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

第1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第2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一、 汉服概念综述

我国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汉服,从黄帝即位至明末,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了属于华夏民族文化风貌、独特的服装体系。近些年来,很多相关的著作与学术论文认为“汉服”是一种类似“图腾”的虚构。如:在《对传统汉服特征及恢复思考》一文中,作者指出汉服是东方民族谦虚内敛的民族特征体现,是将身体包裹的服饰;还有人认为汉服是唐装;也有人认为汉服代表不了整个中华民族只是汉族的服饰。实际上,汉服不是某个特定朝代、服饰的服装,汉服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礼仪,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汉服经过3000年的历史延续,到明朝时期呈现出了具有汉族特点的服饰。并且汉服深刻的影响着周边少数少数民族的服饰,如:胡服就是从汉服借鉴过去的。因此,汉服是历史上以汉民族为主的华夏服饰的一种总称,是以华夏民族文化为基础,自然演变形成的具有浓郁华夏民族风格和独特文化风貌性格的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汉服的风格特色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最早的“上衣下裳”时代,到汉代“深衣”的出现,在总体特点上,汉服充分的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哲学内涵。如:上下衣相连的样式暗合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上衣色彩用纯色,下衣用间色,充分的体现了“天地玄黄”的哲学思想,宽袍大袖则完全符合传统文化中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审美追求。

二、 汉服在电影中的应用

在历史语境中,汉服是中华民族的服饰传统。从黄帝即位至明末,在这4000年的历史中,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了属于华夏民族文化风貌、独特的服装体系。汉服的“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是华夏民主最早的服饰传统,“上衣下裳”有方领与交领之分,交领处有结,又叫“衿”,腰间系带,女性常用丝带,男性常用革带,贫民多少粗麻、兽毛制成的短衣,贵族多少帛衣和皮衣,学子多少青色交领上衣。如:曹操在《短歌行》中,为了表达其功业未就、求贤若渴的情感,写出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裳”有帷裳,是围在下身的布帛,由上古先民的遮羞布演变而来的。如《论语・乡党》中:“非帷裳,必杀之”,可见帷裳是裳的最初形式。裳的大致样式是腰部带褶,前面三幅连缀,后面四幅连缀,并且裳的上腰部与穿着腰深粗细决定了褶的多少、大小。另外,华夏民族最早的服饰传统中“束发右s”是成年男女的日常服饰特点,女子束发以加笄,男子束发以加冠。古人为了遮掩裳的开口之处吗,衣服都是衣襟右掩,束于腰间。

在一部古装电影中,服装设计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服装设计不但要拘牵于剧本和剧情,还要有利于演员在典型环境中的形象塑造,因此,电影服装设计要基本符合人物形象所处历史阶段的服饰风俗和传统。近些年来,古装影片《十面埋伏》《英雄》《夜宴》等都成了我国电影中的亮点,赢得了不菲的票房纪录。影片中,作为视听综合艺术形式要素的服装与美术设计,表现出了美轮美奂、别出心裁的特点,成了电影受众议论的焦点与影片的亮点,大有喧宾夺主的气势。如:在美国电影业服装设计工会奖上,《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了历史类最佳电影服装设计奖,那充满杀机并不乏唯美色彩的围巾,数量千万的金色与银色的铠甲,宫女嫔妃穿的低领V字开口的艳装,令人震撼不已。而在《英雄》中,章子怡、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的服装都被分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由此可见,在古装电影中,汉服在不同时代的流行款式和“上衣下裳,束发右s”的基本特点,已经成了电影服装设计的重要参照,在大致遵循汉服形制的前提下,根据演员的风格与角色的性格、影片类型,决定取舍演员着装的颜色和具体款式,甚至为了将服装设计化入人物形象塑造,加进了很多现代设计原色,使汉服传递出了与影片主题相同的文化内涵,成了剧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汉服在电影中的审美意象

汉服的审美特征与华夏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密切的联系。而在电影中作为华夏文化的符号,汉服承担着形象识别的功能。几千年来,汉服之美不仅表现为古人对美的追求与创造,还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和审美理念,特别是为汉服自觉呈现的审美意象,被作为了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如:《周易・系辞上传》中:“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华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汉服成了社会特有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统,反应出了汉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数千年来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汉服的审美意象是一种“道”的外化与象征,传达出一种精神内涵。春秋时期,中国上层社会将宽衣博带是为尊贵并加以推崇,衣与裳被时人缝缀在一起,即“深衣”。根据《急就篇》中记载:汉代以前,就已经开始盛行袍服,“长衣曰袍,下至足跗”。在中国服饰史上,深衣是华夏服饰重要的代表,流行时间长,出现得早,对现代服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礼记・深衣第三十九》记载,深衣形制强调“天人合一”和等级秩序,讲究“规”“方”“直”“平”,隐含着其符合儒家思想要求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思想、伦理观念等。在我国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因此,深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实存,不仅是汉服的一种款式,也是华夏文明的一种表征。如:《礼记・郊特牲第十一》中的“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另外,根据《周易・系辞下传》中记载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可以看出,汉服的上衣下裳趋向于天尊地卑的意思,成了标志和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决定了君臣之间君尊臣卑的等级关系。这就明显章示了古代服饰的文化功能,把服饰创造与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因此,上衣下裳是一种文化符号,一个统治工具,一种象征,不单单是服饰本身,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服饰治世”的文化现象。

事实上,汉服对于整个华夏文明来说,仅仅表征的是华夏文明的一种文化事象,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在较为严格的文化学理论范畴上,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塔德的理论将汉服看成与语言、建筑物一样,共同隶属于最外层的象征物,人们能够看得见,容易分辨。其中,在象征物意义上,汉服常常关系到个体在社会交往与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方法,处于礼仪的需要,因此,汉服隶属于礼仪层。但是事实上,汉服在象征物和礼仪上都能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作为影像加工与创造银幕世界的一种“代码”,按照巴尔特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理论,电影服装设计可以不断生成意义和认同,可以为视觉形象的感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电影视觉符号的汉服能够生产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具有生产功能。同时,作为电影视觉符号的汉服,传达的是汉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与理想追求,是的美学工艺,因此汉服还能生产出相应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解读。每一位华夏子孙都能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寻找到某种精神皈依,从而增强实现民族腾飞的责任感。

四、 汉服视觉艺术的审美期待

第3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汉服纹样;T2O模式;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J5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146-2

0 引言

中国自古就有“衣冠之国”的美称,汉服即是汉文化的重要体现。而汉服上图案纹样的设计不仅在外观上极为丰富多样,更是汉人精神意识的表达与体现,传递了人们对美好如意生活的向往。“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义之绣裳。”汉服中所采用的十二章纹也体现了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制度,汉服纹样最早出现在皇帝的黻衣上,花纹颜色黑与青相接, 彰显帝王风范。

T2O(Tv to Online)模式,从字义上就不难理解是互联网与电视相结合的一种电子商业模式,使用户在电视上看到心仪的商品时即可买到同类型产品,是从电视到用户的直接体验。作为T2O模式的成功范例,《女神的新衣》无疑是对时尚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做了一次完美的诠释,更是在汉服纹样的重解与创新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明代服饰“十二章纹样”等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传统汉服装饰纹样元素融于现代服饰设计文化理念。当然,汉服中所蕴含的纹样符号并不仅仅局限于汉族服饰,它更是中华民族传递文化精神的独特符号。

1 以“十二章纹样”为主的纹饰传承与融合

十二章纹代表的是中国帝制时代服饰等级的划分。“衣、食、住、行”中的“衣”排首位,但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绝不仅仅是遮阳避寒之用,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是天子威严至高无上的体现。十二章纹样中每一个图案都有它特定的政治意义与精神内涵。明清两代的礼仪制度是古代礼经的集大成者,十二纹样中绣有“龙”图案的衣袍成为皇帝的御用服饰,如明晚期的“黄地龙纹袍服”通袍,外身为整幅明黄地云龙纹妆花织金缎拼合而成,内衬又印有升龙戏珠与八宝图纹,纹饰华丽,尽显皇家之气。而十二章纹样中的其他图案都有其意义所在,并在现代服饰设计理念中仍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东方卫视节目《女神的新衣》第三季第七期中,吴昕身着印有明代十二章纹样的新疆哈密刺绣服装惊艳全场,所不为人知的是,这是新疆绣娘用三天三夜完成的作品。维吾尔族刺绣往往以动物花草或表现吉祥寓意的纹样为主,这些图案都富有现代气息,造型夸张生动。而在T2O模式的引导下,设计师领悟了T2O模式的灵魂所在,即创意内容。所以,绣娘在传统汉服纹样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重新解构与创新,从而融合了维吾尔族刺绣的独特特点,色彩鲜艳,纹样丰富生动。

2 汉服纹饰的文化沉淀

T2O新模式下《女神的新衣》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电视联合互联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的精美样式及其所带来的极高的艺术审美与研究价值。

汉服纹饰悠久的历史和身后的文化沉淀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在艺术中突出体现了形式美的法则,其形式美感最为明显。正如汉服研究专家罗春林所说:章饰纹样,亦取自天地万物,寓德其间。衣服中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那时候,我们穿在身上的不止是衣服,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智慧和敬天礼地的虔意。

汉服纹饰系统中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规范,既引导了汉代服饰的历史脉络,为汉代服饰的造型风格奠定了基础,又体现了帝制时代威严的统治秩序。汉服纹饰体现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通过汉服中的每一个纹饰,我们不仅能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也能反映出每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蕴。

3 汉服纹样的传播与“非遗”保护

《汉书》中记载“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汉服所承载的工艺美学思想传承了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汉服中优秀的纹饰遗产的文化实质也是我们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保护与借鉴的。这对于我们研究纹饰创作的规律,熟悉美的法则,使纹饰与生活、生产有机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女神的新衣》中吴昕所穿印有汉服纹样刺绣的服装赢得大家的喜爱,受到多位“买手”青睐,最后被高价拍下。正如著名设计师韩雯所说的,如果优秀的文化遗产结合好的设计,这些中国传统工艺与手艺是可以传承下去的。保护这些即将失传的传统的工艺,通过《我的新衣》利用T2O新媒体模式平台的力量,让中华民族独特璀璨的文化能够保留下去,让绣娘不仅仅绣的是岁月,还可以绣出财富。吴昕在节目结束后,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把疆绣这一文化推广出去,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的新衣》节目一直倡导“造型亦造心”,希望通过节目的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和介绍,也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关注这些传统的手工艺,能够加入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当然,我们在学习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一定要把传统的纹饰艺术精华融入其中,在设计中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不盲目追求西化。在现代设计中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粹,又能使自己的设计作品更具有说服力,突出“精气”,融会贯通,不断创新,这才是我们的长远目标,而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设计中所体现的价值,已远超我们设计作品的本身。

4 结语

“电商+电视=新颖”是T2O模式节目的初步理念,而我们在思考怎样让电视的发展空间最大化和电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研究怎样让汉服纹样更好地融入现代服饰设计的理念,加大“非遗”创新的力度,发挥其在服饰设计中的实用价值。

T2O模式节目的最大亮点就是加入全息投影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手段,渲染节目的舞台效果,通过专业模特的服装展示将服饰的特点与优势全方位的展现给观众,改变了以往电视节目的“单调化”,进一步增强了受众群体的“临场感”。同时利用现代人对娱乐与时尚的敏感度,改变了现代年轻人对以往传统节目模式与服饰样式的看法。

汉服纹样更加注重内在的情感表达。在现代服饰设计中,我们应在保持传统汉代服饰深厚的文化精神的同时,通过运用新的创作理念,丰富其“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文化内涵。而T2O这种互利共赢的新合作创新模式的出现,使更多的受众群体了解并发扬民族文化精神,将学术性研究与当下的时代实现更好地接轨,而这才是“非遗”传承的要义和精髓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钱永宁,候慧俊.纹饰天下(饰物纹饰宝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2] 左娜.汉服的形制特征与审美意韵[D].山东大学,2011.

第4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在全球化的今天,多种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日渐紧密,文化侵略的威胁也日益加大。在多种文化渗入的途径中,最主要的是网络传播,而参与者中大学生占据了绝大部分,像二次元、弹幕等网络热词都是由大学生群体带入现实世界的。在看似大力传播外来文化的表面下,一股传承传统文化之风也在大学生中悄然而生。大学里的各种社团和相关组织应运而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每个传统文化爱好者都用尽全力去传播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建设祖国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汉服之美

汉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服饰之美在《左传》中有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目前,各大高校都有规模不一的汉服协会或汉服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汉服活动。汉服文化正在各地大学生中蓬勃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形态。在汉服的爱好者中,高校团体已经构成了绝对的主体,并且以女性、汉族青年为主,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其主要目的是:服饰文化与传统礼仪的传播、普及与传承;汉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深化。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国学社举办了女子汉服成人礼仪式,将女子成人礼的笄礼展示在人们面前,笄者首次出场时身着采衣,梳丫髻,由赞者为其梳头。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诵祝辞,然后为笄者加笄,接着复位,此为初加;笄者更换与头上发笄相配套的素衣襦裙后再次出场,正宾再颂祝词,赞者将木质发笄取下,正宾加金属发钗,此为二加;当换好红色裙裾后,此时受礼者第三次出场,赞者为笄者去发钗,正宾为笄者加钗冠,然后复位。赞者帮笄者正冠,此为三加。完成这些礼仪后,方成年。学生在仪式中穿插了汉服舞蹈、舞剑表演、民乐合奏和话剧表演等内容,向观众传达了传统的汉服文化,“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徽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汉服这一关键词已经深入每位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成为传播汉服文化、礼仪文化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中“h服文化”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中,大学生群体激发出对民族认同的觉醒,大学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汇聚一起,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另外,服饰作为最直观的标志,更容易成为流行时尚的标志,更加有益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为此,高校要准确研判“汉服协会”中的不同诉求,并加之以正确的引导,继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二、“中国风”音乐

提到“中国风”,人们最耳熟能详的便是“中国风音乐”,从周杰伦到王力宏,再从陶吹叫磲浴U庑昀矗“中国风”歌曲传遍了大街小巷,街上白发苍苍的老人甚至都知道周杰伦的存在,还会打趣来一句半句从孙子那里听来的“发如雪”。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者为迎合大众审美,不断创作新歌曲,使“中国风”这种音乐成为大众娱乐的首选并传播至今。“中国风”音乐的绝大部分传播都依靠大学生群体,从综合性院校到艺术类院校,学生乐队、校园歌手、毕业晚会都会有“中国风”音乐。当“中国风”的音乐风格逐渐升级演变成为一场社会热潮时,“中国风”音乐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便成为一道待解的文化难题。人们喜欢“中国风”音乐的原因已不限于音乐的悠扬,中国诗词的美学意味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结合,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美学效果,令聆听者沉醉于中国风歌曲整体的含蓄、忧愁、优雅的意蕴中。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我国人民喜爱。但是,其受众基本上是戏曲从业者或者一些年龄较大的人,戏曲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还是相对较弱的。在流行音乐中借鉴和吸收戏曲元素,对追求创新品位的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例如王力宏的《盖世英雄》中,将欧美流行音乐元素R&B与我国传统京剧相结合,以传统戏曲为主体,充分利用国外流行音乐元素,为华语流行歌曲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中国风"”音乐的意义不是歌曲创作者的,而是歌曲收听者的传播。大学生在流行音乐的受众中最积极、最主动。人们可以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以“中国风”音乐为切入对象,考察了其对“中国风”音乐的认知、行为和态度,分析如何利用“中国风”音乐来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三、影视作品

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着宝贵的历史魂魄和思想精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影视作品的生产提供了不竭的题材。在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中,大学生仍占有极大的比例,所以当今的影视作品多是迎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而创作的。所以,现在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综艺选秀,受众群体都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大都为年轻一代,他们了解青年群体的需求,创作出有针对性的作品。同时,新生代的创作者受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在自己的作品中,都赋予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例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改编自大热同名小说,在播出之前就有一定的受众群体。电视剧一经播出,便登上微博话题榜,大家津津乐道剧中的人物、剧情等,同时也充斥着各类对上古神话的安利与解疑,在网络平台上传播传统文化,更有甚者截外网评论来抒写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赞叹之情。虽然它是纯虚构的小说,但是其中的天族、翼族、鲛人族也是基于上古神话和山海经神兽的描绘,上下三界、四海八荒也符合道家的天地之分,剧中的神仙异兽也源于道家学派。诸如此类的影视作品还有很多,如备受大众好评的《琅琊榜》《芈月传》《汉武大帝》等历史题材电视剧,利用当红实力演员与影视作品相结合的手法,吸引大量观众了解历史文化、服饰文化等。除此之外,还有综艺节目,如《我们穿越吧》,更是在各个方面展现出中国历史的丰富内涵,综艺桥段与现实历史的结合,录制场地的全古代化,使参与嘉宾身临其境,更加真实地传播优秀文化。这些影视作品背后的年轻制作者功不可没。影视作品既是一种媒介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它的后现代性决定了它是最典型的现代文化艺术形态,所以影视作品被赋予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而这些重任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力求用一种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大范围地传承优秀文化。

第5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汉服运动,汉服发展,汉服未来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而是包括衣服、冠帽、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的礼仪系统。汉服使用独特的裁剪方式,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会随着人体的结构,汉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反映了汉族传统的思想和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这短短十几年,围绕着“民族服装”所展开了多种社会活动和文化实践,先后出现了“唐装”的流行、“汉服”的讨论以及“汉服运动”等,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2004年和2005年“汉服运动”被响亮提出,穿汉服从单一的个体行为,慢慢演变为一种公众运动,众多汉服爱好者们围绕“汉服”进行网络大讨论,把最初的朴素“崇古”的想法转为正规的文化运营、商业运营。弘扬传统服饰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汉服的传承和弘扬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雅是俗,汉服毋庸置疑地成为最能抓住人们眼球的服装。汉服的重提,再次让人们思量传统服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一、汉服的发展

近年来,“汉服”的曝光率直线上升,这股汉服掀起的热潮逐渐壮大成为了一场“汉服运动”。它有着明确的社会价值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1]。

一种文化如果不是真正被人喜欢和向往,不会形成巨大的生命力,特别是80后的我们受到古典影视作品、戏剧、文学的影响,即使穿着批量生产的成衣,也会对古典的服饰有特殊的向往。

(一)汉服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汉服运动”刚开始是富有民间性和草根性的活动。但随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加入、赞赏与鼓励,加入“汉服运动”的社会阶层逐渐有所扩大。与此同时,它也开始产生了“精英主义”的情绪与倾向,自认为找到了“汉服”这唯一可以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汉服运动”的目的之一,据说就是要唤醒汉族乃至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

汉服爱好者们不断进行有关“汉服”的各种宣传、造势、表演和实践活动,致力于引起各种现代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他们向群众百姓解释汉服的由来,说明汉服和相关民俗活动或传统仪式的关系,向媒体介绍“汉服运动”的目标等。其中对于“汉服”的解说,有时是场景性的,比如七夕节女孩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二) 汉服能否承受国服之重

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的确定,汉服再次被摆上台面;2007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在两会上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这两个“事件”把汉服运动推向了,但是汉服能否承受国服之重呢?

国服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也没有明确提出过。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服装日趋西化,所以我国的“服饰身份证”的概念变得更加模糊。我们也难以确定自己有哪款服装可以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符号性呢。有人会说因APEC而火起来的唐装,此唐装的名称是来自海外华人对过节时所穿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服饰的一种称谓。并不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精髓[2]。

汉服又能否被大众所认可?这引来了许多人的质疑,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汉服如何能代表整个国家”;二是:“汉服在现代人意识中,仍是彻头彻尾的古装,在生活中消失几百年的服装,如何去承担现在人的民族情感。”

在许多的宣传活动中,都是以各种“秀”的形式在宣传汉服,虽然吸引了眼球,让更多了的人知道了汉服和汉服礼仪,但是也存在弊端。这种“秀”损坏了汉服是最高规格礼服庄严的形象,汉服是高贵典雅的,随意穿着使汉服丧失了更深层的意义[4]。

就现在来看,我觉得提出汉服作为国服为时过早。任何事物的复苏,都必须经过自然的萌发和壮大。强行推行,操之过急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汉服能否让国人由衷的尊为国服,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我对汉服运动的反思:首先提高汉服的品质这对汉服运动是极为重要的,就目前看来,网络上制作精良款式优美的汉服,都受到了年轻人的好评;其次汉服爱好者的热情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推广和普及汉服过程中,他们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民族主义的激情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但是由于他们对汉服和汉服文化的理解参差不齐,由此产生了偏激的想法,用言论伤害反对者,相当于在伤害了自身。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大部分人对汉服与汉服文化礼仪的认知空白。穿着汉服的中国人经常被误解为日本人或韩国人,而汉服也往往被当成是和服或韩服。遇到这样的情况,汉服爱好者通常有两个反应,一是有些生气或失望,二是把它看作宣讲汉服的机会。如何传达基本的汉服知识、文化、礼仪以及汉服运动的真正意图,还需要时间和耐心。

(三)汉服的市场

现代社会,社会热点对市场来说就变成了商机。在淘宝网上搜索汉服出来的结果共有46500多件,不仅包括服装,还有许多汉服配饰。细看便会发现,不仅有传统的汉服,还出现了许多新式的现代汉服。他们结合了一些现在的流行服装的特点,对汉服进行了改良和加工,具有时尚感的新式汉服。现在的汉服市场比之前相对规范了,但是还是有许多不足,商品的品质上差异比较大。挖掘和整理汉民族特色产品,以时尚而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生活节奏的表达方式为手段,重新树立和强化汉民族的民族标志,以自豪的姿态向世人展示我们的民族符号。这个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就目前来看,汉服进入市场的推广速度是极快的。但是市场的快速推进反而会给汉服带来忧虑:因为没有章法的滥用失去了服装本身高贵的价值,最后只能变成作秀的工具[3]。

汉服文化存在了上千年,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在今天依然能吸引我们的眼球,这就是汉服生命力发出的光芒。如何推广和传承这种生机勃勃的文化,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前行。

二、汉服的未来

近几年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09年春季Christian Dior高级定制的青花瓷系列礼服就体现了中国元素的渗透力量。张肇达、谢锋、邱昊这些华人设计师开始登上国际时装周;在T台上中国面孔更是异军突起,刘雯、孙菲菲都展现着来自中国的时尚力量;演员范冰冰在几次国际影展上,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礼服走红地毯,不仅引起了国内的热烈反响,更是在国际上掀起了一阵接一阵中国风的热潮。

如何做到将汉服的东方风韵与时尚接轨,推向国际市场,这是对汉服的挑战,也是关系到汉服的未来的关键。而将汉服与时装结合,大众能否接受汉服的新形象?这是问题所在。既要体现东方特色,彰显民族文化,又要与国际流行时尚相结合。这不仅要求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汉服的文化元素内涵,也需要对国际时尚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和了解。

虽然不是纯粹的汉服,但汉服元素和汉服文化无处不在。这是我认为的汉服的未来道路。对于中国设计师而言,重新回到本土文化立场,以民族性出发,借鉴和汲取西方服饰的优点,以向世界推广汉服的内在精神。把中国传统服装的元素恰当地用好了,就可能对国际眼光和国内市场两边讨好。既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又接触外来文化,保持着“非常健康的心态”;不会太快速或者太简单,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传统服装魅力恒久。正因为是好东西,有高品质,所以历经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流逝,依然让人回味。

三、结论

三宅一生(1ssiy Miyake)说:“传统并非是现代的对立面,而是现代的源泉。”的确,传统服装反映的是华夏民族的昔日辉煌。中国服装走向世界不该是汉服的再现,而应是取本土文化之精髓,融合于现代服装之中。只有对民族文化内涵有深切的感受,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然后结合现代意识,从而将它转化成当代中国服饰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服饰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并在世界时装史上创造奇迹。

参 考 文 献

[1]Deng Ya ,Liang Huie.A Primary Probe into the Charm of the Costumes of the Han People and the National Costumes[N] .DECORATION, 2006, (3) .

[2] 蒋玉秋,王艺璇,陈锋.汉服[D]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7,20,166-171.

第6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 “三美一共” “汉服运动” 问题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58

On "Chinese Clothing Movement" from

Fei Xiaotong's "Total of Three Beauties"

ZHANG Xiao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Mr. Fei Xiaotong's "total of three beauties" sixteen words principle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by the four articles of his writing, this is a gradual process. Fei Xiaotong embodies the philosophy and the pursuit of life. This is a world of peace and coexistenc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the pursuit of. To analyze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clothing movement"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pursuit, you can find a lot of problems in this group, if Mr. Fei Xiaotong is "total of Three Beauties" concept can be accepted if this group of absorption, make a full use, may be it’s a way out of their movement’s stalled cycle.

Key words "total of three beautie"; "Chinese clothing movement"; problem

先生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他的正式学术训练,在吴文藻带领下的“燕京学派”为他提供了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工具――文化理论,这使他对文化的价值或者精神层面尤为重视。随后进入清华学习人类学,师从史禄国,并接触到以Ethos理论为核心的学术体系。Ethos理论是一个民族群体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人们的群体,说同一种语言,自认为出于同一来源,具有完整的一套风俗和生活方式,用来维护和崇敬传统,并用这些来和其他群体做出区别,那么这样的人们的群体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民族”是民族志的单位――民族志科学研究的对象。受到的欧陆派民族学使他开始关注不同文化和民族在历史变迁中的关系,从清华毕业后,他去了英国师从马林诺夫斯基,学习“文化论”和“文化动态论”。

的“三美一共”理论的提出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提出的过程在他的四篇文章中得到体现。这四篇文章分别是成文最早的《对“美好社会”的思考》,以及《新世纪、新问题、新挑战》、《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最后成文的是《“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在这四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有几个关键词:“和而不同”、“文化自觉”、“美美与共”、“多元一体”。总的来说这四篇文章可以看作一个系列,体现的就是先生的“三美一共”十六字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对“美好社会”的思考》一文中,费先生首先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探讨“美好社会”是什么,说明这种意念的从来不曾缺少,是人类社会的共项和必备要素,而其内涵则因各群体经历的不同历史条件而各具个性。在当今这个开放的社会,群体间的接触、交流乃至融合已是必然。但是从发现“新大陆”开启这个开放的世界以来的500年中,人类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和平共处的办法,历史继续前行进21世纪,这种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人类该怎样和平共存下去也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费先生认为,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其实是物质利益争夺的借口和掩饰,但其中也有人类常有的心态作为基础,就是“各美其美”的群体在接触中发生了“唯我独美”的本位中心主义,这种本位中心主义必然发展到强制别人“美我之美”,然后群体之间便产生了对抗性矛盾。那么这种对抗性矛盾如何才能避免呢?就要用包容的心态、理解的态度,容忍不同信念的并存,“各美其美”的同时,欣赏、领悟他人之美――“美人之美”,在的原则下取得和平共处,并逐步发展为进入融合一致的大同世界准备条件。

在“新世纪、新问题、新挑战”中用自己“一生三级跳”、“从实求知”的经历做启示,讲述了自己对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社区研究,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到“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这样的变化过程,思考面对新世纪,人类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们怎样更新自身的理论、方法和概念?是否应该反思过往的分析框架?所掌握的研究办法能否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的研究对象?怎样适应?等等问题。提出了人类学研究必须适应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的主张,反对单线进化论,提倡“跨文化交流”、“文化自觉”、“美美与共”。费先生认为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指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和确立“和而不同”的文化关系,也就是先生之后提出来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主张。笔者认为,这篇文章是先生那种悲悯天下、“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胸怀的很好体现。他的理念想要达到的目标与中国古代经典《礼记・礼运大同篇》不谋而合,《礼运大同篇》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圣人的大道能够实行的年代,天下是为天下人所共有的。那么这个“圣人的大道”在费老的文章中就是指的“文化自觉、、和而不同”等等理念。

在这几篇文章中,先生一直在强调“和而不同”一词,这个词语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五》中,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对此的释义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以和为贵”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从某种角度看也应该是“和而不同”的社会。此外,在文中所提到的“学问是有用的知识”这一观念,应该引起知识分子的注意。费老告诫知识分子有了知识就要用出来回报社会,以及“学以致用”等观点,也是应该被知识分子所共同认同的。

结合先生的这几篇文章以及表达的理念,笔者想谈的是最近在社会上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汉服运动”是最近十几年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萌芽于上个世纪末,在本世纪初开始逐渐兴起,参与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但是取得的社会认可度却一直不高,多年以来,社会各界的反馈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以说活动效果停滞不前是这个运动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这个运动的参与者提倡将清代以前的中国古代服饰的样式作为汉族的传统服装样式,并且为这个服装体系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汉服”,倡导汉族人重新穿上“汉服”,并呼吁重视传统文化。为了更好的推广自己的理念,这些参与者们会定期举行集会,展开讲座宣传或者服饰展示等等。这个群体内部称自己所做地推广自己群体理念的活动为“汉服运动”,本文也姑且借来一用。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笔者都与这个群体的参与者有着广泛的接触,因此也发现了这个“运动”的一些问题。本文就笔者2012年在四川成都所参与的一个汉服群体内部讲座为例,来说明这个群体的某些典型问题。

这是场主要面向四川成都地区的“汉服运动”参与者的讲座,会场中坐了将近200人,半数以上都是身着“汉服”来参加的。这次讲座主要是对“汉服”的服饰体系知识的讲解和普及,在讲解人的讲解过程中,整个会场是非常平静和谐的,而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尤其是当有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人站起来提问之后,这种平静几乎被骚乱取代了。因为参与这个讲座的基本都是参与过一次或者多次此地汉服群体集会的人,这样的人就会被这个群体接纳为“自己人”,互相之间称呼“同袍”。在提问环节的一开始,提问人对讲解人提出的问题虽然各式各样,但是这些人的言语表达却非常一致,举几句比较典型的话,如:“汉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汉族本来就是大族”、“我们不说别人不好,只说我们很好就行了”、“我们不需要别人认同”等等。类似的言语几乎每个提问人都会讲,而且会在整个会场得到广泛的共鸣,不论讲座主持者还是参与人,所有人都在“其乐融融”氛围中保持高度一致。最后,一个人在提问中,表达了认为上述这些提问人的某些言语不是非常妥当的观点,便立刻引起了会议主持者的愤怒。主持人打断了这位提问者的话,并且对这个提问者参与了这么久的活动还会提出这种疑问表示深切的痛心。全场开始骚动,开始一致攻击这个质疑者,有人站起来对她进行义正词严的斥责,坐在她前后左右的人――估计是她的朋友,也纷纷用责备的眼光看着她,并说她不该乱讲话。这位提问者为自己辩解了几句,终于承受不住所有人的强烈抗议而选择终止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她坐下后,会场并没有恢复平静,主持人和那些表示强烈抗议的人,依旧在表达自己无法接受群体内部出现不同声音的愤怒和痛惜的情绪。讲座也就此不了了之。讲座之后,这位表达质疑的提问者受到了周围人明显的疏远以及会场上那些反对者的更进一步的批评。

就笔者对参与“汉服运动”这个群体的了解,认为出现上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这个群体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群体,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来自一种“悲情主义”,即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导致“汉服”消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广泛传播渲染,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悲愤、仇视、不满的情绪。这个群体的参与者认为正是因为清朝统治者的残酷镇压,才使汉人从此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服饰,他们作为传统文化的寻根者和倡导者,提倡大家重新穿起“汉服”来表达自己的民族属性是责无旁贷的。

第二、这个群体强烈的民族认同和组成人员的年轻化,导致这个群体存在着严重的文化本位中心主义思想,也就是典型的“唯我独美”思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强制不属于或者不认同这个群体的人“美我之美”的做法。

第三、这个群体从一开始便是以网络为依托逐渐走向现实的。“网络言论具有强烈的互相煽情的效果,最后导致言论偏激化倾向,一个理性讨论问题的人很快就会被攻击”,这个特点在这个群体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在这个群体中占主导的声音往往都是颇具煽动性的激进言论,或多或少都带有着文化本位的色彩。可是这种“妄自尊大”的言论会得到极快的传播和认同,那些试图来温和、谦逊的表达理性想法的人的声音很快就会被淹没。

这些特点,导致这个群体无法接受不同的声音,而只能是关起门来,来保持自己内部的“一团和气”,任何破坏这种和气氛围的人都会受到强烈的排斥。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反复论述说:“‘文明’的生存之道是要交流、理解、传播、共享”。“汉服运动”的群体自身所存在的上述巨大缺陷,使他们无法突破自身的障碍,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目的。先生的“三美一共”理念如果可以被这个群体接纳吸收,充分利用,或许是他们摆脱运动停滞不前的怪圈的一条出路。

参考文献

第7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1.1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

图书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收藏、整理、提供信息载体的信息服务、教育、文化传播功能的有机整体[5]。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是指图书馆通过不同的工作方式,把馆藏文化、图书馆文化及其社会文化现象扩散至读者和社会的过程,从而发挥自身的功用和效能[6]。高校馆的文化传播职能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通过面向学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传播文化;二是通过文献收藏借阅传承人类文化。文献收藏借阅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不再赘述。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包含影响人的思想、增进人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教育理念,表现出了教育的行为。

1.2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

高校馆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意识,赋予高校馆主体性的地位。高校馆文化具有传承性、自律性、自觉性和动态性,高校馆的文化传播自觉性决定了图书馆本身的主体性。主体论意义上的高校馆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在方法方式上的机械化、程序化造成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文化品质内涵的缺失以及人文关怀的失落,缺乏以人为本的文化向度,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多为单向式传递及对象化处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觉能动性。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领域逐渐以后现代主义视角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进行修正[7]。主体间性的依据在于人的生存本身,作为存在的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人与他物的关系不再被认定是“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消解了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片面性[8]。馆员与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两方主体,实践主体间性的“我—你”关系,以图书馆资源为中介,通过文化教育活动来实现高校馆的文化传播职能。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的图书馆文化传播重视馆员这一主体的教育引导作用,同时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沿承并超越主体性教育理念是高校馆文化传播职能的价值取向与诉求。

2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学生社团参与图书馆文化传播实践探索

2.1以主体间教育理念为指导组建学生社团开展文化传播工作。笔者调研部分高校馆,查阅相关文献,发现高校馆作为学校的文化资源中心,不像各院系与学生具有从属关系,图书馆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无法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生社团是学生中的先进代表和活跃力量,但大多数学生社团为非馆属社团,与图书馆是离散的合作关系,学生社团参与图书馆的文化活动没有形成常规化的组织模式,非馆属学生社团在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具有随机性、随意性,社团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题组织文娱活动,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工作不能很好地契合,这一直是高校馆难以常规性开展文化传播工作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开展文化传播工作,实现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的系统化及常规化,华侨大学图书馆结合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成立文化传播部,组建馆属初醒文学社、初醒读书会、读书俱乐部、迩雅汉服文化社等特色学生社团。图书馆将学生视为文化教育活动的主体,馆员充分调动社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播活动。在此过程中,文化传播部馆员作为主体之一,结合馆里的工作规划,考虑到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特长,根据社团特色组织相关文化活动;既鼓励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实践学生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使之具有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意义,形成系统化、常规化、长效性的文化传播工作模式。2.2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学生社团参与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实例。2.2.1依托文学社团开展文化传播工作。初醒文学社是华侨大学图书馆成立的文学社团,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馆员进行规划指导,由社团学生具体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社团学生的主体作用。初醒文学社设立管理部、宣传部、编辑部、创作部等职能部门,主要开展征文赛、《初醒》杂志编辑,每学年组织两次征文赛:一次读书征文赛、一次文学征文赛。读书征文赛旨在引导读者阅读经典,撰写书评或阅读感悟。文学征文赛征集读者的原创文学稿件,鼓励学生创作,培养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初醒文学社宣传部同学制作征文赛海报,在学校宣传栏及宿舍门口张贴海报,并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宣传,将征文赛的宣传工作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带动师生的阅读与写作。征文稿件由初醒文学社同学收集、整理、组织初审,图书馆文化传播部馆员联系专家终审,评出获奖作品,给予获奖作品同学证书及奖金。活动经费由图书馆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支持。如此,由馆员带领初醒文学社,活动深入有序,形成长效机制,成为图书馆常规性文化传播工作。华侨大学图书馆创办《初醒》杂志,主要刊登征文赛获奖文稿和日常原创来稿。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文化传播部馆员负责文稿把关和指导,由初醒文学社编辑部同学负责编辑、排版、发行等事务。学生积极踊跃,主动想方法、找问题。比如,在每期杂志中夹带调查问卷,问题设计以开放式回答为主、选择题为辅,通过分析读者反馈的问卷来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指导馆员根据初醒文学社同学的要求改进工作方式。比如,每学年新生入学时纳新,之后按照报名同学的兴趣纳入编辑部,安排编辑排版培训;为《初醒》编辑部提供办公场所,设置《初醒》杂志编辑室,方便同学进行征文审稿和编辑排版;印刷费用由图书馆专项经费支持,免费向校内师生赠阅,为文学社常规化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提供了保障。2.2.2依托读书会社团开展文化传播工作。阅读推广是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的重点。文化传播部组建初醒读书会,纳入学校原有的读书俱乐部。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文化传播部馆员首先进行顶层设计,以经典阅读推广为重点,从学生角度考量,指导初醒读书会同学开展读书沙龙、书目推荐、图书导读、书评等阅读推广活动,鼓励初醒读书会同学组织创新型读书活动。每学期组织6场主题读书沙龙,以经典图书为阅读目标,馆员与初醒读书会同学商讨主题。为了让读者提前阅读相关书籍,每期主题读书沙龙海报由初醒读书会同学提前一周做好,海报体现主题及推荐书目,通过网络媒体及纸媒宣传。读书沙龙由初醒读书会同学主持,邀请相关教授或学者指导。主题读书沙龙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初醒读书会同学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主要参与者,要求初醒读书会同学提前做好发言准备,在他们带动下,其他同学积极发言,交流阅读心得。在主题读书沙龙活动中,文化传播部馆员这一主体成为活动的规划者,图书馆作为场地、经费以及文献资源的提供者,通过读书沙龙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推广阅读。高校馆以自身为主体面向全校读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与以馆员、社团学生为主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理念不同:前者是传统的主客体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接受阅读引导与教育的客体对象,阅读推广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后者重视馆员、学生主体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2.2.3依托汉服社社团开展文化传播工作。华侨大学图书馆组建迩雅汉服社,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为载体,以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与图书馆文化传播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有着密切的契合点。迩雅汉服社的常规性活动“汉韵展”是一个集中华传统文化图片展与汉韵文化表演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文化传播部馆员指导汉服社同学选定展览主题、选取图片、组织展览。比如,中华传统汉服装展,学生查找历史资料,将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代表性汉服图片资料整理出来展览。汉韵展开幕式活动中,汉服社同学身着汉服表演汉舞、古曲演唱、古筝演奏、茶艺表演。图片展览加形象的文化表演很好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所有参与同学受到生动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汉韵展是一项有文化内涵、有创意的文化活动,成为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的经典活动。如果没有汉服社同学积极主动组织参与,仅靠图书馆作为主体,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达不到文化教育作用。

3建议

3.1重视馆员教育引导作用,回归主体地位。为了提高馆员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境界,“读者中心”“读者第一”“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读者是上帝”等提法广泛流行。这种理念下的“读者中心”论带来了实践运作中读者权利、图书馆馆员权利的冲突,“读者中心”将图书馆与馆员工具化、边缘化[9]。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馆员主体地位不能忽视,需回归本身价值,重视馆员的服务及教育职责。馆员对馆属学生社团进行图书馆常识、文化教育活动策划、社团管理传承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馆员在文化活动中积极的态度、得体的言行举止、渊博的学识、良好的管理能力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中体现馆员的主体性地位和教育职责。高校馆的文化传播工作具有多样性,学生社团创建时有其自身的兴趣倾向性。馆员要因势利导,把握方向,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实现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的特色与高效。3.2创建特色馆属学生社团,明晰社团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实现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的系统化及常规化,华侨大学图书馆突破高校馆与学生社团合作的传统模式,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以文化传播部为指导部门,先后成立多个特色学生社团。图书馆创建特色馆属学生社团,便于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明晰了学生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社团成员来自学生,会以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来组织活动,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由学生社团配合图书馆组织开展文化传播活动,能将活动宣传深入到师生之中,促进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实现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馆员作为文化传播活动主体之一,有义务对活动规划指导,但图书馆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非强迫或干涉学生活动的自由,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提供建议、方法、指导和服务。鼓励学生社团结合自身兴趣开展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3.3发挥社团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文化传播活动中提高素质。在文化传播活动中,馆员与学生同是文化传播活动的主体,不再是传统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使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工作深入影响到全校读者。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是为了完善自我的需要,希望通过参加或组织社团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图书馆开展的文化传播活动既迎合他们热爱读书的需求,又满足他们锻炼自己的心理,对学生有吸引力[10]。图书馆通过组织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同学参与策划、讨论活动方案,促使学生激励自我、在讨论中锤炼自我,激发了学生共同成长的愿望。参与组织活动的社团同学通过实践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3.4响应社团学生的反馈,提升馆员的文化。传播工作能力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社团学生与馆员在文化教育活动中的互动,学生成长及需求信息的反馈,促使馆员主动提高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主动阅读提升文化素养、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变化。馆员会广泛阅读人文经典,提升人文底蕴,增强在文化传播工作中对学生的感召力;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及时完善知识结构,为学生社团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指导;主动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能力,以便更好地组织规划文化教育活动。馆员作出表率,才能对学生有感召力,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播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此,通过社团学生与馆员的互动反馈,促进馆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馆员的文化传播工作能力。

作者:刘君霞 单位:华侨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楠.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教育与传播功能[J].学园,2014(21):44-45.

[2].MarrilynL.Whatdolibrariansthinkaboutmarketing?Asurveyofpubliclibrarians`attitudestowardthemarketingoflibraryservices[J].TheLibraryQuarterly,2004(1):63-84.

[3].张文雯.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关系简介[J].图书与情报,2010(5):6-12,45.

[4].魏思廷.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5(3):24-31.

[5].刘君霞.生态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实践与理论探讨[J].图书馆杂志,2015(3):66-70.

[6].陈鹏.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功能及其实现策略—以温州大学图书馆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7].徐妹,张雪艳.论后现代视阈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定位与发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12-15.

[8].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5-121.

第8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在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中,需要注重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服装反映出人物形象,并采用相应的强调手法,充分体现一种理念,使古装影视剧的服装符合当时的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提高古装影视剧的吸引力和真实性。因此,在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查阅剧本所反映的历史年代的资料,研究这个时期的服装特点,并斟酌每个人物形象,设计出相符的影视剧服装。例如,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服装设计过程中,叶锦添研究了曹雪芹所处时代的审美情趣,了解到乾隆年间昆曲盛行,由此,他认为曹雪芹在创作小说《红楼梦》的时候一定受到了昆曲的影响;并且,叶锦添认为现代人对中国传统的文化都是比较喜爱、容易接受的,通过与导演和制作组的仔细沟通,他产生了在虚与实的适度结合中增添一些昆曲韵味的设计理念。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造型便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在复古的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虚拟性和现代元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效地融为一体,让电视剧呈现出一种年轻、叛逆的氛围。由于先前已经有经典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人们对其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因此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想要在服装造型上突破,既要找到一个富有创新的视觉风格,又要易于大众接受,这是一个难度系数比较大的挑战。

二、古装影视剧中服装设计的原则及特点

影视剧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因此影视剧的服装设计具有显著的特征,戏剧性、虚拟性、创新性等特征在古装影视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虚拟性可以将古装影视剧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的身份地位更好地体现出来,并与现实社会作为对比,从而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灵感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的再现并不等同于完全的复制、照搬历史。在设计古装影视剧服装的过程中,不应拘泥于当时历史时期的真实性,而是要在基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和创作,适当加入现代的创新元素,将恰当的创新思维运用到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过程中。如今,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而言,更具创新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服装的造型、质量和色彩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其次是服装造型更加夸张,充分发挥了服装对于意境的渲染作用。当今古装影视剧中的服装设计,将美术性和历史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也体现了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古装影视剧服装设计的美术性与历史性

1.坚持历史真实性原则,与历史背景相符

在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中,有一种“贵出之实”的设计理念,这里的“实”主要是指体现出古装影视剧的历史真实性。在历史上,曾有过“章服制度”,即对不同等级的官员以及百姓的服装颜色和服装图案都有着相应的规定,例如贵族可以穿绫罗绸缎,而普通老百姓只能穿布衣等。在盛唐时期,人们的穿着特点便是袒胸、宽衣大袖、长袖,只系腰带不系纽扣,而裙子则较长、线条飘逸优美,很多贵族的装饰和服装面料都有一定的讲究,装饰主要以珠宝玉器为主。在《唐明皇》这部电视剧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便把当时的特点全部展现了出来。而在《红楼梦》这部电视剧中,原著作者曹雪芹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在皇宫里很多妃子都喜欢穿汉服。关于这点,从雍正的十二妃画像中人物全都着汉装便可看出;并且根据相关史书的记载,由于乾隆皇帝带头穿汉服,所以无论是亲王还是满族都会穿汉服。因此,在电视剧《红楼梦》中,人物的服装采用汉装并没有违背历史的真实性。

2.采用不同时人代服装的典型样式

我国的传统服装造型在每个朝代都有详细的规定。例如在电影《十面埋伏》中,人物的服装造型采用的是唐人的胡服,其主要特点便是窄袖、小翻领、锦边、对襟。我们从金捕头的衣着上便可以发现这个特点:一件用锦织的红色绣花斗篷,中间设置了比较精致的袖口,其中又不乏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又例如电视剧《橘子红了》,故事背景是清朝末年的江南。剧中人物的服装造型并没有根据当时的时代特点进行设计,而是在中国传统服饰和民族服饰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如外短里长的喇叭袖、衣服上的滚边和刺绣、绣花鞋。电影《夜宴》中青女跳舞过程中穿的一身素衣,看似朴素而简单,并没有什么装饰,但是观众却能从中深刻感受到青女心中的惆怅、哀伤和凄凉,同时也预示着一场暗含杀机的夜宴。

3.展现不同时代崇尚的典型色彩

服装色彩在古装影视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甚至可以说服装色彩是一部影视剧的灵魂。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等的对比,可以构成相应的情绪色彩,并与其他因素相互配合,从而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情感。色彩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有利于提高影视作品的感染力。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服装采用的是比较艳丽的色彩,追求的是一种浪漫、写意的风格。这不仅体现了精致细腻,又体现了自由奔放,从而将古典与现代、现实与舞台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服装色彩与人物造型、环境、光影、声音等因素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加强该影视剧的内涵、思想等,而且还能感染观众的情绪。例如,电影《英雄》就像一幅水墨丹青画,剧中人物形象与飘飘仙境相互配合,充分展示出了国画般的自由与飘逸。整部影片共有白、黑、青、绿、红这五种颜色。其中红色能够充分显示出赵国人的爱国情怀以及执着的精神,同时还能反映出他们反叛秦王的决心。故事的意境和颜色的对比反差给观众带来了完美的视觉享受,很多观众看完这部影片后,都对其中的色彩呈现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4.服装配饰有意体现历史风采

第9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包括文化生产力结构的调整,生产力才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生产力的调整,以及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获得有效的克服和解决。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需要在文化产业的管理制度上创新。有效的制度创新是在文化产业生产力结构的同步创新变革下,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制度上配合。实施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在统一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将公益性文化产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适度剥离。根据市场与意识形态相关制度的不同,对文化企业进行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区分,然后分类指导,并分步骤实施创新性的体制。

如果继续以旧的管理模式来运行扩大了的文化产业,一定会造成文化市场的混乱,如果政府职能转变得好,对我国广大的文化消费者,对从事文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投资者,对国家经济建设都会带来巨大的好处。我国政府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与WTO的规则也有冲突,现在要修改或放弃原来熟悉且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学习不熟悉的新规则,必然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然,我们希望这个过程越短越好。 (孙安民北京市副市长)

把“首钢”建成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的偶合体

“首钢”时代的结束,同时应该是石景山(首钢)生态与文化园的开始。高炉的关闭将要迎来另类艺术园林的新生。这里应保留钢铁工业的记忆:高炉、炼钢、贮水池,原有的工业符号应予保留。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应以绿笔渲染为底色,是在拥有大规模的绿化的前提下,建成美丽的文化演艺大市场和青年活动中心。工坊、动漫基地、艺术人的沙龙,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艺术工厂、艺术作坊、游人与艺人的交流场、观众的游戏场。这里可以有纯传统的艺术,也有现代的、前卫的、抽象的,甚至是涂鸦的。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实现固守、嫁接、吸纳、变形,多种艺术品种的宽容相处的艺术特区。

(刘秀晨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

应加强对动画的管理

国家应有个强有力、有绝对权力的动画管理部门,协调、整合、扶持、管理目前还一盘散沙的中国官方、私营的动画机构,有规划、有设计、有方案地提出中国动画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目前有十几家部委涉及动画的管理,但这种现象结果就是都管又都不管,没有明确政策和统一指令,我们建议:国务院可成立“中国动画事业管理委员会”,设在文化部。由它协调十几个部委;由它整合中国动画资源;由它对外和国际上动画机构沟通合作;由它加强管理,使中国动画早日走向正轨、走向产业、走向辉煌。

(李扬长安法制电视制作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