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通识教育 核心地位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 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职院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职院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职院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 “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⒉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3]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2).
关键词:传统文化 青少年教育 短板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59-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在社会自身缺失和外来冲击的双重影响下,青少年以及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道德缺失、价值取向失衡、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因而正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问题,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尤为迫切。
1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思想、传统精神和传统技术与艺术等诸多方面。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则是以广大青少年为对象,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取其精华,并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施教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拓展青少年知识面、升华青少年艺术情操、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
2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短板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到《论语》、《老子》等经典著作,下到诗词歌赋等各类文学形式,都是传统文化教育育人的典范。然而近代以来,和“”等历史事件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受到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的趋势,如“韩流”、“日流”等外来文化又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造成巨大冲击,这使得现行传统文化教育暴露出了诸多短板。
2.1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对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
虽然传统经典里有些价值观放在现在已显得不合时宜,但其中仍然蕴含着很多对当代人富有启发的人生智慧,启迪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在课堂上任取《论语》的一小章节便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想必这种体验和收获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这便是一种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而非应试教育。在我国台湾地区,就到处弥漫着这种传统文化的氛围,在小学阶段就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古文训练,更是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在高中阶段设立的课程除了国文之外,还有《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论孟选读》、《国学概要》,它们还都是台湾重要考试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该逐步意识到这些差异,加强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比如,学习书法是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应该要求所有中小学高度重视书法的作用,着力提升师生汉字书写能力和学校书法教育水平。
2.2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未能与青少年认知水平和成长阅历相适应
考虑到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成长阅历,过于复杂偏激的文化内容以及过于高雅另类的艺术形式往往难于消化和理解,但我国现近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教材编写时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选取方面以及学习次序等问题上有待商榷。现在的语文课程,自小学开始,弃《论语》、《老子》等经典不学,而先学唐诗宋词,却不知唐诗宋词的作者也都是从《论语》、《老子》学习而来的。对于道德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中小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得到“此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情感。反观白话文运动前,古代圣贤往往从极小年龄即开始读经典,因为几乎所有大作都是文言文写的,会读经,白话文自然会懂,而读经的顺序如果先读《论语》,再读《大学》、《孟子》、《老子》等,更能开发人的智慧。而这些经典的学习,可以借鉴古代圣贤的做法,就是集体诵读,这是启蒙教育和经典传承的主要手段。
与此同时,可通过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三种文化之间的整合学习,形成我国德育的模式,恢复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国人。也就是说,要考虑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纳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这些内容如何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进行安排,这就需要经过科学严格的课程设计和安排,形成与各年龄段学生学习相适应的体系。
2.3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不能与时俱进
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主战场应在中小学的课堂中。在我国内地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大多数课程中都包含传统文化的内容,因为传统文化涉及到哲学、思想、文化、科技、艺术、民俗、医学等各门各类,然而传统文化在包括语文、历史等任何一门课程中都占据不了绝对主要的位置。例如现行的语文课程中,文言诗词仅作为一种时代语文的形式进行引导教学,因此,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含糊不清,往往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都说不清楚,自然无法调动学习兴趣。传统文化要进入语文课堂,并保证经典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与考试挂钩,在中考、高考中占据相当比重。
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复苏我国传统文化,还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我们应注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掘其中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文化资源,在新时期的新社会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雷秋云.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冯国林.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王文静.“韩流”现象与中学传统文化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
当前,伴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变化,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基础教育乃至国家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主题阅读应运而生。
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是快餐化的浅阅读,阅读材料由文本变成电子设备。在这样一个被称为“读图的时代”,文本阅读显得弥足珍贵。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利用现有资料构筑意义的过程。诚然,主题阅读应该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甚至应该作为一种信仰。
可供选择的主题多如牛毛,比如以爱国为主题,以宁静为主题,以乡土情结为主题,以青春为主题,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然而主题的选择并非随意而为之,它受学校核心价值观、课程基础、硬件设施等多方面的影响。笔者所在学校之所以选择以儒文化作为主题阅读的内容,固然有学校倡导“翘楚文化,儒学立身”的教育理念的因素在里面,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现实,它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社会良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文化日益式微。
如今全社会都在倡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中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课题。指出“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然而目前现状令人堪忧,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去中国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作为传统文化支流的儒学,其在中学教育的开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第二,人性不古的社会现实。
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看到整个社会民众的人性在日益刻薄、残忍、自私、冷酷、变态、扭曲、失控,小悦悦事件、浙江温岭幼师虐童事件、湖北省京山中学生焚书事件、河南周口高中生雇凶弑亲事件、广西小学生因妒忌别人美貌杀害肢解同学事件,一件件、一桩桩,让人触目惊心。的确,整个社会的现状就是善在日益消亡,恶在无限蔓延。教育的重要功能应该是化解、限制人的动物属性,彰显涵养人的精神属性。
第三,唯智育论的泛滥。
中国的教育极端功利主义,学校重分数,轻人文。如今社会,个人他治、本我迷失、心灵变态、人性扭曲、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质至上、迷惘浮躁、崇洋媚俗现象甚嚣尘上。针对此类现象,必须要转变教育方式。而回归传统教育不失为一剂良方,传统的中国教育是关照人文情怀的仁爱教育。如《礼记》所倡导的人道:“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中庸》所推崇的人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所向往的仁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二、价值呈现
1.阅读与生命的结合
一方面,提高语文素养,打造书香校园。钱理群教授提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温如敏认为“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语文教育之根就是阅读。
另一方面,修心养气,人格建构,饱含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作为中华文化主体之儒学的理论特质在于,儒学始终都是一种“修己以安人”的治世之学。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朱永新教授先后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2.守望与创新的结合
一方面,传承儒家文化,守望儒学精神,强化文化认同,唤醒文化基因。让儒学回归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教育本质,做儒文化的守望者;中国的传统文化绝对不能丢失,否则失去的就是自我的认同,自我的价值判断。我们教师,我们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做儒学精神的守望者,做儒文化的传递者。
另一方面,儒学现代化、儒学当代化。对于儒家思想,绝对不能照抄照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文化与时代特征的融合,才是最有价值、最富活力的思想形态。批判地继承,合理地吸收,既守望又创新。
3.审美与审智的结合
一方面,儒文化阅读文本是一种美学渗透。教师根据目前学生呈现的“审美偏差”现象,通过文本解读的美学渗透策略,即从经典的语言文字唤醒对作品内在的审美追求,从经典的表层形象点燃对作品的内在审美追问,从经典的象征意蕴把握作品的审美情感。而审美的过程即是学生感知美、感悟美、体验美、参与美的过程,学生通过这种美学渗透,达到精神提升、灵魂净化、生命本真的境界。
另一方面,儒文化阅读文本是一种智慧呈现。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正是指出儒家典籍的智慧特征。儒家智慧包含着千古不朽的人文精神。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等儒家智慧,历经千年文化变迁,久经社会实践的考验,成为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学生通过儒家思想的智慧渗透,定能参透涉世为人、安身立命和人生法则的真谛!
三、操作流程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的主题阅读大多是以印发讲义的形式开展。通常是这样的情况:备课组长在学期初将本学期的主题阅读的讲义编写任务分配给组内老师,然后组内老师到网上搜集材料。这种对主题的选择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带有一种随意性和无意识性,更不用说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梯度。这样下去,一方面影响学生文化和精神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影响教师的“学术”修养,使得主题阅读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和效果。笔者认为,主题阅读应该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最科学有效的途径是编制校本教材。接下来以儒文化主题阅读为例,粗略地谈一下具体的操作流程:
第一,儒文化主题阅读的序列化开展。
高中三年,按照每学期十五周编写主题阅读教材,每周一个半小时的阅读量,半个小时的自省。将大量儒学经典重新整合,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形成序列化,编写校本教材。
第二,主题演讲―主题阅读的主要评价形式。
笔者所在学校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开展得轰轰烈烈,然而美中不足是缺少主题。接下来语文教研组将按照儒家核心思想编排主题,形成序列化。每学年每个年级将优秀主题演讲汇编成册,形成校本教材。
第三,早诵、暮省、静夜思的安排。
早诵:每周三次,每次三十分钟,背诵儒家经典名言名句。
暮省:每周五次,每次十分钟,三省吾身,参照理论,反思行为,自我观照,自我修行,自我教育。
静夜思:阅读儒家经典名著并进行现代阐释,重在思考。融理性、感性、悟性于一体。
第四,微课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
微课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以时间为轴,点击历史上的经典儒学大师,纵向排列,形成序列,栏目为《点击儒学大师》,从人物生平、核心思想、经典著作、名言阐释等板块安排视频教学,作为补充教材。
第五,采用艺术的评估交流形式。
关键词 传统瓷雕佛像;塑造;中国
传统的中国瓷雕佛像以佛教人物为题材,多为纪念其功绩。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瓷雕佛像在不同历史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细节上可能有诸多差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它们都寄托了时代精神和工匠艺人的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某种程度上甚至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弘扬了中华文化,因此影响深远。我国瓷雕佛像艺术留下的不仅有实物,还有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国传统瓷雕佛像艺术的魅力所在。
1、中国传统瓷雕佛像艺术的特点
(1)中国传统瓷雕佛像造型比较简洁与西方相比,中国传统艺术更多追求平实简约的美感,传统瓷雕佛像正如中国画一般,注重传神写意。如瓷雕佛像头部往往寥寥数笔即已完成刻画,而并不细细勾勒。以线条艺术为基础,既体现了东方美,又直截了当表达出了工匠艺人的情感,兼顾人性化,佛像因此栩栩如生,可谓一举多得。时至今日,可能有很多人认为古代瓷雕佛像过于粗略,不够细致;这虽然是事实,但我们更应以历史的眼光予以正确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2)中国传统瓷雕佛像艺术极具开放性、世俗性中华民族秉性谦虚好学,中华文明也因此海纳百川。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漫长的融合孕育了本土化的佛教文化,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佛教与大众的联系日益紧密,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佛教艺术作品。在中国,四大菩萨尤为善男信女广泛虔诚信奉,有事无事辄奉香顶礼膜拜,以求得菩萨的保佑。
(3)中国传统瓷雕佛像艺术与当今时代精神相契合传统瓷雕佛像艺术所表现出的情怀契合了现今大力弘扬的价值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弘扬。
2、中国传统瓷雕佛像的内涵
佛像的背后往往隐含着很多美丽动人而引人向善的故事。如,仔细观察观音塑像,会发现无论其举止还是表情都表现出祥和、平静的特征。莲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美名,观音的莲座象征了纯洁、美好和善良。又如,活佛济公的事迹经塑像而传扬深远,他诙谐的风格受到大众的欢迎,有助劝世从善。
3、中国传统瓷雕佛像艺术的发展趋势
在新时期,佛教文化因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好处,必然会受到重视;而瓷雕佛像艺术也必然焕发新的光彩。瓷雕佛像艺术历史悠久,在大众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经济上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明清瓷雕佛像制作精良,价格不菲,潜力仍大,就非常值得收藏。从瓷雕佛像艺术的发展轨迹也可以看出相应时代佛教的发展,这很好理解。随着新时期社会各界对瓷雕佛像艺术的不断看重,中国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将再次主动走向世界,这有利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4、如何发展中国传统瓷雕佛像艺术
佛教在中国影响深远,进一步传播佛教文化,将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乃至世界的和平,从而顺应时代潮流,建设和谐社会。
(1)我国瓷雕佛像造型的创新我国烧制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瓷雕佛像艺术也应与时俱进,有所创新。自由女神像闻名世界,至少部分要归功于其人物造型上的大胆设计。瓷雕佛像艺术也应在不失庄重的前提下进行造型上的创新,广泛听取意见,加入更多动作,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有助于大众更深刻地了解佛教人物,最终更好地弘扬佛教文化。
(2)我国瓷雕佛像艺术中手法的改进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瓷雕佛像艺术是各种文化糅合的产物,它拉近了佛教人物与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佛教人物因此而不再神秘;工艺的成熟赋予了佛像浓重的生活气息,生动有趣。中国传统瓷雕佛像艺术要继续发展,离不开国家资金上的支持和经营上的规范。从业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在瓷雕佛像艺术实践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以实现工艺进步,进而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弘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3)我国瓷雕佛像艺术中颜色及其他方面的改变瓷雕佛像艺术不仅需要考虑到人物表情动作上的细微变化,还需要统筹颜色、材料、具体工艺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为佛教人物塑像原本就是出于长久纪念的目的,因此其颜料也必须稳定持久,而不会经常掉色;如果经常掉色,显然会增加一大笔维护费用。这方面可试用国外的先进色料,效果或有较大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瓷雕佛像的材质也不断改进。胎质细腻光滑,色料明丽浓郁,无疑会加分不少。
5、结 语
从前,社会对传统瓷雕佛像艺术的传承不足,这方面资料寥寥,导致瓷雕佛像艺术的发展举步维艰。如今,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佛教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支,必将不断发展、历久弥新。
参 考 文 献
[1]马世长.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文集[M].商务印书馆.2001
[2]耿世民.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课题研究报告
高三英语备课组
一、研究背景
考试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部分指出要"着重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教育部,201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03).概要写作题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概括能力等,考察的正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拟从近年来高考出现的新题型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山东,浙江等几个课改试验区的设计,采用的新题型的背景和意义进行初步研究,着重从加强听力训练,依然重视阅读教学,重新审视口语教学等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初步思考与建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最好的手段,是我国影响最大的选拔性考试。为了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我国在不断强化和改革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以改善其不合理的地方。浙江省于2014年提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尤其对英语教学,不仅可以进行提前考,而且三年两次机会。因此对面临此次改革的第一届高考生来说,研究他们的英语学习观念和英语学习动机是很有意义的。通过研究他们,才能让学校和教师了解,从而更好地迎接这次挑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浙江省余姚中学的高一学生进行了学习观念和学习动机的调查。调查发现,即使英语高考有变化,但是教师和学校没有变化,以至于学生有心无力,其学习观念,学习动机也就没有多大的变化。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发现,高考新方案出台已有大半年,可是学校及教师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到这次改革方案的变化,并且没有很及时地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仍然按以往的教学进行教学。通过调查,发现新的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对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积极的反拨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增加了学习时间,学习策略上也有一定的积极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布置作业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集体备课,集体研究式教学。
二、概念界定
1.题型和命题形式的变化:阅读理解分为两节,增加了“七选五”任务型阅读理解题。浙江卷增加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
2. 更加突出能力立意:阅读理解部分的事实细节题减少,推理判断题的量居高不下,增加了难度较大的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题目。对考生校验语篇中语言知识错误的能力要求提高。
3.融文化意识的考查于阅读之中:尤其在2020年的完形填空中,试题不仅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篇中正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灵活运用词汇能力的同时,还考查考生文化意识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020年全国I卷高考英语测试“是一次让考试成为考生运用知识、根植文化、体味生活、培养素养、净化心灵、引领价值取向的人生历程。今年高考英语根据26个省市需要分别命制了全国I、IIIII卷供不同的省市使用,但试题力求平稳、难易度适中,其语言材料语境真实,语言地道,素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时代感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融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试题覆盖面广,又重点突出。
英语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强化高考考试内容的育人导向。坚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考查综合素养。在命题中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增强题型的考核功能,创设新题型,尤其是开放性试题,在确保高考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同时,确保国家教育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三、理论依据
1、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指出:要使人的“一切天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前沿课题。
2、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
3、核心素养理论。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为此,他们基于对未来公民形象的追问,提出了21世纪技能、21世纪核心素养、关键素养、综合能力、共通能力、核心素养等理念。这些理念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
4.以新方略教材为蓝本,夯实基础知识,对照《考纲》和《考试说明》,全面排查和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且系统地掌握高中所学英语基础知识,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查缺补漏,通过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扩展,归类辨析。抓好词汇,语法教学,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语篇阅读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应试技巧,进一步落实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总之,通过高考模拟调适心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试策略。力争通过高考复习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高考能力要求,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
四、课题假设
英语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强高考考试内容的育人导向。坚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考查综合素养。在命题中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增强题型的考核功能,创设新题型,尤其是开放性试题,在确保高考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同时,确保国家教育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五、研究目标
近五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卷命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本文就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的命题立意、考查内容、考试情况、考生答题情况、存在问题等做深入的分析,以便从中探索规律、得到启示、进而有效地搞好复习备考工作。
六、研究内容
高考试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蕴含并集中体现了学校的育人导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追求,对国家人才培养有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1. 对近五年高考真题研究。
2. 本文就2015-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的命题立意、考查内容、考试情况、考生答题情况、存在问题等做深入的分析。
3. 分析高考新变化,新亮点。
4. 制定模拟试卷,预测2021高考题目。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阅读新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等相关的教育文献资料,提高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论素养,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水平。
学习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案例,方法与策略。
2、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英语学科教学的现状,及尝试迷你试卷带来的成效。从而不断完善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3、统计数据法
以真题搜集的方式来研究,对每个题型做出数据统计。
2017年,XX中学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XX市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为主线,对接新高考,深化课程改革,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一、高考成绩再创新高。2017届是浙江省实行新高考模式的第一届,在全校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下,2017届我校高考成绩再创辉煌!上一段线人数突破四百大关,达到403人(不含体艺、农村专项等),总数比2016年增加96人,增幅位列全市第一,一段上线率接近65%。为适应新高考模式,学校着力加强了针对高三学生的高校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指导,我校2017届高三在自主招生、三位一体和农村专项等特殊类型招生有重大突破:2位同学通过清华大学初审;60多位同学通过了复旦、浙大等一流高校的自主招生审核;200多位同学通过各重点高校的三位一体审核;160多位同学通过农村专项审核。丰硕的成果背后是一中人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爱生如子、甘于付出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在新高考背景下,各名牌高校的自主招生也越来越看重学科竞赛。学校结合“三个团队建设”,积极将竞赛辅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促进我校竞赛成绩的稳步提升。要求各学科竞赛辅导团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提升竞赛成绩。 2017年,我校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6人,二等奖38人,三等奖52人;市级一等奖22人,二等奖50人,三等奖55人。我校地理学科首次参加全国地理奥赛,2人获得铜奖。另外,160余人在语文学科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奖,200余人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获奖。
三、体艺成绩亮点纷呈。一年来,我校在体育艺术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XX市市第五届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双料第一。在2017年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中,我校平均分排名全省高中第30名(全市第二),及格率排名全省高中第36名(全市第一)。我校田径队在浙江省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十二名,女子团体总分第八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得男子三级跳远第六名。我校男子足球队连续八次夺取浙江省中学生校园足球联赛XX市赛区的冠军,并在浙江省男子超级组的比赛中勇夺季军。我校健美操队夺得省级比赛金牌四枚,银牌四枚,铜牌三枚;其中王伟和梅圣杰两位同学被评为国家级运动健将,李昂同学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我校学生林雪儿与她的舞伴在2017世界杯国标舞和环球巨星公开赛暨CEFA(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国标舞全国锦标赛上,以第四名的成绩入选CEFA国际标准舞国家队,今后,她们将由国家公益资助,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集训。在XX市市第九届高中生论语辩论赛中,我校辩论队第七次捧起冠军奖杯;在XX市市第六届高中生儒学校园剧比赛中,我校展演的节目获得最高奖“最佳导演奖”。我校学生胡简妮同学在2018年美术类浙江省统考中以96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第一名,我校学生赖越欣同学获得2017年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书法类比赛二等奖。
四、系列德育活动深受好评。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更新颖,成效更显著。端午节的“糕粽会”高三老师亲自动手为学生包粽子,化身食堂员工为学生打饭菜,“糕粽”既蕴含了端午节的传统内涵,又寄予了对一中学子的深深祝福;2017年中秋音乐诗会全面升级,舞台高端大气,节目高雅,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且全部选自学生社团和老师、校友,场面隆重热烈;重阳节“我有爱对您说”的活动形式多样,真挚感人,既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孝亲敬老的教育,也打动了家长的心。学校还通过18岁成人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积极对学生进行感恩、责任的教育,因为活动形式新颖接地气,仪式感强,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每次活动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XX市日报、XX市电视台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相关微信报道阅读人数突破50000人次。
五、教学评比、科研业绩突出。一年来,学校教学研究实现常规化、课题化、系列化、成果化。具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校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获省级优课6项、部级优课4项;在各学科教学比武中,获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9人。一年来,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76篇,10余项课题研究结题获市级以上奖励,我校毛佩清老师领衔的研究课题“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课型范式”获第五届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选修课《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被评为浙江省精品选修课程。
关键词:美丽中国;美丽乡村;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美丽中国,重点难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创建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既秉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又丰富和充实其内涵实质。“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
一、美丽乡村规划
(一)美丽乡村的规划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56%。也就是超过半数的人口还是在农村里,要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首先一定要解决好农村突出的问题。目前,在一些经济较落后的省份,城乡二元分化现象严重,农村环境大多数是脏、乱、差,相应的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缺乏好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合理的规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鉴于此,全国上下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示范工作。
(二)明确规划重点
根据国家、省、市级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相关文件精神,应充分调研了解村庄的实际情况,规划重点要在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并通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项目库,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有效指导解决创建美丽乡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把村庄打造成为产业更特色、保障更有力、环境更宜居、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的美丽乡村。
(三)做好类型选定
美丽乡村规划必须把握住村庄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扶持政策,深度挖掘村庄的潜力,进行SWOT分析,尊重村庄历史特色和村民意愿。以落实具体行动为前提,在努力做到“一村一品”的同时,还要做好美丽乡村类型的选定。乡村类型有多种形式,如人文历史型、殷实宜居型、自然生态型、民居风貌型、休闲旅游型、工农结合型、农田水利型等。每个村庄可根据自身的特色选定合适的乡村类型。
二、枫石村发展条件
(一)江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
江山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并拥有江浙沪唯一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从2009年开始,江山抓点连线、以点带面,在农村大力推进产业增收提升、环境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和基层基础提升等五大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农业产业提升创富裕乡村、农村环境提升创美丽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创满意乡村、精神文明提升创文明乡村、基层基础提升创和谐乡村”等“五村联创”活动,力争到2020年,把大多数行政村建设成“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的“中国幸福乡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打造新的国家级区域品牌。
(二)枫石村概要
江山市枫石村位于峡口镇东南面,离江山市区35公里,北距峡口政府2.5公里,东与大峦口村相连,南与三卿口村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枫石村山水环抱,自然环境优美。全村有14个自然,594户,1882人。2007年以来先后被授予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衢州市村级财务管理石畈村、衢州市四星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衢州市五星争先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枫石村拥有全国闻名的制瓷文化以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优良的自然、人文资源为枫石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三)“瓷”文化价值显著
枫石村位于古时仙霞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一条重要的陆上运输线上,自身文化优势显著。著名的三卿口制瓷作坊就位于枫石下辖碗厂自然村内,其于1979年引起文物考古界的注意,并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完整的宋瓷作坊,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窑址,也是中国早期青花瓷的发祥地之一。其工艺流程与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方法吻合度极高,其保留有完整的生产设施、工场布局、技术工艺及生产组织方式,是中国传统家庭式手工作坊的“活化石”,对研究中国陶瓷史有重要价值。
(四)现代农业示范园
枫石村流转土地800多亩,建立了江山市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园,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也是江山市唯一一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园区内共有5个公司、合作社――江山双得利果蔬专业合作社、江山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山珍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江山贺康果蔬专业合作社、江山绿园花木有限公司。园区内有葡萄、草莓、桃等果树园区200多亩、花卉苗木园区400多亩、蔬菜园区200多亩。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展、乡风文明、服务配套的农村新社区已初步建成。在台湾创业园优势发展的大背景下,搭建了一个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管理方式、资金和人才的平台。有利于加强台海关系、促进两岸人群商业互动,对于江山、浙江、乃至全国都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三、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特征
生态型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现代化建设模式,不仅要突显出乡村的“美丽”,还要本着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新型农村,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生存环境。
(一)尊重自然
山、水、田、宅一体化是生态型美丽乡村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农村生态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秀丽风光不仅要通过规划设计来呈现,还应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建设结构融合在乡村地理环境中,在乡水风格的影响下,突出自然的主导作用。
(二)环境优美
美丽乡村除强化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之外,还需注重乡村卫生管理和监督,在公共场所、街道周围都应设置警示性标语,让居民能够时刻保护乡村环境,有利于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与城市相同,美丽乡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逐渐变得科学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美丽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管理空间。
(三)合理规划
农村建筑的质量、结构布局可以影响整个美丽乡村的空间造型和生态结构,所以在农村特定地理风貌环境的影响下,乡村外貌形象必须与景观相适应,在契合现实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土地的流转、土地整合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乡村文化也一样,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先进思想都需要在美丽村庄乡村建设上有所体现。综上分析可知,合理规划是生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项目,是集约化乡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
(一)鼓励、引导富余资金流向乡村
其具体措施是允许具有富余资金的城市居民和企业到农村去租用土地,主要是租用非基本农田和非林地的荒山和废弃土地,并允许在其租借的土地上修建具有能满足其居住和经营需要的建构筑物,其租用的期限根据其要求最长可达70年,租用的土地上修建的建构筑物在合理范围内归其所有。这样就会打消这部分群体向农村投资的顾虑,他们就会用心建设自己在租用地范围内的家园。这样不但带来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大量资金, 而且也带来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居民思维方式的改变。他们来农村地区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他们必定要统一规划设计、保护发掘历史、建设漂亮的建筑、栽种果园,绿化荒山、完善道路、水电、通讯、环卫等公共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必定在区域范围内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得到共享,这样不但完善了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配套,美化了乡村,而且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样的改变不但使农村地区良性发展,保护传统,还可以给农村地区居民以示范带头作用,让他们都能学到新的技能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投资主体会把在城市里积累的人脉和知识、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投放到农村地区,潜移默化地感化农村地区居民。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污染防治规划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提供制度保障,逐步实现城乡均等化环境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和考核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的评估标准、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积极争取各项涉农资金支持,有效整合全市各项涉农资金,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商投资用于枫石村环境保护工作。将枫石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基层环保能力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村的美化过程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上,也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乡村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区,在地域经济上虽然存在薄弱环节,但是其发展的意义和公益能力却非常重大。因此,要创建生态型美丽乡村不仅要注重考虑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需在整顿农村经济建设空间结构、环境上多下功夫。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角色,在乡村建设中与农村居民做好沟通,让农村居民可以加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5-22.
[2]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1-6.
【关键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视角;解读
古代的管理思想中,以中国的儒家管理思想盛名。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理论源于西方,它是伴随着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古代的优秀管理思想和西方现代管理理论都是人类共同劳动中产生的管理思想的积淀。
1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流派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根源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奴隶制开始瓦解。在这一时期,代表着社会各个阶层的管理思想发展活跃,一时间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也在此时开始走向成熟。随着秦的天下一统,中国开始了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两千年封建制度,为了维护统治秩序,管理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儒家、道家、法家为主,其中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发展流派。下面就主要介绍一下这三种管理思想的流派。
1.1 儒家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家管理思想带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它始于孔子,在历代的封建王朝都被奉为显学,是古代官方管理思想研究的重点。因此,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在历代都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也出过不少研究大家与著作,例如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明代的朱熹等等。
儒家学说最开始是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伦理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维有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在国家层面的管理还涉及到中国管理特色的终极目标-“大同”社会构想。因此,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主张以同情、忠告、宽恕来追求至善、体悟天地生万物的仁心,发挥主观的能动性,通过自身生生不息的创造来完成和达到与外界的统一。
1.2 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道家是由历代的哲学家建立起来的学派,因而与正统官方儒学强调入世不同的是,道家与其正好相反,强调出世和管理上的“无为而不为”的思想。这种无为并不是要求管理者在组织的管理中无所作为,而是将有为化作无为,将人的社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的作用更大程度发挥出来,从而达到管理的效果。
1.3 法家的管理思想
法家管理思想的代表任务是韩非子。法家的将人假设为“恶”,对于“恶人”:必须要通过罚来驯化,而不能光依靠礼法上的克己,否则会影响到管理的秩序。古代法家思想的立场是封建最高统治者,以君主的利益为最高,因此它也是君王的治国思想之一。强调依靠“法”、“势”、“术”来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利益。“势”是为管理者的地位和力量,它可以随着职位高低的变化为变化。因为,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术”是统治者管理下级、民众的方法、策略。因此,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以刑去刑。
从以上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几个主要流派的分析概要,可以看出这三者是是基于不同的阶层立场提出来的管理思想,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也是三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原因。当然,因为管理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和历史的范畴,在当今看来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优秀的精华进行借鉴,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管理思想。
2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现代研究价值
古为今用使我国管理现代化所面临的课题。探索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重要方面。并未创建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至今对于古代管理思想的哪些内容在今天仍有可借鉴的意义,目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可借鉴的主要内容有一下几个方面: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包括家庭邻里、社会国家乃至自然界,它倡导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对更大实体的承诺和责任感,这种文化井绳不仅先打社会精神并行不悖,而且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对我国企业管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是关于人的行为规律,第二是关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是人的本性,第四是关于人的欲望和人的需要问题的研究,第五是关于惩罚与奖励,第六是关于人和,第七是关于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第八是关于用人的问题,第九是关于领导行为,第十是关于怎样运用权力。
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非常强调领导者的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冲上“道德教化”和“正己正人”的管理方式,这对于今天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企业家不乏借鉴的意义。
在儒家看来,由于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闻,尤其是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从事管理职能并被人当做偶像和效仿的“圣人”,通过自身修养和自我管理能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为了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还有一个从修己安人的过程。实现社会管理,儒家的思想家们认为,人心本来是善良无邪的,因此管理者所采取管理手段,主要应该是“感应”和“教化”,就是说借助正面的教育和规范启发引导,使得管理者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服从于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这样天下便可趋于大同,这是儒家所要达到的管理目的,总之,儒家“修己安人”的管理思路就是,通过“修己”、“正己”、“示己”,达到教之、化之、齐之的目的。
中国古代的经权观。经与权相对,经是常,权是变,朱熹说“权是经之变”,也就是说“权”是作为原则性的“经”的基础上的灵活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经权”观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权变理论中的重要思想渊源,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经权观的理论依据就是《易经》的三义:变易、不易和易简。“变易”指的是万物和人世的不断变化,这就是“权”、“不易”说的是各种规律和原则的确定和不易,即变中的不变,这就是“经”作为判断的准绳,以“变易”的“权”来达成最优的决策,并以最简要明确的原则让群众易知易行,变成共同的管理行动。
3 现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价值研究
3.1 管理目标观
目标管理是由管理大师德鲁克所提出的重要概念,是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管理中的最基本的原则。他认为,每个职务的设定与责任完成都必须以企业的整体目标为目标,因此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做到将个人的工作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结合。其次,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自我控制,能让追求共同复制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目标,以更加严格、精确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目标管理的中心思想是引导管理者从重视流程、管理制度等细节问题转为重视组织的目标。目标管理达到的目的的手段是过程激励、德鲁克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对行为的监控。它将管理的重点从工作的输入转移到上产率的输出上,只有这样的目标考核才能假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他们付出行动并不是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认为这份工作必须做。目标管理强调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职责的不同,目标管理的核心是每一个经理人的工作目标应该由他们对自己所属的上级单位的成功应做的贡献来定,上级管理人员必须保留是否批准下级制定的目标的权力。目标管理还意味着每一位经理人都应该认真参与他们所属的上一级单位的目标制定工作。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目标设计上,每家思想都有不同的见解。道家的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社会管理的理想状态是“小国寡民”;儒家的目标管理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试图通过“修己-安人”的过程,进而达到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大同”的状态。“修己”与“安人”体现的是个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自律到自觉的飞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就可以推己及人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对家庭及家庭成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其次,国是家的扩大和延展,国与家之间不过是低于面积和人口数量上存在着不同,二者的管理原则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别;最后,在全世界范围内使得大同的社会构想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
因而,我们发现儒家思想的这一观点与当代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的要点有某些相似的地方,都是强调要通过自我的管理来达到为组织不同目标的完成。
3.2 管理的组织观
组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管理的组织职能或者组织活动是由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过程活动。正如一个大厦是由钢筋、水泥各种硬件构成的一样,组织是由职位构成,组织结构是一种职位结构。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组织问题的分析集中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认为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结成社会群体,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就会发生争夺。首先,“群分”是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必然导致的,因为用来供养一个产品是由各行各业的人所提供的。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可能精通所有技艺,也不可能从事所有职业;其次,“分”是为组织手段,是人类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础。把划分为各人的等级地位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根本原则,没有名分,是人类的大灾难,有了分,人类社会组织就可以良性运转。
中国古典管理思想已经涉及现代组织理论的结构、形态等问题。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管理迫切需要解决以下组织问题:首先,建立一个合理而富于弹性的组织结构,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其次,明确企业管理者和每个员工的责、权、利,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个温和的组织环境。
3.3 管理的人性观
对人性的认识是管理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任何一种管理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人,既不是经济人,也不是社会人,而是伦理人,伦理。
中国传统的伦理人涵义主要是指:第一,性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之有也。”从孔孟之道到宋明理学,基本上都是以此为来阐释人性的。既然人天生具有为善即履行道德义务的本性,因而在管理中就特别强调人之善端,强调与人为善,强调人与人特别是上级和上级的沟通。第二,关系本位。人的自我的确立不是由自己自己张扬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在同他人的关系中被规定的。第三,道德修养。代表性的语言是孔子的“修己安人”。管理者具有为善的义务,如果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行善的能力,就能增强被管理者受教化受感化的能动性,增强他们为善的能动性。
在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很少讲抽象的人际关系,而是讲具体的人伦关系,其特征就是:具有特定的结构性,在人伦关系网络里,有亲疏之分,远近之分,熟人与生人之别,有血缘关系的称天伦,非血缘关系称为人伦。人伦关系具有自己人的情感和交往方式,它遵循的是情感法则,它往往对理性、权威、外部意志具有抗拒力。所以,在人伦团体里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安分守己,安伦尽份。由于长期的历史积淀,这种人伦关系已经成为中国管理中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管理中,人们不喜欢冷冰冰的、只依照调理规定而缺乏情感因素的管理方式。
以情感来调控人的行为,是中国人管理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管理思想看来,情感需要的满足、人情的浓郁,都是组织向心力的来源,所以管理之道正所谓“人情者,圣王之母也”。因此,管理过程中的是否充满人情味,对管理的效应往往产生直接的影响;人情味的有无和多少,与管理者的威信和管理的成效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只通规则不通人情或是只通人情不通规则都不会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几千年来,人情管理还是中国传统的政治形态-伦理政治的重要内涵。
3.4 理论控制观
控制是保证各项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法国古典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明确地控制列为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之一,他还之处控制的对象包括人、事、物、行为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侧重于对人的控制。在这一点上,儒家管理思想强调礼治;道家讲“无为”;法家则依靠“法治”。由于道法两派在具体管理实践中都走向极端,所以强调以礼为核心,兼用德与刑两手的儒家则成为中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控制的主流,在儒家那里,“礼”是用来规范以等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及人们行为的基本手段,是治国的根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这些论述都集中体现了“礼”在国家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政令来督导,用刑法来整治,对于治民虽然有效,但并不理想。以道德教化贯穿管理过程的始终,才能达到控制民众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也必然会进行变革和调整,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也会也会促使不同国度管理思想相互整合,尤其是要注重集体取向和整体思维的中国管理思想与注重个体取向和系统思维的西方管理思想的相互整合。在新世纪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从西方管理理论中不断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理论;另一方面,要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汲取丰富的智慧,获得睿智,从而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和理论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曾仕强.中国管理哲学[M].(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
[2]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水.管理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周三多.管理学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易・乾[M].
[7]老子・二十二章[M].
[8]礼记・礼运[M].
[9]尚书・尧典[M].
[10]孟子・离娄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