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

第1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古老,浪漫,喜庆,热闹的节日之一。七夕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小雅》里记载“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如今常被冠以东方情人节的色彩。事实上七夕是古代中国妇女节,古时姑娘们最为重视的节日。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织女星宿赐给人间巧艺、而人间“年年乞得天上巧”便可以巧手巧艺和勤劳来获得安居乐业,幸福吉祥,而姑娘们也因为“巧艺”“巧媳妇”可以获得美好的因缘与婚姻。乞巧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的五子、花果、祭酒、焚香、祈祷。洋节越发活跃迷漫的当今中国回归传统势在必行,人们越来越希望了解并获得中国统节日如七夕节所蕴含的巨大文化内涵,七夕节正在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七夕节活动内容】

云南著名演员王乙帆将携话剧核心创作组以汉服形象亮相七夕节,为大家带来浓浓中国味的演出。同时由其出演的云南首部原创都市舞台剧《要么爱要么死》也将在七夕文化节当天以片段的形式与大家见面。据说其透露,都市剧以汉服形式演出并非穿越,而是以汉族的常态与大家见面,因为汉服复兴才是一种真正的时尚。七夕节当晚有还有越剧,舞蹈,民乐,歌曲等传统文艺演出和盛大的斗巧会,和百人现场拉红线活动,更有话剧情侣门票送出。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七夕文化节将于8月13日晚7点半在昆明金鹰广场B座举行,届时男女老少将多汇于此,一同欣赏传统的节目表演,共同享受美好时光。

【七夕节文化内容】

中国传统七夕节妇女以积极向上,竞争,勤劳和巧艺来展现自己的风姿。所以七夕节又比现代的三八妇女节更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社会意义。每年七夕节云南汉服协会都会组织以传统的周代的祭礼来祭祀织女星,仪式庄重肃穆。仪式完成以后就举行一年一度斗巧大会。斗巧大会围绕纺织技术展开,有穿针、浮针、绣香包之类的竞技。

七夕最好的象征物,就是针、红线、莲藕和荷花。传统的斗巧竞技中,最古老的一项是穿针。即在一个莲藕上插上七颗针,用根七彩线穿过七个针眼,速度最快者为胜。

【复兴传统节日的理念】

我们提出三个概念,符合这三个概念,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第一要具有中国的文化素质。

第二要参加中国传统的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国每个节日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以传统的方式参加传统的节日是最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而传统民俗对于社会人的公民性(如社会责任感,对传统的尊重)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

第2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七夕;文化;发源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87-01

一、七夕节名称来源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二、七夕节日形成与古代典籍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汉地区,甚重祠祀“汉之游女”。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注文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而在南阳汉画像石 “牛郎织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为牵牛。

三、七夕节日发源地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相当广泛,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南阳、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西安等地争执不休。

根据现代诸多的民俗类的出版物,大都记载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完全符合神话传说地方化的特征。牛郎织女传说的诸多版本中,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据文献记载,南阳历代养蚕业和丝绸业发达,由此形成了乞巧风俗,见证了“奇巧”中的织女与南阳丝绸的渊源关系。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化,所反映出的农耕地区的特点非常明显。耕牛是农耕地区不可缺少的役力,是从事农耕的主要“生产力”。

山西称和顺是中国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发源地。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发源于美丽的天河梁下、沐浴池畔。在和顺当地乡间,一直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老地名与景物名称。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与故事主人翁相对应的地名,一段段优美的故事被当地百姓传诵着。

山东沂源则拥有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珍稀景观。两处景观隔沂河相望,沂河与银河的谐音,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惊人的相似,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独特景观组合。2008年,沂源县与中国民俗学会举办了全国首届和第二届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认定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播地,沂源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牛郎织女传说之乡”。同年6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西安是座历史古城。据史书记载当年汉武帝在这里开凿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大人工河—昆明湖,把它比作天上的银河。为了上应天象,就在河两岸特地雕塑了牛郎和织女像,逐渐演绎出了牛郎织女的民间爱情故事。七夕当日西安市在昆明池两岸,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外,“华清池七夕中华情人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也同时启动。

四、中国情人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现代的中国情人节,充满了爱意。情侣间的浪漫温情,在中国情人节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相亲约会,互赠礼物,观看爱情电影,共同旅游度假,温馨的烛光晚餐,甜蜜的鲜花巧克力,中国情侣共同打造出了“银河隔不断,真情永相随”的真挚爱情。现代的中国情人节,又充满了无比的商机:影楼情侣拍摄优惠多,珠宝情侣选购折扣大,情侣专线旅游纷纷出。各类机构举办的交友征婚、集体婚礼、相亲大会热闹登场,大小商家均会以此作为噱头打出了各种各样的促销主题,中国情人节成为一块商家争抢的充满甜蜜商机的“爱情大蛋糕”。

第3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我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乃至

成为古今文人墨客笔下的钟爱题材之一,其根本原因就是它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并且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众所周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起始于先秦时代,到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按照自己的爱情观,婚姻观和社会理想来完善这段传说,情节形式不断丰富,内容更多的增加个人色彩,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体现出了民间故事传说时空的广泛性、内涵的多重性及其结构的开放性。

中国古代是农耕经济社会,牛郎织女体现着男耕女织的的生产方式,牛郎负责“耕”,女负责“织”,而牛则是耕作的协作“工具”,这是古代小农经济的耕作特点,也是古代社会家庭的分工方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告别了了小农经济,向社会经济招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男耕”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我们骨子里的那种传统观念根本就无法彻底消除。当今社会,男人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占据经济收入的主要地位 ,无论社会怎么在进步,科技怎么在发达,中国人在思想上还是需要改变,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去改变,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我们的呼声,口号一浪比一浪高,但是真正能够落实改变的真正的又有几个呢,男女平等的呼声口号从未停止过,然而,女织的生产合作方式正在逐步退化。

在当时的小农经济社会,牛郎织女的美满结合体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我看来,牛郎和织女各自代表着我们国古代勤劳的男性女性,他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丰衣足食,自给自足,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精神。男耕女织的生产合作方式,牛郎和织女通过一起努力,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牛郎靠辛苦的劳作来挣钱生活,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千百万农民的生活方式。织女则是在家养蚕纺织,代表着古代勤劳女性。用他们勤劳刻苦,踏实肯干,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构建美好生活,并孕育一儿一女,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也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极其愿望,人们借助牛郎织女来达成他们心里的强烈愿望,把自己的美好向往加到牛郎织女的传说里。

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天庭制度造成了俩人的分离,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在和姐妹们下凡的途中和牛郎相爱了。显而易见,两人的地位悬殊,怎么可能得到祝福。织女是天帝之女,财富,地位,容貌都堪称上流;而牛郎则是民间一穷二白的贫穷小子,地位金钱势力一无所有,这根本得不到别人的赞同,这样的婚姻在别人眼里是不可能幸福的。因此,王母天帝知道后,极力阻止,拆散他们,导致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厮守,妻离子散,痛不欲生。但是,牛郎为了追求爱情,冲破重重阻力,在带着儿女就要追到织女的时候,却被王母用一玉簪隔成了一道银河,从此,每年七夕只能在鹊桥边见一次面。这个传说体现出了到时封建社会制度,“父母之言,媒妁之命”是古代女子出嫁的命运,自己没有追逐爱情的权利,只能听从家族的安排,失去人身自由。在婚姻面前,只有门当户对,没有自由与爱情,王母以一个古代封建家长的态度出现在相爱的两个人的面前,一只玉簪就轻易的摧毁了他们的爱情。但是他们是坚强的,就算有人阻止,不被人祝福,他们还是要力争为自己争取机会,追求爱情与自由,追求幸福生活。尽管不能天天见面,但是每年的七夕是他们全家的幸福之日,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倾注了从古至今多少人的愿望理想,封建礼教摧毁了他们的美好生活,只能将这种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放到自己所喜爱的故事里。体现了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民间传说源于人们的口头,他们同情牛郎织女,不想以痛苦凄惨的结局收尾,因此,他们决定把每年七夕定为牛郎织女鹊桥相见,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民族文化就此传承下去,七夕已经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七夕是牛郎织女见面之日,由此,七夕演变成当今的情人节,相爱到人在这天浪漫约会,吃情人大餐,感受这爱的气氛。这已经是一种风气习惯了。每年的七夕,天河山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纷纷来到这里,来感受这对有情人的的爱情,中国民俗协会已经将天河山命名为“七夕文化基地”,加强了对七夕文化的了解,也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七夕节已经广为流传了上千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不要懈怠它。我们不仅仅要把七夕节看成一个节日,一个纪念爱情的日子,我们更应该把七夕节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要曲解它的真正意义。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让它源远流长,而不是盲目崇洋,追捧外国文化,忽略自己民族的文化。做到积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

第4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主题阅读;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这些古诗词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处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地阅读、积累古诗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有效引导小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g里,获得更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呢?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我将古诗词阅读活动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一、主题阅读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这样的主题编排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古诗词的积累与学习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沟通学生课内、课外的横向学习,连点成线,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空间。

(一)文本研读定主题

在浩淼的古诗词长河中,有许多诗歌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长或讴歌大好河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安排了两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研读文本之后,继而从主题出发,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拓展阅读《赠汪伦》、《别董大》这两首表现送别之情的诗歌。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时,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当然,灿若繁星的古诗词,主题的归类也是不胜枚举的,有思乡诗、山水诗、边塞诗、爱国诗等题材。在教学中,如果能以点带面,拓展同一主题教学内容,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勇于思考,勤于课堂实践。

(二)传统节日觅诗情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这些节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学习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同时大力借助古诗的学习,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让学生感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景象;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了解古人扫墓的习俗;七夕节,学生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了解七夕的传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欢度节日之际,我们亦可以开展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等,并重点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同学们在故事中了解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于屈原诗词中体味他那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这样入情入境的传统节日主题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春夏秋冬赏诗境

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著名诗人留下的经典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带领学生开启了穿越四季之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聆听、诵读着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欣赏柳树婀娜的身姿;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聆听春天的歌声;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感受在田野上奔跑的快乐。

在热情奔放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孩子们一睹西湖盛夏的风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孩子们领略了夏雨的滂沱。

在高远辽阔的秋天,学生读杜牧的《山行》,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诵刘禹锡的《秋词》,吟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陶醉在秋天的意境中,陶醉在动人的诗篇中。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无需老师再做过多讲解。

二、多种方式促积累

(一)日常活动作保障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两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诵。

2.开展“课前一诵”活动。每节课上课前学生诵读古诗词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放学路队诵诗词。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各班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好队,边诵读古诗词边走出校门。

(二)趣味实践展收获

第5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节日 大学生 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和大学生文化素养

(一)传统节日概述

“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头牙、寒食节 、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尾牙、祭灶、除夕等。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认知、情感、伦理道德和信仰价值观等四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基本知识丰富,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学艺术修养;从情感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坚持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节日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功能从认知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传统深厚,很好地传承了餐饮美食、风俗礼仪、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餐饮美食方面如春节的饺子、年糕,端午节的粽子等。风俗礼仪方面如春节要祭祀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等。伦理道德方面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传统美德等。文学艺术方面如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的诗词歌赋,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等民间艺术等。大学生通过教育学习或者通过亲身参与传统节日能很好地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传统节日的交流功能从情感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具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节阖家团圆、举国欢庆、邻里乡亲互相拜年,其乐融融;清明远足踏青、拜祭祖先,既体现了孝道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原有的以亲属、伦理关系为纽带的社交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少,需要更多的通过传统节日来增加亲友相聚的机会。传统节日的情感交流功能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更加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

(三)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从伦理道德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要求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礼”的规章和“乐”的法则,对民众进行礼乐教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礼乐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远足踏青、祭拜祖先之礼;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缅怀忠烈之礼等等。中华传统节日中所体现出的“仁义、忠孝、廉耻”等礼乐文化基本品格对指导我们现代生活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导国人尤其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伦理道德,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传统节日的凝聚功能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传统节日逐步成为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结晶,成为凝聚中华儿女民族感情的强大纽带。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树魂立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传统节日观调查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观现状,2012年3月份,笔者在宁波的四所高校(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5份,有效回收率97%。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45.8%,女生占54.2%。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占52.3%,理工科类占47.7%。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了情况。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24.2%的大学生能说出3—5个,50.5%的大学生能说出6—9个,其余25.3%的大学生能说出10个及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大学生中10.4%的能了解10个及以上,18.6%的能了解6—9个, 49.8%的能了解3—5个, 21.2%的了解1—2个。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途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65%)、亲身参与(54.4%)、媒体传播(39.8%)、学校教育(10.2%)和其他(13.7%)。这表明,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度较高,但了解较浅,不够深入和全面。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

(二)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常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98.2%)、中秋节(87.6%)、元宵节(85.1%)、端午节(59.7%)、清明节(54.3%)和七夕节(25.6%)。其他节日如腊八节、中元节等则参与较少或从不参与。大学生在过传统节日时,参与比例较高的传统节日习俗依次为: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贴春联,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七夕节与喜欢的人约会等,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则较少参与。这表明大学生能积极参与主要传统节日和坚持一部分传统节日习俗,但对于一些不是特别重大的传统节日和其他一些节日习俗参与相对较少。

(三)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基本态度

在调查中,大学生们均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大学生们也普遍表示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不够浓厚(47.8%),节日形式不够活泼有趣(32.3%),节日内涵的宣传和挖掘还不够(31.8%)。在对待中西方节日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示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喜爱,但同学们也普遍表示过西方节日只是对过传统节日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这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弘扬传统节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构建弘扬传统节日的大环境

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指的是老百姓是过节的主体,政府是节日的引导者与宣传者。一方面政府不要在老百姓过节的方式上给予过多地干涉,以保持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传统节日的引导和宣传,着重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1. 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政府要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具体来讲,就要保护和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物质、精神和仪式三方面的民族文化传统。如,物质方面对年画、生肖产品、中国结等节庆用品,饺子、年糕、汤圆等节日美食的文化内涵进行大力宣传;仪式方面可精心开展如舞龙舞狮、灯会、文化庙会等;精神方面要注意提炼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如春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聚的主题等。

2. 拓展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加强节日文化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主张“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娱乐是节日的灵魂”。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缺少轻松浪漫的娱乐氛围和大型欢庆活动。因此,政府要在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在节日文化的表现手段上,可在节庆文化产品、节庆用语、节日食品等方面推陈出新,如近些年清明节兴起的网络祭奠、将七夕节包装为“中国情人节”等,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此外,政府还应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让更多的人们体味到节庆的欢乐。

(二)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共同引导和谐的节日文化

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从前面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认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欠缺。

1. 高校要多开展节日实践活动,将节日教育与参与相结合

从调查得知,大学生节日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讲座、论坛等外,还要突出实践教育。如端午节的包粽子吃粽子活动,中秋节的赏月咏诗、文艺联欢活动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2. 家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加强亲情交流

相对于社会和学校而言,家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具备更好的亲情优势,具有言传身教和终身教育的特点。家长自身要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坚持传统节日习俗,从而使子女耳濡目染。此外,家长还要注意避免传统节日情感交流的庸俗化。如,“压岁钱”是极为普遍的岁时节令习俗,谓能压邪驱鬼,借以祝福,但现实社会生活中则异化为了一种攀比之风。家长应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节日文化环境。

(三)大学生要理性对待中西文化,通过“文化自觉”实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避免崇洋,又要有开放和兼容的气魄。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觉”首先意味着要有“自知之明”,即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认同本国本民族的节日文化。其次意味着要承担“文化责任”,即要将节日文化的接受与传承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作为自身文化归属的一种象征。最后意味着“自我创建”,即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如,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和仪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生活观念和习惯相结合进行改良创新;将西方节日中欢乐有趣、注重交往交流等好的方面吸收借鉴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去等等。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增进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情感刍议[J].教育评论,2009(6).

[2]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J].理论界,2007(9).

[3]方敏.浅论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4]黄涛.保护传统节日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5]李心峰.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J].艺术百家,2012(4).

第6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生动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098-02

提起政治课,能让人想到的往往是――经济学遥不可及,政治学空洞说教,文化课高贵刻板,哲学课晦涩难懂;提起政治课教学,能让人想到的往往是――老师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缺乏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一切无不使政治课堂呈现出一种“静态的,呆板的,居高临下”的僵化形态。怎样将书本知识“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步将他们带入知识的殿堂?怎样让他们体验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身临其境”的求知过程?这正是每个高中政治教师孜孜以求的。因此,优秀的政治老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呆板僵化的课堂就会生动起来,枯燥单调的知识就会灵动起来,政治课才会被赋予无穷的魅力。

一、“有声的”生动政治课堂

教育应该培养追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很快的讲授,应该多从事于讨论,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受到鼓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地尝试使教育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一些兴趣。

――罗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

设计辩题:

正方:应该过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

反方:应该过西方的2.14情人节

摘录课堂辩论精彩片段:

正方二辩:中国人从小就接触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是个美丽的传说,所以我认为应该过中国的“七夕节”。

反方三辩:西方的情人节非常的浪漫,送巧克力,送鲜花,迎合了现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支持过西方的情人节。

正方三辩:中国的“七夕节”承载的故事,具有悠久的文化渊源,有着深远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我认为,应该过中国的“七夕节”。

反方二辩:由于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大量“失真”和“缩水”,即使没有“洋节”的入侵,我国传统节日同样会走向没落……

我的反思:灯不挑不亮,理不辩不明。采取辩论赛模式的课堂上,学生思辨,立论,逻辑归纳,通力合作,快速反应,掷地有声,直击对方核心和漏洞,精彩纷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一刻的疑问和思考,既触摸了中华文化的辉煌与屈辱,展望了中华文化的未来和美好,同时也唤起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出路的思考和行动。这种辩论式“有声”的政治n堂激发了教师的激情,激发了学生的激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于是,我们感到“有声”的政治课堂真好。

我的感悟:

教育即对话,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学生、课本之间的沟通、碰撞,这三者都应该是动态的,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学生走向知识,不仅完成对模块知识的理解和解读,更有对人文精神的构建和领悟。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人与人主体间灵魂的交流活动。

1. “有声”的政治课堂,需要百家争鸣。如果仅仅是老师发出的单一声音,那么老师的讲授即使旁征博引、慷慨陈词,讲台也只是一个孤独的舞台,老师也只是一个孤独的歌者,学生终会出现审美疲劳。真正的“有声”课堂,是给学生说“不”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应该充满立体的声音,生生互动,各种声音交汇;师生互动,不同思维碰撞;百家争鸣,引领共同成长。

2. “有声”的政治课堂,开始可能会有杂音,不那么和谐。那么,老师既要做激起千层浪的一石,又要有丰富的学识支撑,穿针引线,使各种声音和谐起来,汇成主流声音。这样的政治课,不再是充满空洞说教的一潭死水,而是发出叮咚之声的清清泉水,即使片刻的沉默,也是师生的思考,也是静水流深。

3. “有声”的政治课堂最大限度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参与整个课堂,让他们合作、交流、探究、共享……那么教师呢?教师要完全退隐吗?不是的!当学生无从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老师适时提出一些具备一定开放性的问题,需要老师在关键的时刻因势利导、穿花拂叶、点拨总结,使学生对问题疑惑丛生、如入幽微之境时,能够心领神会,突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优秀的老师能够随时为学生拨开云雾,领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成功滋味。

二、“有色的”政治课堂

《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片段

学生搜集威海二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资料,在课堂展示环节谈谈自己参加了哪些活动,以及体会和感受。

一组:展示了很多张威海二中校园活动的图片,大家直呼美哉。

二组:展示了一段威海二中校园文化节中师生的表现,大家直呼精彩。

三组:重温了班级合唱曲目《精忠报国》,大家直呼痛快。

大家畅所欲言谈感受,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优秀文化的重要性。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整个课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我的反思:片断中每节文化课就是一节美术鉴赏课,就是一节音乐鉴赏课,就是一节体育鉴赏课,就是色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多媒体的动感,直观的图景,活生生的画面和翔实的材料、美妙的音乐等,都会使学生的各种感官达到全面的刺激;老师授课时的妙趣横生、信手拈来,都会使学生进入智慧的文化王国,寻找到政治课堂里美妙的生命色彩。这就是“有色”的政治课堂。感动?震撼?享受?

我的感悟: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教学过程必须是动态、变化、开放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需要老师具有丰富的学识、积极的探索欲望,对多媒体合理的运用,为学生创设激情学习的动态、开放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觉行动,自由展现。在这样动态生成的政治课堂上,虽然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知识固定,有老师设计,但教学过程中展示的不再是晦涩难记的概念,而是充满了艺术元素,也饱含了老师的用心经营和灵动的智慧。这样充满生机和生命力的课堂是“有色”的政治课堂。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面对的学生,是被快餐文化浸润长大的“90后”,而课堂中教师传授的许多人生哲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被他们看作是空洞的说教。当我们把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图文并茂地展现给大家,当我们以大量的精美画面和视听信息来营造动静交融的课堂,在瞬间就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兴趣的大门,引领他们自主走进这种全新的政治课堂,走向灵动,走向睿智;衍生出不曾预约的精彩。这样的政治老师是精彩课堂的缔造者,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是富有生活气息且有真正内涵的老师。

三、“有味道的”政治课堂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高二“文化生活”学习的重点,也是情感升华的关键点,其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是最后的落脚点。为了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笔者采用平民榜样――吴林香的事例,力求在平凡中展现美德风范,并设置了层级性、开放型、探究性、方向性明确的问题引领:

问题1:走近吴林香,你有怎样的感动?

问题2:感悟榜样的力量,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走进吴林香的故事后,学生交流时声音哽咽,眼中饱含泪水,情感的表达淋漓尽致。学生走近这些榜样,感动于她们发自内心的善行义举,在感受道德之美的同时以榜样为指引,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以真情投入,用美德U释,从感性到理性层层推进、循序渐进,让知识立体化,思想生动化,课堂充满生命力。

我的反思:从学生那一双双闪着泪光的眼睛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隐藏的真情,而这情感的大门一旦打开,竟如洪流般奔腾不息。同样是那些熟悉的资料,但演绎出了有生命的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演绎出了“有味道”的哲学课堂。学生的心感动了,他们的情感升华了,他们的信仰增强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认真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就会将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感发掘出来,引起感情的共鸣。

我的感悟:

凡是长时间勉强学习的人,都会以相应的饥渴和急迫去忘却。

――赫兹里特

1. 有味道的政治课堂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当我们强迫学生听讲、记忆、背诵时,学生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得到的知识,却会在不知不觉间遗忘、流失。相反,当老师精心创设贴近生活、贴近知识的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中打开心门,以饱满的激情、求知的饥渴去学习,这样得来的知识必定长时间都不会忘却,且历久弥新。

2. 如何创建动态的有味道的课堂?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在这种职业价值的取向下,基于热爱才会有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动力,才会有老师积极探索和主动创造的欲望,也就赋予了老师的职业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要想创建有味道的政治课堂,教师必须有饱满的激情,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情感,把他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体会人生,体会生活,体会政治课的真谛,体会政治课的“味道”。这样的政治课堂,教师怀美而教,学生欣然共鸣,师生共同激发出知识的美丽芬芳,展现出人格的魅力张扬,这怎能不让人浸润其中,沉醉其中。

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

第7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对西洋节日的追捧,导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式微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要改变这一局面,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③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J].《新闻界》,2009(2)

第8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神话;教学启示

神话的丰富内涵让人神往,独特魅力让人沉醉。神话,想象力丰富、人物性格多样、情节离奇曲折,对小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是神话这种文体与童话、寓言、传说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与其他文体的教法混淆,在教学策略上有一些误区,这对小学生学习神话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接下来本人就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的教学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一、神话教学中的审美启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时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1.细细品读,指导学生感悟神话的语言美

读可以让文中的人物、事物、情节、景色走进脑海,形成画面,学生可以充分感受神话所呈现的美妙世界。神话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现象,因此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反复地读,粗读、细读、有感情的朗读;在对课文不断地品读中感受文章蕴含的审美享受,感受神话语言的独特魅力。

2.关注人物,指导学生欣赏人物的形象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神话人物形象,女娲、、夸父等,这些人物形象或是正义的化身、或是济世的英雄、或是光明的象征,学完了相关的神话作品,它们的形象都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田。

要揣摩内心,体会情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总是人神合一,他们既有普通人的美好情感:向往光明、自由、追求幸福生活、崇尚真善美;更有作为神的担当、豪迈、气魄。因此,在学习神话作品时,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有助于学生走进神话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热烈的情感,从而把握人物鲜明的形象。

3.梳理情节,感悟神话作品的意蕴美

不论是中国神话还是希腊神话,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变化无常的大自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威胁。人们在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艰难地走着。因此,神话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在学习神话作品时,引导孩子们借助多种方式梳理神话的情节,对把握故事的大意,感悟其中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帮助。梳理情节首先要划分段落大意,引导学生划分出课文哪几段是在讲一个情节,然后再将这些情节串联起来,从而更加清晰地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如《女娲补天》第一段交代了补天的原因;第二、三、四段写女娲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补天的过程;第五段写五彩云霞与女娲补天的关系;梳理好课文情节,学生对补天的历程就一目了然了,那么其中神话故事所要传达的为人要勇敢、善良、敢于抗争的思想就扎根于学生内心了。

二、神话教学中的文化启示

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学习小学神话作品,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透视传统文化,拓展神话作品的教学宽度。

任何民族的神话故事都是其民族文化的根源所在,是本民族民俗民风以及精神本质的重要体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的篇目只有五篇,只是浩瀚神话故事中的一隅,但它却是通向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很多神话故事本身就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息息相关。牛郎织女的七夕节、赛龙舟以救屈原尸体演变而来的端午节、对月神的崇拜而来的中秋节,很多神话故事都可以从民俗中为其找到注脚。教师应该善于从神话中找到其相关的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引发对神话更大的关注。再通过对神话的学习,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神话故事中感受民族精神、形成民族气节、最终寻找到作为炎黄子孙的心理之根。

三、神话教学的全方位构想

现代教育主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参与到神话教育中来,是本人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多思考、多说、多写,走出课堂,多种途径开阔视野。

第9篇: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范文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与优势

襄樊发展乡村旅的自然游资源丰厚

襄樊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襄樊交通发达,自古即为交通要塞,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秦汉以前,襄樊市为艰、卢、、罗、鄢、谷、厉、随、唐等诸侯国之城,随后为楚境,秦汉以后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境内有许多三国文化遗迹,是“古三国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景点除古隆中、水镜庄外,引人神往的除徐庶故居、庞统故居、“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故居之外,还有米公祠(米芾)、习家池(习郁、习凿齿)、刘秀故里、蔡仑故里等。著名的宝刹禅林有承恩寺、白水寺、广德寺、鹿门寺等。这些著名历史古迹大多“藏于深山人未识”。

近几年,湖北省文物普查人员更是在襄樊市南漳县先后发现了一条民间文化遗产廊道—在不到4000平方公里的深山狭谷间,聚集了数以百计的古民居、古山寨、古墓葬等,数量众多、景观奇特、气势宏伟。初步统计,共收录古民居76处、古山寨385处、古墓葬141处,其中26处已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色鲜明的春秋寨、卧牛寨是专家确认的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面积最大的古山寨,号称“华夏第一大古山寨”。更值得珍贵的是,这些古民居、古山寨数量众多,分布集中,保存相对完好,为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开展文化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就能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襄樊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的人文资源丰富

相对保守的民风,使数千年来襄樊许多村庄基本完好地保存和传承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这里产生了汉水女神和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与七夕节。襄阳城西10里处紧邻汉江边有一个小山原名叫方山,后来又叫万山,又名汉皋。汉代以来的注释家都认为《诗经·周南·汉广》是以发生在这里的汉水女神与郑交甫的人神恋爱神话传说为背景而产生的。宋庄季裕《鸡肋编》说:“襄阳的正月二十一日,当地人说这一天是郑交甫向汉水女神求取佩珠的地方。襄阳郡的百姓都来到汉水岸边,倾城而出地从万山乘船顺流而下,妇女们在沙滩中寻找小白石头有窟眼可以穿透的,用丝线穿起来。悬挂在头发上,作为祈求生儿子的吉祥物》——是为穿天节。”七夕节也是从襄樊和汉水的穿天节、请七姐等古俗逐步演变成的。

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襄樊历史上名士灿若繁星,堪称人文荟萃。这里是伍子胥、宋玉、刘秀、庞统、杜甫、孟浩然、皮日休的桑梓之地,又是诸葛亮、王粲、米芾的第二故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英才,为襄阳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轶闻传说。

这些历史名人游山玩水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诗文,也是旅游区的一大笔文化遗产。如果在旅游文化中融入更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文,让乡村游注入文化这一元素,使游客在游览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了乡村游的内容,提高了乡村游的品味。

襄樊发展乡村旅游得到政府重视

为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襄樊市市委、市政府多次聘请专家就襄樊市如何进一步打造旅游城市开展论坛,与武汉三特公司达成《南漳县古山寨文化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的协议,最近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南漳古山寨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规划,武汉三特公司计划一期开发建设春秋寨、卧牛寨、茅坪河,以“山寨兵戈传奇,荆楚民俗神韵”为项目形象内涵,全力打造“荆山·楚源·古兵寨”项目主题品牌,规划总投资1.2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二年,待相关部门审批后开始动工建设。主要建设两大主题山寨、东巩镇游客集散中心和茅坪河民俗体验观光游览带。具体项目有:一是春秋寨——传承历史与未来。完成春秋寨遗址保护、观光索道、古山寨博物馆、仿古山寨复建、游客中心、空中栈道等项目建设。二是卧牛寨——千年兵戈的传奇。完成卧牛寨遗址保护,演武场复建,团山寺修复,古战实景演示,登山索道,山顶步游道等项目建设。三是利用东巩镇现有酒店、宾馆等接待设施,完善度假接待功能,形成游客集散中心区,充分挖掘地方丰富的荆楚民俗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表演活动项目,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旅游接待和文化休闲等综合功能的旅游小镇。四是建设茅坪河民俗体验观光游览带——田野牧歌的风情。完成茅坪河沿途象形山石景观营造、洞穴景观、生态景观走廓、古法造纸作坊、古石碾、古酿酒作坊、茅坪河漂流、田野牧歌景观等项目建设。从而形成以“东巩镇、春秋寨、卧牛寨”三大板块为主,茅坪河民俗风光带为辅的“三区一带”空间项目格局。按照规划,南漳春秋寨、卧牛寨古山寨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集科学考察、历史观光、民俗表演、生态体验、乡野风情、水上娱乐等一体化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力争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对促进南漳旅游向更高层次的转变,提升和丰富襄樊旅游形象,完善襄樊旅游产品结构具有战略性意义。

襄樊乡村旅游的现状

襄樊市可供游览观赏的历史古迹、革命旧址、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甚多,具有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目前来看,许多旅游景点因地域组合不够理想而导致外地人到襄樊来只能看个隆中,景点单一,无法展示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如距枣阳48公里的邱家前湾与河南桐柏和随州市交界,是个“鸡鸣闻三县”的地方,现在住着近90多户人家,有230间古建筑。据记载,村寨是在明朝景泰年间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建成;经考证,这些民居的历史在200年至600年间,如今大多保存完好。每家都有一个四合院,门厅前的汉白玉石凳上刻有龙、竹等花形,墙壁全是青砖砌成。正厅是两层小阁楼组成,房顶的瓦片上都印有精美的“寿”字,横贯全村的排水沟由石头砌成,古色古香。规模如此大的村落遗存非常少见,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审美价值,但发现后我们并没有进一步研究、保护、宣传它,更谈不上开发利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作为襄樊市的一个旅游景点,就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村一样。

在襄樊,一些旅游公司已经注意到了乡村旅游的价值和潜在开发意义。但到目前为止,襄樊只有一些旅游公司零星地组织过到隆中摘樱桃、到老河口摘梨、到枣阳摘油桃等“参与体验型”的乡村游,还没有形成大批量的“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据悉,最近武大EMBA总裁班到保康考察,欲巨资打造农业观光园,以保康店垭、马良、歇马等3个乡镇32个村为中心,发展以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整个计划投资30多亿,这应该是襄樊乡村旅游的一个重大创举。襄樊乡村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政府主导的强大支撑和独具特色的娱乐项目,将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景区竞争中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

发展乡村旅游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