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铅球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铅球在学校体育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常常会认为铅球运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没有掌握好正确方法的情况下进行投球掷球活动,不但产生了大量的抛球现象,也对自身安全造成了威胁。本文主要分析了抛球现象产生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高中铅球教学;抛球现象;探讨
铅球作为田径类体育运动的一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铅球的投掷过程中,需要学生全身各个部分协调运作,因此,铅球投掷教学也就成为了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铅球学习的不重视,常常会导致“抛球”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
1.教学中产生“抛球”现象的原因
在铅球教学开始时,学生对于铅球的印象一般停留铅球就是将球抛出去这一认识上。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于铅球的学习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抛球”现象产生的原因。
1.1教师没有做好辅助指导工作
在教学进行工作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正确的投掷动作往往会做一些辅助直到工作,或是安排一些辅助练习。但是由于现代教育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很多教师对于辅助工作做得并不到位,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助练习指导时,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力,使学生在铅球投掷时出现了“抛球”现象。
1.2学生忽略正确的动作标准
很多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往往抱着游戏的态度。因此在学习铅球时,常常认为只要将铅球投掷到远处就可以了,忽视了教师对于铅球动作的正确讲解,导致“抛球”现象的产生。很多学生在投掷铅球时,追求铅球投掷距离,盲目进行投球,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而且很容易伤害到自身。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铅球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下降,丧失铅球学习的热情,影响接下来的学习。
1.3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达要求
铅球是一项需要全身部位相互配合的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在铅球投掷过程中,需要学生的肩轴和髋部相互配合,最后通过小臂用力将锁骨处支撑的铅球投掷出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发力顺序错误的情况,先进行小臂的发力,但是小臂的发力又不足以支撑整个铅球投掷的过程,因此在最后部分泄力,造成铅球“抛球”现象。错误的发力顺序不仅使学生的成绩难以达到要求,还容易造成学生小臂肌肉拉伤。此外,学生本身的力量素质也是产生“抛球”现象的重要原因。铅球在投掷过程中需要学生将铅球向前上方用力投出,但是学生的上肢力量一般较弱,在将铅球向上投出时手臂承受过大的负荷,无法协调全身用力,最终导致将铅球甩出,形成“抛球”现象。
2.铅球教学中产生“抛球”现象的影响
“抛球”现象是铅球教学中最容易出现而又最不可忽视的问题。“抛球”现象的出现容易为学生树立一个错误的动作技术概念,影响学生对于铅球正确投掷动作的学习。同时,抛球动作严重影响学生的正确动作环节,影响学生的投掷成绩,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身体出现损伤。另外,抛球动作如果没有及时的改正还会影响到学生正确的动力定型,直接影响学生对于铅球投掷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3.避免“抛球”现象的一些措施
3.1建立正确的投掷概念和清晰的动作形象
在铅球投掷教学中,为了避免“抛球”现象的产生,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铅球投掷概念和清晰的动作形象。因此,在进行铅球投掷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投掷动作进行分解后展示给学生,并且可以通过同时展示正确以及错误的投掷方式让学生进行区别,帮助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对错误姿势进行严格区分。
3.2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
在学生进行铅球投掷练习时,教师应该多注意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防止学生因为自身一点失误造成整个铅球投掷过程失败。另外,教师可以随时记录学生的错误姿势,并在下节课上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指出其中的错误点,力求学生能够牢记动作要求和规范,避免“抛球”现象产生。
3.3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
要避免学生在投掷过程中出现“抛球”现象,除了让学生在理论上了解铅球投掷动作外,还要让学生进行大量实际的训练。让学生在投掷的过程中感受正确的用力顺序,体会正确姿势与投掷距离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进行大量铅球投掷练习也能够帮助学生牢记正确动作要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针对教学中产生的“抛球”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要经常性的鼓励和称赞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教师增大学生的练习量,从练习中感受到铅球正确的投掷方法。
参考文献
[1]陆睿.关于高中铅球教学中抛球现象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4,(21):35-35,36.
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对于青少年铅球训练的实际进行分析,探索适合青少年铅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的策略,为优化当前青少年铅球技术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 青少年 铅球技术 教学与训练
一、青少年发展铅球技术,是抓住素质训练的最佳时机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神经、骨骼、肌肉与心血管系统发展不均衡,实施科学系统训练可增强体质、促进发育,发展身体素质,并使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为从事铅球专项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展身体素质要抓住身体素质发育的最佳效应期,在这个期间即使不进行专门训练,其相应素质也会自然较快地提高。如果抓住敏感期采用专门手段加以训练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理学指出,柔韧性是7-10岁和13-14岁;速度是9-12岁和14-16岁为发育敏感期。此间要抓住重点,着重发展效益素质,在组织训练实施过程,要以短跑、跳跃、球类和快速练习为主,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多年系统训练,则会取得良好的成效。由于人体发育阶级存在个体差异,训练要因人而宜区别对待。
二、铅球技术特点要求
(一)铅球的出手速度是核心
速度是各项投掷运动的核心。投掷技术原理指出:决定远度的最重要因素是器械出手的初速度,这体现了田径运动的基本特点。田径运动的竞技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比速度,器械出时初速度快,力的作用合理就能掷得远;助跑速度、起跳速度快,而与踏跳动作力的作用合理就能跑得远、跳得高;周期运动跑和走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快而体力分配合理就能跑得快、走得快。这充分表明田径运动是以速度为核心的运动,而铅球技术更是以速度为核心的运动项目。
(二)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
滑步是为了获得最后用力前铅球运动的快速度,若使这一速度对铅球出手后的飞行起到更大作用,就必须使其与最后用力时铅球的加速叠加,而叠加的效果取决于滑步与最后用力动作的衔接和速度的传递。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优秀铅球运动员对滑步速度的利用率大约只有30%-40%。人们在做技术分析时,通常把滑步和最后用力分为两个阶段,但在运动实践中,在两个动作衔接时不但不能存在任何停顿,而且还要使动作衔接和速度还要加快。有些学者认为“过渡阶段虽然仅有1/l0秒左右,但确是一个重要阶段。”此时,如果过分强调超越器械动作,造成身体――铅球速度明显下降,则会影响铅球的投掷效果。因此,更要强调两个动作的衔接技术,即在保证必要的超越器械动作的情况下使身体―铅球速度得以保持甚至增加,达到速度传递的最佳效果。
(三)应具有最佳的出手角度
铅球运动是抛射点高于落点的斜抛体运动,它的出手角度只有在小于45°角时才能投出理想的适度(成绩)。也有人认为出手角度越接近45°角越好,有关专项书籍提出铅球出手角度在30%一40%为最佳范围,优秀运动员的实践表明,铅球出手角度在35°-42°之间可创造出优异成绩。因此,在培养青少年选手时,应根据选手的特点、力量、速度、技术情况,来确定他们的最佳出手角度和投掷技术。使其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身体能力(力量、速度、出于角度等)的合理技术动作,从而取得自己理想的投掷效果。
三、铅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策略
根据以上铅球的技术特点,并且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投掷技术的最佳时机。学习和掌握合理的投掷技术是达到高水平铅球运动员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果少年时期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那将是很难纠正的。因此,教练员要十分重视少年早期对于铅球的技术教学与训练。
(一)加强技术教学
少年选手的铅球技术动作由不会到会,必须经过一个教学实践过程。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特点、素质水平,来确定教学方法、手段,在施教过程做到耐心、细心,因材施教,进而确定运动员的技术风格。由于青少年选手力量素质较差,切不能照搬成年选手的技术规格和动作要求进行技术教学与训练,应随着他们生长发育及力量素质不断提高,逐步提高技术要求的负荷要求,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动作定型打下技术基础。
(二)掌握基本技术的结构及节奏
铅球完整技术的动作节奏是技术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与训练中,应结合少年选手特点(生长反应特点、心理特点和智力特点)在基本技术教学中,要使选手不但掌握技术环节身体空间结构的变化;而且还要掌握各环节动作速度的变化节奏。为此,要多采用轻器械,把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结合起来,总体上要以完整练习为主,培养选手们的节奏感。
(三)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技能
在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如果从形态和动作上能看出少年选手的专项发展趋势,进行技术教学与训练时可有所侧重,如果趋势不明显,可以暂不确定专项,无论属哪种情况,在此训练阶段都不要专练固定一个专项,应使选手学习多项投掷技术,进行多项技能训练。各项技术形式虽各有不同,但技术的实质却有相似之处,少年选手建立多种“条件反射通道”,根据技能的迁移原理,则有助于学会和掌握未来专项技术中高难度的关键性技术环节。通过掌握多项技能,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特点有发展前途的专项。
(四)培养放松协调用力的能力
肌肉协调工作和放松能力,关系到铅球技术集中用力、动作幅度和出手速度的发挥程度。如果这些技术环节在青少年训练阶段不能很好地解决,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将影响专项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少年技术训练阶段,投掷强度应以中等强度为主,着重对技术的要求,培养放松协调的推铅球能力,也可适当安排大强度训练,以检查在大强度投掷训练中,能否放松协调的运用投掷技术。
(五)运用比赛方法进行技术训练
对于少年选手来说,比赛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比赛检查训练效果,培养比赛能力和拼搏精神。比赛能检验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技术中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针对性训练。比赛项目包括专项、副项,并精选少量与专项相关密切的素质项目及专项技术评定和主要的形态指标,对选手技术进行综合评定,利用比赛杠杆使训练更加科学化。少年比赛时间和次数不宜过多,这是由于少年运动素质不高,保持良好的状态时间较短,长时间大强度比赛,使精神和体力都容易疲劳且运动成绩会逐渐下降。因此,少年竞赛期不宜过长。
一、铅球教棍点拨原理
利用教棍运用增长的手臂,在练习中直接或间接地给予帮助,使学生体会到正确的肌肉用力感觉,加快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在铅球技术教学中,运用教棍分为三种形式。
(1)直接助力方法(以右手为例,下同)。主要有推法、点法、托法等三种直接助力法。
推法:把学生的身体施加一个向前的力量,例如后坐臀部姿势(在推动铅球时的一个动作)。教师要站在学生左边的地方,当学生的右腿用力蹬地的时候,便利用教棍将学生的臀部向前上方推送,做一个蹬地送髋动作。
点法:对学生某一部位进行点触,提醒完成动作时的正确性。如滑步结束时,学生的左腿落地较晚,引发衔接用力而产生了停顿。这个时候,教师要站在学生左边靠前的地方,在学生的滑步动作将要结束的时候,利用教棍前去点拨一下学生的左边小腿,促使学生的左腿迅速落到地上,为学生的衔接滑步动作和最后的用力动作,能够创造出一个较好的局面。
托法:利用教棍的力量促使学生的身体托起升高,帮助学生完成动作。教师要站在投掷铅球圈直径延长线的左边,预先就将教棍放置在学生的右腋下面,在学生推动铅球的时候,教师要随着学生用力推动铅球所产生的转动姿势,顺便向前跟进,将学生推球的臂肘向前上方托起来。
(2)直接阻力方法。主要有直接阻力挡法、直接阻力拉法、直接阻力压法等三种。
直接阻力挡法:为了控制学生的身体向某个方向运动,需要教师采用教棍来阻挡或者加以固定。教师站在学生的左边,当学生在最后用力的时候,左肩便转到左侧,需要教师及时用教棍阻挡一下左肩,不要让学生继续地向后转动,造成一个稳固的左侧制动动作,为振手做好准备。
直接阻力拉法: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用手抓住教棍,以便控制身体运动速度的快慢,从而正确完成推球动作。教师要站在投掷铅球圈后方直径延长线旁边,当学生做滑步练习的时候,用左手握住教棍的另一头,从而使左肩更好地保持住开始的姿势。
直接阻力压法:为了使学生的身体保持一个较低的姿势,发挥教棍下压的力量来实现这一目的。当如滑步动作结束的时候,学生上体抬起的过早,破坏了超越器械的规定。教师要站在学生的左边,把教棍用力压住学生的后背,使学生保持着后倾姿势,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状态。
(3)设置标志法。高置标志方法:教师站在投掷圈前左侧位置,把教棍与地面保持平行高举头顶,要求练习者将铅球推过横着的教棍。
中置标志方法:教师站在出错动作旁边,把教棍放在腰的地方,与投掷方向保持一致,让学生沿着教棍的方向运动。
低置标志方法:教师要站在投掷铅球圈的前方,把教棍前端放在摆动方向前约2米的地方,教棍前端离开地面20厘米,要求学生在滑步的时候,用力向教棍前端运动。
二、注意事项
(1)在利用教棍进行铅球教学时,遵循教学规则,做到恰到好处。
(2)注意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不同的人和事。
一、学生掌握推铅球技术的现状
在推铅球的教学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知道铅球被推出去的远近取决于这几个因素:快速的出手速度,合理的出手角度以及高的出手点。然而,在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快地掌握推铅球的前三个技术部分,但对于最后两个部分的掌握却出现了困难,因而不能掌握整个推铅球的技术。结果,推出去的铅球在远度上很难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降低,影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推铅球教学中突出重点部分
针对上述出现的情况,教师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应该以最后用力部分为重点。因此,首先要抓好原地推铅球技术的教学。通过教师对此技术的分析、讲解、示范,让学生知道最后用力技术环节的掌握在推铅球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只有掌握好这个环节,才能将技术完整地运用到推铅球中,推出去的铅球的距离才会远。除此之外,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对学生急于把铅球推出去而没有掌握技术的情况要及时加以制止,并让学生多做无球的练习,让他们知道只有掌握好主要技术动作,才能更好地掌握完整技术并运用到推铅球中去。
三、送髋动作在主要部分中的作用
通过教学中突出对主要技术部分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推铅球的完整技术,而在推铅球的教学中,作者通过对学生练习情况的掌握,发现学生由于在最后用力中送髋动作的不充分,而无法完成整个推铅球技术。所以,作者认为,要让学生掌握主要技术部分,必须了解正确的用力顺序,首先从身体重心周围的大肌群即髋部发力,右腿用力蹬地,使右髋向投掷方向移动,继而上体向投掷方向抬起。这些力作用于地面后,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向上传递,最后协同躯干、手臂和手的相继用力将铅球推出。
1.如何发挥腿部与腰部的力量
在推铅球过程中,右腿快速的蹬伸与快速的转体这两个动作,是发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快速的蹬地、转体时而没有充分地送髋,会导致腿蹬离地面时,腿部、腰腹部分的力量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的,只有在右髋充分地向投掷方向移动时,才能最大的发挥腿部和腰腹部的力量。
2.抬头挺胸,高的出手点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推铅球时总是出现在低着头、含胸的情况下把铅球推出去的现象。结果,造成有些学生不是在推铅球,而是出现铅球过早地离开肩,用手扔出去的现象;甚至手臂力量小的学生还会造成手臂、手腕、手指受伤的情况。我们知道,推铅球的最佳出手角度在38°至42°度之间,这个角度推出去的铅球的距离才会最远,而且只有在腿部与腰腹部的力充分发挥,通过右髋向投掷方向移动,右腿迅速的蹬直,上体向投掷方向移动,抬头挺胸,才能达到最佳的出手角度,并朝着正确的方向投掷。
3.出手后的身体平衡
当铅球出手后,怎样才能维持好身体的平衡、不出投掷圈、不犯规呢?当然,除了及时迅速交换两腿位置,以全脚掌着地,屈膝、降低重心外,还与送髋是否充分是分不开的。送髋不充分往往容易造成出手方向偏离投掷方向,出手角度小于投掷角度。当铅球出手后,学生就很难运用维持平衡和降低速度的方法保持身体平衡和不犯规。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强调送髋动作在最后用力部分中的作用,应多加以练习、掌握,要充分突出它在推铅球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为学生能更快地掌握推铅球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这项运动,最终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摘 要 为了提高中学铅球教学成绩,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有关学校体育的运动训练书籍的查阅,构思了3套游戏方法,同时选用了2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游戏法对中学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并找出了游戏法在实践应用的不足之处,为游戏法在铅球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游戏法 体育教学 铅球 游戏设计
一、前言
游戏法是从游戏中不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简到难的掌握专项运动技术,有鲜明的教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游戏法同时融合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学校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研究对象
初中学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三、游戏设计结果与分析(结合铅球项目特点的游戏设计)
(一)关于基本速度训练“鸭兔赛跑”游戏的设计
速度包括位移速度、反映速度和动作速度。而铅球运动项目对下肢的力量和上肢的爆发力要求较高,因此对游戏“鸭兔赛跑”的基本设计围绕着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和上肢爆发力的同时提高其位移速度。更深一个层次分析,铅球运动对下肢的绝对力量要求很高的同时还要注重下肢爆发力的培养。而上肢的爆发力同时也需要上肢乃至整个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要快。所以该游戏的设计表面上看来是训练学生的位移速度,实际上游戏的设计应该围绕着锻炼学生的上下肢的爆发力、下肢的绝对力量以及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为目的。提出以下游戏构思:游戏场地在篮球场进行,一个教学班平均分成4个小组,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鸭兔赛跑”。其中半数小组的第一名队员扮演“鸭”的角色,鸭在赛跑的时候采用“鸭子步”方式行进。另半数小组的第一名队员扮演“兔”的角色,兔在比赛中只可以采用跳跃的形式。所有小组进行“鸭兔”的迎面接力比赛,每个小组的下一名队员要采用和上一名队员不同的方式参加接力比赛,也就是说第一名队员如果是“鸭”,第2名队员就得是“兔”,这样依次循环直到所有队员比赛完成,第一个完成接力的队伍获得比赛的胜利,同时要求接力的方式是两名队员相互快速击掌5次。这样的接力中,队员扮演“鸭”的时候由于只能蹲着行进,因此对队员的下肢力量的增长有所帮助,而在扮演“兔”的过程中练习了队员的下肢爆发力,接力的过程要求两名队员快速击掌5次才可完成接力,对队员的动作速度和上肢的发暴力上有所帮助。而且这些训练是在游戏性质的比赛中不知不觉的体现在了学生身上,对学生学习和提高铅球成绩有所帮助。
(二)关于基本力量训练“铅球式保龄球”游戏的设计
由于铅球项目对学生的绝对力量,相对力量和爆发力有着不同的要求,但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三者的提高对学生的铅球成绩均有帮助。对于“铅球式保龄球”的游戏设计为:同样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采用组间对抗的形式。游戏场地使用足球场。游戏基本规则是队员轮流采用原地推铅球的姿势(在学生有错误动作的时候予以纠正)和双手后抛铅球的姿势,使用实心球向10-15米开外的目标“球瓶”投掷。“球瓶”采用10个灌满了水的纯净水瓶子。每炸到一个瓶子得一分,最后以整个小组的总得分的多少来记各组的成绩,同时可以评出个人“炸球瓶冠军”。该游戏设计中的两种投掷方式,一种是原地投掷铅球的方式,这样最直接的练习和提高的学生的铅球技术,以及铅球项目要求的各种素质,这个时候可以把目标“球瓶”放置的稍远一些,让学生发挥最大的力量潜力。采用双手后抛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后抛的时候双臂发力快一些,同时也可以把“球瓶”放置的远一些,以便在游戏的同时加强学生上下肢的力量练习,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关于基本协调性训练的“过独木桥”游戏训练设计
平衡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本质上要求体内最细小的肌肉的一个协同工作的能力,能够很全面的锻炼学生的肌肉发力。关于协调性训练的“过独木桥”游戏的设计如下:使用矮跳箱和一根相对较窄的木板组成一个“过独木桥”,两侧使用跳高垫作为保护,“过独木桥”的长度尽量长些。学生双手各持一个实心球,手心向上,双臂展开。如果在走“过独木桥”的过程中掉了下来,则要受到一定的惩罚,惩罚措施采用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的方式进行。以这种形式通过“过独木桥”,本游戏采用个人计时的方式进行对比及成绩的评定。本游戏的设计,除了对学生的协调性有所帮助以外,其游戏失败的惩罚措施实际上是一种力量训练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惩罚措施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尽最大努力来完成“过独木桥”的游戏,锻炼其协调性,同时保证了即使学生出现失误,也可以从力量的角度进行练习,一举两得。
四、结论
(一)设计的游戏“鸭兔赛跑”“铅球式保龄球”“过独木桥”三种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的强度,提高学生铅球成绩有较大帮助。
(二)在铅球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铅球成绩,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三)体育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具能否满足游戏的要求,尽量能够保证简单的教具满足游戏的要求。
(四)在使用游戏法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对比或者比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
(五)游戏法教学一定要注意规范课堂秩序,同时注意加强游戏法教学中的铅球专项技术训练。
参考文献:
[1] 肖玲.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07).
[2] 寇燎原.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具体应用.考试周刊.2009(23).
关键词:原地掷实心球;教学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体会
掷实心球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很基本的投掷练习内容,是锻炼学生上肢力量、腰腹肌力量以及协调性要求很强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在近几年的升学体育考试中,投掷实心球也是考试项目之一。如何使实心球掷的更远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和训练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认为,要使实心球掷的远,首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教师明确掷实心球技术动作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心球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和动作方法。掌握好持球、预备姿势、预摆动作和最后用力的动作。注意全身的协调配合和协调用力。
二、如何提高掷实心球的成绩,谈谈我在教学及训练中的几种练习方法
1.动作技术练习。(1)徒手模仿练习,主要用于体会动作,特别是头的位置与视觉的方向。眼一定要看前上方,此点力求认真体会。投掷时一旦眼看到地,投掷效果一定不好。(2)挥臂练习,要求两臂挥至前额上方即停,用以练习出手时机,掌握球出手的角度。(3)完整动作练习,一定要注意几个技术环节:一是出手时两臂一定要在头的两侧,手在前额上方;二是头的姿态,头一定要稍扬起,目视前上方;三是身体一定要成反弓,两腿协调地做出蹬地撑起的动作,这样才能投远。
2.利用器械进行练习。(1)双手头上持球躺在小垫子上,两膝弯曲似仰卧起坐动作,用力做仰卧起坐动作,当上体起到近垂直部位时,两手用力把球从头前上方掷出。要求手臂要直,掷球时甩腕拨指,头要抬,眼看前上方;(2)双腿跪在小垫子上,双手持球后仰形成背弓,收腹前震上体同时,持球双臂顺势向前上方挥臂,双手挥至头前上方时,快速拨指扣腕将球掷出,过程中要抬头,眼看前上方;(3)持球站立练习,在练习者的前面3~5米处,安放一排球网架,根据学生个子的高矮,选择适当的投掷位置站立,练习持球、预摆、最后用力的连续动作,要求投掷者练习过程中,抬头,眼看前上方,蹬地、送髋、腰腹急震、挥臂拨指甩腕动作连贯,挥臂球在头前上方出手,球要在排球网的上方飞出,要有抛物线。旨在练习掷球动作的连续性和出手角度。
3.力量素质练习。(1)上肢力量:可采用俯卧撑、举哑铃来练习,男生30个/组,女生20个/组,每组间歇2分钟,做3~4组。(2)腰腹肌力量练习: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一头起来进行。练习时要求在动作到位的基础上,强调速度爆发力。力量好的学生,可手持实心球进行练习,效果会更好。男生30个/分钟,女生20个/分钟,每组间歇3分钟,做3组。(3)下肢力量练习:①距离20~30米的连续蛙跳和单腿跳,要求动作到位、连贯;每次练习间歇1分钟,做5次。②30~50米距离的快速跑,要求全力冲刺,每次间歇2分钟,做5组。
4.练习注意事项。(1)注意练习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在确认无人从投掷方向经过时再练习,确保练习安全。(2)练习前要把肩、腰、髋充分活动开,防止伤害事故。练习时要注意自己的技术动作,认真体会;最好能与同学一起练习,以便互相指正。(3)提高力量的练习要经常进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1.投掷实心球时手腕手指无力。原因:持球手指完全放松,手指手腕力量差。纠正方法:要求持球握球时两手手指适度紧张,可以用铅球进行抓握练习,发展手腕、手指的力量。
2.投掷实心球时两肘关节过早下降或甩小臂现象,造成出手角度过小。原因:球出手时肩部前移过早,上臂用力不当,使球出手点低,投掷近。纠正方法:两个肘关节不能过早弯曲,投球时不能低头,眼看前上方。
3.投掷实心球时腰腹收缩与两臂用力不协调。原因:投掷时单纯用两臂力量将球投出,而腰腹没有协调做动作。纠正方法:先进行徒手练习,注意蹬地、收腹,投球协调,再由轻球到重球进行练习。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用以上方法教学,指导学生练习、训练,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参与练习和训练,在中考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总之,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主参加到教学实践中来,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一、故事中挖掘,情趣中渗透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更喜欢听动物或者童话故事,教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编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生动形象的故事,在故事中挖掘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思品的渗透。例如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之王――老虎过生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纷纷前去祝贺,动物们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森林之王家给他过生日。你听,他们一起为森林之王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播放音乐)这时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用课件播放:熊猫带着2个苹果,1个蛋糕。兔妈妈带着5个鸡蛋,1个蛋糕。山羊带了1本笔记本,2根铅笔……我提出的问题是,从课件中看,小动物谁带的礼物最多?你最欣赏谁送的礼物?孩子们情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回答着。“兔妈妈带的礼物最多,因为5+1=6”“我最欣赏山羊的礼物,别的小动物送的是吃的,而山羊送的礼物是学习用品,可能是老虎太懒惰,不喜欢学习,山羊希望他们的大王变得更加有知识吧!”课堂响起一阵笑声和掌声……接着,我向同学们讲述了熊猫是国宝,我们要爱护熊猫,保护国宝。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爱护国家保护动物的教育。我又不失时机地问,假如是你爸爸妈妈过生日了,你要送什么礼物给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为什么呢?“我要送爸爸妈妈一个很好吃的生日蛋糕!”“我要给妈妈买一条漂亮鲜艳的围巾。”“我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考出一百分的成绩送给他们。”“我要帮爸爸妈妈洗脚,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孝顺。”……多么可爱的声音,多么有创意的回答呀!
二、生活中入手,问题中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来自生活,并为现实生活服务,可谓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特别是小学数学知识更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就利用这些数学知识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从将数学紧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品教育。在教学二年级有余数除法中,可以设计下列问答:“7块月饼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2块,还剩几块?剩下的你打算送给谁吃呀?”有的学生会回答:“送给老师吃”、“送给邻居的寡妇吃”、“送给街上的乞丐吃”、“送给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吃”……教师对学生回答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同学做得非常对,我们应该尊敬我们的老师,因为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的工作最辛苦,我们要尊老爱幼、同学间友爱互助,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又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去年过年时东东得到了100元的压岁钱,于是他去银行存钱,走在路上碰见了皮皮,皮皮问东东干什么去,东东告诉皮皮他要把钱存到银行去。一年后,东东取出了他存的钱,可是发现怎么多几元钱了?东东想去请教皮皮,为什么钱会多起来了?(生:是存到银行里,有利息。)对了!钱存到银行里是有利息的,所以东东取到的钱比原来的100元更多了。我又问:如果同学们手中有一些钱又没有需要买的东西,你准备怎么办?有的学生说像东东一样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了要用时再去取,这样有利息赚呀。有的学生说存放在存钱罐里,留着上大学用。有的说我积了好多钱后,就送给希望小学。有的说我交给妈妈买生活用品或者留着自己买学习用品……同学们不但认识了人民币,初步了解了利息的概念,而且受到了一次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思品教育。
三、过程中辩证,学习中严谨
一、球拍捡球法
网球运动与羽毛球、乒乓球运动一样是一种持器械操作活动。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羽毛球国手们用熟练的手法将羽毛球用球三、球拍颠球法用球拍颠球,在乒乓球等活动中经常看到。对初学者来说,不管是向上颠球,还是对墙颠球,都是提高球感、寻求最佳击球点的有效方法,网球也不例外。网球颠球,握拍方式采用大陆式和西方式均可。
原地向上颠球。采用大陆式握拍方法,手腕内旋,握拍手手心向上;采用西方式握拍方法,手腕外展,握拍手手背向上。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屈臂持拍于胸前,触球底部,手腕稍用力连续向上颠球,颠起的高度大约30厘米。正反手均可以颠球。
移动向上颠球。采用两种握拍方式都可以,单手持拍或双手持拍屈臂于胸前,由预备姿势开始,向左或右进行并步移动向上颠球,移动一次颠一次球。颠球的高度不要太高,维持在30厘米左右。或者进行走动或慢跑颠球。在移动中颠球是相对固定的练习方法,控球要求身体各部位配合协调,有节奏地运动,这是熟悉球性的重要环节。
对墙颠球法。用大陆式和西方式握拍方法均可,小范围内连续对墙击球。练习者距离墙大约2米左右,击球点位于体前30~40厘米,屈臂持拍于胸前,稍用手腕的力量进行原地或移动颠球。正、反手位都可以颠球,这主要看练习者脚步移动的熟练程度和掌握技术水平的情况。
两人向前走动颠球。采用大陆式握拍方法,在右边的学生持拍手背朝下,向体前左上方颠球,在左边的同学,持拍手背朝上向体前右上方颠球。两人间隔大约1米左右,向前的快慢由个人对球性的熟练程度而定。拍从地上捡起,动作潇洒自如,如果没有良好的球感是做不到的。捡球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直接用手去捡,但如果在活动中多运用球拍捡球的小技巧,既可以帮助熟悉球性,也可以防止不必要的身体疲劳。
二、捡球法
用脚和拍捡球。以右手西方式握拍为例,以右脚脚背外侧和拍头前内沿将球夹牢,以左脚支撑,向右侧外屈腿提腿,同时向上屈臂拉拍将球拉起,再顺势拍球弹起用拍接球,即可将球捡起;以左脚脚背内侧和拍头前内沿将球夹牢,以右脚支撑,向内屈腿提腿,同时向上屈臂拉拍将球拉起,再顺势拍球弹起用拍接球,也可将球捡起。拍球要及时,接球拍面要平稳。
拍弹捡球。采用西方式握拍方式,用拍面“甜点”前半部分拍弦较密集的部位拍球,拍球时持拍手腕上屈,拍面与地面有适当夹角,以拍弦的弹力将球弹起。球弹起后,迅速向球下引拍接球,将球捡起。
球拍“舀”球。用大陆式和西方式握拍方法均可,手持拍柄后端,用拍框上端的左右内弧沿触球,持拍臂腕迅速内旋或外展将球舀起。球舀起后,触球一侧弦面要高于另一侧,然后再持平托住球。舀起动作要短促、精巧。
捡滚地球。大陆式和西方式握拍方法均可,当球由对面有速度的滚来,用球拍迎球,拍框内沿与球接触的瞬间,持拍臂腕迎球内旋或外展将球托起捡球。
三、球拍接球法
不用手直接接球是持拍运动项目的练习者一贯运用的接球方式。经常运用网球球拍接球也可以提高网球练习者的球感。
抛球用球拍接球。两人一组,相距5米左右。一人用手小力量向另一持拍人抛球,持拍者伸臂,拍面朝上向前引拍,当球下落触及拍弦的刹那,迅速向下小幅度地撤收拍,将球用拍接住,使球停在拍面上。
接反弹球。一人用手或球拍轻送球给同伴,待球落地反弹起,同伴持拍伸臂四、向下拍球法拍球是网球运动中提高球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采用西方式握拍方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持拍臂微屈于胸前。原地拍球。对不能马上进行连续拍球的学生,可先进行抓球与拍球的交替练习,左手持球下抛,球反弹后,右手握拍将球拍起,再用左手抓住,依次连续进行,逐渐增加拍球的次数,减少抓球的次数,直至能够原地连?m拍球。抓、拍球时重心可略高,能连续拍球后,要屈体增加单位时间的拍球次数,一般30厘米高,熟练后可变换不同高度,但不要高于腰关节。
关键词:垫球;心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13-01
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旨在发展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学生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同时,也为了打好牢固的技术基础。因此,启蒙教学在排球技术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发展素质。所谓启蒙即指:在愚昧的情况下给他以启发,使他得到最起码的知识。
垫球是排球基本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等,垫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场比赛的胜负。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垫球技术的训练显得更为重要。
垫球是用手臂接触球的下部并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向上击球的技术动作,看起来简单易学,但要使垫起的排球稳定、准确,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
下面谈谈笔者在排球垫球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所使用的教学方法:
(一)垫球基本技术教学
垫球有正面双手垫球、体侧垫球、背垫、单手垫球、挡球等,在这里只讲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向学生讲了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姿势:
1.准备姿势:半蹲姿势站立,对正来球,根据来球的不同性能,适当调整重心高低。
2.手型:两手掌重叠后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这是在手腕上方约10厘米左右的地方利用两臂桡骨内侧形成一个近似的平面来击球。
3.垫击:击球点一般尽量保持在腹前,垫击力量要适当,考虑来球的力量和速度的大小以及将要垫出的距离。击球时:脚蹬地,脚后跟抬起,送腰,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手臂放松,身体协调用力,垫击的部位要正确,触球部位过高或过低球都不易垫稳,而造成乱“飞”现象。
并且阐明垫球技术的关键:取位要正,要尽量争取身体对正来球,用桡骨内侧平面击球。之后,就采用对墙垫球练习的形式让学生练习。
而向学生讲了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后,采用由易到难的游戏性方法进行练习。
1.垫固定球练习。一人拿球置于腹前,双手伸直,要求学生对伸来的球,用两臂相夹形成的平面击球,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击球点,又可避免初学者四处奔跑忙于捡球,练习次数也就相对增加了。
2.对抛垫球练习。两人一组,相距约2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定量轮换的垫球练习,由于抛球的力量和位置不可能一致,因此可以促使学生在垫球时为了对正来球两脚必须随时移动,这练习有利于把垫球技术和移动技术结合起来。
3.对墙反弹垫球练习。学生距墙约1.5米,先对墙垫球,让球落地后反弹起再向墙垫球,如此反复,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弯腰下蹲,跑动垫球,也可以使学生多接触球,提高手感能力。
4.对空垫球练习。每人一球,对空自垫,定时计量,要求两臂夹紧前伸插到球的下部,双脚蹬地提踵、抬臂,迎击来球,促使学生前、后、左、右移动垫球,这练习一是多次磨练触球,熟悉球性,二是可以提高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能力。
(二)根据少年儿童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学生年龄小,抑制过程不完善,精密分化能力差,做动作往往不够准确,掌握较细致的动作有一定的困难,加之少年儿童神经系统表现在情绪方面的不稳定,注意力不易集中,参加练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能持久,好胜心较强等特点,所以在进行垫球教学时,还要注意掺和游戏法,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本校二班的26号学生和一班的51号学生,她们的素质比较差,26号学生,51号学生,初开始学排球的时候,她们不仅是掌握技术的能力还是学习动作的协调性都是比较差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轻松的能一下子垫一百多次,获得了优。
1.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分组进行跑位垫球,对空垫球前进过网等,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10米对空垫球接力,看哪组输了就罚做俯卧撑10次。又如:师生一同练习,可以起到影响感化学生的作用,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
2.比赛性教学。在垫球基本练习中,穿插一些比赛性练习收获甚大。如:定时对上空垫球练习,看谁垫的次数多。或分组移位垫球,看哪组垫的个数最高。又如: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对垫比赛,这样有机地将正面垫球,侧面垫球,跨步垫球联合起来练习,不仅提高学生的垫球技术,而且也可以避免枯燥乏味的单一垫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