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施工企业制度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企业制度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施工企业制度建设

第1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分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分析

内控制度的建立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进行,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才能够完善内控制度。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分析和研究,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工程点较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分布领域较广,总部管理较为困难。(2)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是在工程实地进行露天工作,没有固定的场所。(3)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周期较长,并且每一次的生产过程都不会重复[2]。(4)资金投入较多。当前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工程项目,不得不进行垫资等活动,加大了自身资金运转压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内部环境:没有形成全面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缺乏内部控制整体章程,内部控制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并未真正做到职责明确,在目标设定方面不明确。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主要原因就是制定内控制度的有关部门与人员没有充分将内控制度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结合。例如,企业的票据和印章的管理机制与企业会计人员的分工制衡机制没有得到体现。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财务报表、账簿管理以及财务分析都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导致信息的价值被降低。(二)风险评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导致风险评估、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了企业安全隐患;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导致当识别出风险的时候,就会由于分析能力有限导致风险的影响范围不能够被正确估计。(三)信息沟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对于内控制度实施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在实施内控管理时候费时费力,不能够快速有效的实施内控管理,并且在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失误,导致管理者对内控管理不够信任。(四)内控重要程度认识不够,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当前的管理要求,尤其是领导层并没有对其产生深刻的认识,忽视了内控团队的建设,导致内控团队的质量欠佳,很多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堪忧,有些人员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上岗工作,导致在实际内控管理中出现各种漏洞,给内控管理带来极大的实施压力。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的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主要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构建符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衡量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要素,保障内控环境,以风险评估作为内控的重要环节,以控制为主要手段,在管理中注意信息和沟通,从而保障内控制度既能够体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又能够保障其完整性。首先做好预防工作,对不符合行业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整改,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行合理、合法。其次,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各部门之间要鼎力配合,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再次,建立“度”的标准,既要保障企业的利益,又不能过度剥削员工的个人利益,做好二者之间的平衡。(二)强化风险意识是内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发展,就要树立风险意识,及时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加强风险识别,建立风险应急方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强化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其次,加强信誉防范意识,对具有不良信誉的开发商不给予合作机会。再次,强化履约能力,降低合同风险,提高社会信誉。最后,谨慎选择融资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保障融资安全[3]。(三)加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沟通渠道能够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自动化的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准确的采集、传递、分析、反馈,减少了内控人员的工作,也优化工作程序,提升内控效果。(四)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控的认识,并强化对内控团队的建设。管理者的重视是内控制度得以落实实施的关键因素,企业领导要提升内控意识,对内控团队建设进行把关,只有岗前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进行安排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也要采用培训课、讲座等形式的课程提高内控人员的管理能力,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论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分析对优化内控制度、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完善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构建符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框架、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控的认识、加强信息化管理等措施能够不断的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彬.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策略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7(12):54-55.

第2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作为当前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武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施工企业内容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式对具体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为实现其施工管理的经济效益目标,不惜采用一些不正当甚至违法乱纪的手段,这对建筑企业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监管人员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作业环境和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生产经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种生产经营风险。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实践来看,整个运行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多样化的风险,如何正确有效地应对这些风险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即企业内部控制是加强风险预测与控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实践证明,完善可靠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风险评估的基础,对于强化企业管理弱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部门、施工技术部门以及质检部门有效地结合起来,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和监督,对于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整体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将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企业和谐环境的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主要的问题

从实践来看,虽然建筑施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施工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健全,因为现有的制度难以涉及到企业中所有人员和部门,也没有很好地渗透到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具体业务操作领域之中。比如,企业票据和印章的分管机制以及企业会计人员之间的分工制衡机制都没有建立健全。可想而知,以此为基础所编制成的记账凭证、财务报表以及登记账簿和财务分析等,都缺乏说明力,甚至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

(二)资金管理与预算机制不够合理

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自身还没有建立相对比较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于具体的企业内部管理事项很难做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程监督与管理。一般而言,预算机制的编制会涉及到很多的部门,比如设计、统计、生产以及研发等部门,彼此之间要形成合力方可编制一套比较全面有效的预算机制。但现实中并非如此,多数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主要依赖于财务部门,由于仅靠该部门很难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根本没有办法了解整个企业的全部现实状况。实践中,虽然很多施工企业针对报销审批制度制定相关的配套机制,但实施效果上来看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制度制定的时间相对比较早,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已经难以适应客观发展需求,比如报销制度中的差旅费补助规定,明显就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三)重要性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制度落实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而且缺乏领导重视,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人员的业务水平存在着缺陷,则其内部信息资料的质量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据调查显示,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思想教育往往跟不上发展的要求,甚至有些工作人员连最基本的会计业务技能也没有掌握好就开始工作,以致于错误百出,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实践中还存在着个别企业的领导本身对会计制度和业务一窍不通,但仍然独断专行,全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问题,因此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完善的最大桎梏。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使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思想重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审计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企业应当立足于实际,建立一套具有预防功能、科学完善的监管制度,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该套监管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企业而言,其工程项目建设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此过程中只有充分地掌握主动权,才能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管理,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经济监管职能部门,笔者建议审计应当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之中,这样更有利于监督管理。同时,还要加强事后监督管理,在企业会计部门中设立一个专门的岗位,将监督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及时地反馈到财务管理部门。

第二,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职能部门管理效率。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企业应当重视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重点业务环节的控制,加强企业财务核算与资金筹集管理。建筑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的采购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机制,专门负责材料的周转、建材的采购、验收入库以及出库消耗和固定资产管理等问题,对企业中的各项设备进行统一的调配、管理,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率。

第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建设。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确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股东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与经理层的设置,建立一套互相制约、相互协调的运转机制。企业应当与技术管理人员签订一份长期的劳动合同,以免因人员频繁变动而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时,还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管理机制,并以此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潜能。此外,企业还要不断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一个信息管理与应用平台,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网络系统,引入办公自动化管理设备,对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最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一体化。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完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荣.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0(16)

[2]李建明.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会计师,2011(12)

[3]陈连颖.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现代商业,2012(15)

第3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行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实质是对工程项目成本的一种管理方式,最主要的工作是对整个工程过程中影响成本的每个环节及整个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从工程业主角度来说,就是控制项目决策成本、设计成本、施工成本、招投标成本等诸多内容。当前阶段,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是工程施工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要从众多工程项目对成本管控的方法进行反复推敲,寻找最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1]。

一、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的原则

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的原则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2]~[3]:

1.工程成本全面控制原则。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成本全面控制管理需要从施工的全方面进行考虑,施工企业需要优先从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职能管理等方面来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施工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密切配合,通过制度建设以及强化企业施工问责制的建设,来规范各部门行政职能的履行。同时,施工企业需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做好项目衔接规划,使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保持完整性与连续性,从而掌控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支出。

2.最低成本支出原则。施工企业在对于工程项目进行工程建设中,获得的盈利是通过工程款项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差价而取得的,可以说,施工企业的发展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价值利益。但获得价值利益的有效方法在工程项目款项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支出的方式来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但是“最低成本支出原则”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约束条件,首先,降低成本不是降低工程质量与降低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购买劣质施工材料等,而是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规范和合同要求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方法来降低成本支出。其一,施工企业需要通过施工管理就方法以及施工技术改进等方面来寻找降低成本支出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步骤的优化和提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3.工程成本全面控制原则。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成本全面控制管理需要从施工的全方面进行考虑,施工企业需要优先从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职能管理等方面来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施工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密切配合,通过制度建设以及强化企业施工问责制的建设,来规范各部门行政职能的履行。

二、目前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4]:

1.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的控制和监管不够。材料费是工程中占有比重最大的成本,一般可以占到预算费用75%甚至到80%左右。很多施工企业往往会忽略对施工材料的管理,由于对材料的施工不当导致施工材料占用的成本比例扩大,从而导致整个工程成本的增加。

2.对工程预算控制的把关不严。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经常出现工程变更或者现场签证的现象,如果对此没有合理有力的控制,就容易在施工中产生各种审计漏洞,而且发现的越晚,损失会越大。

3.施工权责关系不明确。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以及几乎人员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管理权限。但由于很多施工企业发展不规范,使得各职能部门与企业领导管理权限出现问题,在出现施工问题的情况下,无法找到确定的负责单位。

三、加强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的措施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要做到很好地控制工程项目投资成本,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1.认真、合理的编制投资估算,加强设计阶段工程投资成本的管理。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确定投资成本,才能有效控制投资成本。目前,项目投资计划确定的依据是估算。对估算,我国历来很重视,把它定为投资的最高限额和投资包干的基本依据。控制工程投资成本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的投资成本,就要坚决地把投资成本控制重点前移到建设前期阶段上来。在逐步解决估算误差的客观因素的同时,应重点解决估算误差过大的主观因素,规范设计市场,健全责任制,加强设计阶段的投资成本监管。

2.加强质量成本的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在对施工成本支出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对“质量成本”的控制。无论是质量的不足还是过剩,都会使质量成本有所提高,都要通过质量成本控制进行调整。质量成本控制的目标是质量成本的综合值最低。正确处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中的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即质量损失费用、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经济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利用科技优势来获得经济效益是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手段。

3.完善施工企业的权责管理。施工企业要完善对问责制管理规范的建设,参与施工的领导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从施工制度管理方面就要对工程权责方面做出具体的安排。一方面,所有施工部门要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明确职责考核制度,对职责问题进行问责处理,明确问责制和奖惩措施的实行。

四、小结

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建议之外,影响成本控制的其他因素还很多,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就能够很好地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

参考文献:

[1]杨燕.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之我见[J].工程管理,2013(2):300-301.

[2]李守军.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之我见[J].现代企业教育,2007(9):85-86.

第4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水工建筑;项目管理;管理创新;创新方案

我国水工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多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1 创新的必然性

1.1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水工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已经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水工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

水工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但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因素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 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水工建筑施工企业亟须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水工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水工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 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着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1.4 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

管理科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世纪50 年代该理论体系形成并正式存在,管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多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水工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2 创新原则

2.1 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工具在如今“高、新、大”{技术含量高、设备新、产量大}设备、器具的使用,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2.2 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和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是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2.3 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没有弄清楚,根本不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迅速被退出市场。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及品牌效应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发现、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以不断充实、更新企业各级管理层;通过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开拓市场,使项目部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前沿阵地;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熟悉了解市场,为企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市场信息。

3 创新方案

3.1 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2 组织机构创新

水工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多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3.3 体制创新

3.3.1 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

3.3.2 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

3.4 机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社会形象和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第5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以人为本;技能;创新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s an eternal topic, continuously innovative management methods, explore management mode, can realize efficiency from management, managemen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the talents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the targe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Build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eople-oriented; Skills;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以及房地产的火热兴起,建筑工程管理的压力变得空前的大,既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又要极尽可能地缩短工期,既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又要尽可能地节约建筑资金。而且,工程承包商、工程监理单位等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于是科学地对管理建筑工程变得极为重要。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应该注入新的内容,与当今社会现状相联系。

1 创新的必然性

1.1 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完善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秩序、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才能全面完成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使用户得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功能良好和尽快发挥最佳投资效果的产品,使公司获得最佳的效益和社会声誉。项目能否顺利实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必须进行创新。

1.2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全面迈入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化社会的关键时刻,各行业都在积极地寻求创新发展的路径,以防止被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所淘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责,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源涵义。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走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创新并非易事,创新意味着对原有思维定势、传统体制、制度、观点、习惯等的突破,这不仅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有才干、有胆识, 而且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敢于承担风险,承担责任。

1.3 创新是管理科学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的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管理学科为满足现实的需要也在不断的发展。管理科学,理论把现代科学方法运用到了管理领域中,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使管理理论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上前进了―大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定性研究的同时,如何更准确的进行定量研究以及如何将人的因素和管理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是关键。当今科学发展迅猛,如何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关键是要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2、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落到实处

2.1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地协调组合,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首先要遵守的原则。

2.2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2.3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有弄清楚,根本不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被迅速退出市场。

3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方案出新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所以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项目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3.1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3.2工程技术创新

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不断创新,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施工管理实施,必须通过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我们不断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3.3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3.4 机制机构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机制创新就是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则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盈利水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

3.5 管理观念创新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证。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管理的创新势在必行,所以,必须将科学的技术管理融入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在创新精神的带动下,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项目施工管理有效的运作,从而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计划,壮大企业的实力和效益

4结语

总之,工程管理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我们不但要充分结合国内外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创新与研究的经验,还要积极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法。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第6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1、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完善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秩序、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才能全面完成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使用户得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功能良好和尽快发挥最佳投资效果的产品,使公司获得最佳的效益和社会声誉。项目能否顺利实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必须进行创新。

2、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责,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源涵义。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走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创新并非易事,创新意味着对原有思维定势、传统体制、制度、观点、习惯等的突破,这不仅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有才干、有胆识,而且要承担风险,承担责任。要干一番事业,不冒风险是不可能的。

3、创新是管理科学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的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管理学科为满足现实的需要也在不断的发展。

二、建筑施工管理制度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与建筑行业要求相符,制度必须切实可行、简明扼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其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该制度可以通过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会议,并以书面的形式签订责任状,利用安全知识宣传等方式让各级施工人员详细了解并掌握自己的安全职责;其二,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这一制度与生产安全责任制相同,也是通过宣传等方式让各级施工人员予以了解。另外,还应设置专人对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严格实施;其三,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应在施工组织方案中编制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交由技术总监审批,确认可行后予以实施,同时还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于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各个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方案,编制过程中应经过安全技术验算,并交由技术总监审批确认合格后,方可予以实施;其四,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安全意识及专业技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然能够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隐患,而且还能够明确自身的权限和职责。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为确保施工质量,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建筑施工企业应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思想,并本着用户至上、优质、优产的宗旨进行施工,各级领导干部应对上级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规程以及文件等予以坚决贯彻执行,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其二,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并由专人负责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及核验,同时还应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签证,各项技术也应整理完善、妥善保管;其三,经常开展建筑施工质量知识教育,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对关键环节的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其四,施工质量管理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予以落实,以此来确保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均能达到验收标准的要求。同时各分项工程应进行施工自检,严把质量关,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处理,直至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此外,在进行隐蔽工程施工前,必须经由各部门负责人予以验收签证后,方可进行工程隐蔽;其五,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决不允许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材料进场前应对其产品合格证、质检证明等进行验看,并由专人负责对材料进行抽检,以此来确保材料质量;其六,建立并完善档案制度。由专人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机归档工作,并做好竣工验收等记录,以备随时接受检查。

3、建筑施工进度管理

因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工程较多,为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内容如下:其一,建立计划管理体系,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其二,建立进度目标责任制。可通过设计进度目标奖励制度,对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的予以奖励,以此来确保重点环节及关键部位的工程工期能够按时完成;其三,对施工进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就施工进度而言,其重点应当在落实执行上面,故此,应每周对已完成的进度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监控计划执行情况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若有偏差应尽快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还应在每月、每季度、每年度都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总结归纳,尽可能避免赶工期、抢进度的情况发生,这样有利于后续施工的开展。

4、建筑施工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制度,实质上就是成本控制,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其一,落实施工项目计划成本责任体制。对于一个较为成熟的施工企业而言,在工程准备开始施工前,应按照工程总体投资及历年工程的实际成本进行分析总结,并以此作为依据制定详细、可行的工程成本计划,然后根据计划中的要求,通过目标分解法由项目部负责人将分解后的目标分配到各相关职能人员及施工队伍,然后让其签订成本承包责任书或承包合同,最后由承包者提出确保工程计划成本的相应措施;其二,加大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工程项目部应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以此来确保目标成本能够按预定计划实现,为进一步做好工程成本控制,应制定并落实以下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及施工人员管理制度、设计变更制度、施工材料采购制度、施工进度款支付制度、工程项目负责人考核制度等。通过以上几项制度的制定及落实,能够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三、施工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

1、工程技术创新

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不断创新,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施工管理实施,必须通过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我们不断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2、机制机构创新

机制的创新能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则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所以,要增强企业实力,必须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社会形象和市场敏感性,建立激励机制,为人才创造适合发展的环境。

3、管理观念创新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证。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管理的创新势在必行,所以,必须将科学的技术管理融入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在创新精神的带动下,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项目施工管理有效的运作,从而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计划,壮大企业的实力和效益。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第7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信息集成化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decades of years of history, gradually form the meaning with moder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but also a lot of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ystem gradually perfect, need our constant innovation in practice, trying to explo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to adapt to the promo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brand effe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innovation,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finally from six aspects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innova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Innov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工程探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二)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中存在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管理模式不合理,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是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传承下来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筑企业按固定建制组织生产,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建筑旖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

(二)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据有关方面统计,在我国建筑工人80%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行业的特性,客观上影响了队伍素质的提高。同时企业也很难吸引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加入。另外,由于企业不具备与同行业的大企业相抗衡的竞争能力,使得企业施工项目不连续,影响企业效益,造成企业员工流动性过大,即便是经理,今天在这家企业工作,明天可能就回到那家企业上班了。人才大量无序的流动使队伍素质的提高也受到冲击。

(三)组织机构和部门设置不合理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产品固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对于市场变化快、产品具有单件性的建筑业是不适用的。一些建筑工程公司没有考虑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事业的开拓而科学设置部门,工程公司中各部门多数按专业划分,每建设一个项目就要调动所有专业的工程公司,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8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1. 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施工企业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存在技术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不完善,重经营轻技术,搞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使一些人另谋职业。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投入量不够,制约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滞缓。

2. 加大创新的力度和投入

(1)要强化创新意识,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

(2)研攻关,适应工程技术新、工艺新的需要,技术难题必须先解决好,并得到评委的认可才能中标,企业应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风险投资;争取业主和地方的立项和资金支持。争取政府或社会的立项和资金支持,也是一条不可忽视的筹资渠道。

(3)我们要顺应市场,开展技术创新,将国内自主研究的科技成果,具有独创性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将已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活动,能将技术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应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在项目管理多层次的情况下,抓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工作,必须建立技术改造项目责任制,建立技改项目管理责任制,从领导部门到企业、干部和工人都明确各自的技改职责,从而加强技改项目全过程。

3. 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

(1)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建设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各部门要遵照这个管理暂行办法,负责检查和监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项目管理不单是项目组这一层次上所进行的管理。是由决策、管理、实施3个层次组成的。只有管理的权限和所处的层次相匹配,建立起明确的分层次管理责任制,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

(2)为确保项目管理实现质量高、工期短、消耗低、安全好的目标,使项目成本管理能够按计划实施,对内分工负责,对外统一服从项目经理领导。实行项目法管理,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管理上水平,效益上档次的指导思想,做到谁施工谁负责。实施科学的内部管理,用国家劳动定额与工程质量、进度挂钩,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和施工班组负责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4. 加强成本管理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成本管理,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本降低了,企业可以用同样的钱力做更多的事,以同样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使有限的物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关企业的发展。成本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质量和经济效果情况的综合反映。降低成本主要是指减少材料的消耗,减少施工中水、电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5. 强化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责任制,抓奖惩考核,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了企业每一个人在质量工作上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力,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检查有考核。一旦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可以追查清楚责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只有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把各方面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杜绝产品质量缺陷的产生。注重培养全员质量意识,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坚持质量第一方针,产品是企业的形象、没有质量的劳动是无效劳动、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效益观念,并在车间开展树标兵比贡献劳动竞赛,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质量管理知识竞赛。

6. 施工技术创新

(1)当前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我国的国有工程建设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实行放权让利,承包经营,项目法施工,进而探索所有制的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从而使全行业融人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中,成为全国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步伐较快、活力较强、充满生机的行业。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工程建设领域在深化生产方式变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以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代表的企业职业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它以企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重点,开展资质认证,为企业职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探索虽然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却是我国面向国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业。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是不断创新,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施工管理的实施,必须通过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立适应生产力和市场需要,走一条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我们不断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何将其及时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中,对于企业而言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7. 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

第9篇: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字:建筑企业;诚信;市场;评价体系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is good faith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in order to maintain good health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order, and explore to establish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redit system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 building enterprise; Good faith; Market; 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作保证。我国的建筑市场目前还不是很成熟,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建筑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会严重危害建筑市场的稳定,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建筑行业建立健全诚信综合评价体系是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对于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秩序,保证建筑企业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经济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建筑市场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例如恶意竞标行为、工程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工程中标以后进行违法分包或转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不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也不到位等。这些都会造成建筑市场的秩序混乱,而根源所在就是社会信用的流失和道德基础的薄弱。

信用是一个经济市场的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造成社会市场经济的混乱;没有信用,市场中的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就不会形成可持续发展型的产业。因此,必须要对信用有充分的认识,要有足够的重视。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文明诚信的市场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加强信用道德的建设力度。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诚信道德进行宜传教育,把握内涵,把诚信的企业文化引入市场。要结合当前形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学习,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严格履行相关项目合同

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要严格履行相关项目合同。建筑施工合同在签订以后就具有了法律约束力,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要严格遵守合同的相关规定。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就是诚信经营的过程,合同中规定了整个任务的流程、要求和违规措施,明确了合同双方的责任和权力,因此,要严格履行相关合同的要求,做到诚信经营。

(三)加强建筑项目公示制度的建立

诚信信息的维护和公示是建立健全诚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建筑施工企业诚信体系的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的监管监督信息系统,并将整个诚信系统向社会公示,建立开放的建筑市场诚信平台,对建筑市场中的相关违法行为和违反诚信原则的企业及时向社会公示,由社会舆论进行监督。诚信信息体系的公示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建筑市场与服务监管体系之间的联动作用,从而有效推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

(四)强化低价中标工程的管理

为了企业的生存,一些单位会采用低价策略追求中标,并不惜代价进行盲目的压价,以迎合业主需求。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中标企业不得不为了节省开支,以达到投标时的要求,而导致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的素质较差、材料不合格、安全措施无法保障等情况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对低价中标工程的管理工作。国外实施的低价中标工程主要依靠的就是诚信制度,可见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建筑市场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低价中标单位的审查,不仅不要局限在单位实力等物质因素上面,还要重视相关企业的诚信评价水平,有无失信记录等,根据企业的信用程度来对中标单位进行综合评价。

(五)积极开展招投标后评估工作

标后评估机制对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十分有利。加强对评标专家进一步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评标追究制,使评标专家的责任和权力相匹配,严格监督,加强管理,更加完善工程招投标责任追究制度,避免招投标中的违规行为以及招标、监管机构、业主以及专家的违纪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政府管理部门,不仅要加快推进整个行业市场步伐,还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创造一个对招投标双方有利的市场环境。同时,要健全管理机构,严抓制度建设,促进管理创新。

(六)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是也是一种信用、一种文化。关键是要诚实守信,让企业的发展具有坚强的基石,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建立一套合理的工程承包结构体系,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讲诚实信用,要落实责任,注重分工的明确合理,各部门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推行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把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迅速转换为社会生产力。同时要进一步确立科技兴业的主体是企业的观念,建立技术开发基地和人才基地,拥有高层技术力量,储备高层技术人才。最后要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大多层次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四、结论

由于建设施工单位工作性质和建筑市场的基本特征,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建设对于建筑产品、建筑服务的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建筑市场的诚信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其管理和监控的措施也更加严格。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工作中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诚信维护机制和评价管理手段,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必东,葛家君.建筑行业呼唤建立项目诚信体系[J].建筑,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