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危机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公司财务概念
公司财务又称公司金融,公司财务活动也即公司金融活动,是指组织企业金融事务、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任何企业只要生存,就要投资、筹资、生产、销售,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发生资金的收支活动,这些资金的收支往来构成了企业种类繁多的金融活动,以及在组织这些金融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公司金融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处理和协调好这些问题。
2、公司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公司财务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受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基本上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投融资活动,公司金融等同于企业财务会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筹资、投资等金融活动愈发重要,财务与会计之间的区别就更明显。
第一,侧重点不同。会计侧重计量、分析与报告,财务侧重决策和管理;第二,面向时间范围不同。会计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为依据,对过去交易进行确认和记录。财务注重未来,在对历史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营业务应不应该发生、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依据不同。会计依据国家会计制度,而财务管理的依据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意图,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决策权;第四,目标不一样。会计的目标是真实、准确、科学、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和依据。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股东财富和利润最大化;第五,结论不同。会计核算受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要有一本“真账”,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明确财务与会计的区别有利于企业避免会计和财务不分,有利于企业构建架构体系,对企业内部运转进行分工。
3、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
投资、融资和营运资金管理是公司主要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长期筹资、投资决策及营运资金管理。此外,还包括财务计划和预算的编制、财务预测、财务控制及公司兼并、收购、重组决策等。公司金融决策的过程就是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
二、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特征
1、贸易金融化趋势明显
(1)贸易金融的内涵与功能。贸易金融是银行在贸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为国内或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从功能上来说,贸易金融服务从贸易结算、贸易融资等基础服务拓展到信用担保、保值避险、财务管理等增值服务。具体来说:一是贸易结算是最基础的贸易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国内和跨境的交易结算,促成企业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仍是银行贸易金融服务的起点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二是贸易融资是贸易金融的核心,贸易融资总是与贸易相伴而行,为贸易活动中的各方提供资金支持。
(2)贸易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发展到特定阶段对融资需求增加,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对融资的需求不同。有的企业到成熟期要扩大产能适应市场,需要增加融资。有的企业一开始运营就需要大量资金。以大宗商品为例,大宗商品产业链上的价值挖掘具有环节多、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企业依靠自有资金往往难以同时支持其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价值创造活动。因此,企业迫切希望通过银行融资,依靠资金的杠杆,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是传统的贸易难以为继,需要结合金融市场的衍生工具以获取利润来源。以大宗商品领域的有色金属铜为例,中国是铜的消费大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铜的交易市场透明度非常高,单靠传统的买卖价差已经不能维持企业的盈利。然而因为不同市场利差、汇差、商品价格等的不同,企业可以通过期现套利、跨期跨市套利、期权等工具实现收益。
三是世界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但全球化进程使得金融资源能够重新分配,资源共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金融行业在国与国之间渗透力更加深入。一方面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在拓展市场过程中,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模式,贸易金融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通过市场渗透给我国银行和企业带来了范本;另一方面,因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企业有动力从资金成本低的区域设法获得资金,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2、虚拟经济规模日益膨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张。2012年底,全球股票市值、债券余额及金融衍生产品的柜台交易余额合计约771.4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0倍以上。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名义平均交易量高达4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左右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
相较于虚拟经济的迅速扩张,实体经济占一国总产出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自1947年以来,美国实体经济这一比例从89.5%下降到2012年的79.8%,而中国从1980年的96.2%下降到2010年的89.2%。两个国家的数据说明实体经济对GDP的占比明显萎缩,贡献度有所降低,相应地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膨胀,对GDP的贡献度逐年增大。
三、后危机时代经济新特征下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1、贸易金融使得公司金融活动更加多样化,财务管理的专业深度和广度都需要提升
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内外部交易模式、财务活动更为复杂,财务活动已超越简单的结算和融资。为此,企业更需要嵌套到交易流程中的金融服务,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增加了公司流动资金的管理难度,公司越来越重视对日常业务运作中现金流量及余额状态实时、全面、精细化预测和充分利用。
以大宗商品融资为例,相比于传统贸易,大宗商品融资更注重产品方案的个性化设计,从采购、运输、仓储到销售都需要配套不同的金融服务。除传统的信用证、备用信用证、贴现、押汇等常见金融产品外,还涉及期货保值、仓储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一系列金融活动。相应地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提升到一个高度,不仅要熟悉金融活动本身,还要将金融活动贯穿到业务执行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资金的融通以及风险的可控。
2、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公司财务管理有更广泛的视角和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力
如今的跨境金融活动是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融资者的过程。资本不但能在某一类市场上实现跨境流动,而且能在不同类型市场之间迅速转移。这就使得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之间、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由于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风险的传递速度也迅速提升。面对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公司财务管理更需要具有敏锐的视角和判断力。
四、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1、公司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公司组织架构不科学,企业高层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公司缺乏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有些公司组织架构不合理,尤其在民营企业里,产权单一、集中、封闭。企业中高层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务中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
反映到治理层面多会产生如下问题: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三者合一,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这严重阻碍高层管理向职业经理人转移的过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导致决策的经验性、专断性、随意性和非理性。企业的决策通常都是企业主自己说了算,企业主的经营理念、作风、文化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营: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由于这种单一产权的封闭性,使之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从而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2)企业面临投融资瓶颈,资本运营存在盲目性。企业融资难,加之融到资金后投向使用又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使得资金运营无效。一是融资期限和投资期限不能良好匹配,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使得全盘投资受影响。二是即使资金能基本匹配,但因投资后管理、运营、测算缺乏合理的财务核算监控机制,造成实际投入成本远大于预期。三是缺乏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高层决策失误导致资本运营过分追求规模扩大,不能从战略的高度考虑财务管理,重销售、轻财务,缺乏资金成本、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观念。
2、财务管理的改进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企业要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可持续成长,就应实施规范管理,在其治理结构上尝试创新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比如,进行企业产权的多元化改革,真正形成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形成有效的委托机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有效的委托一关系,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
[关键词]中小型公司;精细化;财务危机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04
1中小型公司开展财务成本措施的重要性
11加强中小公司财务基础工作的内部要求
中小型公司在正常的运营过程中要随时遇到公司的外部市场财务情况不好、融资的大环境很差、资产的投入回报率比较低、财务的管理情况很差等问题,所以中小公司随时都要应对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这对中小公司的正常发展很不利。开展财务的成本管理精细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针对成本管理的措施进行细化,对财务管理的方法进行不断的额量化,在财务成本管理措施的全部过程里对中小型公司的销售和市场开展更合理的措施,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有激励的作用,使员工能够大范围地参与到这里面来,在现公司最大利益化的同时使得成本减少得最低。可以为公司内部带来更好的、更稳定的工作环境。
12公司面对财务危机的处理办法
中小型公司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下列目标:首先,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全部竞争力,让公司取得利益最大化;其次,公司的绩效大幅度提升,为管理层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以便于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判断。精细化财务管理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最小的变动和成本,产生最大化的利润,最大程度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降低公司对外部市场融资的考虑,降低公司的负面消息。
13中小型公司危机管理财务控制的重要性
在中小型公司的正常工作中,危机管理财务成本是很重要的方面。然而,现在很多公司外部融资的条件都不成熟,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也不强,生产规模要么小,要么没有扩大,所以公司的运营成本都比较高。很多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合理,使得公司的高层在面对危机做出决策也不很正确。这些所有的因素,都让公司的危机应对变得复杂,而财务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就可以让财务管控制度得到发挥,使得控制措施更适合公司的发展,可以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实力。
2中小型公司在财务危机中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办法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成本管理的效益,完善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制度,公司必须改进观念,从全体员工的角度,整个管理过程投入,开展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
21组建小核算体系
中小型公司可以运用小核算的措施,通过区分一些核对的部分,制定精细化的各个核对制度,让财务成本管理深化到公司的每一个部门,让公司的管理层和业务部门可以结合沟通发展。
22实施全员目标成本管理
221整理成本管理组织全体系
中小型公司在发动全部员工目标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能把公司的内部核算组织层细分化,可以推动公司财务精细化的不断进步。通过对公司各部分的各自的细分,进而让公司对自己的经济目标完全实现,让公司各个部门的员工都可以参与到其中。首先,中小型公司可以成立财务成本管理机构,这其中有公司的管理层,有财务的相关负责人,另外还有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最后建立以财务为主的成本核算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体系。在各个部门也设立自己的财务管理处,制定考核的相关规定,使得公司牵扯到财务的部门都有员工和负责人。
222确定目标成本责任体系
中小型公司能根据企业内部的财务内容,对以往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主要降低各种成本的消耗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建立合理的财务成本制度体系,来制定公司各个单位的财务成本预算。并把各项工作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员工,建立合理的采购物料的管控体系。公司的业务部门也应该对销售成本进行节约,把销售成本跟销售的总额进行细分化,分析两者间的关联,进而确定出费用标准。管理部门则可以根据资料,对费用做出正确的判断。
223理顺成本管理运作机制
中小型公司要建立合理的适合自己公司的财务成本管控体系,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财务部门的核算资料制定,这样就可以让财务信息公开化,而且比较流畅,对公司的发展很有帮助。
224实施成本管理绩效考核
中小型公司可以根据各个部门的资料对考核标准进行研究,并建立各自的考核表彰制度,对公司发展节约有很大成果的人都要给予明显的表彰,对不符合要求,浪费的员工要做出严重的处罚,借此来确保各部门责、权、利的进一步明确。
23实施价值链成本管理
231技术研发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技术研发阶段,中小型公司可从下列方向考虑:比如对于复合型的人才大力地招聘,然后公司内部也加大培养,让科技人才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研发工作,对于老旧产品的研发要逐步地降低成本,然后改进并提高现在使用中的设备的技术水平,让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最终降本增效。
232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原材料的采买是很多中小型公司比较大额的财务成本开支,所以公司要对这个方面进行关注。公司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可以采取招标等方式减少成本,进而完善采购的各项体系流程,跟一些大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公司可以用很低的价格采购到物料。
233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生产实际情况中,中小型公司把最后的财务成本落实到实际的生产中,让一线的生产员工也参与进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公司也要对生产的技术进行革新、创新。让产品的次品率下降,这也是有效的方法。同时,生产部门在考虑不耽误生产计划的同时,根据自身优势,找到新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另外,要严格地控制生产成本的付出,对没有必要的开支进行把控。
234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
中小型公司可以通过优势销售的形式,来完成降本增效的要求。比如产品的外包装,很多客户对产品的外部装饰都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根据他们每一个人的要求,实行不同的包装。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客户满意,也能降低公司的成本支出。
235服务环节的成本控制
可依据应收款管理,构建客户信用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按不同的类别控制产品的发货数量。同时,在物流方面,可通过改变运输方式,来降低成本。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型公司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财务危机抵御能力,营造稳定的内部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秋梅财务风险下的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朱连欢欣美电器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3]李想吉林油田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张晓磊中小型民营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3
[5]张碧雪采油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1
[6]王守海金融审慎监管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关键词:金融危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改革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人们才意识到,就算是华尔街的企业精英,若无足够的危机管理意识,也无法很好的挽回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而在我国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中,基本都是针对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而没有对企业创建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对策进行学习,更没有对企业面临破产清算时如何尽量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对措施进行探索。这就体现出了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内容的确实,容易使学生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不知所措,难以力挽狂澜,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改革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从创业教育、危机教育、实践教学等层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
1、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内容的缺失
在对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课程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以及企业内部行为管理这两个方面开展,却很少有涉及到创业初期的管理内容,如注册、登记、报税等事宜;也没有针对企业濒临破产时所做的危机管理教学内容,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讲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和灭亡中得到发展,企业自然也不例外。而现有的工商管理教育却将企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割裂开来,只研究企业运营阶段的管理,而没有对企业创业阶段与破产阶段的管理进行研究。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企业管理者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完全不懂得应该如何应对。而当企业倒闭后,只能加盟其他公司,或自主创业。而在此情况下加盟其他公司势必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想自主创业,又没有接受到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这样就会使其陷入两难困境,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不便。
除此之外,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内容中,还存在一种缺失现象就是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都被阻断。也就是说,目前的教育内容是将企业各个管理活动一一分解开来,如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等,这固然可以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某一个管理环节,但是却使其成为了孤立课程。也就是说,学生仅仅只学会了企业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却不知道这个环节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处理企业管理事务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各项职能管理无法共同发挥作用,企业管理水平自然也很难得到提高。企业一旦出现金融危机,不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各个职能管理只能会加快企业破产的速度。
2、金融危机下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措施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本身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就比高等院校学生略差一些。若在工商管理学习中只是紧跟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自然很难提高其所具备的竞争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在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从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2.1引进大学创业教育
一是关于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理念和创业家精神,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创业企业管理等。考虑到大学创业教育应当尽早进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次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对于创业实践类课程组织编制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处理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辅之以创业管理案例,分析创业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二是创业教育培训,可运用仿真计算机平台,通过应用软件模拟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测评、创业项目论证、创业过程管理、创业风险管理等,尤其是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从构思、规划、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将所学转化为实际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三是创业教育实践。在前期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创业专家支持团队,评估大学生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并尽可能提供智力帮助,孵化创业项目。
2.2引进企业危机管理
面对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和风险,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承担和转移风险等,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为此,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一是要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引导大学生居安思危,随时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现和评价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内外部风险因子;二是学习和运用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和手段,合理分解或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三是学习掌握与破产清算相关的知识,在企业经营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争取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最大收益,直至化“危”为“机”,为企业寻找新的出路。
2.3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
一是加大课堂教学实践力度。在传授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案例讨论、情景仿真、角色扮演、视频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真实的商业环境。根据工商管理教育实践指向的特点,加大课内实践教学力度。建议可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开展实践,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二是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目前各个学校设有相应的学生社团,他们在培养学生或者独立形式,或者以团队形式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他们会带着问题思考研究,直至找到满意答案。三是社会实践。如果说第二课堂还多数局限于校内的话,则社会实践则更多地将课堂延展到了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其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了更深更真切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学校传授的知识和理念,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第二课堂实践,便于今后更好地与社会对接,大大缩短进入社会的磨合期。
3、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中,我们必须要积极引进危机教育和创新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训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企业管理技能,以更好的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方政府;协作管理;公共危机
1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时刻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危机,而政府处理的危机是属于公共范畴的,被称为公共危机。所谓的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和外部的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生产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情况和紧急状态,那么能够引起这种危机情况的紧急状态的事件就是公共危机事件”。学界通常对“政府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作为等同的概念,不做严格的区分。但是以张小明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危机管理具有双重意义。政府作为一般的社会组织和其他的组织一样也会面临自身体系内外的一些危机状况,比如财政危机、生存危机或人力资源危机等,关于应对这些危机的管理活动是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一层含义。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这个身份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时,政府应对的危机是属于公共范围的,是对公共危机的管理,这属于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二层含义。文中使用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危机管理”不做区分,且是从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二个层面出发研究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由于公共危机普遍是由地方开始引发和蔓延的,地方政府在预防、遏制公共危机中处于主导地位,本文强调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协作式公共管理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存在状况。
2地方政府协作式管理普遍存在的原因分析
协作性公共管理“描述了在多组织安排中的促进和运行过程,以解决单个组织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协作性公共管理从方向上可以分为纵向协作和横向协作。纵向协作强调政府组织内部层级间的协作活动,政府部门直接,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横向合作强调政府和非政府直接的联络和合作,通过伙伴关系、网络、契约关系、结盟、委员会、联盟、公会和理事会,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管理者代表其组织共同制定战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本文侧重于研究地方政府的横向协作管理。
奥图尔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为何跨越组织(例如组织间网络的管理),普遍存在且有可能增加的五个重要原因。协作性公共管理普遍存在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之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众的需求多样化和政府失灵的矛盾以及协作主体的成长造成的。
处理艰巨或者复杂问题的政策可能需要这样的结构来执行。政府面临的公共危机和问题越来越复杂。问题的环境更加恶劣,单个部门已经不可能独立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更不用说严重的公共危机,协作成为了政府管理的必然选择。
基于政府直接干预范围上的局限性鼓励而不是抑制了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法。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公众偏好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产品而同时要求政府减少干预。此外。政府失灵一个重要的体现就在于不能为公众提供个性话的公共产品,为了满足公众的这些需求,政府只有与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协作才能做到。
政治驱动力诱导出需超越因政策目标而可能必要的联网;行政管理者经常必须平衡清晰集中的项目权威的技术需要与要求包容和更宽广影响的政治要求。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意识的增强和途径的增多,为政府横向协作管理提供了可能性;组织网络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为政府间纵向协作提供了平台。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作主体分析
3.1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非政府组织是指除了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所有社会组织;狭义的非政府组织是指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文中采用的是狭义的非政府组织的概念。非政府组织从产生开始就与政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由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的特征,在我国政府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得经费的来源之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形式主要是采取合作和赋权的方式,关键是利用非政府组织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取得在危机管理中的更好效果。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整合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以公共利益为所有活动的最后依归,能够得到公众的信任,以最快的速度和号召力整合社会闲置资源为地方政府解决危机提供协助。此外,非政府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社区中的活动频繁,为地方政府解决公共危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诚信机制的缺陷和公民志愿精神的缺失成为非政府组织走不出的困境。公共危机的管理中,政府仍然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主体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然而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甚至不能避免组织内部的寻租行为,更不用说能很好地监督和避免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谋取私利。
3.2营利性组织
营利组织主要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在地方治理理论中,企业作为政府协作的对象,主要以外包和委托的形式纳入地方政府管理的领域。营利性组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提供的是多样化的私人物品。营利组织的高效性和对环境变化的高度适应性是区别于政府低效、反应迟钝的特点。现代政府面临的是更多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不仅要对公共危机事件作出快速的反应还要解决手段陈旧的问题。营利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弥补了政府的不足。公共危机管理是有一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危机发生前和发生中更多的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但在危机发生后的重建阶段,政府需要营利组织通过契约和合同的形式将政府的部分工作外包给企业去完成。政府将危机管理的部分职能转移给企业,并不意味着放弃所有的监督管理权。与政府的协作关系并不能改变营利组织追求私利的特性,为避免营利组织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政府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协作模式,以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政府在管理中往往重结果不重投入,就会出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对等的结果。
3.3公民
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关系主要体现在公民和政府协调合作共同创造社会安全文化和在应对危机意识和能力上的提高。群众的危机意识、危机预防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是影响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因素。公民是公共危机的直接受害者,社会安全文化是需要在政府的管理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公民的广泛和积极参与下形成的,反映了一种社会的伦理和文化。在预防公共危机的管理中建设安全文化有三层次的要求:一是观念意识,主要是社会管理者和民众一起培养起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只有在观念上形成了预防公共危机的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很多危机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二是行为文化方面,行为文化是观念的反映,同时又作用于观念,“公民社会”的发展使公民增强参与政府管理的积极性和增加了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公民行为文化的发展为公共危机管理中快速动员社会提供了基础保障;三是制度文化方面,政府在长期的安全文化的培养和管理中形成有效地管理制度,为创造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提供制度的保证,为社会的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出现社会、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协作关系。
4地方政府协作管理的困境
4.1公共危机协作管理的责任问题
责任是一个控制问题,明确责任是协作管理的难题。在官僚制体制内,组织的层级结构极其严密,严格规定了不同层级和职位的职责。而在协作性管理中纳入的主体本身是处于体制外的组织。这些政府组织外的组织要承担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中的部分职能的时候必然存在责任的分配问题。政府不管与那个协作主体合作都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其他主体是否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要的话责任的大小如何分配,这是协作管理中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多组织条件下的责任丧失出现在合同关系中,现在已经大量存在。最让人担忧的是合同组织的雇员会追求与政府不一致的目标,实际上也存在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凯特尔描述了合同关系中的这种不一致的情况,他认为合同外包的哲学假定是,政府与承包人的基本关系是委托关系,受委托的主体是在政府的有效监督下进行管理的。现在存在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委托关系的双方达成一个不受政府约束和监督的内在的隐性的关系,致使行政监督和委托关系发生断裂。在法律和制度健全的发达国家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同样也会出现这样的困境。由于体制上的漏洞,为政府管理者的寻租行为找到了机会。政府重结果轻投入的导向性为协作的破裂制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关键词]公共卫生 专项资金 财务管理
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这些资金对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项目资金运行也存在管理方法和制度不完善,规范化程度不高等一些问题,因此财政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管理,确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特点
1.定义
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是各级财政部门通过预算安排或其他资金渠道拨付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要单独与管理部门结报的资金。需要注意的卫生专项资金与卫生事业经常性经费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具体见下表:
联 系 使用、核算、管理的主体都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所属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区 别 卫生事业经常性经费 卫生事业专项资金
概 念 政府预算安排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维持正常运转与发展的预算资金。 政府通过预算安排或其他资金渠道拨付指定项目或用途的资金。
资金管理
要求 属常规管理,管理办法为: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结余部分参与本单位的结余分配,弥补以后年度单位经费不足。 属项目管理,管理办法为:专户或专账、专款专用、统筹安排、追踪问效。结存部分不参与单位的分配,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或上交。
资金取得 具有连续性 不具有连续性
核算要求 常规核算 单独核算
执行和使用 一般按单位的工作任务、事业计划的时序拨付使用。 限定了执行时间。
2.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原则
(1)专户或专账管理: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建立资金的预拨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是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财政部门在拨付资金前,应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项目实施方案,填制专项资金审批表,表中应列明各专项资金的来源、性质、主要用途、使用方案及申报理由等,做到分项目管理资金。
(2)管理原则:依据卫生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省里制定的相关规定,明确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管理应遵循下面几点原则:第一,专款专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第二,讲求效率的原则,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坚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保证资金有效、充分使用;第三,保证效益的原则,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要努力实现项目规划的目标,充分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预算管理
1.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必须列入财政预算,并且不低于规定标准,不得冲抵原有其他卫生事业经费,不得挪作他用。
2.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是通过政府出钱购买,对城市居民免费享受规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而安排的专项补助经费。
①项目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到2010年,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达80%以上。
②项目内容:分为一类项目和二类项目。1)一类项目。包括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传染病预防控制、高血压病例管理、糖尿病病例管理、老年保健、残疾人康复管理七项内容。
2)二类项目。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孕产妇保健、重点人群保健四项内容。
③支付方式。采取国库直接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给予服务机构。
1)一类项目经费。实行预拨及考核拨付制。
2)二类项目经费。实行考核拨付制。
三、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开支范围
1.定义
项目经费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项目活动直接相关的、由卫生专项资金支付的各项费用。
2.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
依据全省公共卫生各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和药品费、耗材试剂费、培训费、宣传费、管理费、人工费、工作补助、救治补助、其他。具体见下表:
四、卫生专项资金管理要求
1.加强学习、了解项目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是指通过政府出钱购买,对城市居民免费享受规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而安排的专项补助经费。应学习了解项目实施方案的目标、内容、资金来源及补助标准等,以便更好地管理项目资金,这对于我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保证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项目执行单位应全面负责项目实施方案执行、责任落实、经费使用、财务管理
(1)方案执行
①建立项目管理者队伍: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成立由政府相关领导牵头、涉及项目的部门为成员的公共卫生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清职责,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协调和督促作用,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领导小组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全面掌控项目的运行。
②制定项目执行方案:逐级制定既具体又便于操作执行的项目方案,在项目方案下发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及讨论,正确理解方案,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级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和实施主体要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层层分解指标;整合项目资源,严密手续制度,落实具体任务,以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
(2)责任落实
①业务工作落实: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针对到达的每一批专项资金,分别制订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的实现目标、范围和内容、组织实施、监督与评估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②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落实:应明确项目财务管理的执行人员和财务人员,保证项目经费支出的有效性;对于项目执行人员和财务人员调动、轮岗等,应及时调整交接,保证项目实施的连续性。
项目执行人负责人员和财务人员职责:执行人员负责项目管理,是项目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管理的责任人。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管理,是项目资金收支记录、核算、反映、财务监管的责任人。
(3)经费使用
专项资金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以及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平调、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项目方案规定用途之外的项目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支的其他费用;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或抵充行政事业经费;不得用于各种罚款、偿还债务、捐赠赞助、对外投资等支出。
项目支出应与项目内容对应,费用支出应控制在项目内容(子项目)预算安排资金的额度内,严格开支标准和审批程序。首先确定专项资金执行的审批权限制度,严格控制无审批权限或超审批权限的支出;其次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每一笔资金的动用必须有正式的预算申请报告,经单位领导审议批准后方可使用,否则财务部门可以予以回绝。
①项目报账签字要求:项目开支提供的报账凭据,应有经办人、审核人、负责人的签字。1)应该签字的人员必须全部签字,签字必须签姓名,不得只签姓;2)签字人签署姓名后,还应当署签字的日期;3)领导签字应当明确表示是否同意报销。
②项目经费报销程序:1)项目经办人将按项目实施(执行)方案和经费补助的安按,将报销的票据及有关材料报送项目负责人签批;2)项目经办人将签批完整的票据及有关材料交财务部门;3)项目财务人员按项目规定和要求进行审核,与项目资金核对,不符合项目内容或经费不足的不予受理;对符合规定,审核无误的费用予以报销。
③执行人员提供票据和财务人员审核票据注意事项:1)原始凭证必须是国家统一正式收据或发票,且内容完整、真实、清楚;2)劳务费、讲课费、人员工资、工作补助等个人性的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本人的签字的相关信息;3)培训、工作补助的开支必须有培训记录、工作补助记录清单及相关证明文件等。
(4)财务管理
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会计法》等财经政策、法规,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框架下,体现专项资金管理的特点。财务人员要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控制。财务人员在资金管理中不能只是承担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工作,还应了解具体的业务和决策,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对专项资金的事前和事中起到辅助控制作用,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做到事前严格审核、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及时结算。
参考文献:
[1]张奎力:公共卫生服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学习论坛,2009-12.
[2]宋文翠 张玉敏: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论坛,2006-19.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金流
一、提出背景
(一)国际经济形势
从总的国际情况来看,2011年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为正,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了复苏的势头,但复苏并不稳固,全球经济风险依然严峻。美、日、欧等多数先进经济体依然是高失业率、高负债率、低速增长。最为突出的是欧元区的表现:2012年4月欧元区失业率创新高,西班牙和希腊失业率分别为23.6%和21%;此外,欧洲制造业数据已连续8个月显示收缩,欧洲最强经济体德国的PMI从2月份50.2下降到48.4,是自去年12月来第一次呈现收缩;欧洲银行资本金缺口已超过了1千亿欧元,引发高危银行系统风险,欧元区经济可能掉入新的泥潭。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还要实行一段时间。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是维持在0-0.25不变;欧洲央行宣布主导利率保持1%不变;英国央行宣布主导利率保持0.5不变;日本银行宣布把主导利率从0.1降到0到0.1,实际上是零利率。
而新兴经济体和一部分的发达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现象,物价过高,资产泡沫比较严重,通货膨胀或者通胀预期加剧。2011年11月份,中国的CPI攀升至5.5%,“金砖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10月份的CPI亦达到6.97%、7.2%和9%。为了控制通胀和管理通胀预期,这部分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在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同时,不同程度的收紧了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个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结构性过度宽松,美元贬值,刺激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加速了热钱涌入新兴经济体和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同时导致一些国家采取增加本国货币的流动性来促进贬值,货币战争一触即发,给全球经济增加了新的变数。
(二)国内宏观经济背景
尽管2011年以来我们国家宏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我们的需求却跟不上,消费实际增长较去年大幅下降。自国务院出台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的计划,大量的投资一方面是拉动了GDP,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投资的具体构成中85%以上的资金用于铁路、公路、机场、电网等“铁公机”基础建设上,投资效率降低,消费拉动有限。此外,我们的GDP按生产法计算,产能过剩、库存积压都反映不出来。
2011年经济周期处于下行周期,动力不足,政策效应递减。上年信贷大量投放带来了许多后遗症:没有还款能力的地方政府债务激增,中央财政、银行买单还债;房市、汽车、奢侈品、古董艺术品等投资领域产生资产泡沫;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此外,2011年出口增长大幅回落,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加上政府要打压通货膨胀,自2010年1月8日上调周期启动开始,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基准利率,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贷款基准利率现为6.56%,因而很多中小企业资金紧缺,融资困难,通过正规市场得不到钱,从而推高民间借贷利率,使许多中小实体企业风雨飘摇,生死一线。
二、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全面预算管理(Total Budget Management,简称TBM)就是从企业整体出发,通过科学预测、决策,用货币价值和实物等多种形态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一般不超过一年)的全部生产经营及财务成果等的综合管理系统。它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一方法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立足于公司治理机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和控制方略,融入了管理学中许多经典的思想,是委托——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理论等管理学理论在企业预算领域的体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情况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国际上许多大型公司都已被广泛应用并在平稳的经济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它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运营管控型三种。非相关多元化的混业经营集团一般为财务管控型,子公司有独立的决策权,集团对成员企业管控力度不强,对于集团而言,成员企业投资回报、风险防范、资产安全属于集团管控关注核心。相关多元化经营的集团一般为战略管控型。集团一般会对资金、资产、投资、人力等关键资源集中管控,资源优化配置。在这种模式下,管控程度加强,除了财务指标,集团还关注运营过程。但由于集团混业经营,难于控制日常运营,因此会对关键的投融资预算和项目预算进行考核和控制。单一业态集团一般为运营管控型。这一模式下,集团和企业之间业务的关联度高,全面预算可以从集团层面加以信息化手段整合,考核更侧重于成本指标。
三、针对当前环境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思考
(一)全面预算本土资金管理向国际化升级
有统计数据显示①,在中国企业海外股本融资方面,2011年前三季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总额为407亿美元,增发金额为285.8亿美元;可转债的发行则为76.2亿美元。除了海外上市,近年来美国及欧洲经济的疲软给跨国投资提供了机会,日益壮大的中国集团公司纷纷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并购的大舞台,使得中国海外并购数量激增。现在对于中国集团公司来说,资本运作呈现国际化状态正在成为趋势,竞争的层面已上升至国际大舞台。
流动性收缩、成本上涨、国内利率持续上调,使集团公司资金链条日益紧绷。全面预算目标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国际化视角,包含海外渠道的元素,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比如,集团公司迫切需要资金,而国内上市实行审批制,业绩条件都符合了也未必能被批准上市,且上市过程中程序烦琐、融资所需时间长。这时在资金预算规划时就可考虑海外证券市场,并且只要集团公司业绩良好,一旦成功上市,随时可增发新股。
(二)资金简单集中管理向资金资源精细化统筹管理转变
在当前愈加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单纯的归集资金大集中式管理已不能满足大部分集团公司的需要。全面预算管理中资金资源的调配要从粗放型、指令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统筹安排,并与金融服务相结合,以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确保安全、提升效益为目标。资金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应有“一体化”、“系统化”和“集约化”特点,对现金流整体管控,使监管的活动更为全面。
以国家驻港大型集团公司、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的招商局为例:在成本控制方面,该集团推行精细化管理,推行劳务计件制,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引入ERP系统,使革新后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41%,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2.34%;在财务预算咨询化方面,集团建立了管理报表体系,要求报表包含财务资料和经营资料;将收入、成本、费用细化到每个业务中心,报表资料不仅要反映预算数字,还要进行“三比”:与上期比、与历史比、与市场同行比。
(三)建立“云”共享中心,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率
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安永2011年4月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跨国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在中国投资于共享服务中心,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中国境内已有超过450家共享服务中心,涵盖了各行各业,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建立“云”共享中心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已建立了共享中心的中兴通讯为例,公(下转第230页)(上接第212页)司将报销、帐务、子公司财务数据、行政、业务数据纳入统一处理平台。大大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执行的时间、人力、财力成本,大幅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和企业运作、管理效率。在具体运作中,先集中、再分散,先将信息处理都集中到共享中心,再按专业分散到各个岗位。
(四)全面预算管理关键环节引入“项目化”管理
当前形势下,集团公司比任何时候都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为了高效解决问题,常需要进行一些非常规化的管理活动,其中包含了创新和变革。这些活动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共同特征,集团公司可以运用新财务思维对全面预算管理环节进行调整,及时组建跨部门、跨专业的项目管理组,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环节中充分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活动的成果在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方面都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和期望。
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来自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每个项目的各个环节,如立项、管控、调整、关闭等关键阶段都由业务部门和预算部门共同派员制定流程。各业务部门可以针对具体项目的内容和执行情况发表意见、考核分析。真正做到计划与预算、编制与管控的一体化,使企业人力、财力、物力能优化配置、精准运营。
(五)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战略导向以稳健型或适度扩张为主
当前世界呈现出一种诡谲多变、险象环生的复杂态势,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应基于战略的理念与思路,充分具备前瞻性、预见性、长远性、全局性,并考虑经济周期波动、产业政策导向、行业景气程度、自身财务状况,以现金为王,盘活各种资金、减少资金占用,提升公司资金存量和储备。对于具备资金优势、现金储备雄厚的集团公司,可以实施适度扩张的财务战略,以低成本适量收购兼并资金链濒临短裂的企业,储备战略资源,为后继发展创造有利形势。
以西安高新区龙头企业、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的西安高科(集团)公司为例,2007至2008年该公司处于成长期,选择了基于稳健成长需要的财务策略。为了减轻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流压力,西安高科加大房地产销售、资金回收,同时对每一个项目严格审批、放缓开发进度、控制资金投入,积蓄了充足的资金储备,集团公司运作良好。并从2010年始该公司转而实施适度扩张的财务战略,针对部分行业内中小企业资金链无以为继的状况,利用资金优势收购兼并,目前旗下已有“高新地产”、“天地源”、“紫薇地产”、“高科房产”等知名企业品牌,更以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利税近4亿元,总资产达到百亿元的傲人业绩,高踞西部企业前列。
四、小结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已严重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在我国整体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复杂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要纳入新的财务思维并充分考虑财资趋势、加强对资金流的管控、建立多元化的融姿渠道、善于利用前沿的信息技术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率和有效性,将确保企业集团正常运转、资金链不断裂的管控功能提升到首要地位。
注释:
①汤森路透集团数据。
参考文献:
[1]永.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热点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0(2).
[2]罗乐.试论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J].财会通讯,2010(7).
[3]武小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会计之友,2009(10).
[4]郝晓娜.我国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5).
[5]哈罗德·孔茨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6]Welsh,Budgeting:Profit Planning and Control,Prenfce-Hall,1976.
关键词:机电工程安装;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修
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设备是当前路桥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生产的重要的工具,在施工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寻找到公路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而形成公路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的体系,实现公路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路面施工与路面维修中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存在的问题
1.没有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一般不在施工现场,而是在研究室进行技术研究工作,施工现场的多是生产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不甚重视,也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维修技能,因此在公路施工和维修工作中,机械设备得不到应有的管理与维护。
2.不能真正落实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
制度在工作中发挥着指导性、强制性的作用,但是如果制度不落实,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然而尽管相关部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得不到落实,甚至直接被忽视。例如,没有按照要求而让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为了追赶进度,日夜不停歇的运转状态,对机械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或者当某个公路施工工程结束后,还没有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就直接投入到另一个工程中进行使用,这样的滥用方式,大大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增加了购买设备的成本支出。
3.不具备专业的管理与维修知识
由于对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意识淡薄,或者为了节省支出,对管理与维修工作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例如,管理与维修人员不是班科出身,而是由操作者充当,由于他们不具备专业的管理与维修知识,也没有相应的技能,不仅不能做好管理与维修工作,而且也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导致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此外,还有可能只是随便选择一个修理点进行修理,然而这些修理点的修理工作只是依靠经验而非专业的知识与科学的检测,因此不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也不能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这样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方式,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二、如何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
1.提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公路施工的机械设备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施工效果的高低,然而仅有质量作为保证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确保施工整体质量与进度。因此,要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准确、全面的了解与记录;其次,以专业的方法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最后,做出理论总结。实际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点,一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二是机械配件的库存管理;三是机械配件的供应管理。在这三点工作内容中,必须严格执行每一个程序的工作要求,以确保整体管理质量。此外,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首先应该结合工作的等级、类别以及属性,对资料分门别类的归档,并确保机械与资料的一致性与所在地跟随。除此之外,在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机械进行考核,以及核算其工作效益,从而发现不足,提高利用,最终以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益。
施工机械设备在进行运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二定(定人、定机)三包(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制度,同时机械使用者要做到持证上岗,尤其是价格比较昂贵的中大型机械设备,必须由熟练的技工进行操作。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某些机械设备将近报销,就应该以高性能的新机械进行替换,以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即使某些机械设备处于富余状态,也不能忽略对其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并要积极寻找使用单位,使机械设备资产实现增值。
2.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水平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水平,不仅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支出,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创造更多的效益。其中,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在公路的施工期间,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二是在非使用期间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
第一,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期间的维修工作。
首先,结合项目计划、任务、时间以及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编制合理的方案,使之切合其工作时间安排。其次,要完善机械设备维修组织。如果工程项目较大,所需时间较长,那么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专门的机械设备维修组织;如果工程项目时间较短、施工地点较为分散,那么可以以流动车辆巡查维修作为主要的维修方式,从而确保公路施工的所有设备都处在良好的运作状态之中。再次,要结合实际要求配备维修人员,以避免人手不足或人手剩余,同时还要注意维修人员的专业方向,如果维修人员不具备对某些机械设备的维修知识与技能,那么应该联系专门的工厂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最后,要结合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法,一般来说,维修方法主要是单机修理法以及总成互换修理法。单机修理法由于维修质量没有保障,且所需时间长,因此一般是任务量较为简单的修理所所采用。而总成互换修理法不仅能够使维修层次简单化,降低维修时间,而且经济适用性较强,在很多现场维修工作中,都是采取总成互换修理法。
第二,机械设备在非使用期间的维修工作。
一般而言,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非使用期间,管理人员都会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或随机的维修以及保养工作,以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随时应用于施工工作。首先,维修人员可以向管理人员和使用者进行询问,以分析机械设备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找到维修与保养的切入点,具有针对性,能大大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领导指导工作
首先,必须指导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专门部门,并选拔具有高度责任感、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确保定人定机,从机械设备使用的一系列流程以及非使用期间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政策一一到位,采用”目标成本管理法”,将设备与使用者直接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使用者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保护意识。其次,要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者与使用者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专业知识修养以及实际的工作技能,特别是在机械设备日益自动化的今天,管理者与使用者更加需要学会如何正确、科学地面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从而提高工作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结合路面施工与维修的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以及本身情况,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使用,同时,无论机械设备处于施工期间,或者处于非施工期间,我们都要提高意识,加强对其管理与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使机械设备始终是良好的状态,最终有利于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丁志诚.浅谈机电工程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2(09).
[2]吴睿.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安装与质量检测[J].广东科技,2013(08).
根据公司201*年资金管理办法和集团公司“收支两条线”等相关文件要求,为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特制定本办法,请出纳岗位员工严格遵照执行。
一、管理办法
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的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熟练掌握有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公司的报销制度。有义务向本公司职工宣传公司的报销及收付款制度。要有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钻研业务技能。
2、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规定的收支两条线政策。收到上交款时,要及时从浪潮管理系统中给对方开具集团公司统一收据,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迟开具日期,也不得擅自改变收到款项日期;收到的款项要按集团公司规定及时上缴,银行汇票和承兑汇票要在三日内上缴财务处,报账通岗位收到的款项必须当天上缴集团公司结算中心,不得滞后(当天下午4点以后收到的现款须于次日上缴结算中心),每笔上缴款要及时做好帐务处理,且必须在凭证后面附有结算中心确认收到款项的进账单;
3、办理报销或付款业务时,要严格审核原始凭证上的客户名称、日期、用途、数量、单价、总金额,经办部门签章和经办人、经办部门主管、公司分管领导及财务主管签字。对所有报销或付款的业务要审核原始单据填写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业务的合理性,金额的正确性,确认无误后方能给予报销或付款。如发现报销凭证或付款单据内容不全、书写不清、数字错误、手续不全的应提示经办人并解释原因,给予退回补写、更正或重新出具处理,对涂改、伪造原始单据或虚报冒领等行为应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收支,有权拒绝执行或报销、付款,并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否则连同相关人员一起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4、对于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报销和付款业务,要给予及时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付款;
5、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银行账户只限本单位使用,不准搞出租、出借、套用或转让,不得将单位的收入按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不得保留账外公款;
6、每月必须在收到人力资源部的工资发放单后一日内处理完毕,并督促银行及时发放,按照工资保密的原则,发放工资前要把相应的内容隐蔽,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人透露与工资相关的内容;
7、加强报帐通帐户管理,报帐通每日余额不得超过财务处规定的限额,报帐通日记账要日记日结,每日终了要查询报帐通余额,并与日记账账面余额核对无误,做到账实相符;
8、及时做好与外部银行、结算中心的对帐工作,月末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要及时与各外部银行和结算中心对帐,并于次月8号之前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于未达款项要及时查询并通知有关人员清理;银行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在8日前报分管副主任处;
9、收付款的账务处理凭证上日期必须与业务发生的实际日期保持一致;因回款需要借出的收据日期也必须与收回货款时账务处理凭证日期保持一致;
10、每月月末,应与考核部和业务管理部核对公司内部罚款的上交情况,并把核对结果报分管副主任;
11、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和保密制度,不得私传金库密码;加强对票据、印章、支票的管理,妥善保存所管印章,严格按照规定范围使用;个人微机必须设定密码,严禁财务部以外人员使用;如出现差错要及时向领导汇报,查**因,视情况进行处理;
12、及时办理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和任务;
13、做好窗口服务,维护公司形象。电话接听及时,对于公司客户和其他部门员工的咨询和疑问要耐心解答,态度友好,不得置之不理或互相推脱;
14、出纳人员应保守本岗位的财会信息,在对上级主管部门来了解、检查工作时应积极配合,提供资料、反映情况。如遇调离本岗位时应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财产、资金、债权、债务的移交手续。
二、考核办法
为更好的执行本管理办法,特制订以下考核细则。
1、对于手续不齐全而给予付款,或实际付款金额与单据金额不一致的,对付款人员每笔扣罚10分;
2、对于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付款业务被无故拒付的,每次对责任人扣罚3分;
3、收到款项没有按规定时间上缴集团公司,或上缴款项的帐务处理凭证后没附有结算中心进账单,对责任人每笔扣罚1分;
4、无故拖延工资发放时间,对责任人每次扣罚10分;
5、没有按时和银行(或结算中心)对账并编制余额调节表,每拖延一天,对责任人扣罚1分;
6、收付款凭证日期与所附收据(包括借出收据)或付款单据日期不一致,对责任人每笔扣罚1分;
7、报账通每日余额超过财务处规定限额,对责任人每次扣罚2分;
8、个人微机让非本部门人员使用,一经发现,每次对责任人扣罚10分,若因此泄露公司机密或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经研究后给予重罚;
9、没有及时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对责任人每次扣罚1分;
10、对客户或其他部门员工的咨询,没有耐心解答,或不接听电话,引起投诉的,对责任人每次扣罚2分;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弊端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具体表现和弊端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表现
1、上市公司千方百计对上市资格即初次发行资格的获取,甚至有的发行人造假,直至骗取上市资格。
2、上市公司对再发行股票权利过度使用,几乎是每周增发一家,导致“滥发”,使得二级市场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致使欲实施增发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
3、上市公司对再发行股票权利行使与否的随意性。再发行股票条件宽松时,上市公司纷纷配股、增发,甚至出现资产负债率很低以至接近于零时,任意发行股票进行再融资。而发行股票条件严格时,许多公布配股、增发预案的公司又纷纷弃配。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弊端
1、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实践中,许多上市公司的募股资金的投向并不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它们把资金投入到自己既不熟悉、与主业又不相关的产业中;在项目环境发生变化后,随意地变更投资方向。我们看到,许多上市公司把通过发行股票、配股、增发募集的大量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到证券市场,或委托券商代客理财,或直接参与股市的投机炒作,获取投资收益。
2、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盈利能力下降。尽管上市公司不断地通过股份扩募方式获取廉价资金,但由于股份基数也不断增大,而上市公司实际收益增长有限,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必然呈下降趋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下滑是偏好股票融资的必然结果。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探析
(一)实际股权融资成本偏低
1、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少。股权融资成本主要来源于分红派息。在成熟市场,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股利往往高于银行储蓄收益,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不分配现象很普通,即使分配也是现金分配的少,送股、转增的多。
2、上市公司成长性较差。一般来说,企业成长性越强,股权融资成本越高;反之,股权融资成本则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低于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成长性,无论从公司业绩的增长、利润的稳定性还是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财务状况等指标来看,都与发达国家企业存在着差距。
3、股票发行价格偏高。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上市公司还是比较稀缺的资源,使得上市公司能够选择有利于公司的时机,以高于股票价值的价格发行股票,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1、内部人控制。由于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不明确和委托关系复杂,国有股无法实现股权的人格化,使得国有股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表现为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公司经理人员与国有股股东博弈的结果是一部分经理人利用国有股股东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
2、股东控制权残缺。我国很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和国有股流通限制,使得这两种机制都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公司经理人员不必像西方国家经理那样时刻警惕来自资本市场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压力。这对通过市场机制来约束经理层的一系列机制都造成了影响。
(三)政策体制方面的缺陷——股权融资偏好的外部原因
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政策方面的原因。我国在股权融资的制度准则上对拟上市企业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管理约束的力度不够,有利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即使现在公司上市和发行股票采取了核准制,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股票发行的额度控制、审批已经形成一种制度惯性,核准制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我国资本市场环境方面的原因。我国缺乏完善发达的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影响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负债方式融资的积极性。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如果资本市场是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具有多样化的融资工具,那么企业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优化资本结构。如果资本市场的发育不够完善,融资工具缺乏,那么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遭遇阻滞,从而导致融资行为的结构性缺陷。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的现象。
三、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实现融资行为理性化回归
(一)建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约束机制,提高股权融资成本。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太少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进行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政策限制,适当提高股权融资成本,迫使上市公司合理选择筹资方式,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理性程度,抑制股权再融资过滥的现状。
(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第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应从思想观念上消除误会区,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思想上组织落实,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第二,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等相关法规,从法律上更好地规范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形成不同权利主体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法律环境;第三,逐步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
(三)完善我国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第一,要完善和加强债券发行与交易市场体系的建设,逐步建立起完备、健全和全国统一的债券发行与交易网络系统;第二,应注重对债券品种的设计与开发,推出包括可转换债券、资产抵押债券等创新产品;第三,要积极培育债券二级市场,提高债券的流动性,以吸引机构投资者和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使债券交易市场步入良性循环;第四,培育公司债券与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合理比价关系,使公司债券发行率的制定不再比照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价的市场化和风险差。
主要参考文献:
[1]薛翠友.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