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卖花姑娘范文

卖花姑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卖花姑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卖花姑娘

第1篇:卖花姑娘范文

“嗯。”只有这样一句轻声回答一个庄重的点头,泪水,却已在刹那间涌上全家人清癯的面庞。

时间是2000年8月11日,高考成绩是513分(上海卷)!卖花姑娘吴春梅终于如愿以偿地跨入全国重点大学上海交大的门槛。上海虹桥路乐山新村的过往行人没有意识到,从这一天起,他们熟悉的那个年轻美丽的卖花姑娘就要从他们视野中消失,从不幸的蛹中羽化成彩蝶。

所有的悲伤都是从那一天开始的。那天,爸爸说:“孩子,我再也站不起来了。”

一夜之间,噩梦降临到浙江绍兴市的这个四口之家,吴春梅清楚地记得,“那是1989年年底,那天很冷,耳边只听到北风呼呼地吹。”

这天上午,正在念小学四年级的春梅背上书包兴匆匆地去学校。离家时,做供销员的父亲笑眯眯地叮嘱她注意安全。下午放学,春梅意外地发现父亲母亲竟然不在家,邻居急匆匆地跑来告诉她:“你爸爸出车祸了!还不快去医院?”小春梅眼前一片昏黑,飞也似的赶到医院急救室。只见母亲坐在长凳上悄然抹着两腮的泪水。春梅忘不了那情景:“好像天塌了,妈妈的身影在长长的走廊里显得那么孤独无助。”

“爸爸脊椎受伤,刚开始时我们全家都不相信他再也站不起来。妈妈跑遍了绍兴所有的医院,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惜倾家荡产――”不久,在绍兴的一家医院父亲动了第一次手术,结果不尽如人意,他还是只能瘫在床上。全家人反复商量后决定:“带爸爸到医疗技术先进的上海来做手术,也许还有希望。”

当时,小妹妹春园只有3岁。为了照料好孩子,母亲毅然决定举家搬到上海:“爸爸在哪儿看病,我们就在哪儿陪着他。这个家不能散!”一家人的命运在噩梦之后,画了一道陌生的弧线,他们变卖家产、拖幼携残、一路颠簸――今后,在飘零和痛苦之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当时谁也不知道。

“爸爸在中山医院做了第二次手术,我们满怀着希望。手术后第二天,医院说‘中枢神经已经创伤性断裂,下肢瘫痪。’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了!”医生说,唯一能做的就是给爸爸买一辆轮椅,他得用一辈子――“我哭了。现实一点一点地逼着我们接受,虽然我不想这样……”

一家人还得活下去,老家已经卖得一点不剩了,也许,在繁华的上海,更容易有个盼头。他们在中山西路租了间小屋,为活着,也为了还看不见的希望。

妈妈说,你卖花只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那一年,春梅15岁。

全家人租住的小屋只有10平方米,用木板隔成里外两间,父母住在“外屋”,姐妹俩挤在里边。书桌是木板钉的,白天翻起来挂在墙头,好腾出空地,晚上放下来,悬一盏光秃秃的日光灯夜读。除了床和堆得高高的书籍,空无一物。

小屋的租金是350元,对被病魔折腾得一贫如洗的春梅一家,这是每个月压在心上的大石头。要在大上海生活下去,油米柴盐,哪一样省心啊!

爸爸说,我们怎么也得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他东挪西凑买了辆残疾人车,拉客挣钱。大夏天,他在滚烫的车上一坐就是10小时,生了大块大块的褥疮,妈妈心疼得哭了。那以后,妈妈去做钟点工,每天做4户人家,一小时挣8元钱,起早摸黑还是挣不出全家的生活费。一天晚上,春梅听到妈妈轻声说:“听说卖花能多挣两个钱,可单靠我们看来是不行了,得让孩子搭把手。”

“不行,她们必须读书、上大学,不能毁了她们的前途――”

春梅再也忍不住,拉着妹妹冲到外屋:“爸爸,我们可以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我们会比以前读得更好!”

妈妈又流泪了,不过,这泪水和以前不同,除了辛酸,还有欣慰――眼前懂事、要强的女儿,不就是他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希望吗?

从那以后,每个傍晚,母亲和春梅骑着自行车去陕西南路批发来两大捆鲜花,一来一去大约花一个半小时。回家之后,爸爸和妹妹帮着她们修整花枝、包装、扎花篮,匆匆扒几口饭,接着再干,一直忙到万家灯火璀璨。第二天清晨,春梅和妈妈合力把花摊推到乐山新村路口,用有点羞涩的声音吆喝着:“卖花啊,又便宜又新鲜的花啊!”

春梅姐妹上课的时候,妈妈一个人守着花摊,为了和那些装潢华丽的大花店竞争,他们的花卖得很便宜,一直要干到晚上七八点钟才打烊收摊。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一天能卖掉一百多元鲜花,可以挣30多元。双休日和节庆日是他们的好日子,一小半的收入得靠这有限的几天,这也是春梅最忙的时候。她忘不了那些老客户,有一次,常来买花的老阿姨请她们母女到家里扎个花篮,说是装点房间,又摆出好茶好糖果招待她们。春梅去厨房洗手的时候,听见了老阿姨和邻居的谈话:“这卖花姑娘不容易啊,听说是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呢,还是第三名,我们买他们家的花,也是帮助一个好孩子。”春梅听着,眼眶湿润了。

高一暑假,春梅头一回独自卖花。她下午骑车批发来一大捆单色康乃馨,价钱倒不贵。但湿漉漉娇嫩的花,带回家可真不容易,好在爸爸替她在车架后边安了块木板,说是把花全搁上去,用绳子扎起来就行了。可是春梅总扎不好,在闷热的大棚里,从清晨4点一直折腾到6点,才算弄妥,人已经汗流浃背,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一样。推着自行车上街卖花,没有妈妈助阵,害羞得不得了。自行车推来推去,“卖花”两个字就是喊不出口。有想买花的人看到一个文静、清亮的女学生推着花徘徊,迟疑地问这花是不是卖的,春梅这才红着脸点了点头……

后来就不这样,经过风吹雨淋的磨炼,春梅长大了,不是变得世故,而是镇定了,能干了,独当一面了。

在赫赫有名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春梅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美丽开朗的优秀生。而在街头呢?在那些与她匆匆邂逅的行人的眼里,她只是个卖花女,纤弱卑微。每天,这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必须学会扮演好两种角色。

妈妈总在提醒春梅:“你是个百分之百的学生,卖花只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当学生。”在街头,卖花卖到腿软喉干的时候,春梅就想象眼前是交大古色古香的朱漆大门――“进了大学,除了学习我什么都要努力忘却,忘却所有的艰难困苦。”大学梦,是她在迥然不同的两个角色间平衡的支点。

在学校,春梅知道她与其他无忧无虑的同学不在生活的同一起跑线上:“生活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好在我有信念,也许越有信念未来就会越好。我不在乎别人怎样看我,事实上他们从来不会因为家境贫寒鄙视我。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守望好自己的麦田。”

她的麦田,是一个年轻生命的精神家园,灌溉它的,是春梅读过的上百本文学名著,是艰辛与美好并存的现实,是梦想――在这片麦田里,她一天天“明白做人的道理,遇到困难能有解决的办法。”当林林总总的困难像高墙一样堵在她面前时,她就凭借内心的力量去推倒它们。

有一次,她放学后去批发鲜花,途中天雨路滑,她连人带车翻倒在地。望着一地狼藉的鲜花,她哭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女学生倒在街头哭泣成什么样子?那一刻她没有多想,她放声为折断的花草哭泣,为目睹的生命的脆折哭泣――许多次她推车奔走在大大小小的菜市场,吆喝卖花,刚开始她没有证件,免不了要遭到驱逐、斥责。众目睽睽之下,卖花姑娘低头缄默,只有在人散之后她才悄悄抹泪,然后装出开心的模样回家。

终于,她等到了一纸录取通知书――生活弧线变成了彩虹,她的生活完全不同了。出人意外的,她最想改变的不是她的清贫,她说自己喜欢“纯学术的东西”,希望能“安静地从事我的工作”。她一直为贫穷所困,却没有兴趣追逐金钱。

第2篇:卖花姑娘范文

演出时间:4月3日-4月6日

演出场馆: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由法国图卢兹歌剧院带来的经典保留剧目《国王》4月与中国观众会面,这部戏的作曲是爱德华・拉罗(法)。《国王》是法国政府向国家大剧院着力推荐的一部经典大戏,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法国剧目,此番是首次在中国上演。指挥大师米歇尔・普拉松届时将隆重登场。

02 百老汇戏剧《离婚冤家》

演出时间:4月11日-4月13日

演出场馆:北京市朝阳区九个剧场

《离婚冤家》讲述的是歇斯底里的,被烦恼纠缠的,性情敏感脆弱的菲利克斯被他的妻子赶出了家门。菲利克斯别无去处,只好住在曼哈顿一个朋友奥斯卡的破陋公寓里成天喝啤酒,抽雪茄,打扑克,高声阔谈。

美国最受欢迎的当代剧作家尼尔・西蒙任编剧的喜剧《离婚冤家》,其中的精彩笑话在百老汇的舞台上已经流行了40年,奥斯卡和菲利克斯也由此成了电视连续剧里家喻户晓的名字。而舞台指导Rod Archer是来自好莱坞的资深艺术家,他有着30年的舞台指导经验,这次他将第四次导演此剧。

03 席琳・狄翁“爱的契机”2008世界巡演

演出时间:2008年4月13日19:30

演出地点:北京工人体育场

从位于加拿大法语区的家乡平凡起步开始,CellneDion就不平凡地好比流星般快速地窜升上国际巨星的行列,她不仅被称为90年代流行歌手之尊,并已赢得全球音乐工业的一致称赞与荣耀,而这一切包括了:5座美国的葛莱美奖(Grammy Awards)、20座加拿大的朱谔奖(Juno)与39座加拿大费利克斯奖(Felix),以及7座欧洲所举办的世界音乐奖(World Music Awards),此外,Cellne更让全世界都亲眼见证到了她是如何地从一位充满天赋的青涩少女,逐步地改变成为一位国际巨星!而此次北京演唱会,她将带给中国观众更多惊喜。

04 歌剧《卖花姑娘》

演出时间4月15日-4月19日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千朵花儿万朵花,千朵万朵金达采花,我爱妈妈一片忠心,花儿一样盛开怒放……”,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流行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牵动无数中国观众的心,而这部经典的电影作品则是根据同样震撼人心的歌剧《卖花姑娘》改编而成的。

该剧曾多次访问中国,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城市进行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跨越时间和空间,《卖花姑娘》带给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一样的内心感受,以其深刻的哲理性、思想性、艺术性成为世界歌剧中的杰作,堪称经典。

05 国话话剧《天朝1900》

演出时间:2008年4月16日-2008年4月20日

演出地点:北京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中国国家话剧院建院六年来,上演了李龙云编剧的两台话剧,《天朝上邦》是第三部。曾经执导过影视剧《无悔追踪》、《云水谣》的尹力则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形容自己执导《天朝上邦》的心情。为了筹备该剧,尹力在家看了80余部相关影视剧碟。

06 2008蔡依林唯舞独尊北京演唱会

演出时间:4月4日-4月5日

第3篇:卖花姑娘范文

他知道马戏团欢乐的一天又开始了。他看了看镜子里那张描着夸张笑容的丑脸,努力地咧开嘴角,翻着跟头跳上舞台。翻着跟头的他看不清人们的表情,但在一片喧杂里他还是听见那群“小雀儿”叽喳的尖叫,“啊――小丑出来了!”

他是小丑。一年四季都戴着那张欢乐的丑脸。小镇上的人们简单快乐地生活,他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马戏。胖厨师喜欢,医生喜欢,卖花姑娘喜欢,连那位醉汉也喜欢。他们在周末穿着好衣服,欢乐地看马戏。

小丑的表演是他们见过最精彩的马戏表演。他可以一口气翻一百五十八个跟头,他可以在铁链上走独木桥并倒立。他的丑脸是最夸张的,蓝色、红色、黄色的油彩涂了满脸,红艳艳的嘴描到了颧骨――但人们就是喜欢。

夜晚的马戏团是寂静的。小丑疲惫地坐在镜子前,他想到今天翻的一百五十八个跟头,想到今天故意从铁链上跌下来引得满场欢笑。他看着镜子里那张欢乐的丑脸,忽然觉得空虚疲惫――每次表演,他都是观众“审丑”的对象,那张荒诞的丑脸总能惹得人捧腹。但那种“丑”却像利爪钳住了他的脖子,令他窒息,透不过气。他觉得被取笑、被丑恶“附了身”,他在一片落寞中觉得被唾弃。他厌恶这张丑脸,厌恶被人嘲笑,竟无法抑制地流泪。

小丑失踪了。

马戏团的表演似乎不那么好看了。红胡子老头卖力地弹琴,魔术师变出更多的糖果,但孩子们和大人们还是不停地问:“那个快乐的小丑什么时候登场?”马戏团经理一筹莫展。他找不到另一个会翻一百五十八个跟头或者会走钢丝的快乐的小丑。他觉得自己也不快乐了。

其实小丑并没有走太远。他卸下了满脸油彩,以人们从未见过的真实面目在小镇上闲逛。

他去了胖厨师的餐馆。胖厨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珍馐美味一碟又一碟地盛满送上顾客的餐桌,可即便如此,满头大汗的厨师还是被餐馆老板指责磨蹭怠工,因为门外的顾客排起了长龙,正在抱怨不休。

医生过得似乎也不太如意。他正在忧心忡忡地为病人把脉问诊,同时指导助手为病人扎针。病恹恹的孩子、面色苍白的老人,这个场景可让人不好受。

卖花姑娘在花店里料理鲜花,无奈门庭冷落,小丑竟不忍惊扰。

之后他在酒馆遇见了醉汉。那位红眼睛的先生喝了比平时更多的酒,红着脖子说着醉话,抱怨小镇从排水系统到语言文字都是不好的。

最后他在马戏团看了一次表演。观众比以往少得多,孩子们围着经理问询小丑的动向,经理张着嘴却窘迫地说不出话来。

小丑忽然觉得大家需要那个快乐的小丑。似乎谁的生活都不太好过,但总得继续。人们热衷于马戏表演,并不是专门来“审丑”,相反,他们用小丑快乐的丑脸进行“审美”,他们“审”到了孩子般的天真、不设防,“审”到了夸张却真诚极具张力的快乐。那张丑陋的笑脸令他们发自内心地欢笑,令他们收获一种直面生活的力量。

小丑突然觉得,小镇上的人竟如此单纯善良。他忽然觉得自己身负一张无形的契约,关于勇气,关于快乐。

小丑回到马戏团了。

第4篇:卖花姑娘范文

抗战小品----鬼子进村

服装:鬼子服、汉奸服、军衣、花衣服

道具:枪、勺子

音乐:妹妹找哥泪花流

妹妹出场,唱完一段,妹妹说:卖花了,卖花了,谁看到我哥哥了吗?大哥,你看到我哥哥了吗?(枪声响起)不好,鬼子来了。(跑到客人当中。音乐起:鬼子进村)

汉奸出场:太军,八路的没有,你快出来吧。(鬼子出场,走到台中间)太军,您训话。(太军呜哩哇啦……,哟嘻)太军,我是说这儿花姑娘大大的有。

太军:哟嘻,你的带路。

汉奸:太军,这儿有一个。

太军:这个不是刘晓庆吗?

汉奸:太军,这儿还有一个。

太军:版权所有吧嘎,这不是经理的马子阿香婆吗。

汉奸:太军,这个怎么样。(发现妹妹)

太军:哟嘻,把她带过来。

汉奸:是,走。

妹:狗汉奸(用脚踢汉奸)

太军:饭桶,去把她带过来。

汉奸:(把妹妹押过来)太军,你用。

太军:太军这两天中华鳖精的没吃,身体不好,你去用吧。

汉奸:是,谢谢太军。(押这往后走)

太军:慢着,还是我来吧。

汉奸:太军,我怎么办呢?

太军:你的站岗放哨。(把妹妹带到化装间,往外扔衣服)

妹:救命啊,不要脱我衣服,不要,不要,停。

汉奸:太军,太军快跑啊,八路来了。

太军:啊,带枪了吗?

汉奸:带了。

太军:带了还不快跑。(鬼子穿着花短裤和汉奸跑到客人中间躲起来)

娘子军联唱,首长出场:我就是大名鼎鼎的民兵连长李向阳他弟弟李阳委,听说鬼子和汉奸来到××,真是活腻了,竟然敢到××来捣乱。娘子军们,集合。(从后台出来几个娘子军)娘子军们,带家伙了吗?娘子军:带了。

首长:给我亮家伙。(把勺子拿出来)你们就是拿这种武器跟敌人战斗吗?

娘子军:老公没准备别的。

首长:娘子们,听说小日本到××来泡妞,大家要擦亮眼睛。

娘子军:要不要把他们抓住?

首长:要。

娘子军:要不要奸了?

首长:要。

娘子军:对不起,我们还是回去吧。

首长:回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给我找。

娘子军:首长,这儿有一个。

首长:这不是雷锋同志吗?

娘子军:这儿有一个。

首长:不要声张,这不是吗?小日本在那儿,把他抓过来,把鬼子和汉奸押过来。

娘子军:是。(把鬼子押到台上)

首长:狗汉奸,跪下。

汉奸:不关我事,全是小日本做的。

首长:放屁,你这个狗汉奸,今天我饶不了你,你们说怎么处置他。

娘子军:扒光了扔出去。

首长:好,娘子军们,把他扒光了扔出去。(把汉奸拖到后台)

(看到太军在撒尿)首长:去你的,临死了还随地大小便。你这个小日本,你在我们中国作恶多端。

太军:也没做什么,只有杀杀人,强。

首长:你还,你都谁了?

太军:有他们几个。

首长:还有吗?

妹妹出场:哥哥。

首长:妹妹,你受苦了,我找你找的好苦啊。妹妹,你的腿怎么那么紫。

妹:我被一个日本人用黑黑的,粗粗的给欺负了。

首长:你这个小日本,竟然敢我妹妹,我要代表人民枪毙你。临死之前,你还有什么话?

太军:你版权所有还有妹妹吗?

首长:放屁。(开枪把鬼子打死)乡亲们,小日本被打死了,咱们××解放了。

第5篇:卖花姑娘范文

在学校合唱队苦苦训练了数月的我,今日终于能够大显身手一回了。可是,我从来都没有上过大舞台,也从来没有参加过区里的合唱比赛,一点儿经验也没有,光说心理压力就是很大的。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正当我们合唱队全体人员化完了浓浓的妆束时,我们就踏上了前往比赛的征程。这时,我的心情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紧张”。我无数次希望这条通往江南大学舞台的路能够长一点,长一点,再长一点,即使走上三年五载也没意见。可没过多久,“末日”便到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下面有请沁园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卖花姑娘》和《采橘》。”不管怎样,成败在此一搏了,只能拼了!走上舞台,我就觉得有一种责任压到了我的身上。随着乐声响起,我也放声歌唱起来,这时,我想起了老师在赛前嘱咐我们的注意点,想起了我们合唱队员朝夕相处的画面,想起了音乐老师对我们辛勤的培育,不觉已经陶醉在这动听的音乐和美好的回忆中了。我们的表演在刹那间结束了,掌声四起。我们便在台下欣赏其他学校的表演,信心虽然不是很多,但我仍觉得是能得奖的。

第6篇:卖花姑娘范文

黄巧莉,女,河南商丘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研究。

电影《窈窕淑女》是美国华纳公司1964年出品的一部歌舞电影,也是著名演员奥黛丽・赫本的成名作之一,该电影荣获当年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多项奥斯卡奖,成为电影史上比较经典的影片之一。电影讲述的故事是一个语言粗俗的卖花姑娘伊莉在语言学家希金斯的调教下,熟练掌握了上流社会的语言习惯并在希腊大使举办的招待会上表现出众,以优雅高贵的仪态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这是一个通过来自他者的“调教”而发生的“喜鹊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故事,是《窈窕淑女》对灰姑娘故事的电影化演绎,这种演绎在叙事结构上简单明了,并成功融合了歌舞、喜剧等多种元素,再加上电影出品后获得的各种褒奖与殊荣,《窈窕淑女》在使自己成为经典范本的同时还影响了无数后来电影作品的创作。周润发主演的《公子多情》就是一部具有类似特征的电影,由于这部电影同样融汇了多种艺术元素,在故事架构、风格、文化惯性等方面都可以与《窈窕淑女》形成别有意味的文本对照,因此,本文就以《窈窕淑女》与其衍生版本之一的《公子多情》进行对比分析。

一、故事情节的相似性

《公子多情》讲述的是偷渡来港的前进发一心想发财,误打误撞认识了被美女Lychee戏弄的富商施头,施头为了报仇,将前进发送到模特儿导师Antia那里训练后,很快成了一名出色的社交公子,在总督举办的慈善晚会上表现出色,并如施头设想的那样报复了Lychee。《窈窕淑女》与《公子多情》两部电影从出品的时间、地域、文化风俗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它们在故事情节上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比如在主角的出身上,伊莉莎是一个身世悲苦的卖花姑娘,前进发是一个衣食无着的偷渡客;在取得“被调教”机会上,伊莉莎一开始厌恶希金斯而不愿接受调教,后来在希金斯朋友皮克林的帮助下主动接受改变,前进发最初也因为Antia的嘲笑而赌气离开,随后却因为生计问题而在施头的资助下主动回来接受训练;在被调教的过程中,两部电影的主角都经历了从被动改变到主动努力的过程,两人改造过程中都有语言、谈吐环节的训练,伊莉莎被希金斯的一帮女仆七手八脚地洗澡换衣的场面与前进发被几个壮汉按住搓澡的场面更是极度相似;而在最重要的段落中,伊莉莎出席的是希腊大使的招待会,在与一个惯于察言观色、识别人身份的男子一番周旋后,伊莉莎成功通过测试,被判定为身份高贵的公主或王妃而在招待会上大放光彩,而前进发参加的是总督的慈善晚宴,在晚宴上同样遇到了一个主攻行为学的富商船长的盘问,并误打误撞地被判定为华人富商子嗣,并以极其蹩脚的话语赢得了总督的青睐与赞赏。而在关键情节上,《窈窕淑女》中的伊莉莎在与教授希金斯的相处过程中日久生情,双方从相互厌恶到互生好感;《公子多情》中的前进发在与Antia相处的过程中也是互生情愫,由彼此嫌恶走向了热烈的爱情,即两部电影呈现的都是异性之间的调教与被调教以及经过调教之后两者之间的爱慕。

二、调教的梦幻特质

《窈窕淑女》与《公子多情》一个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版本,一个是以男性为主体的故事架构,但两者都是围绕“调教”而展开的电影叙事,“调教”在电影中均被赋予了某种神话特质。在《窈窕淑女》中,尽管占据重要叙事成分的语言的确关涉人物的身份,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语言习惯上有着不小的分别,上流社会的人群往往倾向于使用优雅、繁复的词句,而下层社会的人群通常更喜欢使用简单、实用甚至粗俗的词句。但是,语言习惯并非天生所有,它是一个人的后天习得,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某种稳定性,因此,妄图通过改变人物的语言习惯而在短时间内使一个人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窈窕淑女》中,伊莉莎在希金斯的调教下很快(尽管电影影像也部分展现了这一过程实现的不易)摆脱了粗俗的语言习惯,甚至连她原本尖利刺耳的声调都发生了改变;在《公子多情》中,前进发仅仅通过一段绕口令就改掉了自己的大陆口音,再融合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就成功混迹于上流社会。两部电影都规避了最一般的社会常理,尽管现实社会中可能不乏下层社会之人通过改变语言习惯成功进入上层社会的事例,但是限于两部影片中人物最初身份与调教时间的设定,电影中呈现的“成功蜕变”还是充满了梦幻特质。也许作为造梦机器的电影艺术本身就是为了给观众制造瑰丽的梦境,而不是对现实生活循规蹈矩般的复制,在电影制造出来的梦境中,一切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伊莉莎与前进发原本的卑微身份以及紧迫的调教时间反而使得两人最后在上流社会的公开现身变得更加华丽与激动人心,大多属于普通人的观众看到这种情景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情感代入感,在自我想象中激活内心潜存的“灰姑娘心结”,获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某种短暂的替代式满足。

第7篇:卖花姑娘范文

我有保存“戏单”的习惯,尤其是自己亲历观摩的“戏单”。这习惯的养成缘自我小时候的一位女邻居,她是前的复旦中文系大学生。那是上世纪60年代,我上小学二三年级吧,一天我在她家玩,看到她在整理许多有着各式各样漂亮画面的纸张。她告诉我,这是电影和戏剧说明书。然后她就拿起其中几张,给我讲起了说明书上介绍的故事。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就是从她保存的“戏单”上知道的,由此引发了我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的兴趣。也是通过她保存的“戏单”,我知道了莎士比亚、莫里哀……这位老大学生讲故事很生动,声音也好听,遇有悬念,吊足了我胃口。我那时非常崇拜她,因为她告诉我,眼前这些“戏单”上的电影和话剧她全部看过。她还随意拿起几张“戏单”,指着她写在上面的字说,喏,我什么时候在什么戏院或电影院看的,都有记录。

我这才注意到那些“戏单”上的钢笔字,原来都是她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影院或剧场看电影或看戏留下的记录。我当时就觉得这太有意思了,这些“戏单”里面居然“藏”着那么多精彩故事。这个印象就此影响了我,我后来也有了保存“戏单”的习惯。尽管那时电影说明书已很少见,但我喜欢观摩话剧和音乐会,这一般都有“戏单”。随着岁月流逝,如今摩挲着那些亲临现场观摩后保存的“戏单”,我越来越认识到,它们不仅记录着那些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更凸显着与“戏单”相关的一些值得记忆的吉光片羽和雪泥鸿爪。

我们经历的许多事情是很难重复的,即以观摩演出来说,一场精彩演出,因了各种主客观原因,不大可能一看再看。而且即使重复观摩,其过程包括当事人的心绪也未尽相同。这时候,此前保存的“戏单”就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即以我自己来说,几十年匆匆过去,由于经历多次搬家,我保存多年亲历观摩的许多“戏单”已遗失不少,所以今天已很难确定我保存最早的“戏单”的具体时间。比如我至今记得,1972年的一天,我曾从延安东路轮渡站乘渡轮过黄浦江到浦东陆家嘴,然后乘81路公交车前往东昌电影院观看当时正风靡中国并引发无数国人“泪崩”的朝鲜影片《卖花姑娘》。当时我花一分钱买了张《卖花姑娘》的“戏单”。占据这张薄薄的“戏单”大半页的,就是卖花姑娘花妮脸含苦涩、手捧鲜花、强作笑颜的画面。遗憾的是这张“戏单”后来被弄丢了,否则就可以知道我写在上面的具体观看日期。不过尽管如此,我总算还是保存下了一些“戏单”。如今看着这些对我而言犹如沧海遗珠、硕果仅存的“遗存”,记忆的飞絮就会从脑际飘起,缭绕眼前,久久挥之不去。

写这篇小文时,我面前就放着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的现代浪漫话剧《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的“戏单”,上面有我写下的钢笔字:“87.4.17晚于长江剧场 陆其国。”我突然发现,这张“戏单”演员表中扮演“小生”的演员叫姚安濂,他应该就是今天随着演技日臻化境而越来越受到观众激赏的影视演员姚安濂吧。还有由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主办的奥地利钢琴家约安娜・尼德道尔夫、奥托・尼德道尔夫访华音乐会“戏单”,我用钢笔字写着:“87.12.21晚于上海音乐厅 陆其国。”在那次音乐大餐中,我享受到的舒曼、肖邦、斯克里亚宾、D・约翰斯顿、普罗科菲耶夫、德沃夏克的美妙音乐至今音犹在耳,令人回味。再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来沪演出话剧《鸟人》的“戏单”,上面同样留有我的钢笔字:1995.9.28晚 于美琪大戏院 陆其国。

长江剧场早已拆,一纸“戏单”顿时唤起我在最初叫卡尔登大戏院,后来叫长江剧场的剧院里观摩话剧时的美好回忆;一对异国年轻伉丽钢琴家在上海音乐厅演出的“戏单”,则让我回想起了曾经历的那个美丽的夜晚流淌出的经久难忘的曼妙钢琴旋律;而一份《鸟人》“戏单”,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任职的编辑部的全体同仁那次集体倾巢出动观摩话剧的温馨经历……

当然,有些“戏单”更别有故事和意趣存焉,如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访华演出的“戏单”便是其中之一。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访华演出“戏单”,是我在1978年10月的一天前往观摩后买下保存的,至今已整整37年。当时观摩这场演出的地点就在福州路上的市府大礼堂,这是那个年代高端、大气、有档次的地方。那次难得的观摩机会是我原单位一位同事给我的。那天晚上他因突然有事,无法前往市府大礼堂观摩,他知道我喜欢看文艺演出,就把这张紧俏票让给了我,票价一元二角。当时我月工资不满四十元,一元二角于我说贵不贵、说少不少,但我毕竟抵挡不住观摩著名的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演出的诱惑。这份“戏单”就是那次在市府大礼堂观摩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访华演出时花二角钱买的。对我来说,以票价的六分之一购买一份“戏单”是奢侈的,当时二角钱我可以在单位食堂享受一份大排青菜。然而大排青菜我所爱,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访华演出“戏单”亦我所爱。这份“戏单”不仅开本大小如精美的画报,封面设计也如画报般大气,格外夺人眼球。占据“戏单”整个封面中心的,是日本青年芭蕾舞蹈家,身材曼妙的森下洋子和青春帅气的清水哲太郎在经典芭蕾舞剧《葛佩丽亚》中的舞蹈造型。“戏单”上端“日本松山芭蕾午(舞)团访华演出”字样用的是烫金字;“戏单”里面有多幅芭蕾艺术照片,整体构图漂亮雅致。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天演出时无论是年轻的日本芭蕾舞蹈家完美的舞台表演,还是现场乐队默契而精彩的伴奏,真让我感到如入幻境,几乎忘却天上人间。事隔多年后,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曾经再次来到上海进行交流演出,当时我忽生奇想,找出这份“戏单”,想再次去观摩这个著名芭蕾舞团后起之秀们的演出,同时把这份保存了二十多年的“戏单”带去让他们过过目。后来因了各种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这个奇想。但不管怎样,看着这份“戏单”,当年兴致盎然观摩日本芭蕾艺术家精湛演出的画面历历如在眼前,至今想起,仍觉得非常享受。

当然,我保存的“戏单”中也有会勾起我缅怀心绪的,比如眼前这张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名剧《马可・百万》的“戏单”。这张“戏单”上有我写下的钢笔字:“1988年6月25日晚于瑞金剧场。”这就是我那天观摩这出话剧的时间和地点。时过境迁,如今瑞金剧场也早已拆除,可看到这张“戏单”,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当年那些难忘往事的回忆。在这部戏中扮演马可叔父的演员叫王鲁夫,他年长我六岁,是我兄长般的挚友。我俩是在一次文学创作活动中认识的,我们一见如故,交谈投契,相见恨晚。后来凡有鲁夫出演的话剧,他多会送我戏票邀我前往观看。我也每每在演出散场后,溜去后台,等他卸完妆一起离开剧院,然后在附近随便找一家小吃店,边吃夜宵边天南海北地胡吹神侃。有时我俩也会讨论各自想写或正在写的作品,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听他谈小说、剧本构思。他讲完后,便一脸认真地看着我,要我提意见。我就随意发表感想。他觉得我讲得对,就说不错,不错;觉得不能接受,就说那不行,那不行。我也不争辩,只是说,你让我提意见我就提意见,你怎么看我不管。鲁夫就很友好地望着我笑了。他本来就长得高大帅气,微笑起来就更显英俊,到底是话剧演员。我们就这样胡吹神侃,直到夜深来了未班车才分手。然后他跳上车,我则骑上自行车,各自头顶星星回家。鲁夫的中短篇小说后来屡屡发表于《上海文学》《花城》《清明》等杂志。与此同时,他创作的不少多幕剧、独幕剧,陆续被搬上舞台。

然而,就在鲁夫旺盛的创作势头开始如山泉般涌现时,无情的病魔也向他凶猛袭来,并最终夺去了他年轻宝贵的生命,当时他才44岁。多才多艺的鲁夫的英年早逝,曾让无数知道他熟悉他的人为之唏嘘不已。斯人已去,于我而言,保存有挚友参与演出的话剧“戏单”,也是珍藏亡友珍贵的友情及对亡友的一份纪念。

同样对我具有纪念意义的,还有著名的“上海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的“戏单”。该乐团成立于1980年,是上海最负盛名的爵士乐团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前往上海一些著名的宾馆饭店采访,在采访和平饭店时,应邀观摩了该团6位风度翩翩、气质优雅的乐坛老人的精彩演奏,从而保存了这份“戏单”。有意思的是,每次摩挲这份“戏单”,我就会想起“上海老克勒”的形象。这份“戏单”似乎在告诉我,人到老年,只要心中有艺术,照样可以无比优雅。

第8篇:卖花姑娘范文

冬雨如诗

史鹤辛

隆冬。阵阵寒风裹挟着细细雨丝,袅袅娜娜,翩翩飞舞一般。或飘若惊鸿,或矫若游龙,宛若一幅山水长卷,草木淋漓,水墨写意空灵。

说不尽的风雨缠绵。

一杯酽茶,热气氤氲;一分性情,倚窗而坐。没有功利,闲并快乐着。时而品茶,咀嚼生活甘苦;时而观天,感悟世态炎凉;时而听雨,云游山村水廓;时而读书,风吹哪就读哪。也许不经意,读出了佛宗禅道的哲学意味。

日历翻过,小雪大雪冬至。长城内外,早已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大江南北,尚是丹枫黄叶,冬雨初沐。“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这就是江南隆冬的独有风情与诗意。

雨声,淅淅沥沥。不知不觉,走进冬季。刚刚还称暖冬,此刻呼吸,已是寒气逼人。气象报告,今明小到中雪。我盼望雪天。下雪,才是冬天的节日。雨中,一对情侣依偎,妩媚而行,一把红伞,透着暖意。他们渐行渐远,瞬间成为永恒。有首歌,伞下有个晴朗的天。

原来,冬雨也温柔。

某年冬季,雨雪霏霏,我踯躅街头。这是一个偏僻的江南水巷。两岸建筑,参差错落。古树参天,炊烟袅袅。一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静谧与纯朴。“卖花,卖花”,声音抑扬,仿佛吟唱。一个卖花姑娘,迎我走来。脸上满是水珠,分不清是雨雪还是泪水。发梢上缀挂着雪花。我下意识地掏钱买了两束腊梅。不知该与她说什么,只是心中怅然,看着她消失在雨雪之中。

“卖花,卖花”,没有行人,只有香如故。我恍惚,雨中的腊梅,就是她的形象。自怜、自爱、自赏。

冬雨,还是个怀旧的日子。

寂寥的树木,在风中,在雨中,寂寞又悒郁。没有春夏时的那般枝参叶错、树影婆娑,而是于无声处,长嗟短叹“逝者如斯夫”。寂寞是一首诗,悒郁是一首歌,咏唱着世相百态与世事跌宕。

我说冬雨如诗。我说爱在冬季。我奢望,有一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境。

冬至一阳生

佚名

太阳也像一个市侩的远房亲戚,有时候热得让你喘不过来气,而当你最需要的时候,却发现它离你最远。比如冬天。

我的这个冬天是在新居里开始的。刚搬过来,着实开心了一阵子――坐在院子里就可以尽情地享受阳光,泡上一杯茶,翻开一本书,或躺或卧,选择最喜欢最舒适的姿势读书,没人打扰,很是悠然。

一夜北风,气温骤降,一向怕冷的我几天不敢出门。等我再去院子里寻找阳光的时候,却发现它几乎被前面的楼房遮挡殆尽,仅剩下巴掌宽的一条缝隙,很吝啬地漏下来,柔柔弱弱,营养不良的样子。我不禁抱怨起来:没有太阳,漫漫长冬如何过?

母亲说:“不要紧,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几天就冬至了,太阳也就开始回来了。”

听母亲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初中地理就学过,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黑夜最长的一天。古时也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周朝时还曾把冬至作为新年的起点呢。当年,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也是在冬至,借的“东风”即“阳风”……这些知识,我远远比母亲知道得多,可到用的时候,怎么就想不到了呢?

仔细想来,生活的不如意,朋友的误解,寄予厚望的文章在终审被“毙”……一切的不顺,给我的心情和眼都釉上了一层厚厚的铅灰,如此,又怎么能在这寒冷的时节想到以后的温暖呢?

而恰恰是这个一年中太阳离我们最远的日子,母亲这句平淡普通的话让我认识到,从今天开始,气温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越来越低,但,春天也已启程,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如何在这寂寞寒冷的日子里去聆听春天的脚步,去感受她那一丝一缕的温暖。一位伟人曾说“从无字处读书”,那是一种为人的极致。而若能从冬天冰冷的空气中触到春的温度,从无边的黑夜里嗅到阳光的味道,也该算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了吧。

还有什么烦心的呢?没有了,至少暂时没有了。

拿起手机,给一位落魄中的朋友发了个短信:“冬至一阳生。”相信这箴言能让他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看到温暖的希望。

【思考】

1. 试对下面语句略作赏析。

时而品茶,咀嚼生活甘苦;时而观天,感悟世态炎凉;时而听雨,云游山村水廓;时而读书,风吹哪就读哪。

2. “长城内外,早已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大江南北,尚是丹枫黄叶,冬雨初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描写什么内容?

3. 这篇文章在选材和语言上各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

【思考】

1.文章第二段写作者“坐在院子里就可以尽情地享受阳光”,这段内容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中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黑夜最长的一天……”你知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哪一天吗?这一天北半球的光照有什么特点?

3. 由母亲所说的“过几天就冬至了,太阳也就开始回来了”这句话,作者对冬天产生了什么新的认识?

4.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旨与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诗相似,你能写出这句诗吗?

参考答案:

第9篇:卖花姑娘范文

昨天的小秃枝今天变成了芊绵青绿,昨天的枯叶变成了今天的嫩草,昨天的冰河变成了今天的淌流。

风里夹着一丝鲜果味,青草味混杂着泥土的气息。

春天,是你来了吗?

今天的天气真好。暖暖的阳光,蓝蓝的天空上还漂浮着大朵大朵像棉花糖似的浮云,远处几块淡绿郁郁芊芊,随意地卧在地上,野花从这头一直窜到那头,白色的小在微风中蹁跹,摇戈迎着风,蝴蝶轻轻点在五色花瓣上,似乎怕打扰了它们的欢快舞会,有的还与花儿们共同舞蹈。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惬意,好想闭上双眼,静谧在百花丛中感受春天。

这就是是位于温江的“国色天香”,当然这如同原野一般朴实纯真回归自然的地方只是我们的第一站——苗圃基地。

感受着眼前的这一片新绿,我真是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这种感觉就像吃到冰淇淋的小孩一样快乐。所有的绿意化作树木的果汁沁入我的心间,凉凉的缓缓流着……

时间飞着奔向远方,我们一起除草理花,汗珠也兴奋地蹦了出来,亮莹莹烁着光,坐在额头上晒太阳。大约半小时后,原本一片狼籍的地方焕然一新了,野草早以不见了,右边整齐的放置着紫蓝的野花和无名草盆。原本以为做完了这些工作就可以歇息了,没想到事情还有好多呢!

放眼望去,一大片亮丽缤纷的色彩占满了视野,最耀眼的还是那一簇簇雪亮的皱菊。我们以4人为一小组,把包裹着的泥土的黑皮剥下来。这也是我们的任务。它们也许就会成为其他迷人花草的化肥吧。

总是有新旧的替换,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下一站是我们期待以久的乐园!

我们终于来到了“国色天香乐园”眼前的一切真令我目瞪口呆,想不到这如童话世界般的美景就在成都。假如真的有童话王国的话那我今天就目睹了。

高耸且精精致的城门,像城堡一样的富丽堂皇。进入后,一眼瞥见像高尔夫球场广阔的草坪,上面伫立着几只大鸵鸟[饰品]他们昂着头,在无限的柔和下眺望着远方,我好像瞬间重回到了梦境里魅力的国度。阳光从树梢下淌过,一滴滴浸入我眼中,她们像是被洗涤过万千次,温柔安抚着我,是的,好恬谧的静。让我们不得不赞叹!

接着我们开展了好多兴奋的活动。时间如水一样地悄悄流走,下午的时光一眨眼就溜走了。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