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场应急指挥能力提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连市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危险化学品事故仍时有发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大连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自2008年建成以来,凭借出色的反应能力、强大的调度指挥功能、灵活的移动指挥平台,充分提高了应对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成功处理多起生产安全事故,出色完成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切实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以某起危险化学品起火爆炸事故救援经过为例子,简要阐述一下大连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创新性做法和应用经验。
事故救援经过
接报处置阶段
某日18时左右,大连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接到某港口企业原油储运公司输油管道起火爆炸的报告。应急平台根据来话人员信息,自动搜索基础数据库,匹配重点单位名称、显示企业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情况等企业基本信息,并自动在地理信息系统上进行关联定位,寻找事故点附近可利用的各类应急资源。通过点击事故点附近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在地理信息系统上的摄像头,可看到现场一片浓烟滚滚,远处有火光。值班员按照处置流程,利用应急平台的事故快报系统迅速上报事故情况,并为事故应急救援做好准备。
应急响应阶段
大连市应急委立即启动大连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市级响应,成立指挥部。值班员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数字预案,按照预案中生成的组织机构和任务目标,利用综合通信平台,向预案规定的指挥部成员单位发送“安全生产事故通报”,要求各成员单位完成任务。值班员通过资源调度系统调集大连石化、西太平洋石化、大连染化、交运集团、天诚燃气公司等6支市级应急救援队伍支援。与此同时,值班员从应急平台专家库中紧急调集了8名有丰富经验的危化品事故处理专家奔赴现场。移动指挥车向现场出发,与固定指挥中心协同配合,组织相关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阶段
移动指挥车到达现场后,按照地理信息系统预先根据气象信息、地理信息、预案等综合因素标绘的现场指挥部位置,展开与应急中心实现数据对接后,指挥车成为现场指挥中枢。车上配置的通讯、视频采集传输、照明、会商等先进装备和应急指挥软件系统,为指挥员查看现场情况,了解、分析事故实时态势提供了保障。车载单兵系统将现场视频图像及救援情况实时回传至应急中心,应急平台的辅助决策系统综合事故情况、三维实景、现场气象、安全知识库、案例库等因素会同专家的意见生成智能方案,交由现场指挥员进行决策参考。智能方案被现场指挥员认真查看并全部采纳执行。
由于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得当,经过应急队伍与消防官兵的通力合作,十几个小时后,明火被基本扑灭。大连市应急委终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响应,公安消防、环境保护等部门开展现场保护和监测,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应急平台对任务完成情况及应急处置情况进行整体评估,生成应急评估报告。
应急平台的创新功能
应急指挥“一张图”
电子地图系统是综合应用矢量化电子地图、航拍遥感图、三维实景图、模拟仿真等先进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构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智能地图系统的深入开发,既实现了隐患、事故、企业、应急资源等的密度分布专题图,为全市的安全生产形势提供宏观分析依据,也实现了事故后果模拟仿真、事故点周边环境分析、标绘系统等实战应用的空间分析功能。
本次救援多次使用三维实景图,针对重大危险源采集的三维影像,配合预先标注的处置方案,为应急抢险时还原重大危险源的原始情况提供帮助。救援指挥全程使用的标绘系统,能将包含危险区域、监测点信息、警戒点、道路封闭点、疏散线路、搜索路线、物资接应点、医疗急救点、现场指挥部等信息的救援处置方案示意图直接绘制在电子地图上,为可视化指挥提供了技术支撑。电子地图系统还与预测预警、数字预案、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等模块完全融合,将事故的发展趋势、影响区域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相结合,进行危险性分析和综合研判,充分满足应急指挥“一张图”的要求。
数据采集是关键
基础数据是资源调度系统的核心、辅助决策系统的支撑,也是本次救援成功的保证。基础数据采集是对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考验,应急中心组织专家和专业的采集队伍,对企业基础信息库、地理信息库、应急资源库、案例库、重大危险源库、预案库、模型库、知识库、三维实景影像库等信息进行高标准数据采集。应急平台共采集应急机构、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11大类专业应急信息数据;采集企业位置、重大危险源位置、导航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危险源三维实景等8大类27个图层的电子地图系统数据;采集企业基本信息、重大危险源信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等23类企业信息;还采集了大量的预案库、知识库、模型库、案例库、法规库等应急辅助信息。应急平台通过共享数据库、数据同步、开放数据服务接口等方式,实现了以上各类信息的共享访问,为“战”时的资源调度、辅助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依据。
关键词:运营初期;应急处置;应急小组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082
近年来,多个城市先后开通地铁,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在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初期,由于人员经验薄弱、设备状态相对不稳定、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突发应急事件的预想方面及处置上尚存在较大问题。本文便是通过对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寻找有效的解决方式,仅供同行参考。
1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安全原则。在城市轨道运营中,无论发生任何突发事件,均以保证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为处理前提,避免发生事件、事故。(2)先通后复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先通车,后恢复,尽最大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对运营的影响。(3)快速全面原则。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遵循“快报现象、慎报原因”,迅速处置,全面掌控的原则。在处置过程中,应将事件控制在初期,并且全面掌握,将影响降至最小。(4)服务原则。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服务行业,也应遵守服务业的原则。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充分考虑乘客的安全、需求及利益,尽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将乘客安全的运送至目的地。
2 现有的应急处置模式及优缺点
车站工作人员基本能够完成日常巡视及基本的客运服务工作,然而遇有突发事件时,往往手忙脚乱,处理不及时、信息汇报不准确、处置方式错误、思考问题不全面等,造成处理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影响行车,进而发生安全事故。现有的应急处置分为一级、二级两个指挥层级。指挥层级图见图1所示。遇有正线紧急事件,二级指挥将现场情况汇报给一级指挥,并按照一级指挥的指示进行处置。
2.1 优 点
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应急处置中由一级指挥统一进行指示,避免由于命令不同,造成现场混乱。各级指挥要根据各自职责任务独立开展工作,并服从OCC主任调度总体协调和指挥。
2.2 缺 点
(1)一级指挥不在现场,对于现场的情况均通过二级指挥的反馈进行了解。然而信息汇报具有不准确性和滞后性,对于现场的具体情况难以把握,对于突发事件的最佳处置时期很难把握。(2)信息汇报流程长、对象多,信息失真,耗时较长,且占用较多人力。根据应急处理程序,车站如发生突况,需汇报行调、环调、站长、站务室生产调度等等。(3)现场人员较少,且多为新员工,经验薄弱。运营初期多采用“老带新”方式,即一个班组内有将近四分之一左右的具有轨道交通行业经验的老员工,带领自学校刚毕业的新员工。(4)各部门人员为减少责任承担,出现不作为甚至推诿情况。故障涉及多个部门时,为了避免对本部门造成影响,工作配合滞后,只求做好自己工作,甚至在某些时候明知自己的设备可能对其他专业的设备造成影响也不管不顾,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存在安全隐患。
3 改进的应急处置模式及优缺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可以抽调优秀员工组建正线应急小组。正应急小组24小时在正线值班。线网内车站发生应急事件,第一时间报处理组组员,正线应急小组组员应第一时间赶到事发车站指挥处理。
3.1 正线应急小组的基本工作
(1)应急指挥。正线发生突发事件时,二级指挥将信息汇报给应急小组及一级指挥。应急小组尽快赶至现场查看,并有权接收指挥权,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2)多部门问题沟通、配合。应急小组人员不专属于某个部门,对于正线难以划清的问题,由应急小组讨论后,制定解决方案,发送各部门进行确认,保证突发事件迅速处置。(3)培训演练工作。应急小组每天、每周可以在正线进行突击演练,并对二级指挥的工作进行评价。除此之外,对二级指挥进行应急处置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二级指挥的处置能力及经验。(4)总结汇总工作。对于正线发生的应急事件、现场处置情况进行总结,编制应急处置案例汇编,制作突发事件处理薄弱点、易错点汇总记录。
3.2 正线应急小组设置的优点
(1)突发应急情况下保证人员充足。应急小组人员配置地面交通工具,并在正线执勤。如发生应急情况,可以及时赶至现场,保证现场的人员充足,运营安全有序。(2)总体把握现场情况,针对问题直接有效指挥。正线应急小组可以及时赶至现场,对于现场的情况把握更加直观,对于问题更加清晰,从而能够采取有效的应急手段。(3)利于人才培养,专业从事应急处置,能力及经验提升较快。由于需要对于应急事件进行处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应急小组人员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经验及能力可以迅速提升。(4)应急事件责任划分清晰。正线应急小组专门负责应急事件的处置,对突发事件中各部门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有利于后期责任的划分,避免各部门间的推诿。
3.3 正线应急小组设置的缺点
(1)人员经验及业务素质均要求较高。由于应急处置中,需要较强的业务素质及经验,所以应急小组中的员工基本上为各专业的骨干力量。对于这些人员的抽调,可能会影响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2)二级指挥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初期应急小组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可能造成依赖心理。正线应急小组的设立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具有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能够有效的指挥正线工作。然而对于正线员工来说,容易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
4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由于基础薄弱、人员经验欠缺、设备不稳定等等问题,易发生安全事件,不利于轨道交通事业的规划和发展。避免运营初期应急事件的发生,降低事件处置时间及影响,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防;应急通信;地震;应用
1 绪论
地震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可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常规通信通常中断,从而导致灾区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通信,与外界隔绝,阻碍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因此,应急通信被称为应急救援的“中枢神经”,承担着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的传递灾害现场第一手信息的任务[1]。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国公安消防部队发挥了十分的积极作用,使得消防部队的形象更加深入民心,为消防部队成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奠定基础。
目前,全国部分消防部队建设了卫星、短波等通信手段,但尚未建立配置合理、规划科学的消防应急通信系统,使得救援受阻。比如:设备型号不同,无法大规模作战;信道被众多同类设备挤占,无法正常工作等。为满足消防部队地震救援需求,我们应进一步对现有和新兴的应急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目前适合的应急通信技术的主线,并结合其它应急通信技术,适时的、适用的、适度的综合应用。
2应急通信技术的需求分析和技术选取
目前,应急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集群通信、无线自组织网络、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等。它们各有特点,能够独立组网,也可以互相补充。因此通过比较和对比,基于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基础上,综合选用现场需求的应急通信技术。
2.1针对技术对比维度的应用需求
从表1中的应急通信技术的比较可得,在公网完全瘫痪情况下,卫星通信与短波通信相比,其覆盖范围更大,是灾害现场第一时间能采用的广域中继网络,并且可以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接入核心网,实现数据的回传以及与公网的互通;集群通信各个方面都表现良好,可用于现场的指挥调度,同时,可将集群通信和宽带无线接入、自组织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完成高速数据和图像的传输。因此,消防部队在灾害现场组网时,应选取卫星与集群通信系统相结合,同时实现现场末端技术的接入的组网方式。
2.2针对指挥关系维度的应用需求
应对紧急情况时,消防应急通信应满足指挥员与战斗员之间、后方指挥中心与现场救援队之间、现场指挥员与增援队以及联动单位之间等存在的不同应用需求[2],如图1所示。
从应急通信的覆盖范围的角度,可将组网方式分为:
(1)广域中继网:主要是实现灾害现场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联络,避免出现现场信息孤岛。后方指挥中心可通过卫星、集群等专网指挥现场。
(2)现场区域网:不仅包括联动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能力,还包括指挥部和救援队伍的上传下达。
(3)现场单元网:主要是应急救援人员之间的通信指挥和数据传输。作战单元通过已有的消防通信三级网完成救援工作,同时运用单兵、无线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网等新兴技术加以配合。
根据指挥关系组网维度的需求程度可将应急通信技术融入其中[3],如表2。
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主要是用于广域中继和现场区域网;在现场单元网中应急通信技术使用的较为全面,这也是消防部队的关键网络,消防部队只有在救援现场实现较快的指挥调度,才能尽可能的救出更多的伤员。在这些技术中只有集群通信完全体现调度指挥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选取集群通信作为主流应急通信技术(尤其是宽带无线集群的出现),同时结合其它应急通信技术完成优势互补。
3组网方案
本方案是在分析和比较了应急通信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劣性的基础上,针对消防部队现有状况和新兴技术的融合,完成的基于警用集群调度系统的基础上,与其它应急通信技相结合的,从垂直角度考虑的地震灾害中消防部队应急通信组网方案。本方案可以有力提升消防部门现场信息采集和分发能力、数据的交互处理能力和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提高消防部门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协助科技强警战略顺利实施。
该组网方案如图2所示,其中是以卫星通信和集群通信系统为主流技术。通过车载调度台(卫星通信车),消防部队在车内建立起临时指挥调度中心,完成该车无线宽带覆盖范围内所有终端用户的语音/视频集群调度、高清视频回传、宽带数据接入、短信/彩信等业务。后方指挥中心可通过固定线路、卫星接入到电话专网、数据专网、图像监视等网络,实现实时远程监控图像和召开现场电视会议功能,使现场情况及时送达。同时,也可结合其它应急通信技术,如:
(1)卫星通信,利用卫星电话和卫星便携终端直接实现前后方的指挥联络。
(2)利用高空平台技术,实现空中基站的建设,实现专网集群的正常运行。
(3)在单元作战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可以与宽带无线集群系统并存。
(4)可使用自组织技术实现现场接入组网。
4结论
地震灾害的频发导致了对应急通信技术的需求,但应急通信并不是一种新型的通信网络技术,而是预先建立的专网或在灾害现场建立的通信网络。因此,我们要学会对其综合运用。可它不是技术越多越好,而是要满足需求的应急通信技术最小集合的综合运用。本文通过分析与对比消防应急通信技术应用范围和需求分析,选取主流技术和结合其它应急通信技术,完成适合地震灾害的消防部队应急通信技术组网。消防部队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完善针对地震灾害现场的应急通信保障方案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进一步解决消防应急通信组网混乱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雪丽. 应急通信新技术与系统应用[M].机械出版社, 2010.
[2] 陈兆海. 应急通信系统[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广州番禺:高科技成演习亮点
2012年12月20日上午,番禺区应急办、番禺海事处在沙湾水道联合开展了船舶碰撞事故应急处置演习,以进一步加强船舶碰撞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演习过程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动态联动高科技的使用了。
20日10时,演练开始,两艘货船在沙湾水道陈涌河段水域模拟碰撞动作,根据演习的情境设定,碰撞后其中一艘事故船舶货舱发生破损,且船上装有100吨化肥,一旦进水溶解可能导致污染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
碰撞发生后,事故船舶立即向船公司和番禺海事处值班室报告。接报后,海事部门迅速启动《番禺海事处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预案》,按预案要求报告上级、指令海巡船出动,并通知起重打捞船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置、清污船到现场进行待命。
在演习中,番禺处设立了两个指挥部,一个设立在事故现场,一个设立在信息监控点,重点运用CCTV、VHF和AIS等信息技术,进一步协助海事部门及时、准确、有序、高效地调动应急资源投入到处置行动中。演习中,信息监控人员通过AIS指令距离事故水域最近的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通过CCTV和AIS实时查看事故船舶的动态、事故水域的通航情况等;同时结合VHF现场调度指挥海巡船、起重打捞船和清污船开展警戒、救援、过驳减载和清污等一系列应急处置动作。10时30分,所有救援船舶一同协作完成了对事故船舶的应急处置工作,船舶碰撞和水源污染险情有效化解。至此,演习所有科目全部按计划圆满完成。
据了解,本次演习共出动船艇10艘次,60余人次。整个演习紧张有序、处置有效,检验了相关预案和应急程序的可行性,尤其是在演习中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出动和处置工作的效率,确保演习取得了预期效果。
珠海:合作无间共保安全
20120年12月14日,珠海海事局和澳门港务局在澳门西晚大桥以西融和门附近海面进行珠澳客船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模拟演习过程中,客船“长江”号从凼仔临时客运码头开往珠海湾仔轮渡码头时,在往内港航道十字门水道与工程船发生碰撞后失去动力,客船身有破损,船头前舱有入水情况,但没有沉没危险。“长江”号上载有乘客20名,事故发生后,全船人员均穿着救生衣等待救援,意外中有3名乘客因头及手部受伤较为严重需立即送院治疗。
险情发生后,澳门港务局立即启动紧急应变程序并通知澳门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澳门VTS”)要求救援。澳门VTS 随即向当值海上搜救协调员及助理协调员报告并展开海上搜救行动,通知澳门有关单位进行救援,并且向珠海海事局通报有关事故并要求派员协助救援。
港务局快艇“航标O六”号及“竹湾”号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航标O六”号被任命作现场指挥;“竹湾”号把遇险客船上其中2名伤员及2名陪同亲属运送到内港南舢舨码头,并由在南舢舨码头候命的两台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疗。
珠海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收到澳门VTS通报后,立即派出“海巡1560”船及“海特1510”船到达现场协助救援。
此时,“长江”号向澳门报告:由于船舱入水情况恶化,船上剩余乘客(包括伤员共16名)需紧急撤离,其中1名伤员需要送院。
澳门交管向“海巡1560”船提出,要求将“长江”号上的1名伤员及15 名乘客转移到“海巡1560”船上,送往珠海湾仔码头上岸。
由于肇事船只入水严重,现场指挥指派港务局拖轮“欧维士”号和珠海海事局“海特1510”船到达现场协助泵水,并共同协助遇险客船“长江”号泵水,并将其拖往内港客运码头等待检查。至此,一桩险情得以排除。
据了解,本次演习是在珠海湾仔至澳门凼仔客运航线开通的环境下,为有效应对客船海上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珠澳两地海上搜救单位在客船意外事故行动方面的配合、协调及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也检验客船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船员如何有效组织旅客进行自救、待救准备及自我处置能力。
江门:“请游客们放心”
“一艘旅游船在库区失火,一名旅客惊慌落水,情况紧急!”2012年12月3日下午,江门恩平青南角水库上演了“惊险”一幕。原来,为了提高恩平辖区水上旅游船舶的应急反应能力,江门海事局联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举行了一场旅游船消防救生应急演练。
本次演习模拟情景为“一艘旅游船主机着火,船舶失去动力,一名游客因惊慌落水”,按照演习既定预案,一场紧张有序的演习随即展开。
“呼叫指挥部!我船在码头对开1公里处水面发生主机着火事故,船舶失去动力,船上有旅客20人,船员2人,一名旅客因恐慌落水,情况危急,请求救援!”对话台中传来旅游船“泉林001”船船长急切的呼救声。
接报后,演习指挥部即刻对遇险船舶作出指示:“请立即采取措施先进行灭火和救助落水旅客,同时安抚旅客,穿好救生衣,有序等待救援,我们立即协调救援船到达。”
对事故船舶作出指示后,演习指挥部即刻联系附近水域的“泉林002”船(模拟旅客救援船),指挥其立即赶往现场施救,同时抓紧调派其它船舶前往援救……
指挥室里,紧张的气氛让现场观摩的人员都屏住了呼吸,对话台里的通话显得格外清晰。
旅游船“泉林001”船:“我船已扑灭火灾并救起落水旅客,落水旅客受轻伤,但不能修复主机回航,请迅速派救助力量转移旅客和船员。”
演习指挥部:“‘泉林001’,请保持冷静,救援船舶很快到达,请组织好旅客准备转移。”
演习指挥部:“‘泉林002’,请你船迅速靠上‘泉林001’,立即开展旅客转移,并尽快送回码头,把受伤旅客送到岸上的救护车,救护车在码头接应……”
演习指挥部:“‘泉林003’(模拟救援拖带船),‘泉林001’在码头对开1公里处发生主机着火事故,失去动力无法回航,现指令你船前往拖带‘泉林001’回码头。”
……
一、工作目标
为认真贯彻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落实2021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精神,按照全省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省应急管理综合考核办法》防灾减灾救灾年度考核指标,完成2021年县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相关工作,防范地震风险,为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的领导,以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为目标,提升震灾风险戒备能力,提升地震安全保障服务能力。承担防范化解地震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地震灾害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二)树立震情第一观念。按照“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总要求,以防震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述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讲话为遵循,强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落实全社会共享共治理念,落实属地职责,整合资源,加快防震能力建设,做好建党100周年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工作。
(三)强化防震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防震信息共享,落实我县年度震情跟踪交流协作,扩大震情信息服务范围,提升震后快速研判服务能力。
三、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县、乡(镇)工作合力,切实推进震情分享上报,现成立县震情跟踪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部署,协调统筹各项任务落实,加强信息共享互通,及时报送震情,导控涉震舆情,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和实地检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应急保障股),办公室承担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四、工作内容
围绕全年常态、震后、重点时段震情跟踪工作,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震情会商和短临跟踪研判工作。执行震情会商制度,全面了解掌握我县和邻近县(市、区)地震趋势相关信息,为做好我县震情跟踪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如发生有影响或有破坏的地震事件、出现重大短临异常,及时报请市应急管理局、省应急管理厅、省地震局专家指导会商,并做好会商记录。
(责任股室:应急保障股)
2.及时排查宏观异常现象。及时核实跟踪各类宏观异常,对宏观异常及时开展现场核实工作,收集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确定异常的可信度,判断异常与震情的关系。对于重大宏观前兆异常,要及时上报省地震局,报请省地震局派出专家组进行联合核实。
(责任股室:局应急保障股、各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
3.加强应急值班值守。落实与省应急厅、省地震局值班工作对接,按上级值班值守要求开展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遵守值班纪律。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如遇2.0级以上地震,按照突发事件紧急信息报送工作要求,30分以内完成信息初报,2小时内报告事件发生及处置的具体情况。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和特殊时段地震值班和信息上报工作,确保震情跟踪工作到位。
(责任股室:局应急指挥中心)
4.加强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结合“5.12”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做好日常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强化与宣传、网信等部门联络,发现涉震舆情,及时分析研判,通过新闻发言人、专家接受采访等方式,进行热点回应;对县境内地震谣言及时澄清辟谣,做好舆情导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相关工作情况及时向市应急管理局、省地震局报告,加强上下联动,做好权威发声。
各乡(镇)发现涉震舆情,应及时进行处置并向县震情跟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各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
5.加强地震应急准备。理顺地震应急处置机制,规范应急流程,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培训及演练,提升救援队伍震后现场处置能力;开展中小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地震疏散逃生演练,提升群众应急技能。
(责任股室:局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保障股、各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
6.做好震后应急处置。各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在辖区发生有感地震后,据属地原则,应主动立即开展灾情收集和现场应急工作,及时报告县应急管理局。县应急管理局根据预案和当地实际情况,派出现场工作组和救援力量协助事发地乡镇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必要时,请求市应急管理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地震局派出应急力量到现场指导处置。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及时向市应急管理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地震局报告。
(责任股室:局应急保障股、局应急指挥中心、各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
关键词:油田 新疆反恐 应急救援 研究
新疆作为国内反恐维稳的重点地区,关系着国泰民安;对于该地区的油田而言,反恐维稳关系着公司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应当将反恐维稳工作,纳入到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之中,加强各项管理。
一、新疆地区油田反恐维稳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反恐工作要点
第一,加大人防工作力度。在人员岗位安排、具体责任划分以及工作内容确定等方面,应当坚持一岗双责制。既要从油田公司内部出发,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又要强化岗位、权限基础上的反恐维稳。比如,对管理过程中的要害部位严格把关,如进出关口、边远井以及油区主要交通要道和油气管线等;加强公司之间、公司与警方之间的协作沟通,使油田公司能够从相对独立的反恐维稳模式,成功升级成网格化的反恐巡逻安防体系,从而扩大和加深油田反恐维稳工作。
第二,加大物防管理力度。对于油田公司而言,物资是反恐维稳的主要物质基础和重要工作内容,物资管理应当从普通、大型以及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区别对待。反恐维稳物资采购、放置以及使用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力度,对拒马桩、减速带以及破胎器等工具,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安置;同时,在建筑设施、技术防控过程中,也应当不断加大建设和改造力度,保证能够适应客观需求。
第三,加大技防改造力度。加速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和应用,通过技术研发、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构建“安保网格化”与应急信息平台相结合的智能化油区安保网络体系。积极利用光纤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无人机技术,探索建立集地下、地面和空中的三维立体智能化管道管理系统,利用导航地图、一键报警系统,探索集地面(周界雷达预警系统、治安维稳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和空中(无人机)智能化安保防控体系,以多种信息化手段助推安保工作稳步迈进。
(二)新疆地区油田公司反恐维稳策略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反恐队伍建设。反恐维稳既是地方政府、军队以及警务人员的重要使命,对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而言又是一件大事;反恐维稳工作的全面开展,不仅需要职能部门夯实工作,而且还要通过宣传教育在广大公众的心目中形成反恐意识。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反恐队伍素质建设,这是基础和保障。新疆地区的油田公司反恐维稳工作,一方面具有普通反恐维稳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还兼顾着油田的特殊性、反恐的紧迫性,因此需切实加强反恐维稳工作,真正实现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对敏感阶段的安保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反恐维稳是新疆地区油田公司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敏感阶段的安保工作又是重中之重。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严把安保工作质量关。
第一,梳理和排查日常工作。实践中,应当注意对大型的机械设备、房建结构以及固定资产等进行有计划的轮替排查。其中,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稳定性、使用寿命、外观磨损状况以及声音正常与否等,还要保证二十四小时内均处在保护状态。
第二,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轮岗巡查。实践中应当与直接责任人签订责任书,以此来提升其工作积极主动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重点部位安全稳定。
第三,新疆是国内少数民族聚居大区,而少数民族多存在一些宗教活动,宗教自由是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同胞赋予的权利。然而,在新疆地区存在着个别的利用宗教形式进行非法活动,我们应当在加强学习以及深入了解本地群众宗教活动形式、内容以及意义基础上,对各种非法宗教活动进行严厉打击。
(三)落实好反恐安保工作,确保油田公司安全运行
新疆地区的油田公司在反恐维稳过程中,应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部署,对安全生产、反恐维稳工作进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体员工应提高警惕,并且结合油田情况全面部署。各作业区应加大巡查力度,不断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巡检,防患于未然。
同时,还要积极开展重点井以及原油单罐井的重点安全布控,必要时加密巡检,并在油田道路重要路段对出入油田的车辆以及人员进行详细记录。立足实际,组织油田人员对附近的个体经营场所,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以及流动人员等进行严格检查。各厂区值班室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工作人员以“逢包必检、可疑必查以及视情报警”为工作原则,严格执行油田门岗监管制度,对进出油田公司的车辆及人员,进行核实登记,并在公司内部进行昼夜交叉巡逻防控。
二、加强油田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科学决策,有序开展预警预案演练
要严格按照应急救援技术集成化、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建设要求,建立应急指挥、突发事件处警以及重点区域集中视频监控和无线对讲同网同播寻呼应急平台。通过应急指挥平台的建立和实施,做好突发事件的实时响应,及时辅助应急处置决策,增大预警、通信、监控以及协调和分配应急力量,同时还要做好指挥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通讯指挥车、应急信息平台,应当满足数据信息的采集、决策分析、快速研判、命令部署以及现场支持和联动指挥等应急决策指挥要求。
科学规范以及有序开展预案演练,按“一事一案、一罐一案以及一站一案”之要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预案、措施,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第一,编制规范的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实操化、简明化以及流程化要求,明确应急预案结构格式,规范预案制作通用模板。
第二,预案编制时,应当确保其细致、全面,而且各级应急预案以及处置方案的制定率应当达到百分之百。
第三,制定的预案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按“一月一演练、一季一综合以及半年一检验”的要求开展演练工作。同时,根据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和改进预案。
(二)构建灵敏、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油田公司治安管理中心,应当将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纳入到应急救援整体规划之中,依托指挥平台,加强信息指挥系统建设,并且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专业管理和远程监控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搭建集中接警、快速反应以及统一指挥和资源共享的指挥平台,构建立体化、多层次以及全覆盖应急管理网络体系;应急指挥机构要明确指挥权限以及调度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上下联动、高效以及反应灵敏的指挥系统。专业队伍按照属地、统一以及逐级指挥原则,构建对应指挥机构,确保力量调集、信息通讯、战勤保障一体化运作,从而实现应急救援、现场救护以及气防监测和交通管理等专业力量的协同响应、统一行动的指挥作战格局。
抢险期间,利用应急通讯车,将现场信息及时传送到总部,从而实现现场汇报以及远程指挥,并且为远程指挥决策以及现场处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构建平战结合、服务实战的保障体系。通过“三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避免资源浪费,实现人力、物力、资金的科学整合,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资源利用。
(三)丰富油田应急救援体系内容
第一,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继续深入推进基层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力求实现领域上全覆盖、内容上高质量、管理上动态化,不断增加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应急信息体系。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和开发,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能力,坚决克服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的现象,加强对风险隐患及危险源的普查、监测和预警工作,落实风险排查、监测预警职责和防范处置措施,实现对风险隐患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完善物资保障体系。结合应急平台建设,建立分门别类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建立物资档案,实现应急资源信息动态管理和各类资源的监控、调度的科学管理。第四,完善队伍建设体系。细化、完善应急处置流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灾害,并总结事故教训,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提升应急队伍现场处置能力。第五,完善应急宣教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救援培训计划,聘请相关专家对应急救援队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法律法规、危险源辨识、风险预防、避险和自救、互救等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救护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结束语
油田反恐维稳过程中,应当完善应急机制,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和配套措施。同时,还要善于利用“逆向思维”、“底线思维”,完善和健全应急预案、配套措施,积极开展联合演练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应急反应及联动机制,加强企地联合以及点线面结合,构建立体的反恐维稳体系,以此来提高快速启动、协同应对以及应急处置等能力。同时,还要落实好二十四小时值班备勤、领导带班制度,对涉恐信息进行收集研判,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关键词】 消防部队 应急通信 保障 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防应急救援工作逐渐呈现跨区域化、跨行业化。因而如何实现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各行业资源的调度配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实现灭火及应急救援工作的调度有序、条理清晰对于提高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一、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消防部队也应该开发出一套完整、可靠的通信系统,为灭火及应急救援工作提供高效、快捷的指挥平台,争取各种救援资源能在第一时间送达现场,从而缩短救援时间。但是目前我国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完善的应急通信指挥体系。尤其是没有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组织体系。二是通信手段落后。三是应急通信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不。
二、完善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措施
2.1完善应急通信指挥体系
应急通信指挥体系建设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无指挥系统的应急救援工作是无法正常开展的,虽然目前大多数消防部队都有其指挥体系,但是并不够完善。总的来说,消防部队应该做好政府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本级应急通信反应机制两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工作效率。所谓政府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是指各级政府部门搭建的综合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这样在灾害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政府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就能完成对医疗、消防、公安等各个行政部门的紧急调度。政府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应该是以政府为中心,一体化的调度方案。指挥中心可以对灾害事故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以方便安排相应的应急救援部门。总之,应尽量做到以政府应急救援为主体,其它部门为辅助力量。而本级应急通信反应机制则是指应急救援部门应该应该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在灾害事故发生时,能够建立起相互协作的通信机制。如发生地震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应该快速调集应急救援人员,同时将卫星电话、救援物资等设备迅速送到现场,另外,还应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个部门做好全方位的应急救援工作。
2.2建立多渠道的现场通信网络体系
由于灾害事故现场可能会发生网络中断、信号传输不良等问题。所以消防部门应该建立多渠道的通信网络能够帮助消防部队开展应急救援指挥、救援工作。首先,消防部门应该重点建立现场移动消防指挥中心。灾害事故发生的区域范围是不确定的,如小范围的地震事故和大面积的地震事故。如果灾害事故现场面积过大,网络信号体系较弱,消防部门的现场指挥工作难度就会加大。而通过建立现场移动消防指挥中心,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同时,由于各基层单位的需求不同,因而现场移动消防指挥中心应该具有拓展性、应变性的特点。移动通信指挥车一般由驾驶室、指挥室、设备存放室等部分组成,整车集卫星、有线、无线通信系统为一体,包括视频会议、图像传输、火灾现场作战指挥、广播、电子信息显示等功能。移动通信指挥车一般会采用3G远程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GPS卫星定位等当今国际先进技术,组成一个功能较为完备的“临时作战指挥部”。另外,为了在电力、通信等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的灾害事故现场,还应该组建起现场独立、全面覆盖的信号网络体系,以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2.3加强消防应急通信人才队伍建设
在完善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时,消防部队还应该配备专业的网络通信技术人员,并落实责任制,提高通信人才的业务水平,从而全面提升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对于人才的专业知识培训,消防部队可以结合院校开展在职培训。在加强应急通信人才的业务理论知识和信规章制度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应急救援案例,提高应急通信人才对各种通信操作法的熟练程度。尤其是要充分了解现代化的灭火与应急救援的通信组织指挥方法和技术手段。另外,各消防大队还可以开展应急救援事故演练活动,真正提高应急救援人才的水平。总之,消防部队在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时应该重视现代化通信体系、人才、设备的建设。
总结:综上所述,消防部队应该针对灾害事故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以提高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消防部队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立多渠道的现场通信网络体系,并重视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参 考 文 献
[1]李斌. 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探讨[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05:608-610.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了大多数高密度人口城市的选择。随着国务院对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的下放,全国各地轨道交通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然而,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随之带来运营人才的匮乏、居民对轨道交通安全的认识严重不足等安全问题。北京地铁5号线屏蔽门夹人事故、上海地铁7.23列车冲突事故,无不给地铁安全运营敲响警钟。因而,积极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质量,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要求,不仅有助于城市窗口形象的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更是对乘客生命安全高度重视的体现。因此,展开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稳健、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不难发现,人、车辆、线路及其他相关设备、外力因素、管理因素等是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员
员工:人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控制因素,特别是行车指挥和列车驾驶等关键岗位,由于人的安全意识麻痹、不安全行为和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可能直接引起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乘客:安全乘车知识匮乏、自救能力欠缺。
二、设备
a)车辆。车辆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有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制动故障、车门故障等主要部件的损坏、系统控制失常、人为破坏等因素,可能造成列车脱轨、列车火灾、列车冲突等事故、并可能引发拥挤踩踏等次生灾害。
b)线路系统。线路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有断轨、轨道胀轨变形、道岔伤损、道床病害等造成的列车延误、限速、停运等,严重时可能引起列车脱轨等事故。
c)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有牵引供电、接触网、动力供电系统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运营中断、火灾等。
d)通信信号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有轨旁ATP或车载ATP故障、道岔控制故障、信号联锁系统故障、调度指挥系统中断,可能造成列车冲突、运营指挥失控、运营秩序紊乱等。
三、环境
e)a)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有恶劣天气、洪水、地震等,可能导致停运、设备故障、结构变形、基础设施破坏等。
b)运营环境。地铁车辆和车站空间相对封闭、狭小,且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在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事态扩散速度快,危险程度高,人员疏散困难,现场控制难度大。
c)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有乘客的不安全候、乘车行为,人为破坏和恐怖袭击等,可能导致运营设备损坏、运营中断及乘客伤亡等。
四、管理
管理方面的风险源是因管理制度缺失、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管理不到位、处置不合理等影响运营及人员、设备、设施各方面的安全问题。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提升策略
在认真分析和充分了解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之后,广大城市轨道交通工作者们应坚持探索、不断实践,积极采取策略来有效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质量。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轨道交通应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理念,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夯实安全基础、建立安全体系、树立安全意识
以教育、培训为主,奖罚为辅的“一侧两翼”策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夯实安全基础主要体现在:一是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建立以决策层、管理层(监督层)和执行层为主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满足运营安全管理要求;二是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紧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各层级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例会等各项活动,全面实施过程管控;三是重视安全基层建设,建立员工个人安全教育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借助行业内的事故事件案例组织全员学习,提升安全意识与技能;四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行业及企业特点,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建立安全体系主要工作有:一是积极开展危险源识别、评价工作,启动危险源管控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规范现场危险源管控;二是推进职业健康体系建设、环境体系建设,识别并收集相关律法规及标准,按规范要求做好检验检测,邀请行业专家对职业健康、环境体系进行工作指导,认真做好“三标”体系审核工作。
树立安全意识工作主要通过组织开展各项安全活动树立全员安全意识。一是组织事故处理、故障分析、演练现场在内的“三个回头看”活动,针对运营事故事件、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回头看”活动,查找规章制度、人员技能、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三级培训,三级安全教育不合格不得上岗;三是随时、随地、随人的即时安全教育活动,督促现场开展员工业务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开展班前安全预想、周/月安全例会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四是加强安全绩效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奖惩制度,对违章人员实施处罚。
(二)强化安全队伍培养,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按照现在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现场需要既懂安全管理,又懂现场生产的新一代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应积极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制定安全管理人员准入机制、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管理准入门槛。可以制定措施,支持安全管理人员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安全工程师),并通过创新安全条线队伍培训管理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安全条线队伍的培训,拓展安全管理视野,同时加强车间、班组层级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创新安全培训教材,健全培训手段,跨部门、专业组织开展专题研讨、经验座谈、现场观摩等互动活动,提高培训效果。
(二)强化乘客安全乘车教育,提升乘客应急自救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乘客因安全意识薄弱而引发乘车事故的不良现象,如某乘客在警报声后仍冲向地铁,导致其严重夹伤;又如上下班高峰期,乘客乘车过于拥挤,而踩踏摔倒人员的惨剧。基于此,必须坚持强化乘客安全教育,增强安全乘车的宣传力度,从而促进安全乘车意识的有效养成。例如,可通过持续循环播放有关安全乘车的宣传视频、在站台站厅内张贴上醒目、易懂的安全标识等声色传播,提升乘客的感官意识;通过不断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乘车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加强乘客与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互动;通过安全乘车现场活动,帮助乘客解疑答惑,倾听他们对地铁安全管理的建议;通过邀请乘客参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加强对轨道交通企业的了解;通过邀请乘客参与应急演练,切身体会突发事件如何应对;还可以通过在乘客中聘请“安全使者”、志愿者帮助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扩大乘客安全乘车宣传面。
(三)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是轨道交通事故事件能否得到及时、正确和妥善处理的重要保证。围绕着“预防、预备、响应以及恢复”的工作核心,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建立健全轨道交通运营应急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培训,以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各级应急演练,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使企业的应急处置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
首先,认真组织危险源排查及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并精心制定实用、可行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其次,结合事故(事件)现场处置实际需求,建立接触网/高压、车辆脱轨/倾覆、通信或信号、轨道等专职救援抢险队伍,确保队伍稳定,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培训,保证应急救援能力。
按需配备应急处置专业设备、器材、通讯工具等装备、物资,制定应急物资装备检查、维护、清洁保养制度,定置、定人管理,确保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日常完备有效。
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四)持续提升技术与装备水平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装备,能够有效提升相关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正常性,显著降低突发事件、事故以及故障的发生概率。具体应用如表二所示。
表二先进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上的应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大,安全运输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的作用将会越来愈大。为了充分确保行车安全与人身安全,广大轨道交通建设者们应积极寻求有效策略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输管理质量,从而推动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急应处置能力,根据《****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方案》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决定于20****年9月下旬组织开展****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Ш级)应急演练活动。为切实做好此次应急演练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演练安排
(一)演练时间:20****年9月下旬
(二)演练地点:神行太保武校操场
(三)演练方式及事故级别:
本次应急演练采取现场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演练事故的级别为Ⅲ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演练课目
(一)事故报告
(二)指挥协调
(三)现场处置
(四)响应终结
三、参演人员
(一)出席演练活动的领导及参演单位人员: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三县、七区政府(管委会)领导,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庐阳区食安办工作人员。
(二)观摩演练人员:各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市食品安全监督员,市食品安全专家库成员,学生代表。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演练工作有序开展,经研究,成立****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Ш级)应急演练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指挥组、演习演练组、现场统筹组、服务保障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指挥部成员: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农委、市畜产局、市商务局分管领导、庐阳区食安办主任。
五、工作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此次演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涉及部门之多,演练过程复杂,各参演部门要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加强协调、保障及时”的原则,发扬“奋勇争先、善打硬仗”的作风,相互配合,群策群力,确保演练取得成功。
(二)要认真落实职责,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此次演练是一次展示****形象的好机会,是对各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一次考验。各环节的工作要体现高水平,各项工作要周密安排,确保不出现纰漏。各工作小组要进一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