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常行政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独立学院行政管理的理念陈旧和文化落后
独立学院自创办以来,行政管理工作面对许多的困难,管理理念陈旧和管理文化落后,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良性运作,同时也是影响行政管理人员间的竞争产生螃蟹效应的重要原因。行政管理的领导者仍然固守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理念仅停留在害怕下属比自己强,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对下属好的行为既不鼓励,坏的也不批评,仅靠权力管理而忽视了领导力的管理。管理文化落后是企业管理失效的主要原因,独立学院行政管理文化相对落后的现状,使得独立学院的管理相对失效。文化落后主要源于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沉溺于落后的管理制度,对现有的竞争模式难以适应。
2.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竞争带来螃蟹效应的原因之一是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中,激励方式单一、激励不公、激励制度僵化、忽视长期激励等缺陷显现出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在行政管理人员之间,不同层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存在差异性的需求,然而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公平竞争的环境一度缺乏。再加上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仅注重年终的考核作为激励的重要手段,员工们的竞争忽视平时的考核制度,各种不正确的竞争手段流行于平时的日常工作中,进而加快了螃蟹效应等负效应的繁衍。
3.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竞争意识淡薄,忽视团队的力量
伴随着独立学院的竞争日益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间的竞争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员工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打不开新的优势局面。关键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淡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被忽视,从而导致螃蟹效应的结局。学校的办学成效不仅仅要拥有名师,更重要的是拥有团结的员工团队。独立学院要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必须重视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凝聚团队的力量。独立学院往往忽视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特长,激发其内在驱动力,从而无法产生协作高效的合力,在竞争中无法立于不败之地。
4.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竞争心理不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现代的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使得员工的压力变大,每个人都可能会因为压力而出现竞争心理的不平衡。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中也同样会显现因为竞争而导致员工的心理不平衡。健康的心理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状态,从发展来看,是围绕着健康常模上下波动的过程。同时,在现代的员工心理中,大家往往会存在不担心分得少,而担心分配不均匀的心理。在工作竞争中,处处要求平均,人人要求平均,这样不利于团队的进步。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虽然不是很凸显,但在竞争中可感觉到这种心理若隐若现。
二独立学院应对行政管理人员竞争中“螃蟹效应”的措施
1.革新行政管理的理念,塑造团结协作的独立学院行政管理文化
在当前独立学院立足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行政管理中的理念是做好行政管理和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革新行政管理的理念是一种管理竞争中的进步,是开阔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也是一种人员竞争的新境界。同时,独立学院行政管理模块必须注重塑造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文化是发展的软实力,是竞争中不可或缺的焦点,营造团结和谐、合作共事、心心相印的文化氛围,从大环境弘扬和倡导团队文化,有利于独立学院规范行政管理人员间的竞争,也有利于独立学院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人才选拔、任免制度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人才选拔、任免制度是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竞争的新型模式,也是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对行政管理人员履行职能,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优化行政工作,不但有利于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人员在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效能。同时,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有利于形成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也有利于减少不恰当竞争模式的产生。
3.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再造正确的团队精神
拥有一个充满激情、忠实可靠、精明强干的团队是独立学院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树立正确的职员竞争观的前提,所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再造正确的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在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中,要形成内部的集体荣誉感,让员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对团队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得合作日常化。若一个团队不懂得合作,没有团队精神,那么其负面影响会大于其贡献。学院谋发展,提高竞争力,则不可缺少团队成员的精诚协作,也不可缺少正确的团队精神。
4.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人员竞争,独立学院必须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管理制度,同时必须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是独立学院适应体制改革后行政管理人员竞争多元化新形势不可或缺的手段,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但有利于行政管理执行公正,而且有利于员工间竞争上的公平。在处理竞争矛盾中、奖惩中公平、公正、公开,能够创建和谐共事的体系,也能提高员工的自身修养和素质,在日常行政管理中规范自己的竞争手段,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一、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基本现状分析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飞快。但是,由于高校数量众多,高校事业发展的同时也给行政管理带来更多的挑战。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行政管理存在机构重叠、分工过细、职责不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制约高校行政管理效率评价低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行政管理低下似乎成了高校日常管理的共性问题,分析其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行政管理权力过于扩张,机构重叠
在我国,很多高校存在行政权力泛化,权力过于夸张,干预性强,导致高校学术权力大大缩减,从而是的高校行政管理偏离维教务服务的目标。具体表现为,高校行政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冗余过多,职责分工不明确,而且行政管理决策缺乏民主性,大部分行政决策倾向于行政化,相关学术研究委员会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限制了高校管理基层部门的自主权力,不仅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还制约了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2.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无序
高校的行政管理时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高校管理的很多方面,比如说行政资金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等等,所以说高校行政管理必须有一套完善有序的制度做支撑,规范行政管理流程。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都不健全,管理无序,行政资金调拨不当,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学生管理片面化、人事管理权力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的效率。而且,我国高校很多的行政管理制度都没有针对性,只是片面的引进相关的管理理念,很多管理制度都落后于管理进程的发展,所以说,高校的相关行政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管理意识和相关的管理技能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的效率,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都达不到行政管理的需求。一方面,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对于相关的教学、学生、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大多都是疲于应付,敷衍了事,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到行政管理中去,而且很多行政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甚至相互串通,造成管理阶层的腐化,严重降低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又学校的一些老师或者是辅导员兼理,甚至为了节省管理开支,招聘一些实习生来高校行政管理,他们因为缺乏基本的行政管理技能,管理经验不足,最终大大制约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
1.整合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明确行政管理的职责权限
整合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需要详细的分析高校行政管理的职责、权限以及管理的具体内容,裁撤不必要的行政管理人员,科学的编制行政管理人员。同时要避免行政管理权力的扩散,对于那些过于细分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综合整理,统一分配,明确行政管理人员各自的职责权限。而且要科学的规划行政管理的层次,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做到上行下效,加强各行政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及时的反馈相关的管理问题,采纳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建议,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健全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为行政管理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完善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体系时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基本保障,所以各高校应该结合高校行政管理现状以及基本的管理条件,科学合理的设置行政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的考核和监管机制,规范行政管理工作程序,同时要根据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及时的完善和修改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必要的时候,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借鉴成功的行政管理经验,通过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结合各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顺应高校行政管理进程的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保证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3.加强行政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该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行政管理培训和教育。一方面,通过宣传相关的行政管理理念,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可以通过相关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等激励措施,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集体协作,保证行政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实行严格的岗前考核和培训,保证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同时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尽量的聘用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保证持证上岗,而且在后续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要定期的开展行政管理培训教育,不断的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普遍存在机构职能划分不清,人员臃肿现象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普遍存在机构职能划分不清,人员臃肿现象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高校管理制度理论上应该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进行相应的人员岗位设计,但在实际中,大部分的高校部门划分和岗位设计都是按照政府部门的配置来进行,这种明显带有机关化色彩的管理制度往往会造成了部门机构的膨胀。二是,高校针对部门职能划分不清,人员臃肿现象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根据校园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定岗,定人的策略。虽然,这些措施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人员臃肿问题,但是由于这些措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保障,因此这些措施在高校行政管理实际中并不没有取得理想效果。
(2)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落后
近些年,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迫于内外压力不断进行完善,并取得不错的进展,但是与国外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相比,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一是,我国高校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做好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方面,而对如何进行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重视不够。二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自身不完善,也缺乏完善自身的动力。推进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力主要有两方面: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来自外部,即政府主导,而内部要求改革的呼声并不是很高。因此,造成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就是单纯政府命令,缺乏相应的思想理论基础准备和法律基础。
(3)我国高校缺乏自由气息,行政色彩浓厚
我国高校缺乏自由气息,行政色彩浓厚的体现有很多,但主要还是由于高校内部官本位思想影响。一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人浮于事,工作不积极,没有高校管理的责任观,进入学校靠关系现象十分严重。二是,官本位思想影响下,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荣辱观,具体体现在:办事讲条件,只重人际关系培养,人脉积累而对自身本职工作的缺乏激情。
(4)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下,一是,高校领导都喜欢全才即:即要求有管理能力,可以处理日常工作事物又要求具有科研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这种模式最明显的是改革开放初期,高校老师要想评职称就必须要在知名的报纸期刊上每年固定发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文章,而且对字数还有限制,这种情况,在现在还有。这种二元管理模式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只能将精力同时放在两边造成要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不突出;要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不突出这种尴尬局面。二是,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构成复杂。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选拔虽然有着严格的人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面子人员”“,打招呼”现象。
2、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为了使高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制度规范,而高校行政效率的提高就必须做到高校制度的规范化,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化,因此,高校行政效率的提高必然要求高校行政管理改革,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基础。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可以让学校管理制度正规化,一是,可以让管理层提高管理责任意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层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权利监督机制。二是,可以让高校学生提高对学校的信任度以及认同感,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
(2)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高校制度正在不断进行改革,想方设法把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基础。一是,高校制度改革,是想方设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就必然要求学校求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为培养学生做出各种配套服务,而高校行政管理就可以将各部门的行为纳入到统一的轨道,有利于各部分协调减少工作中的摩擦。二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高校能否正常运行,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然要能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种保障服务工作,因此,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1、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制度
(1)创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
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理念创新要先行。一是,高校行政管理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高校行政管理理念要继承高校已有的文化传统,根据新时展要求和学生发展情况,制定出高校行政管理目标。行政管理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和教师进行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做好保障工作。二是,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创新就必然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加强服务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理念的创新不是单纯的靠文字和指标可以完成的,它必须成为工作人员的自觉意识。管理人员要以服务为宗旨,做好对学生和教师工作的安排。
(2)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机制
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机制是要做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一是,学校管理制度要在学校校园内部进行公示和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对高校管理制度的认识。二是,高校管理制度推行过程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原则,保证整个制度操作的透明性,提高制度的公信力。三是,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奖励制度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校园荣誉感和归属感,因此必须做好奖励制度的完善工作,从传统的物质奖励转变为现代奖励制度比如,带薪休假,定期旅游等。三是,做好违纪处理工作。高校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机制过程中出现了重奖励轻违纪的现象,部分高校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减轻对工作中的错误处罚力度。虽然说,这种重奖励轻违纪的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容易让工作人员养成逃避责任的习惯,因此必须做好违纪处理工作。
(3)创新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创新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校园管理,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目标。行政管理手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数字网络技术应用方面。一是,建立校园内部网络平台,有效保证上传下达工作,即可以让高校新动态,新情况及时让学生知道了解又可以让学生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的部门,比如现在大部分高校的网上选课系统,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等。二是,做好资源共享平台工作。高校教育与初中,高中教育不同,高校教育应该具有开放性特点,因此就必须做好资源共享平台工作。高校通过网络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上传到校园网内部,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学科动态,找到自己兴趣所在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进度安排。
2、建设高素质高校行政管理队伍
(1)重视选拔优秀管理人才
建设高素质高校行政管理队伍首先要做好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工作。一是,在选拔高校管理人才是必须考虑现有管理队伍现状,找出薄弱点和人员岗位空缺,及时清退不负责的人员。二是,招聘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分为社会选拔和内部选拔,社会选拔时必须要坚持对口为主,不对口为辅的原则,切实将社会上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招聘到学校管理岗位当中。内部选择是通过教职工参与将有管理能力的教师分配到管理工作岗位。(本文来自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注重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1.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个高等院校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也经历了不断地改革和发展,行政管理理念在持续地更新,行政管理职能在不断完善,行政管理的效率也在逐渐提高,行政管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并有力地推动了高校自身的发展,这也是无需争辩的事实。即便如此,但当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运行现状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2.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来看,我国高校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行政管理效率相对低下。其次,各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每所高校下面都会设有很多部门,因为部门比较多,各部门分工就会越来越细,因此,很多部门只将本部门工作完成后就不管别的部门的事务。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由于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并不完整,那么就需要行政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自身素质。然而,我国目前从事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待遇往往不是很好,那些真正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总是在忙着提升自身的地位,而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就没有太多时间深入研究和思考,因此工作时也总是显得力不从心,缺乏创新,从而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目前来说,我国对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对其深究和探讨。
3.高校行政管理重要性
高校行政管理是促成与推进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现代的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专业化的高校教育分工也在不断地发展。为了有效的提高与管理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的进行,必须构建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这是一种具有服从性和权威性的机制,以此来实现对高校的教育。随着高校行政管理的不断改革和更新,很多高校因此受益,但是即便如此,高校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因此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行政管理对于一所高校的正常运转来说,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衡量这所高校的整体水平,不仅如此,高校行政管理对于教育教学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措施
1.高层领导发挥出领路人的作用
为了实施有效的高校行政管理,设置合理的行政机构尤其重要。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原理是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有效依据。只要管理人员以此对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有效地设置,高校的发展前景指日可待。当然,高层领导必须拥有一双识别人才的慧眼,发掘更多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更多优秀的员工。同时,高层管理人员除了现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还应该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因此,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也应及时抛出,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状态,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上,一切以育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热情。
2.中层干部发挥出桥梁作用
中层干部在高校行政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级领导要如实反映下级的情况,对下级要及时传达上级布置的任务。中层管理人员在管理普通员工的同时,也要经常鼓励和激励普通员工,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发挥到最大化。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等制度。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比如自身的身心素质、技能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和创新素质等等。当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个人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加强队伍建设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便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只有管理者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高校管理对学校中人、财、物应有的作用。
3.普通员工要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精神
普通员工必须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准确落实上级传达下来的工作。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能学习。并且普通员工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熟悉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力争做到最好。在工作中,一个人做的再出色也比不过团队合作的结果。因此,团队合作应该被重视,各部门之间也应紧密联系提高工作效率。除了拥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之外,自我控制能力也很重要。一个人只有拥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工作人员来说,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工作中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水电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523文章标识码: A
1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念
1.1企业行政管理的概念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性构成单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根本,它指的是依靠企业行政组织,经过行政方式对企业实施管理的相关策略和措施的整合。广泛意义上的企业行政管理指的是以总经理为企业的最高领导,由行政副总分工负责、同时要有专门行政部门组织和进行,最后将上级的总体规划下达到各部门,并切实进行实施的一个体系。狭义上的行政管理指的是企业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的相关流程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实施科学的管理。
1.2企业行政管理的实现方式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企业行政体系为了促使企业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规章体制对企业开展智能性的管理。企业行政管理开展的形式是较为丰富的,通常是要解决好企业管理、企业服务和企业协调三方面的性能。
如何进行有效的企业行政管理:
1.2.1企业管理阶层要解决好企业的日常事务,运用合理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确保企业能够在健康的状态下获得长足的进步;
1.2.2强化企业行政管理单位对企业后勤部的服务,强化领导阶层与普通职工相互间的协调关系,促使各个部门共同进步;
1.2.3强化不同职能部门相互间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以促使企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获得发展和进步。
1.3水电企业行政管理作用
水电企业是指以水利水电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发电运营管理为主的电力企业。水电企业行政管理是水电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根源于公共财产所有权,对企业行政事务实施的管理,有效调节企业盈利与公共效益相互间的联系,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目的。
2 目前水电企业行政管理潜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待完善
2.1.1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水电企业成长过程中,国家政策的改革,行业体制的变化,企业战略的转变,会忽视掉部分职能部门的关键性作用,在创建规章制度时并不能够与水电企业的发展相吻合;
2.1.2企业管理职能分工不明。企业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工作的流程不清,责任不明,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日常工作出现凌乱,资源大量浪费,造成整体效率低下,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因此,是否科学的企业行政管理对于水电企业的未来发展将会是不或缺的关键性因素。
2.2管理理念欠缺
2.2.1企业领导行政管理理念匮乏,在进行企业规划制定上,没有意识到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意义,忽略了有关规章制度的确立;
2.2.2管理人员行政管理理念缺失,不了解水电企业生产经营具体状况,导致企业的发展规划与实际工作偏离方向,无法保证准确定位和方案实施;
2.2.3水电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缺少。行政管理机构未发挥其为职能部门进行沟通联系的中坚砥柱作用,为此造成有关职能部门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2.3管理人员素质待提高
2.3.1一些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在制定水电企业政策上,通常会忽略了水电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出现形式主义现象,过于注重外表,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单独划分,这种现象就会导致水电企业资源上出现浪费,对水电企业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2.3.2一些水电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者素质低。在企业日常运营当中,行政管理工作者对企业本身的业务没有充分了解,制定一些无法使用和实施的规章制度,造成其他部门对行政管理部门出现排斥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造成行政管理部门无法跟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因而降低了行政管理效率。
3 加强水电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3.1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对于水电企业行政管理来讲,行政管理制度是其最根本的基石。它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企业日常运行当中,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都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基础上进行的,而制度往往是现实中问题存在的关键和中心。所以,在水电企业大背景下,怎样来确立满足于企业当下运营情况、提升工作效率的管理体制对于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革新有着十分重要性的意义。在水电企业进行改革的工作当中,一定会形成全新的行政体制,在确立相关体制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保证相关体制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未来制度的可执行度,这是水电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所在。
3.2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结合当下水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况,首先需要改变之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它是水电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矛盾存在的基本性因素。由于来自国内外巨大的竞争压力,水电企业需要集中当下的人力资源力量,完全展现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就一定要从根本上入手改变之前保守的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确定人才使用标准,加强企业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创建人才奖惩机制,真正的做到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留住人才;对企业特别重要的人才,要进行奖励,确保在其能力范围内将企业各方面人才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
3.3加强行政管理的队伍建设
3.3.1强化水电企业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水电企业管理队伍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用一切机遇,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创建高效能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证。全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好提高员工思想工作的各项活动。
3.3.2继续深化水电企业管理者的任用革新。积极树立经营管理人员的理念,将管理工作人员看成是商品来运营,激发管理人员潜能,争取能够实现水电企业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的“四个转变”,即实现从经营水电企业向经营国有资产转变、从管理企业家向经营企业家转变、从以组织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转变和从重选拔轻教育培养向既注重选拔任用又注重培养储备转变,从而为水电企业未来的健康、稳定性发展打好坚实的根基。
3.4创新行政管理监督机制
在强化水电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机制创新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监管的现代化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和监管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者自律机制、多部门多层次协调运行机制和行政责任可追溯机制。行政管理部门充分运用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鼓励和引导行政工作人员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管理,加强厂务公开,加强行政效能投诉力度,为行政管理部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结束语:
水电企业只有不断进行企业行政管理体制革新,才能够顺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迎合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才能促使水电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创造出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夏书章. 行政管理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期。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
所谓企业行政管理,按其字面意思,指的就是企业的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渠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日常活动进行命令、规定、奖惩等行为的过程。通过行政管理,有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使企业机能最大化。其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首先,行政管理能够计划工作,通过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且可执行性强的计划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是现代企业得以生存的重要前提;其次,行政管理能够组织工作,通过构建一个分工明确涵盖全面的组织框架,可以使得各部门明确自己的目标,发挥最大的工作价值;再次,行政管理能够协调工作,通过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后,行政管理能够控制工作,合理的成本控制、监督控制、奖惩控制,有利于企业增利减耗。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企业的行政管理具有时效性、层级性和实效性。首先,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非常灵活,极具时效性。行政管理是一个需要实时反馈并实时进行修正的工作,为了更适应企业的发展现状,需要经常做出变通,而且行政管理越有效,企业的发展越迅猛,对行政管理的变革需求也就越大,这充分说明企业的行政管理极具实效性。其次,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需要根据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具体工作的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决策层,更侧重于传达执行层的成效、意见以及建议,对执行层,更侧重于传达执行层的宏观企望和意志,在两层之间,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协调与监督保证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这就是层级性的具体表现。最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应该而且可以迅速发挥作用,在第一时间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整个企业的发展速度的,如若不然,那么就肯定是行政管理出现了失误,需要我们及时进行修正。这是实效性的具体表现。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合理有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实际工作中,行政管理往往达不到目的,效率非常低下,甚至滞后了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还是出在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三方面,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一)管理制度不科学,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效率和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健全的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机构设置的宏观保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一方面会导致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做到“人人有事,事事有人”,一方面又会使规章制度不合理,难以实现“事事有据,工作有方”,最后还会造成组织机构冗余臃肿,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还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化,使政府承担一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并积极统筹规划企业行政管理的总体方向。其次,从管理模式出发,完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调整相应机构设置,将管理任务分配到个人,并将“行政管理”这个概念深化到所有其他部门的工作中。最后,还应该着重健全领导体制,现阶段企业行政管理的领导机制主要是党政合一的体制,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安排人员进行辅佐监督,加强行政管理,建立一套以行政首长为总负责,咨询机构为补充的领导体制。
(二)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工作难以有效分配
出于各种原因,某些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设置得过于庞大,显得臃肿而又冗余,经常出现一件事几批人管,管理人员之间甚至存在着工作冲突,又或者一件事谁都不愿管,认为是其他人的责任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的执行力,降低了管理效率。要切实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精简管理部门。一方面进一步减少没有存在价值的中间部门,一方面恰当设置职位比例,重点把握行政管理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上的价值,强化行政管理部门在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上的价值,适当削减其他管理部门人数。其次,根据管理制度需要,安排管理任务。精简行政管理部门并不是说要精简行政管理任务,我们必须要保证在人数减少的前提下,每件工作都能合理分配到位。这一方面有赖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有赖于领导机构对任务的把握,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准确找出行政管理中的主要次要以及不必要,做到主要任务重点做,次要任务有人做,不必要任务就不做。最后,适当引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增强管理效率。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管理工具与管理手段,我们应积极引入合理的电子管理系统,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并参考专家系统的意见和建议,合理颁布管理措施。
(三)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有效完成任务
管理的主体是人,只有高素质高修养的人才,才能使得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开展,然而现阶段,相关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欠缺相关知识、没有服务意识,业务水平极其低下,使得管理工作不能有效推进,甚至于让员工感到排斥,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普通员工心目中成了“吃白饭的”,而这又从反面打击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工作热情,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加低下。要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才评估体系,使用各种综合手段科学选拔聘用管理人才,通过补充血液来提高企业自身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促进有志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才进一步提升自己。其次,加大相关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参加相应的资格认证,适当放松对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要求,并对通过资格认证的人才进行奖励,从管理部门内部更新血液,来提高人员素质。最后,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掀起一股提升自己的风潮,将提升人员素质的范围从行政管理扩大出去,使整个企业的素质提高,从而带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管理目标行政管理
论文摘要: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过程是一种有序的管理活动,它在高校整个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使之更富有成效,得进一步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树立起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合理地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有计划地指挥、协调、监督和实施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称。而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方法,对大学生日常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事务,十分具体而又非常琐碎,但它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否则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可以这样说,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确立新的管理观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与其它管理工作配合不够。在大学生系统管理中,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性能都是好的,其整体性能也会是好;“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不顾整体目的实现,仅仅只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①目前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与其它管理一样,尚存各自为政倾向,这是由于各个管理层次的目的、职能和权限的不同以及管理对象的特点、方法和措施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要重视与其他管理的横向联系与协调,重视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管理配合、渗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同时也起到提高整体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目标行政管理
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合理地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有计划地指挥、协调、监督和实施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称。而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方法,对大学生日常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事务,十分具体而又非常琐碎,但它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否则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可以这样说,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确立新的管理观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与其它管理工作配合不够。在大学生系统管理中,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性能都是好的,其整体性能也会是好;“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不顾整体目的实现,仅仅只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①目前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与其它管理一样,尚存各自为政倾向,这是由于各个管理层次的目的、职能和权限的不同以及管理对象的特点、方法和措施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要重视与其他管理的横向联系与协调,重视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管理配合、渗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同时也起到提高整体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
(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四)树立整体观念。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从横的结构关系看,有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断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纵的层次关系看,从校、系到班级,有行政管理部门又有学生各级组织,他们之间既有上下的关联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从常规行政管理活动看,既有管理的连续性,又有其阶段性,同时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整体协调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全局观点,有一个系统的运筹规划。坚持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坚持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管理的整体作用,克服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彼此脱节的状况。
总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可取代的特殊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先那套学生管理办法不可能完全适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联系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际效率与水平。
注:
①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0页。
②④李锦坤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l988年7月版,第120、242页。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如机构膨胀,人员臃肿;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行政权利挤占学术权利等等。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与创新。高校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以适应时展的新需求,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稳步进行。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二、树立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人员、行政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善于、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方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只的这样,才可能在实践中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完成好管理任务。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之后,还应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落实,因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率运转的基本条件。要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要落实决策层的负责制。由校领导、各部门的处级领导组成的决策层在重大事项上不对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那就很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而影响大局。所以决策层的每个人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要克服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和公正性。二是要落实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制。每个职能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为学校师生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某些方面可谓是息息相关,所以应有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三是要改革人事聘用制度,缩减庞杂的行政队伍。在人事选用上,实行公开、公平、竞聘上岗,任人唯贤唯能,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另外,合理设岗设编,能者重任,不能胜任者转岗或淘汰,不断增强行政队伍的活力。四是要改革考核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在对行政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上,要进行思想品德、管理能力、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在效益分配上,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使物质利益与绩效挂钩,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表现优秀者除提供一定额度的物质奖励外,还可为其提供在国内外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行政人员的潜力,有效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高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素质
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应端正思想,重视自身的工作,具有超前服务意识,应该以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而自豪,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应热情相迎,以礼相待。对于外来的指责,要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并进行自我反省,力求上进。只有为师生服好务,才能彰显自己的工作价值,这也是对自我奉献价值的一种肯定。行政管理人员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效率意识。无论是对于上级领导指派的任务还是师生交付的工作,都要认真负责,尽可能快速办理,不拖拉。其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行政管理人员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除了学习岗位理论和专业管理知识,还应学习其它相关知识,做到博学多通。定期的政治理论学习也是必要的,这有利于行政管理人员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不受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此外,职能部门可根据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表现和部门需求,给行政管理人员提供高级进修机会或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以提升知识文化水平。再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一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高低。行政管理人员应善于将理论付诸实践,勤于钻研业务。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公文写作和口头表述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广泛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效果逐渐凸显,这也对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须熟悉电子政务,做好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擅长运用现代技术处理日常工作。
四、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要有利于营造和谐高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高校的发展,构建和谐高校也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必要举措。高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正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反映到高校使得学生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给贫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使部分学生形成自卑、自暴或反叛的复杂心理;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一部分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高校的稳定增添了新的变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学生必然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要稳定,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风险,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校园和谐。
五、改进高校行政管理绩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