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

第1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传统美德的作用

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1] 可见,我们应重视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传统美德的作用。

1.提升大学生的聪明睿智

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易八卦、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阴阳相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及和谐理念,关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1] 以及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诸子百家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理念等,都为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智慧提供了非常宝贵有效的内容和素材,为提升大学生的聪明睿智提供了智慧源泉。正因为有这么多传统文化智慧,才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民族中最为聪明睿智的民族之一。

2.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操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神理念,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前进和发展的动力。这些精神理念,有助于转变当前许多大学生追求利己主义,而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淡漠等思想,使大学生树立起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蕴育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品质和崇高价值追求。

3.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品德

中国是一个以礼仪之邦著称的文明古国,对道德约束非常重视,形成了一整套道德规范,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恕勇等。仁是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义是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礼是遵守礼仪、交际文明,智是聪明智慧、勤奋好学,信是诚实守信、诚信立人,忠是忠心忠诚、尽己报国,孝是孝顺父母、知恩图报,悌是兄弟悌敬、团结友爱,恕是推己及人、宽恕待人,勇是英勇顽强、自强不息。这些道德规范在当代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个人道德修养的形势下,对大学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仍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加强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熏陶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仍将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

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传统美德的思考

1.多方营造大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环境

首先要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在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尊重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思想意识领域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不动摇,文化建设也必须以此为指导思想,但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性,尊重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同时,各级政府都要真正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常抓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两手都要硬,促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建成和谐社会。通过党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带领,各类媒体的共同努力,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兴起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热潮。

其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特别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人本关怀、道德教化、和谐思想等,对今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在帮助大学生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健康积极心态、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在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建设和增加物质文化设施等方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再次要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文化诸如伦理关系、道德言行规范等,对家庭成员的成长、发展以及思想状况都有极大影响,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注重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注重对下一代传承传统美德、人情风俗,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安详的家庭环境,使大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加强高校秉承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一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统一认识,正确认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培养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之才。

二是要落实制度保障。要保证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健康、有序地开展,首先要有制度保障。建议教育部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大学教学大纲,具体操作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政府组织专家编撰相关课本。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其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修学习,以提高掌握、传授传统文化的能力。最后是经费投入的保障。传统文化本身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仅仅靠课堂教育远远不够,需要把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等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相结合。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要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传统文化教育的各项硬件和软件条件,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与落实。

三是要充分运用高校各种教育渠道。首先要抓好课堂传统文化教育。尽快把大学生传统文化课纳入大学教学计划,加快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组织高校探索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尽快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其次要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要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方法和途径。如开展传统文化讲座、中华经典阅读、美文古诗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知识比赛、传统文化技艺比赛、网络博文比赛、文艺活动、历史博物馆和文化古迹考察及因地制宜采取学生社团理论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和引导大学生投身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主体性,使之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和宣传者,最终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传统美德。再次,要充分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网站”。通过网站丰富的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信息,使大学生如身临其境,提升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从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第2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在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如在室内设计课程中,重点为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特点、特色、纹饰、图案等,以及中式家具的分类、名称和用途。中国室内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它根植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着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浓厚的伦理道德观以及民族的心理、人格和价值观。课程之后,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中式室内设计作业。通过这个作业,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举办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设计竞赛。

建筑快题设计是建筑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加强快题能力的训练对学生日后考研、找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在本次项目中,笔者组织了09、10级学生,开展了新中式建筑设计竞赛。设计竞赛一为中国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地点为北方某城市,主要功能为向公众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如剪纸、刺绣、书法、绘画等),以及供民众参观、艺术家进行研究交流等,建筑总面积为1800m2,建筑层数为2~3层,结构形式不限。设计要求为符合博物馆建筑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并对场地环境进行总体设计,建筑布局要功能合理,能够体现博物馆建筑的特征,重点要求学生们在设计中要运用中国传统装饰符号,表现中国文化。由于本设计面积较大,所以要求8小时完成。设计竞赛二为古建遗址保护区茶室设计,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00m2,层数为1~2层,使用上考虑操作间、小卖部及营业茶室,建筑造型要求为中式,要求作为一景点来设计。

本课题主要面向09级学生,由于建筑面积较小,所以要求6小时内完成。结果表明,本次组织的竞赛的效果很好,学生们在设计中运用了很多中国的设计元素和传统色彩,把传统与现代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请专业教师举办相关讲座。

在项目进行期间,笔者特邀教师为建筑09、10级学生作传统纹饰、图案的讲座。讲座把中国传统纹饰分为动物、植物、自然、几何纹、传记花样、文字花样、器具花样等几大种类,然后据此分类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最后结合建筑学专业的特点,解读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一些优秀的案例,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多穿插一些传统纹饰、图案作为设计符号,增添中式的意蕴,争取做到“古为今用,老为新用”。通过这个讲座,学生们获益匪浅,他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纹饰的特点,以及各种样式的寓意、名称、应用范围。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中国传统艺术所擅长的“具象题材、抽象运用”的设计手法,还了解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繁复求变,乱中有序”的设计特色。在中国的图案设计中,繁复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要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通过疏密、大小、色彩的变化,形成协调的美感,并达到“乱中求序”、“平中求奇”的目的。这些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的帮助很大,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激发创作灵感,对提高建筑学的教育水平很有裨益。

4.列书目,引导学生课外知识扩展阅读。

第3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华传统文化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对外交流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可见,作为教授外国文化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的教学任重而道远。但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程中因四六级考试的应试压力而造成一些灌输式教育的弊端。现存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更加单向,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是有明显的缺失表现。为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涵义

按照《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文化则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中世代相传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文化财富和物质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天、地、人相对话的历史性记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有形的历史古迹、文物等,也包括无形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和世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和纽带,理应发扬光大。

二、当前大学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缺失

作为与世界交流和合作的重要语言工具,英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越加广泛。在大学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上更加倾向于西方文化的引进。英语教学通过社会实践的过度强化和宣传,成为升学、晋升和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但却忽略了大学生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能力的基础应该是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掌握能力和对祖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事实上,教授和发现影响传递信息的各种文化因素(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必须以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为比较对象,只有通过两种文化差异的比较才能找到影响交际的各种因素[1]。对他国语言工具的能力运用要以加强母语文化的学习为基础,否则,在英语教育中过分重视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忽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我学习和输出,就必然导致当前这种教育缺失,即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外语学得一知半解,而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传统文化却被同化得不中不洋、被遗忘得不知所以,失去了本来的韵味。

事实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四六级拿到高分的大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仍然不能很好地与外国人交流,尤其他们在谈及中华传统文化事迹和历史渊源时经常哑口无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的缺失。这种现状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必然造成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均衡,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必然带来负面影响,面对这种英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缺位现象,我们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三、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面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过于着重对西方文化的传播而忽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这三方面进行改进,注重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大学英语教育同样承担起传播与振兴中华文化的重任。

1.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适当调整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大学英语的教材是以培养学生能力结构为目的的知识载体,而知识结构自然是其中的最基本的结构。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实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大部分是关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讲之甚少。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该教材的内容大多数是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内容,距离中国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比较遥远。这种距离感一方面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难以从课本上学习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一旦进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环境之中,学生必然会出现文化失语的现象[2]。因此,对当前教材建设的适度调整,就是要在教材内容中增加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增加展示中国文学、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的丰富内容。并且,要将这种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相匹配,即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增加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可以以必修、选修或课外阅读的形式出现,甚至可以开设用英语教授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使之也变成高校的通识教育。事实上,国外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并有大量著作,可以原汁原味的引用和学习这些原著内容,既可以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又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所选篇目可中英文对照,做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通过开设这种融合中西文化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学习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与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中华文化意识,并指明中华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这可成为英语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

2. 以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中华传统文化。当前的国际交流中,英语仍然是主要的工具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就要求作为高校英语教师的我们要运用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英文授课,不能一味注重对学生笔头功力的培养而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除了日常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就必须利用更多有效的方法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爱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兴趣。在对涉及到有关西方文学与文化的课文讲解时,可以引入中国文学与文化内容,并根据其主题观点进行中西文学与文化的互证、互释,使学生在对比中对中西文学与文化的各自特点有清晰的认识[3]。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准备一些具有中华特色文化现象的英文材料,比如运用英语讲述“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具备浓厚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节日,以及用英语讨论某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问题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为例,在进行第四单元《美国文化的五个象征》教学时,可安排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若干象征进行自我学习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最后还可按小组划分要求各小组用英语向全班介绍中华文化的某一象征;对第七单元《比尔•盖茨》的教学,则可适当联系到中国的IT巨头,或以“人生楷模”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熟悉的国内科学家、作家等。此外,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既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又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易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毕竟,对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立体式的学习过程,不能局限在教学课堂上,大学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以本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学习外国语言及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延伸到任何一个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去。要将英语学习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文化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培养学生能够准确恰当的运用外国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国学修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主体,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国学修养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学成果的优劣。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教材中丰富的外国文化知识和内涵,可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进行对比,并在教学过程中对行为礼节、道德规范、文学价值、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等进行对比讲解。具体来说,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讲授英文的字面意思,在涉及到西方传统节日、和风土人情等内容时,还要讲解这些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与中华文化进行对比解释。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西学知识,更要具备深厚的国学修养,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等,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旁征博引。总之,大学英语教师要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在跨文化交流中大显神通,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高度的智慧[4],并以这种专业优秀自身素质来感染学生,给学生形成榜样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横贯中西、纵横历史的知识脉络。

大学英语的课堂也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所在,大学英语教师既要向学生们传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又要以英语为工具和载体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配合适当调整的教材,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为培养具有良好英语运用能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青年,尽到身为大学英语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2] 张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0(4)

[3] 曾宏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5(4)

[4] 孔倩云.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J].邢台学院学报,2007(2)

第4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体育武术价值取向现代化

传统武术是我国特有的国粹,也是多年以来历史的发展产物,传统武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观念以及主流取向,也体现出了我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文化积淀。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文化属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离不开的元素,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传统武术文化亦是如此。对于传统武术文化创造性而言,不仅仅体现了我国社会的本质,也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推进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依靠整合传统武术文化资源,选择合理的文化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以及发展途径等。科学地引导当前主流文化,加强主流文化对其他方面的文化感染,进一步推进社会文化的创新,这符合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必然要求。

一、传统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诞生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而武术在内容以及形式上变得非常丰富,而且其中还涉及到我国民族文化对其的熏陶和渗透。我国的传统武术具备中国特色的内在精神,其内在的核心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追求的就是人的内外合一以及天人合一,崇尚身心和谐。而这些精神也恰恰是我国哲学的核心精神,除了在精气神方面,我国的传统武术在传承的过程还讲究武德这一字眼。在师傅和徒弟的武术传承过程中无不蕴含着技艺的教育以及品德方面的引导。以往的传统武术套路中除了有一定的攻防技击性之外,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美的观赏性,而且还拥有一定的艺术成分。它与人体的气息吐纳密切相关,所以除了对人们有一定的健身意义之外,更多的还具备较好的养生功能。我国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才孕育了我们国家独有的武术情结,使之已经深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武术在我们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是一种情结,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代表着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同时还能够强化我们的民族荣誉感以及民族自尊心。

二、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取向

(一)健身价值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随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多数人们处于一种快节奏且高效率的较高压力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存在身心疲惫的问题,甚至有的人处于近乎崩溃的亚健康状态,因而如何保证自我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生活目标。在这种现实条件的影响下,不同类型的健身体育运动快速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传统武术就是在现代人们的选择之一。对于传统武术来说,其体系构成比较庞大,而且流派众多,其中涉及到的功法运动又存在典型的多样性,运动的形式具有快慢结合,刚柔结合以及动静结合的特点。所以适合于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身体条件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从传统武术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传统武术。除此之外,传统武术其中还包含着吐纳等内容,除了运动方面还涉及到很好的健身养生功能,这样人们借助传统武术的练习可以实现放松身心健康,取得较好的养生的效果。

(二)教育价值

从传统武术的引导层面来看,实现一定的教育价值可以说是实现武术价值的根本归宿。通过传统武术来进行教育体现出了本体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对于武术来说,其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明显不同,它高度的统一了身体层面的教育以及文化层面的教育。传统武术不仅仅是技艺,更多的还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涉及到了哲学方面、美学方面、伦理方面以及医学方面等诸多的传统文化。所以在传授武术的过程中,除了技艺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道德修养,人们通过传统武术的练习能够充分的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等内容,可以起到理想的文化教育引导作用。

三、结束语

传统武术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生动形象的活动。结合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来看,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一种对于我们对自身文化发展的把握,能够维护我国的传统武术文化精华。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够从历史中看出一味地的固守自己的传统武术文化是一种不科学的行为。积极地引导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不断地挖掘自己的传统武术文化创新性,同时又能够保持自己的优秀武术文化特色,才能够增强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提高其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休闲的失落: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憾[J].体育文化导刊2007:(1).

[2]王岗.休闲:体育文化的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11月13日,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的《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提出鲜明的观点――“他们不是旁观者”,以此回应2012年11月中国社科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中民营企业仅得15.2分,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报告”认为,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正朝良性方向发展,一部分家族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与自身经营发展联系在一起,将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

然而,就在“报告”第二天,中国社科院再度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3)》显示,民营企业仅得17分,不仅大幅落后于国有企业,而且也被外资企业“反超”,成为三类企业的最后一名,依然没有停留“旁观者”的席位上。

究竟该如何看待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并不是记者急于寻找答案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间,如何看待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的贡献,如何理解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势,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重要作用的实质是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

首先需要厘清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目前贡献了全国大约60%的GDP,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

“家”之传承――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动力

已经有125年历史的李锦记集团,可谓中国家族企业的常青树。作为第四代传人,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董事长李惠森认为其家族“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企业的心态、心智、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李锦记创业、发展125年的总结,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道德文化的结晶和瑰宝,是李锦记集团践行社会责任的源泉和动力。“思利及人”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做事先思考如何有利于我们大家”,不仅在企业管理、家族传承中可广泛应用,更应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起到规范作用。

正因如此,李惠森和他的企业的员工共同努力,从2007年到2013年的6年间,连续6份社会责任报告,完成了社会责任认知体系,建立了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了社会责任承诺,并将社会责任全面融入与企业运作的过程之中。

“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有“家文化”在,就有真正的主人翁意识。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对记者说,我们是真正有主人的企业,让家族企业成为百年企业,是让我兴奋而充满激情工作的最大动力。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优秀家族企业的最大魅力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积淀和传承,这种文化可能没有漂亮的词语,但却融入家族企业之心。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企业家说,在我创业的时候,我的父母嘱咐我,凡事都要摸摸自己的良心。而良心正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所倡导的道德、透明、公平等等的集合。

“国”之兴旺――家族企业社会责任追求

“家国相依,以国为大”,是许多民营企业家的真实心声。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教育是一国兴旺之基。在均瑶集团发展起来之后,开始涉及教育领域,探索开放式素质教育模式,致力于打造“百年名校”。学校拥有优秀的教育质量,但却不是富人子女的“专利”。王均豪说,在教育上的投入没有盈利,我们是在创新公益模式的社会教育。“均瑶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

贵州百强集团董事长张之君认为,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效益和利润,还包括企业的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产品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企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力。张之君说,百强始终把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置于同等的重要位置。

“感恩”,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声音。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社会,感谢支持企业发展的所有人。正是这种感恩之心,让他们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让顾客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把顾客利益、员工利益和股东利益、社会利益都能够做到平衡,共同履行责任创造美好生活。

“天下”兼济――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未来

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2年,来自各类企业的捐赠474.38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捐赠275.06亿元,占企业捐赠的57.98%。而且,自2007年有全国性的捐赠统计以来,民营企业的捐赠数额一直都占据企业捐赠总量的一半以上。

众多家族企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担当着扶危解困、兼济天下之责。汶川大地震之时,均瑶集团旗下吉祥航空携手其他企业和公益组织,第一时间为灾区运送千斤顶、药品、帐篷、食品等急需物资,构筑起空中的救援线。雅安地震之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创新公益模式,公司的“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雅安护理班,为学生们提供全额学杂费、住宿费及生活费,除了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外,护理班还将开设“思利及人”道德素养和“养生固本,健康人生”健康理念课程,三年课程结束后,雅安护理班的学生们将有望在当地就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地震中受伤的群众进行康复治疗……这样的故事在家族企业中数不胜数。

匹克体育用品公司主席许景南有着一个执著的“天下”梦,就是在与众多强大的国际公司的竞争中“创国际品牌,为中国争光”。许景南深知,创国际品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匹克人的共同努力。“就我个人而言,我宁可死在奔向国际化的路上,也不愿躺在国内市场的功劳簿上晒太阳”。在谈及“匹克和其他国际知名品牌相比的优势”的问题时,许景南说,匹克的管理体系、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我们把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同样视为“匹克人”,“一家人”,就是我们竞争的优势。

家、国、天下,是优秀家族企业的发展写照,也是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诠释。

第6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今天,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我们寻求文化多样化发展、谋求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除需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之外,还需建构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对外可以确立中国自身的文化品格,构成与异域文化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的基础,进而改变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机制,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搭建更为宽阔的交流平台;对内可以实现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相互认同,消解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分化与对立,从而确立本文由收集整理一种全社会普遍信守的文化理念,以实现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着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它主导着人们普遍的文化认同倾向,所以,文化的价值观并非只是经典文献中的理论学说,而是绵延在普通百姓世俗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恒久的历史传承性。

(一)和谐,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万物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内在依据。中国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滥觞于尧舜时代。《尚书》就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周易》中也贯穿着“天下和平”的政治理念。先哲的目光遍及万邦,所向天下,反映着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对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协和”、“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对国家社稷安定繁荣的无限期望和对万邦归顺、诸侯称臣的和谐天下的向往。时至春秋初期,管仲明确提出“和合故能谐”的和谐观念。他认为只有协调、合作才能达到和顺、和睦、和谐,反之则会失度、失衡、失败。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思想家,管仲特别强调“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灾害横生。管仲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他的“察和之道”。他把君臣之间、上下之间,百姓之间的和睦相处看作是国家政令通畅、政治昌明的文化标志。在法律制度并没有建立的古代社会,《管子》中提出的和谐之道不仅具有引导国家政治的社会意义,而且这种推及家庭伦理倡导父母、夫妇“不失其常”、“中和慎敬”和谐思想,在客观上也为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价值观的实现敷设一条从个人到家庭,直至社会的基本架构。

在《管子》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观,人际之间和睦相处的伦理观,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观之后,道家哲学以“道生万物”为核心理念,对中国和谐文化的价值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延展。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阴阳两极对立基础上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一系列具辩证思想的基本命题,扩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将和谐从一般社会层面提升至哲学高度,赋予和谐理念更为普遍、深邃的哲学内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无论是讲人类社会,还是讲客观世界,都是建构在“中”“和”的基础之上。在儒家的自然哲学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达道”,只有“中”“和”一致,才能实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谐天下(《礼记·中庸》)。在思维方式上,孔子一贯秉承“执两用中”之道,反对偏执、极端的思维方法,倡导在相互对立的两极状态中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间状态,以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并非以取消事物个性差异为前提的。实际上,孔子所谓的“和而不同”强调的正是在保持自我个性精神基础上的和谐与统一。《国语》中记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的也是不同事物之间只有在保持多样化前提下,才能生存发展。如果完全趋同,和谐就失去了相互协调、共存的基础。

中国古代哲人还特别善于把精深玄奥的哲学理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进行生动的阐释。如《左传》所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这看似讲的是最寻常不过的饮食烹饪,实际上是以烹饪为例,强调众多差异性事物的中和汇聚是和合的基本要义,进而明确了事物之间各自的差异性、个性是和谐共生、相互发展的基础。所以,和谐并非要取消原有事物的自身品格,而是在相互认同基础上中和、融会。东汉史学家苟悦《申鉴》也认为君子应当“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纳和言以平其政,履和行以平其德”。“和”在此讲的并不是二者相加之和,而是和谐、和顺、和美、和睦之和。这表明中国的和谐观念是古代哲人有感于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而作出的理性升华,是东方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群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亦表明,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并非局限在国家政治、艺术美学与伦理道德等形而上的观念层面,也体现在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本身便是多种观念形态的多元统一,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与生活智慧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真诚憧憬和不懈追求,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一笔精神财富,具有承传与弘扬的历史意义与恒久价值。

通观中国古代美学史,我们会发现其中蕴涵着一种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即以“和”为美。以“和”为美不仅涉及艺术的表现形态与艺术风格,还关涉文艺与自然、社会、政治、伦理等相互联系的重要问题。在《中国美学史》中,李泽厚、刘纲纪曾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概括为高度强调“美与善”“情与理”、“人与自然”的统一,可以说揭示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精神主旨。但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强调的所谓“统一”,并非仅指对应物间的交融、汇合,而是始终强调在对立两极中持不偏不倚的中间取向。由此探寻下去,我们还会发现,以“和”为美的美学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翕然相通。《周易》日:“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上经),其“大和”意指和谐的最高境界,正是古人对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由衷憧憬。荀子曾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亦云:“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循天之道第七十七)他们都把自然万物的生衰兴灭视为“和”的最终结果,认为“和”是整个宇宙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古代思想家心目中,“和”已成为一种具普遍意义的本体论命题,是万物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内在依据。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按其本性来说就是和谐的,而最高意义上的美就在这种和谐之中”。在此基础上,古人还推导出一套立身行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提倡以中庸之道为核心内容的人生哲学,从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赋予“和”以主体的人格意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和”即成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内在尺度。《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又指通过音乐而达到的人际之间亲善友爱的人伦关系。孙家正曾以北京故宫的核心建筑为例,说明它们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这三个大殿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本的价值观。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及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在文化精神上一脉相承,在思想方法上相互一致。和谐是以中国哲学观念为支柱、以普遍的社会心理认同为根基的核心价值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为儒家首倡。后来人们把“仁爱”的思想观念提升为世俗社会应当共守的一种人伦秩序。使“仁爱”思想从经典文献的字里行间走向民间世俗生活,“仁爱”的价值观即变成一种躬身践行的生活方式,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活动。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传统,来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对人们未来的社会实践具有引领与导向作用。所以,对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承传,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不能脱离人们具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仁者所以为人所仰慕,仁学所以被人所敬奉,首先在于仁学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爱人之学”。据考:“仁”是人字的复体,与任、妊同源。古时怀孕称“仁”。“仁”即引申为育人、养人、助人、爱人之意。阮元说:“仁之意,人之也”,就是说仁的本意即以人的方式待人。

“仁”的概念早在商周时代即已出现,《尚书》便有“克宽克仁,彰信兆民”的记载,说的是统治者如果能宽能仁,便能够昭信于万民;周代的政治哲学普遍认为“仁”与“和”是相辅相成。《礼记》指出“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经解第二十六)那时的人们把和、仁、信、义、德、贤看作是社会道德规范在生活不同层面的具体映现。事实上,中国古代倡导的社会和谐、人际和谐总是以“仁”为基础。所谓“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就是说为政、修身、修道均要以“仁”为根为本。然而,作为“天下之表”的“仁”与“天下之制”的“义”,以及柔如杞柳的人性,在诸侯纷争的岁月里怎么能够抵得住“争夺相杀”的刀枪剑戟,怎么能挡得住“驰骋疆场”的金戈铁马?所谓“终身之仁”和“数世之仁”(《礼记·表记第三十二》)只能是身处战乱中的人对伦理化良辰美景的无限憧憬。就连孔子也不得不惊呼“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孟子亦慨叹“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正因如此,“仁爱”的理想境界才令人们备加珍惜,分外向往,“仁爱”也就成为人类对现实世界进行文化救赎与道德重构的理想之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为孔子首倡。孔子认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他在《礼记》别阐述“爱人之仁”的重要地位与核心价值。他认为“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成其身”。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一直为后人所敬重与承传。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就把“仁者爱人”的观念提升为世俗社会中应当人人共守的伦理秩序和价值准则,使“仁爱”思想从经典文献的字里行间走向民间的现实生活,把“仁爱”的价值观变成了一种躬身践行的行为模式,能够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活动。此后,荀子也提出了“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的观点。在他看来,历史上的兵戈相见是由于“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所以,兵戈之战,常是“禁暴除害”之战。汉代董仲舒在承袭《礼记》中“仁以爱之,义以正之”(《礼记·乐记第十九》)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卷第八·仁义法第二十九)的思想,揭示出爱人与律己的内外关系,并把仁爱思想与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相互联结,升华出“仁者爱人,义者尊老”(卷第十三·五行相胜第五十八)的社会伦理观念。

统而观之,中国古代历史中,墨家提倡的“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社会历史观,董仲舒强调的“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的“圣人之善”(卷第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唐代韩愈提倡的“博爱之谓仁”,柳宗元推崇的“柔仁博爱之道”,宋代欧阳修标举的“大仁博爱”,苏轼盛誉的“博爱临民”,苏辙赞许的“温良博爱”,朱熹呼吁的“以博爱为仁”,包括近代维新派政治家谭嗣同提出的“仁以通为第一义”的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古的“仁爱”思想体系。尽管诸位论述的意旨并非完全一致,但就其思想价值取向而言,都表现出对“仁爱”思想的承传与信守,进而可能成为一种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延展中国文化版图的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除了体现在社会政治、历史哲学、艺术美学、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最终也呈现在世俗生活之中,即与人伦纲常及基本的生活规范与文化习俗密切相关。不论是儒家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还是道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从不同角度对仁爱思想进行生动表述。固然,“仁”在传统文化中包涵多重涵义,但“仁”最核心的价值意义乃在于“爱人”。

事实上,作为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孟子提倡的“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不仅在于省刑罚,薄税敛,还在于力主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极大的热忱描述了五帝时代帝喾高辛的“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的盛景;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的佳境;禹“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的政德;周初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的仁政。被司马迁称誉的“盛景”、“佳境”、“政德”,其实都是“仁政”的代称,“仁爱”之治是他们共同的政治美德。这种“仁政”的治国思想与西方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所崇尚的治国观念截然不同。显然,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仁爱”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世俗生活的现实要求以及对未来前景的美好憧憬,并体现在哲学、社会、政治、伦理、审美等不同精神领域中。它既是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基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资源,成为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无形力量。

(三)在中国经典文献中。“自然”并非仅指客观自然界本身,而是指天地万物自在的生命状态和变化规律,是与“天地之道”、“天下之道”相对应的事物自身的内在属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皈依自然的思想。不仅指人类对自然界的敬奉,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自然规律的遵守与对自然状态的顺应。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自然”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的观念具内在逻辑联系。在中国古代,天意是超越任何法度之上的最高道德范畴,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而“天”又与“人”相通、相合,正所谓“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强调的自然,不仅指客观自然界本身,还包括“天地万物”运动的必然规律,是与“天地之道”相互联系的客观法则。中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并把对事物自身规律的把握程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是否合理的标准。西汉董仲舒还提出“为仁者自然为美”观点,把仁爱视为美的自然呈现。基于对“道法自然”价值体系的尊崇,魏晋时期的思想家也提倡“崇尚自然”的哲学观念,珍重生命的个性价值。明代思想家李贽挣脱传统观念的桎梏,提出“以自然之为美”的观点,强调艺术创作要“发于情性,由乎自然”,使“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他的美学主张对明清美学和明清小说创作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延展与演变。

由此可见,崇尚和顺、自然之美,注重文艺作品表现的和谐、兼容、相济、自然而然,无疑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思想,也是文化价值观在审美领域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蔑视雕琢、造做、堆砌的艺术,崇尚自然、流畅、完美的艺术。“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皈依自然,崇尚自然既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所以,在中国经典文献中,“自然”指的是天地万物自在的生命状态和变化规律,是与“天地之道”、“天下之道”相对应的一种事物的客观属性。所以,我们在追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时,应特别注意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皈依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敬奉,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自然之道”是顺应客观规律的自然宇宙观和文化价值观。

从道法自然、皈依自然到崇尚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在不断传承、通变、更新过程中日臻完善,体现出顺应事物自身规律和历史必然趋势的价值观念。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荟萃了历代朝野的精神与智慧,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吐故纳新,其精湛部分代代传承,从而获得了恒久性与普适性的文化价值,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宝贵资源。

第7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刹析。

1中国传统武术与道家思想的发展渊源

1.1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1.2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人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2.1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中华武术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而武术理论中的“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正是从“道”的思想中领悟而来。“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思想指的是武术的动作是从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一定的路线演变成千万个技术动作,而千万个技术动作又通过长期演练最后达到形成一种形神合一。这种形神合一就是武术训练阶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观点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宇宙生成论,即“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演化出了天地万物;同时又是本体论,即“道”是世界天地万物的总根据。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拳术理论也是如此,武术种类虽然千变万化,而它们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将中国武学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顶峰。所谓武学最高境界实质也就是摆脱武术招式的束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无招胜有招”。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和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就是说道生养万物,哺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成长了万物却无意做主宰。万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预。从形式上看,道是无为的,自然而然的,这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

2.2气论与武术的关系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家学派虽然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给道一个合适的命名。道家为了表述本体观,用“气”字来代表万物的根本,来体现“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气”是庄子对老子“道”的具体化。庄子认为,构成宇宙的本体是阴阳之气,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聚合,而万物的灭亡,则是阴阳之气的离散。“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被看作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的本体与精华所在。气与养生更为密切,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庄子本人也非常注重养生,他的养生基本方法是,“合斋”与“坐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武术养生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武术养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人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都是武术内气炼法。 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音神为修炼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气、吐纳、服气等养生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气功”,是道家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种养生方法。道家气功特别是内丹功被广泛融于武术体能和技能锻炼中。道家气功同武术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变革和跃进。

2.3天人合一论与武术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谓“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违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严格遵守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武术练功十分重视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方法,来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只有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道家强调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应该要遵从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武术主张从大自然的生物与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武术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创造出新的武术动作。如大鹏展翅、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神龙摆尾等拳术术语。又如五形拳是根据虎、蛇、猴等五种动物的攻防动作创出的。形意拳更是依据道家“五行”之说立论,用“五行”与“五拳”相配,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劈、崩、钻、炮、横”五拳。习武要与社会和谐相处,要先立德后学武。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所主张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在武术中则表现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武术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习武与比武中点到为止,避免致人于死地;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以门派规矩约束人的行为,维持武术内部的和谐平衡。武术将人体视为心与身是统一,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锻炼。内外兼修、和谐发展,绝不是为了培养争勇斗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第8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综艺娱乐节目;价值体现

作为大众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之一,电视从诞生之初就显现出强大的娱乐功能。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渗透至电视节目,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思考。2008年湖南电视台的《天天向上》栏目,就是以娱乐化节目形式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典型。观众在看节目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娱乐节目中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流行较晚,可视为由电视文艺节目发展而来,但电视文艺节目情节相对死板,节目内容单一,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而电视娱乐节目突出娱乐功能,内容、形式都极其开放和自由,更注重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调节社会气氛,缓解生活压力,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电视荧屏当中的主流内容之一。

一、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义、分类及影响

电视娱乐节目由于种类繁多,因此做出准确定义很难。一般学者都认为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新形式,较之传统综艺节目,它更具有纯粹的娱乐性、游戏性、消遣性、商业性和大众性。”[1]电视娱乐节目可以细分为以观赏为主的晚会型节目;与观众互动中形成娱乐氛围的益智型节目;以竞赛项目为核心的游戏型节目;以纪实手段完成的真人秀型节目;以满足观众的表演欲望并为其提供舞台的表演秀型节目等多种节目样式。电视娱乐节目对受众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精神层面上对受众的影响

现代生活使人们身心疲惫,娱乐节目中营造的轻松面孔,灿烂的笑容,青春的场景等,将观众从压力重重的现实生活中暂时解放出来。统计发现,具有较高收视率的娱乐电视节目,多倾向于在简单类型的节目中增加文化含量,使之在娱乐同时增加受众对某种知识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受众的视野。同时委婉表达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与强调,通过电视节目“温柔”的让受众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2、交流沟通、缓解孤独的作用

通过电视娱乐节目看到另外一些快乐的人们,受众会有感同身受的愉悦感觉,这一愉悦是基于现代人的日益上升的孤独感。特别是出生在80、90后的年轻一代,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更加依赖电视的陪伴。而电视节目使那份孤独感得到了想象中的稀释。它们可以让受众在压力的社会感到平衡,把焦虑和孤独的状态降到最低,从而重新找到一种生活上的乐趣。

二、娱乐不“愚”乐,提升节目文化内涵

当前我国很多电视娱乐节目都是复制国外的节目模式。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娱乐,这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文化修养,知识储备,社会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关系。拥有“娱乐口碑”的湖南电视台的副台长梁瑞平说道,照搬照抄的电视节目太多,成功的寥寥无几。没有自己的文化创造力,脱离本土百姓的情感,往往会导致节目走向另一个极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及其重要和迫切的。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娱乐电视节目虽然是以娱乐方式播出,但是其内涵和主流的思想不会变化,从正面用娱乐的形式烘托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有可能在受众中形成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舆论氛围。

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对接。就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言,存在问题之一是广大群众对民族文化所知甚少。娱乐化的电视节目想要让中国传统文化渗入,就必须通过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观众更好的去接纳它,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灵魂性的东西,内核的东西,我们应该用一种鲜活的,有青春生命力的,甚至是有活力的节目形式,与受众互动,达到心灵的某种共鸣,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出来。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电视娱乐节目的融合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时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光辉与荣耀。中国传统文化,毋庸置疑,就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近些年迅速发展,呈现出一批优秀娱乐节目,比如《国学堂》《天天向上》等,节目节奏轻松活泼,人们在休闲娱乐甚至在游戏中就了解到文化知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受众对娱乐节目的忠诚度,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对节目收视习惯相结合,传统文化在这种“娱乐”下成为了一种谈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确实有对这种谈资积聚和储备的需求。[2]同时在观看过程中获取了平时不会刻意去学习的知识或者常识。电视媒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它更新了以往人们心里对传统文化的刻板成见,以娱乐的方式重新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在这样“浸入”式观看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融入传统文化色彩。

以《天天向上》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娱乐节目弘扬传统文化的制作定位。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是由湖南卫视打造出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于2008年8月4日首播。该节目用多种形式来传播中国千年礼仪之邦的礼仪文化。氛围欢快轻松幽默,兼有“策”的神韵,更有发扬中华美德的社会责任感。该节目创意的出发点是:中华自古为礼仪大邦,然而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渐消失,如何让国民在轻松收看节目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借此发扬光大,是节目定位的深度体现,也是节目创建的背景。

《天天向上》虽然是以娱乐脱口秀为主导形态,但却融合了其他众多节目的表现元素,集多种特点于一身。节目的主题固定为礼仪公德知识,内容上有风格各样的嘉宾秀融合脱口秀的形式开场,用栏目剧的形式来演释和诠释生活中常见的礼仪知识;再加上跨国界的嘉宾访谈互动环节。让世人更加了解中华礼仪节目本身包含了公益性,教育性,知识性。

四、电视娱乐节目的品牌经营需要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充实节目

在众多电视娱乐节目中,能保持稳定收视群体的往往是品牌化鲜明的节目。当前十分激烈的电视收视份额竞争中,只有建立品牌节目,才能留住观众,站稳脚跟。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引入,实质上是娱乐节目本身的一种节目形式的升级,即用文化的概念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达到商业的价值,这也是媒体的经济效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人们常片面的认识为形式化的恪守成规;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众多,遍布百姓生活。媒体在电视节目策划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使节目的形式更丰富,更具可看性,也在重新发掘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天天向上》栏目为例,提倡礼仪文化为主旨的节目,在寓教于乐中让受众轻松认知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美,休闲娱乐中也增加了一些文化的内涵,达到了教育与娱乐的双重效果。

毫无疑问,电视是一种文化的媒介,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节目,必然负载着复杂的文化意义,电视媒介有责任为大众构建一个良好的媒介文化氛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类的娱乐节目创造了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的平台。随着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的热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风开始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崭露头角。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和融合,使单纯娱乐性质的电视节目增加了高尚审美和深厚文化底蕴,从深层意义上讲,也提高了节目自身的生命力。

中国电视传媒业的发展,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塑造中国娱乐电视节目,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以娱乐化的节目形式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起到了双赢的效果。电视对传统文化的责任,与其自身利益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在协调与平衡中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因此从电视娱乐节目的视角探讨现代电视传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有意义。[3]它对于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取向与栏目策划具有积极而向上的影响。

【注 释】

[1] 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信训.文化传播新论:以历史与现实为镜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康宁.教育电视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范文

【关键词】师资培训 中小学教师队伍 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国学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培训、理解、转换,透过课堂潜移默化地传授于学生,这对于中小学生进行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现状,笔者设想在“国培计划”等高规格、高标准的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中引入传统文化课程,探索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目前师资培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师资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专业水平扎实的教师队伍,为中小学提供优秀师资,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当前的教师培训非常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对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我们进行专门的调查,发放100份匿名问卷,75%的教师认为目前培训更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传统教育内容涉及却很少。82%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培训内容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的安排,这更有利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95%的教师希望在培训当中能安排一节国学课。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来获取传统文化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就目前来说,很多教师没有读过《 孔子 》《 孟子 》《 韩非子 》《 论语 》等包含传统文化智慧的名著。而一个具备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自身就是一本内容深厚的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博大的胸襟、丰富的内涵,是激励学生奋斗向上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重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

2.课程设置倾向性严重,传统文化教育缺乏

目前师资培训课程的设置,更偏重于专业性,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非常少。在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总量上都存在着传统文化不足的问题,在认识上也缺乏对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高度重视,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革新,加强传统文化的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在培训中,教师更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教学技能的提升,忽视对人文素质的需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承载着升学的压力,部分地区的教育局规定评优评职称要同继续教育学分挂钩,要求教师在一定年限之内完成规定的学时和修满规定的学分,要完成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网络等模式的学习任务,可见,教师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之下,有的教师将培训当做是为了完成学时学分评职称,并没有真正地把握培训的实质,让培训流于形式。

二、在师资培训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厚渊源的历史、博大的哲学思想、伟大的科技发明、辉煌的文学艺术等给我们精神的享受和物质的支持。中华民族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宝贵资源,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等古代优秀的哲学家,用他们的智慧总结人类历史存在发展的精华,他们的哲学思想影响着至今的中国甚至世界。《 诗经 》《 楚辞 》《 春秋 》《 论语 》《 道德经 》等古代文学构成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凝结了古人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留给了我们诸多文学盛宴,让我们吸收其中的精华并将其不断地传承下去;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还有流传下来的音乐、舞蹈、雕刻、绘画、书法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对美的鉴赏能力,等等。这都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民族的发展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进爱国主义情怀,为建设好祖国尽自己的力量。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承载着教育兴国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由于目前中小学教师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的压力,教师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传统文化知识包含了语言文字、道德伦理、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广博的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是有助于教师加深传统文化的积淀,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接受不同角度的知识,扩宽视野,提升认识高度,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二是传统文化所包涵的民族精神,能激发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他们在课程上将这种民族认同感渗透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操。因此,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