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

第1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普遍存在机构职能划分不清,人员臃肿现象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普遍存在机构职能划分不清,人员臃肿现象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高校管理制度理论上应该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进行相应的人员岗位设计,但在实际中,大部分的高校部门划分和岗位设计都是按照政府部门的配置来进行,这种明显带有机关化色彩的管理制度往往会造成了部门机构的膨胀。二是,高校针对部门职能划分不清,人员臃肿现象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根据校园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定岗,定人的策略。虽然,这些措施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人员臃肿问题,但是由于这些措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保障,因此这些措施在高校行政管理实际中并不没有取得理想效果。

(2)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落后

近些年,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迫于内外压力不断进行完善,并取得不错的进展,但是与国外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相比,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一是,我国高校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做好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方面,而对如何进行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重视不够。二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自身不完善,也缺乏完善自身的动力。推进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力主要有两方面: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来自外部,即政府主导,而内部要求改革的呼声并不是很高。因此,造成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就是单纯政府命令,缺乏相应的思想理论基础准备和法律基础。

(3)我国高校缺乏自由气息,行政色彩浓厚

我国高校缺乏自由气息,行政色彩浓厚的体现有很多,但主要还是由于高校内部官本位思想影响。一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人浮于事,工作不积极,没有高校管理的责任观,进入学校靠关系现象十分严重。二是,官本位思想影响下,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荣辱观,具体体现在:办事讲条件,只重人际关系培养,人脉积累而对自身本职工作的缺乏激情。

(4)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下,一是,高校领导都喜欢全才即:即要求有管理能力,可以处理日常工作事物又要求具有科研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这种模式最明显的是改革开放初期,高校老师要想评职称就必须要在知名的报纸期刊上每年固定发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文章,而且对字数还有限制,这种情况,在现在还有。这种二元管理模式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只能将精力同时放在两边造成要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不突出;要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不突出这种尴尬局面。二是,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构成复杂。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选拔虽然有着严格的人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面子人员”“,打招呼”现象。

2、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为了使高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制度规范,而高校行政效率的提高就必须做到高校制度的规范化,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化,因此,高校行政效率的提高必然要求高校行政管理改革,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基础。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可以让学校管理制度正规化,一是,可以让管理层提高管理责任意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层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权利监督机制。二是,可以让高校学生提高对学校的信任度以及认同感,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

(2)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高校制度正在不断进行改革,想方设法把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基础。一是,高校制度改革,是想方设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就必然要求学校求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为培养学生做出各种配套服务,而高校行政管理就可以将各部门的行为纳入到统一的轨道,有利于各部分协调减少工作中的摩擦。二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高校能否正常运行,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然要能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种保障服务工作,因此,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1、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制度

(1)创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

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理念创新要先行。一是,高校行政管理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高校行政管理理念要继承高校已有的文化传统,根据新时展要求和学生发展情况,制定出高校行政管理目标。行政管理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和教师进行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做好保障工作。二是,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创新就必然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加强服务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理念的创新不是单纯的靠文字和指标可以完成的,它必须成为工作人员的自觉意识。管理人员要以服务为宗旨,做好对学生和教师工作的安排。

(2)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机制

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机制是要做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一是,学校管理制度要在学校校园内部进行公示和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对高校管理制度的认识。二是,高校管理制度推行过程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原则,保证整个制度操作的透明性,提高制度的公信力。三是,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奖励制度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校园荣誉感和归属感,因此必须做好奖励制度的完善工作,从传统的物质奖励转变为现代奖励制度比如,带薪休假,定期旅游等。三是,做好违纪处理工作。高校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机制过程中出现了重奖励轻违纪的现象,部分高校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减轻对工作中的错误处罚力度。虽然说,这种重奖励轻违纪的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容易让工作人员养成逃避责任的习惯,因此必须做好违纪处理工作。

(3)创新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创新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校园管理,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目标。行政管理手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数字网络技术应用方面。一是,建立校园内部网络平台,有效保证上传下达工作,即可以让高校新动态,新情况及时让学生知道了解又可以让学生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的部门,比如现在大部分高校的网上选课系统,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等。二是,做好资源共享平台工作。高校教育与初中,高中教育不同,高校教育应该具有开放性特点,因此就必须做好资源共享平台工作。高校通过网络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上传到校园网内部,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学科动态,找到自己兴趣所在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进度安排。

2、建设高素质高校行政管理队伍

(1)重视选拔优秀管理人才

建设高素质高校行政管理队伍首先要做好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工作。一是,在选拔高校管理人才是必须考虑现有管理队伍现状,找出薄弱点和人员岗位空缺,及时清退不负责的人员。二是,招聘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分为社会选拔和内部选拔,社会选拔时必须要坚持对口为主,不对口为辅的原则,切实将社会上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招聘到学校管理岗位当中。内部选择是通过教职工参与将有管理能力的教师分配到管理工作岗位。(本文来自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注重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第2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现代教育发展新形式下,还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急需要相关部门解决,目前为止,还存在一部分高校的管理体制比其他院校落后,管理的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越来越复杂的机构使整个管理工作都变得被动,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没能很好地做到民主,也就是说,上下级分级明确从而导致官本位意识过重,所依照的管理制度也相对落后,不够完善。以上问题都会导致高校的管理工作无法做到位。高等学校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主要采用专业的手段,依照规定的制度进行行政管理,从而能够很好地带动师生进行各种学习任务,以完成即定的学习目标。受传统的管理意识的影响,现代的高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比较低,这就导致进行管理工作时不够专业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在高校践行管理改革时,没办法得到上级单位的支持,严重影响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的配置,导致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2分析高校行政管理特点

每个高校的行政事务涉及面比较广,因此在管理方面需要更多的付出才能提高高校的管理力度,高校的行政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而客体是就是所要管理的行政事务。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主要应对的事务为专业性较强的一些工作,例如科研或者高等教学等。为了保证行政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往往要求进行行政管理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行政能力与专业技术。一般来说,处理的高校内部事务可以主要化分成两种,一种是学术事务,而另一种就是行政事务。虽然可以分为两种事务,但是二者之间一般会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3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深入探究

3.1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与基本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急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各大高校的管理人员主要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些是在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进行筛选的管理者,有的是留校任教人员,还有一些就是在社会上招聘的应届毕业生。这些人在进行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之前一般是没有工作经验的,相应的也就并没有机会进行上岗前或工作中的专业培训,同时,又由于我国的高校行政事务冗杂琐碎,导致管理人员并不能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以及培训,种种原因导致现代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基本素质都不够格。如果想要提升现代行政管理的水平,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具备先进的管理意识,不光是要具有够格的专业素养,在道德和素质方面也应该保持优秀,同时身体素质也要好,只有精力充沛、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具备,才能够更好地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3.2管理制度缺乏强制性

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之前,应该将管理制度制定完满,方可以对接下来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缺失的就是管理制度的强制性。没有管理制度的指导与监督,各个行政部门就很难做到各尽其职,在权利和责任尚不能够分配明确,这样一来,整个管理系统都会变得不受管制,工作人员之间也会形成不良风气,造成工作人员的思想庸俗世故,甚至出现因为利益关系而的现象。

3.3管理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源利用制度缺乏竞争力

高校的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工作积极性,这是因为在平日的工作中,没有制定良好的用人制度,导致管理人员竞争力急剧降低,导致管理人员本身的组织纪律等关乎高校利益的观念出现动摇,这样一来,缺乏竞争力的管理环境就变的没有生机,更没有进步的动力。

4简述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4.1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在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之前,首先应该摆正管理者的地位,不再是一味地管理学生,而是将自己定位成为学生服务的角色,只有这样,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才能防止出现欺压学生的现象。各大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要想进行的更好,离不开管理者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只有让高校的行政管理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以便做到依法工作,广泛交流,同时能够学会利用学校资源来为师生服务。要开创民主教学的新篇章,积极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

4.2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时,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校党委和行政集体,通过以上两者的参与,能够很好地保证制度确立的公正民主,能够为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制度提供一定的强制力,还可以有效降低个人经验给其带来的局限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时,能够代表学校进行对外工作的是高校的校长,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重大事项通常是由党委决定的,也就是说,党委领导起间接地决策作用,而校长是起直接的执行作用,二者分工明确才能将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得张弛有序。

4.3改善用人制度

实现高效有序的行政管理工作还需要完善的用人制度,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很好地具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

5结语

第3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一、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

(一)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信息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使得校园建立起全面的网络系统。通过信息的有效连接,将上下级各层机构联系在一起,从业省略了中间管理机构的应用,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在管理中简化了步骤,提升了管理效果。同时,信息技术的有效应该,将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细小问题将由计算机步骤简化完成,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并且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还将在学生信息管理以及教务管理中起到了有效作用,从而在教学上也设置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课程、以及在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在应用信息化模式,从而充分的提高了工作效能。

(二)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将不受事件以及空间的限制,在哦校园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管理的共享,有效的促进教育的发展,并实现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实现多样化管理

通过高校行政管理展开信息化模式,能够有效的将信息资源实现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从而针对不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和整理,并将信息进行分层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信息资源的完整并更好的服务查找应用。

二、信息技术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教育的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管理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行政管理模式的落后严重影响了高校管理理念的提升,同时,不能对信息进行良好的管理,从而使得学校不能有效的建立起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高校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管理理念的落后对行政管理效能起到制约的作用。为此,必须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了解,从而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有效应用的同时还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在管理中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1]但是在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信息技术的执行力没有理想效果,从而导致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应用中不能有明显效果,从而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同时给信息技术的有效发挥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管理人员的能力没有达到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在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信息管理能力,没有重视管理者的技术能力。[2]在高校管理中缺乏专业性的计算机人才,没有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以及提升,同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信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很多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同时没有足够的信息素养,导致行政管理信息化难以实现想要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下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能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管理思想,运用现代化思维进行管理

高校在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中,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对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人员素质、以及设备完善进行有效提高。[3]想要实现高校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就要运用现代思维进行管理,从而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重视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有效建设,提高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建设信息时代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模式,并建立信息管理思想,运用现代化思维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理,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二)统一规划进行系统管理设计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对学校信息资源进行不断的整合发展,从而从整体出发,对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设计。并针对不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类。由于校园的信息涉及方面较广,在高校中应该建立自己的校园网以及信息系统,从而将多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统一规划设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要跟着学校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促进学校信息的有效管理。

(三)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不断加强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为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能够完整建设,并确立信息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才能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加强对管理人员信息素质的提升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不仅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模式,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4]因此,在高校行政管理发展中,还要组织相应的活动以及培训项目,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提升。首先要让管理人员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并对信息技术保持一定的应用意识,同时在工作中积极的做好服务意识,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以及技能,并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常识。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从而有效的建设信息化行政管理模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行政信息管理中,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发展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从而实现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高校的工作流程,在管理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信息技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效能提升探究[J].电子测试,2015(04):145-146+144.

[2]李逢庆.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3.

第4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行政管理;信息化;柔性管理政策

随着社会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逐渐增加,高校想要更好地培养人才,势必要进行改革。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等问题,而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仍旧保持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行政管理模式创新作为高校改革的开路先锋,要明确发展目标,不断更新行政管理制度,找到最适合高校发展的模式。

1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是以绩效考核为薪酬标准的行政管理制度,员工薪酬相对合理。通过考试、公开应聘等方式引进各类人才,同时校内设施在逐步完善,校内行政管理信息化缓步推进。但是高校支出也在逐年增多,对员工的要求也就相对提高,许多问题也就显露出来。大部分高校在行政管理上生硬照搬政府或者企业的管理模式,没有考虑高校本身的独特性。而且许多学校的行政员工的权利大于在校教师,导致教师薪酬工资较低,教职员工产生心理落差,工作积极性减弱,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在面对上级政府审查时,虽然能够统一意见,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突然审查或者提出创新性管理制度,就会显现出极大的弊端。另外,各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成分复杂,学校会把一些教学经验丰富且任期较长的教职员工安排到行政管理部门,从而导致很多真正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人员得不到应有的管理岗位,造成高校人才资源浪费。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忽视了行政管理在学校原有的作用,导致行政管理无法为校内科研、教职员工、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没有发挥行政管理应该发挥的作用,急需针对行政管理进行改革。[1]

2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方式

2.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一个优秀的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具有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党政机构仍然维持着最基本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多来源于政府、企业,与高校本身的制度互相冲突,导致高校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机动性和协调性。还有一些高校虽然针对本校特色设置了对应的管理体制,但由于内容复杂、重复性大,无法有效地施行。由此可知,建立一个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细致地划分各部门职能,不仅能够有效防止职能重复、避免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情况,还可以让行政部门从根本上为学校服务。与此同时,也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建立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不仅要区别于其他学校,更要细化到各个教学部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制度。[2]2.2合理安排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高校行政管理通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冲突问题最为严重。因为行政管理往往在校园管理中所占比重较大,导致学术管理的权力大幅度缩水,大部分高校都存在正常的学术活动一旦失去行政支持就会陷入困境,无法继续开展的问题,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建议和诉求得不到重视,一些有利于学校学术活动开展的建设不被采纳,长此以往就会加深教职员工和行政管理人员的矛盾。只有行政管理找准自己在校园管理中的定位,才能适应新时期校园管理的需求。一旦有管理人员做出或者越俎代庖的行为,就会造成上述情况。因此校园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一定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认真传达管理人员的职能和岗位信息,以及管理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办公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园行政管理的效率。高校的首要职能就是培养人才、学术交流,而行政管理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学校完成这些事情,否则行政管理工作就会失去意义。2.3提高管理员的综合素质。调查表明,各高校行政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高校极少对行政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大部分管理人员不了解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没有接触过相关培训,导致管理人员水平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高校管理人员理应具备政治思想素质、基本文化素养。管理人员作为实施管理制度的首要负责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这种“放养”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最终致使他们难以承担重任,导致高校的行政管理陷入困境。反之,如果高校的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极高的政治素养,同时热心于教育事业,全心全意投入到校园行政建设中去,这样的行政管理队伍就会对学校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4推行柔性管理政策。当高校具备了以上条件以后,应该在行政管理建设中宣扬“以人为本”的意识。在全校范围内,推行柔性化管理政策,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全体行政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每个行政管理员对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树立校园大局观意识,在管理校园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爱。这样的柔性管理政策,不仅会让学校整体变得更加团结,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也会让学校的管理活动顺利地开展和实施。柔性化管理政策在安抚学生和其他教职员工的同时,也帮助可基层的管理工作人员降低心理压力。工作人员在心态良好的状况下,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这种柔性化管理政策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和教师参与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促使学校达成推动全校人员一起加入校园建设中这一根本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师生对院校的感情,树立对校园建设的责任感,最终增强校园整体的凝聚力。2.5将信息化应用到行政管理中。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新科技开始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员工信息已经越来越普遍,高校的行政管理建设更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校园管理信息化能够带动校园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信息流通速度,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让管理工作信息化,减轻人员负担,减少行政冗员现象。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其他高校进行探讨学习,又或者开发手机软件,在及时传递各项文件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学生学习信息,拓展工作领域。高校行政管理活动成功引用管理信息化这一举动,将学校人力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全方位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建设能力。

3结语

我国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在加紧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提醒各大高校进行体制改革。行政管理创新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地创新和进步。不仅要创新管理模式,还要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力求在管理技能上的自我提高。高校想要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作者:关慧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行政人员;培训;人才队伍建设

一、引言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艺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艺术类高校要想保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就必须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努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实用型的行政人才队伍。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设,能够帮助学校合理分配各项资源、优化学校各个部门的人才结构,不断提高行政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建设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

二、当前艺术类高校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培训工作不够科学完善。存在一部分艺术类高校领导过于重视教学人员的培养,一定程度忽视了行政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学校行政管理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学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科学完善的培训运用机制[1],培训工作更多是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有效的促进学习作用,行政人员更多是抱着以娱乐为主、学习为辅的心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从而造成培训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第二,行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由于艺术类高校在行政人才队伍上缺乏明确的建设目标,内部结构较为混乱,从而导致当前学校无法有效建设出一支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与此同时,由于学校高层领导缺乏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认知,未能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行政人才队伍建设,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判断,促使人才队伍建设过程较为盲目,不能根据科学的建设方案实施培训工作,整体人才队培养水平偏低,难以充分发挥出行政人员之间的互补效应,实现他们的共同进步发展,成为现时代高素质、高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第三,行政人员管理制度的落后性。由于部分艺术类高校在行政管理工作上的不重视,高层领导缺乏创新改革意识,从而导致学校一直仍在沿用传统的垂直性行政管理体制,在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上缺少与之对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各个考核工作无法有效实施,行政人员培训学习激励效果不够明显。此外,学校未能建立起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行政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各项服务工作执行力偏低,成员之间职责不够清晰,从而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高层领导对于行政人员的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缺乏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2]。

三、艺术类高校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建立科学长效的学习培训机制。艺术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条件,有针对性应用科学的行政人员培训方式,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专业水平,促使他们树立起先进的工作理念,成为现代高素质、高文化的行政管理仁慈啊。例如,学校可以采取脱产学习、集中时间培训、网络平台学习等多元化培训方式,让行政人员自主进行选择,这样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第二,加强行政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艺术类高校要针对行政人才的培养工作,科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明确行政各部门岗位的发展目标。通过采取行政人员的选拔制度,切实落实职业资格认证,督促每一位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参加岗前培训,认真修完安排的具体课程。此外,学校要根据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的职责,明确他们的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不断优化学校行政人才队伍的结构,注重不同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促进他们培训学习的共同进步发展,最大程度满足现代行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第三,创新行政管理制度。艺术类高校在行政人员培训管理工作上要积极创新各项制度,打破传统垂直管理模式的弊端,有效建设出信息共享、协同共管的人才建设管理体制。对于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的任用,各部门领导必须严格遵守相关任用制度,确保行政人员具备专业资格证书。此外,高校要建立起健全的岗位责任机制,根据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明确他们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实现内部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3]。学校针对行政人员培训工作,要合理设计出绩效考核体系,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推动各项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掘出行政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高校要想推动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就必须不断加大行政管理的培训教育力度,努力建设出一支专业化的行政人才队伍。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针对行政人员的需求,有效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行政人员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校高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许珍花.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创新路径[J].广西教育,2013(5):121-123.

第6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行政人员;培训;人才队伍建设

一、引言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艺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艺术类高校要想保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就必须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努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实用型的行政人才队伍。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设,能够帮助学校合理分配各项资源、优化学校各个部门的人才结构,不断提高行政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建设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

二、当前艺术类高校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培训工作不够科学完善。存在一部分艺术类高校领导过于重视教学人员的培养,一定程度忽视了行政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学校行政管理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学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科学完善的培训运用机制[1],培训工作更多是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有效的促进学习作用,行政人员更多是抱着以娱乐为主、学习为辅的心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从而造成培训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第二,行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由于艺术类高校在行政人才队伍上缺乏明确的建设目标,内部结构较为混乱,从而导致当前学校无法有效建设出一支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与此同时,由于学校高层领导缺乏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认知,未能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行政人才队伍建设,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判断,促使人才队伍建设过程较为盲目,不能根据科学的建设方案实施培训工作,整体人才队培养水平偏低,难以充分发挥出行政人员之间的互补效应,实现他们的共同进步发展,成为现时代高素质、高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第三,行政人员管理制度的落后性。由于部分艺术类高校在行政管理工作上的不重视,高层领导缺乏创新改革意识,从而导致学校一直仍在沿用传统的垂直性行政管理体制,在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上缺少与之对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各个考核工作无法有效实施,行政人员培训学习激励效果不够明显。此外,学校未能建立起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行政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各项服务工作执行力偏低,成员之间职责不够清晰,从而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高层领导对于行政人员的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缺乏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2]。

三、艺术类高校行政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建立科学长效的学习培训机制。艺术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条件,有针对性应用科学的行政人员培训方式,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专业水平,促使他们树立起先进的工作理念,成为现代高素质、高文化的行政管理仁慈啊。例如,学校可以采取脱产学习、集中时间培训、网络平台学习等多元化培训方式,让行政人员自主进行选择,这样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第二,加强行政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艺术类高校要针对行政人才的培养工作,科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明确行政各部门岗位的发展目标。通过采取行政人员的选拔制度,切实落实职业资格认证,督促每一位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参加岗前培训,认真修完安排的具体课程。此外,学校要根据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的职责,明确他们的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不断优化学校行政人才队伍的结构,注重不同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促进他们培训学习的共同进步发展,最大程度满足现代行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第三,创新行政管理制度。艺术类高校在行政人员培训管理工作上要积极创新各项制度,打破传统垂直管理模式的弊端,有效建设出信息共享、协同共管的人才建设管理体制。对于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的任用,各部门领导必须严格遵守相关任用制度,确保行政人员具备专业资格证书。此外,高校要建立起健全的岗位责任机制,根据不同部门岗位行政人员,明确他们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实现内部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3]。学校针对行政人员培训工作,要合理设计出绩效考核体系,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推动各项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掘出行政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第7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 法治化

0引言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主体,怎么促使他们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以避免混乱,避免因人设岗或不规范的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加强高校的法治建设以及行政法治化管理。本文试图用行政法律理论,高校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方面出发,就法律在高校的管理规则上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行政管理行为忽视学生合法权利

近年来,频繁传来学生状告学校侵犯其合法权利的报道,如“刘燕文案”、“田永案”等,均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校行政管理行为合法性的高度关注。部分高校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时,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管理者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再加上中国“尊师重道”传统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合法权利,出现了高校侵犯学生权利事件。这些事件在侵犯受教育权、侵犯人格权、侵犯财产权和侵犯隐私权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如“田永案”中,大学生田永诉所在高校拒绝颁发毕业证书,后胜诉,该案表明了高校的内部管理行为也被纳入了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内。在高校自不断扩大的今天,高校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行为不当甚至违法的现象也随之增多,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因而,社会上要求对高校行政行为进行必要规制的呼声开始出现。高校对于违纪学生作出的处分,是一种惩戒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教育为主,在缺乏相对健全的规章制度情况下,管理者滥用权力,造成侵权事件的发生,这将使得高校在实行自主管理事务的过程中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不仅没有贯彻履行法治理念,同时也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一宗旨相违背。

1.2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自主制定的规章制度基本都是围绕着1995年出台的《教育法》规定的原则制定的,而随后出台的《学位条例》也仅仅是规定了中央和地方教育部门的管理权限,并未规定具体的规范条例,而且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对于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规定也未作详细说明,导致部分高校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切合实际,操作弹性太大,甚至会出现无法可依;尤其是少数高校出现了与法律相抵触的制度,缺少了合法规章制度的指导,必然会导致高校行政管理行为的失范,而这些失范行为在高校学生学籍的管理中体现尤为突出。据调查,“学生手册”是大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呈现形式。而制定这些规则、办法的主体、内容、程序,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办法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相对方(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但这些规则、办法大都是一些空泛的条文,缺乏相应实施的细则,并且过于严厉、笼统,只从管理方面的需要出发,追求实效性,基本上只是规定了学生积极和消极义务,而对学生的合法权利方面却鲜有提及。由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不够了解,制定规则、办法没有能够做到从实际出发,同时,也违反了权利义务辩证统一的精神,很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给教育工作带来阻力。

1.3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现行的对权利制约的有关制度建设普遍不完善,标准滞后。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在行使行政管理权力时,监督机制运行不畅,甚至处于无监督状态。在行政管理这一层面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高校容易发生侵害学生合法权利行为的客观原因之一。高校监督机制的构建由于缺乏法律条文的明文规定而在设立方面及执行方面不够理想,或既有的监督机制未能完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客观、高效、权威的监督机制。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加上高校自主管理权的日益扩大,有可能出现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从而对学生作出不够公平公正的评价以及处分。在我国高校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高校自也在逐渐地增强,高校领导干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权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权利监督和制约机制并没有及时跟进。高校的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有关纪检监督队伍建设不理想,对高校重点问题和重要部门的监督工作缺乏专业水平和力度,以及对于高校某些重大决策的过程缺乏应有的监督程序,导致决策出台过程草率,甚至出现与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情况。

2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本质就在于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优化。在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的建设过程中,其途径和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本文重点从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组织设计、制度创新、加强监督等方面进行探讨。

2.1完善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及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得注意高校行政管理权法律依据的完善。国家赋予高校自主管理学校事务的权力,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很多地方存在立法空白,学校制定的内部管理规章成为学校管理学生的重要依据,并且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司法审查制度,导致出现学校和学生的纠纷。对此,可以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尤其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权的行使范围、程序和方法的具体规定。高校所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针对本地教育的特点,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不仅要制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法规,而且应制定相关法规对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使之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又受到法律的规范。其次要注意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度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文明是人类自身追求的重要目标,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就越需要科学健全的制度。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工作机制,是管理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制度本身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等特征,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把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素都纳入规范管理之中,用制度规定行政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责任,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就有了方向,可以稳步推进。

2.2注重组织设计的精简高效和优化组合

一是要注意精简高效原则。从社会分工上讲,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属于行政工作而非党务工作,但这种分工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方面,既存在着目标高度一致的任务,又存在着具有很强综合性的任务,特别是那些与思想教育工作密不可分的领域,党政联合办公更有利于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二是要倡导优化组合原则。该原则具体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内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里主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依据现代组织管理学理论,资源最优组合并不是相同的资源越多越好,重要的是不同资源的互相补充。就高校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的资源配置来说,除了专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者外,还应选聘一些专家和优秀的法律工作者,这样才能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法治化高效平稳地进行。

2.3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权的监督

高校的行政管理权是在法律授权下的政府下放权力,在保障高校行政管理权有效执行的同时,还要依法对行政管理权进行监督。孟德斯鸠曾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并不等于否定高校的行政管理权,而是为了行政管理更好地为学术研究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效率。可以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高校不是行政机关,但是法律赋予它一定的行政职权,对高校进行行政管理。高校行使自主管理权,必须遵循法治原则。高校和学生之间的行政关系,也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而平等自愿原则正是民法的重要原则。处分决定的做出应遵循相应的程序,尤其在做出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等重大处分决定时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德国教育法规定:取消学生的学籍,由教师大会做出决议,但须以2/3以上表决票才能通过。依据学生监护人或成年学生的申请,家长顾问委员会可以参与取消学籍的处理工作。做出决定时,需尊重家人顾问委员会的意见,若教师大会与家长顾问委员会的意见不一致,须向家长顾问委员会申明理由,若家长顾问委员会以2/3的多数反对取消学籍,则由主管教育监督部门做出决定。对我国高校来说,应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做法,但在做出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等重大处分决定时也应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听证会进行听证,在大会做出处理决定的过程中,应允许学生进行质证和抗辩,如学生对处理不服,应告知其可以申诉或提起行政诉讼。

3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就是运用法律、法规、规章的形式来规范民办教育主体,规范行政管理行为,规范行政监督和行政救济,以保障民办高校正常运行,保障民办高校参与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卫扬中.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的理性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60-63.

第8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

行政管理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工作,行政管理涵盖了高校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以及其他各项工作,可以说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校的发展水平。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在发展时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已经不仅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进一步突出。因此新时期我国高校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推动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促进其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1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1)官本位思想严重。在高校众多工作中,行政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明显不同,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到高校相关制度的落实以及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极为突出,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其中的行政管理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以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只有少数人参与,其内部相关部门和结构的设置十分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明确,人员配置不科学,而这些问题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特别是内部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模式,过于僵化和陈旧,相关管理人员的官本位思想十分严重,不利于相关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极大的削弱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我国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学术研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人员以及项目的开展都会受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制约,这对于高校学术研究的开展以及创新都是十分不利的[1]。

(2)服务意识薄弱。行政管理工作虽然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该工作的本质仍然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服务于师生的发展,这与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相通的,所以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也必须要具备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出行政管理的职能。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都缺乏应有的服务意识,没有认识到其应该对学校教师与学生发挥的服务职能,无法真正服务于基层工作人员,也无法为高校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氛围,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都比较低下。

(3)管理人员流动大。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行政管理的部门,也设置相关工作人员,但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地位却并不高,相应的相关管理人员也不受重视,其福利待遇水平与其他管理人员相比仍然比较低。这种实际情况会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物质条件上的缺失会影响其工作热情,进而导致管理人员难以长期就职,责任感缺失,流动性大,这不利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有效策略

(1)完善管理制度。在新时期,我国高校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管理制度对其的影响是极为突出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开展,因此我国高校想要推动行政管理规范化,就必须要先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涵盖了高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也必须要综合考虑到高校其他工作的开展,包括高校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招生分配管理和科研管理等,管理制度必须要尽量详细和具体,要使各项工作在开展时都能够有规章制度可依,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以此来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2]。

(2)落实岗位责任制与学分制。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岗位责任制与学分制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制度,也是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所以我国高校必须要对这两项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将其融入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对所有的管理人员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提出其具体的工作要求,使其在工作时都能够严格遵循岗位要求,发挥自身的职能,以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还需要落实学分制,学分制主要针对的是教学管理工作,通过学分制的落实,为高校学生制定科学的发展道路和明确的发展方向,使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和明确,使高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3]。

(3)落实激励制度。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激励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该制度主要针对的是行政管理人员,因为以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福利水平相对比较差,缺乏激励制度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较低,因此在新时期想要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就必须要落实激励制度,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高校需要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等进行明确,明确其工作内容,设置相关的奖励标准,对于工作效果突出以及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发放津贴或为其提供其他的福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高校发展和学生教师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是很多高校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官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薄弱和管理人员流动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用的有效发挥,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我国高校必须要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与学分制以及落实激励制度,推动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改革。

参考文献

第9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一、优化高校校园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论

1.善治理论

该理论产生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银行等组织于21世纪开始在经济金融领域应用善治理论,之后再各公共领域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该理论的观点中,善治并不是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治理,善治机制需要参与机构或主体之间相互协商和合作,而不是政府的强制控制,其目的是最大化公共利益,本质是公民和政府共同合作对社会公共生活进行管理,由国家将权利行使权转移给社会,强调合作治理。将该理论应用于高校行政管理中需要对有关权利管理部门和董事会加以协调,通过有效沟通制定并努力完成本校的教育目标。

2.破窗理论

该理论的含义是一扇破窗体现出的环境无序感会向人们传递纵容性暗示,使其打破更多玻璃。如果没有及时修补这扇窗,导致的后果也会越来越严重。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应用该理论,应当从三个视角入手。第一是管理制度,赋予管理制度一定的执行力,才能使工作效度及效率提升;第二是环境质量,行政环境健康,学术事业才能健康发展;第三是领导者,其管理能力决定着高校的发展。

3.抽屉式管理理论

抽屉式管理在现代管理中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管理术语,其含义是各个管理者的抽屉中军方有详细的职务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了每个人需要从事的利、权、责、职,实现四者的统一。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该理论的目的是理清管理体系中各人员和部门间的关系。

二、优化高校校园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

1.基于善治理论优化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

基于善治理论优化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使校园行政人际关系保持和谐,赋予高校行政管理意识一定的包容性。高校管理者不能单纯采用硬性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应当利用非制度性的合作模式与信任观念形成融洽的行政关系。在行政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之中,学生、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能够互相信任、尊重和理解,有助于优化行政管理。其次,管理者要确保制定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供教育主体民主参与,在民主政治基础上,善治理论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若缺乏民主,就不可能存在善治。所以行政管理人员在决策高校事务时应当引导各教育主体积极参与,使行政管理体制具有较高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最后,管理者需要创设公正、公平的行政管理法制环境。将善治理论应用于高校之中的重要保障就是法治,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除了要变换管理方式,还需要及时更新管理观念。高校应抓住重点管理内容,有选择地管理,保障正常运营。

2.基于破窗理论优化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

首先要根据执行力体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中植入高校行政管理的责任、原则与目的,使其执行力与可操作性提高。此外还应规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野,以防行使权力时出现暴力现象。其次,应构件有关部门,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使行政环境质量提升。最后应构件胜任力模型,对领导者进行定性定量的遴选,确保其胜任力。通过测试竞选人,进行定量评价,再通过面试给予定性评价,有机结合二者的结果,选出最合适的领导者。

3.基于抽屉式管理理论优化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

首先要以学习各部门的情况为依据,成立职务分析小组。学校是无法独自发展的,管理者必须重视社会、家长和学生等因素,进行科学分工与明确的安排。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及评估,制定可行性高的方案,充分发挥职务分析小组的作用,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应恰当处理学校分权与集权的关系。管理者如果要获得管理成效,就必须具有一套判断标准,恰当处理分权和集权的关系,摒弃“官本位”思想,重视学校的实际利益,正确安排有关人员的职责,下达工作指令。另外,要层层分解职责,划分权限范围,具体而言需要针对各部门、各人员划分工作管理层次,避免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最后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要求与情况,制定详细、恰当、科学的工作准则。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