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小学教育条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条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教育条件

第1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很多教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喜人的成绩,其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进步尤其突出。新课改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师是教学热情,可见,要想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就要对课堂教学足够重视。此外,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重视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课堂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浅谈如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进行高质量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之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感,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的引言时间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正确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探索。举个例子,在学习放大镜的聚焦作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放大镜在阳光下将纸点着的视频,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以分组的形式研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摆脱课本束缚,解放思想,拓展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辅助作用,适时的对其进行指导。小学科学本来就是一门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对其感到熟悉亲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小学科学感兴趣,有热情,相信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 强调合作学习、重视团队配合

无论是在现在学习过程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团队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进行锻炼,不仅如此,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学生要多思考,彼此之间要多交流。举个例子,在学习电路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元件、器材,将班级里的学生按照接受知识程度的不同平均分成几个实践小组,让学生互相配合、连接一些简单的电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进行简单的指导,要让实践小组中的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负责一部分内容,让整个实践小组分工明确、充满活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在了解电路基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 多表扬肯定,少讽刺批评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的教的老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肯定、表扬,尽量减少讽刺与批评。针对学困生,教师要与之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对其充满希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期望感,一般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期望方向去努力,久而久之,就会脱离学困生的队伍,成绩也会有所提高;针对学优生,教师要帮助其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领先就骄傲自满、盛气凌人。相信只有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想法,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从源头上为学生解决问题。

四、 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每个班级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因而学习成绩也会出现分层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科学教师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针对学优生,要进行拔高式的训练,如在讲述一些科学知识时,可以对其提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锻炼其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学困生,则要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基础性提问,旨在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通过简单问题培养其自信心。此外,在针对一些科学知识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对练习题进行分类,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出一些拓展性强、难度稍高的练习题,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准备一些基础题型,这样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题,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五、 大力应用多媒体技术

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小学科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师时大力应用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涉及面广、知识量大的特点,这可以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适当的为孩子们播放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或者是一些包含有简单科学知识的"神奇"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小学科学充满兴趣,相信教学成绩也有更上一个台阶。不仅如此,大力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备课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PPT等进行教学,与传统的板书相比,PPT容量大、操作方便、容易控制,减轻了教师的压力,教师的教学热情就会有所提高,教学成绩更是会有进步。

六、 小结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对我国教育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的。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只有加强对其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使我国真正的崛起,由此可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明确工作意义,对工作尽职尽责,充满爱心,不仅如此,我们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者还要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不断探究出更多、更好的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的方法、手段,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教育业的发展。尽管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充满困难,在未来探索的道路上更是阻碍重重,但是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广大教育者把培养人才作为己任,对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的付出,并且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一定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为我国社会的进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关键词:小班化;合作学习;语言习得

2012年5月18日,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举办了一场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小班教育条件下的高中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该校高二年级陈屏月老师开了一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的复习课,高一年级朱丽芬老师开了一节模块四第二单元word power词汇新授课。笔者有幸聆听了两位英语老师的公开课,感触颇深。

一、小班化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小班化教学充分地给予各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让每一位组员都自觉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各展所长,人尽其用。这两节公开课都充分地利用了教室前面以及两侧的五块黑板,将学生分成五组或六组,各小组适时地在小黑板上展现各自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果,相比于传统的一块大黑板这种教学方式有明显的优势,即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营造了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组内成员根据能力大小可以互帮互助,既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能促进学习方法上的交流与分享,其学习效率远大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例如,朱老师在组织Vocabulary competition中,要求五组学生把幻灯由下往上匀速移动的30个汉语词所对应的英语单词迅速写出来,每组派一名代表成员在黑板上写,其余的组员们分工配合,帮助他们组的代表把疏漏的单词补充写出来。然后老师利用幻灯展示出答案,请每组派一名组员给其他小组交互检查正确写出的单词量,最后由老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整体点评。这一环节采取了“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利用Group competition和Peer assessment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学生小组互评的权利,减轻了老师对5个小组依次批改的负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悟、导练”促进新知识的认知学习

“悟、导、练”的教学顺序避免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top to bottom”“rules to examples”的顺序给学习者带来畏惧感等缺点,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客观规律。

例如,朱丽芬老师把后缀构词法通过一个戒烟短片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中提取anti-smoking这个单词,然后让学生联想出一系列的形容词,如dangerous, harmful, unhealthy, poisonous, charming, attractive等,并由anti-smoking拆分出anti与smoking,找出前缀“anti-”,再与harmful拆分成harm和ful进行比较,引出后缀-ful。之后给每组学生列出10个单词和对应的后缀,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进行组合,并请各组学生代表在20秒以内回答出10个通过添加后缀所组成的新词。在教授后缀构词法时,老师先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单词去主动发现,领悟出词汇构成的一些共性的方法,然后导入后缀构词法的规则,接着让学生根据规则来完成词性变换练习,打破了由规则到例句的传统方法的束缚,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充分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积极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情景教学渗透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情景教学克服了传统英语教学中为讲词汇而讲词汇、为讲语法而讲语法的枯燥、孤立等缺点,把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训练与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文化意识及情感目标的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3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一、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展开,共414名大一到大三学生参加调查。调查的问题共有19项,我们选择其中的几个主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

(1)学习态度。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学习动力不足的占30.60%,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占33.50%,认为老师讲课糟糕的占25.28%,认为所学专业不好的占46.60%。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会在学习中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教学方法。从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教师中有83.6%首选讲授法,整个学期只用过讲授法的占20.9%。尽管一些教师也积极采用了不少案例,结合教学活动不断向学生演示,试图给学生以比较直观的教学印象,但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能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操作依然无法实施,如商务沟通与商务谈判的实战演练,营销的现场模拟等。这些都使学生失去了实际锻炼的机会。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现在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大为下降。就智力类型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倾向于形象思维,喜好通过观察和动手学习。但是现有职业学校的很多教师却还是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教学方式,侧重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技能训练。由于职校生源有的文化基础和学习心理品质相对较差,因此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更加困难,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

2.学习内容和教学内容

参加调查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排前三位的是专业操作知识,占25.3%;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占15.2%;相关工作实习经验,占12.5%。在求职过程中,认为专业技能为重的占28.5%,强调实习经历的占22.5%,证书及技能认证则占17.3%。但是大部分教师还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思维中,强调以接受基本概念为目的的学科体系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存储,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而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三方面的不适应:学生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适应将来具体实际的岗位需求,学生单纯的思维意识不能适应将来高度社会化的生活(创业的需求),学生简单的能力结构不能适应未来多元化社会中转岗的需求。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应以接受直接经验为目的,强调按照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实践性、需求性、应用性,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整合和应用的过程,并重视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建议

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及内地部分城市的“民工荒”正呈扩大趋势。不难发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催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对民工的要求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技能型人才正成为紧迫需求。这一变化,使高职院校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面临匮乏甚至断层的危机,另一方面可以使高职院校抓住机遇,培育优秀的人才,重新获得声誉,从而发挥积极作用。结合以上调查,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与社会的接轨。高职院校必须实行开放式教育,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交流。一方面,对企业的员工开展有效培训,尽可能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沟通和交流中,及时掌握企业用人方面的动态和需求,并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做到及时更新,与社会同步。

2.改变应试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不能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应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主,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授课类的教育方式应减少,互动型和案例式的教育应增多,理论式的教育应减少,实践式的课程应增多。

第4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1.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打好语言基础,更应服务于专业教学。

2.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学生英语能力不容乐观,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1)英语基础差(2)学习信心不足(3)课堂教学缺乏活力⑷英语教学时间短⑸实践训练少

针对这种现状,经过调研和探讨,决定实施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活动,解构和重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语言创造能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3.体验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擅长于形象思维,活泼、好动。改革主要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方面入手。采用体验教学模式。教师主要充当“导演、向导或指挥者”,布置一定的工作,如:设计英语名片,请柬等。老师予以指导、提示,点评。让学生通过工作、做事学习英语知识,学以致用。体验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体验”教学模式,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一种能产生直接后果的经验。“体验”是人的感受和经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高级方式。该模式能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从而发展学习能力。基于该教学理念,英语课程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直接或相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工作和处事。

体验教学模式,以教室(包括传统的教室、多媒体教室和户外课堂等)、网络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教师教,学生学,网络辅导和情景交流等新型手段来组织、实施教学;侧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4.教学措施策略

通过调研与分析,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借鉴兄弟职院英语教学成功的经验,教学中把课堂与生活相链接,语言与专业相链接,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用英语来谈论、探讨学生熟悉的有关“校园生活、社会现实、科技发展、文化交流、求职就业、风土人情”等话题,再现各种生活情景,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职场化、社会化,辅以多媒体教学设施和教学课件。使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教师在体验中教,学生在体验中学”,让学生体会从知识探究到知识获取的全过程。

高职英语体验教学,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4.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应以兴趣为先导,以方法为辅导。AgotaScharle&AnitaSzabo(2000)提出:“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提供一切必需的语言环境及输入,只有当学习者愿意学习时,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大多数高职学生对学英语没有兴趣和信心。要使学生获取最大的学习效能,应以激发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兴趣为前提。一、激发学习动机。入学之初,结合所学的专业(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和职业能力教育,介绍未来职业能力和职业目标的要求,就业领域及就业前景,强调英语应用能力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能力是未来职业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与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觉得英语不学不行,非学不可。二、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专业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解构,并结合专业英语能力要求进行重构。在教材所涉及的材料和话题基础上,增加部分学生熟悉并感兴趣,有时代感的题材和内容:如网络、娱乐、体育、友谊、家庭、经济形式、时事、新闻等,让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尽力挖掘出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唤醒并激活原本沉睡的语言素材和语言知识,最大限度地得到实践应用。让学生觉得,原来学英语是这样轻松而有趣,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学习英语,同样能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分享快乐和交流情感。

4.2创设语言交际环境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任务,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和条件,创造应用语言知识的机会,使语言教学效益最大化。语言是一门技能。“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讲授语言知识,也可联系现实生活、模拟职场情景,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加以应用:用所学词汇、短语、句型等来描述生活或图片、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既重基础,更重应用,边学边用。根据体验教学和交际法教学的理念,强调语言的实用性,能更好地突出语言学习的真实性、有效性。在仿真实的语境中,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改善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质量。

英国语言教育家NevilleGrant认为:要想在头脑中长期储存语言知识,就要在交际活动中去使用它。语言能力只有在交际中,才能转化为实践技能。利用语言强大的创造功能,学生可以句型为框架,词汇为材料,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句型的扩展、创造、替换训练。

实践中发现: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速度与交流的性质、频繁度,以及他们在交际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凡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交流的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得相对较快。经常参加小组活动交流的同学,随着交流机会的增加,他们语言输出量也不断增加。语言输出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从应用语言学的观点看,英语学习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都有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适宜的语言交际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能。

4.3培养科学精神

美国教育家Bruner(1968)提出:知识的习得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知识的过程。高职学生是思想基本成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年轻人,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决不是知识容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作多元化思考,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有效的、创新性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翻译(尤其汉译英)学生觉得很棘手。讲授翻译时,不能简单地告知答案,而应逐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首先,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句子的主干成分,确定主语、谓语。根据谓语的搭配、用法规律,把相应的内容按逻辑顺序,连贯起来等;把整个完成任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实践,探求语言的内在规律,英汉语言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教学中应倡导平等,给学生自由争论的权利和机会。出现错误不必太过于苛求,应给予适当的宽容;取得成绩应及时予以激励。

4.4营造英语学习和交流氛围

语言学习需要氛围和环境。营造仿真、自然、鲜活的语言环境很重要;这种氛围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体验参与;把生活话题与全球多元文化相结合;组织、设计有启发性、挑战性,趣味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将接受型和创造型教学相结合,使英语学习变得有趣、轻松。

教师讲解以指导为主,紧扣课文,围绕话题。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出发,多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互相合作;语法教学,粗讲多练;词汇教学,创设语境,介绍文化背景、构词知识,分析词汇语义特征等,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并在课外得到发展。除课堂教学外,还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策划各种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如“英语故事会、三分钟英语演讲、英语游戏、口语比赛,才艺大赛”等,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英语的习惯。

另外,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如:通过电子邮件批改作业,探讨疑难问题等。

4.5实施多层次要求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其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因人而异。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通常,按照学生的基础水平,对学生的要求三个不同的层次: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样,基础差的不会放弃;基础一般的会尽力而为;基础较好的可制定更高的目标。

4.6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

高职英语教学,终极目标是为学生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为专业教学服务。教学中,结合相关专业,把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于一体。如国际贸易专业,要求能用英语与外商进行一般谈;熟练介绍产品、企业、环境,表达购销意图;能进行常用商务资料中英文互译。针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选择性地补充讲授与商务相关的话题、知识,模拟商务环境,进行情景训练,使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有机结合。

5.教学改革成效

实践证明,通过体验性教与学,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得到提高,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学习信心得以确立,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外得到延伸。改革效果显著。

通过两年多阶段性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创新,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所实验班级,95%的同学通过了国家A级考试;20%的同学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10多人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还有80%的同学在为下次的四级或六级考试而努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高,语言能力,尤其口语能力,提高很快,每个学生都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和表达。

第5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关键词】假定条件;と、ば、たら、なら

在日语语法的研究中,条件句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以下所给出的例句在条件句的教学中经常被当做典型例句举出。

①春になると、花がく。②春になれば、花がく。③春になったら、花がく。④春になるなら、花がく。

以上各例句,分别表达了“春になる”和“花がく”的关系,那么这几种表达方式究竟有什么差异呢?首先,先对四种条件句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たら

たら是助动词た的假定形,而た是一个具有将前面所叙述的内容看作即成事实的这一表达意识的助动词,含有明显的"完成"之意,特别是前后两项都是表示动作的动词时,前项一定是先发生的。因此,虽然表示条件,但是它强调动作的先后顺序。

⑤その仕事がわったら、休憩しましょう。

⑥私がだったら、一日中空をび回りたい。

二、ば

ば主要强调后句的产生必须以前项的产生为条件,它更关注一般性事件之间的关系。作为某种情况成立所必需的条件,用ば来进行限定,这就是ば条件句的用法。它的后项一般不是既成事实,也不可以做无边的想像的假设,如例句⑥就不用ば句型来表达。

前项可以是假定条件,也可以是确定条件,而后项则一般是说话人的意志和主张,或陈述由假设得到的结果。并且当ば的前面为状态性的“ある、いる、できる、动词可能形”或者形容词的时候,与たら一样,后可以使用意志、依赖、义务或者希望等表现。它可以表达假设、习惯性的反复动作或者由前半句引发的必然结果。

⑦李さんにけば、わかりますよ。

⑧あの会社に勤めれば、外国へ行けますよ。

⑨父は私のをれば、「勉しろと言う。

⑩このをめば、邪が治るだろうと思います。

ば有较强的逻辑表达效果,所以常用来说明社会的一般情况和道理。因此,多用于书面性文章。在日语的惯用语和谚语中也常常能见到ば的形式。

{11}犬もけば棒に当たる。

{12}三人寄れば文殊の知。

三、と

と表示习惯、必然的结果、确定的事实。可以这样说,当某一条件成立时,另一条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它描述的是时间与事件之间客观的联系而非虚拟性的。它常用在表示恒常状态,真理,反复性状态,习惯等句子里。

{13}私はその店へ行くと、いつもコヒをみます。

{14}彼は家にると、テレビのスイッチを入れます。

而当と用于表示恒常性的,理论性的句子时候,假定的特点就比较弱了。

{15}ごを食べないと、おなかがすきますよ。

{16}右に曲がると、があります。

四、なら

这是一个纯粹的假定句,在会话中经常使用。以对方所说的事情或者目击的事情、既知的事情为条件,并以这个条件为基础,假定这个条件成立,再提出后面的判断、意愿、推测、劝诱等。

{17}パソコンでをかくなら、このソフトがいいです。

{18}外国へ行くなら、を持って行ったほうがいい。

此外,なら用来接前面提起的话题场合较多,意义仍然是“如果是这样的话”。

{19}森:「私はウィスキはめないんです。日本酒が好きなんですよ。

李:「日本酒ですか。日本酒なら、おいしいのが、ここにありますよ。

{20}渡:「ちょっとい物に行ってきます

王:「い物に行くなら、この手も出してきてください

通过对上述四种条件句的分析,再看看例①②③④这四个句子的使用是否正确,它们又有什么区别。

句①表示当一出现前句状态时候,一定会有后句。“一到春天花就开。”句②是讲春天的到来会带来花开的季节,是在讲一般性的自然规律。句③的前项是用来设定情景,后项表示说话人的判断。是客观描写。句④从前面内容分析来看,这句话并不正确,因为“なら”所表示的条件之意较强,因此,对确凿的事实等不能用“なら”,等于说“如果春天会来的话,花就开。”

五、总结

1、四种句型在使用条件上的区别

⑴たら没有限制,当文末表示是人的意志、情感等的句子时,用たら就行了。

⑵と后项不能接表示意志,愿望,请求,命令等语气的句子。如:?私はお金があると、いえを建てたい。(×)

と强调前项为后项的契机,因此と主要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前项并非是人为地主观提出条件,后项也不是说话人的主观性的意志和主张。と句型强调的是前后项之间的必然联系,强调前后事项之间的一体性,所以它不能用于主观意识的表述。如,表示依赖的“てください”和表示义务的“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和劝告的“方ががいい”和表示希望的“たいです”和表示劝诱的“ませんか、ましょうか”之类的形式。

所以,人们听到“お金があると”,可能会想到的是“株をう。”等内容。因为按正常来说,也不可能一有钱就盖房子。

⑶ば后项不能接意志、命令、依赖、请求、禁止等表现。如:宝くじが当たれば、世界旅行がしたいです。(×)

但谓语是名词、形容词、状态性动词,或者前后主语不同时候,可接意志表现。如:お金があれば、家をいたいです。

⑷なら的后项不是单纯的描述事实,而是说话人的判断、命令、建议、评价等。如:北京へ行くなら、行が一番便利ですよ。

2、在时间顺序上的区别

⑴と和たら的前项通常先于后项发生。如:生水をむと、病になるよ。お金を拾ったら、すぐ警察に届けてください。

⑵ば如果前后两项都是表示动作的动词,从这两个动作发生的前后关系上看,基本是同时发生。如:?家を建てれば、を先渡しする。

⑶なら后项所表示的时间,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在前项陈述的时间实现以前。如:?ごを食べるなら、手を洗いなさい。

3、使用文体

ば侧重书面语,たら多用于一次性的条件,表示特定的个别的条件。口语中使用较多。

综上所述,ば是对于眼前或者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假设,更强调的是一种条件,有很强的推量判断、愿望语气。たら是假设某事情已经完成。なら是对某事件的判断的假设,多用于承接话题。と常用来表示一种反复性的恒常性的条件。

【参考文献】

[1]グルプジャマシイ.日本文型辞典[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1998.

[2]森田良行.日语近义表达方式辨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第6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健康发育

一、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体育教学的作用

1.大多数小学生都表示对无趣的体育课没有兴趣

小学体育像传统教学那样进行单调的跑圈和跳操,会使小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应该抓住小孩子的心理和特性,将体育课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带动孩子进行游戏运动,锻炼身体。老师要通过游戏对小孩子的运动观念进行良好的教育,因此,跳绳教学的作用不可小视。

2.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从小就应该发掘小孩子的体育才能,但是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从事体育并不看好,放眼那些体育健将,半路出家的很少。在小学的体育课中本来就可以发掘一些体育苗子。但是,小学体育的发展趋势每况愈下,对小学生的体育启蒙教育愈来愈少,为了要遏制这种现象,国家制定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改革小学体育教学,打算通过跳绳教学来实现小学生体育课的改革。

二、跳绳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

1.跳绳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改革方法

跳绳教学主张让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跳绳来进行体育活动,不同于单一体育活动的体育课。跳绳教学旨在影响小学生的运动意识,鼓励孩子进行终身快乐体育。在体育课上,由体育老师制定和同学们喜欢的趣味跳绳活动,与老师一起进行体育课教学,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传统体育课上,学生因为单一的体育活动而消极参加。进行跳绳教学改革,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兴趣在体育课上体现出来,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参与体育跳绳活动,达到锻炼的效果,增加孩子们的锻炼意识。

2.跳绳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在得到锻炼的同时得到快乐与健康,让学生与过去的枯燥的体育课说拜拜,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能了解到自己喜欢的体育知识

在跳绳体育教学中,一起游戏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栋梁,这些特性都是未来成功道路上的武器,需要从小培养。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全面开动脑筋,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开发大脑,灵活智力。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现象,我们要确切认识与了解,跳绳教学作为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跳绳教学激发小学生重视健康体育的意识,保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新挑战赛;高校广告;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4-0-02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媒体环境飞速变化,广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广告专业人才的要求标准也愈发严格。高校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应瞄准该趋势,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广告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系统培养体系与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为合格应用型人才的保障,广告教学需不断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与方法。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处于高速动态发展中,对文化创新、社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可推动高校广告实践教学发展。[1]如何通过文化创新挑战赛、项目式教學等多种创新实践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切实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意创新意识,向各级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策划宣传部门输送优质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广告教学的重要目标。

文化创新挑战赛通过前期宣传动员,组织院校学生开展采风活动,进行创作到海选作品初评,选出入围选手。再由指导教师带队,到达现场再深化、展示评审的形式,最终决出各类奖项。文化创新挑战赛能够充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沟通领悟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抗压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起到反哺广告教学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在就业及工作中的竞争优势。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

现如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域文化产业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探索文化发展与创新。高校广告专业教学与地方密切合作,能有效鼓励学生在创作中结合地方特色,挖掘地域传统、民俗、生态等特色,打造专属地方文化产品品牌,不断活化地方文化遗存,为城乡有机更新蓄力。由地方政府主办的文化创新挑战赛,能够选拔出高校中创意强、设计感时尚,吸睛度高的广告作品,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高校在与地方政府商榷主题后,前期阶段在各大高校充分打通宣传渠道,借助教师课堂、学生社团等组织,以海报、H5、视频等多样化形式进行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推广,积极动员高校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正式启动文化创新挑战赛。

而如何更好地促使学生参与,高校广告教学应突出“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特色。“请进来”是指高校可邀请地方政府文化产业相关工作人员走进校园,以宣讲会、讲座等形式,详细介绍当地文化历史特色、相关产业发展情况,解析文化创新挑战赛的项目要求、项目类别、策略单、赛制流程、报名通道、奖项设置等情况,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为后续挑战赛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走出去”是指高校应组织专业导师团队,在导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吸收灵感,促进创作。广告教学场所不应只在传统课堂,更可与地方政府合作,实地踏勘采风,探索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充分采集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创意,更好地帮助创作。学生可个人参赛、亦可跨专业、跨校组队参赛。由各高校专业教授、当地政府文化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将根据提交的所有文化创新作品进行海选初评,选出一定数量优秀作品,其创作者将获得入围最终挑战赛的资格。

二、专业导师全程指导创作,确保创意有特色、成体系、可落地

现高校广告教学常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Oneshow中华青年创意奖”等各种广告比赛的方式以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力求摆脱传统教学止步于课堂的约束,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而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虽能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但无法让学生获取关于作品质量的直接反馈。他们通常只能得到自己是否获奖的结果,却不知自己的作品在专家评审眼中有何可取或不可取之处,无法帮助学生思考其作品优化的去向与推广应用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无法接收到关于自己作品的直接反馈与点评的情况下,参赛的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未获奖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教师亦无法通过鼓励学生参赛的方式反哺教学,教学实践效果转化不明显。而文化创新挑战赛在前期动员学生参赛的阶段,就已邀请地方政府文化产业部门负责人走进校园,详尽介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明确地方政府将要重点深化的文化创意作品内容,为学生创作指明方向。另外也公布最终决赛专家评审的三大评分标准:创意构想、作品表现、推广应用价值,给学生提供思考方向、指引创作逻辑。

在挑战赛决赛现场有限的时间内,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入围选手将进行入围作品的重点深化,同样地方政府可再次公布全新命题,让选手们在现场即兴创作。导师需从创意度、设计感、推广应用价值等方面入手指导,确保学生的文化创意作品有创意、成体系、可落地。在现场提案的环节,高校与地方政府邀请来自地方政府负责人、省广告协会会长、文旅行业领导、高校广告和艺术学院专业教授,组成专家评审团,在学生现场提案,讲解创意后,为其作品点评打分。

入围文化创新挑战赛决赛现场的学生,即可获得专家评审们对作品的创意度、设计感、推广应用价值的直接反馈,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方向与建议,打消学生产生的关于自己作品中文案字句是否写得恰当,平面视觉色彩搭配是否合理,作品推广价值是否难度较大,效果不佳等疑问与顾虑,有效地指引其广告作品思考与创作。

三、共同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推动学生作品市场应用与转化

文化创新挑战赛能挑选出大量凸显浓郁地域特色,有创意、可落地、成体系的优质作品。这不仅是对广告专业学生能力和作品应用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能为当地政府文旅产业赋予全新生命力。[3]高校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将文化创新挑战赛打造成知名的文化创意竞赛品牌,不仅能够努力推动青年作品的市场应用与成功转化,帮助青年实现“创新创业”梦想,不断为更多地方文化产品注入全新能量,也能鼓励青年抓住机遇,不断为地方文化创新和发展贡献智慧与热情。

如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苏南地区大运河文化带上,有许多乡镇文旅产业有较大发展空间。2018年,“中国(平望)运河文化青年文创赛”开始举办,如今已成功举办两届,影响力覆盖苏州各大高校,诞生一大批有创意、有内涵的作品。以第二届运河青年文创挑战赛为例,由学生创作的主视觉元素在海选初评时已得到来自评委的一致认可,主办方已印制“平望印象”系列主题文化衫,在决赛现场发放给选手统一穿着,并且将在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时将其作为伴手礼赠送给与会嘉宾。

由学生设计的平望主题系列扑克牌,在牌面上融合了平望地域风情代表元素,如辣酱、玫瑰冰糕、小九华寺等美食与景点特色,同时在扑克牌反面印制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普通话和苏州方言讲解的平望风情,观看系列短视频,文化创新产品在媒体融合的影响下,深耕地域特色,绽放全新文化价值,传承发扬地方文化,服务地方经济。

第8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游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344-01

自从《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推行以来,英语课程在全国乡镇以上的小学范围内,从三年级开始就被纳入学习安排。小学英语课程随之也就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强调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有力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游戏是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创新有效的新型教育方式,其能够科学地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极大地促进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

一、教育游戏的内涵分析

一般意义上的“游戏”,是指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体育的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就是依照一定的规则开展活动,起到对体力和智力的双重促进作用。游戏对智力发育及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由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通过游戏可以有效地满足其好奇心和外界探索的欲望,从而起到促进其发展的教育作用。

所谓“教育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将广义上的游戏和教育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游戏活动促进教育教学的效果的一种方式。教育游戏能够培养游戏参与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够起到良好的育人的效果。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游戏软件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风靡全球的新的游戏形式,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

本文所称的教育游戏也特指这种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游戏。教育游戏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介,可以将其分为单机类的游戏和网络类的游戏,单机类的游戏不需要借助网络便可在个人电脑上进行开展运行,而网络类的游戏则需要通过联网的方式经过多人的协作进行开展运行。

正如相关的游戏设计师以及教育专家所说的那样,新世纪的学习革命不仅仅是学习课程的数字化或者是远程化,也不是无线、宽带、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等科学技术的问世与进步,真正的学习革命是实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理想状态。现如今,随着教育游戏的出现与发展,这种理想状态变成现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教育游戏就是围绕着“寓教于乐”的核心,通过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对游戏参与者进行教育,将游戏的教育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教育游戏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去,激发其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教育游戏通过多样化、互动性的游戏活动,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手段,是落实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有效探索。

二、常见的小学英语教育游戏资源概述

随着我国软件信息产业的逐渐繁荣,致力于游戏开发的公司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仅辅助课堂教学类的教育游戏资源比较有名气就有以下的几个来源:

一是游戏学堂,其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设计,针对五岁到十二岁的小孩设计的多媒体教学和成绩评估网站,同时还提供了对各学科的活动和评价板块。游戏学堂每两周都会新增单元,一年内有超过500个多媒体游戏和学习评价单元,同时伴随着小孩成长在不断的更新。

二是尚学大学堂,这是一个覆盖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游戏平台资源库,其教学游戏有五大系列,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都会有同步的教学游戏进行配套学习。

三是E代学堂,其是将小学至初中各年级的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课程中的知识点以益智类的小游戏的形式进行表现,让学生通过娱乐活动获取所学知识、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要点。

四是魔法小英雄,这是由珠海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发行的专为小学生英语学习开发的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将业内领先的信息娱乐技术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化的学习软件获得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三、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教育游戏应用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应该先做好诸如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情况等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选择合适的教育游戏,并开展传统的进课堂教学方式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同时利用教育游戏进行辅助教学,在最后开展总结性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准确的评价。

针对小学英语学习中对单词、听力、语法和语音等四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应分别采取以下的几种方式:

一是针对单词教学,要采用诊断式的应用模式。因为单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难以记忆,所以在教育游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时就应该着重考虑对学生所记忆的单词进行诊断检查,并且建立好玩、有趣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单词记忆,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效果不满意的话就重新开始游戏,如果满意则结束游戏。

二是针对听力教学,要采用竞争式的应用模式。该模式有效地利用了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争强好胜的心态,通过设定具体的竞争规则,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是针对语法教学,要采用练习式的应用模式。

四是针对语音教学,要采用探究式的应用模式。探究式的学习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语境中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利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张 婷.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作用[J]. 济宁学院学报. 2008(03)

第9篇:小学教育条件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27-03

中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多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中经常遭受挫折,普遍有自卑心理,意志力薄弱,对自己确定的目标往往难以坚持下去。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又面临着比一般青少年更大的生活与就业压力,与现实社会、求职就业的距离更近,他们要在三年中完成从一名学生到一名劳动者的转变、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成熟社会人的转变,这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职业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和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本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湛江市部分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抽样调查,希望借此能更有效地促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湛江市的中职学校(共 58 所,不含技工学校),其中职业高中 26 所,普通中专 32所,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确定 30 所学校为调查对象(见表1),其中,地域分布:赤坎区占 26.6%,霞山区占 23.3%,开发区占 3.3%,麻章区占 20%,坡头区占 10%,硇洲占 3.3%,廉江市占 6.67%,遂溪县占 3.3%,徐闻县占 3.3%。学校类型:普通中专占 70%,其中国重的学校占 20%,省级的学校占 16.6%,市级学校占 26.6%,县级的学校占 6.67%;职业高中占 30%,其中市级学校占 23.3%,县级学校占 6.67%。从规模分布上看(见表 2),在校生超过 3500 人的学校为 8 所,所占比例为 26.7%;有12 所学校的在校生为 1500-3500 人,所占比例为 40%;9 所学校为 500-1500 人,所占比例为 30%;在校生少于 500 人的学校为 1 所,所占比例为 3.3%。30 所中职学校在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数量分布上(见表 2),有 20 所学校均配备 1 名心理健康教师,所占比例为 66.66%,其次有 5 所学校配备 2 名或 3 名心理健康教师,所占比例为10%,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超过 4-6 人或 6 人以上的学校均为 0 所。当然,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是否科学,不是参照于它的教师绝对数量,而是在于在校生与心理教师的比例数,即生师比。调查显示,生师比主要集中在 1000∶1 之间,有 17 所学校,所占比例为 57.7%,其次在 500∶1-1000∶1 之间,所占比例为 20%,其他的为 0%。由此可见,湛江市中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调查方法。具体如下:

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湛江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情况调查问卷》,围绕六个维度编写:心理教师的构成、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课程开设情况、使用教材情况、心理咨询建设与配备情况、学校规模与经费投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分为市区内、外,中专与职中,规模大小。总共发放 1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592 分,有效率达 99%。

2.访谈调查法。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有机选取有代表性的 30 所学校的被调查者,提问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访谈内容涉及学校经费投入、教材使用情况及心理咨询建立情况等。在访谈时谈话标准化,记录保持一致,以便对记录的资料进行客观的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教师的构成。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在教师构成上主要依靠兼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占比例高达 50%,其中,兼职教师主要由班主任(30.0%)、德育教师(13.3%)或其他人员(6.7%)担任。而配有专职的心理教师只有8 所学校,所占比例为 26.6%。见表 3。

(二)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调查显示,有 10 所学校参加过国家级培训,占调查的 33.3%;13 所学校参加过省级培训,占调查的 43.3%;23 所学校参加过市级培训,占调查的 76.6%。从各学校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来看,表明湛江市的大部分中职学校已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参加国家级以上心理教师培训方面仍显不足。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缺乏,生师比例因校而异,呈现出的差距总体较大。见表 4。

(三)n程开设情况。调查显示,30 所学校中有 23 所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占 76.6%;有 7 所学校尚未开课,仍停留在定期讲座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课程开设的对象来看,11 所学校在一年级新生开课,所占比例为 36.6%;二年级开课有 8 所学校,占 26.6%;还有 4 所学校在三年级开设,占 13.3%。从课时开设看,开设课程的学校基本能够保证隔周 2 节,有 14 所学校执行每周 2 节,有 4 所学校执行隔周 2 节课时授课;偶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仅有 2 所学校,占 6.7%。可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虽然开设年级范围因校而异,但大部分都能保证课时。目前,心理健康讲座是大多数学校较为常见的授课形式,有 23 所学校采用,占 76.6%;以活动课的形式呈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占 40%;而采用其他形式开设课程的仅有 8 所学校,占 26.6%。见表 5。

(四)使用教材情况。调查显示,在教材使用上,有 12 所学校使用省编教材,占 40%。其次是 5 所学校使用自编教案,所占比例为 16.7%。而使用其他自选教材的为 4 所学校,所占比例为 13.3%。只有 2 所学校使用校本教材进行授课,所占比例为6.7%。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仍不足,虽然各学校利用讲座或活动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尚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见表 6。

(五)心理咨询室建设与配备情况。调查显示,30 所中职学校有 23 所学校建立咨询室,其中 8 所学校还配有团体咨询室,咨询室正常开放的学校有 11 所,所占比例为 36.6%。对于室内设备,按学校配备各种设备有 13 所学校,所占比例为 43.3%;对于各种资源配备,书籍和报刊则相对配备较全,但是测量软件,由于成本高、专业性较强,所以仅有 8 所学校配备使用,所占比例为 26.6%,其中仅有 2 所学校配有沙盘游戏器具,所占比例为 6.7%。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室及其设施资源配备尚未健全,并且专业性较强的资源相对缺乏,有超过 2/3 的学校没有建立起学生心理档案,实质性的心理咨询成效甚微。而规模较小的中职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地增加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及其设备资源。见表 7。

(六)学校规模与经费投入。调查显示,目前,湛江市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学校自筹,而且这种经费投入在校际间差异明显。其中,3500 人以上的 7 所学校经费投入均超过 30000 元/年,其次在 1500-3500 人的有 5 所学校经费投入在 10000-20000 元/年,3 所学校经费投入超过30000 元/年,而规模在 500-1500 人的学校,有 3 所学校经费投入 10000-20000 元/年,2 所学校经费投入超过 30000元/年,但调查显示仍有 7 间学校的经费投入为 0 元/年。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来自学校自筹,并且在投入上存在明显的校级差距。见表 8。

三、意见与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和分析来看,湛江市部分中职学校受社会、学校自身发展的影响和观念上的落后保守,没有很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十分关注如何提高学校声誉、如何建设校园环境、如何保住生源上,没有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学校平时与家长很少有交流沟通,只有当学生违反纪律、影响生活和学习时,才会与家长联系,导致家校不能很好地开展共同教育的工作;甚至,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没有心理辅导咨询,教师心理学知识缺乏,没有专业教师。

针对所存在的现象,我们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管理机构方面,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扶持力度,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为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做到与时俱进。

第二,学校机制方面,应建立“四位一体”机制,即建立教学评价、教师激励、家校联系、经费增长机制和教学一体化(讲座、创新教学等教学模式)。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方面,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心理教师应专职化,恪守职业道德,树立积极的危机干预意识和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参考文献】

[1]刘学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郑日昌.刘视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3]关晶.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调查[J].职教论坛,2014(17)

【基金项目】2014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优质课程建设资金资助课题(粤教思函〔201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