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传统文化素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素质

第1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志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科学文化素质中,人文素质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人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在校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树立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通过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和对个人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精神力量,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强调的是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

(三)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实现、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高校应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的高素质人才。

二、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一些过时甚至糟粕的东西,但其灵魂和精华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时时刻刻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自觉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就会使他们油然而生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建设祖国的热情,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过去的辉煌是祖先们创造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他们这一代人继往开来地奋斗,这在无形中会增强青年学生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二)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中国传统文化讲礼义,一举一动都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讲情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讲气节:“士可杀不可辱”;讲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所有这些,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务实进取的精神。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实用实践为主导的生活态度,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趋势,“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亦是激励大学生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对于其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既有四平八稳、强调对称的定向思维,又有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逆向思维,还有夸张离奇、出人意料的想象思维,而中国的神话故事和志怪小说展示的就是想象思维。当代大学生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维营养,厚积而薄发,然后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实施创新,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社会的发展终究是人的发展,而人文教育的核心作用就在于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促进人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大多数高校重理工轻人文,重技术轻素质,忽视甚至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尚未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鉴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性,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把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选派精通传统文化的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使学生有一个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依靠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从中找到登堂入室的门径,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文化古迹,从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从一处处文化古迹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和价值,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每天处于其中的一种人文环境,它的好坏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素质有很大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改造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大学生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和兴趣、爱好进行正确引导,将传统文化寓于校园文化之中,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文化周、文化月活动,开设有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影视作品等。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第二课堂,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可以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四)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传统文化是在过去形成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有些带有专制时代特点的内容已经过时,如“三纲五常”、“忠君”等。传统文化中的“礼”过去指遵守那个时代的社会规范,现在则应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习惯为准则。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食古不化,唯古人之言行是崇,而应适应时代的需要,讲究权变,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肖继军,孙亮.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思考[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第2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关键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品德素质

G621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党在今后阶段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并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大小两个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1]。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优秀文化,使国民具备这种素质,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学生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接班人,更应该努力学习并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培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在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2]。正所谓“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这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正可谓少年壮志凌云。而纵看当今时代的学生,因为从小生长在和平的环境下,缺少了对历史浓厚的认同感,甚至还有不少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漠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学生群体中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学生即使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也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奋勇前进,完成大志。

二、学生应具备的品德素质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3]。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4]。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香饽饽”,他们虽然不缺少物质上的满足,但也仍应该继续弘扬勤俭、廉政的传统作风,不铺张、不浪费,从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长即尊敬长辈,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更是现代学生所应该学习和继承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5]。

三、如何践行伟大使命

现阶段的学生比起为祖国献身的伟大前辈,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和便利条件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今天的一切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而得来的,且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学好基础知识做起,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修养,用心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用实际行动来传承这种文化[6]。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杨瑞森.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2] 郝佳彤,崔月英,朱t. 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15,01

[3] 秦新然. 中小学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7

[4] 曹道静. 语文教师应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者[J]. 中学语文,2014,27

第3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关键词]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课程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与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不无关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做一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问题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缘于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不一、所指不同,特对课程这一范畴做出如下三点限定,以免引生歧义:其一,本文的“课程”主要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除去具体课堂师生教学活动之外的学科、经验、活动方案等”,它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前者主要指“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之基本依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等”,后者则主要指“物化形态上的校园建筑、活动场所和观念形态上的校园氛围、人际关系两类等”。上述界定是对国内廖哲勋、施良方、吴康宁、董泽芳四位教授关于课程界定的综合,分别参见: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273;吴康宁.课程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58。其二,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师生“教”、“学”及二者交互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育业已制度化的今天,课程的教学至少已与教师的教并驾齐驱。其三,课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它“充当着文化传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课程文化的主体地位正是由它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而获得的”[1]。在简要表明笔者对课程及其包含内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维度来对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作别类分析。

概而言之,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主要有二:

1-显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的科目比例、课时少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课程的结构通常以专业为单位,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部分构成,之后进行了改革,开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通识教育课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传承与通识课程休戚相关,尽管限于资料收集能力,笔者没有查阅到国家关于大学课程设置具体统一的课程计划(或许由于各高校性质、类别、程度不同,国家确实也没有就此做出明确规定或限制),但综观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特点有二:从结构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两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课为主。从国内已有学者对大学通识课程问题的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似乎比中小学更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课多,素质教育选修课少。在公共必修课中,我国主要以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为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尤以两课和外语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厦大、南大、陕师、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质选修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两课和外语占公共课的平均比例高达66%左右”[3],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比例小,而且大多还是选修课。二是公共课内容庞杂,真正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课时少。那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除在形式上是“选修”之外,其内容也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会、艺术、基本技能等领域,并且各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关涉传统文化内容的仅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下学期的课表为例:该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31门,周总课时数为138节次,关于人文社科的有7门,而7门人文社科中真正关于中国文化的只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门,且课时只有4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3%和2%;本科选修科目共计95门,周总课时数为476节次,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有14门,周总课时为28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15门,其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为0;研究生选修科目有35门,除长拳、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类项目外,关于中国文化的几乎没有[4]。三是国、外语比例严重失衡,外语具有超值化倾向。许多高校都十分强调外语的必修性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予以明确安排,而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诸如国语的课程不够重视或语焉不详。不仅如此,外语科还在课时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从严趋势。这一点,只要随意查阅一下当下各大学实施的课表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强调便可一览无遗。

2-隐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因素、内容少

隐性课程传统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两方面,由于观念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与学校中的师生、生生人际交往活动及学校各项制度相关,笔者曾在其它场所已做论述[5],因而,此处主要就物化形态上隐性课程的传统文化缺失情况作一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园建筑日益物质化,缺乏传统学校气质。大学作为传递知识、陶冶性情,锻造人格的场所,应该具有一种特殊的学校气质,校园建筑应以一定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撑,要与历史对话,正如芬兰建筑师奥尔托所言,“纵然只残存一座烟囱也应围绕这个遗迹来重新建设”[6]。但近年来,在市场化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不管国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也不问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把商业性建筑的处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学校建筑中来,日益物质化,遍地透着官僚气息和铜臭味,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二是校园环境日趋商业化,缺乏传统文化氛围。如果说大学的独特气质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质性,那么学校的内涵则体现在其文化上。但现在我们的校园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不仅对已有古老建筑的爱惜不够,随意拆毁,而且新建校园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却仅为追求时尚而耗财费力。“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是一种明显地代表着文化衰落、乃至灭亡的现象”[7],因此我们的大学应该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动场所日渐机械化,缺乏传统人文关怀。如今的学校在活动场所方面愈发表现出机械化特征,缺乏传统的人文关怀。教学场所由于其活动主体更多的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人”,因而,其“机械化”程度还不算明显,但后两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运动场所,如今的大部分学校都在一系列达标评估中,不断地圈地,购买设备,受西方的影响,各式各样的锻炼器械被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大学的各个运动场所,那些所谓的个性化锻炼设备似乎都是为个体运动所准备的,即一个人面对器材并操作器材,继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然而,这种场除了听到锻炼者对机器设备“做功”时所发出的刺耳响声、使肌肉组织变得不一般外,似乎对人的心境陶冶并无多少良效。同时,生活场所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为个性化设计的,不断地强调个体的空间,而相对忽视学生之间的交往,加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学生的生活毫无生机可言。

那么,如何通过课程来加强大学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笔者以为措施有二:

1-改进课程设置,细心呵护显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内容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应充分挖掘并体现传统文化因子。从纵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逐级内化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当中。课程目标的陈述不能过于宽泛笼统,教学目标的陈述则应越细越好。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参照美国课程学专家伊劳特(M.R.Eraut)提出的课程目标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课程目标密度提出过一个公式,即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并认为,一般目标应以不到1/50为好;课程目标应以1/5为适中;教学目标则应在1/2到1/6不等。参见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7。: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8](P97)。特别要注意非人文社会学科传统文化因子的挖掘与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点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讲解宇宙万物现象的物理现象时,也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待我们的学科教学法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横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分别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方式纳入到各学科文化传承之内,将课程目标一分为三地综合表述之。如国史一科,不仅要明确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识记的基本史实,还要培养其对中国历史的感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文明的认同。国文一科,不仅要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古典诗词美文阅读、背诵的数量,还要使学生由此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精深博大,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学,除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外,也应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课程结构和类型上,应调整并增加传统文化的学科和课时比例。在课程结构上,应改变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比例偏低的状况,在平衡自然、人文、社会三类学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通识课程中对半开的比例,将汉语类(如大学语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和国史类(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等)科目作为必修课予以开设,并赋予传统文化科目一定的课时量。在课程类型上,从总体上遵循以学科、授受、显性、必修课程为主,以活动、探究、隐性、选修课程为辅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应以选修、活动尤其是探究课程为主,因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已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并能就传统文化中某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

再次,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应拓充并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将那些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选入教材,从古代的蒙学教材、儒学的“四书”、“五经”以及先秦诸子的文本中选取出一些经典之作,将其纳入国语教材;还要注意内容的社会贴近性,使所选内容与当前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思想政治科应选取那些能够部分抑制当前过分功利化、个人化的传统伦理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国史科要选取那些与当今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史实,等等;更要注意所选内容的可读性,使篇幅和内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编写上,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形式,除在总体上坚持传统文化学科教材的编制以“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8](P106)三种形式相结合为原则外,还要在具体操作上有所区别,如国文语一科,应采用螺旋式、心理顺序编制原则;中国历史一科,应采用直线式、以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其内容,特别是在中学开设过的中国历史,大学阶段不能简单重复,而应予以实质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应采用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国家、社会逐次拓展的方式来进行编制。对此,传统文化中关于“修齐治平”的伦理规范渐次养成模式应该优于自小学到大学均为清一色的马克思基本原理内容螺旋扩展模式。

2-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养护隐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氛围

首先,要整体改造学校布局,适度遏制当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不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就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筑规模、投资预算及相关标准做出明文规定,对各超标学校建筑应给予相应处理,使其明了物质条件的优越给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负面效果,还要反思正在或业已进行的各项“学校评估达标”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制定的“达标”细则是否符合现有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实情。就各学校而言,不仅要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学校的传统人文气息,自觉抵制校园建筑商业化倾向,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静态的校园环境来赋予学校以传统人文气息,如在学校适时之处建立一些楼台亭阁、花草树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细刻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艺术景点”,在图书馆、阅读栏、各楼廊墙壁等地尽可能镶嵌上中国传统格言警句和书法、绘画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显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人文景观”,等等。

其次,要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不仅要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文化传承活动,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站、班级团队,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选编并背诵一些传统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还要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挖掘周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景点,从愉悦中自然浸润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间最为重要的要对上述活动的具体实施制定出评估方案,切实督促各校开展上述隐性课程文化传承活动。

再次,要着力传承优良校风,精心打造学校师生的传统精神人格。在内容上,可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孝、忠、信、恕、勤、俭、毅为准绳,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交往活动;在形式上,则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养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格养成,第一阶段可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第二阶段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中国人”的问题;第三阶段可以时代要求的“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与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养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培养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10](P183-192)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兼具传统人格精神和新时代品质的现代复合型人格,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问题。在方法上,则应注重教职员工的榜样示范。教职员工特别是授课教师不仅自身要以传统文化精神来行为处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做出表率。还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切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对那些有悖传统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与事进行

有效监督,在校园内弘扬倡导传统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伟廉.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4):58.

[3]陈晓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学位论文,2006:229-231.

[4]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服务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课程表[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中国传统“师道”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88-97.

[6]转引自张卫宇.浅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校园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82.

[7]阎利雅.学校文化的环境:空间文化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第4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当代大学生正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平演变”论中“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中的“第三代”。而作为“第三代”的大学生也正如杜勒斯所说的,接受着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盲目追求美国大片、快餐文化、饮食方式与习惯(如西餐)、圣诞节等洋节等西方文化,但是对其中的内涵却不甚了解,只是一味模仿与盲目追逐。传统节日也被他们看作除双休日以外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在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同时,道德素质低下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几大问题之一,不知礼义廉耻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笔者看来,道德素质的缺失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那么,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如此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或放弃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外来文化冲击以及自身发展偏差

从开始,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叩开了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认识失当之处。因而,“全盘西化”论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提出。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文化热”研究中出现了一股否定民族文化,鼓吹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这些错误思潮的出现,正是对中西文化关系认识失当造成的偏激结果。

2.社会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极端演变

现代社会不再像传统文化那样去追求美德与正义,而是转而崇尚美色与金钱;无私与奉献不再是社会风尚,奢侈与浮华反而成为时代潮流,享乐主义与主义、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当代大学生虽然有自主能力,但因教育不完善还不成熟。因而在面对社会中的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诱惑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负面舆论时不能有效辨别和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外来文化正好可以迎合大学生追逐诱惑的心理,所以大学生崇尚资本主义文化也就显得“合理”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一种至善主义文化,正好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但是为什么会被社会所背弃呢?此消彼长之下,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开放的外来文化而主动远离教条死板的传统文化。

3.学校应试教育造成对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

我国虽然早已在教育领域推行素质教育与博雅教育,但是应试教育至今仍是我国教育者的主要手段。学校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小学、中学阶段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而进行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在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只教知识不教做人。由于大学中“放羊式”的教育,除了上课时间外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又怎么会主动接触教学计划之外的内容。所以学校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学术道德方面

大学生作为未来学术的后备军和主力军,其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培养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热门话题。而如今大学生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表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学术行为中较少考虑到学术与学术道德规范存在的内在联系,其学术道德一时亟待提升。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讲诚信观念求实观念深入大学生心中,是提高大学生学术道德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乃至国家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2.社会方面

当今世界到处充满贪婪与欺诈、腐化与堕落、色请与暴力、邪恶与疯狂。作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社会的诱惑时,难免会做出失当的行为。人性不可以放纵,放纵必然引发社会混乱。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现代西方文化,是一种解放人性的文化,它既是现在文明的源泉,也是造成当今世界社会危机的根源。当今高校应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有益的营养,摆脱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为倡导和构建至善主义新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3.国家方面

中国如今正在走“和平崛起”道路,而中国的崛起是在失去世界政治、经济、文明控制权150年之后的再度崛起。中国的崛起除了靠经济、军事外,还要靠国家软实力。而如今,暂且不谈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谈学校教育中的英语与语文。有很多学生连汉语都学不好就开始拼命学习英语,对英语的掌握炉火纯青,而对汉语语法却一窍不通。大学中有很多专业甚至没有语文课,而英语却成为必修课,考四六级成了大学中的时尚。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取决于国民对其他国家语言的掌握程度,而取决于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很多国家都在学习中华文化,而我们却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视而不见。在前面谈到的政府“外脑”中的各类机构,不得不承认以后的机构成员将会是优秀的大学生,而作为主体的大学生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丢了,还谈什么“为中国策,为国是谋”。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是文化融合与反融合的进程。历史上每一个大国崛起,实际上是某种民族文化的崛起,在刀光剑影中伴随着众多弱势文化的消亡。“物竞天择”法则决定了全球文化品种的兴与衰、存与亡。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今天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更是为了在中华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时能把民族之魂传承下去。

三、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途径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凝聚力与国民对自己国家文化认同程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多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缺乏直接系统的学习。在短时间内,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还将会是应试教育。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不妨将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的教学计划中,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使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培养与熏陶。通过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盲目追求外来文化的浮躁之心沉淀下来,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2.优化教师队伍,选用优秀教材

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教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教师在教学时应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寓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举办相关的讲座等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第5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影视;软性植入;策略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笔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基石,而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就是我们的民族特征。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审美心理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审美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传统影视艺术寄予更高的期望。传统硬性植入的说教方式很容易让观众产生抵触心理,让人产生反感,反而达不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影视剧的植入策略,则是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影视作品中,这种有意无意的软性植入则显得自然巧妙,达到像杜甫诗中描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

1.时代元素的植入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而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有形和强制的。影视作品作为反映时代的多棱镜,能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展现出一幅社会生活的全息影像,因此优秀的影视作品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观众而言,影视为他们展现出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画面,开启了另一扇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从解放前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八千里路云和月》到解放后的《冰山上的来客》《青春之歌》《南征北战》《柳堡的故事》《红色娘子军》,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小花》《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人生》,直到现在的《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集结号》,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无疑都承载着时代精神和时代情绪,反映了国家利益、民族命运、时代变革的叙事主题。因此,时代元素的植入可以从普通民众生活的变化,以小见大地观察时代风云的变幻,引发观众在面对这样的国家利益、民族命运、时代变迁时,思考自己该如何选择,这样的思考或者讨论对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正面引导作用。

2.文化符号元素的植入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标志,而且也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既不同于欧美国家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与日本、韩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的文化有着明显特征。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文化符号元素是其具象表现,是能够烙上中国印的外在文化形象,是最能引起我们心理共鸣的文化象征。我国的许多影视制作人在创作中也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符号的植入,这些能够立足传统、传承主流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在电视节目中展示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符号,而且可以吸引世界各地观众的眼球,实现我们传统文化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比如《霸王别姬》中的京剧元素,《活着》中的皮影戏,《百鸟朝凤》中的唢呐,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蕴涵着民族文化的象征主题,这种创新内容形式打造出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影视精品。

3.文化象征元素的植入

我们的民族文化除了具有独特文化符号的表象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底蕴、氛围和内涵的文化象征元素。如我国文人最乐于吟诵的松竹梅兰,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习惯于将品格品德等赋予自然界物体的风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观,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情怀是国外文化所没有的,是能够深深烙上中国印的文化特色。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中所展示的写意翠竹山水,就是华夏民族典型的文化象征,而影片中竹林中的武打设计,更是为观众制造了一场具有浓郁“中国风”的传统武侠视觉盛宴,这种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像《霸王别姬》《百鸟朝凤》《黄土地》《红高粱》等影视作品不仅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其中,而其文化象征的意蕴更浓。比如《黄土地》中大片的黄土地,既有对黄土地作为中华民族起源的特殊感情,同时也有对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僵化封闭的反思,将具象写实与抽象写意融为一体,将人们对这片黄土地母亲般的依恋却又矛盾复杂的情绪演绎地荡气回肠。因此,文化象征元素的植入,使得影视作品富含时代的思想内涵,在抓住观众视线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需要打造这样的影视文化精品。

4.文化理念的植入

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的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传播价值观念及文化理念的重要工具。比如欧美的影视作品中虽然崇尚个人奋斗,追求自由主义,有着很强的成功意识,但同时也不忘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传递他们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因此,很多影视作品都与他们本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影视作品借助影像语言,通过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吸引、感召和同化不同的观众,达到传递本民族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最终目的。电影《霸王别姬》里段小楼说程蝶衣的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这句台词不仅用来评价程蝶衣对京剧人物的演绎入木三分,而且延伸到我们做事专注到痴狂的程度。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反复强调的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这种强调诠释了主人公对自己作为演员职业的专注和投入,也成为很多小人物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因此,影视作为人们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品,这种用经典台词或经典画面的传播,将文化理念巧妙地与剧情结合起来,是观众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植入方式,也是影视文化传递民族文化价值理念的最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冯丽.《百鸟朝凤》:对传统文化的影视化守望[J].当代电视,2016(8).

第6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关键词:当代动画;传统文化元素;隐喻之源;文化寻根

近年来,国内外当代动画创作中有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纷纷借鉴了来自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美国动画业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寻找动画创作的素材,如前些年美国迪斯尼的《花木兰》,以及近两年梦工厂的《功夫熊猫》都是典型的范例。它使看我们看到好莱坞正在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这足以引起中国动画业界人士的反思!《花木兰》、《功夫熊猫》以及台湾动画片《妈祖的传说》等作品,无论从题材的选择到具体细节的表现,都采用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元素,我们不得不深思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为什么美国动画设计师能够从我们的文化资源中找到动画基因,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阐释中国的文化内涵,并取得重大的成功呢?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对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信心和重视。在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供我们挖掘、创作,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探寻到适合用于动画创作的艺术语言符号,来进行动画创作,才能使我们的动画作品具有原创性和文化品位,才能使我们当代的动画艺术走出国门,跻身于当代国际市场并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们不从文化层面上去研究思考和、调整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战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动画业面临的问题。当下虽然一些动画创作者,尤其是一些思想活跃、思维观点“超前”并以“反传统”为己任的青年动画创作者也开始祭出“传统”这把“刀”,借鉴传统文化元素来用于自己的动画创作,然而单纯“拿来主义”式的借鉴缺乏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历史渊源深入研究和分析,是无法体现动画这种文化商品的文化品位、文化价值以及审美水准的,必然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

一、传统文化的缺失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商业动画热潮席卷全世界,我国大批的青少年观众群体亦在迷恋美日韩动画之列。在这种形势的压力之下,我们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极少有优秀的动画片能与美日抗衡。这看似是市场因素所致,但其根源则是我国当代动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所造成的。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常把当代动画的逆“传统性”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甚至把外国的动画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而对中国本土的动画语言符号产生排斥。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动画片没有丰富的生活内涵,缺乏直抵人心的渗透力,缺乏创新。

不少动画创作者轻视文化市场的文化价值内涵,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或盲目拷贝美日韩的动画的外在形式,或忽视美日韩动漫在青少年这一代人内心深处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忽视青少年自身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

当代动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的原因,还表现在许多动画创作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上的偏差,而且这种认识在当今动画创极具普遍性。多年来,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中国风格,许多人就认为是落后的、守旧的,不符合时展需求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观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其实,延续至今的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开放包容的。应该说,善于吸纳任何外来优秀文化并进行再创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佛教艺术的嬗变,佛教起源于印度,最早的佛教艺术带有明显的印度民族的色彩,但经过数千年的融合和创造,如今的佛教艺术却散发着灿烂的中华民族的艺术之光。

具体到我国动画大师在动画创作上的成功也是如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动画学派,就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融贯中西,走“民族化之路”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思路也是从研究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所创造的动画形象曾产生过大量优秀的动画片,震撼了全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张光宇先生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的,在我国漫画史上有崇高地位的漫画艺术家,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有多年的京剧舞台布景的设计经验,谙熟我国民间剪纸、年画、古典图案等民间艺术。他所设计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等动画造型之所以永垂不朽,并不是把我国传统京剧中相应人物的脸谱简单化的“拿来”,而是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再创造。

动画借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的有利条件很多,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充分,有着浑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对于动画创作而言,“反传统”应该并非表现在“反对”使用传统文化元素,造成这一概念性判断的主要原因是将“正统”与“传统”混为一谈,误将“反正统”等同于“反传统”。笔者认为正是上述这一点才导致了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对传统与当代创作关系的误解,进而间接地造成了对动画创作者借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动画创作这一手法的误解。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无法认知当代人的真正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如果照搬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民间玩偶等现成艺术形象,将无法脱离它已形成的艺术造型特点,或许又走入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在造型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不能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那么动画造型艺术再美也无生存的价值。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重新解读,融入动画创作中,使动画真正成为文化传播商品,在市场之中进行传播,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物质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再先进的技术,还是手法,它们在真正的艺术创作当中,依然充当的是工具角色。就是说,在肯定技术优越性的基础上,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一味地追求形式或技术的新奇而背弃创作规律。这一点,美国的动画创作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恐龙》、《最终幻想》在技术上的成功却没有使其成为真正成功影片。而每一个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如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加菲猫;日本的千寻、机器猫、蜡笔小新;中国的孙悟空、哪吒、骄傲的将军等等,无一不是其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在起作用。成功的人物角色,或动画形象之所以活在观众心中,是因为生动的角色本身,而不是某种先进的贴图、建模或者是某种先进、复杂的技术。更何况,技术不是恒久不变的,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冲击下,暂时的“先进”能够有多持久?相反,动画形象凭借着其深刻的文化品位,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情感感染力却可以跨越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久远。现代的动画创作理念应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刻画鲜活的角色和演绎精彩的故事。无论是《海底总动员》,还是《冰河世纪》,它们的成功都说明了动画形象的形成凭借的是创作理念的准确定位。

二、当代动画与传统文化背后之“隐喻之源”的心理“暗合”华夏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统文化更是深入人心,各种民间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还在不断地丰富着其隐藏在物象背后的那层隐意。

传统文化元素的隐喻,象征意味越深厚,对于现代人就越具有某种神秘性的吸引力。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象概念的传统文化元素,背后具有的那种神秘的因素,有些时候往往是最吸引动画创作者,也同样是最吸引观众的。在当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过程中,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改变着我们既有的动画美学观念,当代动画创作从动画创作者的个人独白,转变成为和大众共同在一定层面上的自我和他我之间的交融。这样,就要求动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要具有能在更深层次上与大众产生心理共鸣的一个感应物,而不能简单地仅停留在一种视觉层面的感受力上。就这一美学话语转型的新意义而言,一方面要求动画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考虑到自身创作的源发点,还需要同时兼顾自己的作品在面对大众时所能产生的“触发力”的强度问题,即作品的“场”的力度。而传统文化元素背后所具有的那层神秘因素正好触发了某些动画创作者的心灵感应点。动画作品在此时更像是一个把客观物象引领到主观感受的一个“引路人”,使得传统文化元素在新艺术形式的重新表现后,更显其魅力的醇厚。

传统文化元素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引用贡布里希在“普通知识的传统”一文中的“隐喻之源”[sour-cesofmetaphor]这个词汇来加以类比,探讨其是否具备作为“隐喻之源”(1)的条件而被动画创作者广泛采用。那么相对于中国大众来说,传统民间元素背后的那些象征、隐喻意是否也可以作为动画作品与大众沟通的一个“隐喻之源”呢?大众对它们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不需要任何方式的累攒就能达到心理上的“暗合”。

在动画创作中可能把“隐喻之源”当作动画作品和大众之间交流创造的一个“链接源”来得更为合适。如果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称为一个大的文化圈的话,在这样的一个大文化圈中什么才是我们无需多言就能为大众所熟知的“隐喻之源”呢?那么五千年传统文化熏陶中的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就应该当仁不让的成为这个大文化圈中“隐喻之源”的重要成员了。“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有这样一些为人赞赏的‘隐喻之源’在它的成员中促进了交流的进行”(2)。可以说,国内外动画创作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沿用,充分借助传统文化元素,用动画作品在动画创作者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那么动画创作者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是否仅在于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隐喻、象征意的简单运用呢?我们也许可以用西方的方法论来表现世界,却很难用他们的方法论来认识世界,因为我们的心灵深处与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动画创作者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及传统文化中发现了表达个体生存经验的种种方法论的独特功能,动画创作者开始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探究和借鉴。

三、东方人的人文性格与当代动画创作东方人的稳健、持重、忍耐、勤劳一的个性和以儒学在个人修养上的那种“主静”、“庄敬”、“慎独”,从而形成的内省型人格造成的人文传统及人文气质也是促成动画创作者借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说要为改变某种特质而强行去吸收某种文化或接受某种精神的熏陶,不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更有可能是不可能改变的。“……意大利人明显地偏爱古典神话及其简明的意象,而德国人更热衷于怪癖,美国人则倾向于嬉戏性的实用主义。所有这些民族特点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表现出审美因素的丰富多样性,而无半点教条主义的刻板……”(3)。就民族的特点、气质来说东西方的差异在其它影视作品上也可见一斑。一般来说我们对于欧美惊险片都有个印象,大部分恐怖的气氛是由血腥的“镜头”起作用,依靠视觉的刺激来达到营造恐怖的效果。而对于大多数的国产惊险片,其对心理层面造成恐怖的力量在笔者看来远远地要超过欧美的片子。还有如获四项奥斯卡大奖的《卧虎藏龙》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应该有赖于其明显不同于欧美大片的拍摄手法,“剑胆琴心,侠骨柔肠”的书剑名士之气和快意恩仇的江湖之情也只有东方人能够深刻理解并加以表现。导演李安虽是美籍,但骨子里的东方人文气质永远是他“摆脱”不了的根。所以“竹林”、“镜水”这些带有中国“禅”意的镜头元素才会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哪怕是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也都充满了诗意的唯美。一般的欧美大片是永远不可能出现这样诗意的。

以上两点基本是基于“对象自身”与“主体本身”两方面去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元素所以被动画创作者借鉴的可能性原因,而西方中心主义的冲击,使得年轻的一代中国动画创作者也开始追求民族性。这一点上动画创作者往往将对追求民族性的研究追求转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上。虽然不能简单地将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等同于对民族性的追求,但站在动画创作者的立场上也应该是情有可原的。

四、“文化寻根”的心理需求

第7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97-02

传统文化教育是立足于当今学生所学科目分割独立,缺乏融会贯通的现状而提出的。提倡传统,并不是要回归从前私塾式的教育模式,而是以所学科目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这门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增强其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不忘真、善、美的追求。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自“”以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1]”那么不识诗书礼义的中国人性格特征正在逐歩淡去,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办法认同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如何在现代人当中培养文化的传承者。

一、文化传承者的特点

传统文化的范围不仅是书本上的若干古代文学作品,还应该包括先哲的智慧和情怀。《管子?小匡》上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人、农民、做工者、商人,而能够维护和传承文化的群体,也只有士而已。什么是“士”,在《论语?里仁》里这样介绍士这个群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里写道:“所以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2]”而在今天,这样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兴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所以古往今来能够传承文化的人必然是能为了社会理想而超越个人得失的人。

二、当前高校实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但目前的现状是学校教育中只有少数科目会涉及到传统文化,而语文教学虽然涉及传统文化,但文言文式的篇目在教学过程中被肢解得太过零碎,宾语前置、后置之类的语法分析让学生望而生畏,逐字逐句的白话文翻译更是破坏了原文的美感,更谈不上文化熏陶了。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不仅来源于教师对应战高考的规律摸索,而且体现了我们知识型教学的登峰造极。可见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是: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孤立,不成系统,与社会现实脱节。所以一门语言的学习如果脱离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就仅仅是一个冷冰的工具,丧失了学习者对其的认同和归属感,也达不到对优秀文化的情感共鸣。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探索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所以针对文化传承者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宣扬人性美德,让学生在青年时代就能树立人生最大的满足是通过精神生活来实现的。现如今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语文教学特有的模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一件事。但文化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而不可中断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习惯的力量很重要,好的习惯、修养,将使学生一生受益,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形成好习惯的责任。针对文化传承者的特点和现在高校语文教材、教法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扩宽语文教材的外延,丰富教学内容。目前高校中使用的语文教材以《大学语文》为主,有的学校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增加了《应用文写作》和《申论》等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例,这个教材在篇目上依然没有跳出初中语文、高中语文教材的窠臼,选文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一是外国作品。在所选的文章或作品当中,中国作品明显多于外国作品,中国古代作品明显多于中国现当代作品,这种现状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阻碍,因为从前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已经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学的一开始应该先跳过古代文学的作品,而是从了解现实、建立社会责任入手。针对学生现今浮躁的内心和跳跃的思维方式,适当地扩宽语文教材的外延,跳出教材、直面现实人生。比如第一堂课的开始,我会向全班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目前这个大学是你的理想吗?有一部分学生情感激烈表示自己是服从调剂的,想换专业或回去复读;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为此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然后我说我们面对同样一个学校,有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有人却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人的一生又岂能因为这一件事情就左右了自己的命运?项羽人生最大的失败并不是垓下之围,而是自刎乌江,他并不是能力不济,而是心理素质太差,所以后来唐代诗人杜牧针对此事写了一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包羞忍辱是一种生活智慧,我们阅读了多少古往今来关于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却只能成为我们夸夸其谈的点缀,而不能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所以学习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让书本上的知识成为你指导人生的航标。所以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文学,需要诗歌,想不开的人生需要文学解惑,浮躁功利的社会需要文学净化。就如同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一直在凝聚国人的心,不管是它所具有的通达的历史观还是其执着的理想情怀,都为那些失意的、迷茫的人营造了一个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2.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目前高校的语文教学形式依然是以讲授、灌输,甚至死记为主要方法,所以学生普遍反映语文教师上课枯燥乏味,没有创意。如何让高校语文课堂重获生机,是每一位高校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单向的教学形式,渴望互动,渴望在探讨中吸收人生经验,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外,还应该集思广益,开展让学生感兴趣、受启发的各类活动。比如在班级当中开展一次集观看、讨论、言语表达、写作于一体的活动:学生自由地结成小组,选择小组将要观看的电影或书籍,然后学生课下自己完成电影或书籍的观看,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学生可以持不同的“政见”,这些不同“政见”的陈述和论述就是学生要形成的写作内容。最后,每个组的两至三名组员需要到讲台上或描述电影的精彩镜头;或回答老师和其他组成员的提问,这种回答既可以是陈述,也可以是两种不同观点的针锋相对。通过这样的活动经常能够与学生一起探讨社会当中的热点现象,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现实生活之中。说:“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为将来。”综上所述,高校语文教学应在传统文化情怀的渗透中,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2]孙立权.中学生古典诗词500篇[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9.

第8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脑图形处理技术的成熟和个人电脑的普及,电脑图形技术的应用得到空前的发展,电脑图形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带动了设计方法观念的变革,同时也成为艺术设计和创新技术的新动向。其中二维绘画创作的电脑图形软件多种多样,其中以矢量图形设计的图形软件有Adobe公司的Illustrator、Corel公司的CorelDRAW都是众多矢量图形设计软件中的佼佼者。大名鼎鼎的Flash MX制作的动画也是矢量图形动画。矢量图形的设计具有自成一体的设计风格,它是利用点、线、面来塑造物象的形状。由于矢量软件的独特特性和艺术风格,被广泛应用到图像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行和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矢量风格艺术的发展。

设计风格作为艺术创作的精髓,涉及文化、生活、经济、政治、教育等各个层面。不管在何种层面设计活动最终离不开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念的约束。这种价值观根植在一个民族的处事态度和生存哲学之中,具有持久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沉淀下来的特定的物化形式“中国传统元素”是器物层的抽象提取物,而“中国风格”必定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将推动中国艺术风格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元素古今的变迁

中国古典元素是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中凝聚下来的精髓,是具有特殊的中国文化识别的要素,中国人对中国古典元素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中国的文化元素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那些独特的器物、图案、景观、音乐及诸多文化现象都具有“中国古典元素”的特证。例如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明式家具、兵马俑、青花瓷、长城、龙纹、斗拱、剪纸、京剧、皮影、阴阳皇历等等,他们都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寄托。随着时间的流失中国古典元素在人们生活中变迁消逝,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性,而越来越趋向符号化,比如斗拱是古代木结构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出现在某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上的图案,则纯粹成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符号和象征。中国古典元素是个动态的体系,其中包括尚待提炼和发展的“传统”,也包括正在形成的“现在”以及尚待探索的“未来”。对中国古典元素的深入研究是中国设计逐渐形成“中国风格”的必经之路,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设计与现代设计差异性的好机会。

三、“矢量风格”和 “中国古典元素”

进入21世纪后网络图形设计与应用已相当普及,其中矢量风格的视觉艺术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勇,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历史文化深厚,这正是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展示文明古国的一个机会。

“矢量风格”和与“中国古典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元素是塑造风格的手段,风格是各种元素有机融合而产生的“化学反应”的结果。中国古典元素在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中凝结下来。具有特殊的中国文化识别要素,这些正是我们要发掘的历史宝藏。但一味沉溺于符号化的表层应用会使我们迷失在昨天与今天的断层中,就像脸谱作为一种带有文化意义的视觉符号被广泛使用的滑稽效果一样,传统元素符号很难简单拼贴到今天的工业化生产中。传统与今天正处在十字路口,寻找“昨天”与“今天”的交汇点。矢量风格这样的舶来品正是在寻求与中国传统的交汇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总有新的血液汇入其中,每一次文化的碰撞都会擦出火花,今天的火花将成为明天的历史,我们希望今天的火花能够为黑暗的明天照亮道路。

四、矢量化中国古典元素的价值

矢量文化的引入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给中国文化补充了新鲜血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延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产业的开发潜力与未来发展将会成为中国重要支柱产业,文化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文化发达才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促进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市场上出现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口味的文化商品以满足不同口味的消费需求。

矢量风格的引入正是在中国经济腾飞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的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的。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需要一个共同的平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合作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欧洲、北美及亚洲的韩国、日本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开发以十分发达,并成为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有着不断文明传承的国家,在文化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力条件。对外文化交流中矢量艺术风格作为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21世纪是快节奏的时代,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让人停下来仔细阅读一本书是不太现实的件事,图像可以很快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图形是在文字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社会传达方式,这样的方式同样适用于今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可以接受图形所传达的信息。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传播媒介方式繁多的今天,矢量图形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可以用于多种媒介的,不管是在平面媒介、电视媒介、网络媒介,矢量图形设计都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强大的宣传媒介的推动下中国传统元素的“今天”将会更加的具有吸引力。同时矢量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局限于静止的平面图形,并且可以在矢量图形软件flash中实现动画效果。这将大大提高矢量艺术的传播。现在国内一些电视媒体已经把flas与中国传统相声艺术相结合,推出了电视flash相声,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故事内容情节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经典相声段子,视觉表象形式引入flas,其动画人物形象夸张,具有强列的视觉冲击力。矢量艺术的魅力初露端倪便反向如此强烈,这正反映矢量艺术的强大魅力。成功的例子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相信矢量艺术在中国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第9篇:传统文化素质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文明素养 中华美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15-0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今天,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学生提升文明素养、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十分丰富的道德资源,通过对不同时代人们广泛接受和奉行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总结、概括和提炼,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无不显示了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矢志不渝的热爱。正是这种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使得中华文明数千年长盛不衰,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2.谦和有礼的人际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为人自谦、以礼待人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所谓“不学礼,无以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管仲,更是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把“礼”提升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3.仁爱孝悌、尊老爱幼的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一直崇尚仁爱,强调以和为贵。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思想使中国人与人为善,中华民族相互交融、和睦共济,极大地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准则

“诚”即真实无欺,诚于自己的本性;“信”是守信用、讲信义,“诚”和“信”是统一的。中国古人一直视“诚信”为道德的根本,孔子就提出“民无信不立”,只有以诚为本,才能取信于人。荀子则进一步指出以信选贤治国,唐代的名相魏征也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

5.修身养性、慎独自律的追求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必须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德,修身养性,完善自我。《论语·里仁》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在道德品质形成中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性,具有永恒的价值,今天仍然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缺失

中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的文明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养,总体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如学习态度不端正、无心向学、上课违纪、考试作弊;没有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破坏公物、浪费资源;缺乏文明礼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同学之间斤斤计较,缺乏整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缺失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校园环境,危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而且也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当前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缺失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学生是高考中录取分数最低的一批学生,文化底蕴不足,对我国传统美德了解很少,甚至一无所知,先前的道德教化不足,进入高职院校后,部分学校过多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重视不够,效果不佳。面对这种现状,更应当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中华美德的玉露琼浆来滋润高职学生干涸的心田,使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升华他们的道德境界,为提高其文明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三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高职学生文明素养

1.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培养结合起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高职学生要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就必须培养对祖国深厚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这样人生目标才明确,人生价值才能实现。但由于受现代社会市场观念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没有远大的志向,对国运兴衰、社会发展漠不关心,只关注个人的利益。要改变这一现状,社会和学校应当通过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近现代史教育,让学生知晓我国历史上感人肺腑的爱国志士的事迹,让爱国之情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共鸣,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这对高职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高职学生的文明礼仪规范培养结合起来

文明礼仪一直是衡量个人道德修养的砝码,也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标尺。大学生作为社会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应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体现良好的社会公德修养并影响社会。但当前某些高职学生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陋习,与文明礼仪背道而驰,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我们曾在我校做过调查,了解在学生眼中仁义礼信忠孝廉耻等古代思想道德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如何,65%的学生认为仍占重要地位,并保留其巨大的影响力,25%的学生认为作用已经不是很明显,10%的学生认为几乎没什么作用了,而对于中华传统中讲文明讲礼貌的典故,60%的学生表示渴望了解、感兴趣。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传统美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良好的影响,但在长期应试升学中由于缺乏传统美德包括文明礼仪的教育,不懂得哪些是符合文明规范的言行,哪些是不符合文明规范的言行,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下降。通过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明礼懂爱,知荣识耻,能够潜移默化为个人价值判断的准则,掌握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按照文明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把社会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最微小的行为细节与内在的良好道德修养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3.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高职学生的诚信道德培养结合起来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一个重要内容,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诚实守信更成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不仅影响到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但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心态浮躁、责任意识淡薄等原因,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通过弘扬中华历史上诚信的美事和美德,让学生知晓中华民族传统义利观,学会见利思义,明白只有重诺言守信用之人才能赢得别人尊重、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增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意识,才能逐步学会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给予高职学生深厚的的传统文化底蕴来引导他们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1)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广播站、校园网、报刊、宣传栏为媒介,向学生渗透中华美德的内涵、当代价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有针对性地开设文明修养的必修和选修课,如文明礼仪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使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入脑入心;(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讲座、文艺演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文明寝室”、“礼仪之星”评比、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等,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美德,在实践中增加社会公德意识,真正升华个人的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5~98

[2]庄严.传统美德与大学生人格修养[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13