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诗集大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发挥生态优势,加快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一是抓市场。坚持反弹琵琶倒过来抓,由“产加销”向“销加产”转变,以销促产,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不断提升我市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和优质优价水平。办好每年一届的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通过举办主题推介、洽谈采购、现场对接等活动,提升我市绿色食品的对外认知度。组织市内绿色食品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各种食品博览会,设立齐齐哈尔展区,进一步提升我市绿色食品的影响力。加快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开放性和辐射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搭建网络交易平台,实施电子远程直销,走出一条依托网络化推进市场化、以市场化带动现代化的路子。鼓励和支持企业借助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在全国较大城市建立直销店、连锁店、专营店,鼓励品牌产品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进入全国各主流超市,尤其是发挥好齐齐哈尔市(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展示交易厅这个大平台作用,借助与香港缘子国际集团合作建设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的契机,把我市优质绿色有机食品推向首都及国际高端市场。同时,加快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仓储、农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销为主、直销窗口(店)为终端的营销网络,搭建大平台,形成大物流。
二是抓龙头。一方面,扩张升级现有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打破行业、地域界限,积极实施兼并、重组、联合、租赁等,推动优势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扶持大型加工企业把科研、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资本运作等环节联为一体,建成全产业链经营新模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引进牵动力强的战略投资者。围绕重点发展的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杂粮、白酒、乳制品、肉制品和高端苏打水九大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明晰产业发展方向、推进思路,深入研究全国市场,准确把握国内大型加工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战略布局,主动接洽,抢占先机寻求合作,引进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靠品牌企业把绿色有机食品推向市场。
三是抓基地。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快速发展,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基地的集约化、标准化、科技化水平,增强基地原料供给能力。尤其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发展之路,以“生态化、减量化、无害化”为目标,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广泛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绿色生物防控等循环农业技术,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料,探索推广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加快优质原料基地建设。
二、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借助“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有利机遇,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改革,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
一是加快土地制度改革,让土地“活”起来。加快土地确权,尽快完成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和农村范围内国有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为赋予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推进土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上市交易等各项改革打好基础,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强化服务保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平台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开展好信息、法律政策咨询、合同签订和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二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让金融“活”起来。加快发展微型金融组织,推进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面向“三农”的中小型银行,尤其是推进在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设立服务网点,尽快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充分调动和发挥“三农”金融机构作用,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向农村发展,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全面开展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资源使用权、预期收益权“三权”抵押贷款工作, 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着力解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三是加快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让粮食市场“活”起来。重点是探索推进合作社入股、收购、兼并粮食收储企业,促进合作社进入市场,扩大粮食流通;鼓励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参与粮食收储企业改制,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集收储、加工、物流等于一体的大型粮食流通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粮食银行”,实现抱团发展,双赢发展;推广克山县马铃薯交易信息平台经验,探索在市级层面建立粮食交易信息平台,通过做大做强粮食购销企业,搞活粮食市场流通,促进农业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强化支撑保障,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全面加强农业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为农业持续高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基础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保障能力。加强农机化建设。充分发挥好现有191个现代农机合作社作用,加快建设新批复的16个现代农机合作社,扩大大机械作业面积,提高农机耕作水平,促进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加强水利化建设。加强生态化建设。抓好防沙治沙、村屯绿化、公路绿化、生态经济林、农田防护林优化更新五大工程建设,以黑土区保护为重点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快畜禽养殖方式转变,积极推进生态化养殖场建设。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种植业深入实施“2513”高产创建工程,大力推广应用高产新技术、新模式,到“十二五”末使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亿斤以上。养殖业围绕“两牛一猪”大力推进良种工程建设,加快标准化优良品种的培育、引进、扩繁和普及步伐,通过良种、良法、良料、良医、良管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
一、新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动因及现状
(一)发展总部经济的动因。按照现代工业化城市的发展理论,只有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中心才能够成为区域经济中心。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带动城市现代服务核心区的构建、促进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提升,是徐州真正实现淮海经济区经济区域中心目标的最好切入点。同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部经济可带来的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乘数效应、社会资本积累效应,以及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这一切都成为新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直接动因。
(二)新城区总部经济园的现状。新城区总部经济园位于新城区核心区,昆仑大道以北、太行路以南、秦郡路以东、汉风路以西,规划总占地面积约730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包含大型知名企业总部区、金融机构总部区、工贸企业机构总部区、专业咨询服务机构总部区及综合配套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目前,已有莱商银行、江苏银行、淮海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徐州分行总部以及永旭置业、天裕集团、东方黎明集团等总部办公项目进驻,而且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新城区金融总部经济园已成功入选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重点项目。
二、新城区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新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一个地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总部经济聚集区的规模大小,而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形成既取决于该城市的影响力、又取决于该地区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新城区已成为行政办公、生活居住、投资兴业的新热土。一是完善的功能设施是发展总部经济的根本保证。新城区区位优势明显,对外交通便捷,观音国际机场、京福高速、连霍高速以及京沪高铁环绕新城区,两小时左右进京入沪;区内交通体系较为完善,市级行政办公中心已高效运转,规划馆、档案馆、绿地皇冠假日酒店、吉田商务广场、徐州工程学院、青年路小学等功能设施已投入使用,具备为企业总部办公、研发等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企业总部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新城区背依拖龙山,怀抱大龙湖,以大龙湖为中心绿地系统向周边辐射,形成“青山为屏、碧水为脉”的自然格局,是生活休闲、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同时,国内知名地产企业恒基、绿地、中铁、国信等精心打造的花园式住宅小区可为10万居民提供高品质住所,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
(二)新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劣势。一是新城区人气商气不足问题。新城区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但相对主城区而言,由于功能配套设施不全以及新城发展需时间周期等问题,新城区目前人气商气略显不足。总部企业现在入驻新城区后很难快速运营、快速收益,因此投资积极性不高、信心不强。目前已落地项目普通存在的建设进度缓慢问题,已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二是新城区总部经济差异化发展问题。目前,我市适宜发展总部经济的板块主要是老城区、新城区以及高铁商务区。老城区的配套成熟、优势明显;高铁商务区的地理空间独特,去年已成功引入了吉田、松芝两大企业总部项目,这无疑给新城区带来一定压力。根据新城区地理特点及发展现状,应对总部经济引入进行准确定位,与老城区、高铁商务区形成错位发展。
三、发展新城区总部经济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发展总部经济的组织领导。发展总部经济是一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发改、商务、经贸、财政、税务、工商、人事、规划、公安等众多职能部门,必须建立市级总部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承担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制定、资格认定及重大事务落实等职能的具体部门,界定市、区两级对于发展总部经济具体政策的落实责任,从机制上保障各项发展政策得以切实落实。
(二)加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引导。按照产业集聚的理论,在一定城市区域内相关产业集聚到一定规模或达到一定层次后,资源、信息、资金、服务的集聚效应会凸显,将极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一个区域内的经济规模总量在一个时期内是一定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发展时期统筹安排土地、资金、信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配置。因此,在徐州主城区范围内,应集中设立面向大型企业区域总部及市级企业的总部经济园区,而新城区总部经济园区应为市级唯一以金融及工贸服务业为主的总部园区,并在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中予以明确。
(三)加大土地房产使用方面的扶持。为鼓励大中企业将生产基地与办公研发机构分设,应在企业自用办公物业的建设和租用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对于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应支持总部企业自建总部大厦,支持同类别或产业联系紧密的总部企业联建总部大厦。在具体操作时,可将总部园区办公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提供一部分土地通过招拍挂等方式,用于满足企业总部办公用地需求。同时,鼓励政府统一建设总部楼宇,以优惠租金向经认定的企业总部及为大型企业总部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办公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