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经济学专业主要课程

《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经济学》等。

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拓展阅读: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第2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 金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特征比较 金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水平比较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美国反应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就业效应:基于投资主体和行业分析 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区位与行业选择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在发达国家投资的解释 主要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直接投资现状分析及此现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影响研究综述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逆转考验美国决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就业的影响的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就业的影响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区域劳动力就业的贡献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苏州就业和劳动者素质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就业效应的影响分析 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林勤跃.金砖四国:经济转型与持续增长.经济学动态,2010(10).

作者简介

第3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现状;微观经济学;对策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人口众多,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于就业择业当中,然而从2005年开始,又出现与就业难逆向发展态势的现象,那就是“用工荒”现象。根据权威报告表明,从2005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城市,本来是属于劳动力密集的,却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劳动力缺口达到30多万人。这一现象清晰了表明了我国劳动力出现了转型,从劳动力充足型转向了劳动力短缺型。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难和“用工荒”都属于我国劳动力问题。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结论分析,本文接下来主要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对此进行论证。

1就业难的微观经济学原因分析

1.1二元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工资差别

我国市场经济属于二元化结构,一个是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科学技术水平比较先进、薪酬较高的工业体系;另一个是技术比较落后、薪资比较低的传统农业体系。这两种体系劳动者的薪资差别较大,因为从劳动力人数上来看,前者要远小于后者。

1.2行业垄断导致就业难

在我国劳务市场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而劳务市场的分割又促进一些工业行业的垄断。一些垄断国企他们的高薪资令人眼红,这误导了求职者,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面对低于自己期望的薪资不愿意接受,垄断企业是基于在该行业中,他们的劳动力所组成的以追求最大效益为目标的团体,此外,垄断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本来也处在垄断地位。

1.3基尼系数偏高带来的影响

基尼系数可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差距。该系数偏高说明小部分人在支配国家的大部分财富,人均消费比较低,产品滞销带来更多的人失业,进而导致市场经济的不景气。

2“用工荒”现象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2.1用人单位的微观原因分析

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一部分原因在于用工方,他们对求职者提供的薪酬比较低,员工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岗位的工资与生活成本不匹配就是直接导致“用工荒”的出现,岗位工资比该地区的人均收入低暂时不会导致劳动力短缺的发生,但是在劳动力的实际价格下,劳动力增长下降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2.2劳动者自身偏好的原因分析

有些情况下,劳动者是否接受这项工作还跟工作环境有关,并不是只跟工资有关。例如,现在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然而还有一大批人去追逐国考,这就是因为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好。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导致很多公司业招不到专业型的人才。

2.3劳动的供给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在流向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户籍的限制,劳动力分配机制没有办法正常运行,这就会挫伤农村劳动力的求职积极性,从而导致就业困难以及企业的“用工荒”。另外,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还不完善,企业参保成本增加以致有些企业无法承受,这不利于企业的招聘也不利于劳动力工资的增加,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积极性下降。

3解决“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对策

3.1削弱“二元化”劳动力资源的负面影响

对于有些实施行业垄断的企业,要上缴行业垄断利润,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大力支持非垄断企业在行业里面的发展,在非垄断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国家政策上要给予一定的优惠。另外,企业还要适当的提高劳动力的薪资标准,这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但对于企业的研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3.2积极走扩大内需的路线

扩大内需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还可以使一些行业难以进行行业垄断,这样可以从本质上改变“二元化”市场现象,达到市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到达平衡。对有些单个企业而言,通过内需带动经济,企业发展的侧重点也会改变,从压缩劳动力成本转变为抢占更多的内需市场,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之前靠压缩劳动力是站不稳脚跟的,只有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以及待遇提升,产生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3.3促进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流动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能够达到平衡是一种市场自主调节的现象,也是劳动力市场对企业薪资的反映。政府首先要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和流动方向有整体把握,让它与我国地区经济规划、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另外还要在政策上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优惠,比如在民工的户籍管理、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等问题。以此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4结语

劳动力是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劳动力现象,我们可以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引导劳动力正确的就业择业,保证劳动力的合理利用。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可以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芬.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时代,2011(20).

[2]刘湘丽.中国工业劳动力供求现状与解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3(18).

[3]翟伟峰.就业难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6).

第4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贸易开放;就业结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垂直专业化;中间品贸易

一、 引言

在过去20年间,国际贸易推动了全球经济迅猛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发展指标数据显示,2012年国际贸易对GDP的贡献已经达到60.47%,不可避免的贸易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和劳动力的流动。关于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美国国内产生了大量争论(Feenstra,2010),这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期望弄清楚工资不平等迅速加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D.H.Autor、D.Dorn & G.H.Hanson,2013),这类争论大致围绕三个方向:贸易开放对工资、就业数量及结构、劳动力弹性的影响。对于贸易开放影响工资以及劳动力弹性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之多,但是至今关于贸易如何影响一国就业结构的理论机制尚存没有统一定论(唐东波,2011)。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影响就业结构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希望在更细致的层面梳理贸易对就业结构的研究。

二、 国内外研究脉络述评

1. Heckscher-Ohlin贸易模型与就业结构。传统的Heckscher-Ohlin贸易模型(即H-O模型)在解释贸易开放影响一国高技能工人与低技能工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了基本的思想。H-O模型基于严格的假设得出结论即如果一国拥有相对富裕的某种生产要素,那么贸易后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稀缺生产要素的商品。在此基础上,斯托珀-萨缪尔森进一步提出S-S定理认为贸易引起收入分配产生变化:发达国家的丰裕要素是资本,稀缺要素是劳动力,因而发达国家在生产密集使用低技能劳动力的产品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倾向于上升。

针对发达国家情况,关于国际贸易与技能工人就业的研究大致验证了H-O模型的结论。Schumacher(1984)利用欧共体六个国家的数据和投入产出模型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导致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下降。Wood(1991)验证了南北贸易会减少对发达国家低技能工人的需求。Wood(1995)提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导致对低技能工人的相对需求下降了20%。Borjas,Freeman和Katz(1992)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贸易逆差导致美国低技能工人就业下降。Sachs和Shatz(1996)分析了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导致美国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降低。

H-O模型在研究贸易开放引起的不同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方面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但是该理论模型也存在种种弊端,也提出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传统模型认为贸易开放相对高技能劳动者而言,会给发展中国家的低技能劳动者带来更多收益,从而引起不平等的下降;然而过去三十年的经验表明,这种不平等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并没有下降(Goldberg & Pavcnik,2007),因而经济学家寻求更为有效的理论来解释贸易开放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2.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在19世纪90年代,把美国和OECD国家日益严重的工资溢价现象和技能工人相联系的文献非常多。假设劳动是异质性的,技术与劳动是互补或者替代关系,Violant编撰《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时定义“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新技术与技能互补情况下,技术进步通过提高技能劳动相对于非技能劳动的生产率(或边际产出),从而提高了对于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那么这种技术进步称之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Katz和Autor(1999)估计美国高中辍学生(低技能工人)的实际工资在1963RH ~1995年间持续下降(下降了4.5%),而大学毕业生(高技能工人)的实际工资却飞速上升(提高了22.4%)。Sánchez-Páramo C和Schady(2003)针对拉丁美洲的五个国家(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的研究发现当拉丁美洲的这些国家开始大量进口时,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Robbins(1996)提出由于存在足够的技能工人,公司发现创造出针对此群体的工作能够有利可图,因而增加了对于技能工人的需求。Autor,Katz和Krueger(1998)使用简单的供给-需求模型分析美国劳动力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技术偏向型科技的广泛应用,对高技能工人相对需求增加。Autor,Levy和Murname(2003)利用美国1960年~1998年的数据,表明技术进步替代了一部分低技术劳动力代表的标准化操作工作(Routine Cognitive Tasks),提高了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Non-routine Cognitive Tasks)。Acemoglu(1996、2002、2003)提出贸易的开放会引起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而这种技术进步会带来对于技能工人总体需求的提升。Burstein和Vogel(2011)使用定量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来分析贸易对于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的影响。

这些文献在不同程度上都验证了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就业结构和工资发生升级。H-O-S贸易开放模型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都试图解释技能溢价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济学家就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Feenstra & Hanson,1999),现在学者更倾向于用此两种理论共同解释贸易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3. 垂直专业化与就业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国际贸易又有了极大的增长以及国际贸易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革(J.Amador & S.Cabral,2009)。Athukotala和Yamashita(2006)等学者认为贸易的通信技术改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减少以及生产工序在不同国家专业生产,使得生产环节跨越国界,把国际生产分割为更小的切片(工序)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区段),这就是“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Vertical Specialization)”。垂直专业化一方面模糊了商品市场和贸易的区别,另一方面带来了生产要素的流动,这种方式带来贸易增长,也不可避免影响到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就业。

Feenstra和Hanson(1995)采用了一个投入品的连续统模型(Continuum of Inputs)来分析垂直专业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在该模型中每一种投入(Input)“z”中都包含高技能劳动(Skilled Workers)和低技能劳动(Unskilled Workers)的组成,根据使用高技能劳动与低技能劳动的比例,从而产品生产过程中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活动也有所不同,最终将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提高对本国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Anderton和Brenton(1999)使用了英国4分位行业数据发现,当英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口时会导致本国低技能劳动者就业份额下降。Strauss-Kahn(2002、2003)建立了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来分析垂直专业化对法国劳动力就业结构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导致法国制造业低技能工人就业份额明显下降。Helg和Tajoli(2005)使用20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和德国数据来分析垂直专业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提高了意大利的熟练工人对非熟练工人占比。Dluhosch(2006)明确指出垂直专业化会导致劳动力市场整体福利的提升,从而低技能劳动者和高技能劳动者都能从中获利,并且低技能工人获利更多。

国内学者王中华、梁俊伟(2008)认为中国在垂直专业化过程中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工序,最终带来对熟练工人需求的增加。臧旭恒、赵明亮(2011)改进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测算方法,利用中国22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垂直专业化从总体上降低了对中国熟练工人的相对需求,增加了非熟练工人的相对需求,尤其是在中低技术行业。

然而垂直专业化过程中伴随着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跨国生产(Hummels、Ishii & Yi,2001),导致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攀升(Audet,1996;Campa,2001;Glass et al.,2001);国内唐宜红、马风涛(2009)也从中间品贸易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中,带来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就业提高,熟练劳动力相对就业的下降。因而必须进一步分析中间品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4. 中间品贸易与就业结构。之前的文献大多只关注最终产品贸易,而忽视中间产品生产和外包(P.Egger,2006),最近越来越多的文献关注垂直专业化过程(或者外包、国际生产分割、价值链切片)中间品贸易及其技术偏向性对相对工资及就业的影响(Krugman,1995;Slaughter,2000;H.Egger & P.Egger,2003),比如Feenstra和Hanson(1995、1996、1997、2003)将研究焦点放在中间产品投入在贸易中日益重要的位置(Goldberg & Pavcnik,2007)。

Hummels等(2001)利用中间品为计算垂直专业化率提供了一个方法:通过使用十个OECD国家和四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投入产出表(1968年~1990年),将一国进口中间品分离,分别用于国内消费和出口品生产,从而提出了垂直专业化水平的计算方法,垂直专业化率可由出口产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与其在总产出中的比值表示。根据Hummels等(2001)对垂直专业的定义:国家一生产中间产品,出口到国家二;国家二把从国家一进口的中间产品与资本、劳动相结合,然后再与本国内生产的中间产品组合在一起形成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一部分被国内消费,另一部分出口到国外;这就是一个垂直专业化过程。

Feenstra和Hanson(1999、2001)强调中间产品贸易对于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远大于最终消费品贸易的影响。Anderton和Brenton(1998)在研究外包对英国就业的影响时发现,英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口中间产品,会导致英国低技能劳动者相对工资和就业都下降。H.Egger和P.Egger(2003)使用了澳大利亚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许多小型西欧国家尤其会通过从东欧国家进口中间品来进行贸易往来,如果东道国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中间品进口会增加对于高技能工人的工资,但是对于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C.Driver、A.Kilpatrick和B.Naisbitt(1986)使用投入产出模型框架,研究英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及欧共体之间制造业贸易的扩张对其就业的效应,这种效应分为由贸易变动带来的产业变动直接效应和中间品贸易引致的产业产品变动间接效应(在总就业效果中高达35%~46%),通过测算1979年平衡贸易增长的结果发现与欧共体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会对英国的就业产生微小的负向影响A.M. Fernandes(2007)通过对哥伦比亚工业行业的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带来了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劳动力生产力的提高。

在国内盛斌、马涛(2008)利用中国工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间品贸易会对中国劳动力需求状况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中间品出口导致中国劳动力需求增加、中间品进口对国内劳动力具有替代作用。唐东波(2012)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从OECD等发达国家进口的中间品份额上升,会导致中国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增加;而从亚非拉等低收入国家进口中间品份额的提升则对国内就业结构产生负向影响(高技能劳动力就业下降)。

从垂直专业化的研究拓展到中间品贸易,进一步把贸易开放影响就业结构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而且考虑了到低收入国家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中承接中间品进行生产的现实。然而除了以上解释路径之外,还有经济学家从国际贸易对就业的作用机制来进行分析,从更多维度分析贸易开放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5. 国际贸易作用机制与就业结构。国际贸易对就业的作用机制可以两个思路角度梳理:第一是从国际贸易制度因素对就业产生影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传统HOS模型的框架,仅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进行分析,随着理论和现实的发展,学者们纷纷扩充基本假定,把假设扩展到存在失业情况下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最低工资模型、搜寻模型、效率工资模型就是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进行分析。代表性研究包括Kruegar(1983)改进了Harris和Todaro(1970)的最低工资分析框架,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最低工资的提高将导致城市资本密集度上升,从而城市部门的就业人数下降;Davidson、Martin和Matusz(1988、1999)设定了一个搜寻模型,通过建立一个存在搜寻部门 的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对于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大国和劳动密集型小国的贸易会带来总失业的增加;Matusz(1994)在经典的效率工资模型框架(Shapiro、Stiglitz,1984)下进行改进,发现贸易政策会导致就业结构和就业数量产生变化。

第二是从国际贸易结构因素对就业产生影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Kletzer(2002、2005)指出进口份额的变化通过产品需求的变化,导致就业和工作机会的损失,正是在那些进口份额急剧增加的产业可以看到进口的流动与国内就业、工作损失之间存在联系;周申和李春梅(2006)、周申和李可爱等(2012)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变动不利于就业,并且使国内就业结构更加偏向熟练劳动。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都对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然而上述文献也存在不足之处,很多文献都考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影响,却忽视了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也会受到贸易开放的影响这一研究视角。

三、 总结与研究展望

贸易开放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从要素禀赋理论创立至今,经济学家从国际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和研究推进(周申等,2007),这有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对国际贸易政策、国内就业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理论支撑作用。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今后研究还可以从三个方面继续扩展:首先如果考虑到诸如中国这样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并存的双重制度(唐东波,2012),之前文献鲜有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角度分析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未来可以通过实证分析做出更有力的解释和说明;第二大多数文献研究国际贸易整体对一个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鲜有文献从双边贸易角度进行分析,而随着国家间贸易联系的加强,甚至有些国家贸易壁垒的提高,都使得在双边贸易环境下研究部门进出口的结构性对就业结构变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现有文献多数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研究对象,但是随着贸易深入,国际贸易范围拓展到不同种类的产品,如果能进一步对产品类别的划分,区分了一般贸易和中间品贸易将使得研究更加细化、测算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Goldberg P K, Pavcnik N. Distributional ef- fects of glob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7.

2. Hummels D, Ishii J, Yi K M.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 75-96.

3. Hollanders H, Ter Weel B.Technology, kno- wledge spillovers and changes in employment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six OECD countries. Labour Economics,2002,9(5):579-599.

4. Kohler W.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fragme- nt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 12(5):793-816.

5. 盛斌,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世界经济,2008,(3):12-20.

6. 唐东波. 垂直专业化贸易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就业结构?.经济研究,2012,(8):118-131.

7. 唐东波.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世界经济,2011,(9):95-117.

8. 周申,李春梅,谢娟娟.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 研究述评.南开经济研究,2007,(3):107-123.

9. 周申,李可爱,鞠然.贸易结构与就业结构: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3): 0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后危机时代的跨国公司投资、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与我国外资政策”(项目号:12JJD7900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球化、经济结构差异与区域劳动力市场”(项目号:NKZXA1403)。

第5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发展经济学;对策

自1999年大学生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由于转轨过程中存量就业呈现巨大调整,尽管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市场对其吸收能力却小于其增长速度。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发明显。我国就业问题的分析必须从实际出发,才能发现解决办法。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显得非常迫切。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人才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下降两方面。从数量上面说,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市场上的大学生供给数目不断增加,但大学毕业生的质量并不理想。伴随着毕业生的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明显。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从供给角度看,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的总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大学毕业生逐渐由先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与此同时,由于用人方面需求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因此毕业生需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据预测,我国就业总量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大学生失业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消失。

(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和求职者的技能、位置的不对应而造成的失业。即使空缺的岗位数量大于失业人口,求职者也缺乏相应的技能,或者无法进入需求的地点进行工作。主要包括区域结构性失业和专业结构性失业。

1.区域结构性失业

区域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为追求高收入,导致更多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而造成落后地区人才短缺。在我国,由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的物质和软件程度不同,从而毕业生毕业后首选东部或者发达沿海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面临缺乏人才的困境,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区域因素也有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因为即使在同一个区域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发达,农村落后。

2.专业结构性失业

专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企业岗位变化,使得培养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因专业供求矛盾形成的就业供求失衡。麦可思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性失业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失业量最多的专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二是失业量排名前10的专业在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所占比例较大,并且近两年集中在少数专业趋势上升。学科专业结构不均衡导致的大学生相对性失业。不同专业在就业中面临的处境也不同,有的专业社会需求旺盛,大学生供不应求,而有的专业大学生则供过于求,出现相对过剩状况。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观存在误区

当前大学生仍然保留着传统陈旧的思想,就业观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对就业环境评估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找工作时好高骛远,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就业,不愿意去一些小城市去就业。还有一些毕业生只想着毕业后就去国家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型企业去工作,而对发展潜力非常大的中小型企业或私营企业不予考虑,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二)国内经济形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奥肯定律,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GDP之间的交替关系:

由此表明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就业的增长。但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GDP增速的放缓意味着对就业的需求也同步放缓,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形成。另外,近些年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如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加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很大影响。很多公司和企业开始大规模的进行裁员,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面临很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突出。

(三)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对就业的影响

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整。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目前都存在缺陷,即便有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大多数高校都是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的,从而导致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认识不够重视,认为就业指导不重要。第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比较滞后,没有及时更新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思想。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需求是脱节的。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应清醒认识到其就业已经由“精英”转向“大众”。因此,在择业时,应该把握好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要一味追求高薪、环境好的职位,应把目光更多投向基层。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首先,大学生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个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尽量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其次,大学生要到一个适合自己行业发展的地方去,而不是随波逐流。最后,大学生要转变自己的就业价值观,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的看待自己,相信大学生的就业之路会更加宽阔。

(二)高校改革完善专业设置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仅要在知识、技能方面有优势,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身体素质。一方面,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层管理学生,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应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准入资格,不能盲目大规模扩招。高校扩招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适度有规模的原则,不能只顾追求招生数量指标。

(三)政府出台政策创造良好环境

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63.64万亿元,但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只有0.67万亿元,针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支出并没有增加。多年来,政府一直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并没有增加。高校进行“扩招”本没有错,但是依靠扩招来拉动经济增长,就犯了大错。如果进行扩招的目的只是为了拉动短期的经济增长,在这种条件下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使大学生劳动力自由流通,给大学生带来更多就业选择,从而保证其充分就业。大学生将向更容易实现就业的农村地区、中小城市转移,而不再一味地涌向“僧多粥少”的沿海发达地区,从而使劳动力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目的。同时,政府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规范化管理。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努力。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制度的一体化、中西部发展的强劲动力将使得“就业难”的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大学生必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杨晓飞.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政策路径[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李文晶.论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 

[3]温治,柴晓霞.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4]郭小青.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浅析[J].时代金融,2014(09). 

[5]朱明骥,王晓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0). 

[6]莫柏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03). 

第6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务经济;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对策;综述

所谓劳务经济,是指劳动者通过出售劳动力商品,提供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从而获得劳动报酬,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发展形式。农村劳务经济,即农村劳动力以劳动形式获得经济报酬,将劳动力资源转化成为资本资源,优化配置农村经济发展要素,实现当地社会财富增长的的经济活动。农民工是农村劳务经济的主体。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其直接目的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劳动效用最大化。同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市化市民化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农村劳务经济进行了较为充分和深入的研究。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评析农村劳务经济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农村劳务经济的产生

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密切相关。农村劳务经济与劳动力转移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实现农民增收等目的上存在一致性。黄玲对农村劳务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她认为劳务经济与劳动力转移都是以劳动力流动为载体,但是劳动力转移偏向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市民化,而劳务经济则侧重于市民化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时间序列上看,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要早于农村劳务经济,劳务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劳动力转移研究一脉相承。刘易斯对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他认为在农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由于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这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对工业部门的供给是无弹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会不断被工业吸收,从而实现劳动力转移。随后拉尼斯、费景汉针对刘易斯模型忽视农业重要性的缺陷,建立了拉—费模型,并提出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同时农业剩余的数量决定了工业化水平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这也正说明了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但上述研究未把城市就业的吸纳能力考虑在内,之后的托达罗阐述了城市就业概率和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劳动力转移决策的考虑不仅包括收入水平还包括就业概率,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决定了劳动力转移规模。但托达罗模型以农业不存在剩余劳动为前提,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不相符。针对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蔡昉、肖文韬、侯风云、张征等通过实证分析等不同方法论证分析中国劳动力问题,并指出区域之间相对收入差距、教育水平、户籍制度等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王方友、姜冬梅等认为中国农村劳务经济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资源禀赋稀缺、自然资源的超负荷承载排斥剩余劳动力,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以及城乡、区域之间的收入势差等方面。

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一)农村劳务经济现状分析

1.正面效应。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劳务所得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增大,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近42.5%,是与2010年相比比重上涨1.5%,与2000年相比比重涨幅达到10%。劳务所得增长,在一定意义上增进了资本回流农村,在外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改善了农业土地与劳动力配置的尖锐矛盾,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精神文明角度来看,农民外出劳务,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传统观念发生变化,有利于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劳务经济的发展,与当地乡镇企业成长相互促进,为当地政府带来了稳定税源,有利于城市化市民化发展方向。

2.负面效应。由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比较收益差距较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倾向增大,尤其是西部贫困山区农民外出劳务的比重更大。这就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特别是农业人才的流失,从事农事活动的人员大多为老人和妇女,其文化素质不高,生产经营形式衰退,阻碍了农业技术、机械的推广与利用。劳动力的异地转移还会出现资本外流的情况,外出务工者的城市消费使其劳务所得重新流回城市资本市场,而其寄回家乡的收入并没有投入农业生产,大部分又通过储蓄的形式为城市所融资利用。通过对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后耕地资源利用的调查,还发现了土地浪费甚至撂荒的现象突出,耕地粗放化经营,其中四川、贵州的情况最为严重。

(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制约着劳务经济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完全上,一方面农民对务工信息不了解,就业渠道狭窄,多与亲朋、乡里一同外出务工,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城市并不能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市场的供不应求,导致了市场供求双方地位不对等,这会严重影响农民就业和收入权益的保障。

2.人力资本缺口与劳动力素质制约。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在劳动力结构方面却满足不了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从2005年的数据上看,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仅占5.7%,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有9%,其中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仅为1.3%。而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长期处于未饱和状态。文化技能素质低下导致了劳动力无法适应市场需要,市场竞争能力弱,仅能参与简单体力劳动,无法获得较高报酬,又较难形成人力资本,制约了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3.制度缺陷与政策制约。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制度是劳务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制度壁垒。不断地消除壁垒、完善制度政策伴随在劳务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从限制农民进城逐渐允许劳动力流动,从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病害事故频发到立法保障农民工群体权益。制度政策的完善也逐渐开始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空巢老人问题、“菜篮子”“被褥子”问题。但是还应该看到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仍未消除,养老医疗保险异地转续尚未真正实现,这提高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务工农民仍处于“边缘状态”,难以真正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

4.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劳动力、资金要素外流,经济发展滞后。一方面造成农村经济无法吸纳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低无力支付外出务工的成本;另一方面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逐渐将其市民化,农村人才、资本继续外流,发展依然缓慢,农村经济将陷入“发展陷阱”,保持滞后的经济状态。这将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当地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发展落后,为城乡统筹工作带来不便,影响了劳务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1.构建规范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最重要的要从市场信息和市场组织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息数据库,做到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反映劳务市场的供求变化,并要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保障就业信息的及时传递与沟通。二是要大力发展劳务就业中介组织,调动劳动力市场活力,使劳务就业高效有序地实现,提高劳务就业服务水平,扭转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地位不对等的趋势。

2.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鉴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因素的制约,韩云洁等人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组织劳务技能培训。杨明高等还指出需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方面同时入手,不仅要突出技能培训,法律普及、安全常识、文化培训也有必要同时跟进。这样才能做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才能提高农村文化技能水平,实现单一输出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变。

3.营造有利于劳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政府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综合管理服务,保障务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外出务工者的劳动安全和生活保障,有财力的政府可以考虑在务工人员密集的地区设立办事处,确保农民劳务合同的签订,更好地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生活服务。此外,还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破人口流动壁垒,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保障公民自由迁徙权利;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加快土地在市场条件下的流转,消除农民外出务工的土地束缚;完善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加快解决农民工养老医疗保险异地转续问题,降低务工农民投保的机会成本,免除农民后顾之忧。

4.拓宽农民劳务就业渠道。段庆林从农民劳务收入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务经济进行了地区模式研究,将我国分为郊区型、沿海型、北方型、南方型、边疆型5种模式,提出了依照地区性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劳务经济。因此,要加强城市经济和乡镇企业在区域内的发展引导作用,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在区域内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民劳务就业岗位的开拓不仅仅要从国内考虑,还要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开拓农民劳务就业空间,开辟政府、民间多种渠道,逐步扩大劳务市场份额。

5.加快金融创新与支持。李希欣、林晗从金融支持角度,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到了劳务经济的发展与金融发展相互影响,提出农村金融创新、加快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注重财政补贴与金融信贷的配合、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三、研究简评及展望

(1)相关研究的简评。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目前研究主要内容是农村劳务经济的内涵、意义、制约因素、主要对策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有关农村劳务经济的内涵和意义的阐述,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种视角展开。有从使用价值、要素禀赋、效用等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也有基于社会学角度从劳务、劳务经济到农村劳务经济进行延伸阐述的。而制约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市场、人力资源素质、制度、政策和现状等层面分析,这方面的研究相似之处较多。相较于制约因素研究的相对集中,对策研究的视角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人口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针对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制约和困境,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尽管近年研究成果丰富,但是我国农村劳务经济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一是理论、经验研究相对不足,国内学者对国外理论、经验研究成果对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关注不够。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与东亚的日本、韩国相似,农民兼业化、老龄化等情况也相符。对日本、韩国农民劳务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二是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泛而不深,未能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角度还需创新。目前研究文献中单从某一学科视角进行对策研究的较为缺乏,多是从宏观层面针对发展困境提出的较笼统的对策建议,没有沿某一视角深入下去。三是缺少农村劳务经济的中微观研究及区域的实证研究。从分析方法看,学者们更偏好于规范研究,侧重研究怎样发展劳务经济。基于地区经验的实证研究却相对缺乏,缺少对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发展方式或解决办法的问题的思考。(2)未来研究方向展望。近几年劳务经济的发展,因地方客观实际的差别趋于特殊,因而未来劳务经济的研究方向可能主要有三。其一是继续深度的理论、经验研究。结合我国客观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区域内的社会结构特征、资源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借鉴国内外理论、经验研究,尤其是日本、韩国兼业农民的劳务经济研究,促进国外实践经验的本土化改造,以期更有效地指导我国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其二是研究视角的突破创新和深入。站在某一学科视角,根据区域特征深入研究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对策。继续拓展研究视角,比如从新闻学角度探讨劳务市场就业信息的有效传达等。其三是从经济区域角度深入研究。把握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当地发展经验,着力解决本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现实矛盾。通过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研究地区中微观劳务经济,总结出相应的规律,提高结论推广性,从而使提出的具体对策具有实践应用性。

参 考 文 献

[1]黄玲.农村劳务经济内涵及发展意义探究—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5):5~8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13

[4]肖文韬.工业化力度、人口流动行为与户籍改革[J].人口与经济.2004,(3):1~7

[5]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3):13~21

[6]张征,张正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4):25~31

[7]王方友.我国农村劳务经济的成因及其效应分析[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3):68~70

[8]姜冬梅.农村劳务经济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5,(11):40~42

[9]涂圣伟,何安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村两级变动趋势预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111~117

[10]何如海,叶依广.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存量和增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9):23~27

[11]张洁,申斯.农民外出务工与劳务经济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25~28

第7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15-03

近年来,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势头较快,但是却有一些不利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健康运行的重要问题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效果之间的偏差较大,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导致这一偏差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的构建方面,都应遵循有别于学术型课程体系设置的理念、原则和策略,体现应用型特色。结合我校十几年来的应用型办学实践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构建一个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学科的专业,已经确立为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到办学经验的积累仅有十几年时间。在此过程中,全国范围内有135所高校相继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此专业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展了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逐步被社会所认可。但是,该专业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市场脱节的地方,如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不强、教学进程安排还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不够科学等。再加上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短,各个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的市场认知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培养体系的研究,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我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系统的思考十分有必要。

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9月设立专科专业招生,并被列为我省和我校的重点建设的应用专业之一。2002年被我院列为首批升本的四个专业之一,并被列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现已经培养了四届专科毕业学生和十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有三个班级荣获省级先进班集体,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本专业成立至今尽管只有短短十五年多时间,但是无论从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教育的改革,还是对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2012被评审为我校特色专业。通过对我校现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分析,按照强化“应用”二字,增强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与重组;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重新设计、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所以,顺应社会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将“应用性”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是包括我校在内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符合逻辑的选择。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必要前提。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和稳定人们的基本生活,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前社会保障工作重心正在向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社区转移,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要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对大学生需求由大城市大机关转向城市基层和农村社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掌握技术的面向基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门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在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上即在“应用”两字上下功夫,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铜陵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以我院财经专业优势特色为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讲求实效,以培养适应区域、地方经济,“面向基层、有理论、重操作、强能力、有创新”的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将本专业建设成优势明显、财经管理特色鲜明、全省有影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同时我们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人才市场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的新兴专业,市场需求范围广,能在各级政府部门、金融保险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部门、劳动咨询与中介机构、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面对就业市场,我们要以通识和技能教育为基础,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使本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结合专业理论和业务实践的发展趋势。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吸取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土化的特征,本着理论与实务并举的原则,遵循从服务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充分突出教学实验、实习环节。把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理论、政策业务知识信息,以提高其解决现实专业问题的能力。(3)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都发生了变化。故此,要面向世界,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体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课程设置要包括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和思维方式的国际化。

三、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首先在于优化课程体系,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认真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动态比例关系。因此,优化课程体系的重点是优化配置课程内在结构,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把基础课分成基础课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把专业课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以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组成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组成专业模块课程。优化课程体系要强化基础平台课程以适应专业发展最新动向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上,是前两年强调基础素质教育和综合技能素质发展,后两年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修习时间上,根据课程逻辑、难易程度和相应模块课程科学设计,特别是几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联系,要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顺序,让学生在巩固已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为突出我校财经特色,建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如下。

(一)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相统一的原则,加大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调研、改革、研究与实践,建立一套符合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以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建立增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以课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体系。

二是强化学以致用的原则,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从分析财经管理类社会保障岗位和相关社会职业活动入手,按照在职业岗位上活动和发展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程以适用、够用为度,专业课程突出财经管理类针对性与实用性。根据专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开设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的课程。改革以财经管理类技术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进行以技能应用为本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三是与财经类专业相融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掌握财会、财税、金融等一般财经类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及实务操作,具有综合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从事劳动就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管理与商业保险管理、财务会计等工作,并达到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从业人员掌握必要财会知识、作为财会岗位从业人员掌握必要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目标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

根据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在公共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体现财经类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分为三个模块。

一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基础,课程应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基本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劳动经济学、人口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统计学、金融学、公共政策分析等。

二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核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保险学、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就业与创业等。

三是专业特色方向模块。此模块应根据我校财经特色定位来选择开设不同方向相关课程。

(1)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商业保险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险管理实务、风险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社会保障部门从事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商业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保险工作。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公共财务管理、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3)劳动关系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利用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劳动关系、薪酬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企业年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工作。

鉴于我校的发展历史及学生的就业定位主要是企业,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业务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应用性特点,例如加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文书写作、口才与演讲、组织行为管理、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的培养,争取机会多和政府劳动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保险公司和企业等组织加强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机会。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和方法,增加学生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处理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办学关系。现在的高等学校应当是具有根据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学校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轴心作用。反之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理应为社会服务提供合格人才产品。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不可能在学校完成,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能依赖自发地与社会结合,而必须自觉地与社会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2.处理好校内各系、各专业的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跨系、跨专业选课,形成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实行完全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3.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重要的延伸和补充,特别是把第二课堂作为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空间载体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引导第一课堂教学。

4.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里的“学”不是“学生”之“学”,而是“学习”之“学”。教什么,应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怎样教,应变“填鸭式”为自主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靳贺玲,秦姝.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2):3-5.

[2]包萍.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02):53-54,57.

第8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持续十余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由此引发的就业问题收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近两届政府都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答央视财经记者问时提到: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就业人数达到77253万人。其中不乏归国的精英人才,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再就业人员,这样的人员结构不管是技术,还是经验都是其胜过大学生就业群体的重要砝码,也一定程度上提高的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然而,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下,很多的HR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出现了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问题的科学,从经济学供需匹配理论看,政府和高校应积极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推动者,即分别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双管齐下,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实现大学生就业的供需平衡,与此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开通绿色通道,促进大学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多渠道交流,实现有效的供需资源共享。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

从以上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供求理论强调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的一定时段内,所有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应当相等,实现供求均衡。反之,则是供求失衡,表现为两种情况,即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供不应求,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相反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是也是商品,高校是这种商品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需求方,如果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较高或者较低就会出现供求不均的现象,而如果该需求和人才的供给相适应,则供求均衡。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人才的供给量较大,人才的需求量较小,供求不均,才有我们看到的就业难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就业难的问题。

(一)供给方面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供给的量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近几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再加上每年滞留下来的待业人员,这就使得在就业市场上的绝对供给量大大提高。整体来看,大学生毕业人员总的数量是在增加,充实了人才的供给量,但是,在大学生泛滥的今天,用人单位要相中自己的千里马却显得更为困难。在存在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大部分毕业人才面临的是在面试中落榜,因此,就业难的现象被扩大,进而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二)需求方面

需求是指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需求看,在经济学领域,GDP和就业岗位成正比例关系,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它所带来的就业岗位量是80~100万个,所以,我国一直在追求GDP的增速。但我国采取的主要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对就业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略,才会有劳动力需求有增加,但增速总是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从就业需求的主体即自主创业、政府、企业来看,市场的风险,社会经验的缺乏,创业对毕业生的吸纳作用微乎其微。政府部门减员增效,机构改革,人员需求日趋饱和,难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现在就剩下企业了,但是目前高校专业的设置及教育模式又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即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路径探讨

(一)供给方的行为要求

从有效供给的角度来讲,高等教育要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应服从市场,正确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人才培养要与市场紧密联系,所有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应当首先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合理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职业设置与教学过程进行合适的调整成为高校决策者要做的头等大事。此外,要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提高对社会和自身的了解,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需求方的行为要求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应放眼长远,适当的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应改变只注重经验和学历的惯例,虽然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锻炼少,但绝大多数毕业生悟性高、责任心强。用人单位可以改变固定的用人标准,灵活设置招聘的条件,给他们证实自己能力的机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会帮助许多的大学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社会经济环境的塑造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它应当积极引导高等教育模式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使得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服务部门,应通过对市场的发展分析,灵活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对高等教育的方向进行引导,调节作为人才供给方的人才培养方向,防止出现高等教育领域的“通货膨胀”,形成合理的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为市场需求服务。

四、结语

第9篇:劳动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石河子大学 经济学专业 实践性教学改革 可行性 实施方案

一、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应依据经济学理论课程要求,结合现实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质设计经济学实践教学内容;经济学实践教学设计应承担桥梁作用,一方面要完成加深完善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延伸,另一方面要为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铺设好基础,使所有课程顺利衔接,真正形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应尽可能与就业准入制度接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经济学专业应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广泛调研,与用人单位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以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基本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型课程体系向职业课程体系的转变,从而使本专业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制订出更高水平的经济学实践教学方案,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明确核心课程,突出实践能力;教材选用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知识新颖,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质量较高;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社会信誉度较高,办学效益较为显著。

二、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为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本专业也具有实践教学传统和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管学院近年来在计算机设备及相关经济软件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实验软件数量、种类及档次都在不断提升。实践性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为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包括2周的统计模拟实习、3周的会计模拟实习、3周证券和期货投资模拟试验、2周的企业创业计划训练和2周的ERP沙盘经营模拟训练;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假期社会实践、社会经济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参与SRP项目的申请和研究、吸纳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等。

(二)本专业精品课程与核心课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硕士点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学》1999年被评为石河子大学校级一类课程,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兵团级精品课程;《产业经济学》2007年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均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在博士点方面,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点下招收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在硕士点方面,石河子大学经济学专业拥有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7个硕士点。

(三)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团队实力雄厚。经济学专业教师共有15人,均具有硕士学位,博士9人;10人具有高级职称,1人为博士生导师,9人为硕士生导师;经济学专业教师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已经形成一支理论功底深、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学梯队。同时,教学团队科研成果显著,出版专著12部,参编(译)8部,主持承担国家重大社科基金招标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主持省部级、横向课题100余项,各类项目经费超过4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四)利用多学科优势形成合力,打造经济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经济学教学广泛采用挂牌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学术报告、教学科研互动式、课外实践等教学方法,将最新的理论创新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使教学内容紧跟时展和学科发展的步伐。同时,经济学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各不相同,除理论经济学以外,研究领域还涉及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等领域,为经济学专业多学科融合的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多学科研究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有利于推进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三、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经济学实践教学应贯穿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以学院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实现课程单项实验、综合实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实施方案。

(一)以突出实践为特点构建经济学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依照现代社会对人才需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与经济学行业紧密合作开发实践性课程,根据经济学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推行学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实验课程体系。培养技能型的经济管理人才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程体系更是重中之重。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即按照“培养专业学习兴趣训练经济学基本技能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校内实验室专业实验校外实验基地顶岗实习”的过程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

(三)具体制订经济学实验实施方案。一是在课堂进行实践性教学。这一环节是实践教育的开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二是进行阶段实验。在课堂进行实践性教育之后,要通过以模拟实习为主的阶段实验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三是进行综合实习。主要以毕业生为主,采取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包括手工模拟实验、计算机软件实验、社会实践、实结四个基本环节,通过社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四)按照经济学工作岗位职业要求,组织安排实践教学。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安排,以工学结合为出发点,并依照经济学工作岗位职业要求,充分体现经济学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组织安排设计。继续实行多媒体教学,紧扣学术前沿,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