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艺术;素质教育
一、前言
传统文化是人类和自己祖先血脉相连的纽带,影响着民族和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环境下,认识并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重视其良好的传承性显得十分重要。如何把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入到美术素质教育中,更好地利用素质教育增强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值得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艺术根植于文化的土壤,而文化又赋予了民族深厚的内涵。只有在对传统文化艺术具备一定理解后,才能发自内心地产生欣赏的主动性,并享受其带来的愉悦。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自觉性的传承与发展,并成为人们自身的一种艺术素养。教育在培养这种素养的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艺术学习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艺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学生,首先应当要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悠久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利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提供完整、理性的文化价值取向。艺术能滋养心灵,提升人类生存的意义。美术教育带领学生领悟美,由此产生的愉悦之情不仅可以唤起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探索,还能提升学生对民族和祖国热爱的情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不是带有偏激感彩的一味排外,也不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广泛灵活地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才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之路。
三、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
1.引领学生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正确态度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但文化同样需要多元发展和综合创新,这依赖于文化共生,只有经过互动的过程才会出现争奇斗艳、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还需要对外来文化秉承包容的态度,对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精华进行吸收和借鉴,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图片资料(如彩陶、壁画、石雕、画像石等),以及认识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时,要注重对作品和美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简要分析。在学生了解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再对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与外来文化艺术进行客观的比较说明,帮助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引导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逐步加深领悟。最后,通过教学总结,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2.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内涵知识的传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一味地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使得美术教育变成了历史教育。在教学中忽视文化和精神内涵,单纯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
例如,工艺美术一般与特定的地域文化相联系,具有相对的空间局域性。在古代,由于地域、民族等客观限制因素,特定的地理环境滋生并养育着特定的文明,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包括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学生所欣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大多历史悠久,在缺乏相关经验和了解的情况下很难对作品作出鉴赏并进行情感沟通。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变化规律进行充分了解,重视考虑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等因素,帮助原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无所知或了解不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艺术知识,并自主产生对艺术的喜爱之情。利用中国传统艺术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时代精神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3.重视美术教育理念的创新
首先,加强学生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接触。弘扬这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对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将其渗透到美术教育的实践中,让学生在浓浓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中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质朴、率直和不拘一格。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古建筑或观摩民间艺术,以实地观光考察、拍照、写生等形式,结合本地的人文环境,引发学生主动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将他们获得的考察体会和调查结果以多样化的艺术方法进行呈现,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分享,有助于他们在活动中深入地感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蕴藏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学生的自我兴趣表现为主,不必过分强调传统制作程序的规范性,鼓励学生设计新的课题,开发一些从未尝试过的新题材,重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成功完成鉴赏与实践的学习。
以民间美术为例,民间艺术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与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方式以及审美爱好相一致的艺术。民间美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民间艺术的特点,把环境创造与设计引入美术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当中。比如,组织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年画、挂脸谱,并适时介绍一些图式、造型的象征寓意,尤其要注重对图式、造型所包含的传统礼仪和民俗文化等内容进行介绍。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民俗美术作品的良好习惯,还能促使其思想在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氛围中得到升华。
四、结语
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传统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文化艺术,同时,现代文化艺术的成功也需要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要激发高中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接受现代文化艺术元素。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形成正确的认识;营造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并培养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薇薇.职业中学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教资料,2005,(17).
全球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策略,作为东亚文化圈首席代表的中国,亟需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便在世界文化同质化的格局中保持文化自觉,以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为维系健康和谐的世界文化生态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虚怀有容,其中包含的仁义忠恕、刚毅有为、博文明允、明道济世的人格理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矛盾观,贵和尚中的处世观、智识通变的发展观无不体现着宽厚仁和的气度,济世明理的责任,厚德载物的胸怀,奋发向上的担当,自强不息的毅力。中国儒释道经典作品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经典的阐释和学习无疑可以帮助国人维系文化认同、坚守文化自觉,提高道德境界,完善人格修养。
形成坚韧意志。刚毅有为、百折不挠的执着毅力中华民族生而有之,《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也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不体现抱定宗旨、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百折不系募嵋闳瘸溃磺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呈现了挫败面前不屈不挠、义无反顾的豪迈情怀。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时时处处可见志存高远、矢志不渝的形象和训诫,势必对读者坚韧意志的形成起到濡化和引领的作用。
增强理性思辨。中国传统文化中彰显出的智慧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以先秦为例,譬如儒家崇尚理性,道家崇尚思辨,墨家注重探究,名家注重逻辑。
道家思想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辩证思辨、逆向批判赋予我国古典哲学以理性思辨色彩。老子“道法自然”、“虚静无为”等思想以清醒的理性态度参悟自然、了悟人生,思想中充满了自然而为的气度和朴素而不失智慧的思辨理性。
墨家学派注重对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观察与探究,不仅观照自然万物,而且对生活中的技艺和现象也卓有研究,在数学、力学、光学、经济学、心理学方面都有建树。
名家思想有鲜明的逻辑学倾向,注重界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划分概念类别,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研究,具有思辨哲学特征。
培养博雅精神。在中国古代,通常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自古以来,我国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广博学识、通融识见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通达之人。《易经》有“君子多识前言往行”,《淮南子》有“通智德而不劳”,《中庸》指出学人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有“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的训诫。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中,“博”“雅”并举是较为完善的人生境界。“博”指向外,是不断拓展,通自然人为,晓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雅”指向内,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养身心,塑造高雅品格。
阐释尺度
曾经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应把握好历史、现代和辩证尺度。
历史尺度。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研究和阐释不应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以免引起以讹传讹的误读误解,正确的态度是以史为据,认真研读原典,从历史和思想渊源着手,运用中、西阐释学方法,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文化原点做深入细致地思考和研讨。譬如,通过深入研读四书五经,把握儒家的思想智慧,并遵循历史脉络考察儒学的兴起、两汉儒学独尊、宋明儒学复兴、现代新儒家,以纵横交错的时空维度衡量和解读原典。
现代尺度。中国传统思想和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譬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充满哲理,饱含智慧,能够为个人和群体解决当下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当前,解读传统文化经典应引入全球化视角,做现代性解析,做到以古鉴今,推陈出新。
辩证尺度。由于时代的差距和历史的局限性,传统文化经典中难免出现一些陈旧过时、不合当代时宜的思想和观念,这就要求我们保有正确态度,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应革除流弊,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去粗取精,结合当前语境,结合时代特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解读方法
解读传统经典可以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进行,运用中国传统的“语境论”和“时空论”对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启发意义做整体性把握,由对作品的认知而领悟而致用,进一步从审美陶冶与思想启迪两个维度深度研讨。譬如《诗经・秦风・蒹葭》篇的解读,首先了解《诗经》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秦地诗歌的特征,进而探讨《蒹葭》一诗的意象与意境,最后从审美韵味与思想意义两方面探讨《蒹葭》诗的现代性和当代价值。
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碰撞,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
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文化的多元将导致文化认同的迷茫,价值选择的迷茫。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由于其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艰难。所以,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品德教育的正确引导和特殊指导,对中学生来说显得非常的重要。
要迎接多元文化的挑战,教育就必须拆除有形、无形的围墙,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必须改变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心态,承担起应有的文化职责。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多元文化社会这一因素,必须改变观念,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宽容态度应对当今学校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碰撞。思想品德教育的改进应从品德教育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这是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同一片蓝天下,以怎样的文化价值观对全球化挑战?如何既维护中华文化的特质,又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文化不仅仅是唱歌、跳舞,应包括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等诸多内容,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他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存在着。而民族节日因为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当今人们被互联网和英语、可乐、肯德基、麦当劳一些东西包围,使中国自己特色传统文化黯然失色,导致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机会越来越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明显不足。近年来,外国的节日和庆典活动开始陆续在中国流行,加上一些商家对西方节日的附势宣传,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少年学生中,对于圣诞节的期待,甚至超过了对传统春节的期待。因此,必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认识外国传统节日采风活动,展示多彩文化。认识到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乐章。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才能让文化百花齐放,让我们的世界文化之旅一路风景无限。从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正确定位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
当前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很多取决于当下的社会舆论是什么取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多元价值观。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
一方面,多元价值观使中学生无所适从、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统一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等反面的混乱和错位。另外一方面,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增加了价值选择和比较的机会,使中学生们失去了明确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中学生在文化冲突中处于被动境地,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而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完成,导致社会的道德混乱或道德的"中空",甚至会重演西方社会的价值相对主义。这让众学生常常陷入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的困境之中。
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价值观冲突,关爱他们,必须公正、全面、客观的、如实的评价每一个学生。老师不但是学生的师长,还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只有教师尊重、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才能把他们的认识引向正确方向,才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踏上人生理想的征途,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3.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中学生将是明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他们实施道德教育,要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学生。
3.1必须改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生观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学生必学服从教师的认识偏差。这种认识偏差,既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打破了同一文化的标准,青少年也开始了自己的亚文化。社会多元文化的形成使得青少年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发展,而不必要认同在成人眼里看出来的文化标准,如果我们仍然在简单地把学生看作是不懂事的孩子,甚至否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并据此来评价学生,就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激发师生矛盾。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着力点更多的落在形成的过程中而非结果上。这就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的部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3.2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特长等是各不相同的或各有侧重。所以,不能用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来培养学生,应因材施教。另外,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应当认清楚这些差异,把"学生看做学生",从学生的眼中看世界。
3.3要以宽容理解的态度,正确评价中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哈韩、哈日行为在我国各地逐渐盛行,这同近年来以偶像剧为主的日剧、韩剧在国内的热播有很大的关系。日剧、韩剧在国内的热播对中学生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为此而着迷,甚至把这些另类的事物带进了校园,不少中学生的打扮趋向日韩剧偶像般的另类打扮,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哈韩、哈日现象等要深入探究。使学生能比较客观评价"哈日族"与"哈韩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生认识到,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不能迷失了自我。而要批判的继承,更要了解并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和采访,通过一些人群,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哈日族"、"哈韩族"的评价,作为教师,对同学进行适当的引导,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得出对外来文化应持的正确态度。让学生理解民族魂是我们的根,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使学生真正理解:我们搞对外开放,从文化的视角看,就是基于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学习别国长处,用来发展自己。
[论文摘要]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工业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在传统文化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民族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艺术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元素进行创造
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现代时装设计乃至其他众多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明产物数不胜数: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题“濡”中.借鉴中国书法艺术中纤毫、墨水和宣纸之间的轻灵接触,一气呵成、体现出纤浓适度的形式美和神韵美。这样的元素符号运用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美学。
作为艺术文化的精华,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传统服饰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获得各种时期的蛴形、配色、材质、图案以及精致绝伦的传统工艺。闪的巾式面料,艳丽的民族色彩,传统的凤凰、牡丹、祥龙等中国吉祥图案,精致的刺绣、滚边、盘扣,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设汁师们运用在时装设计中,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图案可以较自由地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形元素进行新的没计重组,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例如香港设汁师张天爱,在她的设计中起用了典鲜艳的晚清时期龙案苏绣,这种元素与前卫极端的西方妆扮相融合,另类的诉说着现代生活对传统东方情调的怀念。在这个设汁中,龙纹仅仅是龙纹,不具有象征意味,不代表九五之尊,它只是图案。在运用元素时,必须从整体考虑,服装的造型、材料、色彩、图案、细节、饰品以及人体形态、化妆都要在一种格调下统一起来。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推陈出新,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服装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互联网;影响
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精髓,是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体,并包括道家、墨家、法家及佛教学说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精华,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传统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通过世代流传下来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体系。面对物欲横流互联网时代,坚守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国传统道德会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积极及深远的影响。
1、仁爱兼利的和谐思想
“仁”是中国传统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儒家将“仁”视为为人处世的最基本要求和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开创“仁”学,“仁”即为“爱人”,仁的首要含义是爱。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强调以人为本,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社会氛围。“仁爱”所强调的道德要求是以“爱”作为社会关系的亲和机制的基本规范,“仁爱”主张人们彼此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出于公心的爱,将爱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体现为利人。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和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标准,“仁爱”、“兼爱”、“贵和、重和”思想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贯穿于社会生活之中,推动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更要将这种美德继承和发扬。
2、竭忠尽孝的家国情怀
忠与孝是中国古代“三纲”中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大基本道德。
“忠”在春秋时期便被古人视为美德,《左传》中论述到“忠,德之正也”,先秦时期,“忠”被贯穿于为政、处人、待己的过程中,是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要的内容。忠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与人为善的准则,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为人谋而不忠乎”,要求人与人相处要做到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要求君对臣以礼,臣要侍君以忠;“临患不亡国,忠也”,作为臣民更要忠于自己的祖国。
自古以来,家国谓之一体,忠与孝是并重和统一的。“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在家国为一体、君臣视父子的社会关系中,二者是相通的。孝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元代时期的《二十四孝》故事传诵于世,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最纯粹的血缘亲情,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人类最根本、最淳朴的关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每个人出生便会获得父母无私的爱,因此赡养父母、关爱父母、孝顺父母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当代社会,网络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许多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与手机进行交流,漠视亲情,弱化表达对父母之爱,大学生要从忠孝之传统出发,将忠于国家、孝于父母、君臣相处、待友为人等关系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种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一种良好的伦理道德风尚。
3、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
“诚”与“信”是自古以来君子的美德,“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即真实不欺,是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品质,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要求人们对人对事要时刻保持纯净,反对欺诈和虚伪。“信”在古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五常”之一,“信”的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
当今社会,诚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是为人之道,安身立命之本。“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即要求公民做到诚实守信,知行合一。“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吻合当今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本质,互联网时代,它更是人与人社会交往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立足于社会的最根本道德品质。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养,来改善社会风气,保障社会秩序良性运行,为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建设和道德风尚的健康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4、勤俭廉洁的品行修养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视为治家治国、兴家兴国的法宝。勤,是指对所从事的事业尽心竭力;俭,是对物质财富的珍惜,在消费上取合理的标准。三国时期诸葛亮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德才兼备的品行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的。廉洁,是人们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它的基本要求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和廉洁的品行。
一个勤俭廉洁的社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期间就应该树立良好的勤俭廉洁意识,面对互联网中形形的诱惑更应把持自我,反思自我。我们更要用互联网传播提倡节俭风尚,反对挥霍、浪费、奢侈、铺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5、公平正义的德法观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德与法律并重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均是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春秋时期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提出“德,国家之基也”的论述,高度肯定了道德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当今社会,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确立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驾齐驱,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对传统道德精髓的传承和发扬。面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的纷繁复杂,大学生更应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不仅要懂法、守法,更要用法律保护自己,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作者简介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对非音乐类专业的大学生开设音乐方面的公共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重要形式之一的公共音乐教学及课程设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共音乐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提高其审美能力。然而,从目前大部分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形态的传统音乐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求,相反,流行音乐则因其具有浓郁的现代社会气息、又长于抒情、手法通俗、娱乐性强,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偏爱。这种现状,不利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也不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初的流行音乐有了快速发展,并日渐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欣赏教学已显得尤为迫切。探索最适合当代大学生审美需要的教学途径、方法,将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通过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形式,让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并继承,意义重大。
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是两种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艺术形式,它们所包含的文化特质不是决然对立的,而是有相当的可融合性的。区域性、集团性、时代性等因素造成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之间的文化冲突,这使得两种音乐形式的品格各自独立,但也正是冲突的存在,产生了文化发展的动力。经过长期的接触、联系、调整与借鉴,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就很有可能改变原来的某些文化特质,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进而进行文化的整合,这是一个新的综合过程,也是产生新文化形态的过程。
正因这种文化发展规律的存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我们对待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正确态度。在传统音乐的发展中引进商品包装机制,在传播方式上多一些现代科技的手段,使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而在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则应借鉴传统音乐中的民族性、复合性,努力开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使流行音乐的发展显示出“本土化”、“地域化”,摆脱单一性并丰富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其能够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在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创作中互相借鉴彼此文化特质,在吸收、融化、调和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基于此,对于近年来流行乐坛出现的“新民乐”、“新民歌”现象,我们能否也取这种文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呢?不管这种社会事实是不是流行音乐创作对传统音乐的主动选择,亦或是文化的“反哺”,都需要我们进行更为理性、深入的思考。
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合更容易使公共音乐课程得到学生的接受和喜爱,传统音乐是流行音乐的灵魂,而流行音乐又是对传统音乐成功的文化反哺,二者的融合是时代的需要。传统与流行融合的公共音乐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需求,也是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的纽带,二者的融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是一种新的结合模式,能够提高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质量。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普及音乐知识,提高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交融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因此,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不仅是传统音乐得以“新生”的重要举措,更是提高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原则与途径
关于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传统”与“流行”融合的实施,本文只提出基本的原则,以抛砖引玉,具体实施措施应结合各学校的自身情况进行调适。
(一)实施原则
当下,各高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的设置中,基本都关注到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强,但是,如何通过丰富的方法、途径,很好的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融合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关键在于在以下几个层次的“创新”。首先,教学主管部门要大力支持这一教学创新行动,组建由相关教学人员组成的创新团队,把具体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相结合,在较长时期内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找出适合本校的可行性强的实施办法。其次,相关授课教师,应时刻围绕以创新方法、方式为手段,以达到创新效果为目的,认真、主动、努力总结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并多和同行沟通、协作,进而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最终目的。第三,将教育对象分层次、分类型。目前,各高校将一个院系所有同年级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上课的模式,极大制约了教学目的的实现,无法进行这一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最后,在实际教学中,要以鼓励学生学会从传统音乐艺术中发现、提取元素,甚至试图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为教学目的。所创作的新作品,要求既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全新的音乐艺术形象。
(二)实施途径
1.氛围营造
学校层面的氛围营造,主要靠主管部门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在基本原则基础上实施。
①学校可将组织邀请技艺精湛的民歌、曲艺、戏曲等民间艺人或艺术家、优秀的流行歌手到学校同台演出常态化,演出可不拘形式,但内容需精心设计,比如选择具有传统音乐元素的流行音乐作品与具有相同元素的传统音乐原作同台表演。在演出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对比介绍和具体分析。如此,学生能够经常接触到自己喜欢但不甚了解其特点或创作背景的作品,进而会激发其兴趣,产生了解的欲望。像很多高校曾组织的古琴、昆曲进高校活动就可以结合相关流行音乐进行设计,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用传统戏曲、民歌等素材创作并且很受欢迎的流行歌曲等形式。
如陶将京剧“苏三起解”的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Susan说”,当中将“苏三”改为同音谐音“Susan”,并对苏三的故事感怀而创作新词,而值得留意是陶也在此曲的后半段首度唱了一段京剧。
《苏三说》这首歌曲,在以前,都叫R&B改唱,现在我们给他一个正名――中国风。原因在于他和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陶巧妙、轻而带过的今古联系,精彩绝伦的一段花腔,让这首歌曲富有立体感。
诸如此类中国风的歌曲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除了上述音乐创作中将音乐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例子之外,还有将旋律的创作与中国传统曲调结合起来的作品,如周杰伦的《东风破》就是中国风歌曲类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首标准的中国小调歌曲,其仿古小调浑然天成的旋律特点,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曲风,是最标准最完整的中国风歌曲代表作。
类似的、精心设计的演出活动的常态化,势必会吸引很多学生参与并影响到他们此后对类似音乐作品的关注度,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②开展文化沙龙以及讲座。相关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学主管部门和教学实施单位结合,确定相关实施细则和方案,注意要以流行音乐为突破口,达到学生对传统音乐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高校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开展大家感兴趣的流行音乐文化沙龙和讲座。所选主题需要先作调研,了解学生所需,然后精心设计内容,巧妙安排形式。在欣赏和评析流行音乐的同时穿插相关传统音乐的内容,使学生在较自然的氛围中接触和了解并喜欢传统音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具体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①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在以上基本原则要求下,围绕最终教学目的,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可利用资源制作高效、可操作课件或其它授课形式。这样,就可以实现声效统一,多方位教学效果融合的目的。
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上有大量涵盖了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音乐教学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国内外图文影像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搜索和其它检索方式查找相关作品并熟悉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从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入手,逐步提高分析不同音乐形式中所包含的各种手法、素材、特征的能力。
③完全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外延。当下的大学生接受新知识快,途径也很多,同学之间信息交流的形式也较丰富,信息传播速度快,而且,他们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认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主动尝试从不同音乐形式中发现和搜索具有传统音乐素材的流行音乐,并鼓励他们自创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各种音乐形式,让学生们有机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充分展示自己对传统与流行交融的感受和认知,同时,要及时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也要培养大学生具备把握、利用各种平台,全面展示自己的才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④考试和考查方法的更新。配合以上要求,更新以往传统的考试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音乐作品或形式进行展示,也鼓励学生拿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来展示。但是所展示的作品或形式必须符合考试的基本要求,即体现出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合并能进行具体的合理的诠释。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来体现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自己从传统音乐中汲取元素进行创作,并进行评比。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选择音乐,进行填词,或是有目的地截取多种音乐进行组合创作。学生在做这些作业的时候必然要自己去主动寻找音乐资源倾听,这就扩充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曲目的积累量。
⑤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在高校内部、高校之间和面向社会,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将自己喜欢或创作的音乐作品拿出来与同学、同行或爱好者进行较大范围内的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在当下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实施中,每所高校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在遇到相同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也应各有特点,以上只是提出共性问题并指出在此共性问题上的基本解决办法,以期抛砖引玉。
*本文是河南省2011年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1240045011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彦如:《流行音乐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2.王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现存问题分析》,《内江科技》,2007年第8期。
3.曾宏华:《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高教高职研究》,2007年第9期,下旬刊。
4.刘振东、杨晓辉:《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第6期。
【关键词】 知识经济;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科学发展
汉语言作为我们母语,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思想交流的基础与保障,同时是中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网络语言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汉语言文学的创新,但在一定程度上其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利之处。
一、新时期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1、网络方便了人们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
移动图书馆的开发,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已逐渐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作品阅读只能通过纸质的书籍,进行慢慢品味书中的韵味,而如今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等的流行,人们在阅读的时间、方式上的选择上更加灵活,从而节约时间,提升了阅读效率。另一方面,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前,外国的经典名著很难被普通人群所接触到,而如今文学爱好者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品味到更多的优秀外国经典名著。
2、网络语言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络语言是在现有汉语言的基础上,结合新事物、新现象的特点而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推陈出新。其在借用了汉语言语法中的缩略、谐音等变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交汇。网络语言具有不受传统的语法制约,吸引力较强等特点,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体现,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增添了许多的乐趣与色彩。以网络语言“人在逋尽蔽例,其本意是指人们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的尴尬事情,但是“人在逋尽比聪缘酶加的形象、生动,从而被大多数人所喜欢与接受。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往往来源于生活中比较热点的新闻或事件,是对其社会现象的侧面体现与反映。比如“我爸是李刚”,是人们对于一些仗着自己父母有权有势,从而不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年轻人的讽刺与调侃。体现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人们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与不满。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对于社会现象、法律法规等看法与思考的重要平台与渠道,网络语言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3、网络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部分网络语言偏离了汉语规范。网络语言普遍是为了追求新奇和方便,在很多方面都没有遵循汉语规范。有些词语的词义被曲解,还有很多刻意的错别字,这些都会在汉语言发展方面有负面的影响。网民的主要群体之一,就是青少年,他们喜欢新鲜事物,而且乐于并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情感非常丰富,却没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正处于语言的学习和培养的阶段,大量的使用、接触网络语言,接受了其中不规范的特点,容易不规范表达的坏习惯。
二、对待网络语言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
网络语言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大众媒体得到发展与普及。在网络语言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它对人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在语气上面显得更加生动诙谐。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就要懂得分辨网络语言的精华和糟粕。切忌一味地模仿任何性质的网络语言,丢弃汉语言文学的精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文化良莠不齐,人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正确分析网络语言的好处和弊端,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同时也不能放弃对现代语言文学的诵读。
2、摒弃恶俗的网络语言
有很多网络语言具备不良信息。比如“TMD”,在网络语言之中,它的原本意思消失了,而变成一种具有不良信息的词语,应当杜绝使用这种网络语言。使用这种具有不良信息的网络语言,不仅不利于人们文明用语,而且还会引导人们养成坏习惯。对于这些落后的网络语言,我们一定要分辨清楚它们的利与弊,正确地看待它们的发展。
三、在网络环境中汉语言教学的科学策略
1、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
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科学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汉语言文学的实效性与服务育人功能的体现。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学科建设、大学生文化教育、应用型能力培养的诸多功能。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将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有机集合。高校是培养社会发展建设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最终会走向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转化为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信念与理想而不懈奋斗。因此,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计应该体现出时代特色,与社会所需求人才的标准与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其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其应用文写作功底,口语表达能力。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大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2、改进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在科学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观点与现象也呈现出了时代特色。但是在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与多元的文化背景与现象不相协调,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与时代性。汉语言文学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然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启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大学生对于新媒体充满了兴趣。注重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在上网、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思考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3、师生互动,活跃课堂,净化语言环境
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进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合于社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与创新理念,赋予其时代特色与新的含义。以往教师在课堂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一味掌握主动权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优秀人才的培养,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表达其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具有讨论意义的主题,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做出总结与陈述,对于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与鼓励。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组建网络交流平台,在课后或日常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探讨与交流。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的学生思想与状态,摒弃恶俗的网络语言,净化语言环境,对学生加以及时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才有利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在新时期研究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抵制不良、低俗的网络语言,学习好汉语言文学,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汤玫英.网络语言创新的动因及其不当取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04).
[2] 高岭,土宁宁,马骏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
[3] 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8)234-235.
[关键词]经济管理;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自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开始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以来,以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及其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水平、推动国家繁荣、实现民族的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主渠道,而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是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做好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关键。
一、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创造行为、学习行为、新的思维方式、系统行为、冒险行为的复合体。创新者不仅具有创造能力,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新观念、新方法应用于实践,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过程中使学习与创造相结合。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将封闭思维转变为开放思维,从保守到开拓、从滞后到超前、从静态到动态、从单项到多项,思维的创新决定着不同的行为过程和工作水平。从开放的经济时代特征及其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来讲,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包括六个方面。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人类社会在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国家的综合实力将更多地取决于拥有知识资源的多少,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必须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能从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的角度,掌握基础知识,丰富知识结构。
(二)转化知识的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毕业论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国家的这种创新能力,完全取决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占有和有效配置。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经济管理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于大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
(三)开拓创新的能力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的基本素质,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要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和胆略。《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改革的一个方向,要从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去培养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拼搏竞争的能力
竞争使人在紧迫感、压力感、危机感共生中面对现实,对考验和锻炼人的意志,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创造力具有明显的施压作用。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具备全球化大市场竞争观,学会竞争,适应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五)个性发展的能力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要充分重视发展个性和特长,重视个性培养,学校应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和个人自信心的培养。
(六)承担风险的能力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己的责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经受市场经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考验,并在困难中不断的开拓进取。
二、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全球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硕士论文归根结底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和教育上的竞争。高等教育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就必须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面向新时代的根本任务。而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却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不良影响。
首先,现代社会文化生产的功利性倾向以及经济管理高等教育市场化经营倾向,淡化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形成本科经济管理类教育的错位。
其次,走向全盘学习国外经济管理理论的倾向,割裂中国大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超越和忽视了中国国情与社会现实。
第三,弱化了人文教育本身对人文精神的教育。
学习经济与管理,但没有将经济道德、经济伦理、商业精神等立世之道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
第四,两种偏向的专业教育,一种是课本主义,一种是西化主义,没有合理的将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重视基础教育、加强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忽略了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没有将人本精神、个性创造落实在全程教育之中,缺少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第六,基础薄弱,专业雷同,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有效的创新能力,缺乏实践锻炼。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大学教育观念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实施场所,在教育被作为产业来经营的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教育观念的倡导与树立是极其关键的。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对青年的塑造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特定技能,而且要唤起青年人对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无限兴趣,并赐予他们对生活与工作的正确态度。大学的理想和观念对青年人的成长起着很强烈的示范作用,它能指导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如何求真、求善、求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能够领悟学习的真谛。
(二)转变观念,理顺思路,着眼将来,立足全球
市场,改革经济管理类教育模式,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在办学思想上创新,彻底转变大学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的传统观念,把大学的目标定位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好,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要有开放的理念,从宏观的视角考虑教育教学问题。要向国际开放,实现教育的国际化;要向社会开放,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起点方面,因材施教,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相结合,医学论文培养模式多元化。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在终点方面,为学生的毕生发展,为学生在社会上成才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优化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为要素的课程体系
首先,加大基础课程的学分,强化学生对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次,应当减少学生课堂学习的总学分,多留给学生一些自学、独立思考、参与实践的时间。第三,优化专业课程内容,鼓励开设具有综合案例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减少以课堂对照教材进行专业课讲授的课时量,将专业课讲授内容融人实例教学。第四,增加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的选修课。第五,在专业课与选修课中,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国际市场、国外企业实践相关的课程。第六,设置学生自主实践内容,并将学生自主实践结果作为课程的一定量计人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与创新能力。
(五)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最大束缚,就是教育观念中的“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问题。课堂教学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是时代赋予教学的全新功能和要求。在教学中要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中心,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应当将探索性、动态性、综合性、合理性、个性化教学原则贯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重视现代科技对教育的支撑作用,这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手段问题,它同样会促进教育观念、内容的更新。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它是实现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限制,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六)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社会实践新途径,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这是提高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逾越的条件。当前我们应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不断鼓励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融人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了解国情,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学习和工作,将创新运用于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所施展,提高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和改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和环境,将创新能力融人到一种惯性的理性思维中,达到“约定俗成”的效果。
(七)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个性
珍惜个性,培养个性,是现代创新教育的重要使命。每个受教育者走进学校接受教育之初,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虽然这些个性多有天赋的特征,但这种个性是未来创造性的萌芽。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不以受教育者身上富有活力的个性为不规矩,而要把这种个性作为未来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创新教育珍惜受教育者个性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珍惜和保护受教育者的个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张林.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认识和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0).
[2]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3]翟虎渠.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学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4]朱勇.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全面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