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餐饮危机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做好我市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市卫生局将这项工作列为卫生工作重点,制定了《通化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以卫生局主管局长为组长的我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卫生监督所也成立了由所长、副所长等组成的我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验收小组,并根据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不同特点,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具体部署和统筹安排,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实施办法和时间进程、操作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集体食堂和100m2以上的餐饮业、宾馆、饭店、招待所。在工作开展中,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到量化分级管理的先进单位现场考察,学习。我市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做到了目的明确、任务清楚、分工详细、环节紧密、程序严谨。
宣传法规是依据
为做好我市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市卫生监督所专门编印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宣传材料,并下发到了各管理相对人员手中,还利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以新闻、字幕等形式向社会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广泛进行宣传、动员,使群众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在餐饮单位实行的A、B、C、D四个信誉等级的评定、实行信誉等级挂牌经营等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和理论上的了解。在倡导消费者知情选择的同时,调动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争创食品卫生A级单位的积极性,促使企业主动改进自身卫生管理和提高诚信水平,营造了我市积极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强化培训是前提
对监督员的培训:卫生监督员统一接受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员培训,并参加了有关内容的考试,使监督员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开展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对监管单位的培训:多期召开量化分级管理培训班,让监管单位明确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开展形式、申报程序、评定标准、时间安排等以及我市目前的食品卫生现状等。由于宣传到位、指导具体,广大餐饮业户对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都十分清楚,积极配合。
指导到位是基础
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是在总结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科学管理体系,它不同于以往的争先创优活动,而有着严格的评判标准。在严格强调硬件设施配置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立和落实良好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们先后选择不同条件的宾馆,大中型餐饮业,单位食堂和中、小学校、托幼园所食堂作为试点,各有侧重,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大多数餐饮单位、学校、托幼机构成立了量化分级管理专项工作小组,责任落实到人。根据量化分级管理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分,找出不足并立即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各项适合自身特点的卫生制度和自查制度,并具体落实每一项工作。
我们加大指导力度,对于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到位的,主要是指导企业制定“工位文件”,落实从采购进货到食品加工,从食品售卖到剩余饭菜的处理,从餐具消毒到库房管理,从灭鼠灭蟑到餐后垃圾处理等管理工作。对于硬件设施不到位或限于布局难以调整的,主要是指导企业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添置必备的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做到流程由生到熟的合理布局。在同一单位,监督员和企业负责人反复现场勘查,提出修订方案,直到项目落实,监督机构和被监管单位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上所形成的共识,以及积极努力是前所未有的。
为贯彻落实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国务院施行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现将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享受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保险福利待遇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含离退休的伤残军人, 下同),伤口复发治疗期间,按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医疗待遇保证治疗, 不应采取医药费包干的办法;其工资(离退休费)发放、工资(离退休费)调整和福利待遇,也按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治疗期间的待遇办理。
二、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伤口复发住院期间,由所在单位按因公(工)伤残人员住院规定的伙食费补助标准予以补助。经组织批准,到外地医疗和安装假肢的,其医疗,伙食、住宿、交通等费用,按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待遇规定办理。
三、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经医院证明( 在企业工作的,还需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伤残情况符合因公(工) 伤残人员退休条件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因公(工)伤残退休待遇。
关键词:餐饮业品牌经营国际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36-02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餐饮业发展的现状
后危机时代(postt-nancial-crisis era orpost-crisis era)是指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经济危机后,各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地刺激了经济,世界经济重心转移也为亚洲经济合作提供了新契机,尤其是中国餐饮行业已经成为投资热点,不同水平、不同档次的餐饮企业已经基本形成全方位市场竞争格局,很好地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烹饪协会的2009年度餐饮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餐饮业零售额约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每月零售额超过1300亿元,增长率稳定在144%吨1.6%,其中,1月份餐饮业零售额1625.6亿元,增长21.6%,预计2010年餐饮业营业额有望达到2万亿元。居民餐饮消费方面,以北京市统计数据为例,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5936元,同比增长6.7%,其中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为1646元,同比增长17%,餐饮消费在各类消费性支出中增幅居前,仅次于交通和通信支出。目前处于资本运作阶段的餐饮连锁企业中,6%的餐饮连锁企业已引入资金或准备上市。有72%的企业已与投资方进行了洽谈。后危机时代,经济运行的稳步回升态势给中国餐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国际市场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市场大、增长快、投入相对少和吸纳劳动力多的特点受到投资方青睐,经济复苏后,餐饮业愈发成为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资本和品牌输出的栽体,越来越多的外国名牌餐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中国的餐饮企业中却缺乏国际化的餐饮集团,中国餐饮企业经营者普遍缺乏国际化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视野。目前,中国大部分餐饮企业是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大规模的产业扩张,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法人治理结构短时间内难以全面建立。同于综合素质的局限和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牵制,一些企业没有开展国际化的视野。另一些企业则将经营的重心放在房地产等其他领域,影响了产业国际化的步伐。国内餐饮品牌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全聚德”、“东来顺”等百年老字号企业虽享誉海内外,但也仅仅屹立于神州大地,进军国际市场依然是日后之事。“小肥羊”、“大娘水饺”等后起之秀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国际化战略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国际扩张基本没有形成规模。海外的中餐业主要是海外华人华侨谋生的手段,还未上升到产业运营的层次,也不能代表中餐真正的实力和水平。总体来看,中餐的博大精深与中国餐饮业在海外的地位与影响极不相称,中国餐饮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待于今后逐渐提升。
二、我国餐饮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面对外国餐饮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依靠经验型管理和传统作坊式经营的中国餐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略显缓慢。探究产业发展模式,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连锁经营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连锁经营方式在餐饮服务业的广泛运用,是规模经济和科学管理的成功体现。但是,目前我国餐饮连锁经营的总体规模依然较小,经营管理水平也与规范化、科学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盲目扩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连锁经营的快速扩张之中,经营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也十分明显。一些企业急于开展特许加盟业务,缺乏精细管理。导致了分店之间菜品质量和服务标准不规范,企业急功近利地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或者单纯追求规模增长,反而削弱了连锁经营的统一性,损坏了品牌形象。国内以连锁经营模式见长的国内知名餐饮企业,如“小肥羊”、“马兰拉面”、“大娘水饺”等。营业额与国外餐饮集团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第二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型增长,层次内涵有待提升。我国餐饮产业规模扩张较快,但层次内涵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餐饮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的扩张。基本处于产品销售阶段,大部分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内涵缺失,对文化的挖掘和资源的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国内餐饮品牌的核心内涵不明确,不突出,不合适,甚至没有。充分挖掘、弘扬传统文化内涵,将饮食从果腹到艺术,从物质到精神转变,追求深层次的文化品住,创建品牌是未来餐饮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第三,人才短缺的制约作用明显。人力资源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其他行业相比,餐饮企业人力资源更为复杂。首先。高端人才缺乏,先进的餐饮产业应是集文化、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现代企业,而真正能够把财务理论、餐饮理论、烹饪技艺等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型人才真是少之又少。其次。基层餐饮服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由于较高的劳动强度和薄弱的知识结构,大部分员工缺乏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和科学的职业规划,基本满足于现状,影响企业发展。除此之外,企业人员流动频繁。员工流动过于频繁会带来培训、管理成本过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不仅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促进我国餐饮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国际知名的餐饮集团基本都是跨国公司。“麦当劳”、“百胜”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成为美国文化强有力的传播者。而虽然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也具有“烹饪王国”的美誉,但中餐“走出去”的步伐缓慢,中餐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促进我国餐饮业国际化发展方面,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推行TCS战略。TCS是英文TotalCustomer Saesfacfion的缩写,意为“顾客全面满意”。在开放式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争夺顾客,满足顾客需求。餐饮业是传统的生活服务业,为顾客提供的不应仅是果腹的食物饮料,还应有愉快的用餐经历和体验。而愉快的用餐经历是由美味佳肴、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等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国外餐饮企业在推行TCS战略、维护顾客忠诚度等方面做得十分成功,而中国餐饮企业在国内尚且做不到这一点,何论征服国外顾客。因此,只有推行先进的经营理念,正确理解餐饮业的服务内涵,才能了解从哪些方面提高竞争力,应对国外餐饮企业的进攻,并使我国餐饮企业走出国门。
第二,注重品牌经营。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之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已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锐利武器,是实现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餐饮品牌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加深餐饮者印象和唤起餐饮者美好感觉,同时也是与其它餐饮企业区别开来的重要特征。一个餐饮品牌如果拥有其核心价值,往往可能成为餐饮行业里某类产品的代名词,具有很大的联想力。因此,餐饮品牌建设的中心工作就是清晰勾勒出品牌的核心价值,然后力争把核心价值刻在餐饮者的大脑深处。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西方国家消费者对此充满兴趣和好奇,这正是中国餐饮企业大可善加利用之处。以饮食和文化相结合,创建中国化的品牌,借助中国文化和品牌的力量推广中国的餐饮业发展。
(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本文在阐述餐饮品牌与体验营销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餐饮企业品牌体验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餐饮品牌感知质量差,缺乏持久的核心产品,品牌缺乏文化内涵和餐饮品牌知名度低等,由此提出了完善我国餐饮企业品牌体验的策略。
关键词 :餐饮企业;品牌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097-02
一、有关餐饮企业品牌体验的基本内涵
(一)餐饮品牌的涵义
餐饮品牌是餐饮企业用来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的名称、符号、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餐饮品牌是外隐要素和内显要素的综合体,外显要素是品牌中最外化、最直观的要素,包括企业名称、标志、符号、颜色、字体等要素,是展示餐饮企业产或品形象的一种外显“识别符号”;内隐要素是品牌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是餐饮企或产品所蕴涵的各种个性、气质、氛围,是品牌特征的高度浓缩、外显要素设计的源泉。
(二)体验营销的内涵
伯恩德·H·施密特(Bernd H .Sclimitt)是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体验式营销的学者。起初,他将美学体系引入营销实践,无意中却抓住了体验问题的特质,使之升华为体验经济的一个营销战术体系,并指出体验营销就是要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及关联等方面,重新定义和设计营销。然而,体验营销的概念表述众说纷纭,未有统一。一般而言,体验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主线,以服务为舞台,以有形产品为道具,营造一种气氛,设计一系列事件,让顾客主动参与其中而产生深刻、难忘的记忆,最终达到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和行为的目的。
二、餐饮企业的品牌体验现状与问题
(一)餐饮品牌感知质量差
良好的餐饮企业应当具备上餐速度快、性价比高、食品安全卫生等重要特点,这也是餐饮品牌的基本要求,而餐饮品牌很难与这些要求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消费者等的餐时间过长,经常是一盘菜已经吃完另一盘还没有上来。另一方面,餐饮业口味和食品安全也难以得到消费者信赖,服务、卫生标准不到位,食品安全的重视不足。作为一个餐饮品牌,其品牌名称、品牌标志等品牌要素都应该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大连的餐饮品牌要素多数缺少一个餐饮品牌应该具有的特点,各项不鲜明,无法使消费者在看到品牌之后产生任何联想,从而做出购买决策。
(二)缺乏持久的核心产品
当前我国大多数餐饮企业仍停留在产品竞争上,并且企业缺乏自己持久的核心产品,餐饮产品质量不稳定。与西式快餐不同,中华饮食品种繁多、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以手工生产为主,饭菜的口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厨师,各个菜的成分配比没有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操作流程,即便是同一个厨师每次做出的口味也不尽相同,烹调过程中个人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很强,科学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由于中餐手工加工的特点,给保证菜品质量的稳定性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品牌缺乏文化内涵
目前国内一些餐饮企业在创立品牌时,往往热衷于追求华丽的包装和浅显的外表,严重影响了其品牌的健康成长。国际知名餐饮品牌麦当劳用心打造了一个“开心快乐就在麦当劳”的形象。这些成功企业的口号脍炙人口,品牌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国内除了“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的全聚德和“吃辣我很有节制”的俏江南等少数企业较为成功外,大多数国内餐饮品牌的文化内涵模糊,不适合,不突出,甚至没有。
(四)餐饮品牌知名度低
根据全球著名市场咨询公司AC尼尔森在2012年的一份对中国消费者的餐饮品牌认知程度之调查报告显示,吉野家的中国消费者认知度为66.5%,麦当劳为92.6%,肯德基为96.3%,但是对于中国餐饮品牌的情况却非常糟糕,最高的马兰拉面才只是占到15.7%。从这份报告中可看出,中国餐饮品牌在知名度上与国外的强势品牌相比而言,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大多的餐饮品牌通常是一些地方特色,多停留在区域范围内,没有真正做到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餐饮品牌知名度极低。
三、完善餐饮企业的品牌体验的策略
(一)注重品牌形象传播
品牌形象的宣传也是餐饮企业品牌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提高企业知名度、如何使顾客对企业有更深的印象这两个问题几乎所有餐饮企业都在考虑。餐饮行业要做到在准确认识自身品牌的基础上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判断,并且要建立与消费者的良好沟通,保持与目标顾客群体利益和兴趣的一致性;同时,品牌形象传播要凸显企业品牌的个性,切忌由于盲目跟风而忽视了餐饮品牌的独特个性和内涵。
(二)坚持创新并巩固品牌
餐饮企业拥有了一个好的品牌,并不意味着品牌经营行为的终止。餐饮市场的需求日新月异,只有坚持创新、紧跟餐饮时展的步伐,才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从而巩固已有的品牌。
首先,要进行餐饮产品的创新。产品创新是餐饮创新的载体,也是餐饮创新的最终目的,在餐饮创新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餐饮产品相关或者与餐饮企业文化相关的一切创新行为与活动都属于餐饮产品创新。
其次,要进行餐饮品牌方式创新。餐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目标市场顾客群体的特点,选择新颖和、别具一格和经营形式、手段、项目、包装,打响自己的品牌,稳定其在餐饮市场的地位。
第三,要进行餐饮研究方面的创新,这是餐饮创新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餐饮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规模庞大、水平过硬的研发基地,这个基地要足以成为企业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决策中心,并致力于成为技术、企业服务以及企业成果的推广基地。
(三)重视危机管理并加强品牌建设
在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危机无处不在,因此,餐饮经营者不得不重视危机管理。危机管理重在防范,当危机发生时,尽量把损失降到最小。首先,要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激励,避免“后院起火”;其次,对媒体要高度重视并迅速沟通,及时公开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处理结果;最后,企业要勇于承担责任、为公众负责。
其实危机处理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危机防患于未然,这样不仅可以使餐饮企业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还可以降低餐饮企业危机处理的资金费用,因此餐饮企业应注重其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价值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个餐饮企业形象的体现。中国餐饮的暴利时代已成过去,大众化和理性消费成为了主流。微利时代的到来,激烈的市场竞争正在提醒处在激流中心的各餐饮品牌,此时此境只有拥有良好的餐饮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将很难再继续生存下去,必将在优胜劣汰中被逐出竞争者的队伍。
(四)实施多样化品牌宣传方式
一是注重餐饮服务特色宣传。餐饮企业应以一流的服务水平、良好的服务态度广泛介绍服务产品设计、服务内容和方式,展示企业优美的服务环境、先进的技术设施,体现出员工队伍的高素质。二是要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通过公众信赖的有影响力的知名人物的消费“体验”来宣传酒店及其服务产品,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三是要公开企业的服务承诺,告之目标和潜在市场群体交通、通讯联系方法,充分利用实质的东西来进行宣传,增强并强化标志性宣传效果。同时,宣传要适度,不可过分夸大渲染,以免顾客期望值过高而事后报怨,进而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品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论某个品牌理念或品牌识别有多好,如果不能深入顾客的心中,那也是无济于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品牌传播。品牌通过有效传播,就可以被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认知,同时还可以实现品与目标市场的有效对接,为其进占市场、拓展市场奠定基础,从而获得增势。
参考文献:
[1] 肖风祯.消费者餐饮品牌选择行为的初评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
围绕某市老钢厂改造项目案例,采用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方法,研究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后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提出3个相应的应对策略:二次改造、强化服务理念、优化运营管理机制。旨在为今后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安全运营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安全运营与管理
0引言
近年来,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数量与日俱增。其中创意产业园改造模式约占所有改造项目数量的49.3%[1]。创意产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写字楼,是旧工业建筑生命延续的新方向。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既给艺术家提供适宜的工作空间,又给新生产业创造发展基地。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创意产业园运营管理模式,且缺少类似园区的安全运营与管理经验,因此,在运营阶段创意产业园暴露出许多棘手问题。本文围绕某老钢厂改造为设计创意产业园项目案例,研究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后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根据危机分布情况,提出应对策略。
1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潜在危机
将老钢厂内生产钢丝的全部厂房进行改造,升级转变为某市唯一的设计创意产业园。它占地面积约3.34hm2,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4hm2,项目总投资1.2亿元。园区以设计创意产业链为核心,整体规划为四大功能板块:“文化艺术交流区”、“LOFT创意办公区”、“配套商业休闲区”、“园林景观体验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由11栋单层旧工业建筑与1栋新建建筑组成。此改造项目的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进入运营阶段;二期工程正处于施工阶段,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潜在危机主要如下。
1.1排烟危机
因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业态的不确定性、未充分重视烟道设计问题、施工过程中赶工期、降成本等,导致在后期使用过程出现排烟危机。以小型城市综合体思想为指导,对老钢厂创意产业园进行规划。将设计创意产业园中5#,7#和8#厂房的一层规划改造为餐饮、超市等服务场所,二层及阁楼层规划改造为办公场所。设计方提供的设计方案为一户一烟道,烟道选用安装成品混凝土烟道,屋面安装无动力风机,以增加空气对流,加快热量散失。但在施工过程中,为节约成本,将烟道合并为三户一烟道。对烟道与墙体交界处的间隙进行灌浆处理,间隙一般为2~3cm,灌浆较困难或无法直接灌浆。由于烟道数量过少,转角多,密封性差等原因,使得现有烟道不能满足餐饮业排油烟的需求。因此,一层餐饮部的油烟弥漫满整栋厂房空间,严重影响二层的公司正常办公;5#厂房改造时为降低成本,将拐角处早餐供应点的烟道口留在厕所里,导致厕所里充满油烟味,严重影响厕所的正常使用。
1.2火灾危机
由于接通天然气管道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大多数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没有与市政天然气管道接通。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采用BOT承包模式,投资人只有20a使用权。为减少项目投资额,以尽快收回投资实现盈利,投资人选择不接通天然气管道的方案,由此造成的困难业主自行解决。但是园区内餐饮类企业约占入驻企业总数量的10%。据实地调查发现,餐饮类企业选用电供热或甲醇燃料,满足日常营业的需求。甲醇属易燃易爆类危险品,操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操作及安全培训;业主独自储存甲醇,缺乏统一管理意识。这种现象造成极大的火灾危机。
1.3采光危机
一般情况下,工业建筑均存在自然采光危机。10#厂房总长度为134m,原有宽度为34m,其自然采光性及通风性差。改造过程中,沿其南侧,砌1.8m花墙,为每户圈建起自身独立的小庭院;沿其北侧采用钢结构加建,以增加建筑面积。原有厂房进深较大,再加上新加建部分,严重影响室内自然采光。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分隔室内空间后,部分空间没有采光窗户,室内光线极差。7#,8#厂房同样存在采光危机,其总长度109m,加建后总宽度达36.8m。将厂房东侧设计为异型加建,加建部分最宽处达8.7m,严重影响原厂房空间的光线。将厂房西侧部分沿南北走向分隔,房间内均无采光窗户。
1.4漏雨危机
在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运营过程中,5#,7#,8#厂房的屋面均出现过漏雨现象。屋面漏雨是房建工程的通病,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施工质量引起的。针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施工特点,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①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大多数并没有获得建筑工人的心理认同感,他们仍将其视为简单的翻修工程,因此导致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懒散、怠慢现象;②单层工业厂房屋面面积较大,屋面防水工序或铺装瓦片工序耗时长,难免出现疏忽、遗漏现象;③旧工业建筑改造往往通过增设屋面天窗的方式来保证室内采光,厂房屋面天窗数量较多(如7#,8#厂房屋面设34个天窗),因此,天窗与屋面胶接处出现漏雨现象的概率较大;④在厂房屋面处设置了多个通风机口,因此,其与屋面连接处加大出现漏雨现象的概率[2]。
1.5通讯危机
由于钢材自重轻,易于加工各种造型,安装方便,能满足改造工程项目的特殊要求。因此,许多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选用钢构件来完成项目的分隔、改建、加建等。如老钢厂改造时选用钢柱、钢梁及压型钢板等材料进行厂房的局部加层、加建工序。以7#,8#厂房为例,耗钢量高达209.84t。但由于厂房内部空间钢构件过于密集,形成了良好的屏蔽系统,严重影响手机信号的接收,造成通讯危机。这对园区入驻企业的日常生活、办公造成很大困扰。
2旧工业建筑改造后潜在危机的应对策略
2.1二次改造
设计方案的优劣关系到前期工作的成败,并继而影响到整个开发项目的发展[3]。根据已投入使用建筑暴露出的问题,审查未竣工或未动工厂房的施工图纸,将相关问题反馈给设计院。但对于已经形成的安全隐患,只能通过二次改造进行完善。通过二次改造消除漏雨危机及排烟危机。漏雨危机可通过更换瓦片、打胶补缝等办法及时进行维修,以避免对其他构件造成破坏。排烟危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烟道进行整改:①密封性差的烟道进行灌浆维修;②对烟道进行改造,并增加烟道的数量;③在屋面增加电机、风管等,电机功率满足使用需求,风机必须配套减震器,以减轻长期震动对屋面造成的损坏,风管采用1.0mm厚热镀铁皮,加工口径为800mm×800mm对接安装,接缝严密,禁止漏烟。通过对“图纸的二次改造”消除未竣工的厂房的采光危机。针对老钢厂改造项目10#厂房采光问题,将10#厂房中跨屋面全部拆除,改建为通长天窗,以提高厂房内部空间的通透性。为消除7#厂房内隔间无采光窗的弊端,采用增大门窗及幕墙面积的方式。以6-1轴至6-2轴交6-A轴至1-B轴为例,三面均开设洞口,尺寸分别为3.5m×4.7m(内含地弹门),4.0m×2.4m,5.6m×2.4m。7#厂房西面选用全玻璃地弹门,以增大采光面积。除此之外,12#厂房开间、进深较大,综合考虑园区内功能划分,将12#厂房设计为展厅,东侧采用钢结构加建,并以幕墙结构作为护结构,以增强厂房空间的光线。由此看来,增大玻璃幕墙面积是解决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采光性差的有效措施。
2.2强化服务理念
通过强化园区服务理念,逐渐消除老钢厂创意产业园暴露出的服务危机。建设与维护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创意产业园内安装信号放大器,以增强园区内通讯信号,减小通讯危机;运营执行部设专人负责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维护、运营等,以提高服务品质[4]。小规模的餐饮店、大规模的设计院、低端的快餐店、高端的英泰行,林林总总的入驻企业共同组成创意产业园,同时他们形成一个小型城市综合体。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管理者必须具备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进而营造有意境、有竞争力、有前景的园区。
2.3优化运营管理机制
运营管理者应优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安全运营管理理论。比如安全管理模式、设施的市场化、园区服务理念、激励和保障机制等[5-6],提高创意产业园的整体水平,打造创意产业园的知名度,树立创意产业园示范品牌。首先,管理部门应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园区商户的日常运营行为。比如商户乱停放电动车、自行车行为,乱倒垃圾行为等。其次,管理部门应建设专业化的运营队伍。运营队伍包含运营执行部、安保部、物业部及资产部等,并定期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一定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清楚,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避免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最后,建立园区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创意产业园入驻商户涉及各行各业,管理难度大,应建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以辅助日常运营管理。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应包含租赁面积、租赁价格、装修信息、转租信息、租赁用途、租赁期间厂房损坏及维修情况、租赁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等。除此之外,运营管理机制还应并入定期鉴定检测旧工业建筑、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及火灾地震应急预案等安全运营方面的内容。
3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老钢厂改造后的潜在危机,将应对策略归纳为二次改造、强化服务理念及优化运营管理机制。在创意产业园的运营阶段,维护、保养改造后的工业建筑物,延长旧工业建筑的使用寿命;完善运营管理理念,统一运营管理模式,打造示范园区品牌,谋划创意产业园的长远发展。许多城市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建设期已基本结束,如何正确运营管理创意产业园,妥善处理潜在危机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武乾 宗一帆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武乾,宗一帆,刘江帆.二线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趋势的研究———结合青岛、兰州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11-14.
[2]黄兵.浅谈房屋屋面漏雨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91.
[3]罗玉轩.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4]朱海霞,杨博,权东计,等.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特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S1):152-162.
2006年,商务部、证监会、外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根据10号文11条规定,“境内公司、企业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内合法设立或控制的公司名义并购与其有关的境内公司,应报商务部审批。”当事人不得以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或其它方式规避签署要求。
目前全球已上市的中餐企业10家左右,在国内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只有“全聚德、湘鄂情、西安饮食”。随着近年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资本市场对标准化程度不高的中餐品牌心存忌惮。
其实,很多餐饮企业对资本都敬而远之。在美国纽约交所上市的重庆餐饮连锁企业乡村基,投资人用数月时间才见识到创始人李红,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是坚定的不上市者。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良好或者只做区域连锁的餐饮企业,稳定的单店业绩可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创业者并不需要太多投资。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餐饮成为肃杀之中PE逆市投资的最重要选择。百胜入股小肥羊、快乐蜂收购永和大王、IDG投资一茶一座、全聚德与小肥羊先后成功上市,给中国内地餐饮业注入一剂兴奋剂。
2008年,俏江南中标奥运竞赛场馆餐饮供应服务商,极大提升了它的品牌知名度。奥运会后,张兰的俏江南与鼎晖创投签署增资协议中,鼎晖注资约合2亿元人民币,占有其中10.526%的股权。投资条款也有所谓的“对赌协议”:如果非鼎晖方面原因,造成俏江南无法在2012年底上市,鼎晖江南有权以回购方式退出俏江南。
除了钱之外,张兰还能借助鼎晖的经验,帮助俏江南做软硬件方面提升。而且引入资本,能真正解决激励机制问题,吸引新的管理人才,凝聚团队力量。
然而2011年8月,张兰却发泄了她的不满,认为引进鼎晖是俏江南最大失误,毫无意义,自己早就想清退这笔投资,但鼎晖要求翻倍回报,双方没有谈拢。这将是典型创始人与投资人的案例对决。
2012年春节前,中国证监会披露IPO申请终止审查名单,俏江南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她的A股上市梦终结。据传在鼎晖的催促下,张兰决定转入H股市场,不料又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新壁垒——“10号文”。
对于PE而言,四年不分红,压力自然也不小。从投资回报看,转入香港资本市场或许并非最优选择。相同行业,港股相较A股估值更低,可张兰已无足够时间等待下去。
关键词:旅游业 公共安全 对策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型产业,易受经济、政治、自然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使旅游业应如何面临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超过了汽车、电子、钢铁和农业等传统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同时,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交通、建筑、通讯等相关产业及配套环境的建设也得到了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2年,全国的旅行社总数已经达到11552个。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451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9%。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为5530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4%。各类旅游人数及国际、国内旅游收入逐年上升,我国的旅游业处于平稳的发展阶段。然而,我国旅游业的收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的5%,还远远小于世界其它国家的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2010年我国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
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公共安全事件的爆发,使我国旅游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主要通过“非典”(SARS)和禽流感疫情,这两个典型的公共安全事件来分析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下降
2003年初,肆虐的非典疫情使我国的旅游业受到了极大冲击。自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的多个省市属于重度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区后,相继有100多个国家与中国取消了彼此间的出入境旅游业务。2003年下半年开始,旅游业才慢慢开始恢复,并在恢复中谋求发展,外国人旅华市场也渐渐出现快速恢复的态势。8月以后的各月,中国的入境人数以及外汇收入波动减小并趋于稳定。12月份,入境总人数和外国人入境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14%,旅游业结束了4月份以来持续8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2004年初始,受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5个亚洲国家的禽流感影响,我国2004年初期的入境旅游人数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2月,我国的入境人数已明显减少至753.3万人,达到自上年旅游业恢复发展后的最低点。
旅游消费及外汇收入的减少
两次疫情相继来袭,不仅导致旅游人数的下降,还使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恐惧心理,人均花费有所降低。根据近几年的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国内游客和入境旅游者在餐饮、购物、娱乐及住宿方面的支出比重分别为45%和50%左右,而非典疫情导致人均支出下降了30%。全国旅游外汇收入比上年下降了14.61%,仅为174.06亿元。旅游总收入同比减少了2768亿元,使我国旅游业面临1989年以来第一次负增长的严峻形势。接踵而来的禽流感疫情,在短短一个月内席卷亚洲,造成我国2004年1月至2月的累计入境旅游人数为1562.0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82%,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30.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1%。
旅行社收入减少,旅游团队取消比例增大
面临突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由于旅游人数的减少,旅行社的营业收入也相应下降,一些旅游的团队甚至被迫取消。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造成上百个国家对中国公民入境旅游提出限制,使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外的旅行团也纷纷取消了来华的旅游计划,据报道,上海的国际旅行社营业收入比2002年同期下降了78.62%,北京的海外市场也迅速滑坡,4月份接待海外来京游客11.6万人次,同比下降59.9%。
相关行业的连带影响
旅游业的连带性特点使得它在面对公共安全问题受到冲击的同时,其它的相关产业也受到了影响。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所确定的行业,与旅游业相关程度较大的有运输业、零售业、餐饮业、娱乐服务业。2003年“非典”疫情使旅游业、餐饮业、水产品加工业、娱乐服务业、运输业等9个产业部门的GDP下降幅度超过10%,特别是旅游、餐饮业和娱乐服务业,其产出下降超过40%。其中,旅游业所受的直接影响为-62.17%,综合影响则达到了-78.45%。
2004年初,禽流感疫情的扩散使大部分游客“谈鸡色变”,餐饮业遭受重创。许多餐厅纷纷把鸡肉菜肴撤下菜单,或从未暴发禽流感的国家和地区进口鸡肉。以经营炸鸡和鸡肉汉堡为主的肯德基连锁店生意受到了较大影响,由于越南的严重疫情,肯德基于2004年1月27日被迫宣布暂时关闭越南境内所有9家分店。航空业作为运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遭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极大冲击,SARS使民航客运自3月开始下降,直到5月份仍在下滑,累计班次同比下降61.1%,客运量同比下降81.2%。除此之外,类似旅游专卖店的零售业也由于旅客人数的减少受到波及。
中国旅游业面临公共安全问题的相应对策
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制度
加强危机意识 2003年上半年,SARS的暴发给我们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敲响了警钟。综观中国针对历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采取的措施,不乏是促进旅游客源的多元化、调整旅游市场结构、调整旅游产品的产业结构等,基本上为事件爆发后的应对措施。虽然这些措施能使旅游业在危机事件爆发后得到恢复及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仅仅在危机爆发后采取措施是不够的,不足以抵挡下一次可能到来的危机。我们应当强化企业和个人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冲击。
建立危机管理体系 2003年5月,世界旅游组织了《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Crisis Guidelines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指导成员的危机应对和管理工作。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危机管理体系,通过“9.11”事件,人们认识到,即便是富足、安全的美国也无法免受危机的伤害,加上蔓延全球的非典疫情,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危机带来的冲击。目前,危机问题成了当代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旅游业要尽快的引入危机管理概念,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成果,建立旅游业的危机管理体系。
及时更多的公共安全信息 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是地质灾害的频发区,每年5-9月的旅游旺季更是呈现高发的特点,对旅游交通和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影响。自2003年6月起,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了一项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公共安全信息――在每天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随着预报区域划分、等级划分、标准的完善,这项工作的精确度将逐步提高到可对具体地点的居住者、旅游者、生产者等提出安全警示。诸如此类的公共安全信息的,不仅可以减少因地质灾害给旅游交通和安全带来的不便,同时还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了参考,及时的公共安全信息将促进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和信心,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旅游者旅游理念改变积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国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休闲为目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休闲度假。据美国专家预测,到2030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80%以上人员的必需,而健康休闲则更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据国内旅行社的盘点情况来看,我国的休闲游也逐渐成为旅游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游将成为旅游者选择出游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已形成观光和度假的两个市场。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并且距离市区近,近郊地区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旅游业应积极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来满足消费的需求。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目前已开发景区26个(其中国家级“4A”级景区3个),宾馆饭店1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53家,直接从业人员9860人。2002年旅游接待705万人次,旅游收入5.08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15.9%。
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尽管国内旅游企业已经看到了市场的前景,然而,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自身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同行,旅游企业专业化水平还亟待提高,这就需要旅游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求得发展。
面对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旅游业应当更新营销观念,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让游客看到为防止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所做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强化消费者的认同感。推动旅游企业重组,提升旅游企业素质。但重要的是,不能够一味的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只有提高了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才能够更沉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来临。其中,酒店、宾馆是旅游者出行的重要部分,好的住宿、餐饮条件可使旅游者的出行更加愉悦。提高酒店、宾馆以及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是势在必行的。旅游者更新的消费观念,向旅游行业及相关产业,特别是在公共健康、饮食卫生、交通运输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革旅游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全面落实星级饭店、宾馆的经常性防疫措施,执行公共卫生和健康的行业规范标准,建立旅游企业健康运行的市场秩序。除此之外,旅行社应当向规模化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积极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时,要注重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都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
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依存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明白了旅游活动的开展是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虽然在经历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根据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旅游业应当积极的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但是必须在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否则无计划、无控制的开发旅游资源最终会使人类的生活质量遭到损害。
参考文献:
1.朱迎波,葛全胜等.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地理研究[J],2003(5)
2.魏小安,付磊.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情况分析及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旅游学刊[J],2003(4)
3.李九全,李开宇,张艳芳.旅游危机事件与旅游业危机管理.人文地理[J],2003
4.依绍华.浅析非典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3(6)
5.南开大学SARS对经济影响研究课题组.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3(4)
6.崔淑新.SARS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经济工作导刊[J],2003(13)
7.刘群红.发展我国休闲旅游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求实[J],2000(8)
作为主角的海底捞,虽然应该在微博舆论从正面赞扬到夸张、恶搞的时候就采取措施控制,海底捞的动作显然是迟了一拍,但是它最后处理危机的态度整体上还是比较积极,这是值得肯定的。
而企业自身导致“勾兑门”出现的更重要因素,是海底捞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产品质量这一块主动布下防线。
在企业崛起之初,海底捞凭借服务这一差异化在餐饮连锁业成功突围,这个策略非常值得赞赏。但在突围之后,作为一家餐饮企业,对海底捞来说,最重要的以及最容易出现风险的,依然是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而非服务。服务对于餐饮企业来讲,只是“增值”而不是核心价值,没有产品上的功夫,只是宣传其人性化管理和优良的服务,如同建造空中楼阁,很容易摇摇欲坠。
在后续海底捞对“勾兑”事件的回应中,我们发现,其实海底捞在产品上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严格的工作流程,但关键一点是这些功夫都被掩盖在海底捞优异服务的光环之下,没有进入到消费者的心智中。因此,和消费者对海底捞服务的高认知度不同,当他们接收到“海底捞产品有问题”的信息时,他们没有足够的关于海底捞产品的信息储备来帮助判断和抵制,很容易相信。
因此,企业需要建构丰满的品牌形象,需要在底部建构不同的点,共同托起品牌形象这个金字塔顶。如果底部只有一个支点,整个架构将会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遇到危机就容易摇晃。
现在的海底捞反而得到了一个反思自己品牌战略的机会,它没有在最初就建构一个丰满、多层次的品牌架构,那么现在就要在服务之外,再加上质量、安全、口味等,来更好地维持品牌形象的美誉度。从“服务突围”过渡到更牢固的“全线建构”,或者至少能够做到两点支撑,从“服务好”转为“服务好,品质更好”等。
真功夫排骨门,揭示的是长期以来,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性和高难度,比如使用不合格原料、过期或腐败原料改头换面再利用等,由于餐饮业的即食性,消费者很难察觉,监管也有很大难度。也许只有大幅度提高餐饮企业的违法成本,一经发现,必死无疑,才有可能杜绝心怀侥幸的企业钻空子。
中国食品安全似乎进入了集中爆发期,按下葫芦起了瓢,令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防不胜防”。这些问题原来不是没有,而是原来不重视的现在得到了高度重视,原来的“小”问题现在变成了“大问题”,这是消费升级市场升级品牌升级的信号。这预示着,诚信做企业,诚意做品牌的企业将受到欢迎,逐渐胜出;偷奸取巧,善作表面文章的企业将渐渐被识破、被抛弃。我预感,真功夫事件,有可能成为中国餐饮企业真假善恶分道扬镳的分水岭!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餐饮企业到了最重要的关口,除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和方法要升级外,决心诚信经营的企业,必须加快提升自身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主动升级,迎接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