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沁园春长沙范文

沁园春长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沁园春长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一、景物选取是为了立意

古今诗人对景物的选取,无论是思秋的、悲秋的还是叹秋的都是在为特定的“意”做铺垫。比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将意放在艰难苦恨之上,所以他的象自然也是哀猿落木了。再看《沁园春长沙》,最精彩的就是意象的选取,由于立意积极向上,所以所选取的象也是生机勃勃的景物,如山中的丛林、空中飞翔的雄鹰和水底的鱼。其意象美主要表现在意象的境界上。意象的选取是很关键的,要表达的内涵必须别具一格。康德曾经说过,诗人笔下的意象不是白描,而是那些富有生命的客观形象。在《沁园春・长沙》中,选取的景物可以说是别有一番风味,他为选取的景物注入了生命力。这些都表现在意的表达上。如上阙的开始就是“看”字,其中包括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意象,这部分中“层”、“万”、“尽透”等词在范围和程度上都突出了山红水绿的景色,使画面感更加清晰明了。如“鹰击长空”的“击”字,就彰显出了一种矫健、敢与天比高的姿态。“鱼翔浅底”的“翔”字,用得也是十分巧妙,这种富有创造力和表现欲望的词语能够清楚地表现出鱼儿自由自在的欢愉。再看“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这个“竞”字是画龙点睛之笔,万物都充溢着旺盛的生命力,从这点可以看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无限的革命热诚。

二、意象美的表现是意象的组合

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不是一个个的意象,而是所有意象的组合。诗往往就是将单一的意象有层次有空间感地整合到一起,让这些意象达到美的要求,同时向读者传达思想情感和多彩绚丽、鲜活生动的画面。《沁园春・长沙》的意象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意象的并置

一代伟人将单一的意象并列在一起,形成了整体的组合美感。江中百舸、山中丛林、空中飞翔的雄鹰和水底的鱼,这些意象从整体上看是并列关系,并且注意动静结合的手法,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秋色图画。他所突出的就是革命者那种勇于向上的精神。

2.意象的辐射

以一个意象为中心并向外扩散形成的意象群就是辐射意象。词上阙总领的七句,“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以及后面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都是围绕文中的“万类霜天”展开的。不难看出,独立霜秋的意境就是一个“我”字,其全文整体的画面感就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观秋图。

三、意境是心境的升华

在词的开篇,作者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通过对偶描写以及排偶描写勾勒湘江秋色,将读者带进一个渊深阔大的境界中。让人感受到一幅具有生命力的秋景。“谁主沉浮?”这个包含了现实斗争含义的语句,也与时代有关。《沁园春・长沙》是在当时湖南督军赵恒惕密令逮捕,南下广州途经长沙期间所作。所以,作者的心境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一腔革命热血。结尾的三句则表现出作者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的壮志,同时也暗示人们,伟大的革命理想要实现就必须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沁园春・长沙》所表现出来的美就是以情感为主线,以景物为副线交织在一起的崇高美。它不仅让人欣赏到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文字艺术,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那种灼热的革命情怀以及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力量。

四、意与象统一于胸中的哲思

一代伟人的诸多词作,之所以不逊古于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他比古代的诗人多一种身份。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他是时代洪流中的激流奋进者,他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他既是理论家,也是实践者。这就使他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人。他的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雄浑深沉不输苏轼的“大江东去”,因为苏轼个人的自我悲鸣所站立的高度不如对一个民族登高振臂的高度;似乎不经意间的“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豪迈胜于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的豪情中悲愤与自怜太多,的豪迈中有的是一往无前的力劲,一扫传统文人过多的自我顾盼,给人带来的不是同情与悲叹,而是抖擞精神,共振而后行。

在这些超越背后,更胜一筹的是他的哲学境界。是诗人,是社会变革的力行者,但所有这些都统一于他的哲学思维。的诗作往往是他面对困难时的呼啸,他面对困难时从来都是乐观主义者,因为他深知“黑暗的后面是光明”。在《沁园春・长沙》中,虽还年轻,但已经展示了一个革命旗手应有的哲学高度。

五、意象与“人”的结合

《沁园春・长沙》的意象之成功,还跟此词中把意象描写与人的活动结合起来有极大关系。在上阙中,“看万山红遍”的人是谁?“问苍茫大地”的人是谁?那就是意象的人,意象的范围有多大,人的因素就有多广;下阕将上阙的“看万山红遍”、“问苍茫大地”的主体“人”的形象进一步丰满起来:“同学少年”、“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整首词以一句“到中流击水”把上阙的意象、下阕对主体的描写贯穿起来。

的《沁园春・长沙》在这一点上与苏词、辛词以及李清照词堪有一比,苏词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阕极尽描写与想象之能,展开“大江东去”引领的一组意象,而下阕归结到“人”、“人之情”,但苏词过于悲观,意象的雄浑为人生的悲调做衬托,显得更悲;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也是意象领衔,而最终归结到家国人事的感叹与悲鸣中。这两首词可谓由意象造就了情感然后又跌入低潮,令读者悲从中来;而《沁园春・长沙》始终展露积极昂扬的基调,下阕进一步将上阕的推向更高的高峰并留下一个向上回旋的尾音。但是内容上、表达形式上读来并不单调。文似看山不喜平,古今大多数作家往往采取“低、高、低”的情感与意象创作套路,而《沁园春・长沙》却采用“低、高、更高”的创作思路,这是诗词创作中不多见的,它比苏、辛模式的思路更难。

第2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关键词:生命课堂;语文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领悟教材文本,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感悟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可当学生在相关场合的谈论中,却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很深的印象。为何于此?原因是教师少给了学生生命灵动的际遇。

一、构建语文生命课堂当应“读”为先

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质地是那样的优良,无论是现代白话文,还是古诗文,其优良的质地是人们所共睹的。文本的字里行间蕴藏着极为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这样质地优良的美文,如果高中学生不去理想地读,那教学的课堂将会死气沉沉。所以,构建语文生命课堂应以“读”为先。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潜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几十年,他的经验可以一言以蔽之:教会学生老老实实地读书。因此,无论是对教材中的必修课文,还是选修课文,都要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地读。高中生阅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阅读氛围。尤其是那些抒彩极浓的作品,让学生去读需要进行相关的气氛渲染。如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时,在让学生以“读”为先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在学生朗读时配置以与伟人诗篇情感基调相一致的乐曲,渲染比较理想的“读”之气氛。学生在读着《沁园春・长沙》时,聆听着金戈铁马,产生一种感觉:的《沁园春・长沙》气吞万里如虎,伟人之作品气壮山河!让学生去“读”为先,对于相关的经典作品,还需要学生能够形式多样地读。如的《沁园春・长沙》,就可以让学生诵读,还可以完全让学生去吟读和唱读。

二、构建语文生命课堂当以“悟”为本

语文课程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其语言魅力十足。学生的阅读感悟其本身应当是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阅读感悟,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想局面,切不可以教师自身的感悟去替代学生的阅读感悟。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没有理想地让学生去读、去感、去悟,所形成的不理想的阅读感悟是学生思维的僵化。平时的测查,尤其是高考冲刺前的多个模拟考试,多数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相对牢固,但对阅读感悟的主观判断题表现出一反常B的现象。学生对主观判断题的一反常态,其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缺少以“悟”为本的硬功夫。叶澜教授在论述教育改革时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实现学生的以“悟”为本,必须真正建立学生以“悟”为本的自主地位,教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悟”,还当不去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悟”,如果在学生阅读感悟中,教师草率而又简单地否定学生的“悟”,那学生自主之“悟”的地位根本建立不起来。建立学生以“悟”为本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应当只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是应当去认认真真地“坚守住”全部学生的学习。

三、构建语文生命课堂当以“辩”为桥

语文生命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满着生命的灵动,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学生的阅读感悟是一种充满个性意义的行为,但教师也必须看到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学生对所阅读的作品也极为容易走向阅读感悟的死胡同。从如此之意义上说,高中学生的阅读感悟也需要运用一些学生辩论的形式。虽然不能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去替代学生的个性感悟,但对相关作品的感悟还是需要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辨识。如教学《触龙说赵太后》时,作品中的触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赵太后又怎样?虽然学生通过阅读,已经比较理想地掌握其“说”的原因乃至方式和过程,但对“说”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也还没有产生比较正确的感悟。在教学时,让学生围绕两者进行辩论。让学生进行辩论时,首先将学生划为两个组,一组辩论触龙,另一组辩论赵太后。学生在辩论时,比较理想地站在这两个人物的角度,从触龙怎样才能说服赵太后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辩论。从学生整个辩论的过程和结果看,还是恰到好处的。学生的辩论不仅仅理清了文本的思路,也不仅仅领略了古代政治家的论辩艺术,还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辩论的勇气和胆量,培养了学生辩论的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1、层林什么成语:层林尽染。

2、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见于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句子。西餐饮品,原料是鲜荔枝、冰块、奶油冰激凌、鲜奶、咖啡,一项项放入杯中即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学生在初中虽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词,但对如何鉴赏诗歌还是一知半解,并没有形成一定的鉴赏诗词的能力,而高中语文必修的第一单元便是诗歌单元,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诗歌鉴赏方法,以期快速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如在教读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长沙》时,笔者给了学生如下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抓意象,悟情感;

知人世,析背景;

明手法,品语言。

一、抓意象,悟情感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所谓“意象”就是附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如《沁园春・长沙》中所描绘的意象“万山”、“层林”、“漫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舸争流”、“万类霜天”,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但毫无过去一般的写秋的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而是大气、壮美,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前途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抓意象,悟情感。

二、知人世,析背景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伤春悲秋,秋天在诗人笔下大多涂上了凄凉、萧森的色调,传达给读者以无限的悲伤。比如杜甫写秋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等,无不透露着秋的萧飒与悲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枯藤、老树、昏鸦为我们营造了秋天傍晚的凄凉景色,表现了浓郁的羁旅之愁。那么诗人为何有如此多的愁苦呢?这就要结合诗人的身世和写诗的背景来分析,杜甫亲身经历安史之乱,目睹国家由盛而衰,人民流离失所,而自己“入朝见妒”,以致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只落得只身“飘泊西南天地间”“每依北斗望京华”, 有家难回,报国无门,贫病交加,看到落木纷纷,如何能不伤怀?而马致远是一个飘零异地的天涯游子,见深秋之景,自是抒发凄苦之情了。

为何笔下的秋景会如此大气磅礴,如此绚丽多姿?还是要结合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生平来解析,也就是所谓的知人世,析背景。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很有自己艺术风格的诗人,他的词情调慷慨激昂,风格豪迈爽朗,他的人更是有襟、大气魄,所以他笔下的秋景才会如此壮美,充满了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基调。正是符合了“以我观物,则物皆有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因此,诗词鉴赏中,知人论世是不可忽视的极重要的一环。

三、明手法,品语言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含蓄凝练,不平铺直叙,以其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因此,写作诗歌往往借助各种手法,并且讲究炼字炼意。各种手法中,最常用的便是借景抒情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方为诗歌的大境界,《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就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结合。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教读的过程中,笔者先对如何鉴赏诗歌景物描写进行了归纳:

写景的顺序: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仰视到俯视或者从下到上、由近及远、有俯视到仰视,也就是写景要有一定的顺序。

写景的手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反衬等。

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这首词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见“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观“鹰击长空”,俯视“鱼翔浅底”,写景层次井然,大气磅礴,囊括万象。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静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为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万山红、漫江碧,色彩绚丽,充满生机,以乐景衬乐情,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

另外其语言也运用得极为传神,比如说“层林尽染”的“染”字,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写出层林仿佛人工染过一样,“鹰击长空”长空的“击”字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之势,“鱼翔浅底”的“翔”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的那种状态,这首词的语言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传神的动词运用更能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品味优美传神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这是阅读诗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第5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1、意思是青年人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遒”,强劲。方“,正在,正当。“斥”不能单独来理解,挥斥是一个连绵词。“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3、出自词《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表达了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的心情与胸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然而,“情”与“志”并不能完全分割,它们统一于作者主观层面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皆属于“意”的范畴。惯常的阅读教学要求提炼作品的思想感情,在诗词教学中,就是品味诗“意”。

我觉得围绕“意”,诗歌作品可从“意象”、“意脉”、“意境”三个维度进行多角度的全面解读。本文重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主观层面的表达是抽象的,抽象的“意”须有形象的寄托,常见的手法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体现了诗词创作的形象思维。作者借助客观物象来寄寓、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象”即是诗词的直接呈现,或日客观呈现。

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相互融合,形成诗词的核心元素一“意象”。

欣赏诗词,应从意象人手,它是诗人用来寄托内在情调的,―方面表达的是诗人心中主观之“意”,另―方面却以客观的“象”为寄托,如“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轮明月道尽了满心的孤独与思念。这里面涉及意象的选取(写什么)、刻画(怎么写)、目的(为了什么)等问题。写月亮,“几回圆”是其本身的特点,亦可看出时间的流逝,用以寄寓思念的真切绵长,是恰当的。同一对象,由于作者的着眼点不同,流露的情思也是千差万别;反过来说,作者为了表露某方面的情思,会故意展示它的某种特点。月有阴晴圆缺,聚散有形,任君索取:“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可爱可恨,相映成趣,如何选取、刻画最终取决于作者是为了表达什么。

所以,象由意统,意由心生,意象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客体,而是要表达主体的情志。分析意象就是分析作者的主观情意如何与客观物象进行融合,以及它们如何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分析意象的两种方法:

(一)主客观的统一

首先,看作者所写的意象客观上展示的特点。其次,品味作者借此特点的展示在主观上流露的情思。

分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个画面的意象:客观上,明确选取的是“山”和“林”两个意象,然后看作者如何描绘,其笔下的山林有何特点?它不是一座山,不是一点红;不是一片林,也不是微染。“万”、“遍”、“层”、“尽”四个程度词表明视野的空间是绝对广阔的,目之所及的红是红得彻底的,它呈现的是寒秋时节橘子洲头特有的壮美景象。而主观上,他借此想表露什么情思?红这种颜色给人的固有感觉是热烈、浪漫、充满生命力的,一经作者大肆铺张后,这种美得到了极大的凸显,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他的心中所思所感――寒秋没有将人的热情浇冷,北去的湘江没有带走人的追求,而是由铺天盖地的红色视觉冲击将胸腔点燃,燃烧起满腔的豪情壮志。红色也是一种血色,若是万山为血所染,这或代表着词人对国人内心隐藏的血性的呼唤,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抗争岁月的期待。

概括起来,词人描绘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来寄寓内心的豪情壮志,主客观两方面的特点都十分鲜明,与传统写“草木摇落而变衰”,“秋花惨淡秋草黄”等悲秋之象形成强烈对比,打上了自己独特的烙印。

以此法可分析《沁园春・长沙》中出现的其他意象,如“湘江”、“鹰”、“鱼”、“同学少年”、“浪遏飞舟”等等;亦可分析《雨巷》中的“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颓圮的篱墙”等;《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浮藻”、“青草”、“星辉”、“夏虫”;以及《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一系列的生活意象。需注意的是有些意象带有很强的象征性,则其蕴含的情思更不能只从表象上去解读,以《雨巷》为主。

(二)“还原”与“对比”

意象是作者眼中、心中之意象,客观物象会受到主观情思的冲击,所以诗词直接呈现出来的物象总是被作者的情思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造成的结果是客观的景象会发生“异变”,产生不符合实际,甚至不合理的成分。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一个细微而显眼的异变:“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灵魂本无形无色,更不会是紫色,此处的紫色是诗人用心灵的笔墨给她渲染上去的,绘出大堰河某种朴素、低调而不失高贵的美感,同时传递了自己对她的感恩。我们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还原”被异变的客观景象,再拿还原后的本来面目与异变后的成品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把握作者的主观意图。

“异变”有时表现为对客观景象的故意夸大,如上所举例子中对红色的描绘,用四个程度词进行有意的凸显;又如男一首《沁园春》,写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和“万”同样是夸大用语。实际情况是,山林再红不会那么红,冰雪再大不会那么大,这些都是作者用以表现他的大眼界、大心胸、大气魄的。异变有时也直接表现为通过比喻、比拟的手法进行联想,如将雪比喻为柳絮,这是闺中女子的才情;说雪是“残鳞败甲满天飞”,体现的则是沙场气魄;把“河畔的金柳”看成“夕阳中的新娘”,源于作者的浪漫;青荇会招摇,出于作者的心动。夸张和比喻往往结合起来产生更强烈的异变效果,如将瀑布说成是“银河落九天”,将垂柳说成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当然,异变不一定通过显性的修辞格来呈现,更多时候表现为埋藏在意象组合之间深层次的“情”和“理”的“矛盾”。比如,为什么《雨巷》中的“我”希望逢着的是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是一个活泼乐观的、能帮我解除忧愁的姑娘;为什么满怀希望,却让她飘过而消散;为什么最终只“希望飘过”?以这种眼光来审视诗词作品,我们将会发现“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也给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深入的可能。

《沁园春・长沙》的开头,为什么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而不是“独立橘洲,湘江北去,时处寒秋”?“独立寒秋”中已然有不合理的矛盾之处,寒秋是时节,时节是不能用来“立”的,可以站立的应该是地点。然而,不说站立在橘子洲头(地点),而说站在寒秋之中,原因或在于:寒秋是没有界界限的,被萧瑟的秋风笼罩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词人如上帝般俯瞰着万物,先在空间环境上与整个寒秋相融合;而词人站在这无边无际的天地之间,广袤大地与孤身一人形成强烈对比,更凸显了“独”的状态――“独”字犹如―把利刃破空而来,直接写出了当时的孤傲情怀,衬出其勇气。“立”字则写出词人顶天立地的傲然君子形象。孤身―人也要傲然挺立,氛围十分悲壮,好像是一个孤胆英雄被吞没在整个寒秋世界之中可又倔强地与其相对峙。“寒秋”暗示了社会、时代的动乱黑暗,让人心感凄凉萧瑟。――如果按现实场景写成“独立橘洲……时处寒秋”,意味就薄弱得多。

第7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分析模式,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从巧用音乐导入新课、巧用音乐促进阅读、

巧用音乐配合诵读、巧用音乐引导写作、巧用音乐精彩结尾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音乐 语文教学 有效性 作用引文: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我国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见,音乐有其独特的魅力,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枯躁乏味的。生活中离不开音乐,学校教育中也离不开音乐,新课标要求构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而音乐则成了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音乐的巧妙选取与合理运用已成为教师对课堂调控和驾驭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对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都具有良好的功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很喜欢音乐。在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恰当地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让音乐与语文教学有效联姻,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巧用音乐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同志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巧用音乐导入新课,精心设置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则可以唤起学生对头脑中储存的一些相关的人物形象、影视故事、文化背景、特殊情感的回忆,让学生自然而迅速地进入状态。例如在学习文言文《鸿门宴》时,可播放歌曲《霸王别姬》导入,随着音乐声的深入,学生会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而后教师再提问导入:“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悲惨的下场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进《鸿门宴》,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答案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再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可让学生听视频音乐《送别》,画面中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寂静萧瑟的氛围。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罢,学生能很快进入主人公感伤的情感世界中。

二、巧用音乐促进阅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课堂要求灵活忌讳沉闷,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和有效操作课堂。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才会积极地参与和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阅读可使人拓宽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阅读过程中引入音乐,能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联系脑中原有的记忆,储存新的信息,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例如在让学生进行《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比较阅读,可在上完《沁园春?长沙》后,播放歌曲《沁园春?雪》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学生则会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到课文后面资料上去,这样再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学生的记忆库的容量也会逐渐增加。再如在学习《论语》之《诲人不倦》篇中第一节“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播放《三字经》歌,《三字经》中的“性相近,习相远”便出自《论语》,稚嫩的童音加上熟悉的旋律不仅愉悦了身心,而且积累了丰富了课外知识

三、巧用音乐引导写作,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它所提供的广阔的情感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地。在教学的过程中,写作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苦不堪言。如果在写作中播放相关主题的音乐,把写作主题和音乐意境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不仅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好的乐曲往往是写作的催产剂,它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热情,产生灵感,顺利完成写作。

例如在以“努力拼搏”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可在教师讲述完写作要求之后播放一首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在激昂雄壮的旋律感染下,整个课堂都笼罩在振奋人心的高亢氛围之中,此时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弦都会被拨动,从而写出充满积极向上的文章。再如写有关生命或与春天相关的话题的作文,可在写作前播放《森林狂想曲》,乐曲中清脆的鸟叫,林里的蛙鸣、陶笛以及小提琴奏出欢快的音符,很快将学生带进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因此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写作,既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巧用音乐精彩结尾,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

在阅读、探讨、分析课文之后,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会鼓励学生倾诉自己的心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学生表述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深化文章的主旨,此后再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吻合的音乐作结,既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如播放《同桌的你》(友情)、《懂你》(母爱)、《精忠报国》(爱国)、《最初的梦想》(梦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深入领会课文主旨,并在优美动人的音乐中愉快地走出课堂。在动人的歌声中,学生既受到了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又顺利地记住所学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再如在学习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后,可给学生听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听着高亢激昂的旋律,体会那耐人寻味的歌词,学生会消解内心的痛苦与彷徨,而顽强的斗志在涌起,燃烧的激情在膨胀……而这些正是我们要留给学生的“余音” ,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五、结束语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音乐家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只要善于运用,相信音乐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青春活力,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很多语文教师都意识到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并且也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教无定法,但有一点要注意,语文课毕竟不是音乐课,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于引入音乐辅助。我们决不能本末倒置,厚此薄彼。

参考文献:

[1]朱小玲.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0(2).

第8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古诗词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深刻的印记,关于古诗词名句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好句,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词好句1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李益《上汝州郡楼》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谢灵运《岁暮》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刘长卿《别严士元》

古诗词好句2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人间岁月堂堂去。——辛弃疾《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今年春浅腊侵年。——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古诗词好句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遗台何处是黄金?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白居易《望月有感》

芳草年年惹恨幽。——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古诗词好句4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韩疁《高阳台·除夜》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藩《端午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古诗词好句5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杜甫《赠李白》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王沂孙《齐天乐·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李商隐《风雨》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適《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第9篇:沁园春长沙范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于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的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亲爱的人一样。由此可见,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为我们形象地揭示了美的愉悦性。这种愉悦性是指教育影响的美及教育活动的美,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在语文教学中,愉悦的教学机制,能加强审美趣味性和美感效应。

从美的视角看,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艺术创造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流程中要表现出三种审美趣味形态,即谐趣、情趣、意趣。

一、谐趣

谐趣,是指教师授课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趣味,主要作用于学生的审美感官,属于课堂教学艺术的娱乐性因素,有“悦耳悦目”的审美直观效应。如讲读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先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有音响的艺术氛围中一遍一遍地朗读课文。当逐渐掌握了感情基调后,要求学生再拿出笔和纸,凭借形象思维中再造想象的广阔空间为课文画一幅诗意画,最后由他们自己来讲解作画的构思和对原文的理解。这样开展课堂教学艺术活动,既增强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又加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能寓教于乐。谐趣的产生,必然带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直观效应。审美直观效应总是首先通过一定对象的感性认识,如语言、声音、色彩、线条、形体等直观的感知或表象来进行的。凡美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感性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外部特征,不直接感知美的外部特征,不直接感知美的形象,是不能得到美的体验,是不能产生美感效应的。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导语、提问、板书等教学环节中,应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以强化学生的审美趣味。江苏南通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通过图画、照片、音乐、文学语言、电化教具等教学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或以生活尽显情境,或以画片再现情境,或以音乐渲染情境,或以语言描述情境,或以扮演角色体会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真正产生了审美直观效应。

二、情趣

情趣,是指教学中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感情,属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感染性因素,有“悦心悦意”的情感体验效应。以《沁园春・雪》为例,在学生具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概述道:“读了的《沁园春・雪》,我仿佛看到我们的一代先人站在雪域高原,意气奋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祖国锦绣河山构画美好蓝图。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真实体现。面对这种用文字表达的爱国激情,我们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怎能不感到一种豪情壮志之美?”诗一般的语言,火一样的热情,营造出浓浓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实现审美愉悦,强化特定的审美情感,从而产生一种与教学内容的情感“心心相印”的审美效应。从客观上讲,接受对象应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主观上讲,接受主体必须含有与接受对象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当接受主观客体相碰撞时,就产生了感应关系,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诱导学生感情与作品感情产生共振效应,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