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

第1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大学新生大部分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异地学生,且多数为第一次离开父母,当初进高校的新鲜感不再后,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生活等方面的诸多不适应问题,能否在适应期内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调整好心态投入到新环境中,对于今后的大学生活至关重要。

在大学新生适应期,首先表现出的是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远离过去习惯的家庭生活,开始集体生活。而这个集体暂时还是陌生的,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积极的心态去共同适应。95后的大学生,大多表现为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认同感。自我意识过渡强烈,容易导致忽略他人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不能容忍其他人的缺点甚至是不同点,长此以往会造成自我的孤立与封闭,而与其他同学的格格不入,不能融入集体后,会对集体生活丧失信心,进一步会影响今后的大学生活。这种情况多表现为在寝室生活中作息时间上的冲突、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

其次,大学新生适应期内还表现为学习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首先课表上排课就与中学不同,为了迎接高考,中学的课表安排得很满,而大学课表会有一些时间没有安排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再者,大学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而不像高中的基础教学那么细致,因此学生要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如果新生无法适应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那么在今后的四年中将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能力。

最后,大学新生适应期内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心理上的不适应。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感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自尊心强,而另一方面是心理抗压能力弱。当一个班集体中聚集着几十上百个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中学毕业的学生时,一般会出现这么两种自尊心和心理抗压上的考验:一是贫富上的巨大差异,给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自尊心上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再一个是大家进校前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进入高校后,会发现一山比一山高,这也会给众多新生的优越感上沉重一击,遇到高考失利或志愿填报不理想的同学,往往会产生厌学、退学的消极心理。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模式设计

面对这些来自与环境与心理上的不适应的问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模式就绝对不能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课堂教学。针对目前新生入学教育“重教学内容,轻教育形式”的现状,可以就具体的入学教学内容,采纳不同的教育模式灵活多样展现入学教育,以帮助新生真正实现大学生活的适应。

1、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课堂教学的确承担了大部分的新生入学教育教学内容。在此部分教学中,建议纳入爱国爱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和卫生教育等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而这部分的知识点,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完成教学。

2、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同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它要求讲授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不是普通的辅导员班主任所能完成的工作,因此,采用专题讲座的模式,以一学院或多学院为单位,在大型的学术报告厅举行专题讲座,有效解决师资方面的不足。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际关系交往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专题讲座模式之中。

3、主题班会。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模式毕竟还是很有限,因为在一个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中,必然会缺少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因此,主题班会的召开,给新生入学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首先主题班会时间上可以灵活选择,其次主持班会的同学也不必局限为辅导员班主任。比如晚上,当老师下班后,同学们都呆在寝室闲得发慌时,把新生聚集起来,就一些适应期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既能让同学们尽快熟悉起来,也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这个组织者可以选用助理辅导员,助理辅导员是事先选拔并培训后的高年级学生,学长比师长更能调动同学们的参与性,同时也可以让辅导员和班主任在下班时间中得到休息。主题班会的内容不必刻板拘泥,学习上、生活上、认知上等方面的琐碎的事情都可以纳入其中。

4、座谈会。座谈会有别于主题班会,表现为迎新晚会、中秋晚会、师生见面会等,它在形式上更多样更活泼,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跨班级举行,是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中的一个有力补充。比如每年新生入校,都会迎来人生第一个没有亲人的中秋节,如何组织学生愉快地度过这一天,举行一个小型的中秋晚会,邀请学院领导、教师甚至高年级同学加入,让新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

5、个别谈心。在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中,个别谈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才能把入学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以往发生于高校的一些极端案例中,都是由于对个别特殊同学的关注度不够而造成,因此,辅导员班主任一定要重视个别谈心这个环节,主动与新生进行谈心交流,不要让新生入学教育出现缺陷。

第2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40-01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校的“第一课”,如何上好这“第一课”?对学生适应大学生学习生活、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校新生入学教育方法介绍

为充分发挥新生入学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广大新生明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掌握适应大学生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为大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使入学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自2008年开始,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的模式、系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改变了以往新生入学教育由系部、班级、辅导员自行安排的方式,由学校统一组织,邀请熟悉学生工作的校领导、部门负责人、高资历思政课教师和外聘专家担任主讲,以系部为单位,采用专题讲座、集中授课的形式对全体新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风与爱校教育、学生行为规范与校纪校规教育、新生适应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等6个专题。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不全面,讲授标准不统一,授课教师和教育场所不固定,学时数不够、参加人数受局限以及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入学教育的实践效果是良好的,通过入学教育,使广大新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掌握适应大学生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为今后的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入学教育使广大新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增强了适应能力、减少了突发事件、降低了违纪率,校园更加和谐稳定。

二、入学教育效果评价分析

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在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党委工作部、教务处、保卫处、图文信息中心等部门的协助下,经学生处、各系党总支、系部的精心组织与实施,自9月上旬开课以来,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教育专题后,于10月下旬圆满结束,共完成92场讲座,计207个学时(不含专业思想教育)。为及时了解、掌握入学教育效果,本着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完善环节,促进入学教育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入学教育结束后,学生处及时组织系部、辅导员对入学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组在6个系部按新生比例随机抽取8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表400份,回收392份,回收率为98.0%。问卷调查在辅导员指导下、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现场填写回收。根据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测评,88%的学生认为开展入学教育是有必要的,其中42.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5.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97.7%的学生认为入学教育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组织有序、课堂出勤率高,纪律好。其中20.1%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51.8%的学生认为较满意。通过测评,72%的学生认为入学教育的效果令人满意,其中14.8%的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好,30.9%的学生认为效果好,26.3%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通过测评,91.6%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端正,教育教学效果良好,其中48.7%的学生认为主讲教师的态度非常端正,42.9的同学认为比较端正。通过测评,96.7%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恰当的,其中22.7%的学生认为非常恰当,50%的学生认为恰当,24%的学生认为较恰当。通过测评,40.8%的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对其最有帮助,21.7%的学生认专业思想教育为对其最有帮助,17.6%的学生认为适应教育对其最有帮助。从数据分析来看,树立崇高的理想,勤奋学习,励志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

三、对入学教育的建议

1.在入学教育的内容层面应不断丰富内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展理想信念是入学新生最为感兴趣的一个内容,而校史爱校、新生适应、行为规范、专业思想、安全法制等教育专题并不太受到关注,鉴于此,应适应学生的兴趣诉求,开展心理健康、诚信、文明礼仪、学习及就业指导等教育专题,这一类的专题生活性以及与学生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其效用也更大。毕竟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与自身相关的教育内容更能够与学生的生活产生交集。

2.在入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层面应不断拓展新的形式,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邀请一些高年级学生或优秀毕业生参加,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提高入学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方法是入学教育的载体,良好的教学方法将会有助于入学教育效果的提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应建立在对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例如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研讨、征文等形式开展讨论,加强课堂交流与互动,使教育思想与内容能够入耳、入脑、入心。

3.在教学的组织安排方面应进一步优化设置,教学组织安排的合理化将有助于入学效果的提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教学安排非常满意的比例还比较低,因此应进一步在教学组织安排方面发力,加强课堂的组织与管理,确保会场秩序与纪律,以保证入学教育的效果。教学的组织安排主要涉及到教学场所的提供,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课堂的组织等等,教学组织安排工作虽然繁琐,却是入学教育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没有科学的组织安排,必然会导致效果的不佳。

第3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新生 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新生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学习生活,稳定专业思想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形成纪律观念,完善人格修养,规划职业生涯,步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医学院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满足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的医药卫生人员。[1]本文通过总结我院近年来在医学新生入学教育管理中的方法和经验,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医学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领导,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新生入学,学院与相关职能部门多次研究,提前布置,精心组织,召开迎新暨入学教育大会,反复强调入学教育对于医学生五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对学院的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为开展入学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入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总支书记为组长,专门负责规划、布置、督察、入学教育工作。各年级辅导员和专业指导教师负责所在年级的入学教育组织工作。

2.制订方案,严格规范。

为规范入学教育工作,制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从指导思想、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制定入学教育时间进度表和专业教育参考提纲,学要求,坚持做到“六个明确”,即明确教育目的、明确教育形式、明确教育内容、明确时间进度、明确教育要求、明确考核重点。

3.明确分工,强化责任。

入学教育的内容包含多个方面,要对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工作进行分工,对入学教育效果负直接责任,从而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准备,亲力亲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爱校爱国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1.理想信念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2]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强化成才目标和学习动力;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思想认知,勤奋学习,奋发成才。

2.爱校爱国和校史校情教育。

组织新生参观学校,聆听校领导和专家教授关于学校历史和文化、校风和学风的报告和诠释,学习、了解我校的校史、校训、特色、成就(含英才)等,使新生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优势,加深他们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对学校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目标的理解;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人文精神等来凝聚学生,稳定思想,增强新生对母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3.诚实守信教育。

当前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集中体现在学费交纳、贷款还贷、诚信应试等方面。在认真做好新生缴费及“绿色通道”工作的基础上,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形成“缴费上学”、“有借必还”的诚信美德。

4.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高校要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看成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3]“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系统总结。加强对新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之“知荣明辱”,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

5.开展成人成才励志教育。

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弘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励志精神,营造“学典型、见行动、争优秀”的良好氛围。通过举行成人宣誓礼,教育新生捍卫神圣宪法,履行公民义务,承担社会道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三、开展以校纪法规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内容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顺利发展、健康成长。

1.校纪法规教育。

校纪法规教育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制度保障,组织新生学习《学生手册》,开展入学教育知识考试,参加大学生纪律与秩序教育讲座、安全教育讲座,让学生熟悉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同时完善新生入学信息登记。

2.校园安全教育。

制定《新生入学安全教育计划》,开展涉及人身、生活、财产、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防微杜渐;运用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教会学生应急处理方法;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及时通报、处理,确保学校稳定、和谐。

3.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开展新生心理问题筛查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4]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新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疏导、及时上报。

4.适应性教育。

(1)通过举办“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的适应教育”讲座,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2)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发放《新生家长必读》,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所选择的专业、学校及学院的发展规划,为今后的沟通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新生转变学习方法。

(4)通过举办“高校学生会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讲座,让新生更好地了解学生会的作用,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

四、开展以学风建设、专业思想教育、学业发展规划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的发展规划教育,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成才观,步入科学的发展轨道。

1.学风建设。

“学风正成就事业,学风清造就良医”。学风建设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学风包括学校风气、学习风气、学术风气、师德师风、医德医风等。通过“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专场报告会,激励新生树立人生目标、胸怀远大抱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风建设工作体系,让优良的学风成为学校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2.专业思想教育。

向新生介绍学院专业设置、发展方向、专业课程、专业特点及专业师资、考研、就业情况等,帮助他们稳定专业思想。教育引导新生了解大学学习特点、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追求真理、求实创新、严谨钻研的治学精神。

3.学业发展规划教育。

组织学业生涯规划讲座,引导新生制定个人学习的学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提高学习自觉性和有效性,做到制定好一个目标,营造好一种氛围。并以考试、考级、考证、考研为抓手,真正使方法指导、制度保障和检查反馈三项措施得以落实,使学业发展规划取得成效。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举办“奉献基层五十年,甘洒热血写春秋”优秀校友扎根基层自主创业报告会,号召大家今后投身基层卫生事业。制作展示医学毕业生考研、西部计划、选调生、选聘生、应征入伍学生光荣榜,印发毕业生成长记录和先进事迹材料,介绍优秀学生、校友成长经历,用先进人物和事迹激励、鼓舞学生;通过“就业”“职业”观念教育,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观念和知识能力准备。

五、加强以医学伦理学、医事法学、道德规范为主的医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决定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必须接受医德医风教育。[5]医学新生怀着探求医学知识的远大志向,步入神圣的医学殿堂,在这一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医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教育,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他们的医德认识、医德感情、医德信念、医德行为和习惯,使之全面、系统地了解医德的基本理论,形成“无欲无求”的高尚医德。

通过医学生誓词的宣誓,使他们从学生时代就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用高尚的理想和人格要求来衡量自己,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自觉遵守医德规范,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奋斗。还要大力拓展医德教育的途径,[6]将医德教育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抓好医学生的功利教育,提高医学生医德情感,正确地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好学真知,造就回春妙手;力行仁术,终成济世良医。

新生入学之后,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授课方式、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学习目标、新的人生定位等待着他们去思索、去探索、去适应、去定位。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争取多方面的支持、配合,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建立健全新生入学教育的长效机制。

附:新生入学教育安排进度表

参考文献:

[1]龙腾.高校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8):553.

[2]许健,葛晓华.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9,(3):256-258.

[3]刘云山.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6-03-21.

[4]孙红艳,董波.多层次医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育,2007,(5):45-46.

第4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经过紧张的高考,步入新的大学生活,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折,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经的重要阶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上好大学生步入校园的第一课即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入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高职院校通过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环境和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学习风气,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了解高职教育教育理念,掌握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确立自己的生涯规划和人生理想。

2 入学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要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多、任务重、时间少,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明确入学教育不只是入学一段时间的事务性工作,而是关系学生一生成长的长期性教育工作。在新生入学后的2~4周内开展集中教育,这一阶段的入学教育在体现理论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学校和身边的典型事例、案例对新生进行引导、示范和启发,提升新生参与积极性。在集中教育结束后,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分专题组织教育活动,引导新生领会、消化前一阶段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巩固入学教育的成果。新生的入学教育应一直持续到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期末,以便让他们在较长的时间里得到指导和帮助,实现顺利过渡。

3 入学教育主要内容

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要使学生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今后的大学生活和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1 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活的开始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角色转换,与高中阶段相比,其学习方法、生活方式、面对的管理方式发生的变化较大,需要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经验性引导、角色适应性引导,可以通过师生见面会、新生联谊会、组织新生熟悉校园环境等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编制《入学教育读本》等资料,教育学生合理进行时间管理,正确处理新的人际关系,学会适应集体生活。

3.2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首要内容,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可结合实际选择1~2个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成才之路、郭明义事迹研讨等)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通过学习校歌校训、校园劳动,开展爱校教育;通过举办党课培训、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党的启蒙教育;通过形势与政策讲座,使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认真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坚定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3.3 院纪院规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今后三年学习和生活的基础,院纪院规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生活的制度保障,通过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国家、学院有关大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文件及个案警示教育,为学生更好地确定自己大学生活的具体目标而提供有效依据。通过宣传课堂文明、考场文明、宿舍文明、网络文明和举止文明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有助于学生提升文明素质修养,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活及如何才能在大学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3.4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之后的种种变化,会对其心理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随个体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专家讲座、心理问题筛查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努力增强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要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或有其他特殊困难新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疏导、及时上报。

3.5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内容,是对新生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防教育、提出忠告,加强自身防范能力的有效措施。新生入学前后是发生诈骗、盗窃等案件的高发期,通过规章制度学习、卫生保健讲座、火灾逃生技术演练、地震疏散训练、非法传销的危害讲座、“违规用电酿大祸”警示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形式,切实加强新生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增强自我防范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对学生人身和财产的侵害,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和愉快地完成大学生活。

3.6 诚信教育

从新生入学伊始便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全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学习以及学费交纳、款物借还、平时信誉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直到学生大学毕业,真实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诚信足迹。通过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解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既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院的有关政策,又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3.7 国防教育

2009年开始,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新兵征集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入学教育中要通过集中军训和专题报告、政策宣讲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征兵有关政策以及退役复员的优惠政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意识,树立报效祖国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部队新兵征集工作。

3.8 专业发展规划教育

通过向新生介绍本系的专业设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以及所学专业总体情况,本专业的师资情况、开设的主要课程及专业特点、校企合作情况,该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前景介绍,参观专业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现场专人介绍)等,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学生生涯规划技巧交流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举办专家教授报告会,邀请院内知名专家教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宝贵体验做学业规划相关报告,传授学业规划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业规划氛围,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教育;通过就业政策宣讲及就业工作简介,开展就业教育,帮助新生了解专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成才观,使新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步入科学的发展轨道。

入学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不断完善入学教育内容和方法,实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47-49.

[2]徐明宇.浅析“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96-97.

[3]李霞,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8):43-45.

[4]宋加木,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探讨[J].山东农业教育,2007(1):40-43.

第5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四个一” 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组织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尽快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关系到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对自我身份、自己专业和所在学校的认同,更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本科三批录取,较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分数线低,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习自主性差,自我意识强等特点。因此,了解独立学院新生的特点和问题,探寻良好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切实做好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计划,对于独立学院大学新生的成长和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以泉城学院为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研究解决:1.新生入学教育在时间安排上基本是集中在新生报到后的一个月左右,过度集中的入学教育,信息量太大不利于新生消化领会;2.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者大部分是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引导,包括学涯和职业规划教育上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3.新生入学教育大多采用集中讲授的方式,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对新生的专业和个体差异也没有针对性;4.各专业虽已在开学后第一学期为新生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但并未很好地解决学生专业归属感不强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大一新生“四个一”入学教育计划

独立学院大一新生“四个一”入学教育计划(即第一周、第一个月、第一个学期、第一学年),将入学教育内容合理分配到各个时间段,将新生卥学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一年级。针对新生在不同时间段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最终确定各个时期新生入学教育计划的内容和形式,使入学教育更见实效,并将入学教育计划在学院新生中实施并在一定氛围内推广。

(一)第一个“一”,即第一周。

在第一周内开展军训、安全教育、校史校风校规教育。军训是大学新生入学的必修课,一般从新生开学的第一周开始,持续时间为两周左右。通过军训,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识和纪律观念,增强学生我约束、自觉守纪意识,培养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在军训期间让新生了解校史校风和校训,让新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学校的概况、教学科研力量,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以及学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二)第二个“一”,即第一个月。

在第一个月内陆续开展学涯规划教育、教学管理与学习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入学教育内容,进行《学生手册》考试和大一新生心理普查工作等。

所谓学涯规划教育,是指作为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引导大学生尽快找到人生坐标,合理的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在此方面,泉城学院通过邀请大学生设计专家开展名师讲座、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专题报告、开展新老生交流会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活力和潜力。此外,学院还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业调查、顶岗实习等活动,在辅导员、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适时调整学涯规划,完善行动计划,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

在教学管理与学习指导教育方面,学院请专家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现状、就业状况、专业教师队伍和专业前景,同时让学生了解专业学习实施;邀请分管教学的学院领导给学生介绍专业的课程体系、选课方式、专业学分的构成以及选修课等情况;辅导员培养学生养成热爱专业的情操;邀请高年级学生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

(三)第三个“一”,即第一个学期。

针对心理普查的结果初步建立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普查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与指导,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心理测试结果,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对学生进行环境适应教育、挫折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等。如: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的时候,召开小型班会,倾听学生讲述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种种不适。对于他们产生的不适进行疏导。建立心理咨询室,倾听学生的诉说,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克服障碍,有问题主动寻求帮助。

第6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关键词: 始业高职教育 大学新生始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从中学迈入大学校园,是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和过渡期。在这期间,学生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许多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新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对整个大学生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始业教育是为了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而开展的引导性教育活动。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现已逐步在各高校中普及,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也是搞好学生全程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出现,独生子女升学高峰的到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压力的加大,原有的高校教育制度和办学理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始业教育能够让新生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使他们能够快速了解高职教育,接受全新的教育观念,规划好自己的大学旅程。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站在高职教育起跑线上的始业教育成效,关系到整个大学教育的质量。因此,高校应充分了解新生的思想状况,有预见、有针对性地开展始业教育。

1.大学新生遇到的常见问题

1.1环境不适应。

大学新生离开父母和朋友,来到崭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一些学生因此早早加入“恋爱大军”。其次,在紧张的高考之后,进入大学自主、宽松的氛围中,一些学生的人生目标陡然缺失,开始放松要求,无所事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上,有的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随之发生迟到、上课睡觉或旷课等违纪现象。

1.2生活不适应。

从每年新生入学时,家长护送、提行李、铺床等现象不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必然出现自理能力差、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有的新生与寝室同学难以融合,摩擦不断;有的新生受挫能力弱,遇到小小的挫折和轻微的打击就会较长时间处在焦虑、自责的心境中不能自拔;还有一些同学不会理财,拿着一学期的生活费铺张浪费或盲目攀比,结果不久便借钱度日。

1.3学习不适应。

由高中时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后,一些同学不能快速转变角色,一些自律性差的同学开始放松学习,成绩骤降,有些同学甚至第一学期就“红灯”高挂;一些高中时期的成绩优秀者来到强者如云的大学,仍然坚持“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对高校名目繁多的课外活动一概拒绝,在奖学金综合评定中丧失了优越感,挫折感顿生;一些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常感怀才不遇,甚至自暴自弃;一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专业课程设置不了解,或听从父母意见,待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不符,学习兴趣骤降,产生厌学、惧学甚至自暴自弃。

2.大学新生始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始业教育作为入学后的“第一课”,它在培养新生环境适应能力,缩短角色转换的适应期,使之尽早掌握大学的主动权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始业教育普遍时间比较短,少则三四天,多则几个星期;内容比较简单,多以纪律教育、校情介绍、专业介绍、规章制度学习、安全教育为主;形式多以军训为主、中间穿插讲座,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开始上课,始业教育也就随之结束[1]。这样的始业教育往往不能深入学生内心,效果不佳。

3.新生始业教育的对策

3.1提高认识,转变始业教育传统观念。

首先,学校管理层应改变观念。新生刚进大学校门是始业教育的关键时刻,但始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开学初。新生面对环境、生活、学习等巨大变化,不是短短几天或几周就能顺利适应的。这种适应将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需要予以长期、全面、细致的指导,因此从时间上,始业教育应适度延长,可贯穿大一整个学年。

其次,教师应改变观念。尽管思政辅导员和班主任是思政工作的主要人员,但仅靠他们还远远不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当很多新生对所选专业一知半解,对就业前景茫然无知时,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肩负培养专业兴趣、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责任。

最后,学生应改变观念。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双方互动的工作。新生始业教育不是学校和老师单方面的说教,也不是走走过场,摆摆样子,而应该是以老师为引导,学生领悟、体会、内化的过程。所以学生自身重视始业教育,才能快速渡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衔接期,真正融入到大学“小社会”和同学大家庭中,从而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

3.2完善机制,立足始业教育长效发展。

目前始业教育已经普遍在各高校开展,但在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则参差不齐。为了避免始业教育“蜻蜓点水”,就应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例如始业教育内容模块设置,可包括爱国与爱校教育、法纪与自律教育、专业与学习教育、“走进大学”等内容;针对心理健康、专业兴趣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可尝试设置课程,进行学期系统学习;在始业教育形式上,可结合团学迎新系列活动、宿舍文化节等项目设置,从而形成始业教育相对稳定的制度化建设。

3.3注重实践,创新始业教育的方式方法。

新生始业教育是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教育。在长期的大学思政工作中,尽管学生问题层出不穷,但归结起来,无非是适应不良后显现的几大类。所以,新生始业教育应有针对性的创新方式方法。

3.3.1重视工作契机。暑假高校招生工作结束后,班主任、辅导员应对新生档案充分了解,梳理归类,将考分高、家庭离异或单亲、身体残疾、家庭贫困、未填报第一志愿而入校、新生党员等同学分类入档入册,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开学初可随同心理测试表下发新生调查表,掌握学生家庭住址、父母职业、联系方式及亲属、好友联系方式等第一手资料。实践表明,调查表越详尽及时,准确性越高。其次,新生刚入校时自我成就感最强,心理需求上归属和爱的需要最强烈。因此可以利用军训的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成就感,新生预备党员也可借此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3.3.2创新教育形式。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新生报到第一天,发挥志愿者迎新生的榜样作用,有许多新生放下行李,随即加入“新生迎新”的队伍之中;新生在入学第一天,即可拿到学院特色的“新生宝典”,快速了解新学校的校史、校貌,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等等,这种模式相比传统的宣读、讲座更易被学生接受。在法纪校规教育方面,往往有一些同学对人手一册的学校规章制度汇编置若罔闻,对辅导员、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如耳旁风,待考试作弊或多门成绩不及格而被处分或留级时,才后悔莫及,问及原因,原为不知。方法上可借鉴江苏大学用“反面教材”学习的方法,即将54个学生违纪典型案例汇编成新生入学教育手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这种方式比生硬的条文规定更形象、更易被接受,效果更好。

3.3.3完善教育内容。尽管始业教育涵盖广泛,但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指导及生涯规划必须做细做深。

首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工作人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细致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健全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开展个别咨询和辅导,鉴于一些学生对个别咨询的排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全面铺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固定课程或定期讲座的形式展开,真正做好新生心理“后勤”服务。

其次,激发专业兴趣也是始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是行为的一种原动力。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3]只有新生明白了要学什么、今后干什么等问题,学习才更明确、更有动力。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每年邀请本院农业专家、杰出校友召开讲座、座谈会等方式都深受好评;还可以结合参观实验室、校史馆等方式了解现代测试技术及学院历年优秀科研成果,进一步激发爱母校、爱专业、干事业的兴趣和激情。

最后,始业教育还应高度重视学生恋爱问题,加强引导。大学生谈恋爱是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自然性和合理性,禁止谈恋爱是不切合实际的,堵而不疏、避而不谈的做法也是错误的[3]。正如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回答大学生关于学业与爱情是否矛盾的问题时所言:“要以学业为重。但是学业与爱情并不矛盾,就像学业与吃饭不矛盾一样。而爱情不是必需的,有了就谈,没有就不谈。谈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影响学业,不谈的时候要抓紧时间玩命读书,因为爱情那东西跟土匪一样,说来就来了。”[4]另外,恋爱中的及由此引起的怀孕问题如今也日益突出,而很多高校引导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高校应积极开设相关论坛、讲座等形式,还可将恋爱观教育贯穿至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模块中,也可采用正反面实例引导大学生正视恋爱及将涉及身心健康、经济问题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自我保护能力。

4.结语

虽然,新生的诸多适应不良问题都是正常的成长中的问题,以预防为主,在创新始业教育的理念和拓展教育方法上,更注重实效,帮助新生顺利转变角色,调整学习方法,明确奋斗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是始业教育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邹婷,浦晓黎.心理学理论视野下看新生始业教育[J].科教文汇,2008,5:26-46.

[2]张明平.江苏大学入学教育出新招――用典型案例详解校纪校规[N].中国教育报,2004-9-30.

[3]黄维秋.大学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87-89.

第7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

1.前言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图书馆既新奇又陌生。新生入馆教育这一环节很好的充当了图书馆与刚入学大学生之间的桥梁。而民办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条件,新生入馆教育更加重要,也势在必行。民办高校如何利用自身条件搞好新生入馆教育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民办高校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情况的调查

(1)为了更好的了解广东省各民办高校新生入馆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广东培正学院自身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笔者对广东省31所民办院校新生入馆教育的模式及其手段进行调查,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图书馆都给予积极回应,以下是调查的部分结果。

(2)调查显示,各民办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大多数采取讲座的形式,面对面的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PPT讲解,课时在30分钟到90分钟不等,并配合以宣传册,视频宣传,图书馆实地参观以及在各图书馆主页设置新生入馆教育宣传栏等等。

31所民办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绝大部分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其中:25所图书馆采用了入馆实地参观的方法开展新生入馆教育;20所图书馆印刷有专门的《新生利用指南》宣传手册;2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8所高职院校图书馆拍摄了专门的DV宣传片,其中有的民办高校新生入馆教育DV正在拍摄;5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网站上设置了新生入馆教育专栏。

3.民办高校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情况的分析

(1)由以上调查发现,现在民办高校图书馆大部分还是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这一方式对新生来说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总体效果不是很理想。民办高校新生入馆教育主要以讲座、培训、参观的形式进行,内容上以介绍图书馆各部门职能为重点。随着各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大量网络数字资源的增加,入馆教育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也相应增加了网络、电子资源的介绍。但在实际操作应用过程中,新生入馆教育的效果还不够理想,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时间的限制。因为任何有效的教育都离不开必要的时间保证。而现行的入馆教育只是作为入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新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新生在实际操作运用中仍会有许多迷茫。同时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正朝着数字建设的方向发展,馆藏资源类型、载体形式和服务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图书馆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化程度都在提高,就更不能在新生入馆教育环节解决所有的相关问题。由于新生入馆教育受时间局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然优先考虑结构的完整而无法兼顾细节的充实和形式的生动,这样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枯燥,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某些涉及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困难。由于学生缺少实践和现场动手操作的机会,常常出现听得明白却不会实际运用的情况。

以笔者所在学校广东培正学院为例,新生入馆教育以系部为单位,往往一次讲座90分钟,班级里面容纳150人,学生对这种讲课提不起精神,往往一次讲座下来,能够真正被学生接受的知识很少。这从我们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可以看得出来,明明有的问题已经被我们在讲座中重点重复,学生来到了图书馆依然搞不懂,还是要咨询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后才能明白。图书馆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个性化培训内容。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专业设置越来越丰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图书馆要适应发展趋势,向着特色化的入馆教育方向发展。图书馆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集思广益开展各种有特色的入馆教育,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新生入馆教育,给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

(2)新生入馆教育很难协调一致,新生入馆教育不仅仅是图书馆一个部门的工作,仅靠图书馆的自身努力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它需要在学院,系部和师生之间协调一致,共同展开。然而这些工作在现实操作中却困难重重,比如新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是学生辅导员,存有这种观念的辅导员,往往表现为对新生入馆教育的工作缺乏积极有力的正面宣传,在实际组织过程中不主动、不热心,这使得本来就对图书馆了解不多的新生产生新生入馆教育可有可无的错觉,他们会认为,图书馆也就是借还书和自习才会用到的地方。院校负责学生工作的部分辅导员缺乏对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的足够重视,把这项工作交给辅导员助理来完成,导致在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其他部门的配合,使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在组织方面出现问题。要组织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必须依靠各院系的基层学生管理组织。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担负着服务和教育两项基本职能。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活动是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绝不是一般的“临时性”工作。这项工作是否开展和开展得好与坏,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图书馆功能定位及其作用发挥的问题。利用新生入馆教育这个覆盖面广、功能性强、影响深远的基础教育平台,开展以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修养、信息技能为目标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目标。尽管目前在许多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受到时间紧、任务重、网络教学环境缺失等问题的困扰,但界面友好、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大量的信息检索、馆藏信息查询知识介绍、以及超链接技术集中示范和演示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生动的信息技能教育课,加上后续为新生准备的系列图书馆知识讲座和网络检索技能培训等活动,无疑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和提高都是有益的。图书馆只有务实地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图书馆教育功能,为信息检索教学的普及和深入开展开好头,起好步,引导和激发起大学生自觉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提升自身信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3)新生入馆教育后续工作很少开展,绝大部分民办高校仅仅是做了新生入馆教育的讲座之后就结束了对新生的工作,不再有什么后续的工作,学生利用图书馆在面临问题之后如果没有解决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愿意或者很少在接触图书馆。许多新生在这种单一教育方式下,仅对图书馆的一些基础知识如馆藏布局、规章制度等有初步的了解,而对电子资源的利用、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等依然毫无所知。更关键的是,一些图书馆在新生入学之后的一个月内匆匆完成新生入馆教育之后,认为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已经完成,缺乏后续措施。尽管现在广州大部分民办高等院校都已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但据笔者调查,多数院校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没有纳入必修课的范围之内,课时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而且虚拟参考咨询、不定期的专题讲座等后续教育目前也仅在少数几所高职院校开展。后续教育的缺乏,导致前期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4.改进和完善新生入馆教育的措施

4.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积极性

为了保证新生入馆教育的质量,图书馆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培训队伍,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这支队伍可以自主设计一系列培训项目,具有不同类型培训的娴熟技巧和丰富的培训经验,能将培训技术融入读者的学习和工作中。培训人员要定期与数据库供应商交流,及时了解产品新的使用方法和特点,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图书馆也应支持培训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及馆际学术交流等活动。另外,图书馆应创造出一种敬业、求新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培训队伍的业务技能,使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授课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上不断创新,找出适合现代大学生信息需求特点的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重点、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读者从积极利用图书馆到自觉利用和热爱图书馆,大力宣传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服务,在读者面前展示一个服务主导型的、数字资源和印刷型资源结合的复合型现代化图书馆。

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新生入馆教育有参考咨询部5位老师负责,90分钟的课程算作半天工作量,如何调动老师讲课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也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

4.2 多种方式并举,提高入馆教育的新颖性

在我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改革探索过程中,传统的实地参观与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依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为了减轻图书馆授课教师的负担,也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需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方式,广东培正学院图书馆正在拍摄图书馆新生入馆视频,将传统的专题讲座中的讲授内容以人物演示播放的形式拍摄下来,向广大新生演绎图书馆的布局、各类资源介绍、借还书流程以及文明行为举止等,30分钟的短片播放充分调动了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完成图书馆知识的学习。

除了课堂教育之外,还要以展板、印发图书馆服务指南宣传小册等形式作为辅助的手段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条件较好的民办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定期播放视频讲座,内容可以多方面、多方位,范围可以多样化,定期开展科技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实用信息、热点话题等视频讲座的播放。读者培训不仅针对学生开展,还应吸引教师也加入到读者培训中来,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定期对院系资料室的资料员进行培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将图书馆最新的信息资源与服务项目通报给资料员,通过他们向教师进行宣传推荐。还可以将已开设的相关专业的文献检索课提纲与资料员交换意见,广泛交流共同开创专业性文献检索课的新途径。尽管目前在许多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受到时间紧、任务重、网络教学环境缺失等问题的困扰,但界面友好、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大量的信息检索、馆藏信息查询知识介绍、以及超链接技术集中示范和演示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生动的信息技能教育课,加上后续为新生准备的系列图书馆知识讲座和网络检索技能培训等活动,无疑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和提高都是有益的。

4.3 发挥图书馆在新生入馆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担负着服务和教育两项基本职能。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活动是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绝不是一般的“临时性”工作。这项工作是否开展和开展得好与坏,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图书馆功能定位及其作用发挥的问题。利用新生入馆教育这个覆盖面广、功能性强、影响深远的基础教育平台,开展以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修养、信息技能为目标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目标。图书馆只有务实地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图书馆教育功能,为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普及和深入开展开好头,起好步,引导和激发起大学生自觉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提升自身信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5.结束语

开展新生入馆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正确引导广大新生自觉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做文明读者,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另外,积极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也有利于图书馆馆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入馆教育过程中,图书馆馆员要熟悉图书馆的馆藏、业务流程,并且还有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和较高的电脑操作水平,同时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新生入馆教育是大学尤其是民办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它能使图书馆与在校大学生之间互惠互利,达到双赢,对图书馆同仁来说任重而道远,尚需努力。

参考文献:

[1]新生入馆教育现状调查及改革模式探索——以广州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1.

[2]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

第8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关键词:入学教育;八字箴言;优良学风;德行教育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指高校组织协助大学新生成功地融入大学氛围、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制订学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教育活动,又称高校新生辅导或始业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完成角色转变、稳定专业思想的重要阶段,做好该项工作对实现良好的高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箴言”,对当代大学生寄予了殷切希望,更为新形势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建设优良学风,树立新生勤勉好学意识

随着我国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将目光专注于毕业就向、保研难易、出国几率等,且舍取多受家人及朋友的影响,对自身的专业认知非常薄弱,兴趣也并不高。加之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相较差别较大,学生自学能力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学习环境宽松,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因此许多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便出现学习主动性差、态度懒散、逃课等现象,甚至导致后续的挂科、留级、退学。对此,高校应积极开展专业学习教育,以专业介绍、学习方法和资源条件为主要内容,帮助新生进一步了解专业特点、发展优势、所学课程、考研就业、师资队伍等情况,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去。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如举办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成立班级学习讨论组、开展“文人名室”主题文明教室评比等,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强大影响力,帮助新生树立勤在思想、勤在态度、勤在行动的勤学理念,养成文明的学习作风,切实将“勤学”之风扎入新生群体中。

二、注重德行教育,培养新生修身善德意识

立德树人,德行先于才干。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具备过硬的专业文化素质的同时,更需要拥有过硬的德行、德性。辅导员可将理想信念、校史校风、爱国爱党、文明诚信等多个方面及角度作为新生入学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帮助他们客观、全面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1.通过建立新生梦想追踪档案,举办理想信念主题演讲比赛,组织新生参加讲座、观看视频等活动,结合多种手段及形式,积极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帮助新生树立理想信念,找到准确的自我定位,确立目标。

2.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陈列馆、图书馆及各类实验室等,帮助新生了解学校文化与校训内涵,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加深新生对校风校史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其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真正成为以校为家、爱家爱校的学子。

3.在新生中开展党校培训活动,加强新生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在新生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校园廉洁文化月等主题系列活动,加强新生对党的认识,使其深刻理解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优秀大学生党员。

4.建立新生诚信档案,书写诚信承诺书,以考试诚信、借贷诚信为主要内容建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培育学生的诚信品质,使学生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做到诚实守信,真正做到诚信读书、诚信做人。

三、明辨对错安危,建立新生法制及安全观念

近几年来,学生的在校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新生入学后,学校及学院应加大力度开展以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校纪法规教育,帮助新生顺利发展、健康成长。

一方面,结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组织新生进行文件解读、学习交流,以专业、班级为单位,联动班级导师开展具有个性特色的小组讨论会,并各自编制适宜本专业、班级的规章制度,立规矩、明对错,帮助学生将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觉行为,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举办法制教育讲座、法制安全纪录片展播,结合消防演习、安全知识竞赛等实操性活动,增强新生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其安全防范意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同时,加强新生对日常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等的关注程度,邀请校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演示教学,从根本上降低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四、倡导实践精神,灌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理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极端情况下还出现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现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术化倾向过强,而职业技能方面的锻炼及经验严重不足,这无疑给现下的高校教育敲响了一记警钟。防患未然,未雨绸缪,新生入学教育中“实践”教育必不可少。校、院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招生与培养制度,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开设更趋实践性的课程,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讲座范文

【关键词】2007级新生;UPI ;心理健康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发育趋于成熟时期。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正在成为退学、休学的重要原因。[1]据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2]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大学新生刚刚脱离高中环境,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着适应过程。新生在适应过程中常出现许多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如果不及时解决易导致心理问题产生。但是新生的可塑性也较强,心理健康教育从新生入手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帮助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时的心理健康调查并建立心理档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咨询,帮助、引导新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2007年10月对2007级入学新生进行UPI抽样测试。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工具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是从日本引进、并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的、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量表。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入学时作为调查精神卫生状况的工具而使用。它由60个项目构成,其中16个身体症状的项目,40个精神状态的项目和4个测伪尺度,几乎覆盖了大学生中所有的烦恼,特别适用于大学入学新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经过国内许多大学的实践证明,UPI能够较科学地评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筛选出心理健康方面需要关注的对象,因此正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成为高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辅助工具。

评分及筛选标准:UPI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第二部分是UPI问卷本身,共60题。其中4道测谎题,不计入总分。其余56题是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的项目,做肯定选择的每选择一题计1分,满分为56分。得分越高,说明该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第三部分是附加题,主要了解被试对自身身心健康状态的总评价。根据测量数据对测试对象进行分类。第一类筛选人群属于可能有心理问题者,需尽快约请前来咨询。其筛选标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UPI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2.第25题作肯定选择者。3.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者(由于此条选择人数较多,有时不用);第二类筛选人群属于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者,但不严重,应该引起关注。其筛选标准:1.UPI总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间者;2.第8,16,26 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3.辅助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不属于第一、第二类人群的为第三类筛选人群,即暂时无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印制足够的UPI问卷及答题纸,被调查的学生人手一份,进行集体施测。为确保问卷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问卷署名与否自便。

3.研究对象

对我校2007级新生3000人进行施测,其中有效问卷2632份,男生1822人(占69.22%),女生810人(占21.88%)。

4.研究结果与分析

(1)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与本科生相比较低

从表1和表2统计结果得知,我校2007级新生66.65%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调查结果也显示,在被抽样调查的2632份有效问卷中,第一类(具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252人,占9.57%;第二类(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626人,23.78%。根据"全国UPI应用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本科生"UPI"测试中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4% ,轻度心理障碍占20%。桂林航专对该校2003级新生的"UPI"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类(具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占5.66%;第二类(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占33.94%[3]。以上数据对比说明专科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本科新生。研究者认为,加强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2)新生典型心理问题分析

研究者试图通过对学生选择频率较高项的分析,来了解新生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表3反映的即是此次测试抽样中学生选择频率最高的5道题。研究者可由此更进一步地观察到新生的典型心理问题。从表3中看,5、35这两题有将近半数的学生选择,它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心理还是比较健康的;但52、7、9这三道题却有超过或接近1/3的学生做出了肯定的选择,表现出新生缺乏自信心、情绪消沉不稳定的心理状况。"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选择率高达41.17%,研究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学生的"专科意识"较强,对自我评价较低由此产生的不自信所致;"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选择率高达39.17%,说明学生对专科学校能否学到真才实学持怀疑态度;"父母期望过高"选择率高达40.83%,说明自社会、家庭、就业给大学新生带来的压力较大。当然有些新生还未能从高中过于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找不到上大学的感觉也会导致情绪消沉不稳定。新生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如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缓解不良情绪,长时间沉浸在遗憾失落的忧郁状态中,将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三、研究对策

UPI量表编制的初衷即是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对2007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为我们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在此就如何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逐步完善机构功能,全面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其中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即是一个较为有效的举措。即建立起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一级网络,系(部)级即以系党总支、辅导员、班主任为二级网络,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各班心理委员为三级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要具体负责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要配备专职人员,开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与测试、师生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活动周以及新生入学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工作与活动,并指导和配合各系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在全校就形成了一个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格局,确保工作能落到实处。

2.开展多层次的心理课程教学

心理课程教学可以专题讲座、选修课、专业课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来开设。心理专题讲座可邀请校内外的心理专家、心理医生、心理热线的主持人来进行讲授。专题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如《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恋爱观漫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人生发展》、《大学生良好形象塑造》、《性心理教育》、《珍爱生命》等专题讲座将会深受大学生的欢迎。作为新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生入学时可举办《大学生心理适应讲座》,也可把新生入学心理教育与《思想品德修养》的心理内容合二为一,将其纳入常规教学工作中。甚至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列为全校选修课并按学分制管理条例计算学分,以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而使大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心理卫生与保健的基础知识,掌握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念。

3.加强新生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预防性心理教育的核心是心理适应教育。即帮助新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自我调适和排除情感困惑,缩短学生的大学心理适应期,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为大学生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其基本模式是:大学生心理适应讲座――心理健康或人格测试(SCL-90或UPI)。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增强新生工作的针对性。如对UPI测试结果属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及时给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4.开展群众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表发展和完善个人的生活。[4]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师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一方面可以通过报纸、墙报、网络、讲座等各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健康概念,消除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识,使得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途径,在需要时能主动及时地寻求专业帮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一系列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活泼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5.让团体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团体辅导属于发展性的咨询,既有心理咨询的深度又有心理教育的广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可组织学生参加如"成长小组"、"自我认识小组"、"人际沟通小组"等团体心理辅导,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成长,当小组结束时,学生将可变得更自信、更快乐、更健康,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心理健康个别辅导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可通过"QQ"对进行心理咨询,也可以与心理咨询员个别面谈,甚至心理健康辅导员还要主动"出击"。如对UPI测试结果属第一类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要将他们列为"高危"学生,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提到他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知道他们用自己的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克服心理问题,注意防患于未然;对第二类学生进行适应性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知道那些心理基本健康,但生活和学习时有烦恼或心理矛盾的新生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尽快他们从委屈遗憾、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心理咨询员尊重、真诚地对待前来咨询的同学,协助学生认识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寻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对于咨询中发现的危机学生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进行初步评估与干预后要及时转介到专门医疗机构治疗。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但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需要师生和社会的一起努力。从新生入手,做好心理普查和心理健康预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唤起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关注新生,帮助老生,提升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这样心理健康才能相伴于我们。

【参考文献】

[1] 沈蕴华.大学生因精神疾病所致辍学情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3(3):116

[2] 王登峰.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1

[3] 黄鑫、刘莉湘君、徐洁玉.桂林航专2003级新生UPI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5

[4] 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