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梯安全管理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27
现阶段电梯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然而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电梯事故让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受到了质疑。电梯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受到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讨论了电梯安装交付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安全验收后,在平时的使用和检查等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梯产量、保有量年增长速度都位居世界首位,虽然由于社会各界的努力和重视,电梯安全事故有所下降,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违规操作
有数据显示,在近年来的电梯安全事故中,违规操作占到了62.5%,在设备缺陷、意外情况、非法使用设备等同类选项中高居第一位,且已经占到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违规操作是电梯安全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包括违规安装,如安装人员不佩带安全帽;违规维修,维修人员短接安全回路,开门走梯,在维修时没有设置任何安全警示标志等,都会造成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隐患;违规救援,发现有人需要救援时,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贸然救援,违法救援程序额,没有正确使用三角钥匙。
(二)维护质量不过关
电梯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维保单位和电梯制造商意识到了电梯维保市场的重大利润,为了争夺这块蛋糕,很多企业开始采用相互压价的竞争策略。但是如果维保费用过低,维保质量必然会下降,甚至可能出现遇到故障不修或修理时走过场的情况,给电梯安全造成重大隐患。而电梯本身属于固定性升降设备,不断的使用会造成磨损,因此需要定期的专业维护纠正问题,保证电梯可以良好运行,保养单位没有做好日常维修保养或不负责、不规范保养都会造成电梯运行中出现故障。一些部分责任的物业为了节省成本、降低费用,对一些有瑕疵的部件能用就用、能修就修,使电梯长时间带病运行,最终小问题酿成大隐患,引发事故。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电梯是特种设备,对电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极高,需要通过质检部门培训并取得相关安全管理证书后才能上岗,以便更好的维护和监督电梯。而很多单位的电梯人员都属于无证上岗人群,即使是取得资格证的电梯管理人员也存在责任心不强的情况,不严格按照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也不能对每台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认真的日常检查,使得很多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威胁着乘坐人员的安全。
二、改进策略
为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电梯事故发生,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几方面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
科学可行的制度是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国目前的电梯安全制度还存在着条款制定较为粗略,不够细致,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很多内容还需要完善。因此各单位除了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特种设备监察条例》中的条例外,各单位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细则制度,使制度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操作中的每一步骤都应进行详细的分解、规定,避免违规操作的发生,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人员,应对其进行处罚并通告,以警示其他人员。
(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大现场监督力度
首先应加大对电梯管理人员的资质管理,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对已经上岗人员要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还应在平时通过案例分析、安全教育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其次应让管理人员参与电梯安全适度的讨论及处理,使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方式类似事件,规范电梯从业人员素质。现场监督能够通过对使用环节的观察、检测,发现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设备,可以及时调整,对其停用或报废在电梯检查中应重点查看是否用超过检验周期、是否做过注册登记、作业证书是否逾期或无证操作等。同时应该制定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经常进行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时可以有效制止或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向乘客普及安全知识
电梯和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样,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而人们可以通过对电梯的不断改进、正确使用等降低风险,而乘客作为电梯的主要使用者,需要正确认识电梯的风险性和相关安全知识。可以通过发放安全手册、标语警示、技术答疑等手段,使市民能够知晓电梯的基本知识,指出使用电梯中的一些错误和威胁性的行为,比如在电梯运行中扒门、等电梯时踢门、不停的敲打按钮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电梯安全知识,放心、安全的使用电梯。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电梯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物业部门、维保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乘坐人员等意识到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互相配合协作,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安心、安全的享受电梯带来的便捷。
参考文献:
[1]马瑜.电梯:上上下下安全为重[N].昌吉日报(汉),2011.
电梯安全管理规定1
一、操作资格
1、负责电梯系统操作、巡查、维修、养护的人员必须至少持有效电梯操作证或电梯维修证,必须熟悉熟悉电梯开停操作及电梯正常运行参数和有关安全措施。无特种作业证的维修人员严禁对电梯进行操作、维护。
2、值班维修员必须按公司规章制度得到允许或履行正常工作职责时才能操作,工作指令一般使用《操作票》进行下达。
3、非值班的维修员和非工程班长、工程主管的人员不得对电梯设备进行任何操作。
二、安全要点
1、必须严格按国家颁布的安全操作及工作规范执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设备是保持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主要方法,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日常检查、清扫以及设备和排除设备故障,使之正常工作。
2、不得将有故障的设备投入使用。设备的使用与日常维护必须按设备使用维护的规程进行操作,经常巡视检查区域内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状态。
3、严格遵守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在设备突然停电或故障时,应由熟知操作规程和具备资格的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发现电梯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待修复后并仔细检查后方可使用。积极配合电梯维保单位作好强制性的维保工作。
4、机房钥匙由专人保管,无关人员须经工程主管许可方可进入。
5、厅门开启钥匙(三角钥匙)由工程主管负责安排专人保管,使有关人员熟知其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电梯安全管理规定2
1、严格遵守门禁制度,张贴“机房重地,闲人免进”标志,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如工作需要,应进行登记后方可进入。
2、电梯机房和值班室内禁止吸烟及明火作业,如因维修需要动用明火时,应先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按有关规定执行。
3、每周对机房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保证机房和设备表面无明显灰尘,机房及通道内不得住人、不得堆放杂物。
4、保证机房通风良好,通风口有防雨措施,机房内悬挂温度计,机房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
5、保证机房照明良好,并配备有应急灯,灭火器和盘车工具挂于显眼处。
6、机房门窗应完好并上锁,未经部门领导允许禁止外人进入,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小动物进入。
7、《电梯困人救援规程》和本规定及各种警示牌挂于显眼处,清晰可见。
8、按规定定期对机房内设施和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9、电梯值班人员应熟知单位报警程序及机房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严禁将消防器材挪做他用。
10、机房维修间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所需备件要在货架上摆放整齐,在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应停机作业。
电梯安全管理规定3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现场施工电梯的管理工作,更好的贯彻执行《建筑法》,完善本公司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现场文明施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对外租电梯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参与施工,提出了规定要求,由项目部门或电梯设备管理单位按规定组织实施。
第二条 加强对现场电梯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善项目施工管理,强化施工安全,充分发挥电梯设备的生产效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第三条 加强对现场电梯设备管理的任务,是使项目现场管理部门与电梯设备租赁部门之间形成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文明施工程序,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到位。
第四条 范围
凡进入本公司各施工现场长期参与施工的电梯设备,均应符合本规定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 施工电梯设备
第五条 租用施工电梯必须选择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具有施工电梯资质单位的设备。设备的规定位置应贴有相关部门统一颁发的编号。
第六条 施工电梯司机必须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各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应存有有效的操作证复印件)。施工电梯进入现场后方可施工。
第七条 施工电梯进场后必须由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从事安装作业。施工电梯必须按规定填写安装表格。现场安全员应保存以上表格。
第八条 夜间施工且现场照明不足时应设标识灯。
第九条 施工电梯的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线管、安全照明的变压器低压侧等均需接地。雨季施工前应遥测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雨中或雨后应检查施工电梯基础。冬季安装的施工电梯,应在结束冬施天气转暖时检查基础沉降情况。
第十条 施工电梯进入现场,安全装置、仪器仪表必须齐全有效。并应设有专用配电箱,配电箱加锁。
第十一条 应保持电梯的正常运行,各部限位器必须灵敏可靠,并应至少每周检查一次。
第十二条 电梯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第十三条 施工电梯基础周围应设置排水沟。
第十四条 施工电梯遇有如下情况应停止作业;
1、 恶劣气候,如:大雨、大雪、大雾、超过允许工作风力等影响安全作业情况之一时;
2、 电梯出现漏电现象;
3、 钢丝绳磨损严重、扭曲、断股、打结或出槽;
4、 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5、 各传动机构出现异常现象并影响了正常作业;
6、金属结构部分发生变形;
7、发生其他妨碍作业及影响安全的故障。 第十五条 施工电梯不允许超载作业。
第十六条 当电梯结束作业后,司机应把电梯停放在底部地面位置,并锁门切断电源。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研究分析;工作质量;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电梯已经逐步的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工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相关设备的管理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要想确保整个系统处于安全和稳定的运行状态之下,还应当充分的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需求,结合当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基本现状和控制的水准,加强对现场控制秩序的增强,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完善的控制制度,以更好的促进工作水准和效益的持续增强。需要注意的是,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质量,是当前时展的必然需求,应当加以高度的重视。
1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基本标准分析
明确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基本标准对于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重点的加强对此环节相关内容的深层次分析。
按照我国《特种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电梯日常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TSGT5001-2009》进行半月、年度维保,其维护保养内容及要求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附件A至附件D相关要求执行。在进行维护保养中,及时发现电梯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将得以修正。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现状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之下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技术和相关领域之内的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均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当前相关领域之内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今后工作难度的不断增加,工作的挑战也在不断的增强。所以还应当对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措施以及技术方案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以更好的实现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改革。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的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之中会使用到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手段,所有的技术都相对复杂,所以使得当前在实践的状态维修和监测过程之中需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在当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技术之中不仅需要通过完善与科学管理方案的制定为后续工作的顺畅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同时还应当对整个设备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其可以达到安全运营和稳定维护的水准,进一步的降低整个工作流程的费用,使得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技术的可靠性得到增强。
2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制度的建设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基本标准和基本的建设情况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工作开展应当遵循的原则。下文将针对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建设制度和建设的改革方向等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创新。
2.1 电梯前期管理
在电梯采购前,就应通过查阅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根据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确定电梯的数量、类型、速度和载重等基本需求信息。在正式的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开始之前应当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同时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以及主导性的政策思想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加强并且不断的强化安全技术,使得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技术人员可以从根本上了解到工作的安全要求以及安全管理的重难点,使得其可以充分的掌握工作的质量标准和重要性,进而在实践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和措施进行操作,在保证了施工有效的同时还应当保证施工的准时性,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工作的改良。以实现对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难点的合理控制。
2.2 电梯验收合格后移交管理
使电梯轿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随时能与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通信。电梯轿厢内的应急照明应能停电后提供至少1小时的照明,其亮度应至少能使被困人员看清轿厢壁上所贴的乘梯须知或应急救援说明,并辨识紧急报警按键;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在实践的维修保养项目开展进程当中设备一般情况之下都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往往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式才能够保证整个操作流程的可靠性,所以整个技术的过程和难度均较高。在实践的操作过程当中还应当加强新型技术的应用和操作,不断的增强电梯检查与维修技术的水准,同时对相关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和应当实现不断整改的相关层面内容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以真正意义上增强设备的安全控制和安全管理,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相关类型的不良事故情况,使得电梯维修保养的价值和意义大大增强。
结语
总的来说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分析意义重大,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相关设备的管理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加,要想确保整个系统处于安全和稳定的运行状态之下,应当充分的结合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改进,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基本现状和实践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工作的一般思想和主要的思维理论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工作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邱恒俊.电梯安全生产与安装同等重要[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7(09).
[2]沈燕.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情(财经研究),2008(06).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建议
化工产业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化工产业的危险程度也是不能忽视的。近几年来,化工企业频繁发生安全事故,使得企业利润不能得到保障,同时也不能保障周围居民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化工企业要将安全生产以及生产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生产意识深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中。
1化工安全生产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化工生产作为重要且危险的工作,在其生产以及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虽然国家已经为这项危险的生产工作颁布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部分企业在实际生产以及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实际中。观察目前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生产工作存在诸多的隐患、漏洞,原因就在于未能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过程中[1]。部分企业在进行生产工作时,将企业利益作为发展的首要目的,严重忽略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使得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同时,企业并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造成生产过程中发生问题,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2)技术以及设备相对落后由于化工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水平均不能达到生产标准,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生产操作,落后的技术手段以及未能规范操作设备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2]。在进行设备的检测工作时,维护人员对于细节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设备存在的细小问题不能及时的上报,最终引发生产事故。另一方面,化工生产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腐蚀性较强的产品,保护工作不全面就会造成设备的损伤,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投入成本,选择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进行生产工作,引发安全事故。(3)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违反相关生产规范操作是引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型企业中存在较多的化工企业,在这些企业之中,有些员工不仅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支持,还对各种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的操作都不太熟练。部分员工个人的综合素质较低,在工作过程中,不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工作,并且缺乏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不能采取及时的解决措施,对于应急预案的启动工作不了解,最终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3]。
2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化工产业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行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首先企业要构建与完善全安全生产责任、风险管理、操作规程管理等制度,并严格的实施与监督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要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工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经常教育和引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以及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员工要根据影响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惩罚,杜绝类似事故发生。(2)定期检修设备,保证设备质量设备的质量影响着生产产品的质量,由于化工生产工作中涉及到的材料都是腐蚀性较强的材料,因此,企业要严格把控设备的筛选工作,保证每一个投入生产使用的设备都合格。同时,设备维修人员要制定定期的检修工作计划,做到定期检修养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企业还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保证每一个设备维修人员都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对于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突发问题,都可以采取有效、快速、安全的解决措施,对每一个设备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降低设备的维修损害频率。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化工过程安全管理。(3)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保证化工工作安全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意识灌输给每一个员工。企业要经常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强化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员工安全事故防范意识,企业还要定期的进行全员培训工作,严格从业人员资格条件。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危险工艺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符合规定的从业资格条件。
3结语
实现安全生产是每一个企业生存以及持续发展的关键,化工生产工作作为高危险的生产活动更应该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可否认当前的化工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希望提出以上的几点建议,能为我国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项运帷.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46).
[2]余彦昊.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191-00191.
[3]李平利.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研究[J].化工管理,2016,(19):138-138.
[4]战立伟.浅析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200-00201.
[5]张晓哲,贾佳.浅析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研究[J].化工管理,2016,(35).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操作要求,每一个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从而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现象,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后果十分严重。本文从电力安全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两个方面出发,旨在确保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生产; 安全管理; 改进措施
安全管理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脚步。因此,加强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性,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消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只有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进行,才能使企业正常运作,为社会提供最大的经济效益。
1、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社会和企业的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加,企业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导致电力企业的电力供应难度越来越大,对电力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现在电力企业的设施建设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难以跟上企业电力需求量的变化脚步。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电力企业强行增加供电量很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得不偿失。
1.2安全生产中的管理漏洞
在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往往将眼光放在一些主要的管理工作中,而对一些细节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可能使电力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细节隐患,从而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积少成多,最终酿成大错,无法挽回。
1.3缺乏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环节缺乏必要的制度条例,使企业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制度依据,从而造成一些不合制度的现象出现,不利于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力企业的生产供应。另外,部分电力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态度散漫不认真,不能正确领悟安全生产的精神主旨,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对于生产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作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汇报,造成许多本不应该的事故出现。再出现问题后,工作人员相互推脱,找不到真正的负责人,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1.4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部分电力企业自身管理力度较差,企业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安全问题,且在问题出现以后难以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方法。另外,安全制度缺失的原因,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也很难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无法制定相对于的改进措施,导致问题逐渐恶化,对企业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1.5缺少先进的电力生产设备
电力企业经常使用多年前的老设施,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许多设备存在着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这会使设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多的事故,影响电力的持续供应,也会影响电力生产的供应量,导致电力企业很难完成额定的电力供应量,对电力需求量较大的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6环境因素对电力生产运行的影响
电力系统中的设施设备承受打击的能力较差,无论是夏季常出现的大暴雨和雷电打击,还是冬季出现的大风和冰雪覆盖,都会给电力设施带来难以预料的损伤,极其容易导致电力事故的产生,阻碍电力供应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不仅是自然灾害会对电力设施造成较大影响,一些人为因素也会对电力设施造成一定的破坏。有一些人被利益所迷惑,对电力设施进行偷窃破坏,给电力企业造成了额外的经济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的供应效率。
2、电力生产安全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2.1完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使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有据可依,完善和改进已有的规章制度,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工作事故的出现,提高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可以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符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不断的发展强化,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
2.2培养专业的电力安全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对于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入行标准不断提高。企业应在吸收外来人才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教育培训。加大对电力生产工作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培养员工的责任心。而且要求员工要对电力安全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优先使用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加快工作适应速度。建立考核制度,按时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审查,严肃考核纪律,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一律不予上岗工作。另外,应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可以自主工作,相互监督。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利益。
2.3管理生产现场
企业应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力度,杜绝工作人员因马虎疏忽造成一些没有必要的问题,现场监督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心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现场监督也可以及时改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事故和漏洞,优化工作质量。与此同时,企业还应注意对生产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时维修损坏的设施,淘汰更新过期或报废的设施。做好设施的使用维修记录,加强对设施的管理,避免由于设施问题出现工作失误,从而导致供电工作难以保持正常进行。
2.4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应该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未雨绸缪,在事故出现前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审查力度,分析工作中产生的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电力生产的实际工作出发,建立完善的风险库,加强员工的日常风险防范意识,在平时的生产工作中尽量减少失误,使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通过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工作变的程序化,制度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小结
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尤为重要,只有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才能使企业可以正常的生产经营。应不断加强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力度,不断的找出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保持企业在日常工作生产中正常运行。努力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水平,使企业保持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运行,避免在电力供应过程中出现事故,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善泽.如何加强电力生产安全管理[J].民营科技,2013,7(12):62-63.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构建
一、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概述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以计算机为媒介,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合,以实现政府部门工作的进行以及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从而及时向社会及公众提供全方位、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工作领域,打破了政府工作的地域及时空限制,降低了政府的运作成本,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随着计算机运用日臻成熟,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数据经由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从而给政府安全带来威胁,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
(一)在基础建设方面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在地域方面差异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东西部的差异上,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较为成熟,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地、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城市的网站建设的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二)在市场方面
在中国的市场化经济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可谓商机无限。在未来几年内,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投资将继续加深,据专家估算,中国各级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投资将达到2000-2500亿人民币。这将吸引更多的IT企业服务政府,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三)在法律建设方面
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正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正处于摸索时期,期间出现的一些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此,国家开始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立法全面化。2001年8月,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成立;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讨论通过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电子政务的发展纳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公布实施,直接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法律法规方面的逐步健全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障。
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在技术方面
1.网络安全规划不到位,造成网络结构不合理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局限性,使得网络流量存在多个瓶颈,广播流量的可控性差,IP地址缺乏统一规划,子网的故障隔离性差。对于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只能在运行中进行修补,但这种修补只是暂时性的,解决一个问题后,往往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2.缺乏核心技术的掌握
对发达国家的计算机设备及技术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例如,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中所需的部分硬件、软件、服务器等的高端产品是国外公司的,国内缺乏高端自主知识产权硬件产品;在系统安全和安全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同样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较强。这就会使得我们的电子政务工作方面的主动性差,网络的安全性能也大大降低。
(二)在网络方面
网络脆弱,使得电子政务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着隐患。掌握了一定技术的人可以轻易获取服务器上的用户名和口令,进入系统修改、删除、窃取一些重要的数据资料;除此之外,网络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网络黑客非法侵入重要信息系统,修改数据或破坏系统功能,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瘫痪,从而给国家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在管理方面
1.政府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一方面,传统的政府工作使得政府工作人员习惯于保留着陈旧的管理理念,不容易适应信息化的办公模式;另一方面,对于网络这种新生事物的认识不足,在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问题上存在着认识盲区。
2.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管理漏洞。例如,政府忽略管理体制的建设,只是在技术上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未从管理体制上落实安全责任制,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责任的互相推诿,追查原因困难等问题。
3.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在立法方面,我国的电子政务相对滞后,整体的法制环境较为薄弱,这就加剧了信息安全的隐患。电子政务系统与国际互联网系统相连接,因此受到不法侵害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以及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都会形成障碍。
四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包括入侵检测、漏洞检测、接入检测、补丁管理、防火墙、系统访问控制以及身份鉴别与认证等。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尤其是操作系统技术和计算机芯片技术,并使之尽快的产业化和具体化。
建立稳固的基础安全服务设施、完善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有强大的安全技术支撑平台以及科学合理的恢复机制,这些是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坚强后盾,政府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实行风险评估制度和等级保护制度
电子政务的风险管理主要是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缓解措施,选择和实施安全控制,将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实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可以为电子政务系统建立良好的安全保护环境,从而有可能采取一整套的应对措施来保障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为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信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宣传、讲座等方式,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掌握常规的信息安全自我防范技术,树立安全管理网络系统的意识,从而深入而全面地了解电子政务,更好地融入政府的现代化电子办公。
(四)培养电子政务的专业人才
电子政务的开展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应成立一些专门针对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技术研发机构,组成核心团队,及时解决电子政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由于电子政务的工作内容会涉及到国家秘密与核心政务,它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公共利益,因此,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问题必须由国家立法机关及政府以必要的法律形式加以解决和固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证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一项关系多领域的综合工程,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同时着手可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在对电子政务系统有了充分的认识后,需要各级政府、社会以及技术人员多方面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马海群,宗诚.电子政务的立法状况、法律框架及核心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
摘 要:就电力企业自身来讲,安全生产是公司运行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决定着员工的生命安全,更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当前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空白和盲区。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有效地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企业平稳健康运行。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电力设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作为重要性的基础产业,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的,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电力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各项制度及体系建筑也在逐渐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电力安全生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更日益显现出来,其不仅是电力企业一切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同时也与社会的发展及稳定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也可以说是关系到重大的政治问题。所以电网安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这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重要原因,而且通过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也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使人们用上安全、可靠的电能。
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薄弱,管理工作不到位
很多电力企业都比较偏重于对大型作业的管理,而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较为轻视。近几年发生的电力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发生这类电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流于形式来做经济建设,企业管理方式保守陈旧,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企业的实际状况来处理日常事务,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够及时、准确和规范,保管不认真。
2.破坏电力设施、偷电等违章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电力设施的分布面积广且数量多,难以看管,而电力设施的价格较高,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某些利益驱使的个人为谋私利而盗窃电力设施。偷割电力线路、盗窃配电变压器等盗窃电力设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电力企业带来的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是电网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严重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的和谐安定。此外,很多电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或者由于操作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等原因,而在生产工作中违章操作,从而加大了电力事故发生的几率,严重影响用电质量和安全。
3.电力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设施保护的行政主体也已经由原来的电力行政执法部门转变成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由于行政执法权的变更,为电力企业开展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再加上我国电力设施分散较广且密度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受到严重的限制,监管工作不能很好执行,且在发生问题和事故后,公安部门不能立案侦查,使企业丢失的电力设施无法找回,而不法分子还逍遥法外继续进行着破坏行为。执法部门的工作难以落实在实际中去。
4.职工安全职责意识薄弱,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前,我国许多电力生产企业基本都已制定了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也逐渐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日常作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职工动员活动而忽视责任的落实情况。而由于分管生产的领导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交代清楚,使得事故责任最终无法落实到个人,经常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使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成为空话。
二、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作为电力企业来讲,必须要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之上的管理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彻于生产运行的全过程之中。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要看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将安全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定期检查,定期督办。要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管理者亲自领导,亲自检查,亲自过问,形成企业上下人人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要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来监控,并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指标,采取一票否决制度,对各部门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取消评先选优的资格,切实建立起安全生产的奖惩机制。
2.努力营造重视安全生产的人文环境。作为电力企业来讲,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其实也就是要切实管好人,管好每一个职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加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让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与个人安全之间的必然联系。一要加强培训,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讲座,进一步提高员工正确处理安全隐患的能力,切实提高安全意识。二要打造安全文化。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载体和平台,进一步营造一个人人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将安全生产根植于企业职工的思想深处。三要加强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安全生产的正反两面案例,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对于安全生产重要性的直观认识,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切实落实责任,构建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的管理者作为安全生产的总责任人,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是次要责任人,负责做好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每一个职工也是自己分管工作的责任人,针对当前一些电力企业存在的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必须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都要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对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部位,要定期开展检查和巡查,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导致机制,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要查找出问题产生的责任部位,对相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
4.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要想切实抓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和员工特点,严格制定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每一项操作都要进行严格规定,突出规章制度的操作性,并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定期就各部门执行安全生产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和巡查,对于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制止,并定期就各部门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对执行到位的部门要进行表彰,对执行不到位的部门要进行批评,就其存在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敦促其尽快整改落实。
5.坚决做好值班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来讲,由于其自身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力设施的复杂性,要想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转,就要切实加强值班工作。要围绕重点电力设施和设备,确定专人进行值班,及时跟踪和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应对各种突况,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第一时间内启动预案,最大限度地将损失降到最低,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值班工作常态化机制,除了做好日常值班工作之外,对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也要加强值班工作,为重大活动的举行和节假日的用电安全奠定基础。
三、结语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关系到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电力企业要做好安全管理,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作为企业日常基础工作进行严抓,加强电力设施安全监督分管力度,加强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和制度,提高用电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以及居民对于煤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煤矿的开采程度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煤矿事故频发,威胁了煤矿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煤矿事故大多都是因为煤矿的通风状况差而诱发的。矿井的通风指的是为矿井下的各用风地点提供一定的新鲜空气,以此来保证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改善作业环境,并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对风量和风向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煤矿安全质量问题。首先来分析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
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制约因素
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以往相比,中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总体水平呈现出日趋提高的良好势头,而这得益于不断进步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接二连三、层出不穷的通风安全事故,也着实反映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尚不理想,亟待加强,为进一步保证管理措施切实有效,在此就通风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的加强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一)物质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影响
矿井地下结构复杂,气体、各种物质之间可能随时发生转换,例如各种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等转换。矿井地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很大,特别是气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更为频繁。矿井内部的主要空气成分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沼气。当井下的氮气含量增高,极易引发人员因缺氧而窒息。整体来说,煤矿的通风系统很复杂,若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具体事情灵活设计,各个部分之间的配合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个通风系统。此外,还要重视矿井的监控仪器是否灵敏可靠,以免因数据错误从而引发事故。
(二)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系统设计与通风安全管理水平也有密切关系,如开拓布置、通防设施位置、系统功能等的不恰当和不完善容易造成风流不稳,则难以保障通风的有效性,那么外部漏风率、有效风量率等不符合相关规定也是意料之中的。此外,因设计通风系统时考虑不周,矿井仪表仪器、监测系统等难以满足工作需求或受环境影响加大而故障频出,也不利于实现安全通风。
(三)通风管理能力
通风安全管理能力的高低与其安全意识的高低有很大关系,也正是因为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认知不足,才大大加大了通风系统、管理措施等的缺陷。如人员配备不专业,管理较为被动,措施脱离实际,系统装备滞后,技术水平偏低,违规操作较多,部门协调力差,应急资源不足等等,均不利于通风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而这些多为人的因素。
二、加强通风安全控制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涉及多种专业和学科,管理起来比较复杂,安全管理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和漏洞,否则很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为此,按照规范进行生产,要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优化人员结构配制,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增强员工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安全控制制度,包括业务保安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
三、优化煤矿通风设计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通风系统设计必须要遵守的规定,只有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做到有章可依和有法可循,才能保证煤矿工程的安全进行,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太过于拘束,一点点小的利益也不肯舍弃,一味的想着节省,减少巷道尺寸,结果得不偿失。也有的企业太过铺张浪费,一味的要求高成本和大尺寸,结果造成华而不实。可见,只有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实用。
四、加强煤矿的通风管理系统
为了保证煤矿作业安全,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首先,矿井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从思想上高度统一,加强人员的监管,保证通风可靠、管理落实到位。作为员工也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警惕,杜绝懒散情绪。其次,要制定严格的工作章程,保证工作人员生产有章可循,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掌握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煤矿企业要制定安全规范,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实训,加强员工处理灾难的能力。重视人才培养,煤矿的开采需要很强的技术,因此,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栽培,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五、严格控制串联通风
为了避免二次通风的产生以及保证通风的稳定、可靠、正规,应该采取严格控制串联通风。此外,还应当对局部通风进行一定强化,局部通风机尽量不要产生无计划断电的现象。在出现局部通风机的地方,应当安装有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瓦斯传感器,以保证在瓦斯超过额定范围后,能够及时将工作面的用电设备电源断开,实现安全生产。
六、建立通风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
通风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专业队伍是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又一大法宝,具体可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内部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配以严格的工作考核和奖优惩劣措施,督促人员自觉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并基于丰富经验,专业眼光和数据资源,定性、定量通风安全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通风安全评价等级,以此为及时识别通风安全隐患,合理评估风险后果,有效应对风险,减少损失等打下坚实基础。
七、优化煤矿通风信息管理
煤矿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通风设施的构筑,通风报表等通风资料的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的处理和人员的分工等。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通风区长负责制,通防副总和矿总工程师根据任务记录和经验进行决策管理,难免出现偏差。而通风日常管理信息系统,将通风所有信息存储在系统中,且带有分析功能,可以随意调用,协助决策者进行科学的管理;煤矿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协助进行通风技术管理,包括:通风参数、各类气体参数、通风网络,便于煤矿火灾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测定数据库,瓦斯突出数据库和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的通风管理。
结束语
煤矿的安全通风对于煤矿的生产经营起着重要作用,煤矿的安全通风管理是煤矿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保障。许多因素制约着煤矿的安全通风,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所以,要加强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就应该强化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其加强教育与培训;保持煤矿安全设备完善的同时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重视通风安全防范人员的地位;建立通风评价体制;完善管理安全体系,加大安全监察力度,以此来防范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产生,保证煤矿的正常运转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更好的推进我国煤矿的科学开发和利用,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李利成.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关键词】110kV电网;调度管理;强化措施
1 概述
电力调度是电网运行过程中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是对电网运行的检测及调整。在输配电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均会设有固定的监测设备及管理人员对电网的运行参数、运行状况等进行记录,记录完成后,将相关参数反馈至调度部门。调度部门工作人员对所得的参数进行汇总并整理,通过整理结果对电网各环节的工作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一旦出现问题,则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确保电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通过电网调度,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
2 我国目前110kV电网调度管理体系发展状况分析
自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使用电能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长期的发展使我国实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供电能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提高。然而,由于我国用电需求量大,电网覆盖面积广,不同区域间设备性能分化明显,故在电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110kV电网的调度管理方面,目前仍有许多亟待提升之处。
2.1 设备相对落后,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设备性能的提升以及自动化水平的发展一直的电网调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必备环节。110kV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属于高压配电网,长期以来,工作人员十分重视对其相关技术的研发,自动化性能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尚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特别是西北、西南地区,其电力系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电网调度方面,目前仍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电网调度控制。在此种调度管理模式之下,电网调度设备庞大,工作量冗杂,且故障率较高,对设备开展的检测、维修等工作使得电网调度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从某种程度而言,偏远地区的电力发展现状已成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瓶颈,亟需相关部门支援必要的人力、物力进行改善。
2.2 电网调度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目前,我国在电网调度管理方面技术水平仍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电网调度工作人员素质所决定的。一方面,由于许多地区电网调度人员并未接受过电力专业教育,工作能力有限,对于其所辖属的电度范围无法做的很好的把控,对电网各类元件以及其相关的参数并没有充分的了解,一旦电网出现状况,这些工作人员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另一方面,在电网调度工作人员中普遍存在着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的现象,故即便其具备电网调度工作的专业素质,也难以充分胜任该项工作,甚至出现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严重事故的现象。
2.3 电网架设结构不合理
电网架设结构的合理性对于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110kV电网布局方面即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这一因素对我国部分区域的供电能力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使得这些区域电网的电能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严重阻碍了电网的安全、平稳供电,电网调度水平普遍较为低下。
3 加强电网调度管理体系平稳运行的措施探讨
针对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电网调度水平较为低下的现象,可以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完善措施。
3.1 做好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工作制度管理
110kV电网调度管理是一项对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要求颇高的工作类型,这便需要工作人员在岗位轮值过程中保证班次顺利交接,不得出现空岗、擅自离岗等现象。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值班人员的工作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第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轮岗安排进行岗位轮值,不得私自进行换岗,若有特殊情况则必须在领导审批同意后再进行换班,并在岗位安排表上明确标示,以确保调度工作责任到人。此外,工作人员在交接班时需对在岗期间的数据、资料等进行充分整理,并全部转交给下一位上岗人员,转交的同时,若存在特殊情况需特别进行说明,必要时应进行文字或图示标注,从而保证下一岗在开展工作时能够顺利进行。下一岗的交接人员需认真听取前岗的工作交待,并做出必要的记录,若出现疑惑则需及时提出问题并协商解决,避免问题遗漏的现象。
3.2 提升调度人员工作素质
与电网运行中其他环节不同,电网调度是一项直接受人为操作影响的工作,一旦调度管理人员出现懈怠,则很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甚至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因此,工作人员的聘用及后期的培训过程需要电网调度管理的严格把关。
在进行110kV电网调度工作人员的聘用时,需尽量招聘接受过电力专业教育的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对口人员,若有现场工作经验者则应优先聘用。
对于已经在岗的工作人员,需加强对其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工作对于整个电网供输体系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相关事故实例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从而提升调度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及责任感。
此外,岗前培训还应重视对工作人员职位专业技能的培训。由于不同区域间电网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相应的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也各具特点,因此,即便是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工作人员对于新的工作环境仍可能存在许多需要具体了解的细节问题。这便需要通过岗前培训进行获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人员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工作效率。
由于电网调度工作是一项融合了大量高新技术的工种,其所涉及的自动化等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换代频繁,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方能与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企业应提高员工的培训频率,及时向调度人员传播新思想、新技术。作为工作人员自身,也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110kV电网调度工作者。
3.3 加强电网调度管理的体制、物质保障
首先,需进一步加强电网调度等相关电力工作的立法工作,确保电网调度管理在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明确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逐渐意识到法律制度对于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控制作用,因此,有关电力的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方能确保整个工作体系有条不紊的开展。
此外,国家还应加大对于110kV电网调度工作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帮助偏远地区不断完善电网调度管理水平。这需要从设备投入及人员薪资投入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设备方面,购置更为先进、性能更加优越的仪器,并及时开展检测及维护工作,加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工作人员薪资方面,应逐步优化电网调度人员的工作环境,并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薪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引进更多优秀的电力工作者加入到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中,从而提升我国的110kV电网调度管理水平。
总之,110kV电网调度管理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将该保障落到实处,则必须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调度管理工作效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断引进新的设备,提升员工素质,同时加强企业相关部门内部的管理,优化工作效率,从而保障110kV电网运行的平稳、经济、高效性,最终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昱.基于电网安全稳定的调度管理体系[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
[2]田旭东.新形势下供电调度管理方式的思考[A].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新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
[3]方秀川,苏健,韦文珊.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分析[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