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乡镇生态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生态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生态环境

第1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tanwei0794”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县环督办:

接略阳县环境保护督察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我镇高度重视,对市环督办通知涉及我镇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迅速行动,立即进行摸底排查,现将突出问题自查自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整改内容

镇安环站牵头对辖区内的大气、河流、土壤、森林、生活垃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摸底排查,分类建立了问题清单,制定了整改措施、完成时限,通过集中整治,辖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无环境破坏问题发生。

(一)大气、河流、青山、环境卫生方面

1.大气。建立秸秆禁烧网格化监管机制,镇、村组建巡逻队对主干道不间断巡查,禁止秸秆、垃圾等生物质露天焚烧。加大烟花爆竹源头管控,严厉查处在禁止燃放区内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宣传,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和枯枝落叶。密切监控露天焚烧、林地用火等行为,以防造成火灾和大气污染。

2.河流。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辖区内河道专项整治,对我镇流域内的河道垃圾进行清理,降低污染负荷,做到辖区河流“一眼净”。加强水生物保护,严厉打击电鱼、毒鱼、非法捕捞行为。集中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禁养区内畜禽养殖等专项整治。

3.青山。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行为,对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横排,限时整改到位。持续开展秦岭问题“清零”行动,对镇域内违建以及经营性用地进行专项清理清查,制止和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严禁乱挖山体,破坏植被,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4.环境卫生。组织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对我镇沿河、沿路、集中安置点人口集中居住区垃圾堆放、清运进行了清理整治,杜绝垃圾乱扔乱倒现象,同时做好垃圾清运管理,定期对垃圾密闭运转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理;同时,每个村确定一名环境整治负责人和山长助理负责环境管理,建立人居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并通过宣传动员、教育引导等手段组织全镇群众对辖区卫生进行集体打扫整治,村容村貌环境大大改观。

目前,我镇范围内依然存在个别农户对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在监管和宣传还有不到位地方。针对存在问题,我镇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党员、共青团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做好自查自改工作,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平和能力,促进我镇生态环境保护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第2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 汶川地震九寨沟景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一、引言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650.744平方公里,海拔1996米~4764米,年均气温7.8℃度。既是以高山湖泊群、瀑布群和钙华滩流为主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以地质遗迹钙化湖泊、滩流、瀑布景观、岩溶水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地质公园。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与九寨沟同属阿坝州的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30.986°N,103.364°E)。汶川地震和其高强度余震在龙门山断裂带的3大断裂上频繁发生,震中位置总体由南西向北东方向推移,中心断裂带最近处与九寨沟景区相距不过30公里。汶川地震和其后的余震都对九寨沟风景区造成了全面、巨大的破坏。为此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专门组织科研技术人员长期观测景区关键生态指标,实时跟踪分析地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地震前后九寨沟景区生态环境数据对比

1.大气环境质量

我国空气质量实行三级标准,据阿坝州环境科研监测站监测,九寨沟景区大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见表1),对比地震后的观测数据显示汶川地震对九寨沟景区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说明:九寨沟景区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值为2007年6月11日~6月13日三日平均值

2.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文选取了九寨沟景区中有代表性的湖泊如长海、箭竹海和沟口作为监测断面,通过将其2007年5、6月和2008年5月、6月的监测结果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域标准进行比较以及同一监测断面震前震后监测结果进行横向比较来分析汶川地震是否对九寨沟景区的水质造成影响,其监测结果如表2。

3.水位和流量

水是九寨沟景区的灵魂,水量和水位的稳定性、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决定了九寨沟自然景观的质量和品位。2008年5月~8月水位和流量监测结果如图1所示。

4.植被、动物

植被和野生动物痕迹是反映景区生态自然保护效果的主要依据,有关植被和动物痕迹监测结果如表3所示。

5.地形地貌

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处于青藏板块与扬子板块俯冲带的边缘,其构造部位是北沿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在32°~34°N之间蜿蜒西去,受青藏板块的影响而发生北移,九寨沟景区正处于该北移位置。

汶川地震发生后,通过监地形地貌测表明,九寨沟景区内总的地形地貌基本完好,但也存在40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其类型主要有崩塌(危岩)、泥石流、潜在不稳定斜坡和滑坡等,其中崩塌(危岩)24处,占60.0%,泥石流10处,占25.0%,潜在不稳定斜坡5处,占12.5%,滑坡仅1处,占2.5%。(见表4)

6.自然景观

通过对地震前后九寨沟景区内自然景观对比观测,景区内的自然景观保存完好,受地震影响较小。景区内自然景观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为其特色,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藏族风景于一体,体现了原始美、自然美、野趣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

三、汶川地震对景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1.评价分析方法

本文拟选取直接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植被、大气、水体、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等因子,通过现场监测和数据对比提取各因子的指数值分析研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对景区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分析方法是采用实地勘察、监测和分析汶川地震前后九寨沟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因子的数据变化情况,将其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相对比。数据主要来源于阿坝州环境科研监测站、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科研处和保护处。

2.生态环境评价分析技术路线

汶川地震对九寨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的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主要评价分析技术路线是从植被、大气、水体、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等五个方面监测分析地震前后九寨沟景区的变化情况。其中鉴于九寨沟的水是景区的灵魂,对其水体监测是对比分析的重点,包括水质和水位监测,涵盖水位、流量,水质中的高锰酸盐指数、PH、DO、BOD5、NH3-N等指标。此外,对动植物足迹和痕迹跟踪、地形地貌的监测、大气指数的监测也都给予了较充分的对比。

3.评价分析结果

对比表1的大气指标数据,九寨沟景区大气环境质量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显示汶川地震对九寨沟景区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从表2可以看出,汶川地震前后,九寨沟景区内长海、箭竹海和沟口三个水质监测断面的多个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域标准并且2008年和2007年各指标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因此,汶川地震对景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不明显。从图1、图2可以看出,2008年5月~7月九寨沟景区内的藏马龙里沟、孔雀海、黑角桥三处水文监测点的水位、流量都保常态变化,没有发生突变现象,由此可以推定汶川地震对九寨沟水循环系统没有造成影响。汶川地震后,在九寨沟景区内也没有发现因地震而死亡的动物尸体和受伤个体,没有发现野生动物群体性异常现象和规模性迁移(如表3)。因此,汶川地震对九寨沟景区内的动物、植物无明显影响。通过对景区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的监测结果表明(如表4),汶川地震后九寨沟景区内没有出现新的堰塞湖,以前的堰塞湖堤埂没有出现裂缝、垮塌,湖水也无渗漏现象,主要自然景观也没有发生变化。

综上分析可知,除景区内出现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外,汶川地震对九寨沟景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水循环系统、动植物、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都未造成直接影响。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后期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优、良级别区域占71.09%以上。

四、震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尽管监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九寨沟景区的生态环境没有造成显著影响,但是震后次生灾害将进入活跃期,崩塌、滑坡的活跃期可能持续5年~10年,而九寨沟距地震断裂带的直接距离很近。归纳起来,震后景区的生态环境的主要保护策略建议有:

1.科学评估九寨沟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变化与受损状况,加紧制定汶川地震后景区生态恢复重建规划与总体布局。

2.进一步保护景区内生物多样性,针对地震造成的保护区内森林损毁、山体、水源涵养功能下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坏以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启动灾后景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3.加强震后景区内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震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数由强降水诱发,应加强降水(特别是局地强降水)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做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

4.深入开展震后九寨沟景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五、小结

汶川地震对四川省内许多风景区造成的破坏是全面的、巨大的,但是对九寨沟而言,这一代表四川旅游形象,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21”等多项国际桂冠于一身的世界级自然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基本保存完好,景区在区域旅游产业中的核心资源支撑作用和地位没有改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从景区整体生态环境而言,汶川地震没有对九寨沟景区造成较大影响。但是由于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能在短期内完全体现,震后的次生灾害不容小视,而且九寨沟景区地处地质灾害多发带上,因此,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震后景区生态环境监测力度和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Deng Q,Chen S,Zhao X.Tectonics,seismic activity and dynamics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and its adjacent regions.Seismology and Geology,1994, 29(3):389~403(in Chinese)

第3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一、加强生态区建设与保护,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

1、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目前我市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1982年微山县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南四湖鸟类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山东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200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又在积极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市有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泉林水体自然保护区和青山自然保护区,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峄山自然保护区和十八盘自然保护区。我市建设了南四湖、泗河源头2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现都已取得了阶段性建设目标。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及省环保局《关于在全省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的环保监管力度,及时将文件转发给了相关县市区环保局及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下一步将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我们也及时将自查情况上报了省局。

2、推进了生态示范区及生态县(市、区)建设。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县市,金乡、微山2县获得国家级态示范区命名;兖州、邹城、曲阜3市被批准为省级生态示范区。督促各县市区做好生态规划编制工作,保证各生态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的质量和进度,除泗水县外,其他各县市区生态建设规划评审工作全部完成,并经人大批准实施。

3、建设绿色通道。加快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公路、铁路、河流两侧种植树木和花草,形成绿化美化相结合的风景线、生态线。加强城市绿化,增加树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建成城市沿河休闲场所,进一步搞好道路绿化带建设,形成城市生态走廊。

4、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夏收、秋收到来之际,下发了秸秆禁烧的文件,与监理站一起开展现场检查活动。重点在104、105、327国道、京九、京沪、兖石沿线及嘉祥机场附近。

5、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为做好*年度省级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我市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度环境优美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指导有条件的乡镇立足本地实际,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制定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计划,抓好创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督促乡镇切实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帮助有关乡镇因地制宜地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有关技术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生活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为做好乡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我局下发了《关于编制乡镇环境规划的通知》。加强对环境优美乡镇申报工作的指导,坚持考核标准,严格把关,指导乡镇按照有关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2005年,我市共创建全国及省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邹城市北宿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汶上县汶上镇、次丘镇、郭仓乡,鱼台县王鲁镇、张黄镇,邹城市唐村镇6个乡镇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在此基础上,*年,在省环保局的认真指导和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完成了新兖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工作及梁山县拳铺镇、任城区接庄镇、微山县留庄镇、韩庄镇及汶上县南站镇等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工作。创建活动推动了乡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镇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美化了村容镇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了乡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1、生态建设工作政府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还不理顺。生态市建设的理念还未能做到深入人心,在一些地方并未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生态建设的有关政策还不到位,规范性文件支撑不够,工作尚未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存在的工作机构薄弱、人员编制偏少等问题,

3、生态市建设的技术与资金支撑不够,一些影响生态市建设的技术缺乏突破,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化肥、农药的减量化替代技术,农产品的无污染加工技术等。生态市建设是一项与经济双赢的工作,但在启动阶段,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4、结构性调整的任务艰巨,这其中即包括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如需要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产品、技术与行业,又包括对农林畜牧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有机食品、调整种养结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在建设好现有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具备申报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条件的积极申报,在建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创造升级条件。我市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有望升级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峄山和十八盘在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做好泉林水体自然保护区和青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加大南四湖、泗河源头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确保达到预定建设目标。加快南四湖自净功能研究,建立人工隔离带,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建成尼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十八趟省级森林公园、峄山地质公园,建成梁山、泉林、九仙山、安山寺省级风景名胜区。

2、继续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已命名的生态示范区根据规划目标抓紧实施,争取在规划年限通过验收;未获命名的县市区继续申报,将我市所有县市区都建成生态示范区。

3、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我市在总结以往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乡镇特点,继续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科学整合城镇布局,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优化乡镇工业结构,建设乡镇工业园区,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污染集中治理和监控。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促进县级市向中等城市发展,小城镇向中心镇发展。按照生态市总体规划指标的要求,制订并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城镇和乡村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明年重点抓好兖州兴隆镇、任城区李营镇、泗水泗张镇、曲阜姚村镇、微山韩庄镇等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创建一批文明生态村。

4、大力发展生态居住示范小区。建设“绿色环保社区”,拆除违章建筑,改善居住条件,优化服务网络,治理社区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规划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楼和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大型综合文化、体育设施都要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推广应用环保材料,在工程质量监理中增加室内有害物质控制的内容,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最佳人居环境。

四、拟采取措施及工作建议

1、把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克服只重视眼前经济利益,造成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短期行为,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保障生态保护规划的实施,力争使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控制,重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区域的生态破坏得到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加快生态保护的立法工作,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法律支持,明确环保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职权,确立保护主体(开发者)的职责和义务,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人人参与,管理规范有序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政策研究,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的行政手段体系和政策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推动生态保护。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有关法规与标准,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毁坏林地,污染水资源,浪费土地,违者必究,对不适宜生产和生活的地区,要做出规划,创造条件,实行异地开发和安置,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3、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生态保护监督管理能力。加强生态保护队伍的建设,设立专门机构,明确管理职责,提高生态保护统一监督能力。同时,加快生态保护的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生态保护执法提供支撑基础。增加工作经费,在投资计划、科研立项、国际合作等方面,向生态保护倾斜,连续扶持几年,使之成为力量。

4、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分级登记和备案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生态破坏限期治理与定量考核制度、生态破坏状况定期公布与公众监督制度。开展对生态保护的定量考核,济宁市生态监督年报,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和市直部门联合检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整体推进工作的实施。

5、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组织科研攻关,依法保护研究开发成果,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办好各类试验示范区。推广规范化的技术规程,组建生态监测网,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监测站。

6、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预算,作出长期安排。积极争取利用国外资金,国外的长期低息贷款和赠款要优先考虑安排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上的各类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

四、建议和意见

1、建议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环保部门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

第4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党的十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镇。本文将通过以我国东南部福建漳州芗城区芝山镇为例,探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

1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1.1 乡镇企业发展过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全国各地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以福建漳州芗城区芝山镇为例,2013年芝山镇预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14亿元;三产增加值69120万元,比增20%;财政收入78638万元(旧口径),比增6%;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比增12.5%;社会消费零售总额8.6亿元,比增33.89%;注册合同外资1792. 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52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15元,比增17.2%[2]。可见,乡镇企业对农民脱贫致富和地方财政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乡镇企业正逐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如何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1.2 发展农业经济带来的环境污染

当前,农业经济仍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支持产业,然而发展农业经济带来的化肥及畜禽养殖等污染也不容忽视的。据了解,福建九龙江流域两侧的发展农业经济带来的污染,已给下游城市人民饮水安全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3]。

2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解决问题

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是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4]。

2.1 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经济

“十二五”将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广大乡镇政府部门应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农业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基地化和标准化现代农业要求,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教育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扩大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因地制宜,积极推广“粮-经-饲、牧-沼-果”等立体种养模式,配套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便堆场、储液池、沼气池、厌氧池、好氧池容积及土地消纳面积,做到废弃物综合利用或废水综合治理达标排放,逐步减少无序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压力,形成养殖―粪便处理―种植业利用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6]。

2.2 发展循环型乡镇企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进乡镇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鼓励发展静脉产业;以清洁生产为重点,推动企业内部循环;以产业链建设为重点,推进园区内部循环;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2.3 发展循环型现代服务业

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倡导环境友好消费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和加快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创建活动,带动第三产业整体向现代化转型,向生态化转型。通过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此外,乡镇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发展生态友好型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要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调整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布局,对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和从业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法制的宣传教育,强化环境意识;乡镇环境保护部门对本乡镇企业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制止乡镇企业非法占用和毁坏耕地,乱砍滥伐森林,任意污染生态的行为,对不服从监督,明知故犯,造成环境破坏的企业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法规进行严肃认真处理。

这些在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对加强乡镇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徐静、王干梅.发展乡镇企业必须注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2013年度福建漳州芗城区芝山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第5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是农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1]。目前中国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污染量占全国总污染量(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已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短缺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将严重制约和影响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将会动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1.1化肥和农药污染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占有很大的比重。化肥的使用量占世界使用总量的第一位,而且以氮肥为主,其中氮肥平均利用率只有30%~50%,造成了大量的氮肥流失,化肥的重复使用添加,不仅造成经济的损失,还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3];其次是农药污染。长期使用农药对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的污染日益彰显,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导致生态失衡,直接危害生物多样性,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同时也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地膜污染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棉花产区和北方寒冷地区,塑料地膜技术广泛在农村农副业生产中使用,而且使用量很大,回收不净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地膜主要成分为聚乙烯,残留的地膜进入土壤后很长时间内难以自然降解,造成土壤的渗水及保水、保气性能下降,破坏耕作层土壤结构,造成土壤地力下降,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另外对回收的地膜往往采用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3畜牧养殖业污染

畜牧养殖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了及规模化和集约式的发展,但是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还有所欠缺,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等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畜禽固体粪污和养殖污水含有COD、B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污染了水体和大气及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还对水体和其他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4;绝大多数的农村养殖户还是以散养为主,所产生的废渣、粪便四处堆放,受整体综合条件的限制,无法集中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破坏。

1.4乡镇企业污染

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扶持,各地相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但我们也要看出,有些地区的发展经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一些小的乡镇企业不具备环境处理设备,其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简单处理后排放,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为了过度追求经济的一时的快速发展,没有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使生态环境污染加重。

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2.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农业生产中往往被忽视,我们要做好宣传发动及组织协调工作,利用媒体、技术资料以及组织讲座学习等形式,增强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意识,使公众自身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进一步恶化,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的生存构成的严重威胁。

2.2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

大力倡导科学施肥和使用农药,改革传统的农田耕作方式,从基本源头做起减少化学物质的盲目使用和过量使用。同时,通过宣传培训加强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的技术指导。在化肥使用方面,改进耕作措施和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并尽可能的多施用有机肥;对农药的使用要对症下药,减少农药使用量,研究开发和引进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

2.3加快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进程

乡镇企业生产和畜牧业养殖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造成农村河道、水源、土地和空气的严重污染,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控制和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4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从改善传统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业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的必然需求。具体实施中要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排污量,真正的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6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治理,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一、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几乎成为所有经济体发展的共有模式。农村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所显示的生态问题尤为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和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在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效果是有限的,城镇的生态问题还是十分突出。

1、国家政策、立法主要针对大城市的治理,城镇污染立法不足

在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中,有一大部分是针对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的,处于城镇化的新兴城镇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其中所存在的生态问题也是这几年才暴露出来,因而国家的立法并没有能及时的跟上城镇化推进的步伐。因此,在权责的承担,污染的治理等方面权限并不清晰。这也使得城镇的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2、当地政府单方面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生态保护

当前城镇化推进的一个主要的环节便是引进企业,以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各种乡镇企业的出现也确实给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因此当地政府大力引进外来企业,扶持本地乡镇企业,以期尽快实现当地经济的腾飞。但是这其中凸显出来的生态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一方面,当地政府引进企业较为盲目,只要企业愿意过来投资就立刻签字同意,召集村民变卖土地,致使耕地流失的同时引进许多与当生态不相适应的企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是带动乡镇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当地政府在管理这些企业时政策会相对放松,这就给了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一个逃避惩罚的良机。

3、企业自身环保意识淡薄,给生态带来危机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于,很多去乡镇投资发展的企业都是被强制从城市迁出来的高污染企业,这些企业对生态的破坏是可想而知的。并且,由于城镇的污染治理基本设施简陋,相关环保政策又存在空白,致使很多企业排污放污的现象屡禁不止。

4、城镇居民自身引发的生态危机

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民变身为城镇居民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在传统的农村经济体中,对生态的破坏现象就已然存在: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过度开垦等问题就已经十分显著。当代很多城镇其实是城镇和农村的结合体,一方面,已经具有了城市的一般风貌,但另一方面,还保留着传统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模式。因此,生态问题是相应增加而非减少了,除了上述所说的传统农村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外,城镇化的居民还带来了新的生态问题:生活垃圾的堆放。

新兴城镇的基础设施是相对简陋的,并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厂,多数以填埋为主,这就给当地的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二、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的策略

1、加强国家立法与执法

在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核心,只有制定了权责明确、治理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策略,才能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实施又需要坚定有效的执法来予以保障。因此,在立法方面,需要多制定城镇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需要相应地向新兴的城镇倾斜;在执法上,要坚决依据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对于破坏城镇生态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以及严厉的打击。立法与执法的有效结合,必定能使当代新兴城镇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治理。

2、当地政府加强监管,做好本职工作

当地政府是保护当地新兴城镇的中坚力量,不管是在地方性政策的制定,环保监管以及实行生态治理措施方面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因此,当地政府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引进外来投资和扶持当地乡镇企业时,要注意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结合考虑,着力引进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避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对于环保型的企业大力扶持,对于高污染的企业加强监管与整治;第三,要加强治污排污基础设施的修建工作,帮助高污染企业做好整顿工作。

3、企业自身要加强自律,提高环保意识

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是要靠政府、环境、人民群众等多方面的支持的,否则是无法取得长足发展的。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第一,企业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加强自律,不随意排污放污污染环境,破坏自身发展和人民群众居住的环境;其次,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环保工作,加强完善自身的净化体系、积极建设环保基础设施;第三,在企业生产危害到城镇生态环境时,要及时勇于承担责任,接受相应处罚和整改措施,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4、城镇居民要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保护自己的家园环境

城镇居民是一个城镇最主要的组成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与其息息相关;同时,城镇居民的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也十分重大。由于城镇居民的人口基数大,且人口素质不高,传统农村生活模式的那种随用随丢的生活习惯并没有能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有所改善,因此,几乎每个小区的附近都是一座小型垃圾场,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污染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

总结: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乱丢乱扔对自己的家园具有破坏性的影响,从而使其在丢弃生活垃圾时注意集中堆放、分类堆放,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志强.试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缺失及对策[EB/

OL]

[2]于建嵘.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冲突的主要特征及对策[J].世界

2008(1).环境,

[3]马戎,郭建如.中国居民在环境意识与环保态度方面的城乡

J].社会科学战线,2000(1).差异[

[4]苏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四条成因[N].经济参考报,2006

-01-18.

第7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搞好农村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除了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帮助广大农村群众了解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因此,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已成为必要。其目的是帮助农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

开展农村环境教育,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二是要建立生态环境教育的网络体系,三是要有比较丰富的有效的教育资源。目前,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不断深入,环境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日趋完善,各类教育资源也不断丰富。但是各地教育资源的拥有和配置也不均衡,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充分,如何对环境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采用什么方式来整合,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得到合理的使用,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当前开展农村环境教育中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围绕如何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方式的平台这一课题作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平台的构建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开展农村环境生态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平台,在平台上对已有的教育资源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整合,能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近年来,通过探索和研究,我们认识到通过构建社区教育平台来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研究的理论意义

1.生态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教育的特点包含:教育对象的整体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及全体人员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特点。

环境教育,从时间上看,是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终身性决定它应该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应该渗透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婴幼儿、青少年、壮年、老年。环境教育,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特点,它是由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的。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环境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体人员树立环保理念,积极主动参加到生态环境保护中,让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2.社区教育即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也具有教育对象的整体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特点。

3.比照生态环境教育和社区教育,一是两者都有教育对象的整体性和终身性教育特点,二是生态环境教育可以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也包括生态素质的提高。

因此,构建社区教育平台,借助于社区教育平台来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就我县而言,已经建立了以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八个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支撑,以村社区学习点为阵地的覆盖全县农村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平台,借助于这个平台,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资源

以社区培训学院为平台,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师资库。我们把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生态环境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作为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和最紧迫任务来抓。一是重视学院教师的培养。支持教师参加进修,鼓励深造,达到更新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的目的;二是在社区培训学院指导下,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和当地中小学加强沟通和联系,按要求筛选和聘请当地中小学2-3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作为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进入师资库。三、发挥社区培训学院和县环保局、农林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聘请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四是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后,把他们纳入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2010年4月,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联合对全县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后,经过考核筛选后,聘请了95名村官担任环保教育师资,这一批村官,分布在全县各村。师资资源的整合,可以满足全县开展各类生态环境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各村镇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时,能有针对性地在师资库中选用老师,同时,师资库中的老师相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也方便了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来自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大学生村官做生态环境教育老师,他们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和农民近距离接触,可以随时用开放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环境教育,帮助农民解决在环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2.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资源

我县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主要是依托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来开展。如前所述,我县建立了县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教学点三级体系,依托这个体系,在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学习点三个层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活动资源。具体来讲,我们的做法是:社区培训学院一是横向和县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开展面向全县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结合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开展的“百姓学堂・魅力高淳”活动,在培训学院开展生态家园讲座;结合推进县生态县建设,和县环保局在培训学院共同举办农村环保监督员培训班;结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理论教育的时间,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启动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师资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有关部门开展“让环保走进生活,让生活更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等,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环保教育活动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二是培训学院还积极发挥对乡镇、村社区教育机构的辐射功能,指导配合乡镇、村开展环保教育。如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审定;开展活动时由镇、村组织人员,提供场地,培训学院提供师资及比设施设备共同举办活动,优势互补,也使资源得到一定程度整合。

各镇、村社区机构在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资源的做法是: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主动和镇有关部门、村委会互动,把镇、村的人力、物力、可使用的政策优势和社区教育机构师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活动。同时,各地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与当地学校的内在关系,注重把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吸引家长邻里关注环保。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生参与环保教育活动也是宣传者,教育者,还是将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中坚力量。这样社区教育机构依托学校阵地整合教育活动资源,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的深入发展。

3.对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整合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过程中,注意整合教育内容和方式,改变过去教育内容单一,脱离实际,形式呆板的一贯做法,使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从内容整合来看,以社区培训学院牵头,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有关部门、村委共同研讨确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突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题。整合后的内容包括:一是适应新的形势,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教育工作重点。让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农民减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三是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四是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

从形式上来看,改变过去单一的讲座报告会形式,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湖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对照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既借鉴先进的生态模式,又吸取惨痛的经验教训,让农民有切身的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4.整合生态环境教育阵地

第8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采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对农村自然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为14%左右,由于过去盲目地采伐树木、开垦农田使不少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0%[6],生态的退化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15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需要重点治理的为36.1万公顷。中国草地的退化率为15%,草地总面积比20世纪60年代总面积下降了30%~50%。湿地面临摧毁,中国现有湿地375块,其中有114块湿地被改造为耕地和鱼塘,有98快湿地面临环境污染的威胁,有30块湿地被泥沙淤积,有25快湿地面的水资源没有合理利用[7]。

农村大气污染不容忽视。矿产资源特别是小煤矿私自开采超标排放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环境威胁周边人、畜的健康;乡镇企业未处理的有害废气直接排放,加重农村空气污染;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对秸秆进行焚烧,产生的浓雾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治根源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的环境权、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不符合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究其根源是法治建设缺失的结果。

1.环境权的缺失。(1)立法中环境权的缺失。环境权即“生活在满足尊严和福利要求的环境中,并拥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斯哥尔摩宣言》首先提出,现已有40多个国家将环境权明确制定入宪或其他法律,而中国的立法中环境权却一直缺位,公民的环境权变成了“环境义务”,环境维权处于尴尬境地,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更是无从提起。(2)环保宣传教育落后,农村环保意识淡薄。由于环境权的缺失,中国的环保宣传教育事业落后。很少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形式过于简单划一,成效不明显。缺乏环境教育工作人员尤其是高素质专业人员。相关部门对环境教育工作不重视,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敷衍塞责等,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农村尤其是落后农村更为明显。造成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缺乏,没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方面知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滋生。

2.平等权的缺失。平等权的缺失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由于实行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历史惯性,导致城乡发展长期处于断裂的状态,是造成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1)城乡户籍壁垒使得大量人口被堆积于农村,造成过量的农村人口与有限资源之间关系高度紧张。农村粗放型生产方式,很少顾及生态保护与土地,随着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完全超出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供应的能力,扩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2)二元体制使得农村贫困状态更加突出,农民为生存和发展只有破坏环境,无力顾及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农村资金缺乏途径狭窄,只有进行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式生产。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招商投资使大量重污染的企业进入农村,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二元体制下较为先进,即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企业很难在农村建立起来,乡镇企业无法克服自己的先天不足。教育水平不高,科技知识欠缺,较为先进企业很难在农村立足;本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布局混乱,分散隐蔽,设备简陋,缺乏环保处理设施,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环境的最大污染源。此外,城市生产、生活垃圾也在向农村转移,大批落后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落后的农村,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4)二元体制下农村的环境保护被忽视,基础设施、政策和法规体系、环保经费等缺乏,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日趋完善,而农村的规划缺乏,无人管理,公共卫生设施空白,排水沟是露天明沟,河流自由排污,垃圾随意堆放。

3.法治经济的缺失。农村经济增越来越深地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因此,农村经济需要法治来规范,而与此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同样应当列入法制规范的范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和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配置上失灵[8],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制度和法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企业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侵害农民生态利益,即使建设了污染治理设备也是空摆设,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的缺失。农村生态特点和生活生产模式有其特殊性,但中国至今没有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有关的法律规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中,且很不全面。“作为综合性环境保护法的《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很简单,而且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9]中央立法体系缺少主线,致使地方立法标准不一,地方保护主义容易滋生。(2)一些重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空白或立法过于原则。中国环境立法数量很多,但农村生态环境立法所占比重却很小。农产品安全等重要立法一直空白,农田灌溉、农药化肥使用、农村饮用水安全等规范,虽在《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中规定,但大都属原则性,内容简单,缺乏配套实施细则,没有相应的执行制度。另外,有关农村生态立法基本都是确认某项保护中应怎样,却没有规定违反后的惩罚措施,“违法行为”成为“无罚行为”,失去了其应有的约束力和威慑力。(3)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是伴随工业发展而产生的,而农村生态保护的规定往往处于次要甚至附属的地位。“这是由于传统环境法囿于自然科学格局,存在‘法律役于技术’的偏向,关注的主要是工业污染防治与大中城市的环境利益,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性,或至多注意到单项资源或农产品污染问题。”[10]

4.法治政府的缺失。(1)地方政府受经济增长指标的控制往往重经济、轻环保。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如产值、利税、引进外资的规模,他们升迁通常与辖区经济增长速度直接挂钩。这样层层下压形成引资开发、兴办企业的强大动力,一些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的污染企业比较容易在基层县、乡兴办,而大城市严控也推动这些企业向污染监管比较弱的县、乡镇两级转移,两者一拍即合。这样,政府与企业就成了利益共同体,要求政府规制企业行为就很困难了[11]。而这些企业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2)有的地方政府人治盛行,甚至制定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土政策、土规定,包庇环境违法者。利用各种土政策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导致很多企业联片污染,很多违法排污的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积极治污,因为罚款额度太低。(3)中国环保机构的设置最基层部门是县一级环保机构,乡镇一级没有相关设置。受各种条件限制,如人员少、资金匮乏、监管手段薄弱,县级环保部门无法对乡镇环保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监管不力致使农村环境污染失察。

加强法治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1.明确公民的环境权。(1)应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把环境权法定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从宪法的高度加以保护。在环境基本法中明确环境权的内容,如宁静权,日照权,眺望权,通风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优美环境享受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管理参与权,监督、检举、控告权等。在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中为环境权提供救济,如环境权侵权赔偿、城乡排污总量比例控制、恶意严重污染行为入罪、环境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等。(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根据农村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特点,利用村民学校、“三下乡”、“五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以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一切形式,合声、光、影、画等各种手段,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在农村中小学校广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技术、环保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民从落后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2.给予农民应有的平等权。(1)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城市化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2)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设立乡镇工业发展区,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并禁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3)均衡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对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的新技术,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广应用。加强农村小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找到适应农村简便易行的污水和垃圾排放处理系统。(4)制定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策,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进行补偿奖励,对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损害的人进行补偿,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保护生态环境。(5)加大对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要加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杜绝投环保资金被挤占、被挪用。同时加大社会投入的力度,遵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投入,

3.建设法治经济。(1)尽快制定一部农村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转变生态环境立法的城市中心主义。综合设计城乡的生态涵养计划,设定城乡排污比例下限,保护农村弱势群体,防止城市的侵害。(2)针对农村新情况,尤其是原来没有出现或影响甚微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弥补真空。对现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立法进行修改完善。建立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

第9篇:乡镇生态环境范文

在20*年全市废弃矿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废弃矿山封井封硐整治工作,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在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监管主体责任,增强全市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基层基础,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狠抓隐患治理,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全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全面掌握全市废弃矿山治理现状,正确认识监管主体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避免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努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三、工作内容

全市所有废弃矿山均需按照封井封硐和设立警示牌技术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并于2009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工作。

四、工作机构

废弃矿山封井封硐整治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专门成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研究解决有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彭仕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各乡镇、街道要从建设“平安*”、“生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废弃矿山封井封硐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对隐患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要充分发挥村级班子的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