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的继承个性创造墨守成规
关于传统与创新似乎已是老生常谈。对它们的把握许多人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偏颇,重视一方面而轻视另一方面。有的“艺术家”研究了一辈子的传统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顽固守旧。不愿直面现实生活的美术家,他的审美观念永远得不到更新的机会,只能停留在陈旧和保守的基础上,他的艺术情趣因此也会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也就谈不上创新了。也有的“画家”对传统的精华尚是一知半解,就忙着抢夺“观念”,标榜“创新”,常是在建立空中楼阁,“墙上芦苇根基浅”,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这两种人其实都走入了误区。传统是一定要继承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延续的过程,个性创造、风格的形成是我们对艺术追求的目标,但只一味地继承或一味追求出新都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
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一种已经形成并对后世发生影响的东西。在艺术范围内,可以说传统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传统都在影响我们,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它。继承发扬有利于艺术发展的因素,清除掉阻碍艺术发展的因素,真正能吃透传统的应当是精神非常强大的人,他既不畏惧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涌入,也不非难各种对传统的批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既吸收前人的养分,又不为之所困,始终以明智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创作,使我们的艺术更加饱满充实。
中国绘画从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式,始终没有离开继承传统艺术的精神脉搏,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感动人的作品。有人主张完全摆脱自然和文化传统的束缚,也就是完全割裂传统的继承与开拓创造的关系。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过于夸张个性,这种个性一定是单薄和短命的。我们从西方绘画史了解到:无论是野兽派、表现派还是立体派,不论其造型方法如何各异或者表现主观感受的程度如何不同,他们最终都有一个明显的继承脉络。
人类浩瀚的优秀文化成果就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山花烂漫的原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采摘,从而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回顾整个中外艺术史,有哪位大师不是踏着前人的肩头向上登攀的?独创性总是相对而言的,历史上没有绝对的、凭空的独创性的东西。艺术史上所保留下来的,是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这些环节织成一张大网,每一种艺术品在此都有一席之地,这张网就是传统,没有传统也就没有创新。传统提供出一块坚实的平台,以便使艺术家向上跳跃,跳跃的结果构成另一高度,又成为下一跳跃的基础。我们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有创造,也是基于传统框架下决定的。
我们更应认识到,开拓创造是艺术传统得以发展的动力,只一味墨守成规那是对传统作无意义的重复,更难言发展了。傅抱石先生曾说过:“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其意义就在于他认识到了传统的真正精神所在的同时,也认识到突破传统的重要性。正因为他的这种认识,才使他创造出了“抱石皴”,事实上传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包容了诸多逆传统而行的因素,才使传统变得愈加丰厚。中国水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也出现过如徐渭、石涛、林风眠这些不守成法的艺术家吗?中国传统的精神历来是宽容创造鄙视守旧的。历史证明,守成型的画家多,开拓型的画家少,但美术史总是由开拓型的画家来书写的。
创新与传统的关系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如何做到借古开今,既继承优秀的传统精神,又不囿于古人成法、陈法,这关系到艺术家的创造力、生命力以及个人努力探索等方面。人人皆知艺术要创新,从古至今的从艺者可谓众矣,然而真正能做到创新者的并不多。这与社会人文环境、画家个人秉赋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原因。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应逐渐培养对事物的敏感判断力和认知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能使自己的感觉提升到一定水平,那么,艺术家的成年至老年很可能在其作品中显现感觉上的迟钝,表现出僵化保守。这就是有的画家一生都在画着同一个水平的作品的原因之一。有些大师如凡·高、高更虽然从事绘画较晚,但在此前他们一定具备敏锐的感觉,所以后来才有天才的发现。又如齐白石先生六十岁后的变法并不仅仅是陈师曾等人的提醒,关键是他具有敏感的艺术神经从而形成超常的创造力。一个艺术家如发展到高层次的感觉和感情的升华阶段,他可以靠敏感的直觉发现常人不易觉察的自然和内心之间那无限的丰富感,其艺术作品自然会表现出独到的新鲜感。:
在人类文化史上,尤其是艺术史上,每一次艺术形式、意识、审美经验的嬗变都是一些具有“先锋”性质的创新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西方艺术史上从法国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均产生于对陈旧的艺术形式的扬弃。艺术作品的创作没有开拓、没有创新,作品的价值就会降低。艺术的开拓与继承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关键在于你的认识、你的选择。学习过程不仅是技艺的提高,而是艺术品位、艺术素质的培养。这样就有了一个高度,我们尽可以在这个高度上再向上攀登。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关键词】 羌族;羌绣;传承;困境
羌绣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羌绣的产生:羌绣的来源说法不一,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三国以前,羌族妇女能征善战,孔明派姜维到汶山屡被羌族女将打败;后来孔明就用符咒组成挑花围腰送给羌女。羌族妇女争相效仿,挑花围腰就在她们中流传开了。谁知,围腰上孔明画的符,把羌族妇女的心给迷住了,从此,羌族妇女便不会打仗出谋,只知挑花刺绣。从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出,羌族挑花刺绣艺术原来最初是由汉区传入的。经过生活的实践和提炼,既汲取了汉族挑花刺绣的基本针法的成分,又继承了古羌文化的传统,它的构图、纹彩,早已具有羌族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了羌族独特的艺术珍品。
二、羌绣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刺绣技艺就已经在羌族地区极为盛行,后来挑花技艺逐渐取代了刺绣技艺而为羌族妇女所擅长。羌绣是羌族妇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日常的生活劳动而逐步创造形成的,其构图、配色、针法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三、羌绣的现状:羌绣在今天面临愈来愈烈地冲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首先,羌绣面临着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人们的视线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来,而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被淡化了很多;同时又因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外文化进入中国分散了很多国人的注意力,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被逐渐边缘化,羌绣当然也不能例外。
其次,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一种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一种文化载体-文字,而羌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羌绣的发展。
再次,羌族和羌绣的主要分布区域处在我国偏远的山区。羌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属于我国的大西部,自然环境险峻,山脉重叠,地势陡峭,直接造成了这里交通阻塞,贫困落后,市场狭窄,缺乏宣传的工具和手段,与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差等。
最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了这个民族无情而沉重的打击,使得其推广更是举步维艰。随着羌族自然的聚居地遭受重创,羌族原生的文化栖息地受毁严重,羌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然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所系,因此灾区民族文化重建与灾区经济重建同等重要,同时,文化的重建发展,对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羌绣的市场潜力分析
一、羌绣特点:羌绣在传统手工技法和色彩应用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在四川民间刺绣中有“南夷北羌”之说,已自成一体。羌绣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从图案装饰中可窥视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
羌族的挑绣不仅结构完整,物象突出,色彩绚丽,起到美观的效果,而且借助密密麻麻的针脚增强了易磨损处的耐磨性,延长绣品的使用寿命,具有实用价值。刺绣用色艳丽大胆,对比强烈。如采用黑色或蓝色的布料,使用白线绣花,这样搭配显得朴素大方、清爽明快。羌绣色彩应用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胆想象,很多参照物是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但是绣制出来图案则是经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例如:大红色的花朵,翠绿色的叶子配以蓝色的花茎。羌绣图案中的题材,大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如植物中花、草、瓜果。
二、羌绣文化意义:早在中国古代,哲人宣扬的“天人合一”已反映了物质世界人性关爱的辩证认识。时代进步、社会变迁,物质产品与人之间的“语言”越来越密切,一方面达到物质产品价值正确的传递,超越冷冰冰的机器与人之间的隔阂达到交流的目的,带给使用者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物质产品本身寓意的提升和改变来感动更多的人群。
羌绣艺术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思想文化、艺术观念和生活态势的物质载体,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浓缩着羌族人民的文化观念和审美习俗。在“5.12”地震后,它更是成为羌族人民克服磨难、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
1.传统羌绣艺术中的人性关爱:羌绣的文化属性同样决定了它与生活 中各要素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与古羌人 的代代沿袭 ,传递着羌族 的古老历史 ,也充分体现着后世羌人对先民的崇敬与尊重 ,体现着血脉相连的人文情结。
2.尊重礼仪 ,在人际交往 中表达不同情爱:羌族是个重礼仪的民族 ,在社会交往中处处以礼待人 ,讲究长幼有序 ,忌讳不雅之习。无论在哪里首先要尊老爱幼,对长辈要使用敬语,对小孩倍加关怀爱护 。羌绣制作 中,针对不同对象 ,图案选用会有所不 同,如对老人多选用福 禄 寿类 的图案、对小孩多选用虎 狮等能辟邪的图案。
3.关注自然 ,体现对万物生灵尊崇的爱:羌族 是“云朵上的民族 ”,高海拔的自然环境和游牧 的生产 生活方式给羌人提供了丰富的装饰素材 ,把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花鸟鱼、山川、草木作 为挑花刺绣的题材 ,比较完整的反映了羌人现实的生活 ,是生活的略影。
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羌绣以及它所承载的羌文化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消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已经处于岌岌可危、急待保护的状态。通过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技艺;另一方面,也从当代大学生视角创新性的去看待这门传统文化,为它注入新的血液,开拓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我们前期的工作主要放在了对羌绣市场的了解,包括目标群体、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等以及研讨了中国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众多高校专家学者的文献、著作、译文,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解决。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表征 民族认同感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 传统文化 信息技术 信息服务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国家非常重视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图书馆具有文化传播功能,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承担着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传统文化资源,为读者更为快捷地获取传统文化提供便利。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定位于为教学、科研服务,认为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馆藏传统文化书籍偏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提倡,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增加了传统文化特色馆藏,然而,“重藏轻用”的服务方式尤为明显,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受技术影响并不畅通,借阅量偏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读者荐书、借阅、咨询等服务方面,信息技术相对滞后,使得馆藏资源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大信息技术的资金、人力投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再生产及深度开发,使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二、解决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建设传统文化特色馆藏,打破“重藏轻用”的弊端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建设传统文化特色馆藏方面,应在“特”字上下工夫,结合地域文化和读者的需求,有选择地丰富传统文化特色资源,例如,立足于齐鲁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已经初步形成的原有特色馆藏,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其中,利用自建或购买传统文化特色数据库,打破“重藏轻用”的弊端,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打破校外访问壁垒,使社会读者也能访问、使用这一网络资源,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利用校园网平台,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辅助传统文化传播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利用校园网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建设传统文化网站,拓展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开辟传统文化专题,设计宣传传统文化的栏目内容。例如,在网站上开设《诵读经典》栏目,使读者在阅览页面的同时,记住被诵读的佳篇名句。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开通传统文化的微信公众平台,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开发移动端APP程序,改善和优化传统文化电子资源,移动设备的运用将带给读者更多的阅读体验,使读者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3.开展线上、线下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例如,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渠道,加以引导,举办各种线下传统文化活动,例如,茶道、礼仪、服饰、手工等活动。线上平台通过引导读者参与线下活动,可以使平台获得稳定的读者群。读者通过参加线下活动,能更深入地切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通过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对读者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端午节举办纪念屈原、划龙舟、包粽子等节日活动,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在教师节,引导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图书馆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优势,还可以协助教师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辅助教师做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的文献查询、利用工作。在服务于专业教师教学、科研的同时,还可以使图书馆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德育
一、引言
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是形神兼备的,可以说都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其中,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它不仅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发挥着德育的重要功能。这是因为,文言文中描写了大量的关于古人发奋读书、保家卫国、舍生取义、诚实守信、敬老尊贤、助人为乐、坚忍不拔的故事,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的德育素材。
可是,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我们忽视的弊病,如:
1.落后的教育方式
课程改革的深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开始被认识,教师也越来越多的明白要把更多的自主时间还给学生。但是,不得不正视的是,在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很常见,机械的记笔记、背释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厌烦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2.功利主义的教学目的
近年来,语文教材在编写上越来越看重文言文的作用,高考试题中文言文的分值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很多的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出的功利意识越来越强: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长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仅变成了机械的记忆答案。
那么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发挥文言文的德育功能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二、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发挥文言文教学的德育功能,首先要在文言文教学中营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即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进行比较教学,引导学生比较其中古今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加深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另一方面,为改变以往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不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差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对于那些以故事描写为主线,有丰富的人物对话的文章不妨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这样在课前,学生必须要做好自主预习,弄懂文章中的事件发展脉络和人物关系,查清疑难字词的含义,而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分角色扮演。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还有利于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勾践灭吴》《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陈情表》等文章,就很适合进行课本剧的角色扮演,学生们在一种自由而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氛围中,更为主动的学习和接受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思想内涵和道德教化因素。
三、深挖教材文言文中的德育因素
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爱国主义思想
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数不清的内忧外患,之所以发展至今天仍维系不倒,这与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信念是离不开的,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甚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爱国主义仍然在发挥着团结各民族,振兴中华的巨大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文章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想象文章中的爱国志士怎样在国家危亡关头,挺身而出,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团结御侮,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怀璧入秦”,为家国大义忍辱负重换来“将相和”的美谈;《屈原列传》中屈原忧国忧民,抱石沉江的慨叹;《荆轲刺秦王》中“一去不返”的勇气;《苏武传》中苏武“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的不辱国体,慷慨赴义的气节等等。
2.坚忍不拔,不懈追求的精神
自强不息,刻苦自勉,不畏困难险阻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在高中时期,尤其要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品格。如通过学习《劝学》培养学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顽强信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的品质
3.爱我河山的使命感
引导学生品味文言文中的祖国山河美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如《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望海潮》中的“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念娇奴·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播放背景音乐、观看幻灯片等形式,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引领学生想象文章中的波澜壮阔与雄伟巍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为民族崛起读书的信念。
四、对比法渗透德育教学
运用对比法,将不同的文言文、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情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例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后,对比苏辙的同名史论,引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培养爱国情感;学习《鸿门宴》后,对比《垓下之围》和的《人民》,引导学生体会“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家国大义、自强不息、在新时期奋发努力的精神。
陶行知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根本是德育。德育的课堂只开在政治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亦应该牢记“教之不顾此失彼,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赵乾勇.高中文言文德育价值及课堂优化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王兴盛.试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J].现代阅读, 2012(5).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简单来说,文言文指中国古代人民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与现代的白话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主要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上古汉语书籍以及后历代作家所模仿的古书文献中所使用的语言,字句简练却意义深远,是对古代人民语言的高度概括,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素质教育实行之后,尤为重视了文言文在小学高年级课程中的渗透与应用,其中《杨氏之子》和《两小儿辩日》已被选入小学五年级课本之中作为教学素材,可见文言文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
一、关于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如今,随着对文言文关注与文言文教学的应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不仅为了增长小学生的文言基本知识,更是为他们步入初中学习打好文言基础,但是想法做事比实践更具完美性。在小学文言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还处于较为幼稚阶段,对于拗口、难懂的文言文提不起兴趣,甚至根本没有学习的欲望,常常是过分强调背诵而忽视文章理解,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小学语文老师个人教学方法不当,仍是以督导者的视角看待学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死板,对于学习能力尚浅的小学生来说真是难以有效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小学课本选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致使无法营造给学生浓郁的文言氛围,造成文言文学习难的情况。
二、关于小学高年级尝试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具体实践
既然存在以上几种阻碍文言文教学的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困难呢?比这个人经过对此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觉得可以从以下几项具体实践内容进行小学高年级的文言文教学:
(一)教材方面。观察现今实行的各种小学教材版本,发现选入小学教材的篇目主要是以白话阅读和汉字识别为主,加之少量的古诗词背诵,所占比率最少的应当属于文言文选材篇目,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建议学校或者所在地区教育部门,加大对文言文素材的选取比例,把解决不了的问题逐级上报,直至教育部切实解决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所占比例小的问题,彻底解决教材对教学的影响问题。
(二)教师方面。如今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古文教学的问题上只注重背诵,缺乏教导学生对古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哪怕有些老师即使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也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无疾而终。对此,教师应该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将枯燥乏味的文言知识生动展现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真正为实现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高效率打好基础。
(三)教学方面。关于小学高年级文言文的教学实践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叙述部分,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实行教学,力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于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问题,主要可以通过图画激趣、情境激趣这两种手法,均可以达到显著效果。图画激趣,即通过文本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就拿《两小儿辩日》这一短片文言文来说,在课本上必然匹配有一幅生动的插画解释文章,或者老师可以将这篇文章的辩解流程用漫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促进小学生理解。情境激趣,则指老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整合,为学生首先创设出接近现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为文言文的教学做好铺垫。
2、注重诵读思考结合。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的方式对于文意的理解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运用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则就需要老师能够监督学生不断地读书,而且还要熟读成诵,并与脑中所思完美结合,从而真正达到对古文深意的理解。因此,老师应该在文言文教学开始之前给学生留够充实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检查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在随后的课堂教授中可适当提问一两位学生在课堂上现场阅读,究其错误、夸其长处,鼓励学生先行思考文章大意,注重学生诵读与思考的完美结合。
3、强调思维能力开发。笔者个人对古典文献的内容和意义有所归纳,发现古代学者所著文章不注重表意而在于明理,每一个文言小故事背后都潜藏着巨大的深意,值得现今的我们细细体味与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限于告知学生文章的基本表意,而是应该注重对文章深意的挖掘,让学生切实体会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感性的认知转化到理性的思考,这才是文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老师还要将这种思考文言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做到授之以渔,便于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满足以后学习需要。
4、善于积累所学内容。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应该持有一种不断思考的态度,希望挖掘到更为深层的东西并不断付出努力,所以在熟读、理解与体味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积累经典,真正学习到文言的精髓和内涵。文言文相较于白话文来说,语言更加凝练,韵律更加规整,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抑扬顿挫、平仄起伏十分鲜明,具有一定的音韵之美,如果监督学生长期诵读文言素材,对于学生的语感、词汇都有一定的帮助,有心的学生还会积累一部分好词好句,用于基本的写作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5、拓展文言学习领域。新课改的内容有强调课堂教学资源需要与课外学习资源良好结合,展现出课外教学资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应该严格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课本内容的基础教授范围中添加一些课外教学内容,丰盈课本内容,使得课内课外的信息内容可以相互补充、互为结合,更好的为课堂所服务。同时,老师在课前语系或者课后总结,还应该告知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整合所学内容素材,最大限度的开发到足够丰富的课堂资源,为课程教学做好充实的准备。
三、结束语
总之,文言文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程中开展是一项极好的开发内容,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而且还遵循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时展的脚步,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的教学手段,需要我么大家的开发与维护。
参考文献:
[1]罗建霞.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J].才智.2011(06)
[2]杨红梅.小学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J].教育. 2010(07)
[3]邱静君.小学文言文教学激趣方法的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1)
一、立足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然而当下,我国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诵读备受冷落,“要点应试式”、“内容分析式”和“词句串讲式”取而代之。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出路首先在于立足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根据深浅程度的认知规律,可将诵读划分为初读感知,研读理解,品读评价,美读参悟四个阶段。在这里要注意的是:1.教师一定要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不要将诵读流于形式,要落在实处;2.诵读要讲究方法,可以贯穿读这一主线,进行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四个阶段诵读;3.在遵从教材大纲基础之上,对于诵读的形式可以多元化,不要让学生感觉诵读是枯燥乏味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1.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在计划的时间内,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
2.养成课堂上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过程。当然,做笔记是要讲方法的:(1)做好准备工作,不同科目准备单独的笔记本,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以突出重点。(2)做笔记速度要快,笔记内容应该是一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体系、难点、考点以及老师重复多次的内容。(3)笔记的版面很重要,可以不美观,但必须段落清晰。(4)课后及时温习检查笔记,查漏补缺。(5)温习笔记有周期:课后回顾,检查遗漏,加强记;每天做作业前回顾重复,加深理解;每周定期翻阅,加强记忆;考前回顾,知识点简单化,增加信心。(6)做笔记要做到: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笔记内容不满黑板抄;没有记下便索性不记,先认真听,课后问老师同学;下课把笔记简单回顾,保证没有遗漏。
3.养成课后梳理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的习惯。
喻旭初在高考信息会上说作为高三毕业班语文老师一定要“狠抓五件事”,第一件事就是:1-5册教材,古文要认真复习一遍,因为每年高考的第二题考四篇课文,四个虚词。教师在起始阶段要做好敦促工作,甚至可用练习本的形式,强化重点词法句法现象的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积累的良好习惯。如《师说》中古今异义现象的归纳,《游褒禅山记》有21个“其”字,可适时归纳“其”字的用法。
三、强调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考试中,关于文言文的考察并非完全与教学内容相符,考察主要是针对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思维。要注意几点:
1.明确学习重点。就往年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题目,像字词的考察依据都脱离不开教材内容,因此学生在做相关练习时,教师要重点讲解。要将练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学生明确题目考察的出处,从而明确学习重点在哪里,并熟练运用所学,获得成功。
2.方法指导不可忽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习与考试不完全等同,学习讲究方法,文言文练习也有相应的方法。高考中,文言文词句翻译占8分之多,在加强练习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翻译的方法与规律。像知“出处”,要通过通读文章和对作者的了解,确定出处,进而提供一定的阅读环境,由此可以积极探究,理解文意;知三名(人名、地名、官职名);信达雅的原则;留增删换调缩扩的方法等。
四、引导感悟,培养学生鉴赏审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鉴赏审美能力。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语句中的美,提升学生鉴赏审美能力,建议做到以下两点: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拓展; 延伸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但在现实中,文言文和鲁迅的文章、写作文被学生称为“三怕”。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失分率也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原因可归纳为“兴趣”、“方法”两方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仔细品读,《课标》对学生学习要求并不高 。如何提高学生的字词积累量,使学生从枯燥的文本翻译中解放出来,快乐的学习文言文,尽情的体味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笔者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出体会:秉承新课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理念,既不脱离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合理的做好拓展与延伸,文言文教学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课外拓展:合理采撷,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短文,打消“枯燥”、“乏味”“无聊”等对文言文的误解、偏见,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在课外拓展延伸中,笔者一般从先秦古籍《山海经》、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作品《异苑》、《搜神记》以及唐代传奇“志异”作品《仙杂记》、《酉阳杂俎》和明代作品《剑侠传》、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甚至明清笑话故事《笑林广记》里选择40篇左右作品,整理成册,供学生课余阅读。在选择作品时,尽量挑选字数在200字以内、一般层次学生基本不借助工具书就能读懂的作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过“字词关”,以浅显易懂的故事“寓教于乐”。
在阅读过程中,《搜神记・宋定伯捉鬼》中宋定伯的机智勇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杨生与狗》中杨生和狗的重情重义使学生惊叹不已;《酉阳杂俎》中女子叶限被后母和姐姐欺辱,最后在神鱼的帮助下做了王妃的故事更令学生称奇:《灰姑娘》、《农夫和金鱼》竟然在中国的唐代就流传开来了!
通过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合理的采撷,通过课外有目的的拓展与延伸,学生词汇量增大,语感增强,同时,传统文化积淀也增大了。
2. 课内延伸:选取角度,深挖教材
文言文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能阅读几篇神怪仙侠故事,掌握几个常见词语的层次。《高中语文课程表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因此在文言积累达到一定层次时,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教材这“最好的例子”,从而整体提高学生文言素养和传统文化底蕴,使“量变”达到“质变”。
2.1 通过作品人物延伸。
人物延伸主要是针对传记类作品而言的。(1)主要人物的延伸:对传记类作品中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事件中的表现加以截取,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人物,从而对人物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2)文本中相关人物的延伸:辅助人物对主要人物具有衬托作用,这些人物也有鲜明的个性,对其深度解读,也是做好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例如,《项羽之死》中的主要人物项羽,虽然学生在《鸿门宴》上已有所了解,但仅停留在“西楚霸王”“倨傲无礼,优柔寡断”等模糊概念上,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将《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羽传》中关于项羽生平、能力、战功、失败等相关重要文段都提取出来,使学生在阅读原著、比较阅读的基础上,对项羽死前的种种表现有一种“铺垫式”的理解,从而准确的把握项羽的形象。
在教学《鸿门宴》的过程中,刘邦、张良等人物性格各异,对推动故事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前,我将《史记》中刘邦逃跑途中三次弃子、老父被项羽缚在高台之上说“分一杯羹”,以及张良学艺等经典节选给学生,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审视人物,并和原文中人物形象互相参考印证,学生兴趣大增,教学效果明显。
2.2 通过文体延伸。
在高中教材中,文言文主要涉及到赋、论、说、记、序等几种文体,或叙事状物,或抒发感情,或议论说理,是探究古代贤人对天地、自然、人事、自我的认识优秀作品,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具。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更应加强延伸,使学生在多见、多读、多思、多感、多悟的条件下领悟作品的精髓,从而提高文言文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秦论》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入《过秦论(下)》、《六国论》、《论贵粟疏》、《贾谊论》等历史散文,使学生在学习本文的同时,对历史散文的特点、作者的思想在更宽层面上准确把握。在教学《赤壁赋》的过程中,我也将《后赤壁赋》、《秋声赋》等作品加人,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赋的特点以及作家们通过“赋”这种文体所抒发的人生感慨。
2.3 通过作者延伸。
高中课本所选作家大都是名家大家,其文章都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但一个作家的作品仅一、两篇,学生不能对作家的语言、思想、作品风格有准确的把握,只有从作家延伸开来,多为学生提供给该作家的相关作品,学生才能领悟作品精髓,感悟作者魅力。
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引入《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和学生欣赏太史公精当传神、言简义丰的语言特点,和他笔下的人物一起欢乐悲伤,体味司马迁带给我们永恒广泛的艺术魅力。教学《师说》的过程中,我又选取了韩愈的《进学解》、《杂说 四》、《孟东野序》等几篇韩愈的代表作品,使学生在理解《师说》中“拜师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人才和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体会到韩愈作为一代文宗,努力践行自己所倡导的“言之有物”的文学思想。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文言文的特点,我们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使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字词,了解一些关键的文言语法知识,最重要的是利用各种形式的拓展与延伸,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的文言素养得以提升,使我们国家的“国粹”得以保留和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 《中学文学教育导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 语文课程 现代化 文学经典
在文化视野下审视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显得更加动态化和具体化。传统文化内容包涵了富有价值和内涵的语文课程内容,而语文课程给予了传统文化最直白的阐释,并通过再现经典建构着内在的文化品性。正如20世纪初语文教育学家沈仲九所说“国文最重要的功用,是在人与人的心的沟通联络和文明文化的遗传。”纵向来看,在20世纪初期发生了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过渡,语文课程的自身嬗变及与传统文化的微妙关系当由此说起。
一、语文课程的早期现代化
学科是课程的基础,中国古代学术分类可并非依据学科,而是倾向于“专人专书”。如小儿入塾,须先用《说文》《广韵》识字辨音,最后熟读六经而闻道。在现代学科形成之前,传统的经典不仅为“体”承载着文化积淀,更散发着“体用一源”的价值。这种方式体用相涵,类似于孔子所说“六艺于治一也”。各文化分支虽在“体”上各自承载着不同的知识内涵,但是却可以在个人的融会贯通之下达到“道”之相同。最后通过“文以载道”学以致用,再次证明了“体”与“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晚清的社会剧变,使中国被迫现代化,文学变革也随社会变革而推进。西学涌入,现代知识登陆中国。此时的“体用”之辩动摇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晚清教育人士达成共识的公式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公式为接引西方知识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也直接影响了现代学科的规划。1902年和1904年,清政府先后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中小学堂始设各种现代学科,语文学科从传统的知识体系中独立出来。独立设科既是一种理智的知识框定,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释放。传统文化可以借由语文课程为平台进行自身整合并与西学碰撞融合。但此时语文课程的整合仅是把传统文化盛在课程的容器里,并未真正接收西学,从选用教材可看出,《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讲《诗经》即用朱子集传,讲《书经》即用蔡沈集传,讲《易经》即用程传,《仪礼》即用《仪礼郑注句读》。仅仅是变更了注本,选用的经典古籍依旧。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语文学科有了正式的课程名称。其中第三条“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国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之大概,使作实用简及之文,兼课习字。”可见,此时语言文字教育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后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1920年教育部通告“国民学校国文科改为国语科”。现代文进入语文课程并逐渐稳固地位,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为课程的重心,传统“闻道”的目的被悄然搁置。这种趋势在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的“毕业最低标准”清晰可见:阅读普通参考书报,能了解大意;作普通应用文,能清楚达意,于文法上无重大错误;能欣赏浅近文学作品。而此时的列出略读书单也证明了传统经典已经与西方经典及现代文学相并列:从题材上分为小说、戏剧和散文三部分;以小说为例,选读书目涵盖了古代、现代和西方译介的小说。
二、课程内容的言语转化
五四最显著的果实便是白话文的胜利。纵有林纾、胡先啸的强烈反对,但是仍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及学生的拥护。书面语言的改革,从表层上来看,文学形式将发生变化;而进入深层分析,传统文化正处于尴尬的境地。传统经典的言语权威被质疑,教育者们倾向于通过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鞭笞与解构,并把一种科学的态度注入中国新文化之中。
在20世纪初期,出现这种言语转化其实是必然的,传统文化注定遇到如此劫难。傅斯年为证明文言文的没落,曾诙谐地表示中国人思考是用白话的,而表达时却被迫“翻译”成文言文。而吴宓作为文言文的捍卫者,立即给予抨击,论证文言文不但是表达工具,而且可以作为思维工具。这种晦涩却恰巧反证了文言文给中国文学发展造成的诸多阻碍,即文言文作为一种僵化了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世人与新知识新文化的接触。
张东荪从更细致的角度,证明了言语与思想及民族特性的关联。他认为,中国哲学注重的不是求得“真实”,因为求真的前提是在民族词汇中要有与“真实”和“表象”所对应的言语,中国思想上没有与“表象”对应的恰当的言语。而从文法上,文言中并不注重主语,主语省略及主谓不分,使得“本体”这一范畴很难分离。而西方的哲思都是源于此,科学思想也是就这一点展开研究的。所以西方学术偏于“物界”,而中国人专注于“人事”。
在对待“物界”和“人事”的问题上,引发了文人的一次辩论,体现为20年代的“科玄论战”。张君劢认为“人生观”不能由科学所决定,胡m则主张将科学方法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梁启超则较折中,认为人生问题,大部分可用而且有必要用科学解决,有小部分或者是重要部分,是超科学的,便是生活中的情感、爱和美。“科玄论战”明显地以“玄学鬼”败北而终,当时社会的潮流便是选择科学的人生态度而非“反求诸己”的修心养性观。
的这种科学态度并不是盲目崇外,而选择背离并摒弃传统文化,而是以一种兼容的态度理性梳理传统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披上了学术的华袍。从他1923年起草的《高级中学第一组必修的特设国文课程纲要》能分析出他的这种思路:以文字学为例,纵向来看,将传统文言与今日国语做了衔接;横向来看,援引西方的语音学和文字学来作为观照。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再现方式
传统的文化资源经由现代性的变革以及言语转化后,如今在语文课程的再现方式表现在价值观念、文学脉络以及经典修正上。文化资源的再现在语文课程里是以文学经典为载体的,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似乎已经达成了一种长期的默契,传统的价值观念如光合作用般释放恒定的氧气,而文学脉络便是语文课程的筋骨,经典的修正则是课程的一种正常且持续的新陈代谢,这种语文课程生态环境在动态发展中体现出一种和谐之平衡。
如果说最初思想的产生是为文化需要所决定的,那么思想产生之后潜移默化形成的价值观念却能影响文化的产出,即文学作品亦承载起了价值观念成为一种固态化的思想。这便是中国文化中富含玄理的“道统”。道统并不是一种价值权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钱穆认为道统“此诚中国民族生命文化传统之独有特色,为其它民族之所无”。儒家思想和理学思想为中国道统的特色和精神所寄。儒家经典在教材中的地位不仅非偏安一隅,而且孔孟荀的思想共同闪耀。如人教版《文言读本》中的《论语》十则及《论语》六则,《寡人之于国也》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劝学》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常驻文言文。理学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内质的变化分支,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相比传统儒家经典,理学思想的渐染体现在观念层面。如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格物致知”,仍是公认的“为学”获取知识的途径。
再观前文所列的所拟的高中必修科目《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尽管朝代更替,中国传统文化却在继承中发展,从未间断。而且难得的是通过代代文人的贡献,文学作品不断增新,形成了特有的文学脉络。文学脉络并非走着循环往复的道路,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有活血涌入。倘若抻开任一版本的语文教材,从小学教本、初中教本再到高中教本,按时间序列规整后都可称为一部简明扼要的“文学史”,《诗经》与《楚辞》,诸子百家散文,汉赋与乐府,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小说近现代诗等无一缺席。“节选”这种形式虽难以呈现出整个文学史发展的全貌,却不同于古代教育的“厚古薄今”,全景式的文学视图正是传统文化的完整再现。
文学经典修正与重构是近年来西方的重要论题。西方文学批评家们认为经典的形成与社会、历史背景与意识形态难分,所以应把文学经典重新放到文学批评的舞台上,对其内容和意义进行挑战和修正。其实文学史和作品选集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如今因审美观念的变化对经典的标准产生质疑从而力求解构批评后重构,这种修正行为无可厚非,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审视语文教材的历次修订,便可发现几个规律:在文学脉络之中,年代愈久远的文学经典越容易恒久存在,如上文提到的儒家经典,可以长达数十年作为典范;同一时代的经典作品,选集常有变动,如唐诗宋词会节选同一诗人或词人的不同作品亦或是变更作品在教材中的位置;近现当代的作家作品最不稳定,因其形成过程中些许受到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因此是修正的最跌宕区域;外国作家的经典节选也随着西方文学批评的趋势发生着相应变动。关于经典的修正问题是一个无限循环,永远不会停止。但是修正的态度却应谨慎,因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是传统文化资源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最直观的书面方式,“换血”得当可以焕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但是盲目修正走向另一个极端便可导致“贫血”了。修正考虑的核心应是作品的“文学性”价值,即西方所提的“诗性”原则。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传统教育资源积淀体现在多方面,各地书院旧址犹在,官学私学的风华记录在册,而最富有价值并鲜活的便是在文学脉络上的作家与作品,学习者能直接透过它来触碰传统文化的脉搏。语文学科经早期现代化而形成之后,文化经典借由语文课程实现了“经典大众化”。从此角度上看,传统文化在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瓶颈之后看似受到挟制,并被西方现代文明冲击,被白话文俗化,而实为一种释放。通过语文课程的现代化及言语转化,传统文化不仅自身完成了学术整合,而且通过课程这一媒介普遍地渗透到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正如钱穆所说,国人不再是“不仅是有知识之人”,而是“有知识之国民”。
参考文献:
[1]沈仲九.中学国文教授的一个问题[A].二十世纪前期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8.
[5]张东荪.知识与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11.
[6]张东荪.思想与社会[M].长沙:岳麓书社,2010.
[7]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