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仓储运输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器械药品自查报告我院遵照X区X食药监发【201x】27号、29号文件精神,组织相关人员重点就全院药品、医疗器械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强化管理责任
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管理组织,把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纳入医院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药品、医疗器械相关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储存、养护、使用、维护制度等,以制度来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安全。
二、建立药品、器械安全档案,严格管理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对购进的药品、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及供货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保证购进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进入医院。保证入库药品、医疗器械的合法及质量,认真执行出入库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三、做好日常的维护保管工作
加强储存药品器械的质量管理,有专管人员做好药品器械的日常维护工作。防止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进入临床,特制订不良事故报告制度。如有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应查清事发地点,时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迅速上报区药监局。
四、为诚信者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失信行为予以惩戒 加大行政、医疗问责力度,加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教育培训,落实责任,安全治理。
五、合法、规范、诚信创建平安医院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增加医院药品器械安全项目检查,及时排查药品医疗器械隐患,监督频次,巩固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成果,营造药品器械的良好氛围,将医院办成患者满意,同行认可,政府放心的好医院。
拓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自查报告我公司遵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x年第58号)文件精神,组织相关人员重点就我公司经营的所有医疗器械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制度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经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要领导核心、各部门经理为主要组织成员、全体员工为主要监督执行成员的安全管理组织,把医疗器械安全的管理纳入我公司工作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公司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相关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贮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制度来保障公司经营活动的安全顺利开展。
二、明确岗位职责,严格管理制度,完善并保存相关记录或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从总经理到质量负责人到各部门员工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购进的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及供货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保证购进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医院。保证入库医疗器械的合法及质量,认真执行出入库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企业质量负责人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具有独立裁决权,主要组织制订质量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制度的执行,并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和持续改进 ,及时收集与医疗器械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实施动态管理 。针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不良事件的收集和报告以及质量投诉和器械召回信息等事件实时监督 ,定期组织或者协助开展质量管理培训 。 公司已经按照新版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所有计算机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安装有最新版新时空软件系统能够满足医疗器械经营全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并建立有相关记录和档案,针对以前在部分留档供应商资质不完善情况也及时索要补充做进一步的完善保存。
三、人员管理
我公司医疗器械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培训,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年组织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有健康档案。
四、仓储管理
[关键词]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健康;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120-02
医疗器械的监管内容从产品设计开始,是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在内的全过程监管。为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2000年我国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步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随后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规章,分别对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提出了规范化要求,为规范医疗器械市场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1 我国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疗器械采购把关不严,使用执行不规范
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缺乏对首次采购企业和首次采购品种进行质量审核的程序,索取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产品制造认可表和合格证等资料不完整。同时对于非首次采购的企业,则因老客户关系,没有对生产、经营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认真审核,导致超范围经营或采购高风险医疗器械现象时有发生。我国除市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较健全外,其他卫生院、所、个体诊所、专科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的采购入库验收、出库复核、在库保管养护、使用、销毁制度未健全,执行不力,入库验收记录不规范,只是简单对医疗器械进行品名、数量的登记。
1.2 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审批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药监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经营场所与仓库面积进行监管,实际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保证并无实际意义;同时对医疗器械产品的分类不确定,给实际监管工作带来不便。对质量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登记注册制度,企业质量负责人与质量管理员是否兼职无从得知。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相应的罚则,形成监管漏洞。同时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内容缺乏一致性。我国采用的ISO13485∶2003标准比较原则、抽象、概括,其中一些标准对我国目前的生产企业要求过高,可操作性不大。此外,3C产品认证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安全性能的要求,与质量体系考核依据的医疗器械专用标准内容不完全一致。
1.3 医疗器械的保管、养护环节相对薄弱
按法规的要求,医疗机构对在用仪器设备要有符合医疗器械使用维修的专用场所和技术人员,对在用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维护、维修,并建立维护、维修记录。调查发现,定期维护、养护的制度难以落实。特别是大型先进设备,操作人员只会使用,不懂维护。有的在用医疗器械设备使用长达12~15年,其质量状况无法保证。
1.4 审批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各地审批人员的业务素质不一,对同一品种的适用范围掌握差异很大。有的卫生局对厂家宣称的具有众多适用范围的医疗器械没有进行科学审查即予批准;有的则因为审查人员对具体产品不熟悉,为放心起见,凡自己不知道的适用范围即不予批准,造成审批不公正。同样的产品,有的卫生局审批的适用范围只有3~4项,有的卫生局则多达l0多项,甚至更多。
2 良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方法
2.1 加强知识培训与教育
卫生行政与监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对器械管理、采购、验收、保管和养护人员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使之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和管理技能,并持证上岗;对涉及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的手术医师、护理人员,主要指导好各专业项目填写完整,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医疗机构在加强对各级相关人员医疗器械业务培训的同时,应积极引进医疗器械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从整体上提高队伍素质。
2.2 进行依法监督
目前,对医疗器械的监管依据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临床使用的法规制度尚未出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将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环节出台新的管理办法,依照新的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可避免过去监管依据不足的尴尬。在相关的法规还未出台之前,我们将根据既定的管理办法,巩固多年来对医疗机构监管的成果,继续对医疗机构进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从采购、验收、存储、使用、销毁等环节进行规范,让使用透明化,让病人知情,以避免信息的不对称而增加医患纠纷。
2.3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监管部门应制定出医疗器械采购、验收、使用等管理制度内容的框架,要求医院根据框架制定适合本单位本部门的管理制度,使制度不流于形式,具有操作性,使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统一设计医疗器械购进验收记录、销毁记录、重点监控医疗器械使用记录等,做到记录内容无纰漏,可查可溯,有效管理。
2.4 完善医疗器械抽验制度
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每年制定抽验计划时,应将抽验重点放在本地区的生产企业上,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按管辖区域各负其责。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抽验,进口医疗器械和国内一级商经销的产品多位于源头位置,属于高风险产品,应加强抽验;一些仓储运输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或经销量较大的企业也应加强抽验;大部分小型经营企业库存不够抽验基数或抽验数量,并且只有购销活动无仓储运输对质量影响很小,应尽量不进行抽验。
总之,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管理才刚刚起步,需要相关部门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思路,加大执法力度,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使用的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郝和平,奚廷斐,长生.医疗监督管理和评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6.
[2]田春林,彭武军. 农村医疗器械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事,2004, 18(5):269.
[关键词]电力物资 仓储管理 规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4201
电力企业的物资仓储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物资仓储管理造成不良影响。电力仓储物资管理,普遍存在设备需求量大、技术更新快、品种繁多、规范复杂的情况,一些电力物资由于设计要求、方案审定、原材料采购、生产周期、检验试验、在途运输等内外部原因,采购周期较长,同时电力行业的物资具有需求波动大、计划性较难确定、现场施工情况多变、技术工艺要求特殊等特点,对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电力物资仓储管理部门必须及时、隹确、高效地对各类电力物资进行需求预测,尽可能地实现电力物资的“零库存”,同时进一步从电力物资供应链各个环节,着手优化、缩短各类物资的采购、交付周期,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降低仓储成本。因此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成为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
目前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管理缺乏信息化方法,过程得不到有效控制,货物种类多造成堆放货物环节有点混乱,公司机械设备少,大部分搬运处于手工阶段,随着业务发展、库存数据量日渐增加,经常容易出错,仓储技术相当落后。
2、仓库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相关单位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但仓储布局不够合理,造成了部分部门仓储大量剩余而部分部门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而其中许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地影响着企业仓储整体的运作效率。
3、货物验收不够合理。按照相关规定,物资验收必须进行逐一验收,包括外包装、数量、质量等,但目前受条件限制,只能进行外观验收,没有完全把好质量验收观,验收后的物资也没有严格按照类别分别存放。
4、库存布局不够合理。没有严格按照年度使用情况进行库存管理,有时出现库存过多或缺货现象。公司进出货物较为频繁,但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共享库存资源。库存物料没有完全建立物料存放卡注明料号、品名、数量、时间等,没有严格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发放物料。
实现仓储规范管理的具体做法:
1、制定完善的仓储管控办法。以制度为抓手,规范业务流程,构建与物资集约化变革相适应的仓储管理模式。从仓储现状、物资需求、信息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周密分析,按照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专业范畴的不同要求,制定了公司《物资仓储管理办法》、《抢修物资应急预案》、《物资仓储装卸安全规定》、《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试行)》等仓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职责明晰、责任到人。通过建章立制,优化流程,固化了仓储管理各环节的管控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有力推动了仓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2、严把物资验收关,保障物资质量。发挥各专业管理优势,建立横向配合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把关物资到货验收,运维检修部、基建部、施工单位、物资供应公司对产品质量监督齐抓共管,规范验收单、配送单、质保单、投运单签字确认流程,认真做好现场设备物资的验收、质量监督、安装调试问题的反馈,定期组织召开工程物资到货状况分析会,积极协调解决工程物资遇到的问题,设立产品质量监督反馈渠道,从物资仓储、出入库环节严把质量关。
3、推进仓储标准化建设。完善仓库配套设施,合理利用现有仓储资源,按照“四定位”原则对各类物资进行接收、保管、定期维护,做好“四验、四保”工作,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验数量,保质、保量、保安全、保急需。实现仓库规范化、存放系列化、保养经常化,确保仓储物资帐、卡、物相一致,做到各类物资出入库准确率、储运完好率100%。
4、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台帐,定期进行保养维护,要求保管人员熟悉物资性能和使用方法。与车辆公司签订用车合同,确保任何环境下运输通畅。制定应急物资发放预案,开展应急物资发放演练,增加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5、统筹物资配送计划管理。全面分析电网建设规模、运维物资消耗等数据,建立科学的储备预测方法。推行仓储物资协同化管理,以签订合同到货时间分析为基础,根据现有仓储条件,推行链条式精细化管理。做好物资履约、仓储、施工的有效衔接,建立岗位人员业务帮扶机制,达到业务知识有效沟通、相互帮扶、相互促进的目的,确保物资仓储业务流程更细致、更流畅的运作。并建立工程物资需求和定量库存的协调机制。根据全年工程项目计划,提前制定物资暂存和配送方案,作好物资配送和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结合。
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措施:
1、推动仓储装卸搬运机械高效化。通过引入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仓储机械的技术改造,扎实提高仓储机械的技术性能。将载重量大、机动性强、操作方便、可维修性好的叉车、牵引车、托盘搬运车、码垛机等先进的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仓储系统。在物料存取过程中,争取应用专家系统指挥机器人进行入架和出架操作,将多媒体技术和专家系统,应用于仓储机械人员培训、操作指导、远程现场监视、异地故障分析和诊断等。进一步完善智能化仓储设备,使仓储机械更加安全、更加可靠。
2、推广使用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质量跟踪等领域。条形码技术是实现仓储信息网络化的重要保障。现代仓储系统应尽量采用国家或国际条码标准,建立一整套物流条码标准体系,大力推进物流条码的应用和发展。
1、调研目的 通过对不同物流企业仓储和配送岗位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仓储与配送岗位工作流程,在调研的基础上获得《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实用信息、资料。
2、调研原则 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完成《仓储管理实务》课改任务。
(1)突出能力培养
(2)修改传统考试方法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4)服务地方经济
(5)衔接国家职业岗位资格认证
三、调研对象 商贸连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企业。
四、调研内容 1、物流人才就业岗位群 表1 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群)分布
职业岗位(群)
具体岗位
企业内部
物流部门
原材料、能源、零部件及设备的采购与供应;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在库管理;库存控制;生产物流;销售与回收物流和客户管理等部门
采购员、表单员、信息员、仓管员、理货员、配送员、运管员、报关员、报检员、调度员、客户服务员、结算员等
物流企业
港口、空港、货站、集装箱货场、运输、货代、快递企业
仓库、配送中心、批发中心和物流中心
第三方物流企业
企业内部物流有着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物流网络服务器管理等岗位群。
表2 仓储配送岗位分析
岗位
岗位名称
岗位能力
初始
岗位
仓管员
配送员
1、收货、入库。 2、货物出库、发运
3、运输交接。 4、拣货、包装的操作标准
5、返程货物接受处理。 6、仓库盘点,确保库存准确率
发展
岗位
仓储配送中心主管
1、配送中心操作能力。 2、人员管理、协调与异常事件处理
3、仓库工作统筹分析与工作安排。 4、员工绩效考核
5、沟通执行能力
2、仓储岗位工作职责 本次调研重点在仓储岗位上,通过有代表性的几家公司,归纳出仓储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
(1)组织商品入库、仓储、出库等环节的工作,编制相应台帐,并报送财务部和生产部;
(2)根据公司的生产销售能力,确定产品的标准库存量;
(3)及时与生产部和市场部沟通,保证商品的库存供给和市场部发送产品所需的库存供给;
(4)定期编制采购物品的入货台帐、退货台帐及库存台帐,报送财务部和生产部;
(5)组织人员保证材料库及成品库的仓储环境,确保库存产品的性质不变;
(6)制定并实施仓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注:加号的也是该岗位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
3、岗位能力要求 岗位主要负责仓储等环节的工作,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和作业监管等职能,承担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具体任务,相应的能力要求是:
(1)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物流主管、票据中心工作人员要求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网络通讯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熟练使用仓储管理系统软件。
(2)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职位相称的专业技能
根据工作性质和职位的不同,可分为管理决策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3种类型。管理决策人员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等职能;技术支持人员承担技术支持任务、作业监管等职能;实际操作人员承担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具体任务。
物流从业人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要想在物流工作的岗位上走得更远,专业的物流资格认证也是必不可少。
(4)综合的职业素养
物流业务很实际、具体,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物流人要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熟悉物资采购程序,了解运输方式及特征,熟悉物流管理业务流程。积极进取,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要同时充当多方手:一个具备战略眼光的配送中心经理,可能临时充当搬运工。
五、课程改革建议 1、课改思路 结合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我院人才培养特色,兼顾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课改的要求是: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够用的专业知识。因此,在综合专业核心知识、人才培养方案、市场需求和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整合,本课程重点改革校本教材、课程结构、实习实训内容。
2、课改内容 (1)重构课程体系:仓储和配送岗位联系非常密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仓管员、配送员职能合二为一,因此拟将原有的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有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名称为仓储配送作业技术。
根据物流行业对仓储配送岗位人才的需求,确定仓储配送管理的具体岗位,如仓储配送商务、仓储设备管理、仓储保管、理货、安全质量、库存管理、仓储成本、配送管理等岗位,围绕仓储配送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教学情景设计,确定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情 境
典型工作任务
仓储规划设计技能
1.仓储计划编制任务。 2.仓库货区平面布置设计
仓储商务
1.仓储业务招投标。 2.仓储服务合同签约与客户维护
仓储设备与操作技能
1.仓库生产设备配置任务。 2.装卸搬运设备配置数量确定
入库作业操作技能
1.入库作业流程图绘制。 2.包装储运指示标志识别
3.危险品包装指示标志识别。4.入库货物的接运与验收操作
5.仓储货位编号操作。6.商品编号操作。7.货物入库手续办理
货物在库管理作业操作
1.入库货物堆垛操作。 2.入库货物码放垛形操作
3.入库货物苫垫操作。 4.托盘装盘码垛操作
货物出库送达作业操作技能
1.订单处理作业操作。 2.拣货、补货作业情境操作
3.配装作业操作。 4.送货作业操作
库存管理作业操作技能
1.订货量的确定与计算。 2.ABC库存管理法应用
3.MRP库存控制方法。 4.JIT库存控制方法
5.库存货物盘点操作
优化配送路线操作技能
1.配送方法的选择操作。 2.配送线路设计
3.配送车辆的积载。 4.托盘装盘码垛操作
仓库安全管理
1.仓库治安与保卫。 2.仓库消防管理
仓储成本和绩效分析
1.仓储成本分析。 2.仓储绩效分析
(2)开发校本教材
编写出适应我院实际教学需求的校本教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一情景都由“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内容和独立的实训项目组成,以项目为载体强化实训,力争实现专业课程在理论、实训的教学时间上、教学场所上、师生互动上的一体化。
(3)创新课程实训体系
以顶岗为目标、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形成认识实习+理论教学+企业参观+校内实验+校外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采取观看录像、参观企业、校内实训中心实际操作、校外实训基地顶岗等方式进行。
(4)改革教学方法
一、制度控制是基础
1.构建全面的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基于供应链跨行业、企业群体生态的特点,及其“N+1+N”的业务模式,供应链融资业务是跨部门、跨区域、一带多(客户)的业务形态。商业银行应从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行业分类、产品组合、方案设计、产品管理、绩效考核、贷后管理等业务经营角度,确定总、分、支各层级行和前、中、后各相关部门的营销、管理职责;确定各类风险事项的认定标准、反馈路径;确定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明确供应链融资业务经济资本占用及经济资本回报;以及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及业务培训等等。
2.供应链的限额管理制度
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由于对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捆绑评价和销售,系统风险发生概率增大。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变化以及国家各项产业政策的变化调整是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供应链的限额管理是防范核心企业贷款集中度和系统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为防范信贷风险向操作风险转化,为贷款客户以及供应链的选择、信贷产品投放等设置业务操作风险的标准或上限。
3.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急制度
供应链融资涉及多环节、多通道业务处理,并与各类系统有对接相连,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针对供应链融资模式的预警、突发事件控制、分级响应等一系列应急制度,形成联动机制。供应链融资的应急机制可根据事件的性质、类型等更侧重于外部欺诈、系统故障、系统性风险等造成的严重恶劣影响或重大财产损失。
4.内部信息共享制度
由于数据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享,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信息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之一。“信息割据”现象的存在不仅是数据矛盾和应用的不共享,更深层原因还在于管理制度上的制约。供应链融资业务对信息了解掌握的需求更加快速、全面,打破割据,建立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利用的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更可极大地降低业务操作风险。
二、流程控制是主要方式
1.贷前供应链的整体评价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评价主体不单是拟借款人,而是以供应链所处行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拟借款人、付款人等依次展开为评价主体,对供应链上中下游进行整体评价。基于供应链融资业务贸易自偿性特点,在供应链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应更侧重于单笔债项的评价。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品融资的结构化特征是为了补偿借款人欠佳的资信水平,单笔债项的评级反映了借款人自我清偿的特征以及贷款人组织这笔交易的能力。单笔债项评价的分析评价应重点围绕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合理的资金缺口,合理的融资时间等展开。
2.专门的审批通道
贷款的审批发放阶段,操作风险集中于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授信方案设计、审批授权及审批流程是否合理,系统能否有效识别关键风险点,是否存在越权操作等。在单笔业务审批时,在控制核心风险的基础上,要根据申请信息审批贷款金额、期限、资金安排、产品、价格、费用等。专门的审批通道可提高供应链融资业务批量化的审批效率。
3.贷后资金流、物流的全面监控
(1)资金流的跟踪和监控
商业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产品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链资金流的跟踪和监控,即加强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控制能力。资金监管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银行对借款人的信贷资金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借款人进行单笔交易的交易资金的监管。除信贷资金监管外,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更侧重交易资金的监控。一方面是监控该笔信贷资金项下的交易资金流动情况,另一方面是监控该供应链上下游交易的资金流动情况。
(2)物流的跟踪和监控
对供应链物流的跟踪和监控一般情况下可外包给第三方,即专业的仓储物流公司。由于市场上物流公司的资质参差不齐,物流信息的掌握程度不一,商业银行要对物流公司的运营制度、资金实力、仓储运输能力及条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多的评估。选择物流公司的基本原则是尽量避免选择与客户有较强关联或客户依赖较大的仓储公司进行监管。
三、系统控制是有效方法
1.专门的业务操作系统
供应链融资业务在操作中需要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全面掌握,要求银行员工需要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合同及订单签订、单证传递、货物出库入库、质物确认、资金转账、发票开立、应收账款转让等等各环节的确认,操作流程相对繁琐,操作风险相对集中。建立专门的电子化操作系统,可有效降低业务操作风险和操作成本。专门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系统还可实现对拟借款人不同交易环节提供的不同产品,并对利率及融资比例进行实时组合调整。实现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产品、定价和融资比例三维灵活组合。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配送;合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随着大家全球资源优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就更加的要求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而其中物资仓储配送的优化利用也是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利用,满足客户的需要的同时达到合理的资源配置,打破流通分割和封锁的格局。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与配送合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实现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与配送的合理化管理对策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二、当前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与配送合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物资管理标准化建设落后。电力物资管理要以物资规范为先导,即物资编码。当前电力企业在物资管理上还处于“传统型、粗放型”的模式,之前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物资管理体系与规范,在物资标准化上更是没有一套成熟可行的编码方案来指导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各种版本的物资编码进行着更新,这些管理系统和物资编码标准从设计上不可谓不先进,却始终未能从本质上提升物资管理水平,原因就在于这些编码体系始终没有突破“前期集中收集结合后期补充维护”的纯人工管理模式。尽管有着建立标准速度快、投入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纯人工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先天劣势,主要体现在:电力物资种类繁多、型号复杂,前期建立时很难收集完备;生产厂商执行各自的生产标准很难统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需要对原有体系进行不断调整;从事设计、生产、物资管理工作的人员由于不同专业技术要求,往往在物资编码上产生分岐,造成误用错用的情况;后期编码维护过程由于没有懂物资的专业人员参与管理,经常造成重复添加或错误修改。
(2)仓库归属分散。电力物资仓库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合理调度、平衡利用各仓库闲置物资。目前,电力企业物流服务中心、各地市局、各县区局以及各项目建设单位都设有各自的仓库,在地理上的分布比较有优级,这些仓库都由各单位过行管理,虽然保证了在资产核算上的清晰,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协调调度,造成了物资流通的极不顺畅,各仓库缺乏交流,库存闲置物资不能及时有效调拨利用、无法实现各自资源的共享,减少库存物资占用资金,从而出现重复采购的问题。
(3)仓储设施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合理化的仓储需要依托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目前电力企业仓储的现状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各个仓库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比较低,仓库空间布局不合理,仓储设施设备陈旧,物料主要采用平面码放存储、人工拣选和搬运的方式,不仅占地面积非常大,作业效率低下,装卸搬运成本高,而且物流效率低,造成入库、拣选、盘点、出库等仓库业务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电力物资的仓储配送管理效率和快速应急保障能力。
实现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与配送合理化管理的对策
合理化的仓储规划就是要对其标准规范、储存空间、仓储设施、管理系统等进行决策和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仓储系统,统一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调整布局改造技术,构建统一规范的仓储网络,建设现代仓储设施,配备先进高效的自动化物流及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而合理的配送管理具有完善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有利于降低物资储运成本,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减少社会库存的积压,使企业真正实现“零库存”生产;有利于完善物资运输方式,实现物流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物资供应的保证程度,方便了用户。
(1)建立统一的物资管理规范
1)优化管理流程。要达到合理的仓储管理,就必须对现有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从体制入手改变过去原有的分散管理。结合公司ERP系统的管理要求,重新规划仓库布局,将现有的仓库集中统一管理并进行分级,通过转仓、配送等方式实现统筹物资管理,将仓库管理从简单的物资保管延伸到项目规划、物资采购、配送、废旧物资回收和维护等,使其以仓库为核心能够动态了解各设备全生命周期任意环节情况,加强对供应商库存的统筹管理,以便及时动态了解买方到卖方市场变化对设备采购的影响;加强自有配送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统筹管理,实现优质采购,集约仓储,高效配送。
2)强化采购计划管理。强化采购计划的管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库存的增加,即强化预测与需求管理,生产计划与预测本身的管理。在制定全年采购预算的基础上,各项目建设单位物资管理部门上报月度采购需求计划,物流中心根据采购需求计划安排物资的出库或进行批量采购、框架采购、定期采购、通过强化采购计划,能够妥善处理好库存物资资金占用与保证安全库存之间的矛盾,减少因无计划而产生的盲目仓储而造成库存积压的现象。
3)设置合理库存限额并分类管理。在各仓库集中管理的基础上统筹汇总,在ERP系统中设置安全库存预警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对于品种少、占用资金大的设备物资,需要精心管理详细计划,并应尽量把库存储备数量压到较低的水平;对于一般生产物资,结合采购计划进行储备并平衡调节储备量;对于品种繁多,占用资金少的非生产性物资,集中批量订货,简化管理,控制适当库存储备数量即可。
(2)合理规划仓储空间
1)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地域特点,整合传统储运功能,统筹管理各单位所辖仓库,合理布局,尽可能缩小货物从收货到发货的移动。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建设高效现代化仓储网络来满足电网物资业务需求,辅以适当中转库的设置满足边远地区生产运营和应急作业的需要。
2)加强区域联合仓储。同一区域、同一投资主体的电力企业采用联合仓储,可整合仓储资源,降低各仓储分区的备品数额及总成本,实现高效共享仓储资源。如果进一步引入“区域虚拟联合仓储”的概念,每个项目单位可以等同地把其他项目单位的库存资源作为自己的后备库存,体现虚拟仓储成本低、风险小、需求类型近似物资的高流转率等特点。既满足电力行业生产需求,又节约了库存自己,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向供应商频繁采购及长途运输所需要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供货周期的要求,减少对项目工期的影响。
3)引入供应商库存管理的概念。为了降低库存,电力企业可将库存的管理交由上游的供应商,当库存的生产物资、非生产物资、备品备件低于安全库存定额时,可由供应商主动补货。一般使用于标准物资及耗材,因系统集成的思想要求库户、供应商和信息系统的交互,需要更智慧的供应链。
4)科学的仓储区域划分。一般可以将仓储区域划分为库外存储区、立体库区、危化品存储区等。库外存储区主要用于露天存放物资;立体库区主要包括自动化立体货架区、普通立体货架区、悬臂货架区、恒温恒湿存储区、平面存储区、室内操作区域、货车操作站台等;危化品存储区主要用于存储变压器油以及其他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毒性的物资,并与其他存储区隔出安全距离。
(3)使用先进的仓储设施
在科学的仓储管理规范和合理仓储空间规划下,对立体库区配置适当的设备,应用一些新型货架、托盘、数码自动识别系统等仓储设备和分拣、加工、包装等新型装卸搬运物流设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已经为很多企业带来可视的管理提升和可观的效益回报,能够大幅度提升现有仓储自动化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还可以有效杜绝物料的人为损坏和丢失,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普通立体货架区宜采用统一设计的标准化托盘、料箱和相应货架,来存放存储量大、包装标准的物料;悬臂货架主要存储钢管、绝缘子等异型货物、杆状物料;小型货架主要存储小型专业备品备件、消耗材料、工具等物料,并且设置恒温恒湿区域来存储有特殊要求的物料;线缆、钢材、型材、磨辊、辊套等对环境要求不高的物资可以统一存储在室内平面存储区。
(4)引入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
仓储管理智能化体现在信息化,建立自动化的立体仓库,配合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包装、机械化搬运,对物料进行统一编码并使用条码携带物品信息。通过信息集成实现规划、采购、收货、出库、配送等信息一体化;并可通过硬件信息采集器,如射频技术实现快速的物资出入库操作;并通过该技术实现工程设备智能定位、过期物资提前提示、智能盘点、货位管理。对大型贵重物资如变压器等设备可以引入RFID技术,从出厂之初就掌握该设备基本信息,实现在途跟踪,送货周期预测,直送项目施工现场,连同其配套物资数据信息,实现生产环节到工程结算的信息对接。并记录后续检修维护信息,实现大型贵重设备在ERP系统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仓储管理方面,采用立体仓储货架摆放,确保物资合理堆放和接受系统自动查知电力物资数量,并在领取电力物资时自动增减数量来完成系统功能。采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物资的库存、进出库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使信息服务准确及时,货物进出仓作业快速准确,实现无差错、低损耗的合理安排安全库存。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仓储物资合理规划与配送管理,使库存物资井然有序,一目了然。随时对库存物资查询、统计、分析更加简单方便,对账轻松自如;与此同时,由于系统进行数据处理速度快,使企业管理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更加紧密,大大加快业务办理的速度,从而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运行;仓储;流程;确保;粮食;安全
为了确保粮食仓储安全质量,我们依据粮食监督管理检测规定,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检验流程,对辖内所有粮食收储企业进行依法监督管理,帮助企业制订粮食收储流程,确保库存粮食数量真实,各项储粮品质指标达标。
1 做好基础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严把入库粮食的质量关
严格执行三级保粮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需要把好重要的六关:一是粮食收购(入库)关,二是粮食烘干关,三是储粮设施关,四是固定型态关,储粮仓房整洁,帐、表、卡、记录及各项制度健全、真实规范。五是严把粮情变化监控关,六是严把储粮季节转换关。
巩固完善保管员、检验员的包仓制,落实责任到位。法人代表必须亲自主抓,及时准确掌握粮情变化情况,及时组织对异常粮情进行处理。保管员、化验员要对库存粮食数量、质量、粮情等基础工作管理负责,做好日常安全储粮工作。及时根据要求上报粮油储藏情况,进行粮情分析,并适时推陈储新,常储常新,避免陈化粮,储粮仓房常年达到“四无粮仓”标准。各项工作到位,真正实现“一符、三专、四落实”。
2 全面采用计算机粮情测控技术、机械通风技术(辅有轴流风机及单管风机组)、环流熏蒸技术及准低温储粮技术(但个别仓能够达到低温储藏标准)
在储粮保质、保鲜、保水、保量、保值、降耗上狠下工夫,做到安全保粮、绿色储粮、科学保粮。加强粮食进出仓、装卸车等作业机械化研究、创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并安全作业。尤其国投砖圆仓入粮时,要安装入粮口缓冲装置,减少斗式提升机入仓时引起的破碎粒,入仓时需经常移动输送机的入粮点,减少粮食自动分级,避免杂质区形成。
3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的管理,要定期对仓房及设备等进行维修和保养,保证仓房和设备的完好率
相关科室和保管员负责仓储设施的日常检查,对储粮仓房等主要设施设备要及时维护。严格按照相关的粮油仓储设施管理办法进行仓储设施管理,建立仓储设施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建立仓储设施档案、卡片。档案的建立、保管、使用和保存年限等,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规范化管理。
4 加强粮食仓储的安全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无重大责任事故。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确保储粮过程的安全。尤其是中央储备粮,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必须提到每日的议事日程上。安全工作必须落实到位,常抓不懈。杜绝隐患,及时整改。加强防治药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规范采购、运输、保管、领用手续制度,严格执行粮食熏蒸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实行采购、保管、施用“三统一”,安全合理使用储粮药剂。
5 认真执行仓储管理工作流程标准
仓储工作流程概括起来,即粮食入库(收购)前的准备工作――收购(含调入、轮入)――高水分粮的烘干整理(晾晒)――安全粮的入库储存(包括静态储存及库内移动)――出库(调出或轮换)。日常仓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以下流程,粮食入库及收购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腾仓倒库工作,合理利用仓容。即将储存粮食的仓房必须符合装粮要求,特别是使用时间较长的旧仓房,一定要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到上不漏雨,下不返潮,墙不渗水,门窗齐全完好,并配备机械通风设施、粮情测温系统,仓外排水畅通,确保安全后方可装粮。仓房装粮前均要进行空仓消毒。
(2)做好必用器材的准备工作。粮食入库前对入库必用的器材设备要进行整理,消毒。露天储存资材不足的要及时采购。搭建露天囤所需的苫子、挂皮席子必须使用新品。
(3)加强收购前的现场管理工作。收购前,根据收购工作需要、售粮方便、确保安全的原则,对收购现场的场地、场所、路线等进行全面合理安排,划定区域,标识警示,并做好人员分工,定岗定责,划片包干。在收购开展时,要按岗位责任认真进行收购现场管理,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避免事故发生。
(4)做好烘干设施的准备工作。要对烘干设施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确保烘干质量。
(5)做好检化验人员培训及检验仪器配备工作。收购前,要组织有关检化验人员进行培训,依质论价。对检化验仪器校对,天平、容重器等计量器具应请当地计量部门进行审验。检化验仪器缺损的,应及时维修、配齐。快速水分测定仪,必须与105℃恒重法所测值对照,检验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使用。
(6)做好保管员、检斤员的收购业务培训工作及职业道德教育。收购前要组织保管员及检斤员进行收购环节的培训,使之熟悉本次国家收购政策。收购时推行承诺服务,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能够做到业务熟、检斤快准、卸车快,缩短送粮时间。严格遵守“十不准”,热情对待送粮农民,不压等、不压价、不收人情粮、不过人情秤等,千方百计做好粮食收购服务工作。
6 严格粮食入库流程
新粮收购包括窗口挂牌直接收购或从其它企业购入以及购入本企业其它性质粮食。按照上级部门入库计划、入库通知单或客户的合同确定的相关要求,制定具体的入库方案,并由业务部门填开《入库计划安排表》(诸如中央储备粮、地储粮的轮入收购,上面还要有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的签字),经库领导审批签字后,送交相关部门以做入库准备工作。
(1)扦样、检验、微机录入、检斤和入库各个环节,要“三公”,公开、公正、公平,不得,偏亲向友。管理人员要认真复核车号、袋数、品种、水分、杂质、等级后,确认无误方可安排卸粮。
(2)抽检、复验。库内要建立储备粮收购台账,由复验员对收购门检结果随机抽检复验;每天粮食收购结束,要对入库的粮食质量逐型态进行复验,并填写《储备粮(收购)质量复验记录表》,由检验科留存备查。
7 粮食烘干、晾晒
高水分粮入库,要进行烘晒整理。进入固定货位的粮食必须达到安全储粮标准,烘晒环节尤为重要。
(1)烘干。严格执行烘干操作规程,安全标准降水。粮食烘干由每班作业负责人填《粮食烘干记录》。一个型态烘干结束后,烘干核算员根据《粮食烘干记录》和《粮食质量检验单》填制《烘干整理损耗报告单》,经库负责人审批签字后,第一联留存,另一联通过保管员复核确认后,分别报保管统计、会计(并附检验单),以此为凭证核对库存。
(2)晾晒。晾晒时要遵守注意事项,减少粮食的损率。粮食晾晒由晾晒场地负责人填制《粮食晾晒记录》,结束后报核算员。并根据《粮食晾晒记录》和《粮食质量检验单》填制《烘干整理损耗报告单》,经库负责人审批签字后,第一联留存,另一联通过保管员复核确认后,分别报保管统计、会计(并附检验单),并以此为凭证核对库存。
(3)入库储存。入库粮食水分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储藏水分范围内。不同等级、不同年限、不同水分的粮食必须分货位保管。入仓前,必须进行清杂处理,入仓粮食杂质应控制在1.0%以内,品质必须达标。烘干后的粮食要充分冷却后再入仓,粮食入仓要采取技术措施减少自动分级。玉米入国投砖圆仓时,要做好输送过程减碎工作,保证入库粮食质量均匀,符合标准。
中国石化下属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化工销售分公司)于2005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总部位于北京,负责中国石化所属企业生产的石化产品的资源统筹、市场营销、产品销售、物流、客户服务,以及中国石化所属企业生产所需相关化工原料的采购和供应工作,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内外贸一体化的石化产品专业经营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5大类: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纤聚合物及合成纤维、合纤原料以及有机化工原料,2009年,经营化工产品超过2916万吨,销售金额近3000亿元。目前,化工销售分公司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设立了华北分公司、华东分公司、华南分公司和华中分公司共4个区域分公司。 化工销售分公司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同时,石化产品的特性不同于一般产品,其物流运作及管理模式必然有独到之处。
物流管理架构
化工销售分公司的物流体系由调度运输处、分公司物流部,以及驻厂办、销售网点物流经理、中转仓库等几个层次构成。 调度运输处作为全公司的物流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物流服务商准入、考核、招投标,各区域分公司物流的平衡、跨区调拨、保险,以及物流仓储建设,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统筹安排。
4个区域分公司负责各自区域内的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等工作。每个分公司都设有物流部,作为区域内物流业务的管理和执行部门。 各区域分公司在每个生产企业都设立了驻厂办,归属于物流部管理,负责具体的发货协调,以及单据、财务、物流业务的处理。此外,化工销售分公司在成都、常州、厦门等地设立的销售网点还专门配备了物流经理,负责产品发出后直至到达客户手中整个物流过程的协调。
物流发展现状
仓储概况 目前,化工销售分公司的仓储设施有如下几种形式:
中转仓库:化工销售分公司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化工产品集散地如杭州、无锡、常州等地设立了中转仓库,主要是租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仓库,仓库中化工产品的物权归中国石化所有,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管理,一部分配送业务也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中转仓库的租用形式有包库、包罐、按吨天付费等几种,主要是按照产品的特性进行选择。包库方式当然是最划算的,成本较低,液体产品往往会选择包罐方式;当产品的量不足以包库时,或当产品的储存期较短时,则会选择按吨天付费方式,此时一定要求储存天数要短,否则成本就会较高。另据了解,化工销售分公司目前正在广东建设自己的中转仓库; 港口库:有些区域分公司如华南分公司,把港口作为中转仓库来利用,充分利用15天的滞港期(免付费),组织物流承运商进行配送,即把港口作为小型仓库利用起来,超过滞港期的时间再按天付费。据华南分公司物流部介绍,这项措施每年可以节省大约600万元的仓储费用。但此方式对各个环节的衔接要求较高,必须环环相扣,否则就会浪费时间、增加费用。 网点库:化工销售分公司在主要产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重庆、河南、河北、山东、天津等地),通过租赁与自建的方式在交通枢纽或消费中心设立了120多个网点库,为销售网点提供物流服务,以保证物流过程高效运作。 通常情况下,因为运输方式不同、衔接方式不同、客户要求不同,各区域分公司会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和产品的物流方式,最终选择适合的仓储方式。 除上述三种仓库形式之外,在生产企业周边还设有储存库。
一般来说,中转仓库的设置是随着中国石化的物流需要而变动的。2008年初,有中转仓库近40个,三季度增加到80多个;2009年初,中转仓库减至50个,其中有一半固体仓库是按吨天付费的。
2008年,中转仓库累计入库170万吨,出库165万吨,均比上年增加了50%。 运输概况 石化产品一般分为固体和液体两大类,固体约占中国石化产品总量的70%。液体通常以罐装为主,使用公路罐车和铁路罐车进行运输,此外还可以进行管道运输;固体一般以厢式车、集装箱或铁路方式进行运输。 2009年,化工销售分公司与近200家承运商开展了运输业务合作,产品运输总量约为2200万吨,其中,为客户配送产品(公司承担运费,含互助原料)为69万吨,产品配送比例约为31%,其他部分为客户自提。客户自行提货的原因之一是结算价格不同,二是有些大型企业购买量比较大,他们自己进行配送,或者是有返程运输车,在送货完毕后顺便就把购买的化工产品提走了,能够减少车辆空驶,降低物流成本,例如娃哈哈、金德管业等企业,把成品送到华北地区,返程时就到燕山石化把原料运回。
物流管理方式
化工销售分公司明确地认识到,物流行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一直以来都把服务于客户作为物流工作的出发点。为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公司设立了调度运行管理中心,设在调度运输处,全年365天有专人值班,实时对各物流环节及其衔接进行协调。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中设立的物流运行异常报警功能,对物流订单生成、物流订单下达、委托单审核、发运状态、到货状态、物流过程异常、全部卸货状态等7个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并接受客户投诉。2009年,化工销售分公司进一步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受理全部客户投诉,为进一步确保物流过程顺畅、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保障。
中国石化产品销售地域十分广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三方物流提供物流服务,目前与几百家物流公司合作,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自营物流的分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商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化工销售分公司针对物流服务商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 建立物流服务商准入制度,从准入标准着手,提高物流服务起点;建立物流服务商KPI考评机制,每月都要进行考核,督促物流服务商持续改进物流服务水平。一旦物流服务商受到投诉,中国石化将在物流费用结算、物流业务量分配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加强物流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缩短订单处理周期;
3 通过招标、议标等手段,保持合理的运价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4 建立完善的物流费用分析体系。通过系统中的Br分析模块,全面分析物流费用的合理
性,并与行业内的同类企业进行对比。从中找出需要改进之处。
物流运行管理系统
对于中国石化分布于全国的销售网络来说,信息系统就像是人体的神经系统,指挥着躯体有条不紊地运行。
目前,化工销售分公司已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以ERP系统为核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GRM)、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S系统)、数据仓库(BW)以及IC电子提货卡等系统紧密集成的三大业务支撑体系,搭建了商务、物流和经营管理平台。 LIS系统是化工销售分公司物流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由计划、物流运行、运输、仓储、费用结算、费用分析、报表、可视化分析等主要功能模块组成。通过与ERP、CkM、BW、GPS等系统的数据集成,LIS系统对公司组织运输和仓储的每一订单业务进行全过程管理。
成品销售主要流程
当客户需要购买中国石化的产品时,通过接口进入化工销售分公司的CP,M系统填报需求单据;区域分公司客户经理从系统中看到需求单据后,确认货款已到账,开销售订单(除非客户指定购买某企业的产品,一般都是就近选择产地),并将客户指定的送货地点输入系统;销售订单下发到驻厂办,同时,生产企业也收到订单号;驻厂办开具提货单;单据通过ERP系统转到物流部,操作人员把单据交给物流经理;物流经理安排承运商,开具产品运输单,上面列出了时间、产品、装卸地点、送达地点、路线;承运商派车到产地取货,然后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记录送达的准确性;如果是送到中转仓库,中转仓库可以从系统中看到有订单货物要来,从装车时间可以预测到货时间,中转仓库就要留人卸货、验收、入库,然后把送货信息(如到达时间、产品有无破损等)输入系统,之后系统关闭,这一订单的物流业务全部完成。如果在相应的时间内承运商没有完成这项业务,系统就会报警,提醒区域分公司进行监控。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设施,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遇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职工有权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3、生产操作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和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和主力操作。
4、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严禁酗酒者进入工作岗位。
5、凡员工违反上述安全生产守则者,视情节轻重酌情处罚。
二、农场生产过程管理制度
1、严格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
2、配备专职监管员,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投入品使用安全规范,采收符合安全间隔期和休养期要求。
4、积极应用物品防治,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型。
5、禁止使用禁限用农(兽)药或其他化学物质。
6、使用的相关药剂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规范。
7、制定应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积极参加生产技术培训,自觉接受监管部门检查和消费者监督。
三、农场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1、农业投入品实行专库专储,配置明示标牌。
2、库房防潮、防鼠、防火,物品分类摆放,排列有序,整洁卫生。
3、农业投入品来源清楚,消毒药等药剂“三证”齐全。
4、实行专人专管,规范做好物品出入库登记记录。
四、农场主负责制
农场主统揽全场工作,主要是拟定发展目标和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有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加强财务审核审批,协调解决农场重大事宜,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开展工作考核和总结评比。
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全市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切实发挥其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到县、乡农经管理部门备案的家庭农场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家庭农场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并到村民委员会和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备案登记。
第四条家庭农场可以领办或以成员身份加入农民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五条家庭农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政策。
第六条家庭农场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家庭农场自主经营权和内部事务,不得强迫家庭农场接受有偿服务,不得违规向家庭农场收费、摊派和罚款。
第七条家庭农场登记注册事项发生变动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变更登记,换发相关证照。
第八条家庭农场应自觉接受农经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认真执行《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暂行办法》,应当于每年6月30日前,通过工商部门设立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并公示。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度
第九条家庭农场从业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结合自身实际,设置生产主管、销售主管和财务主管等岗位,明确工作职责。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各部门经理。
第十条家庭农场实行农场主负责制。农场主统揽全场工作,主要是拟定发展目标和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有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加强财务审核审批,协调解决农场重大事宜,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开展工作考核和总结评比。
第十一条生产主管岗位职责:拟定并落实家庭农场年度生产计划,制定并实施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所需的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抓好病(疫)虫害防治;组织标准化生产并负责完善相关记录,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加强农业机械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和仓储运输工作。
第十二条销售主管岗位职责:拟定并落实年度销售计划,预测销售市场,开辟销售渠道,寻求定向合作,探求订单销售和网络销售方式;负责签订销售合同,规范销售凭据,回收销售款项;坚守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商业道德,保证产品销售质量和数量,维护家庭农场整体形象;努力降低销售成本,最大程度地实现家庭农场既得利益;建立销售台账,及时报告销售业绩。
第十三条财务主管岗位职责:拟定并落实年度财务计划和预算方案,制定并执行家庭农场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办法;遵守财产物资采购审批程序,加强财产物资安全领用、保管;建立健全财务会计账簿,组织财务核算,按时提交、报送财务报告。
第十四条家庭农场各岗位之间要精诚合作,建立奖勤罚懒、评先创优机制。
第三章标准化生产制度
第十五条家庭农场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有稳定的生产基地,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配套的设施设备,有醒目的标识标牌。
第十六条家庭农场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科学制定生产操作规范,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农产品。
第十七条家庭农场应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
(一)种子、种畜管理使用:严格控制种子来源,购买和使用的种子必须具备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引进种子必须有检疫证明;有专门的种子仓库和保管人员,种子应有详细的进库、出库记录,过期种子应及时清理。引进种用畜禽的,在引种之前,须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及时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报检点报告,并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二)农药、化肥管理使用: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严格执行禁(限)用农药以及安全间隔期的规定,不得超范围使用农药和随意加大用药量。设立专门的农药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应核对农药的数量、品种和“三证”后,方可入库。积极使用生物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或有关技术部门的病虫预报,规范用药,做到适时防治,对症下药,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及时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配合检测部门开展检测,严格防止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多元素肥料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必须购买“三证”齐全的产品,不施用城市垃圾。肥料应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于干燥、阴凉的仓库贮存。
(三)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和使用:认真审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标签和说明书,检查包装,符合国家规定的方可购入并妥善保管。严禁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氯霉素、呋喃唑酮等禁用药品。严格按规定使用性激素、镇静剂等。禁止在饲料中直接添加原料药。遵守兽药休药期规定,未满休药期的畜禽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购入、使用、诊疗按要求进行记录。
第十八条家庭农场应按照产地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有条件的要聘请固定的生产技术人员或专家顾问,专门负责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和监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