务信息上。
(3)不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在多数公司中国有股份占绝对控制地位,造成事实性的内部人控制状况,内部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这会直接导致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外部成因
(1)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性制度不够完善。一方面企业的会计规范存在问题,相关会计准则修正的速度较慢,具体会计准则缺乏统一性和前瞻性,而具体会计准则也存在着表述内容上的不严谨,部分会计准则的规定原则性太强,很容易被上市公司滥用;另一方面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不够完善,规范审计人员行为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有些审计人员未能充分贯彻独立性原则。
(2)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当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经济业务,无论是类型还是内容,都在不断的创新当中,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复杂的经济业务无法纳入现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同时企业会计人员在法定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中进行选择是并不严谨,导致出现某些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粉饰财务报告。
(3)证券监管机构的体制不够完善,证监会等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还没有证券市场的自律机构,证监会在监管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证监会一般只有在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后才开始调查相应的上市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证监会的监管能力,导致财务报告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监管,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措施
(1)整体上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体系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在重视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于企业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而伴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与人才对于企业更加重要,这就需要上市公司对于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更加详尽;加强未来事项的披露,编制相应的预测性财务报告,满足投资者需要了解的,在公司现状基础上的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同时注重实时性报告系统的建设,以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现及时性和有效性。
(2)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帮助企业提供实时的财务报告
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知识经济时代,追求高效、高速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与未来相关的企业信息若不能获得及时披露,就会变成没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上面提到的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滞后性成为一种很大缺陷,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要求的披露时间已不能适应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试图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工具来解决这一矛盾,即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应以定期披露为主,辅以一定的实时财务报告。换言之,上市公司的定期财务报告只需对过去的会计信息进行简要的汇总与评价,重点突出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信息,至于具体数据等方面信息,可以借助实时报告提供的网络进行在线实时查询,以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及时性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互联网财务报告语言日也会很快得到快速的发展,它使非常详细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取得和交换变得更为快速、成本更低。
(3)提高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力度
扩大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范围,争取做到充分提示风险,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确定性信息和上市公司整体信息等,而且要尽可能多的披露非财务信息、不确定信息和上市公司分部信息,使信息使用者能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有全面、透彻的了解。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上市公司前景的判断。这些信息一般包括: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背景信息,包括上市公司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上市公司发展目标等;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
(4)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
要从根本上防止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需要建设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因为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而要健全企业内控体系,就要求上市公司合理、有效的设置自己的相关会计机构,同时建设内部制度体系,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企业内部的岗位轮训制度,完善内部员工的技术考核和业绩评价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这一系列制度建设都有利于促进内部员工严格主动的进行相关信息披露,从而保证企业有效控制财务报告中出现的风险和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蒋顺才、刘雪辉,胡鞍钢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财务管理 国有集团 完善对策
1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面对新环境,缺乏新观念
集团公司面临全新的财务环境,但财务人员观念滞后。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未确立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反映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筹资时不权衡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投资时不考虑风险报酬,不分析现金流量。
1.2管理上分权,缺乏整体性
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过度分权,难以从集团公司整体发展谋划投资和融资活动,结果是各成员企业以追求本部利益“最大化”,财务风险加大。
1.3控制不健全,缺乏权威性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通常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至于事后分析,基于年终考核的需要能得到一些重视,但其权威性也颇受影响。既然事前预算与事中控制薄弱,事后分析未必有效。
2完善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2.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2.1.1风险意识与忧患意识的观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任何企业的利益具都有不确定性,也都存在着被市场竞争所无情淘汰的可能。国有集团公司要想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的观念,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
2.1.2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观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越来越大,要确保稳步发展,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集团公司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控制了资金、成本、利润,等于抓住了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各个方面。
2.2推行内部会计控制
2.2.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集团公司要合理设置会计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核心内容。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用发挥。
2.2.2授权批准制
授权批准制可以保证集团公司董事会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权力。授权批准制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形式:一般授权是对办理一般经济业务是权力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特别授权是对特别经济业务处理的权力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授权批准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别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工作质量。
2.2.3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严格控制预算的资金支出,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和计划的执行进行控制。
2.2.4、监督控制
通过会计检查和内部审计,可以进一步掌握各公司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财务运作规范情况,完善建立建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2.3严格预算编制和考核。
2.3.1全面预算的功能
全面预算不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方法,而是一种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的根本落脚点就在于通过全面预算来代替日常管理,使全面预算成为一种常效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体制,其决策、指挥与协调权都集中在集团公司董事会手中。预算的执行由各成员企业负责;监督权力由内部审计机构来行使,从而形成独立的权力间的制衡系统。因此,全面预算不仅是集团公司内部管理的一种方法,而是集团公司内部的“钢性”管理机制。
2.3.2全面预算编制项目
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项目主要体现在成本费用预算、收入预算,它是全面预算的核心,另外还要关注一些动态的财务指标。只有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综合反映在全面预算中,集团公司才能准确把握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战略的方向。
2.3.3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与调整
为保证年度预算的顺利实施,年度预算应在上一年度的11月开始着手编制,12月25日全部编制审核完成。为防止各成员企业在理解上产生歧义,财务部门要专门召开一次预算布置会议,对预算原则和要求逐条讲解。各成员企业编制的预算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后,可能有一部分成员企业预算编制不符合集团公司的要求。有的是技术上的,更多的是费用控制、收入、利润等指标达不到集团公司的要求。这就需要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组织预算会审,分析各成员企业的预算报表,必要时还要到成员企业和对有关的数字,了解情况,力争使预算接近实际。
2.3.4下达目标责任书
各成员企业的预算达到集团公司董事会的要求后,集团公司董事会下达预算批准书。批准的预算要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出现。目标责任书应明确主营业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成本费用等内容。
2.3.5全面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考核人员对照年度预算目标逐项检查,对下列事项应重点检查并对有关指标进行调整:资产质量检查;费用支出检查。重点检查业务招待费、差旅费、通讯费等经常性费用是否超支;工资及福利支出检查。检查工资、奖金、福利等支出是否在控制范围内;检查企业基础管理情况;对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的考核与评价;本年度被考核公司预算指标调整;考核结果确认。现场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由各分、子公司签章确认。
2.4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
关键词:财务 信息化建设 研究。
实事求是地说,财务公司做存贷、结算、票据业务方面,优势可能不如银行;做租赁业务的优势可能不如金融租赁公司,做担保业务优势可能不如担保公司。如果与这些机构进行同质化竞争,不但业务做不大,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还有较大的政策风险。财务公司只能是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机构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这也对财务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特殊、更高的要求,要求信息化系统要来源于银行又要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贴近企业、服务企业方面要优于银行、高于银行、快于银行。
现就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谈几点体会:
1 加强队伍建设 ,进一步充实专业人才 ,形成对业务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带动。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没有充足的专业人才,细节的事情都不易于操作,总体规划无法落实。当然财务公司也没有必要建立像大银行那样的庞大的开发中心,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是应该与特定的 1- 2 家软件公司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主要工作还是要依靠软件公司来做,但基本的人员配置是必须的。必须建立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团队,这些项目经理应该具备银行 it 系统建设经验,最好也对企业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一方面要对业务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对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同时还要组织监督项目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将规划迅速落地,快速满足业务部门的需要,并且带动和促进业务的发展。
2 要全面部署,分步实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针对目前财务公司信息化的现状,充分考虑公司管理变革的承受力,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充分分析、研究业务需求,对项目实际目标做出切合实际的估计,明确阶段性目标,不断巩固、强化应用,不盲目追求高标准和期望一步到位,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秩序,用全面、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来巩固实施效果和规范公司基本业务处理行为,确保该管理模式符合公司管理需要,逐步实现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保证项目整体实施效果。
3 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加快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
以点带面中的“点”是紧迫要建立的业务系统,“面”既包括基础架构建设,也包括与此“点”相关的决策支持系统。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找出不足;其次必须参考银行信息化系统,对财务公司未来信息化系统的概貌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最后还需要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的同时,顺势开展基础架构建设,否则业务系统林立,底层难以融合,又步入了银行的老路。
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基础比较弱,这也是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问题,银行也都曾经历过这个阶段。现在财务公司信息化部门的主要目标应该跨越式地经过这个阶段而不是照着银行走过的路再重新走一遍。有些步骤财务公司可以迅速跨越,而银行则无法迅速跨越。所以财务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理论上应该能够比银行快,也必须比银行快。要实现这个目标,困难是现实的,但这些困难也必须是要克服的,否则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始终处于落后地位。
4 要加强流程、环节控制,保障网络安全性。
在系统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应遵守不同的安全管理目标,对系统建设、规划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对实施方案进行充分验证,充分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理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保证公司管理体系的完整和安全。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各单位还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安全策略,建立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使用安全方式连接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划分管理权限,实行身份认证,形成数据库系统、数据存放的安全机制和网络备份机制。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对病毒和黑客的防范措施,确保财务管理业务不间断和财务信息高度安全。
5 厘清财务公司 it 系统与集团的关系, 建立相对独立的 it 运作机制。
首先,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上、it 系统建设上都要接受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相应的在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工作内容方面都有着特殊要求。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来讲,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更困难。因为之前在此方面考虑的少,并且财务公司的信息化体系内置于集团整体信息化体系之中。今后随着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和自身业务的不断发展,财务公司必须迅速厘清信息化体系与集团信息化体系的关系。必须从机房建设、网络建设、系统硬件、软件项目实施等各层面将信息化体系与集团的整体信息化体系进行相对的隔离,这样才能比较好地满足相应的监管要求,并适应自身的发展。
摘要:财务公司是迎合企业集团发展需要而产生。本文介绍了财务公司的基本概念,并就当前财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财务公司;发展;措施
近几年,我国财务公司发展迅速,然而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对财务公司资金运作需求的不断增大,在财务公司发展中一些问题凸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财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财务公司健康发展对企业集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财务公司的概述
1.财务公司的含义
财务公司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为企业资金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其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并将资金有效利用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从与企业集团性质分为企业附属财务公司与非企业附属财务公司。企业附属财务公司是隶属于企业集团,归企业集团管理,资金来源于本企业内部融资,资金使用为本企业服务但不局限于本企业;而非企业附属财务公司主要有银行类附属财务公司、独立财务公司等。目前我国财务公司多以企业集团附属财务公司为主。
2.财务公司业务范围
财务公司在业务范围上主要可以从事如下业务:吸收本企业成员定期存款,期限不少于3 个月;对外发行债券;在同业拆借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对本企业成员进行贷款或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为本企业销售的产品提供个人消费信贷;从事外汇汇款业务;为本企业成员提供理财顾问等咨询服务;;为企业成员提供担保;对企业成本单位提供商业票据承兑业务以及银监会允许的其他金融业务等。
3.财务公司的特点
(1)业务种类多,融合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在中国,财务公司多附属于企业集团,是企业的金融机构,主要目的为企业集团服务。财务公司在业务上有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担保业务、等银行类业务,经银监会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开展信托、证券投资业务。
(2)资金来源有限。我国财务公司来源于企业内部,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集团注入财务公司的资本金,保证财务公司的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员工在财务公司的存款。可以看出,财务公司在资金来源方面完全依赖于本企业,本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
(3)监督主体的多元化。我国财务公司隶属于企业集团,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接受企业集团的监督;另外,财务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属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银监会负责监管银行等金融机构,这表明财务公司的经营活动同样也要受到银监会的监督。
二、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干预引起财务公司独立性不强
财务公司属于企业集团,在业务开展上应具有独立性。由于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的下属公司,在经营决策上往往容易受到集团总部干预的影响,导致独立性不强。
2.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增强
财务公司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资金使用方面,由于财务公司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业务种类多,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与银行类似的风险。财务公司在风险管理上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主要为本企业成员服务,容易使财务公司更加专注于服务型,业务对象上的限制使财务公司容易放松资金使用的风险管理,引起财务公司资金运作的不规范。二是贷款担保风险大。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往往需要抵押担保,信用贷款的对象是那些信用好,还贷能力强的企业,据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年检知,我国财务公司以信用贷款为主,约占总贷款的70%,信用贷款比重明显高于抵押担保贷款比重,而子公司虽然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但子公司在经营中存在不同的信用和还款能力,大量的信用贷款容易导致财务公司资金流动性差,资金周转周期长,呆账坏账问题的多发。
3.资金使用范围狭窄
依据银监会管理规定,我国财务公司在业务上种类较多。但在实际操作中,财务公司服务的对象以企业内部成员为主,业务种类上主要有存贷款以及资金结算等。业务范围明显少于银监会规定的内容,存在业务种类较少的问题。从我国财务公司年鉴知,我国财务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约占80%,收入来源比重严重失衡,存在中间业务开发不足的问题。
4.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
财务公司实质是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而我国财务公司人员多以企业集团内部财务人员为主,早期的教育早已不能满足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专业的金融人才为财务公司增添活力,普遍存在新业务开展难度大问题,难以实现财务公司业务上根本性转变。
5.资金融资渠道单一,投资结构不合理
财务公司附属于企业集团,资金来源以企业集团内部融资为主,并辅之以债券融资,但进行债券融资时,往往会对财务公司获利能力、经营状况进行考核,达到银监会要求标准才授予债券融资的权利,其难度较大。因此仅依靠企业集团内部融资会限制财务公司资金规模。
三、财务公司应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增强财务公司独立性,协调好服务与盈利的关系财务公司是由企业集团建立,其目的是为了企业集团服务,但企业集团作为独立的法人,有着本公司所需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同样也以盈利为目的。要处理好财务公司独立性与服务性的关系,实现与企业集团的共赢。在具体措施上,企业集团应重视财务公司作用,出台相关规定保证财务公司业务的开展,如集团内部单位资金集中于财务公司进行结算等;同时企业集团在对财务公司的态度上,应制定保护财务公司独立发展的规定,减少对财务公司业务经营上过多的行政干预,转变为财务公司提供方向性指导,从制度上保证财务公司的独立性,另外财务公司要秉持为企业集团服务的原则,不应一味追求本公司利润而忽略集团利益,处理好服务与利益的关系。
2.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是每个企业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资金运作中风险问题更为突出。针对财务公司对内部贷款审查不严、担保风险大的问题,财务公司应不断加强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要提高财务公司员工贷款资金的风险意识,通过完善财务公司资金管理规章,要求每个部门、每个业务都要把好审查关,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如在为内部成员提供贷款时,要设定信用贷款和抵押担保贷款的标准,减少信用贷款比重,增加抵押担保贷款比重,在贷款申请审核上应严格按照财务公司资金管理规章要求进行审查,做好贷款规模、信用评价工作。此外,要建立风险审查机构,完善风险评估程序,督促财务公司对日常经营业务做好风险识别、测量、防范工作,组织专门人员就财务公司业务运作进行风险评估,就存在的风险及时解决,降低财务公司风险;同时财务公司要定期(一般月末)向集团总部进行风险汇总,提供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如通过创新风险管理工具等手段。要实现财务风险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实现重大风险的监测,建立符合财务公司发展要求的网络风险管理系统。
3.扩宽业务范围
企业集团涉及业务领域广,合作对象多。一方面财务公司应以企业集团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为依托,在为企业本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向企业集团业务链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企业集团自身拥有的丰富的客户信息资源,在资金使用方面应打破依靠贷款利息增加收入的瓶颈,为内部成员提供财务管理、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
4.增加专业人才的比重
财务公司发展创新需要人才,一方面财务公司应加大专业人才招聘力度,在人才引进上要注重人才的专业素养、是否具备扎实的金融知识以及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的考核,通过人才引进可以弥补财务公司人才的不足,从而为财务公司新业务的扩宽提供了人才储备;另一方面财务公司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并挑选优秀人员深入国内或国外成熟的财务公司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要建立符合本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财务公司人员晋升和考核机制,实现竞争上岗,增强财务公司学习的动力。
5.增强财务公司融资能力
财务公司在融资上应不单单局限于企业集团内部融资,在具体措施上,财务公司应以企业集团为依托,凭借企业集团良好的信用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加强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合作,如将商业票据进行贴现,进行短期借款等。此外,财务公司应依据银监会规定中开展的、证券和信托业务,建立与相关公司业务往来关系,不仅可以扩宽投资途径,而且也可以通过变现金融产品满足融资需求。
总之,财务公司对推动企业集团发展,实现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财务公司在发展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不仅仅是财务公司的问题,也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问题,因此需要企业集团和财务公司的共同努力从而实现财务公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吉.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2).
[2]潘辉,何成进.浅谈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7).
[3]王珊珊.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人员委派制;问题;改进措施
Abstract: The financial control work is always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economy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it is the financial circle and practice circl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which with its financial personnel appointment system performance is especially outstanding. 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financial personnel appointment system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enterprise group; financial personnel appointment system; problem;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412.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0-02
一、财务人员委派制的出现原因
派驻董事监事和财务人员作为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对子公司强化管理的两项主要控制手段,其所发挥的重要价值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产权清晰、两权分离是现代集团企业建设发展的核心理念,然而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尚存在着子公司所有者主体缺位、经营者失控、职权牟利、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又集中表现为利益问题,在企业集团里可能引发的最大矛盾是子公司局部利益最大化取代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子公司利益的独立性及其与整体利益的非完全一致性,随着分权程度的提高,上述矛盾也会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在分权管理体制下,如何实现资源运用的聚合优势,消除子公司产生管理目标置换的倾向,确保整体发展战略结构与目标政策贯彻实施的高效率性,便成为摆在集团管理总部或母公司面前的一个重大甚至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
作为企业集团资金运动的控制枢纽,财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企业集团能否拥有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对整个运行机制的优化以致成败存亡无疑产生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实践表明:当一个企业集团发现分权能激发出更大的潜在优势时,在进行权力下放的同时,就越有强化财务控制的必要;否则,一旦财务控制不到位,那么虽然分权的潜在优势可能很大,但潜在的损失却更严重。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财务集权和分权融合的过程中,由母公司对子公司直接委派财务人员的控制方式一子公司财务人员委派制开始出现,且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的认知和采用。但在实践中,财务人员委派制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侧重从财务人员委派制的角度来探讨企业集团财务人员控制。
二、我国财务人员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委派制制度的不完善
l、财务总监委派制分析
所谓财务总监委派制就是指集团母公司以所有者及控股者的身份,向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专职于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实施监督职能。在这种制度下.财务总监作为母公司委派在子公司的监督代表,主要缘于母公司对其投出资本——法人财产所有权利益保护的考虑,因而具有财务监督的性质。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在权力下放情况下子公司产权主体缺位以及监督机制乏力的缺陷,这对于规范子公司经营者的行为,使之在追求自身局部利益的过程中,切实维护与保障母公司产权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无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财务总监委派制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母公司委派到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容易被子公司“架空”而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以上原因导致了财务总监的实施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现实企业集团的运行中,财务总监委派制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2、财务主管委派制分析
所谓财务主管委派制是指集团母公司以总部管理者的身份,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对子公司派出财务主管人员,在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并进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惩的同时,使之总理子公司的财务事务,从而直接介入子公司的管理决策层,以此来实现母公司的财务控制意图。
较之以监督机制为特征的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主管委派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财务决策机制。毫无疑问,对子公司委派财务主管,使之直接介入其管理决策事务,不仅缩短了母公司与子公司信息沟通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决策的价值与效率,而且也强化了母公司对于公司的财务控制与决策机制,保证了母公司的管理政策、管理目标以及制度章程能在于公司得以贯彻落实与严格遵守。同时通过财务主管对子公司决策管理过程的直接介入,充分施展其财务业务专长,实现经营与理财的相互结合,这对于提高子公司经营者决策管理的正确性与高效率性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财务主管直接介入了子公司的决策管理事务,对子公司决策管理的后果负有相当程度的行为责任,因此也就为母公司对其工作业绩的考核提供了较为合理、准确的依据。但财务主管委派制同时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财务主管容易被同化为公司“内部人”,从而失去监督和控制的效果。
这种制度缺陷直接导致了大多数企业集团在实施财务主管委派制时效果不佳,没有对子公司的经营形成有效的监督。
(二)委派财务总监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财务总监负有代表母公司监督子公司重大财务问题的重要职能,其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财务总监首先一定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并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其次他们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目前我国的会计人才市场还很不发达,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截止2001年4月底,全国会计人员总数为1200万人,在这些会计人员中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47.07%,具备大专学历的人数占51.89%,具备本科学历的人数占2.32%.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仅占0.07%,可见我国整个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比较低,并且目前的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的是财务会计工作,而很少涉及到管理会计领域。同时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培养、流动的市场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要选聘到众多高素质的财务总监也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提高财务人员委派制效率的建议
(一)构建财务总监和财务主管双委派制度
一、前言
天然气公司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天然气公司的发展十分重要。而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对天然气公司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而言,我国的天然气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还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使得天然气公司的经济效益减少,对其发展不利。因此,文章中对天然气公司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是十分有意义的,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人员的借鉴。
二、天然气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笔者可以发现天然气公司财务预算管理有以下几点重要性:
1.有利于天然气公司实现经营目标
在市场经济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严重,为了使得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不断地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更好地立足于市场中。然而,在这个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企业必然会承担很多的风险,如果企业没有采取合理的手段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那么就很容易导致企业最终无法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因此,这时,对天然气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帮助公司在扩大经营的过程中更有计划性,这样一来,能够帮助企业稳固发展,以更小的风险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2.有利于天然气公司合理规避风险
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下,天然气公司遇到的风险问题许许多多,事实上,每做一个决定都会有相应的风险,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规避,就有可能给天然气公司带来极大的损失[1]。因此,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就需要对天然气公司进行一个好的财务预算管理,在管理时,针对天然气公司制定出的目标,通过科学的预测手法,来指导天然气公司对资金的利用,从而很好地处理了成本与风险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天然气公司规避财务上的风险十分有利,能够更好地帮助天然气公司进行自身稳固的发展。
3.有利于天然气公司加强内部控制
在天然气公司针对某一个经营目标做出了财务预算后,自然,在完成这个经营目标时,要尽可能地围绕着这份预算来进行经营。这种时候,公司中心牢牢被掌控,就不容易跑偏导致经营目标不能按时的以一定效率完成,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展公司[2]。既然对于每一个资金的用途,都有相应的目标,那么天然气公司的内部控制就自然而然地加强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意义。
三、天然气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笔者可以总结出在天然气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
1.天然气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视度不够
笔者深入天然气公司发现,尽管财务预算管理十分重要,然而很多天然气公司对此并不是十分重视,且对其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管理人员本身就不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并且,在?M行公司各部门的协商时,由于部门之间的沟通上存在着一定问题,这就导致在整个信息了解上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率,这样一来,使得财务预算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强[3]。除此以外,公司还存在着一些本身管理素质差的管理人,他们对财务预算的各项规范不够熟悉,这就导致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公司没有对管理方式进行开拓创新,过于老旧,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2.财务预算编制方法简单,不具有科学性
对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上,由于管理人员的不重,使得其对此管理上十分疏忽,有时为了方便起见,就进行财务预算编制的缩减,没有对各项项目进行合理地取证,这样一来,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失去了其科学性,对公司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有时候还会损害公司利益。另外,很多天然气公司在财务预算管理的编制上采用的都是增量编制的方法,这使得财务预算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误差,这样一来,就无法满足新一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要采用更具有科学性的编制方法。
3.天然气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不够
一旦公司的财务预算确定下来,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不可以随意地更改,然而,笔者发现,很多天然气公司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对财务预算的态度不严谨,随意更改,造成了财务预算管理上的困难[4]。此外,由于目标不够明确,再加上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到位,管理上的监督不够,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天然气公司在财务预算管理上存在着效率的低下。并且没有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这样一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够高,导致对财务预算管理不是十分在意,这样对企业发展不利。
4.天然气公司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在天然气公司的运作上存在着很多的关于财务上的问题,然而由于领导本身就对财务资金上的认识存在不足,且管理体制十分落后,会计上也没有更高素质的人才,这些都导致天然气公司在财务预算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能对资金做到很好地把控。此外,由于公司没有落实责任制度,使得员工对自身职责认识不足,并且很容易出现玩忽职守的问题,因此完善天然气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十分重要,也有利于天然气公司更好地发展。
四、天然气公司财务预算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以及多年来对天然气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可以有效解决天然气公司财务预算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1.科学规范地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工作
在天然气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上,通常涉及到的内容数据较多,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很大,这时如果没有一个科学性的编制制度,就会使得管理人员在管理上更加困难。管理人员进行财务预算规划时,首先要了解上年度的收入以及支出的预算,然后在?v实际的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重点勾勒出那些差别很大的地方,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的,然后在新一次的预算规划中,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此外,管理人员一定要深入各部门进行了解调查,进行资料上的汇总,在编制上,还需要广泛听取意见,保证编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编制时,也要注意轻重缓急,拿清分寸[5]。
2.加强对财务预算的考核与监督工作
加强对财务预算的考核与监督能够很好地提高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效率。考核上,公司可以定期开展一次对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考核,并且一定要保证考核时的透明与公正,对于那些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能够很好地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另外,在预算管理上,要加强监督工作,不断完善制度,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并且在预算确定好后,尽可能地不再对其进行更改,如果必须调整,需要得到高层人员的批准。
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实现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企业可以时常开展管理人员知识考核,并实施奖惩措施,另一方面,要为企业注入新鲜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多方渠道进行招聘,认真核查,选择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这样,能很好的促进企业发展[6]。
4.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而公司也要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帮助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例如,过去各部门的资料收集上存在一定困难,如今,就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化平台,让各部门将资料放在上面,方便了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
村级财务问题历来是农村工作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财务管理工作中稍微混乱或者失误,就有可能引发农民群众上访,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虽然各级在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中勇于实践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受村级组织特殊性与地方差异性所限,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
1、财务收支年初预算,年终结算制度执行不到位,收入盲动,支出随意,缺乏控制与监督。
2、财务收支入账不及时,白条列支现象严重,所占比例达90%以上,经手、证明、验收手续不全,会计监督不力。
3、村级生活接待费、教育卫生计生费、学习培训费、参观考察费等非生产性开支比重过大,占村级管理费的近半成,其中生活接待费占管理费的比例超出30%,严重超标;而学习培训及参观考察费用所占比例过小,不足8个百分点,不利于村干部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和村级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4、有些村财务支出审批手续不全,没有严格执行开支审批制度,甚至存在村主任或书记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财权控制在少数人手里。
(二)财会业务工作方面的问题。
1、现金赤字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年年赤字,难明真假。
2、收入渠道的狭窄导致村级银行存款业务基本上未开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坐收坐支行为;开通了银行存款业务的村,库存现金也时常超出限额标准。
3、财务收入使用的票据比较杂乱,有按规定使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用收款收据”的,有使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收款收据的,有使用白条收据的,也有兼而用之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财务收入的监督管理。
4、有些村没有按照规定的会计分期进行账务处理,而是因村主任或村会计或村出纳的任职时间而设,时常跨年度入账;账务处理程序混乱,单据内容与科目内涵时常不一致,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数据核算不准确,错记、漏记现象时有发生,而会计账与出纳账核对又不及时、不仔细,缺乏严肃性与责任心。
5、近年尽管没有新债发生,但村级原有债务沉重,而且难以有效化解,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村级日常工作的开展。村级债权虽然也大,但多为无效债权,要么不积极组织催收,要么很难催收到位。
6、多数村集体资产管理较为松懈,特别忽视加强固定资产、库存物资的管理,岗位职责不明,严重存在着资产流失现象。
7、有些村存在着私设账外账瞒报收入胡乱开支甚至多发奖金、补贴的行为。
(三)民主管理制度履行方面的问题。
1、村级组织虽然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但大部分村尚未开展实质性的民主理财活动,他们只是象征性地做做样子,并未真正实行民主管理,充分体现民主监督。
2、村级组织尽管实行了财务公开,但大多数村仅限于简单公开,有时公开不及时,有时公开的内容不一定全面、真实、准确,违背了财务公开的真正目的,失去了财务公开的实际意义,错过了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机会。
(四)会计岗位建设方面的问题。
1、村级换届选举的推行,造成村级财会人员未经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审核、审批经常调换,队伍稳定性较差,由此导致,一是村级财会队伍良莠不齐、素质不一、能力不等,工作好坏相差悬殊,培训效果难以平衡;二是村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难保持续发展和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专业工作难以开拓创新,甚至时常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三是新老财会人员交接手续办理不及时、不全面,工作上留下许多漏洞和隐患。
2、有些村财会档案保管不够规范,有时还丢三落四,给日常工作增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稳定。
二、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强化检查监督与责任追究,确保村级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到位。在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中,尽管健全和完善了村级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但这仅仅只是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运行有了制度保障,能不能规范运行?其效果还得看贯彻执行制度的力度。只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到了位,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规范运作起来。如何加强制度的执行?一要靠村干部的自觉。只要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也就大大加强;二要靠上级部门特别是县乡农经部门的监督。只有加强经常性的敲打督促,才能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三要推进廉政建设的深度。廉政建设不只是针对个人而言,政府职能部门的廉洁从政也同样重要,如果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歪风狠刹不住,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很难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四要看群众的满意度。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与否,主要看群众的满意程度,只有群众满意了,工作才算到了位;五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