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托管学校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托管学校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托管学校管理方案

第1篇: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际合作 附属学校 联合办学 集团办学 委托管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的推进,需要探索以校际合作开展创新化的教育教学实验改革,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校际合作化发展可以作为区域内教育资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合作提供了动力,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为合作提供了压力;从学校作为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组织来看,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与校外环境的资源交换,也就是必须将资源“引进来”与“放出去”相结合,走专业化的开放、合作办学之路。这种“合作”中求“共生”的理念,有利于实现一定区域内优质资源辐射效益的最大化,满足多元利益群体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为了实践这一新型发展理念,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2010年12月,教育局出台了《 关于加强合作办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 》,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近年来浦东新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做了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依托高等学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附属学校

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以其高端的资源优势形成了教育科学研究理念与实践的高地。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可以借助高等学校先进的研究成果提升办学品质;而高等学校,也需要实验学校作为其研究成果的孵化地。因此,双方的合作既有现实的需求,又有实现的基础。

案例一: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中学推进特色发展。

2010年,北蔡高中成为海事大学附属中学,为学校培植特色迎来了良好的契机。双方成立合作共建的职能机构,建立定期互访沟通机制,确立了合作的内容与领域,将新的办学特色定位为“航海文化教育”,并将其培育目标定为四个关键词——“身心强健、勇敢进取、合作交流、科技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合作,学校调整三类课程架构,融入航海文化教育元素,加入航海专题板块“人与海洋”,形成了三类品牌课程。

1.基础型课程

渗透型:重点选择地理、生物、政治等与航海教育容易结合、易于拓展的学科,充分挖掘与航海文化元素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点加以延展,予以突出。各学科分别编写1~2课时本学科与航海文化结合的微型课程,如地理——航海与地理大发现、语文——名著中的航海家、生物——航海与海洋生物的保护。

2.拓展型课程

专题型:开发航海文化教育专题课程与教材。学校地理、历史组在海事大学的专业支持下,开发了校本教材《 劈波斩浪话航海 》,并于2010学年在高一年级开设,普及航海文化专业知识。2012学年,进一步扩展了“海洋研究与开发”“航海主题介绍 ”两门课程。学校还邀请了海事大学的研究生担任这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学生对全新的课程、朝气蓬勃的教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实践型:学校与海事大学合作还开设了“航模制作”“游泳”等与航海相关的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

3.研究型课程

学校在原有的研究型课程中加入“人与海洋”系列主题,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自主选择课题,邀请海事大学研究生作为指导教师。师生共同完成对课题的资料收集、分析、探究和小型研究报告的撰写,在全年级汇报展示和评优。通过专业指导、自主探究,学生不仅丰富了航海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区域教育发展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与融合搭建了平台,满足了学校特色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横向互补: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指的是三所及以上同一学段学校组成交流合作、共享资源的校际合作组织,以实现校际之间的共同发展。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各个学段之间都相继成立了办学联合体,通过协商制订了联合体的发展规划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案例二:龚路中心小学、金新小学、荡湾小学三校成立办学联合体。

三所学校经过讨论研究发现,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即使拥有了相似的校园硬件、师资与生源,其办学效果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各学校管理层的执行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此共识,三所学校从三个方面共享资源,弥补不足。

一是成立“管理点对点,牵手共发展”的实践活动合作载体。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影响执行力的高低强弱的因素是一整套管理的理念、行为策略和技术的综合体现。为此,联合体开展了“管理点对点,牵手共发展”的实践活动,即三方学校的校长、书记、各条线负责人、班主任结成相应的互动团队,交流学习,以提升学校管理执行力,共谋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是形成“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学习”的联合体学习方式。以“找准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契机,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理论与他人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① 提出问题,即时互动。“管理点对点”结对学校提出的问题,都要及时予以接纳。② 研讨问题,制定解题方案。通过即时讨论交流,阐述彼此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形成解题方案。③ 组织调控,适时评价。在“解题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适时交流反馈,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构建正确的思维模式、产生科学的行动策略的过程。

三是开展“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的情景研讨”。提取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管理案例及遇到的问题,在真实的案例呈现中进行分析讨论。① 精选案例。精选“管理点对点”各层面管理中的真实案例。② 讨论交流。组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交流,每一位参与者进行充分准备、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交流共享。③ 深入剖析。对成员的思维碰撞、语言交锋、价值判断等,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剖析。④ 现场生成。在想、说、听、议、反思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冲撞,行动策略的重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生成。

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联合办学主要有“帮困扶贫”“优势互补”等主要模式,针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以拓展学校发展的适度空间。

三、纵向联动:集团办学

为解决优质资源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浦东新区率先开展了以区内名校内涵发展为依托,进行名校的集团化办学,促进区域内学校办学品质的整体提升,规模效益日益凸显。

案例三:建平(集团)学校发挥名校品牌效应。

建平(集团)学校于1996年成立,经过16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包括7所公办学校和1所民办学校在内的8所学校的规模,涵盖了中学、小学和公办、民办的模式。在管理上,集团学校的发展也由先期的输出教育管理、教育人才和教学模式,转变为如今的通过领会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发挥独立的品牌效应等方面,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其中,各成员学校以联席会议为载体,形成“分层制衡”的民主管理模式,实行集团理事会领导下的各成员学校校长负责制;以《 建平管理手册 》为契机,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升了集团整体的管理水平,保证了组织的合理运作;加强集团内部各个层面的培训,形成集团团队精神和归属意识;围绕建平育人目标,各校从不同角度诠释办学理念,丰富育人模式,促进成员学校都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等。[1]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民主合作的方式,使得建平(集团)学校长期能够保持高位的运行与发展,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四、社会借力:委托管理

委托管理指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具有专业资质、具备管理能力的社会中介机构管理中小学和幼儿园,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委托管理是政府探索管、办、评分离机制,通过购买服务,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效应,探索教育均衡化的新途径。[2]

案例四:上海福山教育文化传播与管理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托管高行小学。

高行小学在2007年9月接受托管前,是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学校总体保持正常运行,但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实施举措不够有力,学校缺少生机与活力。正式托管以来,学校制订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学校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提升。

以下以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为例,受托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是管理层面的创新。学校成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教师”的分层管理网络。

二是借力高端引领,提升师资水平。一方面由“中心”牵线搭桥,邀请市、区专家对各学科的教师进行指导,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与福山优质教育资源的联动,联合教研、登门送教、结对指导等为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多样有效的形式,基于课堂实际的问题解决,受到教师普遍欢迎。

三是多样化锻炼,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除了常规的教学研讨,学校每年还联合“中心”组织教学比赛,承担署、区级公开研讨活动,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各类实践活动促使教师在行动中发展专业能力,一批年轻教师得到了长足进步。教师在自我成长和同伴进步中树立信念,更加自觉地投入到专业发展中去。

四是自学和互动结合,全面提升教师素养。除关注课堂教学,托管规划中还重视教师个体的学习。几年来,教师通过集中辅导及自学,学习了新课程理论、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理论知识。学校定期开设教师论坛,交流学习体会,引导教师反思日常教学,及时小结和提炼教学经验,促进自我发展。

委托管理是在短时间内转变薄弱学校发展模式、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目的是在一定时限内使学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需要明确委托管理的基本程序,通过对委托管理的有效评估,来进一步推进社会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流动,提高学校教育服务供给的质量。

五、结语

从浦东新区的实践成效来看,校际合作是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包括(教育)决策者在内的大部分人的共同愿望,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利用“公权力”推动相关的教育改革实践,以实现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追求,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但是,真正决定教育发展的,还是市场的选择、社会的选择。另外,不均衡是常态化的,是绝对存在的。行政上的干预,可以使作为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学校在硬件上达到一致,但是校际之间的差距依然会通过不成正比的“投入/产出率”体现出来。所以,校际合作的未来出路,就在于学校能够将外在的“引导”逐步转化为内在需求的表达与探索,从自主办学的角度来寻求学校发展的适度空间,从而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创新教育公共治理结构,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殷凤,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小华,上海市长宁区政协,上海,200000)

参考文献:

第2篇: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一、主要成绩

1、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范办学行为的舆论宣传。

从督查情况看,各校能够按照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迅速启动规范办学行为集中整治的专项行动,召开全体教师会就规范办学行为工作进行了宣传和部署。

团结路小学结合实际,月日制发了《关于进一步遏制有偿家教的紧急通知》,再次重申并告诫全体教师不得进行有偿家教和其它违规行为,同时每位教师与学校签了承诺书。公园路小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开学前就分别与每个老师签订《公园路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责任书》,并拿出了具体督查办法和处罚措施。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落实活动课程的开设。

各校均能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多数学校还注重了校本教材的开发,设置本校的特色课。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实验小学课外活动抓得早,效果好。学校根据制定的“体艺2+1项目”活动方案第一周就认真实施,并有详实的记录和评价,学生调查反响很好,书法特色兴趣活动以及安全专题教育学校落实到位。江汉路小学的“十个好习惯”德育主题活动已经开始起动,实验中学消防安全专题教育在市消防中队的指导下得到了规范扎实的开展。在课程的落实上,总体情况不错。

3、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督查情况看,各校认真执行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和经审查批准的作息时间。严格遵守了学生到校离校时间的有关规定,中小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受访学生普遍反映能够承受。问安小学寄宿学生时间充裕,早晚有老师专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4、学生用书管理规范,“两规两不准”基本得到落实。各校均建立了学生用书台帐,学校有专人负责管理,学生基本没有规定书目和规定发行渠道外的书籍、资料。公园路小学制定了教室室内整治检查表,其中对学生用书专列一项进行检查落实,在此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从督查的情况看,成绩是主要的,但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少数学校对规范办学行为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学校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缺乏制度化、长效性,常常是上面要求严格就行动一下,然后就放松下来。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办为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开展“课内比教学”的重大活动,要通过提高教学效率来比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防止学校恶性竞争,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今年市教育局也正在接受市人大开展的行风评议工作,规范办学行为,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正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因此,各校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理解、布署这一工作。

(二)部分学校在学生教辅用书的管理上还有待加强。督查中发现,实验小学学生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语文数学学科自购练习题。市教育局在此方面明确规定了“两规两不准”,学校应从严把握,坚决制止学生资料使用上的违规行为。

(三)个别教师,视教育局三令五申严禁有偿补课之不顾,为了个人利益,仍有以家教、托管形式的有偿补课,主要是以数学、语文、英语三科居多。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策水平。全市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让师生熟知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文件内容,领会文件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学校要以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2、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大查处力度。规范办学行为效果如何,最终的折射出的是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强过程监管,及时查处问题,落实到人,及时整改。

第3篇: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现将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考虑起草合理的整改方案

6月29日到7月8日,学校根据分析检查报告,把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三个突出问题作为整改重点,特别是把党员干部党性、党纪、党风上存在的“工作不敢得罪人”以及学生家长反映的后勤服务质量不优、教育环境不雅、教学特色不显等四个突出问题作为整改重点,科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确定整改落实的事项、目标、措施、责任人和时限要求。并广泛征求党员干部、服务对象意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讨论,修学改习完网善。

二、具体细化建立完备的整改台帐

7月9日到12日,学校进一步细化整改落实方案,建立完备的整改台帐。学校分别从提高教师科研素质、改进高效课堂、解决教师生活、解决学生学习条件等14个方面建立了完备的整改台帐,并把涉及到的每一个问题制定明确的整改目标、具体的整改事项、有效的整改措施、明晰的责任分工和严格的整改时限,以便整改落实工作按计划推进。学校将整改落实方案在学校信息栏向学生、教师、家长公布宣传,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三、结合实际解决突出的重点问题

解决了教师住房漏雨问题;学生课桌椅破旧问题;b校区托管楼墙面污损、楼顶渗水问题;a校区简易食堂兴建问题;幼儿园地面防滑问题和教师教学科研素质提高问题。

这六大问题的解决,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升了课堂的高效;解决了教师生活的后顾之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优雅环境,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四、调研讨论不断完善各项体制

8月初到中旬,学校组织政教处、教务处、办公室等五个处室,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工作措施、奖惩办法、教师一日工作常规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在广大教师中间开展调研,经过教职工多次集体、分层讨论,检查其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找准抓住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缺陷。在全面清理制度缺陷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了各项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学校五大处室共修改完善十个基本制度,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比较科学合理的各项管理机制。

五、认真组织做好学习实践总结

8月15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及中层以上干部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实践成果、思想认识成果以及有特色的好做法、好经验。特别是对于各处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完善以前的各种体制,形成了适合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文字。

同时,学校针对每位党员同志对自己作出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组织开展互查互评,为每位党员的不断完善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并且组织党员和中层以上干部,研讨学校发展的现状,寻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完善学校发展的蓝图,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

六、扎实有效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

8月中旬,学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一是组织教职工会议测评,二是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离退休干部座谈会议测评,三是组织部分家长代表进行测评。

通过这三种形式的测评,不仅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蓝图以及工作实践向社会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联手社会,让全社会的各层代表都来关注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将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融入到社会。

本次开展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教职工对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满意率达百分之九十九,社会代表及学生家长的满意率达百分之九十八,并对学校在实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作出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也对部分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希望。学校也对这些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整理,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

七、积极筹备组织专项经验交流

学校为将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经验与特色进行巩固、深化,在党员与中层干部中间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专题经验交流。

8月19日学校组织召开了“学习科学实践观经验交流”专题会议,会议由**校长组织,会议围绕“学习科学实践观,加快发展步伐”这个主题,分别从学校层面、处室层面、个人层面进行交流。

在这次专题经验交流会上,学校做了《深入学习科学实践观,搞好学校建设工作》的经验交流报告,教务处、政教处分别做了如何在科学实践观的引领下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和扎实展开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经验交流。党员代表马艳同志也做了如何在实践学习中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做了经验交流。

通过这三个层面的经验交流,让这次深入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活动中的学校工作、处室工作与个人工作得以展示,并促进学校与教师个人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形成特色。

八、形式多样表彰学习活动先进

学校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总结表彰活动,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对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表现积极、整改得力的处室及个人进行表彰。通过无记名投票和党小组的集休讨论,共有政教处、教务处等两个处室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处室,同时还评出了以卢士保、吴金智等为代表的八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个人。这些先进处室与先进个人的评选,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性,再次掀起了全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

第4篇: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管理审计 内涵式发展 受托责任 高校

党的18大以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认识继续深化,并把教育提高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伴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已步入改革发展的新常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现出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校行政化倾向加剧、教育管理链条延伸、办学资金筹集多元、校园开放程度提高、教育质量不均衡、人才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校新常态发展带来新的复杂影响。

现阶段下,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方面承担监督职能的审计,如何在反腐、改革、法制和发展的主题下扮演更加出色的职能角色,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特别是高校发展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公认的“确认”与“咨询”职能如何更好地扮演高校机体的“免疫系统”,更充分全面地参与高校治理,提升高等院校的核心发展竞争力,管理审计的现实探索意义显而易见。

一、高校开展管理审计的驱动力分析

(一)理论驱动

1、受托管理责任驱动

由于审计直接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这一基础关系,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受托责任这一概念已然进行了发展和延伸。从受托责任的发展轨迹探析,处于传统审计关系中的“受托人”所承担的受托关系已不局限于财务责任,全面承担管理责任已成为“受托人”的现实职责所需,审查和评价受托管理责任就成为组织内部审计活动发展的直接动因和理论必然。

本文将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进行了解析,见图1。可以看出,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可分为一级受托和二级受托。一级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高校校级领导班子受国家上级组织部门任命,全面参与高校治理,承担高校管理的全面责任;二级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高校内部党政、院系、后勤、经营产业及其他所属单位负责人受高校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参与高校各项事业的经营管理,其所承担的也是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全面性管理责任。因此,对高校两级受托管理责任的监督与评价就成为管理审计在高校开展的基本理论基础。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驱动

党的十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的指导方针,并特别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以看出,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下一步改革发展的总理论指引。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侧重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高校内涵式发展既要增强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优化学校管理、突出学校文化,也要注重提升教育科研质量、改善学生素质、增强师资培训。紧紧依托内涵式发展这一新常态主题,把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内部审计服务高校的基本面和主渠道。这一新要求,使内部审计过去仅停留在财务层面的审计关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全面深入开展管理审计是必然选择。

(二)实践驱动

1、生存环境的现实驱动

伴随高校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尤其是近些年高校财务核算规范化活动纵深推广,其财务核算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显改善,内部审计专注于财务审查的生存空间日益被挤压和缩小。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审计长期专注传统财务监督,这种传统模式表现出的静态监督、节点审查、“秋后算账”等特点已无法适应高校新常态,同时这种长期“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使内部审计面临的工作环境、人际及职业发展受到较大程度制约,审计人员面临“四面楚歌”。基于此,内部审计迫切需要转变理念、更新思路、拓新渠道,逐步改善自身生存环境,使审计人员工作“得心”、“顺心”、“舒心”,管理审计为实现上述目标拓展了生存空间与价值链。

2、实践发展的现实驱动

十以来,国家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依法治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并从国家层面部署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气整治和预防腐败,这些新常态对内部审计提供了新机遇。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部门,如何在新常态下迎接机遇、接受挑战成为这一行业的现实课题。显然,传统财务审计、监督型审计已不能满足新形势、新要求。如何从根本上适应国家对内部审计的新期待,内部审计实践需要全面革新,管理审计势在必行。

二、高校实践管理审计的主要方式与渠道

近些年,高校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学科优化、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合作与管理、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深刻把握高校的业务特征、具体环境、运作规律和资源特点,管理审计的开展才能有的放矢。

(一)评估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工作

内部控制是组织内部治理体系的第一道屏障,通过分析评估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运行状况,对于促进高校健全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有着直接的现实价值。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确认和评估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模式开展:一是按照各业务类别开展评估,对高校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固定资产管理内控体系、采购招标管理内控体系、教学科研管理内控体系、人才引进培养内控体系、招生录取管理内控体系、行政管理内控体系等开展专项评估;二是以重要业务活动的运行单位为评估对象,对重要行政部门(如财务部、科研部、教务部、设备部、学生工作部等)、下属教学单位(如科研中心、教学学院、实验中心等)、相关后勤实体(如校办企业、院办企业、饭堂、交通管理中心等)以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内控评估。通过高校各层级、各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估,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建设和有效性执行,为高校健康有效运转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对高校重大管理活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职能的延伸和拓展,是组织治理体系的第二道屏障。高校作为一个培养教育人才的组织机构,也存在各种管理运营风险,对风险的及时评估与管控理应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向之一。一般意义上,内部审计承担了对一个组织风险的再确认和再评估职责,但国内高校普遍没有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高校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职责还未能有效建立起来,因此,内部审计目前应直接从高校风险的确认、分析和评估入手,承担起风险管控的主力军角色。风险评估应重点围绕高校实体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工程建设管理、预算执行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筹资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重大管理活动,通过风险评估,有效控制和降低高校管理风险,实现和维护高校的权益价值。

(三)开展高校资源类评审工作

主要审查和评价高校各类经费、经营实体、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等管理及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挖掘资源使用潜力,堵塞资源管理漏洞,实现高校资源价值最大化。

1、经费资源审查

高校近些年加快了跨越式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一方面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分校区建设、老校区改造聚集释放,很多高校都背负了较为沉重的贷款包袱,一些高校甚至由于资金紧张影响正常的教学与科研投入。对高校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实体创收、贷款投资、专项基金、各种捐款等资金的效益性开展审查评价,对于提升经费使用率、纠正经费管理使用不当具有直接作用,也是缓解高校资金紧张、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有效途径。

2、经营实体审查

对高校校办企业、院办企业、对外合作企业、控股参股企业以及各种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查。主要审查经营实体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维护高校总体利益,经营实体对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经营实体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及合规性,经营实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高校对经营实体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经营实体对高校的经济贡献分析,经营实体经营管理的优化性建议,产学研发展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效益性评价等。通过审查,最大限度的发挥经营实体对高校主业发展的反哺作用。

3、技术资源评审

对高校研发、引入、合作的技术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评审,评审主要包括:是否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是否有利于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是否做到技术的及时申报和有效保护,技术对外合作或市场化利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技术的合作模式、形式、权益分配是否科学合理有效,技术资源研发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技术的市场转化情况评价等。通过对技术类资源的合理性评审,最大限度的发挥技术资源的价值优势。

4、人力资源评估

高校人力资源评估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一是对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整理性评估,可采取课件查阅、课堂随听、查阅备课记录、考试抽样等技术手段,对各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通过科研课题的申请数量、课题申请级别、科研经费申请总额、科研经费开支使用、科研成果级别、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的获奖及社会影响力等因素,评估科研情况。二是对高校学生(特别是毕业生)表现进行分析,既可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到课率、课程成绩、社会实践活动、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也可以采取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市场调研、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学生毕业后的知识掌握、社会能力、就业状况、市场主体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评,并通过测评为高校教育科研活动的调整优化提供支撑。

5、其他资源评价

一是对高校的图书资源进行评价,评价资源存量的合理性、资源投入、资源利用率和效果,并参照国家规定、行业标准和兄弟院校进行横向数据对比,查找问题或不足;二是对大型设备类等固定资产资源进行评价,评价资源的分布、产权、登记、管理及日常使用情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效益。

(四)及时服务高校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事项,当好高校管理班子的发展谋士和参谋助手角色

高校内部审计的一大职责就是为管理层处置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战略性事项提供决策信息和参考办法。比如对办学方针及方向的重大调整、学科的整合优化、教学科研政策的调整、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重大人才引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营实体改革改制、教学单位整合、教职工福利待遇、对外经济合作等事项开展专项审计服务。

(五)密切跟踪教育发展动态,创造性的开展审计咨询工作,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内部审计所具有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以相对独立客观的身份从组织全局去思考现象、分析问题、找到原因、提出对策,内部审计的咨询与服务功能需要重视和加强。

1、配合高校重点改革

如开展高校行政体系的管理控制评估、财务管控的完善性建议、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调查、教职员工的满意度调查、校级工作的组织协调优化建议、人员流动率分析评估、老师学生诉求分析、学生就业市场调研、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校园交通运行的合理化建议、校园饭堂管理的优化建议、教职员工对改善学校管理的建议收集与分析等。

2、推动高校精细化管理提升

如开展校级财务管理、账务咨询、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创收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与宣传工作,建立起动态的培训与沟通渠道,做到动态化服务;开通服务热线、服务电话或服务邮箱,不定期收集汇总和解答高校各方面的咨询性诉求。

三、高校开展管理审计的注意事项

(一)深刻分析各高校的具体环境,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管理审计工作,做到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开展管理审计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财务监督型审计,经济监督仍然是高校审计部门责无旁贷的法定职责。一个高校开展管理审计的程度、广度和深度需要结合高校的自身发展和内审部门的实际现状进行安排,既要认真分析高校的管理现状、内部控制、财务信息及依法治校等方面情况,也要冷静分析内部审计环境建设发展情况,如果上述情况较好,就可以增强管理审计的工作权重,反之,则需要渐进式推进管理审计工作。

(二)更新审计人员的思想理念、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管理审计侧重于对组织各类管理信息的综合审查,这对审计人员在管理、内控、风险、市场、信息技术等专业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审计人员的思想意识、思考方式、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理念、更新观念、摄取新知、敢于创新,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管理审计的工作需要。

(三)主动开展审计宣传,为管理审计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长期以来,内审部门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业务轻宣传、重结果轻过程、重监督轻服务现象,这种现象造成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长期处于“弦紧绷”、“背靠背”状态,内部审计环境始终得不到根本改善。审计人员要树立起积极主动的审计营销意识,逐步得到校内外特别是高校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认可与支持,不断优化审计环境,为管理审计实践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四)建立高校管理审计的制度体系和实务框架指引

高校管理审计的制度与准则缺失一定程度阻碍了管理审计的实践发展,推动建立教育系统管理审计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指南对指导和推动管理审计工作非常迫切和必要。各高校应积极摸索管理审计的实务模式、行为规范和操作指引,为高校开展管理审计提供直接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修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S].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第5篇: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资源配置作为教育公平的物质基础,是决定教育公平的重要物质条件。对此,区域内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研制中小学资源配置标准的基础上,盘点现有中小学校的资产及投入情况,并查缺补漏,积极吸纳社会力量的办学补充,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入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在研制标准方面,建议区域内教育部门从中小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基本需要出发,研制不同规模的中小学校的资源配置标准,不仅仅以学生数量作为办公经费拨付的依据,还应以学校硬件设施能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参考。制定标准之后,要面向社会公布,征求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会各界的意见,修订区域内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等资源配置标准,形成政府主导的教育常态化投入机制。 

在盘点资产方面,可以坚持学校自我评审与教育主管部门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资产评审,主要盘点学校现有的教育投入、硬件设施、器材配备等固定资产,登记造册之后赋予学校法人法律责任,保证其具有保护、管理和常态化使用资产的权利和义务。盘点资产之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形成区域内学校资产统计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向区域内政府提出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建议与要求,争取到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落实。 

在查缺补漏方面,由政府牵头,由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等组成工作小组,审计各校的资产情况,并列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校舍更新工程任务清单和学校仪器设备等内设条件改善的具体投资清单,以政府招标的形式为中小学校补充各项应配备的硬件设施和器材。在教师工资发放方面,实现区域内统一标准,保证教师权益与工资收入的公平和教育投入的公平,尽可能缩小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 

在民办学校补充方面,政府可以在保证公办学校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吸纳社会优良资本和人力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可以低息贷款帮扶的形式鼓励有为的校长或教师下海创办民办学校,也可以将薄弱学校托管为民办学校,从而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尽可能地为学生和家长多提供一种选择。 

二、师资建设策:名师孵化→城乡流动→素质培优→资源开发 

师资的公平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名师在名校扎堆的现象比较普遍,薄弱学校的名师则少得可怜,其教师的专业成长令人堪忧,再加上当前区域内教师流动的政策缺失,教师内在的成长潜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学校管理层的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不强……种种问题都制约了师资建设的公平,从而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我提出“名师孵化→城乡流动→素质培优→资源开发”策略。 

在名师孵化方面,笔者建议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尽快调研区域内各学科的名师(教学能手)在市直、乡镇中小学中的分布情况,建立网络化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镇级名师团队,打破现有的教师工作单位,区域内设立大教研区,选派各科名师团队平均分布各教研区各校,建立名师工作站,建立名师教育博客组和教师专业成长论坛,鼓励名师外出讲学与取经,创造条件让名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一大批本土化的名师。 

在城乡教师流动方面,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城乡教师流动的方案及激励性制度,优先安排居住在城市的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进行人才代培,安排乡镇中小学领导、教师与城市中小学领导、教师互换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安排城市中小学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将教师晋升职称、评优树先与城乡交流挂钩,发挥评价杠杆作用,引领教师在城乡交流中整合成长资源。 

在教师素质培优方面,围绕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教学思想、学科教学风格等与教育院校、教科所等教学研究机构联合研制新教师素质模型,有针对性地开发自助餐式的上百门培训课程资源,分发教师素质培优学习单,引领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自选自己感兴趣的培训科目进行学习。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基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读书、外出培训、外地挂职的专项费用。年富力强的退休教师可以返聘到校发挥传帮带作用。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教师自选工作任务与学校领导委派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位教师挖掘自身的潜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专长于教育理论研究的以教研科研工作为主,教学任务为辅,专长于教育行动研究的,为其创设研究环境和条件。摒弃“教而优则仕”的陈旧观念,培养与提拔专长于管理的教师走上领导岗位,专长于课堂教学研究的坚守课堂。 

三、生源优化策:素质模型→观察诊断→智慧指引→全面优化 

学生既是教育公平的受益者,也是教育公平的参与者,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晴雨表。在当前推进外来人口子女就近入学、试行分步接纳的基础上,我们也不可忽视入学后的学生在微观层面上所遭遇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比如学困生被歧视、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难度大、留守儿童的教育无方等,这都需要我们在区域内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予以破解。 

第6篇: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1、进一步深化中考中招改革。扩大中考中招改革实验范围至20个县(市、区),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将均衡招生比例提高至40%—50%。

2、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努力把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适时召开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总结九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两年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经验,巩固扩大课改成果,部署工作。

3、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按照孙刚副省长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和2009年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交流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一次集中采访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抓好样本学校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大学--中学合作体试点;继续加强课改师资培训尤其是选修课、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项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快制订2011年高考改革方案;开展“我的课改故事”征文评比、优秀教案和教学实录评比、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通用技术优质课评比、精品校本课程评比等活动,继续组织专家视导活动。推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

4、做好普通高中首次评估工作。随机选取20所普通高中进行评估,引导学校加强内涵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创造特色。做好普通高中电子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

二、把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5、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把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指导督促各地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适时召开第二次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总结和交流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6、积极推进城镇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加强对示范镇中心小学、初中和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动各地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建立健全以城镇为依托、城乡衔接、布局合理的中小学网点布局。

7、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根据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制订下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评选细则,评选表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并给予适当奖励。

8、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会同有关处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情况,制定《*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同时,督促各地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达标。

9、继续组织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督促南昌市教育局和东湖区、西湖区教育局以及委、厅各有关处室和直属各单位认真落实帮扶方案,及时总结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扩大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受援方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10、开展城区扩充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全省中心城区通过联合、兼并、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城区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全覆盖,带动薄弱学校建设,破解城区义务教育择校热难题,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贯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1、强化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生省情教育。

12、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召开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

13、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月”活动。在全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素质教育月”活动,形成每年一个主题,每年一次集中展示的活动制度。鼓励各地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出发,形成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推进模式。

14、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5、继续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加强班主任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评选表彰工作,组织拍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专题宣传片,总结和宣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

16、推动学生校外教育广泛开展。探索建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评估,以评促建。

17、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换届改选全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充实一线德育工作者,加大对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开发校本德育资源。

四、建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长效机制

18、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破解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各种难题的针对性措施。标本兼治,分类指导,有步骤、有重点地逐个解决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

19、继续坚持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分片包干责任制和月报制度。进一步督促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20、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规范办学行为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规范办学行为的良好局面

五、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21、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时召开全省第二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表彰一批全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出台《*省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实施意见》,促使我省特殊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2、继续推动各地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研究制订《*省特殊教育学校合格标准》和《*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评估标准》,推动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努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23、继续加强全省特教学校师资培训工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开展第三届特教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提高特教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4、在全国“助残日”组织开展一次大型的扶残、助残活动,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关心特殊教育。

25、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大力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制定《*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标准》,启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达标活动”;组织第二期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继续组织开展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2010年新增结对乡镇中心幼儿园100所。

26、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促各地从规划着手,在做强做优民办骨干幼儿园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民办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全省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

27、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加强幼教师资培训。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切实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工作

28、全面贯彻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全省中小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举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办好内地民族班,全面完成国家和省政府确定的内地民族班招生任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班、新疆班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内地民族班的内部管理,确保内地民族班安全稳定。

29、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中小学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加强中小学安全督查指导,加强对学校针对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组织开展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设交通安全教育专栏,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在部分县(市、区)巡回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演练,评选全省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7篇: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Web;校园网网络故障;;Vb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4-3268-03

The Campus Network Based on Web Network Faul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ZHONG Bai-sheng

(Guang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zhou 510800,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schools because of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and have their own school site, and in the campus websit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s the campus network fault repair of the han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SP and JavaScript, VBScript scripting language, dynamic webpage and database integration, an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for dealing with this method has great limit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mainly uses the technology, and is based on the NET Framework platform of a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process, can be through the C language to complete. In this system, the technology can avoid the database connection dependence, also can accommodate relations more complex data; and, this kind of mode, the maintenance cost is also a certain degree of control, the software scalability and portability of a further im proved, but also to ensur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network stability, further, the developer productivity as well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ycle have certain help; relative to the ASP, ASENET the use procedure configuration has higher security. And the security mechanism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for more in-depth studies.省略; vb

1绪论

1.1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和来源

校园网网络故障维修系统在高校的网络维护当中是必不可少的,原因在于校园网网络故障维修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方式。但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人们的管理方式依然局限于传统模式,而传统模式的保密性与效率都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而且,在进行更新、维护等处理时给管理人员带来的工作量和麻烦是相当大的。特别是近几年高校合并、扩招,也就使得人工管理的缺点日益突出。

ASENET作为一个开发系统,是基于组件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员就能够使用例如文件上传、E-Mail发送、文件操作、广告等内容丰富的组件。此外,程序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发出适合自己运用的组件,将的功能进一步的扩展。对于代码程度的实现以及分离HTML代码的时候,使用Code-Behind技术或者是直接支持组件能够更好的进行处理。ASENET采用了新的叫做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也可以很容易地开发应用系统,促使技术的系统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相对于ASP来说,配置应用程序中ASENET的安全性更高。在中身份认证有None、Windows、Forms、Passport等四种方式。是属于本地的Windows帐户,如果省略了对于身份的验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的有效性不失。等到身份加以确认之后,对于用户访问的某些页面的限制以及允许,并且对ASPJ忸T安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2000年6月22日,微软公司向全球宣布了其下一代软件与服务,即平台的构想与实施步骤lIJ。.Net的目标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在处理个人数据、上网或者是玩游戏,都可以通过手机或者是掌上电脑等设备来完成。我们通俗一点说明,.NET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搭建第三代互联网平台。从.NET的之日开始,国内外对它的研究比较多。国外对研究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Jesse Liberty和Dan Hurwitz展示如何使用VisualStudi02005、c群2.0和2.0来构建下一代Web应用程序H。你很快就能够用比你所能想象的更少的时间及更少的代码来建立更安全和更交互的站点。

Glenn Johnson是一名专业培训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他曾担任过Tyco国际集团的信息技术和技术支持总管,目前在开展自己的培训、咨询和开发业务。他开发过课件,并在全球各地讲过Microsoft ASENET,,C样和.NET课程。并出版了专门介绍Microsoft 2.0的基本功能和新特性的技术参考书,讲解非连接类、连接类、日志跟踪、数据连接的高级主题、并发冲突、数据网格控件、事务、元数据、安全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技术的研究也正在兴起。由于具有简洁的设计和实施,加上其开发环境允许设置断点、跟踪代码段和查看调用堆栈,是一个复杂的调试环境,这样必然导致许多第三方的ASENET IDE解决方案已经或正在出现。另外ASENET主要应用于W’mdows平台,虽然添加组件后也可以用于Linux平台,但是很多重要的功能没办法实现。针对这些情况,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技术的研究也正在兴起。郝刚,多年从事计算机软件、通信、电视系统等工作。2000年开始致力于.NET技术研究。至今,已十余篇,并于2006年出版新作

1.3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基予的校园网网络故障维修系统为应用背景,主要研究下面两方面的问题:(1)在技术方面,文中所采用的技术相比ASP更加的先进,并且建立出划分模块以及系统的模型,在访问数据库的时候,基于技术,并且构建出一个完整性较高的校园网网络故障维修系统。(2)改进ASENET技术的安全机制,对系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测,分析评测结果,并就的安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提出了几个观点及改进建议。

2系统开发相关技术分析

2.1 .NET Framework

微软公司将.NET Framework看成为了发展的一个全新的目标,而.NET Framework将公司的战略核心、洞察力等等都包含在了其中。并且,在开发出来的产品当中,微软公司都是要求了围绕此战略进行研究开发的,.NET Framework作为核心技术,该框架全方位的对于.NE核心的技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支持。作为现代化当中一种较为新颖的平台技术,在一定程度的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的过程,当然是在Internet的环境当中实现的。对于信息的主要内容、时间以及传送的控制方面,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更加优秀。. NET Framework类库与公共语言运行库是.NET Framework的两个重要的足见部分。

2.2 技术

新模型是基于技术可以创建强大的可编程Web页面:打破了传统应用程序开发和Web开发之间曾经存在的界限;与所有浏览器和移动设备兼容;与所有语言兼容,只要该语言被公共语言运行库支持;页面上允许代码和内容分离;支持庞大的控件集;提供状态管理功能集,用以保存Web页面在不同请求之间的状态.相对于ASP而言,也具备一定的优越性,而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作为了.NET Framework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NET Framework自身所拥有的安全性集于一身,并且在运行方面,是在公共语言的运行库当中进行托管式的运行。在功能执行上主要是对于.NET库所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进行一定的责任管理。(2)ASENET并非是被解释出来的,二是通过了编译方式呈现的,也提高了其运行的速度。但是ASP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解释的原因,导致了在执行的过程中,速度较为缓慢;频繁的对于文件进行访问;在版本方面,脚本主机的版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语言的开发上,空间也十分的有限。(3)ASENET在支持上面,适合于多种的语言,只要是在语言方面属于.NET,都能够正常的进行。而对于.NET来说,其真正的语言是Microsoft中间语言;(4)对于多种的设备与浏览器,ASENET都能够支持运作,并且其兼容性较强;(5)ASENET属于一种完全面向于对象的一种语言,在Web.UI.Page .System的对象之上,ASPX页面得以继承,在使用上,ASPX能够作为重点使用的一部分,并且在操作方面,仅仅需要将Web的应用程序的命名空间加以引用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6)包的本身就具有安全模型,在配置方面也具有自身的可移植性,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与windows用户间的依赖性减小,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作为配置语言,应用程序包含Web.Coflg配置文件;(7)在(visual )环境下ASENET是采取控件驱动的机制,服务器识别的HTML控件:从ASP向迁移的一个方法是把runa-t-2"server"添加到HTML控件中.如:数据绑定控件SQL Data Reader;(8)由于在元件当中,ASP并没有将任何的输出的数据作为内容提供出来,因此,进行数据库页面的的撰写的过程当中,进行一次的读取记录,借助的为ADO的Record Set,然而,Dam Grid等数据库的元件在的使用,其数据就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存取。(9)在更新方面,可以进行实时的更新。在文件的更新方面,管理人员不在需要将网络的服务器关闭或者是将应用程序停止。并且永远不会锁定应用程序的文件,所以,有可能有覆盖的现象出现在程序的正常运行当中,在文件进行了更新之后,作为运行的系统,也能够温和的将其转换到新的版本之中去。

3.1系统需求分析

校园网网络故障维修系统主要是满足学校管理校园网以及相关的年级、班级、课程、教师等信息需求。需求的具体功能如下:(1)在进行用户的注册与登录方面:对于用户登录的信息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进行验证;用户注册主要是由系统管理员添加新的用户。(2)用户和角色管理:用户和角色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以及用户和角色之间的关系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添加角色和用户修改密码等。(3)故障报修模块,根据自动生成的账单号管理维修进度、维修结果。(4)问题检索,根据问题检索查询问题的解决方法。(5)后台管理,根据数据自动统计常见问题及网管的工作量。

3.2系统架构设计

在本论文当中所设计到的Web应用系统主要是数据库、数据访问层、Web显示层三个方面的架构层。而系统的主要设计框架如下:

图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图

之下的程序就是在介绍数据访问层的方面,主要的实现手段。一般来说,是通过的User DB类进行实现的,具体的实现方法:

∥从用户表Users获取所有用户信息public Sql Data Reader Get Users 0,

∥从用户表Users获取单个用户信息

publ/c SqlDataReader GetSingleUser(int nUserslD)

∥添加新用户到用户表Users中

public int AddUser(Smng sUserName,String sPassword,String sEmail,int nRoleID)

∥更新用户的密码

public void UpdateUserPWD(int nUserlD,String sPassword)

∥从用户表Users中删除用户

public void DeleteUser(int nUserlD)

∥从用户表Users中获取用户D,用于用户登录

public SqlDataReader GetUserLogin(String sUserName,String sPassword)

∥验证用户是否为超级管理员或者系统管理员

public static int IsAuthorityAdmin(String sUserID)

3.3系统功能设计

在本系统的设计当中,作为学校校园网的网络故障的维修系统来说,他是完整的。考虑到系统的具体需求,我们能够分析出要求为:其一,界面友好,并且操作起来简单易懂;其二,在主页的对应栏当中能够及时的观察到信息的处理;其三,无论是在录入、更新、查询或者是删除信息等方面的功能都相对完善;其四,考虑到学校的不同要求,此系统只需要稍微进行一下修改,就可以适应其他学校管理系统的需求,其可移植性较高。

4结论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因为Internet的普及,而拥有属于自己学校的网站,而在校园网站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校园的网络故障的维修这一方面。从一般的情况来说,传统模式之下,主要分为了两种网站管理方法:其一,静态的HT? ML页面,是采取的将页面重新制作之后,然后再将页面进行上传处理,并且将相应的连接进行修改,但是没在效率方面稍显不足;其二,基于脚本语言(ASP、Ⅶscript等),是将数据库结合于动态网页,这属于目前比较实用的方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ASP只能使用脚本语言,主要依靠Java Script和VB Script:ASP代码与HTML代码没有分开,各种混杂的代码不方便前期的设计和后期的维护;由于ASP的服务器端资源解释型脚本,而解释型脚本执行速度比被编译的程序慢得多;另强,脚本平台带来的问题(ASP变量全部是Variant类型)使得其代码像意大利面条一样混杂。

参考文献:

[1]肖文军.浅析计算机网络故障分析及维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8).

[2]王哲.校园网故障及解决[J].计算机安全,2007(10).

[3]古新文.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归类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5).

第8篇:托管学校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顶层设计;区域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基础设施投入阶段,主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终端设备的采购为标志。在这一阶段教育系统引入了众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二是应用系统开发推广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教育系统纷纷开展信息系统的开发、推广、应用工作,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开始体现应有的价值。在该阶段,无论是教育行政,还是基层学校,都纷纷建立了单位门户网站,开发了涉及教育系统人事、资产、财务等业务的信息化系统,教育信息化初步进入正轨。三是应用集成阶段。在应用系统开发推广阶段,教育系统各个业务条线为了支撑本条线业务,独立开发了相应的业务系统,各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冗余、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迫切需要将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在本阶段主要制定数据规范、数据交换标准,完成应用系统集成。四是以大数据应用为代表的教育辅助决策阶段,信息化系统遍及所有的核心业务,信息化数据覆盖系统内所有领域,数据增加速度快,数据范围广,形成了教育大数据,在这样的全样本数据中,挖掘教育发展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决策。第四阶段的主要特点为:数据全,应用系统覆盖各个业务条线,产生了大量数据;数据分析面向全体数据;数据分析重在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数据化程度高;数据复用程度高;以预测为主的辅助决策功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什么阶段呢?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了呢?首先要了解本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判断所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然后在当前发展阶段上进行深入发展,以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下面以笔者所在的闵行区为例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本区信息化现状,首先随机选取40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22所。分别从基础硬件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统计。

1.硬件设施现状

根据调研结果和表1可知,闵行区教育系统基层学校基础硬件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在网络方面,校园网100%地实现了全覆盖,100%地实现了百兆到桌面,七宝中学、闵行中学、蔷薇小学等学校还实现了千兆到桌面。有线网络环境覆盖办公室和教室,每个教室至少有一个网口,能够连接互联网。部分学校甚至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如汽轮小学。外网带宽100%达到10M及以上,部分学校达到450M的带宽。各学校都建设有专门的网络中心机房,专门用于服务器及网络核心设备的存放,专业化程度较高。平均每校拥有4.8台服务器,用于学校相关业务系统的支撑。40所学校教师人均电脑达到1.2台,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人手两机,一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平均每校有1.8个专用电脑机房,用于信息科技教学。平均每校拥有1.125个远程教室,平均每校拥有19.35个多媒体教室。闵行区基层学校基础硬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网络带宽逐年提高,网速不断提升。学校所有电脑设备每满五年便会统一申报购置新的机器,硬件建设已经基本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2.信息化系统现状

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复杂程度高,个性化程度高,开发难度大,市场中缺少成熟产品,因此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普遍不尽如人意。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所有学校都建设了学校新闻门户,用于学校的新闻宣传。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与学的相关业务中,各学校只在以下领域进行建设。有75%的学校建设了学习(课程)管理系统,其中有28所学校采用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Moodle。学习管理系统的建设缺乏个性化,没有针对本校特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有62.5%的学校建设了内部办公系统。办公应用范围较小,只有小部分学校实现了管理的流程化。有27.5%的学校建设了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资源库),但是资源库的建设层次比较低,没有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编码,统一使用,缺乏系统性。有25%的学校建设了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在学生管理系统、学业质量分析系统、家校互动和其他特色网站方面,建设的学校不足25%。建设学业质量分析系统的学校最少,只有7.5%的学校建成了学业质量分析系统。

3.区级信息化现状

闵行区教育信息化走在上海市前列,从基础硬件方面看,区建成了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2.5G带宽骨干网络,全区300多所中小幼学校通过5个接入点接入教育城域网,核心设备设在闵行区教育信息中心的专业机房,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总出口带宽达到1.2G,在上海市各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应用系统方面看,闵行区建设了面向管理、面向教师业务、面向学生业务等方面的业务系统。在面向管理方面,有区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的信息互联互通,以及相应的财务系统、资产系统等。在面向教师业务方面,建成了面向师训管理的学分银行,主要管理全区教师的培训业务;建成了面向教研业务的课堂教学研究网,实现了教研活动的数字化、流程化、规范化;正在建设辅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档案系统。区级应用系统如图1所示。

4.问题分析

由以上区校两级单位的信息化现状可知,闵行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前列,基础硬件设施已经不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开了支撑多个业务条线的应用系统,业务系统覆盖的面已经比较广泛,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来看,属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过渡阶段,目前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为:

(1)没有制定基础业务数据规范。基础业务数据规范是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目前闵行区内学校之间没有遵循统一的数据规范,如果要实现学校和区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存在一定的难度。

(2)业务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冗余,不能保证业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在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业务系统顺利运行,在当时条件下,不得不重复建设了若干数据模块,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但一旦有一个业务系统更改相关数据,就会造成系统之间数据的差异。

(3)没有实现基础元数据的共享。如学校机构编码、学籍信息、教师信息等,这些基础元数据没有实现全区的统一使用。

(4)业务系统建设中,没有对区、校进行功能细分。在业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没有界定清楚,哪些是需要学校开发的,哪些是区内统一开发的。在区内统一开发的系统中,没有充分体现区、校的功能定位,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

(5)应用系统不够全,没有覆盖所有业务。由现状分析可知,区内在教育管理方面做得相对健全,在教与学的核心业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区内教育科研、德育工作、干部培训、教师发展等业务没有实现数字化;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学习内容的统一管理;大多数学校没有实现学生管理的数字化;虽然闵行区内正在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实验,但是数字化教与学的平台还不够完善。由此可见,闵行区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系统还不够健全,需要继续深化发展。

(6)用户体验不够理想,没有实现一站式登录和统一消息机制。闵行区已建成的业务系统中,由于部门划分等种种原因,系统独立性较强,而对于终端用户教师和学生来说,系统没有实现统一登录,系统之间的操作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实现统一风格,造成用户体验不够好。

(7)所有业务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标准。除了用户体验不好外,各业务系统很少实现了流程化,具体业务的操作复杂,没有规范化的流程引导,信息系统运维难度大。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统一的标准;转变系统建设理念,面向服务,服务于教师、学生、决策者及社会;实现公共数据的统一使用和共享,实现基础元数据的共享;对区域教育业务进行深入梳理,完善业务系统;准确定位区校两级平台。

1.整体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实现以上要求,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我们应当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部署。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各个业务条线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从而准确定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

参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了闵行区教育信息化总体架构(见图2)。主要分为基础硬件层、数据层、技术支撑层、业务层、门户层、访问层、用户层。

基础硬件层,采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硬件设备利用率,增加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逐步实现向基础硬件设备“云”的过渡。

数据层,主要由基础库(学籍库、教师库、组织机构库、标准元数据库)和各业务库等主题库组成。基础库除了供本业务系统调用外,还需实现基础库的共享。提供基础库使用接口,提供基础数据源服务和基础数据校验服务。

技术支撑层,主要包括统一认证、数据交换、消息中间件和应用中间件。区域教育信息化平台中需提供统一认证服务,提供统一认证开放接口,供所有业务系统统一使用,可供基层学校接入使用。数据交换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区校之间的数据同步和交换。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分布式系统的集成,用户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应用中间件则用于功能模块,实现功能的系统间共用。技术支撑层为业务系统之间、区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与集成整合提供了基础。

业务层主要针对教育系统不同的用户主体,设计不同的业务系统。教育管理者,主要负责学籍的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的管理、机构管理,以及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挖掘、辅助决策。面向教师,则主要提供覆盖管理、培训、业务指导各个方面的应用系统。针对学生则提供学习内容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测评系统和学业质量管理系统等。业务层是支撑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示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对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和清洗后则可以进入相关的档案系统,以供数据挖掘和教育决策使用。

门户层,为教育系统的所有人员提供个性化门户,为教育系统人员打造业务、管理的主通道。

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行政人员都可以通过主流的终端设备、主流的浏览器或客户端来访问相关系统。

制定好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后,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以供区校两级平台参考使用。

在标准制定上,国家制定了教育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区域信息化发展中,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标准体系,以便于数据的共享。此外,区域信息化的发展中还应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元数据规范集。如表2学期考核等第。

2.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见图3)

在区级层面,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为所有教育单位提供统一服务,包括传统基础服务――互联网服务、基础硬件租赁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虚拟服务器;数据共享服务――提供基础标准元数据共享、基础元数据校验服务;认证服务――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统一认证服务,支持应用系统的动态接入;教育信息化系统标准制定服务――为区域信息化发展制定标准,基层单位按照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标准开发建设本单位的信息化系统;系统建设监管服务――基层单位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区域教育数据中心有义务对相关信息化项目进行项目监管,从而符合区域信息化标准,便于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安全监管――为区域城域网提供网络安全监管服务,保证区域教育信息网的安全可靠。

3.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教师和学生为教育系统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应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对于教师,通过对教师的业务分析,可发现教师需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查询与检索服务――可检索与本人相关的全部信息,含基本信息、学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获奖信息等;网络教研服务――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研讨的渠道,实现教师技能的提升;教师培训服务――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自由选修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培训的管理服务、培训内容服务;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数据录入、存储、分析、数据挖掘服务――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把握;为教师教育科研提供服务――为教师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课题申报等科研业务提供服务;德育发展服务――为教师德育发展提供过程监管记录服务,有效促进教师德育发展;此外还为教师提供沟通协作服务――为以上各个服务的实现奠定基础。(见图4)

对于学生,为学生提供基于个体发展所需的各项服务,如信息查询服务;个性化自主学习支撑服务;测评服务;学习过程管理服务;学习资源服务;协作交流服务。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还需实现家校互动服务,方便实现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互通。(见图5)

4.完善业务系统,制定合理的业务系统建设路径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业务系统众多,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一次性全部构建完成,因此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分析业务系统建设的紧迫性,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业务系统建设路径。

闵行区教师业务建设过程中,主要业务系统包含教研、教师发展、德育研究、教育科研。其中教研是关系教师工作主体的教学研讨以及教学业务改进的业务系统,应该首先构建,在教研业务基础上,分别朝着教师发展、德育、教育科研等方面延伸,然后在健全的业务系统上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形成各项数据报表,回馈教师的业务发展,形成一个螺旋前进的教师业务生态系统。

5.准确定位区、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务必对区、校信息化发展进行准确定位,自上而下的发展策略会抹杀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自下而上的发展策略则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因此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准确区分区、校的工作边界,分清权利和责任,充分调动区校两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闵行区在区、校功能定位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发生过区域层面系统建设了学校层面业务系统的事件,学校对强加过来的业务系统心理充满了排斥,从而造成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绩效不高。因此,在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层面只需设计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构建一个数据汇聚平台,构建一个区域数据挖掘平台。在学校层面则在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下,构建具体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只需按照标准接入区域数据汇聚平台,实现教师、学生相关业务数据的上报功能。这样构建了一个区域、学校的松散耦合结构,区域层面不会过多地干涉学校管理业务,学校的业务数据也实现了上报。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7-38.

[2]金陵.应用主导秋雨教育信息化率先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