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安全自查报告范文

建筑工程安全自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安全自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安全自查报告

第1篇:建筑工程安全自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消防;灾隐患;防控;创新

Abstract: how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ocial fire hazard,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working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and in wenshan team, for example expounds on how to innovate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work methods and promote social performance of fire control work responsibilities, so as to achieve comm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wareness and supervision of social fire hazard and working together to safeguard social fire safety purpose. Practice is a service innovation measures, good source close, effectiv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ongenital hidden fire danger; The second is innovation special treatment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ynamic fire hazard, The third is the standard social unit self management measures, improve the social unit self management skill. The fourth is vigorously promote and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fire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th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ten effect mechanism.

Keywords: fire; Disaster risk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防控社会火灾隐患是打牢“防火墙”工程的基础,近年来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大排查、大整治”、“清剿火患”、“十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在全国拉开,如何卓有成效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并规范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以文山消防支队为例,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认为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创新社会管理,促单位责任落实”。对于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如何防控社会火灾隐患,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和调研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确保火灾隐患自查自改自除,从而达到自觉与监管共同维护社会消防安全的目的。

一、创新服务举措,把好源头关,有力防控先天性火灾隐患

为深入推进构筑“防火墙”工程和“大排查、大整治”、“清剿火患”、“十消防安全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切实把好火灾隐患防控源头关,文山支队在深化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按照“阳光作业、透明执法”的服务理念,制定了“一次告知、疑难论证、跟踪回访、按时办结、公信回告、舆论监督”的二十四字便民利民方针,着力推行:

服务举措一:出台“首违不罚制、首问跟进制、效率承诺制、两次办结制、一站办结制、超时默许制、短信预约制、限时办结制、延时服务制、网络实名制、跟踪服务制、评议回执制”等12项措施。对于大型建设项目,实施提前介入,指导建筑消防设计。对于行政审批等有争议的问题,采取召开疑难论证会的做法,邀请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和新闻媒体共同研究解决措施,从源头上防止了火灾隐患的产生。仅2010至2012年,支队就举行建筑工程疑难论证会50余次,走访企事业单位600余家,派出技术服务队上门服务300余次。

服务举措二:全面实施“两整顿两通道”工程:整顿消防执法外部环境和整顿个人主义、特权主义思想,开辟建设工程“绿色审批通道”,建立中小学校舍“绿色服务通道”,多渠道方便了人民群众办理消防行政审批手续。倡行“五办作风”(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和“五零要求”(“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零差错”办理、“零距离”指导、“零停留”办公),消除个人主义和特权思想。

服务举措三:实施“消防行政审批告知会议制度”和“解决问题领导约谈集体讨论制度”。多年来,文山支队一直坚持消防行政审批告知会议制度,在建筑工程的审核和验收审批时,召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召开告知会,将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相关程序、要求、注意事项、法律规定等事项一次性告知并进行疑难解答,确保各单位都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建筑工程合格顺利得到验收。当建筑工程建设中出现相关违法事实和疑难问题时,支队实施领导约谈集体讨论制,在相关媒体的关注下,双方领导面对面约谈,促使领导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通过商议、集体讨论最后得出大家公认的解决方案,从而使老大难问题得到化解,而不是采取拖延、遇事就罚的被动深硬工作方式,近年来,许多建设单位真正感觉到了消防部门工作态度和方法的转变,他们理解消防、支持消防的意识得到极大的提升。

服务举措四:着力强化服务评议,推行消防监督服务评价制度,向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发放阳光警务回执卡,了解消防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征求好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力争建立人民满意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近两年来支队纪委共收回回执卡1200余份,满意率98%,消防工作大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消防工作逐渐深入民心,自觉建立消防责任意识。

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进一步拓展了执法服务效能,提高了执法服务水平,全州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初步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新《消防法》颁布实施以来,通过支队全方位的宣贯、培训及服务指导工作,建筑各行业、部门、单位均能较好履行各自职责,有力地把好了火灾隐患源头关。

二、创新专项整治工作方法,全面防控动态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是现阶段消防部门集中监督管理,净化消防安全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多年来此项工作已形成了死板教条的形式主义,工作任务落实不下去,工作成效显现不出来,在这样推而不动的工作局面下,文山支队痛定思痛,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十个一”工程。

“十个一”工程的指导思想就是专项整治工作采取社会单位自检自查自改与消防部门抽查检查督改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模式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确保每个工作环节的实施。“十个一”工程即:一个动员培训会、一份网格责任书、一份火灾隐患自查报告、一份整改承诺书、一份火灾隐患整改报告、一份调查问卷、一次分析会、一堂业务培训课、一套网上执法系统、一套完整工作档案,每一个环节都设有相关的工作表格和标准,既方便基层落实,也方便机关督导。“十个一”工程就是一个清淅的工作思路、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它是工作方法创新的一个具体体现。2011年“五大”活动工作中,文山支队先后发文《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队关于印发“五大”活动奖惩措施规定及考核标准的通知》《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队关于实施“十个一”工程进一步深化“五大”活动的通知》以此全面深化“五大”活动,并建立了工作督导机制、实施网格责任机制、联合排查机制、“1对1”督导机制、定期工作通报制度(总体工作每个月通报一次,执法情况每半月通报一次,专项行动每3天通报一次),并适时组派工作组进行明察暗访,对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实施问责,并下发督办通知书进行督办跟踪落实。近年多项专项整治活动有力整治了一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有效预防和遏制了重特大火灾事故,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消除动态火灾隐患方面,除“十个一”工程外,文山支队制定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接待制度,在互联网消防网站上公布举报电话,在消防部门设立举报信箱,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收集群众身边火灾隐患,向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发放家庭火灾隐患自查自改调查报告表,对于一些重大火灾隐患通过政府挂牌督办和媒体舆论宣传的方法进行监督整改,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到火灾隐患消除活动中来,提高了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净化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三、规范社会单位自我管理办法,提高社会单位自我管理能力

火灾隐患的自查自改能力取决于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方法,自2010年“防火墙”工程实施以来,文山支队抓住机遇,大力推行单位、行业消防管理标准化,有效提高单位、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先后发文《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标准》《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队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达标创建工作的通知》,并对重点单位、100平方娱乐场所进行了网格责任分解。文山支队为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想办法出主意,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台新举措,帮助指导社会单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一)加强对社会单位人员素质的培训

培训一批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以此带动本单位的培训及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培训主要是以 “四懂四会”为主要内容,即懂单位的火灾危险性、懂火灾预防措施、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逃生自救方法;会报火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险情事故、会疏散逃生。通过培训,提高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二)研究制定管理方法和标准,统一全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秩序

支队研究制定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631)台帐本,这善台帐包括6本管理台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记录本、防火巡查记录本、防火检查记录本、消防设施检查保养维修记录本、灭火预案演练记录本、消防工作会议记录本),3本管理文书(火灾隐患当场整改通知书、火灾隐患整改督办通知书、动火许可证)和1本指导手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导手册),简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631”工程。其中《指导手册》的编写本着简单、科学、有效的原则,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消防安全管理内容、消防安全检查内容、消防管理注意事项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知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行业部门、个体工商户等消防安全管理,其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文山州大力实施“631”工程,对于督促指导社会各级各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防火措施,杜绝各种违法行为,真正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制度上严密有效、技术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推行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工作

指导社会单位要在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的基础上,做好消防安全标识化工作,标识的内容有消防设施的名称、使用方法、操作程序、放置位置,安全疏散的路线、方向,消防安全的承诺等,通过标识化进一步使消防管理工作向人性化、规范化发展。

(四)规范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检查步骤

指导规范社会单位自检自查行为,把握重点,有效查处火灾隐患。即“131”工程(第一步:检点要突出;第二步:三安检查要到位,三安分别指安全通道、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第三步:安全素质要点验。)

通过一系列举措,社会单位消防意识提高,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知道怎么管,怎么做,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全州重点单位达标360家,一定规模的娱乐场达标59家,完成率达90%。

四、大力推行并规范消防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常效机制

推行发展消防中介机构从一定程度上将解决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无人管不会管的矛盾,是探索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个认识和逐渐推广的过程。文山支队近年来,积极研究探索,在图审咨询,建筑工程检测、社会单位年检、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文山支队在这块上有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推广社会消防中介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消防中介公司,它是泛指从事消防工程中间业务的技术性信息机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 它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成立并运行, 以公平、公正为宗旨, 并确保其服务的优质与高效, 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发挥传递作用, 在市场主体之间发挥服务纽带作用,是专门对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服务的具有营利性质的公司。消防中介公司可以提供图审咨询,建筑工程检测、社会单位年检、日常维护管理、火灾财产损失核定与技术鉴定等服务。可以看出,消防中介组织机构的建立,弥补了消防部门因人力不足等问题造成的对社会单位监督指导力量不足的缺陷。

(二)消防中介机构是需要规范和管理的

由于消防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门的学习与实践才能胜任。目前各地的消防中介发展参差不齐,水平也差异很大,许多中介公司的技术水平还很低,还不能全面解决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的市场需求,社会单位的整个消防业务工作还不能做到真正的整个业务外包,相关行业和政府部门,要严控中介组织的“门槛关”,对不能胜任消防安全服务工作的中介公司坚决取缔。这样,通过各单位邀请消防中介公司的参与或承担消防服务,社会单位才能对消防工作实现全面负责。

(三)社会单位应积极建立消防中介机构参与服务的常效管理机制

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一定程度上,消防安全工作也要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当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指导思想,争取社会消防中介的介入,实现社会效益与安全效益双赢的目的。各单位与中介组织机构的关系,可以比喻为车主与修理厂的关系。就像汽车坏了不安全,需要到汽车修理厂,请求修车师傅为我们提供服务一样,是需要付出金钱的。单位的消防安全出了问题,由于自身不懂消防的相关技术与管理,难于实现消防安全,就可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在市场上聘请相关专业公司或人员来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服务。但由于目前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单位对消防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普遍认为,消防安全工作是消防部门要他们搞好消防安全,而不是自身要求消防安全,从而导致了社会单位被动应付消防安全工作,整个管理水平不高。当前全国各地的消防中介服务机构正逐步成立,由于受到一些规章条款的制约和消防部门的指导不力,从而导致消防中介组织的发展比较缓慢,运行也不规范。“有付出才有收获”,社会单位只有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才会得到更优质的安全服务,仅靠行政审批部门提供无偿服务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另外,消防部门人员流动快,岗位交换频繁,提供的服务往往会存在脱节、重复,导致服务质量的不完善。如果成立一定数量的消防中介服务公司,按照市场竞争的运行方式,加强对其监管,中介服务公司的服务水平必会越来越高,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也将会有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建筑工程安全自查报告范文

全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规范蜜饯企业生产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局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建了食品生产监督管理股,配备专职食品稽查人员,明确由局长亲自主管食品安全工作,一名副局长分管食品安全工作。通过党组会和监管区工作人员会议,统一监管人员思想,要以对质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各自岗位职责,做到监管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二)强化日常监管、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

按照区域监管工作要求部署,结合县的产业特点,县局将全县划分为七个监管区,重新确定监管人员、监管职责,要求每个人在做好各自业务工作的同时,承担区域监管工作任务。每个区域明确2-4名监管责任人,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巡查人员根据企业提供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和《自查报告》情况,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填写《核查表》。对企业轻微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对严重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依靠政府彻底关闭取缔,实行高压打击态势。

(三)规范企业生产行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为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县局进一步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生产工艺过程,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真正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县局制定了规范食品生产企业产前、产中、售后生产经营行为的十八项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二是详细记录生产过程。在所有食品企业建立了统一格式、统一印制的食品原辅料购进台帐、食品生产加工台帐、食品销售台帐、食品添加剂备案台帐、关键控制点记录等共26个台帐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三是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在对所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建立纸制档案的基础上,又按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要求,将全县所有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录入计算机,更好地实现动态管理,为质监部门分析信息、监管巡查、重点整治、帮扶指导等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四是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培训工作。帮助42家食品企业积极改建、扩建,提供合理工艺布局流程设计和相关知识咨询等服务。同时组织全县企业化验员参加省食品化验理论培训160人,取得上岗证,并由县食品中心开展实验操作培训。帮助食品企业制作了130块公开承诺牌,分发给企业,悬挂在厂区明显位置。

(四)广泛调研制定详细整治方案

县质监局根据我全食品生产企业的实际和生产许可工作的相关要求,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全县食品整治意见草案。县政府经过常务会议研究,本着“扩建改造、整合重组、扶优扶强、淘汰落后、壮大产业、强农惠民、严格标准、确保安全”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从投资要求、规模要求、其他要求三方面,对蜜饯企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为整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推进园区化建设,引导食品企业改造提升

按照政府方案要求,县质监局把北区工业园区内的51家企业整合重组做为重点难点,把其他乡镇的70家企业改造提升做为重点。本着突破重点、攻克难点的原则,把整治工作由向园区推进。

在企业的扩建改造过程中,一是以县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动员会议,将政府的行动方案印发到每个企业;二是先后两次组织企业代表30余人到怡达等四家食品企业参观学习,促使企业更新观念,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整治的主动性;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21家企业予以关闭,对个别拒绝检查整改的企业向政府报告,予以断电;四是对积极改造提升的企业,由县局派出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帮扶,加快改造进度。

在镇北区工业园区蜜饯企业整合重组中,本着推动蜜饯园区化建设,做好规范指导履职尽责的原则,积极努力,发挥应有作用。县质监局、镇政府、北区村三家组成两个工作组,多次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针对园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将现有企业整合为29家的可行规划,目前已有14家企业牵头整合。

(六)不断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

今年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904人次,通过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食品加工单位668家次,查处食品案件68个,移交公安部门食品案件2个,对企业粘贴接受检查告知函15份,向有关单位发协查函45件,下达整改通知书55份,下达停产处罚决定书68份,申请政府强制停产企业9家。全县正在改造提升企业44家,整合重组30家,已关闭取缔企业21家。

(七)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全年开展了乳制品清缴销毁、食品添加剂“打非治滥”、“瘦肉精”、“地沟油”、饮料、白酒等专项整治检查活动。检查可能使用含乳原料的糕点加工小作坊16家,可能加工使用“地沟油”加工小作坊5家,生产加工企业442家次(其中工业企业14家),没有发现问题乳粉,没发现食品质量违法行为。县内一家肉制品生产企业、3家白酒生产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一家面粉生产企业因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已注销。

严查特种设备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一)做好特种设备日常监管。严格对263家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检查509台特种设备、查看台账、档案及时掌握在用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实现对特种设备的有效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发现纠正安全隐患116起,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2份,设备注册登记率96.99%,检验率70.77%,重大隐患整改督查率达到100%,立案查处特种设备案件15起。

(二)开展气瓶充装专项治理。组织召开全县液化气站和检验站经营人员综合治理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治理目的和要求,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关于15年报废气瓶及禁止使用“螺丝瓶”的温馨提示,向社会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对液化气充装站进行隐患排查,对存在问题企业责令整改。查处两起充装“螺丝瓶”案件,报废14672只不合格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液化石油气钢瓶5099只。

(三)加强宣传培训,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

今年,从确保特种设备使用操作规范的目的出发,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举办了36家企业、67名特种设备人员参加的两期培训班,并分别召开电梯维保单位、气瓶充装站单位负责人培训会议,围绕“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操作规程”的主题,宣贯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通过对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相关法规的解读,培养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年内还分别举办了客运索道、电梯、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急演练,通过实际演练,增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忧患意识,达到有效防范遏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训练及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做好质监基础工作,服务全县经济建设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按照承质监函[2011]55号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企业标准的清理工作,完成县千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组织申报工作,上报省局立项。目前共办理业务2115个,其中新办291个,年检581个,换证195个,证面变更167个,挂失10个,废置18个,其他业务853个。新办条码注册4个,续展46个,续展率95%以上。

(二)依法检定计量器具,确保量值传递准确

1、“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工作,已免费为各乡镇级医疗机构检定血压计80多台,市场贸易结算使用的电子计价秤200多台。检定计量器具2500多台件。

2、积极协调市计量所对民用“水表、电能表、热量表、煤气表使用前进行首次检定工作。检定热量表1850套。

3、为3家公正计量站重新申报准备材料。

(三)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对全县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农资产品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组织了区域性经销建材市场和建筑工程单位专项检查活动。对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产品经销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600余人次,检查生产经销企业700余家(次),查处案件85件,结案率100%,无复议、诉讼案件。共销毁不合格果丹皮800KG。

(四)重视质量管理工作

1、积极帮扶2家企业做好名牌产品复评审资料准备工作。

2、制定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制定了《2011年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并按要求将《2011年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上报政府及相关承检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全县共列入检验计划的企业145家,154个产品,497个检验批次。共完成质量抽检399批次,合格率98%。

3、严格生产许可制度。全县获工业生产许可证企业8家,参加年审企业6家,其中两眼镜店企业正在申请换证。全县获证食品企业143家,许可证年审28家,换证审核6家,5家顺利通过验收,1家验收未通过,现正积极组织整改。共巡查企业861家次、巡查人次1754人次、立案查处企业14家、案件14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68份,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4、体系认证摸底工作。检查县内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GMP、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摸底建立获证企业信息档案、获证企业共12家。

加强技术机构建设,提升检验检测水平

(一)完成实验室复评审。通过加大投入,充实和更新技术机构装备、改进环境设施,配齐配强技术人员。5月完成了实验室复评审,确保全县蜜饯果脯、果蔬类罐头、糕点、饮料、白酒等114种产品的全项检验。

(二)适应需要,谋划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已向省局申报了“开展山楂制品风险检测,建立山楂制品独立新标准”的科研计划书。上半年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微波消解仪、生物安全柜、生化培养箱、真空干燥箱、拍打式均质器、脂肪测定仪等仪器设备。使检验大型仪器设备增至58台(套),设备资产达200余万元。通过增加、更新检验设备装置,改进了检验工作流程,增加了技术含量,提高了承检能力。现在能承担监督抽样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新产品的鉴定检验、地方和企业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产品检验、风险监测等类别的检验业务,为全县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加大对计量实验室改造提升力度。根据省局《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达标验收细则》要求,我们责成专门人员进行计量实验室标准化改造提升。

一是重新调整办公用房,增加计量实验室面积至290平方米,投资18万多元,按照《县级法定计量机构实验室建设达标验收细则》标准,建设成独立封闭式的计量实验室,保证实验室噪音、震动、温湿度等环境符合检定规程要求;二是更新计量检定标准装置。投资81万元,新上一台大型检衡车和相应的标准砝码、压力表、氧气表、真空表检定标准装置以及高精度天平和检定工具。增加了温室检定项目、压力检测项目,使原来各检定项目符合国家法规要求,汽车衡检定可由原来的0—100吨增加到0—150吨。

通过大投入,改变了计量实验室不足,检测设备缺乏的现状,基本满足全县计量检定工作需要,计量检定项目将增加至13项,为计量检定工作的发展蓄足了后劲。

加强机关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按着各股室职能,确定质量目标,责任到部门,定岗定责,细化责权,明确各项工作流程、严格按工作流程办事,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要求职工将每天工作情况记录在工作日志中,严禁工作日饮酒,上班时间乱串办公室、聊天、上网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迟到早退,各股所每月将职工考勤情况,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报办公室存档。从年初开始每周六、日和每天晚上都安排专人值班,与门卫人员形成24小时双岗值班制度,确保应急情况及时处理。

2、营造文化氛围,培育质监精神

努力将机关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与营造质监文化氛围相结合。继续在全局开展“一言一行树形象活动”,树立职工“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意识,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使无私奉献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规范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用语,做到首问负责,服务热情,和谐工作。在局门口书写“和谐奋进、履职尽责”激励职工,在办公大楼大厅设立监督台,悬挂文明用语及忌语,在二、三、四楼设立格言警句文化走廊,悬挂名言、廉政警句、格言牌匾70余块;在大小会议室将质监精神、质监形象、职业道德、奋斗目标等张贴上墙,时刻警示职工不忘自己是质监人,要树好形象,明确每名职工岗位职责和“十个严禁”要求,工作时间每名职工必须佩戴胸牌上岗,接受办事人员监督,初步形成工作文化环境。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积极做好所包贫困村、后进党支部、文明生态村、新民居示范村的帮扶、支持工作。帮扶镇龙窝村现金20000元,北区村20000元,水泥10吨,双林村水泥50吨,杨树湾村水泥10吨,六道河镇小关门村水泥20吨,南天门乡牛圈子村水泥20吨,平安堡镇克梨木村水泥10吨,大杖子乡东化鱼沟村水泥15吨,合计帮扶资金40000元,水泥135吨。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依法行政行为

成立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把全年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逐级落到实处。各股所长与主管领导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并公开。

局领导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严以律己,廉洁从政。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局党组充分发扬民主,大事集体研究决定,对人事、劳资、财务等项政务工作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监督,建立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等级防范措施目录。规范了行政执法收费处罚、许可行为。

推行阳光政务。将行政权力项目,在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局机关利用电子显示屏、固定展板进行公开,让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权力运行程序一目了然。每个房间门口设置工作人员的监督牌,公开电话及出勤情况,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方便。工作人员经常放弃休息,随叫随到完成临时安排的工作和为企业及时检定计量器具,检验产品。

存在问题

(一)两个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全县食品企业多,在用特种设备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多,监管人员少,工作有时疲于应付。

(二)监管装备亟待加强。监管车辆、通讯手段、照相、录像等办案装备亟待配置加强。

(三)抽检经费严重缺乏。据不完全测算,每年需要生产领域正常监管、抽检经费189.9756万元。因为检验经费严重不足,不能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有效监管整治。

2012年工作谋划

2012年继续围绕全局年度工作要点,真抓实干、履职尽责、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全县食品质量安全

1、加大对食品企业整改力度,力争提升改造目标任务完成

按照《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联合镇政府、北区管委会、北区村委会继续深入北区食品加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整合事宜座谈,帮扶企业解决整合工作中的质量技术方面的问题,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力争北区工业园区整合工作有实质性地推进。与此同时指导好全县其他食品企业改造提升工作,确保通过上级考核评估。

2、加大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

(1)严格按市场准入要求检查企业,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准生产,消灭无证生产。

(2)加大对企业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食品添加剂登记注册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标准宣贯培训。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肃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该向公安机关移交的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做好移交工作。

(3)继续开展“打非治滥”专项工作

开展一次对全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专项检查。

(4)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活动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全县食品加工企业用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按企业排查,建立档案。对发现问题的企业严厉打击。

(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1、继续加大对全县特种设备日常监管力度

重点对雾灵山客运索道,县城及周边宾馆、饭店、学校、医院等特种设备检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2、深化气瓶充装站和检验站治理

督促落实气瓶“两站”安全主体责任,对违规充装、检验以及各项安全条件不能满足要求的单位加大惩治力度,一律依法限期整改,对不能整改的一律关闭取缔,督促企业完成液化石油气“螺丝瓶”的报废工作。

(三)继续加强标准计量认证等基础工作

1、加大“质量兴县”工作力度。准备制定《县质量兴县工作实施方案》,报政府审批。

2、加大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完成对食品企业标准清理工作,对有关企业实施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查。

3、继续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名牌、优质产品的申报工作。

4、加强3C认证企业和9000体系认证企业的管理工作。

5、加强车检线监管工作。

6、继续实施计量惠民和节能减排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民用水表、电能表、热量表、煤气表的强制检定工作。

7、建立市场计量诚信,加强市场贸易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

8、加强计量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增加计量检定标准装置。计划更新压力(真空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检定标准装置。

计划新建立温场校准标准装置(用于校准试验用干燥箱、恒温培养箱、水浴锅、水泥养护箱、高温炉等),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四)加强技术机构建设,为依法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1、购置美国进口的液相色谱仪

为加强省山楂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建设,提升全县食品检验能力,2012年准备投资200万元(省、县多方筹资)购进美国生产的液相色谱仪,使全县蜜饯果脯、果蔬类罐头、糕点、饮料、白酒等114种产品能够达到全项检验,提高检验质量和水平。同时向县政府争取每年最低将78.5万元(县财政局核算数额)食品抽检经费和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整治经费。

2、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建北区食品检验中心

为更好地推动全县蜜饯企业园区化建设,促进北区果品加工企业改造提升,发扬光大蜜饯传统产业,提高蜜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建北区食品检验中心,并准备为这一项目提供150万元的检验检测设备。

(五)加强机关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