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变得高楼林立,建筑施工也变得越发的频繁和复杂。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因各种因素而引发的危机,给建筑工人带来了生命上的威胁。所以,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健全危机管理体制,保障施工工人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意识的应用
国家要发展,城市要建设。随着我国不断地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也在逐渐增多。而对于建筑施工这个颇具危险性的行业,施工工人往往要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来进行操作,这也体现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且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有效的运用危机管理意识,不仅规避了施工风险,还促进了施工的顺利进行[1]。
1建筑施工中的危机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作内容繁多而复杂,所以,施工期间所出现的问题也变得多种多样,其主要危机问题有以下几点。
1.1监督工作不重视
任何的建筑施工工程,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应该设立相关的建筑监督部门。但有些监督部门的监督工作不到位,对安全管理方面意识薄弱,相关的机制和规范落实差,安全工作检查做的不彻底。并且在通过一些关系和暗箱操作后,所谓的监督检查也只是一带而过而已。
1.2安全管理不得当
建筑施工的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然而,在这里的安全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方面,公司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小,施工工作较松懈;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只顾重视效益,而忽略了建筑的质量,粗制滥造,埋下危机的种子,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2]。
1.3图纸设计有误差
任何施工的最初都是由施工设计来开始的,施工设计的科学合理性,都是支撑的整个建筑的根源。在如今的社会中,频频出现新建好的大楼就实施爆破,或质量不过关出现裂痕倒塌,这都是施工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
1.4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城市建筑工地一线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即使企业单方面进行了一些培训,那也只是简单片面的一些安全知识,一旦施工人员在工作中遇见问题,就会手忙脚乱,造成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中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都存在着风险,而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正是将存在的危险因素减少,保障工人工作的安全与工程的顺利进行。
2.1建筑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
所谓的危机管理意识,就是指在未来的施工中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问题的产生。然而,在未来的施工过程中还是会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那么,提前做好应急规划和防范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危机对工程进度的影响,还能降低施工中的危险指数,保障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3]。
2.2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性
危机意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危机意识管理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面对应急事件发生时,可以从容应对,快速的下达命令,有效地将工作落实,以最快的速度来保障建筑施工的正常运行。
3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中危机意识的应用
建筑施工确保安全是建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安全问题不单单包含了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还包括了工程产品质量的安全,所以,提高建筑施工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光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避免了企业利益受损。
3.1树立施工危机管理意识
为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就要建立危机管理意识。一方面,企业公司要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员工培训,一定要正规化,系统的学习,强化树立危机意识,对一些应急事件懂得对应的处理方法,在培训中要让施工工人深切的认识到树立危机意识是与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4]。另一反面,提高工人的危机管理意识,正确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将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避免危险事件发生。同时,也要加强与建筑施工人员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沟通,促进相互的合作与发展,提高事件的解决速度,不影响工程的施工速度。
3.2加强沟通,完善监督
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管理者必须重视与一线工人的沟通工作,做好交流沟通,对潜在的危险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建立沟通交流渠道,广泛收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信息,让施工工人享有相应的权利,让工人们从监督中来到监督中去,使他们从被监督的身份变为监督者,可以更加全面仔细的监督到工程中的问题,同时提供建议,将一切危险因素的存在率降到最小,这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安全性,还增加了施工工人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3.3创建危机管理良好环境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相关单位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这样能够有利于促进危机管理意识的有效运用[5]。对于环境的建设,首先,宣传工作必须要做好,在各个基础设施,出入大门等等显著的地方张贴安全教育的广告牌,以此来警示大家。同时,做好安全标语,挂出横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建筑施工负责人要经常性的到一线工作环境多走动,进行慰问,提醒施工工人注意安全、注重工作质量。还可以以出早操的形式进行锻炼,喊出口号,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3.4组织设立危机管理机构
为确保建筑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设立一个正规的、专业的危机管理机构。现在的大部分企业对于建筑施工都没有固定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危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一般都是以公司内部员工代为负责,这种工作方式虽然节省了公司的资源,但是对于危机管理这方面的管理和专注度都会大打折扣。而建立独立的专职工作机构,则有利于预防危机发生,做好防范工作,加强危机管理体制。专职的危机管理机构要设计好危机管理流程,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依据流程合理开展施工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设立相关负责人,能够对所工作的内容负责。
3.5规范危机预警机制
在为了更有效避免建筑施工期间危机事件的发生,就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由专业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经过探讨和交流,结合以往的施工工作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危机预警机制,通过对一线工作环境的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过后,得出监察安全评估,提高预警,防范危机,真正的体现了危机管理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机制的发展也要积极地运用科学化的高科技手段,提供信息技术保证,实施信息检测,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通过科学的技术数据分析,依据数据设计工作方案,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快速高效处理事件。
4面对危机事件发生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面对危机的发生,快速、高效、科学的处理危机事件,才是保障企业工作可持续进行,利益不受到伤害的硬道理。
4.1处理工作抓重点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当面对危机事件已经发生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环环相扣,一旦一点崩溃,则会全线爆发,所以,当面临着多点危机时:第一,一定要先抓住重点,重点处理核心问题,只有核心问题的解决,才能将其他问题一并处理。第二,控制事态的发展,将危机范围缩小到最小,阻止蔓延,保障后续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4.2隔离危机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为阻止危机蔓延,控制危机发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应做好危机隔离的处理工作,进行合理有序的危机处理工作分配,保障其他工作的正常运行,这样可以避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5结语
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人们对建筑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让建筑施工中一些危机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树立建筑施工中的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管理应变能力,系统化科学化的建立组织机制,有效快速的处理,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工作质量和安全。
作者:刘春焕 单位:福能联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林进体.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J].中华民居,2013(12).
[2]肖治平.探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3).
[3]康佳.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J].建筑科学,2015(18).
一、提升幼儿园基础管理水平,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一)制定完善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在幼儿园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的安全管理准则,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而安全管理制度中要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其中包含幼儿娱乐设施的安全管理、日常饮食安全管理、传染疾病的预防管理、教职人员的有效管理、幼儿玩具的安全管理、校车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家长接送管理等。例如,在幼儿园在组织幼儿进行大型活动时,按照相应安管管理规定,做到对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场地、设施、幼儿人数进行清点和确认,保证在幼儿在活动期间避免发生磕碰及踩踏事件,在活动结束以后,对幼儿人数进行清点,确保没有幼儿走失。
(二)提升监管力度,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原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准则,但是由于在监督力度以及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幼儿园安全管理准则等同虚设,从而导致了危机事件的出现。例如,最近几年,由于校车导致的事故频频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校车严重超载或者是超年限使用,都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构建危机管理机构
首次,要不断提升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危机观念。幼儿园可以采用演戏、视频图片展览、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对内部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能够良好的掌握危机管理的专业知识。其次,要主动对危机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在对信息进行收集时,一定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可能潜在或者是出现的危机因素进行探究。例如,某幼儿园发生了娱乐设施事故以后,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其他设施进行检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故或者是事件。再次,危机处理小组要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危机小组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幼儿园进行良好的监督以及各项措施的执行。例如,幼儿园较大型的玩具是否安全,滑梯和攀爬架固定是否牢固,一旦出现松动就要对其进行检修,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2]。最后,引入危机管理要全园教职员工参与,真正提升教职员工整体的危机观念和意识,同时危机处理小组还要按照幼儿园的真实情况,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危机意识培训,切实提高每位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意识水平,从而提升幼儿园的管理能力。
三、加强危机预防构建,加大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力度
首先,在幼儿园工作正常进行时,要将对危机处理的流程以及标准转化成相应的教育内容,定期对幼儿园教职员工在进行培训,使其良好的掌握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以及简单的应急技能,避免事故发生以后,教职员工出现手忙脚轮的现象,失去最佳急救和处理的机会。例如,增强幼儿园所在社会和警方之间的联系,并且还要充分使用社会上的力量来为幼儿园安全作保障,同时还要聘请相关医护或者卫生、消防等专业人员对幼儿园的教职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演练,此外,还要加强幼儿园家长接送卡制度等危机防范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幼儿园对危机的预防和处理能力,还能够保障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安全。
其次,还要将安全教育贯穿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去,做好幼儿安全的教育工作。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内容分,明确并突出安全教育的中心思想。同时还要开展安全周或者是安全月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安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此外,还要设计相应的情景演练,并且保证幼儿在幼儿园的这一时间段内,每个环节都能渗透进良好的安全教育[3]。最后,要注重危机安全管理的宣传,提升幼儿家长应对危机发生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在园内比较醒目的地方设置宣传栏,制作并张贴以安全教育作为主体的墙饰,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家长和幼儿渗透危机预防知识,提升家长应对危机能力和技能。
四、结论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安全问题建筑;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国家也把建筑作为一个特殊工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都存在着高风险,可能因为某些因素给自身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说“安全第一”是建筑施工的第一要素,作为工地的管理人员更应重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强危机管理意识。
1 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国家对建筑工程妥全问题不够重视
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有监督责任,但有些部门对其管理不到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视而不见。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没有专人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1.2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直都是建筑行业必须关注的问题。但当前有些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人员对安全方面不重视,甚至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事先做好防范措施。建筑安全规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单纯追求利益而不顾施工人员的安危。
1.3 施工设计不合理
施工设计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工作做的不到位就会影响到后续工程的进行。当前有些施工企业的设计根本就不合格,导致在后期的施工中频频出现问题,不得不拖延工期。有些设计和实际情况不吻合,施工人员根本就无法实施,对于施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没有提前设计好。
1.4 施工人员没有安全意识
当前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施工之前企业只是简单地告知一些安全知识,施工人员根本就没有深入了解施工安全对自身生命的重要性。这就可能导致后期施工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2 在建筑工地中实施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
2.1 现今建筑工地中存在的危机问题
我们对未来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是无法估计的,所以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危机的发生,就应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危机管理机制。通过对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预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因为某些危险因素拖延工期。
有些管理者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并不重视,甚至是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更谈不上做好预防措施了。施工中存在的危机对整个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会拖延工期,影响施工质量。
2.2 在建筑工地中实施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
危机管理是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可能会出现的危险事件做出提前的预防。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可以有效的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将施工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出现频率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更好的运行。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就是为了将一些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的机率降到最低。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一些有效手段将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的进行处理,将危险转变为安全。并在危险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下达有效的指令将危险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最快的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有效的补救措施。所以各大建筑企业纷纷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的意识。
3 在建筑工地中实施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
安全是建筑施工的前提,所有建筑工程都必须保证人员的安全。危机问题不仅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还会导致施工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所以危机管理意识应该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避免因危机问题导致施工进度缓慢、人员受伤,企业利益受损等。
3.1 必须正确的树立危机意识
3.1.1 认识到危机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施工人员应该重视自身安全,这就需要建立危机意识,自身在施工中更加谨慎小心。当前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安全意识不高,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危机意识培训,帮助他们在施工中更好地避免危机的产生。
3.1.2 时刻关注施工动态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中每个步骤都严加管理,密切关注施工现场所发生的事情。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危机问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多进行沟通,管理人员能及时地掌握施工情况,施工人员也能得到管理人员的危机提示,尽量减少危机的产生。施工中危机问题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提前预防,提前发现。
3.1.3 针对危机管理意识进行相关培训
聘请专业人士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活动。让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培训中了解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性,同时在培训中学习一些处理危机突发事件的方法。让二者在发生危机事件时都能做到镇定处事,并有意识的提高施工安全。
3.2 普及相关知识,打造安全施工
在施工现场进行危机意识重要性的宣传。作为管理人员应该不厌其烦地给施工人员讲解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危机问题,告诉他们危机产生的时候首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身的安全。尽量做到能够从内心对危机意识有所认识。
建筑企业可以在建筑施工的工地中,悬挂出危机管理意识的相关标语。让施工人员在这种时刻强调危机管理意识的环境中进行作业使得施工人员自然而然的产生要重视危机管理意识的想法。同时激发出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施工人员危机管理意识的树立不单单是为了企业的利益,也是为了每一位在工地现场进行作业是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着想。使得施工人员了解危机管理意识不只为工程的进度做贡献也是在为自己的个人利益做出有效保障。
3.3 完善预防机制
为了更好地避免危机给建筑工程造成影响,就应该加强危机管理意识,也就是说提供提前预防机制避免危机发生。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对以往施工经验的总结以及当前施工工程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机制,当危机发生的时候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
要想制定出科学的危机管理预防机制就需要强大的危机处理能力。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也应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危机管理知识和经验,进而制定出符合工程情况的预防机制,在危机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处理效果。
4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危机因素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提高危机管理意识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作为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施工现场,能够预先感知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现象,并和相关人员制定出预防措施。危机管理意识能够在危机出现时产生巨大作用,不仅能够让管理人员在危机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把危险降到最低,同时还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意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还能够使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受到保护。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筑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顺利完成施工,实现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高表松,彭振斌,徐蒙.工程项目安全预警与应急控制隐性知识集成与共享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0).
关键词: 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的也越来越快,但是在整个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危机事件,这些危机事件给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所以必须要对风险和危机加以重视,形成全面的危机管理意识,对风险做出有效的预防,使危机产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危机和风险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障。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所以必须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添加一定的危机管理意识,使危机在发生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危机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危机和风险对建筑工程和施工人员造成损失和伤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建筑工程危机给建筑工程的施工留下安全隐患,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施工后不会存在安全问题。
危机管理意识是围绕着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危险问题而产生的,危机管理是一种预防管理措施,对危机问题采取预防治理的方法,从危险的源头有效的遏制危机的发生,使原本偶然发生的危机和风险得到必然的控制,所以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各种危机问题,危机管理就是围绕着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机问题进行管理,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有效检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处理,控制危机问题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使危机的发生达到可控的范围。
二、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分析
(一)建筑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区和办公区的承重差,可能会造成屋顶倒塌,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施工现场施工材料的随意堆放也可能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伤亡。
建筑工程需要用到的脚手架量特别大,如果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脚手架失去稳定性,造成倒塌事件。
(二)施工现场存在的用电危机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的用电设施,如果用电设施没有专人进行管理的话,很可能会出现漏电现象,施工所用的用电设施也必须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绝缘保护和漏电保护、零线保护等等,避免施工人员出现触电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因为设备漏电而引发的火灾。
(三)建筑工程的建筑机械存在的危机
建筑工程施工都会应用到塔吊,每个工程的塔吊都会应用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这样就产生了交叉作业区域,如果因为操作人员的过失操作可能会使工作中的塔吊失控,导致物品掉落,砸伤施工人员,更严重的会造成塔吊倒塌的事件,使安全事件的影响面扩大。塔吊的操作需要有专门的信号指挥人员,保证运行轨迹的正确。
三、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将危机管理意识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可以将原本偶然性的危机转化成必然风险,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危机管理意识的树立使施工人员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施工中的风险,避免危机问题所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施工质量危机,因为这种危机不会在短期内体现出来,但是却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给后期使用建筑的居民埋下安全隐患。
危机管理意识可以针对危机和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测,可以对危机问题产生一定的预警作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危机管理意识可以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全部扼杀在源头,有效的避免了某些危机和风险的产生。
四、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建筑施工理念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意识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改变了原本以质量为主的施工理念,把危机意识和自身的生命安全排在的第一位,建筑施工单位也要鼓励全体的施工人员形成有效的危机管理意识,使建筑施工人员可以及早的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了建筑安全问题,能够及时的采取应对方法,解决风险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不良影响。把危机管理意识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可以保证建筑企业得到足够的经济利益。
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人员才是整个工程建设的主体,所以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危机意识的教育培训,使施工人员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危机管理意识关系到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进行教育培训时要鼓励所有人员一起努力培养危机意识。
加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沟通工作,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频繁了,就能够更好的发现建筑施工工程中存在的危机问题,而且每一位施工人员的思想都是不同的,对危机问题的看法进行综合统计,更有利于对危机问题的处理,使管理措施得到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的培训,可以使所有人有效的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促进整个建筑施工安全性能的提高。
(二)建立危机预警体制
危机管理意识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危机发生之间人们便可以发现危机,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危机发生之前就对危机进行处理比危机发生之后再进行处理,成本要低了很多,所以为了危机管理能够更有效的实施,可以建立危机预警体制,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要配合相应的危机管理系统。在危机问题发现的初期就发出警报,提示施工人员及时的采取解决措施,危机预警体制可以设置专门的监控设施,监控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另外建立危机预警体制要注重对施工现场信息的收集,针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的调整管理方向。在已收集到的信息中对危机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三)加强危机意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团队
建筑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的明显位置张贴警示标语,在施工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安全指示标志,是所有的施工人员自觉的形成危机管理意识。施工管理人员要利用施工休息阶段多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配合管理人员的危机管理,使施工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危机管理团队是建筑施工危机管理的主要力量,团队的危机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处理危机事件的效率,工程建筑企业要加强危机管理团队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团队的专业人员配置,使该团队的危机管理能力更强。危机管理团队是一个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团队,它对整个施工项目都具有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对管理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其管理效力的有效实施。
结束语:
危机管理意识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现在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在建筑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要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提高所有人应对危机的能力,保证建筑施工项目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丁宾,郭金涛. 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2,06:197.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应用浅谈
建筑施工是一个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还具有一定安全风险的工程施工项目。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到施工管理和施工的质量。危机管理意识是一种通过树立危机问题,对危机进行预防、控制和解决的措施,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1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危机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总会由于一些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造成施工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的问题与风险。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自然灾害、来自社会政治与经济上的一些社会灾难,尤其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地球受到严重的污染导致一些自然灾害时常发生,这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另外由于工程自身的原因也会导致一些危机的产生。比如说由于施工管理工作不严导致施工人员伤亡,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以上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保障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对于这些问题视而不见的话,就会导致危机一直延续下去,进而对施工的质量、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等方面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意识能够及时的解决这些危机,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2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危机管理意识是一种通过树立危机问题,对问题进行预防、控制和解决的措施。危机管理意识对于预防和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施工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意识,能够从根本上把偶然性的危机问题直接转变成必然性的危机问题。所以形成一定的危机管理意识能够取得更好的危机管理效果。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机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中一些隐秘性危机进行控制和解决的一个过程。任何一个建筑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危机出现,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障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危机管理措施,是树立危机管理意识的良好表现。
2.加强危机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增强危机管理意识的普及,创建良好的危机管理氛围
良好的施工氛围是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而一个好的施工环境最起码就是要保证人员的安全。因此要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到危机管理意识。而要真正把危机管理意识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首先就是要让施工人员了解危机管理意识的相关内容,这就需要在施工工作中创建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氛围。具体的方法有,张贴一些有关危机管理的标语、口号等,向大家分发一些有关危机管理的书籍,悬挂危机管理横幅等。另外所有施工人员在工作时要保持良好的工作面貌,使得危机管理意识能够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中。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等。
2.2注重危机的预防,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在建筑施工中,对于危机的处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在危机没有发生前能够有效的预测到然后进行相关的警示工作,随时面对危机的到来。对危机进行预防也是危机管理意识的真正作用。那么为此就要求建立一个灵活性很强,预测的准确性也很精确的危机预警机制。危机预警机制的核心就是信息监测,在危机发生时能够通过信息监测收集到相关的危机问题内容,并且通过信息资料的显示,对危机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使危机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另外,对于危机预警机制信息的收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企业资料的信息收集,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危机管理;第二,要及时的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对于建筑施工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相关反馈和评价。对于这些反馈和评价不能放任不管,要对其进行调查收集管理,做好相关的记录。通过对这些反馈和评价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之后,能够思路广阔的分析出导致施工管理危机的内在因素并且及时的解决这些危机;第三,对于危机预警机制监测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析,对其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全面考虑在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危机种类,了解他们的危害程度以及危害的范围,根据各自的危害类型对其进行及时的预防,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把损失降到最低。
2.3建立完备的危机管理机构
任何一种管理的实施都须要有相对应的管理机构还实现。危机管理意识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如此,它也需要建立一个危机管理机构来执行它的管理工作。在危机管理工作中,危机管理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危机管理机构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危机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还能够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其实,危机管理机制也是一个跨部门的管理机构,危机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是一些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的优秀人才,在危机出现时,他们能够及时的拿出危机处理工作程序,合理分配危机处理专项人员,对危机进行有效的处理解决。而就算没有危机出现,危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要通过危机预警机制监测到的信息进行危机预防工作,对随时出现的危机问题都能够很好的应对。危机管理部门建立的要求是需要建立一个工作效率高、执行能力强的部门去执行管理工作。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他们预测危机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充分发挥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4对于施工人员要加强安全培训
施工管理的工作重心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在施工管理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时要注意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有《安全生产法》、《建筑卫生安全条例》等,通过法律来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培训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比如可以开展相关安全知识讲座活动,利用现达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媒体宣传,还可以开办一些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等,通过奖励的机制来引导施工人员关注安全。另外在培训的过程中最好能够进行现场指导,把员工带到施工现场一边讲解安全规范一边实际操作。总之,无论是哪种培训方法目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施工安全问题也时常发生,因此把危机管理意识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危机管理意识可以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避免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施工质量,增加了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危机管理意识将被广泛应用与施工管理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丁宾,郭金涛.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
[3]郭建.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意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9)
关键字:危机管理建筑施工管理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目前,我国各项事业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业的发展更是不能忽视。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基础性建设和建筑工程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不断有新兴技术、手段引入到建筑施工当中,这都使得工程建造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对于现在的工程项目,尤其是重大的工程项目来说,其特点就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技术含量到,技术新颖、项目参与方数量增加,投资数额巨大。因此,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不仅是危害到广大人们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有不小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一直强调并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政策。
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都是围绕着建筑产品的生产展开的,它包括了一些列的生产活动。这些生产活动涉及面广,受影响因素多,有些活动技术复杂,都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由于工程项目又有一次性、唯一性的特点,不同的建设项目有着不一样的目的要求、施工方案、技术手段、施工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让工程质量难以把握。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材料质量问题,技术手段等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2009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栋在建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多人伤亡;2010年1月3 日,云南省昆明新机场航站区停车楼及高架桥工程引桥因为支架结构有缺陷、构件有质量问题发生坍塌,造成7人死亡;2011年12月19日,重庆在建轻轨垮塌,造成多人受伤。上述所列举的这些建筑工程中的安全质量事故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许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建筑工程类事故的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已经危及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质量引起的危机,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有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不仅造成了社会影响,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经济和信誉上的不良影响,甚至给企业以致命打击,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为此,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危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1.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机及危机管理
工程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因为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给建筑施工过程带来了多方面的风险。如果在施工管理中不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将有可能形成集中性的危机,进而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或是产生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机,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外生型危机、内生型危机、内外双生型危机。外生型危机指的是由于外面环境、条件的变换造成的危机。自然灾害就是典型的建筑施工外生型危机。内生型危机与外生型危机正好是相对的,它是指施工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中出现问题而带来的危机。内外双生型危机往往指的是由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使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危机。在内外双生危机中,外生危机充当整个危机爆发的导火线;而内生危机使得危机不断的积累直至爆发。施工过程中的危机类型还可以按照发生的过程进行分类。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危机按照危机发生的时间间隔和潜伏期的长短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渐进性危机、周期性危机、突发性危机。渐进性危机针对的是那些潜伏期较长,随着时间慢慢的积累之后突然爆发的危机事件。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忽视、不重视,直至一系列的问题被激化。周期性危机指的是危机一般发生是比较有规律的,这和建筑项目外部环境中的相关政策、经济条列、天气变化有相当大的联系。这种危机能够通过施工中积累的以往经验有效的对其进行控制。突发性危机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潜伏周期短,爆发之前不易被察觉,爆发时让人们不知所措的危机。这类危机是施工管理中要重点关注的。突发性危机一旦发生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决策。为此,就要提高对危机的管理意识,防范突发性危机的发生。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机管理主要是指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尽力消除诱发危机的因素,防止和避免危机的发生;当危机发生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控制措施将危机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在危机过后,进行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的完善管理机制和危机管理体系过程。
2.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机管理是十分必要也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要想在建筑工程中大力的开展危机管理就必须提高管理工作者的危机管理意识,因此,要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危机意识管理就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1)转变施工管理的传统理念,增强管理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想要真正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施危机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转变管理理念,增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俗话说“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所以只有管理人员拥有危机管理的意识才能够实现在施工管理中运用危机管理,防范各种各样的危机出现。
在转变管理理念时,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施工组织、管理、参与责任人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危机管理的宣传。让参与施工的管理者和施工执行者都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责任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提高人员对危机的敏感性,让相关责任人员时刻提高警惕。其次,要做好沟通工作。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的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手情况,及时了解施工中的变化情况。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够使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危机管理工作当中,激发全体施工人员对危机的关注,有利于对危机的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最后,开展具体的危机管理培训活动。除了要加思想上加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还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加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组织举行一些列的危机管理活动加深施工责任人对危机管理的认识,学到处理危机的技能,提高应对危机时的心理素质,为实施良好的危机管理提供保障。
2)营造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的氛围。单纯的靠组织学习、活动对施工责任人进行危机管理的宣传教育进而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是使远远不够的,还要在施工现场造成一个危机管理的大环境。如:悬挂危机管理的相关标语、旗帜、条幅等等。同时,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给施工人员展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要认真的对待处理每一件事情,不给危机留下可趁之机。
3)做好防范工作,加强预警机制。危机管理意识是否真正的确立,从施工管理中是否建立了一套完成的预警机制就可以看得出来。也就是说预警机制是危机管理的本质要求,只有敏感性强,预警及时、准备的危机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地执行危机管理。为了建立一套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就要对施工相关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不仅要注意收集行业内部的信息,还要注意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产品的反馈信息。对于收集来的信息要及时的进行整理、分析,预测出将来可能会产生危机的种类和危害,与此同时发出危机预警,提高责任人的防范意识,将各种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4)完善危机管理组织,组建完整的危机管理团队。有了危机管理组织的建立就能够更好地完成危机管理工作,危机管理团队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组建一个高效、执行能力强、人员齐整的危机管理团队,不仅能够利用其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应对、处理危机事件,还能帮助协调各部门关系,减少施工企业内部的不必要摩擦;不仅对危机的防范与处理有好处,还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结论
总而言之,危机管理作为新型的管理方式,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需要。将危机管理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是势在必行的。其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企业对危机应变和处理能力,还能够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危机管理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施工企业、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危机管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企业组织机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守俊,武乾,张兰兰. 建筑企业危机管理现状及应对的组织模式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 :55-58.
关键词: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应急能力;管理策略
G647
一、 前言
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相当一部分人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因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危机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差,对各种安全隐患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警惕,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所以加强对女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应急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性。
二、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及应急能力现状调查
问卷调查的题目设计主要围绕女大学生财产安全、女大学生人身安全、女大学生交往安全、女大学生网络安全、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安全等展开。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安全问题也具备特殊性[1]。
1.女大学生外出乘车安全意识调查
女大学生生性柔弱、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使一些诈骗、抢劫案件在她们身上发生率较高,导致近年来失联事件频发。在针对大学女生外出乘车交通工具选择的调查中,有70.62%的同学会慎重选择出行工具,不会因为便捷选择搭乘“摩的”或“野的”等无经营执照车辆;18.25%的学生会根据乘车时间考虑,偶尔考]搭车的安全因素,但防范意识不高;11.13%的学生搭车很随意,图一时方便,觉得不存在安全问题。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女大学生外出时都能考虑到自身安全问题,但是也有部分女大学生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媒体报道的那些发生在她人身上的危险或侵害,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持无所谓的态度,导致当遇到危险或不法侵害时,要么蒙在鼓里,要么不知所措。给犯罪者以可乘之机,不仅进行暴力威胁或语言恐吓,在激怒犯罪者情况下,还易转化为凶杀等恶性案件, 损失的不仅是财产,更是身心的伤害, 甚至于生命安全。
2.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调查
女生多感性, 遇到弱小易同情, 爱贪小便宜,知识面狭窄,不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2]。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在调查中发现 83.56%的学生为了获得赠送的小礼物,会毫无防备的办会员卡或者扫描二维码,如实填写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10.82%的学生也偶尔外漏信息,但要看信息的重要性,不会涉及身份信息或者银行卡信息。5.62%的学生会很谨慎的保护个人,不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击来路不明的网址,不随意扫描二维码。
从调查看来,大部分女大学生因为社会阅历不足,遇事不慎重考虑,容易“盲目同情”从而被骗。有的骗子自称是外地人,来学校找亲人,手机证件被偷来骗人;有的骗子以亲人生病向大家行骗, 诈骗份子用各种身份,或以身无分文,或银行卡被柜员机吞掉为由求助于被骗者,请被骗者资助钱财。女大学生富有同情心, 很容易上当受骗。同时,还有些女生在网上交友, 被网友诈骗。网络购物等作为新环境下衍生出的安全问题,在大学校园中越来越多的发生,他们财产安全意识淡薄,对虚拟网络缺乏警惕,爱贪小便宜,导致上当受骗[3]。
3.大学生心理安全认知意识调查
女大学生因为内心敏感,危机识别能力和应对危险能力差。随着所面对的学业、经济、择业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情感方面的困惑,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感情变故等等都有可能让她们陷入心理负担变重,心理素质变差的危机。她们会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心生自卑,行为畏缩;会因为自己家庭环境的落魄,产生自卑或者仇富的心理;会因为情感的受挫,自暴自弃或者封闭自己;会因为自视甚高,达不到既定要求,内心矛盾重重。
据调查,遇到心理问题时,52.8%的学生能够选择向朋友或家人倾诉,找寻处理办法。45.3%选择自己处理,或者闷在心理。仅有1.9%选择向专家求助,寻求专业的意见。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找人倾诉或发泄,但仅限于家人和朋友;另一部分同学遇到困难时碍于自尊心的考虑,觉得是自己的事情,羞于启齿,不交流、不倾诉,久而久之就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女大学生危机管理策略分析与探讨
1.由安全管理向安全教育转移
目前,多数高校仍然将安全教育视为常规性的管理工作,通过学校相应职能部门制定规则,学生工作部门组织活动进行落实、督促、检查来管理大学生的公共安全。这种以安全管理代替安全教育的理念模式,不可避免地使得高校的安全教育始终置于高校教育体系之外,停留于文件指示与领导讲话之中,安全教育应属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修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构建课程体系,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4]。同时,将实例融入大学课堂,比如给大学基本课程提供女大学生安全事故的相应图文资料,让女大学生在上课时更具有冲击性,起到更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借助学校安全月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2.由传统安全向新型环境安全拓展
高校大多的安全教育还局限于传统安全里,诸如自然灾害、人身财产安全、遵纪守法等安全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的问题不仅有传统安全问题,更有在新环境下的变化,滋生出的大诸如网络安全、极端暴力事件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网络充满了无限的魅力,一些女大学生将它当成一种感情的寄托而不能自拔,从而产生了交友不慎、网络诈骗、沉迷网络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由此公共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变得更加广泛,尽快从传统安全教育向影响女大学生个体生命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拓展,加强非传统安全教育,通过实例与讲座相结合,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女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让她们对新环境下安全问题有切实的直观体验和理性认识,增强非传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安全教育的管理模式正不断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对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落实。高校各部门应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和危机管理策略进行不断的实践和完善,最终形成高效、规范、健全的安全教育体系[5]。
参考文献:
[1]李佳陈娜. 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09期.
[2]韦乃学.浅析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特点[J].科技信息.2007年16期
[3]薛金侠.大学生安全意识及其培养路径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11)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 本研究所谓构建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危机管理模式,就是把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活动中所产生的争端和纠纷当成一种危机事件来应对,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在研究和探索中形成一整套相对科学和合理的模式。这其中包括制定危机事件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成立危机事件管理小组、制定各类医疗事件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监管制度、开展危机事件的阶段自查、实战演练、应对方法培训、积极制定危机事件中各个环节的应对方式和整改措施。危机事件管理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管理部门的人员来说是一个相对前沿的管理学研究领域,可有效地指导医院管理者减低医疗危机事件风险率,解决现今日益激化的医患争端,减少医患矛盾具有里程碑性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 纠纷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185-02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经济的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人们群体素质认知上的差异,传统的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医患关系作为一种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医生角色与患者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动向。近期,连续报道了《绵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被暴打》、《产妇被缝》、《河南女医生不堪医疗纠纷压力,留遗书后服毒自杀》等事件,顿时引起社会舆论界一片哗然,给医院造成严重的管理危机。尽管院方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危机处理方式,但这些事件暴露出医院危机事件管理预防不靠前、机制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培训不系统等问题,本研究旨在建立以解决医疗纠纷为导向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危机管理模式,以期有效缓解当前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因医疗纠纷而引起的医院危机事件。
1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研究通过对CNKI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认为当前学界对公立医院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取得了大量有效研究,可以概括为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阶段自查与防范、危机事件发生时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处理原则、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改进措施、补偿机制及形象重塑三个阶段。
1.1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防范
学者们一致认为,对于危机事件发生前的各部门诊疗常规阶段自查、实战演练、应处方法培训是资源能耗比最低、最有效地办法。根据危机事件爆发的原因以及爆发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事前的卓有成效的监控。
孟勇认为对于医院自身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工作:强化医疗事件的风险意识;加强医院临床业务部门的管理,建立并逐步健全各项诊疗技术规章制度,明确医院各级各部门人员职权职责、职业操守,使医院各项诊疗操作流程与医院各类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对新医疗方案的实施要权衡利弊,充分地做好医患沟通、伦理备案,做到分步逐渐推进;实行医院多元化经营,分散医疗风险;有选择地参加各种保险;适度负债经营规模。
王丽岩认为应建立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组织体系,由医院行政决策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及临床各处室组成,通过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共问监查医院医疗实践过程中潜在的危机,制定可行的危机事件管理预案,并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积极、准确地作出反应,从容应对[2]。
1.2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应处
医院应建立职能部门的职权职责分工、三级预警机制及现场处置的医院危机事件应急机制,积极有效的应对和化解紧急或重大的医疗纠纷,防止不良群体事件的发生,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
1.3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形象重塑
医院危机事件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到位,将对医院乃至整体医务形象造成或多或少的不良社会影响,而有些不良社会影响甚至对医疗机构执业产生致命性的打击。因此,很多医疗机构管理者们对医院的形象重塑工作提出建议:加强与被危机事件辐射到的公众(包括患者、群众、媒体)的医疗知识普及、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沟通,取得他们的谅解,甚至是理解与支持[3];其次,平时也应注重多渠道地与多类型媒体界的多种形式的交流,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树立医院的正面形象,传播医院正能量。危机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加强与媒体界的多种渠道的针对当时危机事件的重点难点的沟通,做好新闻工作,在与社会影响力大的媒体的沟通过程中坚持机构部门负责人或指定机构发言人出面,从专业的角度、客观地陈述事件发展过程及对事件结果的分析;认真做好危机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作出整改方案,逐步、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近几年对贵州省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危机事件管理的经验来看,医疗机构管理者们不仅仅是重点解决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应处,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工作方法改进,也越来越注重制定大型综合性医院危机事件发生前的各类医疗事件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的制定及人员培训、医疗实践的监管制度以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医院形象塑造,在危机事件应处中加强与媒体界的多渠道的沟通,并着力研究针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的具体处理流程、方式、方法。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对医疗质量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社会医学表明,医患关系的理想模式已从过去的主动一被动型,引导一合作型过渡到现代所倡导的相互参与型[4]。基于这样医患模式背景,本研究基于大型综合性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的视角,走访调查贵州省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务处、临床处室,以医院医疗纠纷等所导致的医院危机事件应处情况及结果为例,分析医院危机事件的性质、特点及应对处理机制的发展过程、发展阶段,剖析医院危机事件产生的本质原因,提出从医院危机事件阶段自查与防范、积极应对方式与处理原则、医院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改进措施、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四方面着手,建立医院危机事件的科学管理制度。将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等所致的医院危机作为个社会危机来看待,不断加强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维护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良好社会声誉。
本研究透过近年来这一系列事件的表面现象,对医院危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危机事件管理模式,从而避免因医患纠纷造成的恶劣影响。
3研究方法
首先,本研究将定性研究方式与个案解释模式相结合,试图对每一医院危机事件个案进行全面的剖析,找出其本质原因,本研究以医院危机事件处理为例,对我省十余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纠纷等导致的医院危机事件的处理机制进行系统地剖析;其次,通过对医院医生、护士、技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待近年来发生的医疗纠纷所导致的医院危机事件的看法、处理和意见;然后,通过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干部、及某些医院危机事件主要当事人的访谈,了解危机事件管理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再次,在样本资料采集上,采用文献法等,通过对国内外与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整理,对医疗纠纷所致的医院危机事件的基本概念作出界定,掌握其特点,并从理论上对危机事件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进行评述,借鉴国内外医疗纠纷解决和危机事件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摸清楚规律、理清目前对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研究现状[4]。最后,在完成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对照研究、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危机管理在医患纠纷防范和处置中的价值。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4研究重点及结论
首先,通过认真梳理文献,探讨主要研究医疗纠纷、危机事件管理的相关理论,并分析国内公立医院危机管理的现状。其次,以我省这几家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例,归纳总结这些医院现行的医疗纠纷应处办法及成效,通过查找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法和座谈法等形式获取医护技人员对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的一些看法、态度、建议,就医群众对医患矛盾的认识、看法,为本研究提供实践依据。最后,得出研究结论,结合危机事件管理理论与实践材料的分析,将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的过程划分为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阶段自查与防范、危机事件发生时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处理原则、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改进措施、补偿机制及形象重塑三个阶段,分析并归纳出其特点,其中的针对其薄弱环节处理措施是:建立医院危机事件管理体制体系,由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及临床处室组成,通过各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监察潜在的危机可能;预测各类医疗实践中、医院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加强各级各部门医务人员的岗位培训,明确医院各级各部门人员职权职责,危机事件的实战演练,制定各类可行的危机事件管理预案;强化医院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加强医院危机事件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诊疗规范、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医院多元化经营,分散医疗风险,参加各种保险为医院提供保障,适度负债经营;建立医院组织领导与职权职责分工、三级预警机制及现场处置的医疗纠纷应急机制,积极有效的应对和化解紧急或重大的医疗纠纷,防止发生不良群体事件;加强与被危机事件辐射到的公众(包括患者、群众、媒体)的知识普及、心理学的沟通;加强与媒体界的多种渠道的针对当时危机事件的重点难点的沟通,做好新闻工作,在与社会影响力大的媒体的沟通过程中坚持机构部门负责人或指定机构发言人出面,从专业的角度、客观地陈述事件发展过程及对事件结果的分析;认真做好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各部门、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作出整改方案,逐步、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可有效减少医院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医院形象的影响,增强医院的公信力,缓解日益激化的医患关系。
[
参考文献]
[1] 孟勇.浅析医院经营风险的成因与应对要略[J].四川医学,2007,28(11):1299-1300.
[2] 王丽岩.危机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4):106-107.
[3] 刘才君.浅论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2):21-22.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转变
一、实现从传统财务管理到战略型管理转变的必要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事后收集和反映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市场信息的快速反馈,而战略型财务管理要求对全球市场信息快速反馈。传统的财务管理只以企业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主体,只对其资金流程进行管理,不能超越主体,不能以企业在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寻找平衡点来研究外部环境,忽视环境的战略关联,而战略财务管理要求重视外部环境和各方资源。传统的财务管理重点是资金流程管理,而战略财务管理要求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了财务指标之外还有大量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弹性等,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法提供。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多地强调对企业整体战略的适应、支持,更多地着眼于基于核算理念的财务专业视角,而对企业整体战略的引导、风险警示应对等功能不到位,对基于财务专业视角基础上企业全部资源的协调、调度、运用尚显不足。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本应敏感的风险、价值嗅觉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有些失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危机的蔓延、恶化。因此,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对传统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开展战略型财务管理活动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二、战略型财务管理的特征
战略型财务管理立足于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条件,充分汲取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战略型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是:
1.全局性。传统财务管理活动受旧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过多着眼于企业日常财务工作,事务性较强,很少关注带有全局性的财务管理活动,战略型财务管理由于面临理财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它既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更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既重视非人力资产的管理,更重视人力资产的管理,而且同时注重现有的活动和将来可能的活动,并且可以提供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
2.外向性。现代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解决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传统财务管理基本上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很少研究外部环境,因而适应能力差。相反战略型财务管理把企业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观察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及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增强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长期性。传统财务管理多数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短期化特征较为明显,缺乏战略意识,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适应性较差,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战略型财务管理以战略管理为导向,要求财务决策者树立战略意识,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理财活动,制定财务管理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和预警功能,以增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
三、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的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是基于战略管理思想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种再认识,是为保障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立体化规划。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依赖并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必须要“迎合”企业整体战略,只有在企业整体战略基础上制定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并从财务视角对企业整体战略进行审视促进企业战略的调整完善,这样制定出来的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才能满足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并促进其加速实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是相辅相成的。
相对于企业整体战略下的其他子战略来说,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更为复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的流动有其特性:即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后,其使用方向与规模在较短时期内很难予以调整。因此,财务管理战略对资金配置稍有不慎,就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陷入财务危机而很快导致企业破产。此外,企业筹资与投资都直接借助于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复杂至极、变幻无常,这也增加了财务管理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从“价值”角度审视企业的内部条件(业务、产品、研发等)和外部环境,注重企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及外部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同时,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也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协同效应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战略性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
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退去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建立战略型企业财务管理除了应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外,至少在管理模式上还应有以下几方面的扩充。
1.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由于核算职能在传统财务职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影响,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也不可避免地深深印上了“核算”烙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面临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财务工作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及更高的期望,其实际工作内容已经与传统概念相去甚远。因此,战略性财务管理要做的是在“核算型”基础上重点关注“管理型”职能,即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虽然这一理念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认同,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中的财务文化的转变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这一转变又是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反观企业财务管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与作用后,更应该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2.注重“协同”效应,提高对企业资源的掌控能力。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模式更多地强调服务、支持企业整体战略,而与企业整体战略下的其他业务子战略的关联度不够,对企业外部资源的考虑就更是差强人意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再是孤军奋战,更多的是价值链、产业群的集体参与竞争,上下游企业间在利益、市场驱动下维系在一起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协同效应对战略性财务管理模式的制定尤显重要。“协同”的战略性财务管理模式重点关注两方面:(1)内部业务的协同,即实现财务业务在内部的一个“流”管理,追求对内财务管理价值最大化;(2)与外部业务的协同,即上游与供应商业务的协同、下游与经销商(客户)业务的协同,追求对外财务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内外部业务的协同,即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的整个价值链协同,最终实现整个价值链财务管理价值最大化。这种协同的战略性财务管理模式不仅仅是利益最大化的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共同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的坚强“防线”。
3.战略性财务管理要建立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企业风险的反思与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实,我们更应看到的是,风险始终伴随企业发展的各阶段,而不是在某个特殊时期突然冒出来的事物,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从战略的高度去审视、重视并身体力行地将之贯穿到企业的战略制定及经营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