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

第1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艺术创作;地域性;传统文化;全球化;青春版《牡丹亭》;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2.3 文献标识码:A

Self-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Transmutation of Reg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Youth Version of "Peony Pavilion" as an Example

WAN Jia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72)

地域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人们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的积累和沉淀,是特定地域风格、文化观念乃至行为方式的体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延续性和独特性,亦是这个地方的人的文化的根和精神的魂。漫长的古代社会,落后的农耕生产方式以及交通、通讯能力的局限,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极其缓慢的,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处于一种微观变化之中。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跨国资本及其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扩张,逐渐解构了人类社会的地域传统和生活秩序,地域性传统文化陷入前所未有的衰落与困境之中[1]。

禀承文化社会学立场的当代文化研究认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亦能展示出“我们从哪里来?”与“我们往哪里去?”的深层意义。置身于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传承地域性传统文化,并保持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从分化转向整合:全球化语境中的地域性传统文化

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文化规定性,也只有在文化的现代性话语和知识谱系之中才能被有效地言说。基于此,我们在研究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时,必须对现时代特殊的文化境况及其面对的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上世纪70年代,全球化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世界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高度相关、密切整合的结构,而任何一个地域性文化单体,都越来越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而受制于这一结构,并在这一结构中相互依赖。这一结构,被称之为“全球化”。

外部世界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介入,必然带来一些新变化。加西亚•坎克里尼(Néstor García-Canclini)认为全球化必然会导致“去域”现象的出现。这里所谓的“去域”,指的是“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之间某种自然关系的丧失”。在我看来,“去域化”这一概念非常传神的描述了在全球化条件下地域性传统文化所经历的必然变迁。从比较的意义上说,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去域化”过程实际上是和经济的“去域化”相一致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生的过程,这一过程特别明显的反映在作为共享文化的消费文化之中。美国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把这个过程视为地域的特殊性转向全球的普遍性的必然过程。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则以“去传统化”这样的概念来描述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依据吉登斯的看法,传统文化的消解是和自然的消失交织在一起的。这里所谓的自然意指独立于人之外的环境和事件。在他看来,传统和自然在过去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风景”,一个构成社会活动的“风景”。而当这样的自然消失时,与它相联系的传统也必然受到挑战[1]。显然,在这个意义上说,“去传统化”意味着人与传统的历史、文化的空间失去了价值归依和情感归属上的意义联系,和传统文化因此不再具有维系人伦关系的现实力量,地域情感乃至地方认同也随之分崩离析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形中变成了混沌的荒原[2]。

全球化确实是一个“去域化”和“去传统化”,并使不同地方的文化逐渐趋同化的历史进程。全球化的力量瓦解了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漠视了过去的一切。在这个文化与社会不断趋向同化的年代里,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议题一直具有与日俱增的时代性意义,地域性传统文化应当怎样被关注,我们又该如何去寻找和建构现时代文化的“地域色彩”和“传统意义”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直以来,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始终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立场,一种是彻底的现代化转向;而另一种则是坚持本土的、本真化倾向。两种力量的争斗和交织妥协,构成了近年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轨迹的“钟摆”,使我们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暧昧和两难。近年来,包括《藏谜》、《云南映像》在内的诸多艺术作品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当代关注与表达,重申地域立场、传统性文化经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经验与成就。其中,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堪为力作。作品着眼于特定的地域与文化,关心与现代性日常生活真实亲近且熟悉的轨迹,产生了富有含意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新形式。该剧目所体现的传统美学,不仅被社会一般观众所接受,也得到了高文化素质的知识阶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欣赏和认同,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传承问题提供了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艺术经验。

二、从冲突转向和谐:昆曲《牡丹亭》的自我超越

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首的昆曲艺术,是江苏地区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昆曲杰出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尽管为世界公认,但是它的濒危境况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对于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文化在当代社会到底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当今学界面临的文化挑战与世纪命题。青春版《牡丹亭》以“青春”为号召,相当自觉地寻求和把握昆曲艺术本真性传承与现代性传播的平衡艺术,将现代感性主义的欲望叙事和昆曲文化的地方性传统美学融为一体,不但夯实了昆曲文化的地方性传统美学经验,还使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得到了超越时代的审美呈现。

在我看来,表演层次上的“青春”是青春版《牡丹亭》制作和演出首要的原则和追求。我国戏曲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尤其看重演员的功夫与名气,造成名角的年龄已不年轻,扮相已不靓丽。有经验的戏剧鉴赏者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欣赏他们的演出,就是对戏曲经典的品味与鉴赏。然而,懂行的戏剧鉴赏者在当代毕竟是少数,近些年来,昆曲这门古老而优秀的艺术更因为青年一代表演者和青年观众的双重缺失而濒临失传。一般而言,戏曲文化的意义,只有在剧场中通过“演”与“观”的互动才能产生,观众总是通过对戏剧情节与戏剧人物的关注、理解与欣赏,才能进而体味昆曲艺术的。为吸引观众走进剧场,青春版《牡丹亭》在昆剧传统的舞台语汇中融入一些试图唤起当代人注目的新的表演特征。清俊优雅的舞台形象,华美的服饰,赋予古典昆曲以活泼新鲜的血肉。舞台上这对情侣不仅用缠绵的水袖来表达缱绻的恋情,而且眉目传情,举手投足温情脉脉,一时间成为不少青年观众的梦中情人。不仅如此,青春版《牡丹亭》在服装、舞蹈、舞台设计、灯光以及导演在时空调度等方面,都不露痕迹地溶进了现代意识。那些重新编创的舞蹈、表演套路,暗置了昆曲传统身段,让观众浑然不觉而又能饱览昆曲规范之美。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创造,在不同的场次中比比皆是[3]。显然,青春版《牡丹亭》这种来自当代观照的艺术处理,正是消费社会最为主流的视觉化叙事转向的体现,也是青春版之所以“青春”的重要内涵。独特的叙事视野为传统昆曲文化的传达与展示提供了一种现代性美学和知识的参照系,其生动形象的认知意义实在不可低估。

如果说,新鲜的舞台语汇赢得了观众的欣赏的话,那么它也只是昆曲艺术生命力的表面延伸,传统昆曲文化的生命之源并不在这里。白先勇深知,如果我们的艺术家只是对传统昆曲的“外在形式”进行现代化转换,那么我们将越来越远离昆曲艺术文化根源。“本真性传承”正是白先勇着力要探究的关键词。青春版《牡丹亭》并非唯“青春”是好,作品中保持了传统昆曲艺术中最具地域立场、最具本真价值的社会文化共识和美学范式。白先勇聘请江浙两省昆剧团的“巾生魁首”汪世渝和“旦角祭酒”张继青对年轻演员的形体、唱腔和表演进行打磨。经过系统化的强化训练,俞玫林和沈丰英规范的动作声腔与靓丽的扮相袅娜呼应,最大限度地表征出正宗南昆意境曼妙的品格和独特的文化品位,很多第一次与昆曲接触的年轻观众也不能不赞叹传统昆曲艺术自身的魅力。在剧本改编上,由于《牡丹亭》原著剧情发展缓慢、情节拖沓冗长,为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白先勇提出了保持剧情基本完整,呈现全貌精神的要求。在“撮其精华、只删不改”的原则指导下,原著55折的《牡丹亭》被提炼成27折,剧本显得更加精简而富有趣味,杜丽娘、柳梦梅的戏成为剧中两条互相呼应起伏的戏剧行动主线,体现出汤氏原著的本真精神和艺术风貌。

更加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并不在于仅仅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当代视觉叙事要素或者满足人们追怀经典的保守之梦,青春版《牡丹亭》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人性解放,对于社会约束超越的强烈愿望,是它打破时空界限与文化障碍赢得世界认同的根本所在。在白先勇看来,这一思想内涵潜藏在原著文本中,更潜藏在现代人精神世界中。正像白先勇所表明的那样,青春版《牡丹亭》从原著中抽绎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所谓“本真”的爱情故事,而是沿着情理冲突,人性解放的思想主线,表达出现代人对爱情张力和人生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透过“青春与爱情”这一超越时空的精神主题,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地把现代人的目光从现实世界转向一个超然的非功利的想象和情感的空间,这种与作品精神的共时性存在消解了传统昆曲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带有鲜明的否定日常生活的意味。在我看来,这正是青春版《牡丹亭》现代性体验的生动写照。青春版《牡丹亭》在解放人们浅层欲望的同时,也诱发了这个时代之中由人性深处的高级冲动而出发的时代体验,当代人找到了一种可以沟通的文化理解。

不言而喻,在对传统昆曲文化的审美观照中,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既有艺术经验的承传,也有在新语境中的艺术拓展,这是一个对于“去域化”和“去传统化”的改造和重塑过程,其所描绘的地域性的文化经验,在复杂性和人性的维度上已经超越了传统昆曲,呈现出新时期的文化和历史表征,蕴含着更加复杂暧昧的人性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从传统走向现代:以“重返”为理念的文化觉醒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形成不是一种力量的塑造,而是各种不同力量最终“妥协、交易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生产的意识形态不再是狭隘的、往往也不再用传统的经典式的视觉形式加以彰显,而是蕴涵在开放多元的样式之中[4]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传统的、地域性文化逐渐被全球蚀以及地域性传统文化起而抵抗全球资本的现实经验。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语境中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范围。技术的进步与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渗透以及掌握文化资本的新的大众阶层的涌现,等等,显然难以在一个地域的、传统的范式中加以解决。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克服静态地、孤立地研究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局限性,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运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去域化”与“去传统化”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成是对文化地域性立场与传统价值的消解,它不过是去掉地域文化中那些排斥性的不兼容的限制,使之演变成为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对话性的文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能融入新的维度的传承和传播研究模式,对于当前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的分析,必然要把眼睛的触角伸向当代的维度,借助当前的文化视角来理解和解释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转变及其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审美地观照和艺术地发现“地域立场”和“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时代风貌,并使之成为一种与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同构对应的历史性的“地域性传统文化”,而不是亘古不移的永远的传统。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同样提醒着我们,当代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所秉承的立场既不是单纯的地域立场或者传统视角,也不是纯粹的启蒙主义的文化立场,而是植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命运之中的现代人的主体立场,它的核心是现代人关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命运的情感态度及其价值取向。因此,在构建地域性传统文化“新”的历史内涵及其文化实践的过程中,怎样的传承方式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以怎样的地域立场、传统文化经验和忧患意识三个关联互动的叙事伦理和价值理念去实现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并通过创造去发展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正像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所表明的那样,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最根本的涵义是文化价值的本真性建构,没有对地域立场、传统文化经验的理解与尊重,不思考地域性传统文化演变特征与时代文化的本质关系,就会在地域性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失去文化基因的根脉。人文忧患意识是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融铸而成的一种审美意识,它植根于沉重的土地,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性命运同甘苦共患难,同时,又以深刻犀利的历史眼光观照和反思地域立场和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把地域性传统文化放到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考量和透视,洞幽烛微地发现并且揭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生存境况和历史命运,并在这种艺术的发现和揭示中,真诚地表达出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和审美理想。这样一来,我们关于地域立场与传统文化经验的思考与描述的过程中就获得了某种超越性,并由此抵达了对现代性语境中人类命运的总体性反思。从而也在某种意义上,把地域性传统文化的重构推进到了世界文化的前沿地带。四、结语

重构地域性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还是地域立场、传统文化价值重获生机的一片绿地。在我看来,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问题,应该有情感与理智之分,历史与当下之鉴。我们的情感有对先人的回望,但我们的理智却是现实的;我们的历史是根性的,但我们的思维却是当下的。惟其如此,才能藉由文化的前瞻性和真理价值的创见,以一种强而有力的新形式,抵抗“地域立场”、“传统文化”被消费主义神话遮蔽和遗忘的命运。(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0-212.

[2]向荣.地方性知识:乡土文学抵抗“去域化”的叙事策略[J].当代文坛,2010,(02):16-23.

第2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 影视作品;影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但却同属文化范畴,两种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跨越时空的限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使各自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

一、影视作品之于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人类进人视觉文化时代,影视文化与前影视时代的其他传媒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集声音、画面、影像等多种符号于一身,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震撼,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影视作品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表现为:

第一,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榜上有名。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多受民族性、地域性或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多种文化形式的冲击,其记录形式相对单一且资料有限,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对于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非常不利,而影视作品以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特点可以最直接地保留武术、音乐、民间艺术等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纪录片《最后的皮影》讲述了在陕北北部山区世代祖传且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皮影戏班的故事。皮影戏这个传统文化的没落,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体验真实生活的同时,由衷地为这即将失去的古老艺术而感到惋惜。这类影视作品的问世必将对保留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不可替代的传承作用。

第二,有效地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吸引着世人的眼球,而影视作品的商业化、国际化趋势,更使中国传统文化快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可能。以中国武术文化为例,以徒手搏击为特征的真功夫片《精武门》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片向国人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功夫的魅力,使中国功夫得到国外的广泛关注。《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普遍现状的误解,但影视作品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无法否认。2008年问世并赢得高票房的美国大片《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内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向世界各地同步直播,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击缶而歌的朴拙、活字印刷的表演、《清明上河图》的恢宏大气、“春江花月夜”的轻盈动人、丝绸之路的艰辛之旅、木偶京剧的喜悦之声……以绚丽的画卷为载体把悠久绵延、浩然大气、底蕴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国人重新树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也向世界传递了一种中国神韵。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大大保留并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国电影百年,凡是优秀的影片也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首先,传统文化资源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古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直接题材,这类剧作占了市场很大比重,如《汉武大帝》《三国演义》《贞观长歌》《水浒传》《红楼梦》《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都深受观众的认可与欢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在美国大片《功夫熊猫》中,中国功夫、龙、熊猫、山水、太极、瓷器、庙会、唐装、毛笔字、鞭炮、针灸、面条、筷子,中式建筑的飞檐斗拱、红墙绿瓦风格,这些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就连“虎、蛇、鹤、猴、螳螂”五大功夫高手的名字也源于中国功夫的套路名称。配乐方面,唢呐、箫、二胡、古筝、木笛、锣鼓等中国民乐更是唱了主角,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东方文化盛宴。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大大增加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另外,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一大批如古典四大名著的优秀文学作品早已被改编为经典的剧作,并不断翻拍,传统文学之魅力由此可见。这样的改编不仅有利于古典文学名著的普及,更丰富了影视文化市场,也为影视改编积累了宝贵经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提供无形的强大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影视文化的灵魂。历史上,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刻,国人往往迸发出强劲的爱国热情,这种情怀不绝于史。尤其是反映近代史的剧作如《》《北洋水师》《》《林则徐》《八国联军》等,展示了面对外敌入侵,一些爱国将领及广大民众英勇无畏的抗敌斗争,既表达了对爱国志士的敬佩之情,更体现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认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社会各阶层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纷纷抗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以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也成为此类影片的灵魂所在。

影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产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沃野之上,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道德规范及审美情趣的影响。历史剧如此,现代剧亦然。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国人心中有着强大的文化认同,《情系故乡》《集结号》就把传统孝与忠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影视作品的制作就应抓住这个与观众沟通和产生共鸣的有力因素。《落叶归根》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执著的质朴品格,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归根”情结。影片《暖春》则体现了现实人间里人性的真、善、美。这一个个形象身上凸显的民族性格使观众从心底产生共鸣,是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打造出含蓄的意蕴之美。深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传统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具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就是追求含蓄的意蕴之美,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不言之美,“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是也。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深受这种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早春二月》中的小桥流水赋予影片以诗情画意,又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生苦恼。影片《卧虎藏龙》敦实浑厚、气势恢宏,从人物到影像再到音乐,无不诠释着中国诗画含蓄内敛的意境哲学,勾起无数西方人对中国“天人合一”气韵的向往。《一江春水向东流》《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我的父亲母亲》等情景交融,把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结合,在有限的电影声画语言中升华出无限高远而空灵的境界,进而体现宇宙本体与 生命的力量,是中国电影意蕴创构的经典力作,以上作品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对当代电影创作的重要影响。

三、余论

找寻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是新时期我们必须面l临的一大历史任务,如何调动多种形式宣传和介绍传统文化也是当今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影视时代的背景下,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既能促进当代影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又能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

第一,改编文学作品。当前,文学与影视的改编互动已成潮流。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或缺,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源泉,从先秦时期的散文,汉代的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数不胜数的古典文学著作为影视创作提供最直接的文本基础。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堪称影视与小说最完美的结合。对古典文本改编时要借鉴以往古本改编的优秀经验,力争做到忠实于历史,忠实于原著,真实地反映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向观众还原传统历史文化风貌。同时,不能脱离名著自身的美学特征,要运用先进影视手段的独特优势将二维空间的文本精髓在三维空间的影视屏幕中呈现给观众。

把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作为改编影视剧的蓝本。也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几乎每部现、当代优秀文本作品都难以摆脱中国传统的风俗习尚、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审美情趣的影响。深入挖掘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塑造人性之美,同样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第二,拍摄优秀的纪录片。在各类影视产品中,纪录片是记录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反思传统的一种方式。纪录片信息量大、科学性强,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宣传功能。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近些年,诸如《故宫》《望长城》《新丝绸之路》《复活的军团》等一批优秀的人文纪录片脱颖而出。这些纪录片融抒情、叙述、思辨为一体。多方位、多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但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外纪录片相比,中国的多数纪录片还存在着结构慢、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今后的纪录片制作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创作理论和创作方法上有所突破,加快节奏,找到观众的兴奋点,设置明显的矛盾冲突,制造悬念、吸引观众,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介绍、反思传统文化的目的。

第3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维《山水诀》如此道也。在中国古代,水墨创作一直备受重视,而绘画的范围亦十分广泛,宋代《宣和画谱》按绘画所表现的对象系统地分成: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等十个门类。但发展至今,水墨衍生出了当代新水墨,“为数众多的人是站在很少的几位天才的肩膀上,才能看到所谓现代人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从古人那里学习。”欧邹这样看待当代艺术与传统的关系。

如果用传统文人画的艺术标准看问题,欧邹的作品肯定算不上中国画。因为在材料的使用上,他将绢与水墨相结合;而在艺术的表现上,为了充分表达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意识,他对中国画的意境构成方式进行了大胆而有新意的革命,他喜欢借用一些简单的构图,单一的物品来突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有着深刻的思考在其中,这是非常难得的。相对那些只知道延续传统的人,他无疑要高出很多。

欧邹,现在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1981年出生于四川都江堰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国文老师,欧邹从小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从初一就开始练习素描,当时就立志要考上美术学院学国画。”欧邹回忆,打小就开始了做着画家梦。现在看来,欧邹不仅走上了这条路,还走得相当好。

从欧邹的画里你能明显感到一种孤立感,仿佛被世界孤立,抑或说是孤立了世界。在欧邹近期创作的绢上水墨系列作品中,以熊猫为表达载体的《青春期》系列具有一种抢眼的吸引力:画中两只熊猫并无明显的表情,呆滞地与观者对峙,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在。性和暴力一直以来是艺术家喜欢采用的两种题材,性是人和动物的最为原始的一种本能,演变到今天,人类在道德上、情感上给这种简单的本能行为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欧美和暴力都在七宗罪之列,艺术家试图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其呈现在艺术作品中,“选择动物作为载体表达是想说明,其实动物本身对这一生理行为的态度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且许多动物每年的期也就一段时间,其余时候各干各的,也只有人类是把性从繁衍后代方面抽离出来,单独作为寻求的手段之一,因此看到动物在大庭广众下,心里有反应甚至感到羞愧的应该是人类而不是动物。”欧邹对《投资客》介绍。

1999年,欧邹从美院中国画系毕业,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中国画,选择了材料与观念为主修方向,师从冯斌,这也决定了他现在的当代水墨之路。“在大学的时候冯斌老师的‘新国画’概念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大学毕业创作的指导老师也是冯斌,就准备考他的研究生。”他告诉记者。在校期间,其作品《情侣》就获毕业创作最高分,并选送参加全国美术院校优秀毕业生作品展。之后其作品《触电Ⅰ》、《触电Ⅱ》,参加“青春就是权力”重庆青年艺术家展。2004 年 3 月,国画《无题Ⅰ》、《无题Ⅱ》、《无题Ⅲ》,在上海参加“青春、美丽、残酷”—全国青年艺术展。《情侣Ⅱ》在上海参加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那个时期的作品多是布面丙烯。”欧邹说。而后在创作中他做了各方面的尝试,工笔、写意均涉及,材料方面布面、纸本以及绢本都有所尝试,但最终作品多以绢上水墨呈现。

绢上水墨——水墨语言的创造性突破

绢上水墨,非传统之水墨,它是在绢这种材料上进行的水墨创作,属于当代水墨范畴,而所谓当代水墨,是传统中国画在当展出来的一个新的艺术概念,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互关联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态。 欧邹的艺术实践,丰富了水墨这一传统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拓展了水墨语言的表现维度,走出了传统水墨形制和范式的框架,使得水墨作品日渐呈现出与过去所有历史阶段存在的中国画截然不同的面貌和气质。

当记者问及他为什么会选择绢这种材料作为水墨画的载体时,欧邹说:“我的强项是水墨,当然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油画的长处相比,当代水墨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所以尝试在绢上画起了水墨。” 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熏陶,又欣赏当代艺术的自由表达能力,不愿墨守成规的欧邹在自己的作品中一直在寻求突破性的创造与变化,这使得他的水墨作品呈现出全然不同于中国传统水墨的形式以及精神内涵,一方面延续了某种中国传统之文化基因,同时又能够迈开大步走向了国际与世界艺术之前沿。

当代水墨成交上亿,收藏升值潜力巨大

欧邹的画多以动物为载体进行创作,借传统水墨之基深刻表达了当代艺术家的精神诉求,其《青春期》系列在各地参加展览的同时,也被今日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机构以及藏家收藏。前两年,他的作品成交均价四尺对开约为3000元,而这样的高性价比,对于当代收藏与艺术市场来说,简直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潜力巨大。从事艺术品市场研究的专家吴英全就曾估计,像欧邹这样的传统与当代相结合、并能引起极大共鸣的画家的作品,极具收藏潜力,其价格应在几万到十几万一平方尺这个区间,才属于正常水平。

“传统终究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守成出来的”批评家鲁虹曾说。在近代中国画的发展史上,每当出现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并与传统艺术标准、范式相矛盾的重要作品时,总会有一段艺术与市场的探索期。更有甚者,在历史上,有些作品还会被划入“另册”,但后来不仅变成了经典,还使得中国画的表现空间得到了很好的 发展。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石鲁、吴冠中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无不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代的当代水墨画家也会经历相似的考验,并最终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我们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已经明显感受到当代水墨的崛起。在今年嘉德秋拍中用《当代水墨》和《水墨新世界》两个专场重点推荐当代水墨作品,两场总成交额近1亿元。无独有偶,香港天成国际拍卖的秋拍也以“当代文人”作为主题专拍,隆重推出当代水墨,拍卖成交成绩同样不俗。近年来,当代水墨在保利、嘉德拍卖的力推下,市场热度明显升温,无疑已成为拍卖市场杀出的一匹黑马。

第4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 洋节;传统节日;全球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 G1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1-0108-05

一、引言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西方节日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流行,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和重视。查阅期刊网(wwwcnkinet),截止到2013年11月25日以“大学生节日消费调查”为主题的论文共有67篇。特别是2002-2012年猛增为54篇,其中2010年数量飞速增长,2010—2012年仅一年发表的“大学生节日消费调查”主题学术论文便超越了以前的若干年的总和。

实际上,在很多大学校园里,真正让人感觉到有过节气氛的往往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恰恰是某些西方节日,譬如圣诞节和情人节。[1]有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对中国传统节日比较重视的老一代对于大学生过洋节的现象表示难以理解,当然也有一部分能够接受西方文化、相对而言比较“潮流”的人表示支持。那么大学生们对待中西方节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西方节日与中国节日是否真的产生了冲突?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其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产生了重要作用。[2]2007年,国家也将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了微小调整:元旦不变,放假1天,春节不变,放假3天,“十一” 国庆节不变放假3天,“五一”国际劳动节减少2天(由3天调整为1天),增设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3-4]这样形成十大法定节日:新年(西历1月1日)、春节、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人民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毫无疑问,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大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休假是国家鼓励弘扬传统文化的表现,是国家主流意志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认同。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5年之后于2011年批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非法定节假日)。那么,我们试问:①国家提倡传统节日而洋节不放假的这一举措,是否与大学生更加积极于洋节的习惯产生矛盾?②在大学里为何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认知和参与度远远高于传统节日?

为此,笔者所在课题组就高校大学生节日问题进行问卷调查,2013年3月在××大学随机抽取3个班级120份样本,回收率92%。深入挖掘当今大学生过节的行为习惯,探索根本原因,将大学生过洋节与过传统节日行为进行对比。通过搜集大量资料并做出详细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过节的一些真实想法。

二、大学生节日调查:

中西方节日的对比

(一)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第1期张祖群:在全球化进程中融合:基于高校大学生洋节与中华传统节日的对比

从上面两个表格可看出:①大学生普遍喜欢过传统节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有的学生对西方节日还是情有独钟的。总体而言,大学生对于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和圣诞节、情人节这两个西方节日的关注程度较高;②高校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还是较高的,其了解程度和参与程度是成正比的(表1, 表2)。

(二)大学生节日消费状况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除了可以在各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的节日偏好以外,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在节日中的消费类型、规模等看出哪些节日最“火”,最受大学生欢迎。现在越来越多的节假日变成了消费日,消费者总是会在节假日中不由自主地多消费以应节日气氛。那么,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团体,他们在各大节日的消费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若如西方经济学家所说,货币是一张选票,那么大学生们又会将这些选票投入哪个节日箱里呢?在此,笔者想以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为代表作为对比,看看大学生们更崇尚何者。

图1对春节受访者男女比例图2大学生春节实际消费比例图3大学生春节主要消费支出方向图4对圣诞节受访者男女比例

图5大学生圣诞节的消费意愿

图6大学生圣诞节的消费方式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有39%的大学生在春节的花费超出了自己的预算,同时有35%与预算相若,只有少部分学生(13%)花费了比预算要少的钱。同时通过图4可以发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平均月消费都在1000元左右,相当于每天有约33元的零花钱。在这种消费水平之下,仍有不少大学生愿意拿出100元甚至更多的钱在圣诞节消费。由此看出只要每逢重要节日的确就会让大学生们“破费”不少(图2)。

再来比较图3和图6,大学生在春节的花费主要在必要的节日消费上,比如回乡探亲和送礼等。然而在圣诞节,大学生的花费基本都在个人的娱乐上,比如KTV、聚餐或参加团体活动。圣诞节显然跟春节不太一样,春节是我们必须跟着父母到处拜访亲朋好友,个人活动的机会较少,一般是为了守传统;而圣诞节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专属权利,一般和朋友们一起过,一起聚会、开Party,因此春节与圣诞节的消费类型就会显得十分不一样。

三、问题分析与结论

(一)对大学生而言,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但是有一定问题存在

通过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的认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笔者认为这源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高校文化教育活动出色,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到位。传统节日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正是即将步入社会对祖国做出贡献的新青年团体,如果大学校园能够对学生开展有趣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到传统的节庆活动中来,将使大学生受到熏陶,这对大学生了解本国历史文化、深得民族文化精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起到了重大作用。[8]如果某一类文化遗产增强了地方的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它们不仅能被认同,而且能被分享,获得愉悦的体验,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居住质量,那么这种文化遗产无疑就存在进一步维系、经营、延续乡土节日场所等基础条件。[9]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营造他们对地方情感的文化认同。第二,家庭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第二个知识学堂,父母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发现在父母较为传统的家庭里,孩子懂得的传统文化知识会比较多。[10]所以家长浓厚的传统意识也是大学生认知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第三,社会节日氛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青少年接受能力强,特别容易受社会氛围的感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过节越来越讲究,到了节假日就会出现人潮汹涌的现象,网络购物和大商场购物现象也很普遍。比如春节,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挨家挨户大放鞭炮,相信大学生们也能到处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二)西方节日虽在我国大学生中有着普遍高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但是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冲突

虽然我国并不重视西方节日,但是西方节日却在青年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席位。河南工业大学的学生曾在校园里就 “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 这一主题被作调查访问,有 200 名大学生接受了采访。其中,在选择“更喜欢过洋节还是中国传统节日”时,大约六成大学生选择了“喜欢过洋节”。对于他们而言,过圣诞等洋节的生活方式从中学就已经形成习惯了。[11]我国青年人群对过西方节日有着较高认同感(图4-图6),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和网络信息时代的驱动,使得我国众多青少年能够从网络等新媒体上全新地认识和接触西方文化,同时,也能在网络上传播西方节日文化。比如网络上流行万圣节、圣诞节青年人聚会,开party。普遍地说,西方节日是年轻人的“开心节日”,年轻人过西方节,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追求一个放松、宣泄、狂欢的场所。[12]因此,西方节日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活力体验,它的存在并没有取代传统节日,相反更应是与传统节日相辅相成。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同样地,文化全球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己经成为一种事实性的必然存在。[13-14]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包括了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此两者是文化发展中的两种趋势,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人类依靠科技征服自然过程中,自然界以生态失衡反过来“征服”着人类。在从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飞跃的过程中,需要思考文化的定位、民族文化的出路;在全球化浪潮中,需要摆脱西方现代主义价值观并且维系多样性与本土化的民族文化。[15]295-296西方节日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持一种不接受的态度,由于西方与东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我们将西方文化定义为“奇异”。尤其是传统的老一辈中国人至今仍对西方文化、西方节日有所抗拒。但是近年来,随着东西方国家的不断交流、学习中,我们更深入了解了西方文化的精粹与内在文化内涵美,使得西方文化于东方文化而言成为了一种补充,为我们的节日气氛带来了活力。而从小就学习西方语言的年轻一代更加是倍受全球化的感染,对西方节日文化表现得尤为热衷。这是东西方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结果,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以更开放的姿态容纳了更多的文化,这不仅仅是我们文化自觉的体现,而且是我们的体现。以圣诞节为例,在中国过圣诞节的有3种人:纯粹的基督教或天主教徒;信众、有西方生活背景的准信众;少男少女(特别是大学生)。前两种人是真的过节,受众小,后一种人则是追求新潮、娱乐发泄,受众多。这样圣诞节在中国大陆逐渐失去原本宗教神圣意义,随着商家炒作,已经演变为一个年轻人社交、狂欢的社会性娱乐节日。君不见:2013年12月24日“平安夜”商店里苹果脱销,少男少女集体狂欢,高校里开圣诞party至深夜。我们认为,对此现象没有必要上升到异国精神文化价值的入侵、本国商人唯利是图的高度,大肆批评。年青一代对自己传统节日兴趣不大,无法形成潮流和时尚,而对西方洋节却表现出时尚的热爱。到底是抛弃传统节日完全按照青年人的从众心理接受洋节,还是摒弃洋节回归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两者形成一个互斥性的诡异逻辑。笔者试问,洋节与传统节日在年青一代是否有整合的可能?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节俭朴实节日消费观,不要奢侈浪费,要重视节日文化传承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因此我们要对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心理及现状进行研究,引导他们做出科学的消费决策。[16]我们知道,每逢节日(比如国庆、中秋、圣诞等)淘宝、京东等大型网购网站都会大打折扣,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而大学生正是具有强大购买力的群体之一。我对网购的风行程度实在深有体会,每当遇上随意一个节日,身边的同学都会在网上订许多商品,而在校门外的物流运输车都会堵得不可开交,满地一堆又一堆快递,摞得三层还不够……2013年情人节那天晚上9点,××大学女士宿舍楼下先是某男人给某女士送99朵玫瑰,鲜红的一大片,全楼剩下的女生都集体起哄;接着,另外一个男人送来999朵玫瑰,雇来乐队,唱起彻夜情歌。这样的神奇经历相信各大高校大学生都深有体会,其实这些都是商家的营销手段,聪明的商家正是抓紧每一个机会,铺天盖地的广告,想方设法地营造节日气氛,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促销,特别是情人节和圣诞节,网络商城的关注度会异常地高涨。[17]大学生作为年轻人,追求新奇、好玩、刺激是很正常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理性消费,追求节日气氛很重要,同时控制盲目消费也很重要。

(四)面对新潮的西方节日,我们也不应一味抵制,应该正确引导,顺势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节日观念,让洋节成为传统节日的一种有效补充

在持续性的传统农耕社会里产生的传统节日代表着某种传统文化现实,人们在传统节日里获得情感价值、行动方式、社会关系、人伦关系、家庭结构、审美情趣等文化原型。在特定条件下,传统节日能够在历史长河传承中断之后“蛹变”为崭新的样态,并重新回归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为民众所遵循、操演和践行[18];多元文化相对于本土传统文化而言是冲突、竞争和矛盾,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激活本土文化使之融合新生的钥匙,并成为本土文化复兴过程中动力源、变革催化剂。在从旧的世界观断裂、正向新世界观转变过程中,节日习俗面对科学或现代化、全球化的大潮,只有在自觉的条件下理性地大胆地吸收借鉴任何其他优秀文化,在自我设想和建构新的文化空间中才能更多地保留民族文化传统。[19]这是一种以退为进,在前卫中保存自我的必然选择,否则,传统文化节日必定在排斥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被打败,被消融。只有秉承文化的多样性,包容中西,才能营造有益人类长久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实现文化多样、和谐相处,共同实现人类进步和长远发展。面对传统节日,我们要继续传承,不断从旧中创新,推陈出新,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新的青春、新的活力。面对新潮的西方节日,我们也不应一味抵制,其实抵制也是无效的,应该正确引导,顺势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节日观念,让洋节成为传统节日的一种有效补充,与传统节日相辅相成。面对洋节热,我们并不应该抵制它,而是应该反省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要怎么样重获百姓的关注。某专家对春节就感叹道:“要找回渐渐失去的年味儿,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加活泼,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的参与。”[20]其实,洋节和传统节日不需要非此即彼的取舍,两者并非完全对立的矛盾,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碰撞和融合现象,而应该相辅相成,保持新旧平衡和文化多样性,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愉快地“过节”。

参考文献:

[1]李朗.关于西方节日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以清华大学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5(5):60-63.

[2]张晓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30-33.

[3]张丽.旅游黄金周景区拥挤度与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研究——以桂林七星景区和象山景区为例[D]. 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论文,2008.

[4]焦中国.JIT采购在A公司的应用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论文,2008.

[5]孙体楠.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6):111-114.

[6]孙体楠.大学生继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思考[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42-45.

[7]李朗.关于西方节日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以清华大学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5(5):60-63.

[8]薛峰,常愉,唐飞.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文化活动教育的新视角[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56-57.

[9]朱晓明,高增元,何巍.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合作研究——以浙中三个节日场所为立足点[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35-43.

[10]容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都做了些什么——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6):54-57.

[11]侯爱敏等.“洋节”更有吸引力[N]. 郑州日报,2005-12-26(6).

[12]量之间,郑轶楠.谁在过洋节[J]. 新财经,2000(8):16-17.

[13]潘海英.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 长白学刊,2009(5):158.

[14]王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深层文化的拒斥与融合[J]. 学术交流,2008(12):37-39.

[15]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16]宋振文.文化消费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A]. 2011年教育科学与管理工程学术会议[C]. 2011:2200-2204.

[17]陶柳清,陈淦添.当代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调查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9(4):220-222.

[18]张勃.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七夕”在当代的蜕变[N]. 中国文化报,2013-08-12(7).

第5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当代动画;传统文化元素;隐喻之源;文化寻根

近年来,国内外当代动画创作中有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纷纷借鉴了来自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美国动画业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寻找动画创作的素材,如前些年美国迪斯尼的《花木兰》,以及近两年梦工厂的《功夫熊猫》都是典型的范例。它使看我们看到好莱坞正在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这足以引起中国动画业界人士的反思!《花木兰》、《功夫熊猫》以及台湾动画片《妈祖的传说》等作品,无论从题材的选择到具体细节的表现,都采用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元素,我们不得不深思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为什么美国动画设计师能够从我们的文化资源中找到动画基因,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阐释中国的文化内涵,并取得重大的成功呢?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对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信心和重视。在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供我们挖掘、创作,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探寻到适合用于动画创作的艺术语言符号,来进行动画创作,才能使我们的动画作品具有原创性和文化品位,才能使我们当代的动画艺术走出国门,跻身于当代国际市场并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们不从文化层面上去研究思考和、调整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战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动画业面临的问题。当下虽然一些动画创作者,尤其是一些思想活跃、思维观点“超前”并以“反传统”为己任的青年动画创作者也开始祭出“传统”这把“刀”,借鉴传统文化元素来用于自己的动画创作,然而单纯“拿来主义”式的借鉴缺乏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历史渊源深入研究和分析,是无法体现动画这种文化商品的文化品位、文化价值以及审美水准的,必然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

一、传统文化的缺失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商业动画热潮席卷全世界,我国大批的青少年观众群体亦在迷恋美日韩动画之列。在这种形势的压力之下,我们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极少有优秀的动画片能与美日抗衡。这看似是市场因素所致,但其根源则是我国当代动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所造成的。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常把当代动画的逆“传统性”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甚至把外国的动画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而对中国本土的动画语言符号产生排斥。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动画片没有丰富的生活内涵,缺乏直抵人心的渗透力,缺乏创新。

不少动画创作者轻视文化市场的文化价值内涵,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或盲目拷贝美日韩的动画的外在形式,或忽视美日韩动漫在青少年这一代人内心深处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忽视青少年自身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

当代动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的原因,还表现在许多动画创作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上的偏差,而且这种认识在当今动画创极具普遍性。多年来,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中国风格,许多人就认为是落后的、守旧的,不符合时展需求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观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其实,延续至今的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开放包容的。应该说,善于吸纳任何外来优秀文化并进行再创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佛教艺术的嬗变,佛教起源于印度,最早的佛教艺术带有明显的印度民族的色彩,但经过数千年的融合和创造,如今的佛教艺术却散发着灿烂的中华民族的艺术之光。

具体到我国动画大师在动画创作上的成功也是如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动画学派,就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融贯中西,走“民族化之路”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思路也是从研究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所创造的动画形象曾产生过大量优秀的动画片,震撼了全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张光宇先生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的,在我国漫画史上有崇高地位的漫画艺术家,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有多年的京剧舞台布景的设计经验,谙熟我国民间剪纸、年画、古典图案等民间艺术。他所设计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等动画造型之所以永垂不朽,并不是把我国传统京剧中相应人物的脸谱简单化的“拿来”,而是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再创造。

动画借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的有利条件很多,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充分,有着浑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对于动画创作而言,“反传统”应该并非表现在“反对”使用传统文化元素,造成这一概念性判断的主要原因是将“正统”与“传统”混为一谈,误将“反正统”等同于“反传统”。笔者认为正是上述这一点才导致了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对传统与当代创作关系的误解,进而间接地造成了对动画创作者借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动画创作这一手法的误解。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无法认知当代人的真正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如果照搬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民间玩偶等现成艺术形象,将无法脱离它已形成的艺术造型特点,或许又走入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在造型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不能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那么动画造型艺术再美也无生存的价值。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重新解读,融入动画创作中,使动画真正成为文化传播商品,在市场之中进行传播,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物质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再先进的技术,还是手法,它们在真正的艺术创作当中,依然充当的是工具角色。就是说,在肯定技术优越性的基础上,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一味地追求形式或技术的新奇而背弃创作规律。这一点,美国的动画创作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恐龙》、《最终幻想》在技术上的成功却没有使其成为真正成功影片。而每一个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如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加菲猫;日本的千寻、机器猫、蜡笔小新;中国的孙悟空、哪吒、骄傲的将军等等,无一不是其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在起作用。成功的人物角色,或动画形象之所以活在观众心中,是因为生动的角色本身,而不是某种先进的贴图、建模或者是某种先进、复杂的技术。更何况,技术不是恒久不变的,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冲击下,暂时的“先进”能够有多持久?相反,动画形象凭借着其深刻的文化品位,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情感感染力却可以跨越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久远。现代的动画创作理念应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刻画鲜活的角色和演绎精彩的故事。无论是《海底总动员》,还是《冰河世纪》,它们的成功都说明了动画形象的形成凭借的是创作理念的准确定位。

二、当代动画与传统文化背后之“隐喻之源”的心理“暗合”华夏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统文化更是深入人心,各种民间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还在不断地丰富着其隐藏在物象背后的那层隐意。

传统文化元素的隐喻,象征意味越深厚,对于现代人就越具有某种神秘性的吸引力。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象概念的传统文化元素,背后具有的那种神秘的因素,有些时候往往是最吸引动画创作者,也同样是最吸引观众的。在当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过程中,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改变着我们既有的动画美学观念,当代动画创作从动画创作者的个人独白,转变成为和大众共同在一定层面上的自我和他我之间的交融。这样,就要求动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要具有能在更深层次上与大众产生心理共鸣的一个感应物,而不能简单地仅停留在一种视觉层面的感受力上。就这一美学话语转型的新意义而言,一方面要求动画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考虑到自身创作的源发点,还需要同时兼顾自己的作品在面对大众时所能产生的“触发力”的强度问题,即作品的“场”的力度。而传统文化元素背后所具有的那层神秘因素正好触发了某些动画创作者的心灵感应点。动画作品在此时更像是一个把客观物象引领到主观感受的一个“引路人”,使得传统文化元素在新艺术形式的重新表现后,更显其魅力的醇厚。

传统文化元素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引用贡布里希在“普通知识的传统”一文中的“隐喻之源”[sour-cesofmetaphor]这个词汇来加以类比,探讨其是否具备作为“隐喻之源”(1)的条件而被动画创作者广泛采用。那么相对于中国大众来说,传统民间元素背后的那些象征、隐喻意是否也可以作为动画作品与大众沟通的一个“隐喻之源”呢?大众对它们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不需要任何方式的累攒就能达到心理上的“暗合”。

在动画创作中可能把“隐喻之源”当作动画作品和大众之间交流创造的一个“链接源”来得更为合适。如果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称为一个大的文化圈的话,在这样的一个大文化圈中什么才是我们无需多言就能为大众所熟知的“隐喻之源”呢?那么五千年传统文化熏陶中的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就应该当仁不让的成为这个大文化圈中“隐喻之源”的重要成员了。“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有这样一些为人赞赏的‘隐喻之源’在它的成员中促进了交流的进行”(2)。可以说,国内外动画创作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沿用,充分借助传统文化元素,用动画作品在动画创作者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那么动画创作者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是否仅在于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隐喻、象征意的简单运用呢?我们也许可以用西方的方法论来表现世界,却很难用他们的方法论来认识世界,因为我们的心灵深处与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动画创作者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及传统文化中发现了表达个体生存经验的种种方法论的独特功能,动画创作者开始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探究和借鉴。

三、东方人的人文性格与当代动画创作东方人的稳健、持重、忍耐、勤劳一的个性和以儒学在个人修养上的那种“主静”、“庄敬”、“慎独”,从而形成的内省型人格造成的人文传统及人文气质也是促成动画创作者借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说要为改变某种特质而强行去吸收某种文化或接受某种精神的熏陶,不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更有可能是不可能改变的。“……意大利人明显地偏爱古典神话及其简明的意象,而德国人更热衷于怪癖,美国人则倾向于嬉戏性的实用主义。所有这些民族特点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表现出审美因素的丰富多样性,而无半点教条主义的刻板……”(3)。就民族的特点、气质来说东西方的差异在其它影视作品上也可见一斑。一般来说我们对于欧美惊险片都有个印象,大部分恐怖的气氛是由血腥的“镜头”起作用,依靠视觉的刺激来达到营造恐怖的效果。而对于大多数的国产惊险片,其对心理层面造成恐怖的力量在笔者看来远远地要超过欧美的片子。还有如获四项奥斯卡大奖的《卧虎藏龙》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应该有赖于其明显不同于欧美大片的拍摄手法,“剑胆琴心,侠骨柔肠”的书剑名士之气和快意恩仇的江湖之情也只有东方人能够深刻理解并加以表现。导演李安虽是美籍,但骨子里的东方人文气质永远是他“摆脱”不了的根。所以“竹林”、“镜水”这些带有中国“禅”意的镜头元素才会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哪怕是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也都充满了诗意的唯美。一般的欧美大片是永远不可能出现这样诗意的。

以上两点基本是基于“对象自身”与“主体本身”两方面去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元素所以被动画创作者借鉴的可能性原因,而西方中心主义的冲击,使得年轻的一代中国动画创作者也开始追求民族性。这一点上动画创作者往往将对追求民族性的研究追求转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上。虽然不能简单地将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等同于对民族性的追求,但站在动画创作者的立场上也应该是情有可原的。

四、“文化寻根”的心理需求

第6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第7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美德教育

1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第8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2010年,在巴西圣保罗当代美术馆策划展览“趣味的共同体: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夏季风,在工作间隙参观了当地比较重要的美术馆与画廊,希望以此了解拉美艺术家的创作状况。“逛了几天之后,我特别失望。虽然很多艺术家的文化背景是南美,但是作品背后透露出的信息是很含糊的、暧昧的,既没有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也没有文化特征,那种作品随处可见,成为了具有全球化特征的事物。我认为这种作品与艺术本身的定义是相违背的。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也很严重。”

自此之后,夏季风一直在思考艺术中心应当如何转型才能使其符合中国本土画廊行业发展的问题。“之前国内很多画廊选择的艺术家、举办的展览基本上是以西方的审美作为标准,针对的是国外观众,基本上不考虑国内观众。而艺术家的创作也会受到机构、展览的影响,不知不觉就会往这个方向靠,把自己与传统隔离开了。”夏季风相信,中国当代艺术如果想要展现更深层次的内在,就需要从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发掘。在他看来,西方主流对中国艺术的评论还是停留在非常肤浅的政治社会层面上,而没有涉及到美学经验上。这也是令夏季风下定决心要梳理东方美学线索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思考也直接影响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对艺术家及作品类型的选择。从2013年在蜂巢举办的展览中可以发现,具有本土性、东方性美学特点的作品占有较大比重,这也正体现了蜂巢在学术方向性上的定位。在去年三十二个展览项目中,当代水墨占据了约五分之一的比例。这其中包括徐累、梁铨、刘庆和、雷子人、肖旭等艺术家的个展。“他们的艺术创作都是在固守着自己学术方向、美学系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不管是传统技法还是传统修养,都在这些具有当代性的作品中体现出来。”而在选择具备传统文化内涵的当代艺术作品时,蜂巢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媒介范畴,而是涵盖了包括油画、装置、摄影、影像等类型在内的多种艺术形态。“选择这类作品的关键在于艺术家的创作在与中国传统发生关系的同时,又体现出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特别关注。”

夏季风特别强调的是,东方性、本土性的作品首先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民粹概念。“我们希望艺术到了一定层面上是全球性的交流,艺术的价值也应当是形成某种共识的。”在即将于今年11月举办的“东亚水墨展”中,蜂巢将展示该领域包括港台地区在内的中日韩三国艺术家的作品,并期待从中梳理出不同区域内水墨艺术发展的脉络及相互间的关系,从而展现出一种更大范围内的东方美学形态。“这也说明我们的关注点不仅是中国本土艺术,还包括东亚地区艺术,这可能恰恰也是我们可以拿出来跟西方进行艺术交流的资本。”在夏季风看来,东西方不同美学版块之间并不是纯粹的对抗关系,而是应当带有一种交融。故而,引进西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也同样是蜂巢未来的展览方向之一。年底,西班牙艺术家戈雅的大型个展将在蜂巢举办。与此同时,包括安东尼奥・洛佩兹、丹尼尔・里希特等艺术家的展览计划也正在酝酿之中。

与蜂巢合作的艺术家涵盖了老中青三个年龄层。对青年艺术家的挖掘亦是蜂巢在艺术家选择上的重点工作方向之一。“从成本角度来看,年轻艺术家作品的销售价格比较低一些。假如同样的成本投入,做一个稍具成熟的艺术家,回报可能就会很快。但是我认为,这块工作必须有人做,如果不做的话,可能意味着三五年之后,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夏季风相信,在年轻艺术家需要帮助的时候助其一臂之力,在他们成名成家的时候也会反哺,终会实现一个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良性循环。“挖掘青年艺术家的渠道很多,比如朋友推荐,媒体人推荐,策展人推荐,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的主动寻找。我们会特别关注各大美院的毕业展及媒体报道。”夏季风坦言,有的时候,找到好的青年艺术家如同大海捞针,但他坚持亲自前往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家本人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因为有的时候纯粹看一件作品仅仅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我们更多希望通过交流了解到艺术家的短板在哪里,长处在哪里。此外,通过观察艺术家工作室的现场摆设,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创作习惯。”可以看出,对于青年艺术家的选择,夏季风是严谨而审慎的,他期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每一个青年艺术家都是真正优秀的艺术人才。

第9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建筑哲学

一、当今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乏,王澍立足于传统独树一帜

王澍,2012年普利茨特奖的获得者,用他独特的思想以及对文化的传承精神开辟了中国建筑界的新道路。

尊重并立足于传统文化一直是设计方面获得成就的一个很重要的点。不管是哪个行业,哪个方向,都要立足于传统。如果缺失了传统,那么作品也不会再让人触动,从世俗之中脱颖而出。就建筑而言,建筑在中国被赋予了太多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王澍这次获奖事件表明国际在建筑设计方面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重新回归,王澍的建筑极具中国文人世界的精髓,它呈现出来的整体文人气息明晰而强大,含蓄内敛、收放自如的运用国际性思维,表达传统的气息和地方的内容,彰显出新时代知识分子对文化和现代化和谐运用的独特气质。在他的建筑观里,有着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和追寻。他的作品融合着中国文化和现代气息,将古旧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材料和现代的元素形式结合到了一起,而在普利茨特奖获奖原因中也很好的证明了中国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他将造园的手法融入到了现代建筑,用古代工匠的手法诠释自己”。那种寻根的意识也让别人去感知到了那种美。包括他看待建筑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是否与传统结合,因地制宜相结合。所以,立足于传统,才是我们最终应该回归的,才是我们实现国际化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二、成长环境的影响让王澍立足于传统

第一次知道王澍,看到他本人的照片,就感觉他脸上有一份岁月的沉淀有一股傲气,却还是给人感觉很亲切。王澍生于60年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追求,60年代的人们60年代的环境,自始自终都能保留着一份寻根的意识,他们有着淳朴又真挚的传统情节。

说到王澍立足于传统文化这点,我们佩服,欣慰并且尊敬,他的童年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影响着他。童年总是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母亲是一名老师兼图书管理员,从小王澍就饱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较早的接触了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他从小练书法,点评画册,培养鉴别的敏感能力,这也为他的文人气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王澍也自诩自己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是一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建筑艺术家。这个自诩为业余建筑师的人固执的保持着不事张扬的习性,父辈们吃苦奉献而不计名利的精神。在那样环境中长大的人,传统,正值,透明,刚直固执,甚至有些呆板。所以说这样的环境让王澍很好的立足于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也造就了他的成功。

三、立足于传统文化-突破了时代现状,打开了普利茨特奖的大门

分析了许多获得普利茨特奖的大师例如安藤忠雄,汤姆梅恩等,不难发现,元素,造型,材质再多变,关键一点还是要立足于本国文化。他的实验性建筑实践与其说主要是结合当代中国特定的技术、文化语境“自下而上”地展开设计探索,不如说是更多地通过横向移植西方历史中的建构观念以看似建构的方式表达一种对中国当代商业文化的反抗。西方一些设计的确让人震撼和触动,那是因为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文化背景,它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了设计师内心深处对于本土的真挚情感。没有心灵触动的建筑只是个躯壳而已,毫无生命生动可言。王澍,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源自内心,表现到建筑上毫不逊色,因为现在中国的建筑太浮躁,充斥着模仿,崇洋,功力等等。而普利茨特奖的评委们,需求的就是看到这样一个还能坚持自我的王澍。这象征这一种希望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象征着一种崛起。

四、立足于传统文化--让他的建筑更加令人感动和震撼

王澍不喜欢刺激,就像就因为建筑材料或者形状“所带来的虚化的刺激”,相反,他追求一种安逸的感觉。宁波历史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立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它在那儿,引人深思给人无限遐想。首先说说他的形状。简单模仿中国传统无意义,特意选择24米之下不是很高的高度与周围玻璃幕墙高层建筑形成对比。底层简单长方形朝上生长的时候开始呈现开裂状态。下面统一上面自由开裂的状态类似中国传统绘画对于山体的表现。但又体现为一种几何形状的抽象玩味.再说说他的材料,砖瓦都为当地被拆落的石头,废墟,就地取材这样可以把回忆收藏在里边--因为博物馆用来收藏时间和回忆的。另外一个材料,混凝土--用毛竹做模板浇铸混凝土,让人工材料带有自然感觉,这样两个材质可以对话了。材料这种气息的回忆,留住我们对于过去的生活,建筑的回忆。并且把一种精神重新塑造出来把我们淡忘的东西唤醒。

走上去之后感觉像是在一个峡谷,古村落,古城之中,似山似城。其实据王澍说,这个宁波历史博物馆的灵感来源于宋朝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藏于博物馆)。将中国传统山水画运用到建筑,这样赋予了建筑浓厚的中国传统画作的气息。走进一点,也许可以看见博物馆周围的文人墨客的身影,这样让人触动的一个建筑怎么能不吸引人的眼光?

五、结语

无论王澍是以建筑师、文人、学者还是以教师的身份出现,他的作品与思想呈现出一脉相承的特点――对传统的关注、对园林的运用、对理论的还原、对思想的传播。其实解密王澍成功之道,我们可以归纳出很多方面。他的原创性,自身的反叛性等等。但是站在一个青年人的角度,立足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的现状之下,王澍立足于传统文化,无疑是点出了我们缺失的东西,原本需要关注的东西。这是他对本国文化的一种传承精神,同时,也必然成为他获得普利茨特奖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澍.造园记.建筑师.1999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