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卫生行政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卫生行政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卫生行政管理制度

第1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现代医院;国内;管理制度;保障机制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供求关系的改变,不管是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还是对患者的吸引,均是现代医院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1]。现代医院围绕该焦点问题在医院发展和管理过程中需不断建立一套有效管理制度,以便推动现代医疗事业快速且健康的发展。而现代医院完善的管理制度往往离不开与之配套和协调的保障体制作为支撑。随着医药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医疗市场得到不断发展,管理制度也得到不断完善。一方面,我国不断对公立医院加大改革力度,提倡公立医院公益性,将保护大众健康权益作为医疗服务的首位。国家通过采取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以及非营利和营利分开的方式,引导公立医院不断转变医院管理方式,向着现代医学的方向进行发展,进而提高其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提倡社会办医,扩宽医院发展多元化,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医院在不断转变管理体制的过程中,管理制度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其中高效的管理制度除了与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关之外,同时还需具有良好的保障体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医院管理制度依然具有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保障机制不完善和健全对现代医院管理带来极大影响[2]。

1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面临的问题

1.1医院职能部门协作不良

当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机制复杂性较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积极参与和共同支持。行政管理机制在医疗服务体系中需多个部门参与,但国内医院监管部门多而繁杂,这使得职能交叉管理内容繁多、定位不清晰、职责不确定、工作随意性大、制度不规范,各个部门其工作重心和政策目标有差异,办事程序繁琐,部门之间无法有效协助。此外医院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实际管理过程中较易出现管理调控错位和越位,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使得医院成本不断提升,而执行力和约束力不断下降。甚至行政管理部门在利益驱使下滥用职权,使行业秩序遭到破坏[3]。

1.2补偿机制不完善

目前政府财政补助方式不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差额补助方式,医院在收入越少的情况下,其医疗成本将越高,这将极大影响医疗增收节支动力。在各级医院中,政府财政补助缺少灵活性。财政融资方式以及对医院投入过少,另外物价管理部门又对基本医疗服务费用进行严格限制,医务人员收入所得无法跟上市场发展步伐,并低于成本水平,这就使得医院不得以采取“以药补医”的方式进行补偿,从而造成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在当下医院总体收入中,药品加成收入所占的比例较高,仅通过医疗收入无法维持收支平衡。目前公立医院通过改革,取消了药品加成,并通过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进行补偿。然而国家财力投入有限,短时间内政府无法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补偿,而医疗技术服务定价机制尚不明确,保障和补偿机制并未同步实施,这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建立造成严重制约。

1.3政府监管不到位

在计划经济时代,医院本身往往不具有自主权和法人产权,这使得医院经营管理灵活性不强。虽然当下计划经济逐渐转换为市场经济,然而该种行政管理方式并未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政府对医院拥有的监管权力过大,医院管理层完全由上级部门任命,医院院长负责全面工作,但无法选取副职,管理能力和权力不能正常行使。政府对医院事务影响程度过大,难以实现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必将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效率和公平性带来极大影响。政府在调整权责时,考虑权、责和利一致性的要求,需不断强化责任,然而实际过程中仅仅重视集中巩固卫生管理部门权力,但对应的责任却无法有效强化。另外,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医院监督者,与医院经营者间的信息往往不对称,无法实时测量医院经营绩效,卫生行政部门在日常监管期间缺少收集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确保我国现代医疗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

2.1完善医院内部管理的保障机制

医院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只有充分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才能提高组织运营效率,所以医院内部管理的保障机制中积极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十分关键。医院可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制度来体现医务人员自身价值,同时逐步取消职称,建立专科医生制度和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此外医院应建立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对进入人员采取公开招聘,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

2.2建立合理科学的补偿机制

(1)政府部门加强卫生区域规划,明确财政补偿方向和投入,确保对非盈利性医院工作人员保险经费以及公立医院亏损的补助;鼓励社会捐赠,由地方政府部门出面进行融资,并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2)政府部门建立基于医院成本核算的补偿机制,加大政府财政补偿力度,建立医保、财政和价格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对医疗服务价格作出合理调整,增加医疗服务补偿力度,降低医院运行成本。(3)政府部门应消化医疗建设中存在的债务,如由公立医院将当年的收支结余作为债务偿还的一部分,不足的地方由财政补偿。(4)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调控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明确界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范非营利和营利医院税收机制,促进医院合理发展。

2.3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

(1)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权力、义务以及职责,有效规范监管部门的行为,使得医疗服务监管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2)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职能,做到政令落实通畅。(3)完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绩效管理,通过激励方式确保医疗服务市场运作和外部监管一致性和协调性。

3结语

现阶段医疗卫生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6],急切需要一个防治相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建立十分关键。所以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现代医院保障体制,加强不同环节间的互联和融合,进而确保保障体系能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朱瑜.医院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体会.现代医院,2016,16(10):1413-1417.

[2]饶克勤.解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10):728-730.

[3]冉利梅,王华,高欢,等.德国医院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解读.中国医院管理,2013,33(4):14-16.

[4]闵锐,汪琼,张霄艳,等.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10-12.

第2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而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需要医院创新的理念、配套的保障策略。本文针对医院管理理念的创新的发生、发展及医院监管制度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

医院管理;管理创新;管理制度

0引言

伴随着现代社会卫生服务供求关系的变化中,现代医院关注重点从医疗服务人才、技术,设备的应用,到最终的吸引度,都成为了重中之重。在这些重点中,现代医院在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并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发挥现代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而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离不开医院创新的理念、配套的保障策略[1]。

1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必要性

1.1医院管理理念创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医学模式由实验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医院功能也由纯诊治治疗转变整体治疗(预防、保健、诊疗和康复)。从此医院新的模式开启,同步医院也开始调整结构和服务模式,重点发展医学放向,面向重点学科做出了人力的培养、物力的投入。

1.2医院管理理念创新——适应医院管理变化的需要

政府部门,各级政府开始主攻管理医院,最初的创办医院方向得到转向。管理医院逐步实施全行业管理,而管理方向也转为科学、质量、效益为主。

1.3医院管理理念创新——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社会针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的划分、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立及医疗需求的变化,医院与医药分开核算、分级管理、医院补偿机制尚不健全,使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相对困难[2]。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国家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强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支持公立医院向现代医院管理模式转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力,并拓展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资源的利用。在实现医院运行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转变的过程中,管理制度并非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高效的管理制度除了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因素之外,同样依赖良好的外部保障机制作为支撑。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医院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成因除了医院管理机制自身的因素之外,其保障机制不健全所导致的管理制度缺陷同样不容小觑[3]。

2我国医院监管制度现存问题

2.1不完善的监管制度及运行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监管法律法规虽已见雏形,但并未形成完善的医院监管法律体系,有关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急需完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集医院管理者与监管者于一身,缺乏问责机制,政府更多的关心医院的运营情况,对医院的监管和规范缺乏主动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与医院之间存在隶属关系,致使行政化倾向偏重,而公立医院监管力度不强,经常使用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方式,导致政府运行监管出现偏差。

2.2监管主体不笼统,运行监管职能参差不齐

我国医疗机构因接受多方管理,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展改革、编办、人事、物价、财政等行政部门的共同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医疗机构的规划、审批,编办主管编制,人事部门负责医院人事的调配;组织部门主管领导干部任免,物价部门负责价格制定,财政部门主管医院财政经费管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虽然对医疗机构承担着主要的监管责任,但却缺少足够的权限,部分公立医院与当地卫生计生委行政级别相同,导致卫生计生委工作处于被动,区域卫生规划难以实现。另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因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不能对医院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正确的评价,从而显现出监管能力不足,监管体系条块分割,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之间权责不明晰,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政府监管公立医院的难度相应的增加,难以形成监管的“有力股”,进一步导致公立医院运行监管效率低。

3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基本方法

一是把握实质是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基础。医院管理理念创新不能空想更不能舍弃初衷。要把医院管理理念创新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医院管理理念创新来自医院自身的管理,管理创新只能是实践中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使医院管理实践大力发展。在实践中要广纳贤言,倾听职工的意见,博采众长,采纳有益于医院管理创新的新理念,如此医院管理理念创新才会为新生代,绽放光彩。二是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根本目的与改革要相互兼容。医院管理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根本目的是发展在医院管理理念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以人为本,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以符合时代精神的思维来创造适合现代医院管理的新高度。

4公立医院监管制度改革的路径

4.1施行“管办分开”不是目的只是暂时的方法,应继续探析

改革的实质是转变政府职能[6],使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担任公立医院举办者,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关系转变为行政监管关系,这样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监督服务转变,从而强化宏观调控、监督指导、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四大职能[7]。只有同时建立公立医院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才能真正构建完善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公立医院在获得充分的发展自前提下,内部决策、执行与监督权责的制衡制度安排,公立医院的科学决策水平和运行效率才能有效提升[8]。

5总结

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共服务组织,既有公益性的特征,又有公公共产品生产机构的产生行[9]。现阶段需要我们做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现代医院的功能和角色也需要我们重新考虑并定位,并在医院管理中展示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闵锐,汪琼,张霄艳,等.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10-12.

[2]谭天林,陈昌远,李雪.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38-39.

[3]方子,谢俏丽,张凤帆,等.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的运行监管与行业监管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7-9.

[4]谭天林,贺敏,冯光成,等.成都市新都区公立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西南军医,2007,9(6):110-113.

[5]王樱.转型期医院需要强化的管理理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3,14(6):21-22.

[6]田文华,刘保海.卫生经济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220-222.

[7]谢水明.重新审视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紧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10-12.

[8]明平勇,苏维.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31(2):1-3.

第3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条例》为依据,以迎世博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清洁城区,从门前做起”为主题,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推进管理、执法、作业、责任单位(人)“四位一体”和监督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工作机制,与网格化管理相连接,形成管理执法与市民参与互动的环境效应,实现沿街市容环境责任区内道路整洁、门前有序、立面规范、垃圾分类的目标,形成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二、组织领导

责任区制度落实工作是市容环境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加大责任区制度落实工作力度,镇成立由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市容环卫管理所、环卫作业队、城管分队、公安、工商、五房办、食药监、质监、社区卫生中心、市政科、综治办等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科,负责全镇责任区制度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评估等日常具体事务。

三、责任分工

责任区制度的落实,管理是核心、责任单位(人)自律是关键、作业是基础、执法是保障的“四位一体”和监督是保证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

1、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是责任区制度落实的行政管理主体,要按《条例》的规定和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公布的标准划分责任区范围,确定责任单位(人),并指导责任单位(人)按照责任区范围和责任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督促其依法履行责任义务。

2、开展责任区管理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责任单位

(人)管理档案,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3、在责任区管理中,发现责任单位(人)未履行义务的,要

责令其改正。对拒不改正的,要会同城管执法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受理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行为的举报和投诉。

(二)城管分队

1、城管分队是责任区制度落实的执法主体,要依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未履行责任区义务的责任单位(人)依法处理。

2、对执法巡察中发现的管理问题,要及时向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和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配合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做好相关工作。

3、受理对责任区内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并依法处置。

4、负责镇域内道路乱设摊和集市“市场尾巴”的执法。负责市容环境协管员队伍责任区协管工作的业务领导。

(三)环卫作业队

1、环卫作业队是责任区制度落实的基础,要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保洁服务质量标准,负责道路(含人行道)、公共广场等公共区域的保洁,及时清除道路和公共场所环卫公共设施内的废弃物,并保持环卫公共设施的整洁、完好。

2、对委托收集垃圾的责任单位(人),采取定点、定时或上门收集等方法,做好垃圾的收集工作。

3、其他的委托保洁任务,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和合同,做好清扫保洁工作。

(四)责任单位(人)

1、责任单位(人)的自律是责任区制度落实的关键,要依法履行责任区的责任义务,做到责任告知书公开、措施落实,人员落实。

2、建立责任单位(人)值勤员或联系人的管理制度,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和城管分队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3、自觉遵守《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不跨门营业、不乱堆杂物,并保持门前的整洁、有序,协助管理和执法部门劝阻责任区内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和损坏环卫设施的行为,或者及时向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举报。

(五)联席会议办公室

1、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是责任区制度落实的保证,要根据联席会议的要求,抓好责任区制度落实的综合协调、督促整改和检查评估等工作。

2、要充分整合行政管理和执法资源,形成城区管理合力。定期组织管理、执法、作业部门负责人和公安、工商、食药监、质监和社区商业管理队伍等有关部门人员研究解决责任区管理中碰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协调处理相互之间关系和矛盾,确保责任区“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有效运转。

3、对道路上集中乱设摊等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需要由镇政府牵头集中整治的,及时向镇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提出,根据联席会议精神组织进行集中整治执法。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责任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行责任区管理是建立和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根据责任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提高管理、执法、作业和监督的工作效率。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责任区“四位一体”有效运作。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管理与疏导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公安、工商、食药监、质监、爱国卫生、社区商业等职能部门和管理队伍,要关口前移,主动配合做好执法保障、专业检查和执法、责任单位(人)的宣传教育等工作,形成责任区行政管理和执法的合力。

3、加强检查,强化责任,确保责任区管理工作落实。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有关部门,对“四位一体”责任区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提出整改意见,抓好监督和反馈。

五、考核办法

(一)实行责任追究制,镇政府把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四位一体”管理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纳入派出机构和职能科室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4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定位;发展

事业单位是政府利用国有资产建立的社会服务组织,属于国家机关编制,工作范围覆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服务于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展开,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行政管理工作繁杂,为了提升相关工作水平,必须找准工作定位,基于事业单位发展现状,优化其工作机制,顺应时势变化,展开行政管理改革。

一、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定位分析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业务,但与其他部门工作密切关联,要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前提就是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说,行政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各项活动进行的基础。行政管理部门在事业单位中,承担着上通下联的作用,负责维持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各部门业务细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就是协助领导,协调好各部门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执行,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环境日渐复杂,提升行政管理水平,能够在单位内部营造文明和谐的工作氛围,满足事业单位多方需求,是事业单位的后勤力量,同时,能够更好地对接外部事宜,采取实地走访考察等方式了解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改进对策,为事业单位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单位综合实力。

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转变思想观念

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工作人员抱着一个“铁饭碗”,难免会出现懈怠心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态度散漫,行为懒散,影响到工作效率与质量。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强化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基于事业单位工作岗位职能变化,展开继续教育,提升其专业知识及能力,督促员工提升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正确认识到自身服务人民的职责,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与各部门密切交流合作的部门,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细化工作流程与标准,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清楚地指导自身所展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执行要求,提升工作水平,尤其是管理层,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以身作则,感染单位同事,以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激发出员工的潜能,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不断优化行政管理体系

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事业单位在持续发展着,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单位发展需求,无法对各部门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层,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问题,根据事业单位发展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定位,创新行政管理体系,改进行政管理机制,让各部门工作人员在执行具体事务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开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推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在制定现代化行政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制度的人性化、合理性,应该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与各部门员工沟通,让其站在事业单位发展及岗位要求的角度,提出可行建议,确保行政管理制度制定决策的科学性,确保各项制度能够贴近员工工作需求,行之有效。同时,完善事业单位的法律法规,提升行政管理制度的约束能力,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根据法律法规、地方政策改进信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升,才能够胜任相关工作职责。在工作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行业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总结工作经验,应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去发现、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应对工作中发生的变故。同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互联网对于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提升信息素养,提升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敏感度,善于应用新媒体,去搜集行业相关信息,提升信息采集、辨别、筛查能力,归纳总结有效信息,为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第5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是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安全隐患。“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安全意味着尽善尽美。

安全管理上主要把握三个工作环节:

1、建立组织结构。

院领导始终认为安全稳定是医院发展的前提,把安全工作摆上日常议事日程,设立综合治理办公室,党办、保卫科,建设综合领导管理机构;形成了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的局面;实行院级领导每日晚值班制;及时解决夜间急诊急救以及四防安全等急事。

2、掌控综治工作环节。

制定具体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综治工作落实到人头,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些都是确保单位稳定的关键。

3、具体操作细节。

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定期检查安全疏散通道通畅;确保医院各位置消防灭火器有效;消火栓能正常使用,电闸箱安全;聘请专职保安队伍,避免安全隐患。注重医疗安全,医疗安全形成体系化。

1、树立人命关天责任重大的意识。《长春市妇产医院妇产科诊疗规范》流程化管理,注重尊重患者知情权,参与权,形成住院四沟通,患者按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强化“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从而使每一名医务人员都能依法依规、认真负责、安全有效地干好各自岗位、各自环节的工作,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到与之相关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人,切实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是管理者不断思考的课题。负责质控管理工作的医务科、护理部、精神文明每月大查房,对科室进行综合评定,形成月质控、季度评分比较,年终评比全面提升医院安全质量管理。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专科医院,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使医疗服务行为计划、规范、让服务对象理解配合、从而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过程控制。

3、以临床路径为平台,将医疗质量及质控管理串联起来。专科医院,病种相对单一,服务对象既有患者又有正常的孕产妇,结合医疗质量控制办法,监督控制医护人员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规定的内容认真落实各项诊疗护理措施。如:《围手术期量化考核标准》、《病案质控量化考核标准》、《住院诊疗规范量化考核标准》、《医疗质控综合量化考核标准》等。以月为单位,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执行能力,端正了医护人员的临床路径工作态度。要保障治安防范工作必需的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重点部位应按技术标准设置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要建立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建立防范措施,逐级落实,定期考核。消除不安定因素,促进单位和谐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责任心和较高技术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有效、合理、科学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效益优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十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以完善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重点,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督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十报告将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培养和塑造阳光心态。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目标追求,牢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2、要加强学习,通过读书吸取营养,通过实干深化学习,通过交流获取灵感,通过培养高尚情趣来保持良好心态。

3、要改进思维方式,学会换位思考,不钻牛角尖,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

4、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调节,拥抱自然、热爱自然。

5、要改变氛围,营造环境,内外兼修,塑造阳关心态。人力资源是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的首要环节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工作其他行政运行功能的基础,是行政管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监控等运行功能依据。

1、行政决策是行政领导者的职责和发挥才智的舞台。行政领导者是行政决策的组织者、审定者和推行者,整个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行政决策开展的,要通过行政决策锻炼和发挥领导才智。

2、行政决策促进行政管理民主化的实现。行政决策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要吸引广大群众提更高要求,为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提出要求和提供建议。

3、行政决策是保证行政管理高效关键环节。行政决策是将行政行为导向成功、高效的重要前提,行政决策渗透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在保持原有的妇科产科的专科优势基础上医院相继成立了宫颈疾病诊治中心液基细胞检测中心康复理疗中心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形成了医疗诊治健康体检预防保健咨询服务一条龙医疗服务体系新门诊综合楼流程再造后全面实现了一诊一患私密制服务并增设了咖啡屋超市休闲区储物柜等服务项目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实处对手术室分娩室新生儿科进行了升级改造使手术室百级洁净层流达到全国最高标准并配备了国内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长春市妇产医院近年来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总工会职工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全省卫生系统“质量管理年及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十家医院联评”第一名等多项荣誉成为广大女性朋友首选医院享誉春城。

四、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管理的宗旨,它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

2、行政效率取决于组织结构、领导才能、决策质量、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等因素。

第6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条(目的)

为了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和场内经营行为,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本办法所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是指依法设立,利用自有或者租用的固定场所,组织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从事市场经营、服务和管理的企业法人。

本办法所称的场内经营者,是指在市场内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现货商品交易的企业、个体工商户、自产自销的农民及其他组织。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经营管理、场内交易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部门职责)

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和规范的的协调、指导和管理。

本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对本行业商品交易市场进行指导和管理。

各级工商、卫生、税务、质量技监、公安、消防、环境保护、市容环境卫生、价格、城市交通等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商品交易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区县、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责)

区、县人民政府对本区域内的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和设置进行协调和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的周边环境和秩序进行管理。

第六条(原则)

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应当遵循活跃流通、方便市民和合理布局的原则,符合设置条件;重要商品交易市场应当实行规划调控、择优授予经营权。

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应当实行提供服务与实施管理相结合,明确经营管理者的市场管理责任。

场内经营者在商品交易市场内从事商品交易活动,应当信守承诺、合法经营、正当竞争,不得侵犯商品购买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

第七条(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条件)

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市场选址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并达到环境保护和市容环境卫生的要求;

(二)有与交易的商品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地和配套设施;

(三)有一定数量具备管理资格的市场管理人员;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置商品交易市场不得占用道路和绿地、林地,不得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设置的具体条件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征求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意见后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管理)

本市对食用农产品市场等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实行规划管理。

其他需要实行规划管理的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市场布局规划的编制)

市场布局规划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或者协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市场布局规划应当包括商品交易市场设置的数量、区域、方位、规模和功能等基本内容。

编制市场布局规划,应当征询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

第十条(市场经营权的公开招标)

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市场经营权,应当依照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

公开招投标的具体操作程序,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并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取得的市场经营权不得转让。

第十一条(食用农产品市场的规划管理)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规划,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以零售为主的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布局规划,由区、县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市级商业中心不得设置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其他商品交易市场名义开办的市场内,不得从事食用农产品交易。

第三章市场经营管理者

第十二条(登记注册)

申请从事市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应当在其筹备设置的商品交易市场具备本办法规定的设置条件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市场经营管理者在登记注册地以外从事市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应当在其筹备设置的商品交易市场具备本办法规定的设置条件后,向市场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分支机构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三条(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

市场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名称中,行业部分应当标明“市场经营管理”字样。

不从事市场经营管理的企业,其名称中不得使用“市场经营管理”的字样。

第十四条(申请开业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

市场经营管理者申请开业登记,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提交的材料外,还应当向登记主管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符合消防、卫生、治安、环境保护等要求的证明材料;

(二)符合规定用途的房地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三)符合规定的市场管理人员的证明材料;

(四)法律、

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食用农产品等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市场经营管理者申请开业登记的,还应当提交市场经营权中标通知书。

第十五条(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市场经营管理者变更企业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经营期限等,应当向登记主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市场经营管理者歇业、宣告破产或者其他原因终止营业的,应当及时向登记主管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六条(制订和实施市场管理制度)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制订各项市场管理制度,定期在本市场组织检查市场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第十七条(维护经营场地和设施)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维护市场内各项经营设施以及消防、卫生、环境卫生和安保等设施,确保相关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第十八条(进场经营合同的规范指导)

市场经营管理者在与场内经营者订立进场经营合同时,可以参照进场经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双方依法规范经营的有关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以及纠纷解决方式。

进场经营合同示范文本,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并推荐使用。

第十九条(督促场内经营者依法经营)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核验场内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各类经营许可证。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督促场内经营者履行有关法律规定和市场管理制度,增强诚信服务、文明经商的服务意识,倡导良好的经营作风和商业道德。

第二十条(场内公示)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场内显著位置悬挂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各类经营许可证,公布市场管理制度以及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机构的地址和电话。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场内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对本市场内的违法经营行为、获得表彰奖励的情况以及经营活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公示。

第二十一条(配置计量器具和协助计量检定)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配合质量技监部门对场内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进行登记造册,并组织场内经营者向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督促场内经营者依法对计量器具进行日常维护。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市场内配置复验计量器具。

鼓励市场经营管理者为场内高价位的商品提供计量器具规范服务,统一出具量值数据。

第二十二条(市场交易情况的统计)

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统计市场交易情况,填报统计报表,定期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第二十三条(专用区域的划定)

以零售为主的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场内划定不少于本市场营业面积5%的专用区域,用于农民出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或者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人员经营食用农产品。

第二十四条(对场内经营者进行监督)

市场经营管理者不得为从事非法交易的场内经营者提供场地、保管、仓储、运输等条件。

场内经营者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立即制止和督促改正,并向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配合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调查处理。

第二十五条(纠纷处理和赔偿)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建立市场交易纠纷调解处理的有关制度。

鼓励市场经营管理者建立消费者先行赔偿制度。场内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无法从场内经营者获得赔偿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有义务根据市场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

市场经营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负有赔偿责任的场内经营者追偿。

第二十六条(商品交易市场的终止经营)

市场经营管理者歇业或者其他自身原因终止经营的,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场内经营者,并与场内经营者结清有关财务手续。

实行规划管理的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终止营业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提前一个月向授予其市场经营权的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委托市场管理服务)

市场经营管理者可以委托专业的市场管理服务机构从事市场管理服务。

受委托的专业市场管理服务机构从事市场管理服务的,不免除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承担的市场管理义务及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行业协会)

鼓励市场经营管理者自愿组成市场经营管理的行业协会,实行对商品交易市场的服务、自律和协调。

第四章场内经营者

第二十九条(依法经营)

场内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遵守市场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第三十条(亮证经营)

场内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悬挂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依法应当取得的各类经营许可证。

农民在市场内出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或者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人员从事经营活动的,不受前款限制,但应当持有有关证明,并在市场经营管理者划定的专用区域内经营。

第三十一条(经营范围)

内经营者应当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越经营范围。

第三十二条(进货凭证的保存)

场内经营者购进商品的,应当检验商品质量,并保存能够证明进货来源的原始发票、单证等,但农民销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的除外。

特约经销品牌商品的,场内经营者应当向进货方索取授权证明。

第三十三条(购货凭证的开具)

场内经营者出售商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商品购买者出具由本市税务部门监制的统一发票或者其他购货凭证。

第三十四条(重要商品销售台账的建立)

经营下列商品的场内经营者,应当建立购销台账:

(一)豆制品、肉类、粮食及其制品和电器产品等与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

(二)钢材、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等属于重要生产资料的商品;

(三)属于驰名商标或者地方著名商标的商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擅自设立市场的处罚)

未经注册登记擅自设立、经营商品交易市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三十六条(超越经营范围的处罚)

未经注册登记擅自设立、经营商品交易市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市场经营管理者超越经营范围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七条(市场经营管理者不履行管理职责的责任)

市场经营管理者未履行下列市场管理职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可视情节轻重给予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制订各项市场管理制度的;

(二)未在场内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的。

第三十八条(市场经营管理者不履行监督职责的责任)

市场经营管理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并允许不符合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组织或者个人进场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给予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市场经营管理者为从事违法经营的场内经营者提供场地、保管、仓储、运输等条件或者采取纵容、隐瞒方式予以庇护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场内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场内经营者不履行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义务,相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按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适用的例外)

法律、法规、规章对有关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部门、布局规划、设置条件和监管职能等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商业企业租赁柜台的经营行为,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现有市场的过渡条款)

第7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一、在集贸市场推行工商部门与市场业主、场内经营者签订三方责任约定书,强化市场业主责任制。全市范围内持有市场登记证的集贸市场必须一律签订《集贸市场三方责任约定书》。以行政合同的形式,明确市场业主投资开办市场是市场业主的一种经营行为,不仅要对市场内摆摊、设点的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负责,市场业主更要成为对市场整体秩序负责的第一责任人,并承担相应连带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追究责任。工商部门要督促指导市场业主与场内经营户签订《市市场场地租赁合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保证协议书》,真正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好市场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二、在商业企业、集贸市场实施建立“索证索票经营台帐”和“信誉卡”制度,严把商品准入关。索证索票经营台帐制度和信誉卡制度由商业企业、各市场开办单位(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监督指导,各批发企业要切实加强对总经销、总商品的进货查验。为统一规范、便于操作,市工商局制定了《索证索票经营台帐制度》和《商品信誉等制度》,督促经营者建立并执行。

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市场开办单位“共建规范市场”活动。按省工商局部署和要求,由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市场(商场)开办单位协商达成共识,全市确定12个有代表性的管理规范、软硬件条件较好、消费维权制度比较健全的市场和商场,签订双方《共建规范市场协议书》,力争今年11月底完成试点工作。共建规范市场由各县(市、区)工商部门与市场开办单位共同申报,由市工商局授予“共建规范市场”牌匾。各县(市、区)工商局要制定共建规范市场规划实施方案,逐步扩大推广面积。市工商局将在明年上半年适当时候组织开展全市“共建规范市场”观摩评选活动。

第8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纵观当前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其仍旧包含一些不足问题。首先较多医院欠缺良好全面的管理系统,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阶段中欠缺必要的规范理论加以引导,因此即便创建形成了管理系统也并不健全。使得医院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员工日常工作中没能树立主人翁意识,而是频繁出现磨洋工的问题,使得医院整体经济效益与后续较多工作受到了阻碍影响。行政管理者更是收入有限、员工待遇较其他人员低出许多。久而久之将对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拼搏奋进的热情形成不良制约。再加上医院欠缺有效的激励管理体制,导致一些行政管理人员虽然具有过硬的素质、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却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工作业绩更是大打折扣。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其管理结构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积累的管理经验却十分不足,没能通过参加正规教育培训上岗工作。不论是人员的年龄层次还是其整体学历水平、专业配置上均包含一定的不合理性。当前,较多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习惯于上传下达的工作模式,在日常管理中欠缺应有的创新意识,不仅采用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同时实践工作与创新理念也是一个较大的短板。这样一来导致医院建设发展受到了不良制约。由于欠缺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层面的科学认知,使得较多医院没能将创新行政管理工作看做是重要任务,使得较多行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倍感压力,无法快速的把握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科学途径。当前,社会各个行业之中的行政人员其构成均十分复杂,医疗系统亦是这样。由于医疗行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且知识密集程度高,即便如此亦无法符合当前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医院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多元化、体现福利特征的经营性部门。陈旧滞后的管理模式对当前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形成了不良制约影响。而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在构成上的复杂多样性成因在于,一些具备医疗卫生技术的工作人员或是部队转业人员、顶替就业人员成为了行政工作的主力军。

二、强化医院行政管理对策

1.激发医院行政管理职能,提升行政人员非权力影响。

现代医院为强化行政管理工作,应积极争取更多的机会、开辟多重渠道使行政管理人员拥有充电、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各个层面的教育培训活动。例如,举办医院管理、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强化交际能力、树立团队精神的多层级培训教育活动,全面激发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多重职能。日常工作阶段中,行政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水平不尽相同,这对激发行政管理工作功能价值极为重要。就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其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便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方能通过自身具备道德管理才能带领医院全员不断创新,针对各类复杂的工作事务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调节,具备更广阔的知识面。事实证明,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的影响力具体包括权力以及非权力两类。其中外在因素也就是权力影响力。而内在因素上,由于职务的升迁、各岗位的不同职权,管理者的工作状态、总结的知识经验、品质道德、个人素质的不同,均关系到非权力的影响力。另外,并不是各类事项均需要通过权力才能处理应对,在某些层面非权力影响力也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应针对非权力影响力的牵制因素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全面优化行政管理工作效果。

2.完善医院激励管理制度,明确行政人员工作责任。

一般来讲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日常生活以及实践工作中会遇到各类不同的困难问题。医院负责人应通过物质以及精神的双重激励模式提升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业绩考核、质量管理、效率管理同奖金待遇挂钩的模式,提升激励工作实效性。应关注员工自身遇到的实际问题,辅助他们排忧解难,激励并引领行政管理人员敢于勇敢的承担责任、不断的创新发展,提升核心潜能以及行政工作执行力。医院行政管理阶段中,不同岗位员工应清晰自身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上,在权力以及责任两个范畴之中把握好平衡性。针对上级的任务应全力配合并积极完成。而对于下级工作则应给予必要的支持。管理工作中应与员工大众默认的自身权力等理念全面适宜,管理行为上应通情达理并达到顺理成章的良好效果。

3.和谐化、人本化管理。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理念应是以人为本,在实践工作阶段中应将尊重员工、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渗透到管理工作的整体过程。行政人员应利用培养信念理想、真切的情感交流、形象生动的感召、真情的渲染、心理共鸣等方式激发管理对象内在动机,打造形成主动创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令广大医护人员形成更强的主人翁意识,同医院构建形成利益、命运以及职责的共同体,真正实现和谐共荣、同步提升的目标。

4.医院应确定管理职称系列,激发行政人员积极性。

当前,我国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统一一致的医院行政人员晋升评定职称的制度标准,一些医院实行行政人员职员管理制度,而一些医院则设立医院管理研究系列,相同一所高校附属医院也会执行不一样的评聘方案。当前,一些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之中一部分由专业技术岗位选聘,他们中不乏负责临床医疗工作的人员,因此其支撑评聘系列为医师岗位。而一些人员由始至终在医院行政岗位上工作,即便他们工龄长达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然而在当前医院没能为行政人员创建管理岗位体系的状况之下,令其职称较难上升达到副高及以上。这部分人员势必存在困惑、不满的情绪。针对近年来新进行政员工来说,职业前景一般包含两类通道,即职务以及专业技术通道。而对非医学专业的行政人员来讲,上述两个通道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现象,现代医院只有创建完善的管理职称体系,为行政人员多谋出路,关注他们的心声,为其开辟更多的晋升、发展通道,方能真正激发行政工作人员积极性,使他们甘心情愿的为医疗服务行业鞠躬尽瘁,贡献更大的力量。

三、结语

第9篇: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民本思想主张的是“以人为本”,进而在治国管理上强调人文关怀精神,无论是治国的目标,还是治国的方式,都应当结合民众的利益,采取温和的统治方法,避免各种矛盾的发生,孔子规劝君主要“薄以待一身,厚以待百姓”。

2民本思想对医院行政管理的具体影响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从单一转变为多样化,医院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成为医院管理者的研究重点。结合医院的多元化管理,在这个“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主思想社会,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有效的和医院的行政管理结合在一起,儒家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对医院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医院管理中“以人为本”是对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秉承和发展,可以有机地与现代医院行政管理结合起来,起到促进作用。

2.1以民为本、加强服务意识

在医院这个大环境中,病患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以民为本这个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医院的管理进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医院要始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第一利益,以群众的需要为首位,群众满意的就去做,群众不满意的坚决不做。服务是一种给人以舒适感的方式,服务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宗旨也是让对方感到幸福,在医院这个处处体现服务的“大舞台”,服务意识的增强也就成为医院行政管理的首要任务,在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可将儒家民本思想与之有效的结合,本着以民为本的宗旨宣扬服务精神,为病患服务,想病患之所想,急病患之所急,这样贯穿在医院的行政管理中才能促进医院和谐稳定的发展。

2.2实现民治、干部与员工协同治院

伴随着新医改的进行,各种新的管理制度如雨后春笋般在医院的行政管理中萌生,尤其是绩效管理的推行,为医院的行政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需要面临新的问题,绩效评价的结果是否能使所有员工都满意,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医政工作者就可以将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管理手段相结合,本着“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宗旨,在出现问题时,领导干部要放下身段,以职工的问题和需要为根本,先了解职工的问题,后可站在职工的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有机结合,彻底地实现民治,干部与民众平等,干群关系和谐,推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医患沟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医疗卫生系统成为紧贴民生的重中之重,而人民大众关注的医疗服务问题发展成为新的问题,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医患关系也有了新的改变,不单纯是简单的医生和病患之间的关系,还增加了病患家属及陪同就医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维系及产生问题的解决,都围绕着人来展开,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不变,正确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医生与病患之间的关系等等,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医患矛盾,处理医患沟通,在处理医患沟通的问题方面,儒家的民本思想起到了贯穿始终的作用,医政工作者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正确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儒家的民本思想再次为医院的行政管理提供了思想基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