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和管理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概况;区别;相同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会计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为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进而形成了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从形成、对象、职能及方式等多个环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又存有诸多区别。在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管理中可以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站在理论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财务会计是指利用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形成相关报表,为国家宏观指导提供可靠依据。管理会计也被叫做微观会计,通过深加工与再利用企业财务信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加以强化,最终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本文主要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一、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概况
1.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优化企业财务状况及对财务成果进行有效提升是企业实行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含的内容为:核定、筹集、运用、收回及分配资金。
2.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一词自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上产生,并标志着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管理会计正式形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管理会计中不断引入新的名词与内容,如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信息经济学、人理论、行为科学等,这些知识的引入不仅促使会计与管理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丰富了会计的内容,提高了技术水平,还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作为一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主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应用,如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向企业管理层及重大决策进行真实信息的提供,并充分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现阶段,在管理会计中主要包括变动成本法、经营预测、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法、责任会计、存货决策、作业成本计算法等内容。
二、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区别
作为企业财会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目前企业并不重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区别,对其也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缺乏责任意识,在企业财务管理及管理会计重要性认识中,并没有对其内容、性质、范围进行有效区分。导致信息不真实、管理效率降低,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甚至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从多角度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进行区分。
1.工作系统的性质区别
财务管理可以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直接的系统化管理,主要管理内容为对资金运动自身进行系统性的预测、决策、计划、调度、指挥及控制等,是一种职能性的管理工作。企业实行财务管理的目的就是将资金的功能充分发挥,对其价值实现最大限度增值,进而对企业资金效益进行有效提升。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的工作性质不同于财务管理,其性质主要是对信息的利用、产生、传递与解释,并将经营管理所需信息向企业相关管理者进行提供。其是一种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直接管理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信息,是企业管理中的信息支持系统,是企业实现经营管理有效控制的重要保障,并服务于财务管理系统。
2.活动领域的范围区别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覆盖的活动领域范围并不是所有的主产经营活动,其专业性较强,是一种专业管理。管理会计活动领域涉及的范围与内容要多出许多,但管理会计却无法对资金运动进行直接系统管理。
3.基本要求区别
财务管理活动与管理会计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求其管理水平较高。有效组织、指挥及监督企业资金运动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而资金运动在相应期间必须遵循相应规律进行不间断地循环周转。
4.对象区别
财务活动是财务管理的对象及管理客体,其主要内容就是筹集、使用、消耗、回收及分配企业资金。传统理念下,财务活动与筹集、使用及分配资金存在必然的联系,往往人们会认为资金运动也就是财务管理的对象。但这种说法又较为片面,也就是说资金运动属于财务活动的范围,但财务运动却不仅仅是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是一种价值运动,但财务活动是价值运动和人的组织活动的有机结合,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不仅要进行资金管理,还要进行组织管理。
5.进行信息服务的方式区别
为政府、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层和其它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提供是财务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业管理层进行信息提供是管理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进行企业经营活动状况数据信息的提供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解除受托人责任是财务管理的目的。进行企业未来预测数据信息的提供是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短期、长期决策、规则的制定并对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进行控制是管理会计实行的主要目的。遵循相应报表格式进行有关信息的提供,非定期是管理会计的主要形式,其信息提供方式也较为随意。
现金流量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加强资金运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企业资金及运动价值是财务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筹集、应用、耗费、分配资金等方面,通过管理不同资产与对外投资、成本、收入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多种专门方式的应用,传统管理会计可以为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可靠地依据。在企业未来计划制定与协调及评价实际执行任务中,管理会计实行的意义就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地信息依据。现金流量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研究的对象,在财务管理中主要对现金流量自身较为重视,传统管理会计则对现金流量中包含的信息较为重视。
三、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共同点
作为会计学专业两门并列的核心课程, 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存在着较深的历史渊源,都出现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内容上难免有好多交叉重复,二者有其各自的角度和侧重点,并且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和服务对象以及发展方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会计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管理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的需要而出现,有效结合会计与管理,可以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还可以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有效提高。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管理的最终绩效,并在实际财务指标上进行有效落实和反映。
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是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含的范围有六大要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两者的主要研究方式都是以定量进行分析。相同的内容与方式,致使存在大量交叉与重叠部分,从以下几点进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相同点的分析。
从服务对象角度上看,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都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从管理内容来看,都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控制与处理,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从核算方面看,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都是对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反映,不仅可以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反映,还可以具体到某个部门。通常情况下选用统计方式作为两者的主要核算方式,在核算过程中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都应用了诸多现代信息知识与技术。都是科学分析财务会计资料,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管理属性相同,其本质都是服务于企业管理。从管理方面来看,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都是遵循一定顺序进行的,如计划、决策、执行及控制等;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都是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并在此前提下进行计划、决策与控制;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报告文本、数据资料等文字载体都没有法律效力,通常情况下对外不用进行法律责任的承担;按照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选用相应措施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积极规划,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之间不仅存在必然的联系,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即使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管理内容上存在大量交叉与重叠部分,但在企业经营管理运用中又发挥着不同的功效。为此,相关部门必须调整重叠内容,密切联系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满国杰. 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分解与整合[J]. 现代经济信息,2012(19)
[2] 余晓丹.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关系探讨[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
[3] 姜轩彬.浅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分解与整合[J]. 时代金融,2013(18)
[4] 甘锋.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分解与整合[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03)
[5] 王立卫,荣凤芝.对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界定的思考[J]. 新西部(下半月),2008(02)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会计 区别 联系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与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以便企业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不同职位的职能作用。
一、财务管理和会计的不同
1.内涵不同
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以下职能:(1)规划职能:是确定目标,必须是科学合理的目标。(2)调控职能:了解实际情况,比较实际和目标的差异。(3)财务评价:财务考核职能。筹资、投资、营运(融资)和分配是财务业务职能,规划、调控和财务评价,是财务管理职能(子系统职能)。后者是财务总系统的功能,是高层次职能,前者是子系统、低层次的职能。
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活动即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资金活动,主要为资金的获取、消耗、占用、分配及收入等;财务关系是企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一切资金运动产生的特定经济关系,其中包括资金责权、资金分配以及资金所有权。人们通常所说的财务管理,从广义上来理解,是指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组织、反映、计划、调节及监督一切财务活动,这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是对企业生产的综合财务管理;狭义上的财务管理则包括具体工作的开展,如制定财务计划、编写财务规章制度、调整财务目标等。
会计是为满足一个单位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而产生的活动。会计的服务目标,一是为更好地处理经济利益的关系;二是为保护各经济主体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2.存在的客观基础不同
自人类社会早期,会计活动便开始了,它主要遵循节约时间的客观基础,即在消耗最少劳动力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收益。会计主要是服务于生产中的有效组织及生产管理。
财务管理,遵循的客观基础是财务活动,它并不像会计一样,自存在生产活动时就存在。财务管理是存在于商品货币交易的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管理,也就是说会计是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只要存在生产活动,便有会计。而财务管理则是根据商品货币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并会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消亡而不复存在。
3.职能的不同
会计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价值运动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处理及加工,如实地反映企业运作的价值运动,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有真实、全面、系统的综合了解,最终协助他们进行正确的决策与管理,这是会计最基本的反映职能。另外,会计还有控制的职能,但是这种控制职能则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发生的作用,对管理者的间接影响――利用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会计不会直接管理价值运动,它并不具备管理的作用;而财务管理则是对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进行直接管理,因此它具有计划、指挥、组织、协调及监控等管理职能。
4.对象的不同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的系统,价值运动信息是它主要处理的对象;而财务管理则是通过价值运动的规律,为企业创造收益最大化,所以它的管理对象是价值运动本身。
因此,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对象一个是价值运动信息,一个是价值运动,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对象的不同,使二者工作中采取的方式就不同,因此会计与财务管理有着不同的特征。尽管同一项事物可以由不同的学科来分别研究,但是其研究的对象仍有区别,有些是不同层次的事物运动,有些则是不同形式的事物运动。例如在医学及生物学中都有对人的研究,而医学主要研究人的身体,生物学研究的则是人体的细胞,正是二者研究对象的不同,才使它们有所区别。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对象也是一样有所区分。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的联系
虽然财务管理与会计二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属于不同的学科,但是同是服务于财务活动,它们之间还是有必然的联系。
1.二者间的基础联系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服务对象不同,也就是说存在着财务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区别,但是它们共同作用的对象都是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均属于价值形态的管理范畴。
2.二者在岗位设置上的重叠
在企业的岗位设置中,通常财务和会计岗位是重叠的,也就是会计的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以是企业财务的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与内部的会计控制工作可以有机结合。
3.二者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相辅相成
在理论上,管理会计是通过会计与管理综合运用的结果,但其最主要还应是会计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在管理会计中,“执行会计”与“决策和计划会计”这两个部分均体现出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特征,二者相辅相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与会计并不是等同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学术理论中,它们归属于不同的概念与学科,在实践工作中,它们归属于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因此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必须独立存在,既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又要将二者分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徐远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0)
[2]董小平.会计稽核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管理与财富.2008(12)
[3]李辉.会计审核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电子商务.2009(12)
[关键词]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 区别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均以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其具体范畴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并且均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内容、相同的方法,由此导致的交叉重叠确实存在,并且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大有覆盖管理会计的倾向。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是否需要融合也讨论地比较激烈。但目前随着国外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广泛传播,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基于此,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的关系做初步分析。
一、相关概念
1.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包括对资金的核定、筹集、运用、收回、分配,它的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它以资金周转为对象,研究企业如何筹资, 如何有效使用筹集到的资金以及如何将实现的利润进行合理的分配, 以制定合理的财务政策, 同时协调处理好资金周转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关系。它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财务分析、筹资方式及决策、长期投资决策、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及各类资产管理、盈余管理等。目前,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叠问题较为严重, 诸如 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销售预测、利润预测、货币时间价值、经济批量的计算、投资决策评价指标、预算、资本成本的计量、经济杠杆的计算等。这种状况不仅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 而且对会计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管理会计
自从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一名词,标志着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和得到人们公认后,导致了现代会计被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信息经济学、人理论、行为科学等新兴管理学说被引入管理会计,使得会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内容更加丰富,技术方法更加先进。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法、责任会计、存货决策、作业成本计算法、战略管理会计等。
二、财务管理与营理会计的区别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本质与非本质的差异。
1.工作系统的性质区别
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过程所进行直接的系统的管理,它对资金运动本身直接进行系统的预测、决策、计划、调度、指挥、控制、分析、考核工作,属于一种职能性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千方百计使资金这种物质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实现价值增值,提高资金效益。管理会计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工作性质是利用信息、产生信息、传递信息、解释信息,为企业有关管理部门提供经营管理中需要的信息。它能纳入复式簿记结构,即可与传统的会计相结合。它属于一种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对各种经济信息进行着直接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支持系统,是企业成功控制自己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索,同时也为财务管理系统服务。
2.活动领域的范围区别
财务管理的活动领域从企业这个角度来看并不覆盖全部的主产经营活动,它相对来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是一种专业管理,涉及的范围与管理的内容不像管理会计那样广泛,但它对资金运动所进行的直接系统的管理是管理会计活动无法替代的。
管理会计的活动领域从企业这个角度来看是非常广阔的。它正向主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向经营管理每一个方面渗透。比如它开展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有用信息;进行产品寿命周炽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为企业经济决策服务;计算产品的边际收人与边际成本,为制订最优价格提供依据;计算保本点的销售量、销售额、边际贡献额、边际贡献字,做出销货数量、销货价格和最佳产销结构的决策等。
3.基本要求区别
财务管理活动本身是相对稳定的,对这项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为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资金运动进行有效的组织、指挥和监督。而在一定时期内,资金运动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在不断地循环周转,
虽然,各种因素也会时常干扰或影响企业的资金运动,但财务管理活动不会脱离企业资金运动而单独存在,不会改变财务管理活动是一种理财活动这样一种质的规定性。财务管理在工作体系上更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系统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管理会计活动本身则是经常变化的,不具有稳定的内容,对这项管理工作的要求相对来说并不专门化,视需要和可能而开展工作。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人员就应当想方设法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如果某种业务活动今后不再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就退出这一领域。管理会计在工作体系上不太注意系统性和完整性,系统方法的应用还不太普遍。
4.对象区别
财务管理的对象即所要管理的客体就是财务活动,具体表现为资金筹集、使用、耗费、回收和分配过程。传统观点认为财务活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与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相联系,因而财务管理的对象可具体表述为资金运动。这种把财务活动等同于资金运动的观点笔者有区别看法,财务活动中必然涉及到资金运动,但财务活动并不就等于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是价值运动,而财务活动是价值运动与人的组织活动的综合,因此,财务管理既要管物(资金),又要管人(进行合理组织)。因此,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财务活动。
5.进行信息服务的方式区别
财务管理主要是为政府、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和其它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信息;财务管理主要是提供企业历史情况的数据,其目的是解除受托人的责任,而管理会计提供的则是企业未来的预测数据,其目的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制定短期和长期决策、规则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财务管理主要是采取定期的形式,按规定的报表格式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则采用非定期。不拘一格的形式提供信息。
三、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1.研究对象的目的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现金流量,强调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价值进行管理,具体表现为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和分配,即通过对不同资产及对外投资,成本、收入、利润的管理来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传统管理会计就是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以帮助管理部门来促进效率的最优化,制定和协调未来的计划,以及最终对实际执行的情况进行评价等。其核心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规划未来。两者的研究对象主要都是现金流量,只不过财务管理更侧重于现金流量本身,而传统管理会计侧重于现金流量信息。由于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理财活动,那么这种活动本身需要相关信息支撑。这种信息主要是现金流量信息,而现金流量信息又恰恰是传统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不难看出,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管理会计,研究对象都是将会计系统生成的资料计算整理成有用的信息,进而使信息用于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达到管理的目的。
2.两者的共同特征
财务管理与传统管理会计就其本身的特点相比,有以下相似之处:
(1)从服务的对象上看,主要是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2)从内容上看,主要是评价过去,控制现在,重点是规划未来;
(3)从核算对象上看,即可以针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又可以是对整个企业或具体的某一部门;
(4)从核算方法上看,方法灵活多样,都会运用到许多现代数学知识,一般以统计方法为主。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都是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帮助管理层做出有效的判断和选择;
(5)从核算方式上看,只要能满足决策的需要,不必绝对准确,近似地得出计算结果就行;
(6)从依据上看,都比较灵活,一般不用遵守有关制度准则等规定。
3.反映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筹集资金管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管理,投资的管理,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管理,利润或股利分配管理等。而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是对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存货、投资等进行全面的控制,两者对企业管理活动,只是提法和表述不同而已,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课程内容上有着许多重叠之处,但它们作为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分别单独存在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协调、统筹的方法对重叠的内容进行调整,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活动应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实现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熊焰韧.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综述会计研究,2005,7.
[2]王瑜.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意义.审计与理财,2005,6.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性探究
本文通过探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可行性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在社会实践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日常会计工作的高效融合与运用给予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背景概述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当今社会会计体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会计信息、内容应用与生成的主要会计系统。此外,由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内容上的区别,因此二者在会计系统中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同属会计系统,且服务对象都为社会上的企业或个人,所以二者又存在着一定互通性,且都属于会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可见,二者存在相对独立又相通的联系,使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并为企业会计管理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探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性关系
首先,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行探究。当代企业中的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管理基础上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而来。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二者仍有着明显区别。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主要区别表现有三:一是服务对象存在区别。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大多为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所涵盖的财务信息服务对象,而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内部会计管理这一个部分,并不对企业外部衍生会计相关对象进行管理约束;二是针对管理而言,管理会计又是高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内部全部涉及核算对象,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可以直观反映,而财务会计则主要是对企业生产活动内以及企业外部涉及到生产活动的全部对象进行核算,讲求核算的整体性,并不针对经营企业内部。此外,由于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是既定程序,即对核算对象进行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原始凭证审核的会计审核程序,并无法根据企业领导者以及企业需求做任何调整,而管理会计对相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会计管理内容制定时,不仅可以運用多种计算形式、多种计算单位以及多种分析策略对企业概率分析、边际分析以及盈亏分析等作出相应调整,更可为企业管理相关部门提供多种形式会计管理相关资料,从而满足企业利用管理会计实现管理的需求;三是,管理会计实用性以及指导性相较于财务会计均有优势。由于财务会计对企业内部财会内容以及相关问题处理均有据可依,具有较强严谨性,而管理会计可通过管理者意愿进行相应调整,在问题处理上存在一定弹性,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可见,财务会计是针对企业已发生的会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而管理会计则可根据当前管理情况,对未来企业会计进行预判并作出调整,从而更适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财务会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较管理会计较差,而财务会计的科学性、客观性比管理会计较强。
其次,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进行探究。第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当今社会会计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且并不是从属关系和主次关系;第二,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联系。由于财务会计具有严谨性以及科学性,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资料,对管理会计相关管理内容的调整以及规划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且极具参考价值;第三,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均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管理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当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服务的对象以及会计管理的内容,均已不仅针对物质管理内容,更涉及资金往来流程、物质流通、信息流动以及信息传播的会计管理相关内容,达到反映各个利益对象经济关系产权流的最终目的。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第一,应保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立足于企业会计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上,并以服务企业会计目标为共同主体;第二,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成本计算以及成本因素考虑上的相通点进行融合。为了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更加行之有效,就财务会计生产成本核算范围内的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成本分摊来讲是可以融合运行的,而对于决策以及其他形式的成本运算,应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并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方式[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会计管理的不断进步,使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应更加高效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应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通部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管理形式更符合时代需求提供优秀会计基础。
作者:温昊(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销商;零售商;销售渠道;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经销商与零售商都是分销渠道的基本概念之一。一般来说分销渠道的成员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制造商、中间商、消费者。所谓的中间商就是指那些将购入的产品,再进行销售以获取利润的企业。一般来说中间商扮演着为终端消费者采购商品的角色,中间商购买产品的目的不是用于销售,而是用于转售获取利润。一般来说中间商包括商、经销商和零售商三种类型[1]。本文主要探讨经销商与零售商在企业运作管理上的区别,分析产生这种管理区别的原因,并针对国内现有的经销商与零售商的管理模式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
一、经销商与零售商区别管理的基本现状
1.经销商与零售商的概念区别
所谓经销商就是指拥有产品的所有权,通过自己拥有的分销渠道,以批量销售的形式向零售商或者下游的经销商独立的销售或者连锁的商业机构。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经销商是渠道中间商的一种,不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通常经销商从制造商那里购买产品,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转手再卖出去,所以他们关注的只是产品的利差,而不是产品的实际价格。所以有的学者把经销商分为两种,分别为批发商和分销商。经销商存在的必要性与零售商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够为制造商以及零售商或者其他机构提供多种服务,但是从商品流通的区域来看,经销商的效率最低,综合经济效益较差,出现商品阻滞的现象十分严重[2]。
所谓的零售商就是指那些从事零售经营,单个销售的企业或者个人。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经销商贸易与零售商贸易逐渐分离开来,零售业从某种意义上就变成了产品销售的最终环节和实现最终目标的商业形式。只有通过零售商的销售,产品才能最终完成其从生产制造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全过程。所以零售商与经销商的本质区别就在于,零售商面对的是个人消费市场。对于零售商的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为有店铺零售业状态和无店铺零售业状态[3]。
2.经销商与零售商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市场地域广阔,区域经济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在中心城市的市场中,零售商终端连锁经营成为现代商业的主体,经销商只能成为辅助角色。像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以及上海华联等大型零售企业分别向厂家直接进货,还有很多生产企业为了进一步控制市场,自己营建销售网络。这种大型零售终端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压缩了经销商的生存空间,降低了经销商的利润,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经销商的销售渠道费用。另外一方面制造商也在进行着销售渠道管理的创新,很多企业都直接的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与零售商之间建立直接的供货关系,所以现在的经销商承受着来自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双重压力。现代企业的销售渠道逐渐扁平化,扁平化的分销是一种强劲的营销模式,制造商能够及时的捕捉市场需求信息,减少了销售渠道的通路,提高了销售渠道的整体效率。但是很多企业采用的这种扁平化无分类的管理会直接导致公司在对大客户的反馈和变动的过程中反应不够迅速,在竞争对手的进攻面前疲于应付,很容易造成优质客户的损失。所以目前我国商品销售的中间环节的零售商与经销商所面临的境遇是不同的。
二、针对经销商与零售商区别管理的思考
在生产厂商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中,两者所追求的经济利益是不同的。经销商通常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将价格压的最低;不希望生产厂商和零售客户直接接触;把货款安全看的更为重要,不愿意为了完成销售目标而增加库存,更不愿意在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做市场开拓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在经销商的管理措施中,对经销商的激励措施是必须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现款交易返利,对经销商鼓励现金交易,对于进行现款结算的经销商采取一定的返利,这样的措施对现金流充裕的经销商具有一行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公司的现金回收。(2)建立健全经销商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应该建立应收货款预警管理制度。公司企业的销售部门过分的追求销售量,经常让经销商以欠款的形式来追求业绩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应该给予一定的约束,为了防止经销商的欠款超过其经营实力,所以制造商企业应该建立应收款的预警机制;(3)建立经销商的淘汰机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经销商也不例外。对于那些信誉度极差的经销商应该给予坚决的淘汰更换。对于营销能力较差的经销商,会阻碍公司发展其周围的经销商,也要予以更换。
对于产品的生产企业而言,企业对于零售商的管理可以去除经销商的环节,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随着互联网的不断的发展,零售企业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店铺零售业,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也逐渐发展成为现有的零售模式。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买卖双方在各个交易环节都可以在网上直接操作完成,轻而易举地减少了中间环节,拉进了产品制造商与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终端渠道营销也因此受到很多制造商的青睐。
三、小结
本文主要探讨经销商与零售商在企业运作管理上的区别,分析产生这种管理区别的原因,并针对国内现有的经销商与零售商的管理模式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目前我国的零售商和经销商面临着不同的问题。针对现状,作者提出对于现在经销商管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包括现款交易返利、建立健全经销商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建立经销商淘汰制度;对于零售商而言,可以直接与生产厂商联系,去除中间经销商环节,并适应时代潮流实行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义高.如何选择企业产品经销商[J].湖南经济,2000(8):20-22.
[2]叶敏.分销渠道冲突的成因与规避[J].商业经济文汇,2006(1):81-8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会计行业也越来越重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会计工作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运营质量。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则是会计行业中的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文章通过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理解,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做个展望,以此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会计;区别和联系
0 引言
20世纪,会计行业得到了快速而成熟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会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财务运行,更影响着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现代企业已经少不了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的区分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时代的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一个可能。
1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述
1.1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又称“对外报告会计”,是指对企业已完成的资金运动进行系统、全面的核算与监督,为外部与企业之间有经济联系的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政府的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其他经济信息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现代企业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会计程序,提供有经济价值的信息,并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
1.2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专业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从而使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协助企业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价值的创造和维护。因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2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
2.1 服务对象的不同
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来看,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而管理会计则是对内报告。财务会计要求必须严格地循序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而管理会计是为了适应企业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相对于财务会计是比较灵活的。财务会计主要是将企业的日常的财务运营情况的具体内容编制出完整的财务报表,向外界相关个人或者团体汇报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运营情况,是为企业外部所服务的。而管理会计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日常管理中遇到的情况搜集整理完整的数据,并汇报给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运营状况的信息,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做出准确而有效的决策。服务对象的对内和对外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2.2 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因为服务对象的不同,造成了两者的工作主体层次的不同。财务会计在工作中的主体主要是以企业为工作主体,将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完整的整体来向外界反映,对企业这个唯一的主体进行企业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等信息的集中概括说明,并不会对企业内部某个部门进行细致地反映。而管理会计的工作则是多层次的,它不但可以将企业作为一个主体来进行反映,也可以将企业的某个部门甚至某个环节作为工作主体来进行反映,管理会计主要就是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控制以及考核[2]。
2.3 会计程序不同
财务会计因为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以会计程序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财务会计必须首先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经审核后填制记账凭证,进行复式记账。然后进行试算平衡,最后依据此表填制会计报表。财务会计必须要经过注册会计师严格审核后才能公布。而管理会计则可以灵活地根据企业需要得到原始资料,依据统计好的会计数字信息或者市场调查进行统计,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2.4 会计方法不同
在会计方法上,财务会计一般在一定时期中只需要使用一种专门的方法即可满足企业需要,但是管理会计的会计方法则可以多种多样,只要符合企业内部康的要求,管理会计的人员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原始资料,怎么来做等等都可以很随意。管理会计人员一般都会通过搜集企业的内外部信息,然后运用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度的分析,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和长久发展。管理会计在内容上还涉及到企业综合价值的全过程,其分析结果更具可用性和有效性。
2.5 信息的特征和载体的不同
从财务会计的概念可以得知,财务会计它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完成或者已经发生的事项及交易作为共组的对象,所搜集的信息是以过去时为特征的,而且以经济货币的信息为主体。而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是主要对企业的未来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和分析,所需信息是面向未来的,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性信息并重。
2.6 约束依据的不同
财务会计的约束依据主要是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管理会计则不需要那么严肃,它只受到成本效益的分析原理约束。管理会计需要灵活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不用受到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或者会计制度的约束。
除了以上几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主要还有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观念取向、时间跨度等多个方面的区别。
3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
3.1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本质一样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两者都是以管理者的要求为基础,对企业财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在本质上,管理会计会受到财务会计的制约,因为管理会计视为企业内部服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减少资金成本的支出,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财务会计则控制着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命脉,管理会计的工作必须要有财务会计的参与。所以只有当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就能使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3.2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原始资料相同
在管理会计的工作中,它经常会直接将财务会计中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拿去进行研究分析,或者对这些信息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改编调整,编制成适合自己需要的内部报表,这样做就提高了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也改善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相反,财务会计也会将管理会计里面的一些信息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去。
3.3 服务对象存在交叉
在之前的区别中将服务对象作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财务会计为企业外部服务,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服务,两者的服务对象侧重点不一样,但不表示两者之间完全没有联系。财务会计虽然是为企业外部服务的,但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指标比如资金、成本以及利润等,这些数据对于管理会计在制定计划、实行控制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些财务指标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众多经济信息也是企业外部人员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所确定的企业目标、计划等信息对于如何实现最有效的企业经营工作密切相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服务对象上其实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4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职能和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
因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工作环境上是相同的,所以两者之间就有相似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目标。财务会计的职能主要有反映和监督这两个,而管理会计则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行职能衍生,主要有规划、组织、控制以及评价。两者的职能相似。而关于两者的最终目标,则都是为了企业能够实现自身的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财务会计的目的主要通过所提供的信息影响着利益相关人的决策和其他行为;管理会计则是运用特殊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为现代企业的会计发展所服务的[3]。
3.5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作用相似
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职能上具有相同点,所以它们在发挥各自职能的作用上也是相同的。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对企业已发生或者交易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管理会计主要职能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以及控制评价,两者的基本作用却是相似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避免企业的损失和浪费。也可以纠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失误,为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不断地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4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所以它们不会独立存在于企业管理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对于企业会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一个单一的会计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财务会计在研究对象和最终目标上的一致性,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契合点。在现实的企业会计管理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已经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一个趋势,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可以大大提高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内容上和方法上已经因为两者的配合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发展,在共同实现企业管理目标这个终极目标上做了充分的保障。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成为一个综合了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全面核算、全程管理的一个有机管理核算会计系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两者的融合必将充分发挥出会计系统在现代企业信息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为企业更好的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梁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分析[J].华章.2011(33):61.
[2]陈文杰.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关系[J].魅力中国.2008(9):40-41.
【关键词】经营;管理
概念是对某种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和描述。经营与管理是现代企业活动中的两个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不同概念。清晰地界定“经营”和“管理”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厘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深入理解现代企业活动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契约性质的组织,它通过竞争从环境中获取稀缺资源,经营和管理活动把流入企业的资源转化为企业的产出,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既表现为企业产出之间的价值和价格竞争,也表现为企业本身成长能力的竞争,其实质在于企业成长的竞争。而企业的成长,正是由其经营和管理造就及控制的。然而目前很多研究者在论述企业问题时并不注意这两者的区别,在一些情形下,这样做似乎也无大碍。但在一些深入的研究之中,若能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作出一个清晰的分析,则有助于我们对于现代企业的活动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经营和管理两个概念的辨析来说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其义为: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管理也是这样理解的。管理概念具有多义性,它不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且还会因时代、社会制度和专业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解释。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意识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做出一番描述和概括,并且顽固地维护这种描述和概括的正确性甚至唯一性,人类从来就不曾取得对于管理定义的一致理解。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指导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其中,最经济含有经营的气息。一般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指出,管理就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哈罗德・孔茨从处理组织环境和人的关系的角度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美国管理学家西蒙(HerbertASimon)从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在管理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的角度,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小詹姆斯・唐纳利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个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彼得・德鲁克认为,归根结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各种各样的管理定义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各有各的个性和特长,也各有各的漏洞和缺陷,这正是各学派论争的原因。随着生产方式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人类认识领域的拓展,人们对管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别还会更明显。我们不应只停留在现象层面上,而应努力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管理的真正的本质。只有在本质上才有可能求的理论的统一。
职能学派在西方管理学界占据正统地位,对我国影响也最大最深刻。针对某项工作,我们确定工作的着眼点,立足点,着力点,方式和路径,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这里体现了管理的计划职能。
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一定的工作目标,需要财力物力更需要具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人力包括体力和脑力,然而,这些资源都零散地分布在市场里。我们要把诸多资源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才能进行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组织是一个很具推敲意义的词汇,组和织都是形声字,形旁表意,有绳锁的意思,组织可以就此阐释为运用一定的形式把一些零散的事物编制在一起从而产生全新的功能。
指挥是管理的又一重要职能,所谓指挥,是指通过命令和指示等形式使企业内部各个要素的意志服从一个权威的统一意志将计划和领导的决心变成全体成员的统一行动,使全体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力以赴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在共同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要素提供者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同时企业存在于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环境中,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形式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把股东员工客户和各级经营管理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从而维护企业的生存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是管理的协调职能。孔茨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
组织起来的生产要素仍然通过开放的市场与社会保持着联通,他们有自由退出组织,或进入自由市场或进入另一些组织尤其是那些和本组织形成竞争的组织。我们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按照一定的形式控制这样的生产要素的流通。这里的控制,当然是辨证意义上的控制。这就是管理的控制职能
二、什么是经营
“经营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是商品生产者的职能。”商品是专门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构成了商品经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按照怎样的方式交换才是公平和可行的,按照怎样的方式生产才能保证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尽最大可能地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可图,才能保证以最少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商品经济给经营提出的问题。
经营是企业或经营者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经营者在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家计划任务、市场需求状况及企业自身的需要,从本身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出发,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筹划、设计与安排等活动。企业经营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一系列筹划营谋活动,是一种旨在协调人与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目标性活动。具体而言经营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系列运营活动。所有这些对市场的选择,对产品的选择,对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以及对消费者,市场行情的研究,对竞争者的研究等,都属于经营活动。
经营即经济运营,是就业务而言的,某个公司或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副营业务是什么,要开办什么业务,要停办什么业务。那块业务要加速,那块业务要减速。经营是就市场而言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社会化的形态,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企业从市场中获取包括资本和人力的各种生产要素,到市场上销售自己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市场中也存在着企业许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某个公司或企业在采购原料时如何用最低的采购成本生产资料市场购得更好更多的原料。在销售产品时如何优势价格在消费资料市场更快更多地售出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用怎样的战略和策略打败对手。
三、经营和管理的关系
(一)从两者的内容构成来看
经营与管理是两个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区别的经济概念,属于统一的经济范畴。法约尔把经营分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并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大职能,并进一步将管理活动划分为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这就从内容上区分了经营和管理。
(二)从两者的产生过程来看
经营是经济商品化市场化的产物,管理是劳动组织化社会化的产物。管理思想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其中融合了组织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企业的经营方法要随着市场供应和需求因时因地而变化,主要理论依据是经济学。经营活动靠管理思想来实践,反过来,管理思想又随着经营、环境、时代、市场而丰富。经营是企业内和外的人与事的互动,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管理则是企业内人与人的互动,是内化与企业的社会的运行规律。通俗地说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对。经营是指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的问题,而管理是指涉及制度、人才、激励的问题。
(三)从两者的应用范围来看
管理适用于一切组织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而经营则只适宜于以企业为典型代表的营利性组织,因此从企业的角度谈经营概念和管理概念的关系才有意义。
(四)从两者的追求目标来看
管理旨在提高组织效率实现效率最大化,主要途径是协调和控制,以实现控制风险和成本为目的;经营意在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利润和效益最大化,主要途径是制定战略,开发市场,以实现开拓市场和增加收益的目的。经营具有外在导向性,要求企业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稀缺资源和建立影响;管理具有内在导向性,强调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建立秩序。
总之,企业作为一种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需要经营管理。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基础,管理活动保证经营决策能够得以良好的执行。成长是现代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首先关注经营,研究市场和客户,并为目标客户不断提供更高价值产品和服务。而这目标之所以能够达到,关键在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管理跟上了,经营才可能继续往前进,经营改善后,又会对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撇开管理光抓经营是行不通的,管理扯后腿,经营就改善不了。相反的,撇开经营,光抓管理,就会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参考文献
[1]【美】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胡隆袒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法】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周安华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李柱流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美】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1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大卫・A・德森佐.管理学原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赵殿和.对管理概念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7.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
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分支形成后,会计便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所组成。从会计报表的报送对象来看,财务会计应定期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报表,管理会计则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企业管理当局和有关管理人员提供会计报表。鉴于此,西方会计学家一般把财务会计称为外部会计或对外报告会计,把管理会计称为内部会计或对内报告会计。这一观点,基本上为我国会计学者所接受。
笔者认为,依据会计报表报送对象的不同,把财务会计称为对外报告会计,把管理会计称为对内报告会计,这只是对会计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只能说明两者一个方面的差异,并未揭示它们的本质差别。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只能从会计对象与会计目的上去寻找。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的对象,我国会计学界把它界定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关于管理会计的对象,许多人对其进行过探讨,如“现金流动说”、“价值差量说”、“资金流量说”,等等。尽管众说纷纭,但也都没离开资金范畴。简言之,就总体而言,财务会计对象与管理会计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运动。那么,两者的区别又何在呢?笔者认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总体内部的差异。
资金运动具有两重性。一是价值增殖性。在商品中,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其投入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必须在运动中不断地增殖,这是资金的一般属性。从这一属性出发,可以说资金的运动过程也就是资金的增殖过程。没有资金的增殖,企业就失去了生存与的基础,投资者也就失去了投资的目的。另一方面,资金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资金及其运动,必然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如产权关系、债权关系、分配关系等。资金运动只能在特定的经济关系中进行,并在运动中再现这些关系,否则,资金运动就失却了存在的条件,这是资金及其运动的特殊规定性。从这一属性出发,可以说资金的运动过程也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的运动过程。
资金及其运动客观地存在着价值增殖和特定经济关系运动这两重属性。从本质上说,财务会计是以后者作为其存在的基础,亦即作为其核算与监督的内容。财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目的正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关系,维护人们的经济利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则是以前者、即以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其存在基础的。价值增殖是资金的属性,但价值的增殖并不是自发地进行的,而是一种在人的参与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只有对价值增值过程进行的运筹、规划与控制,才能实现增殖并达到预期目标。
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价值增殖则是经济效益问题。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财务会计是以资金运动中的经济关系为对象,以维护相关人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管理会计则是以价值增殖运动为对象,以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这就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这里应提及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也只是就它们的对象与目的的主要方面而言。在实际工作中,二者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它们作为会计工作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是一种“分工不分家”的关系。
在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加以区分的同时,必然要涉及到对成本会计的认识。成本作为资金运动的一个环节,作为资金投入的一项内容,它既与资金运动中的利益关系相联系,又与资金运动中的效益成果相联系。就成本的前一性质而言,它应属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实际成本的高低、真伪,直接对实际利润发生,对各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发生影响。因而在有关法规中,对成本的列支范围、开支标准、补偿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就成本的后一性质而言,它又属于管理会计的内容。在管理会计学中人们研究成本习性,量、本、利关系,成本控制等,以求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国外会计学中,产品实际成本的核算与成本控制实际上是分属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这一做法也为上述观点的成立提供了旁证。在我国出现的把有关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内容独立出来,成立成本会计学的做法,主要是基于成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会计教学的系统性而作出的一种选择。既然如此,成本会计就应该既具有财务会计的某些特点,又具有管理会计的某些特点。而在会计实务中,实际成本的核算是不可能脱离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
二、财务区别于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具有不同的特点。那么,决定它们各自特点的因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只能是会计对象的性质与会计目的。下面便以此为依据,对财务会计不同于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试析如下:
第一,财务会计必须以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作为其工作的准绳与规范。这一不同于管理会计的特点,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特定对象和目的所决定的。既然财务会计是要对资金运动中的关系进行确认、计量与反映,那么,便只有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才能保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所认可。
第二,财务会计实行严格的凭证制度。因为财务会计处理的每笔业务都与人们的实际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实行严格的凭证制度,才有可能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可靠性,防止各种侵犯财产的行为发生,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财务会计实行定型的会计模式。由于财务会计工作直接涉及到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所以人们十分重视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并要对其工作质量,即会计资料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进行检验。为了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有章可循和便于对会计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财务会计需要定型的会计模式。
第四,会计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会计方法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会计核算结果的变化。为了避免由于轻易变动会计方法而某些相关者的利益,或以变动会计方法为手段去谋求某些相关者的利益而侵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各国的会计准则均规定,财务会计选用某种会计方法后,一般不得轻易变动。如确有改动的必要而变动会计方法时,一般需要在会计报表中作出说明。
三、正确认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本质区别的意义
从本质上揭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无论是对会计,还是对会计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正确认识会计的目的。通过前面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本质区别的,笔者认为会计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会计的双重目的,简要地说就是“利益”目的和“效益”目的。勿庸置疑,会计对象的二重性必然规定着会计目的二重性。以来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会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也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在我国设立管理型会计与开展管理型会计活动,充分地体现了讲求经济效益这一会计目的的话,那么,全面实施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制度,以便使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适应变化了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利益关系,则充分体现了维护一定经济利益关系这另一会计目的。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09-02
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企业深陷危机而不能自拔的事实,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财务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财务危机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受到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有关企业财务危机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且多数文献主要侧重财务危机预警。翻阅这些文献,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它们普遍将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混为一谈,研究财务风险的文献大谈财务危机,研究财务危机的文献也大谈财务风险。笔者认为,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财务危机源于财务风险但又不等同于财务风险。财务危机管理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危机不仅有其自身形成的机理和特征,同时也是其他各种危机的最终和集中体现,因此,弄清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提高整个企业危机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水平意义重大。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联系
1.财务危机源于财务风险,是财务风险的结果之一
众所周知,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可能出现的结果与期望目标之间的偏离程度,这种偏离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如果事态发展的结果是有利的,则不会诱发财务危机;如果事态发展的结果出现了不利情况,那就需要看事态严重的程度,严重的且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挽救的才会导致财务危机。所以,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可能出现的现象,但不是唯一的结果。没有风险就不会出现财务危机,反之则不成立。也就是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危机未必会形成。
2.两者都可以通过事前控制和预警来加强管理
笔者发现,很多的研究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文献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即财务预警。对比起来看,你会发现它们的内容、模型等几乎一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两者都可以通过事前控制和预警来加强管理,企业采取措施控制财务风险的同时,产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会降低。相应地,人们误以为财务风险管理等同于财务危机管理,这是很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的根本原因。
3.财务危机处理不当会加剧财务风险
以上可以看出,财务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逐步的、渐进的积累过程,而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财务危机可能滋生于财务风险,且财务危机的发生可能加剧财务风险。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企业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就会减少财务危机的发生。但反过来,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后,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加大财务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二、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区别
1.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企业所冒的财务风险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当企业面临几种风险方案可供选择时,偏好风险的决策者可能会选择风险程度大的方案以追求高收益,而风险厌恶的决策者更喜欢选择稳健的财务风险较小的方案。不同的风险决策导致企业所冒的风险不同。
财务危机则是在选择了某种风险方案后,由于落后的管理观念、错误的管理行为等,使得企业对风险应对不当而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低的方案就不会产生财务危机,反之,风险高也并不是说肯定会出现危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正是由于风险的存在才有可能导致危机,没有风险就没有危机,但没有危机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2.两者导致的后果不同
财务危机是企业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现金流量不足、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以及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损害企业的价值,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财务风险指的是收益的不确定性,它给企业带来的既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收益。笔者认为,风险与报酬对等,而危机与损失相联。
3.采取的防范方法及处理态度不同
由于财务危机只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对于财务危机要防止其发生或者尽量减少其发生的次数。对于其防范手段,既可以采取定量也可以采取定性的措施。定量措施是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提前发出警告信息,以便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了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定性分析也是防范财务危机必不可少的。
对于财务风险,企业一旦选择某方案,其风险程度就客观存在,企业本身没有办法去改变和回避它。如只要企业举债经营,就要承担利息和到期还本,就会有财务风险。但企业可以采取转嫁、分散等措施来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比如,适当负债可以转嫁通货膨胀风险;通过财务杠杆等量化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值得去冒风险;还可以通过组合投资方法可以分散风险,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4.管理的目的不同
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危机管理的目的不同: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选择承担风险(但必须获得相应报酬);规避风险(如低负债);转嫁风险(如通货膨胀时期借债);分散化解(风险如投资组合)等形式加强管理。而财务危机管理主要从危机识别、危机形成机理分析、、内部控制、危机预警、危机挽救五个方面来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对等,而危机管理的目的是减少损失。
5.风险导致损失是一种可能出现的现象,危机是已经出现的情况,危机是风险发展的一种结果
风险程度可以在事前进行评估计量,以便确定与所获得的报酬是否相匹配;而危机只有等发生以后才能评价其损害程度。我们事前无法预料一场台风可能带来的损失是多大?
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同,遭受危机的损失以及危机的程度不一样。风险是一种可能出现的现象,结果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事先并不知道,当某种情况出现后已经不再叫风险,因为结果已经确定,而危机便是已经出现的情况,危机是风险发展的一种结果。
三、正确认识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促进和加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
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企业若想生存、发展和获利,就必须随时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正确认识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区别与联系,对于企业加强财务危机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企业理财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个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都必须随时考虑一旦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应如何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宜,如何保护各自相关集团的利益以避免破产。因此,财务危机管理问题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缺乏资金、会计缺陷、计划失误等都可能成为导致财务危机的借口。企业失败或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的质量,经营管理不善如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制度不健全、扩张过度引起的资产结构比例失调、扩张无力、技术工艺落后,产品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存货过多、资金运转调度欠灵活等都可能成为发生财务危机的诱因,导致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下降。因此,研究财务危机的成因,进行事前的预测和控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促进企业危机管理水平的提高
大量实践证明,企业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财务危机,一个企业如果在财务经营上陷入困境,企业危机就不可避免。目前,中国企业虽然对财务危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总体来说财务危机的管理水平不是很高,可以说是正处在发展之中。许多企业危机的防范意识比较差,以至于出现财务危机时措手不及,缺乏应有的应对措施,给企业经营和员工生活带来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企业破产倒闭。
由于财务危机处理不当而导致企业破产或经营极为困难的案例有很多。如果企业重视财务危机管理,关注、预控和研究财务危机,形成财务危机管理的有效机制,财务危机管理的水平就会提高。
3.促进企业的适应外部环境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当前经济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况且中国经济本身处在一个多变时期,不稳定因素更多更复杂。只有企业知道了怎样预先控制财务危机,事先做好对付财务危机的计划及研究好处理财务危机的措施等,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认清企业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有利于企业建立起不同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财务危机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危机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陷入危机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伯圣.企业财务危机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
[2] 周虹.对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的探究[J].现代商业,2012,(29).
[3] 张庆阁.试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途径[J].商业会计,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