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第1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一、借助教师的丰富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学识,能够谈古论今,让学生为之敬佩,为之崇拜,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燃烧的最高,并能在这种热情之中,更好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化被动为主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五单元《陋室铭》的讲解中,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知人论世的理解方式深入探究。这样可以让初中生们明白读经典美文就是读作者的心路历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个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逐渐走入刘禹锡的内心深处。这堂课由探究刘禹锡到解读一类文人的境遇,使课堂由此变得更加深入,教师的激情总结,让这节课在激情澎湃中结束,相信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们心中对这些敬畏之情在一点点的燃烧,他们也会把这份激情带到更广阔的阅读中去。作为教师能带给学生激情,并能让他们在激情中接受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享受,相信没有渊博学识的教师是难以做到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探寻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能提升初中生审美品位。初中语文教师可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解读课文。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课文,从现代文和文言文两种体裁,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五篇文章,编者作了如下单元提示: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是述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经典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是当代中学生难以理解的,他们的困惑己经远远超越了课文本身的主题思想,比如,在讲解课文时,有很多同学会有如下困惑:

对于发生在这些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一些事情并不伟大,更没有任何值得我们学习的价值。

关于这些小人物的课文让我们感到人生和社会是无比阴沉的。

可怜人的命运虽然可悲,但都是他们自己造成。

善良的人真的就有好报吗?我认为善良人的命运也不好。

作为初中生面对这个单元的内容提出这样的困惑也许是编者们没有预料到的。这些思想淳朴,内容精美的文章如果放在以前的课本中,可能都不用语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们就可以完全被课本上的内容感动得一塌糊涂。但如今时代的变迁,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品德的缺失付出严重的代价。近十年来,我们所面对的中学生的思想状态之复杂,深谙中学教育的人都会难以置信。甚至有人评价:如今孩子的放肆张扬,己经远远超越了所谓个性发展的限度,并且逐渐走向极端的自私自大,也正变得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这绝非危言耸听之词。因此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的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并非易事,这就需要老师们多费脑筋了。

首先,不完美中的美,感悟人生真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悟其中的人生真谛。阿长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下层农村妇女,黄而矮胖、睡相难看、爱搬弄是非,还具备当时封建社会中农村妇女们身上让人最讨厌的传播谣言的毛病,作为保姆的她,对作者的看管甚至到了繁琐且愚昧的地步。但学生们却能够从不完美的形象中看到人性的善良。当阿长把作者日夜想要的《山海经》拿到作者面前时一切不完美都释然了,从中真正的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背影》中的父亲身材臃肿,步履蹒跚,不美。《台阶》中的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不美。《老王》中的老王面如死灰,行动迟缓,不美。《信客》中的老信客不诚信也不美。这些人物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他们的精神是美的,也正是这些不完美,才烘托出了人性美的价值。在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只有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生命的本色。生命中的本色才是人生的真谛。在一个外在丑陋的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灵魂未必是丑陋的。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才能让他们去理解这些不完美的人生中的美。

其次,真善美中的美,读出美的价值。应试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它教育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成近乎商品,其特点就是,只要有投入必须短时期内有显著的产出。在这样复杂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利用每一个可以去传达美的课文,让学生接受美的洗礼,引导学生去感受真善美的温度。例如:《信客》这一课,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课文中要以此时的乡人以大多数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何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这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修结尾。通过在教学中的细心引导和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学生们才终于明白了:老信客可悲又可敬的一生让人难忘。他一时的错误断送了他的一生一一这个教训确实是惨重。通过描写年轻信客的一些文字,我们更能感受到老信客高贵的品质。老信客离开了这份让他魂牵梦绕的职业,独自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但仍然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老信客生命中的真善美,让学生美的洗礼,这才是人间美的真谛。

第2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于卡通动画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它为我们传承下来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意义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传统绘画,历史事件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财富。它的内容不仅渗透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里,更是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骨髓里,然而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信息时代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民族的、世界的,更是无法替代的。如今我们用现代的理念去看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汲取和挖掘传统文化知识,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水墨画、剪纸、年画、戏曲脸谱、木偶戏、皮影戏等与现代高新软件技术相结合,融入到当今的卡通动画设计当中去,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加以表现和诠释,这样不仅为我国的动画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内容与画面效果,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卡通动画设计中,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动画又是种商业性的视觉文化,具有定的艺术感染力。如果将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在动画作品中,不仅提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知名度,而且在动漫产业上也有所突破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振奋民族精神和青少年成长教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卡通动画设计中,满足了传统文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要想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必须拿“创新”为突破口。然而随着动画产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突飞猛进,我们将捉住这一突破口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这便会是种新的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发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有便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走向国际化。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卡通动画设计中,有助于发展中国自己的动画艺术品牌。经过对我国现代动画产业的现状可以看出,具有影响力的优秀动画片很多都是从美国、日本引入到中国。我国与他们相比还处于种初级阶段。但是,我们却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要想使我国的动画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市场,我们必须充分的发挥我们的优势,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文化。

在卡通动画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提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主要特征

从审美的眼光看民族性,各民族都具有不同的美学传统,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一旦形成便会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审美活动,因此将慢慢形成具有自身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个性,同时也体现了丰富的时代美学特征和时代文化性格。儒学思想直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因而从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用主流价值体系的“真善美”提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检验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美学标准。真,即艺术的真实性,在艺术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反应出生活的本质。善,即艺术的偏向性,指在艺术作品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美,即艺术的完美性。指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是否有所创新,是否在表现形式上符合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的正能量表现。

当代艺术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并将其艺术运用到卡通动画设计的过程中,更要提倡真、善、美的统。比如电影《阿凡达》演绎了一部充满刺激性和幻想性情景的个科幻故事。在故事情节中,阿凡达的人物形象完美的体现出了“真善美”的表现特征。首先,他机智勇敢,敢于挑战国王和那些腐朽的事物,体现了他“真”的面;其次,他平易近人,可爱幽默,勇于与那些歪风邪气的斗土们做斗争,体现了他“真”的一面;最后,他聪明、幽默、风趣,他倒骑毛驴,笑话连篇,体现了他“美”的一面。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出发,如成语、习俗、故事等优秀文化中应用主流价值体系的‘真善美’作为衡量标准,在正确媒介引导下,挖掘动漫题材,是中国动漫创作的成长之路。

2.寻找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点”

步入后现代社会的今天,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量不断扩大,大众的审美趋势也瞬息万变。然而动画是一种时代性较强的创作形式,自从读图时代到来的同时,动画的这种高科技的视觉冲击效果更加引起人们的喜爱。高度概括而具有抽象化、符号化的动画形象占据上风。因此在挖掘现代观众的审美观点与心理需求是动画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三维动画成为了世界动画创作的主流,它强大的软件技术给设计师们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他们在不失传统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再融入了现代的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思想,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的视觉效果,开始慢慢顺应大众的审美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点――“创意”。创意是部卡通动画片的灵魂,也是每一部成功作品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论是当今现代软件技术多么的发达,传统文化历史多么的浑厚,故事创意题材多么的丰富,如果没有寻找到一个很好的“创意点”便很难实现部优秀的动画影片。只有当动画创作人员发掘到一种独特的创意以后,运用先进的制作软件来实现和表达他们的创造力。然而设计师对软件使用工具掌握的越好,创造出来的作品的表现形式便会越丰富。只有这样不断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动画产业才不会落后。比如:跨时代的《狮子王》动画片推崇以讲故事为原则的制作理念,以及陪大家走过童年时代的《猫和老鼠》,为我们的童年带来欢笑,在欢笑之余,也蕴含着一种深义,它的创意点在于将两大冤家“猫和老鼠”结合在起,运用了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向大众阐述了许多的大道理。迎来了全国广大观众的喜爱。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卡通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当今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对精神需求也愈演愈烈。然而动画片又是一种人造的视觉奇观,虚拟神奇,技术影像相结合的娱乐产品。它演绎出的那五彩缤纷的世界,亦真亦幻的场景、夸张搞笑的造型、富有戏剧色彩的纯真故事等都深深的征服了全世界观众。但只有这些还不够,这只是表面,渗透在其中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才是打动观众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为我国早期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如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采用了中国剪纸画的形式,剪纸艺术的淳朴稚拙与动画艺术的特质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独具审美特质的剪纸动画艺术形式;美术片《骄傲的将军》中的角色造型运用了中国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将军与丑角的形象以及将军挥舞的钢枪及展现的动作都是京剧行头里的表现形式;以及《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的扮相,做了局部的概括和调整,既照顾了动画造型语言的属性和国际化语言的语境问题,使得轮廓与线条以及色彩更加生动,脸谱的扮相作为符号化的植入,不但使影片的表达准确生动,更突出了动画的表现风格,这也是对中国式审美的一次完美的印证。《哪吒闹海》中对于哪吒等角色的造型处理就是借鉴了山东的年画中简约凝练的线条造型处理方式,整体体态敦实粗壮,人物造型特征显得夸张,这种年画的表现方式运用到动画角色里更是一大亮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卡通动画片中的成功运用对于国际动画影视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近年来一些动画业界的设计师们开始再次挖掘研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把传统的水墨画与先进的三维技术相结合制作出许多更具创意的动画片。比如:《功夫熊猫》虽然是由西方人制作而成,但是他却充满了东方神韵,设计师们将中国元素与动画制作融会贯通。赋予了熊猫具有高超的中国功夫,以太极拳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还有熊猫它那嘴馋、可爱、搞笑、夸张的形象特征。将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与三维数字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全球观众们的喜爱。在动画的现代国际语境中,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动画产业要想重振旗鼓,走向国际的舞台,必须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并在现代高新技术的配合下,在不失传统元素的文化精神气韵下融入了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和心理需求,保持种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前进的动力,中国的动画作品在技术上和品味上才能重振雄风。进而走向国际化、时尚化、发挥中国传统艺术形象在动画作品中体现出的种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时代品牌价值。

第3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一、《漫水》的乡土建构

《漫水》建构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想象的审美乌托邦式的乡土世界。这种乡土世界的社会特征是和谐,到处充满了温情。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情感、伦理关系,而不是利害关系,功利性计算思维在这个乡土世界中是受到排斥的。虽然这个乡土社会有矛盾和冲突,但是这些因素对整个乡村没有主导性,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情主导着这个乡土世界。王跃文的这种乡土建构具有很强烈的牧歌性质。当代中国在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伴生着社会的进步,也出现了相当多的社会弊病,最主要体现在真善美之人性的萎缩,伦理道德水平的整体下滑,整个社会屈从于工具理性和功利性思维。反观都市弊病,王跃文的目光投向了乡土世界,用乡土世界来对视都市现代文明世界。应该说,作家的这种乡土回归主张,具有比较鲜明的原始主义情结。当然这种原始主义情结的基本动因在追慕真实、自然,寻找美好,本身是对真善美的诉求。

作品所构建的这种理想之境在表面看来,是作家的审美建构。但事实上,更具有现实可感性,不虚幻,真实感突出,特别能激起有相同生活体验的人的共鸣。王跃文的“漫水世界”现实可感,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触摸,可以身同感受。当然一方面,“漫水世界”正是我们当下的乡村世界,从地理上来说,就在我们身边;从时间维度来说,就在当代的中国,甚至可以说,就在当下。也可以说,这种人性之真善美的各种表现样式还保存在现代我们农村的日常生活中,在各种日常生活形态里还能看到这些美好样式的影子。这些美好是人们内心最为温暖的地方,也是人们最为期盼的地方,代表了人性之真善美的理想之境。可以说,这是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浓厚的地方。

二、《漫水》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漫水》对审美现代性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其一,是对现代都市文明本身的批判,这种批判隐伏在文字背后;其二,是对乡土本身的批判,这种乡土批判虽然淡化在作品中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但是依旧凸显其积极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漫水》在完成“漫水世界”的审美建构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展开对现代都市的审美批判。乡土世界的审美构建和对都市、乡土的双重的审美批判,这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反观对照,互为支撑。

王跃文审美批判的内在逻辑起点是:都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中的人们丧失了其原本持有的、而现在乡村中依然拥有的东西,比如人性之真、人性之善、人性之美,伦理道德之朴实厚重等等。一句话,乡土审美世界的构建,反观了当代都市现代文明的缺失,乡土的理想之境反观了现代都市文明的种种弊病。也可以说,现代都市文明,包括当代中国在内的各种都市文化和现代文明,在功利性思想和计算思维的主导之下,人性、道德以及灵魂等精神层面上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在漫水,虽然存在很多生命的扭曲样式,但是整体上漫水是一个乐园,人们一方面保持了对自然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通过劳动,人们从自然中获得赠馈,维持着亲密而令人满意的世俗生活,保留了日常生活的神圣意义,人们在此显得心灵宁静。而都市文明丧失了群体的和谐和心灵的宁静,特别在心理上面出现了太多的扭曲与变异,甚至使人显得面目可憎。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性、道德、灵魂等精神层面上的问题,这是《漫水》在完成乡土理想世界的审美建构背后的审美现代性批判的思想的潜隐层面。

事实上,对文化他者以审美幻想进行揣度很容易发生理解上的失误;或者说,对任何一种文化,单一的理解维度都是狭隘的,比如单一的赞颂或批判,都有可能带来误读。面对着漫水这样一种传统乡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对其美好的一面进行歌颂。实际上,像漫水这样的传统乡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其走向变化甚至走向扭曲的命运具有典型性。它们最终无法逃避现代文明的侵扰,现代都市文化在慢慢改变它们的文化特征,它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很难做出选择。实际上王跃文内心对于漫水乡土世界里的各种美好在进行挽歌式的赞颂时,其内心还有潜隐于内心深处的痛,痛在美好不再。美的另一面往往是脆弱,所以,美丽是哀愁的。王跃文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漫水传统乡土文化的未来命运进行了反思,为漫水不确定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担忧。比如强坨老婆出走多年未归这件事,也在预示着漫水世界的脆弱;强坨老婆出走的原因,当然有当事者本人自身的问题,比如强坨的性格缺失、品德问题,但是很显然也是因为漫水这个地方的贫困。这种贫困使得乡土中人性失去其美好,走向扭曲、变异与丑陋,这是乡土社会的悲苦所在。

第4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关键词] 商业广告 公益 说服

随着品牌社会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由注重商业形象到关注自己的社会形象。同时,由于商业环境的成熟,单纯的商业行为已经很难触动消费者的神经,特别是难以得到消费者的好感和认同。我们的企业既不能忽略商业利益,同时又必须兼顾社会利益,商业广告的公益化必然成为最佳的思考方向。预计商业广告的公益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向,事实已经证明包含公益内容的商业广告取得了不俗的广告效果。

一、商业广告为什么要关注公益内容

笔者认为,广告主在传达商品信息时,如果能够关注广告的公益内涵,对消费者会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长远来看,有利于消费和谐。陈培爱教授认为,和谐广告要追求“真善美”,笔者对此深表认同。广告作为传达商品信息的重要手段,应该而且能够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导消费和谐。我国有些企业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广告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仍然有不少企业忽视广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传达了很多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信息,甚至严重污染了人们的视听。关注公益内容不仅帮助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对帮助消费者进行正确对消费选择至关重要。广告对消费和谐可以而且应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从成本上说,商业广告的公益化并不增加广告主的额外成本,相反,商业广告的公益化会使企业受益无穷,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品牌的良好形象,从而进一步增加销售。所以笔者认为商业广告公益化不仅从道德的角度是善行,而且从经济的角度也是可行的。商业广告可以兼容公益广告的内容,二者并不矛盾。

二、商业广告应该如何关注广告的公益内容

1.从真善美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广告的公益内容。关于广告的“真”,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笔者认为商业广告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善”、强调“美”,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的消费和谐。如今公益广告有一种商业化的趋向,早就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笔者认为在广告业应该大力提倡商业广告公益化的做法,通过商业广告不仅宣传品牌,促进销售,而且潜移默化地传达对大众心灵有益的信息,长此以往,对消费和谐定会大有裨益。

广告所传达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消费观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一致,在宣传商品和品牌的同时,不要给社会带来精神垃圾。从创意的角度,可以考虑增加商业广告的公益内容,用“善”和“美”的方式传达品牌形象。当然,笔者不否认商业广告的目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商品销售,但是,增加销售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传达有害于消费者和社会的信息。近年来,不少企业在广告策划和广告创意时,注重传达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善”,例如,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海尔的“真诚到永远”,都反映了企业诚实守信、关怀消费者的经营理念。

2.在商业广告中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消费者进行情感的交流,更打动其心灵。多年从事可口可乐广告策划活动的商麦肯公司认为:广告就是用震撼人心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销售点子,这简洁凝练的表达了商业广告的底蕴。要想打动消费者的心灵,弘扬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个正确的选择。养生堂龟鳖丸“父子情深”系列广告所表现出来的“养育之恩 ,无以为报” ,明智地选择中国传统伦理中的亲情和孝道作为诉求点 ,运用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体现出浓浓的社会人文关怀 ,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因而感人至深。特别是生日篇那一句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颇具哲学意味的广告词──“几乎所有的父亲都知道儿子的生日 ,又有几个儿子知道父亲的生日 !”更是一遍又一遍地撞击着受众的情感神经。该广告在传达商品信息的同时也有很明显的公益内容。

3.商业广告公益化还可以从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发,结合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以清新、独特的切入点传达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品质,同时有像缕缕清泉滋润消费者的心田,打动人心。爱立信的企业形象广告:“沟通就是理解”、“沟通就是关怀”、“沟通就是爱”,让消费者都感觉不到这是商业广告,针对现代社会人与人缺乏真诚沟通的热点社会问题,广告通过抓取日常生活中典型的戏剧性片断,表现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很有人情味,使观众认识到电讯沟通不仅改善人们的生活,而且使人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有真诚、关爱、信赖、理解、尊重。这样的广告不会让消费者感到厌烦,会使消费者对这样的企业产生尊敬和爱戴之情。农夫山泉早期的“一分钱行动”,广告立意为每购买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就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出了1分钱。一时间广告引来无数热评。先不论这一分钱是多是少,究竟能为山区的孩子做多少事,但广告表现出来的爱心及话题的确是让人深思。

4.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通过广告对消费者进行更多对的人文关怀,让人适当放慢脚步,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广告信息。“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美国人富兰克林的这句名言激励了几代人,忙忙碌碌的生活节奏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但是现在许多人逐渐意识到,过度忙碌是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因此一种倡导“慢生活”的生活方式悄然兴起。慢生活能使心灵得到放松,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能享受一种健康的高品质的人生。学会享受慢生活,你才有可能放弃“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不再苛求自己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却忽视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慢生活不是懒惰,放慢速度也不是有意拖延时间,而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学会调解与排遣。在倡导快乐慢生活方面,麦当劳的广告:“你理应休息一天”,语言平实无华,但是体现出对消费者的关心,教人以平和心态享受人生。在当今激励竞争的社会中,恐怕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应该心安理得地休息一天。从某种角度讲,麦当劳的这条广告也含有公益的内容。

第5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德育关系融合实践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各学科在教学中加强了与德育融合实践,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①这里明确指出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结合德育。

一、美术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契合点

美术教育以具体物象再现现实生活或以抽象语言表达作者思想境界,通过作品及与美术有关的活动发挥美育的功能。它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个人的道德情感培育具有积极作用。美术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美术素质外,还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德育功能。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学校德育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动三个发展过程组成;美育也需要从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到审美升华。它们形成的过程具有相似之处,都是潜移默化的缓慢过程。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一个人有了辨识与评判美的素质就能无形中接纳各方面的审美理念及附属的道德观念;《礼记乐记》中提出的“乐以象德”也是说通过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国学大师王国维强调美学与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等等。这些证明德育与美育在内容上有紧密的契合点。德育重理,美育重情,通情而后达理,情理结合并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推动美育的深度发展。

二、美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实践

美术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又包括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借助课外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道德情操,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提高学生修养和审美品格,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这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第6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关键词]尚德义;艺术歌曲;人文情怀

一、割不断的西北情结

说到创作,尚德义经常感慨万千,这与他的西北情结有很大关系。尚德义生于东北的沈阳,日本占领东三省后,未满周岁的他被父母带到北京。日本全面侵华后,他们家又迁居到了兰州。从那时起,他便与西北结下了不解之缘。尚德义在兰州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中学也是在兰州志国中学读的书。抗战时期兰州是大后方,也是西北的中心,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一些知名音乐家如吴越音、朗毓秀、管俞毓、任光地、于一轩等,都在兰州举办过音乐会。兰州文化气息浓厚,此地多民族交融,对尚德义艺术气质的培养具有深刻影响。年少的尚德义经常去黄河边玩耍,唱藏族、维族等少数民族歌曲。可以说,兰州这片沃土的熏陶直接促成了尚德义对音乐的热爱。1950年,尚德义考取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他先后在东北的各大院校教授音乐。在接下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边教学,一边进行音乐创作。忙碌的工作并没有令他遗忘心底的那份记忆,他心系他的第二故乡,他儿时的乐土———兰州。尚德义与词作家邵永强(左)西北经济落后,那里的百姓却能在大漠和草原上愉快地生活,这种情形总涌上他的心头。多年来,尚德义在西北讲学、采风与创作的过程中,深感大西北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比起我国东部和南部发达地区,那里更需要音乐人才。为了西北的热土,他决定用自己的余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选择留在兰州,为西北民族大学培养音乐人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多次用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同事、学生、朋友,甚至他的子女,都不理解他的行为。他年事已高,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却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留在兰州教学。尚德义觉得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要将余晖洒在大西北。对于尚德义来说,音乐就是生命,就是他的一切。他对生活不讲究,吃饱就行,一张桌子、一架钢琴和一个线谱足以。贫困的生活没有影响他对美好音乐的向往,那首《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便是在厨房中创作出来的。现在,西北已经成了尚德义重要的创作基地,他与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朋友共同探讨,促进了西北音乐的发展。尚德义对大西北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他最终以优秀的歌曲回答了他人的猜疑。他与著名词作家邵永强,一起创作了二三十首反映我国西部生活的作品。其中《大漠之夜》于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这首合唱曲的创作算得上“十年磨一剑”,是尚德义对西北风情的高度浓缩,最终以浓郁的艺术风格和剔透的审美价值获得了专家和评委的高度赞美。另一首赞美敦煌文化的歌曲《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也享誉音乐界,并于2002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这两首曲子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传唱,成为我国各类合唱比赛的规定曲目,还享誉世界。2004年国际合唱比赛中,《大漠之夜》感动了所有的国际评委。

二、高尚的道德情操

情操是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是社会情感和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操守、宽广的胸襟和高雅的情趣的结合。正如音乐界的艺术家所说的那样,尚德义的追求是真诚的,是美好的,也是高尚的。尚德义为了什么呢?他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祖国和人民去追求音乐,去追求真善美。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依靠媒体宣传,却成了中国音乐界的大宗,音乐界艺术家无不对其高尚的道德情操给予赞美。著名词作家邵永强曾说过,如果我们的音乐家都能像尚德义那样,不图名利,不为时尚所惑,把艺术看作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我们的音乐创作将是一种令人振奋的事业。歌如其人,尚德义的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品质,正是他追求的理想人格。纵观其艺术歌曲创作,不难发现,每一首曲子都凝聚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出音乐家永恒的追求。尚德义的作品从各个角度都体现了他追求真善美的人格魅力。音乐作品应该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让人向善爱美。切身经历是音乐家进行创作最可贵的生活来源。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了解得最为具体透彻,还能获得真实的体验,这对于音乐创作尤其重要。很多人对尚德义晚年选择艰苦的大西北感到困惑。一位享誉全国的优秀作曲家,本可以功成名就,颐养天年,却不远千里跑到大西北创作。其实,尚德义将大西北之行,看作是实现创作梦想、完善人格的重要过程。这种选择本身就体现了他的执着追求和高尚品格。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让尚德义独具慧眼。他洞察出了黄土地的秘密,这里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有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有纯朴的民情民风。黄土地燃起了他的创作热情,激活了他敏锐的音调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让他成为当代作曲家中的常青树。尚德义创作的不少艺术歌曲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当之无愧地成了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艺术精品的产生、艺术格调的提升,需要艺术家远离功利性的追求。有才能的音乐家应该脱离人间繁华,将自己提升至超凡脱俗的地步。当今社会,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风气充斥着每个角落,一些作曲家盲目追求时尚,只在形式上故弄玄虚,不在内蕴底气上下功夫。尚德义没有将自己融入到发财致富的队伍中,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曲高和寡的艺术创作,这是非常可贵的。他不追求物质享受,悠然地活在艺术幻境中。每一首尚德义创作的西部歌曲,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凝聚了“情深而文明”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曲就是尚德义人格魅力的显现,是他对生命价值的无限追求。这些作品凭借自身魅力不胫而走。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总是难以摆脱忧患的意识,对所追求的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据说,“”期间,尚德义先生为了买钢琴,变卖了很多家里的物品,还引起了上级部门对他的调查。尚德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无愧于德艺双馨这个称号。

三、真善美的创作理念

艺术作品要有真善美的品格,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出美的东西,促进人类的进步。在历史长河中,只有那些真善美的作品才能进入人类精神的宝库。尚德义先生多年来的创作理念,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品格,并以他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超越地域、时代、民族的音乐文化。尚德义教授在指导青年教师艺术的最高境界表现为艺术家的精神魅力,艺术家的成就体现在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上。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不仅用境界来说明艺术美的最高品格,也用境界来体现人的精神世界。这样,境界便成了人生修养的一种体现。特殊的生活经历、民族音乐的滋养是成就尚德义的外部条件,而灵性、才情是他本身具备的良好素质。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锲而不舍、勇于开拓的精神才是他成功的关键,而这些又都源于他对西部的热爱,对发扬民族音乐的使命感。尽管在作品的标准上存在差异,但真善美的理念是人们公认的。一位优秀艺术家应该有的风范是什么?除了用人生轨迹和优秀作品做回答,尚德义还在他的著述中给了我们启示。他认为,优秀的作品都具有美的品格。什么是美的品格呢?作品不论是表现喜怒哀乐,都应该健康朴实、品位纯正、格调高雅。矫揉造作的东西当然不具备美的品格,在旋律的创作中,尚德义总是从最美好的情感中挖掘美的主题。美好的旋律来自真善美的题材,生活中真与善的东西往往是美的,美也存在于大自然中,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存在于人民美好的情感中。旋律是情感的语言,优美的旋律是从美好的心灵中涌现出来的,是创作者优美情感的真实写照。一个作者如果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深刻认识,便很难产生美好的情感,也就创作不出动人的旋律。尚德义在全国到处传唱的《春风圆舞曲》《七月的草原》《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牧笛》等歌曲,都因旋律优美动听、形象生动活泼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感。尚德义与指挥家严良堃(中)、邵永强(左)尚德义的歌曲创作,优美中寓意了崇高。艺术中的崇高,能够唤起人们的道德感和同理心,并升华为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精神力量。“崇高”以无限的力量,使人们内心产生巨大的使命感,把我们的灵魂提升到一种超出平凡的高度。当我们沉醉在《大漠之夜》那凝重、悠远的旋律时,不难发现,尚德义将真挚、质朴、深情看作是歌曲的最宝贵素质,当作是优秀歌曲之所以永葆艺术魅力的秘诀。尚德义艺术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音乐表现在情感的深入和升华,而不是音乐形式的变革。《大漠之夜》中的骆驼,不仅是尚德义自己的精神写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尚德义创作的艺术歌曲也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典范之作。自古以来,中国都以人品高低来衡量作者文化的深浅。艺术家首先要有高尚的人品,才能获得灵感,进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都强调修身养性。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庄子认为“由道进乎技”,佛家讲“明心见性”。从人品进入灵感领域的途径也就有三种方式:一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追求“雅正”的灵感方式;二是以道家思想为主,标举俊逸“高士”的灵感方式;三是以佛家心学为基础,寻求真人真声的性灵派灵感方式。毫无疑问,尚德义的许多作品都符合这些特点。

作者:王宏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文澜.美,在这里升华———尚德义艺术歌曲之无词部分的审美意蕴浅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01):84—89.

第7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关键词] 儿童电视剧 儿童形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28

近年来,诸多导演根据时下儿童的心理、审美、教育等实际情况编排了各类儿童电视剧,它们均通过各自的演绎风格和方式宣讲了儿童教育的正确方式,在一定基础上引导了儿童健康成长[1]。本文作者选取了几篇典型的儿童电视剧作为代表来研究不同风格的儿童电视剧中儿童的形象。

一、幽默诙谐,在生活、学习中犯错,在错误中醒悟,在醒悟中成长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下很多错误,而犯错的多少或大小并不代表他们本性的好坏,这些都是他们学习、成长、体验、定性的一个基本过程[2]。《家有儿女》是我国内地一部经典的儿童电视剧,剧中讲述的是两个离异家庭结合而成的家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剧中,没有一个反派角色,剧中的儿童人物,刘星、夏雨、夏雪,三人并非亲生,但是在父母夏东海、刘梅的教育和带领下却犹如亲生兄妹,快乐的生活和成长着。剧中的每个故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事,其儿童的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都很幽默、滑稽,整个剧情让人笑,笑完之后却又受益匪浅。这样的剧情效果,到底是怎么造就而成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剧中三位儿童的形象。

(一)刘星——调皮捣蛋

在《家有儿女》中,刘星是一个调皮王,他在剧中大多是想方设法地去欺骗父母,例如,用欺骗的手段让父母给买羽绒服,给小雨买钢琴,学厨子... ...等等。他诡计多端、油嘴滑舌、馊主意一大堆。在整个剧情中,刘星的这些调皮行为其实是在衬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为父母如何用无私地爱心对待孩子的谎言、顽皮行为,如何协调处理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刘星这一淘气的形象备受儿童喜爱,也有部分儿童喜欢模仿刘星的一些行为,例如说谎骗大人等,但是这一调皮形象背后的父母如何管教孩子、处理家庭琐事却给当下的诸多父母带来了启示。

(二)夏雨——诚实可爱

小雨是一个诚实可爱的孩子,当然他也少不了一些淘气,平时爱和刘星一块恶搞,但是相对刘星小雨显得要诚实一些,经常被刘星带着做调皮事,但是在一些正言面对的问题上,他就非常正直,例如:一次刘梅要进刘星的房间,刘星却不让妈妈进来,此时夏雨就说刘星:你怎么不让妈妈进房间呢?只是一个简单的话语,但是表现出来的确是孩子对妈妈起码的尊敬。

(三)夏雪——天真纯洁

在《家有儿女》中,夏雪天真纯洁,全身上下充满了勃勃生机,两道弯眉、大大而有神的眼睛,笑着有小酒窝,生气时略微皱起的小鼻子、略微鼓起的小腮。在剧中夏雪是一个漂亮、聪明、大雅、娇气的一个形象,三个孩子中,夏雪把乖女儿饰演得淋漓尽致。

二、系传统文化,让新时代的儿童感受中国文化和真善美

儿童电视剧很多,其均通过各自独特的演绎方式来表达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中相处的方法[3]。《万卷楼》一剧演绎的就是在我国古代江南小镇上一位性格迂腐但心地善良的教书先生和一群稚气未脱,淳朴俏皮的孩童,展现的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娱乐中形形的故事。整部剧情以“私塾”为中心,勾连起家长、学堂、社会之间士、农、工、商的众生相,让新时代的青少年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善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剧中的儿童活泼可爱,也不少调皮劲儿,但是他们在与教书先生的相处下不断感受了世间的真善美,学习了不少知识,他们的成长无忧无虑。剧中的儿童形象带领现代的儿童回到了古代社会,并引领他们学习了中国的文化,例如:诗词歌赋、十二生肖、四书五经、地方戏曲、四大发明等知识,可以说剧中的儿童形象是现代儿童的引导者,他们巧妙的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和探究力,指引现代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三、运用电视语言,多方位、多角度呈现儿童天趣

《快乐的同桌》是儿童情景喜剧,其表现手法别开生面,吸纳了一些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元素,夸张诙谐、正事戏说,无厘头频频出现,体现儿童的天性与特点。幻想、梦境情节频频浮现,现实生活与童话世界相映成趣。该剧充分运用电视语言,多方位、多角度呈现儿童天趣,表现儿童心理,打造一部“漫画超级版,真人卡通秀”式的儿童情景剧是本剧创作的基本理念。剧中儿童的形象可以说是趣味无穷,他们从现实、梦幻、卡通、科技……等方面思考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入生活,在生活中一起演绎童话和未来世界,他们把儿童的天性和特点逐一体现出来了。对于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儿童来说,他们就像找到了玩伴一样开心,并与剧中儿童一道玩耍,一起幻想,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但是相对《家有儿女》,这部戏中儿童演绎技巧有待提高,不过拍摄的条件也不是很好,虽然摄影棚很简陋,但是却与生活中儿童们结伴扮演故事的情节类似,也许这也是他们备受欢迎的一个方面吧。其实孩子们平日里想的也是这些,他们对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懵懂,并充满了想象,而该剧正为孩子们打开了心扉。剧中的小木,是一个天才男孩,他活泼机灵,透着满身聪明劲的孩子,也是该剧的一个亮点。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视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每个家庭中了,儿童几乎天天都能观看电视剧。而当前,也有诸多导演、编制们拍摄了关于儿童生活、学习以及教育的电视剧,通过电视剧便捷、普及地与儿童们接触[4]。在电视剧中,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想到却无法实现的行为,或者是被剧中儿童带领发散思维,并与剧中的儿童一道生活、学习、游玩、成长着。近年来,儿童电视剧中儿童的形象积聚了天真、可爱、叛逆等,是生活中孩子们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2009.

[2]宋永忠;国产儿童电视剧的窘境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6).

[3]谭旭东;论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精神困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01).

[4]李玉琴;刘虹.新世纪乡村电视剧人物形象的文化学解读[J].《文艺争鸣》,2011(14).

第8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里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而传统美德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新形势下,礼仪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公民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一、普及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的核心是尊敬,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维护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构建诚信友爱的价值观。新形势下普及礼仪教育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1、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教育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起效快、传播速度快、学生运用得快。礼仪教育可以有效地将“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种在学生心中。大学生思想活跃,易受各种思潮影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中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礼仪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2、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公民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譬如诚信缺失,廉耻观念淡薄等;“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公共秩序被扰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民言谈举止缺乏修养、国际形象不佳等。礼仪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公民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通过礼仪教育,在小事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高尚的情操,养成文明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一些学生热衷西方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西方节日礼仪耳熟能详,却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礼仪文化。大学生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群体,普及礼仪教育十分重要。普及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既然普及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历史意义,如何普及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普及礼仪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策略

目前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礼仪课程,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礼仪课程。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成为当下德育教育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1、构建礼仪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修养的弊端。部分高职院校未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少数开设礼仪课的院校只作为选修课,未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扩大开设礼仪课程的范围,建礼仪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量化考核,制定相应考核制度,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来考核学生的礼仪修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2、礼仪教育形式多样化

传统礼仪教育普遍局限于课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高职学生。因此,礼仪教育应该是理实结合,注重实践。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通过讲座、校园文化宣传来创造一个礼仪文化氛围。例如,聘请专家定期开展礼仪专题讲座,能让学生吸收大家的思想精华,而且能弥补课堂教学局限;不同阶段的大型仪式,如“开学典礼”、“成人礼”、“毕业典礼”、“庆典仪式”、“颁奖仪式”、“捐赠仪式”等,能让学生在仪式中学习礼仪文化;丰富的社团活动中传播礼仪规范,如职场礼仪大赛、礼仪文化沙龙等,能活跃礼仪学习氛围,达到礼仪教育的效果;一系列礼仪素养测评,如“乘车礼仪”、“服饰礼仪”、“行进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西餐礼仪”等,能强化学生礼仪修养;用墙体标语、橱窗、校园网来宣传礼仪文化,能营造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知礼、重礼的理念。

3、将礼仪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第9篇: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范文

党的十擘划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全局性的若干重大问题,体现了党为国为民的侠风义骨。其中令我们更为震撼的是,它提出了诸如“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字里行间洋溢着党心系天下苍生的大爱,引领时代潮流,启迪和助推社会进步。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新境界。我们《慈善》杂志经过近二十年历程,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厚爱,被他们称为“贴近心灵的精神读物”。我们感恩读者对我们刊物的爱护和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慈善》杂志一定要办成与党的十新境界相应的刊物。

《慈善》杂志只是一个普通的刊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它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宣传、启蒙和教化的任务,有着它独特的严肃的责任和神圣的社会使命,它会从我国的文化侧面反映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体系培育起来的慈善工作者和广大的有爱心的仁人志士的良知和操守;反映可期待的我国慈善事业法制建设的进步;反映慈善事业管理的逐步科学化、透明化、实效化的进展;反映民风的逐渐淳化,道德的逐渐重塑,良知的逐渐回归,社会的日趋和谐,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以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发展。我们《慈善》杂志要进一步弘扬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地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格。有了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则正如先哲所言,“凡一切有利于人者,不论事之大小,身之闲忙,人之知否,力之继否,皆当欢喜行持,委曲成全而后已。持之既熟,则可万善相随,无行不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