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

第1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局度重视计划生育及“三结合”工作。年初研究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余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长为成员的计生“三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局班子多次开会对计划生育及“三结合”工作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和部署,把计生“三结合”工作同本单位其他工作安排部署纳入了年终目标考核。建立了“一帮一”的帮扶机制,实行一对一的上门帮扶

二、增添措施,真帮实扶

1、加强领导,周密安排。为了切实抓好今年的计生“三结合”工作,我局年初组织广大职工学习了县委、县政府和计生局有关搞好计生“三结合”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宣传动员,并拟定了工作意见,对如何抓好计划生育及“三结合”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做到了目标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考核明确。

2、明确责任,强化落实。我局将计生“三结合”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初就把该项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与各股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考核的具体办法。我局机关全体领导和干部与定点村的“三结合”户签订了帮扶责任书,落实了“一帮一”的帮扶制度,确保了该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3、强化宣传,注重引导。抓计生工作,重点是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因此我局把“强化宣传,引导农户树立少生快富奔小康的意识”作为计生工作的切入点,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搞好计生政策、法规宣传,发放《县计划生育“三结合”服务手册》,发放“五五普法”书籍,帮助农户转变生育观念,增强学法的执法意识,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治穷致富、发展经济上。

4、重点扶持,示范带动。我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0000余元用于帮助基地村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经济收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计生“三结合”户养殖土鸡,给他们作好技术指导,带动他们调整结构,发展致富项目,切实增加收入。在大春生产季节,向计生“三结合”户及部分特困户及时送去价值约5000元的粮、油及化肥等物资,帮助他们解决大春生产上的困难。

三、共同努力,落实目标

1、在定点联系的基地村(双河乡千秋村)落实新增户6户,帮扶户30户,其中生育关怀户5户,关爱女孩户2户。

2、及时给计生“三结合”户子女送去助学金,向以计生“三结合”户为重点的贫困户组织发放了价值约2000元的粮、油、肥料等物资,帮助农户搞好春耕生产。

第2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基本情况

村是一个非贫困村,村乡乡政府东南面,距离乡政府5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村共一个村民小组,共38户,150人,优抚对象2人,党员13人,支部结对共建党支部1个(原农牧和科技局党支部),村两委现有干部7人,残疾人3人,五保户2人,全村耕地面积205.4亩,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油菜。我局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48人。全村牲畜品种主要有:犏母牛、黄牛子、牦牛。共存栏75头,基本不出栏。

二、工作目标

结合村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集中力量和资金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和辐射功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和“一户一策、一户一帮扶联系人”等方式。

三、扶贫措施

(一)产业扶贫。一是围绕全县2020年脱贫产业布局,依托飞地产业落实专项资金扶持,采取非地经济的运转模式,年底进行分红,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确保村有致富产业。二是在自主产业的选择上,根据村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建设黑木耳基地。三是围绕村实际地理环境情况,建设种植黑枸杞基地。

(二)整村扶贫。坚持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大村整村推进扶持力度。

(三)救助兜底扶贫。村两委负责对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实现救助全覆盖,对因自然灾害造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贫困人口,及时提供应急救助;对因临时性、紧迫性、突发性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户给予临时救助。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条件的,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四)驻村帮扶扶贫。一是建立“驻村帮扶”机制。实行干部“一包一联”(包一个村联户)全面参与扶贫工作,由选派的第一书记直接包村,帮扶单位干部联系贫困户实现干部包村联户全覆盖。联户干部向贫困户填写“一对一”结对帮扶明白卡。每月联系贫困户不少于4次同时填写好贫困户困难诉求台账、帮扶台账等,切实做到贫困户情况掌握清楚。二是驻村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制定规划、发展产业、改善条件、扶贫解困、服务群众、调处矛盾,实现脱贫致富目标。联户干部的主要任务是:理清思路、增强信心、发展产业、提升能力、资助上学、协调就业、解决困难,实现脱贫目标。

四、抓好重点工作

村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抓好其他民生工程的落实和推动。

(一)饮水安全工作。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解决村饮水困难的问题,12立方米蓄水池两个,25号主水管道长300米。解决11户48人2.5公里的饮水难问题。

(二)农村电力保障工作。实施电信、移动网络全覆盖工程,对出现问题的网络进行及时的维修与翻新。

(三)教育扶贫工作。整合扶贫、教育、民政、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慈善协会等各类助学资源,对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全覆盖,动态化的管理和资助好村8名学生。

(四)卫生计生扶贫工作。对贫困户因大病和意外事故产生的住院费用,除按现行医疗保障政策标准报销外,到县民政局和县红十字会根据其困难程度争取救助;同时对贫困户11户48人加大保障,使扶贫对象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

第3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20XX年7月24日,我们开始了为时一周的以“情牵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有两大点:一、全市的精准扶贫档案更加完备、脱贫攻坚作战图更加精准、精准帮扶工作更加有效;二、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实践能力、能树立吃苦精神、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每一天都是元气满满的开始工作,刚开始将每位精准扶贫对象的档案资料认真梳理了一遍,并且将每一处应该修改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对本村35户精准扶贫对象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对接下来的走访工作做了铺垫,我们对待事情本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进行;一丝不苟的完成每一项任务。

在走访过程中,从村民的口中了解到贫困户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由于身体健康问题导致家中劳动力丧失或缺乏,致使无经济来源,又由于医药费负担非常重,家庭承担不起,导致贫困程日渐加深;二、子女的教育费用,让本就贫困的家庭在经济上雪上加霜;三、无技术所导致的无业游民的状态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从而无法支撑家庭的正常运转,入不敷出,越来越贫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根据帮扶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同时结合上级领导

的扶贫工作指示要点,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这些扶贫政策进行贫困帮扶。

(一)建档立卡:村委针对每一户贫困户建立“一户一档”资料,并且每一户都设立一位帮扶人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扶对象在任何时候有任何困难都可以与之联系,联系人详细的解答问题,及时的为贫困户宣讲扶贫政策,为贫困户制定唯一的脱贫计划和方案,为贫困户争取贫困救济金。

(二)产业帮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发展种植业或者养殖业等产业。

(三)就业扶贫:工作介绍,介绍贫困户到当地的生产厂工作或者其它合适该贫困户的工作,因人而异。

(四)而“安居扶贫”,顾名思义就是住房问题,对村中每户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给予补贴,而我们村的贫困户住房问题解决了,扶贫工作等于成功了一半。

(五)教育扶贫:在农村其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的教育,村委对此异常重视,对贫困户中上学的孩子在教育上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其中“雨露计划”政策为贫困户孩子的教育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六)“健康扶贫”也实施到每家每户,村委定期上门慰问贫困户的身体状况,对兜底保障户给予经济补贴,人民的生活状态时时刻刻在村委的掌控之下,坚持精准扶贫,同步全面小康。

将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发放一本口袋书方便大家理解每一项政策的具体内容;让每一位贫困户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是同步全面小康道路上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物质上的贫困不可怕,因为物质贫困可以解决,但是精神的贫困才是最可怕的;精神的贫困不解决,一辈子都解决不了物质的贫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努力,踏踏实实的在国家和社会的帮扶下一步一步脱贫致富。本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产业机构单一,科技含量低,仅靠花炮产业支撑经济,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打临时工和外出务工。有个不太稳重的建议就是:本村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全力发展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协助做好土地流转、种植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工作,帮助群众找准最适宜、效果最好、收益最高的富民产业。村委会可以招商引资,让本村的劳动力有所用途,从而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更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让渠城村成为小康村。

村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持及与村委的交流必不可少,村委通过对民意的调查,才能更好地实施下一步贫困户脱贫措施,只有找准为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寸”。从而可以做到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此外,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

第4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近年来,煤矿企业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然而在具体的帮扶过程中以下几种突出的问题和现象值得重视和关注。

1、如何准确的界定困难家庭和困难人员。扶贫帮困工作中对贫困人员的界定标准都有明文规定,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着部分困难职工家庭情况的时时变化,经济收入也在发生改变,工会组织短时间内很难对他们经济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就会造成部分实际收入已经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人员,隐瞒自己的真实收入,继续领取救济金和享受贫困人员的相关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帮扶工作的质量。

2、困难家庭对扶贫办帮困工作存在认识偏差。部分困难职工家庭、残疾人家庭以及生活存在临时困难的职工,因为感觉组织的帮扶力度不够,无法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经常性地向工会要求进一步的救济,有些困难人员甚至认为临时救济应该像每月发工资一样不能间断,也有一些困难人员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完全超出了相关政策和制度规定的范围,有些被救助对象几乎没有一点感恩意识,认为组织帮扶是天经地义的。

3、困难人员对扶贫办帮困工作存在依赖思想。一些困难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学习一定的劳动技能、寻找适合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等途径,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但是部分人员将脱贫解困的希望完全寄予组织,自己从来不主动寻求脱贫解困的方式方法,这也在无形中增添了企业的负担。

二、进一步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措施

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信息,做到心中有数,统一规划,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

1、组织上高度重视是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前提。俗话说,群众困难无小事。群众的困难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头等大事。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将情绪发泄到工作中、生活中,从而对工作安全、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努力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坚持定期对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调查。要根据各基层单位工会反映的情况,结合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每年对困难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登记造册,信息数据库、包保情况及时更新,确保真正将他们的思想疏导、困难帮扶工作做到“不少一人,不漏一户”、保证各类人员亲身感受组织的关怀。对于困难群体“协、离、困”人员这些最需要安抚的群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于行动,及时的走访慰问,送上组织上的慰问资金和物质,争取做到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职工,依照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扶助,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要定期对困难职工家庭的成员情况、经济状况、具体困难进行核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困难家庭,坚决取消帮扶资格。

2、思想上正确引导是扶贫帮困工作的重要环节。扶贫帮困的资金毕竟有限,也不是有钱就灵,使困难人员最终走向自立是帮扶工作的根本目标。有些困难人员并不是收入少的困难户,而精神上存在困境的人员。比如,吸毒赌博人员、精神疾病人员等,要把这类思想上贫穷、问题人员,定为扶贫帮困的重点人。这类重点人普遍存在着思想上爱钻牛角尖、易激动,行为上易冲动等特征,对此,要定专人“贴近”交朋友做工作,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信息上报,在一如既往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尽量帮助解决家庭困难的基础上定期和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政策宣讲、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要引导培养重点人的正当的兴趣爱好,减少其思想上钻牛角尖、行为上失控的时间,使其思想得到转化,能积极工作。

3、方法上创新务实才能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扶贫帮困工作关键是一个“扶”字。企业及各级工会组织应该本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帮扶原则,采取思想上扶志,技能上扶高,资金上扶持等措施,针对不同困难人员采取不同的帮扶形式落实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劳动技能的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失业子女,应该尽量创造免费的技能培训机会,增强他们的就业本领,以适应市场需求;对无经济来源或经济收入特别少的困难家庭,应尽可能得为他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子女上学,天灾人祸等引发的临时困难家庭,主要采取资金救助的办法,直接为他们申请金秋助学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尽最大力量缓解这些家庭的经济压力;对需要长期帮助的残疾人家庭,大重病困难职工家庭,要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一帮一”结对子交友帮扶的“包帮扶”活动,进一步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4、实施中多措并举是扶贫帮困工作的力量所在。帮助困难家庭真正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需帮扶手段和途径也不同,工会所依靠和支配的力量也不一样,而要确保每个困难职工家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就只有建立起一张帮扶网络,多措并举、多部门配合,才能使工作不留死角。因此,要根据困难职工的需求制定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帮扶活动方案,促进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困难,全面掌握扶贫帮困形式,及时“上门入户”跟进做排忧解难工作;要把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与企业招工难的困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搭建平台,找准切入点,解决双方困境。对于自付医疗费负担过重的困难职工,开展医疗帮扶;针对困难职工子女,每学年开学前开展“金秋助学”专项帮扶,及时给予资金上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对于需要长期帮扶的,制定长期帮扶计划,上门帮扶,确保共度难关。

第5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近年来,浠水县工商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注重先进文化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抓手,通过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明确工作方向,激发工作动力,确保工商执法在文明、高效、廉洁的轨道上运行,有力推进了全县工商事业发展,全局共获得17项全国性大奖并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明确工商执法方向。采取各种形式,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使全体工商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及深刻内涵,着力在找准问题、弄清根源、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针对少数干部存在就案办案、不考虑办案社会效果的模糊认识,旗帜鲜明地提出执法办案由“三唯”(唯钱:完成经济任务,唯权:实现单位或个人权威,唯令:服从上级或领导的命令)向“三为”(为实现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为维护国家系列法律法规的权威,为服务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努力追求工作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使工商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和谐浠水的建设。在处理湖北鑫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虚报注册资本一案中,考虑到企业重组阶段,机械设备和不动产过户尚有一过渡时期,我们采取积极疏通的人性化办法进行处理,让企业免于。公司职工自费租用大客车和腰鼓队,敲锣打鼓,专门向我局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2、牢固树立文明执法理念,落实便民服务措施。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访贫问苦教育和“结对帮扶”活动,使工商干部真正从思想上搞清楚“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去年以来,全局先后开展了“三百”活动,一是“百人进百企”,从基层、机关抽调100名精干力量进驻到全县100家重点保护企业、骨干企业、园区企业和龙头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式、一对一帮扶活动,为企业广告的正确运作、商标的注册申报、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当好参谋助手,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二是“百企联百村”,结合全县集粮食、畜牧、水产、油料“四个大县”优势,按照“政府主导、工商和协会主抓、企业主体、统一组织、相对集中、自愿参与、自选项目、注重实效、合作双赢”的原则,组织100家企业与100个行政村结对帮扶,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促农民就业,达到创办一批村级企业、创优一批特色品牌、培育一批致富能手、带活一批农民企业家的目标。三是“百人帮百户”。组织系统100余名党员干部与100个贫困户开展“结对子,送温暖、送政策”活动,定期组织到贫困户了解情况,宣传政策,为其脱贫出谋划策,提供致富信息。县城北分局去年免费为79家企业办理了变更登记,为62家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物登记,抵押物价值10亿元,向商业银行贷款4.6亿元,为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了农产品商标注册登记。

3、牢固树立廉洁执法理念,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着力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切实维护执法公正和廉洁。一是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活动计划,通过组织一次事迹报告会、读一本廉政教育的好书、每月一次警示教育、对照标准开展一次检查等“四个一”活动,做到告诫常在、警钟长鸣,全局统一格式在机关和基层办公场所开辟廉政文化长廊,张贴格言警句,使干部长期处于廉洁自律的氛围之中。二是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筑牢制度防线。建立廉政风险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三道防线”,以岗位为基础,启动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纵向一体、横向联动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工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三是强化政务公开,筑牢监督防线。全局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关心”的理念,开展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积极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征求意见,确保工商各项工作在公平透明的监督下有序进行。在去年县人大组织对全县120个行政执法部门评选中,我局位居第一。

(文/裴金平 孔祥保)

第6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学校教育一般侧重在学校时段的教学管理,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及行为习惯教育顾及不够,学生课业负担重,没人过问,生活枯燥导致对那些问题学生难以管理。当前,我校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资源缺乏,同时受地方陈旧思想的感染,导致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家庭教育方面

就目前形势而言,我校留守儿童的比例仍呈增长趋势,缺乏父母关爱的现象日益严重,这是一个事实。而作为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定期召开讲座、会议等,更新家长们家庭教育的观念,构建开放的活动模式,提高家长素质。向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第二,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氛围,让孩子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父母外出务工的真正原因,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用意和辛苦,并将此作为自己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动力。第三,多给孩子“情感补偿”,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询问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表现等情况,每逢时间较长的节假日,父母应尽量回家,或者接孩子在务工地与孩子团聚,使孩子明白,父母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

(二)学校教育方面

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卡,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跟踪记录成长情况,并组织老师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其次,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亲情室,配备电脑、电话等通讯设备,制定工作制度,安排专人管理,保证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联系。最后,学校建立了网络平台,开通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专栏,定期专人解答。班级教育主要从留守儿童的生活行为规范、学习行为规范、劳动行为规范、交往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这五个方面入手:1.生活行为规范培养。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良好的行为和习惯。(1)召开中队主题队会;(2)召开家长(代管人)座谈会;(3)组织家访(电话、信件访);(4)动员学生在校就餐;(5)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勤俭节约小标兵。2.学习行为规范培养。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1)教师制定提优补差计划及措施;(2)组织开展校内实践活动;(3)召开中队主题队会(演讲、征文活动);(4)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学习小标兵。3.劳动行为规范培养。要求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1)组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2)召开中队主题队会;(3)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4)组织劳动技能知识讲座(5)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劳动小标兵。4.交往行为规范培养,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1)开展“大手牵小手”服务活动;(2)召开中队主题队会;(3)每学期评选十五名文明礼仪小标兵。5.社会行为规范培养,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从对人对事、对国家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向学生提出要求。(1)召开中队主题队会;(2)组织社会问卷调查;(3)走进敬老院、五保户等;(4)每学期评选十五名文明小公民。

三、社会教育方面

第7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残疾人;大学生;医学院;就业;长效

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中残疾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就业有更加紧迫的需求。由于残疾人的自身条件限制,以及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医学院校成为残疾人重点选择的院校类型,因此医学院校在对待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有更为艰巨的任务。然而,当前大学生整体就业状况日益严峻,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更为艰难,此现状值得各个医学院校以及社会各界持续深入关注。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有利于促进残疾人教育的发展和残疾人群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做好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解决其生存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一、医学院校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了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其中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了《2013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中显示,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维持在45%左右。而在这之中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占大多数,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方向有一半以上以医学为主。例如: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共44人,其中专业在医学方向的有37人,占整体比例的84%。

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国家和地方有关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政策及分析

1.国家有关政策及分析

为维护残疾人的平等权益,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其明确指出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一方针,使得残疾人大学生在解决其的就业问题上有据可循,并为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

2.地方有关政策及分析

以河南为主要分析对象:根据《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相关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承担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6%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未达到规定比例的,每年度应当向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于残疾人来说,现行政策的实施既为残疾人安排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用人单位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给残疾人就业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

综上,国家和地方关于残疾人就业问题上积极推行相关政策,借以保护残疾人权益,但由于全国缺乏统一的法规政策与强制性措施,使其在落实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残疾人自身条件的分析

从身体素质情况来看,残疾人包括损伤、活动受限以及参与的限制,因此残疾人在身体素质方面较常人处于劣势。心理素质方面,因其身体素质方面稍有欠缺,会带来部分心理问题,但同样也更容易锻炼成坚毅的性格。就其能力素质而言,因自身缺陷反而易表现出比较坚强的意志,而且通过磨炼,其他功能得到代偿,更能专注于学习和生活。从社会适应能力对比,虽然残疾人在社会中会遭遇歧视,但也会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拓展自身的精神世界,同时更加努力的去适应现实世界。

(三)市场经济下的就业环境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同时高校毕业生2014年已达到727万人次,供需结构性矛盾极度突出。其中由于残疾人大学生劣势明显,就业过程中各种歧视屡见不鲜,其就业情况也更加严峻,具体如下:

残疾人就业歧视状况:

(1)就业机会歧视。由于残疾人大学生的身体缺陷,使得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也将优先选择正常高校毕业生以满足社会的竞争需求。

(2)工作待遇歧视。由于就业环境及其严峻,导致部分就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缺乏优势,未享受到企业提供社会保险和平等的权利。

(3)环境歧视。就业服务机构没有为残疾人就业创造良好的无障碍环境,限制了残疾人获得就业服务的机会;部分用人单位也以此为由拒绝招聘和录用残疾人。

三、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

(一)国家政府组织要完善相关政策为残疾生创造就业条件

(1)政府组织各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在学生毕业前提前介入,针对每一名残疾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

(2)政府组织要支持残疾人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建立残疾人大学生见习基地和创业基地。

(二)医学院校加强对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医学院校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训

(1)为残疾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改善其自卑心态。

(2)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

(3)丰富校园生活,拉近残疾人大学生和同学、老师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4)监督在校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其成为专业上的拔尖人才,提高就业机会。

2.医学院校加强对残疾大学生专业技能培训

(1)根据在校残疾大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依据其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就业计划。以河南中医学院的针灸推拿系的针灸推拿专业的残疾大学生为例,若此学生仅下肢有缺陷,学校会从大一时就开始择重在针灸技能方面对他进行培训,同时涉及简单的推拿技能,为其自身健康和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2)为残疾大学生设置专门的就业信息渠道,帮助残疾大学生寻找实习机会。

(3)要针对残疾大学生就业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开展就业救援活动,提高残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层次。

医学院校在对在校残疾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指导,帮助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理性选择职业,积极主动就业的同时,还要做好应往届残疾大学生就业需求的调查摸底工作以及对残疾大学生的职业测评工作,根据不同的测评结果做好必要的就业指导。

3.医学院校加强对残疾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

(1)学校对大一残疾学生针对性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2)学校可以邀请历届创业成功的残疾大学生回到学校给在校的残疾大学生分享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成功创业。

(三)医学院校对残疾人大学生开展帮扶行动

据了解,除了国家、各地区建立各项机构各项政策以外,各个残疾人大学生所在学校也对其学习生活以及就业创业作出努力。以河南中医学院为例,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

(1)发放就业补贴。由学校登记对各个残疾人大学生进行帮扶,定时发放生活津贴,从经济上缓解残疾人大学生生活负担和家庭压力。

(2)辅导员进行就业创业一对一帮扶。直接将辅导员和残疾人大学生一对一进行绑定,不定期询问和帮助残疾人大学生生活和就业创业等相关情况,积极了解其生理和心理变化,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残疾人大学生获取最新招聘救治信息以确保其更好的就业创业和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第8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一、强力推行,建立“三制”

一是建立目标管理制。针对队伍现状,明确提出了在职公务员*岁以下*年前必须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对凡取得本科学历的,予以对应奖励;结合省、市局“六能六会”目标,提出了今年机关干部不少于“四能”和基层人员不少“四会”目标。由各人结合岗位,拟定了以“四能”、“四会”目标落实时间、落实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目标承诺书》,使全员在能力建设上有抓手、有压力、有措施。

二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将干部学习培训、岗位技能、工作绩效以及能力提升的好坏、快慢,纳入绩效考评内容,量化考评,奖惩兑现。对凡在县、市、省工商系统统考获名次的、评为岗位能手的,分别对应给奖;对统考不及格的,责令补考,对所在单位负责人、当事人相应惩罚并通报批评,并记入单位责任目标考核、个人绩效考评中。县局还专门将综治先进单位奖、省文明单位奖等用于干部绩效奖惩基金,保证奖励兑现到位。

三是建立组织保障制。成立县局干部集中培训中心,网络市局“五项能手”、县局办案能手以及登记注册、法制等单位业务骨干约*人为师资力量,加强与上级领导、党校教员、司法律师等*人建立联系,邀请加入师资队伍;制定了干部培训教育规划大纲、《干部培训管理规定》以及课堂纪律、考试规则等制度,明确了培训课堂“五个不准”,即不准迟到早退、不准聊天、不准随意走动、不准吸烟、不准打电话的“五不准”规定。同时,将培训费用纳入年初经费预算,配齐配硬教学设施、设备,购置了培训专用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和扫描仪等设备,保障教学。

二、集中培训,注重“三性”

一是“菜单”教学,增强针对性。按照因需施教、因人施教的路子,按照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因,筛选公文写作、网格化监管、*维权技能、执法办案、经济户口模块应用等内容,列出培训菜单,制定培训计划。发挥局域网优势,将多媒体教学内容打包邮发,供干部集中学、分散学、随时学、多次学,解决了工学矛盾,促进了培训高效。

二是分类施教,增强实效性。培训中,对一线人员,突出岗位技能。对中层干部,突出综合能力,着力提升宏观驾驭、科学决策、公共协调和业务指导等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一线人员培训*期,*人次参加;组织基层分局、股室负责人培训*期,*余人次参加。今年,重点针对办案业务,举办案件评析会*次*人参加、听证会*次*人旁听,提升了执法办案水平。

三是专业培训,增强适岗性。对执法办案岗位的,采取“一月一法一案一评”、“学、评、考”等方式,以案说法,以案学法,疑难解答,提升技能;对登记服务岗位的,着力培养进言献策、登记准入、职能服务三项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对消费维权岗位的,着力在提升处理大要消费案件、解决疑难消费纠纷、创新消费维权方式、增强维权社会协调等“四个能力”上下力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三、能力争创,抓好“三促”

一是岗位练兵“促”。推行业务尖子主讲。由业务尖子结合专业知识制作教案,开展相同岗位培训。*月下旬,县局执法办案培训会上,市、县办案能手张绍文结合多年办案经验,就如何发现、挖掘案源,如何把握当前办案点等作了辅导讲课,参训人员启发很大。推行上挂锻炼。从基层选派人员轮流到公平交易、登记注册、消保等单位上挂锻炼,跟班作业,“一对一”辅导“帮学”,直到跟班考试合格为止。今年,有*名基层干部到局机关上挂锻练。推行案件评析交流。将已办案件进行改编,人为地设置易于忽视、出错的问题,组织骨干人员辩论,多人旁听,从中获益。

二是多岗锻炼“促”。加强干部轮岗交流,让干部在不同岗位锻炼提高,实现岗位成才。今年,共轮岗交流干部*人,占在职干部的*.*%。其中,基层分局、机关股室主职*人、副职*人,一般干部*人。通过轮岗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原法规股股长江玉洁调任中心窗口负责人后,为尽快适岗,她坚持三个多月苦钻业务,成了市场主体登记的“把关人”。她感到:轮岗后责任大了、压力重了,但是过得更充实了”。

三是结对帮扶“促”。大力推行干部能力“互学”。今年,我们将基层*个分局结成帮扶对子,各结对分局分别将综合管理、网格巡查、执法办案、微机操作等岗位人员结成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业务技能互帮互学活动。目前,有*人次进行了结对帮学,*人次进行了对口跟班学习,并从中获益。各分局内部开展了“强”带“弱”、“好”帮“差”结对活动。

四、日常学习,讲求“三严”

第9篇:一对一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发挥特长

谁是啥都能干,干什么水平都很好的全能选手和万金油呢?你是管理者,可你是这样的人吗?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充满了瑕疵的职业人。但是,作为管理者就要倡导瑕不掩瑜——去了解和善用下属们的优点与特长。

一、了解下属的特长。工作是最好的检验下属们特长与缺点的练兵场。要了解下属们的特长,就需要跟踪下属们的工作过程与结果。当然,仅仅是了解下属们的特长是并不够的,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用好他们的特长。在这里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建立起下属们的特长资料库,不时回过头扫描下,看看特长库里面的成员及其特长,是否能够对应自己主要工作事务所要求的能力;看看哪些特长是重叠和富余的,哪些特长在自己的团队里还存在结构性欠缺需要补足,以及明确我们是否需要重点引进具备这些特长的成员;看看哪些特长组合在一起,能够发生破坏力或创造性。这显然和分工协作有关系,这也正是我们下面要讲的第二个方面。

二、用其特长。组织一次招商会,显然既需要组织能力强的,又需要善于造势和营造招商氛围的,还需要谈判技巧高超的,显然,即便是一项看起来似乎单列的活动或事项,也存在需要多兵种作战的现实需求。

分工、协作——将某项事物安排给最适合他做的人,或者是根据该项事物所要求的能力组合,将具有互补性特长的下属们组团作战,或对主事的人安排合适的协作者。

但现实是残酷的。在我们即将开展某项计划时,难免因为发现适合做这事的人已经出差了,或在其他事上忙得不可开交——如果,在这方面会经常出现能力要求趋同的大类问题,我们需要添补在这方面具有特长的更多人手了。即便暂时没有办法添补人手到位,擅长该项事物的团队成员也可安排居侧协助。

三、建立帮助团队成员愿意发挥特长的机制。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的身边同样难免蛰伏着一些能干的“隐士”——他们或因为为人处世低调,不争不抢;或因为主动性不够,不屑于、不愿去表现自己;再或者是觉得“展现得越多,做的事就可能越多”等等原因,隐藏起了自己身上的“利器”。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团队中激励大伙发挥特长及潜质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其中的重点是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激发竞争心——“佛争一口香,人争一口气”,让大家因为荣誉、成绩等相互竞争;二是利用逐利心——对那些有本事有能力有潜质的下属们,吝啬表扬和晋升、物质及金钱的激励,就是在把他们携带的金子埋进沙里。

四、别让团队成员的特长能力成为他们的负累。许多的管理者总爱将“能者多劳”挂在嘴边,但是,当他们讲这句话的时候,听者却在等着领导们的下文“多劳多得”,遗憾的是总不可得。如果能干竟然成为了自己的负累,久而久之,下属们金子般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就会变得越来越暗淡。

弥补短板

短板是无处不在的——对那些只会抱怨问题的管理者而言,什么都可能拿来作为卸责的借口和短板;对那些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的管理者而言,是不时的思考着如何弥补短板,让自己的团队能围合组成盛水量更大的木桶阵。

为技能短板分类

很少有只讲究单一技能的职位,那些只讲究单一技能的团队就更为缺乏。以销售部门为例,既可能有做传统分销和经销商打交道的,又可能有和大卖场打交道的,还可能有和星罗密布的土杂店、售货亭打交道的;既可能有负责招商的,又可能有负责帮助经销商拿订单的,还可能有协助经销商管理与运作市场的。总之,任何一个团队,都难免牵涉到对多种能力的要求。

我们既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同样需要弥补短板。但在弥补自身的短板之前,却需要首先找出自己的短板,并清晰的勾勒出:哪些是可改进的,哪些是不可至少是现在所无法补长的;哪些是自己具备的,哪些是自己不具备需要弥补的。

弥补短板的措施

“扬长胜过补短”在许多情况下都通用,但对我们的团队来讲,却不得不思考与解决如何补短的问题。这往往需要如下措施:

1.站在团队整体事务及职能的重点上思考补短的方向。如对营销部门来讲,市场及销售中各个业务或事务单元所要求的核心能力,自己长短如何,哪些需要补短,哪些需要优先补短,方向一定要清楚。

2. 引进具备相应能力及长项的新成员、培训、一对一帮扶指导、带练,其中的大多数措施并不是三两天就能见成效的,需要我们做持续的努力和跟进。

3.人员分工上,把相应的事安排给更擅长的成员手上。即便就如前述一样捉襟见肘,我们仍然需要把工作安排给相对擅长的成员。

4.合作互补,团队协同“打群架”。许多企业都和咨询顾问公司有过愉快或不愉快的合作,不说后面的合作好坏,当初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其实很重要的一点,他们就是用“打群架”打赢你的——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为你的营销或管理问题群策群力贡献自己的经验与见解。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群架”。

但其中的问题是,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意识其必要性和适时的调配资源;即便不是什么重大的计划或事项,当它“砸在”了某个并不太擅长的同事的手上的时候,我们与其“空”担心,不如考虑安排一个能手、老手为其提供职业指导,乃至一些协助。

5.建设与推行标准化体系弥补不足。重运营管理轻内部治理,重流程管理标准化轻执行技能标准化,是绝大多数企业的两个典型现状。实际上,执行技能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推行,对改善执行技能提升执行力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