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护理行政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行政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行政管理制度

第1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优质护理; 重症; 乙型肝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109-02

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较多,病死率极高,会导致患者肝细胞大量坏死和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现如今,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治疗措施,当患者患上此病后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只有通过一套良好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笔者所在医院对28例肝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慢性重症乙型病毒肝炎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7~65岁,平均(40.4±11.3)岁。对照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29~67岁,平均(43.1±10.3)岁。在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乏力、恶心、食欲缺乏、尿黄等。其中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12例,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腹腔积液。入选标准:(1)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呈现阳性,表面抗体与e抗体6个月内呈阳性;(2)脱氧核糖核酸以及乙肝病毒水平≥105 copies/ml;(3)总胆红素明显升高且伴有丙氨酸转氨酶;(4)患者治疗前均未接受过干扰素抗病毒以及核苷类似物治疗;(5)患者肝炎为中期或早期。排除失代偿肝病、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感染以及合并丙型肝炎病毒、血小板计数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以及皮肤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方法为:(1)为患者创造一个干净、舒适、温馨的病区环境;为充分体现出人性关怀,应当使患者的病房区域保持整洁、干净、舒适,同时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良好,每天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感觉,帮助患者缓解肝炎带来的不安情绪,在合适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说话语气和蔼可亲,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尽可能使医疗流程得到简化:在患者病房外安排素质较高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导诊,帮助患者指导就诊路线,节约患者的时间。在节假日中实行24 h制各部门正常运转,便于患者在休假期间可以正常办理各种手续。(3)将护理工作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在医院内部采用新的排班模式,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交接班次数,并且使用连续上班制度。让医院内的护士长以及院主任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能力评定。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年资、工作经验、业务技术掌握度等各个方面选出组长,在此基础上实行责任分配制度。(4)完善医院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医院内部树立“全员参与、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将各项关键控制点的质量要求进行明确,在日常护理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医院内部建立督导管理机构,将护理人员的考评细则进行量化,不断加强检查和监督工作,选拔那些专业素质较硬且产科能力较强的护士,使经过层层选拔的护士都参与到患者的优质护理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各项规范流程进行完善。(5)加强肝炎患者的宣传教育: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不断提升自己的亲和力,不断加深医患之间的关系,根据患者性格、家庭背景、习惯以及职业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全面护理,不断对他们进行肝炎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由于肝炎的传播性很强,因此当家属来进行探视时,一定要注意减少陪护和探视时间,从根本上做到避免患者与家属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当患者家属来进行探视时,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病情、用药情况、医嘱等进行全面介绍,定期由专人进行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痊愈:肝炎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已全部消失或有明显好转,ALT、PT、AST、TB等全部正常;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稳定不变或有明显好转,ALT、PT、AST、TB≤30%,PT时间≥5 s;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有病情加重或死亡等情况发生。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治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n=28) 20 6 2 92.9

对照组(n=28) 15 4 9 67.9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组别 满意(例) 一般(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率(%)

观察组(n=28) 20 6 2 92.9

对照组(n=28) 15 3 10 64.3

3 讨论

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世界性的传染疾病,患者发病早期无症状,且起病缓慢,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携带者人数较多,长期潜伏在患者体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该病在我国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肝炎患者人数也相对较多,而且传播途径非常广泛,患者若是携带此肝炎病毒,则很有可能引发迁延性、慢性、急性以及活动性肝炎,对于我国而言,患有慢性重症乙型肝病的患者约有150万人,该病同时也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为严重的疾病,患者患上肝病后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在所有临床上都是重点护理对象[3-4]。

笔者所在医院对肝炎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干净、整洁的病区环境,不断简化院内的医疗流程,对护理工作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完善了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医患之间的关系,对肝炎患者展开健康知识教育。

良好的服务态度可以有效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5-6]。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当患者患上此病后,通常会出现焦虑、自卑、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沟通时,应当要有耐心,亲切、热情的服务会帮助患者消除这些心理,从而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7-8]。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当保护好患者的个人隐私,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根据患者的意愿或是个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护理[9-10]。

对于肝炎而言,保肝降酶、调节患者自身免疫、使患者进行适当休息以及调养情志等都是肝炎的最佳治疗手段。当患者肝炎逐渐出现好转后,很多患者便会放弃药物治疗,出现不按医生要求用药等行为,最终导致病情反复发生恶化。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病情不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患者加强肝炎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患者肝炎复发。除此之外,笔者所在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强化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考核力度不断进行加强[11-12]。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对于肝炎患者而言,使用优质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小容.优质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1):345-346.

[2]付.优质护理提升幸福指数对高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541-543.

[3]陈明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46-148.

[4]王芳.整体护理在肝炎门诊应用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12,23(1):135-138.

[5]申春喜.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3):255-258.

[6]陈锐贞.优质护理对防治肝性脑病发生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2(10):228-230.

[7]黄文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0,6(3):101-102.

[8]李学英.45例重症肝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西南军医,2011,6(11):1156-1157.

[9]邓艳琼,唐月嫦.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2(7):187-188.

[10]郑可珊.12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1(12):63.

[11]杨彩霞.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与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2,20(18):139-140.

第2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小城镇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主要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发展小城镇,用“离土不离乡”的方式解决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然而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民工潮”的出现,“离土不离乡”的局限显得突出。近年来政府对城镇化日益重视,希望通过在小城镇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中国的城镇化。

要了解小城镇对周围农村发展的作用,了解小城镇的人口容量,就必须研究小城镇的人口问题。也只有对小城镇的人口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可能对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有清楚的认识。

一、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回顾

农村改革后大量的农民进城谋生。因此1984年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县城以下的集镇入户居住,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这是对50年代以来户口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自理口粮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1990年全国自理口粮人口428万人,1993年只上升到470万人[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小城镇的经济缺乏活力。以1993年为例,在自理口粮就业人口中,从事工业的占26.7%、商业的占23.2%、服务业的占17.7%、建筑业的占10.7%、交通运输业的占6.1%、其他的占15.6%,从这个结构可以看出为小城镇自身经济服务的就业人口占半数以上。让农民自理口粮到城镇,而小城镇给农民的机会有限,因此吸引力也有限。

1992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制度的通知》,决定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范围是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等,对象是外商亲属、投资者、被征地的农民。在这一基础上,1992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地方城镇户口”政策,其他大部分地方采取的是“蓝印户口”这种更加机动的户籍政策。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因使用的印章为蓝色而得名。拥有蓝印户口的人基本上可以享受正式户口的利益,但是要经过若干年后才能够转变为正式户口。最早采用蓝印户口的以中小城市居多,在一些地方的小城镇也实行蓝印户口。蓝印户口的条件和价值与城镇的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镇地位越高,得到蓝印户口的条件也越高。

1997年在全国近400个小城镇进行户籍改革试点。从1998年开始,各地逐步开放小城镇户籍。在这方面,中西部地区开放的步伐迈得比较大。例如1998年贵州省在10个小城镇进行试点,在贵州省公安厅的《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中规定,在小城镇中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稳定的生活来源,有合法的固定居所后居住满两年,就可以办理小城镇的常住户口,并且不允许收取城镇增容费。

2000年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对县级市市区及以下的城镇,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对小城镇户籍的开放速度也相应加速。200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小城镇的户籍改革进一步放宽,至此绝大多数小城镇的户籍基本上对农民开放了。

在开放小城镇户籍这场改革中,对开放户籍促进城镇化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其实从1997年开始小城镇的户籍试点改革到现在,小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并没有明显的增强,没有出现大量农民迁入小城镇的情况。例如1999年在安徽涡阳县竟然要把城镇户籍以每个600元的价格摊派出售[2]。河南省小城镇的户籍开放后,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在一些改革试点小城镇竟然没有一个人申报[3]。为什么小城镇的户籍改革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这从小城镇人口状况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小城镇人口状况

关于小城镇的人口统计比较混乱,不同的资料来源有出入。资料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计口径问题,按照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个镇人口的身份至少有两种类型,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在一些镇中则可能还有“自理口粮人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户口”等等。按照户口所在地又可以划分成本地人和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中又可以划分为办理了暂住手续与没有办理的两类。按行政区划来划分镇人口,时常会产生误导。因为大多数小城镇的管辖范围都比较大,包含了大量的农村,容易夸大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目前小城镇的范围界定也有待完善,因为在一些地方,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村工业的发展,镇与周边农村在地理上已经连成一片,如果用原来的行政区域来计算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则容易缩小其实际的人口数量。鉴于上述情况,在本文中对小城镇人口的描述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只能是一种概况性的介绍。

表1与表2是来自不同资料的全国性小城镇人口资料,表1是历史性的回顾,表2是时间剖面的状况。表2的资料并不完整,缺了接近2000个镇的数据,占当年全部城镇数量的10%。如果比较两张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在平均人口规模上有比较大的差异,而在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比较小,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统计范围的不同,前者是用镇行政区划统计,因此规模偏大,后者用建成区,因此规模偏小。由于农业人口大部分居住在镇的建成区外,用行政区与建成区不同口径统计导致的差距比较大。又因为非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镇的建成区内,所以用行政区与建成区不同口径统计导致的差距相对比较小。上述的两个资料都有缺陷,但是相比之下用建成区统计的资料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表1部分年份小城镇基本情况

附图

资料来源:[1]《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根据表2中的数据,从60年代初期开始到改革开放前的20年间,全国小城镇在数量和人口规模上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小城镇的数量从1980年不足3000增长到1999年接近2万个,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0.5%;人口规模从5693万增加到37637万,平均每年增长率也为10.5%。虽然近年来小城镇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分析一下却可以看出小城镇发展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作为小城镇主体的非农业人口,从1980年到1999年的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8%,扣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迁移增长率实际上是很低的。第二个是在1980年平均每个小城镇有1.5万的非农业人口,到1999年平均每个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不到4000人。小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缩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部分人口规模大的小城镇发展为小城市,二是新增加的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小,三是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量在小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人口”没有被承认是非农业人口。

表21999年各地带小城镇人口情况人/个

地带平均人口平均非农业人口平均劳动力人数平均企业人员数

东部5842241531551516

中部511923782489857

西部331214601676505

全国5009216926121077

说明:①共17260个镇资料,根据这些镇的资料计算,下同。

②此表的人口指的是镇区的人口。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前几年大量的县城转变为城市,导致剩下的小城镇人口规模普遍不大,全国大约70%的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不到5000人,非农业人口规模不到2000人。小城镇人口规模超过2万,或非农业人口规模超过1万的小城镇,占全部城镇的比重在3%左右。从空间的角度看,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以东部地带为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例如东部地带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比西部高76.4%,东部地带小城镇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比西部高65.4%。根据17260个镇的资料,在人口规模最小的2000个镇中,约50%在西部地区。

表31999年各地带小城镇人口规模分布%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表41999年各地带小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分布%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由于大部分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只要增加几千人就可以让不少城镇人口倍增,由此带来生活环境恶化,就业机会减少等问题,因此短期内大多数小城镇人口增长的空间不大。

三、小城镇人口中实际非农业人口估算

在前面谈到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的“农业人口”得不到承认为合法的非农业身份,这部分人在目前的城镇人口中占相当大的一部分。同时在部分小城镇中存在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在有资料的城镇中,有1226个镇的企业中的就业人数超过有当地户籍的劳动力人数,表明大量外来人口存在。这种情况以东部居多,数量最多的分别是广东、江苏和重庆。如果大量实际从事非农业工作者的身份得到确认,对城镇户籍管理有益,这些城镇将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表5企业人数超过镇劳动力总数的城镇分布

地区数量(个)比重(%)

东部65053.0

其中:江苏14311.7

广东14812.1

中部27022.0

西部30625.0

其中:重庆13511.0

全国1226100.0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到底小城镇中有多少人口应该属于非农业人口,这是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因为在小城镇中,有些家庭内部的成员可以分别从事农业与非农业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同时兼职农业与非农业。不过还是可以对目前小城镇中实际非农业人口规模作一大略估计,下面是估计的公式:

期望城镇非农业人口=1.8×(企业人员数+劳动力人数×0.1)

这一公式的基本思路是:第一,按目前中国城镇的实际情况,每个非农业劳动力供养1.8人(包括劳动力本人在内);第二,在一个镇内部的劳动力中至少有10%的人是从事行政管理、文教卫生、商业和服务业,应该说10%这一比重可能偏低。用这一公式计算出的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本文称为期望城镇非农业人口。表6是根据公式计算的结果,从中可知全国小城镇中,实际属于非农业的人口要比统计数多50%左右,其中东部地区大约多70%,中西部则在30%左右。要强调的是这些期望可在小城镇增加的非农业人口中,70%以上在东部地区。

从期望可增加的小城镇非农业人口数量上看,除了局部地区之外,小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并非是无限的,它受到小城镇就业条件的限制。除了少数以交通、旅游、集市贸易为主要产业的小城镇之外,大部分小城镇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企业发展的制约,只要没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企业存在,让小城镇人口大发展是空中楼阁。根据表2中的数据,全国平均每个小城镇只有大约1000人的企业员工。东部地区多些,平均有1500人左右,西部平均只有500人上下。而从表7的数据中可知,全国接近40%的小城镇中,企业员工数量不足250人,在西部地区这一比重是接近60%。从企业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小城镇容纳大量人口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

表61999年各地带小城镇非农业人口增长潜力万人,%

地带实际非农业人口期望可增加期望可增加非

非农业人口①农业人口比重②

东部1935130967.6

中部118933428.9

西部62017728.5

全国3744182048.6

注:①期望可增加非农业人口=A类城镇的期望非农业人口-A类城镇的实际非农业人口

A类城镇指的是:期望非农业人口>实际非农业人口的小城镇

B类城镇指的是:期望非农业人口<实际非农业人口的小城镇

②期望可增加非农业人口比重=期望可增加非农业人口/实际非农业人口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表71999年各地带小城镇企业员工人数规模分布%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从期望城镇非农业人口和小城镇企业规模的分析中可以得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让一些实际上已经在小城镇工作的人得到户籍,但是靠这类人口来增加小城镇人口的作法在东部地区可以比较有效,在中西部地区的效果不大

四、关于小城镇人口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几点讨论

在对小城镇人口状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以从人口的角度对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作一点讨论。

首先,小城镇的人口规模普遍太小,对大多数服务行业来说,根本达不到许多服务业所能生存的“门槛人口”。在这些城镇中,要依靠企业中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拉动服务业人口的增加才可能发展。其实从“自理口粮”人口对小城镇发展起的作用有限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到开放小城镇户籍对大部分小城镇的发展帮助有限。

其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口的流动主要是受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从目前小城镇的人口状况看,大多数小城镇的劳动力市场潜力有限。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容纳劳动力的能力极有限。根据《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数据计算,在小城镇中平均每个企业的规模12人,其中东部地区平均16人,中部地区平均9人,西部地区平均7人,可以说相当部分企业是处于小作坊的水平。没有就业机会,白给农民一个小城镇户籍对农民没有实质意义。

第三,目前户籍制度改革并不限于小城镇,大多数小城市的户籍已经相当开放,甚至于石家庄这样大城市的户籍也基本上开放,与小城镇相比,城市的吸引力远大得多,而且对石家庄这样的城市来说,户籍开放后也没有出现大量人口涌入的局面。因此只要小城镇的就业机会无法超过城市,那么小城镇的户籍吸引力就有限。

第四,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根据目前小城镇人口现状,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实质是承认大批在小城镇工作、生活的人口,他们的身份已经不是农民,其目的应该是方便人口管理。如果把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定位在促进农村城镇化上,从前面的分析看,很可能要失望的。

第五,小城镇户籍改革的效果存在地区差距。在东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比较高,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大城市的郊区,户籍改革对小城镇规模的发展会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简单通过开放小城镇户籍,甚至是开放城市户籍,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依然有限。

收稿日期:2002-1-21;修订日期:2002-4-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1990年度与1993年度).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1993.

第3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注对于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治疗的成果[1]。现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3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30例患者, 对照组男8例, 女7例, 年龄20~80岁, 平均年龄(50±2.45)岁;实验组男10例, 女5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52±4.56)岁。对所有患者做24 h的动态血压监测, 平均收缩压(190±32.90)mm Hg (1 mm Hg=0.133 kPa), 平均舒张压(110±24.08)mm Hg。所有患者在性别, 年龄及其疾病的类型等方面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注治疗, 首先对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进行血液透析1.5 h。用5%的葡萄糖进行血液灌注器预洗并将空气完全排空, 然后与血液滤过器相连进行治疗3 h。对患者进行肝素注入, 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持续注射, 直到治疗结束前的30 min。

1. 2. 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①在患者进行血液过滤时, 医务人员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避免发生感染。②仔细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压变化情况, 若发生血压骤降时要采取减慢过滤速度、补充血量等相应的措施;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状况要停止过滤进行抢救措施。③细心观察静脉压监护, 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发生凝血, 适当追加肝素。④给患者提供环境相对安静、整洁和温暖的治疗室, 降低患者内心的压抑感。⑤治疗结束拔针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避免出血。⑥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和护理, 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洗和按摩, 做好卫生, 让患者生活环境舒适。对于出院的患者给予一些医疗上有建设性的意见, 多运动、多注意休息,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定时定量服药和检查。

1. 3 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标准或升高。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总和。

1. 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 P

2 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第4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1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卫生院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康复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卫生服务,并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卫生监督与卫生行政管理。但由于基层卫生工作底子薄、基础差、护理人才匮乏,护理工作发展仍显滞后。

1.1职责分配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长久以来基层卫生院一直采用重医疗轻护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管理层粗放,护理管理层级模糊,基础实施得不到完善,缺乏一个较完整的系统。这种重医疗轻护理的管理模式,弱化了护理技术应有的地位,缺乏基本技术管理,没有实施技术管理分工。

1.2护理质量低。由于基层卫生院管理者对护士工作范围理解的狭隘性及客观条件有限,护理人员长期没有培训学习的机会,导致基层护理人员工作能力难以跟进医疗护理行业的整体发展,沿用较落后的护理方式,使护理水平停滞不前。护理工作的内容仅限于叮嘱患者打针、吃药、测量体温等,基层护理工作与现代护理规范管理存在较大差距。

1.3护理人员在护理认识上存在问题。基层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缺乏对护理人的技能素质培训,使护理人员在思想上不能掌握护理工作真正的内涵,日常工作中只是进行机械化的护理任务,基层护理工作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1.4护理人才缺乏,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基层卫生院多处于农村和基层欠发达地区,工作环境艰苦,引进卫生人才的政策和工作条件缺乏吸引力,外部人才引进困难,内部现有人才留不住,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匮乏。近年来,乡镇卫生院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医疗风险大,加上待遇偏低,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2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改进措施

2.1建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针对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且加以严格实施。管理者要完善卫生院的管理体系,对各个岗位及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使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得到精细化管理与推动。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满足患者的需求。结合国家对农村卫生院的建设,完善基层卫生院的基本设施,改进护理基础设备,提高护理质量。

2.2提高护理质量首先,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还要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现代医疗护理领域的新技术、新要求。管理者应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比如流动红旗评比、选举优秀护士、等管理方案来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进行良性竞争,对工作更加感兴趣,不随意简化护理操作流程,本着对岗位负责、对护理患者更认真的太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是整个服务的主体,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工作质量的好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善待员工,制定并实施人性管理的制度。

2.3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护理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上升。护理不单是看护病患的病情,而是应该对患者抱有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等人性化的护理,使病患在舒适、愉快的环境和心情上接受治疗。护理人员要注意医风医德的培养,注重转变护理态度,要做到仪表端、语言和蔼、积极学习有关医疗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尊重患者,不歧视、鄙夷患者。在管理过程中多展开有关医风医德、仪表、素质及相关法律的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推行人性化护理,做到优质护理。

2.4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医疗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人才,有了人才,才有创新,才能创造成绩。基层卫生院要加强护理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定期培养计划,创造条件为现有护理人员提供学习、生造机会。同时,还要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邀请名医、专家到基层卫生院传道解惑,为基层护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另外,基层政府也要出台引进优秀护理人才的优惠政策,充实完善基层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提升基层卫生院的护理工作水平。

3结语

当前,我国基层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是人民生活至关重要健康保证,新农村的发展必然需要基层医疗的配套改革。认真分析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大力发展护理人员队伍,以患者的需要为宗旨推行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推动我国基层医疗护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过晓红.新型护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医学,2005,29(10).

[2]孟玉倩,郑显兰,付艳芬等. 护理人员资源开发策略的探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6) : 14.

第5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水平

任何一家医院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基层护理工作。由于基层护理工作的对象数量庞大,工作繁杂,时间长,因此要处理好基层护理工作需要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护理管理人员来进行任务分配和统筹管理。在日常的基层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者不仅要处理各种繁琐的行政事务,还要能够凝聚基层护理人员队伍,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和资源。另外,基层护理管理者还需要把好用人关,挑选合适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可以说,基层护理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对医院的行政管理和工作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要着力增强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完善其各项管理技能,保证其能够带领整个基层护理人员队伍做好护理工作。

1 基层护理管理者的现状

1.1基层护理管理者管理能力不强 在基层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者起着关键的作用。护士长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要能够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护理工作[1]。当前很多医院在选择管理者时一般都是从临床一线岗位中挑选出来,而这些人员由于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往往组织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做好基层护理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懂得较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足够的管理技能,这对于当前很多护士长来说是十分欠缺的。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护理管理者由于专业工作的需要,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临床医疗中,忽视了护理组织和管理工作,从而导致护理管理质量不高,效率低下。

1.2基层护理管理者队伍组织性不够 当前很多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护理工作这一块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看,①是护理管理者的学历并没有对其岗位有多大帮助,很多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和大专甚至中专的学生在工资待遇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就导致部分护理管理人员心理失衡。②是护理管理工作非常繁琐,而且脏累,医院和社会对服务的质量要求较高,这就造成很多护理管理者压力过大。③从人事制度来看,医院的编制名额有限,很多新管理人员难以和老管理者竞争。

1.3基层护理管理者普遍年龄较大 从当前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护理管理岗位主要由年龄较大的人员担任。这就容易出现知识和技能更新慢的问题。由于当前很多管理工作采用了电子化管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容易学习和掌握的。另外,有些老管理者对待新人员没有足够的耐心,在工作方式上习惯以资历和辈分服人,导致部分年轻和新来人员工作主动性较差,办事效率低[2]。

2 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强化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 ①要通过技能培训来强化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在技能培训中,除了要完善护理管理者的知识,还要通过实际的锻炼增加管理经验。同时,护理管理者在培训过程中要主动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步骤[3]。②要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严肃认真地处理,落实管理监督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③护理管理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护理管理者需要对护理的专业知识非常熟悉,积极参加单位举办的护理管理技能讲座,积极参加上级医院安排的实习培训,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

2.2改革和完善护理管理岗位人事制度 以往大部分医院护理岗位的人事任命制度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考核,①护理管理者的职称水平,②其年龄大小。这样的人事任命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具体来讲,医院的护理岗位需要从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两个方面来考虑。①要考查护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②要考查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只有具备足够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才能担任该职位,否则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4]。要考查这两个方面,需要医院进行充分的考查准备,可以通过定向培养或者老干部带新成员的方式。在实际的考查过程中,老干部通过观察来决定某些合适的预备管理人员进行培养,在平时工作中对其进行素质和思想上的监督和考查。另外,在选择新管理者的环节中,需要坚持“三公”原则。同时要建立岗位竞争制度,如果管理者表现不佳,单位可以安排有能力的人员代替其职位。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2.3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护理管理者来说,不但需要过硬的专业管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团结护理队伍,集中团队的力量到护理工作中[5]。①要提高护理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医院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护理管理者能够以集体为光荣,以患者为父母,以质量为追求,踏踏实实做好护理管理工作,维护医院的荣誉。②要丰富护理管理者各方面的知识。医院要为护理管理者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我提升,鼓励他们通过网络等媒介自我学习,不仅学习与医学管理有关的知识,还要注重自我修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善于动脑,品德和技能同步并进。

3 结论

本文首先说明了基层护理管理者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然后说明了当前基层护理管理者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措施。基层护理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对医院的行政管理和工作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要增强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管理者能够带领整个基层护理人员队伍做好护理工作,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小丽,黄敏,王国蓉,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长管理效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317-1319.

[2]赵玉香,刘焕叶.危机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14-115.

[3]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73-75.

第6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制度

一、机构准入监督管理制度1

二、人员聘用聘任管理制度1

三、人才培养管理制度2

四、财务监督管理制度2

五、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3

六、药品监督管理制度3

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4

八、绩效考核管理制度4

九、行政工作管理制度5

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5

十一、信息统计管理制度6

十二、行业作风监督管理制度6

十三、民主评议管理制度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十四、行政管理制度8

十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8

十六、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9

十七、财务管理制度10

十八、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10

十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1

二十、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11

二十一、药品管理制度12

二十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12

二十三、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3

二十四、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13

二十五、消毒管理制度14

二十六、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4

二十七、信息管理制度15

二十八、档案管理制度15

二十九、后勤管理制度16

三十、医德医风管理制度16

三十一、社会民主监督制度1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制度

三十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18

三十三、传染病管理制度18

三十四、免疫规划制度19

三十五、健康教育制度19

三十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20

三十七、地方病管理制度20

三十八、职业病管理制度21

三十九、儿童保健工作制度21

四十、妇女保健工作制度22

四十一、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22

四十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23

四十三、精神卫生管理制度23

四十四、老年保健工作制度24

四十五、社区康复工作制度24

四十六、全科门诊工作制度25

四十七、首诊负责制制度25

四十八、双向转诊制度26

四十九、健康档案管理制度26

五十、处方管理制度27

五十一、病案管理制度27

五十二、急诊急救工作制度28

五十三、留观制度28

五十四、家庭病床工作制度29

五十五、综合病房工作制度29

五十六、护理工作制度30

五十七、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30

五十八、护理文书书写制度31

五十九、门诊咨询工作制度31

六十、注射室工作制度31

六十一、治疗室工作制度32

六十二、中医工作制度32

六十三、口腔保健工作制度33

六十四、检验科工作制度33

六十五、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34

六十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34

六十七、饮片调剂制度35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制度

机构准入监督管理制度

1.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可行性、选址和建筑设计合理性。

2.审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监督检查专用标识使用。

3.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登记、执业变更和年度校验。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服务。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诊疗科目及设备配置。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

7.监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有隶属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和非隶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管理。

人员聘用聘任管理制度

1.按照本地区编制部门核编标准,每年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总量、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聘用制管理的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聘人员相应岗位的执业资格、任职资格及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医师定期考核及护士岗位再注册管理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聘人员获取工资报酬、津贴和享有国家规定福利待遇的执行情况。

6.每年第一季度核查上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考核结果落实人员岗位调整及解聘、辞聘情况。

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情况,及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和获得的学分登记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

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1.每年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及会计人员合理配备落实情况。

2.每年第一季度审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本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3.每年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工作进行内审。

4.每年至少两次核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收入足额上缴、经费支出范围、支出标准落实情况;核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

5.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收费标准,每年至少两次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科目收费、检查项目收费、常用药品收费情况及价格公示的落实情况。

6.每年检查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收费、药品和物资核算管理等各项财务工作。

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及执行情况。

2.每年第三季度审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年度预购置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等品目、数量和经费额度。

3.每年审查固定资产“三帐一卡”制度落实、设备使用登记、日常保养和维修记录。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租、出借固定资产的数量、用途,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5.统筹协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

6.监督审核因技术问题确需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和已超过使用年限而无法使用的资产。

药品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制度制订及执行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药品目录、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出入库、核销、盘存等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的包装、贮存、保管和药品有效期内使用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登记、报告、处理、封存情况,定期公示监测结果。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毒、麻、的管理、使用,处方医生的资质、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知晓情况。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保障落实措施。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和知识知晓情况。

3.每年至少一次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工作质量、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及基础质量指标达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岗位练兵活动。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风险防范预案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1.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状况、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社会满意度,每年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2.评估、公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考核办法及实施措施。

4.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聘用人员业务水平、工作绩效、职业道德和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考核的落实情况。

5.每年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情况。

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1.每年第四季度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年度工作总结、绩效考核的落实情况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会议制度的执行情况。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与辖区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协调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任会议;必要时召开紧急会议,及时传达相关政策精神、研究解决出现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做好会议记录。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大事项、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请示,应在三个工作日之内予以答复,做好回复记录。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的医疗、治安、消防、水电、设备、建筑环境、信息安全等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演练及应急物资的贮备情况。

5.监督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医疗、行政、人事、财务、计量器具档案和文书的归档与管理使用情况。

6.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值班制度落实情况。

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1.全面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医疗安全、特殊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爆、中毒)。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情况;特种职业工种经培训持证上岗情况。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用氧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落实情况、使用记录和定期检测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环境、院容院貌、科室布局和清洁卫生。

5.每年至少两次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关医源性感染各项监测指标及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全员医源性感染知识培训情况,并通报检查结果。

6.每季度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登记制度、警示标识、清洗消毒、收集、存放及运送的执行情况。

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信息统计工作质量,满足社区卫生工作需求,并提供业务指导。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计信息原始记录,各种医疗登记、医疗质量统计、信息资料的收集、保管情况。

3.监督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执行情况,统计信息需有相关部门批准。

4.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构建、升级、维护工作,保证软件、硬件安全。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种法定统计报表及信息统计资料上报的及时、准确、完整性。

6.对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应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行业作风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行业作风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全员行业作风岗前培训制度,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销售、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开单提成违规违纪事件。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医疗设备、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商业贿赂行为。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利用各种方式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或其他馈赠的处理结果。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定期考核,并建立医德医风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与聘用、晋升职称以及评优挂钩情况。

民主评议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民主评议监督管理组织建设,评议制度、评议方案及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价格等满意程度进行测评的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议的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通过各种媒介对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公示的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民主评议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的落实情况,并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的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及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3.每年第四季度完成本年度工作总结及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5.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遇各类重大事项及突发事件,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6.建立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科主任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调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和精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具体工作。

7.建立总值班制度。机构每日设专人负责处理医疗、行政事宜,并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处理紧急情况等。

8.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价格;向职代会公开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服务人口合理配置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制定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

2.建立全员聘用聘任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签定聘用聘任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受聘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合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

4.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聘用人员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5.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居民需求及机构内人员状况,制定5年人才培养、梯队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做好总结。

6.有计划地安排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及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每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查。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1.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5.在所辖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和各项财会制度。按要求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做好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资核算。

3.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合理收费,保证应收尽收。

4.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严格现金管理。收费处、住院处等必须每日结账交款,所有业务收入的现金,一律于当日送交银行。

6.严格执行支票领取、使用相关规定及程序。遗失支票,应立即报告。

7.财会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记载清晰,数字准确,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妥善保管各种账册、凭证、报表等。

8.加强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或变更使用性质。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1.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独立法人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2.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全部收入足额上缴区(县)财政专户。

3.全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包括经常性支出(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专项支出(设备购置、房屋修缮、房租、公共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

4.药品每月盘点结算,按时上报区(县)财政,与中标企业统一结算药品费用。

5.经财政部门批准,在银行开立一个一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收缴,此帐户不能发生支出业务;开立一个基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算。

6.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不再进行结余分配,不再继续保留事业基金和提取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福利基金等)。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作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2.固定资产的购置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大型设备应根据机构的规模、任务、现状、发展规划和经费情况添置和更新。

3.设备操作人员须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程序,规范操作。

4.定期做好设备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5.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变价处理,严格执行有关报废的程序和规定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

1.应在显著位置公布常用药品价格及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标准。价格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公布。

2.严格价格管理,不得多收、乱收、漏收。开展新服务项目时必须办理相关申报手续,审批后方可开展。

3.设专兼职物价员定期检查收费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建立计量器具档案,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管理。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并具有合格证,对无证的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发现不合格的器具要及时修理,不可修复的器具应及时报残、更新。

5.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照国家计量局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周期检定。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注意定期保养、维护。

药品管理制度

1.购进药品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采购,验明药品相关合格证书,并对药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保证药品质量。

2.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药物的储备。

3.设专人管理药库药品。根据药品特性(如避光、低温)分别保管,注意药品的失效期,避免变质、损失和浪费。

4.每月对机构内的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盘点登记表及处方应妥善保管。

5.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应在指定的配送企业采购,按统一药品价格销售,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价销售。零差率药品与非零差率药品应分别采购、分别入账、分别管理。

6.毒麻药品和一类应有安全贮存设施,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7.临床使用新药需提出申请,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购入。使用新药时,要注意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围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例会制度。

3.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监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对监控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和岗位技能培训。

5.制定医患纠纷管理规定,完善接待程序,发生纠纷,即时上报,妥善解决。

6.对医患纠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部门或设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有关医源性感染方面的问题。

3.制订医源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4.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的监测管理。

5.对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病例,组织流行病学分析及讨论,提出控制措施,防范医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并及时上报。

6.加强全员的医源性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能力。

7.根据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机构的建筑设计、科室布局进行功能划分,避免医源叉感染。

消毒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2.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4.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5.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信息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科研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2.做好各类文件资料、医疗文书、人事、科研、财务等档案的分类管理,件件有登记,卷上有编号。

3.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

4.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登记,阅后及时返还。

5.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后勤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设施的使用、维修和新建、扩建、改建等基础档案。

2.严格操作流程,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氧、电梯等设施的使用、维修和安全管理。

3.严格医疗救护、办公用车的使用登记,做好车辆的保养和年检,保证车辆状态良好和安全行驶。

4.加强防火、防盗、防爆、防中毒等防范措施,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杜绝灾害事故和其他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5.办好食堂,保证病人的营养餐、治疗餐和职工的膳食。工作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6.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应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

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社会民主监督组织、制定评议管理办法。

2.设置意见箱、意见簿、监督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民主监督。

3.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社会民主监督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工作建议。

4.对各项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汇总、分析,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改正。

5.监督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

6.定期公示社会民主监督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街(乡)政府健康促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

地方病管理制度

1.结合本地区地方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工作计划,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做好地方病的登记、统计与上报工作。

3.配合专业机构开展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准确、及时、定量分析和预测地方病情及流行趋势。

4.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5.完善信息网络,为调整防治策略、制订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管理制度

1.定期收集职业卫生基础资料,掌握本辖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发病、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告知劳动者本人及用人单位。

4.建立辖区职业卫生档案目录,统一编号,实施计算机管理;定期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情况。

5.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指导。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5.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6.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园所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7.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8.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基本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治疗或转诊。

4.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5.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

1.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普及。

2.开展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做好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指导育龄人群实施有效的避孕措施。做好性生活指导,提高已婚夫妇生活质量。

3.提供避孕药具,做好相关药具的储存与保管。

4.开展经常性的孕情监测服务,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5.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

6.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数据的登记、汇总、统计与上报。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1.成立地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1.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有全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

2.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

3.全科医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

4.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

5.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

6.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及转运。

7.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

首诊负责制制度

1.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

2.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

3.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治疗;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并护送病人到上级医院。

4.遇危重、疑难病人处理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5.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

6.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院或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7.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

8.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

9.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

双向转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7.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处方管理制度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签字或印章在机构留样后,方可开具处方。

2.处方标准、格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要求执行。

3.医师开具处方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医师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5.开具品和一类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处方权;使用专用处方;药师应取得相应调剂资格。

6.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7.处方应按照类别和期限妥善保存。保存期满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病案管理制度

1.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2.门(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应分别统一编号。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病历丢失。

3.严禁任何人涂改、转借、拆散、伪造、隐匿、销毁、丢失、抢夺、窃取病历。

4.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病人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查阅。阅后应当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5.患者诊疗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及时收回门诊病历;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科室统一保管;各种检查报告单结果出具后、24小时内归入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6.住院病历如需带离病区时,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需要复印病历时,按规定复印病历的客观部分。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机构指派专人在患者或其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历记录,专人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承担急诊急救工作。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先抢救后收费”原则,杜绝见死不救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密观察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认真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

4.院前抢救急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与120联系救援,待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时转院。转院病人必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做好与转诊医院交接工作。

5.遇重大抢救,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应亲临现场指挥抢救。

6.急诊抢救药品准备齐全,抢救器材保证完好状态,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进行补充、更新、及时消毒维护。

留观制度

1.由于各种原因不需或不能立即住院,但病情尚须观察的病人和门诊输液治疗的病人,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留观病人一律由医生建立留观病历,留观结束可将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中。

3.医师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

4.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护理并及时记录,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等。

5.医生、护士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留观病人交接班工作,并写出书面记录。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护理、治疗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种范围应结合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

3.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应由医疗护理技术骨干担任,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诊治、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定期查房,并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必要时安排会诊、转诊。

5.为医护人员配备适用于家庭病床开展工作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抢救设备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费应执行国家统一医疗收费标准。

综合病房工作制度

1.根据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开设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综合病房和日间照顾病房。

2.病房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士长负责做好日常病区管理工作。

3.认真执行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医师三级查房,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做好会诊和转诊工作。

4.按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和交接记录。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新入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实行重点交接。

5.严格执行住院病历书写规范,严格病案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6.对病人实行分级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

7.做好病人的住院管理,入院、出院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8.保持病区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护理工作制度

1.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2.与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3.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及时向全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

4.遵医嘱完成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工作,并做好社区护理记录。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器械完好,每日清点,账物相符并有记录,做好交接。

7.做好消毒工作,按要求将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8.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2.医嘱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

3.医嘱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不执行被涂改的医嘱。

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危重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记医嘱。

5.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以保证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交待清楚,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

6.处理医嘱时必须经过查对后方可执行,及时查对转抄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7.当日医嘱处理完毕后,要两人以上进行查对,并将所有医嘱核对一次。每周大查对一次。重整医嘱后必须两人查对签字。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出入量记录、病房交班报告、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护理出诊记录等。

2.护理文书除特殊规定外,一律采用钢笔书写。表达内容真实,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记录,并签全名。

3.眉栏项目、页数应逐项、逐页填全,不得空项、漏项。

4.护理文书书写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进行修改并签名。

5.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拟定的名称和标准,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护理文书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门诊咨询工作制度

1.设立门诊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的有关录象、光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一般外带药物注射须持医疗机构注射证明。

2.应严格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并重新确认外带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减少医疗风险。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后反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经治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戴口罩帽子,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清扫、消毒和空气监测。

治疗室工作制度

1.室内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确标志。

2.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要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药品及器械管理有序,内用药与外用药分类放置,标签清楚,定期清点,做好交接班记录。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加药要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

5.用过的医疗器具及时清理、清点、消毒、灭菌,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使用时限重新灭菌。

6.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各种登记、记录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妥善保存。

中医工作制度

1.按要求配备中医药人员、中医药服务设施、开设中医诊室。有条件的应设置中药房,并配置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2.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3.针对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发放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处方。

4.应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5.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规范书写中医病历。

6.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针灸针具严密灭菌,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7.骨伤治疗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进行相应的手法治疗。

口腔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居民及托幼园所、中小学校等牙病普查普治工作,将筛查人员的口腔基本情况,认真地记载在健康档案中。

2.做好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健康宣传工作。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诊治三次不能确诊者,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对疑难病三次不能确诊的,及时转往上级医院。

4.口腔治疗需注射麻醉剂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按照常规做药敏试验,备常规急救药品。

5.严格无菌操作、器械消毒工作和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定期对器械清点、加油保养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收集标本时,应认真查对,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应妥善保管。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应保留24小时。

2.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主动与全科医师联系,可重新检验。发现检查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一般标本和用具使用后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黄袋双层严密包扎,注明可疑微生物名称、产出日期、科室,由医疗废物处置专门机构统一处置,防止交叉感染。

5.实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保证检验质量。

6.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

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1.根据医师填写的申请单合理安排各项功能检查,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2.危重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3.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登记。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全科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5.放射科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定期集体阅片,提高投照技术和诊断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病人和医务人员的x线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药房调剂工作制度

1.药剂人员应凭医师处方,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

2.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3.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医师进行更改。发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和超剂量使用医师未双签字时,有权拒绝调剂。

5.配方时应遵守调配技术常规、称量、计数要准确。禁止取药时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6.瓶签模糊或药品标志不清楚的药品暂不发放,查询清楚后方可调配。

7.处方调剂后,需经严格核对并由调配者及核对者双签字后方可发药。

8.发出的药品,必须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或“用前摇匀”,外用药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并向病人讲明用法及注意事项。

饮片调剂制度

1.根据处方药品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相应的衡器。所用衡器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衡量器具的准确。

2.调剂人员接到处方后要再次审方,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3.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4.为了便于复核,应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

5.一方多剂时,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计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在±5%以内。

6.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无论处方是否有注脚,均应按照规程要求处理。

7.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出现重配或漏配。调配完毕自查,确认无误签字交给复核人员。

第7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医院办公;行政效能

随着医疗市场上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医院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争取更多的患者资源,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医院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因而医疗卫生体制也开展了相应的创新性改革,使医院的行政能力和服务能力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教研室的职能特点

教研室是医院临床科室的行政管理部门,也是综合办事机构,起着承上启下和左右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辅助决策。教研室是领导决策的辅助参谋机构,可向上层提供建议和选择方案, 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意义,在制订决策和重大活动中可充分发挥行政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将结果实事求是进行反馈,从实际情况出发,为领导层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对于决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1.2 落实管理。医院的领导决策要通过教研室进行传达给临床科室的每一位职工,因而协调管理和及时传达是教研室的重要工作内容。 对于医院开展的各项活动,涉及到医疗、教学、护理、科研、后勤等各个部门时,要由教研室进行良好的协调与配合。 在政策与活动开展进行中,教研室要及时回馈各种信息,如遇到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通过领导层制订相关方案,解决问题。作为运转枢纽要充分发挥指挥协调作用,为基层办实事,将真实结果及时反馈,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1.3 检查督办。教研室作为医院名项工作开展的“心脏”,如何提高工作能力与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将教研室的服务作为衡量其工作效果的评价指标,使其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从事后服务转变为趋前服务, 从常规转变为创新,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工作的监督,要保证工作开展的真实有效性,要确保每项工作都切实落到实处,要做到有为有位,提前部署,可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推动医院的更高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研室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作为医院临床科室的教研室,代表着医院和科室的整体形象, 对于教研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医疗体制改革悄然而至,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已不再适应历史的潮流,对教研室的职能提出了新挑战, 逐渐体现出了服务多元化、参谋深层化、工作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动向,具体如下:

2.1 服务多元化。教研室面临的对象较多,新形势下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均发生了改变, 呈现出了服务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教研室不仅要服务于院领导层及各行政部门,还要服务于科室每一位职工,更要服务于患者和群众。 服务的内容也不仅仅是传达,而是直接参加和深入到政策和活动中去,并将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体现了更好层次的参谋作用。 服务形式也在发生改变,通过提供参考、直接传达、参加活动、反馈信息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教研室的工作效率。

2.2 工作现代化。随着科技知识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等通讯设备逐渐应用到医院中,使传统的纸化办公逐渐转变为无纸化办公, 这对教研室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对于改善办公的工作条件给予了大量的经费投入与建设力度,在改善工作条件与劳动强度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传统的教研室人员多为临床一线选调,例如高年资护理人员、技术员、业务骨干等,而目前对教研室人员的基本要求已经大幅提升,不经要有较强的专业性,还要有一定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工作能力,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设备。

2.3管理科学化。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顺应时代改革潮流和社会要求,逐步改进管理模式,在相应的工作岗位设定对应的专门人员,制订良好的管理制度,详细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制订良好的奖励机制尽可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制订有针对性的年终考核制度,对每个岗位和职位开展定量考评,可充分体现教研室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三、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精细化管理是医院新型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对医教研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如下:

3.1 完善规章制度和明确岗位职责。对于教研室的每个人员要进行定岗,明确的岗位职责,具体职责的划分要详细到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医疗副主任、医疗老总、专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教研室秘书等,将岗位职责作为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的评定依据,将其纳入到年终绩效考核评定中。 如果出现责任交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清责任中的主要责任人和次要责任人, 通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可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研室的工作效率。

3.2 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基本素质。对教研室人员提出新的岗位要求,不仅要对该科室情况了解,知道一定的医疗流程,还要懂得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做事要提前部署,事后要善于总结。 要发挥吃苦耐劳、敢于负责、善于解难的精神,提高基本素质,使其做好调研员、协调员、服务员的角色,尽量做到领导满意、干部满意、职工满意、群众满意。 要意识到对待事业要忠诚,对待日常工作要勤恳,处理事务要机敏果断。

3.3落实会议制度。教研室会定期开会,会后由教研室秘书将会上的各种议题与议案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制作成文件后下发各人员并将意见及时反馈。

四、总结

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教研室是连接医院各行政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的重要枢纽,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医院改革创新的不断开展和医疗服务理念的不断提高,教研室的行政效能面临了新的挑战。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结合医院的工作特点,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岗位职责,起到辅助决策、落实管理、检查督办的作用,更好的发挥教研室的中心枢纽功能,充分调动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行政效能,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第8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行政管理;岗位轮换;应用

本文主要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制的应用背景及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岗位轮转制在各大医院的应用成效,并对现今的应用情况提出几点体会和建议。通过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制的应用理解与认知,希望能够为今后各大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制的运行提供参考意义。

1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制的现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医院主要是配合医疗服务设立少量的行政机关管理部门,因为管理人员大多来自临床医生,所以导致医院的管理功能相对运用不够完善。因为医疗管理和人事管理来源于临床医疗服务队伍,熟悉医院的环境和相关医护知识及医疗水平,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所以,想要均衡发挥各行政职能科室的重要性,针对各各职能部门的特殊性,才能日益凸显医院行政管理的功能,更为分化和细化相关职能。

随着现代医院医疗事业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医院管理在整体上是良性发展的,但又由于各科室又有着相对的特殊性,如医务科,除了其自身的行政管理的功能外,还负责着全医院的医疗业务以及医疗技术的组织和实施,同时具有相关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但是这一系列的工作都离不开临床一线。再比如医院的人事科,除了负责常规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外,还主要负责宣传和协调工作。宣传国家、机构等的相关行政方针、政策,也负责医院内部人员调节,认识调动等工作。

但是,由于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不够专业化和正规化,所以导致整个医院真正懂得科学、高效管理思维和方法的人不多,科学化的管理的水平整体不高。据有关统计,我国60万在职卫生管理人员中,只有不足6万人接受过不同层次卫生管理专业的教育,但是,现代医院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近年来,各医院纷纷招录非医科类专业,如行政管理、档案管理等相关管理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医院各行政职能科室任职做管理,整体上改变了由医护人员兼职从事行政岗位的这一种单一模式。虽然调整了整个医院的管理模式,但是有专业管理知识的人员不能完全解决医院管理存在的一些医护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在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中实行岗位轮转制势在必行。

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的成效

2.1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院通过实行轮岗制,使得医院的医护人员都能在相互学习中了解各职能科室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同时还能尽快的全面掌握医院的相关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合理轮换,使得很多医护人员在本质岗位外又重新认识了一下医院的相关职能部门,也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更加的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能充分的挖掘并发挥个人的能动性,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积极调动员工工作的兴趣。对于新进医护人员的培养也是有力而无害,他们可以在轮岗中尽快的适应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提升自我满意度。

2.3提升整个医院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

医院的轮岗制提高医院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人员的工作热情,因为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得以发挥,很多医院人员在工作中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完善的工作能力,他们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与临床一线共同探讨医学知识和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将正确的、科学性的、规范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带入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整体提升医院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

3对于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的应用建议

3.1制订详细的轮转计划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内容,它虽然有很多优势和优点,但是仍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保持各科室自身和彼此之间的工作平稳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医院的人事部门在实行岗位轮换之前要针对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轮转计划,例如:编制职能部门内部岗位轮换表,同时及时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为需要进行岗位轮转的的人员合理的安排轮转岗位,并制定规范的相关轮换制度。另外,对财会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一般先定岗后轮岗,在轮转制实行后,还要定期做监督和评定,及时查找不足,听取建议以求尽快改正。

3.2遵循岗位轮转的原则

实行正规且科学性的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轮转制。应做到定期轮换和适时轮换相统一,行政部门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原则。

3.3建立奖惩机制

因为轮换制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特点,所以在轮转制下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优秀员工,优秀事迹。医院对此就需要制订相应的奖励机制,评选出优秀的员工。通过日常考核和职称晋升机会以及评选活动等鼓励大家认真完成轮转工作,可以的话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课程,优先挑选优秀人才进行国内高校和国外进修学习活动。以此来不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整体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广大医护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能力素养,结合现今社会的形势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医疗技术。完美搭建优秀的医院行政管理人才梯队。

现今社会,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医院作为主要产业势必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整体的医院核心竞争力需要医院依靠自身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一种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运作模式,轮岗制度值得各大医院机构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只有提升工作效率,注重服务水平,强化管理职能,才能更好的将医院的发展推向更高层面。

参考文献

[1]尹燕妮,吴小沪,曹莲华.岗位轮转在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的运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0,8(6):53-55.

[2]付素丽.医院行政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30):359.

[3]郑翔宇.论新进行政人员岗位轮转制度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5(15):25-26.

[4]张冉.武汉市某综合性医院管理岗位轮转培训意义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1):28-30.

[5]凌宁.三级妇幼保健院行政管理人员轮转制的设计与实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5(8):226-227.

[6]唐昌敏,蔡瑞鹏.“轮转制”在医院行政科室的实施对人才需求的影响研究[J].管理观察,2012(20):231-232.

[7]路新爱.护士轮转培训规范化管理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119-120.

第9篇:护理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广覆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制度适宜化

中图分类号:F84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5-032-04

在中国,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重点在于吸引更多居民参保,努力扩大覆盖面。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建制度、保基本、扶贫弱,搞好制度和政策衔接,坚持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养老问题,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居民建立个人和家庭养老计划,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本文基于制度适宜化理论,以“建立覆盖全民的制度”思想为指导,构建与解析“广覆盖”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策略选择。

一、中国“广覆盖”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非适宜化的成因

制度适宜化是指一种制度应适合本国资源禀赋与制度禀赋,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外部环境和社会承受力等条件相匹配。制度适宜化的关键在于有效调节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然而,政府与市场动态调节机制的失灵,恰恰成为中国“广覆盖”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非适宜化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供给的缺乏与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从供给角度看,一方面,政府投入社会医疗保险的资金不足。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明显的“未富先老”的特点,老龄化速度较发达国家快得多。加之老年护理的期限较长,费用较高,个人缴费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政府提供补贴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而现行的“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虽然扩大了保障范围,但仍有部分老年人未被纳入该制度中,即便是参加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的老人,护理费用也未包含其中。在现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下,广大农村居民依然得不到同等水平社会保险的保障,更谈不到享受社会长期护理保险,高额的专业化护理费用令他们承担不起,其护理费用只能来自多年的积蓄或子女的帮助;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商业医疗保险市场仍不发达,缺乏相关保险产品供给质量评价体系,保险产品的“逆向选择”与“败德风险”产生的概率较高,因此部分老人对商业医疗保险虽然有较大需求,但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医疗保险品种偏少,内容相似单一,而且局限性较大,如一些重大疾病长期保险投保年龄都限制在60岁以下,不能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个性化保险服务产品,其中商业性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供给更是鲜见,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几大商业保险公司,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与机制的运作方面动力不足。从需求角度看,中国地区性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二元经济结构比较明显,各地区老人对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购买能力差别很大,因此,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这种交叉性多层次需求的满足,已成为中国“广覆盖”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适宜化的基础。

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所形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以及“空巢”家庭数量的增加,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产生强烈冲击,加之我国医疗护理费用的不断攀升,移植国外先进可行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理性的选择。然而,国外社会化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即多元化财务体制支撑下的家庭护理与社区护理相结合的模式,在中国并未找到根植的“土壤”。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