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部门工作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部门工作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部门工作管理制度

第1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1 坚持一个原则

在执法协作工作中要坚持“各司其职、小案独立、大案协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2 把握二个范围

行政违法。执法把握在动物、动物产品经营、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范围内。由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理(罚)。

刑事违法。对在查处动物卫生监方面违法行为时,对确有触犯刑法的,由公安部门实施刑事处理。

3 牢记三项执法内容

围绕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交办的涉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需要联合执法的工作任务;两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开展联合执法的事项。

4 侧重四个环节

养殖环节。重点是养殖业动物卫生防疫条件、档案记录情况、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使用或添加激素类药品或其他禁用药品、人用药品;动物强制免疫及免疫标识佩戴情况等。 4.2 屠宰环节。无证屠宰、私屠滥宰,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屠宰、出售。染疫或疑似染疫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

检疫监督环节。违法加工、经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经营、仓储、销售、运输等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 4.4 兽药经营环节。无证经营、经营假劣兽药或非法药品。 5.建立五项制度 5.1 联合执法启动制度

常规启动机制。建立节假日、双休日巡查以及投诉举报、应急事件快速处理制度。需要开展全市性的、重大的联合执法以及上级要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时,经两部门会商后组织实施。

专项启动机制。涉及两部门单一专业执法力量难以纠正、制止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时,两部门协商后实施联合行动。

突发启动机制。遇到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事项需要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时,两部门立即、尽快组织实施。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两部门轮流召集。遇特殊情况,经任何一家成员单位提议可视情召开。联席会议主要内容是通报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情况,分析研判事态发展趋势,共同研究事件处置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制定联合执法计划和行动方案,确定打击重点;共同分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动向、特点、规律,研究应对策略等。

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流涉及各监管环节的法律法规、政策、食品安全标准规范。采用一般信息通报、典型案件通报、重大事项(紧急情况)通报等三种通报方式。实行一般信息月通报,典型案件限时通报,重大紧急情报“零时差”通报机制。

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制度公安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时,要及时移交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在案件查处中认为当事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立即通报公安部门,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必要时可在现场立即办理案件移交手续。对两部门移交的案件,对方应立即派人到场。现场检查初步认定有违法行为,需要立案的,自受理之日起3日内做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决定立案的,应在现场或后续案件调查按各自职能分工进行。决定不立案的,应书面告知移送案件部门。对于决定立案的案件,移送机关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对方,并办理交接手续并依法作出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两部门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应当妥善保存案件的相关证据。对易腐烂、变质、灭失等不宜或者不易保管的涉案物品,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固定证据;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涉案物品,应当送请有关部门或者机构依法进行检验、鉴定,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对于两部门移送的案件,对方应将查处情况通报移送的机关。双方均有督办权,告知权,知情权。对推诿、不作为行为,对方有权向有关部门反馈。

案件处置制度:

发现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或接到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公安机关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核查相关信息,按以下要求处置: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属本部门职能管辖范围的,应及时依法封存(或登记保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用具,控制事态蔓延。对于依法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举报,应当及时移交主管机关,并告知举报人;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者减轻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食品安全事件案件,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查处;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属于其他部门或多个部门职能管辖范围的,立即通报有关监管部门,协助配合有关部门的处置。

第2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经济运行 制度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91-01

一、大型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制度包括的范围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适应管理的需要,企业都相继出台了一些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形成一套完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在经济运行管理制度方面,目前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制定的经济运行管理制度主要有:资本运营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成本费用及资金控制管理制度、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内部投资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含薪酬、分配及福利管理制度)、市场营销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内部市场管理制度、商品煤质量控制及奖惩管理制度、审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企业制定下发的这些经济运行管理和控制制度对于企业内部协调、规范、秩序运行,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能够起到有效的制度保障作用;对于规范各层面管理行为,提高依法依规管理起到有效的引导控制作用。

二、在经济运行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企业的发展,一些经济运行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管理的需要,或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有抵触,但这些制度仍然在执行,亟需重新制定下发或废除这些制度。

2.有些管理制度不能保持稳定,每年变动情况较大,这样造成下级单位在执行制度时只重视完成眼前的任务,不能作出长期的工作安排。尤其是一些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如果考核指标变动较大,被考核单位就只顾眼前利益,工作重点是将本年度的经营指标完成,会导致短期行为,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3.一些职能部门下发一些综合性的管理制度,需要多个部门联合执行时,由于在制度制定过程中没有与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造成制度下发后不能有效地执行,使内控制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4.由于集团公司缺乏一个对经济运行制度牵头管理的部门,造成企业总部下发的制度相互矛盾,缺乏衔接性,或者对一件事情多头管理,或者出现管理空白点,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使企业下发的制度失去了权威性,造成下级单位无所适从。

为解决集团公司各部门和单位在经济运行制度制定上存在的时效性、随意性和衔接性等的问题。根据企业经济运行制度管理的实际,为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提出以下一些加强经济运行制度管理的做法。

三、加强经济运行制度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统一性原则。集团公司总部层面各项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根据管理权责,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统一审批下达。

2.稳定性原则。集团公司下达的基本的经济运行管理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无特殊情况不作调整。属于适用一定时限的管理制度,在达到时限时应及时废止或重新制定下达。

3.规范性原则。建立会审制,集团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拟下发的各种管理制度,集团公司组织制度审核小组对其合法合规性、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性以及制度本身的全面性、公平性进行会审,有关部门根据会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四、对经济运行制度进行审核的基本流程

1.集团公司明确经济运行制度管理的副总经理和经济运行制度管理的职能部门,并成立由人力资源部、企业管理部、财务部、资本运营部、法律事务部、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组成的经济运行制度审核小组。

2.每年三季度末,集团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根据管控工作的需要,提出次年制定或修订各项管控制度的计划,报经济运行制度管理的职能部门,由其进行审核汇总(见表格),并报请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审定后统一下达计划。

3.各职能部门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计划安排,负责起草本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并将起草的管理制度报送经济运行制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起草管理制度的职能部门要搞好前期调研工作,进行业务把关,以确保起草的管理制度的切实性、必要性和有效性。

4.经济运行制度管理的职能部门根据各职能部门起草的管理制度,负责召集管理制度审核小组会审,并将审核意见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修改完善。

5.对列入经济运行范围的管理制度,统一由集团公司主管制度管理的副总经理审批下达。必要时,由集团公司主管制度管理的副总经理提请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审批下达,或按程序提交集团公司董事会审批下达。

五、加强对已经下发的经济运行制度的跟踪管理

对于已经下发的管理制度,制定下发的部门要搞好“售后服务”,即要对管理制度的后续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座谈交流,听取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样通过信息交流,不但会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还为以后更好地修改完善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六、有关事项

1.对属于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制度涉及到经济运行制度方面内容的,集团公司制度管理部门组织制度审核小组对此方面内容进行会审。

2.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每年应对本部门负责起草并已下发的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审核,对缺项、过时的制度或内容及时进行补充、修改、淘汰,并纳入年度计划中。

3.集团公司制定的经济运行管理制度,需要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按规定履行相关程序。

第3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框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57

[中D分类号] 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106- 02

0 引 言

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在预算支出绩效的管理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实现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可行的改革框架。在旧有管理框架的局限下,使得管理制度的改革受到了不小的阻碍。近年来,政府部门对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再加上相关研究成果的涌现,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此现状对改革框架进行了分析。关于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的改革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 技术手段的应用

技术手段的应用能使管理制度的建立更为客观,具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产出评定。主要是对公共部门对社会提品和服务的评定。产出评定对部门工作效果进行表达,为其他评定奠定理论基础。但在进行产出评定时,需要对内容进行严格的核查,以免使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做到对产出信息的合理使用。第二,效率评定。它主要指产出评定和成本间的比值,用来反映一定投入下产出量的大小。通过效率评定,能促进部门资金投入的节约,用较少的资金获得更大的产出,同时能更好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另外,通过效率评定,对后期投入和产出进行合理预测,更好地对资金进行分配。投入产出是效率评定的重要因素,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和调整。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也会对效率评定造成影响,根据实际需求对评定内容进行变通,使效率评定能对部门绩效进行反映。第三,结果评定。主要指产品服务的社会影响。结果评定也是政府部门预算项目效果的最真实反映,所以需要对评定方法进行合理选择。第四,生产率评定。它能反映执行预算项目所投入的成本。它对于基础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生产率评定也具有较大的难度。

2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这也是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的工作任务之一。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有所创新,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构建新的管理制度。

2.1 部门预算分析员制度

部门预算分析制度主要针对公共部门外部建立。经济发展和时代变革要求预算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会计专业相关知识,还应具备管理能力。但我国从事预算行业的专业人员较少,制约了部门预算分析员制度的建立。需要在人员的选择上制定标准,确保人员素质合格。另外需要分析人员和项目负责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使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更具有针对性。

2.2 绩效信息审计制度

该制度包含绩效信息和绩效评定等方面。绩效评定数据的准确与否,会对绩效评定结果造成影响。这也要求充分调动部门积极参与到管理制度的改革中,另外,还需对绩效评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把控。绩效信息审计制度的建立,能更好保障信息的准确性,为绩效评定提供参考。

2.3 组织实施制度

预算支出方面的绩效管理牵扯到复杂的利益关系,涵盖众多环节,组织实施制度的建立十分重要。财政部门在与预算支出绩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例如对管理制度改革的引导。这也要求该部门结合专业理论,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作中。审计部门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中承担着监督的作用。通过权利机关对绩效管理制度的实行进行监管。在组织实施制度的建立中,不可忽视社会和中介机构的力量,它们能使绩效管理制度更灵活。通过民间中介机构的参与,实现民意的表达。另外,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的成效与社会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民众对政府预算的使用也十分关注,且民众享有知情权。这也要求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民意,做到工作的公正公开,使公民的监督权利得以行使。

3 结 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政府部门对预算支出绩效管理进行改革。对于改革框架的构建,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改革政策,政府部门的属性等各方面因素,基于客观条件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合理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管理制度的优化。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要求政府部门勇于面对挑战,深入研究,为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美]珍妮特・M・凯丽,威廉姆・ C・瑞文巴克.地方政府绩效预算[M].苟燕楠,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一、工作准备情况

我们认真制定了物资采购和工程项目管理专项效能监察实施方案,明确了效能监察的工作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并分阶段组织实施:工作目的:大力推行物资采购“阳光工程”,堵塞漏洞,降低采购成本,杜绝违纪违法行为,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物资采购规章制度,规范物资采购招议标程序。步骤:4月3日-4月30日为学习宣传阶段;5月1日-5月31日为自查阶段;6月1日-8月15日为检查阶段;8月16日-8月31日为整改阶段;9月1日-9月15日为总结提高阶段

二、自查情况:

物资供应部、设备部等职能部门在自查阶段能认真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部门人员进行了专题学习。对相关制度依据集团公司、大唐甘肃公司的制度规定进行梳理对照。各部门结合公司实际进行修订,对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完善;能认真履行物资采购的流程管理和建立质量可靠、服务及时的供应商队伍信息库,并与各供应商签订了廉政合同。以上部门均将自查情况报告按时上报效能监察工作办公室。

三、检查情况:

在自查工作结束后,监察审计部会同相关部门对物资采购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1、首先进行了系统基础检查。对物资部、设备部XX年有关物资设备采购基础资料进行了查阅。检查各类招标、议标工作中程序资料以及廉政保证书、打分表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规范。通过检查,各类资料都较规范、齐全,符合要求。

2、对执行程序、制度的规范性进行了检查。按照大唐甘肃公司文件要求,30万元以上要进行招标或大唐甘肃公司授权我公司组织进行招标,30万元以下可由我公司组织进行议标。在公司各项目招议标工作中,监察审计部全过程进行了监督。通过检查,职能部门能按要求执行各项制度,按程序开展工作。

3、我们重点对集体商务谈判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抽查。通过抽查,各项程序执行较好,但也发现有个别不足。如:在生水管道阀门更换项目中采购的金属硬密封蝶阀,由于当时正处于全公司联修阶段,工期紧、任务重,分场要求时间紧迫。物资部按急件进行了办理,未按照公司有关集体商务谈判制度进行议标。事后,物资供应部及时补办了相关议标手续。

4、对物资材料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我们对设备物资采购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进行检查,检查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查阅合同是否规范,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存在不廉洁行为。

经过统计分析,1-10月份设备材料采购招议标及商务谈判共计47次,签订合同47份,为公司节约采购费用159.76万元。设备大修、技改招议标及商务谈判共计58项,签订合同58份,为公司节约费用74.5万元。

四、监察建议:

1、物资供应部要规范执行《议标性集体商务谈判实施细则》,对采购数额较少的材料必须要按相关规定进行;

2、要把学习掌握管理制度作为提高执行力的前提,认真组织部门人员学习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3、要进一步完善急件急办工作程序,要加强对公司物资采购招议标管理制度的学习,提格按制度办事的认识和自觉性。不断加强部门人员廉政建设,严格防范和杜绝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

五、整改提高情况

在效能监察检查小组的督促下,各职能部门针对提出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

1、物资供应部、设备部认真组织部门人员学习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制度执行力。

第5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是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落实水资源管理各项制度措施,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湖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现状,分析了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借考核之力全面推进全省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考核;三条红线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湖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水情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突出,加之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相对滞后,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没有理顺等原因,水资源问题开始成为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按照国家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湖南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连续两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务院对省政府的考核,并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于2015年首次开展了省政府对各市州政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从考核情况来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体系的建立和执行还比较薄弱,全省水资源管理水平依然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1湖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现状

湖南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相关要求。2013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全省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阶段性控制目标,要求省人民政府对各市州的水资源管理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市州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干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标志着湖南省正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3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将“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分解到14个市州,明确了湖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组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奖惩措施。实施方案与考核办法相配套,构成了湖南省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政策依据。2015年1月,湖南省水利厅会同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印发了《湖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考核的内容、程序和评分方法,标志着湖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建设的全面完成。2015年3月,湖南省水利厅全面启动了省政府对各市州201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的考核。省考核工作组综合自查、核查和现场检查的结果,对各市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定并将考核报告上报了省人民政府,考核结果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后向社会进行了公告。各市州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在省级指标分解的基础上,均完成了辖区内“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工作,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各市州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湘潭、永州、怀化、株洲、常德等市已开展市人民政府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正逐步在全省得到落实。同时,各市州建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相关委局参与的考核工作机制,实现了责任到人。通过考核制度的建立和考核工作的全面开展,全省三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已初步建立。

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存在的问题

通过参与2013年和2014年国务院对各省政府的考核,以及开展2014年省政府对各市州政府的考核,发现考核制度体系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进:

(1)指标体系问题。

可靠可信的数据来源是确保考核公平的重要保障,由于水资源管理基础能力较薄弱,监控能力不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滞后,造成考核数据设置和统计欠妥。目前,大部分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尚未制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只能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现状供用水量等进行简单的推算,缺乏足够的依据。由于一个地区的工业水平受社会发展水平、工业行业结构和节水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而万元工业增加值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统计部门,造成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指标数据不合理。由于农业用水计量监测设施建设的薄弱,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成为了最大的难题。相对来说,水功能区的数据较为科学合理,但在考核时应考虑上游来水量和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影响。合理的红线指标可以有效指导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合理的红线指标则会与考核的目的背道而驰,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考核模式问题。

参照国家考核模式,省考核工作组于每年的1月份下发考核通知,对上一年度各市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由于“三条红线”的数据要在每年1月份完成统计,选在年初进行考核有利于红线指标的评定。但是由于制度措施部分的考核内容未在上一年年初进行布置,导致基层不能对照考核内容开展工作,造成临时突击完成任务的情况。同时,考核内容没有考虑地域性差异,各地的水资源情况不同、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不同、管理条件不同使得在同样的考核体系下造成考核的不公平。而在现场检查时,各个考核工作组评分标准不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影响考核的权威性。

(3)考核责任问题。

落实主体责任是水资源现状的客观要求,更是贯彻水法、强化政府监督的需求[1]。各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方案都明确规定将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相关领导干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和指标突破红线的地区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考核责任偏弱,规范和约束性不强的现象,易将考核流于形式。而在公布考核结果后,发现考核责任最后仍然落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人身上,造成了“水利”考“水利”的现象。

(4)沟通协作问题。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涉及10个部门,反映出水资源管理职能部门分割、职能交叉等问题。水资源管理的水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职能分散于多个部门,导致水资源管理责任不明、主体不清。而且部门间关于水资源管理工作欠缺稳定的沟通渠道,没有形成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缺少共同研究探讨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平台,造成在制定考核方案时不能有的放矢。

(5)能力建设问题。

水资源监控能力能够有效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但目前湖南省监控能力基础薄弱,仅完成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一期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要求相距甚远,而建成的监控能力项目如何得到有效的运行维护则是未来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水资源管理涉及面广,专业性、时效性、系统性要求高。目前全省水资源管理的机构配置和人员配备基础极其薄弱,本科生不愿进入基层、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较艰苦等因素造成基层水资源管理人才不济的局面,县市区大多无专职水资源管理人员。基层的水资源管理队伍一直在缺装备、缺专业人才、缺综合素质等情况下负重前行,严重制约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对策及建议

(1)合理确定指标,完善考核制度。

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计部门需要全面建立并完善用水量统计报表制度,健全取用水台账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考虑上游来水影响的水质评价考核方案,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考核的公平性。动态合理地调整考核目标值,确保真正发挥考核促发展的作用。建议国家提早考核方案或及早布置年度工作,制度考核内容应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以及水资源管理水平,考核方案内容应不超出年度开展工作的范围。通过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社会参与机制,搭建水资源管理网上互动平台,逐步将公众评价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来[2]。

(2)明确考核责任,强化结果运用。

各级人民政府作为考核的责任主体,应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充分发挥“三条红线”的约束作用,要真正做到奖惩分明,奖罚到位。完善问责制度建设,尽快出台相关问责制度机制的法律法规、使得问责行为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同时,要妥善处理地方政府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真正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

(3)强化考核支撑,提高能力建设。

要提高全省监控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达到现状能监、报表能传、统计能算、红线能现、考核有据、决策有助的目的[3]。各地要落实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和省级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组织编制市级监控能力建设规划,推动水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配合做好相关运行维护工作。要提高基层管理能力建设,通过考核促进政府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尽快解决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编制和待遇问题,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提高工作条件、经费保障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4)加强部门沟通,建立协作机制。

为避免工作领域交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整合水利、环保、国土、气象、水文、地质系统监测资源,按照部门职责,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范围,分别在天上、地面、地下立体空间里实施监测,统一水资源信息,建立起完善的监控体系,实现全省水资源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流域统一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横向和纵向联动机制,建立“一龙治水、合力治水”的管理体制,统筹取水、供水、用水、节水、耗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等工作,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强化政府在考核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高位推动考核工作的开展,真正通过考核促进水资源的管理、节约和保护。

4结语

“十三五”期间是深入贯彻治水兴水新思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期。考核作为推进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体系,强化结果运用,提高能力建设,加强协作沟通,才能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真正促进水资源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作者:闫冬 孙昱 单位:湖南省水利厅 湖北省天门市水利局

参考文献

[1]李昊,孙婷.监督问责机制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中的应用[J].水资源管理,2014,(13).

第6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一)办公室

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分为两个方面:

(1)行政方面,承接上级领导的指示和酒店各部门的报告,协调处理酒店行政事务,汇集酒店政策、指令。

根据相关政策,结合酒店的实际,通过讨论研究制定了《员工入职管理制度》、《员工离职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物资领用制度》、《员工活动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董事会、总经理室的共同探讨下,结合酒店实际,初步制定了《员工手册》。

(2)人事方面,主要是负责酒店人员的招聘和配置并组织员工开展培训工作。

20__年办公室在酒店领导的指导下和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响应总经理室的号召组织了3次员工大会,向员工传达了总经理室的工作思想和工作目标。

2、出台了《员工入职管理制度》、《员工离职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物资领用制度》、《员工活动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且完成了《员工手册》初稿。

3、组建了员工活动室,为员工提供阅读休憩的场所,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

4、12月初为积极响应公司领导的号召组织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员工联欢会,加强员工间的团结,丰富了员工的生活。

5、在总经理室的帮助和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顺利完成了20__年的人事招聘工作并组织开展了酒店服务意识、消防安全知识、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操作水平。

(二)财务科

1、财务最常规最繁重的工作就是资金的收付和财务报帐、记帐。从开业至今酒店营业额达到了300万,每月平均在80万左右,虽然酒店刚起步有很多费用开支,盈利不大,但相对来说还算成功,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酒店各位员工的劳动付出。

2、酒店自10月14日开始对经理进行绩效考核,实行营业额与工资挂钩,真正做到了奖罚分明。

(三)采保室

采保室主要分为两块,一是采购;二是仓库保管。

采保室20__年配合各部门顺利完成了采购任务保证了物资和食品的及时供应。

半年来财办部全体员工在总经理的带领下,努力工作,有成绩有喜悦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财务、办公室整条线的工作人员都是新手,对业务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从而导致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出现问题后处理力度不够等问题。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贯彻实施的力度也不够。

为确保20__年的工作顺利的开展,财办部全体员工还需要继续努力工作,加强学习,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办好领导安排的任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工作水平上升到新的台阶。

现将财办部20__年的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1、结合评星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加大实施力度。

2、加强酒店档案、文书管理和重要文件的处理,提高服务水平。

3、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

4、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并制定好每月的培训计划。

5、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工作。

6、加强酒店报告、表单式管理。

7、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8、落实相关营业点及部门的奖罚制度。

9、 统计各营业点的低值易耗品及接待中心移交的固定资产实存数。

10、做好各项费用的开支节流工作。

11、采保方面要把好质量关,做好物资食品的供应工作。

第7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调度管理制度;煤矿生产;生产调度;安全生产

调度是煤矿生产中的一个职能部门,煤矿安全调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工作,它担负着企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任务,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煤矿企业能否顺利运行,在我国煤炭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能源,随着近几年安全事故的频发,导致煤矿企业的发展受阻,国家和社会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由于我国的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煤矿业,所以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调度工作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煤矿现有的调度管理制度包括调度会议制度、值班跟班及带班管理制度、生产信息汇报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人车、行人装置乘坐管理规定、生产影响管理办法、生产事故汇报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规定等,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前提,调度工作充当着煤矿产业的协调者和指挥官的功能,是煤矿企业生产的主线,所以调度工作必须严格把控,这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1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工作的具体性质和特点

生产调度工作是每个生产企业都离不开的工作,可以说生产调度是维持生产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所以对于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在实际的生产中生产调度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生产调度其本质是组织生产,安排生产,调度管理工作也是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一,在一个大型的煤矿企业,调度机构分为好几个等级,这些调度机构都是煤炭生产建设的指挥中心,是促进煤矿企业领导工作方向正确性,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机构,“调度”的意思就是协调、指挥、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的促进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正确的生产,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和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及时掌握并且合理的解决,不断排除生产过程中不利于生产的种种因素,促进生产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煤矿调度工作的主要特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具有不间断性,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就注定了生产的性质是连续运转的,所以这就需要对于每个工序都合理的监督安排,这就需要调度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坚守岗位,保质保量的完成调度工作,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汇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其次,煤矿企业的调度工作有着很强的时间性,调度管理人员需要高度负责,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很多事故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所以当出现问题或者发现问题隐患时要保证第一时间汇报,避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最后,煤矿企业的调度工作有着很强的权威性,调度部门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也是一个综合部门,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调度员虽然作为基层的管理者,但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高级管理者的作用,对很多事情能够指挥命令,对于将要发生的安全隐患通过自身的经验去制止,可以说煤矿调度工作在整个煤矿企业有着很强的权威性。

2调度管理制度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中的具体作用分析

对于生产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有章可依,才能促进生产的有序性,任何事情缺乏了有效的制度都很难保证顺利进行,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故,影响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对煤矿企业亦是如此,调度部门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部门,对煤矿的生产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调度工作不是随意进行的,在实际的生产中,必须遵循相应的调度管理制度,可以说调度管理制度是指挥和控制调度工作严格进行的关键所在,在煤矿的安全生产调度工作中,调度管理制度也起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下面对调度管理制度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中的具体作用进行细致的阐述。

2.1促进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度管理制度首先是制度,制度就是对人的行为控制和要求的准则,所以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调度工作中,调度管理制度是帮助业务人员学习的,不断促进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提升,要求煤矿企业定期对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及对煤矿生产过程的业务熟悉程度,对各个岗位的生产流程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应该能够熟练操作,对设备要懂得如何保养,如何维修,在对调度员的培训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2促进对于煤矿运输环节的管理,保证煤矿的质量

在煤矿采集的工作中,很容易发生工作面断层,掘进迎头半煤岩等导致煤矿的质量下降,所以调度部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促进煤矿在运输环节的管理制度,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调度员对煤矿采集过程应该实时监督确保煤炭的质量。

2.3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调度室制订了《调度员下井管理办法》、《调度员责任追究制度》、《调度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奖惩制度,调度员必须保障井下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井下工作实时监督,对于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加强对重点生产环节的监察。促进相关的调度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4促进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的养成

调度管理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调度员的行为,促进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的养成,煤矿生产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安全事故时突发性的,所以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严格遵循调度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应急能力,加强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3结束语

在煤矿企业中,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生产调度工作是保证煤矿生产有序进行的关键,所以对于调度管理制度一定要严格遵循,在生产调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充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才是最关键的。

作者:于海生 单位:河南能源永煤公司生产部

参考文献:

[1]张峰.谈调度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2.

[2]方龙.浅谈调度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企业论坛,2010.

第8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 制度 管理

所谓制度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程序印发的具有长期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公司经营目标与战略,公司的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制度标准化就是以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基础,按照科学的制度类别、层级和类型标准,运用标准化制度模板构建的涵盖公司全部业务领域的制度

钻井公司传统的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格式不统一,比较多样化,经常出现以通知的形式制定制度;二是没有专业的制度审核部门,且对审核内容不清晰,造成制度中管理职能交叉;三是制度管理不够规范,对已停用制度不能及时废止,造成新旧制度脱节,管理上存在盲点或多重管理。

钻井公司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业务面比较广,涉及技术、安全、设备、人员、经营、市场、合同、车辆、法律、财务等等,容易产生管理漏洞;二是一线职工人数较多,是公司管理的主要执行者,而一线人员的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容易造成公司管理执行不到位。

通过分析钻井公司传统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钻井公司管理的特点,我们不难得出,制度标准化对于钻井公司管理是非常迫切的一项工作。

一、标准化制度具有规范性,只有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才能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

一个具体的专业性的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一些与此专业或职能方面的规范性的标准、流程或程序、规则性的控制、检查、奖惩等因素组合而成的。标准化制度包含了制度的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序、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等,其中属于规范性的因素有:管理制度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制度的构成等;属于规则性的因素有:构成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的环节、管理制度实施的具体程序、控制管理制度实现或达成期望目标的方法及程序;形成管理制度的过程,完善或修订管理制度的过程,管理制度生效的时间、与其他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规范都有利于制度执行者在查阅制度时更清晰的了解到作为制度执行者应该做哪些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更有利于制度的落实。

标准化制度的规范性能够发挥管理作用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编制的制度是规范的,符合钻井公司管理科学原理和钻井公司行为涉及到的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规则;

2.实施标准化制度全过程是规范的,而且是全员的整体职务行为或工作程序;

只有这样,钻井公司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运作才有可能是规范的,否则将导致管理制度的实施结果呈现不规范的状态。

二、标准化制度具有统一性,统一性是制度标准化的基础

制度的统一性是指所有制度都应该执行一致的格式,无论是制度的基本信息,还是制度内容安排。钻井公司标准化制度在制度基本信息中涵盖了制度名称、印发文号、主办部门、会签部门、生效日期、废止制度、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约束对象、涉及制度等内容,在制度内容安排上也做了统一要求,围绕“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分别阐述制度的管理对象、职责分工、管理流程以及监督检查程序,统一的制度格式设计简明,要求清晰,执行效率也相对较高。

标准化制度的统一性能够发挥管理作用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统一的制度模板为制度制定部门提供方便,便于制度制定,同时有利于制度审核部门对制度进行审核。

2.统一的制度格式对制度执行中各层级、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比较清楚,便于各部门、各单位推行制度运行。

3.统一的制度格式,制度执行单位能够清晰地掌握该负责的工作节点,尤其是对于生产工作比较集中的基层单位。

综上所述,标准化制度管理在钻井公司的推广应用,能够适应钻井公司的管理特点,满足钻井公司的管理需求,且从根本上理清了钻井公司各部门和各层级的管理职能,有效促进钻井公司制度管理水平提升,提高钻井公司制度执行力,为钻井公司实现各项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部门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思考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会计信息,因为会计信息如不真实,事业单位领导难以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这对事业单位长久发展十分不利。也正是因为如此,事业单位通常将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的重点放在会计制度制定方面,以此希望通过此来为事业单位其他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工作提供借鉴。

1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1.1 内部管理认识不足。某些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管理并不在乎,认为内控管理没有必要,反而会影响正常工作。这一现状可以看出,某些领导者对内部管理制度认识程度不高,根本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制度工作对事业单位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还有一些领导认为内部管理制度只是针对于财务预算,与其他方面并无关系。这些错误的认知,让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相对于其他方面比较落后,由此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处于平衡状态,进而更为严重的问题。

1.2 内部管理制度不够系统化。一些事业单位制定的人事制度并未进行责任划分或者是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由此导致员工对本职位的职能并不清楚,由此常常出现某些工作无人管理,而某些工作重复管理的问题。一部分事业单位并未制定明确的财务制度,也未能依照章程办理各项事物,所以领导对财务具体数目并不十分了解。再加之,财务制度实施过程中带有随意性,尤其是授权审批方面,事业单位通常都是由领导直接决策,开展授权管理。这一审批机制劣势明显,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实现系统化的一大阻碍。

1.3 缺乏强有力的审计与监督。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都未曾设置内部监督以及审计部门,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虽然依照规定设置了相应的部门,但是各方面制度并不健全,所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现如今,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单位领导,不仅如此,其他方面的审计工作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请示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与监督人员难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强有力的审计以及监督,由此使得审计与监督力度大为降低。

1.4 缺乏风险评估体系。分析内部环境,识别存在风险的关键点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流程,然后以事业单位各个业务环节所面临的风险为主要依据,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控制方法并监督执行,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其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风险评估。

2 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方法

2.1 提升领导意识。领导内部管理制度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果的强弱,因此提升领导内部管理意识十分关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培训,让每位事业单位领导都意识到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培训的过程中可以例举一些成功的案例,这样更具说服力。此外,事业单位领导阶层对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应该给予高度的支持,构建良好的制度实施平台,真正的发挥出领导表率作用,由此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的发展。

2.2 注重会计制度的构建。现如今,我国有关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并未具体规定,也不曾有相应的条文作出规定,由此笔者认为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应该从健全会计制度开始,因为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会计是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只要做好此项工作,事业单位其他方面的内部管理工作都可以依照此进行管理,一段时间后,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技术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工作都会进步。

2.3 落实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工作活动和日常事务的货币表现,也是单位财政支出的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整理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和相关活动的预算,对于单位的活动预算和经费开支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保证单位的正常开支不要超出所有的预算中,加强单位的预算意识,并且按照预算制度严格执行。其次,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和各部门的工作得到相应的职责配合,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责任,保证大家严格的执行预算制度。对于相关预算的编制和实施要严格的控制数量和数目,并且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落实。

2.4 注重内部审计。建立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与监督工作分不开的,所以,加强内部监督与审计工作对内控制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合理设置一些岗位,使得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能够清晰明确,对于一些冗余的职位应该进行取消,对于一些不相容的职位,应该采取分离的方式,这样才能够确保各个岗位之间的制约和牵制。把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来设立,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分割开来,确保审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通过审查和监督工作,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来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人员的情况,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良好的实施,领导之间应该组建一个领导小组,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学习,为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制度而服务,并且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

2.5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同样,相关的内控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工作人员非常高。所以,身为一个单位的内控人员,不但要学习相关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中发挥良好的积极作用,只有内控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单位的内控制制度才会保持良好的机制。首先,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严格并且合理,严谨杜绝裙带关系。第二,内控制制度中,要根据责任制来实施工作,确保内控制度的完整合理落实。第三,要定期的为内控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增长相关的技能和业务知识,以便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6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两个层面,即业务层面的风险和单位层面的风险。因此,事业单位在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时,应该以这两层面的风险为出发点,分别定期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事业单位在结束风险评估工作之后,应该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提交给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以便相关负责人根据该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应对各种风险,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及时的完善。另外,在风险评估后,单位应采用相应的控制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现今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只要领导作出表率、注重会计制度的制定,就有希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的一次飞跃,但是无论如何,最为重要的都是要保证制度坚决执行,而不是成为一纸空文,同时要保证各个部门彼此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为了实现内部管理目标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秀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6(2).

[2]白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

[3]熊显媛.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问题分析[J].企业导报,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