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学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作这些作品之所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是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学科。具体而言,《宋史》属于史,它的本质特点为“真”,所以《宋史》写岳飞“以历史的知识为主”;《少年丛书》属于政治教育,它的本质特征为“善”,所以它写岳飞“以教训为主”;《精忠传》属于文学,它的本质特征为“美”,所以它写岳飞“以情味为主”。
第一,“美”是作家创作目的的实现手段
作家的创作有一定的目的,但其创作目的是通过创作出具有美感的文学作品来实现的。有学者曾经这样指出:“文学的价值……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以唤起接受者的美感而实现的。一些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未必超过史书的记载,如果以有‘诗史’之称的杜诗和《两唐书》、《资治通鉴》相比,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与《顺宗实录》里类似的记载相比,对此就不难理解了。但后者不可能代替前者,因为前者是文学,具有审美的价值,更能感染读者。”[2]
第二,“美”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阅读其它作品时往往有着不同的阅读目的。比如当读者阅读有关月亮的诗歌时,他所要获得的主要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不是有关月亮的知识(后者显然通过查找天文学的资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文学作品的爱好者具有不同于常人的阅读体验,夏尊曾这样讲:“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3]
可见,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主要是怀着一种审美的而非求知或受教的阅读动机。
第三,“美”是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
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是看它的审美效果,而不是看它包含了多么渊博的知识,讲述了多么深刻的道理。中国文学史上曾经有过刻意追求后者的例子,如以苏黄为代表的宋诗曾追求过“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结果是给宋诗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宋代的严羽曾这样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4]
可见,严羽认为对于诗歌来说评价其好坏的标准并不是书(即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知识)、理(文学作品中所讲述的道理),而是别趣、兴致,而后者显然是有关文学作品的美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美”是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让我们很明确地知道“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章培垣曾这样说:“文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则在认识上仍互有分歧。……这种分歧是在于对文学的审美特征的承认、重视程度。传统的文以载道、重道轻文的观念,固然是对文学的美感的否定或轻视,就是所谓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主张,也是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学审美特征的忽略……在理论上则将文学的审美特征降到了次要的地位。……朱先生(朱东润)把美和激情作为文学的基本;可以说这也是朱先生文学思想的根本点。……总之,在朱先生看来,‘绮纷披’与‘情灵摇荡’对文学而言实是缺一不可的。”[5]
在文学的阅读与写作中,认识到“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我们把握文学的根本,更好地阅读并鉴赏文学作品,形成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对所读内容的借鉴,从而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注释:
[1]夏尊,叶圣陶:《文话七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页。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4页。
[4]严羽:《沧浪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教师要针对本班同学的特色相应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任何不适应学生思想动态的“教”都是徒劳无功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教师要用真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要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帮助学生,要让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要能在政治课堂上吸引学生。
生本理念下的中治教学,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旧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需要。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本班同学的知识层次,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层次的发展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实效。
教师要善于使用启发式教学中专的政治教学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融情于课堂,融情于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效互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中专生已经到了青春期,他们有着个性化的见解,对很多问题比较愿意坚持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善于使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每一节政治思想课中都保持着参与的兴趣。教师也要秉承客观教学的态度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情感投入。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学生能否提高政治思维能力的关键。如在讲授“”时,教师可以以上课用的桌椅为喻,指出桌椅不是你的,是学校的,因此学校有所有权,而你有使用权。农户承包的土地也是这样,土地的所有权势国家的,但是因为土地被农户承包了下来,所以农户对土地拥有使用权。但是承包的土地并不代表就归了个人所有,并非私有化,而是承包制,和私有制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中自觉地理解了知识点。
教师要在开放教学环境中实现多样化教学教师要能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在采用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大胆发言的开放式课堂内实现多元化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在小组交流以及全班交流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要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思维,让学生在班级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政治语言的表达能力。如在讲解“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了解一个家庭、一个乡村以及一个单位的前后变化,并通过在课堂上学生的汇报交流,综合教材观点进行讨论、分析、对比、提炼以及整合,从而让学生深刻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而对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前置性作业环节来完成。而对于课堂的延伸作业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下通过在电脑上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整合。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安排学生针对特定的问题独立思考,还可以安排学生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思考。
生本理念下的中治教学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好“度”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创建高效课堂多媒体的使用作为创建中治高效课堂的重要辅助手段,已经逐步走进中治课堂。多媒体的使用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形象感知,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了知识,增强了课堂容量。在中治课堂,多媒体课件能够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搭建了学生的情感思维认知模式和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学生在声、音、视频等的视听觉的冲击下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思维,并随着教师的引导逐步体验中治的理论,开始逐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课堂明显比传统的教学课堂更为积极开心。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课程改革
1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现代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在我国高校中开设得极为普遍。随着时展,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弊端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僵化。在传统本科教学中,基本上延续了《资本论》的狭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重点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而忽视对当代西方国家的新现象、新矛盾的剖析,忽视对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系统研究。这既不符合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使得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理解狭隘化,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削弱了该学科的现实解释力。
第二,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方法单一。马克思曾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运用历史逻辑分析法,侧重于规范分析,缺少实证分析,缺乏现代研究工具的应用,忽略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课堂往往没有互动、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致使其课堂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观点陈旧。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阐述资本与劳动的对抗关系为重点,将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色彩强化放大,而忽视了其“经济学”的角度,忽视对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例,传统政治经济学仍然聚焦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制度对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少于论述当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和新形成机理,从而对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企业运营都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
综上,在当前的本科教学中,政治经济学正日益被边缘化。因此,必须从体系、方法和观点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才能赋予传统政治经济学以丰富的时代感。
2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2.1 体系的现代化
从学科体系上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改革创新应以搭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主导方向。广义政治经济学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2]。可见,广义政治经济学以研究多种社会的生产方式为核心。当前,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强化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系统剖析。
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方面,既要考察不同的垄断形式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影响,也要挖掘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实现增值的主要途径,以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例如,当代西方国家的垄断组织形式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适应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科学管理的内涵;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当前我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危机仍然余威尚存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应当重点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及欧美国家的发展困境和对策进行深刻剖析,以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危机、自我修复的能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方面,要致力于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当采取怎样的实现形式;应当如何处理政府和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股份制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利用和完善等问题。既要挖掘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或规律,也要研究与一切社会形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或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所采取的特殊表现形式。例如,与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相比,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才能取得存在依据;作为商品经济共性规律的价值规律在当前我国经济的竞争性领域仍然发挥着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指挥棒”作用,而且未来我们应当进一步强化其作用的市场范围。
2.2 方法的现代化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应局限于历史逻辑方法,而应发展出多样化的综合性的方法论体系,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在一起,加大数理方法的运用,并吸收制度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等现代分析工具,建立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相关概念和范畴的联系。
譬如,在讲解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原理时可以运用制度分析法,阐述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讲述剩余价值规律时可以从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体理的角度加以阐释;在讲解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时,可以与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概念相对比;在讲解资本周转速度和平均利润率理论时,可以引入数学方法;在讲解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可以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在讲解商业流通费用时,可以梳理其与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此外,在课堂讲授时,为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应重视采用案例分析法。从价值规律的作用、货币的职能到资本的循环周转,再到平均利润率规律,都能够在实践中找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应注重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系统规范的案例资源库,并借助于动画、影音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以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展示方面的不足。
2.3 观点的现代化
从观点上看,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的根本任务是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当代社会的实践活动。因此,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某些具体观点应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应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与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3]。例如,商品二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可阐释为现代企业商品经营的消费者导向;劳动力商品的相关理论,意味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十分重要;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理论和资本的运动性理论都与现代企业的资本增殖息息相关 。
其次,应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与现代政府的宏观调控联系起来。例如,在经济危机理论中,增加对虚拟资本特点和虚拟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对政府的金融管制和货币调控提供政策基础。再如,作为虚拟货币的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等问题都可以用政治经济学观点来加以分析。
3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现代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在观点创新时应注意区别对待“根本观点”和“具体论断”
所谓“根本观点”是指今后的实践只能进一步证明而不能的一般原理;所谓“具体论断”是指对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针对特定对象、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做出的判断。对于的根本观点我们必须坚持不动摇,对于某些具体论断则可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进行发展和创新。
3.2 在体系创新时应坚持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曾在历史上引发多次争论。当前,我们主张将研究对象扩展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出自该理论中国化、本土化的需要。在关注生产关系的同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要关注资源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全盘置换为对生产力或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那样的话,政治经济学将丧失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科的根本立足点。
3.3 在方法创新上应注意避免陷入“去内容化”的陷阱
当前,数理方法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日益普遍,甚至出现了经济学泛数学化的趋势。其实,数理方法的运用只是对历史逻辑方法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数理分析本身不能创造任何思想,它只是思想或观点的呈现工具而已。如果理论或思想本身是苍白的,那么无论运用多么精巧的数理模型去包装,也不可能产生鲜活的生命力。同样,在案例运用方面,也要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力争选取富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素材,让案例真正能为观点或理论服务。
总之,只有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当代经济,反映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最新变化和热点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践为导向进行观点创新和内容创新,政治经济学课程才能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才能在新时期重新焕发其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梅建军. 《资本论经营智慧》.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作者简介:
国福丽(1979—),女,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政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52 — 02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校本课程,当前往往认为“是学校与教师在职业实践中,以政治教师为主体,依据自身的教育哲学与课程信仰,在充分整合和开发本校现有政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学生、高校课程专家、学生家长以及关心支持教育的热心人士共同参与,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政治、应对就业、对口升学的客观需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所开展的具有政治学科特色、带有自身办学特点与文化特色的课程开发活动。”开发出满足中职学生学习需要、符合办学定位的政治校本课程,不仅是政治课程的执行过程,也是一个课程重构的过程。要推动齐齐哈尔林业学校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助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促进齐齐哈尔林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性进步,必须找出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教育规律、探索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进而推动课程理论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的深化。
一、 对开发中职学校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开发中职学校政治校本课程,能够使政治课程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从而真正实现政治课程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开发政治校本课程有助于提高政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利于齐齐哈尔林业学校文化课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在课程改革之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长期实行的单一课程体制,在教学体系中处于尴尬境地,学生往往偏重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政治课,所以长期以来教师对教学的创新意识不强,已经习惯于旧有的教学模式,被动地讲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因此对自行设计与实施政治课程持消极态度,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缺乏理性认识,因此导致了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过程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外部的课程开发方案的参考,在开发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因此,在缺乏课程开发经验的情况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从本校自身特点和办学定位出发,综合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形成本校特色。
二、中职学校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齐齐哈尔林业学校本着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经验,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特性,开发了政治校本课程《核泄漏离我们有多远》。引导学生了解核电安全,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引导中职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这一课程具有全员性,即面向全体学生、全校所有文化课教师参加,为每个文化课教师搭建了锻炼自我的平台。
《核泄漏离我们有多远》校本课程开发从2012年初开始运作,本课程开发包含三方面内容:(一)历史上的核泄漏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苏联Y级667АУ型战略导弹核潜艇K-219号沉没事件、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二)核泄漏造成的生态灾难(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福岛核电站为例)、(三)如何防控核泄漏。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多次召集任务布置会,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力争体现务实性和可操作性。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上好校本课。在上校本课时,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体验为主,在课堂上播放纪录片,学生要根据课程主题,自己确定的研讨内容、制定自己的研讨方案。如“苏联Y级667АУ型战略导弹核潜艇K-219号沉没事件探析”研讨活动中,教师播放纪录片,放映结束后主持学生研讨:为什么苏联核潜艇事故不断?学生研讨时是以组为单位的,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课程内外的研讨活动,使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真正得到运用,使学生不仅在校学到了技能,更学到了文化,不仅做到了实践能力强,而且做到了自主学习能力强。
课程方案要求学生研讨结束后,要把研讨成果汇编成册,写出研究报告,要求教师真正上好汇报课。上汇报课时,要举行研讨汇报。学生把研讨的收获分别向老师和同学汇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也可以说是资源共享,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如果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新的问题,汇报组不能给予解答,这样,学生就带着新的问题,继续进行深入探究,然后把研究的结果汇报给大家。这样学生的实践研究活动还具有深刻性、反复性和磨练性。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造成的生态灾难”研讨汇报时,有学生介绍对欧洲国家造成的污染的、有结合电影《变形金刚3》的情节介绍对切尔诺贝利当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有介绍苏联政府的救灾措施的、有介绍切尔诺贝利现状的,有介绍切尔诺贝利当地居民的现状的。针对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加汇报的学生进行了第二次研讨与汇报。课程方案要求师生互相评阅。政治教师负责收集学生的研讨材料,师生共同进行评阅,分成优秀和良好两部分,都上交课题组。课题组进行评阅后,再举行总结会,对各专业、班级的活动情况进行肯定或提出意见。课题组从优秀部分中挑选出优秀材料装订成册,以此为依据,开发出校本教材《核事故离我们有多远》。
在校本教材《核事故离我们有多远》的编写过程中,齐齐哈尔林业学校注重本学科的横向统整。以校本研讨课《苏联Y级667АУ型战略导弹核潜艇K-219号沉没事件探析》为例,将政治学科的国际政治、当代历史融为一体,让学生切实去感知国际政治常识和当代历史,有机会直观地认知国际关系,使学生对文化课特别是政治课的兴趣大增,较之开设校本课之前,上课出勤率增加14.5%。
学校本位的课程统整中,齐齐哈尔林业学校作为课改各个方面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在学校本位的课程统整中,建构以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营造浓厚的课程发展氛围为焦点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策略。在校本课程《核事故离我们有多远》注重课程的横向统整,即在校本课程中发挥政治学科的基础学科优势,进行学科之间的有效统整,在课程内容上借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物理》、《语文》,带动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课,使文化课与文化课之间、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实现了互动共进。
齐齐哈尔林业学校在校本课程《核事故离我们有多远》开发过程中,积极落实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推动了学校办学的特色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师生互动的学生管理、师生互动的课堂,从而形成了更为丰富的办学特色,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出路。
三、 中职学校开发政治校本课程的作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政治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的帮助。开发政治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成为自己所教的学科的研究者,着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了解学术动态,及时把新的、有价值的理论方法补充到教学之中,用扎实、新颖的内容牢牢地吸引学生。国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特别强调教师的研究能力,认为“理想的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经常需要有高度的创造性。”假若教师在自己所教的领域内缺乏较深造诣,或者仅仅满足于现有知识而缺乏求知精神的教师,都无法扮演知识传授者,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创造,为此,要求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上好课,应在授课之余,致力于科研和课题开发。为达到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理论修养的加强,授课能力的培养完善开拓有效途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能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之外,而应当在教材范围内,并且研究要突出重点,在理论的某一专业和方向上进行较深入的探索,不能力量平摊,大海撤盐。政治课程的广博性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就某一问题深入研究。要使平时积累的面上的各种学问,为重点研究对象服务,做到点面结合,一专多能。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088-05
近十年来,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重点和热点之一,这一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依然有深入探索的学术空间,例如,如何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特征?为此,本文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性及其整体结构上,对这一重要学术命题发表一些见解,以求抛砖引玉。
一、“被现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为
“自觉现代”的文学 学界有一种共识,即现代文明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特别密切,中国现代社会确认的现代文明,便是所谓的西方文明,而西方文明又是现代化的成果。现代化是指对传统社会的根本变革,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以及相应的文化变革,以变革确立了围绕中心的统一、秩序、规范的理性价值体系。现代化是社会学概念,作为现代化本质的现代性则是一个哲学性的概念,它指一种不同于古典时代的新的生活方式。根据哈贝马斯的看法,欧洲的现代性发生于中世纪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旧有世界观的崩溃,是一个M.韦伯所谓“理性化”的过程――以天赋而自足的理性为普遍依据和价值准则。
现代性在世界的传播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统一世界史,这是一个由西方和非西方相对的二元对立和等级高下的世界:西方/非西方,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科学/迷信,理性/愚昧。西方向贫穷、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输入的现代性,除了能够促使这些国家进行社会变革和文明进化,也使这些国家被归入了西方世界全球称霸的统一世界史进程中,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落后国家不得不承受欺凌和屈辱的“被现代”的历史。
尽管与现代文明相关联的现代性,是20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所必需的,但中国现代社会救亡压倒一切,使得中国在引入西方现代文明或曰现代性的时候,又努力坚持本民族的独立性,在抗拒为奴的现代性诉求中,既坚持走向世界,又抗拒西方视野的话语霸权。现代性的存在是与中国现代社会本身的存在性质紧密关联的,现代性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存在既是客观的,又是复杂的、矛盾的,正如现代性的本质特征一样,具有悖谬性。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西方现代性的观念体系密切相关。作为五四延伸的五四文学革命,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启蒙理性的张扬,对个性解放的倡导以及激进的反传统态度,都是西方现代性精神在中国文学语境中的具体实践。
中国近现代社会“被现代性”的文明进程中,中国人始终在承受着中心失落和民族日趋衰败的剧痛,救亡与复兴是中国现代社会引入和发展现代性的宗旨所在。赢得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独立,使民族重新崛起,便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有理想追求的知识分子深藏于内心的爱国爱民的情结。重造民族性,重建民族辉煌,重新编织民族美好的梦想,促使中国现代社会将西化的“被现代性”转变为自觉的本土现代性。于是,在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的作家高张科学理性的旗帜,以文学创作实现救亡和启蒙的社会变革宗旨,以理性的精神理想重造民族强盛的梦想,例如文学研究会作家、左翼作家等;有的作家是以纯粹的西方现代性人文理念,在自我的心灵世界,构想生命的自由、尊严、本色、超然、洒脱,在文学情境中表现美的独立、自足、理想色调,如前期创造社作家、巴金、九叶派诗人等;有的作家怀想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古朴和诗意美,在中西文化和审美意境的对照中,重塑美善的中国民族性,例如,京派作家,其中沈从文小说的情境多为原始状态的自然纯朴的人生,其作品中没有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人们依照生命的自然本性,呈现出坦然、自在、自由、自主的生命活力,这些作品表明沈从文观照现代性的特别视角;还有的作家则在现代文明浸染下的城市风情中,体验和感受市井文化的现代韵味,例如作家老舍,他的小说通过描绘旧中国儿女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京味民俗文化的内蕴中体会现代性在中国世俗生活中存在的价值意义;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是对现代都市欲望风情的直觉呈现,将人的潜意识中的情念,迷离恍惚地体验着,作品具有明显的颓废倾向。
个人主体性和建构现代民族国家体制的社会变革,都应属于现代性的先锋姿态,叛逆性的先锋姿态,是现代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语境的形成和嬗变中,长期存在着,陈思和提出:“现代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仍然会不断遭遇新的叛逆,这种叛逆性不是来自传统的保守立场,而是来自更激进,同时也是边缘化的先锋立场;不是来自某种集团势力的反对,而是更具有个人色彩的独特立行的反叛。”[1]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而言,这种激进的个人主体性,其文学表现形式之一,便是个人主义文学书写。个人主体自由的倾向,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中,并未形成独立的语式,它时常顺应民族和国家的救亡和复兴的宏大叙事模式,个人主体性的反思、叛逆、批判性都融入到了民族的救亡和振兴中,以及探寻广大民众生命完善途径的宏大叙事中。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现代社会中现代性的存在受到明显抑制,现代性的影响越来越衰弱,但是,现代性依然在中国20世纪30~40年代生存、发展、变化着。一方面,现代性更加本土化了,另一方面,现代性精神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入到人的深层意识中。
总而言之,由“被现代”发展为“自觉现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特征之一,这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土化特征
1895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颠覆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明确提出了遗传与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等进化论观点,19世纪末进化论传入中国,以后,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和科技、经济的发达,让中国人的天朝帝国心态彻底丧失,痛苦地承受着中国落后、保守的事实,进化论观点才让中国人真正明白中国落后的根源,那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观念的僵化和保守,实际上,天要变,道更要变,唯有不断变革和发展,中国才能不落后,才能救亡和复兴,进化论还使中国人获得了复兴的信心和激情,达尔文进化论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进化论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对现代性的最直观的、最单纯的认识,这也形成了中国对现代性的基本态度:由改变了对传统的迷信,进而发展为要改变传统以实现社会变革,进而要彻底反叛传统实现现代性的文明进化,因此,“发展”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确立的最朴素、最基本形态的现代性价值观,“发展”也便成了中国本土现代性确立的价值依据。
引荐西方现代性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依照西方现代性模式造出一个完全西化的中国现代性,即使倡导唯新是举和全面西化的五四时期,作为中国的先知先觉者的有识之士,依然是根据中国民族危机的症结所在,确立现代性启蒙的宗旨,而且是依据中国历史积淀和现实存在的客观性,确定中国文明进化(即现代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强调了启蒙现代性是资产阶级的现代性,他强调的是工具理性和历史理性,他提出,技术等物质层面会在日渐增长的过程中给人的精神带来压迫,形成困境,于是,便产生了反资产阶级的另一种现代性,也就是:“将导致先锋派产生的现代性,自其浪漫派开端即倾向于激进的反资产阶级的态度。”[2](P48)这另一种现代性便是“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与反省、反思、批判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二者共生共存,且各呈完整体系,这是西方现代性发展的特色。中国语境现代性的发生和嬗变,则表现为全面的启蒙现代性和残缺的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更广泛和深入地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影响力,这是中国本土特色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中国本土现代性还有一条明显的发展脉络,是精英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体性向广大社会民众的普遍社会性的转化。
五四前后,新文化界和新文学阵营对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普遍具有偏激的意识,这是有历史必然性的,因为彻底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腐朽和落后,便要极力摒弃之,为了彻底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如鲁迅所言“别求新声于异邦”,异邦的新声最先进,也是最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病根的,自然是西方现代性文化,于是,西方现代性文化便以其纯正的、完全的面目出现在中国现代社会,结果促使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当然,在五四时期,这种转型只是具有了雏形。
西方现代性的理性启蒙是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其标志是自觉为人的自由意识的充分实现,即个人主体性的完全确立。中国现代性语境确立的人的个性价值,则是指向社会人生价值的个体生命欲求的表现,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是以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和国民精神的救赎为宗旨的,在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现代性强调的个人主体自由的生命欲望被压抑了。于是,推崇个人生命的独立、尊严、自由创造性的话语形式,便具有了某种先锋姿态。具有先锋姿态的作家受到的西方先锋性思潮的影响,常不是来自于先锋理论中,而是受到尼采等西方文化哲人的“超人”意识和歌德等人的“狂飙情调”以及惠特曼等人的“狂野”自由意志的感染。
在中国现代性语境中,先锋姿态的文学观和创作倾向,有特别的存在形式,例如表现出主观浪漫和唯美主义艺术风情的创造社前期的文艺理想和创作实践,这些作家将个人的生命自由视作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的原动力,他们推崇的生命独立尊严、个人灵魂的天才创造力以及艺术审美的纯正,都呈现出现代性的先锋姿态。在中国现代社会救亡压倒一切的主流话语中,启蒙服从救亡,人的解放是以社会整体的文明化为根据的,此种社会生态环境下,审美现代性坚持的纯粹个人的主体自由,成为游离于社会主流话语的先锋姿态的话语形态,这种文学倾向在新诗创作方面表现得更明显。20世纪30年代,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梁宗岱以及一批围绕于“现代”杂志的诗人,都具有现代主义的先锋性创作倾向。到了40年代,则有“九叶诗派”的主观审美理想的创作,这些具有审美现代性的诗歌艺术,具有主观玄想、心灵象征、创作意识自由的先锋特色。
中国现代性语境中,审美现代性没有获得足够的自由生长空间,主要原因是其与中国现实社会的生存环境不协调,审美现代性只能以别样风情展现着先锋姿态。作为西方审美现代性根基的唯美主义和艺术自律观,反思和批判现代化对人的自由的制约。在中国现代社会,个人主体绝对自由的西方式的审美现代性被挤压到特殊时空环境下的特殊人群中,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创造社,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30年代的海派文学家,他们的艺术话语是残缺的和扭曲变形的,超强的社会功利性挤压了中国现代社会中作家的审美心理追求,作家普遍具有对审美现代性避而远之的心理倾向,提倡纯粹审美的追求,则使一些作家有忘却世间苦难和民族危亡的负罪感,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在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中国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背离更是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抗战初期,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尤其突出了救亡图存的社会功利理性。这时期某些偏离社会功利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先锋姿态的文学家,他们倡导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精神的审美理论,如周作人提倡“独立”的艺术美,朱光潜重视文艺的审美特性,梁实秋提倡基于普遍人性的审美观,梁宗岱提倡“纯诗”,此外,某些海派文艺如“新感觉派”一味沉湎直觉心理体验的写作实践。这些先锋作家的创作倾向多元化地表现了主观个性特色,某些创作具有人道主义人生价值确认,还有的则是对艺术女神的痴迷,以及在纯粹自我的心理感受中追寻奇异的审美情境。
总而言之,形成本土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又一本质特征,这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特殊性和变异性。
三、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多元化语式
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存在着多元化的话语形态,也体现着发展中不断完善的属性。五四时期,从事现代和文学革命的知识分子,真诚地从事现代性思想启蒙,却成效甚少,黑暗和专制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愚昧、麻木、奴性的国民病态心理素质,使从事现代性启蒙的知识分子的主体理性承受了沉重的打击,他们个人主体性的精神追求――对民主和自由的推崇,促使他们以现代性人文理念启发和唤醒民众,让他们摆脱“为奴”的心理状态,知识分子想象着凭文化及文学之力拯救国家,救赎国民精神,然而这却被证明是乌托邦式的精神幻想。20世纪30年代,作为文化精英特别是新文学家的知识分子,面对社会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社会贫富差距更巨大的社会现实,强烈感受着社会底层广大民众的艰难生活处境和非人道的惨状,形成了将个人主体理性融入社会道德中的心理愿望,此外,五四时期产生的主体精神迷失,也促使他们寻求别样的救赎国民精神和拯救国家衰落的动力源,特别是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使得一些原先痴迷文学艺术精神救赎力量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自己理想的崇高而实际力量的微弱,例如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在1924年初写给郭沫若、成仿吾的信中声称:“我觉得艺术并没有十分可以推崇的地方”。[3](P12)郭沫若则干脆表示与艺术的决裂:“什么叫艺术,什么叫文学,什么叫名誉,什么叫事业哟!这些镀金的套狗圈,我是什么都不要了,我不要丢了我的人性做个什么艺术家。”[4](P312)当知识分子认识到了社会革命对于改变中国黑暗、贫穷、混乱社会状况的实际作用时,他们便又身处精神的迷惘中,宣扬大众文艺创作时,他们发现了中国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在于社会中最广泛的底层民众,此时民众的觉醒在于自身,民众的优良品质也在于自身,五四时期高居于民众之上的启蒙者,如今成了需要迎合大众的“大众化者”,他们的个人主体性迷失于社会最广大群体的阶级意识中。
“五四”时期的“救亡”/“启蒙”的双重思想正是现代性的“个人主体”/“民族国家”观念的表征。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个人主体的生命是自由的,但却不是个人意识的完全独立和放纵。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本土特征及其多元化语式,既体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学及对现代性的双重反思和批判,还体现为现代性的地域性书写。五四时期,中西方社会鲜明的强烈的对比,形成了中国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这不仅体现在社会存在方面,还体现为国民的心理倾向,于是,全盘西化和全面反传统,便成为中国开始全面现代性变革的激越姿态,这种偏激意识的变体是唯新是举,这是在进化论社会生态背景下的现代性领悟,由维新是举进一步发展为全盘西化。但是,中国现代社会以及现代文学领域,却没有真正认同和实践西方式的现代性人文理念,当时社会采取单一的直线式思维方式,将传统的腐败看成一无是处,必须彻底摒弃,对西方现代文明又完全推崇,结果造成“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对立,所谓“新旧主义不能相容,更甚于水火,冰炭至不能相入也。”“旧者不根本打破,则新者绝对不能发生;新者不能排除登净,则旧者亦终不能保存。”[5]这也正是现代性本身的特征。后期,现代文化和新文学的提倡者,淡化了原先的激情,也逐渐认识到观念的偏激,更何况他们以理想主义的偏激态度倡导的现代新文化和新文学,在当时中国社会现实中的存在,却如浮萍和轻烟一样浮泛,社会的黑暗、腐败,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和势力强大,也促使新文化界人士和新文学家反思现代性在中国生存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反思现代性之于中国的实际意义,于是,便有了针对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特征的本土现代性的探寻。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地域性书写,其存在的原因正如学者妥建清所言:“不同于西方现代性注重时间的进步意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出空间性特点。此种空间性特征突出表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地域性方面。”[6]
中国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存在于诸多结构性矛盾关系中,最核心的矛盾是“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模式。中国现代社会一直处于对“现代”的“文明进化”的理性价值追求中。“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状况,长期存在于中国现代社会的进程中。西方现代文明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改造,始终面对着中国传统秩序和观念的强大阻碍,中国现代文学家的启蒙和救赎的功效便陷入这种困境中。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海派文化和海派文学的存在境况即是如此,对此,陈思和分析道:“当时大部分中国还处于古老秩序下的超稳定结构中,新型的经济城市所形成的海派文化与处于缓慢变革中的古老中国的整体文化环境之间,构成了特定意义下的一种紧张关系,我把这种关系称之为叛逆性。”[1]在中国现代性语境中,海派文化及其影响下的海派文学,表露出全然的西方现代性面孔,在艺术形态上呈现令人难以亲近的变态和奇异的特征。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构成因素存在着复杂多样性,在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对强盛的西方及其现代性充满了奇异幻想,在“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态势中,价值取向决然地倾向于现代,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上海、北平、天津、武汉等地,发达的商业和冷酷的机器工业,以其疯狂力量扭曲了人性,现代社会的畸形、病态发展,使中国知识分子感到痛心和迷惑,于是,传统的温情又逐渐复活。京派作家大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他们的性情也多为温文尔雅的传统士绅情调,然而,他们之中又大都有留洋经历,对西方现代文化颇为熟识,于是便有了在文化品性方面熔铸古今、学贯中西的包容并蓄。显然,在中国现代性文学语境中,“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对立中有交织,侧重一方面兼顾他者,周作人和沈从文就更偏重中国民族性的审美情境,京派作家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重诂和重建中国的民族文化品性。
此外,“被现代性”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也是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必然抉择,这形成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语境的显和隐两种形态的二元对立,很明显,为了彻底告别腐朽、保守僵死的封建传统,中国现代社会选择了西方的现代性,而且在五四时期采取了唯新是举和全盘西化的极端立场,便形成了现代性与中国传统性的二元对立,这也正是现代性本身的特征。在潜隐层面,中国被迫接受的现代性,其异质文化特征,在中国本土的环境中,不断被改造,这就造成了西式现代性与中国本土性的持久对立,最终形成中国本土化的现代性及其多元化语式。
总而言之,存在多元化语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另一本质特征,这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参考文献][1]陈思和.复杂的叛逆性――现代海派文学的特点[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郁达夫.北国的微音――寄给郭沫若与仿吾[J].创造周报,1924.
[4]郭沫若.十字架[J].创造周报,1924.
[5]汪淑.新旧问题[J].青年杂志,1915.
[6]妥建清.中国文学自身现代性的追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3).
The Essence of Modernity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UANG Jian
(School of Humaniti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Jiangsu, China)
关键词: 政治课本 插图 作用
在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就必然会有“推波助澜”之效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彩图、插图虽居某一框题之中,但有的如果预先提出,作为入境之法和新授课的导入部分,效果则更佳。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方法有许多,但只有适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导入方法才是成功的导入方法,有些内容适合形象导入法,有些适合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新课的学习,有些适合采用正反事例的对比导入,有的适合设置悬念导入,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慎重选用,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因此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事物导入新课,如图片、课本插图、多媒体等。这些事物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给学生呈现大量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可以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失败怕什么》这一课中,第一页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孩子学走路时不小心跌倒,妈妈在一旁微笑着鼓励孩子:“勇敢些,自己爬起来。”这幅插图的内容浅显易懂,因此,我在上课时,就以这幅插图为先导,辅以精炼的语言加以描述,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是家人细心地照顾我们,一个音一个音教我们学话,一步一步教我们学步。在学步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可我们没有因为害怕跌倒而不再学步,而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就这样,我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还学会了跑和跳。”经我这么一描述,学生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了这幅插图上。还没等我提问,就有个别学生举手有话要说。“我妈妈告诉我,我学步的时候因为站得不稳,头还撞在了椅背上,肿起来了呢!”“我妈妈说,我学步的时候,她让我自己爬台阶。”在几位学生发言之后,我立即话题一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好像幼儿学步一样,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只要能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总结经验,继续前进,我们就能走向成功。”这样一来,就自然地过渡到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
二、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插图使知识形象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课本插图、大幅挂图、漫画等直观形象的特点创设情境,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学习“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时,我运用彩色大挂图,把祖国秀美山川、风景名胜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们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及各少数民族分布区等。政治复习课上恰当地运用彩图,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以彩图为纽带,按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把全课的内容串连起来,一幕幕图景呈现在学生脑海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复习效果。恰当地运用形象幽默的漫画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趣盎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一本书读多了,书意自然就领会了。我这里的“读”就是指在引导学生学习插图时,让学生慢慢地、仔细地多读插图前后的相关材料,把知识融会贯通,在读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插图。如:我在讲“义务照顾老人”插图时,我问学生:谁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特点是什么?弱势群体的范围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弱势群体?我们国家在关心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我引导学生抢答,其他学生一起归纳纠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互动的目的,还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
关键词:血液标本;标本采集;质量保证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大量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仪器已经进入常规实验室,使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得到不断完善。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程质量控制概念的提出,人们在重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同时,又将影响检测质量的外部因素纳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1-2]。其中在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最终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求上,因此对不合格标本的有效控制是全面提高检测质量的重要手段。
1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常出现的问题
1.1 患者因素:很多患者医学知识缺乏,对标本送检的重要性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对标本及时留取送检依从性差。同时当前患者精神紧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往往不为医务人员重视。有调查显示,急诊血常规,生化和凝血象标本的不合格标本数,标本总数,标本的不合格率的高峰时段分别为6~8:00am,10~12:00am和8~10:00am,可能由于这三个时间段标本数目较多,工作量较大,检验人员人手缺乏等造成高峰期标本拥堵以致时间延长。
1.2 检验人员因素:在急诊标本较多的情况下,有的检验人员难免出现工作失误,比如忘记签收,标本签收后忘记上机检测等。此外,很多医院的检测室有大量实习生和进修生,开始工作程序不熟练也会造成标本采集出现错误。
1.3 疾病因素:很多患者由于自身因素,不能及时获取标本。同时一些患者陪护多,患者遗忘留取标本。还由于医院自身管理体制不健全,原有标本采集流程不合理,职责落实不到位,缺乏监督机制。
2 加强标本采集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正确合理设置试验组合:医学检验项目繁多且新项目不断推出,检验科应根据疾病的种类以及医院的特点,同临床专家一起讨论,合理地设置检验组合。
2.2 采集标本前应主动祥告患者须知:要使检验结果如实地反映患者的情况,必须有患者的积极配合。可在检验单背面印有不同试验的患者须知。最好专门印制采集标本须知,发给受检者,进行广泛的宣传。总之,要做好患者采血前的所有准备,使所采集的标本符合实验要求。
2.3 加强查对工作:我们在病房每年均发现数例采错血的情况,未发现的也可能存在,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往往会涉及2人以上的结果不准确。门诊采血也偶有发生错误者。要高度警惕冒名顶替者,这种情况在门诊最易发生,“善意”者往往涉及费用报销问题,而恶意者则出于其他目的,甚至欺诈。建议建立采血查验证件制度,以杜绝恶意冒名者,目前我科对自带标本者加盖“自带标本”章加以注明。
2.4 正确采血与应用抗凝剂:不正确采血及不正确应用抗凝剂情况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病房采血,边输液边抽血,更有甚至护士只图方便直接从输液皮管的头皮针中抽血。推广使用真空采血管有利于改变这一情况,我院使用真空采血管后这一问题已大有改观。对暂时不能使用的单位,特殊抗凝管应由检验人员按要求加好抗凝剂,并做好抽血刻度标记后交抽血人员使用。
2.5 适当增加检测后标本的保留时间:出现纠纷时查找原因、分清责任,很大程度上将依赖原始标本。过早的丢弃标本将使检验科出于最被动的地位,即使是因为抽错血,甚至是恶意欺诈,检验科也无法举证。因此,尽可能延长标本的保留时间,使处理医疗纠纷时做到有据可查。
3 加强标本采集检验质量控制的配套措施
3.1 实行全面基本培训:定期与护理部联系,举行全院护理人员标本采集规范培训及新上岗护理人员标本采集岗前培训。针对有特殊要求的标本或者新开展项目的标本,由检验科咨询组成员主动到临床科室进行培训和讲解。检验科将每个月不合格标本按照临床病区进行分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反馈临床,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的联系。
3.2 加强跟踪与针对性培训:通过统计分析找出不合格标本发生较多的科室,检验科主动与其护士长联系,根据其发生不合格标本的种类,共同分析发生的原因,进行专科交流和培训,并将培训过程作好评估记录,方便今后跟踪分析。对特殊要求的标本进行重点培训和沟通。在分析中发现细菌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较高,其原因多为标本取样部位不合理,或采集标本时受污染等。针对这些情况,检验科重点与送检细菌培养标本较多的科室进行沟通,必要时到相应临床科室示范培训。
3.3 合理处理不合理标本:当检验科工作人员收到不合格标本时,立即按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执行,即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告知不合格标本发生患者的姓名、床号、检测项目、不合格原因及重新采集标本时的注意事项和正确方法,并在不合格记录表中作好记录。
4 小结
血液标本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估计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实验室注意力集中在提升一些技术或分析质量指标如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上。然而临床医生与患者关注采集血液标本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他们希望能够及时得到可靠的检验报告。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加强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积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加强标本采集过程中各环节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对我院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率。
5 参考文献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堂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任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的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使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式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重要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学生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策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状况。通过调查,各组学生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立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习的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作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学的能力。
关键词:校本资源 政治课教学 活力元素
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要走出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的局面,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课程资源。其中,校本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所学校的校本资源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史资源、校友资源、家长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活动资源和物化的建筑资源等等都是重要的校本资源。由于校本资源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贴近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因此,校本资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或缺的活力元素。我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为政治课教学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
一、开发和利用校史资源,增加教学的历史厚度
我校拥有一百多年的校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一大批成就卓著的校友,校史资源丰厚,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办学之初,学校创办者、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题写“诚恒”校训,要求“诚于做人、恒于学问”。在此引领下,学校百年办学取得了斐然的育人成果。“诚恒”精神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一代代学子,并积淀形成了“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学校传统。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以32位革命先烈、20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为代表的优秀人物。深入挖掘这些得天独厚的校史资源,可为政治课教学增加历史厚度,提升教学实效。
校训“诚恒”,体现了诚实守信的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校训、学校传统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将它们与校史资源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生活与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内容时,我在分析了教材内容后,着力引导学生探讨我校一贯倡导的“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是如何体现哲学思想的,帮助学生懂得“实”就是要遵循规律,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到学校提出的教学态度的要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根本要求的。我校之所以能英才辈出,就是因为学校的教师、学子和校友们具备了“以实为要”的学习、工作态度。这种把校本资源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点滴渗透,不仅能培养学生“以校为荣”的自豪感,更能增强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自觉性,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百年来学校培养的一大批英才人物,是新一代学子的楷模,他们的人格品质和卓越成就令师生敬仰,这为政治课教学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经济生活》“正确看待金钱”这一综合探究课时,我展示了1953届校友中科院院士李大潜等一批校友在母校设立奖(助)学金的事例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校友的金钱观”,学习优秀校友为国家、为社会、为母校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提供了身边的示范,使教学内容更显丰满,我们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也更有说服力。在教学《生活与哲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内容时,我展示了1955届校友著名画家袁运生先生1979年在首都国际机场的一幅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告诉学生,该作品一出现就立即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在国际机场该不该画女人体的争论,并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面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袁运生没有答应“给人体穿衣服”,从而让作品完整地保留了下来。2010年,该画的线描稿以2128万元成交。我用此例说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这种结合校友事例的教学让学生兴趣盎然,激发了他们求知的兴趣。
校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从校史和优秀校友身上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使政治课富有吸引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史,都有属于自己的资源优势,我们要挖掘和利用好各自的校史资源,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二、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增加教学的内涵深度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丰富、不断扩展的校本课程资源,政治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自身及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的潜力,进行合理开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开发教师的课程资源要比开发其他的课程资源容易得多,使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首先,政治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执著的事业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人格魅力,都是宝贵的校本资源。政治教师要以良好的“身教”去积极影响学生:一要要用高尚的人格品位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去影响学生;二要用爱生情感和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去感召学生;三要用得体的课堂形象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政治教师用心对待每一个“身教”细节,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把思想政治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
其次,由于思想政治学科综合性较强,因此,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政治教师不能成为只是教材教参的简单照搬者,要充分利用科际资源,充分利用本校各学科的教师资源,将其他学科的内容整合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联系,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我创造性地整合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资源,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常言道:文史哲不分家。在教学《政治生活》时,我常与历史老师探讨西方民主制度、宗教知识等有关问题,以丰富我的教学内容。《生活与哲学》教材以及许多哲学试题,大量引用了文言文和古诗,为了能更好地向学生讲透这些文言文和古诗中隐含的哲学道理,我常向语文老师请教准确的文言文的词意或古诗的诗意,一起交流、共同提高。在教学《文化生活》时,我经常就教材中提及的艺术作品、历史知识等向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的老师请教,使“文化生活”更有内涵深度。开发和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师资源,这一方面使政治课教学内容更为精彩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面对学生提问时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增加教学的情感力度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能力、性格特征和自身经历等都可以构成校本课程资源。政治教师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学生这一无穷的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从而拉近学生生活与政治课教学的距离,增加教学的情感力度。
首先,开发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政治教师要多收集和运用学生熟识的素材作为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要注意把学生日常关心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亲近和实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开发本校其他学生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比如,我校长期承担生培养任务,同时近年来还开办了美国AP课程班。这些学生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校本资源。比如在教学《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样性”这一内容时,我借用了学生在藏历新年、学校文艺节、校运会、新春联欢会、藏族文化宣传周和其他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藏族文化,以及校内国际课程班十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表现出来的文化习俗等来分析说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校园里也存在着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在教学《政治生活》中“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一内容时,我以我校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信仰能切实受到保护和尊重,尤其是学校食堂为一个回族学生专门开小灶为例说明教学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开发学生的活动资源为教学服务。我校学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展青年志愿者接力活动,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成为南通市文明新风典型。另外,我校近年来深入开展班级与社区居委会结对共建活动,影响广泛。我将这些校本资源与《文化生活》中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相关内容有机结合,使枯燥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变得生动直观、形象具体。
四、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增加教学的内容广度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很大。重视挖掘和利用家长身上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为政治课教学服务,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学生家长的职业身份可以作为校本资源为教学提供服务。在教学《经济生活》“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我了解到班上有学生家长是公司的总经理,就主动联系这位家长,得到热情支持。课余时间我带学生到公司参观,听取这位家长关于公司性质、经营理念、员工培养的介绍,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次,学生的日常家庭生活可以作为校本资源为教学提供服务。在教学《经济生活》“信用卡”的有关知识后,我要求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到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学会信用卡的实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时,我选取了几个在课前了解到的所教班级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家长单位,以此为例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几种经济成分。然后由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自己家长单位的性质,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内容时,我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份作业:分析比较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在家长的指导下拟订一份合理的家庭投资计划。
除此之外,政治课教学还可以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增加教学的色彩亮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育的主阵地,它的每一栋建筑、每一项设施,乃至一草一木,都浸润着育人气息。充满生命灵动、人文精神和创造潜能的校园本身就是重要的校本资源,可以为政治课教学服务。我们要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让学生在与环境的交互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提高。
所有学校都隐藏着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与教科书相比,校本资源因其贴近学生的生活、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时要着力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只要我们政治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并善于发掘和利用校本资源,就会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得以彰显,帮助学生感受到富有情趣的政治课学习,我们的教学就能为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