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

第1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一、社会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的剖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私有制与异化劳动是人与自然矛盾关系塌陷之源。劳动活动是实践的主要方式,劳动产品就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化的产物,却与劳动者相对立,最后对象化还要受对象的奴役。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马克思深入到了异化劳动的核心,劳动活动的本身的异化。这种异化主要表现为,劳动是在劳动者强制被迫下进行的劳动。马克思提出劳动的异化后,又提出了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在这里说到的类,就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一般性质,类的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通过劳动才能达到自由。但是异化劳动却使这种关系倒了过来,劳动不再是人类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而是人类维持自己生存的一种手段。①马克思发觉异化劳动是人类精神痛苦的根源,劳动者的异化正是在人与人以人与人的社会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同样是异化劳动,不同阶级在生活中的异化也是不同的。马克思在分析异化劳动时得出,正是私有制和异化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塌陷。私有制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也逐渐利益化。当资本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的时候,生产的盲目性,资源能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成为生态危机的首要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前提

1.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按照这种世界观,世界在本质上看来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就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自然界的人化过程,也是人的自然化的过程。现阶段,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独立性,同时指出,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将自化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人类通过实践创造性的改变自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可以将自化的自然转变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自然界在人类实践的过程中也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加以物化。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人与自然才可以逐渐的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只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平衡,人与人,人与社会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换句话说,实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2.不恰当的实践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自20世纪以来,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生产力的提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资源能源的过度开发使用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也导致了生态危机恶化。这些问题都集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而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恰当的实践方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最后一条说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马克思在这里说明,哲学家们在解释世界的同时,重要的是要有改造世界的实践行为。这种实践行为的可行性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如果人类的实践行为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产生偏差甚至相违背的时候,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会显现出来。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利用客观规律对自然界和人类进行改造后的结果,但是,科技的发展和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吸引下,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感逐渐被征服感所取代,尤其是在科技革命后,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制的索取和肆意排放,导致生态问题日益加重。归根结底,生态危机就是人类的生存的危机,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说,生态危机也是人类不恰当实践方式产生的后果。

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我国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都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而不恰当的实践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为此,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人类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方式。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引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种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为我国生态实践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也是认识和实践在生态文明中最直接的体现。马克思唯物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有:

1.为我国认识到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马克思唯物自然观特别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分析生态危机根源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危机的实质。二十世纪末期,人类在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恩格斯曾反复强调,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务必尊重自然界的规律,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想要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一个合理的“度”,社会实践中这个“度”主要分为“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物的尺度”就是自然界内在的联系和客观规律,而“人的尺度”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尺度,人类只有在尊重“物的尺度”的基础上才能满足人类的价值和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还极力反对那些把人与自然相分离的理论。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只有立足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的自然观的基础上,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和良好的发展。

2.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指南目前,我们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在马克思唯物自然观的理论指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主要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马克思认为人类一刻也不能停止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能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资源的消耗,经济的科技化也可成为某些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节约资源能源的消耗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和积极成果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为此,我们不应该像法兰克福派那样放弃科技的使用,而是应该更努力的发展科技来减少甚至消除旧的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其次,要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在私有制社会,人类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更多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社会权利,这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是为了人类对他人的征服。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只有从根本上消除私有制,变革生产方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生态危机。

第2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现状;启示;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我国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由于国土地形复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且人口众多,因而问题很大,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负面问题层出不穷,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严峻的生态环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因此,“重读马克思”显得十分必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方法、思维方式去审视实践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既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本身的要求,也是马克思哲学为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用马克思的自然观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智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是本文的主题。

一、马克思的自然观论述

(一)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马克思认为的自然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包括人类历史存在之前的自然,也包括存在于人类认识或实践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则是指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自然,马克思强调人化自然,同时也重视自在自然,他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存在的存在,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存活,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有其独立的运行体系与发展规律。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由此出发人类必须要保护自然环境,按自然界运行的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自然。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马克思在写他的异化观点时就提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

2.自然界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

人靠自然界而生活,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的物质资料,马克思指出,“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的这句话可以得出,自然界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外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首先并主要的表现为对人类物质生产资料的满足。所以人的生产既要关注自身的需要,又要关注子孙后代的利益,既要重视经济利益又要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来进行生产。

3.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自然界与人类是两个不同系列的存在方式,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形式,而人类则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形式。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种以实践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对象性关系。

4.人与自然界相处的真谛是和谐共生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的主人。同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随着人类的产生,纯粹的自然转变为属人的世界,自然界便因此成了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但是,人类对自然的劳动实践是不能随心所欲的,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必须按照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界的惩罚,恩格斯曾经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上揭示了人与自然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这既体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不可分割性的强调上,更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劳动实践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视上。

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给我们的启示

(一)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只有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生态危机的产生与解决是“社会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不是纯“技术问题”和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阐明了人与自然同人与人和谐的内在统一的生态社会立场。马克思的生态自然理论观点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严峻性及如何重建我国社会的和谐、公平正义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黄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 2010(01).

第3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1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解构

基于现代性思想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强调人只对自身(包括其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只有人类物种的成员才具备成为道德顾客的资格;人对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它看重人的理性,认为理性可以解决一切难题,坚信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使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降低,从而使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幸福的生活。

1.1强调人的理性的张扬

近代启蒙运动以来,人类了解并认识到理性在把握客观世界以及改造外部客体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类找到了自身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独特性,可以使人高高的凌驾于自然之上,运用理性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将自然视为服务于人类利益的资源。这种认识让人们有了一种自豪感,人类终于从上帝那里得到了思想的无穷力量,在管理自然的过程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所以人在自然面前也就摆脱了过去那种唯唯诺诺的地位,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为所欲为,尽量向自然索取财富,破坏自然而不是与自然和谐共处,战胜自然而不是人与自然形成统一的整体,久而久之,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发尖锐。其实,在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在规律面前,人是脆弱的,人不可能征服自然,人的每一次征服行为,自然都会以更加暴力的手段来报复人类,这是自然发展的定律,也是人类理性的悲歌。

1.2坚守社会进步的理念

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由理性而产生的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人们开始逐渐将自身的幸福寄托在了社会进步发展的理念上。人们坚信:只要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就越来越低,人类受到自然的限制就会越来越少,例如,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就基本上不受自然生态的制约,人只要掌握了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法宝,人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生活在人类智慧的双手创造的世界里。这种理念的产生与发展,造成了人们思维上的偏激,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因为人是主体,人有理性,人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人能够运用自身的力量使自然人化,形成人化自然,并且可以使其区别于自然,所以人往往生成一个惯性思维倾向,总觉得人终有一天可以挣脱大自然的枷锁,可以跳出生态系统而生存,这似乎成了人类思维幼稚病的主要表现。

2重新界定自然:后现代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核心

现代性环境伦理从人类的理性出发,围绕人类这个中心,仅仅将世界的主体赋予人类自身,歪曲了对自然的客观公正的评价,需要新的理论对其进行扬弃。后现代环境伦理从自然的整体性出发,从人与自然的价值评价入手,重新界定自然,确立新的自然观,为人类端正偏颇的生态视野,改变自然工具论的思想惯性起着破旧立新的作用。

2.1端正研究自然的科学态度

近代以来的自然观无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无不强调理性在人改造自然中的基础性的作用,它们主张要用数学和物理学来研究自然,将自然数学化、物理化。的确,基于数学和物理学所认识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了解自然是必须的,也是基本的,但它并没有揭示自然的内在本质,援引著名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的话,即是其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它们关注的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哲学家必须把有生命的东西纳入哲学思考的范围,而“正是这种有活力的生命使他们得以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后现代环境伦理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一个整体,认识自然中的一员,人不是站在自然系统之外的立法者,更不是主宰自然的裁判员,人及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与其他子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人用理性的武器也无法克服的。事实上,人类生命的维持和发展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应该持有一种整体系统多元的生态学世界观,它昭示人们:“我们与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若不包含于我们之中,我们便不完整;同样,我们若不包含于世界之中,世界也是不完整的”。就像一个物的两个面,我们要用数学、物理学的眼光把握它,必然将其分割、破碎、孤立并僵化的看待它。因为人类也处于整个生态系统之中,人也是自然的一员,我们往往很容易犯主客混淆的毛病,常常理所当然的将自己看作主体,运用主体中心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异于自己的自然万物,这必然让人有一种优越感,有一种支配感。从后现代环境伦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思维惯性是产生人与自然矛盾并发生人类破坏自然事件的思想根源,人总想将自己树立在万物灵长的位置上,却不知自身不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分离开来,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人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从自然界输入物质、能量、信息,然后在输出废弃物,自然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的物质提供者,还是分解人类废弃物,储存丰富有机物的大仓库,这种整体联系的统一性伴随人类的产生与发展,是后现代环境伦理强调并坚持整体自然观的现实思想基础。

2.2拓展自然应有的内在价值

传统的价值观把人看作是一切价值的来源,人是价值的源泉与核心,解决问题与处理事情都要以人为价值中心,而非人的自然万物只有外在的工具性价值,换句话说,只有人有内在价值,其他万物都只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仅有被人利用的价值。在传统的价值观的支配下,人们关注的是人的价值的最大化,关注自然仅仅是把它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这种价值观完全否认了自然界的内生性的“自然价值”,认为人类所需要的对自然的“消费”完全是人类本身创造和应当具有的,由此推出“资源无价”和“环境无价”,并理直气壮的掠夺和挥霍自然资源,加剧了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后现代环境伦理质疑工具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都相互存在着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人的内在价值是人以自身发展为尺度的价值,而自然的内在价值即是人与自然所构成的统一体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价值;自然的工具价值在于相对于人来说的可利用性,而人的工具价值则在于人有权利影响自然,并同时有义务保护自然。这一价值体系的转变进一步拓展了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它借助价值对等互利的原则,从一个侧面强调了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否定了人的价值中心地位,引起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的重视,为进一步摆正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地位,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提供了生态伦理上的重要思想基础。

3人与自然的和谐理论:后现代环境伦理

3.1人的权利也是有限度的

既然自然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那么作为其一部分的人类来说就不应为所欲为,肆意践踏自然的内在协调性,因此,人的发展应该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基本稳定为责任。罗尔斯顿认为:人有权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这首先承认了人基本的生存发展权利,但是,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而普通的一员,我们的发展权利又不得不有所限制,应该以不打破整个系统的基本平衡为限度,单反过来又不压制权利。在这一点上,后现代环境伦理将关注的焦点从人类转移到了整个生态系统,从一个部分扩展到了系统整体,强调“一种具有生物学意识的健全的伦理”应当更看重物种和生态系统,而不是个体。所以,摆在人类面前的选择,既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又涉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后者更为深刻,更为重要,是人类这个局部个体与自然整体的关系,相比而言,这个来得更有价值,更应受到人们的重视。

3.2生态亦有道德优先性

生态系统作为包含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体,它的内在价值就更应优先于人类生存的价值,这种推理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有其合理性的。而这个推理又导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生态亦有道德优先性,那么人类能否拥有自己的文明而又不改变生态系统?其实,回答是肯定的。人对环境的某些影响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人类区别开两类对立的需要能力就可以。所谓两类对立的需要能力,即指为了满足生死攸关的基本需要能力和边缘的、过分的、无关紧要的需要能力。前者是人类正当的、合理的欲求,而后者则是人类贪婪意识的产物,是造成环境破坏的主要动力源,因为这种欲求严重侵犯了其他自然物的生存权利,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权利平衡,在剥夺别的生物生存空间的同时,人类也种下了自毁前途的邪恶之种。面对人类欲求的不断膨胀,宣扬并鼓吹生态系统的道德优先性确实有助于人类认清自己的合理欲求,端正自己在整个生态大系统中的位置,为树立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提供了理论上的重要支持。

第4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价值

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从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当代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总结,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包括教育价值观在内的整个社会价值观变革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包含三个基本要点,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协调发展观。这三种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论意义,将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教育价值观念的提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提升生命价值和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在教育领域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提升生命价值和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最根本的起点也在于生命本身,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发生。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生命是短暂的,但可以创造生命价值的不朽;生命是脆弱的,但血肉之躯塑造了强大的历史。生命以其社会性、精神性超越自然性和个体性,获得生存的永恒意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提升和扩展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然而,被现实功利和扭曲的质量观迷惑了视线的教育,只是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获得,把人异化成了工具和手段,学生成为了装载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则成为了制作这种机器的机器,漠视了生命及其价值的实现,致使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和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激情,甚至酿造出扭曲生命、残害生灵的种种悲剧。因此教育更应负起自己的使命,关注学生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的教育。

(二) 尊重生活,激发学生主体性

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是教育的现实基础和知识来源,教育是生活的表现方式之一,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但由于教育的急功近利和形而上走捷径重灌输的教学模式,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的条文背诵,抹去了其中有丰实内容的思维过程。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但回归生活本身不是目的,回归生活还要穿越生活,培育具有主体性和价值感的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应在生活的层面上展开,要重构学校教育理念。学校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学校即社会,要在教学活动中营造生活氛围。教师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提供”给学生,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情绪、情感、创造能力以及知识对于学生生活的意义,允许他们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三) 尊重生存,培养完整意义的学生

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在教育内容方面必然要求发展学生智育是重中之重,而这种传统的重学生智育发展而轻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整体发展的教育结果只能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其产生的不良教育结果是:学生的道德水准滑坡;学生身体健康的危机;学生心理健康危机。认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统一的人。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人既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个性化要以社会为基础,同时个性发展又是社会化的前提条件。“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正是要求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协调发展。

二、坚持生态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加强人与其他生命体关系的关注

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其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是道德教育价值的唯一主体,教育只考虑人的需要和利益,人以外的其他生命都是人类的附庸,它们没有权利可言,没有自在价值。这种教育价值观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相适应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他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 转贴于

然而,在面临大自然的强烈报复行动的当代,随着全球性的物种、能源、环境等生态问题的产生和不断恶化,人类已逐步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危害性,开始反思和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生态主义的自然观应运而生。这种自然观不再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看待自然界,而要求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相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自然观的转变相适应,教育必须确立生态人文主义价值观。生态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把是否讲求生态伦理,有无环境道德,能否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作为现代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既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片面性,又恰当地肯定了人类伟大的能动作用。生态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当代存在操作上的可能模式,就是生态素质教育。

三、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1)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和进步;(2)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价值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党和政府在处理教育与非教育的相互关系时,主动采取优先考虑教育、超前发展教育的这一原则。确立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1、教育优先发展基于关于社会化生产和消费的理论。认为,人作为生产的主体,而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必须依靠科学文化和人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社会化生产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无论是实现社会化生产,还是实现对社会产品的消费,都离不开具有高度文明的高素质的人。这种人在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接受社会的培养,而教育则是完成这种培养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和形式;2、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等生产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使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于生产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必然是长期性的、超前性的;3、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生产力的发展则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像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单纯依靠引进资金、设备搞建设,而是要自力更生,依靠人民的力量,依靠发展教育、开发巨大的人力资源,使之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 统筹教育内部协调发展

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首先在于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其次在于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扩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地域范围。对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统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也是需要我们整体推进的工作。

第5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海明威;生态伦理;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66-02

起初对海明威的生态伦理意识考量时,一直无法确立自己的立场,是支持认为他具有生态伦理意识的说法还是认同多数人对他自然观矛盾性的评价。迟迟不能下笔的原因是似乎很多观点都不能准确表达自己心底的声音。在我回忆老师所讲的异国形象理论时受到了很大启发,再对海明威的生态伦理观进行思考,思路就豁然清晰。我试图以自我与他者、人类与异己这种二元关系来阐释海明威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

在我们考察海明威生态伦理观时,会发现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都是与自然密不可分的,但是不能简单的看到他亲近自然,就判定他有正确的自然观,海明威是渴望把自然视为理想的他者,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包括作家在内的群体都面临着精神上的危机,作家对人类文明产生质疑时,就希望将理想转嫁到自然上。但实际上海明威并不是真正的融入自然,他是想逃避到自然中,借征服自然来显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双心河》中的尼克,熟悉尼克系列小说的读者都知道他是从孩童成长为成年男子的,战争结束后,那些犯罪和暴力似乎离尼克远了。他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垂钓,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放松方式。于是尼克投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他顺着河流来到山中的平坦地方,在这里熟练地搭帐篷,捉蚂蚱,钓鱼。一切在他的安排中都井井有条,在这里,“什么东西都不会来侵犯他”,在这一小块天地,尼克就是主宰者,对它们有生杀大权。他知道什么时候能抓到蚂蚱,“尼克想在太阳尚未把草晒干前捉些蚱蜢当鱼饵。……尼克知道如果草上没有露水,他得花上一整天的工夫才能抓到一满瓶好蚱蜢,……”钓鳟鱼也一样,他更懂得在何时何地能钓到想要的大鳟鱼。很明显,尼克来到这里是以征服者的姿态来的,可见他需要自然是某种他可以掌握的东西,而他欣赏自然,是因为它满足了自己的愿望是想将他自己从成长和战争的噩梦般经历中解脱出来的,这似乎可以抚平他身体和心灵的创伤。正是这种以征服为目的的理想转嫁,最终会面临现实的困境。在故事的结尾海明威描述了一个地方“河流变窄,而且进入了沼泽”,但尼克“不想眼下就走进沼地”。 实际上沼泽象征了大自然神秘的力量,说明人无论多强大,如不是融入它,都将失败。而海明威似乎想给了读者的答案是他害怕回忆过去。看到河流变窄,他感觉十分害怕。他不敢走过那个地方,也不敢进入沼泽。在他的意识中,河流宽度的变化是与他的心灵创伤有天然的联系。但是这样的结局正说明了海明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他是想通过对自然的征服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完完全全是把自然放在对立面上,当做他者和异己来看视。

同样的结论也可以在《老人与海》的结局中得出,我们看到的是书中海明威将象征自然的大海描写得生机盎然,充满无穷的魅力,给予老人和读者一种很大的精神上的愉悦,表现出热爱大自然的一面,圣地亚哥赞美大马林鱼优美的姿态,绚丽的颜色,顽强的生命力:“这条鱼是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凭它的举止风度和他的高度尊严来看,谁也不配吃它”;另一方面,圣地亚哥从未动摇过杀死大鱼的决心:“于是他替这条没东西吃的大鱼感到伤心,但是要杀死它的决心绝对没有因为替它伤心而减弱。”圣地亚哥要杀死大鱼来实现自我价值,就像原定要取的名字一样“人的尊严” ,这是海明威赋予圣地亚哥的真正主体生命价值和意义。“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关乎个体和人类的尊严。可是无论圣地亚哥怎么抗争,也改变不了他的胜利果实被群鲨吃掉的残酷事实。这种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强大是任何一个人类都左右不了的。圣地亚哥在思考是什么将他打败时,在这里海明威给老人的答案是:“只怪我出海太远了。”这正好说明了海明威仍然是在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在思考问题。

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人类是生物圈的中心,只有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存在物无内在价值,仅具有工具价值,它们被排除在人类伦理关怀和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之外。”海明威对待自然的态度既是这种自然观的展现,人和自然的对立以及人要征服和战胜自然成为他创作的主旋律。

但是这种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生态伦理的思考,由于受到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作者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进步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一位伟大的作家形成这种生态伦理观的呢?

二、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成因

首先,海明威这一自然观的形成主要是受西方文化二元对立思想,西方文化的重要思维模式是一种二元对立思想,这使西方人较早产生主体和客体对立的观念,以致决定了西方人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一方面,主客对立使西方人总是把人和自然截然分离;另一方面,主客对立容易使西方人产生人类高于自然和应该战胜、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并最终成为西方文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范式。”海明威生活在西方现代社会,其生活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他的自然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西方现代社会里,正是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自然科学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使人类对于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充满信心。近代培根的实验科学、笛卡尔一牛顿机械自然观由于片面强调分析方法、强调主客二分,突显人与自然的区别,迸一步强化了人类中心丰义思想。”

其次,是由海明威自身性格决定的,毫不夸张的说海明威是十分注重自己的声名与个体欲望的实现的。同时他也十分懂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由于战争的原因,他在社会舆论中成为了英雄、硬汉。海明威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作家,就像他的冰山原则一样,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他想呈献给读者的,无论是在作品中还是当时社会舆论中。他的硬汉形象就是他自己塑造出来的,他在救护站给伤员发给养时被迫击炮炸伤,在给家里的信中,他添枝加叶的讲述了自己有227处伤,“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在意大利受伤的美国人”回家后面对被过分夸大的事实,他也不予否认,甚至“对《奥克帕克人》报的一名颇有名望的记者说,他曾被机关枪撂倒过两次,中了32弹”。他追求猎奇生活,出海捕鱼、参加斗牛、非洲狩猎,与人决斗。使他在当时的美国人心中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他自身也渴望征服大自然,从而强大起来。“他之所以喜欢到非洲去,是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被观看、被消费、被书写的“他者”。在他者的土地上,海明威获得了猎杀和审美的消费满足,而他留在这块土地上的是酒瓶、商品标签等现代商业文明垃圾。”这里的狩猎己经成为人类自己勇气、尊严的求证方式,以终止动物的生命为代价,自然仅仅被视为人类征服的客体,而且给人一种感觉:越是难以征服的对象越能给人征服的乐趣和荣耀。在故事中海明威曾说“我为自己打中了它但没有把它打死而感到说不出的窝囊。我并不在乎杀死任何东西,任何动物,只要杀得干净利落,反正它们早晚都得死,因此我丝毫没有负疚感。我们吃动物的肉,收藏它们的皮和角。” “只有当捕杀到那头猎物才足以使他成为同行中第一名的时候才捕杀,”“除非它很棒,否则我不愿杀它,”

现在学术界开始更多的研究海明威的生态伦理意识、女性意识。但是用任何一种新锐理论来解读经典作家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个作家在但时的时代是否真的具有超越本时代的敏锐的前瞻性。我认为海明威受到西方传统价值观、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具备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的,他只是把自然当做他者来进行理想的转嫁,但由于作家处在人类与异己的二元对立的置囿中,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许多小说的结尾,我们看到的都是在自然面前强大的人类的最终失败。

参考文献:

[1]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M].陈良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第6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武术文化;文化生态;武术文化

生态系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一直都是学者们十分关心,并致力研究的问题,当代的武术保护策略多局限于拳种范围的保护、挖整,后来也有学者提出武术的“活态”传承,认为武术应当注重传承人的培养,让武术在人的身上“流动”起来。但是这种观点仍然有其局限性,武术的保护和发展应当着眼于武术生态系统的建立,创造一片适合武术繁荣生长的土地。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存留下来的瑰宝,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是,自从中国经历了1840年到现如今将近两百年的剧变,可以说,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变化都要比过去几千年来文明的变化程度要大。在这种剧变下,以武术为代表的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如可能够探索出一条新的,适合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就成为当下民传人和从业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传统武术的生存现状

1.1现代化的冲击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人,其一切活动包括对文化的传承,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离开社会环境则无从谈“文化”或“文化传承”。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如今的信息社会,“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变化。[1]当技术发明增进了人类控制和调节环境的能力,当习得的行为模式得到传承,环境和文化的意义就被改变。[2]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其与中国传统自然科学迥然不同的逻辑模式,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冲击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1.2异质文化侵蚀

中国自近代以来,长期缺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的状态,使得社会整体对待异质文化呈现出不理性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面对跆拳道、空手道等舶来品时,再加之优秀的市场运作机制,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被寸寸挤压。对于现代武术的竞技化的发展,现在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竞技武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失败,对此,是否需要提示大家应当返回到传统武术当中,去寻找文化的血脉和未来的道路。蔡龙云先生指出,中国武术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舞”和“击”的两条道路;形意拳传人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中也提到,传统武术有练法、打法和演法三大内容。认为,传统应当是在继承已有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的过程。这表明,传统不仅仅是继承,而是保持了继承和创新之间适当的张力的过程。作为现代武术大力推广的竞技武术,不仅完整的继承了相关拳种的已有内容,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难美新的独特风格,作为武术演法的发展,武术竞技套路的发展无疑是相当优秀并且成功的。但是,演法的高度发展却撇下了打法和练法,以练法落后尤甚,这种不平衡发展引发了甚嚣尘上的“技击丢失”论,这是对中国武术构成体系的误读。但是这种不平衡发展的确造成了武术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使得面对跆拳道等异文化项目时,显得竞争力不足。

1.3快文化之殇

中国传统武术的培养模式是徒弟把师父养在家里,15岁开始习拳,徒弟练拳,师父帮着调养,到40岁左右功夫大成。[3]网络媒体出现之后,信息的流通极大的加快了,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快文化,追求时尚的风潮愈演愈烈,以优衣库等服装品牌为例,其款式每周出新,甚至常常使用水洗一遍就报废的材料,迫使消费者加快消费的周转率。跆拳道等国外武技作为体育项目推广,使用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简单、高效,短时间内就能见得成效,这种方式也迎合了现代快文化的追求个性,更新频繁的特点。反观传统武术这种动辄十几年为周期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快文化的节奏,也成为武术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

2武术文化生态系统的模式探索

面对中国武术发展的现状,许多人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措施和建议,然而,这些方法层面的建议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是,给予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土壤才是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发展武术的根本途径。武术传播发展的主流,从古至今都是游离在官方之外,私下传播的情况,但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文章指出“中国武术是生长在过去的自然经济的社会条件下的”,但是现代化的社会,媒体高度发达,信息产生和传播的速度急剧加快的情况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武术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这样一来,就使得武术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载体的逐渐弱化乃至消亡埋下了伏笔。从这个角度来说,脱离了农耕文明背景的武术,如何在现代社会进行自我的再生产,获得新的生命力,就成为了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活态”是文化发展和传播领域中很重要的概念,以武术为例,现有的研究认为,武术的继承和传播不应该仅仅把武术的器械,书籍资料,录像等挖掘保留下来就万事大吉,还应该注重武术传承人的保护,使武术得以在人的身上流动,保证武术的活态传承。[4]然而,这种观点固然有其现实的意义,但是仍然有视野的局限性,武术的保护不应局限于现存的拳种的挖整、保护和活态传承,更应注重于整个武术文化系统的“活态”。以八卦掌为例,董海川作为一代宗师,技术风格自成一家,其弟子由于自身的天赋,特点不同,又发展出了各自的特点,从狭义的拳种保护上说,董海川的技术风格在他辞世之后必然消失于历史之中,然而他的弟子却通过各自的方式,将董海川的拳术保存了下来。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现代公认的种类繁多的拳种系统是明末才得以成型,期间,知道的、不知道的各种有名的无名的拳种产生又消失,如果以现在的武术保护的视野来说,这些都是损失,但是正因为中国社会仍然处在当时的背景下,整个武术文化体系得以在这种不断有新拳种产生,又不断有拳种消亡的情况下,以一种生机盎然的“活态”不断向前发展。如果能够构筑一整套武术文化的生态系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就不必拘泥于具体拳种的兴衰存亡,而能够站在生态体系的高度把握武术的流变,通过武术生长的文化土壤,使武术能够生生不息。

2.1经济体制

近代以来,产品供需产生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已经成为了经济体制的核心,同时也成为了文化产生的场所。在《做文化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表征、认同、生产、消费和规则的文化循环,任何一项文化主题或人工制品的分析研究都一定要通过这个循环,在现实世界中(这个循环的)各个环节是以一种复杂的和偶然的方式不断地相互重叠和相互缠绕的。[5]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立足市场,发现受众的需求,将武术作为一项文化产品进行生产,并且让大众进行消费。这个过程中,如何定位武术表征,使得传播的受众产生认同,是当下武术传播的重点。

2.2科学技术

以西方社会为主导的现代科学体系的兴起,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由此产生的各种科技成果远远超越了过去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现代科学体系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其定量的分析方法使得中国传统自然科学“黑箱”式的研究模式看起来越发的玄奇而不可信,然而,传统自然科学能够在中国社会存在、发展,必定有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如何将二者结合,形成一套全新的科学体系,不仅有利于传统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而且如果能够建立起这套体系,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例如:中医经络学说、气论等,如何应用现代的科学话语进行解释,不仅有利于瓦解近代以来愈演愈烈的神秘化言论,而且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自然观的逻辑起点和脉络。对于传统武术的大量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也能够通过定量研究更好的被学习和掌握。

2.3社会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人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文化导向,文化又反作用于价值观的形成。武术的文化和身体技术体系就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不仅是中国武术的基石,更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基石。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日渐稀薄,汉文化的特色日渐丢失,反观日本,正式场合下的礼仪风貌,民族气息浓厚,一片唐宋风情[6]。由于近代以来的特殊国情,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价值观和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循环出现了断裂,在这种形势下,就必须依靠政府制定政策,营造文化导向,不可以放任当前的社会价值观的现状自由发展,重新建立起一个对中华文化传统比较好的继承下来的社会风貌。这样一来,武术也能够从中受益,恢复了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就会有着独到的社会效应。古今文化,失传者甚众,但是文化的多样性在历史的潮流中仍是主流,其因有文化之土壤,一旦雨露播撒,便生根发芽,本不应出现单独保护某项文化项目的局面。但是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近代以来的历史事件,使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本来的土壤已经变得稀薄,只能从项目众多的传统文化项目之中,重新挖掘文化之土壤,是为“文化成果反哺文化生产者”,通过这种人为干预的传承活动,使文化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从经济体制、科学技术和社会价值观念三个方面,对武术文化生态系统进行解释和重构,重新配置出适合武术生长的文化土壤,使得武术在传统和现代的张力中得到新生。

参考文献

[1]谢业雷,李吉远.“文化生态”视阈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190-193.

[2]JulianHSteward,著.文化生态学[M].潘艳,陈洪波,译.南方文物杂志社,2007:107-112.

[3]李仲轩,徐皓峰.逝去的武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4]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英)杜盖伊.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霍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第7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生态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下半叶,以人类运用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从此使人类生产由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化生产进军,它打破了数千年来以自然生产力为主导的农业文明体系,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提高。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工业文明一些内在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等废品给新兴工业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到:“到处都是弥漫着浓浓煤烟”,“肮脏的大杂院”,“难看的城市”,生活富裕的资本家会为自己建造花园式的别墅,然而工人们不得不生活在混乱、肮脏、令人发呕的环境当中。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思想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间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对立的社会现实之上,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的。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之后,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导致的近代环境污染的发生过程、涉及领域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披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了减少成本,占用工人的劳动时间,让工人在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以榨取劳动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用生产技术去剥削并向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在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更加恶化。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制度的层面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方式,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根源。

生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马克思早期受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的思想秉承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对自我意识比较重视,认为自然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力图用自我意识来解释自然。即“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①”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对其抽象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黑格尔抛开人及人类社会的抽象谈自然,认为自然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失,把自然界引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深渊领域。而这种理论在黑格尔的理论中永远无法得到解决,只能陷入无休止的循环论证之中。而马克思却成功地解释了黑格尔理论的缺陷之处。马克思曾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②”。

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与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思想强调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精神的客观实在。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神秘主义同样表达了不满,但是这种批判却具有不彻底性,因为费尔巴哈仅从感性直观的角度理解自然。费尔巴哈的功绩就在于使自然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中解放出来,重新对其赋予了自然的唯物主义地位,但是,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同样具有局限性,即始终站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旧唯物主义立场上看问题。

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进行的无情批判,费尔巴哈过分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和决定性,却抹杀了人对自然的能动的反作用。在费尔巴哈眼里人在自然面前只能是消极的、被动的,他不理解人不仅仅是“感性的对象”,而且还是“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这种割裂唯物主义和历史联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感性的人”只是一种“具有纯粹自然性质的类本质的人,它作为空洞的原始主观性,不是能动地、实践地而是被动地、直观地同自然的客观性相对立”。马克思以实践论的人化思想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③马克思克服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非实践性的缺陷,创立了科学的生态思想理论。

生态思想的核心:人与自然

以前的生态思想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在列举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以及环境恶化带给人类自身的危害之后,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的发生过程、涉及领域及其带来的危害等一系列问题,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因此对自然界、事物,就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突破了那种纯粹的、自然的传统观念。在他们看来,自然界的物质系统演化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及其活动,正确地阐明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所应有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自然界在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因此需要合适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界是优先于人类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自在的物质世界,那么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个物质世界天然就有的,不是人类创造的。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不仅人的物质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而且人的精神生活、创造活动也同样离不开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指出:“人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总之,人的一切,包括人的肉体和意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本质等,都与自然界密切联系。

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衣食之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之物,人类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而存活下去,破坏自然环境最终也等于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就是保护好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具体地、历史地放在自然之中来阐述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类正确认识自身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内,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的凋零衰败会造成人类生存的困难,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则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只有自然界和谐发展,人类的文明才能生生不息得以永存。

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保护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和动物不一样,动物是被动性的存在物,人则是主动性的存在物,人类具有能动性。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他们看来,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乎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人是自然存在物,依赖于自然界,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存在物,这是由于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提供的现成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自然条件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具有“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一方面,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变而来,并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另一方面,人又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人与自然的这种互为对象、互为作用的关系,是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最基本特征,必然以人的实践作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

人与自然之间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我们理解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关键。人与自然相统一,一方面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自然上,依照自己的内在尺度进行生产,使自然成为人的产品;另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双向运动,自然客体主体化,人在“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改变了自然的面貌,使自然向着更适合人生存的方向变化。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这表明了劳动与物质变换的关系,首先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自然条件,劳动的永恒性意味着物质变换的永恒性,劳动终止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也将终止,人类将不复存在。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生态思想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政府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将努力建构生态文明作为着重建设任务提到议程上,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物质生产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

思想观念层面。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首要的就是要实现人的生态意识的觉醒。十报告中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理念”,这就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

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思想。在价值观念上,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也要破除那种认为工业增值大、农业增值小的观念。在思维方式上,要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生态失调作出充分评价,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不能只为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生态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公众参与也是保证政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社会公众均享有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平等地参与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并有权对政府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和单位、个人的环境资源的利用行为进行监督。

物质生产层面。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指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改变旧的发展观,树立新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而协调发展同样是为了人类发展。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蕴涵着人类社会代际之间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

在自然界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生态产业运作的自然规律,生产设施和生产流程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社会经济规律,联系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调查研究、定量分析、综合考虑之后,选择最佳方案。

社会制度层面。政府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执政理念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庞大的公共资源,政府所主导的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民众的意识倾向,在这种价值取向支配下的公共资源分配决定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生态文明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体系。应从经济、政治、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人与人的关系。

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如政府出资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将环保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当中;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建立有效的制衡监督机制,树立正确的环境立法理念等。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德]黑格尔:《自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页。

第8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论文关键词 功利主义 技术价值观 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一、技术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观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有关价值的基本观点,是对各类价值关系的基本概括,是价值意识最高的形式。它是人类特有的带有倾向性的评价、认识的标准,是人类从事某活动的定向标准。人们一旦确立了某种价值观,就会在的活动中体现出某种倾向性的特征,并通过价值的创造从而实现价值理想。

技术价值观则是人们在对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稳定的认识。

人类的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价值观。在技术原始的古代,当时的条件决定了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模糊的、笼统的、混沌的整体自然观。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就是去顺应自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古代人类只能依靠原始技术来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产资料和所需的生活资料。因此,无论是对自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发,或是有意无意的损害、滥用、破坏,都不会对自然界及其社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则把整个自然界当作一架按照一定规律自动运转的机器,人们只需通过实验和分析对自然界进行探寻,掌握规律的钥匙,便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近代技术的诞生和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了人类财富的积累,人们于是把技术看作掠夺自然的手段和工具,并形成了影响几个世纪的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

人类文明伊始就已经存在了人类的技术价值观,伴随着人类技术活动的进步、深入和拓展而走向系统化、知识化。由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直到工业机器时代,逐渐形成了技术征服自然、保护自身和生产物质财富以及如何有效使用技术等一类的技术有效性价值理念。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不但将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也为技术的整体社会价值实现提供了文化、思想和科学的氛围,成为滋生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温床。它所掀起的科学革命,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也为工业革命积的爆发蓄了力量。默顿分析了17世纪英国社会的技术实用价值,他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将会导致出实用的结果”,“科学家不但寻求技术效率,同时也考虑合理地使生产手段来适合最终目的的经济效益”。这些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观渗透和融合了科学认识以及文化,对技术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上升到理性上形成了重工具、经验性和实证的价值观,就是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弗·培根清楚的表达了这种价值观:“对于各种科学的增长进步和哲学体系来说,应该依照相同的规则,以果实来评判学说体系;然而假设这种体系不出产果实,我们则应该宣告它毫无价值,尤其是当它不仅不产生橄榄和葡萄等果实反而带有辩论、争论之蒺藜时,我们更应当作这样的宣告。”此观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外在的应用价值,“用此方法来看技术,我们判定它有价值,因为它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说的是这些目的是为社会与个人谋福利的,具有道德背景和人道主义的希望。“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把技术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一直与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观点联系在一起。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局限性

1.忽视自然价值,强调人类价值

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所理解,自然界是没有价值、没有目的的,只能任人摆布。人不但处于自然界之外,并且居于自然界之上,万事万物仅仅是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没有价值。比方说某人用斧子砍倒另一个人,他就会被认为是可恶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然而,如果某人挥斧砍倒一棵树,别人会认为这很正常。因为树本来就是被人使用的工具,其价值就在于能够被人类利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自身的利益,人类借助技术手段疯狂地掠夺自然,肆意地践踏自然,导致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可是我们忘记了一点,世界是一个生物共同体,人类只不过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

2.忽视技术价值多样性,强调单一经济价值

技术价值具有多样性,形式上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但工业革命以来,由技术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人们只看到了其经济价值,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只强调单一的经济价值,换来了所谓的GDP的增长,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3.忽视价值理性,强调工具理性

技术是对人类是有价值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手段。技术就其本性来讲是价值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使得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出现了以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这样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简单地把有用等同于技术价值,一味强调技术手段的目的化和技术的工具性,它偏重技术的产出效率、经济功能,忽视技术内在价值和技术的价值理性对人的引导作用。技术活动是从价值主体需要出发,经过价值理念、价值意识、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与价值物生成的过程。技术价值目标并不总是合理的、恰当的、正当的,而往往会建构出非正当、非合理性的价值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它以经济利益的实现为中心,对自然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轻人的尺度、重物的尺度,对消费价值、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激发了人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失去了对主体的终极关怀,泯灭了精神品味和生命意识,从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一)打破了人与自然之和谐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视自然的其他价值,只注意自然界的经济价值,认为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索取、利用和征服的对象。在技术功利主义意识里,树木不再是秀丽的自然风景、不再是茂密的森林、不再是充满神奇与情趣的绿色王国,而是由树木到桌椅不断变化的人类用品,一切生物都为了人类利益而存在,都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性的对象存在,于是形成了奴役自然、主宰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在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之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恶化了人与自然关系,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人类的活动逐步使得自身很难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在于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生态系统内部的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旦外来干扰超出了此限度,这种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人类对自然界开发利用和全方位的污染,远远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使得土地沙化、资源枯竭、酸雨毒雾剧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等。恩格斯说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二)消解了人之主体性

技术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逐渐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从此带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把人从头脑、躯体的综合体中分离出来,他在运用身体却并不需要动脑。人成了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人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工人在创造产品时并不起什么作用。工业文明彻底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之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人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机器零件,破坏了人的生存的从容与和谐,耗掉了人的生命和青春的激情。汽笛一响,人们必须开始工作;装配流水线从身旁转过,工人必须跟上它的速度;铁路按严格的时间发车,人们必须服从;大众媒介产生的是一种单一文化,大规模生产产生的是标准化产品,人的自主性丧失了,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被客观化与机械化了。人被整合到依据理性原则和商品本性建立起来的自律的机械化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过来成为统治自己、压迫自己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从属于它,剥夺了人的自由。人成了技术的附属物,失去了主体性与能动性。

(三)导致人自身价值之迷失

第9篇: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意识;辩证统一;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02

意识从起源上来说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本质上来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自从有了人,人的存在和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自身的意识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自然观的核心问题,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自然与意识的关系。人在处理自身同自然的关系问题时,总是从自身的主体地位出发去认识自然。回溯西方自然观,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以萌芽的形式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此后历史上的众多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本文拟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梳理恩格斯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形成过程,探析恩格斯揭示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现实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一、恩格斯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确立

黑格尔将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提升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层面加以讨论,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1](P292)。在黑格尔看来,对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哲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全部兴趣仅仅在于和解这一对立”[2](P6)。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也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3](P621)。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有关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思想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自然与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意识能不能认识自然、正确地反映自然。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先于自然的东西;旧唯物主义虽承认意识的产生是同自然界合乎规律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相联系的,但认为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看不到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知论则怀疑、否定意识能反映物质世界。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观点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是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指出意识是自然的产物;二是认为人的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能够认识自然、正确地反映自然。恩格斯对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揭示彰显了恩格斯自然观对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自然观的超越。

二、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内容

恩格斯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自然的产物。在考察古生物学的基础上,恩格斯指出,意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人脑是由简单的无结构的但有感受刺激能力的最低级有机体的原生质进化而来的。恩格斯指出,不论意识看起来多么超感觉,它并不是某种现成的、从自然界之外发生和突然降临的与自然界相分离的存在,而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化的结果。由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与从猿到人、从猿脑到人脑这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一起完成的,也是与自然界的合规律性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经验论时用原则与实际的关系来说明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强调思维永远是物质的产物,即“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这样一来,全部关系都颠倒了: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4](P38)。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及其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原始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的前提。恩格斯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前提出发,指出自然界是意识的真实基础,肯定自然界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提出了从自然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即“自然界、社会是不依赖于任何意识而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运动的辩证规律的反映”

恩格斯认为,意识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能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自然界的进化形成了能产生意识的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在反映外部存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在实践中,人发展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如情感、智力等。恩格斯结合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指出,意识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是人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由人的实践需要产生的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呢?对此,恩格斯指出,人对自然界的意识,不管是错误的或是歪曲的反映,都是对现实的反映,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人要达成对自然界的正确反映和认识是极端困难的,必须经由人的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恩格斯以意识产生的实践动力为由阐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意识对人的实践、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指出自然界与意识之间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辩证统一关系。

恩格斯指出,意识是人的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其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与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意识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即便在某一情况下人的意识出现了重复,这些重复也只是例外而不是通例,也绝不是在完全同样的状况下发生的。恩格斯认为,当人“还是半动物,是野蛮的,在自然力面前还无能无力,还不认识他们自己的力量”[4](P186)时,人在这一阶段的社会生活带有动物的性质,完全像动物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形成纯粹的畜群意识,只不过,人的意识代替了人的本能,或者说人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的意识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实现真正的分工后,人对自然的意识逐步走向科学化,形成了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等学科,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恩格斯强调,意识和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中介、与特定阶段的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紧密相关,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们愈加认识到并逐步实现着自身与自然的统一、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

三、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遭遇的苛评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恩格斯关于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在形而上学的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机械反映论,否认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如格奥尔格・卢卡奇以分析李凯尔特的观点为据,指出恩格斯的反映论同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一样,都是基于意识与自然的僵硬对立,是不可能成立的。在卢卡奇看来,一切反映论都未将实践视为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基础,缺乏一种历史思维,只用直观的方式去看待自然与意识的关系,“恩格斯想用直接实践来反驳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的任务却远未解决”[7](P13)。阿尔弗雷德・施密特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观只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了解,只关心自然现象的变化,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看成是被动的反映,没有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关于把认识素朴地表述为摹写就不值一提了,这种认识使意识与对象互相间完全对立,无视实践对于对象的构成作用。对象的世界不仅是必须摹写的自在,大体上也是社会的产物”[8](P211)。在阿尔弗雷德・施密特看来,恩格斯不是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自然与意识的关系,而是从经验哲学的角度将人对自然的认识看成是对自然的机械反映,是一种纯粹客观主义的立场。戴维・麦克莱伦认为,“对恩格斯说来,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现实事物和过程的或多或少抽象的反映’,概念‘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9],但这一认识论“将认识看成是对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自然过程的反映,把离开实践作用的纯粹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10](P475),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诺曼・莱文认为,恩格斯把意识当成是自然的复制品,只是自然的摹写,以过分简单化的方式对待自然与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和自然当成两种没有相互混合、渗透、融合、截然分开的实体,“创造了一个两极化的认识论世界”[11]。批评恩格斯的这些学者大多忽视自在自然对人化自然的优先性,将恩格斯的观点视为一种离开实践的、直观的反映论,他们都未能坚持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物质前提,“以‘实践’消解‘自然’的原本性”[12](P275),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四、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本质与当代启示

恩格斯以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力地说明了意识的产生同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的联系,阐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恩格斯认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13],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13],这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乃至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13],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问题。恩格斯在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既承认自然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又认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彰显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管是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的实际发生过程上来说,只有先回答了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然后才能回答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尽管某些哲学家并不直接回答甚至极力否定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但他们在解答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时已经包含了对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对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问题的回答总是以对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为前提的。恩格斯认为,唯心主义者把思维和意识看作是世界存在的本原,从思维导出存在、从意识导出自然,得出了自然与意识相统一的认识论回答;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不但自然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前提,意识是对自然的反映,而且我们对自然的意识内容完全可以由实践来证明,这就从自然的本原性导出了唯物主义自然和意识的同一性。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辩证的观点将自然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正确揭示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恩格斯在揭示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始终贯穿了自然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思想,确定了意识的主体是人,意识的对象和内容是自然,从而奠定了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去理解自然的认识路径,清除了唯心主义的影响,彻底批判了不可知论和经验主义。人对自然界的意识不是对自然的直接静观,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活动,而是与人的实践紧密相连的、作为实践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的对象化活动形式,“因此,和外部自然始终是人的意识的‘原型’或‘文本’相对应,对象性活动始终是人类意识生成与发展的活动,是人的意识的源泉和动力。不仅如此,人的意识活动同时就是对象性活动,因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与他的大脑、与他的意志和动机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如果不参与人的对象性活动,就只能是空洞的意识;对象性活动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就只能是动物的活动。正是人的意识和人的对象性活动的相互作用,才造就了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直接区别”[14](P21-22)。自然和意识在作为实践过程的内化与内容时彼此一致且互相影响,有力地驳斥了在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一切怪论。恩格斯对自然与意识统一关系的揭示,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又充分肯定了意识的独立性、能动性,指出自然和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达成的统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趋向更高的统一。

恩格斯从人的实践出发理解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启示我们要立足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实现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主动校正我们的认识,调整发展方略,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恩格斯以宗教为例说明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宗教不过是采取超人间力量形式的人间的力量,它并不必然出现于任何历史阶段和任何社会之中。在人类早期尤其是远古时代,由于实践水平、思维水平低下,人对周围自然界的种种神秘力量既不能支配也无法抗拒,在畏惧与惊异中窥测自然、自我沉思,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力,从而达成对外界和自身的最初看法,即“通过种种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表现出来,使周围世界赋予了人的猜测和设想”[15]。人对自然的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表现为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是社会意识的主要内容。“一部人类发展史,其基础性的内容正是人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史。”[16](P59)人对自然的实践越发达,人对自然的意识就越全面、深入,人就会失去对自然的崇拜,自然就会从被崇拜、被神化的对象降低为有用物,反映超自然力量的宗教就会随之消失。与这一变化同步,人开始把自然当成可被统治的、无穷尽的资源提供者,肆意地开采、耗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界,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危机。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告诉我们人一方面在实践中认识、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也在认识、改造自然中发展自身。当前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问题,反映了人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进步,但也恰恰说明人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未达到真正全面的程度,未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真正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中国当前发展的新常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启示我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主动校正我们的认识,调整发展方略,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徐琳.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匈]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德]施密特A.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吴仲P,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英]戴维・麦克莱伦.关于恩格斯[J].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1(4):10.

[10]张新.读懂恩格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1][美]诺曼・莱文.可悲的骗局[J].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1(3):34.

[12]何萍.20世纪哲学:东方与西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16.

[14]孙道进.环境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