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社保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社保管理制度

第1篇: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一)支持企业长久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想实现其长久、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稳步、扎实地做好保险管理,为员工提供安定、长久的保障,传统的国企保险未能纳入社会管理体系,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企业保险纳入社会保险管理体系,不仅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同时,也为企业员工保险权益开辟了全新的出路,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企业有了充足的经济效益空间,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自身的信誉、形象等又得到了一定提升,自然会引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内部员工也会更加积极努力地贡献并服务于企业,在人才的支持下从而获得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

(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推动国企保险纳入社会化管理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因为通过社会保险能够实现国企职工与打工者在保险利益分配方面的平等化、均衡化,维持打工者的心理平衡,维护社会的安定,使企业的劳动者都能公平、平等地享受社会福利,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打造出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国企构建社会保险管理模式使自身的保险管理纳入社会体系,使企业融入社会发展大环境,维持社会和谐良好的环境。

(三)支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历了改制改革重组等过程,要想适应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逐步创建并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达到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经营目标,企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切实按照国家在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形成的制度和规定,积极参与市场化经营与管理,积极改革并完善传统的管理制度,逐步推动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实施,将保险管理纳入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从而减轻企业自身的财务负担,也调动员工参与市场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逐步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国企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健全完善的社保管理制度有待确立

不同国有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面临不同的发展形势,自身遗留着不同的问题,受传统的保险管理理念的影响,使得社保管理模式的构建举步维艰,国家虽然在相关方面出台了各种文件、制定了方针和政策,然而,实际贯彻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使得科学有效的社保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建立,影响了企业社保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员工缺少有效配合

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国有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然而,很多企业由于缺少宣传教育与引导,再加上员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少配合的积极性,一些关键且重要岗位的员工,例如:社保审核、审计人员存在自私心理,缺少对社保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实际工作中问题重重。

(三)没能实现公平与效益的有效协调

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最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效益与公平间的关系,然而,更多的企业却在这两者间出现了偏颇,强调公平,忽视了效率,使得社会保险制度自身无法充分、高效地在企业运转,单纯重视效率,则导致了一些不公平问题,引发了矛盾和危机,也阻碍了社保管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加大对社会保险的宣传教育

传统的国有企业的保险管理未纳入社会管理体系,企业在职员工的保险全盘由企业或国家承担,国企职工能够充分地享受保险福利待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渐改革了保险管理制度,将国企、事业单位保险纳入社会系统,实行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模式,这对于一部分长期享受传统国家保障制度的员工来说是一大挑战,会产生抵触与排斥情绪。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做好员工的内部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组织召开思想交流会议等进行宣传教育,使员工意识到企业保险社会化管理的长远益处,从整个社会的发展、企业长久经济效益等方面去分析,让员工能够欣然接受地配合企业社会保险管理。

(二)积极完善社会保险办理服务体系

创建完善的社保机构体系,打造出专门的社会保险部门,并内设健全、专业的部门与职位,为社保办理提供健全完善的服务,形成健全完善的社保制度规范,以及业务办理流程,同时,也要加大对社保机构内部各职位的培训与培养力度,使他们积极学习并掌握社保办理的各项业务、各种操作,形成细致、具体的岗位职责划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确保各个部门、岗位都能遵规办事、合法履行职责,实现企业社保管理的公平化、透明化,确保各项工作都严格依照规定开展,从而最大程度地维护企业员工利益,同时,强化监督与检查,对社保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行为、作风进行全面、彻底的监督,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与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主动积极地履行工作职责。

(三)设置层次分明的责任岗位

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其中各个岗位的职责力、执行力非常重要,必须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设置全面到位、且层次分明的职责岗位,而且确保各个岗位人员都能注重履行社会保险管理职责,积极践行国家的保险方针和行政制度。根据保险工作需求,以及国家的相关规定,至少应该形成以下几大岗位:业务岗位、财务岗位与规划监管岗位。业务岗负责贯彻、落实相关的保险制度和政策,负责各种社会保险业务的办理,创建并维护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等;财务岗则负责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定保障资金的到位与运转,规划监管岗则负责严格监督业务岗以及财务岗的各项工作,负责整个企业保险的计划、规划、运行与监督,为企业制定科学的保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方针。

(四)重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与核对管理

要想使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步入正轨,就必须及时加强企业社会保险支付与缴纳管理,确保企业能够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把缴纳社会保险纳入员工工作考核范畴,使其成为企业员工工作业绩考核依据之一,对于不能及时缴纳保险基金的员工或者配合度不积极的员工则应加强劝导与教育,提高群众配合的积极性。第二,保险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做好保险征缴工作的核查、核对、分析与直接工作,并形成工作总结报告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提交,以此实现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三,重点完善保险管理者的工作监督与纪律管理,使他们能够公开透明地正确处理由员工缴纳的保险基金,定期进行保险基金征缴的监督,加强核对,对于资金挪用、非法占用社保基金的工作人员和行为严格依照法律进行处理。第四,健全服务体系。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持,因为只有在健全、完善的服务支持下,才能使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逐步走向成熟,才能更加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社保服务部门,开展全面、完善的服务,使企业员工享受到社保服务的便利,以此来保证社保制度顺畅执行。

四、总结

第2篇: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社保工作;企业管理;员工归属感

社保工作作用的发挥能够提升电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的基本性工作,进一步维护社会安定繁荣,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下面就完善电力企业社保服务机制、提高社保管理透明度、规范社保服务程序等方面内容展开具体论述,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1社保工作对于提高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意义

1.1社保工作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的逐步确立,社保工作作用的发挥决定了电力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同时,这也是电力企业的研究话题,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措施,只有做好电力企业社保管理体系建设,更新电力企业发展观念,全面提升社保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因此,必须要深入了解社保工作对提高员工归属感的意义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社保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基本制度日益完善,社保制度更是极大地维护了员工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因此,它也备受广大参保职工的关注。通过社保工作的完善来满足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需求、提升电力企业员工归属感,树立集体文化概念,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该文就以此为内容对如何发挥社保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培养员工归属感进行具体论述。

1.2社保工作对加强员工归属感的意义

社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基础性建设的重要标志,而企业是否能够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就直接关系着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一名普通的员工他们关注的仅仅是薪资多少、是否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险,社保工作能够极大地减轻电力企业员工社会压力,充分激发电力企业员工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并通过这一社会保障制度,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充分挖掘员工潜力,更好地为电力企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好的社保制度能够实现各种相关权利义务的均衡,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加速政治发展、促进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人们应当努力贯彻落实社保工作科学管理措施,完善现代社会保险发展理念,积极采用社保工作新思路,不断提升社保工作实践性和可行性,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从员工归属感谈社保工作的基本发展措施

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基本制度,提升电力企业凝聚力,保证员工基本利益,满足员工基本生活需求,构建“家文化”概念,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下面就从员工归属感的角度对社保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1完善电力企业社保服务机构

社保工作的完善需要社保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员工社保服务保障机构,才能够使各项社保服务内容得以贯彻落实,并让员工从心理、情感和思想上对社保工作产生一定的认同,增强员工对工作时间和精力多方面的付出和努力,更好地展现员工的个人能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充分认识社保工作对培养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性,制定严格的社保管理制度及员工岗位职责,实现电力企业社保服务考核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社保保障机制,定期召开业务交流分析会议和日常工作例会,不断提升电力企业内部社保服务水平,增加内部员工满意度。

2.2增加电力企业社保工作透明度和日常社保管理

员工对企业高度信任和认可才能够形成归属感,现代化电力企业只有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来增进员工对企业社保制度的了解,增强员工对电力企业社保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度,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社保相关政策,实现员工对电力企业社保工作的监督,并有效地增加社保工作透明度,增加电力企业员工对社保工作的了解。若是当员工发现社保工作与实际不符,就要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对社保工作的认可,并积极处理好社保工作的复核,及时做出社保工作处理结果。员工对企业领导履行社保工作登记缴费有监督的权利,若是有不履行社保缴费的行为,应对相应的违法行为和个人予以严厉的惩治。

2.3更新社保服务观念,摆脱传统思想观念桎梏

电力企业应当逐步增强社保管理和服务管理观念,与时俱进,贯彻落实社保服务措施,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争取员工对社保工作的认同与支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员工归属感。因此,电力企业应当贯彻落实科学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人本思想,从保障员工权益的角度开展社保服务工作,将社保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让员工能够切实感受到社保服务所带来的好处,增强电力企业员工归属感,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充分激发员工内在潜力,将员工的内在驱动力转化为自我激励,进而产生投桃报李、长期投资的作用。人们应当树立有效的电力企业员工发展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机制,积极推动电力企业社保工作的开展,努力实现电力企业之间的统筹兼顾,促进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

2.4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素质,开展员工社保相关培训

电力企业社保工作贯彻落实极大地关系着员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企业社保管理人员素质也决定着社保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企业有必要就社保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全面提升社保管理人员素质,更新社保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顺应时展的步伐,让员工切实了解到社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实际意义,让电力企业领导和员工深刻的认识到社保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员工对电力企业的归属感。积极组织社保专业人士进行社保业务相关培训,严格制定社保管理相关举措,全面提升社保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社保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保工作的发展需求。综上所述,社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增强电力企业员工归属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推动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电力企业领导只有正确认识到社保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提升社保管理水平,落实各项社保工作任务和目标,从员工归属感的角度加快企业社保管理工作进程,才能够提升企业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加员工在电力企业工作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创建良好的员工长期发展平台,建立有效的人员保有机制,让员工为在电力企业工作而感到满意。

3结语

社保工作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努力提升电力企业社保服务质量,极大地争取电力企业人员对于社保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完善社保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社保管理信息化体系,不断提升社保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努力增加员工归属感和满意度。因此,国家应建立有效的社保保障机制,解决员工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来,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国民生存和发展环境。

作者:李颖 单位:营口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许立华.新形势下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16):41-43.

第3篇: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 企业社保 资金管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社保资金管理形势的不断改变,我国的企业社保资金主要是对社会的保险、社会救济以及社会的福利和公费医疗等公益事业的资金使用,这些主要是用于在社会之中存在着特殊生活困难的人们,给予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社会的救济。由于社会保障资金涉及到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的利益,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安全稳定,所以我们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要高度的重视,从整个社保资金的使用、统计、监督和管理上入手进行合理的管理,实现资金使用的透明化、公开化。本文对企业社保资金的性质,以及当前社保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进行资金管理的措施进行探究。从现实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为我国的社保资金管理的发展提出问题,并且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实现对整个社保管理资金的统筹,下面就相应的我国社保资金的相关问题进行仔细的论述。

1 我国企业社保资金的性质探析

企业社保资金又被称作是企业社会保险资金,它是为我国社会基本保障提供的一种保险基金,也是我国企业员工、失业公民、病患、伤残等人员的一种保护资金。其组成一般是由企业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国家给予的财政补贴资金。其中社保资金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预防性、储备性以及集中性权利和义务的相对应等性质。企业社保部门负责各种保险的管理以及审批,它们实行社保的分级管理制度。目前在我国社保资金里,主要是分为五项的保险资金的管理,它们分别从生育、医疗、失业以及工伤和养老的保险上,另外企业的社保资金是一种补充保险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实际的企业社保资金的管理来对社保资金的性质探寻。

2 我国企业社保资金管理问题探究

2.1 社保资金监管不严 我国社保资金由于缺乏监督管理的能力,因此其资金使用的约束能力正在不断的减少。我国的社保部门要受到企业的领导以及国家社保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管理企业职工的退休,养老,医疗等保障资金的管理和办理工作。我国的企业社保部门具有企业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企业社保部门要及时经办各种保险、审批部门,同时又是资金管理部门,它在实际的表现中具有企业和政府等作用,企业社保部门在此过程中既扮演了运动员,同时又是裁判员的角色,我们在社保管理部门的内部建立起有效地监督机制非常困难,由于缺乏规范的会计审计体系以及透明公开的信息管理机制,对于社保管理部门在约束上偏弱。因此先后出现各种的要案,在2006年8月的时候,发生在上海的全国最大的社保资金挪用案件,其中案件中涉及到总资金大概为37亿元;随后在同年11月,在浙江金华发生了过亿社保资金挪用案;同年年底,上海再次出现企业年金流入房地产的资金挪用案,涉案金额达到27亿元。在近年来,仍然不断的出现了上千亿元社保资金违规操作案件。由于这些存在着腐败,因此社保的资金在不断的流失,对于这些缴纳的资金不能够合适的运用,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

2.2 对缴纳金的核算存在缺陷,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目前在社保资金管理中收支情况存在分散状况,这些资金的管理没有纳到财政预算体系中去。企业管理的社保资金无法受到执法机构的监督。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保资金管理存在着多方性,因此企业一般只负责管理补充医疗和养老保险的管理,其它险种的管理一般在地方上进行,企业的财务在核算上可以分为按收付或者是按照权责制执行核算,由于存在不同的核算方法,那么就造成了资金在管理上的混乱,导致了部分资金在管理上存在于独立的计算机体系

之中,这些就造成了资金管理的混乱。例如企业通过收付实现制进行管理医保资金时,当年收费中存在上一年欠费的情况,造成每年的资金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当年的资金状况,因此在资金管理与决策上存在着缺乏科学的指导的问题,这些都对资金管理部门的约束和监督存在着不利。

2.3 投资管道的单一造成社保资金的发展不稳定 我国的社保企业在进行社保资金管理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办法,根据实际的资金情况对部分资金实行有效的管理。因此我们对部分的节余资金储备需要进行有效的增值和保值的管理。企业是社保资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进行资金统筹管理的时候,需

要按照国家的相应法律,对存入银行或者是进行国债的购买时,不能仅仅要依靠这些来获取利益,因为其利益非常的低,虽然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会非常容易造成通货膨胀的事情发生,因

此根本就不能够达到增值和保值的效果。

3 新形势下进行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完善思考分析探究

3.1 完善企业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违规使用的现象产生 我国社保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违规操作的现象,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对社保资金进行一个有效的统筹管理,第一我们要对整个社保资金的缴纳和使用进行专项的管理,不断解决企业社保资金得不到落实的情况,我们可以成立多个部门的共同监督,形成一个共同监督小组制度,实行对社保资金的日常监督。在社保资金的管理中逐渐形成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那些在社保资金中出现违规操作的,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曝光,对其腐败进行严厉的打击,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网络技术以及电视广播的媒体向社会宣传进行社保资金的各项优良的政策。我们在进行社保资金管理和监督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对整个社保资金的管理进行监督。通过这种人民群众参与的方式来对整个社保资金管理,实现打消人民群众对社保资金的疑虑。

3.2 社保资金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加强措施探讨 企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好社保的资金,我们必须加强社保财务的会计制度,只有通过加强财务的管理办法,形成良好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在整个社保资金管理过程中实现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实现岗位的职责管理制度,我们要分清各种制度的直接负责人,我们在对社保资金财务进行管理和保护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层次的划分。因此,对于那些出现违规操作的资金的使用我们要对整个资金管理进行稽查审核工作的处理。通过对财务分析的制度来实现财会人员的责任,而且他们在实际的工作和处理中,通过对不同的财务制度的完善,以此来实现社保资金的有效管理,从征缴、支付以及管理的问题进行探寻,使得形成良好的财务会计制度。

3.3 完善社保资金的运营方式的探讨 我们对社保资金的使用中,首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必须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对多种运营模式进行考虑,尽可能的实现社保资金的增值和保值。我们可以在实际的操作中建立专门的社保资金投资管理机制,能够实现社保资金进入市场的方式顺利进行,我们要争取整个社保资金的投资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改变社保资金的经营模式,我们可以对社保资金的管理以及使用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在不断探寻的过程中实现社保资金的完善管理,因此我们在实现社保资金投资以及受益的时候,要确保利益的现实收益的最大化。

4 结语

在当前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行研究,实现社保资金的合理化管理,以此来实现企业社保资金的管理制度的完善,这是形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从一个方面我们可以不断增强社保管理制度的发展,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以此来实现对社保资金的科学化管理,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社保资金的增值和保值。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下的社保资金的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一个详细的探讨,实现对社保资金管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南志斌.对新形势下企业社保资金管理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3,02:84-85.

[2]张.新形势下对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思考[J].经济师,2009,

06:164+257-258.

[3]闪辉,王岚.新形势下企业强化营运资金管理的探索[J].改革与战略,2012,12:121-124.

[4]赵丽英.新形势下对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思考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3,04:64.

第4篇: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 企业 社会保险 对策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建立并组织实施的,通过劳资双方缴费参加,保障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时获得必要生活保障的制度架构和运行机制。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是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立足企业实际,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员工后顾之忧,提高企业凝聚力,而配合国家实施的一系列企业保险措施。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用工紧张,人工成本上涨等现状,加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一般是指由国家通过颁布法律强制实施的,针对全体公民或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的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在生活中出现的其它困难,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或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制度。企业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加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是保障社会保险安全、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保证社会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适应就业形势新变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均衡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保障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是政治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因此,企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路,不断提高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实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企业社保工作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缺乏专业社会保险管理人才。企业出于节约人工成本的目的,鲜有企业配备专门的社保管理人员岗位,社保管理工作往往由财务部门或者综合办公室人员进行兼任。这些人员由于岗位不固定,社保管理的职能不确定,一些人员缺乏必要的社保管理专业知识,只能从工作实践中进行摸索,导致企业社保管理水平不高、社保作用发挥不明显。

2、企业社保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有些企业对社保工作重视度不够,社保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导致社保工作经常出现规范性错误,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企业社保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当然,随着企业对社保管理工作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社会行业细化的加深,现代社保服务机构、企业逐渐增多,企业可以通过社保机构来对企业社保工作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工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专业社保机构的专业特长,提高管理效益,促进企业社保工作的开展。

3、企业年金计划缺乏。建立企业年金,可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解除职工养老的后顾之忧,稳定队伍,为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制度保障;丰富员工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将企业长远发展与员工个人利益和员工价值贡献紧密相连,提升公司凝聚力;享受国家税优政策,合理降低企业福利成本。因此,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往往都缺乏行之有效的企业年金计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社保效益的发挥。

三、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对策

1、健全企业社保服务机构。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设立专门机构和岗位,指定具有社保专业基础的专业人才从事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社保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统一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标准,建立社保信息上报制度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业务交流分析会,提高企业社保服务水平。

2、规范企业社保服务程序。企业应按规定主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并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如实申报单位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收入,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按照规定的费率到当地地税机关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年度汇总结算时,单位计税工资总额低于其申报核定的职工缴费基数之和的,不足部分由单位按规定补缴;计税工资总额高于申报核定基数之和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规定重新核定基数并相应调整职工个人帐户。

3、提高企业社保管理透明度。企业应当通过各种媒介,每年向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接受工会组织和职工的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免费为用人单位和企业职工查询缴费记录或个人帐户提供服务;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及时复核处理并告知处理结果。对不履行社会保险登记缴费义务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投诉。劳动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对被举报、投诉的企业和个人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及时进行核实处理,进一步增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第5篇: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社会保险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应该备受重视。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社会保险的管理,可以帮助劳动者降低风险,并得到他们应该获得的利益,企业社会保险的正常管理,是企业是否能成功运行的一个关键。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应该加强社会保险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

我国社会对各种人员的保障制度在一步步的完善,所以企业保险制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良好的企业保险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正常稳定的发展。而且企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保障了职工的正常权益,提升了他们生活的水平,与此同时,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新的时期企业面对新的工作内容,面对新的企业与职员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改变,企业应该加强对社会保险地管理,以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行。

一、提升领导管理重视

度社会保险管理在一步步改革,企业对其重视度也在逐渐提升,但是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保险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社会保险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而且做好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执行难度大,并且对该企业各个阶层的人员的协调统一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此种现状下,需要领导搞好协调工作,并更新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和当今的社会制度现象创新出新的思想观念,使该种思想观念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脚步,高效成功地促进社会保险管理任务的完成。若想真正完善企业的社会管理保险制度,企业的领导除了要对他争抢中湿度以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此种管理进行方法的更新,大力支持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社会领导应该加强对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学习,从各个角度充分了解我国现行的保险制度,并将此与企业的保险制度相关联,明确企业保险管理人员应该做的内容。其次,领导要具有先进的思想,能够创新出新的高效的方法,并逐步建立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企业保险管理的制度,在小组建立的同时,领导要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必须保证是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透明和公平,从而形成职责明确,目标统一协调的企业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领导要根据工作的情况,以及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出一套解决方法,将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弊端祛除。相信经过领导的公开透明有效的管理,企业的保险制度一定能够稳定的发展。

二、增强征缴及核对工作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是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有了保障的途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保险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但在此过程中有很多错误暴露,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应该更加规范,企业员工对保险认识应该更加全面,只有在此前提下,企业才能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吸取教训,为企业的保险工作发展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径。保证好社保与职工利益的关系,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企业需要做好各项社保管理工作,并根据自己企业的现实情况,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保险工作发展的制度,并切实采取相关的措施,使得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形成协调统一稳定的发展的大好局面。完善企业保险相应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实现使企业社会保险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做好其中的每一项业务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强对在职员工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以及核对工作,为了能够使得该项工作稳定顺利进行,企业对其采取相关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可以设定目标,以及社会保险的缴纳情况,对于那些不能按照社会保险制度缴纳的员工可以进行提醒,从加强企业对社会保险管理的工作。此外,相关的保险管理人员要定期做好社会保险征缴,核对,审查以及总结工作,从事的企业保险工作更加稳定地进行。最后,企业部门必须加强对在职员工的严格管理,严禁企业管理人员对社会保险资金进行挪用,所以公司应该设定专门的检查小组,并定期向企业领导报告,社保的收缴及核对情况。

三、各阶层共同努力协调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企业社会保险管理能够高效进行,不仅仅需要我们对领导的能力有高要求,还需要在此过程中的每位管理人员严格提醒自身的管理素质,只有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足够优秀,都足够认真,都足够负责任,社会企业保险管理才能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提升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是促进企业保险管理正常进行的必经之路,这需要领导增强职工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让职工从心里真正认识到社会企业保险管理的必要性。企业全面的社保工作需要有一定专业技术,并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管理能力的人员来完成。所以为了企业保险管理更加稳定,顺利进行,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为管理工作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推动企业保险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打好基础。社会保险管理是一项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工程,所以想要做好此项工作,也需要社会各阶层人员的共同努力,并竭尽全力建立功能完全覆盖面广,规范透明的社会保障体系信息网络,从而形成全社会关心劳动社会保险的工作的局面。对于此种局面的形成,劳动保障部门或者是公司企业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方式将劳动社会保险的情况进行公开透明的通报,借助公众的力量强化监督,确保每位劳动者工作者权益。此外,企业还可以将保险资金的缴纳记录,支付记录查询服务等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步到网络,一方面加强透明规范的公众化监督管理,一方面给劳动人员带来方便,有利于企业保险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地深入,各个地方的社会保险制度都进入了正轨。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增强对社会保险的管理。实践表明,提升企业对社会保险的管理,应该从各个方面开展。企业不仅要提高领导的领导素质,给我提高社会保险人员的总体素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联系,并对企业保险管理作出足够的宣传,共同努力,从而为加强社会保险,做出一份贡献,并真正实现企业与职工和谐统一,从而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国家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郎淑琴.加强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56-58.

[2]田双.加强企业养老保险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46-52.

第6篇: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油田企业从根本上来说,其经营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管理问题,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由于缺乏对职工权益的关心,很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保险方面,由于必要的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造成企业稳定和人员流失的问题尤为明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油田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企业实际情况的考虑,管理存在盲目性。再加上部分企业管理者以经济利益为先,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长期效益,在管理中缺少人本主义观念,因而忽视了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险工作,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二,部分油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社会保险给企业与员工带来的双重收益,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险实施方案,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没有将社会保险与员工的绩效工作、激励机制进行必要的联系和融合,造成油田企业当中很大一部分员工享受不到社会保险的福利,最终导致企业社会保险不能切实保证政工的权益,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及稳定健康发展。

2新经济下社保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

我国传统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国家各地区、各部门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的融合和衔接,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接续,严重困扰着广大基层职工,而且也抑制了我国优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新的社会保险法律体制的出台使我国的社保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以身份证为基础的社会保障账号的统一方便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险的管理和使用,全面突破了抑制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的禁锢。对于油田企业来说,社保制度的这一重大改变对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员工是油田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推动力量,是保证企业各项经营业务正常开展的基础,而新经济形势下社会保险的普及,更成为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员工工作效率、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加强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油田企业要努力发挥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做好油田社保工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3.1转变职工观念,加强企业管理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油田企业中存在的管理人员对社会保险认识不正确,相关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油田企业只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才能使社会保险切实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作用。首先,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社会保险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在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职业技能、管理方法培训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社会保险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油田企业要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建立一支科学化、规范化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险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2加强对社保的宣传

油田企业要想切实发挥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促进作用,必须在企业内部加大对社会保险意义及作用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企业领导及职工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准确认识到社会保险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同时,企业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加强宣传,扩大社会保险的惠及范围,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温暖,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这样才能让社会保险制度管理在企业内部得到积极响应与配合,并且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积极的效用。

3.3制定科学的社保规划方案

油田企业在制定社保方案时,一定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险管理方案,使更多的员工获得社会保险的保障,这样才能让社会保险管理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在社会保险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油田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应认真地研读新社保法律规范,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社保方案,从而有效地预防劳动争议问题的形成。不仅能有效降低不良成本增加的风险,同时还能赢得职工的信任,防止人才流失,进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稳定发展。

3.4建立社保业务网络化的服务

在新时期,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普及使社保管理的网络化也成为必然趋势。社会保险作为油田企业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信息化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油田企业要建立社保业务网络化的服务体系,为职工提供网上查询功能,方便职工及时全面的了解自己的社会保险信息,以及最新的社保政策,保证参保职工能够将参保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把握在自己手中,使其社会保险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这样可以使职工踏踏实实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企业的人力资源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

4结语

第7篇: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指对社保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分类、装订,以及之后的移交、保管、坚定等一系列工作,社保档案的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中的基础部分,但却对社保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具有较为庞大的社保档案库,这给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我国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较多不足,并已经影响到了社保工作的高效展开,因此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水平。

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

目前,大多数的社保档案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采取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这给档案的查阅带来了极大困难。许多社保经办机构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存放室,许多档案资料被分开保存,不仅给档案的保存与查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加大了档案泄露的风险。而具有专门档案室的机构,其档案管理手段也较为落后,软硬件设施极度缺乏,同时也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因此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档案管理效果。

(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

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其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多个类别,这就造成一个人的保险资料被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经办机构,这种分散管理方式给保险人的资料查询带来了极大困难,也极易出现管理纰漏,管理方式缺乏足够的科学性。

(三)社保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

同时,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的不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许多社保经办机构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其管理员工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因此也无法较好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同时,经办机构也缺少足够的员工培训工作,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这也极大的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促进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

在加强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时,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发展。依据《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政策,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标准的建设,同时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逐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二)加强社保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社保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主要是指对档案库“八防”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了保障社保档案管理室的环境安全性,必须加强档案室防火、防光、防尘以及防高温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业务信息系统的完全对接,从而达到对档案管理的全面控制。

(三)重视社保档案的动态化管理

保险人的社会保险业务将具有多个环节,因此必须重视对社保档案的动态化管理,从而实现对个人保险业务的全过程管理。为了达到对个人业务档案的全过程管理,必须要对保障对象的个人变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档案信息的调查核实,从而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有效,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社保档案的证据价值。

(四)促进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社会保险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纸质材料,而纸质材料在保存与移交过程中将极大的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且将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因此必须尽快促进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将纸质档案存录为数字档案、数据备份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号码发放制度,从而实现对档案内容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极大的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安全性。

(五)加强社保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人员的对提高社保档案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在机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社保经办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积极招聘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人才以及法律人才,并定期展开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水平。同时经办机构还必须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依据法律政策,进行科学、合理、合法的档案管理工作,从而真正实现社保经办机构的档案管理目标。

(六)重视社保档案的保密性管理

社保档案含有参保人的大量私密信息,而个人信息的泄露将给参保人带来经济损失以及名誉损失的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社保档案的保密性管理工作。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安全与防范意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标准与流程进行操作,从而最大可能的降低信息泄露风险;同时社保经办机构也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保密管理制度,严格限制档案个人信息的使用,并对不规范、不合法的档案管理操作进行惩戒,从而确保参保人档案信息的保密性。

三、结束语

本文首先探究了我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以及社保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这三个方面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进行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认为政府部分必须从促进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加强社保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重视社保档案的动态化管理、促进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强社保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以及重视社保档案的保密性管理这六个方面展开社保档案的管理工作。

作者:刘威 单位:松原市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赵巧霞.刍议新时期该如何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J].明日风尚,2016,11:222

第8篇:企业社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融合发展

1社会保险及商业保险的内涵及重要作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需企业协同企业员工共同缴纳的一项基础社会保障险,目的是为劳动者能享有基本工作生活保障的一种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具有强制性,也正因为其强制性保证了社会保险的高普及度,保障了社会经济民生的稳定运行。凡受劳动法保障的劳动者及其企业有义务按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且社会保险不具有盈利性质,社会保险是由各地级市社保机构强制实施,为维持社会稳定及社会劳动者基础生活保障为目的,所筹集的保险资金经合理归拢调配发予被保险人。同时社会保险拥有高普及率,经过国家的合理管控及高频高强度教育渗透,不仅明确了其权利与义务的划分,更以较底保费、大范围、高保障力度普遍让参与者所接纳认可,为每个参保的社会成员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维持社会的稳定。商业保险是投保人根据自身所需生活保障及自身经济能力自由选择保险公司与其签订多种类的保险业务合同,双方依照合同约定,明确权利与义务,参保人定期缴纳对应保险金额,保险公司合理保存保险资金并统一调配,为参保人提供相应的财产、人身保障,赔付约定的承保金额。商业保险对应社会保险的强制性,首先是参保人与保险公司共同自主自愿合作行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自由选择商业保险的保险类型。复杂多样的保险种类及形式彰显着商业保险的盈利性特点。商业保险在某种意义上可被看作一种金融活动,它以盈利行为目的,保险公司筹集投保人的保险金可自主经营,通过商业投资等渠道将资金池中的资金增值,资金的核算经过精密计算,支付部分参保人的赔付金额后,获取资金投资所剩的收益。保险公司自负盈亏,与社会保险的公益福利性质有着本质目的上的差异。在商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明确且对等,只有参保人可在合同约定情况下领取相应保费,且按照所投比例不同进行对应的保险服务,合同期满权利和义务随之失效。商业保险的保障范围要远大于社会保险涉及的保障范围,只要参保人的条件符合参保条件,且双方按照共同约定参与相应的承保方式缴纳保费即可得到对应的商业保险保障,形式多样给予参保人多重组合式选择。由此可见,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是作为两个不同的风险经营体系在运营的,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关联,只要找到两者的关系因素并加以研究,就能找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当前分析两者的融合必要性,提出多种融合互补方案,对解决当下保险体系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保险活动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的意义

对于社保基金的研究,已有的国内外文献大多是从政府受托责任角度进行的。公众与政府是一种特殊的委托关系。政府受公众委托管理公共资源,并向公众报告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未参保人员的户口性质农业户口居于首位。在养老保险中未参保原因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个人未参保、失联以及参军。医疗保险中未参保原因居于前三位分别是新农合、失联以及参军。工伤保险中未参保原因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个人未参保、参军以及失联。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未参保原因居于前三位分别为个人未参保、失联、参军。部分弱势群体依靠自身无力参保缴费。参保登记不等于参保缴费,通过入户调查和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的分析,我们发现还有大量人员由于个人原因未参加社会保险。其中,一些弱势群体已经完成全民参保登记,但是没有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影响到扩面征缴的实现。这类群体主要包括城乡贫困居民、老弱病残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过程中已经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按照一档缴费标准予以补助。但是,由于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没有完全实现,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的社会救助信息不能实时对接和更新,参保缴费信息滞后。对于各种原因无法享受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体,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险缴费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自身无力承担。而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由于对相关政策的不熟悉、不了解,再加上经济方面的考量,影响了他们的参保缴费。重点参保人群参保率不高,表现在:第一,就业人口职工参保率偏低。主要体现在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参保率偏低。职工社会保险多是依托单位参保缴费,但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反映目前的缴费率偏高、负担过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多、生产成本高、企业利润低,职工工资普遍较低,在基本相同的费率下,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重,导致参保率低。第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不高。灵活就业人员工作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按照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缴费数额相较于其收入过高、负担较重,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快速增长,这部分人员不参保或中断参保的比例上升,参保率下降。第三,农村人口参保率不高。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多数身体健康,当前对社会保险的待遇需求不高,再加上对于社会保险政策的不了解,思想认识不够,参保积极性不高。同时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采取自愿方式,约束力较弱,也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参保率。非正常中断参保缴费问题严重。从全民参保登记信息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非正常中断参保缴费的人数变动较大,主要体现在经济转型企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流动性较强的就业人员。经济转型企业人员由于一定时期内企业效益下降,社会保险费率偏高,出现漏缴、少缴和欠缴等问题,致使职工中断缴费。灵活就业人员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本基数进行缴费,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快速增长,一部分人负担沉重,中断缴费。流动性强的就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在加上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不完善的影响,工作变动后缴费中断现象较多,基于此,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鉴于目前我国保险行业中保险经营的复杂多样性,此时急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两种模式的有力融合:其一,商业保险可充分利用借鉴社会保险的有效处理机制及大众认可接受度完成;其二,社会保险需要充分研究商业保险的经营体系。首先以当前我国国情来分析,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均可由大众自身情况和个人喜好来进行选择投买的,对于并未完全符合社会保险投买要求的人群可自行购买社会保险来进行保障,而对于已经普及到社会保险范围的人群亦可加购商业保险对自己及家人提供多重保障,两者在这一方面是互不影响且互为补充的。而商业保险始终是以盈利为目的,这就导致商业保险的众多险种无法普及到更多有保障需求但是资金不足的人群中去,显然这就需要社会保险的合理介入。

2.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有利于消除两者关系的不平衡状态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及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下,居民对社会保障的总需求是有限的,这使得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形成了此消彼长的状态。如若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过大,势必会抑制商业保险的发展,反之,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就过大。这样不利于两者的相互作用、互为补充,所以要促进两者的高度融合,保障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互补性。社会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对工薪阶层群众的基本生活、工作提供了相当基础的保障,但是在投付金额及标准和保障对象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此时商业保险可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弥补到社会保险在范围、险种及承保对象上的限制,面对不同层次及更多风险项进行承保,两者的融合可打破此消彼长的盈利机制,可更好地促进融合发展,共同构成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对国民经济起到保障。

2.3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融合状态下,保险范围和技术层面上均存在互补性

社会保险主要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几个项目,能满足人们最基本、普遍的生活保障要求,而商业保险此时发挥了险种多、形式多的优势,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人的其他叠加项目保障,可以做到依据不同人群的个人收入、个人层级需求提供更全面的选择,所以从险种范围上来看,两者的融合存在互补性。与此同时,社会保险在保险技术和方法上越来越着重借鉴商业保险的资金归拢、收支平衡、风险保障等精算技术,商业保险公司也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为树立良好公众形象和口碑,逐渐发行性价比高,更贴合社会基层需求的保险险种,结合原有的社会保险体系,可以更好地维护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稳定,在资金上增值保值,保障被保险人的最大利益,均体现出商业保险同社会保险融合的新形势下的优势。

3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新策略

3.1社会保险借鉴商业保险的资金保管运营模式,保障融合的资金安全及合理化分配

商业保险的资金流转均由相关行业及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在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下,绝大部分商业保险公司均能保障资金的增值盈利且能较好地进行同一调配。而就我国社会保险机制而言,保险资金的运营及监管保障则是由各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自行负责管理,自身作为政府的行政部门,既是保险资金的保管运用者,又是保资的监督监管者,在金融业经营管理下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向,某种意义上而言无法对被保险人的资金作出合理保障。政府应极力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此来规范化社会保险体系的架构,制定社会保险基金规则,出台相关法规来保证两者在保险体系中所占比重以及保证资金流向,借鉴商业保险运营模式,委托第三方具有保险业经营经验的专业金融企业代为运营,避免社会保险资金的违规挪用及监管不力等风险,保障社会保险金的增值及合理调用。

3.2利用商业保险优势,逐渐将其融合进社会保险中,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可极力融合商业保险对于资金的技术统筹和精算保险基金的增值模式,从而达到降低保险费率,增加基础险种,减少基层受众群体及企业的投保资金比例,减轻缴纳保金负担,提升社会基础保险的普及率。增加社会保险及商业保险的社会互助保障能力,协调双方利益比例,将社会互助范围扩大,保证保障基金的来源及总量,从而加大整个保险体系的保障能力。应利用好社会保险险种的基础性、国家介入的强度及宣传普及度,结合商业保险的资金统筹、融资及增值能力进行两者良好的融合,使得商业保险逐步成为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对社会保险资源的再分配、资金的保持利用、增值有正向引导作用;两者的融合也可将商业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调动起来,促使商业保险依靠自身优化的运营模式替代掉部分社会保险中的基础险种,促进共同发展的同时推动国家政策、经济新常态、社会服务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做好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娱乐需求保障。

3.3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应支持其大力发展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是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包含商业医疗健康保险,鼓励政府完善和落实配套的支持手段给予商业保险公司,在政策和税收上作出改良给予商业保险一定的鼓励支持,确立商业医疗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大程度上将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有力结合,此举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医疗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发展社会的政策、经济稳定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环境背景下及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给予商业保险医疗保障制度新的发展机会。在社会保险医疗体系中基础且广泛的覆盖模式下,及时补充社会基础医疗保险外的险种项目,遵循商业保险的自愿原则,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基础医疗保险外的需求。同时政府加大商业医疗保险的宣传教育,提高商业医疗保险的普及率,基础与升级险项结合,打造全范围覆盖网,在政策及税收上提供有力支持,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在惠民利民的同时监督保障保险金的合理汲取归纳,为人民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保障,带头宣传确保群众了解多层次医保体系新状态、新形势,有力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体系。

3.4利用大数据及“互联网+”促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

保持信息数据交换的准确、及时、畅通,以便有效获取户籍变更、人员死亡、社会救助、企业登记、就业等信息,确保参保登记信息数据及时更新。这项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从顶层设计统一的数据采集、管理制度和标准,逐步将不同部门信息数据打通,实时动态管理。纵向上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机制实时更新。就纵向而言,建议从国家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尽快建立部、省、市三级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按照信息系统“省集中”的要求和“数据向上集中”的原则,市经办部门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数据集中到省级数据中心,建立省级集中大数据平台,并实现按月更新。省人社部门将参保数据汇集到国家人社部,建立国家级全民参保登记大数据库,实现每年更新。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省部级数据信息系统的更新和兼容性,更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调查登记数据进行分类、深度分析,为社会保险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撑,为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提供决策支持。

3.5加大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融合的保障措施

为解决当前我国老龄化严重的现象,政府仅靠基础社会保险养老体系难以支撑庞大的保险金支出,适时有效地引入商业保险养老项目的融合,有利于解决当前保险金的筹措。首先政府应配合地方社会保障机构大力提供政策扶持,合理采用税收政策等刺激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政府适当提供补贴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策略,将有效促进融合的发展。适当在个人所得税上改变个人可收入支出比例,带动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消费需求,加大组织宣传力度,增加个人参保商业养老保险积极性。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上提供相应法律解释支持,协助商业保险行业制定合理的相关保障制度,给予商业保险公司鼓励,共同建设养老保险新形势的发展。对企业和个人提供缴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参保人自愿纳入商业养老保险项目。商业养老保险的融入将有助于政府保险机构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