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传统文化的形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形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形成

第1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摘要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显示出影响力。一些以本土文化为母体的平面设计作品与文人画艺术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探讨现代平面设计对传统文人画形式与内涵的传承,目的在于追寻当下中国平面设计创作的现象之根,文化之源,从而意识到深受本土文化影响的设计师在对现代设计形式的演绎过程中,其实是在用创造性思维对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丰富的形式阐释。

关键词:文人画 现代平面设计 形式 内涵 传承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识码:A

任何一种艺术本身都无法脱离形式与内涵两个基本方面,传统文人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艺术特征和巨大的影响力。有不少优秀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在形式上运用了文人画的外在表现元素,在内涵上传承了文人画的内在精神。这种现象不但是现代设计对传统绘画艺术形式的一种继承,更是现代设计形式通过新的视觉形态表述中国式的文化状态,是在民族性文化精神的引导下产生的新形式。

一 文人画的产生及其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自然产物,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文人画的萌芽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之后得到长足发展。一方面,由于南北朝文化被外族统领,对汉人文化进行排斥,士大夫们为抒发自己的情怀,而寄托在绘画上。“不学为人,自娱为己”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备受许多文人画家的推崇。另一方面,魏晋玄学成为中国思想界哲学思辩,偏重精神价值的人物品评成为一时风气。人品与画品相关联,士大夫画家以其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环境从事绘画创作,成为画坛主力。与其相比,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因生活水平和所受教育的限制,在文艺地位上无法占领主导地位,中国文人画从中国绘画的母体中诞生出来,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体构成,它是中国绘画确立民族风格并得以独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的主要基石。

二 文人画形式影响下的现代平面设计语言

文人画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创立的一种绘画形式,由于士大夫独特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使得文人画带上了文人的烙印,把自身的品位,文人的才情都融入到文人画中,创造出独具形式特点的绘画艺术,文人画是本土文化形式的一个代表。

(一)诗、书、画、印的形式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文人画融合了诗歌、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身,体现了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和才艺。在形式上表现为:诗、书、画、印。

1 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文人画形式之一,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正是文人画的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画家将心中的审美感知揉进诗或画的境界中,用不同的形式语言传递出来,异曲同工地表现了一个目的:感知的境界之美在诗的语言或在绘画的语言中都达到永恒的统一。

这种形式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同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在表现一些文化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设计师将诗的形式或诗的意境融入设计作品中,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度,使观者无论从诗的语言文字,还是视觉意境中都能感受到作品的文化格调,并沉静在设计师的思想情感的营造中。

2 书。“书画相通”是文人画形式之二。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因此,书与画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文人画书法要求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追求“精、气、神”,是文人画艺术审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代平面设计中文人画书法语言的运用,内含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与文明,一笔一画无不流露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立足充分发挥书法中形式美的视觉意义。书法表现的力度不同于字库中的美术字体,它渗透出设计师作为民族性的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取向,使作品产生非同一般的文化效果。

3 画。文人画追求不拘形似,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不为物役,不被法拘,从而传达出最深切的感受。

文人画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抽象图形表现有着风格上的相似性,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文人绘画使设计作品富有绘画的形式美感,从而一方面在视觉上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以这种传统的绘画形式表现设计作品主题,可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

4 印。印不是文人画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文人画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一定的作用,为画面增添文人气息。在书画作品上印有三个作用:一是作为落款,具有凭信作用;二是调节书画章法,构图与色彩关系;三是提高作品画面意境和艺术品位,突出和升华作品的思想内涵。

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对印章元素的运用可以丰富主题的表现形式,增强文人气息,调节作品构图与色彩的关系,在整个作品中往往启到平衡画面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印章作为标志的主体图案,这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以古老的印信寓意着有数千年诚信传统的华夏古国的承诺,篆印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其钢韧的线条表现出直率的品格,方寸之间营造出万千气象。

(二)文人画中线的形式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文人画线语言和书法线语言的标准,根源一致,有融会贯通的关系,在书画的融合中更加直接地扩展了这一形式上的审美依赖关系,立足点就是充分发挥线语言在书画中的形式美。线语言在形式上追求“逸气”之美,多用侧笔,有轻有重,流动有序,使得视觉中的笔法,秀峭而不失力度,运行之中,笔力刚柔相济,形成韵律之动。产生力度之美表现为画家情感和运笔技巧的综合水平,也是画家长期对事物感受和对线形式美实践后的认识表达。文人画借用线语言的审美特征,是为了更好地表述自我艺术理想和情感,通过线语言的种种视觉形态,最终在形式美的追求上集中体现为韵律、力度这两个视觉特征,从而达到传达思想感情的目的。

(三)文人画水墨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转化

水墨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缩影。文人画在以水墨抒怀的同时也赋予了水墨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若想借水墨来表现文化,就得充分理解水墨的生成语言和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单纯的模仿和生硬的照搬是体现不出水墨的文化内涵的。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受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影响颇深,由其设计的《京都环保会议邀请展》招贴,以淡淡的水墨语言描绘了一个包含乳汁的乳房,淡墨带着飞白快速勾勒出乳房的外轮廓,虚实变化之中,又让人联想到地球的外形,将海报的主题跃跃欲试地传递给观者,自然而和谐。

(四)文人画“空白”的形式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价值

“空白”作为文人画形式美中重要的表现方法之一,是表现其空间感、艺术感的重要手段和技巧。“空白”的方式不仅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形象有活动自由的空间,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意境。明朝画家山人的《芙蓉》,运用虚中有实的大面积空白作为背景,映衬着一张独立夏塘的荷叶,笔墨所状物象冷逸超绝,究其缘由,最根本的还是山人运用空白的高妙。同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使用,也得到一些设计师的认可。产生视觉上是平面的,有限的,但在意象上是空旷的,它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这为现代平面设计空间构图语言的表达提供了依据。

(五)注重自我情怀的表达,取材具象征意义

受中国传统文人画意象形式美学的影响,本土化平面设计贵在神似,物象要处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抽象不是简单的对物象的转变,而是一种“大象”似的精神与气度,体现无形的意象。在进行创作时,要求设计师以自觉的方式对所表达的对象做一种情感上的认知,所要把握的是“意”的追求,因此,设计师注重自我风格的表达,在表现作品时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追求设计个性,将个人情感通过新奇独特的创意与技术手段表达出来,求新、求变向来是设计师创作过程中以表达个人设计风格、魅力的要求。此外,任何形式与创意都必须围绕作品的主题,不管平面设计作品中用何图形元素占领画面,其内在表达必须回归主题内容,应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是平面设计常用的创意形式。

三 现代平面设计对传统文人画内涵的传承

文人画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穿古今而魅力不减,不光是因为文人画的独特形式之美,还在于其形式之下的内涵之深厚,精神之浩渺。

(一)审美意象、意境的营造

意象强调形象的情趣的契合,是文人画理念的一个精神基础,把物象与情感融合,托物言志。意境的营造虽在诗歌领域中提出,但对整个社会审美也产生积极影响,只是形式上发生了转变,文人画以诗书画印相融的形式来创造意境,成为画家追求的一个美学目标。现代中国的平面设计离不开意境之美,形式语言的建立仍将为新时代的意境审美服务。审美意境的追求成为中国艺术形式语言表述的核心,在任何历史时期,对民族审美意境的追求始终成为中国艺术家必须坚守的本义,如此才能保留民族文化的自我。

(二)个人文化内蕴的自我表露

文人画笔墨形式下的意境构成,与画家个人文化内蕴所决策下的意象表述层次,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触景生情,并非所有的景都使人生情。画家关注的景物未必使人人生情;甚至同一景物也未必每人都能感知其情;不同情态下的景也不会成就同一种心情。这一常理反映为对画家个体素质要求。现代平面设计对设计师同样有此类要求,设计形式语言是紧贴情愫而行的,是情感氛围下的视觉语言的组合。情由境而生,意境的氛围直接由心境的倾泄而促成,于是设计者的主观感情与设计语言糅合于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从社会文化积淀和个体世界观出发,获得画面意境的拓展,使观者对设计师的意图能自省、自悟、自乐、自为达到精神上沟通、交流的目的。

(三)立足于传统文人画内涵的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主流文化思想是影响文人士大夫深层的精神因素,同时也是传统文人画精神内涵的构成。儒家的浩然正气与“悲壮之美”,道家的道发自然与“静逸之美”,禅家的参禅定慧与“空灵之美”都在文人士大夫的画中得到了体现,三种不同的审美风格对民族审美意境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厚的影响。文人画的精神内涵实质上是立足于民族的高度,更多地注重传统文化精义在现实中的价值和地位。追求国学文化的审美意境在时代中的延续性,成为思想追索的宗旨。现今中国平面设计在追求民族审美意境的同时,设计师的目光应当关注的并不是表面上为意境的营造而产生的各种形式。意境的层次高低,实质是建立在精神内涵的追求层面上。只有精神存在,才有民族审美意境的存在,才是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四 结语

传统文人画以诗、书、画、印为外在形式表现元素,通过“线”、“水墨”、“空白”等的形式语言抒发着画家内心情感的宣泄。透过文人画外在形式的种种表象,始终可以看到,在围绕阐述审美文化观念的根本目的时,最终落点在于意境之美的再造上。而画面对意境审美的追索是与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紧密联系的。它深受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天人合一”、“大象无形”、“气韵生动”等等传统文化思想在文人画的精神内涵中蕴蓄。文人画独具的形式美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画魅力的根源之所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文人画的外在形式语言,传承文人画的内在精神,其实际是对民族审美意境和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坚守,是本土化设计艺术创作形式的现象之根,文化之源。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深受本土文化影响的设计师在对现代设计形式的演绎过程中,其背后都是在用创造性的思维对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所进行丰富的形式阐释,传统形式不再是简单的挪用,而是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用秀:《书画常识知多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2] 吴耀华:《中国画形式语言》,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3] 张瑞波:《简议文人画的审美特征》,《美与时代》,2003年第7期。

第2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传统审美文化;儒家;伦理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56-01

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悠久博大的文化传承至今没有出现中断,这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的奇迹。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学特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而审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这一特征。

(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

这一点在艺术还没有完全自觉的时代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强调伦理纲常的儒家学说更是如此,它既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也是推动传统审美伦理性特点形成的思想动力。《论语》中孔子关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可见在孔子之时,“美”与“善”还存在着互换使用的现象,又如子张问孔子“何谓五美”,孔子答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谈,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篇》)直陈出五种德行。但这并非意味着孔子对“美”和“善”的使用是没有分别的,比如孔子评论《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评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足见二者不同。然而这也不能说明孔子已经具有了独立自觉的美学标准,《韶》或《武》都是古乐舞,以艺术自觉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属于艺术表演,但在那个艺术没有独立和自觉的时代,同样的欣赏活动就不纯然是审美活动了。故而孔子在对乐舞进行鉴赏评论时,在总体把握上就不会采取单纯的美学尺度。对《韶》、《武》的评价来看,孔子无疑是认为《韶》要优于《武》的,原因就在于“尽善”与否。舜有德,尧把位置禅让给他,《韶》乐和赞美舜有关,而《武》所赞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权,孔子对于这一点不甚认可,认为其“未尽善”,可见伦理标准在孔子对乐舞欣赏的判断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类似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文”“质”关系和“言”“德”关系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虽然看起来是将“文”“质”同等看待了,但“文质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从伦理学着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在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个人的言辞用必然关系相联系,结合他“巧言令色,鲜矣仁”、“恶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语录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还是德行。

而在对待《诗》和“乐”上,孔子首先着眼的是它们的道德教化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都体现了这一点。《阳货篇》有言:“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乐”不仅仅只是敲敲钟鼓弄出乐音这么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因为它蕴含的思想能给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净化风俗。所以孔子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二)将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将自然万物的美与人的美德相联系,也是传统审美文化的一大伦理性特点。在《诗经》中已有体现,比如《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驹”比拟隐逸林中的高洁之士。《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的温润比拟君子品格宽和。在《论语・雍也》中则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之稳重不迁比仁者宽厚的胸怀安静的性情,将水之灵动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维好动的性情。屈原的《离骚》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将暮比拟报国的衷情和焦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他的《桔颂》则以桔树比拟其高洁的情怀和独立不羁的精神,“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固深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发展下去,后世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哦赋诗、挥洒作画的经典对象。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比德”影响创作的极好例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

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还表现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伦理判断的影响,甚至伦理判断还会起到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废字”。司马光《治通鉴》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说,前三位均无疑问,唯独“蔡”,有人认为是蔡襄,有人认为是蔡京。最早对宋四家进行解释的应当是明初的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体”,从艺术上来看,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笔的尾钩都异常锐利、力透纸背,体现出宋徽宗极高的艺术天赋,然而因为徽宗朝奸相辅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贪恋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体”落有“柔媚轻浮”、“锋芒毕露”的评语。

二.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成因

如果将“美”字进行字源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萌芽时期就与实用性有着关联,不论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意味。《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宋代徐铉补注《说文》曰:“羊大则美,故从大。”也就是说羊的体肥毛密不仅体现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觉上给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人”组成,在甲骨文中,“大”训“人”,汉字的造字是有比类取象原则的,在羊的下部画上“大”象,有一种促进羊繁殖生长的巫术意味。审美最初与实用相联系并不难理解,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现出伦理性特点的呢?笔者分析可能与以下两点原因有关:

(一)长期处于宗法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大体上都是由氏族血缘政治向文明地缘政治进化。

(二)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

前边已经提到,一种思想既是其文化土壤特征的反映,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文化特征的发展。儒家思想诞生于宗法制的文化背景下,而且又是主张维护这种文化秩序的。由于学说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在统治者的扶植下,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主张,“三纲五常”的秩序规则,一步步地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和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

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感叹催化了文学创作中的“比德”理论的形成,更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经典的描摹对象。

相对于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把握带有彼岸性的特点,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明显地是此岸性的,因为比起对经验的把握中国文化思维对彼岸世界的抽象能力是不足的,这也就导致了宗教意味的淡薄。宗教在西方社会发展中承担的伦理功用在中国传统社会正是由审美承担的。儒家“诗教”“乐教”的美育思想都是看重了审美对人的塑造、教育作用。这一观念影响深远,到了近代,美育在席勒看来是引导人通向自由的途径,而曾留学德国的却秉承了儒家的传统,主张用美来教导培育人。

参考文献:

第3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贾钢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丰富而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和向导性的作用。课程和教材体系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核心,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

多年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一直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与世界优秀文化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贯穿于课程、教材体系中,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仅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之间缺少相互联系,就连某个课程之中也少见有计划的系统的融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可以更好地保障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中华基因”的传承,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品质与人文素养,促进课程的融合和交流,突出课程、教材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教师》: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贾钢成:多年来,绝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始终站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以人为本,不断适应现代教育变化的需求,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尽职尽责地传承着中华文化经典。

尝试在不同的地区、时间、课程、学段等进行传统经典内容、数量以及形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些改革研究或探索试验会在某种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调整传统篇目的位置,或者是一定程度削弱或降低传统经典内容的地位,这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主流方向,不会动摇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在现行课程教材中的地位,我们不应过分焦虑与担忧。

“很不赞成”的明确态度坚定了我们继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信心,必将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充分发展的空间,使之得以借此机会进入发展的时空隧道,为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贾钢成: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在吸收、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一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第一主角,是中流砥柱。

首先,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工具,没有语文这一工具,文化传承很难进行下去。简单地说,语文的基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文学习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天成,构成一体,根本不能割裂。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语文课程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没有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就截断了根脉,就是无源之水。

其次,语文课程是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学校师生俯仰之间,手到拈来,方便快捷,且易于被学生接受与消化。

再次,语文课程是多样性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学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学习理解世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何,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

贾钢成:我们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全部。当前语文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选用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比例大概是10%~15%,但课程和教材内容中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就比较多了。比如,现代文学作品中会涉及一些历史事件、人文故事、时代变迁等,而且语言学习本身就会传递一些传统文化因素,如古今词语的语义发展变化、成语故事、民俗谚语等,还有课外活动、实践活动及综合学习活动等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比较多。整体而言,语文课程和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不会少于一半。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支撑起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片天空。

当然,就小学阶段的课程和教材而言,发现和发掘语文课程和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坚持科学系统的选择和恰当灵活的运用是重点,不能只是贴标签,简单的“一刀切”。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贾钢成: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或者说是一线的教研员,我对教材编写没有深入的思考,也只能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方面谈一点看法。

第一,从教学目的看,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要与语文教学的目的相融合。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当前传统文化经典中适合学生学习的阅读篇目众多,意义也很丰富,但要符合语文课程的总体要求,符合学段目标,适合其主题单元的教学目的。

第二,从教学内容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与语文教育的内容一样具有生动性和适应性。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颖、快捷、生动、精练,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更丰富有趣,精彩精练,要让教师和学生有选择的可能。因此,课程、教材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第三,从语文学习内容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相一致,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一致。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选用苏轼的两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这是与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写作、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一致的,让引导发现和理解时间先后顺序到空间位置顺序的语文学习过程与传统文化教育过程结合得自然密切,浑然一体。

第四,从语文素养的养成结果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语文学习过程、语文素养养成过程相一致。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起始于学生生活,发展于学生生活。语文课程、教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依存于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一定会向学生的课外生活延伸和拓展,将语文传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与学生业余读书学习、文化交流展示、表演创作等活动紧密关联起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积累、浸润等潜在影响作用。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贾钢成:我认为小学阶段的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应该是以活动为主的综合型课程。这些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时一定要在一些综合活动中进行,可以设立传统艺术节,如传统节日、传统技艺(国画、国乐)、传统服饰、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展示。此外,也可以开展相关读书交流活动,如古诗文诵读、古典剧目表演等,抑或是开展古今文化作品对比、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展示等。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校进行单一的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形式一定要活泼,避免强迫,尤其是要力戒轻内容、重形式,要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为主开展活动。

这一方面,我认为鞍山东长甸小学就做得不错。该小学是鞍山市铁东区的一所普通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他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时,会广泛征求学生与家长的建议,并将每周五下午1:30至3:20设定为校本课程学习时间,先后开设了踏歌起舞、音乐之声、乐器、国色香绣等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张扬学生的个性。此外,他们还会积极借助家长资源与社会资源,组建家长助教志愿队,也得到了专家的引领与帮助,借助校本课程传播本地文化与传统文化。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采取哪些措施?

贾钢成:在语文教学上,我们应将已经选入的传统教育经典内容进行精心的备课与上课,认真做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要注意发现和利用其有效的传统教育内容,自然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此外,我们也要积极引导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拓展。具体到教学方式,我们强调语文课堂进行传统经典教育时要轻理解、重记忆,倡导快乐诵读。轻理解,就是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感受和理解,不过分强调背景、意境,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认识和体会经典文化的不同层次的内涵。我们要提倡在快乐诵读中打上烙印,在快乐活动中形成记忆。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强调要在多种学习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4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儒家;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36-01

电影最初是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中国,在其传入中国之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给养。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与照相技师刘仲伦一起拍摄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部电影便是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由此可见,电影在中国最初的发展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百年的中国电影发展长河里,传统文化或显性或隐性地萦绕在电影的发展当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随着华语电影逐渐走向世界电影的舞台,要真正了解与把握华语电影的文化精神内涵,就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中国电影成长的灌溉。

《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品性构成》这本书对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影响这一问题作了最全面与深刻的解读。作者尹晓丽在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文化对电影的影响进行了详尽剖析,并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以及跨文化语境里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

全书一共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编和结语五个部分,从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电影的密切联系出发,纵向历史性地描述了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电影对于儒家观念的接受情况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拓中国电影民族性的可能途径。在绪论部分,作者对书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论述思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概括,并对此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说明,阐述了该论题研究的社会文化价值所在。上编侧重从儒家传统的道德教化理念对中国电影文化形态的影响,从道德理想主义、入世批判精神、儒家的文艺观以及理想人格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对中国电影主题、风格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中编主要从家庭伦理观的角度分析儒家的伦理道德与乡土意识的中国电影的影响。具体分为五个章节阐述了以下内容:“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与中国电影家庭的文化形态,电影中的父子关系的儒学意蕴,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以及儒家的乡土观念与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建构。下编针对儒家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对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反思进行论述,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重构中国电影中的儒家传统资源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全书以浸于儒家文化百年的中国电影的主题思想为主,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详细讨论分析了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联系,考察了中国电影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儒家文化的内在融合与外在表达,探索了电影这样一个现代艺术形式内在隐藏的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点与弊端。

儒家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颇为巨大。儒家所强调的入世、忧患以及教化民众等思想,也是众多电影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如20世纪30年代面对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电影果断从20年代的靡靡之音当中抽身出来,直面社会现实,积极承担文艺的宣传教化功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对于儒家传统文化来讲,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具有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同时也要具备从历史中走来所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因此,中国电影在坚持表达独特的民族性的同时,更要兼顾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电影怎么样能做到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电影这一问题事实上已经被众多电影创作者思考与尝试。陈凯歌的《无极》虽然遭遇了“滑铁卢”,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是对世界性的民族电影一个失败的尝试。企图兼顾中西方观众的文化审美趣味无疑是困难的,与其如此,不如在民族范围内坚持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十月围城》将民族大义与人文关怀,伦理道德以及打斗场面很好结合起来,这样带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大手笔大投资的华语大片可以说是中国电影逐渐在摸索一条突围的新的电影策略。

然而,纵观如今的电影市场,《孔子》《风云2》《花木兰》等,或是历史再演绎,或是虚构玄幻,独独缺少对人文关怀主题的影片。对于民族性电影重构,不仅是要审视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带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独特视角去看待当前社会与时代的世事百态。对于这一问题,作者尹晓丽也在本书的第十四章进行的相关的论述,并提出跨文化语境下儒家传统资源在中国电影中重构的可能性与途径,这也正是作者在对百年中国电影与儒家文化发展历史的回望与前瞻的意图所在。

第5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契合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把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熏陶契合开展,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结合策略。

1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现状

1.1没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阅读资料,这些阅读资源不仅信息含量丰富,而且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渠道,这也折射出高中语文教学挖掘传统文化的缺失。首先,高中语文课堂给学生提供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较少,没能满足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古典文学名著教学、历史文化散文教学中没能充分的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其次,传统文化教学机械,没能把传统文化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还主要以知识介绍为主,没能采用辩证的教学态度,学生获得的传统文化的信息内容较为肤浅,存在教学简单化和形式化问题。最后,教师研究传统文化投入少,没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在静态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突出。1.2缺少科学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方法基础之上,只有高中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首先,教师没能结合语文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联系的不紧密,例如,在《师说》的讲授过程中,没能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氛围。单纯建立在课文翻译基础上的传统教学方式,没能让学生深刻领会师道尊严的价值。其次,教师没能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没有在课堂教学把握传统文化渗透的重点和有效方法,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把传统文化嵌入到语文课堂上来,没能及时解决来自学生的文化困惑问题。最后,信息化的渗透方式是当前的主流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教学中没能探索出形成学生良好价值观和激发学生情感的信息化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

2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原则

2.1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原则。在高中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汉语言思维,引导学生认同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赞同汉语言文字的文化艺术魅力。首先,应当注重使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传统文化,注重展示传统文化的语言美与文学美。其次,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特别是在把握经典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以汉语言的思维方式把握传统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文化观。2.2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原则。高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印象,帮助学生在内心认处认同并实践优化传统文化。首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语义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潮流与内涵行为与价值认同。其次,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传统民俗活动进行教学,例如,引导学生在端午节理解理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情怀等,促进学生践行优化传统文化。此外,还可结合乡土特色,开展地方性教学,注重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现象进行语文教学。

3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策略

3.1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策略。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目标,应当从高中语文教材出发,注重挖掘语文教材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目标。首先,教师应当全面熟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围绕教学目标对传统文化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其次,优化教学设计,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科学的掌握传统文化内涵。最后,把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课堂教学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产生情感与生活的共鸣,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在课文《兰亭集序》的教学中,在讲述“不知老之将至”时,可以结合论语中“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的珍惜时间例子和语句,引导学生深刻感知时不我待之感,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有关时间的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语句。3.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还必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中,全面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效率。首先,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应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以直观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元素生动的展示出来,为传统文化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主观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包括学生的亲身体验参与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深刻的记忆效果。最后,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典故等出发,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经典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把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传统礼仪,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繁琐的仪式,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中微妙的人物关系进行深刻体会,进而全面的把握人物形象,使高中生对文本形成深入理解。3.3结合课堂拓展传统文化阅读。为了起到语文辅助教学的作用,应当结合高中语文日常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辅助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素材,促进学生在在不同的辅助教学中全面感知熟悉传统文化,并且对古代经典文化有更充分的领略,形成学生较好的传统文化修养。首先,教师可以围绕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为学生推荐精典的古典文化的篇章段落,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其次,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把机械的教学内容生动的讲授给学生,重点对其中的文化现象进行重点阐述,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刻的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接触古典文化名著,同时阅读一些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散文,例如,引导高中生从余秋雨,秦牧等人的历史文化散文中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现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目标,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为高中语文教学营造良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形成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为此应当挖掘传统文化内容,科学使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祝萍.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高考,2016(15).

[2]史海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学周刊,2016(7).

第6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是理论界探讨和研究的重点话题,传统文化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子概念组合而成指植根于中华大地,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引起各种文化思潮、价值取向相互交流、碰撞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载体、内容、价值取向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重道德与讲修养统一的特点,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公义胜私欲”的传统道德要求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和谐大同思想等各类丰富珍贵的文化教育资源,为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以及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人格理念的提升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文化的这些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价值取向上的契合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条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丰厚教育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重要环节就在于能否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挖其蕴含的教育资源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时效性与科学性,进一步实现载体的优化创新。因而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手段之间积极探索新路径,把优秀传统文化“嫁接”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接地气,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实现科学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我们在积极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同一切外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吸收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崭新路径。

二、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手机短信、微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诸如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等各类现象的出现不禁令人堪忧。同志曾经指出: “ 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树立网络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意识、树立创新的意识,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紧随时展进步的步伐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探索新路径总结新经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加强对传统文化典藏的学习,全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该认真厘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真正把握传统文化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为新的时代条件下载体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传统文化凭借自身的魅力教导人影响人凝聚人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濡化”的功能。所谓的“文化濡化”就是指通过传播的手段使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相互接触, 其中的一种文化元素吸收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使这种文化元素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 最终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传统中国文化“儒”“道”“佛”三家并存,秦汉以后出现的全国大一统局面促进了民族国家间的沟通交流,经过“和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长为多元统一的世界文化,因而传统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性质, 而这一性质正好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要求,把普遍性与特阿殊性相结合,既坚持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以为根本指导思想,又实践了不断以科学创新的精神吸收借鉴西方各类先进科技文化。

第7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第8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抛弃传统、忘记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增加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明显的特征。

(一)价值观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崇尚个人选择、强调个体意识的90后大学生当中,近1/3的大学生处于无信仰状态。“对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对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奋斗目标,社会的不竭发展造成影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缺乏。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涵缺乏理解。从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的学习和阅读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学习阅读兴趣不高,传承情况不佳,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看过“四大名著”,对身边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刚入学的学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倾向,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的缺失使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普遍更乐意谈最新的娱乐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有较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但往往因为觉得传统文化学习较为枯燥,较难理解或者不够时尚等原因不能主动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够谈到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也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接近市场需求,相应就弱化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大学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接触更多的是外语和计算机,较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造成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内容的附属化。

大部分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学生获得课外学分的资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只是作为主要学习课程的配角。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比例。

(三)教学形式的简单化。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几乎都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班,专门学习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也相对丰富,但也是作为一个专业来开展教学工作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只限于课堂教学,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感触也都来源于书本,没有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绝大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属于零散渗透式教学。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是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零散渗透式的教学形式,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以立德树人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目标相一致。世界各国文化融合日趋增强,文化在增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增进共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深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在对外交往沟通中实现,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第9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扬,应是作为华夏子孙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大量外来文化的侵袭,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正被一点一点侵蚀,传统文化的教化意义正逐渐减弱。不少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是极其有限,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教师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多只是一带而过。实则这是我们思想上的一大误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必要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体会历代诸贤的思想精髓,以及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更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将二者妥善结合,并恰当地运用于日常教学当中。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各学科就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相应地做出了一些调整。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不再单纯地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课文篇章的理解,而是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涵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实际的教学成果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从中华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入对于学生良好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传统文化的融入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来看,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塑造意义深远

不少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章当中,都充斥着作者浓厚的爱国热情或是真挚的朋友情谊,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必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意义深远的传统爱国思想或是道义的灌输,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人格缺陷,积极改善,逐渐形成自身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优秀的爱国主义篇章除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道德情感之外,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感悟传统的中华民族劳动者的智慧和成就,感叹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我们必将更加尊敬和热爱我们的国家,感受到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扩展学生的课程结构,了解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发展精髓,以及提升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应当成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索和发现的领域。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对策分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更是底蕴深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拜读,并在自身的品德修养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发现其中的精髓与奥秘。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途径,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也是极为深远的。至于如何更为妥善和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入,应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恰当使用课内和课外的教学资源

对于学生而言,现有的课内教学资源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达到传统文化渗透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来促进语文教学内容的完善。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并积极运用校内的文化获取途径,如学校图书馆或是电子阅览室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阅读,有效掌握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和教育意义,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与所学的课内教学内容相联系。

(二)突出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必须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意识培养。只有自身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科学合理且有效地进行课程学习与探索。语文课程也是如此,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讲授时必须充分做到让学生自己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自身的角度其分析和体会这一传统思想的精髓。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应做到传统文化与现论的完美融合

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固然是发人深省,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也不可完全忽视现论的教育意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义妥善结合,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良策。

(四)不可忽视文学名著的教育和指导作用

我国优秀的文学著作,多不胜数,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名家著作的集体赏析,感受众多文学专著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教义,更好地促进自身语文课程的学习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更加合理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