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第1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及时协调和处置突发事件,我局符登松局长亲自分管应急管理工作,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和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处置突发事件协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建立和制订预防、处置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和方案,督查、指导、协助开展相关工作,收集报送有关信息,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人员配齐、措施到位、密切配合、联络畅通、各司其职。局基层股具体负责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突发事件处置的基础性工作,在“处置突发事件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专门承担应急管理职责,同时指定一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应急工作联络员和应急工作信息员,并将应急管理工作成效列入股室和个人年终考核内容。

二、健全工作机制。我局积极落实县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部署和要求,根据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局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工作原则、适用范围、指挥机构、工作程序和报告制度,为我局从容应对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建立了制度保障。局机关各股室、下属法律服务机构均根据工作实际,结合突发事件的特征,制订了针对性强的专项工作制度。同时,我局非常重视应急管理宣传和应急学习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全局性的应急制度学习,在局域内网上应急管理制度、组织参加应急培训、在全县的司法所长例会和律师联席会议上部署基层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信息上报工作等多种方式强调和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宣传到位,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已形成了认识到位,措施有力的应急管理工作良好氛围。

三、开展应急演练。我局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工作原则,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及法律工作者在依法防治突发事件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利用各种途径宣传普及突发事件工作所涉及的相关法律依据,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争取有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今年,为确保基层和谐稳定,防患于未然,我局组织各乡镇大力开展了全县民间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和调处工作,全年开展了6次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工作,共排查出民间纠纷2016件,调处成功2005件,成功率为99%,为避免突发性的,推进“平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第2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学校及周边治安梯级防控标准化建设,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上饶市学校及周边治安梯级防控体系》的要求,特制定学校及周边治安梯级防控体系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三项职责体系

1、职责体系:

总体原则: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原则

二级政府职责:学校所在地乡镇政府

县市区人民政府

职能部门职责: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学校自身职责:对学校内部安全负有直接管理职责

2、责任体系:

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任

与各级各类学校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级各类学校第——责任人责任

与分管综治安全校领导、综治安全办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级各类学校分管责任人责任

与各班主任、门卫、寝室管理员、保卫科签订安全责任状

3、工作机制:

(一)综治安全工作定期上会制度。行政会议定期对本辖区、校内学校综治工作进行研究、分析、部署,确保综治安全工作领导重视。要求:有相关制度、有详细的会议纪录

(二)安全知识教育制度。学校要有文本资料,安全知识教育计划、教育形式、内容以及课时,各班要有安全知识教育课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人纪录,安全知识教育需纳入学校总体课时。乡镇以上学校每学期需进行一次防火、防震、防地质灾害的突发事件紧急应急演练,此项活动作为安全知识教育重要内容。原则上初中以上学校要没立学生心理咨询室,省市重点以上学校必须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综治安全组织机构。学校需有专门的综治安全组织机构,行安全综治领导小组、综治安全办公室、专职安全保卫工作人员(按生均150:1配置)、宿管员、门卫。

二、工作运作机制

1、行政领导值班制度,有住校生的学校需安排24小时值班。

2、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学校每周需对学校用水、用电、消防设施、食堂卫生、寝室状况、防盗、校舍等进行一次检查,填写安全检查纪录表,并填写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报告单,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无力整改的需急报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

3、安全巡查制度。有住校生的学校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两小时记录一次巡查状况,学生就寝后一小时巡查一次并作纪录。

4、食堂管理制度,分卫生、采购、留样、规范化操作间、工作人员规范上岗等几大块。

5、学生寝室管理制度分卫生、设施管理、安全教育几大块。

6、晨检制度。

7、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8、督查督办制度

9、危险品管理制度

10、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张贴示意图)

11、安全预警制度,对暴雨、雷雨、高温低寒等自然地质灾害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的威胁进行预警通报。

12、告知义务。学生无故旷学、旷课或生病、发热学校应及时告知家长并采取措施及时援助。

三、安全设施

1、严格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灭火器、应急灯、紧急通道标识、消防栓、水压增压器)

2、紧急疏散通道需通畅

3、重点部位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学校大门、寝室通道、危险品保管室)

4、乡镇以上学校有住校生需在寝室安装无线烟雾探测器

四、标准化台账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名单;

2、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

4、学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学校安全检查记录表(每周一次,装订成册)

6、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单(报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

7、年度学校安全隐患自查登记表

8、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记录(专门记录本)

9、安全月查情况

10、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

11、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综治的文件资料:

为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下一步将结合我市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大力推行

“三三体系”,体系标准和内容如下:

三个平台:

1、安全综治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校县、市县联网互通,进—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

2、综治安全干部动态管理平台。加强对各级学校综治安全干部的动态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待遇,增强工作合力。

3、应急反应平台。进一步推进双线巡查回访、三级预警等工作,提高学校综治安全工作应急反应速度和工作运行效率。

三个体系:

1、工作职责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校、所在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责任体系。进一步理清各级责任人责任,确保将责任落实贯穿到综治安全工作全过程。

3、台账体系。加强学校综治安全标准化台账建设,确保综治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常抓不懈。

三种机制

1、督查机制。

2、问责机制。

第3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夯实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的重要意义

按照安全生产工作属地化管理原则,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安全监管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规范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对于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全面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区、县(市)政府及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于年底前完成基层机构建设任务,做到“五落实”,即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办公场所落实、办公设施落实、办公经费落实,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二、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安全监管责任

市安全生产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公安、建设、交通、农机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安全监管范围和监管职责,下放监管权力,延伸安全监管职能,特别要按照相关规定,逐步将通乡通村公路、城乡燃气(含沼气)、农村建筑施工等纳入监管范围,消除安全监管盲区。

要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安全办主任及安全监管员、村和社区安全协管员的工作职责和权力,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安全监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乡(镇)长、副主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辖区安全监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副乡(镇)长、副主任是其业务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其业务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负责人对其业务分管范围内涉及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村、社区负责人对辖区安全监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三、建立健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监管工作网络

(一)建立健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兼任,副主任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安全的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担任。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办)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可以单设,也可设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办公室或其他有关部门,并根据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际配备2至4名专(兼)职安全监管员(人员配备以内部调剂为主),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综合协调辖区安全监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设立安全协管员。一是在全市各乡镇所辖村设立安全协管员(原则上配备兼职人员1名),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在全市各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设立安全协管员,定为公益性岗位,从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群体中择优招录。社区安全协管员的配备使用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统筹安排,全市暂配备200个,如有不足可视情况另行研究。

村、社区安全协管员由村、社区直接领导,接受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办的业务指导,对本行政村、社区的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村、社区安全协管员除正常工资外,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由区、县(市)政府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发放适当工作补助。

(三)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市和区、县(市)安全生产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公安、建设、交通、农机等有关部门要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业务指导,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监管员及村、社区安全协管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原则上每年轮训一次),使之业务水平适应安全监管工作需求。

四、完善和规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清、任务明。一是建立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图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分解表、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点)重点监控网络图等3个图表,年初对安全生产责任和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年终严格考核、落实奖惩。二是建立完善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台账、安全生产检查台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台账、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账、三类人员(厂长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台账、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账、事故管理台账等7项基本工作台账,每季度进行一次补充更新,确保其及时准确反映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三是建立完善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安全生产告诫制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及信息反馈报告制度等12项基本工作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补充完善,确保这些制度与实际工作相适应。

各区、县(市)安监局及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有关规定,积极探索实行委托执法,在条件成熟时确立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监管的执法地位,赋予与其监管职责相称的安全监管执法权,保证责权统一。

五、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监管业务工作

(一)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监管范围内单位的安全大检查和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发现职责范围以外的事故隐患和问题,要及时上报区、县(市)有关部门。

第4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一、预警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基层治保、调解组织、治安中心户长、调解信息员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村每村应有15名以上,2000人以下的村应有8名以上的调解信息员。各部门要不断拓宽情报信息来源,及时了解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反映。

2、实行矛盾纠纷信息"零报告"制度。各村、各单位应将所排查掌握的矛盾纠纷隐患情况以书面形式,于每月25日前连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类情况统计表》一并上报镇人民调解协调小组办公室。

3、发现重大纠纷隐患(可能引发和越级集体上访)应当及时报告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

4、保持矛盾纠纷报送电话畅通,遇到节假日必须有人值班。

5、矛盾纠纷比较多的村和单位,应及早做好应急预案,积极稳妥化解矛盾纠纷,防止激化演变为。

二、“三大调解”联调工作机制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要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调的合力。依托综治维稳中心平台化解民间纠纷,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要根据矛盾纠纷的特点,相互配合,积极调处。

1、相互毗邻的村之间,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联合调解小组,负责调处涉村际之间的矛盾纠纷;小组成员应包括涉及村的挂钩领导、驻村工作队、综治协管员等。本镇内涉及两个以上村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调处或召集相关村人民调委会联合调处。

2、较大跨镇的矛盾纠纷,应当及时报告县司法局,并与对方所在乡镇联系,取得其支持,共同调处。必要时邀请石鼓法庭进行业务指导。

3、重大疑难的矛盾纠纷或引发的矛盾纠纷,镇难以调处的涉及多部门的,应及时报告县综治办、县司法局并请求配合,参与调处。必要时应成立以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调解小组进行调处。

三、“突发重大矛盾纠纷”

第5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一、总体要求

按照“责任明确、管理有效、奖罚有力”的原则,推进应急管理、路产路权保护,全面改善公路综合环境,提升公路服务能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农村公路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农村公路保护管理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目标

2017年12月份前,出台路长制实施方案,成立镇路长办公室,完成镇、村两级路长体系建设。2020年,实现路长制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化,使我镇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高标准建设,现有道路路面整洁、路基稳定、排水通畅、桥涵等构造物维护完好、标志醒目、安保设施完善、水毁抢修及时、路域整洁、绿化美化;公路标志区内无违法构筑物和广告、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物体、无非法种植耕作、无摆摊设点和堆积物、无超载超限违法运输;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实、安、绿、美”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四、组织机构

(一)组织形式

设镇、村级路长。镇级路长由镇主要领导担任,各村书记担任村路长。

(二)职责分工

(1)镇级路长职责

乡镇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和村道建设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为:负责做好镇、村道路沿线的征迁、建设用地及养护管理;负责镇农村公路应急处置的协调;协助开展路产路权保护。

(2)村级路长职责

村级路长为村道建设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村道养护管理、应急处置、路域环境整治的协调;协助上级路长开展征迁、建设用地和道路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应急处置等事项。

五、保障措施

第6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一、努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的目标要求,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体系建设任务。正在建设的疾控中心务必于6月底前完成各项建设和装备任务;已完成基建任务的县(区)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按照平战结合、重在能力建设的原则,市传染病医院、急救中心和10个县传染病区建设必须于10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切实做好非典、人间禽流感、艾滋并结核并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落实防治措施,防止重大传染病流行和蔓延。以碘缺乏病和煤烟型氟、砷中毒为重点,全面完成"十五"地方病防治和95000户防氟改灶任务,组织考核和验收。实行计划免疫分片包抓责任制、定期检查表彰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计划免规范化乡镇和"达标"县区创建活动,首批岚皋、旬阳和平利三县达到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计划免疫技术服务,市、县疾控中心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完成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任务,提高接种质量,"七苗"有效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警和预报,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杜绝谎报、迟报、漏报、错报现象发生。

按照"改革发展,依法监管,网络规范,住院分娩"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妇幼卫生"基层工作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基层网络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市场,完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管理率分别达85%以上。发挥各级医院妇产科、儿科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做好"降消"项目实施工作。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安康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力度和工作进度。继续创建卫生县城、卫生集镇、卫生示范村,做好已创建卫生县城荣誉的保持工作。组织实施农村改厕改水,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健全市级和十县区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赈灾和救灾防病工作中的作用。

二、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中、盛市《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继续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比较薄弱的状况。切实落实农村卫生经济政策,对疾控中心、妇幼保舰卫生执法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一长两干"、

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其余人员的人头经费暂达不到80%补助标准的,可分年度逐步达到;对村级"两员"报酬按照每月不低于600元的标准予以保证。市疾控中心和白河、汉阴、岚皋、宁陕县疾控中心要实现财政预算全额管理。

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人、财、物上划县区卫生局管理工作,制定管理措施和办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两个效益。对非建制的乡镇卫生院(所)实行撤并重组,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托管、拍卖等多种形式改制经营,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行院长公选制和防疫妇幼专干公考制,保证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能力。

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以项目建设带动我市农村卫生快速发展的意识。组织实施好乡镇卫生院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中医院建设、卫生专项建设、艾滋病示范县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实项目配套资金,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做好卫生贷款项目的报帐、资金返还、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提高中西部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做好旬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切实做好宣传动员、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参保率。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运行。

三、大力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各自特色,加强优势、强势专科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效益。做好市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以及急救、麻风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中心的组建工作。做好铁路医院、卫生所移交地方管理工作。

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资产管理组织,医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做到既扩大医院经营自主权,又保证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目标的实现。

要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卫生事业,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对经营不善的国有医院实行股份制、国有民营等产权、经营权改革。

对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医院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落实财政补偿政策,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费用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清单查询及医疗收费公示制度。召开医院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研讨会。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按照投资多元化、工作规范化、服务多样化的思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引导部分二级医院延伸办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加强准入、监管和指导。

组织实施新一轮医院创建等级工作,完成等级评审任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院临床质量控制体系,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开展医疗质量大检查。抓好示范中医院和重点中医院中医优势特色专科建设,市中医院中医药科技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做好医院内交叉感染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创建示范中心卫生院工作。

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认真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建立完善应对传染病爆发流行、食物中毒、救灾防并安全生产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工作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组织开展经常性模拟演练,保证各项应急任务顺利完成。

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及时准确。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强化卫生执法监督

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综合监督,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强化法律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监测抽捡、案件查处等措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实施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一致的原则,强化市级指导、培训和督查职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完成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项目。探索在乡镇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监管模式,充实加强基层和农村地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临床用血和采供血监管,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组织实施好传染病防治、医疗市场和食品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群众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安全。

六、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教兴医的观念,切实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组织实施好"235"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重点学科、优势专科建设,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次队伍。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以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和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城市医疗机构,从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一对一"对口支援的方式帮助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做好盛西安市和市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医疗卫生科研工作,推广新技术,拓展新业务。

七、转变职能,全力推进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第7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一、努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的目标要求,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体系建设任务。正在建设的疾控中心务必于6月底前完成各项建设和装备任务;已完成基建任务的县(区)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按照平战结合、重在能力建设的原则,市传染病医院、急救中心和10个县传染病区建设必须于10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切实做好非典、人间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落实防治措施,防止重大传染病流行和蔓延。以碘缺乏病和煤烟型氟、砷中毒为重点,全面完成"十五"地方病防治和95000户防氟改灶任务,组织考核和验收。实行计划免疫分片包抓责任制、定期检查表彰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计划免规范化乡镇和"达标"县区创建活动,首批岚皋、旬阳和平利三县达到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计划免疫技术服务,市、县疾控中心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完成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任务,提高接种质量,"七苗"有效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警和预报,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杜绝谎报、迟报、漏报、错报现象发生。

按照"改革发展,依法监管,网络规范,住院分娩"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妇幼卫生"基层工作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基层网络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市场,完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管理率分别达85%以上。发挥各级医院妇产科、儿科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做好"降消"项目实施工作。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安康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力度和工作进度。继续创建卫生县城、卫生集镇、卫生示范村,做好已创建卫生县城荣誉的保持工作。组织实施农村改厕改水,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健全市级和十县区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赈灾和救灾防病工作中的作用。

二、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继续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比较薄弱的状况。切实落实农村卫生经济政策,对疾控中心、妇幼保健、卫生执法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一长两干"、

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其余人员的人头经费暂达不到80%补助标准的,可分年度逐步达到;对村级"两员"报酬按照每月不低于600元的标准予以保证。市疾控中心和白河、汉阴、岚皋、宁陕县疾控中心要实现财政预算全额管理。

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人、财、物上划县区卫生局管理工作,制定管理措施和办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两个效益。对非建制的乡镇卫生院(所)实行撤并重组,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托管、拍卖等多种形式改制经营,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行院长公选制和防疫妇幼专干公考制,保证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能力。

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以项目建设带动我市农村卫生快速发展的意识。组织实施好乡镇卫生院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中医院建设、卫生专项建设、艾滋病示范县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实项目配套资金,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做好卫生贷款项目的报帐、资金返还、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提高中西部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做好旬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切实做好宣传动员、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参保率。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运行。

三、大力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各自特色,加强优势、强势专科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效益。做好市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以及急救、麻风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中心的组建工作。做好铁路医院、卫生所移交地方管理工作。

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资产管理组织,医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做到既扩大医院经营自主权,又保证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目标的实现。

要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卫生事业,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对经营不善的国有医院实行股份制、国有民营等产权、经营权改革。

对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医院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落实财政补偿政策,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费用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清单查询及医疗收费公示制度。召开医院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研讨会。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按照投资多元化、工作规范化、服务多样化的思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引导部分二级医院延伸办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加强准入、监管和指导。

组织实施新一轮医院创建等级工作,完成等级评审任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院临床质量控制体系,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开展医疗质量大检查。抓好示范中医院和重点中医院中医优势特色专科建设,市中医院中医药科技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做好医院内交叉感染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创建示范中心卫生院工作。

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认真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建立完善应对传染病爆发流行、食物中毒、救灾防病、安全生产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工作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组织开展经常性模拟演练,保证各项应急任务顺利完成。

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及时准确。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强化卫生执法监督

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综合监督,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强化法律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监测抽捡、案件查处等措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实施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一致的原则,强化市级指导、培训和督查职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完成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项目。探索在乡镇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监管模式,充实加强基层和农村地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临床用血和采供血监管,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组织实施好传染病防治、医疗市场和食品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群众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安全。

六、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教兴医的观念,切实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组织实施好"235"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重点学科、优势专科建设,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次队伍。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以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和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城市医疗机构,从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一对一"对口支援的方式帮助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做好省、西安市和市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医疗卫生科研工作,推广新技术,拓展新业务。

七、转变职能,全力推进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第8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继续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比较薄弱的状况。切实落实农村卫生经济政策,对疾控中心、妇幼保健、卫生执法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一长两干"、

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其余人员的人头经费暂达不到80%补助标准的,可分年度逐步达到;对村级"两员"报酬按照每月不低于600元的标准予以保证。市疾控中心和白河、汉阴、岚皋、宁陕县疾控中心要实现财政预算全额管理。

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人、财、物上划县区卫生局管理工作,制定管理措施和办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两个效益。对非建制的乡镇卫生院(所)实行撤并重组,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托管、拍卖等多种形式改制经营,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行院长公选制和防疫妇幼专干公考制,保证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能力。

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以项目建设带动我市农村卫生快速发展的意识。组织实施好乡镇卫生院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中医院建设、卫生专项建设、艾滋病示范县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实项目配套资金,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做好卫生贷款项目的报帐、资金返还、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提高中西部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做好旬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切实做好宣传动员、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参保率。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运行。二、努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的目标要求,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体系建设任务。正在建设的疾控中心务必于6月底前完成各项建设和装备任务;已完成基建任务的县(区)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按照平战结合、重在能力建设的原则,市传染病医院、急救中心和10个县传染病区建设必须于10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切实做好非典、人间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落实防治措施,防止重大传染病流行和蔓延。以碘缺乏病和煤烟型氟、砷中毒为重点,全面完成"十五"地方病防治和**户防氟改灶任务,组织考核和验收。实行计划免疫分片包抓责任制、定期检查表彰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计划免规范化乡镇和"达标"县区创建活动,首批岚皋、旬阳和平利三县达到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计划免疫技术服务,市、县疾控中心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完成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任务,提高接种质量,"七苗"有效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警和预报,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杜绝谎报、迟报、漏报、错报现象发生。

按照"改革发展,依法监管,网络规范,住院分娩"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妇幼卫生"基层工作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基层网络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市场,完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管理率分别达85%以上。发挥各级医院妇产科、儿科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做好"降消"项目实施工作。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安康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力度和工作进度。继续创建卫生县城、卫生集镇、卫生示范村,做好已创建卫生县城荣誉的保持工作。组织实施农村改厕改水,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健全市级和十县区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赈灾和救灾防病工作中的作用。三、大力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各自特色,加强优势、强势专科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效益。做好市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以及急救、麻风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中心的组建工作。做好铁路医院、卫生所移交地方管理工作。

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资产管理组织,医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做到既扩大医院经营自主权,又保证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目标的实现。

要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卫生事业,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局面,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对经营不善的国有医院实行股份制、国有民营等产权、经营权改革。

对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医院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落实财政补偿政策,认真执行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费用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清单查询及医疗收费公示制度。召开医院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研讨会。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按照投资多元化、工作规范化、服务多样化的思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引导部分二级医院延伸办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加强准入、监管和指导。

组织实施新一轮医院创建等级工作,完成等级评审任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院临床质量控制体系,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开展医疗质量大检查。抓好示范中医院和重点中医院中医优势特色专科建设,市中医院中医药科技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做好医院内交叉感染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创建示范中心卫生院工作。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认真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建立完善应对传染病爆发流行、食物中毒、救灾防病、安全生产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工作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组织开展经常性模拟演练,保证各项应急任务顺利完成。

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及时准确。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五、强化卫生执法监督

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综合监督,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强化法律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监测抽捡、案件查处等措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实施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一致的原则,强化市级指导、培训和督查职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完成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项目。探索在乡镇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监管模式,充实加强基层和农村地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临床用血和采供血监管,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组织实施好传染病防治、医疗市场和食品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群众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安全。六、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教兴医的观念,切实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组织实施好"235"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重点学科、优势专科建设,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次队伍。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以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和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城市医疗机构,从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一对一"对口支援的方式帮助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做好省、**市和市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医疗卫生科研工作,推广新技术,拓展新业务。七、转变职能,全力推进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第9篇: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范文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继续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和专项治理活动,以落实乡镇政府、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保障,以强化综合协调能力为着力点,以压降事故为落脚点,积极构建责任体系,强化专项整治,规范监督行为,凝心聚力,负重奋进,努力实现全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和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力争完成市上下达的控制指标,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由偏重治标向标本兼治和主动防范转变。

三、工作任务

(一)以推进责任落实为重点,深化目标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推进乡镇领导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乡镇党委每季度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和主要领导干部每月督查制度,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问责制,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的责任落实。

2、推进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以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为重点,理顺行业监管体制,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管理”的安全监管责任,切实抓好专业监管,强化综合监管。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协调督促作用,加强沟通联系,建立各相关部门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乡镇政府、部门、企业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制度,促进指标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3、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各类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百分之二比列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企业培训基础作用,强力推进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加强农民工安全培训,严格执行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增强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凡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低于96%的,一律不办理安全生产许可。凡职工教育培训率低于85%的,一律停产整顿。全面落实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伤亡事故经济赔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经济政策。加强以班组建设为重点的现场安全管理,建立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承诺制,推动企业形成自我约束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停产整顿或依法关闭,对企业负责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对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落实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4、推进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的落实。继续实行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制度月通报月排名制度,加强指标实施和工作绩效考核,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和通报奖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二)以防范各类事故为重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完善事前预防机制

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深化巩固隐患排查治理成果,继续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专家现场勘查“会诊”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隐患监督不力“责任倒查”制度、隐患有奖举报等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实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月查月报月改月清制度,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一患一档制”和分级管理制度,做到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对发现的各类隐患,抓大不弃小,排查一处整改一处。对短时间内完不成整改的安全隐患,实施动态管理,跟踪督办,确保安全。对无视法律法规、治理隐患不力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严肃处理。

6、继续挂牌督办一批县级重大安全隐患。按照“快补旧帐,不欠新帐”的原则,首先重点解决好煤矿企业双回路供电未安装到位,资源整和矿井未按设计施工,生产矿井使用木支护以及烟花爆竹企业违规转包、“三超一改”和打击家庭作坊非法生产问题。各相关乡镇、部门做好隐患整改资金、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期限、防范措施的落实。县安委会办公室要加强跟踪监控,对重大隐患整治不力,酿成重大事故或未按期完成隐患整治的责任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严肃实施行政问责。各乡镇各部门也要重点督办整治一批重大隐患,同时每月将进展情况上报县安委会办公室。

7、继续坚持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月查月改月报月清”工作。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将“月查月改月报月清”工作作为督促、督办广大生产经营等基层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日常化、具体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全县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做好安全

隐患排查治理的“月查月改月报月清”工作。县安委会办公室每月进行通报,并推广先进、鞭策落后,不断抓好隐患整改工作的落实。

8、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信息数据库,全面实现实时动态监控。率先在高危行业领域建立起覆盖县、乡、企业的隐患信息化管理机制,对上报的各类隐患按照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分类,及时预警、研判,主动把握和掌控隐患的整改状况和发展态势。

(三)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为重点,深化专项整治,不断提高重点行业和领域抗风险能力

突出预防为主,继续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将专项整治范围覆盖到各个重点环节、工艺和流程。对工艺危险性高、机械设备多、安全状况严重的企业,督促企业落实专人进行实时监控,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认真抓紧整改,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9、烟花爆竹专项整治由各花炮产区主产乡镇和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蒲城县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

,强化监管,强化措施,规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等各个环节,从根本上解决烟花爆竹企业违规转包、“三超一改”和打击家庭作坊非法生产问题,确保烟花爆竹全行业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

 

10、煤炭专项整治由煤炭局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一通三防”、瓦斯治理12字方针。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做好煤炭企业的复产验收工作。严防煤矿为抢产量、抢进度、抢效益而突击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凡发现煤矿存在“三超”行为的,立即责令停产整顿,并严厉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重点解决好煤矿企业双回路供电未安装到位,资源整和矿井未按设计施工,生产矿井使用木支护和在建、停产矿井边建设、边违规生产等问题。

11、非煤矿山专项整治由安监局负责。切实加强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监管,继续推行中深孔、分台阶、机械铲装作业,深入推进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打非工作以唐陵文物保护区为监管重点,唐陵保护区内的非法开采由文物局牵头,按照拆除工房、拆除设备、摧毁窑体、恢复地貌的标准执行。保护区以外的非法开采由国土局牵头,结合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依法关闭取缔无证无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矿山企业。

12、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由安监局负责。严把危化项目审批关,加强对已取证单位的安全监管,坚决打击各种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推行化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对生产工艺、装置、设备维护检修施工作业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重点解决危化品运输监管混乱以及液化气站监管职能交叉等问题。

13、道路交通专项整治由公安交警和交通局负责。继续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排查治理危险路段,治理超载超限等行为,落实客运企业安全责任,加强对客运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监管。重点解决酒后驾车、农用车非法载客、骑乘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

14、建筑工程专项整治由城建局负责。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严格施工现场管理,促进参建各方落实安全责任,积极推行建筑业安全评价工作,杜绝无资质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重点解决脚手架和起重机械倒塌、工地坍塌、模板支撑垮落、人员坠落等问题。

15、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由公安消防负责。重点对商场、市场、宾馆、歌舞厅、车站、学校等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设施、疏散通道进行整治,确保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坚决取缔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和单位,坚决遏制火灾事故多发的状况。

16、其他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按照属地监管和行业监管的原则,由所在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辖区企业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和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范各类安全事故。

(四)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为重点,深化宣传教育,不断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17、加大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舆论宣传和公众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常识,逐步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纳入公民普法教育范围,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之中,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精心组织创新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开展安全“咨询日”、安全知识竞赛等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

18、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依托干部大讲堂,对全县县处级领导和科级领导进行安全培训,提高领导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决策水平。加强对全县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安全培训,进一步增强基层领导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企业培训的基础作用,强力推进企业全员安全。加强农民工安全培训,严格执行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增强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监督执法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更好的促进安全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五)以推进依法治安为重点,深化执法监察,不断规范安全生产秩序

19、严厉打击“三非”行为。健全完善“县政府指挥,部门联动,行动一致,依法行政,定期碰头,情况互通”的联合执法打非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提高执法效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重点解决烟花爆竹的非法生产、高阳和罕井区域内煤炭的非法生产以及唐陵保护区内的非法采石等问题。

20、严格安全生产源头准入。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许可,继续抓住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的时机,严格许可条件审查,加强源头管理,凡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加强对获得许可企业的跟踪检查,对违反行政许可规定的企业,责令整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依法吊销其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