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制度体系建设

第1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制度 治理水平

制度是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石,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管理体系的基础,为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运行建立科学、合理轨道,从而保障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体系管理,制度先行。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企业管理的精髓在于建立健全系统、科学、合理、公正的制度体系,规范企业各项业务程序,明确各项业务责任主体,管理界面,职责权限、操作规范,指导和约束企业员工在其工作环节的行为,协调和控制处于经营活动中各个管理环节间的协作,从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企业各要素畅通运行、规范治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本文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就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提出看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制度建设现状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建立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部分业务存在无制度依据或没有将已有的经营管理行为制度化,由于相应的制度没有建立,缺乏执行和监督标准,管理和执行存在随意性。新开展业务、高新科技业务、高风险业务、重大经营事项及信息管理系统在业务开展初期,各项管理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与监管盲区。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各业务管理部门制定管理制度,各部门从自身角度考虑,在横向上,存在管理制度职责交叉、重叠、缺失、造成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纵向上,管理制度与国家、上级部门及企业内部制度间缺乏遵从性、兼容性、前后制度的连贯性,存在制度多变或前后矛盾。制度在责任主体、管理界面,职责权限、任务目标及分工方面不明确,采用的管理方法不科学合理,程序与实际运行脱节,适用性、操作性不强,造成执行不畅。

(三)制度执行、监督不力

缺乏对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制度执行与监督指导未同步实施。由于监督不及时,制度执行与否,及其是否正确贯彻执行,不能得到及时掌控。监督管理缺乏相应配套的处罚考核管理。对监督发现的管理漏洞,违规行为缺乏相应的制裁措施或处罚力度不够,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经营、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行为,由于执行不力,制度失去严肃性和权威性。企业监督力度的配置不足,监督人员的培训与技术力量不足,对执行层面监管不到位。

(四)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

企业外部、内部环境发生变化,相应的管理制度未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在对业务管理进行监督检查中,虽发现管理漏洞,违规行为,但未能从管理制度上进行深层次分析,未通过分析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完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起到举一反三,杜绝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五)制度宣传贯彻和培训学习不够

新的制度下发后,没有对员工及时开展必要地宣贯培训。员工沿袭旧的程序、方法、目标及要求,增加了新制度的执行难度。制度文档管理不公开,不透明,没有建立通畅的制度信息流通途径,有效制度更新不及时, 企业管理的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监督者各个层次员工不能及时了解最新有效制度与执行的标准,不利于制度在不同层面上得到有效执行。

二、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建设,提高治理水平的举措

体系建设的过程是制度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不断完善提高的制度体系优化出科学合理的治理要求,职责明确、权责制衡、运作规范,从而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为企业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一)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是保障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各要素运行通畅、规范有序、简洁高效的重要支撑系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重叠、不遗漏原则全面系统梳理制度,建立各项业务活动决策、管理、执行、监督标准。横向上,内部各项制度、办法、实施细则、条例规定、规程、规则各自主体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性、系统性;纵向上,管理制度与国家、上级、企业制度保持遵从性、兼容性、前后制度的连贯性,避免制度多变或前后矛盾。在横向和纵向上,制度的内容相互衔接贯通,逻辑保持协调与一致性,形成完整的流畅的制度管理体系,实现管理职责清晰、工作内容清晰、管理权限清晰、业务衔接清晰和监督标准清晰,使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及监督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提供了企业治理依据。

随着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新业务引入,需与时俱进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企业发展方向、战略规划、任务目标及治理方式,及时开展新业务、高风险业务、高科技业务的政策研究、评估风险,制定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职责与权限,建立工作程序与监管标准,指导新业务的开展。随着业务成熟,管理理顺,将业务管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适应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将经营管理风险最小化,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治理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加强监督,强化制度执行力

“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建立层级监督检查管理程序,定期组织制度监督检查,实施长期监督,为执行提供长效驱动力;同时各个层级将监督检查融入日常工作,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纠偏,确保制度在不同层面上得到有效落实,做到事中监督,实现过程控制,提高企业治理执行力。建立监督处罚考核机制。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严格监督,结合严格处罚与考核,才能保证制度执行正确、到位,解决制度与执行两张皮现象,引领依章行事、正确行事、规范管理,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起到预期的约束作用,实现事前预警,强化企业治理管控力。有效配置内部监督资源,稳定监督队伍,加强培训,培养内部监督人力资源,为监督检查部门培养具备财会、法律、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确保监督检查人员具有专业胜任能力,以便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治理监管力。

(三)建立制度PDCA循环,及时修订完善制度

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只有执行才能实现对企业的管控,只有对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发现制度设计和执行的漏洞及管理的薄弱环节。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违规行为,从制度层次上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起到举一反三,防范和杜绝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提高企业治理持续改进力。制度的(PDCA)循环,即建立制度、执行、检查、处理完善、再执行循环过程,按计划制定管理制度,组织检查,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持续地开展制度PDCA循环,使管理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逐步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循环、不断完善,螺旋提高,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良性发展。

(四)加强制度的宣贯、培训与学习

及时组织制度的宣贯与培训学习,管理层学习制度,循章示范;业务人员熟悉制度,遵章办事;监督人员加强制度学习,监督发现制度存在问题,依章纠偏,为企业创建良好的治理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制度管理平台,及时更新有效管理制度,制度制定者、使用者、遵从者、监督者及相关人员时时学习查看管理,以统一的标准规范地开展经营活动 。实现制度实时、透明、共享,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治理信息与沟通透明、通畅。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8

第2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铁路企业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不断健全,铁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已逐渐凸显。

一、当前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铁路企业管理和考核的核心是安全生产,而内部控制的作用通常是基础性的、建设性的,短期效果不明显,因此有些管理者认为铁路企业首要任务是抓好安全生产,未真正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对国家有关财经方面的方针、政策理解不够,防范经济犯罪风险意识不强,不能将内控制度作为规范和约束经济行为的手段,导致在开展业务活动中有章不循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已制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目前,大部分铁路站段在领导层没有设置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在没有其参加决策和协调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的情况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很难让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形成主动执行的意识。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铁路企业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是为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设计的,对新增业务、不经常发生或未预料到的业务类型没有控制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铁路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可能会削弱内控制度的控制力,甚至使之失效。

近几年来,铁路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一方面,初步建成了包括铁道部、路局、站段在内的铁路企业INTRANET广域网;另一方面,初步实现了由单一微机会计电算化到网络微机会计电算化及财务部门的互联互通。自铁路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系统建立后,其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原有的控制方法对新增加的业务内容无效,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相对滞后,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已变得尤为急迫。

(三)内部审计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不但能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进行恰当的监督,还能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效果,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目前铁路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看,内部审计的范围还未拓宽。铁路企业内部审计还主要集中在对财务领域的审计,对管理审计和效率审计等领域不够重视,其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财务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财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其能力、经验对经济业务事项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铁路企业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会计人员控制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这与当今铁路企业会计逐渐突破传统行业制度特色,全面执行统一会计制度的现状很不适应。

二、加强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不仅是会计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规范经营、提高效益、确保完成经营目标的重要举措,只有切实落实内控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企业有效运行,从而保证运输安全。此外铁路企业还应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领导责任制,将财务内控的执行情况与主要领导的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并将压力层层下压,使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职工参与其中,只有这样,内部会计控制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实施制度控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保证。有效的制度不仅可以规范企业行为,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职务犯罪。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牵制制度,应注意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由于不同类型站段的生产流程、专业性质、经济业务不同,甚至相同类型站段也有各自的具体情况,因此铁路企业在设计和制定内控制度时,必须在上级部门内控制度的原则框架前提下,深入研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抓住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补充细化,才能使内控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制衡机制,从制度上杜绝管理漏洞;二是坚持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的指导思想,加强经济活动的过程控制,防止经济活动发生无效或不法行为;三是注重岗位职责牵制,在制定部门职责权限时,应明确部门及各岗位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制定追究、查处责任的具体措施。

(三)完善内控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

为确保财务内控制度切实有效的执行,铁路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建立一套全面的、多元化的财务监督机制。所谓全面是指财务监督机制应覆盖企业各层面,涉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以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有序、可控。多元化是指财务的监督职责应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共同参与,涉及各部门,以避免财务监督以事后控制为主的弊端,使铁路企业的经济活动真正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应加强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在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中,通过“他控”和“自控”,促使企业会计人员进一步树立并增强会计职业良心和职业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过程。

(五)以检查考核促进员工自觉执行内控制度

为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并使之不断完善,必须定期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观察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及其执行效果,以便持续优化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其高效运转,促使其日趋合理。集团公司要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过程及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制定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考核程序,并对考核结果与企业管理者、职工奖励相挂钩,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个人,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反之进行处罚,以达到内部会计控制目的。

第3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本质安全管理;电力企业;公司管理层;改革创新

1本质安全、本质安全管理和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涵义

1.1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持久型安全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目标。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强调以系统为平台,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找准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1.2本质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管理以危险源辨识管理与事故分析为基础,以人、机、环境系统协调为着眼点,从本质安全型人员、机器设备系统、生产环境、安全管理和企业文化等五个主要方面消除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整个实施过程以安全信息与经营管理系统为实施支撑平台,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本质安全。它与传统安全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靠经验和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按企业各类事故发生规律进行主动治理,即变被动的事故分析与事故处理为主动的事故预测和安全评价,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是主动的超前管理,其实质是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从总体出发,实现人、机、环境、制度的协调统一,实行系统安全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对系统进行预先安全分析与评价,是一种先知先觉的主动管理,是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和自觉执行,是系统的自我检测与完善.

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企业安全文化及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基础;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配套的实施保障措施,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支撑平台。

1.3本质安全型企业

指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长效安全生产。是建立在对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主动的、超前的、全面的事故预防安全工程体系。

2电力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建设改进措施

2.1公司管理层上下合作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公司上下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效。特别是电力公司各级管理层面,一定要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带头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本质安全的要求决策和指挥。特别是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是,一切要让位于安全:当生产与质量矛盾时,要坚持质量优先;当生产与培训矛盾时,要坚持培训优先;当生产与基本建设矛盾时,要坚持基建优先;当生产与接续矛盾时,要坚持接续优先。同时,为保证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推进,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要加强教育引导和培训,为员工搭建学习平台,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阶段性目标,把这项工作切实融入到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去。

2.2强化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要求员工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思想意识。只有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才能真正摆正安全工作的位置,增强抓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因此,我电力企业要时时顺应不同时期的客观要求,制定符合本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教育手册条例,加大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深度和力度,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做到责任安全生产。

2.3创新管理理念

当前,电力公司在部分供电企业开展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正在大力推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这一体系的提出,彻底打破了注重事后管理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供电企业的无形束缚,为供电企业实现本质型安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道路。建立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就是要一切从风险开始,真实地动态地辩识和分析及评估企业所面临的一切安全风险,针对风险,制订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小风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并加强作为应急的“事中管理”,同时要做到管理过程的闭环,按照PDCA原则,以安全结果为导向,更加注重过程的控制,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另外,在生产一线班组提倡自主管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实现班组管理的自主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班组建设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主观能动性,让体系建设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也应作为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要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六大机制”的常态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体系建设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风险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这“六大机制”分别是:风险预控机制、责任传递机制、有效培训机制、过程品质与创新机制、安全督查机制、应急保障机制。通过以上管理理念创新,电力企业以风险管理为核心,逐步建立了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2.4创新机制,实现企业安全本质文化升级

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创新务实管用的安全管理文化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要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开展机制创新,形成“知行合一”、“严谨管用”的安全管理文化。一是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考评机制,激发员工创精品的主动性。根据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要求,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思路构建精品化管理体系。完善员工思想、语言、行为及操作的标准化建设,使员工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文明生产、规范化操作、精细化施工的安全行为。二是健全安全目标管理机制,激励员工安全生产自觉性。细化、量化岗位工种安全责任制,优化、实化企业安全目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段队、班组、人头,形成逐级负责的运行机制。三是建立安全风险预警预防机制,树立超前防范的危机意识。要组织排查识别,确认风险等级,落实整改措施与进度,切实消除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四是建立安全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对企业安全信息进行整理,以弥补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降低事故几率。

3结论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电力企业只要切实加大安全机制创新,增加责任意识,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整治,就能有效地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对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本质安全。为促进电力企业繁荣和谐提供坚实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强化安全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性水平-大众企业管理

【2】王钦方-企业本质安全化模型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3】齐鲁-安全技术促进本质安全-现代业安全

第4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一、理清思路,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明确方向

伴随着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司规模实力不断增强、职工队伍不断扩大,预防风险和腐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特别是企业广泛涉及工程建设、招商营销等多个关键领域,资金占用大、所涉环节多,往往成为职务犯罪的重点领域。为此,公司结合发展现状实际,经过充分调研和不断探索,确定了构建以防为主、以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的惩防体系建设思路。

(一)内控制度体系建设顺应制度建设的要求

公司党委将“以制保廉、以教倡廉”作为基本方略,深刻认知在下属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重经济效益、轻制度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国有资产、干部稳定得不到保障,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成为集团建章立制、整防结合的必然举措。

(二)内控制度体系建设顺应内外部监管的需要

近年来,国资、财政等国家部委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制度建设,鼓励国有企业先期执行。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表明,对企业进行内控制度建设,以内控手段进行管控是企业管理发展上的大势所趋,早行动早主动。因此,公司坚持从问题中发现内控制度体系建设重点方向,从整改中查摆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关键缺漏,先后对“三重一大”执行、差旅、接待、费用报销、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进行内控制度的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管。

(三)内控制度体系建设顺应集团事业发展的需要

有效的内控制度是促使企业实现稳健经营,防范经营风险和廉政风险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与挑战、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当前的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权股权多元化,还是今后引进外部投资、实现企业上市,都必须有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此外,企业董事会、经营管理治理结构的设置和优化,也需要通过内控制度的设计来实现有效的权力制衡。可以说如果没有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企业自身发展卞无从谈起。

二、建章立制,使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基强根深

制度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公司在企业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按照对标、制定、执行这三个环节严格把控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运用,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和企业内控责任的全面落实。

(一)抓好制度的“对标”环节

企业制度建设的第一步在于“对标”,这个“标”包括上位法律法规、意见、办法、规定、细则等,也包括上级重要会议精神、重要讲话和要求等。制度“对标”可以减少企业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的随意性、阶段性和“走过场”,是把行业决策层的要求贯彻到基层的“纲”,是切实推进企业严格规范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加强内控能力的“纲”。公司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结合自身实际对标上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要求,集合财务、人事、工程等专业领域的制度特点,通过关联部门起草、总裁室审议审核、征求关联单位意见、总裁室签批执行这一“两上两下”的制度制定流程,力求做到全覆盖决策、运作和监督的各环节,不遗漏,不缺项,可操作,能执行。

(二)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公司自2017年起开展“制度建设提升年”活动,针对集团“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制度流程以及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审批等廉政风险点进行重点梳理排查。力求各级部门、子公司在推进年度工作过程中做到眼里有目标、心理有规矩、工作有落实。

第5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央企业 内部控制

自本世纪初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生安然、世通公司以及兴业银行等事件后,西方各国企业纷纷以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为范本和指南,紧锣密鼓着手内部控制建设。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中央企业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内部控制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由于内部控制管理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加之近年来中央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变革调整的历史时期,导致中央企业之间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亦反映出了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视不够、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疏漏、风险管理措施不明确、内部审计监督力偏弱......鉴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中央企业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等因素,中央企业应以此次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稳步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一、当前形势下中央企业稳步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稳步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中央企业围绕“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但从制度建设实践情况看,内部治理结构混乱、组织结构设置效率低下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央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部分中央企业董事会名存实亡,监管权和决策权全部集中于总经理一人,还有一些中央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权责分工不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失效,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作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保障,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可以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权力制衡机制进行有效规范和监控,同时,通过制定系统、全面的内部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纠正“习惯代替制度”、“‘人治’代替‘法制’”等传统决策管理理念,清除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道路上的绊脚石。

2.稳步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始终是中央企业的首要任务。国有资产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中央企业做大做强,并为中央企业保持高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合理保证中央企业在既定战略目标下平稳运行,各项业务活动在内部控制措施的约束和监管下开展,同时,以资产安全和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为控制目标所设计的内部控制措施能够从本质上确保中央企业始终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从而为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稳步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竞争力的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对于中央企业而言,既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做强做优,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时期。部分中央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选择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海外业务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海外业务以及金融工具投资业务的大量开展,将使中央企业面临更大的政治风险、文化风险、汇率风险甚至社会动荡风险,其中任何一个风险控制点的疏忽,都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企业陷入经营失败的困境。因此,从具体业务活动流程入手,全面评估各业务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中央企业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风险,从而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形势下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主体不明确、权责划分不科学

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主体应当包括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但目前中央企业正处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阶段,相当一部分中央企业的董事会设立时间不长,还有小部分中央企业尚未设立董事会,在此情况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职责实际上将转移到管理层,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主体不明确、权责划分不科学,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牵制关系被大大削弱。

2.全员主动参与意识不够,传统管理文化制约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的效率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由于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大部分中央企业都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心放在了内部控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环节,忽视了内部控制理念的宣传和培训,致使企业内部上到领导班子、下到普通员工,对实施内部控制管理没有形成客观、统一的认识,员工主动参与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十分淡薄,加之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将会对企业原有经营模式和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梳理和调整,员工工作量可能出现暂时性增加,从而导致部分员工在执行内部控制管理时出现抵触情绪,生产经营效率不升反降。另一方面,中央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情味重、变通性强的管理文化与内部控制遵循的刚性管理和制度约束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矛盾与冲突,传统的“人治”理念直接导致了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效率的低下。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中央企业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风险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从作用机理分析,都较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发生了本质变化,如施行海外扩张战略可能诱发多元化风险和国际化经营风险,进军资本市场、开展资本运营可能导致金融工具投资风险,进行收购重组可能产生重组收购风险等等,从目前中央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机制仍停留在防范传统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初级阶段,风险管理手段极为落后,一旦遇到上述“新型”风险只能束手无策。同时,由于中央企业治理结构尚待完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致使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监督职能被大大弱化,企业内部最后一道防火线也基本失去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稳步推进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内部控制队伍自身建设

加强内部控制队伍自身建设是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内部控制队伍建设工作,对稳步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队伍的建设,按照国资委和财政部关于中央企业加快构建内控体系的有关要求,配备专职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独立性。从事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内部控制工作、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不断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大胆创新,深入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具有本企业特色、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工作新思路。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

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央企业来说,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尤其是董事会职责体系的缺失,将严重制约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从实际情况看,中央企业成立董事会体系并非难事,但要真正建立客观、公正的董事会成员选拔机制和议事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已建立董事会的中央企业,要建立健全规范的议事规则,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强化集体决策,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有效制衡;对于尚未建立董事会的中央企业,要明确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强化民主决策,增加牵制和监督,从源头上避免权力滥用的情况发生。

3.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培育和内部控制理念宣传

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得以顺利实施的“剂”和“堵漏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机结合,有效减少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当内部控制体系出现设计缺失或者执行失败等问题时,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自控力,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确保企业始终围绕既定经营目标平稳运行。中央企业应将内部控制理念的宣传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培养有机结合,通过企业内网、书面文件、专家培训、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文化的培育和内部控制理念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控”为“我要控”。

4.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职能

公司治理实践证明,作为内部控制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辅助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能够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效率,从这个角度分析,内部审计可视为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鉴于目前中央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功能弱化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中央企业首先应加快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进度、培养具有较高职业水准的内审团队;其次应结合企业组织架构对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属关系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同时还应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丰富内部审计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职能,进而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5.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央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风险管理观念,由被动控制风险转为主动管理风险,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做到控制风险的同时不失机遇,实现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同步提升。从目前情况看,中央企业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帮助员工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二是依托内部审计部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专注企业运营风险的监控与防范;三是分别从风险识别和评估等方面,完善和丰富风险管理措施,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四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实施动态监控,及时预警信息,制订相应风险应急预案;五是加强高风险投资业务的风险监控和管理,对于投资规模大、资金占用多的高风险投资项目,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确保投资风险可控。

参考文献:

[1]樊行健.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2]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第6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企业制度;凝聚力;机制

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的贯彻落实,企业文化又对制度的制定提供指导,两者在核心层面上又有一致性。那么,理清他们关系,对于企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倡导、筛选、提炼而成的,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体系宣贯、教育感化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服务。

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为了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行,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的、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条例、规程和行动准则。它大致包括企业规程、管理工作制度、责任制度、业绩考核奖惩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规范性和强制性。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

从前文的概念中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被企业内部所共同认可了的价值观,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是柔性的。而制度则是实施层面的东西,本身具有相当的强制性和刚性。精神层面的东西需要有一个制度性的东西来支撑,实施层面的东西也要有一个精神层面的东西进行指导。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相辅相成

有人说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是源与流的关系,或是树根与树干的关系:文化是源,制度是流;文化是根,制度是干。两者难以截然分开,可以互相补充。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制度体系建设对企业文化落地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制度体系通过对企业文化落地的跟踪、定位,有效保障了企业文化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存在,根本上就是为了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文化与制度并不矛盾,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制度通过强制力的保证,可以使全体员工在企业制定的“游戏规则”中行事,长期形成习惯,使企业经营规范和高效,企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性又能使企业文化稳定和持续。可以说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是重合叠加的。从实质上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从思想上为企业制度的构建和管理提供了思想的基础,促进了企业制度管理的进步。

(二)企业文化为制度制定提供指导

企业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企业制度尤其是具体的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不如企业文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都是面临着生产经营的巨大压力,企业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地跟随市场变化来调整着经营策略或是组织结构。为了不使制度的调整在企业内部产生管理混乱,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就要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提供遵循和指导。比如,呼和浩特石化的管理理念是“人才为本、制度为纲、关注细节、强化执行”,那么,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就会循序这一理念。以呼和浩特石化为例,“十二五”期间公司就修订了105项企业制度,新制定108项,废止了18项,干部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认同感保障了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制度建设让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企业制度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和保证,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强有力措施。一个企业,要想把不同素质、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人统一起来,形成共识谈何容易,仅仅依靠企业文化是不够的。要让企业文化内化于内、外化于形就必须要将其固化于制,才能产生有效的约束力。没有制度规范来企业内部人和物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其载体和支撑,而流于形式。同时,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能够将企业一些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固化下来,让企业的日常运作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保障将来企业目标的实现。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也需要全体员工内化于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和行动上。基于这个理念,呼和浩特石化以企业文化系统理论为纲,20大类的制度都紧紧围绕着各项相关的系统性理念来制定,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和谐发展

清楚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我们就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和实施,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自律意识,让有形的制度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一)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一旦提出,就要根据系统的理念建立相适宜的企业制度,并在保存核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各项企业制度一旦制定出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企业战略和发展需要,不断地对制度进行建设、梳理、调整和创新,构建出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前瞻性、动态性的科学制度体系,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理念的深植。

(二) 文化与制度要有独创性

企业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不要刻意地去模仿别人。企业制度的建立也要符合本企业的核心理念,不能一看别人用着好就照搬照抄。由于本土文化的差异、经济性质的不同、企业性质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制度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魅力。如,呼和浩特石化把企业文化品性定义为“骏马文化”有其鲜明的企业烙印和地域性的特点,其核心又与中国石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 建立制度评估机制

企业制度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执行层面,对制度的好坏进行评估以及建立与完善评估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最终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相反,不适宜的企业制度则会使企业偏离其核心,与企业文化建设方向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对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建设都需要长的时间的去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深化,在企业文化指引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两者一软一硬,一内一外,共同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信用平台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lack of credibility of the phenomena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probe the source of lack of credibility, and foreign construction market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Key research in the existing basis, how from industry credit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reas related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several aspects effectively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redit system.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rket, the credit system, credit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在建筑市场的具体体现,其构建是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而进行规划和展开的。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由于建筑市场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从参与主体来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涵盖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市场上的各方主体、行业协会、还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他提供社会信息第三方机构等等;从内容上来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了信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管理机制、信用等级评定等内容。通过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使建筑市场各责任主体行为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实现从失信、缺信向守信的转变,促进建筑市场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为建筑市场的有序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信用支撑,实现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概括来说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就是关于建筑市场的一套综合治理机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信用法规建设、完善信用制度和机制、统一评价标准等,有效约束和惩罚建筑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并使各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信为本,自觉守信,诚信经营,从而提高建筑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保障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

一、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缺失及其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业目前诚信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工程层层转包、大量资金在中间环节被“灰色蒸发”、建筑行业腐败惊人、高价低质的问题工程、在建项目隐患重重、长期拖欠工程款等。这些不诚信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引发了基础建设中的经济损失和严重浪费,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建筑行业的信用状况和许多行业一样,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开始制约市场经济和本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 许多政策和措施通常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采取的治标之策, 收效于一时,而且由于建筑市场涉及面广,交易额大,可变因素多,又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造成我国建筑市场目前信用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和研究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国际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二、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当代国际上各个国家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类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即征信机构由政府组织设立,主要由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成,征信机构和资信评价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由政府统一实施监管,这一类型的代表是德国;另一种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在市场化模式下,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而且与之相伴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机构,这一类型的代表是美国。

就这两个国家而言,二者在信用体系法律制度方面都较为完善,在德国,诚信原则体现在法律制度中的方方面面,无论从联邦一级的《联邦宪法》《联邦承发包法》《联邦招投标法》等法律,还是州、市一级的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仑州建筑法》中都有对诚信惩罚方面的明确规定。政府通过立法,有效引导和强化市场中各责任主体的诚信意识,优化市场环境。美国有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面的法律体系,美国正在实施的与信用相关的立法就多达数十项,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范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体系,构成了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二者在政府监管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德国采用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直接管理的方式,而美国则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由市场主导。德国征信机构是由政府组织设立,美国则是由市场化运作组建。在征信机构类型上也有所不同,在德国,是政府直接监管下的由国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审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构建的非营利性的征信体系。由中央银行从各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采集数据,建立全国信贷数据库,直接向各行业有关部门和协会提供业内企业和人员的信用记录,建立诚信档案,并接受联邦内审计部门的监督。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诚信平台,使企业的必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市场承、发包方在交易过程中的互相选择,有效改善了市场中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美国的征信机构则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营利性股份制企业。在信用评价方面,德国政府各部门间建立了科学的联动协调机制,以建筑监管为例,由政府建筑管理部门会同财政、税务、工商等各有关部门建立了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标预选企业名录,对于这些综合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企业,金融机构优先提供各类授信、贷款以及优质便捷的服务。美国的资信评价机构大多是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的服务性机构。

三、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是政府主导型,与德国的较为相像,因此,德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更具借鉴意义,而美国的市场主导型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对于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要有法律保障, 立法先行。一方面国家有计划地制定颁发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如现正在征求意见的《征信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整个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起着指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 建筑市场应出台与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相应的部门规章和管理办法等。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法规建设, 首先要修改或完善现行的建设法律和部门规章, 整合现有的管理制度, 使之适应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并没有专门针对建筑市场而制定的信用管理法律。但有一些专门机构关注和研究建筑市场的信用问题, 如美国的发展建设实践委员会( ICPC) 。ICPC 是美国全国信用管理协会(NACM) 下面的常设委员会, 为国家信用管理协会成员提供建筑业相关信息, 有计划地提高建筑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研究并改进建筑业的相关法律、信用以及财务行为。目前, 我国许多信用管理工作需要政府牵头和经办。随着信用管理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增多, 发挥信用管理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其重要性和可能性, 建议在完善中国信用管理协会组织机构和章程的基础上, 设立一个建筑业信用管理分会。

2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及评价机构三方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

作为建筑市场上的重要主体,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评价机构在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就三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当前针对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不仅要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在信用体系构筑中的指导、服务、惩治和监管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体系建设具体事务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建筑行业的内部监督和协调机制的建立,完善行业的自律机制,促进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再者,积极引导信用征信和评价机构加强对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工作建议和意见,在市场化的信用征信和评价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专业性优势。

四、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跟踪监管和工程担保,保证合同履行

1.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举措,也是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市〔2005〕138号)、《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和我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建建发〔2006〕239号)的要求,加快招投标信息化建设,提高招投标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及时公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结果、中标候选人、中标结果、招标活动、违法违规招投标行为的处理结果、招投标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录和其他各类不良行为等相关信息,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工作,实现招投标信息共享。

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厅与省监察厅、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的《浙江省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办法》(浙建监〔2006〕80号),加强对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市场活动、信用情况的跟踪管理,将不良行为记录载入数据库,并上网公示,让社会监督。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其违法违规的成本,限制其参加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的投标活动,以引导企业及从业人员诚信经营,以质取胜。

2.实行招标项目跟踪监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订立书面合同后7日内,中标人应当将合同送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合同未办理备案手续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要建立招标项目跟踪监管制度,对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回访招标人和中标人,落实投标承诺及合同履约情况,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实行中标项目经理锁定管理,中标人投标文件中确定的项目经理及其管理人员,未经招标人允许不得更换。招标人允许更换的,应在5日内报建设主管部门。

要严厉查处中标后随意更换项目经理(建造师)、转包、违法分包、任意进行合同变更、不合理地增加合同价款、拖延支付工程款、拖延竣工结算、拖欠农民工工资、行贿受贿等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营造诚信经营、忠实履约的市场环境。

3.积极推进工程担保,保证合同履行。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保证合同履行,遏制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建设部《关于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进一步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义,明确目标和要求,认真学习试点城市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工程担保运行机制的专题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工程担保工作的全面开展。

3建立健全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性环节。除了在法律法规、规章等给予明确规定,更要保障守信获益、失信惩罚基本原则的认真贯彻和有效落实。对于恶意拖欠工资、违法转包、发生安全事故等信用不良企业依据有关规定处以相应的处罚处理,如经济处罚、吊销证照、撤销或更改建筑资质等,加大失信的成本 。同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给予上网公示,通过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广泛使用,切实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机制,让失信者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对于诚信经营的市场主体,则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做到奖惩分明,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主体意识和理念的形成并不断地给予诚信行为以正面强化。同时相关负责部门或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要做好典型优秀企业的宣传,既是对于守信经营者的鼓励,也起到宣传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效果,进一步促进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的形成。只有双管其下,真正使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得到惩处,才能为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动力上的支持。

结语:缺信经营的现象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 信用体系管理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尤其是占国民经济GDP 比重较大的建筑产业, 信用体系管理还远远不能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 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 从信用体系建设入手,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用优良的企业信誉, 自觉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经营环境, 推动建设领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扬.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J].山西建筑,2009,36.

[2] 王孟钧, 何继善. 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研究[J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3] 宿燕.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第8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三大体系;企业标准体系;关系;异同点

一、引言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改革,首先需要开展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即三大体系)认证,不仅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企业管理、预防污染、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从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出发点来看,二者有着一致性。所以,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全面认识其与三大体系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异同点分析

(一)二者的共同点

第一,科学性相同。广大企业对三大体系的标准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广泛应用,正视二者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三大体系、标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在有效汲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融技术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学等于一体的理论与方法。二者在管理原理上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以构建有效、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二,方法和运行模式相同。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模式,是一个从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到合格评定、分析改进,再到标准修订的动态过程,其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实现企业标准化。为实现企业标准化这一目标,在企业标准体系中应用了先进的PDCA管理模式,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再策划”的循环管理模式。三大体系的管理方法、运行模式也同样运用了PDCA管理模式,以不断改进管理体系。

第三,最终目的相同。构建、实施三大体系的目的是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环境、职业健康风险的管理能力。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是维持管理系统中产供销、人财物的最佳秩序,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从表面上看,二者有着不同的建立目的,但是究其本质,不难发现三大体系与标准体系的建立,都是为了使企业在内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及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方面获得良好的秩序,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二)二者的不同点

第一,含义不同。企业标准体系包含的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而三大体系包含的是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第二,标准依据不同。企业标准体系主要依据企业所贯彻和采用的上层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而构建三大体系的标准依据则分别采用了管理型的国际标准,或参考了管理型的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和技术文件。第三,适用对象不同。企业标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产品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对象有社会员工、社区居民、顾客、股东、国际社会、相关团体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对象包括组织内的员工、合同方人员及其他人员。所以,三大体系的适用对象既包括了企业内部又包括了企业外部。

三、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关系探析

(一)标准体系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在《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了:企业标准体系应当是其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等)的重要基础。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满足相关管理体系要求的前提下,促成企业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我完善的、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二)三大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的关系

在《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标准体系的技术标准主要与质量相关,其包含了安全、能源、环境、职业健康等技术标准。同时,在GB/T1549-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也规定了:与质量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关于技术性的相关要求;与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技术性要求。由此可见,质量体系的构建必须的建立在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的,在技术标准体系中,涵盖了三大体系所有的技术要素,三大体系可以视为对技术标准体系的补充,而技术标准反过来又是三大体系的技术文件。

(三)三大体系与管理标准体系的关系

管理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管理标准,其是实施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证。在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中,其层次结构由第1层管理基础标准、第2层管理标准(包括设计、经营、开发,生产、采购、质量管理、基础设施、测量、包装、搬运、贮存、安全、职业健康、环境等)所构成。在这些管理标准中,即宝库了质量体系的要素的全部,也包括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要素。

(四)三大体系与工作标准体系的关系

工作标准体系,是按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有机整体。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施管理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工作标准是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三大体系的运行基础,其可作为三大体系的支撑性标准文件。通过完善工作标准体系,对员工行为加以规范,对岗位操作程序加以优化,以提升工作质量,保障三大体系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整合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02:112-114.

[2]王丽君.试论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9,03:14-18.

[3]罗成书.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J].中国水泥,2013,08:97-100.

第9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多样;协调

企业管理体系即企业运行的所有规则和方法。狭义的企业管理体系构建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标准化建设、开展企业三体系认证等工作。而广义的企业管理体系,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企业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信息、文化等其他体系。这些系统相互影响、依存、关联,构成了企业的整个管理链条。

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狭义的管理体系上, 主要论述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一种管理现象,即一个企业同时建立和运行着多种狭义的管理体系,如:规章制度体系;企业标准化体系;以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通常简称“三体系”)等同时并存的现象。

一、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多样化并存的原因分析

1.企业发展壮大的自身管理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快,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建立,国有企业自觉加强现代化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努力与国际先进企业管理接轨、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企业积极探索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广泛地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工作和 “三体系”认证工作等。

2.满足上级主管单位和地方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国有企业在设计和构建管理体系时,往往并不能完全按照管理目标自行设计管理体系,还要符合上级和主管部门等的管理要求。因此造成企业在已经拥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又建立起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质量、环境、职业与安全体系。

二、管理体系运行状况

1. 管理制度体系

主要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大多数国有企业都习惯于应用这一传统型的管理制度体系。目前,随着在国有企业广泛开展管理制度提升活动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国企的规章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并能够得到广泛有效的实施。

2. 企业标准化体系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标准作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扩大技术垄断的重要手段,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国际大集团公司的竞争焦点。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技术标准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90年代以来,许多国有企业或从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或按照上级的强制性要求,开始了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和形成了以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为基本框架的企业标准体系。

3.“三体系”认证

“三体系”认证是指ISO9000认证(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认证(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三体系”标准是被世界多数企业所接受的,企业在开展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工作方面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已经成为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要素之一。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国企普遍重视和开展了“三体系”认证工作。

三、多种管理体系同时运行的优势与弊端

1.多种管理体系同时并存的优势

(1)能够满足不同的管理意图和管理需求

在国有企业常有的三种管理体系中,管理制度最符合传统习惯,形式直观、简洁,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更易理解和接受,在实际运行中效果最好。所以,管理制度体系最适合“管人”。

(2)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发展的深刻变化,国际竞争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决定未来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资本,而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技术标准往往决定了某一行业的技术路线,并最终决定企业的产品发展方向。标准化战略的运用得当与否,往往能决定企业的生死。所以,企业标准化建设更适合 “管技术和创新”。

(3)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对外贸易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因企业和产品而异,遵循企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行为的准则,强调以国际惯例为主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正是为了实现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工作的国际接轨,特别是实施以ISO9000系列标准为依据的质量认证制度是国际公认的权威的国际惯例。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标及贸易谈判中,是否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企业质量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证书,已成为投标签约的先决条件。在供需双方的贸易活动中,依据ISO9000系列标准取得体系认证是得到取需方信任获取订单的前提。企业“三体系”认证更适合“管质量”。

2.多种管理体系同时并存的弊端

国有企业中负责规章制度建设、标准化建设、“三体系”认证工作的往往是不同的部门。在设计和建立不同类型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不同管理体系的重复、交叉和冲突。同时,还会造成管理“过剩”,效率降低。

四、不同种类的管理体系如何和谐共存,有效运行

1.建立科学、高效的体系管理流程

(1)任何一个管理体系的建立,都是对企业某一领域管理的强化、细化,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可以最善于驾驭的规章制度体系为核心,建立起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框架。

(2)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应将侧重点放在技术标准上。而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必须做到要求与企业的规章制度保持一致。即内容统一,格式上符合标准的规范要求。

(3)“三体系”认证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将质量(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纳入企业管理标准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现行常用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