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惠特曼草叶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年幼的惠特曼只读过五六年书,十一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农村教师和编辑等。惠特曼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从小热爱民主和自由,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写诗,于1855年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记着,这本书是我从1838年至1853年间在布鲁克林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其中吸进了千百万个人和十五年的生活;那种亲密,那种热烈,那种陶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全集从惠特曼1855年初版的十二首诗发展到1892年的四百零一首诗,诗集得名源于这样的诗句:“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他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他赞美人民创造性的劳动,他的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生气勃勃的精神。他的创作风格对欧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草叶集》问世前,在浪漫主义运动和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美国文学呈现繁荣景象,但主要还是英国文学传统移植到新大陆的产物。尤其是诗歌界,因循守旧的势力依然居上。这与当时美国日新月异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很不协调。以爱默生为代表的革新派思想家和作家一再提出要建立美国自己的民族民主的新文学。例如爱默生1842年在《论诗人》的演讲中表示,希望美国诗坛上将出现那种“有专断的眼光,认识我们的无与伦比的物质世界”,并歌唱“我们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以及北部企业、南部种植业和西部开发”的歌手。
惠特曼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脱颖而出,他以崭新的姿态和高昂的声调歌唱。因此,《草叶集》的出版不仅是惠特曼个人文学生涯的真正开端,而且是美国文学史上光辉的里程碑。由于它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语言,都与当时流行的美国诗歌和整个英语诗学传统大不相同,因此它的面世受到美国文学界的无情冷落、嘲讽和谩骂。爱默生慧眼识才,立即给惠特曼发出贺信,称赞它是“美国迄今作出的最不平凡的一个机智而明睿的贡献”。
《草叶集》这部以自然界最平凡、最普遍而密密成群、生生不息之物命名,面向人类社会芸芸众生的诗集,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代表诗作集,内涵丰富。他开创了新的诗风,对美国乃至世界诗坛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它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体现和它的作者呼吸与共、生死相连的典范。正如惠特曼在诗集(正编)结尾的《再见!》中向我们招唤的:“同志,这不是书本,/谁接触它,就是接触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诗人自己。
在艺术风格上,惠特曼彻底打破传统的诗歌格律,用自由体的形式抒发自由的思想。惠特曼创造了一种新型诗体:,即不受格律、韵脚的限制和束缚,人的思想和语言自由自在的发挥,借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草叶集》是覆盖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他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挥洒自如,具有无所不包的容量和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草叶集》奠定了美国诗歌的基础,并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诗歌艺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写意上,他受当时刚发明的摄影技术的影响,除了追求写真外,一行诗句捕捉一刹即遁的时刻,静态中表现出动感。
《草叶集》反映了美国在内战前后从农业经济发展到一个工业大国的进程,他用新的乐观自信的声音来歌颂赞美一个新民族的崛起。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他歌颂自由和民主,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描写大自然和人。惠特曼是土生土长的美国诗人,他歌颂的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下层的体力劳动者,如车夫、矿工和农民等,并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诗人。如《我听见美洲在歌唱》,节奏欢快如流,热情高歌赞美美国普通大众的劳动场面和百姓喜悦的情怀。在这首欢快的抒情诗里,可以感受美国人民生活欢乐的脉搏:
我听见美洲在歌唱,我听见各种不同的颂歌,
机器匠在唱着,他们每人歌唱着他的愉快而强健的歌,
木匠歌唱着,一边比量着他的木板或梁木,
泥瓦匠在歌唱着,当他准备工作或停止工作的时候,
船家歌唱着他船里所有的一切,水手在汽艇的甲板上歌唱着,
鞋匠坐在他的工作凳上歌唱,帽匠歌唱着,站在那里工作,
伐木者、犁田青年们歌唱着,当他们每天早晨走在路上,或者午间歇息
或到了日落的时候,……
《草叶集》中对大自然、对自我有着泛神主义的歌颂。泛神主义是崇拜大自然,以自然万物为神的;诗中极力赞美大自然的壮丽、神奇和伟大:
攀登高山,我自己小心地爬上,握持着抵桠的细瘦的小枝,
行走过长满青草,树叶轻拂着的小径,
那里鹌鹑在麦田与树林之间鸣叫,
那里蝙蝠在七月的黄昏中飞翔,那里巨大的金甲虫在黑夜中降落,
那里溪水从老树根涌出流到草地上去。
当英美诗人们纷纷逃离城市时,沃尔特・惠特曼却在钢铁时代的纽约纵情高歌,他歌唱高山、大海、草原、火车头、电缆、脱粒机,这些都是新大陆、新时代的产物,他把它们一起拥抱。 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惠特曼骄傲地宣称:他的诗中没有了“旧世界赞歌中高大突出的人物”,而有的是“作为整个事业及未来主要成就的最大因素的各地普通农民和机械工人”,这是符合实际的。他既是自然的诗人也是城市的诗人。
《草叶集》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这部诗集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所以说这部诗集不仅仅是他的个人史诗,更是十九世纪美国的史诗。他创作的《草叶集》代表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参考文献:
而这一切,分野于“你”的态度;那些硕果,其改变往往源自善意的期待与呵护。
怀着善意的期待,可能培育出一棵合抱之木?
卡罗斯·桑塔纳用他自身的经历向世界印证着。作为初到美国的移民,卡罗斯的英语不好,也因此成为了班级中的“差生”。命运的改变源自其老师的期待。“卡罗斯,你来到美国之后的成绩十分不理想,但是你在美术和音乐上都很有天赋,如果你同意,我可以带你去旧金山美术学院看看。”植入了期待的根,学会了成长与改变。这一份善意的期待,成为漫漫长夜中的启明星,拨开了眼前的掩日重云,为即将颓败的种子送去了光芒。2000年,卡罗斯的《超自然》专辑一举囊括了八个格莱美音乐奖项,他完成了从“不起眼”到“世界级吉他大师”的蜕变……
而这棵“参天树”的蜕变,来自于那抹灿烂如朝霞的善意期待。
善意的尊重,可能育出硕果?
惠特曼的答案是肯定的。从《草叶集》的第一卷起,还是青年的他似乎毫无前途,他把自己的诗寄给当时的名士文豪,得到的一直是斥责与嘲讽,他的著作被付之一炬。不尽的黑夜中,终有一缕星光的映射。爱默生的一封回信带着对诗人的尊重姗姗来迟,却挽救了濒临破碎的信心。如果没有那一份善意的尊重,惠特曼的名字定然不会走进文学史,《草叶集》更不会再印至十三版,尽享世界的赞颂。尊重,饱含善意,最终让一颗不起眼的种子育出丰硕的成果,改变了那原本一无可测的命运。
这是惠特曼与《草叶集》背后的故事,他的蜕变源自于一份善意的尊重。
善意的关怀,可能孕育出奇异之果?
日本一辆公交车上,一位醉酒的男子怒气冲冲地登上车,撞倒了旁边的一位老者。周围的人都在愤愤不平,老爷爷却有一句没一句地和这个男子拉起了家常。善意的关怀与爱心如同春雨,化解了不快的尴尬,温暖滋润了又一颗心灵,那个男子开始抱头痛哭,尽诉家庭、事业上的不如意。老者的目光并非针对行恶者,而是带着体贴和温暖看待一个落魄的后生。
善意的关怀,孕育出了和谐的果。
对待人生的态度,能成为改变一生的契机。
美国诗人惠特曼美国诗人狄金森惠特曼与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的两位重要诗人,他们或豪迈奔放或清新婉约地真实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爱情、对社会、对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期待。江枫先生曾这样评价道:“惠特曼的艺术境界是宏观的、外向的;狄金森则倾向于微观、内省。如果能用‘豪放’表述惠特曼诗风的主要特征,也许可以说狄金森的艺术气质近乎‘婉约’。”[1]但无论如何,他们诗歌的精神内核和文学价值却是一致的,他们共同推动着美国民众和美国社会不断前行。十九世纪的美国正值社会转型期,在主导人们思想的上,清教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已经逐渐解除,在文学创作领域,浪漫主义所倡导的奢靡之风也渐渐淡去,人们迫切地希望寻求一种全新感受的心灵世界和思想激荡。与此同时,美国在政治上摆脱了英国的压迫,获得了彻底的独立,在经济上由于经历了南北战争也终于摆脱了南方蓄奴制对北方工商业发展的局限,美国正在探索着完全体现美国特征的美国形象,一种属于美国自己的自由、民主、独立的民族情感开始萌生。由此,在思想领域,一群有识之士开始迫切寻找能充分体现美国精神的话语方式,能真正具有美国人烙印的美国文学家的出现。惠特曼与狄金森的出现正契合了这一特殊而意义重大的时代的要求,可以说正是他们让美国诗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现代”面貌,让美国民众找到了可靠的思想寄托,让美国社会找到了光明的发展方向,让美利坚民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美国气派”。作为影响西方社会思想体系的纲领性内容,宗教思想左右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深刻的影响更鲜明地体现在文学家的作品当中,因此,对两位诗人宗教观的深入剖析能给我们进一步领悟其所体现的“美国精神”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一、 惠特曼的宗教观
惠特曼出生于一个社会底层家庭,父亲是一位木匠,靠帮别人修房子谋生,他身材魁梧、性格倔强、不善言辞,在孩子们面前总是摆出一副权威的模样,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教友派,是希克斯的崇拜者(教友派是新教的一个派别,主张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主张人人平等,主张和平主义和宗教自由,希克斯是教友派左翼,主张反对任何形式化的教义和宗教生活)。惠特曼的母亲是一位文化水平不高但拥有着荷兰人气质的贤妻良母,她温柔娴淑,是浸礼会教徒也是希克斯的拥护者,惠特曼的许多内在品质都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惠特曼从小便深受所谓新教教义的影响,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惠特曼不算是一个合格而虔诚的基督教徒。另外,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在上缺乏对惠特曼的刻意引导,使得惠特曼从小便在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接受宗教思想,并对此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创新。在诗人的代表作《草叶集》中,诗人对和伙伴之爱的大胆表现,对普通的大胆倾慕,这些在虔诚的基督徒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却切切实实地引领了美国的民主政治改革之风。
・文化艺术刘曲:惠特曼与狄金森宗教观中的“美国精神”解读二、狄金森的宗教观
1830年12月10日,艾米丽・狄金森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这是一个人口稀少且并不繁荣但却拥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小镇。狄金森的父母皆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且有着浓郁而传统的宗教观念。因此,作为一个从小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狄金森不可抗拒地深受传统宗教观念的影响,此外,在宗教学校的学习经历更深入地影响了诗人的思想。因此,我们会看到在狄金森的诗作中频频出现与《圣经》有关的诗句,“上帝”一词更是其诗作中常常出现的主角。在狄金森的代表作《篱笆那边》中作者曾提到如果为了那可口的草莓而爬过篱笆弄脏了围裙,那么“上帝一定要骂我!”由此可见,诗人时刻践行着《圣经》的行为准则。但与此同时,父亲的威严和母亲毫无自身立场的盲目顺从也悄悄地在狄金森弱小的身体里种下了叛逆的种子。在狄金森的眼里,父亲就像“上帝”,他规范着家里所有人的行为和判断,但这位“上帝”的粗犷和专制也使狄金森对他既敬重又畏惧,她由此开始对父亲的刻板管教产生了抵触情绪并开始质疑信仰中的上帝。母亲对自己丈夫无条件的顺从也让狄金森对传统的家庭模式产生逆反心理,对传统宗教产生逆反心理,由此狄金森诗作中大量体现着向往自由、独立的“美国精神”。
在1862年创作的一首诗歌中,狄金森这样写道:“我原以为只有最俭朴的需求――比如说,只要满足,和天堂――不超过收入,和能力相等――生活和我,可以保持平衡――既然那后一项包括前一项,我的祈祷只规定成这样,也就足够,我只求一项――神的恩惠就会给我一双――于是,我就这样,祈祷――伟大的神啊,请赐给我一个天堂,不必有你的那样大――只要大到,能够容我――……耶和华的脸上漾起微笑――小天使们,向一旁避过――严肃的圣徒偷偷溜出来看我――也露出了嘻笑的酒涡――。”[2]在这首诗中我们真实地看到了一个虔诚的信徒对上帝充满希望和诚意的祈祷,她对上帝的信任无以复加,她希望能得到上帝的帮助,她不贪心,她只想拥有一个能容得下自己的“天堂”。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帝的回复显得随意而可笑。作者矛盾性用词的使用――“严肃”、“圣徒”、“偷偷”、“溜出来”、“嘻笑”――大大颠覆了传统文学作品中对上帝的赞美和崇拜,上帝的神圣和庄严荡然无存。这一切正印证着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社会所倡导的现代自由思想,上帝已不再全能全知,被上帝捆绑已久的美国社会正在痛苦的矛盾挣扎中积极探索批判性的继承之路。
结语
惠特曼与狄金森一生都在坚守和颠覆中艰难地前行,他们的诗歌或直接讥讽上帝的庄严与神圣或尖锐地挑战传统宗教的教义教规,但却真真实实地反映了处于转型期的美国在宗教上和文化上的渴望与迷茫。他们的诗作代表了那一代美国人的精神面貌,代表了那个时期美国社会的整体状态――寻找真正属于美国的,适合美国人信奉的,真正植根于美国这片热土的本土文化。
参考文献:
一天,叔叔扛着湿漉漉的钓鱼竿,提着几尾小小的青鱼兴冲冲地回来。我正坐在院落里看书,叔叔便将手背在身后,踱了过来。“认得这个字吗?”他信手往书中一指。我那时才上小学,一时愣住了。“是‘天’。”叔叔庄严地大声宣布答案。“可是……它第一画是撇,不是横呀?”“是‘天’的异体字!”叔叔自信地回答,我痴痴地想:叔叔还是懂异体字的诗人!岁月荏苒,我终于知道了“夭”的读音,于是怀疑地问父亲:“叔叔是诗人吗?”
“是否诗人我不晓得,”父亲回答,“但我知道,你的叔叔是个十足的懒汉,30多岁了,尚且要奶奶养活。”父亲又带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口气说:“这种人的惰性总难根除!”于是我对“诗人叔叔”的崇拜彻底崩溃了,我也用父亲的眼光看待叔叔。叔叔的处境也越来越不好了,叔叔打扑克的哥儿们已星流云散,奶奶递给叔叔的生活费也越来越少,但对叔叔的唠叨却越来越多。邻居大都用白眼看叔叔,并一致把叔叔称作浪荡仔。一天,我又看见叔叔接过奶奶的生活费,他也不再像往常那样面无愧色,此时苍白的脸上仿佛多了一层淡淡的红晕,那睡意朦胧的眼里,也有了一丝跳动的光芒。
又有一天,院落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叔叔筹钱开了间小小的食杂铺。象征浪漫情调的花盆据说是叔叔清理房间时碰破了,但我却怀疑是他自己摔掉的。叔叔的鱼竿也的的确确成为店门口遮阳布的支撑。叔叔墙上所有的字画都翻了个面,倒贴在小店四周的壁上。
叔叔小屋里所有书刊几乎全成了小店包花生、皮蛋的纸袋——就连《草叶集》也不例外。那诗集,那曾令我叹服叔叔的诗集,失去了第二页,成了一本帐簿。我不知道花盆是否一律要摔,书刊是否一律要毁去,诗集是否一定要变成帐簿,它们本来仍有存在的价值。但是,我明白:叔叔已经下决心不当诗人,下决心同过去混沌的生活决裂。我现在天天可以看见叔叔挂着生意人殷勤的微笑侍立于柜台边接待顾客。偶尔也可以见到他用蹩脚的小楷记账或扯着不太好听的粗嗓门兜售香烟。一次,我去叔叔的小店打酒,发现叔叔用小提子往酒瓶里倒酒时,酒成一线,没有溅出一星半点,多么出色的小贩!
关键词: 伊丽莎白·亚历山大 《赞美这一天》 赞歌
一、引言
非裔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1962年—)1962年出生于纽约哈勒姆,在华盛顿长大,1984年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后在波士顿大学主攻诗歌,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亚历山大返回耶鲁大学教授非裔美国学和英语,现为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亚历山大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09年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那一天,亚历山大应邀诵读为这一时刻特别创作的应景诗《赞美这一天》(Praise Song for the Day),赢得世人瞩目。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由非裔女诗人献诗自然意义非凡。亚历山大是第三位在总统就职典礼上诵诗的诗人,在此之前,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年—1963年)曾于1961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就职典礼上诵诗,玛雅·安杰罗(Maya Angelou,1928年—)和米勒·威廉斯(Miller Williams,1930年—)分别在比尔·克林顿总统1993年和1997年两次就职典礼上诵诗。这几位诗人都在美国诗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声名赫赫的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将受到同时代和后来学者、诗人的关注。
二、《赞美这一天》的平凡与不凡
《赞美这一天》全诗简短有序,共分为十四部分,其中的十个部分均只包括一句话。整首诗文辞朴实精炼,读起来平易亲切,恰如朋友间的娓娓道来,或是邻里们的畅所欲言。
诗中谈到社会中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们,是一首普通劳动人民的赞歌。诗中有缝补衣物的工人,有修补轮胎的工人,有打击油鼓的人,有修建公路的人,有建筑桥梁的人,有拾棉花和割莴苣的人,还有高楼大厦的建筑工人及里面的清洁工人等。如此,不禁让读者联想到另一位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1892年)。《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I Hear American Singing)一诗收录在《草叶集》中,诗中不吝陈词,歌颂辛勤工作在美国各个普通岗位上的平凡劳动人民:
I hear American singing,the varied carols I hear:
Those mechanics,each one singing his,as it should be blithe and strong,
The carpenter singing his as he measures his plank or beam,
The mason singing his as he makes ready for work,or leaves off work ...
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我听见各种不同的欢歌:
机工在欢歌,各自唱着自己的歌,歌声快乐而高亢,
石工在准备上工或歇工时唱着他的歌……
(赵萝蕤译)[1]98-99
接着诗人依次描述了“船夫”(the boatman)、“水手”(the deckhand)、“鞋匠”(the shoemaker)、“帽匠”(the hatter)、“伐木工”(the wood-cutter)、“农家子”(the ploughboy)、“母亲”(the mother)、“年轻的妻子”(the young wife)和“少女”(the girl)等众多劳动人民勤奋劳动、愉快创业的繁荣景象。
由此看来,亚历山大的《赞美这一天》与惠特曼的《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都匠心独具地赞唱平凡劳动者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惠特曼的诗风自不必说,向来洒脱不拘、气势磅礴,诵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感强;虽是自由诗体,诗行参差,不求押韵,但节拍的起伏可以在大声诵读中清晰感受到。惠特曼排山倒海式的长句和列举使得主题鲜明突出,与之相比,亚历山大的《赞美这一天》更显得宁谧安静,细水长流。这里不是铿锵的重金属,而是绵柔的小夜曲。现在读者能有幸通过网络视频观赏到亚历山大初次诵读这首诗时的风姿,领略到诗人自己朗诵这首诗时的风采。诗人用平稳有序的语气诵读,不卑不亢、优雅大方。
在《赞美这一天》中,诗人引入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以及“在等公共汽车”的母子,诸如此类,恰似一张社会缩略图,平凡而贴近生活,读时让人心生踏实、亲切之感。诗人指出:“许多人为了今天而献身”(many have died for this day),因此要“歌颂把我们带到这里来的死者的名字”(sing the names of the dead who brought us here)[2]。的确,“这一天”来之不易,这一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宣誓就职的日子。此前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赞颂先辈们的创业精神,他说这些实干家、创造者中,有一些人名留青史(some celebrated),但更多的人默默无闻地工作着(but more often men and women obscure in their labor)。亚历山大特为此次庆典作的这首应景诗与之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赞美这一天》的收尾部分提到了几种人的生活态度,有的人“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Love thy neighbor as thy self”),有的人“首先不做伤害人的事”(“first do no harm”),有的人“不取你多余的东西”(“take no more than you need”)[2]。诗人呼吁构建和谐友爱的社会,诗人认为“最强大的词语就是爱”(what if the mightiest word is love),诗人认为只有超越婚姻、孝顺、民族的爱才能引领人们到达充满光明的未来。女诗人用晓畅雅致且亲切乐观的态度吟诵着平凡生活中充满爱意、和谐的点点滴滴,赞美着普通男女辛勤编织幸福生活时的分分秒秒。这一天来之不易,这一天是多少代父辈积累而来的财富,在光华四射的今天,一切成就皆有可能造就,诗人语言:“任何事情都可以造就得出来,任何语句都可以开始说出来”(anything can be made,any sentence begun)。
三、结语
在《赞美这一天》中,诗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将平凡生活的点滴细节引入诗歌创作中,风格朴实低调而又清新真挚。在诗人追忆往昔、赞美当下、憧憬未来的视角转换中,读者犹如品着一杯幽香淡雅的茶,余味无穷。与此同时,诗人构建了连通古今的桥梁,在诗歌问世时有限的那一天,也铺开了品评历史、展望未来的大舞台。在奥巴马总统就职典礼的盛大场合,亚历山大敢于将日常生活的平凡瞬间融入记录这一历史时刻的诗歌当中。踏实苦干的平凡劳动者贡献着飞速发展新社会的不凡,质朴典雅的女诗人也诠释着诗歌艺术的卓著。《赞美这一天》体现了平凡生活对美国民主进步的不可低估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走向光明未来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蒋洪新.英美诗歌选读[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屋是挂在山坡上的。门窗开处便都是山。不叫它别墅,因为不是旁宅支院颐养避暑的地方;唤作什么楼也不妥,因为一底一顶,顶上就正对着天空。无以名之,就姑且直呼为山屋吧,那是很有点老实相的。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了;刚来记得是初夏,现在已慢慢到了隔年的春天呢。忆昔入山时候,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寂寞,原来地方太偏僻,离街市太远啊。可是习惯成自然了,又爱上它的幽静;何况市镇边缘上的山,山坡上的房屋,终究还具备着市廛与山林两面的佳境呢。想热闹,就跑去繁嚣的市内;爱清闲,就索性锁在山里,是两得其便左右逢源的。倘若你来,于山屋,你也会喜欢它的吧?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譬如说,在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上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么?打个转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上,很快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活像一条死猪。熟睡中,踢来拌去的乱梦,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心同躯壳是同样的懒啊,几乎可以说是泥醉着、糊涂着乏不可耐。可是大大地睡了一场,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转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恍惚惚,房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嘈杂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那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你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缥缈的钟声,也嗡嗡地传了过来。你睁开了眼,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丁东地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撒地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不,你会霍然一跃就起来。衣裳都来不及披一件,先就跳下床来打开窗子。那窗外像笑着似的处女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呵,我的灵魂,我们在平静而清冷的早晨找到我们自己了。”(惠特曼《草叶集》)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通身的轻松。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原载作家出版社《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赏析:文章以一种富有韵味而又简练朴实的文字开场,描绘了山屋及其周围恬静悠闲、绿意盎然的优美风光。对于作者来说,山屋是一段情,是一首诗,是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是作者心中永远的牵挂,是漂泊千里最终的归宿。那些经历过的生命的痕迹都在山屋的墙缝中浅吟轻唱。那岁月、那人、那路、那歌,以及山屋的每一寸泥土都有着特殊的味道,山屋的那条路是闭着眼睛可以走的路,山屋有着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背影……有永远割舍不断的记忆。
一路辛苦啦。
书单轻易哪敢开呀,我的工夫其实很浅的,岂敢在老兄面前稍有卖弄。推荐几个作家给你读好不好?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托尔斯泰(俄国),卡夫卡(前奥匈帝国),福克纳(美国),霍桑(美国),川端康成(日本),普鲁斯特(法国),大有读头。再往上追溯的话,但丁(意大利)、歌德(德国)值得深究,这两人是大家中的大家,他们就像中国的孔子一样,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巨人。这些人的作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你找到什么就读什么吧,反正不会白读。
除此之外,对我影响很大的著作还有《唐吉诃德》(塞万提斯)、《当代英雄》(莱蒙托夫)、《红与黑》(司汤达)、《忏悔录》(卢梭)、《圣经》、《草叶集》(惠特曼)、普希金的诗、雪莱的诗、泰戈尔的诗、波特莱尔的诗、郭沫若的诗、艾青的诗、舒婷的诗、北岛的诗、黄翔的诗、《呼啸山庄》(勃朗特)、《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等等。还有屈原的诗、陶渊明的诗、王维的诗、李白的诗、南唐后主的词、坡的词、李清照的词、萧红小说《生死场》、废名小说《桥》(废名一直不被读者重视,冤哪,他可是大作家)、老舍写底层人的一些作品、沈从文和汪曾祺的部分小说、美国人奥尼尔和俄国人契诃夫的剧本。
尤其是《忏悔录》,我第一次阅读时尚可称为少年,当时的迷醉和振奋至今记忆犹新。它对我的文学观、写作态度的形成和日后的人格发展,影响极大,应该说是对我青年时期的整个发展最有影响的著作。至于同一个作者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因为不是文学著作,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在这里提及,其实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决不在《忏悔录》之下,或许还有过之吧。
综合地说,前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卢梭和鲁迅。关于鲁迅,怎尝估价他对我的意义都不过分,在那些孤独而又十分艰难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他老人家的陪伴,也许我就走不出我人生的最低谷。其小说语言的情调和气韵,深深渗透到了我的生命之中。他的论文则成为我抵御俗世摧压的有力武器。这种阅读体验是其他语境中的其他人所不可重复的。不过我还是可以建议你细读他的如下五本书:《坟》、《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这是鲁迅作品中精华的精华。
继卢梭和鲁迅之后对我产生巨大影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此外还应该加上《圣经》。最近十来年,我从他们那里汲取营养甚多,他们平淡而又深刻地滋养着我的灵魂。
现在人到中年,原先不怎么在意或者不怎么明白的许多东西,渐渐成为自己的重要资源,比如这几年我越来越能够理解庄子、陶渊明、王维的心意,日益受到他们的暗示和影响。与此同时,对耶稣、释迦牟尼、孔子、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马克思、克鲁泡特金等等的状态,也有越来越深切的体会。这些东西都不是单纯的文学影响,而是精神的、人格的、文学的、哲学的,或者说世界观的、人生观的、人观的、文学观的、道德观的综合性影响。比如我对托尔斯泰的兴趣,主要就不在文学作品,而是在非文学作品
还有几个中篇特别好,不可不看。契诃夫《草原》《第六病室》,安德烈耶夫《红笑》,英国高尔斯华绥《苹果树》,加谬《局外人》,均为一时极品。
我的阅读面其实很窄,不敢以此拘限他人。比如二十世纪西方重要的文学作品,我所读太少。荷马史诗和古希腊剧本,一直想认真下点功夫,却一直未曾如愿。再就是古代印度的东西,我偶有涉及,感觉非常好,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认真拜读。这些想读而未及细读的书,常常让人向往得心里发疼,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去深入地研究一下它们,哪怕是粗粗阅读一遍,也甚可的。好在你不会受我这些缺憾之局限,因为只要你自己认起真来,一旦读进去了,自会发现比这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如今文学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你竟然还要我推荐文学作品,我简直有点深受感动呀。文学文学,就像一个没人理睬的糟老头一样,蜷缩在这个时代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不知哪一天才会返老还童、重放光彩。
敬颂编安!
一
朱虎把菜刀砍在铁案上,铁案怪怪地叫了一声,把菜刀衔住。朱虎说,你也太多事了!那样一个猪一样的人,莫说少称了二两,就是少称半斤也是活该!他是你爹啊?
周林就把枪猛地拍在肉案上,肉案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响。他就是我爹!你今天得把少下的肉补上!
街上的人都被震住了,没有谁敢吱声,朱虎是条虎,街上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周林呢,大家也知道,是新来的派出所所长,是猪是虎还看不出,大家都睁大了眼睛在看。
朱虎不管街上有多少人在盯他,他只盯那支枪,其实不是盯枪是不是真的,就从拍在铁案上钝重的一响,朱虎已经听出来那是个真货,现在朱虎盯的是枪上的那只手,这只手有些白净有些厚,长这样手的人一般性格不会太暴。朱虎又看了自己的手,还攥在刀把上,骨暴筋青,肤色紫黑。两只手一比,高下立现。朱虎等不得了,旋风般扬起菜刀,直扑周林的脖子,刀锋刚过了周林的肩膀,朱虎的刀就再也不能往前移一毫米了。朱虎的太阳穴那里已经有硬梆梆的东西顶着,这种力量即使不扣动扳机朱虎也受不住,只要对方稍一加力,那冷硬的东西就会轻易地戳进穴颅内。
朱虎已经败了。败在那只盖在枪上的手,败在那手的白净和厚肉上。朱虎能成为街上“一虎”就是会看手,上两届所长骨感老辣的手,曾经就在朱虎的菜刀奔到颈上时,慢了半拍,就因为慢了这半拍,两位所长在任不长时间就离任了,离任时,都是低头闷声走的。有人说是朱虎那一下子太快了,虽然没有割掉两任所长的一根毫毛,却割断了他们挺直头颅的脊梁。
吴凤书说,这二两肉我不要了,他大兄弟……看看周林穿着的警服,觉得这样叫不妥,于是说周——所长,你放了他,算我倒霉,我不要了!就是吃了能痾金痾银,我也不要了。吴凤书的塑料袋还在案上,里面是八两后腿肉。
吴凤书把袋子套在手指上就走。
周林说,老伯你等一等!你得把这二两猪肉带上,他就要给你称了!朱虎,你说是,还是不是?
朱虎想说不是!要他说是的人还没有生出来呢!但是现在,他无论如何吐不出口,周林的枪在一点点戳进他的穴颅,他的头要裂成两半了,而且枪口还在不断地进入,这显然比一粒子弹穿过还要麻烦,这显然不是一粒子弹穿过脑袋,好像是一把枪要穿过脑袋。
朱虎说是。但是他接着就发誓这不是他说出的话。接着他割了二两猪腿肉,他发狠得牙齿咬得嘎巴嘎巴响,他把这二两肉割下来,他想,你们惹麻烦了!你们简直是活腻了!
看着周林走开,话把他憋得难受,他把话低硬地吐了出来,你们得死!
周林转过身子,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说管好你们的钥匙。
二
吴凤书转过一堵墙后,头一阵发晕,他觉得明明转过了墙角,咋又会碰在上面呢?真是见鬼了,但是紧接着又是两下猛烈的撞击,吴凤书就觉得不是撞在了墙上,好像是撞在一个膝盖上,不是自己的头撞在膝盖上,像是膝盖来撞自己的脑袋。吴凤书的眼睛就飞出了无数的金苍蝇,飞机一样的巨响也随之而来,整个脑袋就像一部轰响着的发动机。两个膝盖是替换着的,但是再换,膝盖也还是受不了。这样,吴凤书的脑袋就又交给了另外两个膝盖,这两个膝盖显然也不甘示弱,再次让开始低鸣的吴凤书的发动机轰响起来,而且迅速达到了。吴凤书的脑袋并没有打败四个膝盖,而是膝盖自己累了。吴凤书才得以从肿得气球一样的眼缝里,看到膝盖的主人。
长头发说,现在还不要你死,你得死在周所长的后面。
络腮胡说,主要是让你看看你做的事有多屎,不过你会比周所长好受些!
长头发显然累了,要透透气,从腹沟的兜里掏出一包烟,弹出一支,对络腮胡子说,阿刚,接好!
阿刚吸了两口,说要不把他弄进水塘里。
吴凤书偏了头看了边上一眼,左边确实有一个水塘,不大,是菜农种菜用的,可水满,上面漂着一些浮萍。
这条路走的人并不多,即使是街天,也三三两两的,他们是村里到乡上赶街子的。他们有买的,也有要卖的,买和卖都要时间,平时他们的时间是充裕的,但今天他们的时间并不宽余,他们几天前就做了计划,买什么,卖什么,或卖了什么再买什么,是订好了的。他们见有人被打,他们会同情弱方,但对强势的一方他们不敢招惹。
所以没有人出来阻拦。
阿刚上去弄了,但拖不动。他于是唤阿方,上来帮一把。
阿方上前不是帮阿刚,而是扯着阿刚的手臂说,你忘了虎哥的话了,他必须死在周所长后。说完两人一瘸一拐,转了个弯,消失在围墙背后。
直到散街时,村里的看到路边躺着个人,走到脸旁蹲下来一认就认出来了,是吴凤书。
三
吴凤书一个脸红肿得像关公,本来吴凤书是个马脸,皮肤黝黑,但突然饱满起来,颜色也红处红,黑处黑。吴凤书让老伴拿镜子来,一看自己已经面目全非,肚子里的气又胀起来。老伴给他消气,都怪我,不要病那一场,嘴也不会馋,你也断不会想到去买肉。吴凤书说咋不是哩!我让你到楼上割块腊肉,烀拢点白豆吃回算了。你偏说腊肉打头,还是想吃点鲜的。你这张嘴!
一、时代背景分析
所有作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产生的,没有脱离社会背景的作品。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势必要讲到社会时代背景。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社会,就不了解作品思想。如欣赏李白、杜甫的诗歌,如果不了解大唐盛世、安史之乱的社会背景,怎能理解那种文化包容下的豪放不羁与社会动荡下的忧国忧民?欣赏惠特曼的诗歌,如果不了解美国的南北战争,怎能理解《草叶集》中的自由光辉?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作品的思想就不同。从一定程度上v,时代或者社会决定作品。至少,反映时代或者社会的作品是大量存在的。这就更需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挖掘作品的时代气息与社会背景。
再如,南宋前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国土沦丧,人民颠沛流离。我们要解读陆游与辛弃疾的诗歌,如果不从他们所处的这一时代背景出发,不从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出发,不从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表现出的报国无门、英雄无用的愤懑出发,我们就很难掌握放翁、稼轩诗词的精髓。
二、作者作品简介
如果说社会时代背景分析是在“论世”的话,那么作者作品简介就是在“知人”。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文本本体,还要关注历史、人文。“知人”就是在关注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不能脱离人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一般来说,语文教学中介绍作者的生卒年、身份地位、主要成就等,能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印象,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当然更要关注作品。作品简介就是全方位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主要著述和文学成就,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文本置于作者的人生中去理解。小到作者某日的灵感,大到作者某时段的心境,都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作品,风格明显不同。这是由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遭遇所致。所以,作者简介至为重要。再如对于苏轼作品的理解,既可以从全才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介绍,又可以从个人坎坷辗转的经历角度对其本人进行评价。这对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苏轼及其作品是很有帮助的。
三、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不能脱离“知人论世”。目前高中语文教材尤其是选修教材,大部分都是节选内容,这就更需要教师从整体上去关注文本中的情节。比如《中国小说欣赏》,教材所选的小说都是节选,学生学习比较费劲。原因是学生不了解小说文本整体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渗透时代背景、作品其他章节内容等。“知人论世”说为我们讲解小说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比如,在讲解历史与英雄、人情与世态两单元时,教师完全可以对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做出评价。这样的节选,与其说学习了文本,不如说通过文本认识了历史事实、人情百态。衍生不见得不好,生成也是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关键是要立足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即“知人论世”能力的提高。
四、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改之后,人们对于合作探究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点往往在“人”与“世”上,而不在教材所呈现的文本中。这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机会。既然学生的兴趣点在想“知人”与想“论世”上,教师何不成人之美?完全可以就作者(经历、家庭、成就等)、背景(文化、政治、经济、语言等)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开拓创新的目的。比如我们从杜甫的诗歌中,完全可以探知当时社会背景的信息,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是“诗史”。这样既完成了语文本体教学目标,又发展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五、文本主旨分析
文本主旨教学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有的语文本体教学活动,都要着眼于文本主旨。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科目要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所以,分析语文特有的文本主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那么,文本主旨分析依靠“人”与“世”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呢?中心思想或者主旨应该完全存在于“人”与“世”中,只要“知人论世”深刻、广泛,就可以分析出文本主旨。比如在教授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时,就应该从整体主旨入手,将大量的文本内容通过“人”“世”串联起来,既解决了文本内容驳杂的问题,又将“知人论世”作为线索来穿插内容,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