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政治学范文

经济政治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政治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政治学

第1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随着世界政治中战争因素的减弱,经济增长成为各国主导战略。对于渴望经济繁荣、政治合法性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现在面临的最激烈竞争来自昔日反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战友们。由于这些国家在资源禀赋、产品结构等诸多方面基本上呈水平而非垂直分布,彼此之间缺乏互补性和相互替代性,因此必须为了争取外国资本、技术以及市场而不断向发达国家的资本做出让步并且相互竞低条件,自由化成了必然的选择。倡导新自由主义的西方国家以及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机构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九十年代肯定目睹了这样一个总体性趋势:各国采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正统理论,并且遵循着它提供的政策措施。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对政治主张以及职业观点的牢牢控制肯定是从八十年代向九十年代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然,发展中国家也不是均质的,在自由化时序、制度结构和取向、国内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直接导致了在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几个可以集中吸引资金的“漏斗”地带——所谓的新兴市场,例如东亚、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的部分国家。这些“漏斗”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是资本空间扩张的最后边界,在这些地区投资获利最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由于金融创新,八十年代以来资本的结构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对于实物经济的直接投资外,在全球资本流动中比例越来越大的是各种以投机为目的的投资基金。直接投资受空间的限制很大,并且没有投资基金行动灵活、赢利迅速。因此,这些“漏斗”地区也逐渐成为势力越发强大的投资基金最青睐的地方。

一九九四年的墨西哥、一九九七年的东亚和东南亚就是这样的投资“漏斗”。在这两个地区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危机爆发之前,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迅速并且积极推行自由化措施。前国家经济转轨的重要理论家杰弗里·萨克斯早在一九九六年的一项研究中就指出,新兴市场在自由化之后容易出现两种假象:一是认为经济自由化之后货币坚挺的原因是自由化,而不是追逐高回报的资本流入。而资本流入启动了房地产价格以及非贸易商品与服务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股票下跌,货币也开始贬值;另一个假象是认为国内银行从解除管制中获得的自由是无风险的,而实际上从国外借款并在国内泡沫经济

中投资非常容易受到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各国政府或者忽视了这种现象的潜在危险,或者不愿意正视被长期繁荣掩盖的制度缺陷,因此在行动上显得迟钝盲目,这实际上损害了市场的信心,直接导致了恐惧心理的多米诺效应,整个经济的信用维持和创造能力被大大削弱。所以一旦这些短时间流入的资金在套利成功之后大规模向国外转移的时候,政府面临着洪水溃堤的巨大危险。

在金融领域,犯类似错误的不只是政治家,还有“商学院、经济理论家以及政治学家”。商学院向学生传授的只是融资的专门技术,没有让他们理解为什么在融资上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以及给金融体系和单个企业带来了什么风险。而且到处泛滥的哈佛个案研究方法把重点放在了制造业,而不是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经济学家痴迷于交易成本问题,忽视了作为市场经济决定因素的技术发展,即便有人关注技术创新,但集中在制造业,特别是工业所依靠的交通和通讯体系的创新上,很少注意银行使用的技术创新、金融交易创新以及银行本身的创新。至于政治学家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家,他们对于金融事务的细节问题了解的更是有限,而且兴趣不大。这些都造成了政府、公众无论在认识上还是行动上都远远落后于金融创新的速度。

金融创新包括三种形式: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创新以及程序创新。这三种形式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二战”后大部分金融创新是从美国开始的,然后扩展到伦敦、东京等地。而且许多创新是在七十年代出现的。当时越南战争导致了通货膨胀,尼克松实行了美元贬值,实行浮动汇率。这些变动导致了价格和汇率的频繁变化,经营者为了避免风险、赚取利润不断创新。银行开始涉足新的服务领域,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侵入银行的服务领域。但是“没有美国政治当局的同谋(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它们的创新和技术就无法为自己带来丰厚利润,给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变化”。

遗憾的是,许多研究者没有更多地重视美国政府的行为,包括其制度的漏洞以及为了补救对金融创新所做的让步。而正是这些政府行为赋予了一系列创新合法性,并且为它们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美国不仅是众多创新的策源地,而且也是创新的最大收益者。借助创新,美国大量的资本找到了新的投资目标和领域,并且在绕过政府管制上更加灵活。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美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实际上在金融管制上为后来者设置了一种“管制陷阱”: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和完善了金融管制,这不仅起到了规范国内资本投机行为,防止更大的风险出现的效果,而且也迫使投机资本向国外转移,实际上起到了转移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本国资本寻找新的投资空间,诱逼发展中国家不顾本国制度情况和实际后果加快金融自由化的步伐。而这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管制上的严重不均衡。结果是大量投机资本蜂拥进入这些管制不力、有利可图的国家和地区。而一旦攻击得手,就会趁对方来不及反应迅速撤离。九十年代出现的几次金融危机无一不是这样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以及大量私人资本合谋发动了危机,在几乎一夜间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几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以“体面”的形式掠夺而去,一九九七年危机之后,东南亚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经济的停滞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与股市红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资本投资的获利者把问题的原因完全归结给受伤害者,这颇有些强盗逻辑的味道。但是,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精密的统计,任何有常识的人都懂得,在全球资本流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获益必然是以另一个国家的损失为代价的。

批判资本投机并不是完全否定资本流动的合理性,更不是呼吁回归封闭经济的状态,而是提醒各国政府以及公众不要被“资本神话”所迷惑,只注意金钱的炫目和虚幻的繁荣,忽视其背后的危险与凶残。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尤其是业已形成的世界市场经济来说,资本的重要性无异于血液之于身体。但是如果不随时警惕血液发生了感染以及其他病变,那再强壮的身体也会受到威胁,甚至危及生命。对于世界市场经济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个不断复杂庞大的综合体至今还没有一个有权威的医生,相互独立的各国政府以及受局部利益控制的国际组织在诊治病症和监控病情上基本上都是游方郎中的水平,有的不过是乱施虎狼药的“蒙古大夫”。

现在全球经济遇到的一个根本性矛盾是日益统一的经济与建立在领土分立基础上的政治管理。这种经济上的统一与政治上的分裂直接造成了经济与政治关系的不协调和不对称,资本投机有了更大的机会。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史已经表明,只有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实现了协调,才能保证经济的繁荣和有序发展。在过去数百年中,市场经济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民族国家与国内市场在地理界限以及管理能力上实现了和谐和统一。以领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保证了国内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跨国、跨地区,乃至全球性贸易、资本、劳动力流动在数量和广度上的发展,这种长期维持的和谐关系难以维持。而资本借助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金融创新,不仅克服了空间扩张的障碍,而且克服了时间的限制,形成了虚拟经济超越实物经济的局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拘泥于领土范围的国家以及局部性的国际组织的管理能力。

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两个基本的主体:最后贷款人以及管制者。前者维护公众、企业等对金融体系的最终信心,后者惩罚和防止干扰金融秩序,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在国内金融体系中,这两个主体实际上就是国家,并且实现了较为合理的统一。但是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还没有一个可以把这两种基本功能承担起来的主体。既没有所谓的世界政府,也没有类似的国际组织。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各国协调相互的行动,在防范金融风险上采取共同措施;另一种是加强现有的国际金融管制措施,特别是强化并完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在内的国际组织的能力,把它们发展成类似于全球最后贷款人和全球管制者的组织。

从理论上,这两种选择都有可行之处。但是必须考虑到它们所涉及到的问题。就第一种选择来说,如何协调各国的行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各国协调行动至少面临下列困难:第一,在谁充当领导者、救援基金提供的比例分配、如何使用这些基金等诸多问题上各国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还体现在发达国家之间。被认为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常常在危机爆发时并不积极,因为相互讨价还价而延误了解决的时机。三十年代的危机是从奥地利的信贷银行破产开始的,而英、法、美等国出于各自的考虑并没有提供及时而充足的资金,从而诱发了一场席卷世界的大萧条。在一九九七年的亚洲危机中,日本这个大国邻居扮演的角色也并不光彩,不仅没有积极提供帮助,反而推动日元贬值,颇有些落井下石的味道。对于它们来说,只有等到危机殃及自己的时候,才会采取措施,而这时候往往危机已经病入膏盲了。

第二,各国合作遇到的另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制度之间的差别。与此相关的是各国历史、文化、国内利益格局等其他方面的不同。因此如何去异求同变得非常重要。在斯特兰奇看来,虽然研究这种差别是比较政治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性内容,但似乎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充分的理解。之所以这样可能因为美国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在学术界处于统治地位,它经常假设世界的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美国的体制,或者它们早晚会这样做。各国的情况表明,首先在管制体制以及机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其次国内政治以及对外政治也有所不同。至于被认为是理想模式的美国体制,虽然能够消除许多缺陷以及冲突,但不一定说明它是一种好体制,因为美国能够比其他国家避免一些危险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其已经形成的强大的经济优势和实力。

第三,在现有体制下,各国的合作实际上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这主要是由它们的经济实力以及管制体制优势决定的。但是“二战”以后的危机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在解决危机中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应该得到优先的考虑。实际并不是这样,西方国家或者无视这些国家的利益,或者武断地把危机的原因完全归罪于这些国家内部,然后把自己的一套体制强加给这些国家。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被许多人视为惟一可以承担起解决全球问题的国家——美国。实际上对于这个夹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大国来说,其国家利益才是最根本的。用斯特兰奇的话说,“美国所有领域的政策(不仅仅是金融政策)在本质上都是国内政策。决策一直是针对国民情绪、国内问题以及国内各种利益做出的。美国历届政府至今还不善于考虑它们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影响他人的”。另外,美国现在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担起这种稳定的作用依然是一个疑问。

在第二种选择中,国际清算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寄予了厚望。但事实表明它们还缺乏承担起最后贷款人和全球管制者重任的必要素质和能力。长期以来,国际清算银行一直致力于制定各国中央银行都遵守的共同规则,并没有重视明确它们彼此之间的责任。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巴塞尔协定”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尽管国际清算银行在制定共同规则方面竭尽所能,但是收效不大。到一九九六年,它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资本充足率规定的失败,也放弃了建立银行监督共同标准的整个思想,因为它没有足够的权威以及威慑工具来强制这些规定的实施。

第2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关键词: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20-02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一门国际关系分支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的是财富和贫困问题,以及谁能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体系中得到什么的问题。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对国际政治学和经济学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与此同时又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性质解释为“研究全球经济及技术之间相互依赖的发展同国家所构成的国际政治体系的持续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总之,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将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联系起来,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科。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流派

在国际政治经济化和世界经济政治化的发展趋势下,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将经济学与政治学相互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一大潮流,其主要目标就是研究国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在国际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家和市场在国际领域的相互影响。但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即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在将经济学和政治学联系起来分析国际问题时,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一)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要主张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重商主义认为经济从属于政治。强调单一民族国家的利益,国际利益决定经济活动。由于深受政治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重商主义者将国际经济看作是一种零和游戏。冲突是必然的即争夺经济资源是国际体系的内在性质,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主要行为者和分析对象。

2.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被称为古典重商主义。他们吸收了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等人的思想,认为“正式的权威如果不能节制自我利益的追求其结果必然是残酷的‘自然状态’。因此,必须借用公共权威将个人利益转换为普遍的社会利益”。古典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9世纪,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强调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论述贸易保护的必要性。将政治经济力量看作是一种保护国家生存的方式,外国竞争会对国内市场构成威胁。在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方面更加注重国家安全。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总之,正如罗伯特・吉尔平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所概括的:重商主义的优点首先在于它将国家视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和经济发展的工具;其次,它深切关注国家安全和政治利益在组织与处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性;最后,认识到市场必须运行到一个充满社会和国家竞争的世界体系中。其弱点在于把国际经济活动看作是一种不变的零和游戏,缺乏一种令人满意的关于国内社会、国家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强调保护主义。

(二)自由主义经济

1.自由主义经济的概述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国家间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凯恩斯的政治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认为在经济事务中的中心角色应当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个人;人类的繁荣有赖于自由市场经济的自由扩张,而且这种扩张不会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之内,它会超越国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扩张。经济自由主义之父―亚当・斯密相信,即使政府不施加干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市场也会自然而然的扩张。经济自由主义认为个人在追求其经济利益时是理性的,当其把这种理性运用到市场之中时,所有的参与者都会获益,因此通过市场运行的“经济交换是一种正和游戏。市场将使个人、家庭和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国家间以及个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是一个互利性的合作领域”。

2.自由主义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亚当・斯密为主要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集中阐述了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从自然秩序的思想出发,反对任何形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保护私人产权,要求实行放任的自由经济。同样是从自然秩序的思想出发,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可以看出其国际政治经济观:经济自由主义相信贸易与经济合作是实现和平的两大基础,因为在分工贸易之下,国家与国家之间是互惠共赢的,是一种正和的游戏;是相互依赖的,共存的关系。

第二阶段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又可以称为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反对古典经济学把生产放在第一位的传统思想,认为消费是第一位的,一切生产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消费。凯恩斯认为靠市场自发调节很难恢复经济,于是他一反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思想,主张政府要积极地干预经济。他认为“市场经济能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具有潜在的风险、不确定性和无知”。在此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3.自由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在思想上与国际关系中的理性主义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承认国际无政府状态,但国际政治经济学更重视有序的国际交往;“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共同规范对国际社会存在所具有的聚合作用和由此带来的和谐性”。自由主义理论是从经济上阐述人是理性的这一思想,其核心是比较优势法则。因此认为国家间通过加深经济交往,会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能促使各国在经济竞争中寻求政策的协调,良化竞争。这种协调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加以促进,如当今世界世贸组织等。因此,自由主义者认为在改造传统的权力政治特性或者解决特定的国际冲突时,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国际经济交往可以形成相互依存的国家间的新型关系,因此发展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是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这种经济决定政治或改造政治的观点是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本质。

(三)政治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概述

以政治经济学对国际关系进行研究一直是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尽管马克思没有对国际层面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进行过系统的表述,但他的思想中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成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制追求。同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随着商品和资本的输出,世界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会形成一种不平等的依赖关系,长期会形成世界范围阶级的联系和发展了世界性阶级对抗的政治结构。因此他们主张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内容所决定的。

2.代表主张

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他的起点是“世界体系”概念。世界体系以彼此相互依赖的某种政治结构和某种经济结构为特征。他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划分为一个具有核心区、区和半区的等级结构之上。核心区拥有先进且复杂的经济活动,具有成规模的市场工业和复杂精细的农业,而且这里的经济活动都掌控在资产阶级手中;区处于等级结构的最底层,这里主要是原材料的生产场地,工业基础薄弱,并且一切经济活动都掌控在来自核心区的资本家手中;半区在经济上混合,拥有相对比较先进的工业技术,处于核心区和区的中间地带。可见,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一种基本运作不平等的交换过程。经济剩余从区转移到核心区;利润从区低工资、低利润的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核心区高收入、高利润的生产者手中。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强国有能力要求弱国继续这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就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核心区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剩余价值的占有。沃勒斯坦在分析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时,将经济置于首要地位,政治次之。沃勒斯坦的论述给分析增添了色彩。

总之,的基本观点是经济是社会阶级之间,尤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不平等的根源。政治在很大程度上由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政治处于支配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学关注资本主义的扩张史以及这一过程所引发的阶级之间与国家之间的斗争。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必然会导致国家之间和社会阶级之间的新危机与新冲突。在者看来,国际政治经济的历史可以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史。

二、结语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近年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解决当今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实现全球和平发展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通过对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进行的简要论述,笔者认为三大理论的分野在于:在政治与经济关系上谁是决定性的,分析的对象是国家、个人还是阶级,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本质特征是什么。用下图可以明确表示。

参考文献:

[1]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M].杨宇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倪世军.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杨宇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4]罗伯特・杰克逊,乔格・索伦森.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M].吴勇,宋德星,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第3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一、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逐步加快,各类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壮大,主体之间的“所有制边界”越来越模糊,体制内的矛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经济主体的行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微观利益冲突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大量增加对体制与机制的解读,进而推演经济制度的量变与质变。尽管说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符合理论认知的一般逻辑,但是,过多的现象解读很可能误导或弱化学生对“经济制度”这一核心理论的掌握。比如,在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兴奋点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效率、价格机制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命题上,而对于这些体制机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热情。这种现象经常导致教学过程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先讲制度后讲体制,把体制看作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解体制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受到课时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安排了较多的课时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问题,相对而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与质变,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等重要理论命题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解读。在一些经济学科排名较高的“211学校”中,由于课时充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稍显缓和,但是也同样面临着“体制重于制度,现象多于本质”的教学难题。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以及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等,但是从教学角度看,最直接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面对“有限的课时、复杂的背景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讲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凝练教学目标,归纳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即确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论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确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意识形态定位

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要取决于政治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从学科地位来看,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此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应归口于思想政治学科,而不应该放在经济学科。这种认识最主要的误区在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界定过于狭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任务,这一界定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而且对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以西方经济学为例,这些年来,中国学生和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都很推崇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西方经济学注重分析工具的运用,而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说教。其实,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效用价值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的结合体,其解释力集中表现为:以稀缺性为基础,以资本要素配置为核心,进而说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意识形态教育的痕迹,但是整个理论体系无一不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教育,正相反,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科学地解释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这一点正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由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地凝练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对劳动价值论、阶级性和经济制度的专业解读。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方法论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国内大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基础课,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对于应该讲什么样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教材版本来看,大部分教材倾向于对马克思科学抽想法的解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科学抽想法固然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却不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在内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开篇增加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此外,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传授分析工具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育的重心。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对分析工具)的解读必须联系整体认识局部,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前后关联的整体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整个逻辑体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运用和作用。为此目的,在方法论教育方面,既要注意专业术语和分析工具的讲解,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传授。

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定位

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理论知识教育,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都要融于理论知识教育当中,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课时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通过精选凝练,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社会经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论发展,这种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经济思想的升华。马克思经济理论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除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之外,还有其立意深远的经济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升华经济思想,则很容易陷入“解释力困境”。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不仅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还必须包括经济思想。

五、化解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内化意识形态教育。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解读基本贯彻了马克思的研究逻辑,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解读则缺少对劳动价值论的贯彻。基于此,解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经济制度问题),有必要首先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分析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问题。进而突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创造性发展。

2.推动方法教育与理论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应该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识”意义的认识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政治经济学应该强调“专业术语”、“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教育。为此目标,一方面必须强调政治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既要反映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又要反映相关应用学科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第4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经济课程重要性

一、高中生学习政治经济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现代社会已经由传统的制造业经济社会转向为多元经济发展的新型社会,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推进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政治教学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和自我的需求。新的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好地要求。学生通过对于政治经济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政治经济的认知能力,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政治教学之中,使得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现代政治经济教學与消费,生活,民生等密切相关,学生只有从根源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发展要素以及发展情况,才能够更好地做好自我职业规划以及后期专业选择,所以说,高中政治经济的学习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政治经济的认知能力

在高中政治经济教学之中,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回答: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经济生活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政治经济认知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许多良好的消费习惯,减轻家庭生活压力,减少攀比心理,等等,在高中生心理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中生攀比心理严重,攀比现象屡出不止,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中,甚至很多学生因为某一款游戏不惜盗用父母的银行卡去充值,去互相比拼谁充值得多,这是十分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消费心理。通过政治经济的学习,能够有效抑制学生的攀比心理。

(三)改变学生的消费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政治经济课程是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与消费观念的主要途径,政治经济教导学生要能够量入为出,适当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等等。能够让学生在现有条件之下深刻认知到金钱的来之不易,能够让学生培养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学生之间也会出现团结互助,互帮互助的友好现象。高中政治经济教育的根本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高中政治成绩,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激发起社会正能量。如果学生进入高中知识埋头于高考,为了高考放弃正确的引导,那么他本有的正能量就会逐步丧失,变得自私自利,不会太多地顾及家庭的经济因素与个人的消费水平,不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这样的结局注定不会太好。

二、增强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经济课程的学习认知

(一)增强实际联系,与生活挂钩

一直以来,高中政治课都是一门以历史为基础的文科类学科,其知识点多而复杂,需要学生花时间消化记忆和背诵。教师在政治课堂上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探索。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学生探索知识。如在“国家的本质”一课中,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开设实践探索课,把学生分成小组查阅资料探讨国家的本质是什么,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让其余的学生给出评价和意见,如此做来就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加深课堂效率,学生也会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科认知需要改变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乏味,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工具,多元化教学方式。如在“走进世界贸易组织”一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一两组图片或者动画,再加上教师在旁边稍微的讲解,就能很容易的让学生理解并且记忆世界贸易组织的本质和性质。这远比学生花上10分钟去背诵书本上的文字知识的效率要高。而且教师还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去接受知识。正确地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政治经济课程更能够帮助学生从实际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和价值所在,能够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去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出行的法律法规,等等,对于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不应该存在学科认知偏差。

第5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关键词]转型目标 横向的制度安排 纵向的制度安排 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4―0066―06

关于中国经济转型的研究在逻辑上应该包括转型路径研究和转型目标研究两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研究的主体集中于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这一倾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明显而巨大的:一方面,学术界在某种意义上放弃了探索可以与世界主要市场经济类型并列的中国型市场经济的可能性,其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没有得到全面的论证,中国实践的理论意义被矮化;另一方面,忽视对转型目标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屏蔽了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的潜在方案。

一、转型目标:被忽视的研究方向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热烈关注,而近年的金融危机让这一热潮继续升温。在这些研究之中,外国观察家关于“北京共识”的研究由于将中国的经验赋予与“华盛顿共识”对立的地位而备受重视。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关于中国改革的新一轮研究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我国经济改革的主流论述在实际内容上并没有本质差别。首先,两者都将渐进主义和试验主义视为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两者都将转型路径而不是转型目标作为研究的重点。所谓转型路径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途径和方法,而转型目标则指过渡完成之后出现的经济模式的形态和性质。很明显,转型路径和转型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两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一方面,路径依赖导致转型路径影响转型经济的形态和性质;另一方面,对转型目标的设计也必然影响对转型路径的选择。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尽管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明显存在不同的模式,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文献之中却基本不存在对转型目标问题的深入讨论。

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把握有关。第一,传统的表述主要从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经济的地位和宏观调控的作用等方面来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这样的界定是从市场机制的地位和企业制度的形态;以及国有经济的强弱和宏观调控的有无等两组因素来突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内涵。从市场机制和企业制度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的主流,有意或无意地将美国型市场经济和美国型企业制度等同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唯一形式。因此,我们对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基本是在以美国型市场经济为唯一参照物的基础上展开的。在这样的认识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代表市场经济的部分基本没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研究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只能体现在国有经济和宏观调控之中。但是,宏观调控和国有经济广泛地存在于先进工业国,其地位和强弱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进一步地,在我国经济的现实运行中,国有经济更多地作为政府引导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存在,并没有明显地对国民经济的其他所有制成分的制度建设发挥示范作用,这些因素能在多大程度上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的特色也仍有疑问。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代表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含义有下降的危险。第二,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是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角度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混合经济体制论的痕迹。但是,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表明,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和创新活动才是区分主要市场经济类型的基础。第三,这样的界定在破除计划和市场不能共存的认识的同时,也间接地否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经济计划和国有经济之外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因素的存在,以及这种因素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体现“市场经济”因素的性质和形态的可能性。

以上原因导致我国的学术界无意亦无力分析转型目标问题而将注意力集中于转型路径研究。客观地说,在经济转型的初期,与走向何种市场经济即本文所说的转型目标问题相比,选择何种转型路径以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更为紧迫的课题。但是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地位已经确立、调整经济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要性上升、制度经济学的进展和世界经济的演变表明,美国型市场经济并非唯一有效且完美无缺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对转型目标,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正在上升。长期忽视对转型目标的研究,这不但有使中国的实践成为对美国型市场经济的无声复制的危险,而且限制了我们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思路。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存在显在的和潜在的两个侧面。在现阶段,宏观调控和国有经济无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的主要载体。但是,这样的含义更多的是显在的,并没有涵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的全部内容。

二、交易形态与创新活动:市场经济的类型学分析基础

市场经济多样性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取得的进展,集中地体现在比较制度分析学派关于美日经济体系和美日企业行为的比较研究之中。相对而言,典型的美国企业(A企业)在劳动市场、制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行为更多的是短期的、交易对象往往是流动的;而典型的日本企业(J企业)在上述市场中的交易行为更多的是长期的、交易对象往往是相对固定的。青木昌彦指出企业在上述三种市场中形成的交易惯例之间具有互补性,并从信息流动的角度对这些“风格化事实”进行整理。他认为A企业的信息结构更多的是垂直型的,而J企业的信息结构更多的是水平型的。青木昌彦证明两种信息结构都可能达到最优。图1所示的这一分析视角为市场经济的类型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之后,管理学家持续地对典型的美国和日本的企业行为进行比较。以基于产品建构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为依据,通过将产品建构的概念一产品结构(或工序)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一引入组织理论,这些学者认为,在产品建构具 有模块型特征的产业(IT、软件、生物制药、金融等)之中,模块型的组织原则更易于促进竞争力的形成,而在产品建构具有集成型特征的产业(汽车、摩托、高级家电等)之中,集成型的组织原则有助于竞争力的形成。换言之,如表1所示,产品建构和组织建构之间的匹配关系是企业竞争力和创新活动的源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集成型和模块型的组织原则高度接近比较制度分析学派所说的理念型意义上的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组织形态。至此,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分析获得了具有实证基础的支持。必须提及的是,尽管理念型意义上的美日企业的实践更接近模块型和集成型的组织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日企业所形成的组织形态已经达到极致而无法赶超。

欧美学者从制度互补性角度所进行的分析也值得关注。豪尔和索斯吉斯认为,市场经济可以分为自由市场经济和协调型市场经济两种,英美是前者的代表,而德日是后者的典型。习前者的特点是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协调,而后者的特点是由制度对经济进行协调。类似地,阿玛布从产品市场的竞争形态、劳资关系、金融体系、社会保障和教育等五个制度领域出发,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将市场经济区分为市场基础型、亚洲型、欧陆型、社会民主主义型和地中海型五类,其中的市场基础型和亚洲型的代表分别是美国和日本。在研究方法方面,豪尔和索斯吉斯的研究尽管属于政治学领域,但是其研究团队将企业作为分析的焦点。他们在其著作的日文版序言中指出,德日的区别在于德国经济中的协调机制主要以产业为中心而存在,而日本经济中的协调机制主要以企业为中心而存在。如果用更为通用的术语来表述,那么可以认为德国是法团主义,而日本则是企业层面的法团主义。类似地,阿玛布在其著作的日文版序言中不但直接承认青木昌彦的研究对其有重要影响而且将科技与产业特征这一与企业行为密切相关的变量作为分析的主要因变量。因此,市场经济多样性理论领域的这两项最新的重要研究不但在主要研究工具(制度互补性)和主要分析方向(企业)方面与比较制度分析学派具有明显的共同点,而且其对市场经济所进行的类型化也基本上是对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美日比较的扩充和细化,没有明显超出前者的范围。在这个意义上说,在现阶段,以比较制度分析和基于产品建构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类型学仍然是我们思考我国市场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时最有理论价值的参考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经济的类型学最终指向是企业层面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也就是说,创新的形态和性质正在成为区分市场经济类型的核心变量。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可以表述如下:从制度经济学的传统出发,以创新活动为中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进行体系化的整理。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和现实选择

在第二节的语境之下,分析作为转型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时,我们将遇到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代表市场经济的部分是否可能在逻辑上不同于美国型和日本型市场经济;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代表社会主义的部分,是否可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代表市场经济的部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发展出一种和第二节所讨论的市场经济多样性理论的主流研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相容的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第二节提及的市场经济多样性理论的主流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没有将所有的交易形式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之内。近年来获得迅速发展的包括比较制度分析在内的广义的制度经济学均将交易视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这一思路明显来自旧制度经济学。但这些研究涉及的金融、制品和劳动力市场中的交易不是旧制度经济学家所列举的交易形态的全部。如表2所示,康芒斯认为交易可以分为交涉型交易、管理型交易和配给型交易。交涉型交易的典型是产品市场中的买卖行为,管理型交易的典型是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而配给型交易的典型则是判决和政策。另外,新旧制度派学都没有把自然资源和土地市场纳入分析框架。第二,与上一个问题相关,这些研究者将交易形态的形成视为自发的,忽视了政策和法律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从康芒斯对交易的定义出发,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发现配给型交易必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型交易和企业之间的交涉型交易的形态和性质产生影响。

将康芒斯提示的交易类型和资源、土地市场中的交易统合进第二讨论的主流分析框架之后,我们可以获得如图3所示的新的分析框架。

从图3所示的分析框架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转型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能在以下方面获得清晰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第一,在资本主义国家之中,交易形态主要是市场进化的结果。而在我国,交易形态的形成可能是市场进化和政府介入双重影响的结果。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可能存在于资源和土地市场的交易之中。在我国,由于资源和土地为国家所有,所以政府可以主导这一市场之中的交易形态并影响交易所产生的收益分配。第三,政府可以通过对金融、制品和劳动力市场中的交易施加影响来获得对宏观经济的控制或实现对所得分配的调整。第四,依据市场经济多样性理论,在具有不同技术特征的产业群之中,更有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的组织原则和交易形态各有不同。不同的先进工业国中往往存在处于主导地位的组织原则和交易形态,其结果是这些国家往往只在同一类产业中发展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由于我国地域之间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有可能分别在集成型产业和模块型产业中都发展出与之匹配的组织惯例和交易形态并在这两类产业中都形成竞争力。第五,不同的产业群要求不同的组织原则和交易形态与该产业的技术特征相匹配,而我国有可能形成国有经济致力于发展更需要长期稳定的交易环境的集成型产业,而民营经济在模块型产业占据优势的格局。随着民营经济向集成型产业扩展,有可能出现民营企业在研发人员的雇佣形态和某些关键性企业间关系方面引进国有企业的比较长期而稳定的组织形态和制度安排的可能。换言之,在长期内有可能出现国有企业在特定领域向民营经济输出组织原则和制度安排的可能。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我们可以从生产和分配、横向制度安排和纵向制度安排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进行分类。本文对横向的和纵向的制度安排的定义借鉴了康芒斯对交易形态的区分。所谓纵向制度安排指与配给型交易有关的制度安排,其典型是政府通过法律或政策自上而下的主导的制度安排,而横向制度安排指与交涉型交易和管理型交易有关的制度安排。

第6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一、给生产力一个形象

如果仅仅按照书面的概念理解生产力概念,不易进入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核心。因为,生产力这个概念是连接哲学原理中物质和意识的一个宏观、抽象概念,这样的概念对于没有学习过哲学的同学来说难以一下子接受。

说过一句话:“物质可以变意识,意识可以变物质。”这句话在考研史上难住了许多人。这句话的前半段很好理解,“物质可以变意识”就是说:物质通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产生了拥有意识的人类这个物种。那么后半句“意识可以变物质”又作何解?这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让我们回忆实践的定义:人主观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只要是实践,就一定必须有人使用了自己的意识并主动地进行。

什么叫主动地进行?怎么样主动进行并变成了物质?看一看你身边的桌子,同时想象旁边放着制造桌子所需的原料――木头、金属、油漆等。现在请你告诉我,这堆原料和这张桌子到底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桌子的物质组成和它的原料完全相同,桌子仅仅是将原料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产物。那么,这样物质完全相同的东西,又带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价值,区别到底在哪?答案已经很明显:在于组合的规则和顺序。

这个顺序是由人的思维赋予物质的,也就是说,人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物质一个形态,而这个形态就是人的意识停留在了物质上,意识创造了物质。这时有一些同学会有疑问,意识创造了物质的实体吗?并没有,意识创造了物质的形式,而形式也是物质的内容之一。

既然实践是将意识转化为物质的途径,那么具体它做了什么呢?它将自然界的物质转化成你需要的形态,比如树木成为木材,木材成为桌子。全人类或某个社会的全部人的实践生产能力的总和就叫做生产力。将生产力的概念形象化后,生产力就变得容易学习了。

二、用汉语解读“自然界”和“社会”

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概念,就要在这两个对立的概念中找到不同点。既然对立,那么我们一旦确立一方的含义,另一方的含义就很明显了。我们从较为简单的“自然界”概念出发来寻找理解这两部分概念的关键点。

自然界,这个词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它仅仅是动物奔跑,植物生长的大森林、草原么?不会这么简单。或者就是地球?这样也同样无法和“社会”有效分别。既然这是一个我们熟悉的词汇,我们就把它拆开,从汉语的角度分别看一看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自”这个字的意思比较简单,就是“某事某物本身”。而“界”这个字则是某类事物全部的范围的意思。关键在“然”,“然”字表示“……的样子”。连起来,我们可以明白“自然界”这个词,应该是“全部事物的自己的样子”。即事物的本来面目――它们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反过来说,社会就应该是不自然的东西。为什么社会里面的东西不自然呢?因为它们的样子被改变了,改变它们样子的就是人类,手段是通过生产实践。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将自然界的东西变成我们需要的样子,然后让那些原本自然的石头变成我们需要的宝石、钻石,植物变成我们需要的木材和药材,动物变成我们需要的食物,进入我们的生活。最初在原始社会中,我们所能改变的物质有限;但是通过这数百万年的不断积累和学习,人类已经可以将远古人类想都无法想的自然界的一些部分变成我们社会的一部分。这就代表着人类的进步。

生产实践是自然界转变为社会的关键环节。生产实践实际上是:我们想到了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然后在自然界中选取原料,进一步将这个原料变成了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做的事情是将自己的意识,也就是我们想要的那个东西的一个想法植入到了物质之中;物质变成了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它就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体了,而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而存在的物质体。

三、劳动力在“体内”,价值在“体外”

我们有了上文的过程图,对于宏观上人类如何进行生产实践就容易理解了。但是,上面的过程图还缺少了一个部分。在生产实践中一定要有执行者,也就是一些人作为工人、手工艺人等存在,上面这幅图才能够成立。生产实践是将人的意识变成物质放在物质之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谁来执行,放进商品之中的意识就是谁的意识。我们就按照这个线索,寻找一下如何将劳动价值理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寻找出来。

首先,劳动力的定义是“人的劳动能力,蕴藏在人之中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也许这么说更容易理解:劳动力,就是我们作为个人,能够将意识变成物质的能力。如果是全人类的“劳动力”,那么就叫它生产力;而个别人,或者一个群体的“生产力”,我们就叫它劳动力。总的来说,“劳动”这个概念依然和我们最开始学习的,将意识变为物质是相同的含义;而劳动力概念中的“力”与生产力之中的“力”一样,是指“能力的大小”。

这时,我们就可以轻松理解政治经济学中最让人头疼的概念――价值。既然劳动力包括脑力和体力,仍然存留在人体之中;那么“价值”就可以被表述为不留在人身体之中的脑力和体力,它们通过劳动被消耗掉,同时驻留在物质中。再进一步说,我们前文用大篇幅探讨的“变成了物质的意识”就叫做“价值”。

劳动力和价值这一对概念联系得很紧密。劳动力是潜在的,还没有真正变成价值的意识;而价值是已经付出劳动力,蕴藏在商品之中的意识。这样,大纲中价值的定义也很好理解了:蕴含在商品之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首先,我们生产出来能够进入社会的都叫做商品。我们生产过不能进入社会不能叫商品的东西吗?有的,垃圾就是一种。在商品之中,肯定有我们在生产中附加在商品上的意识,而价值是对这部分意识的总结。这部分意识是通过劳动附加在商品之上的,同时,无论谁将自己的意识附加上去,我们都无法评出一个三六九等、谁的意识更好更对,所以它们必须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修改我们上面的人类构建社会的流程图:

四、“具体”“抽象”,都是劳动

有了上面这个基础的十字图,那么我们就可以马上着手记忆这一对易混淆的概念: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

第7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关键词 人文精神培养 高中政治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培养也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上。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这一理念的有效深入可以促使合理教学策略的有效提出。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理念的合理渗透,从而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

1 人文精神培养简析

(1)人文精神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应仅仅只重视高中生专业知识与考试能力的培养,还应当注重高中生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这集中体现在要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全面发展并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物质沉淀日益丰富的时代若要促进高中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则对其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可以使高中生的精神层面得到一个合理的飞跃并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发展,从而使得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2)人文精神培养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这一方面使得许多高中生在物质上越来越充足并且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而另一方面高速的学习、生活节奏也使得高中生的精神世界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危机,例如信仰缺乏、待人冷漠、容易急躁等现象都是高中生精神世界出现问题的表现。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具有较高的难度,并且过程较为复杂,同时这一过程将会长期持续。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时,应当注重这一理念运用带来的长远效益,而不应抱持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进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并促进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合理培养。(3)民族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完善所需要的重要精神要素,并且由于高中生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促进一个民族的真、善、美等民族品格发展得到有效发展,这同时,有利于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有效升华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由于民族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并且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能够得以永远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针对现今部分高中生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的颓废,非常有必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相应教学对策的有效提出使这一部分的高中生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得到有效加强。

2 高中政治教学对策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合理运用

(1)提升高中生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人文精神培养的合理运用首先体现在提升高中生的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上。通常来说,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上文已经叙述过人文精神的培育绝非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中通过学生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并自觉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高中生养成持续性培养人文精神的习惯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最终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2)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合理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对策的有效提出起着基础性作用。通常来说教学目标是一切高中政治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并且直接关系到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施同时影响到了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好坏。合理的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应当使高中生的政治知识与人文精神得到有效结合,从而在提升高中生政治学基础能力的同时,使其精神世界得到更好地完善,并使高中生的性格更加开朗、阳光。并能对其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以强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并确保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使高中生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更加开朗健康的性格。

(3)注重美德教育的运用。在高中政治教学对策的提出过程中美德教育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得人文精神得到更好地渗透。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进行政治知识讲述的同时适时地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约束自己并达到较高的人文精神水平,从而在提升高中生人文精神与良好品德的同时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进行。

(4)培养高中生自我尊重的品德。众所周知,当代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在学习过程中静不下心、沉不住气、耐不住寂寞等现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高中政治教师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其自我尊重的品格进行有效培养。众所周知,自我尊重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高中生对自由、平等、正义等信念进行培养时所需要的精神之一。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信仰、幸福、生存等教学内容的教学中渗透自我尊重的要素,这可以让高中生在更好地理解政治学内容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价值,并且学会自尊、自爱等可贵的品德,最终促进高中学习过程中静不下心、沉不住气、耐不住寂寞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效渗透。人文精神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沉淀中得以发展的一种精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必然地涉及了许多领域的相关知识,通常来说与人文精神有关的领域涉及到科学、知识、艺术、道德等方面。除此之外,在高中教学中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独立的,这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亦是如此。除此之外,由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一个涉及到许多领域的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培养高中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效渗透。例如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相对”这一概念时,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例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著名例子:“相对就是你站在一个美女前的时间流逝速度和你站在一个丑八怪前的时间流逝速度。”虽然这一定义并不是高中政治中的准确定义,但是通过别的学科相关知识的合理渗透可以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更加充满趣味性和人文精神,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高中生的人文精神。

3 结语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治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对策探讨过程中,应当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长期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教学对策的提出过程中对人文精神培养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促使我国高中政治教学水平得到持续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8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二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3岁(1992年12月18日)

居住地:云南

电 话:***********(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X公司

行 业:科学技术

职 位:办公室秘书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政治经济学

学 校:南开大学

自我评价

多年的行政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秘书工作的重要性,更喜爱上了这个工作。这是一个需要更多责任心和细心去完成的工作。我使用五笔字型的中文录入速度每分钟 100字以上; 英语 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四级水平(目前正在进修行政管理本科学历);较擅于进行社交活动,更有组织各种文艺活动的经验;能够熟练的运用 Microsoft Office(如:Word、Excel、Exchange、 PhotoEditer、Powerpoint、Frontpage、Ulead Iphoto Express等)的各种功能进行高效的办公室日常工作。本人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网络科技

目标地点:云南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办公室秘书

工作经验

2013 /7—至今:XXX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网络科技

办公室 办公室秘书

1.负责文档管理工作。

2.文书写作、文件打印等。

3.机票、酒店预订及其他外联工作。

4.协助负责人进行重要日程安排。

5.协调同其他各部门的关系,做好沟通工作。

6.收发来往信件,定购办公用品及其他办公事务。

2012 /7—2013 /7:XXX公司[1年]

所属行业: 财贸管理

前台 前台接待

1. 熟练操作电脑,精通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

2. 熟悉办公日常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度及执行、员工考核、行政事务、公司政策执行、社保、劳动合同、人事档案管理。具有计划,组织,人事,协调,领导能力;

3. 为人正直,诚实,对工作敬业,勤奋,肯吃苦,有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让您放心。

教育经历

2008/9—2012/6南开大学 政治经济学 本科

证 书

2010/6 大学英语六级

2009/6 大学英语四级

第9篇:经济政治学范文

Abstract: The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is a special study group, their ideological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hen give them the help both from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ar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an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s,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college.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对策

Keywords: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educationstatus quo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陈志杰(1981-),男,汉族,广东揭西人,任职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奖助学等工作。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扩招使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进了大学。但高校收费标准日益提高也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生活的差距给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 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首先,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与一般大学生有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对其的特殊关怀。而目前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全体大学生的,并未体现对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独特教育。

其次,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困难程度、自身心理和学习状况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忽视他们的个体特征,导致针对性教育缺乏,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 教育方法与形式单一化

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是激励教育法,仅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指导,不能有效地预防经济困难学生有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还停留在传统说教与灌输的层面,不注重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因素,两者缺少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无法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育途径不畅

目前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实践教育途径不尽完善。很多高校使用行政式及教条式灌输的方式将理论灌输给经济困难学生,使他们感觉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

同时,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主要集中于校内的实践活动,而校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很有限。

(四) 教育的参与主体缺失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一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主体资源。然而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依靠学校这一主体来开展,除了部分的社会资助群体外,诸如家庭等其他社会参与主体的参与力度有待提高。

三、导致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对贫困生的认识不全面,教育针对性不强

一方面,由于贫困生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还存在着模糊现象。另一方面,对经济困难学生个体需求的差异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通常只从自己的主观理解出发,盲目的安排各类资助或教育。

另外,学校的教育缺乏针对性,使得个别经济困难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使原本只是在经济上的贫困,逐渐演变成经济、心理和学习上的三重困难。

(二)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自小就受到父母工作艰辛的影响,父母过分地强调生活的消极面往往增加了孩子的自卑心理,严重者甚至会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他们以后在社会中面临外界物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金钱的诱惑会造成不良的消极影响。

(三)社会资助体系的欠缺及社会舆论氛围的影响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资助体系还存有缺陷,一是资助力度不够,部分地方的工作人员认识不统一,使资助工作打了折扣,例如学校对资助工作缺乏系统的统筹和思考等等。二是资助体系欠完善,目前实行的助学体系缺乏科学的指导,使部分经济困难学生过分依靠政府、学校,出现了严重的消极思想。

另外,对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这应该是个自强不息、更加懂得珍惜的群体。这样的社会舆论虽然有利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严于律己、奋发图强,但也使他们倍感精神压力与负担,生怕自己辜负社会的期望。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量薄弱,学生自我教育欠缺

高校扩招后在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但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配备却没有及时跟上。使力量单薄的学生思政工作人员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教育普遍缺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够的重要原因。

四、切实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以学生为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求教育者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现状有真实的了解,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生活及学习状况,了解和预测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二是要对贫困生充满爱心,付出真心与耐心。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满足了贫困生这一需要,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敞开心扉,说出心理话。

(二) 优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原来共同教育内容基础上突出对其的特殊关爱。一方面,要进行自强自立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鼓舞他们奋发向上。

另一方面,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预警机制。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掌握常见的心理调试方法,让他们学会倾诉与宣泄,能够战胜心理的困扰。并注重感恩教育与诚信教育,鼓励他们回报社会,对家庭经济情况的诚实反映,毕业后按时足额还清助学贷款等。

(三) 根据实际需求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方法实施教育。例如情感教育法、激励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等。同时,要把握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教育途径方面,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教育。另一方面要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生活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例如通过社会志愿服务、参加有偿劳动等实践方式。

(四)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完善资助体系

为营造良好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学校应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并积极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大教育参与主体相协调的立体育人氛围。在资助体系方面,为突出教育特色,可以实现国家、学校资助与社会资助、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的有机结合,并积极加强法制建设,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五) 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教育

使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自我修养法、自我管理法、内心反省、检查对照等方法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知识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与磨练,由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五、结论

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状及问题,只要有针对性的在教育观念、社会舆论氛围、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资助体系、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就一定会使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更好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振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10):85

[2]邱有华.高校贫困生主要思想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