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逻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广告;扁平化;简约化
网络广告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发展的,目前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闲暇时间基本上也被用于互联网中,因此,网络广告的效益也远远超过了传统广告。广告本身属于一种商业推广,而使用了传统文化元素以后,广告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不仅如此,目前我国网络广告本身面临着质量参差不齐、信息杂乱等问题,如果能够很好地使用传统文化,那么就能够大大提高广告本身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和网络广告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为核心,以汉族文化和儒家思想为外在主要表现,融合了其他各类文化的共同体。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延续,对于中国劳动人民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具体体现形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固定的载体,既可以是声音、文字、图案等实体文化,也可以是民俗、节日、伦理道德等精神文化。对于我国普通人民来说,这些文化元素都是与自己的生活比较接近且容易接受的文化。
(二)网络广告的定义与发展
网络广告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所投放的广告,比如利用网络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等途径来广告内容。对比传统广告,网络广告的成本比较低,并且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都更具优势。网络广告是基于互联网而发展壮大的。我国互联网真正发展壮大主要是在二十一世纪,因此网络广告的发展史也主要是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网络广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特别是网络广告的低成本性,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也有了充足的资源来进行自我营销,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较为可观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中应用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网络推送方式过于“流氓”、广告文化内容低俗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网络广告在很多网民心中的口碑都比较低。而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网络广告中,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提高网络广告的内涵。目前很多网络广告的内容都是一些夸张、刺激的语言,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特别是一些网游广告,使用衣着暴露的古典美女来吸引用户点击。这种类型的广告文化内涵都比较低,整体价值也不高。而传统文化应用到网络广告中以后,就能够将我国传承下来的精华文化融入到广告设计中,比如孝道等。通过这样的方式,网络广告就能够摆脱以往的文化低俗等困境,从而实现健康稳固的发展。其次,目前我国很多网络广告的推送方式都比较流氓,比如点击叉号仍然推送广告等。归根结底,这种推送方式主要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很少有人会主动点击广告,使得广告商不得不采取这种强制措施。而当传统文化融入到广告中之后,就能够引起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怀恋,从而主动去点击广告,与广告产生互动。总体来说,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网络广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且还能够解决目前网络广告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促进网络广告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类型
(一)实体文化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体文化主要是指绘画、书法、篆刻等类型的文化元素。实体文化元素在我国已经有了非常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目前绘画元素已经在很多网络广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来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并且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注意。另一方面,书法文化元素在网络广告中的使用也比较频繁。这些广告基本上都是利用了我国传统书法的形体美,从而增强人们对于广告内容的关注度。
(二)精神文化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传统美德、民风民俗等。通常来说,精神文化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教化作用。所以,在网络广告中使用精神文化不仅是广告本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在社会上宣传传统民族美德的必要手段。目前网络广告中的精神文化元素还主要使用在公益广告中。这些公益广告的主要内容就是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在普通商业网络广告中,精神文化的使用还不突出。最多还是利用各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来进行促销活动,没有真正将节日的内容和价值体现出来。
三、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一)扁平化风格
网络广告的扁平化主要是指将所有的信息融合在一起,去除那些不重要的信息,突出那些关键性信息,将这些信息展示出来,从而取得较为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传统文化的扁平化风格则是利用简单的线条来表达出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使消费者快速了解到广告内容。事实上,网络广告本身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这也正好契合了扁平化风格的特点,再加上我国普通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熟悉,因此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耐克的“中国•北京”网络广告中,利用扁平化风格的剪纸艺术,将耐克的品牌标志隐藏在剪纸中。当社会民众接触到这个广告的时候,首先被红色的剪纸所吸引,让人们集中注意力来观看剪纸的时候,就会发现耐克的品牌标志。这种风格的广告引导性非常强,广告受众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到广告信息。
(二)简约化形式
传统文化的简约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色彩简约化和构图简约化。首先,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色观,即青、黄、赤、白、黑。目前在网络广告中使用比较频繁的颜色主要是赤、白、黑。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颜色的冲击力比较强,能够突出视觉感受。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在色彩方面就具有简约化的特性。比如天猫商城在建立之初进行网络广告推广时使用的品牌标志就是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大红背景,在第一时间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在构图简约化方面,传统文化更注重处理物体的外部形体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保证物体的形体结构变化有度,并与周围环境协调均衡。其中,我国的太极文化体现得较为显著。这种简约化的构图在网络广告中使用得也比较频繁,比如杭州城市宣传片推出的《杭州•印象》,就是使用白色和黑色的色彩冲击,以及墨水随意的渲染,给看到这个广告的所有受众带来了较为显著的视觉体验,让人对其产生了无限遐想。
(三)交互性体验
在当前大部分网络广告中,其交互性体验基本上都是指网民通过自主点击网站上的各类广告横幅,从而跟广告之间产生互动的行为。事实上,网络广告的交互性体验有很多,比如问卷评估、小游戏、信息图表等。这些交互性网络广告的数目并不算太多,一方面是成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目前很多广告设计者并没有真正重视交互性体验。而传统文化应用到网络广告中以后,就能够大大加强广告的交互性。因为传统文化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人们也会倾向点击这些链接来与广告进行互动。想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交互性体验,网络广告设计者还需要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选择好广告投放的时间。能带来交互性体验的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是精神文化,需要利用目前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或者代表性的民俗产品。即在春节、端午等节日投放一些具有显著节日气息的网络广告,与网络受众进行互动。第二,网络广告在使用传统文化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显著民俗色彩的元素,从而调动网络受众的积极性。比如,某个房产公司的促销广告页面上就是一条没有眼睛的龙和一支毛笔,旁边是带有我国传统书法色彩的“请您给龙点睛”六个字。当用户点睛以后,页面就会跳转到房产公司的促销推广页面上。这个广告利用了我国民居对于龙的传统情结,大部分人看到这个广告的时候都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念头。即便知道这是广告,也会使用毛笔把龙的眼睛点上。
四、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一)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应用的不足
前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扁平化风格、简约化形式和交互性体验,这里也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分析目前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存在的各类不足和问题。首先,在扁平化风格方面,我国很多网络广告设计人员对于传统文化的扁平化理解并不深入,并且也没有必要的网络广告设计经验。这使得很多扁平化风格的网络广告发展到最后,就变成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堆积。不仅起不到本身扁平化的效果,还使得网络受众对传统文化出现了审美疲劳。还有一些网络广告设计者,不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的扁平化,刻意模仿其他广告对扁平化的应用。这就使得最终的广告风格跟自己的广告产品并没有太强的关联。对于那些模仿比较严重的广告,还能清晰地看到其他广告的影子。这种发展现状表明,我国很多网络广告设计者对于扁平化的理解并不到位,不会利用简单的线条来表达最主要的信息。在目前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这种宣传方式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其次,在简约化形式方面,我国很多网络广告对于传统文化的色彩简约化已经有了较深层次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五色观”跟广告中的色彩设计有较大共通之处。但是目前很多网络广告在构图简约化方面的利用还有较大程度的欠缺。特别是怎样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以及传统文化对于空间格局的理解,都是较难的话题。特别是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外行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书法和绘画的美感。而网络广告使用这种文化元素不仅不会达到构图简约化,反而会让人觉得附庸风雅。最后,在交互性体验方面,虽然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具有很多形式,但是目前我国所有网络广告中最主要的还是广告横幅的推送点击。目前已经有一些大型网络企业开始重视其他形式的网络广告,比如“爱奇艺”在自己网络上推出的“爱奇艺、爱调研”等调研类广告等。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网络广告本身的交互性还比较弱,而且多数网络广告也并没有利用传统文化的各类内涵来进行广告推广,不能充分利用我国普通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没能更好地引导网络受众主动进行互动。
(二)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改善措施
首先,在扁平化应用方面,各个网络广告设计者必须要在了解传统文化扁平化特征真实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广告设计,一定要补足自身在传统文化相关知识方面的欠缺,从而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的扁平化风格。一方面,网络广告设计者在进行广告设计之前,就应该先对广告产品的属性、用途、使用群体进行深入的调研和了解,以便于选择对应风格的传统文化。另外,在广告设计中,相应的设计人员一定要弱化产品在广告中的地位,突出传统文化元素,要让广告受众在看到广告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传统文化元素,而不是产品本身。这样,广告受众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广告内容上,在后续的时间里接收到广告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广告设计者一定要注意广告产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程度,不要随意模仿其他人的广告创意。这种行为不仅容易引起纠纷,还不会产生较为显著的效果。其次,在简约化形式方面,网络广告在当前应该继续坚持使用色彩简约化的方式来设计广告,并注重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五色观”,从而增强色彩简约化的使用层次。而在构图简约化方面,由于目前我国传统书法和画法的受众群体比较狭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直接使用那些过于抽象的书法和绘画元素,而应该选择那些外形简单、表意清晰的书法和绘画元素,能够让人在看到广告以后,对于书法和绘画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并体会到广告利用书法和绘画想要表达的含义。比如前文提及的杭州城市宣传广告中的《杭州•印象》,就是使用了简单的半月交错水墨画,两扇半月交错对齐,并且直接使用了黑白高对比度的颜色,大大加强了广告本身在受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在构图简约化方面,网络广告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或者太过抽象的话题,从而充分发挥简约化形式的价值。最后,在交互性体验方面,网络广告应该利用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熟悉和认可,在之后的发展中转变交互方式,让人们主动地点击这些广告内容,从而跟广告进行互动。比如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前后,在网站上推送关于传统节假日的问卷调查或者微博话题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将一些跟传统节日有关的产品融合之后进行推广(如在问卷空白处增加广告产品的品牌标志等)。在这之中,一定要避免网络广告出现强制推送的情况。网络广告对比于传统广告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广告受众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广告类型。而如果使用强制推送的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里制造大量的点击量,但是很多点击量都是无效点击,即用户点击以后马上就退出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市场形象,还不利于传统文化在网络广告中的长远发展。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给网络广告带来了新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帮助网络广告摆脱以前内容低俗、推送单一的困境。因此,网络广告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于网络广告的应用,利用传统文化的简约化特性,使用扁平化的创造设计,增强广告受众本身的交互性体验,从而解决网络广告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网络广告的深层次应用。
作者:郑文悦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忻.浅谈现代广告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图像语言[J].新闻研究导刊,2015(8):182.
2.吴海波.中国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在房地产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设计,2015(15):150-153.
3.董莉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5(10):55-56.
4.刘晓清.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综合方法探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4(24):62.
5.刘慧.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03):87-88.
那么,这些表情符号是如何而来的?它们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作用?
一、网络表情符号(emoticons)简史
1.网络时代之前的表情符号[1]
从象形文字到网络表情符号,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突破书面表达局限的尝试。在电脑与网络平台还没有广泛应用的时代,人们就曾尝试用各种符号来表达特定的含义。如在摩斯密码中利用特定的数字来表达特定的含义,或利用排字方法设计出特定的表情。较为成功而被广为人知的是军旅出身的自由艺术家Harvey Ball为一家保险公司提高士气并培训员工所设计的黄色笑脸(Smiley)。这张微笑的脸很快风靡全球。
正是这一系列的探索,为现在的网络表情符号的成型与发展奠定了广泛的认知基础。
2.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2]
到2009年,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已经度过了27个年头。它是由卡耐基大学计算机学院的Scott Fahlma教授创造的“:-)”笑脸符号。而直到数年前,通过卡耐基大学教职人员与学生的努力,大家才在旧的数据库里找到了Fahlman教授发的第一张带着“:-)”笑脸符号的消息贴,证明了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的产生时间是1982年9月19日中午11点44分。
“:-)”笑脸符号的产生如同网络生活中的许多重大变革一样,都是由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触发而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卡耐基大学的电子公报板(相当于今天网上的论坛)是大家交流信息的新玩意儿,老师和学生们经常在上面讨论学术问题、寻物启事或者聚会公告。Fahlman教授发现,有时候一条本意用来搞笑的消息以后,总会被其他严肃的学者和专家以极其科学和严谨的态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完全失去了消息原本幽默的含义。所以他灵机一动,提议今后在用来开玩笑的消息时,大家在标题前加上“:-)”笑脸符号加以区别。这一做法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广。九十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很快“:-)”笑脸符号在网络世界里风行起来。
3.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表情符号也迅速丰富壮大。
(1)从形式上,网络表情符号突破了单纯的文本形式,以不同的面貌(相应的图像或动画形式)广泛地应用与网络社区交流(论坛、在线游戏等)、即时会话(网上聊天、短信交流等)和邮件。
(2)从内容上,网络表情符号延展了自身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人的表情的描摹。一方面,动画技术的引入使动画角色(包括该角色夸张的表情、肢体动作或该角色的一段镜头语言)成为了网络表情符号的内容;另一方面,非角色化的内容也成为了网络表情符号。如QQ聊天工具提供的默认表情中的“一杯茶”或“一支玫瑰”等。
二、网络表情符号(emoticon)的应用是经过设计的定制化、卡通化的自我表达
1.对于网络表情符号(emoticon)的定义
从网络表情符号(emoticon)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网络表情符号是指在网络信息交流过程中,在文字传达之外用来表现使用者心情、状态和态度等即时情态的非文字符号。从制作技术角度来讲,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除了原有的文本表情符号,还逐渐发展出图片表情符号或动画化表情符号,赋予了网络信息交流更丰富灵活的表达方式,这些图片和动画表情符号也被称作网络符号表情。在内容角度来讲,网络表情符号又可分为角色类网络表情符号(拟人的表情、动画角色)和非角色类网络表情符号。网络表情符号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
英文Emoticon是Emotion与Icon的结合,可直译为“情绪的符号”。
2.网络表情符号(emoticon)的应用是使用者情绪表达的定制设计过程
除了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这两个特点以外,网络表情符号还具有交流体验的即时性、交流方式的可设计性和交流文化的地域性以及网络表情符号设计与使用的自发性与双向性特点。
(1)交流体验的即时性
毋庸置疑,交流是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内容里,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与语言、声音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面部表情是我们情绪的表达,揭示了人类自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精神活动。实验证明,即使在差异很大的文化领域中,除去一些微妙的情感体验或独有的文化因素影响,人们面部表情所表达的“喜(欢喜)”、“怒”、“哀(愁)”和“乐(愉快)”这四种基本感情都是相似的。因此,也可以认为人类的基本情绪的面部表达方式是共通的。[3]
以人类基本情感为基础的网络表情符号在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时,结合交流内容的上下文,可以快捷生动地传达出交流者的内心情绪,使交流者们迅速处于同一语境氛围中。甚至在一些微妙的语境中,网络表情符号可以起到一语双关、锦上添花的效果,极大丰富了网络交流的情感细节。
(2)交流方式的可设计性(虚拟/隐蔽/谎言)
符号能够表示不同的含义,并被用于多种目的。符号也是被人们用作获取事物信息并引出结论的途径。[4]尽管网络表情符号可以直观迅速地传达交流者的情感,它却依旧是人们构建“虚拟身份”的手段。表达者可以对它的使用进行斟酌和设计。对于熟悉和关系亲密的人,一条手机短信中的笑脸符号可能真实使用了它的图像能指:幸福的笑容/欢愉/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满意/对于所表达内容的满意;而对于陌生的和关系疏远的人,这一符号则只是一种礼貌的表达,甚至可能是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试探。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使这一笑脸符号在交流中变得充满玄机,疑惑重重。
在进入一个主题论坛的新手所发的消息贴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表示谦逊的笑脸;而在主题论坛的成员或管理员的消息贴中,则可以看到更多大胆表达个人情感的表情符号。这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公司的新员工与老员工的关系处理方式一样。
网络在线游戏中,“人妖”(网络用语。泛指在网络在线游戏中扮演与自己真实性别相反的游戏人物)在交流中对于网络表情符号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所扮演形象的设计与维护。
可以说,有网络表情符号参与的网络交流,更像是交流者“自身所向往成为的精神形象”的面对面。交流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语境上下文和自己想要扮演的性格特征来选择所使用的网络表情符号。
(3)交流文化的地域性
人类文化从视觉认知和感受的角度,可以分为文本文化和图像文化两大类。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 文本成为这个阶段为了更系统准确地传达和沟通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符号系统;图像则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和想像所创造的另一种表现与传达的方式。图像所呈现的力量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得到极大的反馈。[5]
网络表情符号发展到今天,并不是单一发展的。作为图像符号,它的发展历程与媒体、创作者、使用者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差异都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至今日,在网络生活中的网络表情符号仍然有着明显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图形构成方式来看,以文本网络表情符号(文本网络表情符号虽以文本符号构成,执行的是图像符号的功能,因此属于图像文化的研究范畴)为例,一般常见的西式表情符号是:“:) \喜,:( \怒,:| \哀,:D \乐”,一般常见的东方表情符号是:“(^_^ )\喜,(>_
由于日韩文字输入系统的独有字符,还出现了带有日韩色彩的文本网络表情符号。
日本人称自己的文本网络表情符号为颜文字[6],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的颜文字,一类是组合比较复杂的图片式颜文字。前者用来形容作者的心情、表情,如“”表示愤怒,“”表示嘲笑等等;后者被称做Shift_JIS art,是极具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及日本文化中重视视觉信息的特点的一种表达方式,充分发挥了日语的符号系统所具有的丰富的视觉表现力,被广泛应用在对日本社会生活有着很大影响的2channel网络社区。
颜文字作为日本人网络交流中被频繁使用的一种网络语言,呈现出了与欧美的表情符号不同的特色和发展轨迹。
在韩国,利用独特韩语字体组成的文本网络表情符号也日益流行起来。
中国的文本网络表情符号呈现虽然在网络交流中呈现东西方特色互相交融的特色,但一些符号仍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用两个汉字来组成新的字以表示强调的:“弓虽”,“走召弓虽”,“女子”,“黑犬”等;还有从日本舶来的“orz”(失意体前屈)与甲骨文结合表示“无奈、服气”的“濉保都在华语网络交流中形成流行趋势。,
(4)网络表情符号设计与使用的自发性与双向性特点。
尽管各类不同风格的商业网络表情符号被大量投放在网络社区、即时会话工具(包括不同品牌的手机)与邮件系统中,将角色设计成为网络表情符号来推广似乎也成为卡通角色设计的一个环节,我们也不应忽视网络表情符号在设计与使用上的自发性。任何人都可以创造设计属于自己交流环境的网络表情符号并决定如何应用。同时,一个网络表情符号是否受到欢迎,也可以即时从网络交流过程中体现出来。这种双向性的及时反馈和对符号识别性的迅速建立,也正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卡通角色要跻身网络表情符号这一行列的原因。
从网络表情符号的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人们什么时候使用网络表情符号、使用什么样的网络表情符号以及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后想要达到的目标,实际上都是经过人的大脑有意识选择处理过的。在网络平台交流中,专门设计的商业网络表情符号与交流者自发创作的网络表情符号都可以与大家共享,供每个人选择定制属于自己的“精神形象”。从这一点来看,Emoticon中的“Icon”的使用非常恰当。
3.使用网络表情符号的过程是使用者卡通化“自我(ego)”的表达过程
如果说早期的文本网络表情符号是对人类基本情绪表达的描摹,那么现在的网络表情符号则是使用者对当下个人情绪经过设计的卡通化表达。
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即使交流双方不能够面对面,信息的及时传达也会造成了双方好像在“当面交流”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互不相识的两个人也会因为这种“当面交流”的流畅而互相了解产生熟悉感。对于是否表达真实的“自我”亦或是虚拟的“自我”,在交流过程中对于“自我”的表达都是可选择、可设计的。
“卡通化表达”是指使用者对“自我”进行了拟人与夸张的幽默处理。这种处理可以让使用者突破文本文字平板,能够生动快速地营造话题的情境。这种处理方法不但体现在对于网络表情符号的选择使用,而且也体现在使用者的语言使用上。如对于无奈的形容词“汗”或“Face palm”、对于不能理解和忍受的形容词“雷”或“Drop dead”和对于喜爱的事物的态度“花痴”或“Dreamy eyes”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还是网络用语的更新,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动漫作品流行的影响。
拟人和夸张的幽默处理是构成卡通文化独特的文化语言的基础。卡通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日益深入推动了在网络交流中人际交流行为方式的更迭。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对卡通文化语言广泛理解基础上,网络表情符号的创作和使用是使用者卡通化“自我”的过程。
三、网络表情符号(emoticon)的应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卡通文化发展
网络表情符号虽然在整个网络文化中占有很小的位置,但是它却像一场飨宴中佐味的调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它传播快,使用范围广,一些卡通角色作为网络表情符号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拥有了稳定的目标受众群。如著名的网络形象“兔斯基”。一些卡通角色通过网络表情符号的设计与推广,扩大了原有的品牌识别度,如卡通品牌“悠嘻猴”等。
现在,在卡通角色设计中,对于角色的网络表情符号设计成为了建立角色形象识别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看到这一方式的利与弊。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卡通角色都适合制作成网络符号表情。制作粗糙、角色性格模糊的网络表情符号是对卡通角色形象识别的伤害。
其次,商业网络表情符号目前依旧面临着收费难、管理难的困境[7]。盲目投入制作网络表情符号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综上,网络表情符号的应用是建立卡通角色品牌形象的独特方式之一,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卡通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准确深入地了解卡通文化产业目标人群的网络生活习惯是如何能够更加灵活的利用这一方式的基础。对于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这一课题应该被纳入卡通文化产业的研究中。
由王卯卯个人创作的“兔斯基”迅速窜红网络,这个卡通形象从“有感而发”到“定制设计”,都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创作者个人经验的浓缩。这是它“一夜成名”的坚实基础。随之而来的其他众多“网络表情符号化”卡通角色是否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呢?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内涵
中国具有五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论是传统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还是戏曲、武术、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都对西方文化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为西方文化增添精彩。同时,西方文化自产生起,也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西学东渐”到“改革开放”,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可谓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之日起,中国传统文化就不断向四周辐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引起强烈的冲击和震动,对西方文化造成深刻影响。同时,西方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坚持文化上的开放,坚持与各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断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新光彩,为人类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内涵是最基本的涵义,即过去一切精神文化的综合;第二层次的内涵为过去产生,但是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造成某种影响的诸多精神文化形式总和;第三个层次的内涵为产生于过去,但是对现在的社会生活及未来的社会生活都产生影响的诸多精神文化形式总和。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为产生于过去,对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精神文化总和。中国传统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从学派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等;从学科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传统哲学、传统宗教、传统文学艺术等;从文化和社会阶层关系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精英文化、俗文化、雅文化、民间文化等;从主体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汉族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载体,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由于中国是集56个民族于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传统、现在、未来的联系,是由中华民族创造,在中国境内生长并延续至今的文化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自产生日起,不断向四周辐射,在中国传统文化延展过程中,也不断接收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近代西方文化、印度佛教文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潜移默化深入到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现代社会的诸多因素渐渐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总体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部分稳定,部分灵活多变。随着时代变迁和时空转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是具有多元文化的统一体。
二、西方文化的内涵
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工业文明以及近现代文明。因此,其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规则意识。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规则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这其中包括社会运行的规则,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规则等等。在西方的规则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制度文明,也正是在这种规则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下,西方国家的社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才能趋向于科学。例如,在德国的街头,有一个红绿灯坏了,所有经过的司机没有闯红灯的现象。他们对于规则的尊重与遵守,由此可见一斑。其次,理性文化。所谓的理性文化是与感性文化分不开的。在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中,用哲学的思辨以及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是实现个人与团体发展的主要路径。因为,对理性的尊重,让西方国家在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成绩。西方的理性文化体现在他们在国家的治理方面,更多的是从科学的法律出发,而没有添加太多的情感与情绪的成分。例如,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尊重而不是一种感性的包办。再次,效率。西方文化体系的另一个核心的内涵就是效率。无论是在工业的生产中,还是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效率一直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在单位的时间创造出更大的,更多的价值就是一种效率至上的表现。在欧美的日常文化中,守时也是一种效率的表现。在效率这一理念或者说是观念的影响下,西方人在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方面,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人本主义。有的学者在研究西方文化内涵时指出,西方人在内心深处是比较自我的。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诉求是否被满足,自己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保护。虽然,这种观念与想法容易与自私相互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是比较关注自我的。总之,西方的文化体系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色。这种特色与其地理、历史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内涵的比较
(一)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社会交际过程中形成的符合人们思维模式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与西方国家由于社会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们的习俗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打电话、道歉、恭维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例如,在中国遇到熟悉的人,我们常使用的打招呼语言是“下班了?”“您去哪儿?”“您去做什么?”,我们认为这样的习惯用语反映说话人谦虚、礼貌的品质,是一种友好的问候方式。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如果采用这样的问候方式,他们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是不恰当的语言使用习惯。如果使用习惯用语“下班了?”,他们会认为“我下班了,你要请我去做一些事情吗?”,使用习惯用语“您去哪儿?”,他们会认为“我到哪里去,是我的个人隐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侵犯了我的个人隐私权”,使用习惯用语“您去做什么?”,他们会认为,“我去做什么,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有什么关系?你问这做什么?”此外,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招待客人方面也存在差异性。当客人到家中做客时,中国人通常做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并谦恭地对客人说:“随便做了家常便饭,您慢用,不成敬意。”同时,主人也会亲自动手为客人夹菜,劝客人动手多吃菜、多喝酒以表达自己的热情。然而,在西方人眼中,明明摆了一桌子美味佳肴,却偏说随便做菜,没有什么好菜,这与客观事实并不相符,是虚伪的行为。可见,中国人与西方人风俗习惯不同,有着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审美观念存在差异性
中国人的审美强调情感和经验,对于理论和逻辑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中国人的审美过程中常采用留白手法,即表达比较委婉含蓄,要想实现审美的愉悦性,还需借助一定的想象空间进行领悟实现审美的,正如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艺术的美体现于合理的想象数量关系中”。而西方的审美观念则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截然不同,西方的审美侧重于对逻辑思维的认知,强调形式化、逻辑化、概念化的理智型思辨思维。西方善于从个体的特殊性中认识共性的普遍性,强调对规律的认知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中国更加重视情感因素,侧重于凭借人的直觉感悟实现对美的追求。把美学视为情、意、知的统一,以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可见,我国和西方国家对审美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性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常称为跨文化交际。能够正确识别不同国家的行为规范,运用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是保障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行为规范通常指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道德准则及行为要求。行为规范阐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守的准则,教育人们认识到自身行为底线。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行为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中国,长辈轻拍儿童的头表示长辈对儿童的一种喜爱之情,代表友好的行为。在西方国家,长辈轻拍儿童的头是极为不礼貌的做法,长辈需要向儿童道歉,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交流过程中,需要自觉尊重对方国家的社会行为规范,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才能保障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促进国家的交流发展。
(四)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存在差异性
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化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人们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人们的思维模式趋于整体性,人们更加注重情感,习惯凭借生活经验对事物做出一定的反映,即思维更加模式化,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在思维定势模式下,人的判断往往具有一定的感彩,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判断出现一定的偏差,具有不客观性。在西方国家,西方人更加注重逻辑思维能力,习惯依靠逻辑思维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分析,采用逻辑思维模式完成对事物的理解过程。随着时光流逝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逐渐缩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促进,甚至趋于融合。因此,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差异性,有助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小摩擦。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启示
在上文中,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比较,这种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寻求更大的文化公约数。诚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在很多的观念层面、价值取向层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时代逐渐临近的今天,,寻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已经成为当前中西文化进行交流与互动的主要路径。其次,要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中华民族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同理,西方的文化体系也比较完善。在文化的交融中,不仅要看到文化的一致性,也应该看到文化的差异性。从某个角度来看,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体系。因此,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都应该做好自身文化特色的发扬工作,让文化在时展的今天,呈现出更大的发展动力与价值。最后,做好核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社会在发展,文化也在面临着岁月的洗礼。中国的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都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国家的文化体系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本国的文化在传承与发扬的过程当中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所以,如何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西方文化所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之,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做好文化的传承、实现人类文明的繁荣是共同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全球文化的交流中,、去伪存精是实现文化繁荣的不二法门。
五、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内涵出发,对其异同以及时代启示进行比较分析。相信随着中国在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将会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展现出更为多元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姜宁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J].琼州学院学报,1994(2):33-45.
[2]王中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西方文化关系的两点思考[J].唯实,2000(12):9-12.
[3]王业兴.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J].社会科学,1997(1):52-55.
[4]郭兰,袁元,霍绍周.基于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角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9):83-85.
[5]郝贵远.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杨光先与汤若望之争[J].世界历史,1998(5):66-73.
[6]张岱年.谈谈中国传统文化[J].河南林业,1998(4):27.
[7]彭永捷.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5):45-50.
摘要:由于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对物理的学习多为定性分析、相对简单等特点,将中国古代物理适当地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可行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现代物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物理并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引入中国古代物理,并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文化素养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物理;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初中阶段。学生由于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的有限,不要求物理学习过程中过多运用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曾指出,研究自然界中的力现象、声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电现象和磁现象等物理现象,找出其中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阐明其原因,这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1]初中物理较高中物理简单,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现象注重定性分析,对定量计算要求不高,到高中物理才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先辈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中不但获得了物质财富,而且也对各种现象从熟悉到渐渐地有所认识。这种认识活动最终形成了古代的科学知识。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几乎全是中国人自己独自创造出来的,最著名"四大发明"为大家所熟知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古代科学知识。公元132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发明用以测定地震的震源方向;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有"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叙述了起电现象,既看到静电闪光,又听到放电声;《宋史・僧怀丙传》记载宋僧怀丙曾于宋治平三年(1066)左右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铁牛,"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这是现代起重浮艇原理的最早应用。在明代及以前中国古代物理学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欧洲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它才显得落后了。
二、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理科学科,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只有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会自觉地、主动性学习物理。现在有许多古装剧、穿越剧影视作品流行,在教学中不仅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问题与教材中的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还可适当地把中国古代物理引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方中国古代物理科学方面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讲滑轮知识时可以讲下我国古代使用的辘轳,古人用辘轳这种简单定滑轮打井水,即联系实例又联系了中国古代科学智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有些中国古代物理本身具有其神秘性和趣味性,学生在生活中自然会接触到的一些历史、人文知识,其中就有涉及到中国古代物理科学的。如:在北京天坛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所以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相助一般,加之祭天时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其实这是明代建造天坛的工匠利用建造在周围的石栏,将声音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合使听到的音量增大。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是表现曹操儿子曹冲才智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而真正理解其中物理知识的同学可能很少,曹冲曾经提出"以舟称象"法,正是浮力原理的具体运用。教师结合这个故事讲授浮力知识,在讲故事的同时用浮力知识分析曹冲称象的物理原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逻辑性严密的物理过程中有愉快的感受,又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怎不使学生感到物理的乐趣呢?
三、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引入中国古代物理到物理教学中,寻找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近代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这是我国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所需要跨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学生对待物理学的认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4]而中国古代物理不乏实证、逻辑思辨,如《墨经》是科学、逻辑学和哲学著作,其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现代物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物理并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引用,更贴近我国学生学习物理的文化环境。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成功的现代民族教育不仅要善于克服传统文化中的因素对现代改革的阻力,而且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教育革新的力量。[5]
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学科,古代物理知识同农、医、天、算比较要分布零散得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虽然受到封建制度带来的中国的物理学停滞性,但仍然能处在当时的世界前列。
古代中国形成了独创独特的实用物理体系,这是中国古代的古代物理学的发展的其显著的优点也是明显的不足,这也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趋势。西方物理学的发展善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数学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形式逻辑等应用到物理学中,在注重实用的同时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将将中国古代物理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明白前人研究物理的优点和不足。"古代中国物理"和"西方物理"在物理课堂上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不能像只是对物理现象经验性的描述与研究,学会运用数学工具、逻辑思维等方法学习物理。
四、有利于中国文化弘扬和传承
中国古代物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民族文化烙印,古代物理科学中蕴含传统的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传统的变化是微弱的、渐变式的,然而,中国物理教育的内容、方法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西化了,中国物理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完全运用了西方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心理上却在不自觉的运用着中国传统的物理文化观。中国物理教学,无论是大学里进行的物理教育,还是中小学进行的物理教育,都已经在百年来的进程中完全放弃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物理文化。[7]
参考文献:
[1]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5:11
[2]刘树勇白欣.中国古代物理学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朱瑞丽,刘磐修.中国古代物理学史与当代爱国主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21-126.
[4]张晓灵.物理文化与中国传统物理文化的边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5]徐丽丽.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2011.
希腊的自然哲学虽派别林立,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有一个或数个“始基”或“本原”以及由这些始基或本原“演化”出万物,这就是“始基演化说”。欧几里德以无法再回溯的不证自明的公理为出发点,经由严密的逻辑推理构建起几何学大厦。“始基”和“公理”都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
由此可见,本文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解读,只是透过科技哲学视角之管窥,撷取往日或许未曾关注之点。这样的“撷取”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统研究者还是对科技哲学界来说都是另类而难以接受。本文中,传统文化指孔子以后(含孔子)的文化。笔者把传统文化的“始基”归结为:小农经济、性本善、人际关系以及实用主义。如同“始基演化说”中的“始基”是希腊哲人对自然现象抽象提炼和直觉思维的结果一样,这四者同样是由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的抽象提炼。
一、小农经济: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但小农经济是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这一点看来没有争议。由小农经济所特有的活动方式出发,可以推出传统文化的一系列特点。
在中国,小农经济举足轻重,不仅是经济,而且是政治以及文化。有一种说法,是农民在历史上一次次挽救了中国,换个角度看,也就是小农经济一次次化解了危机,与此同时,中国也就一次次回到传统。城镇化和土地流转,将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济。
二、性本善:传统文化的公理
欧几里德以五条公理构建其几何学大厦,“性本善”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堪比欧氏几何的公理。虽然荀子也有“性恶”的假设,但是“性本善”占了上风,在实际上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
三、人际关系: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一)人的“三大关系”梁漱溟曾述及人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拓展即人与物)的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一方面,这三大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涉及人际关系,譬如生产力必然涉及生产关系,即使荒岛上的鲁滨逊,他原来所拥有的所有知识和沉船上的物品,是漂流记情节得以展开的必要前提,以及涉及个人需求层次的提升;其他两大关系也可以作类似分析。然而另一方面,个人、组织、民族、国家,在特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会着重以三大关系之一展开。希腊和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到19世纪末的西欧,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有自然哲学、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印度文化则回到内心世界,以人己关系为主。
由三大关系引出三大博弈:人与自然的博弈,人与他人的博弈,以及人与自己的博弈。一种文化以三大关系的哪一种关系为主,主要展开哪一类博弈,对于这种文化的内涵与发展路径,对于民族性具有根本影响。
四、实用主义:个人在传统文化中的生存哲学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文化呈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
实用主义发端于现代美国,然而其典型却早已存在于传承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现代美国,实用主义只是众多哲学流派之一,在本体论中有对事实和规律的尊重,在认识论中有理性主义的均衡,在价值观中有知识至上、宗教情怀和对美的追求以及最终有法律提供的不可逾越的“负面清单”。平心而论,自古到今,世界各民族或多或少都有实用主义倾向,但像中国这样浓烈和典型者可以说绝无仅有。
五、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
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何以凝聚了中华民族,承载了炎黄子孙的心灵,在世界各国面前建构了礼仪之邦?
在熟人社会和相对稳定封闭的情况下,熟人间分享嵌人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情感上的互通,增强了熟人社会的凝聚力,遏制了离经叛道和离散倾向。近代有外国商人进人中国农村后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一句承诺比西方的正式法律文件还可靠”,并由此断言“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守规矩和可靠的商业伙伴”。在乡亲们组成的熟人圈里,伦理道德这样的“短程力”足以维系起信用圈。因为没有市场中的竞争,熟人社会会分享种植和养殖中的经验,推动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因而在世界首屈一指。
简言之,传统文化与由古至19世纪中叶的中国国情契合,虽停滞不前,但在数千年间维系和延续了炎黄子孙。其种种弊端在漫长岁月中之所以没有“发作”,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土壤和环境以及没有受到来自外界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冲击,直至强行撬开国门。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04-01
一、传统文化为艺术设计之根
艺术设计源于传统文化,并为艺术设计的创新奠定了基础。现代设计的精髓来源于传统文化,吸取优良的传统文化营养成分。在中华历史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的艺术思想结晶出了辉煌夺目、优秀灿烂的果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之路,并应用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就要用战略的眼光思考问题,从容面对正面的回应与打击。其次,当今社会要以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定要充分了解现代社会的需求,了解满足当代社会人群的需求因素,并用审美心理、审美观等思考问题。最后,要注重环保,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建立一个符合大众人群的消费观念等。开创现代艺术设计不是一味地媚俗,邀宠,而是真正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对本质挖掘,并应用创新。
二、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的灵魂又来源于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核心。要进行创新就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如果脱离传统文化这个大家庭,是行不通的。只有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设计的领域里出彩,设计出引人瞩目的艺术作品。与时代同行,结合现代艺术特色,将孕育着本民族优秀文化悠久历史民族特色发扬、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将最具中国特色,最具民族特色,最独具匠心的设计韵味展现出来。模仿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优化,并不能将自己的艺术色彩表达出来,我们要学习其中有用的新知识、新理念,在模仿他人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在自己的特色创作设计中。
三、创新为艺术设计之核心
人类千古不变的永恒话题那就是创新,创新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不但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来。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艺术设计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它不仅仅表现出一种智慧和能力,更是一种创造力,艺术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意、创新。创新意识始终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推动艺术设计不断向前发展。
以2008年奥运会上的“福娃”的设计为代表,“福娃”不仅体现了中国式的“致中和”设计理念,更代表了世界的和谐,这五个吉祥物突破了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数量,将繁荣、欢乐、激情、健康、幸运五种祝福奉献给世界,更代表中国传递着“北京欢迎您”的心声。而其中圣火娃娃“欢欢"作为核心角色,更是突破了以往吉祥物设计动物拟人化的传统与限制,创新出一种新的拟人化形式。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香港著名的新形象标志“香港品牌飞龙标志”,它体现了香港人勇于冒险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思维。这个标志图形的设计充满时代气息、富有动感,巧妙地把香港的英文缩写H和K和“香港"二字融入设计图案中,飞龙的流线型姿态让人们感受到前进感和速度感,设计构思不仅突显了香港的历史背景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着香港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蜕变演进的新品牌形象。
在设计艺术的过程中创意、创新,不但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和艺术含量,更可以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公司苹果公司,用“不同凡想”(THINKDIFFIENT)的创新精神为电脑用户打造了新一代的电脑形象,创新的用线条柔和的显示屏、透明机身、明橙深蓝的晶亮配色,代替了以往的平头正脸和黑白灰。这一电脑造型横空出世,带动了上个世纪末电脑设计工艺的兴起。苹果的高级设计副总裁JonathanIve对iMAC机代表的设计更具有划时代意义,他把主机和显示器完全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多彩的半透明颜色,高贵典雅,很快便风靡全球。正是苹果公司的勇于创新,使其成功颠覆了市场,引领了计算机的设计潮流。
四、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艺术设计的范畴内,使用他人已有的设计作品是抄袭,借鉴别人的设计风采是模仿,只有加入自己设计色彩的作品才代表着艺术的价值,所以艺术创新的重要性对于艺术设计者而言极为重要,创新是艺术设计的重要发展成果,对艺术设计者自身以及艺术设计作品甚至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创新性思维能够提升概念设计效果
艺术设计方向的决定者是艺术设计概念,在艺术设计活动中概念性的创新思维是体现整个设计部分的领导者。在艺术设计活动中,艺术设计工作者对不同事物角度与层面的分析思考都来源于创新思维。因此,在概念性思维下的艺术设计对事物层面的描述会更加清晰,后期修改中不用多加修饰,提高艺术设计概念的程度,所以艺术创新思维可以打破传统设计的条条框框,给艺术设计者充分发挥的空间,激发灵感,更全面清晰的表达艺术。
2.创新思维能够提高设计团队效率
一个较大项目的实施,艺术设计活动的创作往往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在创作中,创新思维的挖掘与整合起着重要作用,一般逻辑思维较强的艺术设计者有着理工科教育背景,而对艺术形象描述生动活泼则是有着艺术教育方面背景,在艺术设计活动中,二者缺一不可,优势互补,作品的实用性以及可行性由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人负责,艺术作品的设计创作由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人进行,充分发挥运用创新思维。
3.创新思维有助于艺术设计方案的优化
要用创新的思维多方面的发挥作用才能完成一件艺术设计的作品,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并需要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而不同的创新思维的使用不同也都会影响着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所以要通过对这些创新思维进行选择,才能够对艺术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因此对创新思维的选择也是举足轻重的步骤。
五、结语
艺术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需要设计师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训练,捕捉生活灵感,处于设计一线,长时期实践,在这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中通过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术相结合,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多种方式,传达到生活,影响大众,把设计的本质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自身的了解,大胆地想象,观察体验生活、扩大生活接触面,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当社会的设计创造性思维环境被建立起来,每个设计者、设计群体的创新设计都是顺应社会发展,设计思维发展的必然要求。
艺术设计的创新最终还是依附于创新的理念去完成,创新的理念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思维。创新包括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创”一个是“新”,我们通过逻辑思维的思考后才能够分析出来什么元素现在是没有而有被需要的,是要我们从别人那里吸取的,我们去把那些没有的元素拿过来和已有的元素结合到一块就是“创”,没有的东西和已有的东西组合到一块就是“新”的东西。思考逻辑性是有律可循的,“古今中外”的创新理念更是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新儒学;后形而上学;理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5)04-0090-05
当中国传统文化还处于向现代转型之中时,西方文化的发展转而又达到了一种“后现代状况”;在现代新儒家正忙于清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儒家文化之内容、体系、功能等障碍之时,却迎头赶上了“主体死亡”的世界性文化历史潮流,传统儒学的发展于是陷入了一个双重的窘境之中,传统儒学究竟应当如何发展,这无疑成为时下新儒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性双重境遇下新儒学的发展契机
人类社会的世界历史化进程并不只是在现代社会才开始发生,就西方社会而言,早在基督教神学文化流行之时,基督教神学文化就曾大规模地提升西方人的世界历史观念;然而在现代条件下,新的世界历史化进程在现代性观念下再次现身,这一发源于西方的现代观念不可避免地依其本身的界定而自居为“中心”,并对“中心”之外的“他者”似有抹除之意,对民族性、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成殖民之势。对于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情况而言,儒学的发展正处于这一威胁之下而陷入无从选择的困惑之中。
在儒学文化的现展问题上,理解与认识现代性的历史与其本质是一个关键前提。分析西方社会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现代性是率先在西方社会环境下发生的“事件”,并随之在成长的过程中生成了一种似乎具有普适能力的示范性,它的示范性作用囊括了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性的底蕴和特质显现于它对于“主体性”的崇尚以及其所诉诸的方式。“主体性”本身内涵客体的维度和主体的维度,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段之初,西方学者在“科技以人为本”的名义下,借助技术理性对外在世界的征服效果印证了他们对“主体性”理想的崇尚;然而由于技术理性的扩张,作为“主体性”解放标志的个体空间却与其解放的原动力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关系,而缓解这一紧张关系的手段之一本应该是针对技术理性的反思。但是,在现代性思维惯性下却造成主体本身的肢解,甚至“主体”被宣布死亡。如福柯所言,主体只不过是一种现代的发明,而且可能是一种即将走向尽头的发明,在主体的终结之刻,就像抹去“画在海边沙滩上的脸”[1]。在现代性这样一个未竟事业的途中又逢上“现代之后”的状况。
后现代主义的突出表现为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相区别的“差异性”[2]。西方人自启蒙运动以来,以推崇理性、向往科学、追求社会进步为标尺,这一全新方式被视为是现代思想的表达;而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差异性”,突出表现为以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之崩溃为特征,按照大卫・雷・格里芬的理解,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父权制、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等等,都是现代性的内容;与此相左,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它昭示着一种批评的态度,它力图彻底扫荡现代主义中陈旧的形而上学观念,彻底肃清主观与客观、真实与虚构、中心与边缘、形式与内容的界线,从而以达到消解传统视界内高雅与通俗、历史与故事、哲学与文学、科学与艺术等诸多对立的目的。后现代主义因而获得了内容上的反科学、反艺术、反历史、反道德的标签,也获得了思维模式上的反传统、反体系、反形而上学的标签。
从“人是万物的尺度”[3]的古典理论发展到“人的死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西方思想在思维逻辑内发生了革命性的逆转,在现代性本身所衍生出的这些新观念使世界历史被直接抛入了一种“后现代状况”。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所预料的,成为现代的过程之于人的历史而言乃是主体的发现与失落的巨大漩涡,它使我们拥有一切之时又痛失一切,以擢升主体为初衷的现代化最终却以主体为革命的对象。
在这一宏大的时代历史观念下,这种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性潮流与一种还处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发生激烈的冲突。对于当下中国传统儒学的发展而言,西方人所塑造的现代观念的流行化趋势增加了文化殖民的风险。但另一方面,当代新儒家几乎无一不意识到,儒学文化生态的未来发展无法绕过现代性这一境遇,儒学发展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儒学的现代化问题,对于现实来说,那就是如何在现代与后现代双重境遇下拓新儒学理论空间,以解决诸如文化发展中的理论设计与现实基础的切合、科学性与人文性之平衡、世界性与民族性之关系等问题。
二、现代新儒学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审查
法国现代学者安托瓦纳曾经把现代性的特质概括为一系列的悖论,并似乎绝望地断定,现代之路是一条不断背叛自身初衷的里程,犹如从一个死胡同走向另一个死胡同。因而,如果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很显然可以发现,现代性不仅仅只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现代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只是西方世界率先遭遇了它,并且至今仍无法脱身其中。所以,现代性就成为现代化这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根本特征。随着世界历史化进程的步履加快,它已跨越了地域、国家、民族甚至文化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历史现象。作为一种世界历史现象的典型印象,现代性的演化过程在社会文化系统内表现为传统思想在失去其现实基础后的寻根之路,这一过程同时涵盖了现代社会内部的诸多矛盾,如对传统的态度、对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取舍、对民族性与世界性之关系的权衡等问题。
中国文化的百年发展无疑成为现代性这一世界历史进程的一部分,以儒学发展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走向式微,进而在掌握话语权的西方文化的渐进中几乎被倭化为一种“中心”之外的异域文化,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不时使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怀疑。然而,在透视西方文化的发展逻辑后不难发现,古希腊以来的传统逻辑在经过现代性的发酵之后,其倡导的初衷却与其逻辑发展的结果南辕北辙,西方人倡导的启蒙精神最后带来的却是人与历史的同时“终结”,这不能不让人倍感不安。在这一意义上进一步对比中西文化发展的逻辑,我们似乎可以获得这样一个印象:在走向现代的历程中,西方文化在追求严肃的科学性逻辑中损毁了自身;与此相对,中国儒学恰是因为其现有体系无力改造与容纳科学性的内容而逐渐失去吸引力的,它似乎不曾发生过那种西方式的毁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完成自己的发展使命,必须机智地去思考科学性与价值性的问题,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在类似这些理论关系的改造拓新之上,“传统的”才能合理地成为“现代的”。
近代以来,尽管儒学理论已经进行了百余年的反思和求解,但我们至今还处于这一过程之内。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儒学的结构性坍塌是从旧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迅速瓦解开始的。首先是之后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败打破了传统儒家文化在心理上的优越性,进而皇权的猝然引退又使传统儒家文化更是失去了一部分政治基础。在这个不断变换的历史境遇下,对社会发展敏感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中西文化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断裂、纯粹性的理想与多样性的现实差距、科学标准与价值尺度的矛盾等等问题无不成为其思考的中心,这一思想求索的过程也成为现代新儒家之自我转化的过程。
在这一求解的过程中诞生的现代新儒学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跃迁,其共同之处在于坚信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与生命性,坚持传统的儒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于医治现代性症候的价值,对发展儒学以救赎“无根”的现代人寄以热切的希望。因而,现代新儒学鲜明地肯定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本位性,强调“心性之学”是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但与古典儒学不同的是,现代新儒学不再是以农业社会和皇权政治为背景,而是以率先被西方所制造出的现代性为背景。深受西方现代文化浪潮席卷之势的影响,尤其是与西方社会的发展状况相比,中国社会整体上陷入了物质生产效率、社会政治制度、精神信仰理念等多领域的溃败,这使得现代新儒学认识到“西学为用”的必要性,也意识到现代性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走向;但同时,现代新儒家也意识到,即使不以中国文化为中心视角来考量,现代性本身就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现代性视域下的新儒学也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思想形态。
在新儒学拓新的进程中,对西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构成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现代新儒学在洞穿西方文化的发展逻辑之后,透彻地意识到“西学”可以“为用”,但不可为“体”,而恰恰是中国传统儒学能够承载现代性问题下的失落之“体”。因而,新儒学着力分析批判“西学”之“体”的失落,此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而最为核心的一方面就是人生意义的颠覆,“崇高不再”,亦即西方人话语方式中的“存在的虚无化”[4],人生不再具有轰轰烈烈的意义。这不仅是中国儒学所不能接受的,西方文化也不期望遭遇到这样无奈的结果。我们知道,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化以“启蒙”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占据了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然而“启蒙”的逻辑结果却是其初衷的反面,人与历史同时走向“终结”的结果让人倍感怅然。
新儒学对现代性的悖论有着清楚的认识,以康德的“三大批判”为标志,西方文化“认识论”情结催化了西方人的“科学主义”论,继之以“工具理性”代替了“实践―交往理性”[5],从而继续造成对“崇高”的进一步威胁,使“生活世界”技术化、工具化。现实的生活顷刻间化为可诉诸于线性法则的纯粹物质化存在,过去与未来同时空场,历史失去了时间的纬度而被平面化,空间中所容纳的却只有物质的碎片。
新儒学明确意识到西方文化所诉诸的逻辑本身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践行这一逻辑的结果是现代社会种种危机的根源,尽管一次次工业技术革命带来史无前例的物质性繁荣,但人本身却从他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中剥离出来,进而又被物质化、符号化,如此一来,人不仅走到自然反面,也走到人自身的反面。鉴于这一批判的视角,新儒学在总体文化精神上对西方的现代性表明了其质疑的态度:“西方名数之学虽昌大,而其见道不真。民族国家虽早日成立,而文化背景不实。……近代精神,乃步步下降,日趋堕落。……然有坚强之形下成就,而无真实之文化背景者,虽曰日益飞扬,实则日趋自毁耳。”[6]
三、儒学体系与内容之现代化转换的可能性
新儒学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审查结果表明,西方人所选择的发展逻辑应该是有问题的,但新儒学并没有排斥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不仅如此,新儒学在通过对大历史的观察中肯定了现代性是世界历史的潮流,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课题。并且,率先接触现代性问题的西方工业化社会还可以为我们当下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提供前车之鉴。
在此形势下思考并设计新儒学未来发展的路径,不仅要求我们要保持对现代性的问题意识,也要求我们以一种跨文化的视界把中国传统儒学的发展放在世界历史的范围内来考查。因而,发展拓新的新儒学明确地提出了学习西方之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这突出表现为现代新儒学对西方社会科学文化,尤其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青睐,因而新儒学强调向西方学习、吸纳以科学民主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之长,在这一点上,新儒家一般都能够在“西学为用”的基本观点上达成共识,但在西方文化的甄别、吸收问题上,却存在着异域文化的本土适应性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处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另外,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跨文化发展方面,又存在着“何以为用”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是新儒学拓新道路上的障碍,我们从现代新儒学在接受“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的态度上可窥一斑。
在文化现代化这一世界历史背景下,新儒家接受了此类现代性问题的挑战,并由此提出了“内圣开出新外王”新主张,期望从“仁心”之内推演出现代社会所流行的科学与民主思想,并从“良知本体”演绎出适合现代人的人文主义精神,为科学精神与民主思想在现代中国文化中确立内在的根据。现代新儒学还试图在传统文化核心的范围内探求打通“知性”与“德性”亘古以来的壁垒,以避免“德性之后”的无政府状况。
与对西方现代性的批评相联系,现代新儒学在理论拓新中明确表明自身的理论定位:立足于传统儒学思想的成就和文化根基,在接受现代性问题作为世界历史过程内的必然命题下,寻求一种超越西方现代文化并独具中国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化何以可能。以熊十力、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主要是从传统儒学的角度指出了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关键与实质,初步论证了东西文化在现代情境下互通有无的可能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以成中英、刘述先、杜维明、余英时为代表的新儒家所创建的现代新儒学,对超越现代性何以可能的问题有着更为清晰的论证方向,这一批新儒家清楚地自觉到“现代的偏向”是必须加以扭转的。
鉴于现代新儒家对现代性问题的自觉,现代新儒学的理论拓新也就自然围绕这些理论问题而展开,现代新儒学通过其一系列的学术理论阐明了其核心精神与基本立场。新儒家首先把“生存存在论”作为其整个理论的基点。脱离现实生存状态的任何形而上学是无法适应当今现代社会状况的,因而,现代新儒学的任何理论须臾不能脱离现代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它应该是作为“生命的学问”、“生活的学问”现身于形而上学的领地而不应该是“纯粹的”那一种,为现实关系中处于“烦”、“畏”、“死”[7]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价值尺度与存在意义之本体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点上,现代新儒学摒弃了西方学者立足于技术理性之手段上的价值取向,把如何安顿生活态度、生命意义作为其理论趣味和核心指向,崇尚逻辑的技术理性至多只能归依到“知性”的领地而最终须在“德性”的领地中圆满,如“良知自我坎陷”之说,“知性”主体与“德性”主体并非天然统合,而统合的前提之一就是克服技术理性对存在意义 “合乎逻辑”的蔑视。
因而,现代新儒学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在“生存存在论”的高度上以生活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性来纠偏无孔不入于现代社会的技术理性,开创以认知世界主客体合一、生活世界人与自然合一为理念的超越纯粹知识论形态的现代认识论。为此,现代新儒学拒绝直接借用西方文化中一些广为流传的概念,因为在其看来,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生成体,沿用西方文化的现场概念就势必倭化另一种异域文化,同样,现代新儒学也拒绝移植西方文化既有“体系”,现代新儒学不必按部就班地按照西方学者所谓的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体系来整合。不过,在方法论上现代新儒学倒是期望能够契合西方人创作的现代方式以增强其理论技巧。如当代儒学大师杜维明认为,儒学传统要想在现代得以延续,展开文化间的对话就是一种必须的选择,不过这个对话必须是在超越西方现代性层面上展开的,对话的对象不需预设任意限制,游刃于不同对话体内,谨慎吸取哲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学、比较宗教学、知识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现代新儒家寄希望勾勒出一种能够扬弃技术理性的价值理性为本位的、既有地域特色又与现代世界兼容的、“生生而和谐”的现代化文化蓝图。
现代新儒学在拓新发展中,不仅究其外部因素也注重内省,在一个倚重理性精神的现代世界里,如果单单倡导纯粹的德行精神,则势必会被现代社会排斥在“主流”之外。因而,现代新儒学需要给予认知主体一个合法的地位,即主体如何“显发”、知识何以“圆融”,这个环节很类似西方认识论中所阐述的合法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如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所作的论证。
现代新儒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持住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并依其本身之要求伸展其文化理想,“以自觉其自我之为一‘道德实践的主体’,同时,当求在政治上能自觉为一‘政治的主体’,在自然界、知识界成为‘认识的主体’及‘实用技术的活动之主体’”[8]。就如何在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氛围内确立科学精神的命题上,现代新儒家提出了一系列“内圣”而“外王”的理论构想,如熊十力的“性智开出量智”说、牟宗三的“理性的架构表现”说与“良知自我坎陷”说等等。在“仁心”或“良知”之下,本体融入现象之内,德性统摄知性,现代新儒学追求的“通哲学、道德、宗教以为一”之路的畅通方成为可能。
现代新儒家理论努力构成了文化现代化的一部分,也使传统文化深入到现代性问题的核心。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境遇中遭遇窘境的现象并非孤立,西方人自启蒙时代以来创造出“新的”世界体系之时,难题也就随之而来,直至今日;由启蒙所发动与倡导的理性观念下,导致了全球化、消费主义、权威的消解以及知识的商品化等等(后)现代性问题。在黑格尔之后,一个体系统治的时代结束了,重建一个没有体系的形而上学体系(亦成为后形而上学)正在当下的西方世界进行着。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新儒家理论努力构成了后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西方中心主义弥漫的文化氛围下,现代新儒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是可想而知的,但我们也看到,现代新儒学已经以其特定的方式关涉到了人类文化形态发展的未来,在人类文化向前转进的历史进程中,现代新儒学所提供的文化发展模式至少可以为未来的社会文化形态演变提供一种基本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Foucault M. The order of things: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M].New York: Random House,1970.
[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高清海.欧洲哲学史纲新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4]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宜良,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5]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上宫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1992.
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和港台通常这样定义创意产业,即那些依个人创意、技能和天才,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行业和部门。创意产业涵盖的范围之广让我们觉察到其发展的广阔前景,同时也提醒我们,广阔产业下需要大批量创意人才的智力支持。
“从最根本上讲,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大批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中国未来创意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教授分析指出,因为创意出自“人”,因此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增强创意产业高端人才与团队集聚,是培育创意产业的关键。广告教学担负着培养新世纪广告人才的重要责任,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应该及时做出自己的思考,抓住契机,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的“创意”。①
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有人说:对于中国广告业,全球化是趋势,国情化是特征,本土化是主旋律,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在中国的地盘上“搞”广告,必然要求熟悉中国文化的广告人。
广告是为企业营销服务的,研究的是产品或品牌,更深入地看,现代广告研究的是消费者。在现代买方市场占主导的时代,广告只有了解了消费群的文化特征、消费心理、消费目的、消费价值观,才能建立产品或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联系,进而促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所以,广告人需要仔细地琢磨深受全球化影响的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毕竟他们都深受国际大文化影响的同时,骨子却仍然浸透在深厚的中国文化之中。
当前我国种种社会文化迹象显示,普通民众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并解读自己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一股民族文化回归的趋势。虽然目前西方文化仍然是强势,但是一个孕育了5000年的深厚的民族文化是不可能被忽视的。在继续学习汲取西方文化经验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养分。自2006年我国两会上提出应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议题依旧成为2007年两会的热点与焦点,代表们认为要使创意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就要使它具有特色,甚至要具备唯一性。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任何地区和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唯一性,创新完全可以借助我们既有的文化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样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体现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愿望,这对广告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警示。
当前的广告教学仍然热衷于对西方广告理论和文化的转述,所设课程内容具有明显的“国际”偏向。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只是了解了部分西方的广告理论和创意理论,在广告活动和创意实践中明显缺乏自己的创造力。现代广告学源于西方,重视西方现代广告理论教学无可厚非,但是综观中国广告2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即使是国际4A广告公司,在中国走的依然是“中国本土化”的道路,并对中国文化元素越发重视。所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当前广告教学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适时调整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并加重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比例。在广告专业必修课中加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文化教学切实到位,培养广告专业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使之成为其学习自觉是广告教学迫切的任务。需要重申的是,强调传统文化教学不是以减弱对西方现代广告理论教学为前提的。我们的广告教学应该培养既能熟识自身文化传统,又能熟练把握现代广告原理,“还能在熟悉的现代和陌生的传统间找到平衡点”,具备强烈创意、创新意识的中国的国际广告人才。
重视新媒体教学研究,拓展学生的媒体思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广告媒体将不断有新的资源可资利用。新媒体双向互动,便利性、个性化特征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所以广泛和有效地运用新媒体是一种必然趋势。
什么是新媒体?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的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也有专家提出:“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②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③不管新媒体到底包括哪些类型,“人类的传媒经过了精英媒体时代、大众传媒时代,正在向个人化传播的新媒体时代迈进。”④著名品牌策划专家李光斗如是说。
现在的广告教学仍然停留在将大部分教学内容放在对传统媒体的认识及应用上,而对新媒体只有简单的介绍,这种对新媒体较为“冷淡”的态度与当前新媒体逐渐在广告业中崭露头角并逐步占据主导的新的市场背景相脱节。人类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生活方式大部分由数字化的新媒体主导,研究好、研究透新媒体对于广告是否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占据主控地位至关重要。所以,广告专业教师应将新媒体放在与传统媒体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广告教学中不断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让学生时刻掌握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对新媒体技术和新的特点有充分认识,掌握在实战广告传播活动中灵活应用的方法,以求实现广告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另外,广告教学中还应重视发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产生的化学效应给广告创新发展带来的机会。从威汉环球传播机构主席陈一木丹对新媒体分类来看,包括博客等所谓受众自主媒体都不是完全脱离传统媒体而独立存在的,新媒体的身后或多或少有传统媒体的影子。正如平成老总吴晓波所说:“新媒介生态的时代下,媒体呈现出互为媒体、互为内容的关系。”⑤以前认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有所冲击,甚至会有所取代,将二者关系对立起来的观点现在已明显不适应新的媒体观念的发展。所以,广告教学密切关注新媒介技术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新媒体概念,新媒体的意识,拓展其媒体思维,以期能从开始就提升广告专业学生媒体层面创新创意的想象力。
注重培养学生营销传播意识及系统的创意思维
在传统市场营销理论中,广告只是“4P”中促销的一个环节。说到底,广告是一次系统的营销传播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当今的广告活动是一场精心组织、严密策划、整合资源、系统创意的营销传播过程。
由于实践条件所限,再加上学生缺乏系统思维的习惯,大部分广告专业学生认为广告最重要的是要做出好的创意,写出好的文案,缺乏创作“大创意”的营销传播意识。这样的思维只能适应一般小作坊式的广告公司的需求,难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广告是营销的一部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系统思维的培养,使之清楚广告是一场“运动”,这个过程是整合营销传播的过程。创意作为广告的核心活动,必须变“孤立”为“系统”,使之贯穿于广告活动的开始、发展和结束的整个环节,所以培养学生系统的创意思维,加强学生整合营销的传播意识已是广告教学的当务之急。
再有,现代学生受网络媒体的影响较深,在网络化时代接受“碎片式”海量信息的同时,思维系统也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天马行空的东西多,而普遍缺乏思维的逻辑性。广告业以创意性为主要表象,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不合乎常理的想象或联想。思维的跳跃,甚至不连贯对于创意的产生有一定的益处。但系统性则要求创作者思维严密,具有逻辑性,特别是广告创意需要从营销传播整体角度出发进行策略思考。由此看来,两者之于广告专业教育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二元对立。但其实,创意与系统化、逻辑性可以并行不悖,并驾齐驱。创意是一种思维能力,而系统化是一种思维习惯。对于广告教学,应以创意能力的培养为重,并需要适当系统化与逻辑性思维的训练。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对学生有所侧重地进行培训。
结 语
广告教学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广告教学作出最及时的反应。创意产业的升级给广告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广告人才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地球村逐渐成为现实,但是中国的广告不能一味迷信国际化,我们要清醒:超越需要学习,更需要创新。创新依靠的正是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提升,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培养是广告教学必须做好的工作;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为我国广告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极佳的机会,这要求广告教学过程要注重新媒体教学,全面拓展学生的媒体思维;创意在广告中作用重大,但是在市场中靠“投机取巧”式的创意就能成为胜者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广告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系统的创意思维是培养具有战略意识的广告人的重要一环。
注 释:
①张慧丽:《创意产业如何“创富”》,《市场报》,2006年2月24日。
②周进:《新媒体之我见》,《广播电视研究》,2005年3至4期。
③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革命》,http://省略.
④李光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成功营销》,2007年2~3月刊。
⑤吴晓波:《新媒体时代广告运动的四个新概念》,网易商业频道。
“文化自觉”是先生学术反思的结晶,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即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价值选择和构建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是人的自觉、理性的自觉、行为和责任的自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作为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授教过程,也是作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和内化过程。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也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在目前多元文化的态势下,以文化自觉的科学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正确认识和评价本民族文化,辩证对待外来文化,提升对信仰的认可性、接受性和自信性,也正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自觉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客观与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血脉,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历史的坐标中,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能被诋毁和贬低的,轻率地否认传统文化,实则意味着莽撞地割裂自身文化血脉,以及文化“无根”现象的产生。当社会出现文化“无根”现象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文化自信的不足、文化凝聚力的消解,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合理继承、勇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创新发展,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真正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积极回应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需要以文化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是文化产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创新。当前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态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不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表面化和浅显化地临时解决问题,即使运用传统文化为依托,也停留在“机械融合”或“单纯说教”式的传输层面,没有深入考察传统文化的实质内涵、时代背景、阶级立场等因素,使得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和渗透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淡化了学生民族情感与原有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应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要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最佳机制。
(三)有助于正确把握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精神
能够在中国传播,就是因为它适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能够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深深扎根,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磨合、结合直到整合、融合。可以说,一部中国化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实现理论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国化的就是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在当代中国,正确地认识作为指导思想的和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两者实现融合互动发展的最佳机制,也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核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深入理解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将系统的理论教育根植于大学生内在的传统文化精神基因中,把握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
(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厚的资源支撑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固然需要以为指导,但是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资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传递了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尊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修身为本、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克服学生道德观念薄弱、道德实践不足等道德行为问题。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若干重点和热点问题,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宝库中找到价值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一)目标的类同性
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个人与家族、国家、社会的良好组织关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人,即“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本质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两者的指向都是人,两者的核心都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功能的互补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重于说教和灌输,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德育功能特别是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含有人文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其意识形态性,使得其人文精神受到遮蔽。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道德内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人去理解自然、社会、思维具有一种清晰的逻辑架构,这种架构具有逻辑层次上的说服力,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一旦将这种逻辑架构运用于课堂,易于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其效果明显不同于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说教。
(三)思想情感上的亲缘性
“传统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培育学生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需要大家有共同的根。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民族共识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程度,能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完成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任务。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理性审视
过去的十余年,一些高校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并且两者结合的程度处于低级的初级阶段,二者之间融合运行的效率较低,运行水平较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都造成了一定的滞后影响。要真正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须深入探究两者结合的关键点,考量影响二者契合的主要因素,建立两者融合的最佳视野模式。
(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困境和认同危机,这也与我国高校教育整体缺乏人文气息有关。人文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中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上缺少应有的规模和成就,这也是阻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鉴于此,一方面,在把握精髓的前提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熟记古诗美文的层面,而是将传统文化放在新时代新语境下重新阐释,需要把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集中整理,加以分类,以新颖的、更为简洁的内容形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资源和理论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在基本理论教育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当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同在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以及社会理想目标上都有贯通之处,可以成为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活的灵魂。”最后,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破解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仅仅持有“拿来主义”的态度来借用或移植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智慧剖析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走出伦理师范、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现实困境,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
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基于传承。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本质,面对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随从,而是要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对国外文化“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选择,并且进行文化创新,而这个过程正是文化自觉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传承文化。必须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其次是创新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实现转型获得新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再者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借鉴国外文化创新的有益成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中西方融合的视域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发展。
(三)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正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价值就在于弘扬和维护主流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和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关系。既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演变成传统文化的普及,也不能仅仅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简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或注脚,而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使命的有机统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也是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进文化。只有用先进文化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和价值所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它体现了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定和目标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就在于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精神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和尊重多元文化,正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把认同升华为信仰,把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际行动。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方式
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学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这就要求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凝练出贴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要的一系列教育主题,主题的选取既要兼顾学生的心理、交往、发展等人格升华,又应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考量。其次,教育者不应仅仅充当知识传输的“中介”,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平等交流,善于和学生探讨解决问题。这也要求教育者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涵养,才能更好地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再次,要积极创新两者融合的方式。适当的方式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链接教育主客体的纽带和桥梁。除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外,还要善于运用选修课、社团活动、名师讲座、学术沙龙、网络德育等新方式新载体,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五)回归实践,锻造学生文化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